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流通行业职工技术等级培训与考核研究

图书流通行业职工技术等级培训与考核研究

一、图书发行业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工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迎亚[1](1995)在《图书发行业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工作研究》文中提出图书发行业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工作研究王迎亚1993年6月21日,新闻出版署、劳动部联合颁发了《新闻出版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通知,其中规定图书发行行业有5个工种列入技术等级标准考核范围,即音像发行员、图书仓储员、图书发货员、图书运输员、图书发行员。图...

黄家周[2](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郭斌[3](2014)在《图书发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 ——以浙江民营图书发行企业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电商对传统图书发行企业的冲击不断加剧,广大图书发行企业和实体书店普遍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一系列的经营困难,不少实体书店倒闭。除了盈利模式的原因之外,在实践中,传统图书发行企业在管理上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与时俱进,陈旧的行政式、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仍占主导,制度上严重缺失,致使图书发行企业人力资源严重匮乏,人力资源不能很好的向人力资本转化,组织效能低下,竞争力很难提高,极大的限制了图书发行产业规模的发展。图书发行企业面临着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困难,如果不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必将引起整个行业的衰退。实践中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学术研究领域找到答案:多项研究结果显示,组织的人力资源能够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Wright&McMahan,1992; Collins&Clark,2003;Bassi&McMurrer,2004)。国内学者肖鸣政(2001)的研究也表明:企业的竞争力与组织效能的关系非常紧密,究其根源还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转化为人力资本的能力方面。然而,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中间必然要通过组织对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张明玉(2005)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步骤。他认为,组织的人力资源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有两个环节必不可少:一个是对人力资源甄别后得到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异质化进行优化配置;另一个是优化后使组织效能提高了,组织的外部环境更加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适应。最终,企业获得了更多的竞争优势。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仅依靠外部环境的支持是不够的,更多的需要来自于企业内部。根据对青木昌彦的比较制度分析理论的研究,企业内部的制度化建设和组织文化作为内生变量,对提高组织效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了对人力资源管理整体优化的成败。鉴于企业内外部的制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巨大作用,运用比较制度分析理论的方法,从企业内部制度和外部制度两个视角,为图书发行中盘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整体优化,并且为实现组织效能和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此外,在对浙江图书发行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整体优化的过程中,在研究的对策方面,还指出了供应链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对于图书发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所以,浙江的民营图书发行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应当结合本行业和本省特点,努力学习和应用国内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及整体优化的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的优化,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和流程的整体优化,使企业自身组织效能最大化,以此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邹国彪[4](2011)在《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并已被确立为中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肩负着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先进文化的伟大历史使命。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今天,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不但面临市场需求多样化和竞争主体多元化的考验,而且还要面对数字出版、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冲击,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已开始运用于图书发行企业流程再造、经营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开始从战术层次应用向战略层次应用、从局部应用向全局和全面应用发展。未来十年是中国图书发行业面临大调整、大变革的十年,这种调整和变革的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在图书发行领域的应用。为此,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加大了对信息系统建设、电子商务和数字出版领域的研究和探索。研究信息技术对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寻找图书发行界在信息化建设中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本论文在界定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概念、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业的影响,总结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历史和现状,并从电子商务、数字出版、保障体系等方面进一步研究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希望在中国图书发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上有所突破。在论文中,作者尝试建立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作者认为: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快中国图书发行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企业)两个层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宏观层面,需要优化行业管理体系,加强有关法律建设,加大对新型图书发行模式的政策扶持,打造大型图书发行企业集团和加快出版发行行业标准化建设。微观(企业)层面,需要构建适应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文化;制定和执行企业信息技术标准;在流程再造基础上建立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信息系统;全面开展电子商务并迅速介入数字出版物发行。本论文以湖南新华发行集团为典型案例,剖析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介绍他们在ERP系统建设、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和数字出版物发行系统建设方面的规划及设想,希望能为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内容结构如下:第1章:引言。