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植被特征及分布规律

祁连山植被特征及分布规律

一、祁连山地区植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邓少福[1](2013)在《祁连山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研究(2000-2011)》文中指出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气候正处于快速变化期,尤其是最近10年的变化十分显着,那么这些快速的气候变化将会给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敏感组分的植被带来什么影响?许多研究指出,在过去30年,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导致了植被生长的显着变化,但这些变化在区域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目前我们需要更多的区域证据去充分理解气候变化对植被生态系统的影响。与此同时,理解当前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也对预测和评估未来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生态环境效应至关重要。基于这样的科学研究背景,本文以祁连山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2011年MODIS NDVI数据,并结合同期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量资料,研究了祁连山气温、降水量以及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历史。通过相关分析,探讨了气候变化对区域植被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植被变化与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和坡向)之间的关系。基于植被类型样区,研究了祁连山2000—2011年主要植被类型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差异性。此外,本文还从站点尺度对2000-2011年祁连山草地物候进行研究,揭示了草地返青日期、休眠日期和生长季长度三个物候事件的空间分布及其时空变化,并将气温和降水对草地返青的影响转化为潜在返青同期的概念,来探讨返青前气候因子对草地返青时间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1年间祁连山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均呈显着增加趋势。9月气温显着升高,8月和10月降水量显着增多。祁连山区山地边缘气温较高,中西部山地气温较低,降水量呈由东向西逐渐递减趋势。近12年来祁连山区气温和降水量显着增加的区域集中在中西部地区。2、2000-2011年间祁连山5~9月平均NDVI较高值主要分布在2700-3600m的海拔带,NE41°—SE120°的坡向,10°—14°的坡度。近12年来祁连山植被总体呈改善趋势,且每年的变化速率分别为+0.003和-0.018。植被显着改善和显着退化的区域分别占植被覆盖区面积的26.71%和2.27%。植被改善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南缘地区,植被退化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中东部。3、植被改善区域主要分布在2000—2400m和3900—4500m,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2500—3100m;植被改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地阴坡(SW220°—E60°),退化区域分布在山地阳坡、半阳坡(NE85°—SE190°);植被改善区域坡度较低,退化区域坡度较大。4、2000-2011年间祁连山区不同植被类型5-9月平均NDVI的年际变化趋势存在差异性,农田、荒漠化草原和高山草甸NDVI值呈显着增加趋势,而草原、阔叶灌丛、针叶林和亚高山灌丛草甸变化趋势不显着。5、2000-2011年间研究区草地平均返青日期、休眠日期和生长季长度分别为98天、266天和168天。西南部和中部站点返青R期较晚,北部和东南部站点较早。休眠日期出现较早的站点零星分布在北部、西南部和中部。北部站点生长季长度较长,西南部和中部站点相对较短。随站点海拔升高,草地返青日期推迟,生长季长度缩短,但休眠日期与海拔之间无显着关系。6、近12年来研究区64.7%的站点返青日期提前,平均每10年提前7天;64.7%的站点休眠日期推迟,平均每10年推迟8天;82.4%的站点生长季长度延长,平均每十年延长10天。海拔较高的站点返青日期提前趋势更为显着,而休眠日期和生长季长度的变化趋势与海拔关系不显着。7、2000-2011年间祁连山植被改善区植被生长受控于5-8月降水量和4-8月平均气温,退化区植被生长受控于4-9月平均气温。山地植被变化的空间差异主要取决于气候变化、地形因子和局地水文条件等因素影响下的水热条件变化。祁连山各植被类型的生长与降水量的关系更加密切,而海拔高、水分条件较好的植被类型更易受温度影响,如高山草甸和针叶林。8、研究区草地返青时间主要受降水影响。具体而言,70.6%的站点主要受到降水条件的控制,受温度控制的站点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低海拔地区的站点,草地返青日期主要受降水控制,而海拔较高的站点草地返青主导要素的变化取决于局地的水热条件。同时在HAI值高的站点,草地返青日期与降水量的关系更加密切,而受温度控制的站点其HAI值较低。

陈桂琛,彭敏[2](1993)在《青海湖地区植被及其分布规律》文中认为青海湖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境内复杂的地貌类型及青海湖的存在对植被有重要影响。本区植物种类贫乏,现有种子植物52科、174属、445种。主要植被类型有寒温性针叶林、高原河谷灌丛、高寒灌丛、沙生灌丛、温性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草甸、高寒流石坡植被等。植被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草原分布于湖盆及河谷地带,由东而西植被类型有更加适应寒旱趋势。温性草原以青海湖为中心;呈环带状分布,而高寒草原的分布则与生境寒冷干旱相一致。山地垂直带谱表现为草原带、高寒灌丛与高寒草甸带以及高寒流石坡植被带。本区植被水平地带性分异受到青海湖的影响,其植被组合及特征表现出与青藏高原植被的明显相似性。作为祁连山南麓中部地区的一个大型山间盆地,其东西方向界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和柴达木盆地之间。植被东西方向的水平地带性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根据植被特点及分布规律分析,本区植被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并与青藏高原隆升之后气候寒冷干旱相一致。因此,青海湖地区就整体而言应属祁连山地区植被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

