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元帅与知识分子

聂荣臻元帅与知识分子

一、聂荣臻元帅与知识分子(论文文献综述)

傅志华,李成威,韦扬,孙佳琦[1](2021)在《集中财力办大事与新型“举国体制”——从支持“两弹一星”的财政观说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创建的辉煌伟业。"两弹一星"成功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财政观,也证明和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化解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风险,财政再困难也责无旁贷,这是"两弹一星"财政观的灵魂;坚持和强化党的领导,自觉发挥党领导下"举国体制"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这是"两弹一星"财政观的根基;以科教兴国为第一要务,把科技投入放在首位,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关怀,这是"两弹一星"财政观的支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样面临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发扬传承"两弹一星"的财政观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当前条件下,强调"集中财力办大事"并非简单强调进一步加大投入,而应更多强调整合分散的财政科技资源。其中,要特别注重以人才为基本着眼点,像优化营商环境一样优化科技人才的科研环境。

吕增艳[2](2021)在《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成仿吾是我国着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和社会科学家,在其五十余年的教育生涯中,始终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践行共产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他是我国第一位文学家、革命家、教育家三者兼备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大学校长,为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首次提出“树立正确的党史观”,继承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精神财富,是党的理论工作者现阶段的重要使命。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是党史学习的重要内容,成仿吾的人生发展历程堪称一部生动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主张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革命根据地高校的公共课程,把“战火中的大学”建设成为“从知识青年到革命战士的大熔炉”,奠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教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确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新中国成立后,成仿吾坚持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主张结合实际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的概念,首创思想政治理论课四大基础理论教研室,参与并构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课程体系和教学研究体系,有效推动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规化发展。成仿吾被誉为“长征途上唯一的大学教授”“无产阶级革命教育的奠基者”“党校教育的开拓者”“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奠基人”“人民教育的旗手”“妈妈校长”等。这些称号,是对他在教育领域突出贡献的肯定。此外,成仿吾五译《共产党宣言》、精准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毛泽东教育思想进行科学阐释、撰写《长征回忆录》等等,使他获得党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大家”的赞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历程,总结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宝贵经验,既是对党的百年教育成果的历史传承,也是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守正创新和实践突破的重要借鉴。本文包括引论、结语和四章正文。第一章,系统梳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从时代背景、地域文化和家风传承三方面分析其思想产生的客观条件;从实践阅历、人格特质两方面论证了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产生的主观条件。关于发展历程,以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成立作为时间脉络,结合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历,归纳出其思想发展的萌芽萌动期、初步形成期、成熟发展期和系统深化期四个阶段,形塑起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第二章,阐释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一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重要和必要的战线”“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的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动员人民起来斗争”的重要功能进行理论阐发。二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五个方面。三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涵盖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形势与任务教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四个方面。四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主要体现为“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五是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在坚持学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基础上,探索报刊传播媒介和党的建设管理平台。第三章,对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的研究。包括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主要特色和历史贡献三部分。其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反对经验主义,强调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三方面。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以立场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以“人民本位”的理念践行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以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推进“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五个方面。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政治理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建设,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第四章,透析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对当下的启示:“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启示,师德师风建设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刘济华[3](2019)在《中国航天精神的军队基因》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航天人在创造航天伟业中培育的伟大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人在树立和传承航天精神方面,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从事航天实践中传继了永远的忠诚,在推进航天事业中传承了不屈的意志,在实现航天梦想中传续了奉献的胸襟,在建设航天强国中传递了必胜的信心。

陈艳君,张玉婷[4](2018)在《聂荣臻对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文中提出聂荣臻同志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也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军队建设实践中,聂荣臻同志积极总结,并结合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了一套健全的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体系。聂荣臻同志的建军理论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延伸,也是我党我军的理论财富,为人民军队在革命斗争期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对当代新型人民军队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意义。

