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石庄金陵壁画《图》

记得石庄金陵壁画《图》

一、记柿庄金墓壁画“捣练图”(论文文献综述)

郝军军[1](2016)在《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金代墓葬,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章是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回顾了金墓的发现与研究简史,将其分为四个阶段。然后指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基础工作尚不完善:第一,分区数量太少,将具有不同区域特色的墓葬放在一起;第二,对墓葬年代缺少必要的分析。另外在研究领域上也较为狭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并对文中使用的一些概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到第十一章是文章主体,将金墓划分为东北地区、金中都地区、大同地区、河北中南部地区、山东地区、河南地区、山西中部地区、晋南地区、晋东南地区、陕甘宁地区等十个区,有的区内还分成更小的区,实际共有二十六个小区。本文的研究是在小区内开展的,讨论了墓葬类型、随葬品、墓葬年代,并总结区域特色。对材料丰富、有早晚变化的区域还进行了分期。第十二章从宏观上对金墓的共性进行总结,将其归并为三大区。又从墓葬出发,从微观上探讨区域之间存在的文化交流。第十三章主要根据宋金时期流行的《地理新书》,研究金墓中存在的五音昭穆葬,分析了这种葬法的各种表现,揭示出其使用区域十分广泛,除了中原广大地区外,在原辽统治区内的大同、辽宁地区也都有发现。第十四章讨论砖室墓的营建问题,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对砖室墓的建造过程进行探讨,分挖圹、砌砖、妆画这三个步骤。第二部分以晋南地区砖雕墓为中心,分析砖雕的生产制作,分成了模制、雕砖(先烧后雕)和雕坯(先雕后烧)三种技法,并讨论了砖雕的商品性质以及在研究砖雕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第十五章是结语,对本文的收获进行总结。

陈章龙[2](2010)在《北方宋墓装饰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根据北方地区见于资料报道的163座有装饰宋墓,参考北方地区自然地理分布和北方宋墓的分期,对北方宋墓装饰进行分区、分期。在总结各区墓葬装饰的阶段性、区域性特征基础上,通过文化因素分析的手段,探讨各区墓葬装饰之间的关系及其在题材布局、构成、装饰技法方面呈现出的总体特征。分析这些特征产生的自然地理、历史传统、社会背景等原因。揭示北方宋墓装饰在对逝者“地下居室”的构建,对逝者的供奉和对生者的教化方面发挥特有的功效。并透过北方宋墓装饰内容,折射出部分宋代社会风俗,包括家庭陈设风尚、宴饮观戏的家内生活、居民出行方式、经济生活和民间丧葬习俗等。这部分真实的历史材料,为我们更进一步把握宋代社会的整体面貌提供一定的帮助!

黄小峰[3](2010)在《四季的故事:《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再思》文中研究说明我们今天讲述中国绘画史时,有两件传为唐代张萱的作品是常会提及的。一件是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所藏的《捣练图》(图1),另一件是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图2)。两幅画均有许多专门的研究,然而却少有将之联系起来的思考。二者在主题上看似全然不同,一幅被认为是历史人物"虢国夫人",另一幅是无名的唐代宫女。几乎所有的学者在讲到这两幅画时,都只是提到它们被归于同一个画家名下,至于两幅画之间的具体关系,却很少有进一步的论述。本文的出发点,即是将这两幅图画联系起来看待,认为二者并非截然不同的两个主题,而有着紧密的关联。

张鹏[4](2009)在《金墓壁画的考古发现与美术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金代墓葬不断被发现、发掘,考古学成果陆续发表,本文回顾了金代考古发现与金代美术史的现有成果,并就进一步深化金墓壁画的美术史研究提出了设想,以就教于方家。

