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理论研究 共绘改革蓝图(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1](2019)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规划编制的思考学术笔谈》文中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全面改革对规划编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确立了五级三类的规划编制体系。全国不少省、市正如火如茶地开展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为此,本刊编辑部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规划编制的思考"为主题组织学术笔谈,邀请在规划编制工作一线的专家共同探讨、分享最新的规划实践中的问题、思考和创新探索。
欧家尹[2](2019)在《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现今高校培育模式将各学科划分藩篱,教学方式与研究方式呈现单一化与隔离化,已无法适应与解决当今社会涌现的众多复杂险恶问题(Wicked Problems),亦已成为复杂险恶问题之一。同时,城镇化进程为城市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亦导致了当前众多社会问题的发生,如人际关系疏离;自然生态破坏加剧;社区空间造成的不便问题,社区认同和参与感减弱等。面临以上困境和难题,人们愈发重视自身周遭生活环境,同时思考自身能力与价值的发挥和实现,主动探寻相应的解决措施,因此,众多社会创新随之产生。高校介入社区公共空间改造,便是新型服务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将高校、社区二者相联系,把高校知识人才资源与社区议题相联系,不仅促使全球弹性网络的构建以及经济、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还可提升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然而当前高校参与社区在国内仍为新兴事物,不同的服务模式呈现出形式各异的服务与特点。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要在社会制度、高校制度、居民生活中得以构建,通过该服务满足用户及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增强社区居民与高校的互构程度,仍需采用一定的设计干预及创新手法,构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居民需求且可被复制拓展的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基于我国当前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社会背景,通过运用服务设计的概念和手法,探究更加合理有效的并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型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模式,并通过研究和分析得出新型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发展思路以及具体的设计策略。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通过研读相关文献与研究相关案例,归纳得出高校参与社区服务创新服务模式及创新过程中关注点。并透过探究社群构建与地区发展的关系,将高校介入社区服务分为社群构建-场所营造-可持续创新3个阶段。通过对高校参与社区、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设计等相关理论研究,以及现有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现状,确定服务设计介入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4个层次,即社群构建-关系层次、场所营造-项目层次、可持续发展-规模拓展层次、服务系统设计-服务体验层次。经过一系列的实地个案调研,用户访谈、服务构建者访谈、项目实地观察等不同方式手法采集信息和数据,对前期方向进行了验证。并通过分别对4个层次的问题与机会点梳理,辅助核心理论为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设计输出设计策略。因此,本研究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进行设计干预提出了情境范式和设计指导。
黄林桢[3](2020)在《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提升研究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文中认为提升高中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更是时代对青年一代的呼唤。当今时代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在加速信息快速传播的同时,也极易导致青年一代在各种思潮中出现政治立场摇摆、政治思想混乱、政治认同危机的状况。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作为培育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把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放在首要地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这与《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与策略有着很高的契合度。为了更好地实现提升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目的,更好地发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有的作用,本选题的研究,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展开课堂观察、问卷及访谈调查,发现了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中的积极面,也发现了其中亟待改进的方面:高中生的政治认知精准度低、政治信念有待坚定、政治行为锻炼乏力。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对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并依照《新课标》的要求提出了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目标及原则。在此基础上,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要素与教学策略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建构清晰的政治认知”“引导协作交流,坚定科学的政治信念”“改进效果评价,落实正确的政治行为”,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与此同时,本研究选取新教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例设计课堂教学,以提高相关策略的可操作性。
熊露[4](2020)在《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培育多元市场主体,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体育服务,激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以此推动体育消费市场快速发展。体育舞蹈培训作为体育市场的组成部分,在政策的支持下也得到快速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体育舞蹈项目引进我国后,一直深受群众喜爱,体育舞蹈培训市场也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培训机构的大量涌入与出现,经济和科技环境的快速变化,市场发展方式转变出现大量新问题,前人研究较少,这为本研究提供了空间。鉴于此,本文以江西省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的38家体育舞蹈培训机构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和经营现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与分析;结合了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分析阻碍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完善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发展的具体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具备良好的政策环境,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潜力巨大。(2)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在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管理模式问题。(3)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在经营条件方面存在着资质问题、分布问题、规模问题和学员制度问题。(4)师资力量的问题体现在教师素质和待遇方面。(5)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教学设置不完善,体现在课程设置方面和教学大纲方面。(6)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消费结构不平衡,体现在学员收入水平、学员男女比例、参与舞蹈培训的群体年龄层次不均、学员选择学习的培训内容单一、课程人数较多这几个方面。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各优势的开发,当地政府应出台更细致的配套政策,充分利用人文资源和科技力量;第二,优化机构运营管理体系,提高管理者经营管理能力,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管理专业化;第三,培训机构应注重机构自身的合法化与专业化,定期对教学环境的硬件设施进行检测修复,办理合法的营业执照;第四,加强教师资源管理,提高机构师资力量;第五,对内改革教学方式,课程设置采取多元化、特色化的培养方向;第六,改善市场消费结构,加强推广体育舞蹈工作,平衡参与人群的性别比例,丰富课程内容,控制课程参与人数。
