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延伸教学的逻辑方法与深化概念教学的常用逻辑方法

数学概念延伸教学的逻辑方法与深化概念教学的常用逻辑方法

一、数学概念外延教学的逻辑手段及深化概念教学的常用逻辑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丁继昭[1](2021)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文中研究指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着学科本质特征,要求我们深化学科理解、响应学科大观念要求,通过对学科的深度研究来推进课程与教学,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过程。“物质能量传输”作为自然地理学科的一个视点(焦点),可以为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提供发展路向指引。系统构建并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把握丰富、庞杂且主线索常常内隐的高中自然地理内容,相当于明确了一个能够使之结构化的大观念。然而,当前对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高中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性并未充分关注。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应用”思路,本研究主要聚焦三个核心问题:物质能量传输蕴含了什么样的地理学科视角?如何运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有何指向性要求?致力于达成构建学科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探讨教学指向三大目标。研究过程中,主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构建和实践应用两方面,系统探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引。理论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寻觅视点”“构建视角”和“确立视角”三方面内容。第一,通过文献研究找寻地理学科中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明晰其概念内涵及对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积极意义。第二,具体主要从地理学家普遍较为关注物质能量传输的“流”空间背景,物质能量传输中的具体过程序列,物质能量传输中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的辩证统一关系,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状况和物质能量传输的整体功能表现等方面,沿着“空间背景→过程序列→重要特点→功能表现”的思路逐步递进、延展,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基本框架、维度构成和内容要点。第三,根据专家意见修正并确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主要包括: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和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等5个子视角,地理物质流视角、关注物质能量的输入基础和关注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相互表达等12个内容要点。应用研究部分主要包括“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分析课程内容”和“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探讨教学指向性要求”两方面。第一,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结合课程组织理论,运用文本分析法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进行“总体把握”和“具体分析”,构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分析课程标准和分析具体课程内容等。首先,以“物质能量传输”为大观念,基于该组织中心派生出:从“自然地理环境和外界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到“自然地理环境内部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再到“自然地理环境对物质能量传输过程的综合响应”三个“大单元”,最终落脚于“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传输过程”。从“大观念”到“大单元”是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的一条“明线”,和“阐明人地关系”课程内容组织“暗线”一同搭建起了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组织框架,其核心要素为:一个“大观念”、三个“大单元”、一条“暗线”、一条“明线”和一个“落脚点”。其次,针对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所对应的课程内容侧重点。再次,总体分析地理和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在大观念视野下围绕物质能量传输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基本交集状况。最后,基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之间的科学演进关系及其整合机制,结合知识、能力、思维(视角)和价值观念等课程组织要素,主要从地理知识、地理能力、地理视角和地理价值观等方面,应用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来增进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中的“逻辑链”,明晰地理学科能力解构中的“核心项”,捕捉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第二,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针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提出指向性要求,引导教学预期、体现学科本质,同时,运用案例分析法研究既有教学案例,依据“发现教学问题→分析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设计”思路,阐述教学指向的实践应用。具体来说,第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把直观看到的事物抽象归纳为相应层次的地理物质能量;(2)引导学生运用学科逻辑建构起基本的物质能量概念体系;(3)引导学生运用动态视角从事物联系中认识物质能量“流”。第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过程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基础,明确地理过程思维起点;(2)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作用主体,把握地理过程思维中项;(3)引导学生认识物质能量输出结果,抵达地理过程思维终点。第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及早提示物质运动与能量转换的关系,做好教学铺垫;(2)着重关照物质运动和能量转换双过程,察觉教学盲区。第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认识地域差异时充分关注其地理过程本源;(2)引导学生认识地理过程时注重比较其地域差异特点。第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为:(1)引导学生以组合思维把握要素和地域,认识空间结构;(2)引导学生以整体观念统筹多地理过程,理解整体功能。