张鹏[5](2004)在《辽墓壁画研究 ——以庆东陵、库伦辽墓和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对辽墓壁画进行美术史研究还是一个新的领域和课题,本文选取庆东陵辽墓壁画、库伦辽墓壁画和宣化辽墓壁画作为研究中心,这三处辽墓壁域代表了辽代不同阶层、不同族属、不同地域与传统。本文首先对其艺术风貌做具体细致的图像分析与具体内容的释读,对壁画的主题内容、图像样式、构图布局、风格技法作整体的研究与比照,辽墓壁画反映出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大大丰富了中国多民族艺术的内涵,因此廓清辽代美术的基本风貌,填补辽代美术史的缺环,对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辽代绘画在吸收中原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又注重自身文化的建设,本文还将通过研究辽墓壁画的内在演变与外部环境中各种复杂社会因子的互动关系,以期整体把握辽代美术的共性与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动因,从而对辽代美术史的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创建。 本文力图将辽代美术纳入到唐宋时期的时空关系中,建构起辽墓壁画、辽代美术及其与多民族美术史的关系,而对于辽墓壁画的研究,将为研究唐宋风格的变化提供新的资源体系,也将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地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艺术互动,从而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美术史的建构寻找契机。

曹凌子[6](2015)在《河北井陉柿庄宋金墓葬研究》文中提出井陉县是太行山麓之交通要冲,有着四省通衢之地理优势,宋金时期井陉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来往密切,其境内并存着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丰富遗存,井陉柿庄宋金墓葬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处宋金时期富裕阶层的家族墓葬群。这一家族墓葬在汉文化为主体的基础上也体现着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特征,是研究宋金时期华北地区社会生活及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例证。本文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接着对相关的学术史进行梳理,明确研究方法与理论指导,指出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对柿庄宋金墓葬的基本形态进行分析,归纳出其选址排列规则及墓葬基本特征,还对随葬品进行了分析研究。柿庄宋金墓葬选址于群山环绕的河岸台地之上,合乎当时的风水之说;遵循昭穆之制,形成了规则排列的家族墓葬群。柿庄宋金墓葬多为砖室墓,依墓室平面形状不同可分为方形墓、圆形墓、多角形墓三类。所有墓葬皆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形制大多与中原地区同期墓葬相似。第三章主要研究墓葬内的装饰特征。柿庄宋金墓葬墓内装饰多样,有砖雕、仿木构件、建筑彩画与人物壁画。仿木结构雕砖造型小巧精准、构造复杂,建筑彩画数量繁多、线条优美,还原了宋金时期的建筑风貌;壁画尤其丰富,虽笔风粗犷,但题材多样,是墓主人生活的真实再现。第四章对墓内丰富多样的人物壁画进行详细剖析,通过壁画内容一窥华北地区宋金时期的社会生活。壁画数量较多,题材多样,造型生动,不仅有中原地区宋代雕砖壁画墓常见的启门图、宴饮图、伎乐图等题材,也有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生产状况的芦雁图与放牧图,还有道教思想的体现。由此可以看出,北宋末年的井陉地区,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下,逐渐吸纳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这是宋金时期井陉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重要实例。第五章探讨了几个与柿庄宋金墓葬群相关的问题。首先通过对柿庄宋金墓葬的随葬品及细节特征的分析,结合其茔域内出土的唐尹钦惠墓志及现存的元师氏族谱记,对柿庄宋金墓葬的族属问题作了分析,推断其墓主人家族是当地的地主富户尹氏家族。另外,结合金石文资料,本文简单考证了尹氏家族在金代改为师氏的来龙去脉。最后,本文初步分析了墓内随葬的瓷器与井陉窑的关系,由于井陉窑遗址考古发掘资料不完备,柿庄宋金墓葬出土的瓷器为研究井陉窑在宋金时期的烧造提供了资料。结语部分归纳总结全文思路与观点,提出文章研究的不足之处。

