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师专学报的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王棱[1](2020)在《巴人杂文研究》文中指出巴人在杂文方面是卓有成就的大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了大量杂文,进入新中国之后又促成了五十年代杂文创作的短暂复兴,其后因为发表《论人情》《况钟的笔》等招致了残酷的批判和迫害,直至去世。文章以巴人杂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巴人在现当代两个时期的杂文理论及其创作主题和艺术特征,分析巴人杂文对鲁迅杂文精神的继承。通过对前后两个阶段杂文创作的分析中,总结归纳巴人杂文风格转变的成因,并联系个人成长经历和时代背景,挖掘杂文与人与时代之间的深层联系。绪论部分首先对巴人文学活动和革命活动作了整体介绍,探讨巴人杂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梳理巴人小说、诗歌、文学理论及杂文等多方面的成就和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巴人杂文方面的研究现状,从而找到当前学界对巴人杂文创作及理论研究的不足,明确论文突破方向。因而论文在对巴人杂文研究基础上,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章对杂文的发生、发展进行溯源,辨析与小品文、散文等文类的区别,借鉴富有代表性的现代杂文概念,确定杂文的含义和特征。其次对巴人的杂文创作概况进行分期,即:抗战爆发以前、“孤岛”时期、香港和南洋时期以及新中国时期;再根据其杂文创作的内容和风格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以前的杂文创作和新中国时期的杂文创作。最后,总结巴人的杂文创作理论。第二章论述巴人1949年以前的杂文创作主题和艺术特征。1949年以前,巴人的杂文创作主要呈现出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既有对黑暗社会和保守势力的抨击,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依附者的批判和对传统文化心理主要是国民性的解剖,又有对小人物的赞扬和同情。其杂文风格在借鉴学习鲁迅笔法基础上自成一家,表现为对人、对事毫不留情,有犀利泼辣之风。第三章论述巴人新中国时期杂文创作的主题和艺术特征。在新的政治基调与社会环境下,巴人的杂文内容和风格都发生了转变,他快速调整自己的身份立场,积极为完善社会体制献言建议,批评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其杂文风格整体趋向平和,语言也较“孤岛”时期更为平实,同时重视生活经验,善于抓住典型,但依旧延续了五四人道主义精神,开始关注个体的人,弘扬人情、人性。第四章讨论巴人两个时期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孤岛”时期的巴人在新中国却因杂文而被判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在时代革命的浪潮中被迫隐退。不同时代的主动适应和外在因素的强制性规约,其中也隐含着巴人悲剧命运的原因。巴人与同时代人一起发扬了杂文的自由精神和批判意识,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发扬鲁迅精神,坚持杂文创作,体现了思想的自由和解放。
袁耀辉[2](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王泂杲[3](2019)在《近百年《诗经》“赋”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文中指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历经时间的检验更突显其思想意蕴和艺术价值之丰厚。“诗三百”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真实地描绘了两千多年前各阶层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面貌,这些都离不开“赋”的广泛运用。本文主要是以20世纪初至今,一百多年来《诗经》中的赋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整理有关论着发现有期刊论文253篇,着作77本。全文以横向展开研究分为:赋的发生起源、本义、作用及影响四个部分。同时又以时间为纵轴,对赋的研究既注重传统观念的延伸,又结合时代发展有了新的研究方向。学者们结合了民俗学,发生学,文化人类学和心理学等方法对赋展开研究。并且本文在整体上对各家观点之间的继承、断裂进行了梳理分析。纵观各家所论观点,大致归纳为以下四章:第一章对赋发生起源的观点做了梳理,归类分为了三部分。在第一节中,学者们回到了赋发生的具体时代,认为赋起源于原始巫史、祭祀仪式活动之中;在第二节中,学者们认为赋在上古诗舞乐合一的背景中,起初是民间百姓表达情感和生活的歌咏调子,后来赋演变成了周代用于政教的音乐调子;在第三节中,学者们认为赋的起源研究范围不应只是局限于《诗经》,他们以中国古代独特的原始思维方式为基础,从发生学的角度对赋的起源予以探究。第二章是对赋之本义的探讨。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思潮为研究背景,由于学者们解读的视角不同主要分为了四部分:在第一节中,赋的含义是作为诗歌艺术表现手法,具体是对物的直铺和对情感的表达;在第二节中,学者们认为赋的本义是指文学诗歌的体裁;在第三节中,学者们回到了赋发生的历史情景之中,认为赋是作为《诗经》的具体应用方式而存在;在第四节中,学者们认为赋的本义是指对思维方式的构造和表现方式。