阐述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目的和背景,归纳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2章: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在对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厘清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应包涵的内容,提出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分析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业的影响,总结我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历史与现状。第3章:电子商务在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在这一章中,首先介绍了电子商务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然后分析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背景和必要性,介绍图书发行企业电子商务需求;最后就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的原则、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4章:数字出版对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与对策。作者在厘清数字出版定义、类型和发展现状基础上,总结了数字出版快速发展原因,研究了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与数字出版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开展数字出版物营销的可行性和策略。第5章: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在这一章,就掣肘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和剖析,提出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为了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必须进行流程再造,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做好IT规划,重视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同时提出,良好的信息化宏观外部环境和内部信息化管理机制也是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基础。第6章:研究结论及局限。在这一章中,提出了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推进,同时对本研究存在的局限进行了说明。

章宏伟[5](2008)在《改革开放30年出版大事记》文中研究说明1978年1月14日国家出版局在北京邀请一些老同志座谈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以及三家出版社合并组成的三联书店的历史,批驳了所谓"30年代黑店"的谬论。

严霄云[6](2013)在《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农民工问题的立意要与中国特定的工业化过程相联系,而具体工人的生产与不同管理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工厂制度相结合。中国农民工向新产业工人转换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但与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相比较也具有共同点,都是符合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有着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这一客观规律。自工业革命起,工厂制度作为资本积累方式和劳动生产组织在国家干预、市场力量、劳动过程共同作用之下发生着变迁,根本目的在于控制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再生产。鲍尔斯与金蒂斯归纳了美国历史上工厂制度变迁与教育制度改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联系教育过程与劳动过程的“符应原则”。狭义上的“符应原则”指学校教育的社会关系与工厂劳动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对应性,而广义的“符应原则”指国家通过学校教育将潜在劳动力统合至社会经济结构中去。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工业化提供产业工人的教育机构,近年来农村户籍的学生逐渐成为中职教育的主体,毕业之后成为企业一线用工的主体。但鉴于工业社会中教育层次与职业层次的联系,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存在“阶层再制还是劳动力提升?”的争论。学校和工厂都已成为培养产业工人的地方,本文应用“符应原则”运行机制从知识技术、个性品质、阶层意识三个方面对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职校工(生)在中职学校、制造业工厂接受的训导进行分析,应用“符应原则”传送机制对这一潜在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过程进行区分,从中反映出国家意识形态、工厂制度的强制与同意因素。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劳动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现代化的工业劳动。但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对农村劳动力采取封闭措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才使得农村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一员。与这段历史相似的是,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一开始只招收少量农村家庭的精英子女,1992年之后开始对农村人口放开,但之前的分配工作、落户等政策不再具备,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生存教育。工业生产体系内部是多元化的,即使是在制造业工厂,工作岗位也分若干层次,而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在所有工业社会中本质都是一样的,有着很强的相关性。“符应原则”的传送机制就是要将社会身份不同的潜在劳动力分配到分层化的教育格局和劳动格局中去。中国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应着不同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并通过教育分流进行分配。农村家庭子女由于受限于各种资本,客观的结果是其进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逐年扩大,而其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层次有降低的趋势,难免引起教育再生产的讨论。工业化带来的另一相似影响是企业与工人之间是资本--劳动力的市场化劳动关系,在国际分工领域,中国位于产业链的中后段,国际资本强调的是弹性的积累,在劳动领域表现为低层次工人工作的临时性和不稳定性。中国制造业需要在竞争中壮大,提升产业工人的人力资本成为转型的关键,这也对中职校工(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工厂往往通过劳动分工和等级区分对企业进行复杂控制。统治阶级在教育政策有两大目标:一是劳动力的再生;二是生产关系的再生。“符应原则”在学校层面的运行机制在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也显示了它的作用:在知识技术训导方面,中职学生由于性别、家庭经济条件、个人喜好等因素,选择的专业也不尽相同,这对其进入制造业一线生产岗位产生了影响;在个性品质训导方面,中职学生特别强调纪律约束和规范内化,这与之后的工作要求是对应的;在成层意识训导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宣传的是蓝领文化,通过隐性课程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中职学生在此训导之下分化为积极、消极制造两类群体。进入工厂之后,极大多数中职校工(特别是流水线生产上的用工)被安排在劳动等级制分工的较低层次,工厂对等级制分工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个性品质有着更为明确的要求,中职校工(生)必须接受工厂的再次训导,职业教育再次发挥了作用。与学校教育的相对公平而言,工厂的训导更带有技术、官僚控制的意图。在结构的限制之下,部分上进的中职校工(生)寻求工厂外部的职业教育资源,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达到符合职业层次提高所需要的条件。工厂制度的物质基础是资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对劳动过程的控制,与发达国家的工厂制度的变迁相比,中国沿海开发区的制造业工厂在劳动分工、管理制度、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方面呈现趋同性,当然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下沙开发区的制造业有四大行业,每个行业的一线生产的工种基本上可以分为普工和技工。