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教在蒙古的传播与萨满教的衰落

喇嘛教在蒙古的传播与萨满教的衰落

一、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萨满教的衰落(论文文献综述)

孟根仓[1](2021)在《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地理面积最大的多民族国家,又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此背景下,深化认识与中国毗邻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及其诸民族成为中国智囊团为助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并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任务,也是丰富中国特色海外民族志研究的紧迫任务。本文将深化对西伯利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土着民族—布里亚特民族的认识,丰富中国特色海外民族志研究,并力争在与中国毗邻的西伯利亚区域中实现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人文价值共享,夯实两国民心相通建设的人文基础,助力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另外,本文注重“将边缘置于中心”,从“边缘”审视“中心”,并以反思的视角分析“中心-边缘”互动机制是如何形塑双边的。具体而言,如果不了解俄罗斯“边缘”民族,就不可能完全了解俄罗斯国家本身,因为俄罗斯自建立国家以来,始终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的政体。目前,民族、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相关研究已经成为民族学与人类学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其中,民族与民族主义被学界认为是个棘手的研究领域,而作为政治实体的民族国家则被认为是个相对容易的研究对象。学界对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虽然积累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但至今争论未断,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原生论派认为,民族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民族的最根本的本质,即“民族特征”,是不会因外界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原生论后来被建构论派学家评为“视而不见”的“肤浅”论述,“是族性和民族主义研究学者持续鞭打的一匹死马”。本文以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为例,将“持续鞭打”作为“一匹死马”的原生论,论证民族不是“天生的”,而是“制造的”。建构论派注重民族的社会建构性,认为民族是“制造的”,而并非是“天生的”,强调民族是经过知识精英的努力以及国家的政治意愿而创造出来的建构体或知识精英和国家为达到某种目的有效工具。建构论是目前族群、民族与民族主义研究的主流理论范式,但它不能充分解释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前现代族性的连续性问题,从而被认为是“将孩子连同洗澡水一起倒掉”的理论。为此,安东尼·史密斯提出族裔象征论,强调建构现代民族的前现代族群性。笔者认为,建构论高估了国家的政治意愿,尤其是高估了在多民族国家中建造国家民族的民族意识、民族团结以及激发忠诚方面的形塑力量,未能充分解释亚国家层次的民族意识和跨国族裔联系的持续性。本文以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亚国家层次的民族)及其民族主义(以自治为目标的民族主义)为例,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此外,罗杰斯·布鲁贝克提出民族制度主义论,并强调民族学家不应过多专研“民族是什么”,而是应该致力于作为一个政治和文化现实的民族认同是如何在既定的国家被制度化的。民族认同是有国家的制度塑造的,在把全体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民族群体的情况下,认同不取决于经济社会变迁,而取决于制度变迁。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这种基于民族的社会分野就很容易导致民族主义运动。换句话,制度主义论把分析视角转移到国家制度,而非民族本身。笔者认为,制度主义论具有三个明确的不足之处:1.高估了国家制度对民族的单向塑造能力,忽略了民族对国家的回应;2.片面地强调了国家制度设计本身来论证苏联族裔民族主义兴起的必然性;3.不能充分解释同样具有双重性制度下产生的布里亚特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共和国)为何没有出现极端民族分离主义的问题。本文质疑制度主义论,以布里亚特民族及其民族主义为例,将论证“边缘”民族是“中心-边缘”互动的产物,而不是国家“中心”单方面的创造物,并提出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即互动机制创造“边缘”民族,国家制度巩固“边缘”民族,“边缘”民族又通过互动机制形塑国家制度。换言之,本文注重“中心-边缘”机制的互动性、国家制度和“边缘”民族的三角关系。故而,单方面地强调国家制度塑造民族或“边缘”民族的自主民族建构工程均不是建构亚国家层次的民族的整体概述。因为建构亚国家层次的民族同时受民族本身和国家权力的双重形塑影响。最后,对理论研究而言,本文以俄罗斯联邦“模范少数民族”—布里亚特民族为例,反思民族理论研究范式问题,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提出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补充论述亚国家层面的民族对国家和国家制度建造过程中的形塑力量;2.论证机制、制度与民族的三角关系模型,将弥补民族理论研究缺口。对研究选题而言,目前,学界还缺乏高度概括性的理论术语表示布里亚特民族及其认同的属性。本文以参与观察和历史文献研究方法相结合,利用田野调查资料与多语种档案文献,将重新论述布里亚特民族建构工程,并提出高度概括性的术语—“叠层式民族性”表示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性”(национальность)。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多语种档案资料、本土视角以及“叠层式民族性”概念,以此弥补该研究领域内的缺口,丰富布里亚特民族研究。

白孟根[2](2021)在《呼和浩特市藏传佛教寺庙园林研究》文中提出呼和浩特市历史悠久,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呼和浩特市以来,建立了“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于是呼和浩特市也有了“召城”的美称。从呼和浩特市现有的藏传佛教寺庙的研究成果来看,以历史、艺术、美学、以及建筑的角度对该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进行的研究居多。本文以呼和浩特市现存较好的、具有代表性的四座寺庙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文献查阅、视线分析、空间句法、SPSS相关性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从整体性和园林学的角度出发,并结合历史、宗教学、美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对呼和浩特四座寺庙的历史沿革、选址、空间布局、视线分析、VGA分析、园林要素、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为保护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瑰宝提出借鉴意见。通过调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呼和浩特地区的寺庙建于明清时期,曾在清朝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下,极其辉煌。但在“文革”时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自1980年后,呼和浩特地区被破坏的大多寺庙得到重修或重建,一部分寺庙得以保留,一部分被拆除。(2)呼和浩特市的藏传佛教寺庙按选址分为有平原型和山地型。(3)本文研究的寺庙建筑以“伽蓝七堂式”布局为主,主体建筑风格多采用汉藏结合式,建筑装饰及做法多受地方风格的影响。(4)通过每个寺院的视线分析得出各个寺庙的从远到近的视觉效果,为参观,欣赏寺庙提供参考依据。(5)用空间句法分析四个寺院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参数与寺院属性的相关性得出:连接值与植物种植面积和绿地率呈正强相关,与选址类型呈负强相关。深度值与寺院面积呈正强相关。整合度与绿地率呈正强相关。人流群聚分析与选址类型呈显着性正强相关,与寺院面积和植物种植面积呈负强相关。