第三章对赋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分为了三部分。在第一节中,是赋对艺术系统的作用,具体是于对创作者、作品和接受者三个环节的作用;在第二节中,赋的作用升华到了艺术意境层面:具体是对情与景的融合,及赋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展开;在第三节中,对赋与比兴之间作用的争议加以辨析。第四章对赋的影响做了梳理。主要表现在赋对文学、艺术及文化两部分。在第一节中,作为艺术表现手法的赋,在传统文学体裁中如:对文体赋、诗歌、小说等的影响,以及赋在电视、电影、广告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展现出赋具有新时代的研究特色,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在第二节中,赋超出了诗学范围上升到中国文化层面,影响了国人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并作为东方民族文化诗性审美方式影响了世界。可以说对赋的探源,亦是对中国文化发展史的探源。因此对《诗经》之赋的研究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本文通过上述四章对诸学者观点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近百年来《诗经》之赋在整体上有更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司乐[4](2019)在《近百年《诗经》“兴”之研究综述(1900—2018)》文中指出“兴”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关于“兴”的研究始终莫衷一是。本文以“1900年至2018年”为具体的时间范围,共收集整理了23本专着,336篇文献资料,其中包括学位论文23篇。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对近百年关于“兴”的研究成果以及发展流变做一次理论梳理。全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兴”的起源。五四运动之后,闻一多在讨论“兴”与“隐语”的渊源时,最早触及到了“兴”的起源问题。建国后,张朝柯的“劳动说”将“兴”的起源研究引入到原始歌舞中。改革开放后,赵沛霖提出“兴”起源于原始宗教的理论,将这一问题的讨论推向了高潮。同期,叶舒宪和涂元济从主观意识出发,将“兴”的起源追溯到原始思维中。第二章,“兴”是否取义。20世纪初期,“兴”是否取义的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笔者对具体的观点进行梳理,将讨论的焦点归纳为谐音类、取义类和声兼义类,并分析了各类理论在当今学界的认同度。第三章,“兴”的分类。笔者以“他物”与“所咏之词”间的关系、起兴的方式以及“兴”的性质为依据,就每一个大背景下学者的具体观点进行详细区分,进而获得一个较为清晰的分类框架。第四章,“兴”的作用。笔者主要讨论了“兴”在经学、文学和美学领域的担当。其中,经学中的“兴”表现为一种兼具美刺和谲谏作用的政治外交手段。而文学中的“兴”主要以诗歌为研究对象,强调“兴”在诗歌中押韵起情、象征暗示和创造意境的作用。美学中的“兴”则融合在由创作、表现和欣赏三个层面构成的审美体验中。纵观20世纪以来关于“兴”的研究,理论多而杂,成果繁而散。笔者根据具体的文献资料,从上述四个方面入手,力图对百年来“兴”的研究情况做出整饬。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可以为今后关于“兴”的研究提供一个清晰的资料参考,从而推动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进程。
司家瑜[5](2019)在《近百年《诗经》“比”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文中研究表明“赋、比、兴”是围绕《诗经》产生的三个传统诗学概念,“比”作为其中一个独立的范畴,初见于《周礼》。关于《诗经》“比”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来受古今学者的重视。对于近代以前“比”的研究资料,萧华荣先生在《意境·典型·比兴编》一书中已作过汇集。但还未有学者对1900年以来“比”的研究作单独的整理与归纳。1900年以后《诗经》“比”的研究和之前相比,研究范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嬗变,研究成果也是硕果累累。这一时期众多的学术成果是值得以一篇综述来全面梳理的。于是,本文从这个研究空缺入手,将1900年至今《诗经》“比”的研究按研究历程的特点,分为三个阶段:一、20世纪初至建国前,由于西方“文学”与“史”的观念引入中国,于是《诗经》“比”的研究从“宗经”的传统下脱离出来,开始纳入文学、史学的范畴,为后世开启了新范式;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受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诗经》“比”的研究成果数量极少,且研究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新民歌服务。但这一时期也不乏重要的成果出现;三、改革开放后至今,《诗经》“比”的研究迎来了全新风貌,研究成果也最为丰富。由于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比”的研究范式再次发生嬗变,在之前研究视角的基础上,开始运用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开拓新的领域。