杨春[5](2020)在《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培育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本质上是行为体之间观念交流的动态过程:行为体之间通过实践和交流形成共有观念,这种共有观念通过重塑国家身份和利益进一步引导行为体之间的合作行为。深化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是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向世界提出的应对跨国犯罪和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方案。此方案自提出以来,便受到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且研究成果丰硕。从研究现状来看,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法律体系、机制建设等方面,对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则涉足较少。尽管已有学者借助建构主义理论对国际执法安全合作进行剖析,但并未就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共有观念进行深入探究。在现有共有观念的研究中,多以共有观念的作用为主,强调国际体系文化建构的意义,尚缺乏将观念建构和培育的路径作为独立要素进行探讨的研究。观念因素(尤其是共有观念)作为国家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客观存在于国际执法安全合作中,是影响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培育也是深化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共同需求。因而,本文将以温特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为支撑,对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培育路径展开研究。建构主义认为,通过国际体系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实践活动,国家形成关于自我和他者观念的“知识分配”或“集体意义”,即共有观念。共有观念具有再造国家身份、重塑国家利益的功能,能对国家的行为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共有观念还可以物化为国际制度,内化为国家自有知识,直接指导国家的实践活动。可以说,共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与国际执法安全合作进程息息相关,是有逻辑可循的,是可培育的。国际执法安全合作中的共有观念,更倾向于国家间的共同价值取向、期望和信念,是国际关系层次的共有知识,其培育会受到警察文化差异、综合国力和国家认知差异的影响。本文尝试根据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对共有观念的理论进行阐述,构建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形成路线图,结合理论与实际提出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培育的三个关键变量,认为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培育要以建构康德式国际执法安全合作为主线,指引培育方向,实现从观念“认知—认同—实践”的循环发展,强化互动实践、国家身份、国际制度三个抓手,构成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培育方案。
金珍[6](2018)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与国际地位稳步提升,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与国际合作机制的关系正在逐渐由参与、融合,向塑造、引领转变,“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在全球和地区合作中日益突出。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就是中国倡导和引领建设的次区域合作新机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作为次区域合作机制的“后来者”,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如何处理和协调次区域内既有机制尤其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在学理和现实层面都面临着难题。1992年在亚洲开发银行的倡导和推动下,中国与湄公河五国共同参与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六国间最早且最为成熟最具影响力的合作平台。2014年,在国际和地区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倡议并引领了次区域合作新机制的建设。2015年11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长会议在中国云南顺利举行。2016年3月,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中国三亚成功召开。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迅速发展成为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这一进程,一方面,反映出随着次区域合作的深化,中国正在由国际机制的参与者向倡导者、主导者的转变,这其中的经验值得探讨与总结。另一方面,中国正在卷入不断嵌套、重叠的多边地区机制之中,机制复杂性也日益成为中国制定政策时必须考虑的结构因素。如何妥善处理新老机制的关系,成为当前面临的现实难题。由此,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在学理层面,有利于把握次区域合作演进发展的态势,为新的理论突破提供更为可靠的事实依据。在实践层面,对于我国处理国际机制复杂化的问题可以提供良好的参鉴样本。本文首先明晰次区域合作的基本概念,探究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次区域合作的内在关联。结合区域主义、功能主义、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等相关理论,提出次区域合作机制间的比较分析框架,即纵向的历史比较,横向的机制间同类要素比较。第二,运用这个框架,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次区域合作演进发展的规律。纵向上,比较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各自的时代背景、发展历程、主要成果、主要困难,揭示后者对于前者的突破与发展。横向上,从合作领域、机制建设、合作主导权等方面进行比较,全面把握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在合作领域、合作主导权等方面的优势,也准确分析其在机制建设方面的相对不足。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剖析两项机制的内在关联,指出两项机制应该且可以实现协调发展,共同推进次区域的繁荣与稳定。第三,探究其对我国在新时期参与次区域合作的启示。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成熟到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创设和推进,这一进程折射出中国与湄公河国家的合作已进入深度融合阶段,对于我国在周边外交新时代如何引领和深化次区域合作,以及如何处理既有机制与创设机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一是依据合作的深度不同,次区域合作可以分为“低阶次区域合作”和“高阶次区域合作”两类。“高阶”相对“低阶”次区域合作而言,强调的是合作层次、合作水平及合作机制的提质升级。主要指原有的合作方式、合作领域、合作机制等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新的发展形势,因此需要通过集体行动,来推进合作的调整和深化。这也是一个合作需求逐渐升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以及合作机制不断演化的过程。二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创建契合了澜湄次区域“高阶”合作发展趋势,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不是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另起炉灶”,尽管其有望建设成为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升级版”,但是实现全面超越仍有待时日。在次区域的发展进程中,二者必然长期共存,只有正确处理二者的竞合关系,实现协同发展,才能切实降低各方参与成本,减少合作中的不确定性,提高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机制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三是周边地区机制复杂性及机制建设与中国自身利益息息相关,中国应该完善相关机制建设,以推动地区深度融合,深化周边外交合作。要准确认识在周边区域合作中,创设机制与既有机制之间不是“零和”关系,而是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二者竞争的一面需要磨合,二者共通的一面提供了协同发展的空间。中国倡导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无论在理念设计还是机制安排等方面,都秉承着协同发展、开放包容的基本原则,创设机制是对既有次区域合作架构的补充而非替代,充分体现和展示了“和而不同”的中国理念。