研究呼和浩特市作为召城的风景特征以及寺庙园林景观的分析对于保护呼和浩特市寺庙的景观风貌、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为呼和浩特市人文景观与自然形胜的保护、恢复、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赵梅兰[3](2021)在《元朝宗教治理研究》文中提出元朝(1271——1368)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以来400多年的割据局面,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多民族统一国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带来多种民族的交融、多样文化的交流和多元宗教的交往。元朝历史上有蒙古族原生型宗教——萨满教、被推崇为国教的藏传佛教、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汉传佛教各流派、早已传入蒙古高原的基督教(当时称为也里可温教)和随着西征广泛传入的伊斯兰教等传播到全国各地。多元宗教的交往和多样文化的交流、蒙古族传统信仰与外来宗教的碰撞、宗教与政权的互动关系等交织在一起,共同构筑了元朝民族、宗教、文化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多元宗教共存的现实也为宗教治理提供了发挥空间。宗教治理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治理”不同于传统的“宗教管理”,宗教管理是由唯一的管理主体国家政权对管理客体宗教组织及其事务进行硬性控制和约束的行为;而宗教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国家政权、宗教组织和宗教人士都可以作为治理的主体,实现对治理客体宗教事务的调整和优化过程。阿姆斯特丹大学着名学者法伊特·巴德提出宗教治理包含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所谓“内部治理”指的是宗教组织进行内部的自治;“外部治理”,指的是国家政权对宗教进行管理。宗教治理必须注重社会、政治、经济、国家、民族、文化、宗教以及法律法规等各领域之间的互动关系。论文从元朝历史发展的纵向时间和复杂多变的国家、政治、民族、宗教之间互动及宗教内部的横向关系等多元视角入手,追溯元朝宗教治理的时代背景、政策传承、实践基础,系统梳理了元朝宗教治理形成与体系化历程。本论文由六个部分组成:明确核心概念是论文写作的前提。绪论部分由选题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创新点等内容组成。研究综述包含了与元代宗教治理相关的治理理论、政教关系、宗教政策、宗教理念、宗教制度以及对有关历史文献等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研究对象中主要阐释宗教治理的多元主体和内涵,并从元朝时期多元宗教关系的格局出发,追溯其施行宗教治理的多层路径。首先需要交代的是元朝宗教治理的时代背景与政策传承。建立元朝多民族统一国家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互认同、协同发展,带来民族大融合。多民族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性,又带来宗教和文化的多元化,从而提出实施系统化的宗教治理体系的时代需求。在历史进程中,蒙古族统治者与其原生型宗教萨满教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了变化。萨满教的通天巫传达“此天地相商,令铁木真为国主之意”,助铁木真登上了汗位。萨满教“汗权天授”的天命论思想把汗权神格化,为成吉思汗建立汗国政权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成吉思汗登基后,对萨满教古老的“别乞制度”进行改革,由大汗册封“别乞”官,将萨满教的“神权”调整为“汗授”。大蒙古国政权和萨满教的神权之间发生了矛盾,当通天巫阔阔出·帖卜·腾格里侵犯黄金家族的利益,触犯大汗权威时成吉思汗果断处决了他,维护了汗权及黄金家族不可侵犯的至高地位。作为原生型宗教的萨满教,其思想已经不能适合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治理,其教义和理论更无法应对其他宗教,尤其是佛教深奥的理论。这便是元朝统治者接受藏传佛教以及其他宗教的历史原因之一。有着信仰多神教传统的蒙古人,用包容的态度接纳了广大疆域内各民族及其宗教信仰。成吉思汗秉持“宗教平等、信仰自由”的宗教理念,采取兼容并蓄的宗教政策,免除宗教人士的一切赋税差役,并把它写入《大扎撒》(又名《成吉思汗法典》),制定相关法规。而成吉思汗的继承者们坚定不移地继承了其“宗教平等、信仰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和政策,为元朝宗教治理奠定了思想基础。大蒙古国时期妥善处理政权与各种宗教之间的关系,为元朝的宗教治理积累了实践经验。成吉思汗召见丘处机询问养生之道与治国之理的历史事件开启了蒙古族统治者与除萨满教以外其他宗教领袖之间的互动关系;窝阔台汗之子阔端与萨迦·班智达的凉州会盟为元朝政权与藏传佛教萨迦派的紧密关系打下基础。阔端对萨迦·班智达提出的“吾以世间法护持,汝以出世间法护持”的提议,为制定元朝宗教治理制度和政策,尤其为忽必烈汗实施“政教并行”制度奠定了基础;贵由汗回复西方天主教教皇的信,维护了大蒙古国政权的威严和地位;蒙哥汗组织佛道大辩论,发挥宗教组织本身的主体功能,实现了宗教之间协调与治理。宗教治理的制度和措施是元朝为后世留下的宝贵遗产。忽必烈汗时代开创的帝师制度既是维护政治统治的需要,也是发挥佛教领袖主体功能的非常有效的宗教治理方式。帝师,既是掌管全国佛教事务的宗教领袖,又是西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最高领导者。使帝师集宗教神权和世俗政权于一身,成为在西藏地区实施“政教合一”制度的标志。同时元朝统治者认识到宗教治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把宗教治理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在中央政权机构中专设了宗教管理机构——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事务;集贤院管理全国道教事务;崇福司管理全国基督教事务;哈的司管理全国伊斯兰教事务。设立多个宗教管理机构是治理多元宗教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元代多元宗教繁荣发展的政治保障。《十善福经白史》(简称《白史》)是元朝宗教治理体系化的历史文献依据。本章依托蒙古文历史文献《白史》进行阐述。学界认为《白史》是忽必烈汗实施“政教并行”制度的纲领性文献。本文从对《白史》的版本、核心内容及成书年代之争入手,与八思巴的《章所知论》及其他着作的内容做比较,并根据《蒙古源流》中的记载,论证《白史》撰写始于忽必烈汗时代。《白史》中把“印、藏、蒙同源”论的神学政治理论作为“政教并行”制度的思想来源,并阐述其理论结构和基本概念;明确提出,“经教之律牢不可解,皇权之法坚不可摧”是实施“政教并行”制度的目的;教权系统和政权系统设立了各自完整的管理机构;可汗、宗教人士、世俗平民都有着鲜明的等级和职责;最后明确制定了赏罚法规。可见,《白史》是把元朝宗教治理体系化的重要支撑。论文结语部分总结并论述了元朝宗教治理的国家政权治理和宗教组织治理的多层路径及其通过宗教治理巩固国家统一、通过宗教往来促进文化交流的成功经验,并指出了过度推崇佛教带来的历史教训。元朝宗教治理因其特殊的时代背景、深刻的理论渊源、独特的实践基础,而形成了一整套制度与措施,并发挥了应有的历史作用。其宗教治理的经验和教训都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海波[4](2021)在《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立足宗教人类学萨满教研究的理论视角,对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进行了综合性考察。通过对乌兰巴托市蒙古包区萨满教职业群体的社会生活及其信仰观念、领神出道、降神治疗、建立合作组织等信仰实践的立体呈现,探究了蒙古国当代社会转型中传统萨满教信仰的复兴、传承与调适过程。论文是一部关于萨满教当代转型发展的海外民族志研究,对于认识和分析传统信仰文化的当代适应问题具有理论启示。在现实层面,关注邻国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对维护中国的社会稳定、文化安全以及和平崛起均有深远意义。20世纪90年代,蒙古国推行了民主改革。激进式社会转型危机和放任型宗教自由化政策背景下,萨满教信仰在城市环境中得到了迅速复兴。本文在介绍了蒙古国萨满教复兴的社会文化和政策环境的前提下,首先详细梳理了萨满教与藏传佛教的交融历史,交代了变迁中的萨满教世界观及核心神灵信仰体系。其次,笔者结合案例细致描述了城市蒙古区萨满候选人从“患病者”到“萨满治疗师”的出道过程。再次,介绍了萨满教职业群体基于蒙古国民众的疾病认知,试图以“祖先智慧”、“山水神灵性”和“腾格里气力”等信仰观念应对个人、群体及国家面临的全球化与现代化引发的新型社会问题的各类仪式活动。最后,揭示了蒙古国当代萨满教失范化和无序性复兴发展的综合特点,讨论了城市萨满教团体所采取的规范化措施及其相应功能。论文主要观点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萨满教信仰在蒙古国的复兴与民主改革后出现的社会危机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联系。