“符应原则”的传送机制在中职校工(生)被分配至东部沿海开发区时出现了新的内容,与制造业专业关系不大的中职校工(生)主要通过劳务派遣形式来工厂充当普通操作工人,地区差异成为异地工作制造同意的基础。在市场环境下,劳动力在工厂内部转换为劳动,光靠强制手段是不行的,必须结合同意才能达到有效生产的目的。技术控制和官僚控制成为下沙制造业工厂普遍采用的控制方式,这一控制方式的合法性来自于工业社会普遍适用的技术决定论--选优任能论。工厂对处于劳动等级制分工不同位置的中职校工(生)进行再次整合,并促使其形成与工作相联系的阶层意识。而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分化的过程,中职校工(生)发挥个人主动性追求个人的利益时也在维护着工厂的利益。由于企业职级的金字塔结构是既定的,中职校工(生)最终成为一线生产的主体,部分中职校工(生)经过时间磨砺成为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者,从而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的目的和“符应原则”所反映的劳动等级制分工的再生产。农村户籍的中职校工(生)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需要一系列稳定性因素的保障。受葛兰西思想的影响,鲍尔斯、布洛维从教育过程与劳动过程两方面探讨阶级结构稳定化的作用机制,强调国家干预导致霸权制度的出现。将青年人统合到社会经济结构中去是“符应原则”传送机制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发挥与工厂制度的变迁紧密联系。下沙开发区的工厂制度正发生着重构,这一案例体现了政府、资方、劳工各自的变化情况。总体上说,开发区的工厂制度是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现若干问题。职业是工业社会中进行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教育--职业--阶层是分层与流动的逻辑。调查数据显示:中职校工(生)在下沙开发区制造业初步形成了稳定的职业群体,标志着这一群体向产业工人进一步的转化,从而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性。整个工业社会都力图将工人变为具有权利与义务的工业公民,而不是阶级的一员来建构,但“符应原则”最终揭示的是“少数人控制着大部分生产资料,大多数人只有劳动力”的社会现象,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理解必须重返

陈晖[7](2014)在《福建省出版发行业多元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逐步升级,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逐渐提高,文化和文化产业作为服务业核心内容之一,已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文化产业在世界各国GDP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是“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发展文化产业如今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中国,作为生产文化产品的经济主体,文化产业的功能和特殊优势已进一步凸显,不仅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而且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出版发行业作为文化产业重要业态,其发展状况值得特别关注。福建出版发行业目前正处在历史战略机遇期,应该抓住机遇,做好前瞻布局。如果还仅专注于教材教辅、—般图书、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这单一盈利模式,发展空间不大。因此,作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手段,推动出版发行业的多元发展,加快出版发行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势在必行。大力推进文化大贸易,增加物质产品和现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文化含量,可以通过在文化和经济融合过程中实现变革文化生产方式,加快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来实现。本研究首先介绍国内外出版发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国内外出版发行业多元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国内外出版业的多元发展模式案例分析得出可以借鉴的发展经验;其次,从福建省出版发行业的特点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福建省出版发行业进行竞争力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福建省国有出版发行业多元发展的目标、模式,运用战略管理思想提出实施方案,并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的上市提出建议;最后从政府主管部门、相关行业、企业各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希望本研究提出的福建省出版发行业目标发展模式以及多元发展配套政策措施的建议,将有助于福建省出版发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孔卓[8](2016)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敲开中国的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屈辱的不平等条约。随着内忧外患的不断加剧,清政府意识到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迈开现代化的步伐。洋务派启动并领导洋务运动,兴办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开启现代化的序幕。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现代化进程。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冲击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初始动力。民族资产阶级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是常州早期现代化的根本动力。本地的工商业者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从分散的家庭手工业向集中的手工工场过渡,进而变革为现代的机器工业,开启经济现代化并带动其它行业的现代化。本文以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为基本研究目标。以甲午中日战争后到抗日战争前为研究的时间范围。将历史上的常州府城和武进、阳湖两县管辖地区,相当于今天的常州市所辖主体区域即新北区、武进区、天宁区、钟楼区和戚墅堰区等5区作为研讨的空间范围。对相关史料采用地毯式的挖掘,探讨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所涉及的经济、教育、文化、交通、市政设施等方面变迁的过程。总结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代常州城市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勾勒出常州早期现代化的背景是对其早期现代化研究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常州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人口变迁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之上,从城市建设、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政治、社会等六个方面展开分析。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包括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和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近代常州基本建立了以航运、铁路、公路为主干的现代交通体系。乘客可以在轮船、火车、汽车之间进行换乘,大大便利旅客的出行,基本实现交通一体化。现代化的交通给常州人带来快捷、高效的出行方式同时促进城市工商业的繁荣。以邮电通讯、道路修筑、河道疏浚、城市照明、消防设施、城市公共卫生为代表的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开辟公园、兴建图书馆、成立医疗机构为代表的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是近代常州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的两个方面。随着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修建,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适应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近代金融业、商业、手工业、现代工业的变化都体现了常州经济结构现代化的进展。近代常州实现了由旧式金融机构钱庄向现代金融机构银行的转变。银行逐渐壮大,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而钱庄和典当铺虽然生存下来,但实力衰弱,无法与银行抗衡。无论新、旧金融机构都推动常州的工商业发展,促进经济的现代化。