侯蓉英[5](2016)在《穿越边界 ——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科学社交作为切入点,汲取国际语境中科学传播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分析,分别对科学社交的传播形态、科学社交的传播舆论领袖、科学社交的传播结构、科学社交的传播资本、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控制,以及科学社交的边界传播模式等作深入研究,由表及里地分析科学社交的传播历程,探析科学与其他领域在交往过程中的边界传播机制,进而建设性地为我国的科学传播提出参考建议。本文总共分为九章,以总—分-总的形式进行论证,从概念的界定,到史料的例举,再借助理论上的成果分析,到最后总结出科学社交边界传播模式类型,提出中国科学传播的建议。该篇首先借助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厘清科学社交的概念,进而归纳出不同历史时期科学社交的发展过程,从史料中挖据过往历史中已有的科学社交传播形态,如飨宴社交、广场社交、家邸私密社交、科学风尚社交、政治社交、公共社交等丰富多彩的科学社交方式,通过生动有趣的例证来展现科学人士或科学共同体在不同形式的科学社会交往中推动科学的发展进程。同时进一步阐明统治者、主教、贵族、大家族、银行家、官绅、资本家等社会阶层在与科学人士的交往中,都曾给予科学极大的帮助,并且成为最有力的科学传播舆论领袖。本文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场域理论等多种研究方法深入分析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结构,提出科学与其他领域社交边界的矩阵形式。与此同时,揭示出科学社交边界流动的传播资本,如国家元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促生科学边界贸易区的产生,从而有利地推动科学发展。结合国际现实,本文指出,为了有利于国家统治,历代统治阶层与科学共同体的交往采取既亲近又远离的交往方式,对科学边界传播进行适度控制。另外,本文针对中国科学社交进行个案研究,并指出存在的相关问题。最后本文总结科学社交的边界传播模式类型,为中国的科学传播提出相关建议。在未来21世纪新的科技变革中,本文的初探希望能够为中国的科学发展走向及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何建平,刁福久[6](2014)在《聂荣臻人本思想初探(下)》文中研究表明(三)在领导科学工作中1954年6月,聂荣臻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主管军队武器装备工作。1955年7月同陈云、薄一波一起,被中央指定为负责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工作的3人小组成员。1956年4月兼任国防部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负责导弹研究机构的组建,组织导弹研究与试制工作等。1956年11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自然科学和国防工业。1958年,兼任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7](2010)在《立足资源优势,弘扬聂帅精神 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江津城区西郊,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也是"重庆大学德育实践基地"、"重庆文理学院实践教学基地"、"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文博学院实习基地"、"江津市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2007年被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团

聂力[8](2009)在《黄金时代》文中指出2009年12月29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中国科技事业卓越奠基人聂荣臻元帅诞生11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聂帅为国防科技事业的丰功伟绩,本刊特刊发聂荣臻元帅的女儿聂力将军的回忆文章《黄金时代》,表达我们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张弘[9](2009)在《近十年来聂荣臻研究综述》文中指出自从聂荣臻元帅1992年辞世以来,学术界对他的研究不断地拓展深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体现在一些原始资料的整理出版和一批研究着作和论文的发表。学者们在广泛占有史料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了聂荣臻的革命实践经验和思想,并侧重于其军事思想和科技思想及其实践两大领域的研究,这对今天军队和国防建设、科技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但纵观研究现状,聂荣臻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空间,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张瑞田[10](2009)在《从一二九运动领导人到开国将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2004年11月,谷景生因医疗事故与世长辞。着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说道:"在中国导弹事业创建初期,和谷景生同志的合作是非常愉快的。他是一个好同志,直率、坦诚。谷景生同志为新中国的导弹事业做了很多工作,他是一位令人景仰的好同志。"

二、聂荣臻元帅与知识分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聂荣臻元帅与知识分子(论文提纲范文)

(2)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
        (一)理论背景
        (二)实践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现状梳理
        (二)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解读
        (三)对研究现状的总结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领域新
        (二)研究思路新
第一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与发展历程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形成条件
        (一)客观条件
        (二)主观条件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萌动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地位(1918-1928)
        (二)初步形成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途径(1928-1937)
        (三)成熟发展期: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1937-1949)
        (四)系统深化期: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1949-1984)
第二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构成
    一、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思想
        (一)“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
        (二)“经济、政治工作的生命线”
        (三)“用政治思想教育来提高人民的觉悟、动员人民起来斗争”
    二、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的思想
        (一)“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二)“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与其他社会教育相融合
        (四)“少而精”和“通俗化”相结合
        (五)“基本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三、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内容的思想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
        (二)形势与任务的教育
        (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四)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教育
    四、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思想
        (一)“小先生”制与“自学辅导制”相结合
        (二)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
        (三)典型教育与亲自示范相结合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五、成仿吾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思想
        (一)以报纸杂志为传播媒介
        (二)以党的建设为重要依托
        (三)以高等学校为主要阵地
第三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一、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先进性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为社会革命服务的“教育救国”之路
        (二)反对经验主义,坚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学习苏联思想政治教育经验
        (三)弘扬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传统,创新性坚持和运用毛泽东思想
    二、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主要特色
        (一)以坚定的党性原则勇担思想政治教育之重任
        (二)以“人民本位”理念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
        (三)以“党的中心任务”推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
        (四)以深厚的理论素养深耕思想政治教育“根基建设”
        (五)以实践探索精神推进整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
    三、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开创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二)探索与推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
        (三)彰显文学作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先行者
        (四)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
第四章 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一、“培养无产阶级理论战士”对坚持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启示
    二、劳动教育思想对当前开展劳动教育的启示
    三、教育大众化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启示
    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对坚持“理论的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的启示
    五、师德师风建设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及着作情况