耿豪鹏[3](2014)在《基于泥沙记录和坡面示踪的祁连山现代地表侵蚀速率研究》文中指出在长尺度地貌演化过程中,构造、气候、地形与地表侵蚀之间存在一个相互作用与制约的反馈机制,而不同时空尺度的地表侵蚀速率与构造、气候和地形的关系是探索这种相互作用与反馈机制的关键,也是理解地貌是如何演化的基础。近年来,国际地球科学界在活动造山带广泛开展了针对构造、气候、地形与地表侵蚀之间关系的研究与探讨,然而对于不同时间尺度与空间尺度的地表侵蚀速率受控于构造、地形还是气候这个关键问题,还存在很大的分歧。在构造活动强烈的山地,较高的地形梯度造成了显着的气候垂直地带性分布,流域高差与局地高差也十分显着,为此类问题的探讨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条件与场所。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祁连山北部地区,为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的发源地,同时也是构造活动强烈的山地。该区域地形起伏明显,气候地带性显着,是研究活动造山带地表侵蚀速率及其对构造、地形与气候响应的理想地区。在祁连山北部地区,己有的地表侵蚀速率研究包括了地质尺度上的地表剥露速率和千年尺度上的流域平均侵蚀速率,以及万年尺度的河流下切速率,但是现代尺度地表侵蚀的相关研究依然薄弱。在长尺度地貌演化过程中,构造与气候通过控制地表侵蚀过程与速率进而影响地表形态变化。在现代尺度上,地形和气候特征的差异性同样会影响到地表侵蚀过程的类型与速率。因此在现代尺度上对地表侵蚀速率、过程及其控制因素的深入探讨,可以为揭示长尺度构造、气候、地形和地表侵蚀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首先对祁连山北部地区现代地表侵蚀速率进行了估算,其次分析了流域尺度与坡面尺度侵蚀速率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控制因素,然后通过地表过程的野外识别与模型验证分析了研究区主导的地表过程;最后分析了不同时间尺度地表侵蚀速率的主要控制因素。本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如下:流域尺度上,11个水文站泥沙连续记录估算的祁连山现代流域平均侵蚀速率介于0.02-0.20mm/a之间,平均值为0.08mm/a。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的空间展布表现出中段较高,而东段与西段较低的特点;进一步的地形与气候因子分析表明,平均局地高差是控制现代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而径流量则控制着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的年际变化。坡面尺度上,基于137Cs示踪法估算的祁连山东段西营河流域现代坡面侵蚀速率介于0.05-0.26mm/a之间,平均值为0.14mm/a。21个研究坡面具有不同的气候与地形特征,其与坡面侵蚀速率的对比结果表明,现代坡面侵蚀速率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受控于局地坡度,而气候因素(降雨和植被)对其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也影响到侵蚀速率在坡面尺度上的波动性。为了验证21个坡面是否能够代表西营河流域坡面侵蚀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本研究基于野外考察与地表过程识别,划分了主要地表过程的类型与分布范围。结果表明,坡面流水侵蚀是研究区的主导地表过程,4个不同气候植被带内的研究坡面可以大致代表坡面侵蚀速率在流域内的变化。以坡面侵蚀速率的估算结果为基础,进一步对其地表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了流水作用的片流侵蚀是研究坡面的主导地表过程,这一结论符合流域尺度泥沙侵蚀速率的年际变化与径流量的正相关关系。在片流侵蚀作用下,坡面侵蚀速率与局地坡度存在理论上的线性关系。在祁连山北部地区,两种时间尺度相同(现代尺度)但是空间尺度不同(流域尺度-坡面尺度)的地表侵蚀速率均显示出了地形控制的特征。在祁连山北部地区,现代流域平均侵蚀速率与平均局地高差之间存在一个线性关系,这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泥沙研究结果一致。利用137Cs估算的坡面侵蚀速率与坡度的线性关系,我们尝试对祁连山北部地区流域平均坡面侵蚀速率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流域尺度上坡面侵蚀速率的预测值与泥沙记录的观测值相当。然而,当区域的局地高差或者坡度处于坡地的临界稳定状态时,现代尺度侵蚀速率的估算无法完全捕捉到极端侵蚀与搬运过程,也就妨碍了不同时间尺度地表侵蚀速率的对比与解读。为此我们进一步对祁连山的局地高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的局地高差并未达到滑坡、崩塌快速地表过程发生的临界值。祁连山北部地区现代尺度与千年尺度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的对比表明,两种时间尺度不同的地表侵蚀速率具有很高的一致性。由此在现代尺度和千年尺度上,地表侵蚀速率的空间分布差异均受控于地形(坡度与局地高差)的差异性。地质尺度地表剥露速率和万年尺度河流下切速率的空间分布差异同样与地形分布特征相符。因此祁连山北部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地表侵蚀速率均受控于地形。综上所述,地形控制着研究区不同空间尺度与时间尺度的地表侵蚀速率。现代地形的区域对比暗示了祁连山北部地区现代地形格局是由构造抬升驱动的。同时河流下切速率均大于其他侵蚀速率,由此推断研究区的地貌演化主要是在构造抬升驱动下河谷逐渐加深的过程。构造抬升与河流下切控制着局地高差的变化,局地高差进一步控制着侵蚀速率的空间分布差异,因此祁连山的地貌演化过程符合年轻上升山地的抬升-下切-侵蚀模式。