张展辉[2](2021)在《基于逻辑推理素养落实的数学概念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所以,逻辑推理素养一直是教育研究关注的重点。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以命题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为背景,忽视了逻辑推理素养在概念教学中的落实。因此,为了完善逻辑推理素养在教学中的研究,将本文研究的主题确立为:基于逻辑推理素养落实的数学概念教学研究。首先,在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理论研究,本文提出逻辑推理素养由逻辑推理知识、逻辑推理应用与逻辑推理能力三部分组成。逻辑推理知识是进行逻辑推理素养的工具,逻辑推理应用是逻辑推理素养最直接的反映,逻辑推理能力是逻辑推理素养的核心。其次,由于在概念教学中每个阶段对逻辑推理素养培养的目标和侧重点不同,因此,分阶段研究了概念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的具体表现形式:(1)在概念获得阶段,掌握逻辑推理方法表现为:运用不同的逻辑推理方法探究概念的形成;掌握下定义遵循的逻辑原则,形成表达能力两种成分综合表现为:形成准确简洁的定义。(2)在概念深化阶段,形成判断能力表现为:概念的辨析;形成分析能力表现为:构建概念体系;形成论证能力表现为:建立多元表示间的等价关系;形成推理能力表现为:推导相关的性质。(3)在概念应用阶段,逻辑推理应用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概念的识别;逻辑推理应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概念的程序化;形成创新能力综合表现为:概念的灵活运用。以上表现形式,一方面,说明了概念教学是落实逻辑推理素养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为在概念教学中,落实逻辑推理素养具体成分确定了方向。针对逻辑推理素养在概念教学中的表现形式,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促进逻辑推理素养不同成分的发展:(1)创设有效的情境,掌握逻辑推理方法;(2)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再创造,形成准确简洁的定义;(3)重视数学概念的多元表征,提高逻辑推理能力;(4)组织变式训练,促进概念的识别;(5)运用元认知策略,形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6)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全面提升逻辑推理素养。最后,依据本文的教学策略研究,设计了三个概念教学的案例,说明了逻辑推理素养在新授课、复习课中的落实方法,体现了本文所建构的教学策略,以推动逻辑推理素养在概念教学中的发展。

杨柳青[3](2020)在《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变式教学被认为是“中国学习者悖论”的一个解释,长期以来也被视为中国数学教学的主要特征,很多学者对变式教学进行了相关研究.广大一线数学教师会在日常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他们承认正确运用变式教学能给学生的数学学习来带正面影响,而在他们日常的运用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在不熟悉变式教学理论体系的情况下,依靠感觉运用变式教学,这会让它的优势难以显现.所以需要通过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方法,才能发挥变式教学的真正功效,这也符合了新课改的要求.本研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1.通过阅读变式教学相关文献,对已有的研究结果分类整理.2.笔者在一线老师的帮助下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在文献研究与调查基础上初步提出变式方法,建立案例分析框架,在实习中进行课堂观察,挑选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完善变式方法.3.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本文的结论如下:(1)教师对变式教学的理论框架了解很少,部分教师对变式教学的认识仅停留在解题层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变式形式主要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图形变式;在课堂的常规五个环节中,变式教学更多体现在新课探究和巩固练习两个环节.(2)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喜爱程度较低,也大多认为数学较难.数学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情境引入部分.学生对一题多解的喜爱程度高于一法多用,喜爱程度最低的是一题多变,一题多变时如果难度跨度过大,会让学生感到困难,这也与老师变式不当有关.(3)经过调查研究,笔者从数学概念的变式、数学解题、数学课堂外延三个角度总结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合理变式的方法,给出了具体例子.概念引入阶段,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模型,设计变式问题,让学生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概念辨析阶段,从概念外延的角度,设计变式问题,让学生通过辨析明确概念的本质;概念巩固阶段,设计直接运用概念的变式题组,实现对概念的巩固.数学解题方面,一题多解,在学生能力范围内,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解决一个问题;一题多变,注意选择合适的例题,变异空间的维度要合理;一法多用,注重在解决某类问题后,对解题方法进行总结与归纳.在课堂外延,教师设计分层作业并从变式角度对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方式进行指导.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邱士庆[5](2020)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教学研究》文中指出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生认识物理概念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学物理核心素养把物理观念作为基本内容之一,其中也对学生认识物理概念有明确要求。