(3)中国航天精神的军队基因(论文提纲范文)

果断决策分工定位
各路精英临危受命
部队传统作风优良
    根本宗旨
    思想领先
    领导带头
    自觉纪律
    雷厉风行
    内外团结
领导科学高效管理
    “三位一体”有机结合
    “两总系统”科学担当
    “三结合”相辅相成
    “三严”作风成功法宝
    质量管理严慎细实

(4)聂荣臻对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建军思想
    (一) 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二)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二、武器装备现代化思想
三、人才强军理念
    (一) 对军事技术人才的培养
    (二) 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 对文学艺术人才的培养
四、后勤服务为保障
    (一) 建国前:后勤规范化
    (二) 建国后:后勤现代化

(5)穿越边界 ——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缘起
        1.1.1 科学社交的研究背景
        1.1.2 “科学社交”研究动因与意义
    1.2 国内外的科学传播学术研究现状
        1.2.1 科学传播的学科基础
        1.2.2 国外科学传播的研究进程
        1.2.3 国内科学传播的研究格局与流派
    1.3 本文的创新点与研究关键
        1.3.1 本文的创新
        1.3.2 研究价值
        1.3.3 本文的研究关键
    1.4 问题的提出
        1.4.1 “科学社交”概念的厘清
        1.4.2 “科学社交”的时空范畴
    1.5 研究目标与突破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进路及重要问题
    1.6 研究方法
第2章 科学社交的传播形态变迁
    2.1 古代科学社交的起源
        2.1.1 科学“广场式社交”
        2.1.2 科学“飨宴”社交
    2.2 15 -17 世纪私人家宅性科学社交
        2.2.1 伽利略等学者流连往返于“家邸科学社交”
        2.2.2 切西公爵、美第奇家族私宅庇护下的科学社交
    2.3 17 -18 世纪的科学风尚社交
        2.3.1 英国皇家学会的时尚社交
        2.3.2 沙龙派对式的科学社交
    2.4 18 -21 世纪科学权力的政治社交
        2.4.1 共济会、宇宙俱乐部、波西米亚俱乐部
        2.4.2 科学的旋转门机制
    2.5 21 世纪数字媒体的科学公共社交
        2.5.1 Resarchgate:跨越时空的科学社交网站
        2.5.2 Star walk:科学移动社交APP
第3章 科学社交“舆论领袖”的传播推动
    3.1 科学政治家
        3.1.1 国王的科学供给
        3.1.2 红衣主教、贵族的科学初期支持
        3.1.3 拿破仑、富兰克林的科学推动
    3.2 科学赞助者
        3.2.1 美第奇、罗斯柴尔德、洛克菲勒大家族的经济支持
        3.2.2 贵族、乡绅
        3.2.3 科学商人
    3.3 科学代言人、科学外交家
        3.3.1 万尼瓦尔·布什
        3.3.2 卡尔·爱德华·萨根
        3.3.3 伊西多·艾萨克·拉比——科学外交家
第4章 科学社交的传播结构:边界交融
    4.1 科学社交的边界形成
        4.1.1 科学社交的边界
        4.1.2 边界构成:时间、空间
    4.2 科学社交边界的交融:创新力
        4.2.1 科学社交边界跨越
        4.2.2 科学社交边界的混合体:创新力
    4.3 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结构
        4.3.1 科学社交的边界思想
        4.3.2 科学社交的边界传播结构
第5章 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资本:场域的贸易兑换
    5.1 科学社交边界的场域资本兑换
        5.1.1 科学社交边界形成的场域
        5.1.2 科学社交场域中的贸易兑换
    5.2 国家元资本
        5.2.1 国家元资本至高无上的权力
        5.2.2 赋予科学的合法性权力
    5.3 经济资本
        5.3.1 科学运营
        5.3.2 科学半商业化体制
    5.4 社会资本
        5.4.1 科学社交中的社会网络
        5.4.2 万尼瓦尔·布什的社会资本运用
第6章 科学社交边界的传播控制研究
    6.1 科学意识形态与科学距离
        6.1.1 科学社交的意识形态传播
        6.1.2 科学与政治社交的边界力
        6.1.3 科学的边界距离
    6.2 党派竞争下的科学控制
        6.2.1 小布什总统对科学家的控制
        6.2.2 奥巴马、小布什政府的执政轮换竞争:科学沦为战利品
    6.3 科学社交的数据边界与数据控制
        6.3.1 科学社交数据边界
        6.3.2 数据控制
第7章 中国现当代科学社交传播个案及问题研究
    7.1 钱学森的科学军事社交
        7.1.1 钱学森参与美国军事研究
        7.1.2 钱学森受到中国国防部领导热情接见
    7.2 .罗沛霖的红色科学社交
        7.2.1 罗沛霖的科学社交统战工作
        7.2.2 罗沛霖上书党中央建立“中国工程学院”
        7.2.3 罗沛霖推动科学传播:电子应与文化产业结合
    7.3 李政道与政界伟人、艺术名流的科学社交
        7.3.1 向毛主席、周总理提出科学建议
        7.3.2 邓小平采纳其博士后、自然科学基金会制度的设想
        7.3.3 李政道与艺术家的交往: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7.4 路甬祥的科学思想库社交
        7.4.1 知识创新工程得到江泽民的支持
        7.4.2 倡导科学思想库社交
    7.5 果壳网的科学生活公共社交
        7.5.1 科学公共娱乐消费
        7.5.2 科学公共文化
        7.5.3 科学公共创业
    7.6 当前中国科学社交存在的问题
        7.6.1 局限于同类小圈子的交往
        7.6.2 缺乏自由流通的社会交往机制
第8章 科学社交边界传播模式及中国科学传播建议
    8.1 科学社交边界线性传播模式
        8.1.1 科学边界求实效益的线性模式
        8.1.2 戈斯顿委托代理机制
        8.1.3 中国科学传播建议:科学共同体在政治中的传播角色定位
    8.2 科学社交国际边界模式
        8.2.1 二轨制下的国际科学社交
        8.2.2 科学国际边界的超组织
        8.2.3 中国科学社交的国际传播建议
    8.3 科学社交边界生态系统传播模式
        8.3.1 科学边界生态系统的循环开放模式
        8.3.2 科学边界的生态流通
        8.3.3 建立中国科学生态圈的传播机制
    8.4 科学社交边界的生活传播模式
        8.4.1 科学社交边界的生活传播
        8.4.2 孕育中国科学社交生活广场的传播氛围
第9章 结语
    9.1 本文结论
    9.2 创新成果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6)聂荣臻人本思想初探(下)(论文提纲范文)