夏素颖[7](2012)在《河北地区宋金墓葬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北地区宋金墓葬的主要形制有砖室墓、砖石混筑墓、石室墓、土坑墓等四大类型,其中以砖室墓和土坑墓居多,圆形、单室为主,土坑墓以洞室墓为主。装饰有砖雕、壁画、建筑彩绘、泥塑等,其中大多数墓葬采用多种装饰技法相结合的装饰风格。从宋至金墓葬形制渐趋多样,装饰内容逐渐成熟、复杂。

邓菲[8](2019)在《“性别空间”的构建——宋代墓葬中的剪刀、熨斗图像》文中提出宋代仿木构砖室墓的墓壁上常饰有剪刀、熨斗等砖雕图案,这些元素虽然展现了生活场景的细节,与整个墓壁装饰共同塑造出家居环境,但它们在墓中频繁出现,有时甚至会作为唯一的器物类装饰。通过分析相关的图像组合和墓葬空间可知,宋墓中的剪刀、熨斗等图案,既代表了与裁衣、熨帛有关的生产内容,也是女性活动的象征符号,反映出该时期富民阶层对女性行为及家庭角色的期待与设定。

牛加明[9](2004)在《宋代墓室壁画研究》文中提出建国以来,田野考古工作中发现了大量宋代壁画墓,由于这些墓室(?)大多是地主、商人等修建,所以壁画的内容可以作为深入了解宋代一般文化史和思想史的可靠资料,可以加深我们对宋代历史和宋代美术史的认识,本文在尽可能全面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的壁画墓进行了新的研究尝试。 第一章对宋代壁画墓的发现和研究状况作了简要回顾。 第二章对全国范围内的宋代壁画墓进行了分区研究,打破今天的行政区划,尝试按照宋代的区域规划将壁画墓分为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河北、陕西、山西北部边防地带;福建以尤溪为中心的地区三个部分,并从经济、文化、墓室壁画的历史渊源以及宋代以生者的吉凶为主的丧葬观念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宋代墓室壁画出现的背景以及不同地域墓室壁画图像配置规律、内容的异同等。 第三章和第四章在第二章所建立的时空框架基础上,对一些具体问题作了进一步分析。第三章通过对壁画乐舞图像内容的分析,具体探讨了乐舞图像的功能和图像学意义;第四章着重孝行图的研究,详细分析了孝行图出现的原因,并对比分析了汉宋两个朝代孝悌行为的变异。 第五章从墓室壁画的制作过程、构图方式、民间画工的创作方式以及院体画和墓室壁画的交流几个方面对宋代墓室壁画(?)进行了分析探讨。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宋代墓室壁画虽然在内容上和汉唐壁画一脉相承,但是宋代的墓室壁画具有更深的含义,宋人对死者的“馈赠”不仅仅是出于孝道,他们更为关心的是自己所能够从中得到的好处。

黄朝晖[10](2020)在《褙子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新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服饰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具体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表征意义。中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绚丽多彩,其历史发展主要经历了先秦、秦汉时期的初步形成;魏晋、隋唐时期的融会完善;宋、辽、金、元时期的互进交流;明、清时期的繁荣世俗。中国服饰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其间受过西方文化冲击,仍保持着本国固有的特色。褙子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具有代表性的服饰,由于它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存在于中国古代中的多个朝代并对现代服饰设计产生了影响。褙子的演变历程反映了历代生活物质的发展、提高,以及社会文化、政治观念的变化。褙子的发展特征体现出中国服饰史发展中的等级性、传承性、融合性、民族性、创新性等特征,同时也折射出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意蕴。近年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发展越来越受重视,不断有国内外的学者投入到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研究中,中国传统服饰元素被广泛的应用于服饰设计。褙子的文化内涵意义深远,它的形制、色彩、纹样、工艺反映了上层阶级与市民阶级的物质背景,也反映了历代统治者的审美意识与劳动人民对美的追求。如何将这种优秀的传统服饰文化运用于现代女装设计,丰富大众的社会文化生活,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查阅书籍,考察博物馆并拍摄图片,借助网络等多媒体资讯途径,大量收集有关褙子的文字与图片等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整合。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综述国内外褙子的研究成果,并找出可以进行创新研究的切入点。第二,对褙子的历史演变及发展特征进行系统地梳理。第三,对褙子的造型、色彩、纹样、工艺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第四,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褙子的元素进行提取、变换、再设计,并结合流行趋势,将其应用于现代女装设计作品中,表现现代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知性干练与温柔优雅,展现服饰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双重作用。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应用于现代服饰设计,是丰富服饰文化,不断推陈出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记柿庄金墓壁画“捣练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记柿庄金墓壁画“捣练图”(论文提纲范文)