总体呈现出细化、深入的学术特点。本文再按每一阶段的研究视角进行归类,总体包括本义考据、表现方法、思维方式、美学价值、研究史、文化起源、比较研究等几个方面。其中,只有表现方法的研究是从1900年至今始终没有离开学术视野的,受学者关注最久。此外,本文不仅对研究文本做了详细分析总结,且对不同学者观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了大致描述,并尽量客观地评价其得失。在文章最末的结语部分,针对《诗经》“比”当前的研究不足之处,笔者尝试提出了几点建议。总之,本文全面勾勒了20世纪以来《诗经》“比”的研究脉络,探讨了其中的成绩与不足,以期让读者对20世纪以来《诗经》“比”的研究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陆晗昱[6](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包智慧[7](2019)在《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史论》文中研究说明建国三十年(1949-1978)《史记》文学研究是《史记》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代和环境的特殊性,本时期的研究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和政治内容,呈现出与以往各个研究阶段不同的研究特点。对建国三十年的《史记》文学研究成果进行整体观照,不但有助于总结这一时期的研究经验,而且对当今《史记》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亦有助于研究的继续深入。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进行概览。首先是对本时期文学研究的时代大背景进行简要的介绍,再根据研究内容和特点,将这一时期《史记》文学研究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其次对建国三十年的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分为专着和论文两类,并分别介绍了此期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和成绩。再次从司马迁的政治和哲学思想入手,探讨了司马迁的“人民性”和“唯物论”思想,以期勾勒出《史记》文学研究的学术背景。最后从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问题的深入化和扩大化、争鸣氛围浓厚等三个方面总结本时期文学研究的特点。第二章,建国三十年司马迁研究。本章包括司马迁生平研究和司马迁评价研究两部分。在司马迁生平研究方面,学者从生年、卒年、游历三个方面对司马迁的生平行事作出了较深入的考证,但是由于缺乏直接的史料依据,这些问题并未得到妥善解决。同时,学者们还探讨了司马迁的贡献及其地位,对司马迁在中国史学、文学甚至是世界史学上的地位和影响都给予了肯定和赞扬。第三章,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本章包括编纂体例、人物研究、语言艺术、叙事艺术和其他研究五部分。本时期的文学研究在前代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运用文本细读法,对《史记》的编纂体例、写人、语言、叙事艺术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对《史记》中的多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具体分析。此外,学者们对《史记》的书名、《史记》的传播、司马迁与档案工作之间的关系、“马班异同”等几个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讨,不仅推进了传统课题的深化,同时还开辟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但囿于时代,本时期的文学研究存在着研究面过于狭窄,研究文章过于零碎化,对《史记》个案研究不足的现象。第四章,建国三十年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相比较司马迁哲学和政治学思想研究的活跃与深入,本时期的文学思想研究显得凝滞,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也基本在“发愤着书”说、“春秋笔法”理论和“实录精神”这三个方面,与建国前的研究相比差别不大,仅在“实录精神”的分析上有所深入和开拓。
赵丽婷[8](2019)在《新时期以来《论语》文学性研究述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以来对《论语》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在经学、思想、哲学等传统研究领域之外,迅速开辟了一条对《论语》文学性研究的道路。论文立足于新时期以来有关《论语》文学性研究的成果,从《论语》文学性研究的发生、内容以及所运用的理论与方法上,探讨《论语》文学性研究的内在动因及其发展规律,深化对《论语》文学性研究的认识。全文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前言部分交代了论文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现状,同时梳理“文学性”在中国的出现与发展,界定其在中国文学界的含义,即文学的、艺术的、文学价值、文学色彩等,确定论文研究的范围。