张蕾[7](2014)在《教育公平视角下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改革蓝图》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教育公平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从20世纪前半期开始,美国教育改革就以“实现教育机会的均等”为目标,并在改革中践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理念。从20世纪80-90年代追求平等与提高教育质量并重到21世纪开始以促进公平、追求卓越为目标,美国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不断发展。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面对国内经济危机对教育的影响,于2010年3月出台了《改革蓝图——对<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重新授权》(A Blueprint for Reform:The Reauthorization of the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Act)(以下简称《改革蓝图》),对布什政府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进行修订。追求卓越的教育是该提案的目标,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则是其的核心。我国现在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正进入关键时期,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理想和诉求。分析奥巴马政府出台的《改革蓝图》中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政策,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公平理念下美国《改革蓝图》的历史及其背景。分析了《改革蓝图》的雏形和发展过程。以及美国社会基础教育公平面临的问题,为分析《改革蓝图》中基础教育公平政策提供历史根据。第二部分分析了《改革蓝图》的内容体系,从目标和主要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本文将对《改革蓝图——对<初等和中等教育法>的重新授权》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政策分析,从教育机会公平、教育选择权公平、教育过程公平、教育资源分配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五方面分析了《改革蓝图》政策的公平性。第四部分分析了《改革蓝图》在公平理念下在择校制度、教师和校长资源分配以及补偿弱势群体教育的实施效果。第五部分分析了《改革蓝图》以立法形式保障教育公平;追求教育结果公平和以体制创新促进教育公平的特点。第六部分在公平理念下提出了美国《改革蓝图》对我国基础教育公平发展的启示。
沈凌[8](2014)在《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研究 ——以中欧发展规划决策为例》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具有领导地位的执政党,在中共执掌国家政权以来,党的领导是通过党的执政来实现和保证的。中共执政就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依法通过国家机构,控制和行使公共权力,处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中共从十六大起就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①。并在随后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提出要把党建设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②,而“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③,指出了该课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理论建设,不断完善党的执政理论体系的新课题。而执政决策是党执政的重要体现和平台,是执政党运用公共权力在处理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时进行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政策制定。决策在整个执政的过程中以及在执政能力的体现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党章》中也明确指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④。中共执政决策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制定发展规划,可以说,发展规划决策是中共执政决策的最好体现,发展规划的决策机制也是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的集中反映。在长达六十余年的发展规划的决策实践中,中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发展规划决策机制并在开放的视角下研究和分析中共执政决策机制,一方面总结归纳中共执政以来的决策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认识和借鉴他国决策经验,以更好地发展完善中共执政决策机制。本文选取了欧盟作为比较对象,虽然欧盟的决策体制和中国的有很大的区别,但欧盟发展规划的决策是西方公共决策的一个很好的缩影,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也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全文包括绪论和正文四章,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意义,对重要概念进行界定,重点阐述了有关规划决策的相关研究现状和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相关研究现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中国的发展规划决策进行系统的介绍。首先介绍了五年规划的发展和演进历程以及最近的“十二五”规划内容的变化。然后,以“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为例,从决策机制的四大方面即决策理念、决策体系、决策过程和决策制度,对发展规划的决策进行详细阐述。第二章对欧盟的发展规划决策进行系统的介绍。对欧盟发展规划的演进历程和最新调整进行了介绍,并主要以“欧洲2020战略”为例,详细描述了欧盟发展规划的决策理念、决策体系、决策过程和决策制度。第三章对中国和欧盟发展规划决策机制进行系统的比较。通过比较发现,政党的地位作用的差异是中欧发展规划决策中最大的不同,中共在主导和引领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中欧虽然在决策主体的组成、决策方式、决策制度上存在较大区别,但在决策理念、决策过程上却有很多相似之处。通过比较这些异同,能够得到许多启示,可以从中找出中共执政决策中的优势和不足。优势是今后执政实践中需要坚持的方向,而不足是需要改进的内容。第四章在前三章的基础上,对中共执政决策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基本结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的本质,而中共执政决策机制得以不断发展完善的基本经验就是坚持以正确的决策理念为指导,以完善的决策体系和科学的决策方式为基础,以科学化、民主化为基本要求,以完善的决策制度为保障。虽然中共的执政决策机制中还存在着诸如执政理念与实践尚有脱节之处,决策中的民主化程度有待加强,制度化和程序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解决和完善:一要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共执政理论,加强中共执政决策理论的研究;二要通过在执政决策实践中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来积累更多的执政经验;三要开拓视野,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的公共决策理论和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中共的执政决策机制。
上海市人民政府[9](2016)在《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文中研究说明目录一、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1、发展基础2、未来五年发展环境3、发展新理念4、2020年主要目标二、推进创新发展,激发发展新动力5、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6、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7、迈入全球金融中心前列8、提?
