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提高朝鲜族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段伟丽[1](2021)在《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提升的教育策略研究 ——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教师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
吴光镐[2](2021)在《延吉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文中认为
李虹华[3](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朝鲜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的个案研究 ——以延吉市S小学3年级某班为例》文中认为
苏日那[4](2020)在《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方法,获取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据此分析该地区人文社会环境、日常生活领域、教育领域中的蒙古族语言生活现状和相关语言政策。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从蒙古贞的历史变迁(历史背景、人口变化)、文化传承与变迁(语言文化、媒体接触)、蒙古族教育概况(起步期、探索期、调整期)等几个方面,介绍、分析蒙古贞地区人文社会环境和语言生活环境,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对策建议。第二章审视和研究语言政策问题。首先,从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有关定义和目标着手,通过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的相关性,阐明了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如何影响语言实践;其次,基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从民族语文工作、民族教育工作、民族文化工作、民族干部培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蒙古贞地区民族政策落实情况;最后,针对语言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三章为分析和归纳日常生活领域部分。在蒙古族聚居区和蒙汉杂居区选择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段的被试,从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方面对语言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语言价值观和语言实践的相互影响。其后,对日常生活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因素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第四章为教育领域部分,在了解教学概况的基础上,对教学现状和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其中包括对教师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语言态度等专项调查;对学生进行的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状况、学习态度等专项调查。在此之后,综合教育领域语言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五章系结语部分,以“正常情况下,语言与生活的万千变化没有偶然性,都是必然发生”为题,在调查分析、综合研究基础上分总结、结论、余论三个部分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总结部分,概括了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结论部分,对蒙古语使用现状、语言态度、语言流失概况等进行研究反思,并对其语言文化发展提出几点重要启示。余论部分,针对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几点建议。
安美娜[5](2020)在《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代高中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是他们面对压力的主要来源,不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也会影响到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了解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通过提出有效的教育对策来提升朝鲜族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学业压力源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并以800名朝鲜族高中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同时使用SPSS25.0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以下结论:1.朝鲜族高中生的学业压力按大到小排列是他人期望压力、任务要求压力、竞争压力、自我发展压力及挫折压力。朝鲜族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各维度的均值由大到小分别是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强迫症状、焦虑、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偏执、敌对、适应不良及心理不平衡。2.不同性别的朝鲜族高中生在学业压力以及心理健康状况上存在显着差异,女生比男生感受到的学业压力更大(女生在竞争压力中t=3.683***),且女生比男生在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更多的问题。3.不同生源地间和不同家庭类型中朝鲜族高中生在学业压力上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在心理健康方面有显着性差异。4.无论是独生子女或非独生子女的朝鲜族高中生在学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中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5.不同年级的朝鲜族高中生在学业压力上存在显着差异(挫折压力F=3.722*),但在心理健康状况中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6.在父母不同文化程度间的朝鲜族高中生在学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中存在显着差异。7.