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药理作用研究

大白菜药理作用研究

一、羊踯躅根药理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谭春斌,陈小林,刘翔,惠俊敏,瞿显友,高思佳,王云红,王计瑞,张小梅,阳勇[1](2021)在《杜鹃属植物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杜鹃属植物是中药研究研究热点之一,其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从杜鹃属植物的分类、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质量标准等方面,较系统的介绍了杜鹃花属的发展并进行分析总结,着重的分析了杜鹃花属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最后对杜鹃花属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张午寅,王广义[2](2021)在《羊踯躅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中国传统中草药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 G. Don)是一种杜鹃花科杜鹃属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利用有关中草药经典着作、CNKI、Pubmed、SciFinder、Scopus、Web of Science等科学数据库对R. molle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目前为止,从羊踯躅中共提取鉴定出多种化合物,主要包括萜类、黄酮类化合物。羊踯躅是镇痛、抗炎、降压的有效药物,另外还具有杀虫作用。这些发现对于从该植物中发现新药和充分利用该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王玲燕,夏欢,夏桂阳,卫晓红,田贵华,林生[3](2020)在《天然非生物碱类镇痛成分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疼痛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长期疼痛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也给病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已成为当今困扰人类健康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临床上常用的阿片类和非甾体抗炎类镇痛药(NSAIDs)等对肾脏、肝脏、心血管或胃肠道系统会产生不良反应并存在药物滥用的问题,因此,研发毒副作用小、效果显着的新型镇痛药物一直是药物学家追求的目标。天然产物是创新药物的重要来源,如延胡索乙素、草乌甲素等已作为临床一线药物广泛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前期已对天然生物碱类镇痛成分进行了综述,但在此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具有镇痛活性的天然非生物碱成分。该文旨在对具有镇痛活性的天然非生物碱类成分进行综述,以期为扩大基于天然产物的镇痛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邱月[4](2020)在《羊踯躅根及其单体—闹羊花毒素Ⅱ对阿霉素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 G.Don)是一种天然中草药,在传统上被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跌打损伤。在过去三十年间,羊踯躅根在临床上曾被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并取得一定疗效。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是一种原因不明,持续进展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对激素治疗不敏感以及逐渐向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进展。FSGS病理上以肾小球局灶性、节段性硬化,肾小管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晚期纤维化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植物化学分离技术发展,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从羊踯躅中分离鉴定出来。本研究在模拟人类FSGS的小鼠阿霉素肾病(adriamycin nephropathy,ADRN)模型中,分别测试羊踯躅根的乙醇提取物以及从其中分离出的重要单体成分闹羊花毒素II,旨在羊踯躅根中找出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化合物,并探索其机制。第一部分羊踯躅根提取物对阿霉素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目的:验证羊踯躅根提取物对ADRN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1)8周大的雄性Balb/c小鼠通过单次尾静脉注射阿霉素(adriamycin,ADR)15 mg/kg建立ADRN模型;(2)ADRN小鼠分别予以以下治疗,低剂量羊踯躅根提取物(5 mg/kg),高剂量羊踯躅根提取物(60 mg/kg),以及阳性药物卡托普利(30mg/kg),连续灌胃治疗5周;(3)通过PAS染色观察各组肾小球损伤;(4)通过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纤维化;(5)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足细胞标志分子(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6)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结果:(1)低剂量羊踯躅根提取物可显着降低ADRN小鼠尿蛋白和减轻低蛋白血症,而高剂量羊踯躅根提取物无明显治疗作用;(2)低剂量羊踯躅根提取物可明显减轻ADRN小鼠肾小球硬化,以及上调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3)低剂量羊踯躅根提取物可明显减少ADRN小鼠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的阳性面积,以及fibronectin的表达。