(1)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学术史简述
        一、1949年以前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二、1949年至“文革”前(1949~1966年)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三、1970年代至20世纪末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四、21世纪至今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第三节 问题、目的及相关概念
        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相关概念说明
第二章 东北地区
    第一节 金上京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四、区域特色
        附:几处年代有疑问的“金墓”辨析
    第二节 绥滨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三节 辽宁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附:几处所谓“金墓”年代辨析
    第四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三章 金中都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四、区域特色
    附:所谓金陵“陪葬墓”应为元墓
第四章 大同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四、区域特色
第五章 河北中南部地区
    第一节 保定中南部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二节 石家庄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三节 冀南豫北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六章 山东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七章 河南地区
    第一节 洛阳-三门峡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二节 郑州-焦作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三节 鹿邑金墓
第八章 山西中部地区
    第一节 汾阳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四、区域特色
    第二节 阳泉-昔阳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三节 太原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年代
        三、区域特色
第九章 晋南地区
    第一节 侯马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四、区域特色
    第二节 稷山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年代
        三、区域特色
    第三节 襄汾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年代
        三、区域特色
    第四节 闻喜、绛县、垣曲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年代
        三、区域特色
第十章 晋东南地区
    第一节 长治南部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与分期
        四、区域特色
    第二节 长治北部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三节 晋城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年代
        三、区域特色
第十一章 陕甘宁地区
    第一节 关中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二节 陕北地区
        一、墓葬类型
        二、墓葬年代
        三、区域特色
    第三节 甘肃地区(包括陕西西部、宁夏南部)
        一、墓葬类型
        二、随葬品
        三、墓葬年代
        四、区域特色
第十二章 从墓葬看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