唐代以后,常州凭借运河和长江的转运功能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明清以来,常州商业活动日益繁荣。近代常州出现了为外国商人推销商品和收购原料的买办商人。商家日益重视商品的宣传和促销方法的多样化。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开始利用自己或社会的资源参与政治运动并为公共利益服务,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清末,常州的梳篦业等手工业中出现拥有雇佣劳动者的手工工场。包买商控制农户的土布生产,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转变。这些都表明近代常州的手工业已经从简单商品生产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在传统手工业、商业的基础上常州近代工业发展起来。纺织业、电力工业、粮食加工业等行业都相继建立工厂。这些工厂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使用先进的设备,迈进现代化的大门。常州近代工业是以机械化为基石的一种全新生产手段,其建立在股份制公司的基础上,打破传统手工业的家长制,初步具有现代的管理方式。近代工业和金融业有着密切的联系。金融资本开始投资近代工业,间接进入生产领域。近代常州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换,建立了现代学制。教学内容由儒家经典向现代课程转变。课程设置日益丰富。教育机构趋向正规并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考察。教师素质提高,数量增多。民众教育开始并普及。民众学校广泛建立,开展扫盲活动并成立合作社,推广现代休闲娱乐活动。近代教育加快现代文化的传递,培养各类人才、推动反帝反封建革命。清代,常州文化领域人才辈出,硕果累累。民国时期,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学术领域成绩斐然。在书法、绘画、戏剧等艺术领域也收获颇丰。随着近代文化的转型,作为文化传播载体的图书业和报刊业也快速发展。近代常州的图书出版事业呈现由传统的书铺向现代的出版社过渡的趋势。辛亥革命后到抗日战争前,现代报刊业异军突起,先后有几十种报刊在常州创立,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传播。20世纪初期,常州开始政治现代化进程。1905年,“武阳商会”成立标志着常州资产阶级初步形成并登上历史舞台。商会具有严密的章程和完备的组织结构,推动了常州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还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从事或间接参与常州社会的各项活动并发挥巨大的影响。商会推动了常州市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早期现代化,其从事的一系列事业表明常州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推动常州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辛亥革命胜利后,常州军政分府成立,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一定程度上推进常州经济、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现代化进程。五四运动中,常州的群众斗争已经成为各阶层、全行业的工、学、商等广大群众参与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卖国政府的爱国运动。城市民众在政治生活中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政治权利有一定认识,利用各种机会参与、影响国家政治事务。近代社会转型、政权更替,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问题愈加严重。常州由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有自杀增加、毒品泛滥、盗匪猖獗等社会问题。传统的娱乐形式在市民中仍然广受欢迎。新的娱乐形式开始出现、发展。近代体育兴起,主要包括学校体育运动和民间体育运动。学校体育运动的主要内容是西方近代体育。而民间体育运动仍然以传统体育为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归纳出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以下特点:内外力的共同作用是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的动力;资产阶级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各个层面之间不是孤立、封闭的而是互相联系,彼此影响;常州城市早期现代化事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但是仍有一些方面不尽如人意。现代化整体水平有限。

刘蒙之[9](2010)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民营图书出版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图书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因为诸多历史因素,国有图书出版业在图书产能、品种结构与发行终端上都一时无法满足图书市场的巨大需求,于是首先从图书出版业下游的零售环节出现了第一批民营小型书店和书摊,作为新华书店系统的“补充”力量用以解决广大读者“买书难”的问题。这些小型书店依靠灵活的机制和追逐利润的热情,有一部分逐渐发展成为规模化的民营图书发行公司,及至在2003年获得了“总发行权”,开始与新华书店“平起平坐”。几乎与此同时,更有诸多民营图书发行公司在谋求资本增值的商业理性和“刊布经典”的人文理想之双重因素作用下向图书出版的核心领域——“图书策划”渗透,逐渐诞生了一批在教育出版与大众出版领域富有竞争力的民营图书文化公司,引领了当代教育理念革新与大众阅读的潮流。至2009年,我国民营图书出版业已蔚为壮观,发行领域有民营零售网点11万家,从事图书出版策划业务的民营图书文化公司有3万家,民营图书出版业已成为我国图书出版业名副其实的“新兴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民营图书出版业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图书出版制度变迁的时代大背景下进行审视,通过对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历史与动因、产业布局与现状、大众出版领域的出版创新、民营图书出版业与国有图书出版业的商业互动、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历史贡献等诸多问题的聚焦来探讨民营图书出版业现象。研究中力求瞻前顾后,经纬交织,从历史的纵向和现实的横向展开全面剖析。本研究的基本框架如下:第一章是绪论,绪论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现实背景、主要问题、研究意义、分析思路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结合时代背景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历程。第三章采用截面研究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民营图书出版业基本的产业布局,然后重点对策划和发行两大环节中的代表性民营图书公司进行了评介。大众出版的发达程度代表一国图书出版业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民营图书出版业在大众出版领域最为活跃,业绩最为突出,创新了我国图书出版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故第四章专门辟出用以分析民营图书出版业在大众出版领域的商业探索。第五章探讨了民营图书出版业和国有图书出版业的商业互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图书出版业和国有图书出版业之关系先后经历了补充、冲突和合作为主要特征的三个重要阶段,民营图书出版业是国有图书出版业革新的重要驱动因素。第六章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动因,在广泛的历史情境下对促进民营图书出版业发展的多元变量进行了分析探讨。第七章也是本研究最后一章评价和分析了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历史作用、经营管理、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以及发展路径等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民营图书出版业对于提高我国图书出版业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图书出版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缓解图书出版业投资不足,进行图书出版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亟须有所提升。第七章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也着重对一些制约民营图书出版业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民营图书出版业未来发展提出若干政策性建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及其作用有目共睹,然而由于长期处于“灰色地带”,其在政治地位、社会形象、行业声望甚至媒体建构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由此影响民营图书出版业下一步的发展与我国图书出版产业整合的进度和质量,损伤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整体价值。我国图书出版业想要做强做大,就应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尊重规律的原则,释放民间的出版先进生产力,激发民间图书出版原创力,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解决好民营图书出版业的问题。认识是实践的先导,鉴于此,本研究力图把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结合起来,试图追溯其历史,探究其动因,分析其机制,剖析其本质,明确其作用,讨论其地位,希冀为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和我国图书出版产业做强做大,达到“大繁荣”,实现“走出去”有所裨益。