电磁场是物理概念中既抽象又难掌握的概念之一,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对物理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以及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中生认识电磁场概念为主线,从物理核心素养出发,在阐述了物理概念的本质、特点及物理概念形成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后,首先基于电磁场概念的物理学理论基础、结合认识规律梳理电磁场概念的实质、特点、表征及相关教学理论。从人类认识电磁场的发展历程对电磁场概念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总结了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物理学理论基础。然后,针对高中电磁场概念的教学现状从学生、教师和教材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高中生认识电磁场概念教学现状、教师对电磁场概念的施教情况以及现用高中物理教材中电磁场概念部分编排和难易度调查情况,总结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教学改进方案后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实施有效教学方案后,教学效果有较大改善。本文紧扣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遵循问题到理论再到实践的研究过程,总结了优化概念教学的方法,以期为一线物理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谢季[6](2020)在《高中校长概念素养的实然考察与应然改进 ——基于十份特色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概念虽然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但不管在文本写作还是口头表达中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校长在日常工作中都会涉及到概念,那么这些常常使用的概念他们是如何理解、运用的呢?是否具有科学性、严谨性?是否系统地构建概念体系?是否创新出新的概念?正是出于这种疑虑,本研究主要聚焦高中校长概念素养的实然考察,了解其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提升建议。作为校长专业素养结构中的一种较为微观的要素,本文所研究的校长概念素养涉及两个层面:一是普通逻辑意义上的概念素养,重点考察校长所撰书面文本中关于教育与管理基本概念理解运用的科学性、严谨度,这可视作校长的初级概念素养;二是管理学意义上的概念素养,考察校长“透过现象看本质,对复杂事物进行综合思考并创新概念”的能力,这可视为校长的高级概念素养。笔者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十份学校发展规划文本,从这十份规划文本来分析高中校长概念素养。从“课程、教学、德育、校园文化、学校管理”五个基本概念入手考察分析校长初级概念素养情况,从规划文本的整体概念体系的逻辑与内容以及创新的概念入手分析校长高级概念素养情况。经分析发现,文本存在违背定义规则、严重的概念错用、概念综合能力不足、概念创新能力薄弱这四点问题。究其根源,发现是由于校长关于概念认识不足、缺乏系统性学习有关概念、没有经过专门的概念规范训练、校长培训没有设置概念专题内容等原因导致的结果。进而,从概念素养提升常规和专门两个层面提出改进建议:在常规层面,一是校长自身需要强化概念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二是针对概念素养提升设置专门课程进行校长培训,使校长系统地认识概念以及训练概念的逻辑;三是对中层干部开展教育管理培训,为校长储备奠定基础;四是鼓励校长攻读教管方向教育硕士来提升概念素养。在专门层面,一是面向校长举办概念素养专题研修班,使其系统地认识概念;二是在文本修改完善中提升校长概念素养;三是组织专家巡回指导,提升校长概念素养;四是校长提拔时增加概念素养考察的专门要求从而提升校长概念素养。

向先念[7](2020)在《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概念居于学科知识体系的中心地位,具有基础性和迁移应用价值。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至关重要,是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但在实践教学中,概念教学效果仍不够理想。为提高教学效率,琳琅满目的教学模式研究成果应运而生。“5E”教学模式是起源于美国生物学的一种探究性教学模式,据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BSCS)研究表明:相较于传统授课模式,该模式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近年来,我国对“5E”教学模式的研究除了生物教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也已经有研究者开始摸索探究。本文尝试将“5E”教学模式与我国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促进学生概念学习,培养其探究能力等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期望能为一线数学教师应用起源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了解数学概念教学、教学模式、“5E”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等四个教育学理论,借助教学实验法,参考初中数学知识四大板块分类和实验班教学进度,笔者设计了四个基于“5E”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并评析。基于实践研究得出结论:“5E”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授课模式,得到师生双方的认可和喜爱;并分析、总结出该模式在实践教学中的四优势及四局限,如:“5E”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概念学习效率,能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元认知等素质培养;但该模式在数学教学中还未得到推广,实施存在一定局限性等。综合已积累的研究经验,归纳总结出将“5E”教学模式应用于数学科目中概念教学的应用原则:(1)按需按适用性,灵活应用性原则;(2)结合学情,学生主体性原则;(3)宁缺毋滥,精致设计原则。并详细阐述应用该模式时,各个环节的具体教学实施策略,如:引入环节如何选择既有趣又贴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材料,以流畅地过渡到下一环节;探究环节如何避免华而不实,浮于表面的形式探究;解释环节如何落实学生概念的规范化理解;迁移环节如何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多重迁移与巩固;评价环节如何结合多形式、多角度等。