随着改革中传统生计方式遭到彻底改变,牧民不断迁移至乌兰巴托城市边缘的蒙古包区,导致城市中爆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城市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易变性和无序性,产生焦虑和不安感的人们开始将“危机”归咎于被遗忘的祖先和被抛弃的故乡诸神之惩罚。与此同时,与民主和自由思想一齐兴盛起来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下,蒙古国不少民众将国力强弱、民族认同感的聚散与萨满教信仰的兴衰相结合,呼吁对原生性信仰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扶持。另外,面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外来宗教在青年人中的迅速传播,一些藏传佛教信徒以及民族主义者因担心蒙古国民特质及文化风貌的西化而强调复兴蒙古传统信仰形态,为萨满教的复兴创造了机遇。第二、经济贫困和身患疾病是萨满领神出道以及民众信仰萨满教的最主要因素。首先,萨满教信仰观念和治疗仪式,使得一部分身患疾病、生活不顺者将自己苦难的现实生活与天命、山水神和祖灵“戏谑”等神圣概念联系在一起。通过成为萨满,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治愈”,更拥有了神圣资本来平衡世俗生活。其次,萨满教治疗仪式结合了超自然信仰、巫术逻辑和蒙医疗法。萨满的治疗实践为信众不明原因的疼痛、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激发矛盾的反常状况提供了较为有效的解释和疏解途径。最后,在社会意识形态层面,广大民众将当代蒙古国的国际地位低下、经济落后以及道德崩塌等社会“病痛”归因于对传统生计方式的抛弃和对祖先信仰习俗的遗忘。在宗教社会实践中,萨满教职业群体宣扬保护生态平衡,强调祖先记忆和民族独立,以应对全球化和社会转型所造成的社会失范。第三、随着萨满人数持续激增、萨满教治疗仪式的不断多样化,蒙古国萨满教的当代复兴和发展呈现出了混乱、无序的征兆。为了应对混乱局面,草根萨满和学者型萨满联合起来,建立萨满教团体,对各类萨满进行教学、考核和认证等工作。众多萨满教团体以萨满师徒的裙带关系为组织基础,缺乏相互协调,故而并未起到规范萨满教发展的社会作用。现阶段,这些萨满教团体逐渐发展成萨满共修和具有商业化运营性质的仪式展演平台。这些现象加剧了当代蒙古国萨满教整体发展的无序性,从而造成其社会文化功用难以提升、局限于服务底层民众的性质。

图雅(Munkhtuya)[5](2021)在《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蒙古国的卫拉特蒙古族、中国卫拉特蒙古族和俄罗斯卡尔梅克蒙古卫拉族为范围,进行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的比较研究,基于丰富的实地考察、民族音乐学家和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的研究资料。本文从卫拉特蒙古族的长调、仪式及综合研究出发,并对中国卫拉特蒙古族、蒙古国卫拉特蒙古族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卫拉特蒙古族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目前,对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的研究主要来自于民族学,民俗学和人类学视角,很少直接从音乐学角度出发,并且民族音乐学家也没有对卫拉特蒙古长调比较研究进行过多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相对全面的研究,将民族音乐学与声乐研究相结合,一定程度上填补卫拉特蒙古长调比较研究的空白。笔者将卫拉特蒙古长调的抒情和旋律两个方面的分析相结合,并及唱歌仪式,宗教和环境研究。虽然卫拉特蒙古人散布在三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他们的传统,习俗和长调仍有相似之处。他们的演唱方法,歌词都一样。但卫拉特蒙古族也受到邻近民族的影响。笔者力求在论文中探及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卫拉特蒙古族包括土尔扈特部族、杜尔布特部族、把亚特部族、厄鲁特部族、扎哈亲部族、明安图部族、和硕特部族等少数部族。笔者选择了居住在中国新疆的土尔扈特部族、蒙古族的科布多省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居住的土尔扈特部族,在比较了他们的历史、传统、习俗和长调后,选择了他们流行的长调《美丽的棕灰色马》。这首长调是在新娘亲朋好友的“哭泣的新娘”仪式中演唱的。这个仪式在中国新疆土尔扈特部族,蒙古国土尔扈特部族和俄罗斯卡尔梅克土尔扈特部族中仍然很常见。尽管土尔扈特部族相互分裂并相隔400多年,但他们的语言仍然是一样的。笔者在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和蒙古科布多省以及中国新疆对《美丽的棕灰色马》这首长调都进行了实地研究。

李宇田[6](2020)在《呼和浩特古代壁画发展演变及其艺术特征》文中研究说明呼和浩特地区古代壁画包含着岩画、墓穴壁画以及召庙壁画三个部分,这不仅是壁画艺术发展的特征,同时也是该地区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坐落于阴山山脉一角的呼和浩特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以来是北方游牧民族聚居之地。岩画不仅是其他美术门类发展的萌芽,同时也是壁画发展最直接的源头。阴山岩画的创作题材与游牧民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息息相关。自新石器时期以来,就有游牧民族先民在此生息,他们以岩画来记录生产劳动、祈福及祭祀活动的场景。随着蒙古草原上部落的更迭,在汉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是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的聚居地。呼和浩特地区现存的古代墓室壁画有和林格尔墓室壁画与元朝时期墓穴壁画,而东汉时期的和林格尔墓室壁画见证了内地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交往,也见证了两地文化的融合。随着游牧民族部落的发展,蒙古部落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蒙古民族在征战四方的同时,接受了来自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信仰,并将之处于尊崇的地位。在北元时期,俺答汗归顺明朝后建立了归化城,即现今呼和浩特城,并建立了许多召庙,召庙壁画也因此兴盛。召庙壁画不仅是蒙古族接受了藏传佛教的历史见证,同时也受到了来自汉地艺术特征的影响,具有蒙、藏、汉三种鲜明的艺术特征。通过对呼和浩特现存的三座召庙中的壁画题材、人物造型、线条设色的对比后可见,大召受到藏地艺术特征影响最大,席力图召具有鲜明的汉地艺术特征,而乌苏图召保留了蒙古族艺术特征。因此召庙壁画不仅仅是政治和宗教结合的艺术产物,同时也是多民族文化交往的历史见证。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古代壁画发展演变及艺术特征,为研究草原美术提供了积极的意义;草原美术属于草原文化的一部分,这也使得丰富了草原文化的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古代壁画是在多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为当今国画创作和美术史研究提供了积极的促进意义。

韩雨桐[7](2020)在《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人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拉铁摩尔(1900-1989)是着名的边疆学家、汉学家、蒙古学家,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进行游历式考察。他在中国新疆、东北、蒙古地区的田野经历,不仅为构建他的边疆理论做好铺垫,更是为人类学界,尤其是汉学人类学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对中国内陆边疆的研究,使拉铁摩尔完成了从一名旅行者到一位人类学研究者的转变。他对于边疆社会的考察不仅唤起了世界对内亚的广泛关注,他的区域研究方法和对“人”本身的关注也引发了人类学界的深入思考。拉氏的研究视角是全面且多维的。他将国家或民族放置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审视,大大提高了研究成果的纵深度。本文将拉铁摩尔在中国所做的人类学研究进行梳理归纳,深入挖掘拉铁摩尔人类学研究的精华所在,从中寻求借鉴,以期对中国边疆地区人类学的发展有所助益。