朝鲜族高中生的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存在显着正相关(p<0.01)。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朝鲜族高中生的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朝鲜族高中生的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反而在子女学业上给予更高的期望及要求,导致学生学业压力更大,进而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家庭类型为留守和其他的朝鲜族高中生中由于他们家长外出打工,忽略孩子内心感受,缺少关心与照顾,因此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女生在学业压力方面高于男生,她们常与其他同学成绩进行对比,若不理想则会产生挫折感,又因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成正相关,所以会影响到女生的心理健康。根据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1.学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2.家长要对孩子予以有效的心理支持;3.家校合作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重视对留守孩子的关怀;4.有相同或类似问题的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刘美玉[6](2020)在《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以M大学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日益扩增,使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培养质量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表明,少数民族群体的学习适应性问题日趋显现,由于不同民族的民族文化、民族特征、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不尽相同,其在汉民族为主体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会遇到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的学习问题。适应大学学习是保障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基础,其适应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自身未来发展,牵扯我国少数民族高等人才的培养质量,继而影响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朝鲜族作为我国在地域上分布较广、民族教育特色鲜明、家庭结构复杂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中的适应水平必然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因此,关注朝鲜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问题具有其独特价值和必要性。本论文以处于汉民族为主体环境的M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进行深入研究。本论文的研究问题是:第一,了解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第二,从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毕业高中、家庭用语、家庭居住成员、经济情况七个方面分析不同特征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适应性及维度上的差异;第三,探讨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情况,分析存在的不良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第四,提出改善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对策。本研究以M大学17个学院的朝鲜族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主要采取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进行调查研究。调查问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了 200位调查对象,共回收有效问卷197份。研究工具是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大学生学习适应情况调查问卷》相关内容,并结合研究对象特点进行调整而形成。研究以学习态度与动力、学习方法与能力、学校教学与管理、自我认知与心理、学习环境与社交共十二个维度,来测量M大学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水平。访谈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学院、不同生源地、不同高中背景的16位朝鲜族大学生进行访谈。访谈内容从个人学习背景、入学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教学与管理评价、自我认知、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等方面逐一展开。通过SPSS分析和访谈内容的整理,发现M大学朝鲜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状况居于一般偏下水平。朝鲜族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总体及各维度在性别、毕业高中、家庭使用语上无显着差异。不同年级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社交关系四个方面。不同家庭所在地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方法、学习能力、自我认知三个方面差异显着。不同居住成员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社交关系三个方面上存在显着差异。不同家庭经济情况的朝鲜族大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校管理、自我认知、学校环境五个方面上存在显着差异。此外,M大学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不良现象具体表现为:学业成绩重视度不足、缺乏专业兴趣、未来规划模糊、学习内容内化困难、课堂师生互动遇阻、授课方式枯燥,课程时间安排不适应、学习评价不适应、朝鲜语能力对专业学习的影响,汉语能力产生差距感、班级学习风气不佳、人际交往受挫。针对上述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问题,研究者从个人层面、教师层面和学校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首先,学生应重视个人职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时刻端正学习态度。其次,教师应根据课程特点,优化授课方式,加强课程反馈机制;辅导员和班导师应按期开展班会等思想建设活动,优化学习风气。最后,学校可以通过语言课程的开设提高朝鲜族大学生的学术语言水平,课时安排应更加科学,创造多样的教学环境。