结论:低剂量羊踯躅根提取物对ADRN小鼠具有减轻尿蛋白和肾小球损伤,以及延缓肾脏纤维化的作用。第二部分闹羊花毒素II对阿霉素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目的:验证闹羊花毒素II对ADRN小鼠的治疗作用以及探索其机制。方法:(1)通过单次尾静脉注射ADR 15 mg/kg建立小鼠ADRN模型;(2)将8周大的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Sham对照组(Sham),Sham对照+闹羊花毒素II 0.04mg/kg组(Sham+R-II 0.04),阿霉素肾病模型组(ADR),以及阿霉素肾病+闹羊花毒素II 0.04 mg/kg组(ADR+R-II 0.04)。其中闹羊花毒素II连续灌胃治疗5周;(3)通过PAS染色观察各组肾小球损伤;(4)通过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肾脏纤维化;(5)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ephrin和podocin的表达;(6)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fibronectin的表达;(7)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间质浸润的炎症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8)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NF-?B p-p65的表达;(9)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TGF-β1,p-Smad3,Smad3和Smad7等TGF-β1/Smad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1)闹羊花毒素II可显着降低ADRN小鼠尿蛋白和减轻低蛋白血症;(2)闹羊花毒素II可明显减轻ADRN小鼠肾小球硬化,以及上调nephrin和podocin;(3)闹羊花毒素II可明显减少ADRN小鼠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的阳性面积,以及fibronectin的表达;(4)闹羊花毒素II可显着减轻ADRN小鼠CD4+T细胞,CD8+T细胞和CD68+巨噬细胞的间质浸润;(5)闹羊花毒素II可显着减轻ADRN小鼠NF-?Bp65的磷酸化;(6)闹羊花毒素II可显着下调ADRN小鼠TGF-β1和p-Smad3的表达。结论:(1)闹羊花毒素II对ADRN小鼠具有减轻尿蛋白和肾损伤的作用,是羊踯躅根在治疗ADRN小鼠中发挥肾脏保护作用的有效单体成分;(2)闹羊花毒素II对ADRN小鼠治疗作用的机制与抗炎作用以及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相关。

薛秋雯,梁爽[5](2020)在《羊踯躅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民间常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二萜类成分是其主要药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等药理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羊踯躅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羊踯躅的研究前景进行了简要展望,以期为羊踯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姚禹民,房鑫,李俊,张继全,阮克锋,梁爽[6](2019)在《羊踯躅二萜类成分和各极性部位的体内外抗炎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 G. Don)二萜类成分和各极性部位的体内外抗炎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制备羊踯躅二萜类成分闹羊花毒素Ⅲ、Ⅵ及羊踯躅水提取液,采用大孔树脂柱色谱法分离不同极性部位(水部位、30%乙醇部位、95%乙醇部位)。体外实验:①取RAW264.7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雷公藤多苷片组、闹羊花毒素Ⅲ组、闹羊花毒素Ⅵ组、羊踯躅水提取液组、水部位组、30%乙醇部位组、95%乙醇部位组,各药物干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处理(浓度100.0、50.0、25.0、12.5、6.3、3.1μg/ml)。培养24 h后,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情况,计算相对存活率。②取RAW264.7细胞分组同前,各药物干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处理(浓度10.0、5.0、2.5、1.2、0.6、0.3μg/ml)。药物作用4 h后,加入2.0μg/ml LPS诱导炎症反应;培养24 h后,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TNF-α和IL-1β的含量,并分别计算各药物对TNF-α和IL-1β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比较不同药物体外抗炎活性的效能。体内实验:①对闹羊花毒素Ⅲ、Ⅵ和各极性部位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评价其毒性大小,并确定体内实验的给药剂量。②各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闹羊花毒素Ⅲ、Ⅵ和各极性部位,连续7 d,末次给药后采用二甲苯诱导耳廓肿胀,比较各组小鼠的耳廓肿胀度,计算肿胀抑制率。结果:体外实验:①羊踯躅二萜类成分和各极性部位在给药浓度≤12.5μg/ml时对RAW264.7细胞增殖无显着影响。②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闹羊花毒素Ⅲ可抑制TNF-α、IL-1β的水平,其IC50值分别为1.87、1.93μg/ml,抗炎效能与雷公藤多苷片相当;95%乙醇部位可抑制IL-1β的水平,其IC50值为9.81μg/ml。体内实验:①闹羊花毒素Ⅲ(LD50为2.35 mg/kg)和闹羊花毒素Ⅵ(LD50为8.47 mg/kg)的毒性均大于雷公藤多苷片(LD50为100.36 mg/kg);各极性部位的LD50值均明显大于闹羊花毒素Ⅲ、Ⅵ;95%乙醇部位(LD50为88.54 mg/kg)的毒性大于羊踯躅水提取液及其他极性部位。②与模型组相比,闹羊花毒素Ⅲ(0.12、0.24 mg/kg)、羊踯躅水提取液(61.88 mg/kg)、95%乙醇部位(8.85 mg/kg)可显着降低模型小鼠的耳廓肿胀度(P<0.05),表现出较强的抗炎活性。结论:以闹羊花毒素Ⅲ为代表的二萜类成分是羊踯躅主要的抗炎活性成分及毒性成分。

