一、实时电子钟电脑程序(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峰,解朦,赵欢[1](2022)在《《微控制器技术》云课堂+虚拟仿真的CDIO教学模式改革初探》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平台等技术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创新。本文以我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微控制器技术及应用》课程实施的"云课堂+虚拟仿真的CDIO教学模式改革"为例,对有关做法进行梳理、总结,经过实践探索发现,经过云课堂课程预习、自学、仿真,正式课堂的CDIO教学模式实践,较好地解决了传统课程难教难学,学完了不会实际应用的问题,学习效果得到提高,同时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岗位应用能力有效增强。
黄克亚[2](2021)在《基于蓝牙技术的时间同步与无线监控系统实验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鉴于蓝牙技术在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广泛性,设计微控制器与PC机蓝牙通信实验。硬件上选用蓝牙模块实现微控制器与PC机串口透明传输,可有效降低学习门槛,缩短研发周期;软件独立完成微控制器程序设计和上位机软件开发2部分工作,灵活性更好,扩展性更强。项目实验在微控制器与PC机之间组建了一个无线通信网,在微控制器端实现一个"云"数字电子钟功能,在PC端实现对工业现场参数的实时监测与远程控制功能,经反复测试,各项预期功能均很好实现。实验设计综合性强,扩展性好,工程应用面广,是理工科专业蓝牙模块教学和嵌入式工程师构建无线监控系统的经典实例。
林锦平[3](2021)在《光纤时间同步系统中的光学相位控制研究》文中认为时间同步技术广泛地应用在深空探测、导航定位和相控阵雷达等领域。随着原子钟和光钟的深入发展,基于卫星技术的时频传输系统已经不能满足高精度的场合需求。光纤是另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时频传输介质,具有覆盖广、抗电磁干扰、损耗低等优势。然而,光纤易受振动和温度变化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导致光信号在光纤链路传输过程中存在时延漂移。为使两地的时间信号同步,站点之间可进行双向对比来动态校准信号,提高时间传输系统的稳定性。相比于强度调制,相位调制器消除了传统马赫-曾德尔调制器的直流漂移影响。近年来,相位调制方法为光纤传输时间信号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秒脉冲时间信号可以通过相位调制器直接编码为二进制相移键控格式加载到光载波上。然而,该方法难点在于信号解调。相位信息不能由光电探测器直接检测,通常先通过相干解调将其转换为强度变化。本文针对光纤时间同步传输中的调制方式、解调方法和相位补偿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讨论了光纤时延抖动和光纤链路损耗对系统传输影响,分析了双向对比和双向环回两种传统时间同步技术,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调制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时间传输方案。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提出并论证了一种基于相位调制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双向时间传输方案。采用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格式将秒脉冲(1 PPS)时间信号通过相位调制器直接加载到光载波。使用迈克逊干涉仪将相位信息转化为强度信息。光耦合器、可调光衰减器、两个法拉第旋转镜和一个相位调制器等器件组成迈克尔逊干涉仪,这是系统信号解调的关键部分。2.设计光学相位补偿模块和反馈控制算法。为了稳定干涉仪两臂的相位差,在其中一臂上放置一个低带宽相位调制器作为移相器。解调后的光载波经过光电探测器和偏置器(Bias Tee),产生直流信号和高频脉冲信号,并分别用于反馈输入和时间双向比对。方案设计了一种光学相位反馈控制算法,及时补偿干涉仪相移噪声,保持两臂相位差稳定。3.搭建并测试背靠背光纤时间信号调制解调系统,信号传输稳定度为1.32×10-11@1s,2.31×10-11@1000s。实验表明,迈克逊干涉仪能有效恢复脉冲信号。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验室1556 km光纤链路平台,进行长距离双向光纤时间同步实验,系统稳定度为3.55×10-11@1s,5.62×10-11@1000s。