第一章论述《论语》文学性研究的产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论语》文学性研究的产生首先得益于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给予的独立文本定位以及新时期后所赋予《论语》的独立且承载历史印记的文本定位,这一文本定位为《论语》的文学性研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其次西方文学观的引入为《论语》文学性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再次《论语》本身所蕴含的文学因素为《论语》文学性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最后研究者的努力推动了《论语》文学性研究的发展。第二章论述对《论语》文学性的肯定。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充分肯定《论语》的文学性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三章论述《论语》中人物艺术形象的确立。新时期以来,在文学性研究的视角下,研究孔子形象的文章大量出现,这些研究在一定意义上使孔子的形象具有“去圣化”的特点,赋予其真实可感、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形象,同时也解读了包括孔子弟子在内的其他人物形象,并开始对《论语》中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展开批评。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以来对《论语》艺术研究的突破。新时期以来,随着新理论与新方法的不断引进,对《论语》语言艺术、修辞艺术及叙事艺术的研究不断朝着系统化、具体化的方向发展。结语部分对新时期以来对《论语》文学性研究的成果得失进行总结,揭示其内在的发展动力与发展规律。新时期以来,对《论语》文学性的研究,首先确立了孔子的艺术形象,并使其具有“去圣化”的特点。此外,出现了对《论语》的技巧批评,包括语言艺术、修辞艺术、叙事艺术三个方面,且这些批评朝着系统化、具体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论语》文学性的研究也存在着不足,即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与研究阵地。此后的研究可沿着这一方向继续发展。
浦晗[9](2018)在《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文中研究表明南戏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形式,以高度综合的艺术形式,结束了中国戏剧漫长的酝酿期,揭开了中国戏剧成熟期的篇章。它上承歌舞百戏,下启昆腔乱弹,是中国戏曲发展历程中一个的重要节点。但由于古代文人的偏见与“重北轻南”曲学思维的影响,南戏在古时却罕有学者关注,有关南戏的记载和研究也呈现出片面、破碎而单一的特征,人为地造成了巨大的学术空白。晚近以降,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引发了学术语境的新旧转向,传统学术在对西学的调试与顺化中走向裂变,正统诗文的地位趋于式微,民间通俗文艺的社会价值在各类文体的“文学革命”中得以重估,并被提振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蕴含的学理价值也被学者逐渐发掘,中国民俗学的大幕缓缓揭开。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批在近代教育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学人开始以现代学术的理念对南戏进行观照,初步建构了近代南戏研究的范式。随着一批重要文献的陆续发现,众多国内外的民间文学研究者利用这些文献展开了对南戏剧目与曲文的辑佚,以此还原南戏真实的历史面貌,搭建南戏研究的文献基础;与此同时,晚近佛学的复兴与“文化移动论”学说的引介,为“印度戏剧输入说”的酝酿提供了理论温床及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诱发了学界对南戏产生问题的集体性探讨,客观地形塑了现代南戏史述的完整模式。南戏研究也在这一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中走向了的专门化。南戏学术伴随着百年学术的整体进路而升降沉浮,在形成专题思想史的同时在其间清晰地呈现出了学术之“势”。二十世纪下半叶,起步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所带来的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功利性诉求,以及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要,最终在1956年引发了文艺界对《琵琶记》的大讨论。在这场盛况空前的讨论中,这一批由“旧”入“新”的学者开始尝试以文艺社会学的理念去阐释古代经典文本,在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中坚守着学术的主体性,平衡着学术与政治的天平,并在“大讨论”之后将南戏研究带入了第二个历史高峰。但随着意识形态的强化步入极端,南戏研究也无力抗争地迅速陷入了政治的泥沼,成为了庸俗社会学的注脚。文革结束以后,学界通过深刻的学术反思重塑了学术的传统与谱系,在方法论的自觉与燥热中,西方文艺研究的理论体系渗入了传统戏曲研究的畛域,南戏研究也顺着新时期文艺研究解构式的后现代逻辑而逐步走向了多元化。