姚禹民[7](2019)在《中药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成药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c arthritis,RA)是一种关节破坏性和慢性炎症性疾病,以侵蚀性和对称性的关节滑膜炎为特征,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临床难治疾病之一。羊踯躅(Rhododendron Molle G.Don)为杜鹃花科植物,其果实及花、根等部位均可入药,民间多用于治疗RA。现代临床应用亦证实,羊踯躅根对RA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使用经验丰富。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证实,羊踯躅具有镇痛、抑制佐剂性关节炎、抑制免疫反应等作用,其中二萜类成分为其主要药效及毒性物质基础。但是,羊踯躅毒性较大,且不同批次、不同药用部位中二萜类成分含量差异很大,这成为限制其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的瓶颈性问题。因此,本课题选择二萜类成分含量较高的羊踯躅果实为研究对象,以含量相对较高的代表性二萜类成分闹羊花毒素Ⅲ(Rhodojaponin Ⅲ,Rj-Ⅲ)、闹羊花毒素Ⅵ(Rhodojaponin Ⅵ,Rj-Ⅵ)为指标性成分,对其进行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diterpenoid fraction from fruits of R.molle,DFRM)的成药性研究,具体如下:1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本实验首次建立了以闹羊花毒素Ⅲ、Ⅵ为指标性成分的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采用乙腈(A)-0.3%甲酸水(B)流动相体系,洗脱梯度如下:0-5min,1%A;6-80min,5%A;81-100min,100%A;101-110min,1%A,流速为1.0 m L·min-1,进样量为50μL,选择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55℃,气体流量为1.6 L·min-1,增益值为2,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本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重复,可用于羊踯躅果实以及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中闹羊花毒素Ⅲ、Ⅵ的含量测定。2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研究本文首次建立了LSA-12S大孔树脂和正相硅胶两步柱色谱法从羊踯躅果实中获得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最优工艺参数为:羊踯躅果实粗粉加8倍体积的70%乙醇,回流提取2 h,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浓缩到原体积的1 4,静置12 h后以1000×g的离心力离心8 min,取上清液上样LSA-12S大孔树脂柱,上样体积为2 L上清液/L大孔树脂,上样量为1.3:1(果实生药量:大孔树脂质量),上样流速2 BV·h-1,洗脱流速4 BV·h-1,径高比1:7,依次用5 BV去离子水、7 BV30%乙醇和5 BV 95%乙醇洗脱,收集含闹羊花毒素Ⅲ、Ⅵ明显点的溶液,旋干至恒重,同正相硅胶按质量比1:2拌样,上样正相硅胶柱,径高比1:10,硅胶用量30:1,依次用二氯甲烷:甲醇=20:1,10:1各洗脱12 BV,收集含闹羊花毒素Ⅲ、Ⅵ明显点的溶液,浓缩干燥至恒重,得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其中指标性成分闹羊花毒素Ⅲ、Ⅵ总含量50-60%。本工艺简便可行、经济环保,有较好的工业产业化前景,工艺可行性良好。3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稳定性考察及质量标准研究本文对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及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是其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其他影响因素对指标性成分含量影响较小。此外,对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质量标准进行了制定,包括制法、性状、鉴别、检查、指纹图谱、含量测定、贮藏等内容,以便对其质量进行更好地控制。4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急性毒性研究本实验采用Bliss法对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进行急性毒性评价:计算其对昆明小鼠的LD50为4.0 mg·kg-1,其毒性小于闹羊花毒素Ⅲ单体(LD50=2.8 mg·kg-1)毒性。对死亡小鼠和正常小鼠进行解剖,发现各组织器官无明显变化。