    第一节 具有不同特色的三大区
        一、金上京-金中都地区
        二、原辽朝统治区
        三、原北宋统治区
    第二节 区域间的交流
        一、东北地区
        二、河北中南部地区
        三、山东地区
        四、河南地区
        五、山西中部地区
        六、晋南地区
        七、晋东南地区
        八、陕甘宁地区
第十三章 金墓中的五音昭穆葬
    第一节 汾阳东龙观王氏家族墓地
        一、明堂
        二、各墓穴位及下葬次序
        三、买地券所反映出的信息
    第二节 其他地区的五音昭穆葬
        一、东北地区
        二、大同地区
        三、河北中南部地区(包括豫北地区)
        四、山东地区
        五、河南地区
        六、山西中部地区
        七、晋南地区
        八、晋东南地区
        九、陕甘宁地区
第十四章 金代砖室墓营建研究
    第一节 砖室墓的建造过程
        一、挖圹
        二、砌墓
        三、妆画
    第二节 砖雕生产研究——以晋南地区为中心
        一、模制
        二、雕砖(先烧后雕)
        三、雕坯(先雕后烧)
        四、砖雕的商品性及相关问题
第十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北方宋墓装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一、本文研究对象、目的与内容
    二、北方宋墓装饰研究简史
    三、北方宋墓装饰的分区
    四、北方宋墓装饰的分期
第2章 第Ⅰ区(豫中地区)墓葬装饰
    一、仿木构建筑类装饰
    二、户外生活类装饰
    三、家内生活类装饰
    四、孝悌故事图装饰
    五、星象、神怪类装饰
    六、祭祀、题刻类装饰
    七、石棺线刻
    八、墓葬装饰的阶段性特征
    九、墓葬装饰的区域特点
第3章 第Ⅱ区(豫西地区)墓葬装饰
    一、仿木构建筑类装饰
    二、家内生活类装饰
    三、孝悌故事图装饰
    四、土雕
    五、石棺线刻
    六、墓葬装饰的阶段性特征
    七、墓葬装饰的区域特点
第4章 第Ⅲ区(豫西南地区)墓葬装饰
    一、仿木构建筑类装饰
    二、户外生活类装饰
    三、家内生活类装饰
    四、墓葬装饰的阶段性特征
    五、墓葬装饰的区域特点
第5章 第Ⅳ区(豫北地区)墓葬装饰
    一、仿木构建筑类装饰
    二、户外生活类装饰
    三、家内生活类装饰
    四、孝悌故事图装饰
    五、四神图装饰
    六、接引图
    七、墓葬装饰的阶段性特征
    八、墓葬装饰的区域特点
第6章 第Ⅴ区(山东地区)墓葬装饰
    一、仿木构建筑类装饰
    二、户外生活类装饰
    三、家内生活类装饰
    四、墓葬装饰的阶段性特征
    五、墓葬装饰的区域特点
第7章 第Ⅵ区(冀中南地区)墓葬装饰
    一、仿木构建筑类装饰
    二、生产劳作图类装饰
    三、家内生活类装饰
    四、神怪类装饰
    五、瑞兽花草纹装饰
    六、墓葬装饰的阶段性特征
    七、墓葬装饰的区域特点
第8章 第Ⅶ区(晋东南地区)墓葬装饰
    一、仿木构建筑类装饰
    二、户外生活类装饰
    三、家内生活类装饰
    四、孝悌故事图装饰
    五、神怪类装饰
    六、墓主人像
    七、家畜类装饰
    八、墓葬装饰的阶段性特征
    九、墓葬装饰的区域特点
第9章 第Ⅷ区(晋中与晋南地区)墓葬装饰
    一、仿木构建筑类装饰
    二、家内生活类装饰
    三、孝悌故事图装饰
    四、墓主人像
    五、瑞兽纹装饰
    六、墓壁人物活动装饰内容的布局
    七、墓葬装饰的阶段性特征
    八、墓葬装饰的区域特点
第10章 第Ⅸ区(陕西地区)墓葬装饰
    一、仿木构建筑类装饰
    二、家内生活类装饰
    三、瑞兽花草纹装饰
    四、丧葬图装饰
    五、佛祖涅盘图
    六、墓葬装饰的阶段性特征
    七、墓葬装饰的区域特点
第11章 第Ⅹ区(甘宁地区)墓葬装饰
    一、仿木构建筑类装饰
    二、户外生活类装饰
    三、家内生活类装饰
    四、其他人物活动装饰
    五、孝悌故事图装饰
    六、神怪类装饰
    七、瑞兽花草纹装饰
    八、墓葬装饰的阶段性特征
    九、墓葬装饰的区域特点
第12章 北方宋墓装饰的区域关系、总体特点及功能
    一、各区之间的关系
    二、北方宋墓装饰的总体特征
    三、北方宋墓装饰特点形成原因
    四、北方宋墓雕砖壁画装饰的功能
第13章 北方宋墓装饰反映的宋代社会风俗
    一、反映宋代家庭陈设风尚
    二、反映宴饮观戏的家内生活
    三、反映宋代居民出行方式
    四、反映宋代民间的经济生活
    五、反映宋代民间丧事习俗
第14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论文摘要
ABSTRACT