陈童尧[4](2019)在《基于InVEST模型的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祁连山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其中水土流失现象也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加剧,林草地质量下降等方面。因此本研究利用InVEST模型,对甘肃省祁连山区的土壤侵蚀及土壤保持状况进行研究,土壤流失与土壤保持量不仅受自然环境影响,还和人为活动有关。影响土壤流失与土壤保持量的环境因子可以从海拔高度、不同海拔高度下的植被分布规律、坡度以及土壤类型进行分析,人为活动则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进行分析。通过模型计算结果以及GIS处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保护区内主要以微度和轻度侵蚀为主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3.96%,总体较好,但是存在局部严重侵蚀区域,强度以上侵蚀面积占比为25.22%;土壤保持强度较弱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西段及中段。西段地区因土壤侵蚀产生的泥沙量较大,其拦截泥沙的能力也整体较弱。(2)保护区内土壤侵蚀模数由高到低依次是未利用土地>低覆盖草地>中覆盖草地>旱地>疏林地>高覆盖草地>灌木林地>有林地,其变化范围为12.25t·hm-2·a-1至292.87t·hm-2·a-1。通过土壤侵蚀模数和土壤侵蚀量数据,可知未利用土地是产生土壤流失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草地(面积占比44.26%)是研究区分布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同时也是分布面积最广的植被类型,其土壤侵蚀量占总侵蚀量的16.90%,且土壤侵蚀模数明显高于其他植被类型,草地土壤侵蚀在自然植被中最为严重,土壤保持能力也弱于其他自然植被类型,但草地是土壤保持总量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目前,林地保持土壤的效果最好,但从面积以及土壤保持总量来看,草地保持土壤的潜力最大。从景观格局总体特征上来看,疏林地、有林地及中覆盖草地受人为活动影响最大,该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保护区的中段及东段地区,是人为活动的主要区域,因此林草地的保护工作应重点面向中段及东段地区。(3)保护区内土壤保持能力随海拔增加呈现先增后减,在海拔4500m以上时出现小幅回升,土壤侵蚀强度级别则随着海拔的上升呈波动式上升,在海拔2500-3500m之间持续回落,在海拔4500m以上的区域则出现小幅回落;海拔在25003500m区域范围内的土壤保持效果最好;海拔3500m以上的区域土壤侵蚀量占总侵蚀量的71.64%,是发生土壤侵蚀的主要区域。(4)坡度为25°以上的区域,其土壤保持量占全区土壤保持总量的52.6%,但土壤侵蚀量占土壤侵蚀总量的66.11%。(5)草原风沙土的土壤侵蚀模数较低,但经计算其土壤保持能力较弱仅为25.1t·hm-2·a-1;草毡土、栗钙土和黑毡土均是孕育草原的主要土壤类型,其中草毡土和栗钙土在草原土壤类型中土壤侵蚀最为严重,其土壤侵蚀量占全区总量的43.3%,间接反映出保护区内的畜牧业对草原资源利用的不平衡。黑毡土虽然土壤侵蚀状况总体较轻,但其土壤保持能力易受人为干扰而受限,其土壤保持能力仅为145.72t·hm-2·a-1。(6)保护区林草地的保肥价值在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中占有最大的比重,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林草地保肥价值总计为902.91亿元。保护区生态系统减轻泥沙淤积与减少废弃土地价值分别为5.76亿元和1.44亿元。

戎战磊[5](2019)在《气候变化对祁连山优势物种分布和植被格局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高山地区对气候变化敏感,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了解气候生物因子的变化规律,明确气候变化对祁连山区物种和植被格局的影响,准确模拟其空间分布,对理解祁连山区域物种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发展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祁连山生态系统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护河西走廊地区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以气候变暖为特征的全球变化正在发生,然而,关于气候变化对祁连山生态系统的影响的研究还不全面,关键气候因子对祁连山优势物种分布和植被格局的贡献也缺乏了解。为阐明气候变化对祁连山优势物种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和植被格局的影响,本研究使用多种变量分析方法获取祁连山的气候变化特点,对比多种生态位模型在祁连山地区的适用性,比较多种大气模型在模拟物种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基于筛选出的最优模型和综合大气模型,构建祁连山两种优势乔木林树种和三种灌木林树种空间分布模型,模拟不同气候情景下五种物种的潜在分布,并对适宜区进行划分,最后,探讨气候变化对祁连山植被格局的潜在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祁连山地区对全球变暖反应敏感,1957-2017年平均温度增长率0.32°C/10年,变暖趋势快于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未来不同情景下气温增加2.0-4.6°C,降水增加25.4-47.3 mm。(2)相比其它9种生态位模型,Maxent为研究区最适用物种分布模型,能有效预测到5个研究物种实际分布区面积的66.7%-96.6%。(3)不同大气模型下模拟的各物种适宜区分布面积差别较大,相同大气模型不同情景下模拟的各物种适宜区分布面积差别相对较小,大气模型差异对结果的影响大于相同大气模型不同情景差异对结果的影响。(4)Bio5、坡向、bio10、bio1、bio7分别为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金露梅、鬼箭锦鸡儿和头花杜鹃分布贡献度最大的变量。各物种对气候和地理变量生态位需求宽度不同,是决定物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5)气候变化导致各物种适宜总面积变化。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金露梅、鬼箭锦鸡儿和头花杜鹃适宜面积分别变化-1.81%-0.41%、-5.02%-12.96%、1.32%-2.08%、-5.05%-5.56%和-0.02%-4.30%。气候变化导致各物种不同适宜等级间发生大量面积转换。不同情景下,发生适宜等级转换的面积占当前气候下各物种适宜面积比例很大,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金露梅、鬼箭锦鸡儿和头花杜鹃分别为12.40%-21.70%、26.42%-35.43%、19.55%-24.57%、39.11%-46.41%和18.85%-21.79%。物种各适宜等级之间转换规律明显,相邻级别之间的转换面积大于跨级别,不适宜和低适宜之间的转换量占主导。(6)气候变化导致5个研究物种适宜区存在空间转移。海拔上青海云杉,祁连圆柏,金露梅,鬼箭锦鸡儿和头花杜鹃分别移动2.2-34.9 m、5.6-20.7 m、13.3-27.8m、-28.3-5.1m、-2.5-4.2m。水平上移动相对复杂,向北移动趋势为主,不同情景下也有南移的情况。(7)当前植被中,草地面积最大,林地面积第二,分别为研究区面积的42.38%和32.98%。未来气候变化下林地增加101.37%-107.29%,草地减少58.13%-63.12%,林地和草地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7.00%和17.07%。