李洁琼[7](2020)在《人口流动对新疆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双语教育和国家通用语言推广工作的开展,新疆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有所提高,其中提高的原因值得深入探讨。该选题以李志忠教授对新疆各民族语言状况的调查数据及其所作《新疆少数民族普通话普及度抽样研究报告》(书稿)中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选取从低级行政区域流动到高级行政区域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深入访谈,在理性数据中加入感性材料,探索流动人口学习国家通用语言的有利条件。对其流动前后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后,分析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提高的规律,为少数民族更好的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调研结果表明,人口流动确实对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的普及有积极推动作用。该研究通过推拉理论、语言市场理论、言语社区理论和认同理论等理论分析,并结合实地访谈内容从为少数民族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少数民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动机、增加少数民族语言学习途径、促使少数民族语言态度转变等几方面,详细分析人口流动为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带来的积极作用。总的来说,具有流动经历的少数民族人口国家通用语言普及度较未流动人口普及度高,南疆农村地区表现更为明显。据数据与访谈内容来看,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为:流动后的少数民族改变了原来单一的语言环境,进入到双语或是多语环境,交往对象、交往积极性、工作压力、社会地位等的改变为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因此而鼓励所有少数民族外出流动并不现实。针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语言学习状况,为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提出以下建议: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并帮助少数民族劳动力外出就业;实施“引进来”战略,改善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环境;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广民汉嵌入式的居住形式;社区积极响应政策,拓宽未流动者国家通用语言学习途径;宣传推普目的,加强未流动者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争取为新疆少数民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创造更好的条件。
程逸宇,吴海晶,刘延,沈威,任敏,刘新梅[8](2020)在《液滴数字PCR定量检测鸭血制品中掺假成分》文中指出鸭血制品作为市场常见商品,掺假现象十分严重。选取鸡、鸭、鹅基因组中的特异性单拷贝基因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鸡、鸭、鹅血微滴数字PCR定量检测方法。使用人工混合样品对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同时通过检测市售样品来验证方法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样品含量在1~1000 μg/mg时,靶基因拷贝数与样品质量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5 μg/mg和1 μg/mg。通过人工混合样品和市售样品检测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适用性,可用于对鸡、鸭、鹅血制品的定量检测。
孙旗鸿[9](2019)在《延吉市朝鲜族小学汉字书写偏误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和《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中已明确提出针对汉字书写的规范性要求: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则,初步培养正确的写字习惯;能够正确规范、熟练地书写所学汉字。汉字书写时朝鲜族小学生学习汉语过程中的重中一重,但是针对于朝鲜族小学生汉字书写方面的研究却是相对空白。延吉市朝鲜族小学汉字书写偏误现状如何?书写偏误现状的产生于那些原因有关?哪些改进策略有助于改变朝鲜族小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现状?这些问题地解决有利于促进朝鲜族小学生汉字书写的日后发展。本文以延吉市9所朝鲜族小学生和汉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先后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行动研究法的研究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对延吉市9朝鲜族小学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汉字书写试卷和访谈。了解到延吉市朝鲜族小学汉字书写偏误现状,分析朝鲜族小学生在汉字书写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通过对延吉市朝鲜族小学汉字书写偏误现状的调查,本文形成如下研究结论:(1)朝鲜族汉字书写偏误主要分为错字、别字和笔顺三方面。(2)根据偏误的调查分析形成原因主要分为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汉语教师自身汉字书写基本功不强、对汉字书写重视不够、汉字书写教学形式单一、朝鲜族小学生学习目的功利化、汉字书写习惯不规范和母语知识负迁移的影响。(3)根据调查结果和产生原因,针对朝鲜族小学生汉字书写偏误现状从汉语教师和学生方面出发提出以下建议:注重汉语教师自身汉字书写能力的提升、提高汉语教师对汉字书写教学的重视度、激发朝鲜族小学生汉字书写的主动性、养成学生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促进学生对汉字文化的了解。