高善兵[4](2021)在《基于工作流的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铁路货车运用工作要求的变化、新技术新装备的更新以及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铁路货车运用作业管理重要手段的各类信息系统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改进。由于各类信息系统研发时间、生产厂家不同,造成各系统相互独立,不能相互关联,没有统一规范的接口,存在数据交换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比较困难,致使列检值班员在一列作业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重复录入相同数据,不仅增大了工作强度,而且造成作业效率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铁路货车运用各级管理人员也无法实时掌握列检技术作业进度以及一列作业相关数据。集控联锁电动脱轨器发生故障后,设备维修人员无法直观观察到故障现象,以至不能准确分析故障原因及时的给出具体的施修方案,导致设备无法及时修复。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将工作流理论运用到列检一列作业过程中,通过局域网共享、Web service首位号共享、车轮传感器信息采集、架构技术、关联数据库等技术,在对管理需求、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分析基础上,对构建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提出了平台总体架构设计方案和用例设计,并对平台数据架构、信息采集分别进行了设计,实现了列检作业基础数据实时共享。本文对应用和应用实践进行了研究,从平台构建、信息采集、系统架构、数据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实现研究,同时从列检值班室布局优化、作业流程优化、实际作业图表电子化、作业指导书规范、定置管理及揭示规范方面进行了实践研究。通过论文研究实现了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从集控联锁电动脱轨器系统、微机控制列车制动机试验系统、列车尾部风压监测系统、现在车系统中获取列检一列作业数据和数据自动传输共享,解决了列检值班员重复录入作业信息问题,列车技术作业计划图表铺画,降低了列检值班员工作强度。同时,各级货车运用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掌握列检作业进度,为货车运用专业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可以清楚地显示列检设备故障,准确的传递故障信息,为设备维修人员提供了有利条件。
于雷[5](2021)在《基于WSN和北斗短报文的野外环境信息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野外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也愈显突出。野外环境监测的特点是监测点多且分散,目前监测工作大多利用各种传感器实现有线监测。然而,一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有线或无线通信网络尚未覆盖,如高原、岛礁、荒漠等偏僻地区。如何可靠、有效地传输区域内的监测数据成为急需解决的难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技术和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设计和实现了野外环境信息监测系统。同时,用于野外环境监测的WSN节点由于设备资源和部署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常常面临能量消耗过快和能量消耗不均等问题,导致其在野外环境过早死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深入分析基于能耗优化的WSN路由协议,并在典型的分簇路由协议LEACH的基础上提出了LEACH-RED路由协议。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技术和北斗短报文技术建立了野外环境信息监测系统。该系统分为WSN本地数据采集子系统和远程数据传输子系统两部分,二者通过网关实现数据的透明传输。WSN本地数据采集子系统将大量基于CC2530芯片的感知节点布置在监测区域内,通过Zig Bee无线通信协议形成自组织网络,完成区域内环境参数数据的本地采集和上传任务,满足野外监测的场景需求。远程传输子系统负责将本地数据传至终端用户,使用北斗短报文发射机将WSN数据发送至北斗短报文接收机,满足无人区数据跨地理位置传输的需求。另外通过冗余设计,网关还可以进行基于MQTT协议的网络传输,将本地数据传输至云服务器,以供在有宽带网络覆盖的监测区域使用,适应复杂多样的应用场景,也便于监测人员实时远程访问监测数据。2.针对野外环境信息监测的特点,在基于能量损耗优化的LEACH算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LEACH-RED路由算法,并在不同的场景中仿真验证其性能。在深入分析LEACH算法基本原理后,针对其缺陷与不足提出LEACH-RED算法。在初始化阶段考虑网络节点当前相对剩余能量和节点分布密度,结合野外环境中的网络节点部署策略,将网络模型从同构改进为异构,从平面空间上升至立体空间。通过MATLAB平台验证得到结果,从仿真对比中可知,在节点均匀分布和非均匀分布的场景中,改进算法的网络剩余能量和较原算法分别提升15%和11%,网络节点存活状况分别提升250%和450%。因此LEACH-RED算法能够有效均衡网络能量,延长网络生存周期。3.完成野外环境监测系统的室内调试和外场测试,对WSN节点和网关节点的基本功能进行了有效验证。根据PC端、Web端、移动应用等多端方式接收环境温湿度参数,为监控中心提供实时数据。同时在实地环境中对系统的丢包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野外环境下实现信息的可靠传输。