刘帅[8](2020)在《萨满神歌与文学 ——以尼席本《萨满神歌》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萨满神歌是萨满教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可以供更多的人认识、了解萨满教最直接且真实的文字材料。毋庸置疑,就其主要的性质而言,它首先是宗教的。但其内容、形式、艺术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均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文学性,萨满神歌是蒙古族抒情诗的源头,它对蒙古族古代文学影响极其深远,这种影响是直接的,同时也是绵长的。在阅读现当代作品的过程中,甚至仍然可以看到萨满教及萨满神歌的身影,有些是在作品中直接引用萨满神歌,有些是在重新阐释萨满教的内涵,赋予这个古老宗教新的生命力。无论是哪种情况都表现出了萨满教在用一种诗意的方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本文在分析萨满神歌时,主要的分析对象为蒙古学者尼玛和诗人席慕蓉编译的《萨满神歌》,这本诗歌集在2015年发行出版,其中既包含了早期萨满神歌,也有最近几十年编者在萨满仪式现场听到并记录下来的萨满神歌,在时间上跨度比较大,内容也更丰富。而且,作为当代的杰出诗人,席慕蓉不仅积极参与类似诗集的编译,还写了许多相关的诗歌和散文,这不仅使其作品面貌发生了改变,也对蒙古族萨满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在新时期除了诗人席慕蓉外,也有一批作家在作品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秘主义”气息,有些作家像迟子建、郭雪波,他们在采访中都不止一次明确表示,自己有受到萨满教的影响,并且认为萨满教仍然存活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还有的作家作品,如残雪的作品,明显也有着“巫”的特点,且种种内容与萨满教的核心内涵极其相似,尽管作家南北跨度、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差异极大,但若从民间宗教的角度去思考,根据学者们近年间的研究结果,那南方的“巫觋”与一直认为仅存在于北方的“萨满”其实在发生之时极有可能同属于一种宗教范畴,如果只单纯认为是巧合,似乎太过于流于表面。此外,在不少民族作家中,往往也存在这种倾向。基于上述现象,本文以席慕蓉编译《萨满神歌》为线索,试图找出萨满神歌文化与文学尤其是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并就作品间的联系与不同做出相对应的分析和整理。

胡悦[9](2020)在《探究蒙古族萨满舞蹈流失成因及发展策略》文中研究指明舞蹈作为一门文化艺术,经过历史的沉淀,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赋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其中以宗教类为题材的舞蹈样式在各民族的舞蹈分类中都占据不同深度的重要地位。本文将蒙古族舞蹈中的萨满舞作为课题对象,通过对文献中的记载和言述,对影响蒙古民族几千的萨满文化进行研究,同时梳理出不同时期的蒙古民族萨满舞蹈的样式及形态。分析当代环境中影响蒙古民族萨满舞蹈的流失现状,目的是为了丰富和健全蒙古族萨满舞蹈系统,同时为今后的学者研究提供相应的文献资料。选题之初,笔者对蒙古族萨满舞蹈进行了充分的文献查阅,以及实地走访。通过文献研究法获取充分的理论依据,确保课题的严谨性;运用历史研究法,对蒙古民族萨满舞蹈成因及发展进行分析与整理,用以展开论文的全面性;运用田野调查法,深入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对其地域文化、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调研,同时与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采访其区域的蒙古族萨满舞蹈文化,进行较为细致的整理研究;运用逻辑思维法,对蒙古民族萨满舞蹈的形态样式、审美风格、综合发展进行有序的排列。本文以《探究蒙古族萨满舞蹈流失成因及发展策略》为题,首先对蒙古族萨满舞蹈进行历史追溯,对蒙古民族“萨满”文化的神秘色彩进行研究,逐渐拓展讨论出蒙古民族萨满舞蹈的行为特征,即舞蹈样式形态,以及其发展中的舞蹈形态走向,进而将蒙古民族萨满舞蹈的审美取向进行分析,将客观因素影响下的舞蹈审美进行综合简述,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蒙古民族萨满舞蹈样态,通过美学简述其审美意蕴;其次对蒙古族萨满舞蹈形态的流失进行整理,将蒙古民族萨满舞蹈的兴衰发展分为五个时间截点,以“蒙古先民时期萨满舞蹈形态的产生,蒙古奴隶时期至蒙古帝国时期的萨满舞蹈变化,元朝以后藏传佛教对蒙古族萨满舞蹈形态的影响,清王朝时期以“科尔沁”地区为形态的萨满舞蹈,近现代蒙古族萨满舞蹈的生态发展”进行总结,论述时代背景影响下的蒙古民族萨满舞蹈发展脉络,同时对影响蒙古民族萨满舞蹈的形态流失的原由进行剖析,从文化输入、社会属性、思想观念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再次对蒙古族萨满舞蹈的价值意义进行剖析,由“精神内涵、社会功能、审美属性”三个方面对其深入研究,探讨其价值意义;最后通过对全文的归纳,论述出时代背景下的蒙古族萨满舞蹈的发展思略,从社会到个人对蒙古族萨满舞蹈进行推广发展,其目的在保护舞蹈生态的前提下,建设科学性的舞蹈学科单元,完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体系建设,为后人研究蒙古族萨满舞蹈提供相应的文献资料,同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献微薄之力。

姜馥蓉[10](2020)在《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宗教的生存和发展,取决于是否适应所处的社会,这种适应一般会涉及其在底层社会的身份建构、被认同和信任等。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不同的地区的传播各有特色。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承个案是必要的。本研究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拟沿着民族志书写和解释人类学的范式,对一个在河西走廊有数百年盛名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与地方汉族社会的互融与共生情景进行描述并赋予一定的说明性,力求为更有效地对类似文化现象的解读提供案例参考。文章首先纵向梳理了历史时期藏传佛教进入河西走廊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及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传承概况;观察地方外部社会力量如何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的重建及其在地方社会的面貌;藏传佛教金塔寺在进入汉族村落以后如何对群体和个人产生影响,是否以及何种程度上参与并形塑信众的世俗生活和宗教信仰;以及藏传佛教金塔寺进入地方汉族文化环境后与地方传统宗教信仰之间的互动状况,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引起各自微妙的变化,并影响藏传佛教金塔寺在地方社会的融入。其次,在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基础上,提出结论和思考。文章的研究结论认为:对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乃是个案中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并通过观察村民个体、村落整体以及村落社会中的一些宗教行为这三个方面,探讨藏传佛教金塔寺与地方汉族村落的互融对后者产生的一些具体影响。提出考察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这样多元文化环境中融入案例的价值即在于,更好理解多民族、多文化共生互动的特点,从而为理解中国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等宏大理论提供具象的认知。此外,通过对田野调查整体情况的把握,文章思考了两个问题:一是反思“民间佛教”的概念,提醒相关研究者在运用此类概念时,不能忽略佛教信仰者的内部视角;二是以案例为基础,讨论如何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以及在基层社会践行“宗教中国化”的必要性。

二、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萨满教的衰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萨满教的衰落(论文提纲范文)

(1)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范围及本土术语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三、本土术语
    第二节 文献综述、理论框架与研究缺口(niche)
        一、民族理论研究范式问题
        二、理论框架
        三、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研究概述
    第三节 研究问题、方法及资料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
    第四节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对研究选题而言
        二、对理论研究而言
        三、现实应用意义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一章 互动机制的开启与前现代布里亚特人(народ)
    第一节 谁是布里亚特人?