王绍光,鄢一龙,胡鞍钢[10](2014)在《中国中央政府“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已经形成自身的独特决策模式,我们将其概括为"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它是指一套旨在集中各方面参与者智慧、优化决策质量的程序和机制。"十二五"规划编制历时两年多,经历了基本思路研究、党中央《建议》编制、正式编制《纲要》三轮的"集思广益"过程。每一轮都包括屈群策(发散思维)、集众思(集中智慧)、广纳言(征求意见)、合议决(集体商定)、告四方(传达贯彻)五个环节。
二、加强理论研究 共绘改革蓝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理论研究 共绘改革蓝图(论文提纲范文)
(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规划编制的思考学术笔谈(论文提纲范文)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规划编制的思考 |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四个关键词 |
第一就是学习。 |
第二是转变。 |
第三是磨合。 |
第四是探索。 |
国土空间规划与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规划编制的思考 |
向实——落实、扎实、实效 |
一、“多规合一”是改革的内容,不是改革的目的。 |
二、“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立足点。 |
三、要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深化对“土地用途管制”的研究。 |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四点思考 |
一、基础工作中,更全面地摸清家底 |
二、技术方法上,更复合的规划创新 |
三、组织方式上,更互动地上下传导 |
四、成果表达上,更有效地面向管理 |
关于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若干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
一、必须继续强化总体规划的战略性 |
二、建立合理可行的规划上下传导机制 |
三、区分自然资源系统和城市系统的不同规划干预方式 |
大战略、新命题下的空间治理响应——对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
一、大战略下的规划路径:响应历史使命与解决实际问题 |
二、法定规划体系下的新命题:分层级落实任务与“三个协调” |
三、广东国土空间治理的规划举措:新技术应用、省市联动传导、编制和管理机制创新 |
从统一 “一张底图”到共绘“一张蓝图” |
一、系统认知空间“多义性”,统一“一张底图” |
二、强化突出规划的“政策性”,共绘“一张蓝图” |
三、把握实施建设的“动态性”,从“一张底图”走向“一张蓝图” |
从“多规合一”到统一规划的国土空间管治下规划编制转型 |
一、规划指导思想 |
二、规划编制逻辑 |
三、规划工具应用 |
四、规划成果内容 |
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新思维、新路径 |
一是以生态文明为遵循统筹自然空间与发展空间,构建美丽国土空间。 |
二是面向高质量发展实施存量空间价值挖掘与效率提升。 |
三是面向高品质生活回归人本需求空间。 |
四是面向高水平治理以“协同”思维推进规划编制与实施。 |
从多类规划重叠冲突迈向治理高效、内外协同、自成一体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
一、薪火相传。 |
二、吐故纳新。 |
三、自成一体。 |
沈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探索 |
一、明确规划导向。 |
二、扎实基础工作。 |
三、重点突破环节。 |
四、探索地方特色。 |
规划编制应立足于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建设 |
一个体系。 |
两大理念。 |
三“高”目标。 |
四项结合。 |
国土空间规划笔谈——跳出部门利益束缚方见改革光芒 |
一、国家规划体系重组已显端倪 |
二、对规划本质的认知还刚起步 |
三、中国的事情要自己做还要遵循实践的检验 |
从规划体系改革总体逻辑把握规划编制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
一、把握规划编制工作的基本方向 |
二、完善规划编制技术方法体系的重点 |
(2)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概述 |
1.1.1 “高校参与社区”的定义与特点 |
1.1.2 “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定义 |
1.1.3 “服务设计”的概念 |
1.2 研究背景 |
1.2.1 主动设计理念下高校+社区成未来生活实验室 |
1.2.2 当前外部社会精英介入社区改造缺乏系统设计指导 |
1.2.3 当前培育模式下高校学生实践与合作能力缺乏 |
1.2.4 社会治理创新语境支撑高校介入社区服务创新 |
1.3 研究现状 |
1.3.1 服务设计的研究现状 |
1.3.2 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研究现状 |
1.3.3 创新型高校介入社区服务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理论意义 |
1.4.3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读方面 |
1.6.2 用户调研方面 |
1.7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与服务设计理论 |
2.1 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
2.1.1 微更新背景下的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 |
2.1.2 传统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服务内容与居民参与度分析 |
2.1.3 传统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问题 |
2.2 社会治理创新语境下的高校参与社区概述 |
2.2.1 社会治理创新语境下的社会需求 |
2.2.2 高校参与社区的新形式 |
2.2.3 创新型高校参与社区的概述 |
2.2.4 SLOC情境指导下的高校参与社区的功能和价值 |
2.3 SLOC情境介入下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特征与实现路径 |
2.3.1 SLOC情境介入高校参与社区服务的特征 |
2.3.2 创新型高校参与社区的实现途径 |
2.3.3 SLOC情境指导下社群构建与场所营造的关系 |
2.3.4 SLOC情境介入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流程 |
2.4 服务设计介入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的价值 |
2.4.1 服务设计的特征 |
2.4.2 服务设计的干预方式 |
2.4.3 服务设计介入的价值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系统分析 |
3.1 创新型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预调研 |
3.1.1 各案例服务内容及居民参与度 |
3.1.2 各案例的公共空间改造服务阶段及服务内容 |
3.1.3 公共空间改造服务类型及服务内容 |
3.1.4 案例总结 |