田效康[6](2021)在《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床加工过程虚拟仿真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开始向着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制造转变,无人工厂开始迅速发展。数字孪生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在制造业转型中存在的信息传递难题。本文基于数字孪生技术开发了机床加工过程的虚拟仿真监控系统,在传统虚拟仿真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工件材料去除过程的几何监控,并引入了切削力预测模型,从而实现对机床加工过程的物理层面的监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完成了虚拟仿真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确定系统的开发原则,提出了开发流程;对整体虚拟监控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设计,确定了整个系统的基本网络架构;之后针对系统实现的两个关键问题,几何仿真和物理仿真两大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法;最后确定了系统的开发工具与系统可视化平台。(2)实现了基于材料去除算法的机床加工过程的几何仿真。使用建模软件对车间机床进行了数字建模,并基于Unity3d仿真平台搭建了系统的监控平台;研究了切削过程中刀具扫掠体的生成原理,设计了刀具扫掠体的生成算法,基于此开发了基于空间三角面片的材料去除算法,利用工件模型离散、冗余点合并等技术提高了材料去除算法的实时性,提高了算法的可用性。使用混合编程技术解决了数据实时处理的问题,达成了机床加工过程几何仿真实时监控的目的。(3)实现了机床加工过程的切削力数字孪生物理仿真。分析了几种常用的切削力预测模型;针对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参数设计了全因素实验,并采集了相关的切削力数据;在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分别搭建了切削力的指数经验模型、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切削力模型,并对两种模型进行了误差比较,得出了神经网络模型具有更好的精度,且满足监控系统对于实时性的要求;基于Unity3d中的UGUI开发了图表可视化模块,实现了切削力预测模型的可视化,实现了切削力的物理仿真。(4)完成了虚拟仿真监控系统的集成与测试。基于虚拟仿真平台对系统的两大模块与网络模块进行了集成,进行了用户界面的开发,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例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能够达到系统的设计目标。
张进浩[7](2021)在《跆拳道光电护具自动计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跆拳道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自被奥运会纳入正式比赛项目以来,被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学习、使用。然而,比赛得分的判定缺乏客观评价标准,仅凭裁判主观意识判定得分与否,导致国际赛事中屡次发生比赛不公的事件。幸运的是,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引领下,电子护具自动计分系统应运而生。经过多年的测试改进,已应用于几乎所有的跆拳道比赛之中,已经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比赛竞技性并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判定。针对电子护具国内缺乏详细的研究,国内赛事中使用的电子护具基本被国外产品垄断,价格高昂。同时,现阶段比赛中对于高难度技术动作的额外加分依然依靠裁判主观判断。本文研究设计的跆拳道光电护具计分系统结合了越来越成熟的姿态估计方法,针对比赛中的回旋踢技术进行自动识别并给分,进一步保证了比赛的公平公正,也为国产跆拳道电子护具的自主研发提供了一种设计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首先,走访跆拳道教练员和运动员明确设计需求并结合比赛规则,提出了整个系统硬件、软件、算法的整体设计方案。其次,实现整个硬件系统,包括信号采集、信号传输、与上位机通信等,采用利兹线和压电线缆作为硬件系统的信号采集模块,Zig Bee芯片作为信号传输模块;针对硬件部分,对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击打情况进行大量测试,分析测试结果并将护具中的测力传感器由压电线缆替换为性能较好的压电薄膜接下来,针对比赛额外加分动作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回旋踢进行自动识别,使用openpose模型对视频中运动员的关键点进行提取,建立二维人体模型。