张芳羚[8](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高中数学的教学应当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内容的本质”.对于数学学科而言,数学概念是基础.然而,目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不重视概念的教学、概念教学走过场、以解题教学代替概念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无疑容易导致学生对概念似懂非懂,不能真正把握概念的本质,概念学习停留在浅层,直接影响了数学学习的质量.基于此,本文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关于深度学习、数学概念教学、深度学习应用于数学概念教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进而得出,基于深度学习而探究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价值.其次,本文借助问卷调查法,设计了师生调査问卷共两份,进而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全面地了解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现状.接着,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和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现状,本文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五个实施原则:情境丰富性原则、表征多样性原则、理解深刻性原则、认知系统性原则和应用全面性原则.最后,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进一步分析说明,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为借助“深度学习”实施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给出了可操作性的借鉴.

苏笑悦[9](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提出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李栋[10](2020)在《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话语层面思考课程是西方概念重建学派的重要思想,其核心精神就是“话语”与“理解”的语言逻辑思维,即何种样态的课程话语造就何种样态的课程理解。这一课程理论前提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课程言说或课程话语的建构最终是为课程理解服务的;第二,课程世界是一个由各家之言组成的“万花筒”。这构成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创生一种课程话语,寻得一种课程理解的方式。这一思路同时也暗合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话语精神,最终能为我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或启示。课程话语的言说现状,特别是当今课程话语的表述问题是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话语体系应遵循的现实逻辑。当今课程市场正像培根在其四大隐喻中提到的“市场隐喻”一样,充斥着诸多语言问题。其中,课程表述的二元对立问题、课程理论、学派间缺乏沟通的问题、不同课程言说主体自说自话的问题、近来对课程思辨体系拒斥的问题、固守课程表述精确性的问题等都是当今国内外课程领域的显性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特别是这些问题的哲学言说逻辑,发现这些表述问题或多或少地受近代以来的实体哲学思维影响的,因为实体哲学思维推动了认识论哲学,同时也影响到了一切以认识论为依托的学科、理论等,当然包括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二级学科。要对以上实体思维导致的话语问题进行超越与消解,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基于以上的考量,本研究将回顾大量的文献,包括国内外“语言意义”、“话语”、“课程话语”三个方面的研究,意在为研究提供一种背景性深度;并对课程中的“话语”进行“思想考古”,意在理清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自觉”之路;考察课程话语意义的重要来源——哲学,并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过程哲学进行深刻研究。为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构建与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对课程的核心概念以及对“课程目标话语”、“课程知识话语”、“课堂话语”及“课程评价话语”的过程哲学赋义,以达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落地”的效果,因为任何课程话语,只要它不能形下化为具体的表述,它都将是空疏无用的;最后,将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与几种经典的课程话语,比如“主智主义课程话语”、“经验本位课程话语”、“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人本主义课程话语”、“现象学派课程话语”及“后现代课程话语”进行一种理论上的比较,以期发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在课程理解上的优劣势。

二、数学概念外延教学的逻辑手段及深化概念教学的常用逻辑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概念外延教学的逻辑手段及深化概念教学的常用逻辑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深化课程改革需要回归到扎实的学科本体研究
        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关注学科视角及其培养
        三、关注物质能量传输具有地理学科大观念的意蕴
        四、高中地理课程教学需要深究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四、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内容的范围
        二、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的教学研究综述
        三、关于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研究综述
    第二节 高中课程与教学对物质能量传输的研究综述
        一、课程理解时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二、教学实施中对物质能量传输的关注
第三章 地理大观念视野下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初步构建
    第一节 寻找具有课程与教学意义的物质能量传输视点
        一、从综合自然地理学自上而下梳理学科组织体系
        二、洞察地理学科研究中的物质能量传输内在视点
        三、建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之于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第二节 围绕学科视点初步构建地理物质能量传输视角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统一关系视角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框架的初步确立
第四章 基于专家认同度调查的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确立
    第一节 专家意见咨询问卷设计与改进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改进
    第二节 专家意见咨询与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过程
        二、结果分析
    第三节 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课程分析