(3)四季的故事:《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姊妹
二、张萱的四个证人
三、捣练
四、熨帛
五、四季女性

(5)辽墓壁画研究 ——以庆东陵、库伦辽墓和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节 、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 辽代美术史研究成果检讨
        一、 有关辽代美术的综合研究
        二、 有关辽代卷轴画及画家研究
        三、 有关辽代现存遗迹研究
        四、 有关辽墓壁画的专题研究
    第三节 、 选题目的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 有关研究的几点说明
第一章 、 辽代画坛的文化背景
    第一节 、 辽代多元的自然景观与地域环境
    第二节 、 辽代多民族文化并存的人文状态以及因俗而治,南北分治的政治策略
    第三节 、 崇儒好释,仰慕中华文明的辽代文学艺术
    第四节 、 现存辽代艺术遗迹
    第五节 、 契丹建辽前后的葬俗及其墓葬遗迹
第二章 、 辽代皇家审美风范的形成与影响--以庆东陵陵墓壁画为中心
    第一节 、 墓葬形制与壁画布局的演变
        一、 庆陵的建设者及辽代帝王葬仪
        二、 庆东陵的整体环境与建造
        三、 庆东陵的墓葬形制
    第二节 、 庆东陵壁画布局及其象征意义
        一、 庆东陵的建筑装饰与建筑空间
        二、 庆东陵壁画中的四季山水图
        三、 庆东陵壁画中的人像排列关系
        四、 庆东陵壁画的整体象征意义
    第三节 、 庆东陵壁画的样式来源及审美特性
        一、 仿木构建筑纹样和龙纹
        二、 四季山水图的艺术样式
        三、 契丹人物肖像画
    第四节 、 互动交流中的辽代皇室审美趣味与艺术成就--兼及辽代宫廷绘画机构
        一、 辽代皇室五仪中的艺术活动
        二、 辽代皇室的艺术实践
        三、 辽代的宫廷绘画机构
    第五节 、 小结
第三章 、 辽代契丹贵族墓葬壁画的象征意涵与审美选择--以库伦辽墓壁画为中心
    第一节 、 契丹人壁画墓概说
        一、 契丹人壁画墓的主要分布地区及其分期
        二、 契丹人壁画墓的葬制特征
        三、 契丹人壁画墓的题材演变
    第二节 、 库伦辽代壁画墓的墓葬形制与壁画布局
        一、 库伦辽墓的地望
        二、 墓葬形制与墓葬壁画布局
        三、 辽代皇室的审美好尚对契丹贵族的影响
    第三节 、 库伦辽墓壁画反映出的契丹草原原生文化内涵
        一、 库伦辽墓墓道壁画图像内容配置比较与分析
        二、 库伦辽墓墓道壁画中的契丹风俗特质
        三、 库伦辽墓墓道壁画象征意涵
    第四节 、 库伦辽墓壁画的审美品格
        一、 墓道壁画的成熟--捺钵随行图
        二、 契丹人马画
        三、 辽墓壁画中的门神形象
    第五节 、 小结
第四章 、 辽代蕃界汉人墓葬壁画的兼收并蓄与文化取向--以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
    第一节 、 幽云地区的人文传统与风尚
        一、 燕赵之地的人文传统
        二、 慷慨悲歌的人文情怀
    第二节 、 宣化辽墓的地理位置与墓室壁画的多样性
        一、 幽云地区的辽代汉人墓葬壁画
        二、 宣化辽墓周围的文化遗存
        三、 墓志反映出的宣化辽墓家族胡汉互动关系
        四、 宣化辽墓壁画内容的多样性
    第三节 、 宣化辽墓壁画的个案分析与研究
        一、 宣化辽墓壁画的主题象征意涵
        二、 辽墓壁画中的妇人启门图像--兼论辽宋妇女的生活空间
        三、 屏风样绘画与湖石牡丹
    第四节 、 小结
第五章 、 辽墓壁画的艺术特色
    一 早期辽墓壁画(916-984)
    二 中期辽墓壁画(985-1056)
    三 晚期辽墓壁画(1057-1125)
参考文献
表格
图版