王欣[6](2014)在《青海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镇在短时期内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城镇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着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环境的渴求日益强烈。了解绿色空间体系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影响,从而充分发挥城镇绿色空间体系在整个城市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实现我国城镇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青海海东新城即青海省海东市,位于青海省的东北部,处于西部大开发区域的中心位置,是典型的西北城镇,因此研究其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影响与构建,对于我国西北城镇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可以展示并示范适应西北地区气候条件的中小城镇绿色空间体系构建的途径。本文通过对绿色空间的内涵及分类,绿色空间体系的概念等理论研究,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生态安全格局理论、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理论、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及绿色基础设施理论等相关理论背景,以西北地区城市化建设与生态过程为城市背景,以湟水流域自然生态背景为流域背景,根据青海省海东市的自然环境特点、城市概况、城市化发展现状、绿色空间现状类型及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的分析,对青海省海东市的绿色空间体系进行研究,归纳总结出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并通过对宏观尺度的市域、中观尺度的中心城区和微观尺度的典型绿地生境单元的三个绿色空间的规划设计,从不同尺度、不同角度和不同途径共同构建完善的青海海东新城绿色空间体系。本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大中城市绿地—生境营造模式及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51278410/E080202)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城市宜居环境风景园林小气候适应性设计理论和方法研究》(S1338007)的资助。

陈真[7](2019)在《祁连山南坡植被物候遥感监测及影响因子分析》文中认为植被是连结土壤、大气和水分的自然“纽带”,在全球气候变化中可以担任“指示器”的作用。祁连山南坡是西北地区重要的气候交汇区与敏感区,是中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天然水塔”。本文以祁连山南坡为研究区,以2001-2017年MODIS 13A1遥感影像中的NDVI数据为基础,将非对称高斯函数法与动态阈值法相结合提取了研究区植被整体物候期(返青期、枯黄期以及生长季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时间变化特征以及研究区内有林地、灌木林、沼泽、高度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低覆盖度草地不同物候期的多年平均特征及其物候期的时间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与气象因子(月均气温、月均降雨量)、海拔因子相结合,揭示了研究区植被整体物候期与气象、海拔因子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植被类型物候期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的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特征,为祁连山南坡的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价值。通过对研究区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区植被返青期集中在97-129天,自东南低海拔地区向西北高海拔地区逐步推进;枯黄期集中在257-289天,空间变化特征与返青期相反;生长季长度集中在113-177天之间,空间变化特征与返青期相同。低海拔和低纬度地区在植被具有返青期早、枯黄期晚的特征。(2)研究区植被物候期均呈波动上升或下降的趋势。2001-2017年,研究区植被整体返青期有提前0.28 d·a-1的趋势,枯黄期有推迟0.27 d·a-1的趋势,生长季长度有延长0.57 d·a-1的趋势。(3)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物候期不同。6种植被类型进入返青期的先后顺序为:灌木林>有林地>高覆盖度草地>沼泽>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6种植被类型进入枯黄期的先后顺序为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沼泽>高覆盖度草地>灌木林>有林地;6种植被类型的生长季长度按长短排序为有林地>灌木林>高覆盖度草地>沼泽>中覆盖度草地>低覆盖度草地。(4)不同植被类型物候期的时间变化不同2001-2017年有林地的返青期总体上呈推迟趋势,其余5种植被类型的返青期总体上均呈提前趋势。除2010-2012年间有林地的返青期变化趋势外,其余年份6种植被类型的变化趋势均保持一致;不同植被类型的枯黄期均呈上升趋势,研究区内6种植被类型枯黄期在2013-2017年总体上均呈大幅推迟的趋势,且均在2015年发生转折;2001-2017年不同植被类型生长季长度均呈上升趋势,总体看植被生长季长度主要受枯黄期影响。(5)研究区植被物候期与气温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区植被整体返青期与12-5月的月平均温度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温度的回升会促使返青期提前;研究区枯黄期与6-11月的平均温度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气温的升高会促使枯黄期的延迟;研究区植被生长季长度与全年气温均呈正相关关系,表明气温的提升有助于生长季长度的延长。(6)研究区植被物候期与降雨量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区植被整体返青期与12月月均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与1-5月月均降雨量呈负相关关系,降雨量的增加有助于返青期的提前;研究区枯黄期与6-11月各月的平均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降雨量的增加有助于枯黄期的推迟;研究区植被生长季长度与1-11月月均降雨量均呈正相关关系(除12月外),降雨量的增加有助于植被生长季长度的延长。(7)研究区整体物候期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区间有不同的响应。在海拔在2550 m以下和处于2950-3250 m之间时,植被返青期随海拔的升高呈提前趋势,其他海拔高度呈推迟趋势。海拔每升高1000 m,返青期推迟5.3天;植被的枯黄期在2450-2550 m与2950-3250 m之间,枯黄期随海拔的升高呈推迟趋势,其余海拔梯度呈提前趋势。整体上海拔每升高1000 m,枯黄期提前9.3天;研究区植被生长季长度在海拔2550 m以下和2950-3250 m之间时,生长季的长度随海拔的升高呈延长的趋势,其余海拔梯度呈缩短的趋势。

陈桂琛,彭敏,黄荣福,卢学峰[8](1994)在《祁连山地区植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文中研究表明分析和讨论了祁连山地区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特征。祁连山地区随着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表现为整体抬升,植被具有明显的生态地理边缘效应特征和高原地带性规律。该区植被虽然受到四周的较大影响,但各类高寒植被占有绝对优势,表现出与青藏高原植被整体明显的相似性和广泛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本区植被也有其特殊性及与高原面存在一些差异。因此,建议把祁连山地区做为青藏高原植被区的次一级独立单元