    第一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总体把握
        一、搭建课程内容“组织框架”
        二、把握课程内容的“侧重点”
        三、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交集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课程内容具体分析
        一、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组织“逻辑链”
        二、明晰地理学科能力中的“核心项”
        三、关注地理学科视角中的“着眼点”
        四、明确地理核心价值观的“关键词”
第六章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
    第一节 大观念视野下从学科本体到教学指向性要求的逻辑进路
    第二节 基于物质能量传输视角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指向性要求
        一、物质能量传输的“流”本质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二、物质能量输入-作用-输出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三、物质能量传输的协同关系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四、物质能量传输的地域差异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五、物质能量传输的功能表现视角对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及案例分析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专家咨询问卷试用版
    附录二:专家咨询问卷正式版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基于逻辑推理素养落实的数学概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核心素养的提出
        1.1.2 逻辑推理素养的发展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与概念界定
    2.1 文献综述
        2.1.1 逻辑推理素养的研究现状
        2.1.2 逻辑推理素养教学的研究现状
        2.1.3 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现状
    2.2 概念界定
        2.2.1 逻辑推理
        2.2.2 逻辑推理素养的内涵
        2.2.3 逻辑推理素养的成分分析
    2.3 数学概念教学与逻辑推理素养的关系
3 概念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分析
    3.1 数学概念教学概述
        3.1.1 数学概念
        3.1.2 数学概念教学的阶段性划分
    3.2 概念教学中逻辑推理素养的具体表现
        3.2.1 概念获得阶段逻辑推理素养的具体表现
        3.2.2 概念深化阶段逻辑推理素养的具体表现
        3.2.3 概念应用阶段逻辑推理素养的具体表现
4 基于逻辑推理素养落实的概念教学策略研究
    4.1 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建构
        4.1.1 创设有效的情境,掌握逻辑推理方法
        4.1.2 引导学生经历概念的再创造,形成准确简洁的定义
        4.1.3 重视概念的多元表征,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4.1.4 组织变式训练,促进概念的识别
        4.1.5 运用元认知策略,形成有条理的思维习惯
        4.1.6 设置开放性问题情境,全面提升逻辑推理素养
    4.2 基于逻辑推理素养落实的概念教学案例
        4.2.1 单调性与最大(小)值教学设计
        4.2.2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教学设计
        4.2.3 椭圆复习课教学设计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1.1.2 中国数学教育特征与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1.1.3 变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变式的定义
        2.1.2 变式教学的定义
    2.2 变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变式教学
        2.2.2 马登理论与变式教学
        2.2.3 最近发展区理论与变式教学
        2.2.4 脚手架理论与变式教学
        2.2.5 螺旋式组织形式与变式教学
        2.2.6 有意义学习理论与变式教学
    2.3 变式教学的文献综述
        2.3.1 变式教学分类的研究
        2.3.2 变式教学原则的研究
        2.3.3 变式教学策略的研究
        2.3.4 变式教学应用的研究
    2.4 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变式教学的理论框架
        3.3.2 教师调查问卷
        3.3.3 学生调查问卷
        3.3.4 访谈提纲
    3.4 研究过程
第4章 教师变式教学的调查研究
    4.1 数据的收集、处理
    4.2 问卷结果分析
        4.2.1 教师对变式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4.2.2 教师变式教学运用情况分析
    4.3 访谈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高中生变式数学学习的调查研究
    5.1 问卷结果分析
        5.1.1 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
        5.1.2 高中生对课堂中变式教学的态度
        5.1.3 高中生课外数学学习情况
    5.2 访谈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变式教学的案例分析
    6.1 案例分析框架的建立
    6.2 案例分析(弧度制)
        6.2.1 课例1
        6.2.2 课例2
        6.2.3 对比分析
    6.3 案例分析(数列习题课片段)
        6.3.1 课例1
        6.3.2 课例2
        6.3.3 对比分析
    6.4 适用于高中数学的变式方法
        6.4.1 数学概念的变式
        6.4.2 解题的变式
        6.4.3 课堂外延的变式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结论
        7.1.1 师生对变式教学的认识与使用情况
        7.1.2 高中数学变式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7.1.3 合理变式的方法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2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3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致谢