5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抗RA药效学评价本文选择CIA大鼠模型对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抗RA活性进行评价:实验结果显示,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高剂量(0.6 mg·kg-1·d-1)具有明显缓解CIA大鼠足肿胀程度(P<0.01)、降低关节炎指数(P<0.001)、降低促炎细胞因子TNF-α(P<0.001)、IL-1β(P<0.01)、IL-6(P<0.001)水平、抑制炎性细胞浸润、保护滑膜的作用,与阳性药雷公藤多苷(50.0 mg·kg-1·d-1)相比,其作用基本相当,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RA活性;同时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治疗窗范围相对更大(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小鼠急毒LD50为4.0 mg·kg-1,雷公藤多苷LD50为100.0 mg·kg-1)。6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抗炎镇痛活性研究本实验采用经典的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模型、醋酸扭体法镇痛模型、热板法镇痛模型对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进行抗炎镇痛活性研究: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高剂量(1.2 mg·kg-1)具有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减少醋酸引起的扭体次数、增加小鼠热板法阈值的作用(P<0.01),效果同各阳性药作用接近,表明其抗炎镇痛活性良好。7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作用机制研究本文采用T、B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并结合CIA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对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作用机制进行探索: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中、高浓度(0.3 mg·m L-1、1.0 mg·m L-1)能够显着抑制T、B淋巴细胞的异常增殖(P<0.01);同时,在抗RA活性研究中,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高剂量(0.6 mg·kg-1·d-1)能够明显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的水平。以上结果表明,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抗RA作用应与其免疫作用和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生成相关。本文首次建立了羊踯躅果实以及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中闹羊花毒素Ⅲ、Ⅵ的HPLC-ELSD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精确、稳定、重复性好;本文首次建立了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的制备工艺并制定了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质量标准草案,利用现代色谱技术,首次从羊踯躅果实中获得成分明确、质量可控、指标性成分含量50-60%的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所得制备工艺经济、环保、简单,可用于工业化生产;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经典的CIA大鼠实验和抗炎镇痛动物实验完成了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药效学评价,结果显示,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能够有效缓解CIA大鼠RA病情、在抗炎镇痛实验中表现良好活性,其作用与雷公藤多苷基本相当,但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具有相对更安全的治疗窗范围。综上所述,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的工艺可行性和抗RA药效学活性良好,具有较好的抗RA成药前景。

曾苏丹[8](2019)在《紫花杜鹃抗炎活性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紫花杜鹃(Rhododendron mariae Hance)又名岭南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广泛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现有文献记载,紫花杜鹃的叶和嫩枝含挥发油、多种萜类成分、酚类、有机酸和鞣质。也有报道称紫花杜鹃叶含有香豆素、莨菪亭和齐墩果酸。紫花杜鹃的主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槲皮苷、金丝桃苷、杜鹃素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止咳、祛痰、抗炎、抗菌、平滑肌解痉、呼吸抑制作用和中枢抑制等多种作用,尤其对哮喘、痰多及支气管炎有显着疗效。由于目前国内外关于紫花杜鹃的文献较少,其和黄杜鹃(羊踯躅)、凝毛杜鹃等带毒性的同科同属植物广泛生长分布于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地带,其会否含有同属有毒植物羊踯躅中的木藜芦毒烷型二萜类毒性物质尚不能明确。现有文献多数认为紫花杜鹃的抗炎、祛痰、镇咳活性来源于已被分离确认的黄酮类物质,为论证此观点的正确性,也为寻找紫花杜鹃中是否还有其他结构新颖的化合物,能为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广药集团旗下子公司)保有的紫花杜鹃片、紫茶颗粒两个药品批文的二次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本论文对紫花杜鹃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本论文对紫花杜鹃70%醇提总浸膏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并通过斑马鱼CuSO4诱导炎症模型和断尾急性炎症模型对总浸膏、大孔树脂子馏分和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分别进行抗炎活性的初步研究。