(6)河北井陉柿庄宋金墓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厘定
        一 井陉概况
        二 研究对象
        三 相关概念厘定
    第二节 柿庄宋金墓葬的考古发掘与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主要观点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井陉柿庄宋金墓葬群的基本形态
    第一节 聚族而葬与昭穆葬法
    第二节 墓葬基本形制及构筑方式
        一 方形墓
        二 圆形墓
        三 多角形墓
    第三节 随葬品及其特征
        一 瓷器
        二 陶俑
        三 钱币
        四 饰品
第三章 井陉柿庄宋金墓葬的装饰状况
    第一节 砖雕
        一 砖雕仿木构件
        二 砖雕(砌)生活用品
        三 模制花砖
    第二节 建筑彩画
    第三节 壁画
第四章 从墓葬壁画看宋金时期华北地区的社会生活
    第一节 墓葬所反映的的地主豪富的日常生活
        一 宴饮图:地主富商的享乐生活
        二 伎乐图:墓主人的日常娱乐
        三 捣练图:仆役日常劳作场景
        四 启门图:宋金时期北方砖室墓装饰的典型代表
    第二节 农事活动
        一 耕获图:传统农耕活动的体现
        二 芦雁图:游牧民族的自然风光
        三 放牧图:游牧经济的具体实例
    第三节 道教信仰
        一 星象图:道家文化的直接体现
        二 仙鹤云朵图:升仙思想的具体表现
第五章 柿庄宋金墓葬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墓主人身份
    第二节 “尹”姓改“师”姓小考
    第三节 从柿庄墓地出土瓷器看井陉窑的烧造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7)河北地区宋金墓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考古发现
二、墓葬形制
    (一) 宋墓
    (二) 金墓
        1、砖室墓。与宋代砖室墓相同, 可分为仿木结构类型墓葬和简单的砖圹墓两种。
        2、砖石混筑墓。
        3、石室墓。
        4、土坑墓。
三、墓葬建筑装饰
    (一) 仿木结构砖室墓葬的装饰主要有五种形式:
        1、砖雕、壁画、建筑彩画等装饰技法同时出现在一座墓葬中。
        2、墓葬用仿木结构建筑彩画和砖雕、泥塑进行装饰, 不见壁画。此种装饰的墓葬只有一座, 即井陉柿庄M4。
        3、墓室内只有仿木建筑彩画和砖雕装饰, 不见壁画、泥塑。
        4、纯壁画装饰。
        5、纯砖雕装饰。
    (二) 砖圹墓、砖石混筑墓、石室墓的装饰主要是壁画, 基本上只见于金代墓葬中, 宋代砖圹墓、石室墓不见任何装饰。
四、棺床、葬具、随葬品和墓志
五、结语

(8)“性别空间”的构建——宋代墓葬中的剪刀、熨斗图像(论文提纲范文)

一、剪熨组合
二、图像与器物
三、“性别空间”
四、视觉符号

(9)宋代墓室壁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前言 几点说明
第一章 宋代墓室壁画的发现与研究现状
    第一节 宋代墓室壁画的发现情况简介
    第二节 宋代墓室壁画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宋代墓室壁画的区域分布和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宋代墓室壁画的区域分布
    第二节 宋代墓室壁画的历史渊源
    第三节 宋代墓室壁画产生的文化和经济原因
    第四节 宋代墓室壁画兴盛的社会原因
        一 丧葬程式的规范化
        二 重视阴阳学说,重视墓地风水的选择
        三 重视佛道礼仪
        四 盗墓之风盛行,促使宋人改变墓中陪葬之风
第三章 宋代墓室壁画中的伎乐、杂剧图分析
    第一节 墓室壁画和宋代音乐
        一 杂剧表演和宋代墓室壁画
        二 大曲表演和宋代墓室壁画
        三 墓室壁画和其它音乐表演
    第二节 宋代乐舞壁画的功能和意义
        一 乐舞壁画反映的宋代音乐生活
        二 乐舞壁画的图像学意义
第四章 墓室壁画中的孝行图分析
    第一节 孝行图像分析
    第二节 和孝行图相关问题的讨论:
        一 从孝行图看汉宋两代孝悌行为的变异
        二 宋代孝行图大量出现的原因
第五章 宋代墓室壁画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一节 墓室壁画的制作过程
    第二节 宋墓室壁画的构图方式
    第三节 粉本在民间画工创作中的运用
    第四节 宋代院体画和墓室壁画的相互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宋代壁画墓发现统计表
附录二 宋墓壁画图
后记