张富广,曾彪,杨太保[9](2019)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近30年祁连山高寒荒漠分布时空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寒荒漠作为青藏高原植被带谱的顶端类型广泛分布于祁连山高海拔地区,其生长和分布条件与周边区域差异明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且研究较少。该文利用1990年以来的Landsat TM、OLI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和人工目视解译方法,提取了祁连山高寒荒漠的分布范围。结合气候变化情况,综合分析了气候变化背景下近30年祁连山高寒荒漠分布的动态变化及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1)近30年增温气候变化过程中,祁连山高寒荒漠分布范围呈萎缩趋势,萎缩速率约为348.3km2·a–1,萎缩变化幅度表现为西段>中段>东段,局部地段上存在扩张现象。上述现象导致高寒荒漠下界平均海拔以每10年约15 m的平均速率向更高海拔推进,向上推进幅度为西段>东段>中段;(2)受水热条件控制,近30年祁连山高寒荒漠分布动态变化集中分布在低坡度地区。由于水热背景条件的空间差异,祁连山东段和中段阳坡上高寒荒漠分布动态变化大于阴坡,而在祁连山西段表现相反;(3)1990年以来,祁连山增温显着,降水量微弱增加。在气候变化以及区域地形限制共同影响下,祁连山高寒荒漠分布变化时空差异明显,且过渡带上归一化植被指数与气温相关性高于降水量。以上结果表明,气候变化影响祁连山高寒荒漠分布动态变化及其空间差异,但气温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增温促进了高寒荒漠下接植被带主体高寒草甸的生长。

刘亚荣[10](2015)在《基于AVIM2模型的祁连山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文中研究说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是植物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碳的总量,是衡量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的重要指标。它既可以反映植物群落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生产能力,而且也是地表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模型模拟估算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作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被广泛用于全球和区域尺度碳循环的研究。目前,植被NPP研究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区域植被NPP的研究更是如此。祁连山作为我国西北重要的生态区,模拟这一地区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分析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对于弄清区域碳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合理开发和利用祁连山地区的自然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基于GLC2000(Global Land Cover 2000)的全球土地覆被数据、全球土壤质地数据、全球气候数据及IPCC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特别报告SRES(Special Report on Emissions Scenarios)B1情景中的气候数据,利用AVIM2模型分别模拟得到近50年(19582008年)和未来近40年(20152055年)祁连山植被NPP,再用ArcGIS和Excel对得到的结果数据分别作了空间和时间上的统计分析,研究的初步结果如下:(1)19582008年,祁连山植被多年平均NPP在空间上从西北向东南呈现递增趋势。祁连山植被NPP年际变化呈波状递增趋势,其增加速率为0.718g·m-2·a-1(C),变化范围是90160 g·m-2·a-1(C)。祁连山植被NPP在不同季节的变化也呈现波状增加的趋势,但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夏季植被NPP的增加速率最大,为0.414 g·m-2·a-1(C),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分别为0.185 g·m-2·a-1(C)和0.1g·m-2·a-1(C),冬季最小,为0.016 g·m-2·a-1(C)。(2)19582008年,不同时段祁连山植被NPP变化有明显差异。19581968年,祁连山植被NPP减少面积占总面积的33.01%,增加面积占总面积的15.3%。19681978年,祁连山植被NPP减少面积占总面积的1.83%,增加面积占总面积的33.92%。19781988年,祁连山植被NPP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增加面积占总面积的55.2%。19881998年,祁连山植被NPP也呈增加趋势,增加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57.79%。19982008年,祁连山植被NPP整体呈减少趋势,减少面积占总面积的57.94%。整体来看,近50年祁连山植被NPP除占总面积1.76%的大雪山西部和拉脊山北部极少数地区外,中部和中南部地区植被NPP均呈增加趋势。(3)19582008年,祁连山春季植被NPP增加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8.85%,减少区域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76%;夏季植被NPP增加面积占总面积的45.37%,减少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3.51%;秋季植被NPP增加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56.95%;冬季祁连山植被NPP占总面积98.6%的区域都基本保持不变,占总面积1.4%的区域植被NPP减少。(4)19582008年,祁连山地区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草地、灌木及农田NPP均呈现波状增加趋势,但增加速率及年增量均存在差异。从NPP的增长速率来看,农田>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草地>灌木;从NPP每年的增加量来看,灌木>草地>农田>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5)20152055年,祁连山植被年均NPP的变化呈波状增加趋势。祁连山植被NPP在空间上从西北向东南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祁连山西部多为裸地,植被NPP接近0。中南部植被类型多为草地,也有部分灌木和农田,植被NPP值大约在0260 g·m-2·a-1(C)。中北部和中东部地区分布着大片草地和部分落叶针叶林,植被NPP在260330 g·m-2·a-1(C)左右。在托来南山北部、冷龙岭、乌鞘岭及拉脊山等地区,分布有草地、灌木、农田及常绿针叶林和落叶针叶林,植被NPP在330400 g·m-2·a-1(C)之间。在拉脊山东北部和东南部,常绿针叶林分布比较集中,植被NPP约为400601g·m-2·a-1(C),最高为601 g·m-2·a-1(C)。(6)20152055年,祁连山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草地、灌木及农田NPP均呈现波状增加趋势,但变化趋势不尽相同。从NPP增加速率来看,农田>草地>落叶针叶林>灌木>常绿针叶林,从NPP年均值来看,常绿针叶林>农田>落叶针叶林>草地>灌木。