3.2 服务系统相关人群分析 |
3.2.1 居民对社区公共空间改造的需求层次 |
3.2.2 教师多为自发或执行项目,动力不足 |
3.2.3 学生阶段特征导致互构程度低 |
3.2.4 街道办工作人员配备不足且专业能力偏低 |
3.3 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接触点分析 |
3.3.1 社群构建:居民参与凝聚共识 |
3.3.2 场所营造:项目实施活化社区并赋能居民 |
3.3.3 可持续发展:组织规模升级过程 |
3.3.4 服务体验:线上线下服务体验设计 |
3.4 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设计切入方向初探 |
3.4.1 组织社群化以重构居民参与程度 |
3.4.2 挖掘社区文化,协作营造加深居民关联感 |
3.4.3 联动资源满足社群及项目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需求分析 |
4.1 实地调研介绍 |
4.1.1 调研目的 |
4.1.2 调研内容、范围、方法与实施 |
4.1.3 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需求调研框架 |
4.2 目标人群的深度访谈 |
4.2.1 居民访谈内容及访谈对象选择 |
4.2.2 目标用户深度访谈 |
4.2.3 居民的需求总结分析 |
4.3 居民需求与协作态度的定量研究 |
4.3.1 调研问卷设计与制作 |
4.3.2 问卷调研结果与分析 |
4.3.3 问卷调研总结分析 |
4.4 服务构建方的深度访谈 |
4.4.1 服务构建者访谈内容及访谈对象选择 |
4.4.2 服务构建者深度访谈 |
4.4.3 服务构建者的需求总结 |
4.4.4 协作动机矩阵的归类分析 |
4.5 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需求总结 |
4.5.1 需求点总结与问题归纳 |
4.5.2 机会洞察与设计方向确认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设计策略 |
5.1 社群构建策略:重塑协作关系,构建双向参与机制 |
5.1.1 重塑居民与高校间的协作关系 |
5.1.2 构建“社区-高校-线上线下社群”的服务模式 |
5.1.3 基于政校民合作的长效运营前提 |
5.2 场所营造策略:深化居民协作营造,丰富服务形式 |
5.2.1 基于社区文化的引导参与及愿景构建 |
5.2.2 平衡利益和诉求的协作改造 |
5.2.3 基于本地的可持续学习机制 |
5.3 可持续发展策略:构建跨学科跨领域协作组织,拓展提升规模 |
5.3.1 横向以问题为导向跨学科共同参与 |
5.3.2 纵向以社群为中心跨组织合作实现多元共治 |
5.4 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系统体验设计策略 |
5.4.1 构建线上居民优良社群交互体验策略 |
5.4.2 完善线下居民参与场所营造活动体验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项目 |
附录二:论文所配图表 |
附录三:社区居民公共空间改造服务需求调研问卷 |
附录四:居民访谈大纲 |
(3)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提升研究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概述 |
2.1 建构主义的理论概述 |
2.1.1 建构主义的核心要素 |
2.1.2 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 |
2.2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概述 |
2.2.1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内涵 |
2.2.2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构成 |
2.2.3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功能 |
第3章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归因分析 |
3.1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现状的调查 |
3.1.1 关于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现状的学生问卷 |
3.1.2 关于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教师访谈 |
3.2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现状的调查数据分析 |
3.2.1 透过学生问卷看素养现状 |
3.2.2 透过教师访谈看培育情况 |
3.3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问题的归因分析 |
3.3.1 灌输说教采用多,难以贯彻主体原则 |
3.3.2 情境创设力度低,难以明晰政治认知 |
3.3.3 协作会话交流少,难以坚定政治信念 |
3.3.4 意义建构生成弱,难以落实政治行为 |
第4章 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养目标与原则 |
4.1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目标 |
4.1.1 形成清晰的政治认知 |
4.1.2 锤炼科学的政治信念 |
4.1.3 落实正确的政治行为 |
4.2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原则 |
4.2.1 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
4.2.2 创设政治情境的原则 |
4.2.3 会话交流协作的原则 |
4.2.4 重过程性评价的原则 |
第5章 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提升策略 |
5.1 围绕教学目标,建构清晰的政治认知 |
5.1.1 遵循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
5.1.2 围绕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情境 |
5.1.3 提供信息资源,明晰政治认知 |
5.2 引导协作交流,坚定科学的政治信念 |
5.2.1 选择教学方法,督促自主建构 |
5.2.2 营造共享氛围,引导协作交流 |
5.2.3 深化意义建构,坚定政治信念 |
5.3 改进效果评价,落实正确的政治行为 |
5.3.1 自我评价,提高元认知能力 |
5.3.2 组内评价,以人为镜明得失 |
5.3.3 课外评价,促进外化于行动 |
5.4 课堂教学设计示例与实施反思 |
5.4.1 课堂教学设计示例 |
5.4.2 教学设计实施反思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原始数据】 |
附录 B: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现状的访谈调查【原始数据】 |
(4)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体育舞蹈在我国培训市场发展价值 |
1.1.2 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发展的政策支持 |
1.1.3 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的相关研究 |
1.4.2 国内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的相关研究 |