(5)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在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现状
        1.2.2 国外电磁场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
        1.2.3 国内在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现状
        1.2.4 国内电磁场理论研究
        1.2.5 国内电磁场概念教学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第2章 有效认识物理概念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认识物理概念在中学物理核心素养中的基本要求
        2.1.1 认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1.2 有效认识物理概念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2.2 了解物理概念
        2.2.1 什么是物理概念
        2.2.2 物理概念的特点及分类
        2.2.3 认识前概念及其影响
    2.3 心理学认知理论基础
        2.3.1 皮亚杰(J.Piaget)认知理论
        2.3.2 建构主义理论
        2.3.3 认识物理概念的心理学基础分析
        2.3.4 对“有效认识”的心理学概念界定
    2.4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2.4.1 中学物理核心素养的教育学理论规律探析
        2.4.2 基于核心素养教学内涵的教育学理论探析
        2.4.3 核心素养下认识物理概念的一般教学方法研究
    2.5 认识电磁场概念的物理学理论基础
        2.5.1 认识“场”概念
        2.5.2 电磁场概述
        2.5.3 电磁场理论的发展与电磁场概念的建立
第3章 高中阶段电磁场概念教学的实际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高中学生认识物理概念现状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果分析
        3.1.1 学生调查目的及问卷的设计意图和分析
        3.1.2 高中生认识物理概念现状(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1.3 学生问卷调查小结
    3.2 教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
        3.2.1 针对高中物理概念(含电磁场概念)教学现状的教师调查目的及问卷设计和分析
        3.2.2 针对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的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2.3 教师问卷调查小结
    3.3 高中物理教材的相关调查和研究
        3.3.1 高中不同版本物理教材中电场概念陈述部分的比较研究
        3.3.2 针对高中物理教材指导认识电磁场概念作用的相关问题分析
    3.4 教学现状调查及教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4章 教学实践研究
    4.1 针对学生认识电磁场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
        4.1.1 实践研究过程介绍
        4.1.2 学生前测验卷的设计意图及分析
        4.1.3 学生后测验卷的设计意图及分析
    4.2 实践教学研究结果分析
        4.2.1 实验班(488 班)与比照班(491 班)前测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4.2.2 实验班(488 班)与比照班(491 班)后测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4.3 教学实践研究小结
第5章 研究启示及总结
    5.1 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学法启示和总结
    5.2 高中教师对电磁场概念的有效教学的启示和总结
    5.3 高中物理教材编排对学生认识电磁场概念的影响启示及总结
    5.4 研究的不足之处
    5.5 对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高中校长概念素养的实然考察与应然改进 ——基于十份特色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1.概念
        2.概念技能
        3.概念素养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校长专业素养的研究进展
        1.校长专业素养的应然研究
        2.校长专业素养的实然状况
    (二)校长专业素养的政策变迁
        1.校长岗位条件规定
        2.校长岗位培训规章
        3.部颁校长专业标准
    (三)校长概念素养:一个未受重视的微观视角
        1.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
        2.宏大的“青睐”与微观的“忽视”
三、高中校长概念素养的实然分析
    (一)文本获取及文本概况
        1.文本获取
        2.文本概况
    (二)校长初级概念素养的实然状况分析
        1.关于“课程”概念的考察与分析
        2.关于“教学”概念的考察与分析
        3.关于“德育”概念的考察与分析
        4.关于“校园文化”概念的考察与分析
        5.关于“学校管理”概念的考察与分析
    (三)校长高级概念素养的实然状况分析
        1.关于概念综合能力的考察与分析
        2.关于概念创新能力的考察与分析
    (四)校长概念素养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分析
        1.校长概念素养的主要问题
        2.校长概念素养问题的根源分析
四、高中校长概念素养提升的若干建议
    (一)校长概念素养提升的常规建议
        1.校长自身:强化概念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
        2.校长培训:针对概念素养提升设置专门课程
        3.校长储备:对中层干部开展教育管理培训
        4.学历进修:鼓励校长攻读教管方向教育硕士
    (二)校长概念素养提升的专门建议
        1.面向校长举办概念素养专题研修班
        2.在文本修改完善中提升校长概念素养
        3.组织专家巡回指导和提升校长概念素养
        4.校长提拔时增加概念素养考察的专门要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等

(7)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教育改革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
        1.1.2 数学概念在数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基石作用