分析了回旋踢这一过程中和腿部相关肢段的变化规律,使用动态时间规整算法来判断选手是否使用回旋踢这一动作。最后,完成了整个系统的软件功能,将硬件模块、软件模块、算法模块在实际比赛场地进行联调并进行结果展示。本文提出的跆拳道光电护具自动计分系统结合了人体姿态估计方法,为国产自研电子护具提供了研究新思路,稍加改进,便可应用于其它竞技体育项目,如散打、自由搏击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施书威[8](2019)在《基于DS1302的日历电子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工具的要求向着简单、方便的方向发展。电子钟具有准确度高、价格低廉和自动化性能好的特点。本次设计的核心硬件主要是AT89S52,围绕DS1302来完成相关数据采集的任务,并由主要电路、电源、复位模块、放大电路模块组成的综合日历系统,最终通过液晶显示器完成日、月、年、时、分的显示,设计核心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块由AT89S52完成,而显示功能则有LCD1602来完成,向用户实时提供最终的数据,时钟显示模块设计采用DS1302时钟芯片用来与AT89S52完成时间计算,实现多功能日历电子钟功能。
易佩,金印彬[9](2019)在《基于MSP430多功能电子钟的设计》文中认为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MSP430G2系列单片机的电子钟,这款电子钟除了有基本的时间显示功能,还具有LED显示秒数、闹钟、整点报时的功能。时间是在G2扩展板上的LCD上显示,闹钟和时间提示采用了蜂鸣器来实现,时间校准既可以通过单片机上的按键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UART通过PC调制来实现。
陈志英[10](2018)在《基于Proteus-Keil联调与项目导向的单片机教学》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roteus-Keil联调及项目导向的新型单片机课程教学形式。以"多功能数字电子钟"项目为例,介绍Proteus与Keil的联合调试技术的软件设置、硬件电路设计、软件程序设计及实时在线联合仿真调试的全过程。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形式优势明显,大幅度提高了教学效果与质量。
二、实时电子钟电脑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时电子钟电脑程序(论文提纲范文)
(1)《微控制器技术》云课堂+虚拟仿真的CDIO教学模式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背景说明 |
二、改革探索 |
(一)《微控制器技术》内容界定 |
(二)课程改革理念 |
(三)云课堂的选择 |
(四)虚拟仿真软件的选择 |
(五)CDIO教学模式实施 |
(1)课程标准与内容的优化。 |
(2)课程平台资源建设。 |
(3)学生、教师课前准备。 |
(4)CDIO教学模式的实施。 |
(5)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 |
三、主要观点 |
(一)云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载体 |
(二)使用虚拟仿真技术有效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
(三)采用CDIO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工程实践能力 |
(2)基于蓝牙技术的时间同步与无线监控系统实验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蓝牙透明传输原理 |
2 蓝牙通信硬件设计 |
3 蓝牙通信软件设计 |
3.1 MCU端程序设计 |
3.1.1 主程序设计 |
3.1.2 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
3.2 PC端程序设计 |
4 蓝牙通信调试 |
4.1 通信软件调试 |
4.1.1 PC机时间网络同步 |
4.1.2 MCU与PC机通信 |
4.1.3 串口通信控件注册 |
4.2 串口助手调试 |
5 结语 |
(3)光纤时间同步系统中的光学相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1.3.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光纤时间稳定传输基本理论 |
2.1 时间及时间标准 |
2.1.1 时间尺度 |
2.1.2 原子时 |
2.2 光纤时间传输基本特性 |
2.2.1 光纤时延波动 |
2.2.2 光纤链路损耗与光放大 |
2.3 光纤时间同步方法 |
2.3.1 时间双向对比 |
2.3.2 时间双向环回 |
2.4 时间测量 |
2.4.1 时间间隔计数器 |
2.4.2 时间偏差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时间稳定传输系统的模块设计 |
3.1 光相位调制 |
3.1.1 BPSK调制格式 |
3.1.2 相位调制器 |
3.1.3 时间信号调制模块 |
3.2 相干检测 |
3.2.1 迈克尔逊干涉仪 |
3.2.2 相干解调光路 |
3.2.3 相位补偿方式 |
3.2.4 时间信号解调模块 |