1.4.3 文献综述评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3.1 理论依据 |
3.1.1 需求理论 |
3.1.2 供给理论 |
3.1.3 供求均衡理论 |
3.1.4 归因理论 |
3.2 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的环境研究 |
3.2.1 政策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人文环境 |
3.2.4 科技环境 |
3.3 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的培训机构供给现状 |
3.3.1 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管理现状 |
3.3.2 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机构师资现状 |
3.3.3 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的营销现状 |
3.4 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的消费需求现状 |
3.4.1 消费者的基本情况 |
3.4.2 消费者的经济水平 |
3.4.3 消费者参与舞蹈培训的目的 |
3.4.4 消费者选择培训机构的主要因素 |
3.4.5 消费者对培训内容的参与情况 |
3.4.6 消费者对机构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 |
3.4.7 消费者对机构教学的满意度调查 |
3.5 影响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发展的因素 |
3.5.1 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管理者能力不足 |
3.5.2 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经营状况复杂 |
3.5.3 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师资力量难以跟进 |
3.5.4 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教学设置不完善 |
3.5.5 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运营模式的局限性 |
3.5.6 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消费结构的复杂性 |
3.6 优化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发展的策略性思考 |
3.6.1 利用市场优势,加快推动体育舞蹈培训市场发展 |
3.6.2 优化机构运营管理体系 |
3.6.3 加强教师资源管理,提高机构师资力量 |
3.6.4 加强培训市场营销手段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5)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及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及综述 |
1.2.2.1 有关国际警务合作的研究 |
1.2.2.2 有关打击跨国犯罪的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本文的理论视角: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分析法 |
1.4.2.2 案例分析法 |
1.4.2.3 层次研究法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1.1 方法论创新 |
1.5.1.2 研究内容创新 |
1.5.1.3 视角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2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相关概念辨析 |
2.1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概述 |
2.1.1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内涵 |
2.1.2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特征 |
2.1.3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与国际警务执法合作 |
2.1.4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与安全合作 |
2.2 共有观念概述 |
2.2.1 共有观念的内涵 |
2.2.2 共有观念的分析层次 |
2.2.3 共有观念与国家身份和利益 |
2.2.4 共有观念与国际制度 |
2.3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概述 |
2.3.1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内涵 |
2.3.2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作用 |
2.3.3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内容 |
2.3.3.1 关于价值观和期望的共识 |
2.3.3.2 关于身份和角色的共识 |
2.3.3.3 对国际制度的共同认可 |
2.4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可培育性 |
3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现状分析 |
3.1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培育的现有成果 |
3.1.1 上海合作组织 |
3.1.2 连云港论坛 |
3.1.3 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 |
3.1.4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培育成果分析 |
3.2 培育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必要性 |
3.2.1 深化国际执法安全合作的需要 |
3.2.2 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的需要 |
3.2.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 |
3.3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培育的影响因素 |
3.3.1 警察文化差异形成合作壁垒 |
3.3.2 综合国力影响国际合作能力 |
3.3.3 认知差异造成培育方向偏差 |
4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培育路径分析 |
4.1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形成路径 |
4.1.1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形成路线图 |
4.1.2 共有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路径诠释——以国际刑警组织为例 |
4.2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培育的关键变量 |
4.2.1 变量一:互动实践 |
4.2.2 变量二:国家身份 |
4.2.3 变量三:国际制度 |