二、祁连山地区植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祁连山地区植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祁连山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研究(2000-20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写语对照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植被生物量的影响
        1.2.2 气候变化对植被物候的影响
    1.3 研究概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内容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地貌
    2.2 研究区气候条件
    2.3 研究区水文条件
    2.4 研究区土壤
    2.5 研究区植被
第三章 遥感数据的收集、处理和样区的建立
    3.1 NDVI数据的收集
        3.1.1 基于NDVI数据提取植被信息的理论支持
        3.1.2 NDVI数据的选取
    3.2 NDVI数据的处理
        3.2.1 NDVI数据的预处理
        3.2.2 NDVI数据的降噪处理
    3.3 植被类型的样区建立
第四章 2000--2011年间祁连山区的气候变化
    4.1 气象数据的处理
    4.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4.3 祁连山区2000-2011年间的平均气候特征
    4.4 2000-2011年间气候变化趋势
    4.5 讨论
第五章 祁连山区植被变化的时空格局
    5.1 时空格局分析方法
    5.2 祁连山区2000-2011年间植被的空间分布
    5.3 2000-2011年间植被的时空变化
        5.3.1 5~9月植被的时空变化
        5.3.2 各植被类型的年际变化
第六章 祁连山区草地物候变化的时空格局
    6.1 物候指标提取方法的比较
    6.2 草地植被物候指标的识别
        6.2.1 数据准备
        6.2.2 物候指标识别
    6.3 草地物候特征及其变化趋势
第七章 祁连山区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
    7.1 气侯变化与植被变化之间的关系
        7.1.1 相关性分析
        7.1.2 气候变化与区域植被的关系
        7.1.3 气候变化与各植被类型的关系
    7.2 气侯变化与草地返青的关系
        7.2.1 降水和温度控制下的潜在返青日期
        7.2.2 Holdridge干燥度指数
        7.2.3 草地返青主控气候因子分析
    7.3 讨论
        7.3.1 气候变化对区域植被的影响
        7.3.2 气候变化对各植被类型的影响
        7.3.3 气候变化对草地返青的影响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表目录
图目录