一、紫花杜鹃的化学成分研究本论文通过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手段和光谱鉴定方法,从紫花杜鹃(Rhododendron mariae Hance)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包括3个穿心莲内酯二萜类化合物、7个三萜类化合物和1个黄酮类化合物。它们分别为:3-脱氢脱氧穿心莲内酯(DJ-1)、去氧穿心莲内酯(DJ-2)、脱水穿心莲内酯(DJ-3)、2α,3α,24α-三羟基乌苏酸(DJ-4)、2α,3β-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DJ-5)、2α,3β-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DJ-6)、2α,3β,24β-三羟基齐墩果酸(DJ-7)、2α,3β,24α-三羟基乌苏酸(DJ-8)、海藻酸A(DJ-9)、2α,3β,24β-三羟基乌苏酸(DJ-10)、杜鹃素(DJ-11)。化合物DJ-1、DJ-2和DJ-3是穿心莲内酯二萜类化合物,为首次从杜鹃花科中分离得到。DJ-4—DJ-10为三萜类化合物,其中,DJ-4、DJ-7、DJ-9和DJ-10为首次从杜鹃花属中分离得到,DJ-5、DJ-6和DJ-8为首次从紫花杜鹃中分离得到。二、紫花杜鹃抗炎活性的初步研究建立斑马鱼CuSO4诱导炎症模型和断尾模型,对紫花杜鹃醇提总浸膏、大孔树脂子馏分和分离出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抗炎效果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总浸膏(浓度:100μg/ml)可以使硫酸铜诱导的斑马鱼炎症模型的巨噬细胞数量和斑马鱼断尾处聚集的巨噬细胞数量显着减少,与子馏分、单体化合物相比其抗炎活性最强,比阳性药DEX组(浓度:5μg/ml)的抗炎作用还要显着。各子馏分在两种斑马鱼急性炎症模型中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抗炎作用。其中,DJ1-12、DJ13-16两个馏分在两种抗炎模型中的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活性,仅次于总浸膏。二萜类单体化合物在CuSO4诱导斑马鱼急性炎症模型和断尾急性炎症模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炎作用。DJ-2(浓度:50μg/ml)抗炎活性最强,仅次于DEX药物组(浓度:5μg/ml)。三萜类单体化合物在CuSO4诱导斑马鱼急性炎症模型和断尾急性炎症模型中,均表现出一定的抗炎作用。

龙杰超,徐传贵,韦贵元,何开家[9](2017)在《中药走马胎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近年来走马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栽培驯化、真伪鉴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合理开发走马胎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董鹏鹏[10](2017)在《走马胎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部位筛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筛选走马胎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有效部位,为走马胎抗RA的物质基础研究及抗RA新药开发提供参考。方法:1.走马胎化学成分预实验、总三萜的含量测定及化学成分系统分离。通过显色反应对走马胎中各类化学成分进行检查;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建立走马胎中总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走马胎用70%乙醇提取后拌硅藻土,70℃烘干,粉碎,依次用石油醚(30~60℃)、乙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水进行萃取。2.走马胎抗RA有效部位筛选及其安全性研究。通过研究走马胎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水部位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的影响、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对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的影响、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抑制的影响筛选走马胎抗RA的有效部位;参考最大给药量实验,一次性给予150倍临床等效剂量,研究走马胎总提取物及各提取部位的安全性。3.走马胎石油醚部位抗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本实验以SD大鼠右后足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建立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通过AA大鼠的全身评分、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肿胀数、继发侧关节肿胀度、血清中MDA含量、致炎侧足组织中PGE2含量、脏器指数来评价走马胎石油醚部位对佐剂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1.走马胎含有氨基酸、多糖、有机酸、鞣质、异香豆素类、三萜皂苷类、挥发油类等成分;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建立走马胎中总三萜的含量测定方法,回归方程为A=0.0654C-0.1114(R=0.9997),样品的浓度在 3.333~16.667μg·mL-1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60~120min内稳定性、重复性的RSD分别为0.84%、2.62%、1.43%,加样回收率为97.64%(RSD=1.29),均符合要求。2.