周杨[10](2015)在《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科学技术对出版业的重塑,传统图书发行业在资源占有、利益分配、竞争格局、企业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行业变革中,受网络书店、数字出版、读者阅读习惯、历史竞争格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实体书店遭受了强烈的冲击,正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全面地分析导致当前实体书店集体性经营困境的原因、理智地评估实体书店存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科学地探讨实体书店的发展对策,对我国实体书店谋求转型升级、摆脱生存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简介了实体书店的发展历史脉络,梳理了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的发展历程,并从网点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两方面对我国实体书店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接着使用“长尾理论”“波特五力模型”两大理论对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进行分析讨论,并对我国实体书店的两大阵营——新华书店阵营和民营书店阵营各自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剖析,认为网络书店的冲击、数字出版的替代、偏低的国民阅读率和阅读方式的改变、经营成本的上涨、利润空间的减缩是导致当前实体书店集体性经营困境的主要原因。然后,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切入,对我国实体书店存在的必要性进行分析,从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两方面着手,对我国实体书店存在的可行性进行探讨,并对近几年国家及各地区政府颁布的拯救实体书店的政策进行了梳理。最后,从国家救助、社会帮扶、实体书店自救三方面探讨实体书店的发展对策,并重点分析实体书店的自救策略,认为当下实体书店应当找准自身定位,明确自身的角色和经营取向,尽可能通过连锁经营和科学高效的管理方式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业务,坚持以读者为本,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此外,文章还对未来实体书店的模式进行了预测,认为“文化Mall”式大书城、社区书店、书吧三类应是其主要类型,并形成以大书城为骨干、以社区书店为基石、以书吧为补充的立体式销售格局。

二、图书发行业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工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发行业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3)图书发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 ——以浙江民营图书发行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导论
        1.1.1 国内外相关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逻辑思维框架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图书发行企业人力资源优化研究的难点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文献综述
    2.1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相关研究综述
        2.1.1 人力资源管理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研究
        2.1.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发展
        2.1.3 人力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
    2.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组织效能理论研究综述
        2.2.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理论研究
        2.2.2 组织效能概念的界定和相关理论研究
        2.2.3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组织效能与竞争优势关系的相关研究
    2.3 制度与企业文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3.1 制度概念的界定与比较制度分析理论
        2.3.2 企业文化概念的界定与作用
        2.3.3 企业制度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综述
        2.3.4 制度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整体优化关系的研究
3 现状考察与问题分析
    3.1 图书发行业现状考察(以浙江为例)
        3.1.1 发行主体的概况
        3.1.2 经营规模现状
        3.1.3 人力资源现状考察
        3.1.4 浙江省图书发行企业的制度分析
    3.2 浙江图书发行企业存在问题分析
        3.2.1 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分析
        3.2.2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3.2.3 人力资源管理整体优化的应用与分析
4 浙江图书发行中盘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研究和对策
    4.1 优化浙江图书发行中盘人力资源管理的紧迫性
    4.2 优化浙江图书发行中盘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4.2.1 优化理念
        4.2.2 优化人力资源规划
        4.2.3 优化组织和流程
        4.2.4 优化绩效考核
        4.2.5 优化薪酬制度
        4.2.6 优化激励机制
        4.2.7 优化培训体系
        4.2.8 优化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文化
    4.3 优化浙江图书发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注意的问题和结论
        4.3.1 供应链管理对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4.3.2 信息化对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4.3.3 对浙江图书发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的结论
5 对浙江图书发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整体优化的展望
    5.1 浙江未来图书行业流通(发行)格局
    5.2 比较分析产权与分配制度在未来浙江图书发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中的作用展望
    5.3 本研究的不足及对后续研究的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意义和研究背景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
        1.2.2 电子商务对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
        1.2.3 信息技术对数字出版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难点
        1.3.4 创新之处
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2.1 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内涵
        2.1.1 图书、出版、出版业及图书发行
        2.1.2 信息技术、信息化和信息革命
        2.1.3 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包含的内容