王玮嘉[10](2019)在《朝鲜族儿童汉语习得现状及教学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Y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总结发现,朝鲜族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不能使用完整的第二语言即汉语,并且在汉语写作和说话方面存在不衔接、不连贯等问题,出现汉语语句颠倒等现象,语言问题成为与他人交流的首要障碍。因此,本文将研究视角集中在朝鲜族儿童在小学时习得的汉语。本文试图通过调查朝鲜族儿童汉语习得的现状,明确朝鲜族小学生习得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时的现状,发现朝鲜族小学生习得汉语过程中的问题,探讨影响朝鲜族小学生汉语习得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能够提升朝鲜族小学生汉语习得的合理教学对策。本文以延吉市Y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后运用文献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访谈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笔者以旁观者的身份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在Y小学观察了五年级、六年级各一个班级的汉语课堂,记录下在汉语课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话语,共计50节课并转写为文字进行分析;收集了六年级全班学生39份期末测试卷,从中挑选出相应试题的答题情况作为分析样本;收集了六年级39名学生在40分钟内的写话;收集六年级学生的一分钟自由说话;访谈调查了六年级全部学生39名,以及2名教授汉语的老师,通过访谈了解朝鲜族儿童所认为的汉语难点以及教师是如何认为朝鲜族儿童汉语习得的现状。通过调查,本文形成如下研究结论:(1)朝鲜族儿童掌握的汉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并不匹配,具体表现在,朝鲜族儿童的汉语语言知识掌握生疏,但汉语语言技能掌握熟练;(2)朝鲜族儿童习得汉语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平衡型、转换型、汉语优势型和汉语消极型;(3)朝鲜族儿童汉语的习得应该强化对母语的深度学习。基于以上结论,建议(1)教师在汉语教学时,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差异教学;(2)教师应该更加注意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基础,包括母语和汉语,以求语言间转换的提高;(3)教师应该更加注意加强学生汉语语境的学习,以此增强学生汉语的语感。
二、对提高朝鲜族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提高朝鲜族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4)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 |
0.1.1 选点原因 |
0.1.2 选题原因 |
0.1.3 选题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蒙古族语言生活概况 |
0.2.2 蒙古贞语言生活概况 |
0.2.3 研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0.3.1 调查工作基本情况 |
0.3.2 调查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文社会环境 |
1.1 历史变迁 |
1.1.1 历史背景 |
1.1.2 人口变化 |
1.2 文化传承与变迁 |
1.2.1 语言文化 |
1.2.2 媒体情况 |
1.3 蒙古族教育概况 |
1.3.1 起步期 |
1.3.2 探索期 |
1.3.3 调整期 |
1.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1.4.1 存在的问题 |
1.4.2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二章 语言政策 |
2.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 |
2.1.1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相关定义 |
2.1.2 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目标 |
2.1.3 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 |
2.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 |
2.2.1 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综述 |
2.2.2 蒙古贞地区地方性法规(条例) |
2.2.3 政策落实情况 |
2.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2.3.1 存在的问题 |
2.3.2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三章 日常生活领域语言使用现状 |
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3.1.1 语言习得和习得环境 |
3.1.2 语言能力 |
3.1.3 语言文字学习途径和动机 |
3.2 语言使用状况 |
3.2.1 家庭语言使用 |
3.2.2 社区语言使用 |
3.2.3 行政司法语言接触 |
3.2.4 媒体接触 |
3.3 语言态度 |
3.3.1 语言的社会地位评价 |
3.3.2 语言文字发展前景期望度 |
3.3.3 行为倾向和双语教育态度 |
3.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3.4.1 存在的问题 |
3.4.2 因素分析 |
3.4.3 对策建议 |
小结 |
第四章 教育领域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
4.1 教育教学基本情况 |
4.1.1 教育现状 |
4.1.2 学校概述 |
4.2 蒙古语文教学现状 |
4.2.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4.2.2 语言使用状况 |
4.2.3 语言文字学习动机和语言文字态度 |
4.2.4 教学及科研 |
4.3 蒙古语文学习现状 |
4.3.1 语言习得和语言能力 |
4.3.2 语言使用状况 |
4.3.3 学习态度 |
4.4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
4.4.1 存在的问题 |
4.4.2 对策建议 |
小结 |
总结与思考 |
一、总结 |
二、结论 |
三、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田野采撷 |
附录三 数据资料 |
致谢 |
(5)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1. 高中阶段的特殊性 |
2. 选题及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三) 文献综述 |
1. 压力的研究综述 |
2. 学业压力的研究综述 |
3. 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 |
4. 中学生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
5. 文献评述 |