走马胎各提取部位均能减轻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肿胀度,同时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表现出明显的抗炎作用,走马胎能减少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次数,表现出显着的镇痛作用,其中石油醚部位抗炎、镇痛作用较为突出;走马胎石油醚部位能显着抑制MH7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C50分别为68.1μg· mL/-1;走马胎总提取物及各部位提取物均无明显的毒性,14d内无动物死亡,解剖后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体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以上结果提示,走马胎石油醚部位可能有抗RA的作用,且无明显毒性。3.走马胎石油醚部位各剂量组均能降低AA大鼠的全身评分,改善全身炎症症状,同时能减少AA大鼠的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肿胀数及继发侧关节肿胀度,具有显着的消肿作用,显着改善关节炎症症状;走马胎石油醚部位各剂量能显着降低AA大鼠血清中MDA含量,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走马胎石油醚部位各剂量能显着降低AA大鼠的致炎侧足组织中PGE2含量,说明其抗炎作用与抑制PGE2合成或释放有关;走马胎石油醚部位各剂量组均能降低AA大鼠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表现出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走马胎石油醚部位还能降低AA大鼠的肝脏指数。以上结果提示,走马胎石油醚部位为抗RA的有效部位。结论:走马胎抗RA的有效部位为石油醚部位,该部位无明显毒性,本研究可为走马胎抗RA的物质基础研究及抗RA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二、羊踯躅根药理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羊踯躅根药理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杜鹃属植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杜鹃属的分类
    1.1 形态解剖学在杜鹃花分类中的应用
    1.2 分子标记法在杜鹃花分类中的应用
    1.3 其他方法在杜鹃花分类中的应用
2 杜鹃属化学成分
    2.1 挥发油
    2.2 黄酮类
    2.3 有毒成分
    2.4 其他成分
3 药理作用
    3.1 镇咳、祛痰、平喘作用
    3.2 抗炎抑菌作用
    3.3 降压、利尿作用
    3.4 对心血管保护作用
    3.5 镇痛作用
    3.6 杀虫作用
    3.7 其他作用
4 质量标准
5 总结与展望

(2)羊踯躅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二萜类化合物
    1.2 黄酮类
    1.3 其他化学成分
2 药理作用
    2.1 镇痛作用
    2.2 降压作用
    2.3 抗炎作用
    2.4 杀虫作用
    2.5 其他药理作用
3 结论与展望

(3)天然非生物碱类镇痛成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香豆素类成分
2 黄酮类成分
3 萜类成分
    3.1 单萜类
    3.2 倍半萜类
    3.3 二萜类
    3.4 三萜类
4 其他类成分
5 小结

(4)羊踯躅根及其单体—闹羊花毒素Ⅱ对阿霉素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羊踯躅根提取物对阿霉素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闹羊花毒素II对阿霉素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传统中药在慢性肾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5)羊踯躅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化学成分
    1.1二萜类
    1.2黄酮类
    1.3三萜类
    1.4木脂素类
    1.5其他类
2药理作用
    2.1免疫调节作用
    2.2抗炎作用
    2.3镇痛作用
    2.4降压作用
    2.5其他作用
3展望

(6)羊踯躅二萜类成分和各极性部位的体内外抗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1.1 细胞株
        1.1.2 动物
        1.1.3 药物及试剂
        1.1.4 主要仪器
    1.2 羊踯躅水提取液各极性部位的制备
    1.3 体外实验
        1.3.1 CCK- 8检测细胞增殖
        1.3.2 ELISA检测TNF-α和IL- 1β含量
    1.4 体内实验
        1.4.1 急性毒性实验
        1.4.2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对RAW264.7细胞增殖的影响
    2.2 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2.3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2.4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3 讨论

(7)中药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成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引言
第一章 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色谱条件的建立
        2.1 溶液配制
        2.2 流动相的考察
        2.3 样品溶解溶剂的考察
        2.4 供试品浓度的考察
    3 方法学考察
        3.1 溶液配制
        3.2 色谱条件
        3.3 专属性
        3.4 线性关系
        3.5 精密度考察
        3.6 稳定性考察