(三) 在领导科学工作中
    1. 做科学家的知心朋友, 政治上信任
    2. 当好科学工作的勤务员, 生活中关心
(四) 支持改革开放和故乡情、老区情
    1. 为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2. 倡导实事求是尊重知识和人才的作风
    3. 故乡、老区, 永远的牵挂
三、聂荣臻人本思想的特点
    (一) 凸显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二) 闪耀着大爱的光辉
    (三) 渗透着发展与创新的理念

(9)近十年来聂荣臻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概况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 军事思想研究
        1. 聂荣臻的军事唯物辩证思想方面。
        2. 聂荣臻的政治建军思想方面。
        3. 聂荣臻科技强军思想方面。
        4. 聂荣臻的根据地建设思想。
        5. 聂荣臻的后勤保障思想方面。
    (二) 科技思想研究
        1. 发展国防科技思想方面。
        2. 国防科技管理思想方面。
    (三) 人才建设思想研究
三、目前聂荣臻研究的不足以及深化研究的几点不成熟建议

(10)从一二九运动领导人到开国将军(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4年11月, 谷景生因医疗事故与世长辞。着名科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学
二、谷景生不是科学家, 他对我国的航天
三、反右派运动波及五院, 谷景生感觉到
四、明枪易挡, 暗箭难防, 在五院领导反
五、党校党委把“关于范承秀反党反领导

四、聂荣臻元帅与知识分子(论文参考文献)

  • [1]集中财力办大事与新型“举国体制”——从支持“两弹一星”的财政观说起[J]. 傅志华,李成威,韦扬,孙佳琦. 财政科学, 2021(04)
  • [2]成仿吾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D]. 吕增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中国航天精神的军队基因[J]. 刘济华. 党史博览, 2019(04)
  • [4]聂荣臻对人民军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贡献[J]. 陈艳君,张玉婷. 文存阅刊, 2018(13)
  • [5]穿越边界 ——科学社交视域下的科学传播研究[D]. 侯蓉英.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6]聂荣臻人本思想初探(下)[J]. 何建平,刁福久.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 2014(05)
  • [7]立足资源优势,弘扬聂帅精神 充分发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作用[A].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西南地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经验交流会交流材料, 2010
  • [8]黄金时代[J]. 聂力. 神剑, 2009(06)
  • [9]近十年来聂荣臻研究综述[J]. 张弘.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10)
  • [10]从一二九运动领导人到开国将军[J]. 张瑞田. 青年文学, 2009(14)

标签:;  ;  ;  ;  ;  

聂荣臻元帅与知识分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