深入到具体的研究事项,作为研究核心内容的南戏史述最终要通过“释名”而达到了意义的完成,而“释名”的过程则具象地勾勒出了史述之“度”。史着中的南戏书写直观地展现了现代南戏研究的“格局”与“视角”。南戏的历史研究则是南戏研究中最为核心也是争议最多的研究领域。但在这诉讼纠纷与公案频出的南戏史述中,南戏本身的名称亦得到了学界最大程度地辨析,学者开始有意识地在戏曲史的视阈下串联历史中的南戏文献,各种称谓被历时性地从文献记载中析出,并与南戏发展的历史相连接,南戏的概念从长时期割裂式的平面变成了立体而关联的图示。在“正名”的过程中,南戏所指称的对象逐渐“僭越”了短时段与单一化剧种的矩矱,而具备了整体性的戏曲史与戏曲学意义,逐步生成了完整而立体的学科概念。南戏研究百年的历史进程生发了南戏作为学科的意义,也同时建构了多元的研究维度与学术空间。这些多元的研究层次构成了南戏作为现代学科的内部结构,生动地描摹了研究者的审视之“维”。文献是研究的基本面,文献的发现、整理与研究贯穿了现代南戏研究从始至今的整个流程,也塑造了南戏研究“言而有据、论从史出”的学科品格。舞台艺术的研究则以文献为基架,又同时最大程度地延展了文献研究的意义,补充了文献视角的单一性,构成了南戏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支点。而在文献与舞台艺术的研究维度之外,南戏学术还有一个“日常”与“非日常”的社会学空间。前者在向上的立场中强调南戏作为宏观的社会结构及其具备的社会功能,后者则在向下的方向里呈现了其作为民间微观社会行为的社会观念。这一社会学的批评空间最大程度地延展了南戏学科的边界,为南戏形成发展等问题的戏曲史研究、舞台艺术研究,以及版本、剧情、思想等方面的文本研究,提供了从社会外围因素出发的观察视角。总体而言,南戏研究从近代的起步至今,在百年时光的洗礼与沾溉中,在一代又一代戏曲学人的开拓与耕耘下,取得了丰硕而瞩目的成就。它整体性地融入了中外思想文化的百年历史进程,其本身即构成了一部完整了现代思想史。在南戏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关于南戏的学术共同体随之聚合并分衍,一个个南戏学术重镇陆续建设,最终形成了富有层次感的当代南戏研究格局。随着学界对南戏的剧目、曲文辑佚工作的进展,对南戏发生、发展历史梳理的深入,南戏的历史面貌被逐步还原,文献中关于南戏的概念也得以重构、拼接,多维的研究层次也随之生成,从外到内地形构了“南戏学”的内涵与意义。
何甄芳[10](2015)在《侯方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侯方域爲“明末四公子”之一,又名列“清初古文三大家”,无论是在明末的社会还是文坛上都有其一席之地,他也经历并见证了明清易代之际所发生的重大变故,特别是晚明民间动乱与清军入主中原及晚明弘光小朝廷的建立都为他的人生带来不小的冲击。但因着後来《桃花扇》问世所产生之影响,人们多误解了戏剧中的侯方域为真实的侯方域,故此,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历史中的侯方域,本文将从他所处之时代史料与他所着的《壮悔堂文集》和《四忆堂诗集》出发,去重新认识他的人品性格与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绪论部分描述本文写作之缘起,目前侯方域作品之流传版本,对他的研究成果与本文之研究方法。主体部分共六章。第一章介绍侯方域所处之时代背景及其家世渊源,考察其祖父辈在担任朝廷要职中所表现的刚正不阿的精神对侯方域性格与思想之影响,因为家族的家风与精神,对形成一个人的人格倾向非常重要。第二章通过对侯方域与阮大铖的关系考,来探讨侯方域遭阮大铖迫害的前因後果。侯方域人生最辉煌时期,就是其於崇祯己卯在金陵参加秋闱之时,他成为当时备受推崇的复社中坚份子,故此阉党阮大铖想通过他来缓和自己因《留都防乱公揭》而被复社士人抨击的尴尬场面,而侯方域的断然拒绝则使得自己成为阮大铖不断迫害报复的对象。因着《桃花扇》之盛行,李香与李香君变成了同一个人,而侯李之结局亦成爲後人津津乐道之话题,而本文第三章则梳理了历史上有关李香的史料,与流传的有关李香君的说法来探讨李香君的最後归宿。第四章则是通过侯方域的自身性格抱负、入清後与清廷官员的往来状况、应试之後的表现这三个层面来讨论他在顺治八年的应试是自愿抑或被迫,以期得出公允之评。侯方域於顺治八年的应试,使其失去了“遗民”之资格,更甚的还被冠上“变节者”之千古骂名,但以当时境地的侯方域而言,自愿应试与否,似乎并不该成为界定他人格形象的一个标准,毕竟在那样的一个时代背景,有许多选择是因着环境与人之性格等等原因而做出的决定,是不可一言以蔽之的。第五章则重论侯文之价值。侯方域散文有“清初三大家”之称,当时人在论古文时,“率推侯朝宗第一,远近无异词。”并许之以“才子之文”的定位。但在备受推崇之时,亦有不少的质疑,比如论其散文乃“本领浅显”、“是非失情实者”及“尚不脱小说家习气”等就是最常被提及的缺点。故此本章就围绕着上述各方面来探讨侯方域之古文,找出何以人们会那麽批评的原因,并重新定位侯文之价值。第六章则是对侯方域“诗追少陵”的再省察。人们在提侯方域的文学成就时,多只提其文不提其诗,这似乎让人觉得侯方域不会写诗,其实不然,侯诗甚至还被认为是“诗追少陵”。故此本章就着重讨论侯方域诗歌“学杜”的渊源与“学杜”在其诗歌创作中之影响,并通过他的“以诗存史”及“悯乱情怀”诗作来省察他学杜的优劣得失。
二、略谈师专学报的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师专学报的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巴人杂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价值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巴人杂文创作及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巴人杂文创作概述 |