        一、族源想象与民族认同
        二、“血与土”的观念与民族领土
        三、氏族身份与地域身份
    第二节 “我们不是布里亚特人”
        一、“我们是豁里人,不是布里亚特人”
        二、17 世纪前后的布里亚特社会制度
    第三节 “你们是布里亚特人”
        一、在布里亚特人中建立沙俄帝国制度
        二、“中心-边缘”互动机制的开启
        三、在沙俄帝国内建立布里亚特自治
    第四节 “我们是布里亚特人”
        一、家谱式氏族历史
        二、本土视角下的族体边界
        三、叠层式民族性概念的提出
    小结:互动机制塑造民族
第二章 制度变更与布里亚特民族的概念化
    第一节 既有制度的变更与民族的回应
        一、既有制度的变更与社会怨恨(ressentiment)的产生
        二、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回应
    第二节 知识精英与派生的民族观
        一、谁是布里亚特知识精英?
        二、派生的民族观
    第三节 民族的概念化与维护民族边界
        一、布里亚特民族概念的提出
        二、确立和维护民族边界
    第四节 “再造”文化与叠层式民族性
        一、文化话语
        二、宗教话语
        三、语言和文字话语
        四、教育话语
    第五节 从记录氏族历史到书写民族历史
        一、博格达诺夫及其《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历史纲要》
        二、民族历史与民族运动
    小结:制度的变更与民族的回应
第三章 机制的互动性与民族的政治化
    第一节 民族自治与俄国临时政府“中心”
        一、制度的失序
        二、民族自治建构
    第二节 重建民族自治与白俄政权“中心”
        一、谢苗诺夫与日本的战略选择
        二、重建民族自治
    第三节 巴拉嘎特运动与布里亚特叠层式民族性
        一、可供代替民族运动的另一种尝试
        二、佛教共同体与豁里氏族认同
    第四节 再建民族自治与苏维埃政府“中心”
        一、布里亚特“边缘”与红色“中心”的互动
        二、再建民族自治
    小结:互动机制塑造民族及其自治政权
第四章 重建的机制和制度与社会主义布里亚特(蒙古)民族
    第一节 共产主义阶级话语与叠层式民族性
        一、共产主义阶级话语
        二、西布里亚特共产党的民族自治解决方案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族的概念化及其实践
        一、互动机制下的民族理论与制度设计
        二、社会主义民族(Нация)概念及其在“边缘”的实践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布里亚特民族及其共和国的制度化
        一、赋权的政治道德意义
        二、民族主义者的妥协
        三、民族及其共和国的制度化
    第四节 “本土化”政策与布里亚特蒙古民族文化建设
        一、创建民族文学语言与印刷语言革命
        二、“民族的形式,社会主义的内容”与民族文化建设
    第五节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论与建构布里亚特蒙古民族
        一、“拉丁化是东方伟大的革命”
        二、根除“吸食人体血液的蜘蛛”
        三、“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的斗争”
        四、西里尔文字改革
    第六节 建构“苏联人民”与布里亚特民族
        一、新的历史性共同体—苏联人民
        二、从布里亚特蒙古民族到布里亚特民族
    小结:机制塑造制度,制度巩固民族
第五章 转型以及后苏联时期的布里亚特民族
    第一节 “改革与新思维”与民族主义的兴起
        一、“允许苏联各民族迅速‘觉醒’并‘发声’”
        二、布里亚特民族复兴运动
    第二节 再造布里亚特民族及其文化
        一、族裔民族还是公民民族?
        二、文化民族共同体?
        三、佛教还是萨满教?
        四、民族语言与“‘哑巴’布里亚特人”
        五、氏族社会的回归?
    小结:持续互动中的机制与民族
结论
    一、再问布里亚特人是谁?