        3.7 重复性考察
        3.8 加样回收率考察
    4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制备工艺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提取工艺优选
    3 大孔树脂制备工艺优选
        3.1 大孔树脂型号筛选
        3.2 大孔树脂制备工艺单因素考察
    4 正相硅胶制备工艺优选
        4.1 洗脱梯度考察
        4.2 径高比考察
        4.3 硅胶用量考察
    5 验证实验和放大实验
    6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稳定性考察及质量标准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稳定性考察
        2.1 影响因素试验
        2.2 加速试验
        2.3 长期试验
    3 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质量标准(草案)
    4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急性毒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急性毒性实验
        2.1 急性毒性预实验
        2.2 急性毒性实验
    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抗RA活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对CIA大鼠治疗作用
        2.1 分组给药
        2.2 实验结果
    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实验
        2.1 分组给药
        2.2 实验结果
    3 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
        3.1 分组给药
        3.2 实验结果
    4 热板法镇痛实验
        4.1 分组给药
        4.2 实验结果
    5 小结与讨论
第七章 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作用机制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各样品对T、B淋巴细胞的细胞毒
        2.1 分组给药
        2.2 实验结果
    3 各样品对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3.1 分组给药
        3.2 实验结果
    4 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情况
附录一 文献综述 2009 - 2018 年我国获批的 5 类中药新药及其生产工艺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8)紫花杜鹃抗炎活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鉴定的化合物结构式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杜鹃花属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第二节 杜鹃花属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第三节 紫花杜鹃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紫花杜鹃的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第二节 实验部分
        (一)仪器与材料
        (二)提取与分离
        (三)化合物的理化常数与光谱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紫花杜鹃抗炎活性初步研究
    第一节 利用CuSO_4 诱导斑马鱼急性炎症模型研究紫花杜鹃抗炎活性
        (一)实验材料和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二节 利用斑马鱼断尾创伤炎症模型研究紫花杜鹃抗炎活性
        (一)实验材料和试剂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第三节 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展望与创新点
致谢
附录一 附图目录及附图

(9)中药走马胎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三萜皂苷类
    1.2 酚类
    1.3 苯醌类
    1.4 挥发油类
    1.5 其他
2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2.1 抗肿瘤作用
    2.2 抗氧化作用
    2.3 抗血栓作用
    2.4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3 栽培驯化
4 真伪鉴别
5 结语

(10)走马胎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部位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走马胎的本草考证
        1.1.1 名称考证
        1.1.2 品种考证
        1.1.3 药用考证
        1.1.3.1 性味考证
        1.1.3.2 功效及主治考证
        1.1.3.3 入药部位考证
        1.1.3.4 用药禁忌考证
        1.1.4 小结
    1.2 走马胎的化学成分
        1.2.1 酚类
        1.2.2 甾醇类
        1.2.3 异香豆素类
        1.2.4 三萜皂苷类
        1.2.5 挥发油类
        1.2.6 其他
        1.2.7 小结
    1.3 走马胎的药理作用
        1.3.1 抗血栓作用
        1.3.2 抗氧化作用
        1.3.3 抗肿瘤作用
        1.3.4 小结