5 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的培育路径 |
5.1 以构建康德式国际执法安全合作为主线 |
5.1.1 从“认知”到“认同” |
5.1.2 从“认同”到“实践” |
5.2 强化实践、国家身份和国际制度三个抓手 |
5.2.1 深化互动实践推动正向反馈 |
5.2.1.1 提升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层次 |
5.2.1.2 扩大国际执法安全合作范围 |
5.2.1.3 提高国际执法安全合作能力 |
5.2.2 构建集体身份谋求共同利益 |
5.2.2.1 深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5.2.2.2 加强国家间同质性认知 |
5.2.2.3 实现国家行为的自我约束 |
5.2.3 完善国际制度规范执法安全合作 |
5.2.3.1 协调整合法律机制缩小认知差异 |
5.2.3.2 发挥国际组织作用突破合作屏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一、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二、 在学期间所获的奖励 |
三、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 |
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研究 |
三、次区域合作的理论研究 |
四、现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次区域合作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次区域合作的相关概念 |
一、次区域 |
二、次区域经济合作 |
三、次区域经济一体化 |
四、次区域合作 |
第二节 次区域合作演进发展的理论解释 |
一、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解释 |
二、国际政治学的理论解释 |
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解释 |
第三节 次区域合作机制间的比较分析 |
一、次区域合作机制间的纵向比较 |
二、次区域合作机制间的横向比较 |
小结 |
第二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成效与困境 |
第一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历程 |
一、历史背景 |
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成果 |
一、推动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 |
二、增进次区域和平红利的分享 |
三、促进地区合作机制的完善 |
第三节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困境 |
一、经济合作难以深化和提升 |
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突出 |
三、缺乏合理和有效的合作主导权 |
小结 |
第三章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突破与发展 |
第一节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建立 |
一、时代背景 |
二、发展历程 |
第二节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主要成果 |
一、澜湄合作机制建设稳步推进 |
二、澜湄合作在多个领域取得显着成果 |
三、澜湄文化逐步形成 |
第三节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合作领域有待深化 |
二、机制建设尚未完善 |
三、合作主导权有待提升 |
小结 |
第四章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的比较 |
第一节 GMS与LMC的比较 |
一、GMS与LMC的纵向比较 |
二、GMS与LMC的横向比较 |
第二节 正确认识和协调处理GMS与LMC的关系 |
一、GMS为LMC奠定坚实基础 |
二、LMC是GMS深化发展的必然 |
三、GMS与LMC可以实现协调发展 |
小结 |
第五章 GMS与LMC比较研究对我国参与次区域合作的启示 |
第一节 推动次区域合作由“低阶”向“高阶”跨越 |
一、“高阶”次区域合作的特征 |
二、次区域合作由“低阶”向“高阶”演进的主要条件 |
第二节 协调处理既有机制与创设机制的关系 |
一、正确认识既有机制与创设机制的关系 |
二、处理既有机制与创设机制关系的策略选择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教育公平视角下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改革蓝图》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一、公平视角下美国《改革蓝图》的出台背景 |
(一)公平视角下美国《改革蓝图》的历史背景 |
(二)公平视角下美国《改革蓝图》的现实背景 |
二、公平视角下美国《改革蓝图》的内容体系 |
(一)《改革蓝图》的目标 |
(二)《改革蓝图》的主要内容 |
三、美国《改革蓝图》政策的公平性分析 |
(一)补偿弱势群体教育,确保教育机会公平 |
(二)完善择校制度,确保教育选择权公平 |
(三)提高学术标准和评价标准,追求教育过程公平 |
(四)均衡配置教师和校长,确保教育资源分配公平 |
(五)推行新责任机制,促进教育结果公平 |
四、公平视角下美国《改革蓝图》的实施效果 |
(一)完善了择校制度,创造了多样化的入学机会 |
(二)实行了优秀教师和校长资源的公平分配 |
(三)加强了弱势群体学生的补偿教育 |
五、公平视角下美国《改革蓝图》的评价 |
(一)以立法形式保障教育公平 |
(二)追求教育结果的公平 |
(三)以体制创新促进教育公平 |
(四)以关注所有群体为目标推进教育公平 |
六、公平视角下美国《改革蓝图》的启示 |
(一)关注弱势群体教育需求,全方面促进教育公平 |
(二)推行数量和质量并行的教师和校长公平配置政策 |
(三)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基础教育公平发展 |
(四)创新教育财政投入方式,以经济杠杆确保教育公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研究 ——以中欧发展规划决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一、 选题的理论依据 |
二、 选题的实践依据 |
三、 选题的可比性分析和意义 |
第二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 发展规划决策 |
二、 决策机制 |
三、 中共执政决策机制 |
第三节 论题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发展规划决策理论和实践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二、 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
第四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结构 |
一、 比较研究方法 |
二、 案例研究方法 |
三、 跨学科研究方法 |
四、 文献分析方法 |
五、 内容分析方法 |
第五节 论文的新意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发展规划决策 |
第一节 中国发展规划的总体介绍及演进历程 |
一、 五年规划的总体情况 |
二、 五年规划的总体框架和目标 |
三、 五年规划的发展历程 |
四、 五年规划的内容演进 |