(3)基于泥沙记录和坡面示踪的祁连山现代地表侵蚀速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地表侵蚀速率研究进展
        1.2.1 侵蚀速率研究方法与时空尺度
        1.2.2 地表侵蚀速率空间分布的控制因素
        1.2.3 全球泥沙记录的数据集成与进展
        1.2.4 坡面侵蚀过程的观测与模拟
    1.3 论文的选题依据、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论文的选题依据
        1.3.2 论文的研究内容
        1.3.3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1.3.4 论文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祁连山北部地区现代流域尺度平均侵蚀速率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祁连山的地质与地貌特征
        2.1.2 祁连山的气候与植被特征
        2.1.3 祁连山的水系分布与水文特征
    2.2 祁连山现代泥沙连续记录与输沙总量估算
        2.2.1 水文站点选取与数据记录
        2.2.2 研究流域主要输沙量的估算
    2.3 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的估算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祁连山流域现代平均侵蚀速率的时空特征与控制因素
    3.1 影响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的控制因子计算
        3.1.1 地形控制因子的计算
        3.1.2 气候控制因子的计算
    3.2 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控制因素
        3.2.1 控制因素分析
        3.2.2 流域平均侵蚀速率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
        3.2.3 流域平均侵蚀速率与地形因子之间的关系
        3.2.4 流域平均侵蚀速率与平均局地高差的线性关系
    3.3 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的年际变化与控制因素
        3.3.1 影响流域平均侵蚀速率年际变化的因素
        3.3.2 祁连山的降雨特征及地表侵蚀过程推测
    3.4 小结
第四章 西营河流域坡面侵蚀速率的空间分布与控制因素
    4.1 西营河流域区域概况
    4.2 坡面侵蚀速率的~(137)Cs示踪与计算方法
    4.3 坡面选取与样品采集分析
        4.3.1 背景值点的选取与采样
        4.3.2 侵蚀坡面的选取与采样
        4.3.3 样品的实验分析
    4.4 ~(137)Cs坡面侵蚀速率的模型计算
        4.4.1 扩散-迁移模型的构建
        4.4.2 背景值采样点的~(137)Cs垂向分布特征
        4.4.3 侵蚀坡面的~(137)Cs实验结果与分布特征
        4.4.4 坡面侵蚀速率的计算结果
    4.5 坡面侵蚀速率与其他速率的比较
    4.6 坡面侵蚀速率的控制因子
    4.7 小结
第五章 西营河流域地表侵蚀过程、类型及其模型验证
    5.1 西营河流域不同植被带及其坡面侵蚀过程定性观察
    5.2 坡面侵蚀模型的构建
        5.2.1 模型的理论基础
        5.2.2 坡面过程模型的构建
    5.3 坡面平均侵蚀速率的模拟结果
        5.3.1 坡面流水侵蚀主导的模拟结果
        5.3.2 雨滴击溅和蠕动等扩散过程对模拟结果的贡献
    5.4 单个采样点侵蚀速率的模拟结果
    5.5 坡面流水侵蚀过程的控制因素
    5.6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时空尺度地表侵蚀速率的地形与构造控制
    6.1 全球不同时空尺度侵蚀速率与地形的关系
        6.1.1 全球现代尺度流域平均侵蚀速率(泥沙记录)与地形的关系
        6.1.2 全球地质尺度地表剥露速率与地形的关系
        6.1.3 全球千年尺度流域平均侵蚀速率与地形的关系
    6.2 祁连山北部地区现代坡面与流域侵蚀速率的尺度转换与对比
        6.2.1 利用现代尺度坡面侵蚀速率预测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的方法与结果
        6.2.2 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的尺度转换预测结果与泥沙记录估算结果对比
        6.2.3 局地坡度与局地高差的差异对地表侵蚀速率空间尺度转换的影响
    6.3 祁连山北部地区现代尺度与千年尺度的流域平均侵蚀速率
        6.3.1 祁连山局地高差的分布特征与地形的临界稳定状态分析
        6.3.2 祁连山中段千年尺度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的推算方法与结果
        6.3.3 祁连山中段千年尺度与现代尺度流域平均侵蚀速率的比较
    6.4 祁连山北部地区的地表侵蚀空间差异及其地貌意义
        6.4.1 祁连山不同时空尺度侵蚀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比较
        6.4.2 淡水河流域与西营河流域地貌特征的比较及其地貌意义
        6.4.3 祁连山北部地区地貌演化模式及河流下切速率的地貌意义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图索引
附录2
    表索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于InVEST模型的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1.2.2 基于InVEST模型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
        2.1.2 植被特征
    2.2 研究数据、软件及方法
        2.2.1 研究数据
        2.2.2 所用软件及InVEST模型介绍
        2.2.3 研究方法
    2.3 InVEST模型必要参数计算
        2.3.1 降雨侵蚀力R
        2.3.2 土壤可蚀性K
        2.3.3 植被覆盖因子C
        2.3.4 水土保持因子P
        2.3.5 坡度坡长因子LS
    2.4 模型必要参数处理及运行
第三章 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影响因子下土壤侵蚀定量研究
    3.1 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下的土壤侵蚀状况
    3.2 保护区不同坡度下的土壤侵蚀状况
    3.3 保护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侵蚀状况
    3.4 保护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土壤侵蚀状况
第四章 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影响因子下土壤保持定量研究
    4.1 保护区不同海拔梯度下的土壤保持状况
    4.2 保护区不同坡度下的土壤保持状况
    4.3 保护区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保持状况
    4.4 保护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保持状况
第五章 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
    5.1 保护区林草地保护土壤肥力的价值
    5.2 保护区生态系统减轻泥沙淤积价值
    5.3 保护区生态系统减少土地废弃价值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5)气候变化对祁连山优势物种分布和植被格局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的影响研究
        1.2.2 物种分布研究进展
        1.2.3 气候变化对植被影响研究进展
        1.2.4 祁连山区域气候变化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区位
    2.2 气候特征
    2.3 地貌特征
    2.4 土壤特征
    2.5 水文特征
    2.6 植被特征
    2.7 生物多样性
第三章 祁连山区气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3.1 数据收集
    3.2 研究方法
    3.3 研究结果
        3.3.1 研究区历史时期气候特点
        3.3.2 当代气候特点
        3.3.3 未来气候特点
        3.3.4 基于综合模型的祁连山气候特点动态分析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物种分布模型在祁连山地区适用性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 研究方法
    4.3 模型验证和评估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预测结果比较
        4.4.2 模型预测精度比较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大气模型及情景对模拟结果不确定性研究
    5.1 数据收集和处理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优势物种潜在分布影响
    6.1 研究方法
    6.2 研究结果
        6.2.1 环境变量重要性分析与适宜区间
        6.2.2 主要研究物种潜在分布动态变化
        6.2.3 基于转移矩阵的不同适宜等级研究
        6.2.4 气候影响下的迁移规律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气候变化对祁连山植被格局影响
    7.1 数据收集
    7.2 研究方法
    7.3 研究结果
        7.3.1 研究区植被现状
        7.3.2 研究区适宜性潜在丰富度
        7.3.3 不同气候情景不同物种和丰富度适宜区植被现状
        7.3.4 未来不同情景下植被组成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8.1 结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青海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发展
        1.1.2 西部地区的城市建设
        1.1.3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1.1.4 城市化的生态过程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1.3.2 绿色空间体系相关概念
    1.4 相关理论研究
        1.4.1 景观生态学理论
        1.4.2 生态安全格局理论
        1.4.3 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理论
        1.4.4 景观都市主义理论
        1.4.5 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研究方法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西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1 西北地区的范围界定
    2.2 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2.1 气候
        2.2.2 地形、地貌
        2.2.3 土壤
        2.2.4 植被
        2.2.5 水文
    2.3 西北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2.4 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
    2.5 西北地区的的经济水平
    2.6 西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2.7 本章小结
3 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的绿色空间建设
    3.1 城市化发展中的西北地区自然环境演变趋势
    3.2 城市化发展中影响西北地区自然景观演变的主要因素
    3.3 西北地区绿色空间建设的意义
    3.4 西北地区绿色空间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3.5 西北地区绿色空间的研究现状
    3.6 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经验
    3.7 本章小结
4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建设的生态意义
    4.1 湟水流域的自然生态背景
        4.1.1 湟水流域的自然景观认知
        4.1.2 湟水流域的人文景观认知
        4.1.3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状况
        4.1.4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的脆弱生态环境形成机制
        4.1.5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4.1.6 湟水流域城市化发展中生态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4.2 海东新城的社会与经济发展
        4.2.1 海东新城历史沿革
        4.2.2 撤地设市的发展契机
        4.2.3 海东新城的自然环境概况
        4.2.4 海东新城的城市化发展
    4.3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4.3.1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生态问题
        4.3.2 海东新城生态环境变化的动因
    4.4 海东新城的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
        4.4.1 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趋势
        4.4.2 气候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趋势
    4.5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的生态效应
        4.5.1 生态过程恢复
        4.5.2 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
        4.5.3 涵养水源与保持水土
        4.5.4 雨水收集及渗透
        4.5.5 调节小气候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生态恢复的海东新城绿色空间体系构建模式研究
    5.1 中心城区城市绿色空间建设现状
        5.1.1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现状评述
        5.1.2 乐都区绿色空间现状
        5.1.3 平安县绿色空间现状
    5.2 城市空间形态特征
        5.2.1 新城自然山水格局
        5.2.2 川道型城市空间形态
        5.2.3 枝状串珠型居住聚落形态
        5.2.4 海东市未来空间发展特点
        5.2.5 城市空间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
    5.3 基于生态恢复的绿色空间体系构建模式
        5.3.1 基于生态恢复的绿色空间体系建立
        5.3.2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5.3.3 城市绿色空间网络
        5.3.4 绿地单元生境营造
    5.4 本章小结
6 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
    6.1 海东新城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6.1.1 自然支撑系统
        6.1.2 人居支持系统
        6.1.3 人居建设系统
        6.1.4 市域范围生态安全总体布局
    6.2 海东新城中心城区绿色空间结构
        6.2.1 中心城区生态功能分区
        6.2.2 绿色空间廊道
        6.2.3 中心城区绿色空间节点
        6.2.4 乡土生境营造
    6.3 海东新城典型绿地单元生境营造
        6.3.1 三河六岸片区现状认知
        6.3.2 规划定位及构思
        6.3.3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6.3.4 人工调控水系统建设
        6.3.5 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
        6.3.6 绿化分区及植物配置
        6.3.7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本文研究的结论
    7.2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7.3 本文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祁连山南坡植被物候遥感监测及影响因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方法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与地貌
    2.3 气候与水文
    2.4 土壤与植被
第三章 数据及方法
    3.1 数据来源
        3.1.1 遥感影像数据
        3.1.2 气象数据
        3.1.3 高程数据
        3.1.4 植被分类数据
    3.2 研究方法
        3.2.1 非对称高斯函数法
        3.2.2 动态阈值法
        3.2.3 线性趋势法
        3.2.4 偏相关性分析
        3.2.5 简单相关分析
第四章 祁连山南坡植被物候的时空变化特征
    4.1 研究区植被多年平均物候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4.1.1 研究区植被返青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4.1.2 研究区植被枯黄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4.1.3 研究区植被生长季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4.2 研究区植被多年平均物候期的时间变化特征
        4.2.1 植被返青期的时间变化特征
        4.2.2 植被枯黄期的时间变化
        4.2.3 植被生长季长度的时间变化特征
第五章 祁连山南坡不同植被物候期的多年平均特征
    5.1 不同植被物候期的多年平均特征
        5.1.1 不同植被返青期的多年平均特征
        5.1.2 不同植被枯黄期的多年平均特征
        5.1.3 不同植被生长季长度的多年平均特征
    5.2 不同植被物候期的时间变化特征
        5.2.1 不同植被返青期的时间变化特征
        5.2.2 不同植被枯黄期的时间变化特征
        5.2.3 不同植被生长季长度的时间变化
第六章 植被物候期与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6.1 植被物候期与气温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6.2 植被物候期与降水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6.3 植被物候期与海拔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创新点
    7.2 结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祁连山地区植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自然环境特征
主要植被类型
    (一) 森林
    (二) 灌丛
    (三) 草原
    (四) 荒漠
    (五) 草甸
    (六) 高寒流石坡植被
植被分布规律
    (一) 地区分异
    (二) 垂直变化特征
讨论和小结
    (一) 生态地理边缘效应特征
    (二) 高原地带性特征
    (三) 祁连山地区植被与青藏高原主体的关系
    (四) 祁连山地区植被的特殊性