        1.1.3 “5E”教学模式于概念教学的优势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计划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名词界定
        2.1.1 数学概念
        2.1.2 教学模式
        2.1.3 教学策略
        2.1.4 “5E”教学模式
    2.2 研究现状分析
        2.2.1 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综述
        2.2.2 数学概念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
        2.2.3 “5E”教学模式在国外的研究综述
        2.2.4 “5E”教学模式在国内的研究综述
    2.3 文献述评
    2.4 理论基础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2 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2.4.3 学习迁移理论
        2.4.4 元认知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教师问卷的设计
        3.3.2 学生访谈提纲的设计
        3.3.3 课堂观察表的设计
第4章 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应用原则及实施策略
    4.1 应用原则
        4.1.1 按需按适用性,灵活应用性原则
        4.1.2 结合学情,学生主体性原则
        4.1.3 宁缺毋滥,精致设计原则
    4.2 教学策略
        4.2.1 “引入”环节的教学策略
        4.2.2 “探究”环节的教学策略
        4.2.3 “解释”环节的教学策略
        4.2.4 “迁移”环节的教学策略
        4.2.5 “评价”环节的教学策略
第5章 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案例设计..
    5.1 案例一及评析
    5.2 案例二及评析
    5.3 案例三及评析
    5.4 案例四及评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实践研究..
    6.1 教师方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
    6.2 学生方教学实验及结果分析
    6.3 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优势分析
        6.3.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3.2 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
        6.3.3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6.3.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6.4 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6.4.1 落实“5E”教学模式的环境不够完善
        6.4.2 “5E”教学模式于数学概念教学的适用性有局限性
        6.4.3 “5E”教学模式各环节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
        6.4.4 “5E”教学模式实施效果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结论
        7.1.1 “5E”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具有可行性
        7.1.2 “5E”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存在局限性
        7.1.3 “5E”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课堂参与度
        7.1.4 “5E”教学模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本质理解及迁移
        7.1.5 “5E”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养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2.1 研究的不足
        7.2.2 研究的展望
    7.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模式调查(教师)
    附录2 学生访谈提纲(测前)
    附录3 学生访谈提纲(测后)
    附录4 课堂观察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的意义与创新
第一章 研究的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的概念
        二、深度学习的特征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深度学习的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二、数学概念教学的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深度学习应用于数学概念教学的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四、已有研究成果的进一步分析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第二章 调查的实施与分析
    第一节 调查的准备与实施
        一、确定调查目的
        二、确定调查对象
        三、编制调查问卷
        四、实施问卷调查
    第二节 调查的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一、教师问卷的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二、学生问卷的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第三节 调查的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施原则
    第一节 情境丰富性原则
    第二节 表征多样性原则
    第三节 理解深刻性原则
    第四节 认知系统性原则
    第五节 应用全面性原则
第四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案例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第一节 案例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一、案例的实施
        二、案例的实施效果分析
    第二节 案例的优化与效果分析
        一、案例的优化
        二、案例的优化效果分析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展望
附录1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2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提升呼唤教育话语的创生
        (二)话语的建构功用应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得到深化