第二节 中国发展规划决策理念 |
一、 发展理念 |
二、 规划理念 |
第三节 中国发展规划决策体系 |
一、 中国发展规划决策主体的组成及其作用方式 |
二、 中国发展规划决策体系的特点 |
第四节 中国发展规划决策过程 |
一、 规划编制的一般过程 |
二、 五年规划的编制过程 |
三、 五年规划的实施过程 |
四、 五年规划的评估过程 |
第五节 中国发展规划决策制度 |
一、 有关规划立法的基本情况和基本问题 |
二、 中国发展规划决策相关制度 |
第二章 欧盟发展规划决策 |
第一节 欧盟发展规划总体介绍及演进历程 |
一、 欧盟发展规划总体情况 |
二、 欧盟发展规划的历史演进 |
三、 欧盟发展规划的内容演进 |
四、 欧盟发展规划的总体框架和发展目标 |
五、 欧盟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欧盟发展规划决策理念 |
一、 发展理念 |
二、 规划理念 |
第三节 欧盟发展规划决策体系 |
一、 里斯本发展战略的决策主体及其作用方式 |
二、 里斯本发展战略决策体系的特点 |
第四节 欧盟发展规划决策过程 |
一、 欧盟发展规划编制过程 |
二、 欧盟发展规划实施过程 |
三、 欧盟发展规划评估过程 |
第五节 欧盟发展规划决策制度 |
一、 欧盟决策制度的演进历程 |
二、 欧盟决策制度体系及其特点 |
第三章 中欧发展规划决策机制比较 |
第一节 中欧发展规划决策中政党地位与作用比较 |
一、 政党地位作用差异是中欧发展规划决策中最大的不同 |
二、 中共领导发展规划决策的必然性 |
三、 中共领导发展规划决策的功能 |
第二节 中欧发展规划决策理念比较 |
一、 中欧发展理念的相似与相异 |
二、 中欧规划理念的相似与相异 |
三、 完善发展规划理念的途径 |
第三节 中欧发展规划决策体系比较 |
一、 主体多元、职能清晰的相异与相同 |
二、 决策咨询的相似与相异 |
三、 公民参与的相似与相异 |
第四节 中欧发展规划决策过程与制度比较 |
一、 中欧发展规划决策过程的相似与相异 |
二、 中欧发展规划决策制度的差异与问题 |
第四章 坚持与完善中共执政决策机制 |
第一节 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的演进与精髓 |
一、 中共执政决策的演进历史和特点 |
二、 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的本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
三、 中共执政决策机制发展完善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中共执政决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执政理念与实践尚有脱节之处 |
二、 决策中的民主化程度有待加强 |
三、 决策的制度化和程序化程度有待提高 |
第三节 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的完善途径 |
一、 深化中共执政决策理论研究,丰富和发展执政决策理论 |
二、 加强中共执政决策实践新探索,创造和积累新经验 |
三、 开拓中共执政决策视野,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公共决策理论和实践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前言 |
一、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 |
二、推进创新发展,激发发展新动力 |
三、推进协调发展,增强整体协同性 |
四、推进绿色发展,共建生态宜居家园 |
五、推进开放发展,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
六、推进共享发展,增进市民福祉 |
七、凝心聚力共绘发展蓝图 |
结语 |
附录 |
《纲要》有关名词和部分指标解释 |
一、有关名词解释 |
二、部分指标解释 |
(10)中国中央政府“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论文提纲范文)
一、“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 |
二、基本思路研究 |
(一)屈群策:政策研究与政策讨论 |
1. 前期调研工作 |
2. 开展大规模的公共政策研究 |
3. 广泛听取公共政策专家意见 |
(二)集众思:提炼思路 |
(三)广纳言:检验与修正思路 |
(四)合议决与告四方:定调与传达 |
三、党中央《建议》编制 |
(一)屈群策:新一轮的建言献策 |
1. 开展重大专题研究 |
2. 全国人大、政协开展专题调研,主动建言献策 |
3. 征集各方意见 |
(二)集众思:起草文件 |
1. 学习与研讨 |
2. 分赴全国各地开展专题调研 |
3. 边起草、边讨论、边修改 |
(三)广纳言:广泛听取党内外意见 |
(四)合议决:党中央集体决策 |
1. 第一轮集体审议 |
2. 第二轮集体决策 |
(五)告四方: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
四、正式编制《纲要》 |
(一)屈群策:更大范围的建言献策 |
1. 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展调研工作 |
2. 面向全社会开展公众建言献策 |
3. 全国政协开展专题提案工作 |
(二)集众思:起草《纲要》 |
(三)广纳言:征求不同方面的意见 |
1. 温家宝总理召开不同界别座谈会,听取意见 |
2. 李克强副总理主持听取省区代表意见 |
3. 书面征求有关单位意见 |
4. 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会议咨询 |
(四)合议决:国家机关集体决策 |
1. 听取汇报 |
2. 提请审议 |
3. 全国人大审议通过 |
(五)告四方:正式公布和传达 |
五、结论 |
四、加强理论研究 共绘改革蓝图(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规划编制的思考学术笔谈[J]. 本刊编辑部. 城市规划学刊, 2019(05)
- [2]高校参与社区公共空间改造服务设计策略研究[D]. 欧家尹. 江南大学, 2019(05)
- [3]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提升研究 ——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D]. 黄林桢. 集美大学, 2020(08)
- [4]南昌市体育舞蹈培训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熊露.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 [5]国际执法安全合作共有观念培育路径研究[D]. 杨春.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0)
- [6]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比较研究[D]. 金珍. 云南大学, 2018(04)
- [7]教育公平视角下奥巴马政府基础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改革蓝图》的文本分析[D]. 张蕾. 西南大学, 2014(09)
- [8]中共执政决策机制研究 ——以中欧发展规划决策为例[D]. 沈凌.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9]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 上海市人民政府. 解放日报, 2016
- [10]中国中央政府“集思广益型”决策模式——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J]. 王绍光,鄢一龙,胡鞍钢. 中国软科学,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