    1.4 走马胎的临床应用
        1.4.1 类风湿性关节炎
        1.4.2 风湿性关节炎
        1.4.3 痛风性关节炎
        1.4.4 骨质增生
        1.4.5 其他
        1.4.6 小结
第二章 实验研究
    2.1 走马胎化学成分预实验、总三萜的含量测定及化学成分系统分离
        2.1.1 材料与仪器
        2.1.1.1 材料与试剂
        2.1.1.2 主要实验仪器
        2.1.2 方法与结果
        2.1.2.1 化学成分预实验
        2.1.2.2 走马胎总三萜的含量测定
        2.1.2.3 走马胎化学成分系统分离
        2.1.3 小结
    2.2 走马胎抗RA有效部位筛选及其安全性研究
        2.2.1 材料与仪器
        2.2.1.1 实验动物
        2.2.1.2 细胞
        2.2.1.3 药物与试剂
        2.2.1.4 主要实验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2.2.1 各提取部位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2.2.2.2 各提取部位对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2.2.2.3 各提取部位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的影响
        2.2.2.4 各提取部位的安全性研究
        2.2.2.5 数据处理分析
        2.2.3 实验结果
        2.2.3.1 各提取部位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2.2.3.2 各提取部位对醋酸致小鼠疼痛扭体及其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2.2.3.3 各提取部位对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MH7A增殖的影响
        2.2.3.4 各提取部位的安全性研究
        2.2.4 小结
    2.3 走马胎石油醚部位抗佐剂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2.3.1 材料与仪器
        2.3.1.1 实验动物
        2.3.1.2 药物与试剂
        2.3.1.3 主要实验仪器
        2.3.2 实验方法
        2.3.2.1 弗氏完全佐剂的制备
        2.3.2.2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2.3.2.3 分组及给药
        2.3.2.4 全身评分
        2.3.2.5 关节炎指数评分
        2.3.2.6 关节肿胀数评分
        2.3.2.7 足爪肿胀度的测定
        2.3.2.8 大鼠血清中MDA含量测定
        2.3.2.9 致炎侧足组织中PGE_2含量测定
        2.3.2.10 脏器指数测定
        2.3.2.11 踝关节组织病理学观察
        2.3.2.12 数据处理分析
        2.3.3 实验结果
        2.3.3.1 一般情况观察
        2.3.3.2 石油醚部位对AA大鼠全身评分的影响
        2.3.3.3 石油醚部位对AA大鼠关节炎指数评分的影响
        2.3.3.4 石油醚部位对AA大鼠关节肿胀数评分的影响
        2.3.3.5 石油醚部位对AA大鼠继发侧足爪肿胀度的影响
        2.3.3.6 石油醚部位对AA大鼠血清中MDA含量的影响
        2.3.3.7 石油醚部位对AA大鼠致炎侧足组织中PGE_2含量的影响
        2.3.3.8 石油醚部位对AA大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2.3.2.9 石油醚部位对AA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的影响
        2.3.4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羊踯躅根药理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杜鹃属植物研究进展[J]. 谭春斌,陈小林,刘翔,惠俊敏,瞿显友,高思佳,王云红,王计瑞,张小梅,阳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21(09)
  • [2]羊踯躅研究进展[J]. 张午寅,王广义. 广东化工, 2021(11)
  • [3]天然非生物碱类镇痛成分的研究进展[J]. 王玲燕,夏欢,夏桂阳,卫晓红,田贵华,林生. 中国中药杂志, 2020(24)
  • [4]羊踯躅根及其单体—闹羊花毒素Ⅱ对阿霉素肾病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D]. 邱月.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5]羊踯躅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薛秋雯,梁爽. 中草药, 2020(05)
  • [6]羊踯躅二萜类成分和各极性部位的体内外抗炎活性研究[J]. 姚禹民,房鑫,李俊,张继全,阮克锋,梁爽.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04)
  • [7]中药羊踯躅二萜有效部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成药性研究[D]. 姚禹民.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紫花杜鹃抗炎活性成分研究[D]. 曾苏丹. 暨南大学, 2019(03)
  • [9]中药走马胎研究进展[J]. 龙杰超,徐传贵,韦贵元,何开家. 中医药导报, 2017(21)
  • [10]走马胎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部位筛选研究[D]. 董鹏鹏.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标签:;  ;  ;  ;  

大白菜药理作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