3.3 光学相位控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相位调制的光纤时间同步系统实验 |
4.1 背靠背时间信号调制解调实验 |
4.1.1 实际单向系统搭建 |
4.1.2 模块及环境温度对比测试 |
4.1.3 光学相位控制效果 |
4.1.4 实验结果分析 |
4.2 1556km光纤时间同步传输系统实验 |
4.2.1 实际双向系统搭建 |
4.2.2 传输结果分析 |
4.2.3 系统不对称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研究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对照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工作流的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
1.2.1 国外发展现状分析 |
1.2.2 国内发展现状分析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平台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相关技术及理论基础 |
2.1 工作流理论基础 |
2.1.1 工作流的定义 |
2.1.2 工作流主要相关概念 |
2.1.3 工作流模式定义 |
2.1.4 Workflow引擎 |
2.1.5 工作流管理系统定义 |
2.1.6 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类 |
2.1.7 工作流管理系统结构 |
2.1.8 图解工作流结构 |
2.2 信息采集技术 |
2.2.1 数据采集技术应用 |
2.2.2 车轮传感器数据采集技术 |
2.3 架构技术 |
2.3.1 开发语言选择 |
2.3.2 平台框架技术 |
2.3.3 数据库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3 平台需求分析 |
3.1 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
3.1.1 列检值班员作业流程分析 |
3.1.2 列检一列作业信息项点分析 |
3.1.3 列检值班室设备生产信息分析 |
3.1.4 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
3.1.5 平台技术可行性分析 |
3.2 平台用户需求分析 |
3.2.1 列检值班员需求分析 |
3.2.2 检车员需求分析 |
3.2.3 车辆段调度员需求分析 |
3.2.4 动态检车组长需求分析 |
3.2.5 动态检测人员需求分析 |
3.2.6 管理者需求分析 |
3.3 平台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
3.3.2 货车运用记录模块需求分析 |
3.3.3 货车设备记录模块需求分析 |
3.3.4 货车运用技术管理模块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平台设计 |
4.1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4.2 平台功能架构和用例设计 |
4.2.1 平台总体功能模块 |
4.2.2 平台总体用例设计 |
4.3 平台数据架构 |
4.3.1 数据库设计 |
4.3.2 平台各实体以及E-R图 |
4.3.3 基于工作流理论的数据流设计 |
4.3.4 数据接口设计 |
4.4 信息采集设计 |
4.4.1 平台数据传输流程 |
4.4.2 计时、计轴信息采集及车轮检测仪通讯规约设计 |
4.4.3 首、尾号共享设计 |
4.4.4 控制柜的硬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平台应用实现和实践 |
5.1 平台应用实现 |
5.1.1 平台构建实践 |
5.1.2 车辆计时、计轴信息采集实现 |
5.1.3 C/S结构平台实现 |
5.1.4 B/S结构平台实现 |
5.1.5 数据共享的实现 |
5.2 平台应用实践 |
5.2.1 列检值班室布局优化调整 |
5.2.2 列检值班员作业流程优化 |
5.2.3 列检实际作业图表电子化 |
5.2.4 建立作业指导书管理规范 |
5.2.5 建立列检值班室设备管理规范 |
5.2.6 值班室定置管理及揭示规范 |
5.3 平台应用分析 |
5.3.1 平台应用效果分析 |
5.3.2 平台应用效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后续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WSN和北斗短报文的野外环境信息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1 环境信息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
1.3.2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进展 |
1.4 论文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野外环境信息监测的理论基础 |
2.1 WSN理论基础 |
2.1.1 WSN基本结构 |
2.1.2 WSN相关无线通信协议 |
2.1.3 Zig Bee无线通信技术 |
2.1.4 MQTT通信协议 |
2.2 WSN路由算法基础 |
2.2.1 DD算法 |
2.2.2 LEACH算法 |
2.2.3 TEEN算法 |