(四) 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方法及程序 |
(一) 研究假设 |
(二) 研究对象 |
(三) 测量工具 |
1. 高中生学业压力测量 |
2. 高中生心理健康测量 |
(四) 施测程序 |
(五) 数据处理 |
二、 研究结果 |
(一) 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分析 |
1. 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总体情况 |
2. 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二) 朝鲜族高中生心理健康分析 |
1. 朝鲜族高中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
2. 朝鲜族高中生心理健康在不同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
(三) 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
1. 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
(四) 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
1. 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总分的回归分析 |
三、 讨论 |
(一) 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基本情况分析 |
(二) 朝鲜族高中生心理健康基本情况分析 |
(三) 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
四、 教育对策 |
(一) 学校应开设相应的课程,使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
(二) 家长要对孩子予以有效的心理支持 |
1. 为孩子的成长设置一个合理的期望值 |
2. 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家庭氛围 |
3. 朝鲜族家长应重视对两性差别采取相应的教育 |
4. 针对不同家庭类型的朝鲜族高中生,家长应关注其心理状况 |
5. 针对朝鲜族父母的文化程度不同,对其子女要有合理的教育方式 |
(三) 家校合作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重视对留守孩子的关怀 |
1. 家长积极与教师沟通,共同教育好留守孩子 |
2. 教师、家长与学生进行共情,彼此相互理解 |
3. 尊重学生,建立温馨的家校合作氛围 |
(四) 有相同或类似问题的学生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6)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以M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总体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对象及特点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实施 |
一、研究方法 |
二、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三、访谈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
第二章 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情况 |
第一节 学习适应性及各维度描述统计 |
一、学习适应性描述统计 |
二、学习适应性各维度描述统计 |
第二节 学习适应性及各维度差异分析 |
一、学习适应性的年级差异分析 |
二、学习适应性的家庭所在地差异分析 |
三、学习适应性的性别差异分析 |
四、学习适应性的毕业高中差异分析 |
五、学习适应性的专业类别差异分析 |
六、学习适应性的家庭用语差异分析 |
七、学习适应性的家庭居住成员差异分析 |
八、学习适应性的父亲学历差异分析 |
九、学习适应性的母亲学历差异分析 |
十、学习适应性的家庭经济情况差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及特征 |
一、学习适应性整体现状 |
二、学习态度与动机方面特征 |
三、学习方法与能力方面特征 |
四、学校教学与管理方面特征 |
五、自我认知与心理方面特征 |
六、学习环境与社交方面特征 |
第二节 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存在的问题 |
一、学习态度与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二、学习方法与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学校教学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四、自我认知与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
五、学习环境与社交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不良影响因素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四章 提高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策略 |
第一节 个人层面 |
一、重视职业规划,树立学习目标 |
二、培养专业兴趣,端正学习态度 |
三、提升语言技能,增强学习能力 |
四、提高自我认知,加强心理疏导 |
第二节 教师层面 |
一、突出课程特点,改进授课方式 |
二、加强师生交流,重视学习反馈 |
三、开展学习活动,培养优良学风 |
第三节 学校层面 |
一、开设汉语课程,增强朝鲜族大学生汉语水平 |
二、合理安排课时,丰富不同学科课程开展形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人口流动对新疆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依据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述评 |
1.3.1 关于人口流动的研究 |
1.3.2 关于国家通用语言普及情况调查研究 |
1.3.3 关于人口流动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概况 |
2.1 人口流动 |
2.1.1 人口流动的定义 |
2.1.2 人口流动的分类 |
2.1.3 人口流动的原因 |
2.1.4 人口流动的特点 |
2.2 新疆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概况 |
2.2.1 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状况 |
2.2.2 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城乡差距 |
2.2.3 国家通用语言水平与人口流动相关性 |
2.3 研究对象概况 |
2.3.1 访谈人员基本状况 |
2.3.2 访谈人员语言能力状况 |
3 人口流动对新疆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积极作用 |
3.1 为少数民族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