        2.1.4 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型
    2.2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业的影响
        2.2.1 信息技术对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2.2.2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政策环境的影响
        2.2.3 信息技术对图书发行产业的影响
        2.2.4 信息技术对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的影响
        2.2.5 信息技术对读者的影响
    2.3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历史
    2.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现状
        2.4.1 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普及
        2.4.2 电子商务应用得到了初步发展
        2.4.3 ERP、CRM等先进信息系统越来越得到重视
    2.5 案例分析—湖南新华发行集团ERP系统建设
        2.5.1 公司信息化历史和战略构想
        2.5.2 公司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5.3 ERP系统建设情况
        2.5.4 ERP信息系统建设成果
3 电子商务在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3.1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简介
        3.1.1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定义
        3.1.2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内涵和特点
        3.1.3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表现形式
    3.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背景及必要性
        3.2.1 实施电子商务背景
        3.2.2 实施电子商务必要性
        3.2.3 实施电子商务S W O T分析
    3.3 图书发行业电子商务需求
        3.3.1 电子商务市场需求
        3.3.2 电子商务平台功能需求
    3.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如何实施电子商务
        3.4.1 实施原则
        3.4.2 实施方案
        3.4.3 风险及风险防范措施
    3.5 案例分析—湖南新华发行集团“图书发行电子商务示范工程”
        3.5.1 基本情况
        3.5.2 主要目标
        3.5.3 子平台
        3.5.4 商业模式
4 数字出版对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的影响与对策
    4.1 数字出版定义、类型和发展现状
        4.1.1 数字出版定义
        4.1.2 数字出版物类型
        4.1.3 数字出版发展现状
    4.2 数字出版快速发展原因
        4.2.1 技术日渐成熟
        4.2.2 政策促进发展
        4.2.3 传统出版机构参与
        4.2.4 产业链逐渐形成
        4.2.5 盈利模式逐步清晰
        4.2.6 终端产品推陈出新
    4.3 信息化是开展数字出版物营销的基础
        4.3.1 数字出版物营销需要信息技术“集成”
        4.3.2 数字出版物营销是信息化高级阶段
    4.4 开展数字出版物营销可行性和策略
        4.4.1 可行性
        4.4.2 策略
    4.5 案例分析—湖南新华发行集团“数字出版内容集成分发平台”
        4.5.1 建设目标
        4.5.2 建设原则
        4.5.3 商业模式
        4.5.4 建设内容
5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保障体系
    5.1 企业流程再造
        5.1.1 企业流程再造基本理论
        5.1.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流程再造原则与目标
    5.2 企业文化
        5.2.1 企业文化内涵与功能
        5.2.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需要先进企业文化
        5.2.3 如何营造适应信息化建设的图书发行企业文化
    5.3 IT规划
        5.3.1 IT规划内涵、作用和功能
        5.3.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IT规划必要性
        5.3.3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IT规划存在的问题
        5.3.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IT规划实施原则
    5.4 行业标准化
        5.4.1 标准化内涵与意义
        5.4.2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标准化工作必要性
        5.4.3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标准化现状与问题
        5.4.4 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标准化方法与策略
    5.5 宏观外部环境
        5.5.1 优化出版业管理体系
        5.5.2 健全有关出版法律法规
        5.5.3 推进图书发行产业信息化
        5.5.4 加大对新型图书发行模式政策研究与扶持
        5.5.5 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大型图书发行企业集团
        5.5.6 加强图书发行业信息标准建设力度
    5.6 企业内部信息化管理
        5.6.1 提高企业对信息化认识
        5.6.2 加强对信息技术管理
        5.6.3 明确目标,分步实施
        5.6.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 研究结论与局限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论文图表索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5)改革开放30年出版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6)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职业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的研究论述
        (一) 教育在阶层中的作用 功能主义与冲突理论的歧见
        (二) 职业教育 阶层再制还是劳动力提升
        (三) 职业技术分层 产业工人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
    三、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理论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概念
        (一) 教育的阶级再生产理论
        (二) 劳动过程理论
        (三) 核心概念
    二、 研究内容
        (一)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说明
第三章 国家产业政策与农村家庭劳动方式、中职教育的选择
    一、 农业劳动方式向工业劳动方式转化
        (一) 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方式的维系
        (二) 农村劳动力转向工业劳动用工的机会
    二、 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家庭职业教育选择
        (一) 工业化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
        (二)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层面
    三、 农村家庭子女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具体选择
        (一) 考试制度
        (二) 社会选择
        (三) 分流的反应
    四、 小结
第四章 中职教育 中职校工(生)的初次整合
    一、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
        (一) 两类不同意愿的学生
        (二) 各自专业的技术训导
        (三) 与工厂有关的知识技术训导
    二、 职业个性品质训导
        (一) 中职学校的时空控制
        (二) 纪律约束中的个性品质
        (三) 规范内化中的个性品质
    三、 职业教育成层意识训导
        (一) 学校的成层文化
        (二) 中职校生成层认同意识