2.2.4 PEGASIS算法 |
2.3 北斗短报文通信传输技术基础 |
2.3.1 卫星导航系统 |
2.3.2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
2.3.3 北斗短报文通信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平台的设计与搭建 |
3.1 野外环境信息在线监测系统需求分析 |
3.2 野外环境信息在线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3.2.1 无线传感器网络子系统硬件 |
3.2.1.1 主处理器的选型及外围电路设计 |
3.2.1.2 其他模块的选型及电路设计 |
3.2.2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 |
3.2.2.1 终端节点 |
3.2.2.2 路由器节点 |
3.2.2.3 协调器节点 |
3.3 卫星远程传输子系统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及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优化算法 |
4.1 野外环境信息监测系统程序设计 |
4.1.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程序设计平台 |
4.1.2 终端节点程序设计 |
4.1.3 路由器节点程序设计 |
4.1.4 协调器节点程序设计 |
4.1.5 人机交互界面程序开发 |
4.2 基于能量消耗优化的LEACH路由协议 |
4.2.1 分簇路由协议分析 |
4.2.2 LEACH路由协议分析 |
4.2.3 基于LEACH的路由算法改进 |
4.2.4 改进算法仿真结果及分析 |
4.2.4.1 均匀密度布点下的改进算法性能仿真 |
4.2.4.2 非均匀密度布点下的改进算法性能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野外环境信息监测系统功能测试 |
5.1 WSN节点工作测试 |
5.1.1 WSN节点数据收发测试 |
5.1.2 WSN节点设备组网测试 |
5.2 网关工作测试 |
5.3 环境监测系统调试及实地测试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床加工过程虚拟仿真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机床数字孪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工件加工过程虚拟仿真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设计需求与原则 |
2.1.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2.1.2 系统设计原则 |
2.1.3 系统开发流程 |
2.2 系统功能设计 |
2.2.1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2.2.2 虚拟仿真监控系统网络架构设计 |
2.3 虚拟仿真监控系统关键问题分析 |
2.3.1 虚拟仿真监控系统几何仿真问题研究 |
2.3.2 虚拟仿真监控系统切削力物理规则映射问题研究 |
2.4 虚拟仿真监控系统开发工具与整体架构设计 |
2.4.1 三维建模工具 |
2.4.2 Unity3d虚拟仿真监控系统虚拟平台 |
2.4.3 虚拟仿真监控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工件加工过程几何仿真技术研究与实现 |
3.1 基于Unity3d的虚拟加工环境搭建 |
3.1.1 场景基本模型建立 |
3.1.2 虚拟监控平台场景搭建 |
3.1.3 虚拟场景性能优化 |
3.2 刀具切削扫掠体生成算法 |
3.3 加工过程快速材料去除实现 |
3.3.1 实体网格模型三角面片空间位置关系划分算法 |
3.3.2 基于三角网格模型的材料去除算法 |
3.4 算法实用性验证与优化 |
3.4.1 材料去除算法实用性验证 |
3.4.2 算法改进 |
3.5 加工过程机床运动实时数据处理 |
3.5.1 C#、Python混合编程实现 |
3.5.2 机床运行数据处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机床加工过程数字孪生物理仿真模型研究 |
4.1 切削力预测模型 |
4.1.1 切削力对加工过程的影响 |
4.1.2 切削力预测方法选择 |
4.2 基于Spike测力刀柄的铝合金切削实验 |
4.2.1 实验方案设计 |
4.2.2 切削实验平台搭建 |
4.2.3 实验数据处理 |
4.3 基于经验公式与神经网络模型的切削力预测模型搭建 |
4.3.1 基于指数经验公式的切削力预测模型建立 |
4.3.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切削力预测模型建立 |
4.3.3 两种模型预测结果对比验证 |
4.4 切削力预测模型可视化研究与实现 |
4.4.1 基于Unity3d的可视化映射方法 |
4.4.2 切削力预测模型可视化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床加工过程监控系统集成与测试 |
5.1 系统功能集成 |
5.1.1 系统界面开发 |
5.1.2 系统模块集成 |
5.2 系统性能测试 |
5.2.1 监控系统客户端整体性能测试 |
5.2.2 系统功能模块性能测试 |
5.2.3 系统显示性能测试 |