    二、叠层式民族性概念
    三、机制、制度与民族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2)呼和浩特市藏传佛教寺庙园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藏传佛教的研究
        1.2.2 寺庙园林的研究
        1.2.3 呼和浩特藏传佛教寺庙园林的研究
        1.2.4 空间句法与寺庙园林的研究
    1.3 研究区概况
    1.4 研究目的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查阅
        1.6.2 实地调研
        1.6.3 视线分析
        1.6.4 空间句法分析
        1.6.5 分析归纳
    1.7 技术路线
2 呼和浩特市藏传佛教寺庙的发展历程
    2.1 呼和浩特市藏传佛教寺庙的历史沿革
    2.2 藏传佛教与蒙古地区文化的融合
    2.3 呼和浩特市寺庙状况
        2.3.1 明清时期的呼和浩特市寺庙状况
        2.3.2 呼和浩特市的现存寺庙状况
    2.4 研究区寺庙情况介绍
        2.4.1 大召寺情况介绍
        2.4.2 席力图召情况介绍
        2.4.3 五塔寺情况介绍
        2.4.4 长寿寺情况介绍
3 呼和浩特市寺庙相地选址特征分析
    3.1 选址类型
    3.2 选址特征分析
        3.2.1 平原型寺庙
        3.2.2 山地型寺庙
    3.3 寺庙选址与自然山水的关系
    3.4 寺庙选址与城市的关系
4 寺庙园林空间布局及视线分析
    4.1 平面布局分析
        4.1.1 大召寺平面布局分析
        4.1.2 席力图召平面布局分析
        4.1.3 五塔寺平面布局分析
        4.1.4 长寿寺平面布局分析
    4.2 空间序列分析
    4.3 空间布局特点分析
        4.3.1 因地制宜
        4.3.2 轴对称布局
    4.4 主轴线视线分析
        4.4.1 大召寺主轴线视线分析
        4.4.2 席力图召主轴线视线分析
        4.4.3 五塔寺主轴线视线分析
        4.4.4 长寿寺主轴线视线分析
5 寺庙属性与空间VGA对比分析
    5.1 寺庙空间VGA分析
        5.1.1 大召寺VGA分析
        5.1.2 席力图召VGA分析
        5.1.3 五塔寺VGA分析
        5.1.4 长寿寺VGA分析
    5.2 寺院VGA参数对比分析
    5.3 寺庙属性与VGA参数的关系
6 寺庙园林的其他景观构成要素及意境的营造
    6.1 寺庙园林的其他景观构成要素
        6.1.1 寺庙的园林植物分析
        6.1.2 寺庙的园林建筑分析
    6.2 寺庙园林意境的营造
        6.2.1 突出寺庙建筑的主体形象
        6.2.2 随轴线布局点缀空间
        6.2.3 宗教小品烘托意境
7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3)元朝宗教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和不足
第一章 元朝宗教治理的时代背景与政策传承
    第一节 元朝宗教治理的时代背景
        一、多民族的融合
        二、宗教的多元化
        三、国家治理的需要
    第二节 大蒙古国政权与萨满教的关系
        一、“汗权天授”的天命论
        二、“神权汗授”的改革
        三、萨满教与政权的矛盾
    第三节 元朝宗教治理的政策传承
        一、政策的制定
        二、政策的目的
        三、政策的传承
    小结
第二章 元朝宗教治理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成吉思汗与宗教的互动关系
        一、成吉思汗与道教的关系
        二、成吉思汗与其他宗教的关系
    第二节 窝阔台汗时期与宗教的互动关系
        一、阔端与藏传佛教的关系
        二、窝阔台汗时期与其他宗教的关系
    第三节 贵由汗时期与宗教的互动关系
        一、贵由汗与西方天主教的交往
        二、贵由汗时期与其他宗教的关系
    第四节 蒙哥汗时期与宗教的互动关系
        一、蒙哥汗时期的佛道大辩论
        二、蒙哥汗时期与其他宗教的关系
    小结
第三章 元朝宗教治理制度与措施
    第一节 帝师制度
        一、帝师制度的历史背景
        二、历任帝师
        三、帝师的地位和职责
    第二节 宗教管理机构
        一、宣政院
        二、集贤院
        三、崇福司
        四、哈的司
    小结
第四章 元朝宗教治理制度的体系化
    第一节 《十善福经白史》其书
        一、《白史》版本研究
        二、《白史》核心内容
        三、《白史》成书年代之争
        四、《白史》与忽必烈汗的关系
    第二节 “政教并行”制度
        一、“政教并行”制度的思想来源
        二、“政教并行”制度的理论结构
        三、“政教并行”制度的实质
    第三节、教权系统与政权系统
        一、等级与职责
        二、可汗的职责
        三、赏罚的法规
    小结
结语 元朝宗教治理的多层路径与历史作用
    一、多层路径
        (一) 国家政权治理路径
        (二) 宗教组织治理路径
    二、历史作用
        (一) 通过宗教治理巩固国家统一
        (二) 通过宗教往来促进文化交流
        (三) 过度尊崇佛教带来历史教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课题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4)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问题意识
        一、选题缘由
        二、问题意识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与先行研究
        一、民族学人类学的萨满教研究
        二、国内萨满教研究历程与特点
        三、聚焦蒙古国的萨满教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一、民族志的研究方法
        二、田野工作介绍
        三、论文结构与内容
第二章 社会转型中萨满教复兴的文化政策环境
    第一节 蒙古国社会转型
        一、蒙古国生态人文概况
        二、社会转型与民众生计变迁
        三、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第二节 蒙古国城市生境
        一、亦城亦乡的蒙古包区居住环境
        二、蒙古包区的居民及其生活状况
        三、困境中居民对宗教解禁的呼吁
    第三节 蒙古国宗教政策与宗教复兴现状
        一、当代蒙古国宗教政策法规
        二、传统与非传统宗教发展现状
        三、蒙古国的宗教格局与萨满教复兴
第三章 萨满教观念体系的变迁与调适
    第一节 蒙古萨满教发展史
        一、大蒙古国至元朝时期的萨满分层
        二、明清时期的萨满教衰落与萨满分类
        三、蒙古人民共和国宗教肃清时期的“佛博一体”
        四、宗教解禁后蒙古国边区的萨满教遗存
    第二节 萨满教世界观的调适
        一、对三界宇宙观的新型解释
        二、灵性自然观的代际传承
        三、城市居民的灵魂观
    第三节 萨满教核心神灵信仰的传承
        一、不断丰富的腾格里信仰
        二、山神、水神与山水神
        三、驱使萨满领神的翁滚祖灵
第四章 萨满领神出道的过程及其调适策略
    第一节 作为神圣资本的萨满病
        一、萨满病与加入式梦境
        二、萨满师徒关系的缔结
        三、唤醒萨满特性与入迷的康复治疗
    第二节 体现圣俗身份转换的萨满服饰和法器
        一、萨满神服及其象征意涵
        二、脱魂与附体的工具:口弦琴和单面鼓
        三、进攻与防护的法器:神杖、铜镜及其他
    第三节 确立正统萨满身份的领神出道全过程
        一、确立萨满身份的初次公开领神
        二、获得社会认可的祭祀山水神仪式
        三、巩固萨满身份和强化族人信仰的祭灶仪式
第五章 萨满教治疗仪式类型及其功能调适
    第一节 地方性疾病认知
        一、大众疾病观
        二、医院条件与治疗缺陷
        三、萨满教的病因论
    第二节 平衡个体身心的祛污净化仪式
        一、亲历净化仪式
        二、治疗躯体性污染的仪式
        三、治疗心性污染的仪式
    第三节 调节个体与他者关系的治疗仪式
        一、缓解家庭矛盾的治疗仪式
        二、了结邻里恩怨的萨满教仪式
        三、破除萨满诅咒的降神仪式
    第四节 重塑人与自然关系的禳灾祈福仪式
        一、向自然神祈福的祭祀圣湖仪式
        二、禳解新冠疫情的血祭大地仪式
        三、为国祈福的不儿罕山祭天仪式
第六章 应对与调适失范状态的萨满教社团
    第一节 当代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失范状态
        一、萨满教传承的失范性
        二、萨满教仪式与治疗实践的无序性
        三、萨满牵线“病人”的随意性
    第二节 萨满教社团及其创立
        一、萨满教组织的创立流程及发展现状
        二、学者与草根萨满合作创办的“灶火中心”
        三、统合萨满教组织的联合会及其创新型社会角色
    第三节 萨满教组织领导人物的互动与博弈
        一、共推的“典型”:国家大萨满边巴道尔吉