        (三) 中职校生成层抵制意识
    四、 小结
第五章 职校到工厂 中职校工(生)初次整合后的分配
    一、 职业资格与顶岗实习
        (一) 职业资格空间
        (二) 实习与顶岗实习
    二、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背景与劳动力市场
        (一)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背景
        (二)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劳动力市场
    三、 中职校工(生)劳动力“符应”分配机制
        (一) 初职的符应分配机制
        (二) 符应分配机制产生的认同与抵制
    四、 小结
第六章 制造业工厂制度 中职校工(生)的再次整合
    一、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劳动组织控制结构与中职校工(生)的定位
        (一)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劳动分工与等级
        (二)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时空控制
        (三) 中职校工(生)在下沙各类制造业企业中的职业层次与变动依据
    二、 制造业工厂职业知识技术再训导
        (一)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的推动力与中职校工(生)的认识
        (二)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论的途径与中职校工(生)的选择
    三、 制造业工厂个性品质再训导
        (一) 以工厂纪律为基础的规则定向再训导
        (二) 以工厂考核为指向的规范内化再训导
    四、 小结
第七章 制造业工厂制度的延伸 国家意识形态下的中职校工(生)向产业工人阶层的转变
    一、 下沙开发区制造业工厂制度(体制)的变迁与中职校工(生)的认识
        (一) 制造业工厂内部层面的问题
        (二) 制造业工厂外部层面的问题
    二、 下沙开发区制造业中职校工(生)的职业流动与阶层意识
        (一) 中职校工(生)的职业流动
        (二) 中职校工(生)的阶层意识
    三、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 主要结论
    二、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成果
后记

(7)福建省出版发行业多元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内容
    1.4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研究的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2.1.1 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涵义
        2.1.2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
    2.2 战略管理理论
        2.2.1 战略管理理论的涵义
        2.2.2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类型
    2.3 业绩考核模型
        2.3.1 “4-3-4”绩效考核模型的涵义
        2.3.2 实施“4-3-4”绩效考核模型的前提
        2.3.3 “4-3-4”绩效考核模型的特点
第三章 国内外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3.1 国外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3.1.1 美国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3.1.2 德国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3.1.3 国外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经验借鉴
    3.2 国内其他省国有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3.2.1 浙江省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3.2.2 安徽省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3.2.3 湖南省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模式
        3.2.4 国内其他省国有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经验借鉴
    3.3 国内非国有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模式研究
        3.3.1 福建闽台图书有限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研究
        3.3.2 湖南天舟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研究
        3.3.3 国内非国有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经验借鉴
第四章 福建省出版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福建省出版发行业发展概述
    4.2 福建省出版发行业的优势(STRENGTHS)
        4.2.1 处于相对垄断的行业
        4.2.2 资金实力雄厚
        4.2.3 发行渠道(网络)强大
        4.2.4 品牌和信誉优良
    4.3 福建省出版发行业的劣势(WEAKNESSES)
        4.3.1 发展思路局限
        4.3.2 机制不灵活
        4.3.3 产业结构单一
        4.3.4 企业文化淡薄
        4.3.5 复合型人才匮乏
        4.3.6 信息管理体系不通畅
        4.3.7 现代企业制度不完善
    4.4 福建省出版发行业的机会(OPPORTUNITIES)
        4.4.1 出版发行业与影视业合作的前景
        4.4.2 出版发行业与动漫产业合作的前景
        4.4.3 新华文华城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
    4.5 福建省出版发行业的风险(THREATS)
        4.5.1 电子书对传统纸质图书的冲击
        4.5.2 网络发行对传统图书销售渠道的挑战
        4.5.3 国外以及省外出版发行业巨头对福建市场的蚕食
第五章 福建省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模式设计
    5.1 总体思路:一体两翼
    5.2 具体实施方案
        5.2.1 做强做大“一体”
        5.2.2 率先突破左翼
        5.2.3 加快发展右翼
    5.3 多元化发展的风险防范
        5.3.1 做强做大出版发行主业,为多元化经营奠定基础
        5.3.2 量力而行,选择符合企业特色的多元化发展战略
        5.3.3 循序渐进,稳步经营
        5.3.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文化融合
        5.3.5 培养复合型人才,保障多元化经营开展
第六章 福建省出版发行业多元化发展模式实施保障
    6.1 对政府层面的建议
        6.1.1 税收政策支持
        6.1.2 海关政策支持
        6.1.3 财政政策支持
        6.1.4 简化在海外设立出版发行企业的程序
    6.2 对相关行业协会的出台措施建议
        6.2.1 福建出版业协会出台措施建议
        6.2.2 福建发行业协会出台措施建议
    6.3 对企业层面的建议
        6.3.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6.3.2 加速与影视、动漫业的平台对接
        6.3.3 加快海峡出版发行集团的上市步伐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资料综述
    四、研究理论及方法
    五、论文框架
    六、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常州现代化的背景
    第一节 自然环境和历史沿革
        一、自然环境
        二、历史沿革
    第二节 人口变迁
        一、古代人口演变
        二、近代人口变迁
第二章 常州城市建设的变革
    第一节 现代交通体系的建立
        一、航运
        二、铁路
        三、公路
        四、交通现代化的综合评估
    第二节 现代城市基础设施的形成
        一、城市技术类基础设施的更新
        二、城市社会性基础设施的修建
第三章 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一节 金融业的演变
        一、钱庄的发展
        二、典当的衰落
        三、银行的兴起
    第二节 商业现代化的嬗变
        一、传统商业的变动
        二、现代商业的开展
    第三节 手工业的转变
        一、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二、近代手工业的裂变