5.3 系统运行实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7)跆拳道光电护具自动计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系统设计方案及理论基础 |
2.1 总体设计需求 |
2.1.1 跆拳道比赛规则 |
2.1.2 设计要求 |
2.2 计分系统的整体设计 |
2.3 护具硬件方案设计 |
2.3.1 磁感应传感器 |
2.3.2 压电传感器 |
2.3.3 Zigbee无线通信 |
2.4 软件需求及方案设计 |
2.4.1 软件架构及基本功能介绍 |
2.4.1.1 通信模块 |
2.4.1.2 数据库管理模块 |
2.4.1.3 图像采集模块 |
2.4.1.4 界面设计模块 |
2.4.2 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 |
2.5 人体姿态识别算法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系统的实现与性能测试 |
3.1 硬件部分的选型与封装 |
3.1.1 磁感应传感器的选型与封装 |
3.1.2 压电传感器的选型与封装 |
3.1.2.1 压电线缆 |
3.1.2.2 压电薄膜 |
3.2 硬件模块性能测试 |
3.2.1 测试环境及方法 |
3.2.2 磁感应信号测试 |
3.2.3 压电信号测试 |
3.2.3.1 压电线缆性能测试 |
3.2.3.2 压电薄膜性能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姿态识别算法研究与实验验证 |
4.1 人体关键点提取相关理论 |
4.1.1 数据集 |
4.1.2 检测评价体系 |
4.2 基于OpenPose的关键点检测 |
4.2.1 OpenPose算法分析 |
4.2.2 网络结构 |
4.2.3 基于PAFs的关键点匹配及骨骼组装 |
4.2.4 轻量化的OpenPose模型 |
4.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回旋踢动作识别 |
4.3.1 回旋踢动作分析 |
4.3.2 回旋踢动作特征提取 |
4.3.3 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的回旋踢动作识别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整体功能测试及验证 |
5.1 软件整体界面功能的实现 |
5.2 各模块的工作流程 |
5.3 实际应用场景测试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基于DS1302的日历电子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选题的意义 |
2 硬件系统的设计 |
3 软件系统的设计 |
3.1 软件整体设计 |
3.2 DS1302程序设计 |
3.3 LCD 1602程序设计 |
3.4 按键程序设计 |
3.5 仿真电路图 |
4 结语 |
(10)基于Proteus-Keil联调与项目导向的单片机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Proteus与Keil联调技术与设置 |
1.1 Proteus与Keil联调技术 |
1.2 联调设置 |
2“多功能数字电子钟”项目实例 |
2.1 系统功能要求 |
2.2 系统硬件设计 |
2.3 系统软件设计 |
2.4 Keil与Proteus联合调试 |
2.5 系统运行结果 |
3 结语 |
四、实时电子钟电脑程序(论文参考文献)
- [1]《微控制器技术》云课堂+虚拟仿真的CDIO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 张晓峰,解朦,赵欢. 科技风, 2022(03)
- [2]基于蓝牙技术的时间同步与无线监控系统实验设计[J]. 黄克亚.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21(11)
- [3]光纤时间同步系统中的光学相位控制研究[D]. 林锦平.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4]基于工作流的货列检设备生产信息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D]. 高善兵.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21(01)
- [5]基于WSN和北斗短报文的野外环境信息监测系统研究[D]. 于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数字孪生的机床加工过程虚拟仿真监控系统研究与实现[D]. 田效康.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跆拳道光电护具自动计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张进浩.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DS1302的日历电子钟设计[J]. 施书威. 产业科技创新, 2019(09)
- [9]基于MSP430多功能电子钟的设计[J]. 易佩,金印彬. 科学技术创新, 2019(01)
- [10]基于Proteus-Keil联调与项目导向的单片机教学[J]. 陈志英.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