        二、萨满之父:奥德格日乐
        三、共谋与博弈的领导关系
    第四节 规范萨满教复兴发展的团体性活动
        一、对萨满的教学、考核与认证
        二、组织恢复萨满教传统祭祀与祈福的习俗
        三、推动多元社会文化活动的萨满教组织
结论
    一、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传承与调适
    二、萨满教当代复兴与若干宗教社会问题
    三、蒙古国萨满教研究的学术启示
参考文献
西里尔体及畏兀儿体蒙古文字母的拉丁转写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5)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前人的研究
        (一)蒙古国的卫拉特长调研究现状
        (二)中国卫拉特蒙古长调研究
        (三)俄罗斯的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
        (四)卡尔梅克长调研究
        (五)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的其他语言研究
    二、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四、问题的提出
第一章 卫拉特蒙古部族概述
    第一节 卫拉特蒙古历史
        一、卫拉特名字的由来和意义
        二、卫拉特蒙古历史
        三、卫拉特部族们
    第二节 卫拉特蒙古的婚礼习俗
        一、结婚年龄
        二、选择一个新娘
        三、求婚
        四、给彩礼和拿嫁妆
        五、制作蒙古包
        六、婚礼告别歌曲
        七、教育歌曲
        八、献祭长调
    第三节 卫拉特蒙古的宗教信仰的关系
        一、卫拉特蒙古的宗教
        二、卫拉特蒙古宗教长调《沙斯惕尔道长调》
第二章 卫拉特蒙古部族长调概述
    第一节 卫拉特蒙古民间口头艺术、乐器、舞蹈
        一、民间口头艺术
        二、民间乐器
        三、卫拉特蒙古舞蹈
    第二节 卫拉特长调分类,形式特点
        一、长调的名称和起源
        二、长调分类
    第三节 旋律特点
        一、长调旋律的结构、形式
        二、长调旋律音阶、调式
        三、长调旋律音调和动作
    第四节 节奏特点
    第五节 歌词特点
        一、卫拉特蒙古语言
        二、卫拉特蒙古歌词的节与行
        三、卫拉特歌词的格律与修辞
        四、卫拉特歌词的格律与韵律
        五、卫拉特蒙古族长调歌词的意义
第三章 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的特征及《美丽的棕灰色走马》长调分析
    第一节 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研究现状
        一、中国境内的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研究现状:
        二、蒙古国土尔扈特部族长调研究
        三、卡尔梅克长调研究
        四、国外土尔扈特长调研究
    第二节 土尔扈特部族历史和特点
        一、土尔扈特名称含义
        二、土尔扈特蒙古族历史由来
    第三节 《美丽的棕灰色走马》土尔扈特长调唱的环境和仪式
        一、奉献长调
        二、教育长调
        三、哭嫁长调
    第四节 《美丽的棕灰色走马》土尔扈特长调歌词分析
    第五节 《美丽的棕灰色走马》土尔扈特长调旋律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呼和浩特古代壁画发展演变及其艺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和范围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呼和浩特地区壁画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内蒙古地区历史沿革与宗教观念
        一、内蒙古地区历史沿革
        二、内蒙古地区宗教观念沿革
    第二节 呼和浩特地区壁画的演进及其特征差异
第二章 呼和浩特地区早期壁画艺术特征及其发展
    第一节 呼和浩特地区岩画艺术特征及内容表现
        一、呼和浩特地区岩画艺术特征
        二、呼和浩特地区岩画内容表现
    第二节 呼和浩特墓室壁画艺术特征及内容表现
        一、呼和浩特地区墓室壁画艺术特征
        二、呼和浩特地区墓室壁画内容表现
第三章 呼和浩特地区召庙壁画及其艺术特征
    第一节 召庙壁画题材分类
        一、藏传佛教题材
        二、政治历史事件题材
        三、本土风俗题材
    第二节 召庙壁画的藏地艺术特征
        一、构图样式特征
        二、人物造型特征
        三、线条设色特征
    第三节 、召庙壁画的汉地艺术特征
        一、长卷式构图
        二、风景人物特征
        三、笔墨技法特征
    第四节 召庙壁画的本土艺术特征
        一、人物造型特征
        二、风俗场景特征
        三、线条设色特征
第四章 研究呼和浩特地区古代壁画的意义
    第一节 研究草原文化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研究草原美术的独特性意义
    第三节 对当下国画创新发展的启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拉铁摩尔在新疆的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拉铁摩尔新疆之行总述
        一、考察背景与准备工作
        二、路线及范围
        三、研究成果
    第二节 新疆的民族与宗教研究
        一、新疆的宗教
        二、新疆的民族
        (一)“有领土依托”的民族
        (二)“无领土依托”的民族
        三、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
    第三节 新疆的社会形态研究
        一、绿洲社会
        (一)沙漠绿洲
        (二)草原绿洲
        (三)次级绿洲
        二、边疆过渡地带及其结构
        (一)垂直社会结构
        (二)“集权化”与“去集权化”的政治结构
    第四节 新疆研究的学术价值
        一、新疆考察的特点
        (一)新方法的运用
        (二)新材料的搜集
        (三)新思想的提出
        二、人类学研究的意义
        (一)强调少数民族主体地位
        (二)唤起世界对内亚边疆的广泛关注
        (三)引发人类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拉铁摩尔在东北地区的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东北之行总述
        一、考察背景与足迹
        二、研究成果
    第二节 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研究
        一、蒙古族的族群认同
        二、赫哲族的社会构成及传统习俗
        三、满族的民间故事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移民与生计方式
        一、移民类型
        二、生计方式
    第四节 “贮存地”理论
        一、“贮存地”及其内涵
        二、理论特点
        (一)以主权争夺为核心
        (二)以“固定疆界”为参照
        (三)以“历史循环”为基础
        (四)以社会互动为主要表现
    第五节 东北调查的人类学意义
        一、东北考察的特点
        (一)研究领域广泛
        (二)研究范围广泛
        二、创造性的理论观点
        三、与新疆考察之比较
        (一)研究方法的转变
        (二)研究角度的转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拉铁摩尔在蒙古的人类学研究
    第一节 蒙古纪行总述
        一、考察背景、路线及范围
        二、研究成果
    第二节 蒙古的草原游牧社会
        一、游牧社会内部的演化规律
        二、中原农业社会与草原游牧社会的互动循环
    第三节 蒙古的萨满主义与喇嘛教
        一、蒙古的萨满主义
        二、蒙古的喇嘛教
    第四节 蒙古族的民族主义与革命运动
        一、蒙古的民族主义
        (一)蒙古民族主义的形成
        (二)蒙古民族主义的对比
        二、蒙古的革命运动
        三、蒙古族的民族意识及自我认同
        (一)西方的族群认同理论
        (二)蒙古族的民族意识
    第五节 蒙古调查的学术价值
        一、研究方法
        (一)个案访谈与口述史
        (二)比较研究
        二、与西方同时代蒙古研究者的比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拉铁摩尔与中国人类学
    第一节 拉铁摩尔的中国史观与汉学人类学思想
        一、拉铁摩尔的中国史观
        (一)“中华民族”的观念
        (二)中国边疆各族群的密切互动
        (三)中国的政治形势
        二、拉铁摩尔的汉学人类学思想
        (一)“非汉人社会”与“汉人社会”的自我定义和相互定义
        (二)在“卷入”和“被卷入”之间的“非汉人社会”