    第四节 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扩散
        一、工业的起步和发达
        二、工业的意义
        三、工业的不足
        四、工业发展评估
第四章 教育体制的转换
    第一节 完备的传统教育
        一、传统教育的组织形式
        二、传统教育的作用
    第二节 发达的近代教育
        一、新式学校教育的创立和成长
        二、民众教育的开始和普及
        三、近代教育的价值
第五章 新文化的显现
    第一节 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
        一、辉煌的学术
        二、杰出的艺术
    第二节 现代气息的图书发行业和报刊业
        一、别具一格的图书发行业
        二、异军突起的报刊业
第六章 现代政治的进展
    第一节 资产阶级的形成
        一、行会组织
        二、商会
    第二节 风起云涌的民主革命
        一、常州辛亥革命吟
        二、爱国救亡的五四运动
第七章 近代常州社会问题和生活方式的考察
    第一节 社会问题显现
        一、自杀增加
        二、毒品泛滥
        三、盗匪猖獗
        四、迷信充斥
        五、赌风盛行
    第二节 多姿多彩的休闲生活
        一、传统的娱乐形式
        二、新娱乐形式出现
        三、演说风气渐兴
    第三节 现代体育运动的诞生
        一、学校体育运动的革新
        二、民间体育运动的继承和发扬
        三、现代体育竞赛体制形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民营图书出版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主要问题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文献综述
    第四节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第六节 基本内容、创新与不足之处
    注释
第二章 民营图书出版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的民营图书出版业
    第二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拾遗补缺"时代的开启
    第三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抵达"不可或缺"
    第四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浮出水面"
    注释
第三章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基本分析
    第二节 策划环节的民营图书文化公司
    第三节 从民营总发权企业到星罗棋布的零售终端
    第四节 渠道建设的案例:“作者+渠道”模式——蓝狮子财经出版中心案例分析
    注释
第四章 民营图书出版业与大众畅销书出版
    第一节 从自发到自觉畅销书时代的转型
    第二节 制造阅读潮流的民营图书出版业:机构、人与书
    第三节 民营图书文化公司在大众出版领域的运作特点
    第四节 图书营销的案例:“像卖牙膏一样卖图书”——读客图书公司营销理念分析
    注释
第五章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商业互动
    第一节 从补充、竞争到合作的关系变奏
    第二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与国有图书出版业的合作类型
    第三节 资本重组的案例:"北方联合"的"出版策划"项目
    注释
第六章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动因
    第一节 市场需求是主导性力量
    第二节 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联动效应
    第三节 图书出版工业的革新与进步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介入提供了智力资源
    第五节 版权贸易与网络资源的双轮驱动
    第六节 同业组织的规范与治理
    注释
第七章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综合分析
    第一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作用
    第二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优势与不足
    第三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制约因素
    第四节 民营图书出版业的未来展望
    注释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我国实体书店困境研究现状
        二、我国实体书店存在价值与发展前景研究现状
        三、我国实体书店发展对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框架及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创新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理论依据
        一、图书发行业的“波特五力模型”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长尾理论”
第二章 实体书店的历史发展脉络
    第一节 实体书店概述
        一、实体书店的起源
        二、实体书店的分类
    第二节 新华书店的发展历程
        一、建国后,改革开放之前,一枝独秀
        二、改革之后,新世纪以来,面临竞争
    第三节 民营书店的发展历程
        一、民营书店的再生与发展
        二、民营书店的繁荣与式微
    第四节 我国实体书店的现状分析
        一、实体书店网点分析
        二、实体书店从业人员分析
第三章 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
    第一节 业已退出市场的实体书店例举
    第二节 外患丛生——实体书店的外部困境
        一、新进入者——网络书店
        二、替代品——数字出版
        三、购买者——国民阅读
    第三节 内忧不断一实体书店的内部困境
        一、生产者——成本与利润的博弈
        二、现有企业——新华与民营的对局
第四章 实体书店存在价值与发展前景考量
    第一节 实体书店存在价值考量
        一、政治角度:社会公平的重要保障
        二、经济角度:出版产业的坚实基础
        三、文化角度:社会精神文化的助推
    第二节 实体书店发展前景考量
        一、政策机遇:政府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宏观微观促发展
        二、市场机遇:图书市场容量大潜力高,城乡东西待开发
        三、实体书店之优势
第五章 我国实体书店的发展对策
    第一节 国家政策的扶持
        一、现有政策分析
        二、引领国民阅读,提升阅读风气
        三、规范图书市场,维护行业生态
    第二节 社会各界的帮扶
        一、国外社会帮扶案例解读:出版商与作家对实体书店的帮扶
        二、国内社会帮扶案例解读:房屋产权部门与韬奋基金会的帮扶
        三、书业行业协会帮扶探讨:转变协会性质、践行协会宗旨
    第三节 实体书店的自救
        一、找准定位:销售商与服务商的取舍,专业化与多元化的甄别
        二、降低成本:连锁经营谋发展,科学管理探出路
        三、商业标配:线上共线下,“鼠标加水泥”
        四、读者本位:给“上帝”的优质服务
    第四节 未来实体书店的模式预测
        一、“文化Mall”式大书城
        二、精简便民式社区书店
        三、“书与非书”式书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图书发行业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工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图书发行业工人技术等级培训考核工作研究[J]. 王迎亚. 出版发行研究, 1995(01)
  • [2]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3]图书发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 ——以浙江民营图书发行企业为例[D]. 郭斌.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3)
  • [4]中国国有图书发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 邹国彪. 武汉大学, 2011(04)
  • [5]改革开放30年出版大事记[J]. 章宏伟. 编辑之友, 2008(06)
  • [6]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D]. 严霄云. 上海大学, 2013(05)
  • [7]福建省出版发行业多元发展模式研究[D]. 陈晖. 福州大学, 2014(03)
  • [8]常州早期城市现代化研究[D]. 孔卓. 扬州大学, 2016(12)
  • [9]改革开放以来的大陆民营图书出版业研究[D]. 刘蒙之. 复旦大学, 2010(11)
  • [10]我国实体书店的困境与发展对策研究[D]. 周杨.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图书流通行业职工技术等级培训与考核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