        (三)过程话语利于教育难题的消解并开创出新的课程世界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课程
        (二)课程话语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语言意义”的研究
        (一)国外“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二)国内“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二、关于“话语”的研究
        (一)国外“话语”研究概况
        (二)国内“话语”研究概况
    三、关于“课程话语”的研究
        (一)国外“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二)国内“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第三章 话语与课程世界
    一、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面相”及“自觉”之路
        (一)话语即行动——话语“沉溺”在课程的语言游戏中
        (二)话语即修辞——话语被窄化为一种语法
        (三)话语即工具——话语沦为无意义的课程表述结构
        (四)话语即话语——话语在课程中的本体地位得以显现
    二、话语之于课程要素的重要性
        (一)话语与课程思维
        (二)话语与课程理论
        (三)话语与课程知识
        (四)话语与课程意义
        (五)话语与课程权力
        (六)话语与课程理解
        (七)话语与课程实施
        (八)话语与课程研究
    三、话语意义的课程来源
        (一)课程主体
        (二)课程问题
第四章 哲学与课程话语――课程话语理论基础考察
    一、哲学之课程话语“先在性”身份
        (一)“课程”概念本身是由哲学辨明及丰富的
        (二)课程话语的“搭建”需借用哲学“脚手架”
    二、哲学之课程话语逻辑衍生“母体”身份
        (一)话语逻辑
        (二)哲学的言说逻辑
        (三)哲学如何影响课程话语逻辑
    三、哲学在课程话语中的谱系——以英美和欧陆哲学为视角
        (一)英美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二)欧陆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四、为什么是过程哲学
        (一)过程哲学的应景性——从哲学研究的世情上看
        (二)过程哲学体系
第五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意在改善的言说问题
    一、意在改进实体哲学层面下课程表述问题
        (一)表达逻辑问题:课程表达的主-谓模式(主客)
        (二)话语定位问题:简单定位谬误,语言的乌托邦
        (三)表达程式化问题:囿于结构主义言说方式
    二、意在改进解构性后现代下的课程表述问题
        (一)失衡问题:思辨性课程话语体系式微
        (二)范式问题:课程话语的范式之争
第六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建构思路
    一、课程概念体系:建构过程哲学式的课程要素话语
        (一)课程思维:“主体-超体”逻辑
        (二)课程理论:有观点更要有体系
        (三)课程知识:广狭义并重
        (四)课程意义:要明确意义的语境
        (五)课程权力:拓展权力的关系力量
        (六)课程理解: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并存
        (七)课程实施:自由与纪律相结合
        (八)课程研究:基于经验,重视思辨
    二、课程结构体系:运用过程哲学思维优化课程言说
        (一)课程目标话语: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节奏
        (二)课程内容话语:超越镜像知识
        (三)课程实施话语:让生成话语焕发课堂活力
        (四)课程评价话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第七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同类比较——一种基于课程理解的考察
    一、“课程话语”与“课程理解”的关系逻辑
        (一)“课程话语”来自于“课程理解”
        (二)“课程话语”造就“课程理解”
        (三)两者通过意义不断地互相“重塑”
    二、“课程理解”概念解读
        (一)“课程理解”的哲学原理
        (二)“课程理解”的方式机制
        (三)“课程理解”的取向
        (四)“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三、课程话语的比较——以几种主流的视角为例
        (一)主智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二)经验本位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三)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四)人本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五)现象学派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六)后现代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结语
    一、对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研究总结
    二、对未来中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四、数学概念外延教学的逻辑手段及深化概念教学的常用逻辑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质能量传输视角对高中自然地理课程与教学的指向[D]. 丁继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逻辑推理素养落实的数学概念教学研究[D]. 张展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高中数学变式教学的调查研究[D]. 杨柳青. 苏州大学, 2020(02)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教学研究[D]. 邱士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6]高中校长概念素养的实然考察与应然改进 ——基于十份特色发展规划文本的分析[D]. 谢季.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 向先念.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研究[D]. 张芳羚.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10]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D]. 李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标签:;  ;  ;  ;  ;  

数学概念延伸教学的逻辑方法与深化概念教学的常用逻辑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