3.1.1 交流对象改变 |
3.1.2 语言使用机会增加 |
3.1.3 语言资源丰富 |
3.2 人口流动激发少数民族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动机 |
3.2.1 交往积极性增强 |
3.2.2 语言期望值提升 |
3.2.3 工作求职压力加剧 |
3.2.4 社会地位提升 |
3.3 人口流动为少数民族语言学习带来新途径 |
3.3.1 观影语言类型的改变 |
3.3.2 国家通用语言歌曲的学习 |
3.3.3 网络语言的转换 |
3.3.4 言语社区的形成 |
3.4 人口流动改变少数民族语言态度 |
3.4.1 思想观念发生转变 |
3.4.2 心理认同感增强 |
3.5 人口反向流动对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影响 |
3.5.1 政策指向的反向流动对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影响 |
3.5.2 自发式反向流动对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水平的影响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并帮助少数民族劳动力外出就业 |
4.2.2 实施“引进来”战略,改善少数民族语言生活环境 |
4.2.3 大力倡导并积极推广民汉嵌入式的居住形式 |
4.2.4 社区积极响应政策,拓宽未流动者国家通用语言学习途径 |
4.2.5 宣传推普目的,加强未流动者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液滴数字PCR定量检测鸭血制品中掺假成分(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1.1 材料与试剂 |
1.1.2 仪器与设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样品DNA提取 |
1.2.2 引物和探针设计 |
1.2.3 dd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 |
1.2.4 定量线性范围验证 |
1.2.5 人工掺假样品检测 |
1.2.6 实际样品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ddPCR检测定量线性范围 |
2.2 人工混合样品检测结果 |
2.3 实际市场样品检测 |
3 结论 |
(9)延吉市朝鲜族小学汉字书写偏误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范围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相关标准对少数民族小学汉字书写教学的要求 |
2.1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的要求 |
2.2 《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的要求 |
第三章 延吉市朝鲜族小学汉字书写偏误的现状调查 |
3.1 延吉市朝鲜族小学的基本情况 |
3.1.1 学校概况 |
3.1.2 教师概况 |
3.1.3 学生概况 |
3.2 汉字书写偏误类型调查 |
3.2.1 错字 |
3.2.2 别字 |
3.2.3 笔顺偏误 |
3.3 汉字书写偏误的频率调查 |
3.3.1 错字 |
3.3.2 别字 |
3.3 汉字书写习惯调查 |
第四章 延吉市朝鲜族小学汉字书写偏误的原因 |
4.1 教师方面的原因 |
4.1.1 教师自身汉字书写基本功不强 |
4.1.2 教师对汉字书写重视度不够 |
4.1.3 教师汉字书写教学形式单一 |
4.2 学生方面的原因 |
4.2.1 学习目的功利化 |
4.2.2 汉字书写习惯不规范 |
4.2.3 母语知识负迁移的影响 |
4.2.4 缺乏对汉字文化的了解 |
第五章 延吉市朝鲜族小学汉字书写偏误的改进策略 |
5.1 教师方面的改进策略 |
5.1.1 注重教师自身汉字书写能力的提升 |
5.1.2 提高教师对汉字书写教学的重视度 |
5.2 学生方面的改进策略 |
5.2.1 激发学生汉字书写的主动性 |
5.2.2 养成学生良好的汉字书写习惯 |
5.2.3 促进学生对汉字文化的了解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10)朝鲜族儿童汉语习得现状及教学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Y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主要概念界定 |
第二章 朝鲜族儿童汉语习得理论与政策依据 |
2.1 理论依据 |
2.2 政策依据 |
第三章 朝鲜族儿童汉语习得现状 |
3.1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2 汉语习得的现状 |
3.3 汉语习得的特征 |
第四章 朝鲜族儿童汉语习得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4.1 朝鲜族儿童汉语习得的问题 |
4.2 影响朝鲜族儿童汉语习得的因素 |
第五章 结论与教学对策 |
5.1 结论 |
5.2 教学对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四、对提高朝鲜族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少数民族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能力提升的教育策略研究 ——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教师为个案[D]. 段伟丽. 西南大学, 2021
- [2]延吉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研究[D]. 吴光镐. 延边大学, 2021
- [3]基于深度学习的朝鲜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的个案研究 ——以延吉市S小学3年级某班为例[D]. 李虹华. 延边大学, 2021
- [4]蒙古贞地区蒙古族语言生活调查研究[D]. 苏日那.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5]朝鲜族高中生学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 安美娜.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6]朝鲜族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研究 ——以M大学为例[D]. 刘美玉. 中央民族大学, 2020(12)
- [7]人口流动对新疆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的影响[D]. 李洁琼.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8]液滴数字PCR定量检测鸭血制品中掺假成分[J]. 程逸宇,吴海晶,刘延,沈威,任敏,刘新梅. 食品科技, 2020(02)
- [9]延吉市朝鲜族小学汉字书写偏误现状调查与分析[D]. 孙旗鸿. 延边大学, 2019(01)
- [10]朝鲜族儿童汉语习得现状及教学对策研究 ——以延吉市Y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例[D]. 王玮嘉. 延边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