第二节 巴人杂文创作理论 |
第二章 1949年以前:一切为了战斗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杂文创作主题 |
第二节 1949年以前杂文创作艺术特征 |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关注人情,提出建议,趋向平和 |
第一节 新中国时期杂文创作主题 |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杂文创作艺术特征 |
第四章 巴人杂文创作转变缘由 |
第一节 革命理想与时代交融中散发的光和热 |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政治体制冲突下的悲剧命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巴人杂文创作年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近百年《诗经》“赋”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诗经》之赋的起源 |
1.1 赋起源于巫术宗教 |
1.2 赋起源于民间歌谣 |
1.3 赋起源于原始思维 |
第二章 《诗经》之赋的本义 |
2.1 赋作为诗歌艺术方法 |
2.2 赋作为文学诗歌体裁 |
2.3 赋作为《诗经》的具体应用方式 |
2.4 作为思维的建构及表现方式 |
第三章 《诗经》之赋的作用 |
3.1 赋对艺术系统的作用 |
3.1.1 赋对创作者的作用 |
3.1.2 赋对作品的作用 |
3.1.3 赋对接受者的作用 |
3.2 赋对艺术意境的作用 |
3.2.1 情景物我的相融 |
3.2.3 时空意象的展开 |
3.3 赋与比兴作用辨析 |
第四章 《诗经》之赋的影响 |
4.1 赋对文学与艺术的影响 |
4.1.1 赋对文学方面的影响 |
4.1.2 赋在艺术方面的影响 |
4.2 赋对文化层面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近百年《诗经》“兴”之研究综述(1900—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兴”的起源 |
1.1 “兴”起源于原始歌舞 |
1.1.1 原始歌唱 |
1.1.2 原始舞蹈 |
1.2 “兴”起源于原始宗教 |
1.2.1 原始兴象 |
1.2.2 原始祭名 |
1.3 “兴”起源于原始思维 |
1.3.1 原始思维 |
1.3.2 《周易》卦爻辞 |
第二章 “兴”是否取义 |
2.1 谐音说 |
2.1.1 古史辨派的观点 |
2.1.2 对古史辨派观点的继承 |
2.2 取义说 |
2.2.1 对古史辨派的反驳 |
2.2.2 用形象思维解释 |
2.2.3 从其他角度解释 |
2.3 声兼义说 |
2.3.1 对古史辨派的反驳 |
2.3.2 用“兴”的含义解释 |
2.3.3 用民歌解释 |
第三章 “兴”的分类 |
3.1 以“他物”与“所咏之词”间的关系为原则 |
3.2 以“兴”的性质为原则 |
3.3 以起兴的方式为原则 |
第四章 “兴”的作用 |
4.1 “兴”的经学作用 |
4.1.1 对“赋诗”“引诗”传统的理解 |
4.1.2 对孔子诗教观的理解 |
4.1.3 对《毛传》标“兴”的理解 |
4.2 “兴”的文学作用 |
4.3 “兴”的美学作用 |
4.3.1 三个层次 |
4.3.2 组合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近百年《诗经》“比”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20世纪初至建国前《诗经》“比”的研究 |
1.1 对“比”本义的研究 |
1.2 对“比”修辞学方面的研究 |
1.3 对“比”表现方法的研究 |
1.4 其他方面的研究 |
第二章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诗经》“比”的研究 |
2.1 对“比”表现方法的研究 |
2.2 “比”的研究之研究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至今《诗经》“比”的研究 |
3.1 对“比”本义的研究 |
3.1.1 用诗方法说 |
3.1.2 演述方法说 |
3.1.3 诗体说 |
3.1.4 教诗方法说 |
3.2 对“比”表现方法的研究 |
3.3 对“比”思维方式的研究 |
3.3.1 原始思维 |
3.3.2 二元“相性”思维 |
3.3.3 艺术思维 |
3.4 对“比”美学价值的研究 |
3.5 对“比”文化起源的研究 |
3.5.1 宗教仪式说 |
3.5.2 原始思维说 |
3.6 “比”在现代诗学中的流变 |
3.7 “比”与“兴”的比较 |
3.8 “比”与西方诗学中的“比喻”比较 |
3.9 “比”的研究之研究 |
3.10 其他方面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位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岷江地区 |
第二节 峡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荆江地区 |
第二节 湘江地区 |
第三节 赣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
第一节 皖江地区 |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7)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历代《史记》文学研究略叙 |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概览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成果概览 |