        (三)在丰富的地方多样性中的“汉人社会”
    第二节 拉铁摩尔对中国人类学研究的启示
        一、从拉铁摩尔的研究方法看人类学区域研究的转向
        二、从拉铁摩尔的分析视角看“中国”与亚洲内陆边疆
        三、从拉铁摩尔的理论创见看人类学叙事中的局限与不足
        (一)忽略某些特定因素
        (二)过分夸大其理论重要性
    第三节 总体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萨满神歌与文学 ——以尼席本《萨满神歌》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价值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萨满神歌》的诞生
    第一节 尼席本《萨满神歌》
    第二节 萨满神歌与蒙古族文学
    第三节 萨满神歌的艺术手法
第二章 萨满神歌的文学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萨满神歌》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第二节 召唤、招魂神歌的认识与疗愈功能
    第三节 祈福类神歌的审美价值
第三章 萨满神歌对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第一节 现当代诗歌中的萨满传统
    第二节 现当代小说中的萨满元素
    第三节 现当代散文和剧作中的萨满思想
    第四节 新时期萨满文化的诗性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探究蒙古族萨满舞蹈流失成因及发展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蒙古族萨满舞蹈的历史追溯
    (一)蒙古族“萨满”文化形成背景
    (二)蒙古族萨满文化到萨满舞蹈的寻觅过程
    (三)蒙古族萨满舞蹈的审美取向
二、蒙古族萨满舞蹈流失成因
    (一)蒙古族萨满舞蹈发展兴衰
    (二)蒙古族萨满舞蹈流失缘由
三、发展蒙古族萨满舞蹈价值所在
    (一)蒙古族萨满舞蹈陶冶人们的精神内涵
    (二)蒙古族萨满舞蹈孕育的社会功能
    (三)蒙古族萨满舞蹈具有独特的审美属性
四、时代背景下蒙古族萨满舞蹈发展思略
    (一)设立传统萨满舞蹈节
    (二)汲取传承人丰富的蒙古族萨满舞蹈文化
    (三)建设规范性蒙古族萨满舞蹈学科单元
    (四)建立区域性蒙古族萨满舞蹈系统
    (五)组织前沿开放式学术交流平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问题
        (一)选题背景
        (二)田野点选取
        (三)研究问题: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乡村社会的融入
    二、相关概念阐释
        (一)河西走廊
        (二)金塔寺与“金塔寺”
        (三)文化涵化
        (四)“文化边缘”与“文化边‘源’”
        (五)阶序理论
        (六)民间信仰
        (七)社会融入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关于宗教对话与宗教身份认同的研究
        (二)以往对藏传佛教寺院的研究概况
        (三)藏传佛教在藏区以外传播的研究概况
        (四)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研究概况
    四、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理论范式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五、金塔寺:文化汇聚地带的藏传佛教
        (一)田野点的自然地理概况
        (二)田野点的人文概况:“金塔寺”与金塔寺
第一章 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的传播
    第一节 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历史概况
        一、河西走廊的藏族部落和人口
        二、河西走廊藏传佛教的传播概况
        三、20世纪中期以前河西走廊藏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武威地区藏传佛教的传播
        一、20世纪中期以前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播概况
        二、20世纪中期以后武威的藏传佛教传承状况
    小结
第二章 国家、地方社会与寺院重建
    第一节 国家在场与金塔寺重建
        一、国家政权在制度、政策层面对寺院的管理
        二、国家政权在符号象征层面对寺院的影响
    第二节 民间力量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民间文化组织的公共号召力
        二、藏传佛教信仰群体对寺院重建的影响力
        三、民间社会力量之于寺院重建的意义
    第三节 既有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与金塔寺的重建
        一、汉族传统民俗观念对寺院文化的接纳和承受
        二、现代经济发展对寺院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藏传佛教的信徒身份表述
    第一节 居士群体中的城乡身份差异
        一、疏离寺院的村里人
        二、主动亲近寺院的城里人
    第二节 信徒身份的获得与维护
        一、基于情境性社会关系的信徒身份获得
        二、信徒身份的辨识、强化和维护
    第三节 民众宗教信仰实践中的文化调适
        一、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调试
        二、节日中的宗教信仰互动与融合
        三、生命历程中的宗教信仰表述与互动
    小结
第四章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文化的互动
    第一节 金塔寺与地方“神灵”的互动
        一、“神”之来路——地方多元信仰中的“神灵”
        二、藏传佛教对地方“神灵”因素的采借
        三、“众神和谐”——地方宗教信仰惯习
    第二节 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一、地方社会中的宗教神职人员
        二、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眼中的彼此
        三、金塔寺僧俗与地方宗教神职人员的互动
    第三节 藏传佛教与地方宗教信仰在仪式层面的互动
        一、挂“红”——从红色被面向红色哈达的转变
        二、“被互动”的藏传佛教——记一位“神人”对金塔寺的特殊情感
        三、佛还是道:丧礼引出的困惑与确信
        四、众望所归——记一次供龙王法会
    小结
结论与思考
    一、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一)宗教信仰的阶序建构:藏传佛教与地方多元宗教互动与共生的事实与结果
        (二)阶序: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模式
        (三)藏传佛教融入地方社会的影响
    二、对“民间佛教”概念的思考——基于内部视角
        (一)关于现行“民间佛教”等概念的回顾
        (二)对现行概念之暗示意味的反思
    三、对“宗教在地化”的思考——基于外部视角
        (一)田野案例体现的乡土社会宗教信仰实践逻辑
        (二)制度化宗教在基层社会践行“中国化”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喇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萨满教的衰落(论文参考文献)

  • [1]建构俄罗斯布里亚特民族:互动机制、国家制度与民族属性(17世纪至21世纪之初)[D]. 孟根仓.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呼和浩特市藏传佛教寺庙园林研究[D]. 白孟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元朝宗教治理研究[D]. 赵梅兰.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4]蒙古国社会转型中的萨满教研究[D]. 包海波. 兰州大学, 2021(09)
  • [5]卫拉特蒙古族长调研究[D]. 图雅(Munkhtuya). 上海音乐学院, 2021(09)
  • [6]呼和浩特古代壁画发展演变及其艺术特征[D]. 李宇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拉铁摩尔在中国的人类学研究[D]. 韩雨桐.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8]萨满神歌与文学 ——以尼席本《萨满神歌》为中心[D]. 刘帅.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探究蒙古族萨满舞蹈流失成因及发展策略[D]. 胡悦.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10]藏传佛教在河西走廊汉族乡村社会融入研究 ——以武威市金塔寺为例[D]. 姜馥蓉. 兰州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喇嘛教在蒙古的传播与萨满教的衰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