(9)气候变化背景下近30年祁连山高寒荒漠分布时空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源及数据处理
        1.2.1 TM/OLI遥感影像及预处理
        1.2.2 气候数据及预处理
        1.2.3 数字高程模型及预处理
        1.2.4 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数据及预处理
    1.3 研究方法与精度评估
        1.3.1 提取高寒荒漠分布范围
        1.3.2 精度评估
        1.3.3 高寒荒漠分布时空变化分析
2 结果
    2.1 祁连山气候变化特征
    2.2 祁连山高寒荒漠的水平分布特征
    2.3 祁连山高寒荒漠的垂直分布特征
    2.4 祁连山高寒荒漠的坡度坡向分布特征
    2.5 过渡带上NDVI与气候变量关系
3 讨论
    3.1 气候变化对高寒荒漠分布动态变化的影响
    3.2 气候变化下祁连山高寒荒漠分布动态变化的时空差异影响机制
4 结论

(10)基于AVIM2模型的祁连山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NPP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NPP的研究进展
        1.2.3 祁连山区域NPP的研究进展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形与地貌
    2.3 气候与水文
    2.4 植被与土壤
3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1 AVIM2模型驱动数据
        3.1.1 气候数据及预处理
        3.1.2 植被分类数据及预处理
        3.1.3 土壤质地数据及预处理
        3.1.4 SERS B1气候情景数据
    3.2 AVIM2模型
        3.2.1 模型简介
        3.2.2 模型应用
    3.3 技术路线
4 祁连山植被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4.1 祁连山植被NPP的基本特征
    4.2 祁连山植被NPP的时间变化特征
        4.2.1 祁连山植被NPP的年际变化趋势
        4.2.2 祁连山植被NPP的季节变化趋势
    4.3 祁连山植被NPP的空间变化特征
        4.3.1 祁连山植被不同时段NPP的空间变化
        4.3.2 祁连山植被不同季节NPP的空间变化
    4.4 祁连山不同类型植被NPP的变化特征
    4.5 小结
5 祁连山 2015~2055年植被NPP变化趋势预测
    5.1 未来祁连山植被NPP的变化趋势预测
    5.2 未来祁连山植被NPP的空间特征预测
    5.3 未来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NPP的变化趋势预测
    5.4 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讨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四、祁连山地区植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 [1]祁连山气候变化对植被的影响研究(2000-2011)[D]. 邓少福. 兰州大学, 2013(09)
  • [2]青海湖地区植被及其分布规律[J]. 陈桂琛,彭敏.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3(01)
  • [3]基于泥沙记录和坡面示踪的祁连山现代地表侵蚀速率研究[D]. 耿豪鹏. 兰州大学, 2014(01)
  • [4]基于InVEST模型的土壤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研究 ——以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D]. 陈童尧.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5]气候变化对祁连山优势物种分布和植被格局的影响[D]. 戎战磊. 兰州大学, 2019(08)
  • [6]青海海东新城城市化发展中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研究[D]. 王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7]祁连山南坡植被物候遥感监测及影响因子分析[D]. 陈真.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1)
  • [8]祁连山地区植被特征及其分布规律[J]. 陈桂琛,彭敏,黄荣福,卢学峰. 植物学报, 1994(01)
  • [9]气候变化背景下近30年祁连山高寒荒漠分布时空变化[J]. 张富广,曾彪,杨太保. 植物生态学报, 2019(04)
  • [10]基于AVIM2模型的祁连山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D]. 刘亚荣. 西北师范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祁连山植被特征及分布规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