一、着作类成果 |
二、文章类成果 |
第三节 《史记》“人民性”讨论 |
一、《史记》“人民性” |
二、司马迁哲学思想 |
第四节 研究特点 |
第二章 建国三十年司马迁研究 |
第一节 司马迁生平研究 |
一、生年研究 |
二、卒年研究 |
三、游历研究 |
第二节 司马迁评价研究 |
一、司马迁的贡献 |
二、司马迁的地位 |
第三章 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 |
第一节 编纂体例 |
一、《史记》“五体” |
二、“太史公曰” |
第二节 人物研究 |
一、写人艺术 |
二、人物形象 |
第三节 语言艺术 |
一、古语、口语、谚语 |
二、人物语言与叙述语言 |
三、讽刺语言 |
四、字法与句法 |
第四节 叙事艺术 |
一、互见法 |
二、寓论断于叙事 |
三、艺术结构 |
第五节 其他研究 |
一、《史记》书名 |
二、《史记》传播 |
三、档案工作 |
四、马班异同 |
第四章 建国三十年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 |
一、发愤着书 |
二、春秋笔法 |
三、实录精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8)新时期以来《论语》文学性研究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论语》文学性研究的发生 |
第一节 《论语》文本性质定位的变化 |
第二节 西方文学观点的引入 |
第三节 《论语》本身的文学性 |
第四节 研究者的推动 |
第二章 对《论语》文学性的肯定 |
第一节 认知上的肯定 |
第二节 理论上的实践 |
第三章 人物艺术形象的确立 |
第一节 “去圣化”的孔子及个性鲜明的弟子 |
第二节 塑造人物艺术手法的研究 |
第四章 《论语》艺术研究的突破 |
第一节 语言艺术 |
第二节 修辞艺术 |
第三节 叙事艺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南戏学术史的存在事实与研究的学理依据 |
二 南戏学术史的研究现状与治史范式 |
三 南戏学术史的叙史范畴 |
第一编 学术之“势”:南戏在现代学术整体中的进路与呈现 |
第一章 传统至现代的滥觞:从“一个失去的环节”到近代研究范式的初建 |
第一节 蓄意的空白:古代南戏研究巡礼 |
一 双重的枷锁:视为“小道”的戏曲与“重北轻南”的曲学思维 |
二 空白的生成:片面、破碎而单一的古代南戏学术史 |
第二节 剧变与契机:学术语境的现代转型与南戏研究的近代化转向 |
一 调试与顺化:经学的退席与晚近的学术转关 |
二 价值的重估:“小说界革命”与民间通史文艺社会价值的凸显 |
三 社会到学术:近代教育体制的建立与民间文艺学理价值的发掘 |
四 底色与分化:民俗学背景中生成的近代南戏研究 |
第三节 学人与学科:第一代戏曲学人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初建 |
一 大家之师:吴梅的曲体研究与现代南戏学谱的编织 |
二 以治经法以治曲:姚华的曲本考订与南戏辑佚之风的肇始 |
三 史述与“现代性”:王国维的戏曲史书写与近代南戏研究范式的生成 |
第二章 剧学中的意义凸显:内外向的双重探原与研究的专门化 |
第一节 双向的体认:戏曲艺术成就的世界认同与学术价值的专学化 |
一 “整理国故”运动的发起与通俗文艺研究的深入 |
二 海外演出的热潮与传统戏曲的世界性认同 |
三 现代戏曲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与专业学术期刊的创办 |
第二节 内向的搜求:剧目曲文的辑佚与的南戏学科肌理的构建 |
一 从青木正儿到郑振铎:姚华之后的践行者 |
二 钱南扬、赵景深与冯沅君:南戏辑佚三大家 |
三 宗志黄与“休休”:学案中遗落的重要缺页 |
第三节 外向的理路:“印度戏剧输入说”的生发与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一 默转潜移的学术语境:晚近佛学的复兴到中印比较文艺研究的兴起 |
二 文化地缘的阐释依据:“文化移动论”的建构至“印度水路”的描绘 |
三 专门化的另一条路径:“输入说”的衍化与现代南戏史述模式的完型 |
第三章 “一元”与“多元”:二十世纪下半叶研究的转型与重构 |
第一节 政治与文艺:戏剧及其研究发展进程中的二次蜕变 |
一 政治主体性的逐渐渗透:从“革命文学”的论争到左联的文艺理论实践 |
二 被立定的方向:《讲话》的发表与文艺对政治范畴的体认 |
三 转变的酝酿:戏曲创作与批评方式的变革与第二次的研究转向 |
第二节 “坚守”与“失落”的临界:《琵琶记》大讨论的因果及学史意义 |
一 “讨论”的起因:遗产价值的阐述与戏曲自我发展的实际需求 |
二 对学术主体性的坚守:“大讨论”对政治意识形态的迎合与疏离 |
三 无力抗争的学术失落:从短暂的高峰向政治一元化的滑落 |
第三节 对传统的追忆与解构:新时期的学科发展与理念更迭 |
一 历史的回溯:传统、系谱与学术共同体 |
二 后现代的逻辑:交叉、解构与多元化 |
第二编 史述之“度”:南戏学术概念及范畴的历史言说 |
第四章 “格局”与“视角”:史着中的南戏书写 |
第一节 “格局”的映现:文学史中的南戏 |
一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确立的过程与最初的标尺 |
二 政治修辞与模式固化:“十七年”及之后文学史中的南戏 |
第二节 “视野”的表达:戏曲史中的南戏 |
一 从青木正儿到周贻白:“文”史与“剧”史的胶着与渐进 |
二 专题与视角:通史的分野与多元化的视阈 |
第五章 自我范畴的确认:关于南戏史的研究 |
第一节 南戏形成之时间:史料解读方式变化而导致的差异与“前移” |
一 “古于北曲”的模糊推定 |