(10)褙子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新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1.2.1 相关着作、图册、考古报告
        1.2.2 相关学术论文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创新点
第二章 褙子的历史演变与发展特征
    2.1 褙子的萌芽时期
        2.1.1 唐代褙子的特征
        2.1.2 五代褙子的特征
    2.2 褙子的鼎盛时期
        2.2.1 宋代褙子的特征
    2.3 褙子的传承时期
        2.3.1 辽代褙子的特征
        2.3.2 金代褙子的特征
        2.3.3 元代褙子的特征
    2.4 褙子的发展时期
        2.4.1 明代褙子的特征
        2.4.2 清代褙子的特征
第三章 褙子的审美特征
    3.1 造型的审美特征
        3.1.1 整体廓形的形式美
        3.1.2 局部造型的形式美
    3.2 色彩的审美特征
        3.2.1 类比色搭配的意境美
        3.2.2 对比色搭配的调和美
    3.3 纹样的审美特征
        3.3.1 植物纹样的自然美
        3.3.2 动物纹样的自然美
    3.4 工艺的审美特征
        3.4.1 裁剪工艺的功能美
        3.4.2 装饰工艺的精致美
第四章 褙子在现代女装中的融合
    4.1 褙子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实例
    4.2 褙子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现状调研与分析
        4.2.1 调研问卷拟定与数据收集
        4.2.2 调研结果与可行性分析
    4.3 褙子在现代女装中的设计探索
        4.3.1 解构设计造型
        4.3.2 现代化表现色彩
        4.3.3 简化并再添加纹样
        4.3.4 均衡工艺的装饰性与功能性
第五章 褙子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新设计实践
    5.1 创新设计过程
        5.1.1 设计定位
        5.1.2 设计主题及灵感来源
        5.1.3 效果图展示
    5.2 作品制作过程
    5.3 成品展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附录 (作品集)

四、记柿庄金墓壁画“捣练图”(论文参考文献)

  • [1]金代墓葬的区域性及相关问题研究[D]. 郝军军. 吉林大学, 2016(03)
  • [2]北方宋墓装饰研究[D]. 陈章龙. 吉林大学, 2010(08)
  • [3]四季的故事:《捣练图》与《虢国夫人游春图》再思[J]. 黄小峰. 美苑, 2010(04)
  • [4]金墓壁画的考古发现与美术史研究[J]. 张鹏. 民族艺术, 2009(03)
  • [5]辽墓壁画研究 ——以庆东陵、库伦辽墓和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D]. 张鹏. 中央美术学院, 2004(01)
  • [6]河北井陉柿庄宋金墓葬研究[D]. 曹凌子. 郑州大学, 2015(01)
  • [7]河北地区宋金墓葬研究[J]. 夏素颖. 文物春秋, 2012(02)
  • [8]“性别空间”的构建——宋代墓葬中的剪刀、熨斗图像[J]. 邓菲. 中国美术研究, 2019(01)
  • [9]宋代墓室壁画研究[D]. 牛加明. 华南师范大学, 2004(03)
  • [10]褙子在现代女装中的创新设计研究[D]. 黄朝晖.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记得石庄金陵壁画《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