二 “徐说”与“祝说”的择取 |
三 “酝酿期”的折衷与兼容 |
四 “宣和、淳熙之前”的推移与假设 |
第二节 南戏源起之地点:“一点”与“多点”的争执 |
一 “温州源起说”的渊源及确立 |
二 “多点起源说”的提出与争议 |
第三节 南戏艺术之源头:众说纷纭的迷雾 |
一 宋杂剧说 |
二 诸宫调说 |
三 傀儡戏说 |
四 民间剧曲说 |
五 宗教仪式说 |
第四节 南戏的发展与流变:一度失去的“中间” |
一 元代南戏研究的误区与纠正 |
二 南戏声腔流变研究的停滞与发展 |
第五节 南戏历史的下限:界断的难明与合法性的质疑 |
一 以元明代季更迭为界限 |
二 以创作主体的身份为依据 |
三 以昆剧的兴起为标志 |
四 “演进期”的界限代替 |
第六章 “史述”与“名定”:“史述”中的称谓释读与南戏学科概念的嬗递 |
第一节 碎片下的逻辑:古人对南戏名称的记载及其背后的概念认知 |
第二节 分蘖式的关联:南戏名称的近代审视与南戏概念的立体化重构 |
第三节 整合中的正名:辨证中的概念群集与南戏学科意义的完全形成 |
第三编 审视之“维”:现代南戏研究的空间与层次 |
第七章 研究的“基本面”:作为文献的南戏 |
第一节 剧本文献的发现与南戏史研究的深入 |
一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流回及其文献价值 |
二 南戏地方戏文本的发掘与新的研究视点 |
第二节 曲谱、曲选的发掘与南戏辑佚的进展 |
一 《九宫正始》、《寒山堂曲谱》的发现与戏文辑佚的阶段性完成 |
二 明曲选的整理、刊行与新时期的南戏辑佚 |
第三节 文物形态的泛起与研究领域的再延伸 |
一 现代文史研究中的文物传统与戏曲文物学的先声 |
二 刘念兹等人的田野工作与南戏文物概念的成型 |
三 文物视阈下南戏研究领域的延展及分化 |
第八章 表演的形态与场域:作为舞台艺术的南戏 |
第一节 传统曲学的末梢:以“曲唱”为主体的音乐研究 |
一 吴梅的曲律研究与古典曲学“音乐性”的传承 |
二 从“曲律”到《曲体研究》:吴梅的学脉与南戏曲体研究的系统化 |
第二节 从“场上”到“舞台”:现代剧场理论的介入与“舞台艺术”概念的成型 |
一 学人的剧场实践与现代南戏“演剧”研究的萌生 |
二 “排场”与“作场”:传统知识体系中南戏演出形制的解读 |
三 西方剧场艺术视阈下“舞台艺术”概念的确立及研究的发展 |
第九章 “日常”与“非日常”的空间:作为社会结构与行为的南戏 |
第一节 向上的路标:上层建筑“机能”的解读与社会结构中的南戏 |
第二节 向下的指针:南戏研究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与内化 |
一 溯源与回归:“民间性”话语的内置与研究理念的民俗学回摆 |
二 田仲一成笔下的祭祀与演剧:南戏与乡村组织及民俗行为的同质化 |
余论:南戏学术史的形态与研究的“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
附录一 :南戏研究发展年谱(1913-2012) |
附录二 :百年南戏研究文献索引(1913-2012) |
后记 |
(10)侯方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侯方域诗文集的版本与侯方域研究概况 |
第二节 本研究的基本设想 |
第一章 侯方域所处之时代背景与家世渊源 |
第一节 万历乱象下“簪貂相望”之侯氏 |
第二节 天启党争与“东林党魁” |
第三节 崇祯朝的大势倾颓与侯方域的政治期待 |
第四节 易代之际无处安放的政治热情 |
第二章 侯方域与阮大铖关系考 |
第一节 江南第一才子----阮大铖 |
第二节 侯方域与《留都防乱公揭》 |
第三节 侯方域与阮大铖之关系 |
第四节 阮大铖与复社之争之评价 |
第三章 侯方域与李香君关系考 |
第一节 同时人记述之李香 |
第二节 从“李香”到“李香君” |
第三节 李香君归宿说 |
第四章 侯方域自愿应试与否考 |
第一节 “自愿”说与“被迫”说 |
第二节 豪迈多大略,少有济世志 |
第三节 貌似高蹈遁世,实犹未能忘世 |
第四节 壮年有悔,何悔之有? |
第五章 侯文之价值重议 |
第一节 雪苑社对侯方域为文之影响 |
第二节 “本领浅薄”与“是非失情实”辩 |
第三节 “以小说为古文辞”辩 |
第六章 “侯诗追杜”再省察 |
第一节 “诗追少陵”?“病在学杜”? |
第二节 “悯乱似少陵” |
第三节 哀辞独为舒章谅,相惜惺惺倘自伤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略谈师专学报的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巴人杂文研究[D]. 王棱. 西南大学, 2020(02)
- [2]《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3]近百年《诗经》“赋”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D]. 王泂杲. 山西大学, 2019(01)
- [4]近百年《诗经》“兴”之研究综述(1900—2018)[D]. 司乐. 山西大学, 2019(01)
- [5]近百年《诗经》“比”之研究综述(1900年至今)[D]. 司家瑜. 山西大学, 2019(01)
- [6]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7]建国三十年《史记》文学研究史论[D]. 包智慧.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新时期以来《论语》文学性研究述要[D]. 赵丽婷. 聊城大学, 2019(01)
- [9]南戏百年学术史论(1913-2013)[D]. 浦晗. 苏州大学, 2018(12)
- [10]侯方域研究[D]. 何甄芳. 南京大学, 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