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电视台与城市现代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娄晓琪[1](2021)在《导言 1993:文明工程起步 2001:“文明是什么?” 2021:“文明是什么?文明为什么?” “人类文明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8年的文明工程探索与实践、20年的《文明》探究与展开》文中研究表明1993年5月16日,文明工程探索与实践启航,至今28年;2001年7月13日,首次提出"文明是什么?";2001年12月5日,《文明》创刊,经过20年的探究与展开:"从文明一问到文明三问"!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陈岭[2](2020)在《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武汉学研究——首届“武汉学”高峰论坛会议综述》文中认为2019年12月7—8日,以"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武汉学研究"为主题的首届"武汉学"高峰论坛在江汉大学召开。会议以研究武汉与加强武汉学研究为中心议题,分组讨论,对武汉从古至今各个阶段的历史发展与城市进程进行了专题研讨,展现长程的研究意识。同时,也将研究视域从武汉扩展至国内其他典型城市区域,探讨其古今历史及发展变迁,凸显空间延伸的学术视野,为武汉学研究提供可资比较与借鉴的学术经验。作为首届以"武汉学"为研究主题的专题会议,会议充分贯彻了武汉学研究的内涵与旨趣,为学界开展武汉学研究及城市学研究提供了交流探讨的良好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以武汉学为代表的城市学的发展与繁荣。
王羲豪[3](2021)在《以钟楼为标志性建筑的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晓叶[4](2021)在《“他者”视域下的重庆城市形象微纪录研究 ——以YouTube微视频为例》文中认为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受众接触各个国家甚至各个城市的信息越来越容易。对此,良好的国家形象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也越发重要。国家形象的对外宣传离不开城市形象的用心塑造。外国人可以通过城市形象来理解国家形象。由于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不同,使得城市形象的自我认知与“他者”塑造之间也存在不同。重庆市作为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研究其“他者”视域下的城市形象,对城市形象塑造与对外传播有重要启示,也能为其他内陆城市的形象塑造带来启发。随着社交化媒体的广泛运用,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视频、分享生活,在无意识中塑造与传播城市形象。笔者认为YouTube的代表性如下:一是YouTube是国外最大的、最典型的、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视频社交媒体平台;二是国内外对重庆城市形象的研究暂未考虑以YouTube微视频为研究对象。所以利用该平台上外国人发布的、有关重庆城市的微视频来研究“他者”视域下的重庆城市形象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代表性。此外,“他者”视域下的城市形象是他者认识我国国家形象的缩影。微纪录影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文化折扣,便于受众认知他者呈现的城市形象。社交媒体的崛起为城市形象的自塑与对外传播提供了新途径。本文把YouTube微视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他者”视角通过建构、呈现、传播等方面来研究YouTube微视频中的重庆城市形象。首先利用网络爬虫技术,以关键词“Chong Qing”在YouTube微视频样本中爬取视频标题与评论内容,结合粉丝数、点赞数、评论条数等,经过人工处理考察其传播现状。了解到YouTube微视频对于重庆城市形象的传播效果较好,但缺少专业媒体的引导,对城市形象的认知较为全面、正面、多元;再利用内容分析法,总结归纳出重庆市在YouTube中所呈现的城市形象是魔幻、热情、夸张、嘈闹以及发展迅速的,这与重庆城市本身期望塑造的形象不完全符合;然后,经过大量观看视频内容,从聚焦对象、叙事方式、视听语言三个方面分析“他者”视域下重庆城市形象的建构情况,利用不同方式凸显了山城形象,叙事方式巧妙,善用技巧。接下来,分析出YouTube微视频“他者”化重庆的问题有塑造的城市形象单一、误读重庆社会文化、通过议题设置歪曲重庆形象。从相关文本分析可以看到“他者”所呈现出来的重庆面向有好有坏,这与中西方个体差异、重庆历史、国家实力都有关;最后利用传播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整理,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和传播媒介三个层面,为自我塑造重庆城市形象带来启发。
邸小松[5](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认为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蓝刚[6](2020)在《城市电视台方言类品牌栏目的建设及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以绍兴市电视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方言类栏目的兴起,借助方言的力量推广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影响正成为各级城市电视台努力的方向。目前方言类栏目主要分为新闻类、文艺类和生活类,通过分析发现保持节目新鲜度、加强自媒体建设和深挖节目服务功能可以为城市形象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如果在节目中过度使用方言,也可能会带来城市文化的认同疏离等负面影响。
管笑盈[7](2020)在《中国共产党对青岛市的接管研究(1948-1950)》文中指出1949年6月2日,中国共产党赢得了青即战役的最终胜利,成功解放青岛,开启了对青岛城市接管的序幕。接管青岛前,中国共产党灵活地借鉴了许多已经被成功解放和接管的其他城市的有益的经验,同时结合青岛地区的情况,大胆突破,对青岛的接管工作进行了妥善细致的安排。比如,在军事上掌握了内战爆发至青岛解放前夕的这段时间内的青岛的军事概况,尤其是青即战役前的敌情情况,并根据调查所得切实地进行了青即战役的战前准备和部署、作战策略的制定与战前的人员动员等;在政治上成立青岛军事管制委员会,对接管干部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同时明确接管工作的组织安排与政策指令,为顺利接管青岛奠定基础;在地下工作方面,中共青岛地下党组织不惧风险、不畏牺牲,秘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适时开展分化敌人的攻心战,还参与了保卫工厂、保全青岛、保卫学校和“反南迁”等运动,为青岛的接管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进入青岛后,青岛军事管制委员会第一时间开启接管工作,以安抚民心、巩固新政权为切入点,本着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迅速恢复经济和城市生产力的原则,顺利完成了对青岛旧政府的各市直部门、科教文化事业以及其他方面的接管工作,并取得丰硕的接管成果。青岛城市初建时期,驻青干部思考了将遇到的困难以及克服困难的有利条件,实事求是,不辞劳苦,对新青岛进行了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党的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城市建设工作,成绩显着,社会主义新气象的旗帜在青岛城内飘扬,为新时代的青岛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华北境内最后一座被中国共产党解放并接管的城市,中共对青岛的接管是党的城市接管历史中的一次成功实践,具有独树一帜的青岛特色:接管前举行了“威胁性进攻”的青即战役;确立了保全青岛的接管目标;充分考虑了国际国内形势和政治外交的双重因素;党的地下工作卓有成效,击敌要害;接管干部和士兵纪律严明,达到了思想与行动的高度统一。中共对青岛的城市接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先调查后执行是接管城市的起点;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干部是城市接管的助燃剂;职责清晰的政权建设是接管城市的定心丸;专注经济问题是城市接管的中心环节;多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是城市接管的有力保障。城市接管是中国共产党完成工作中心转移的关键一环,也是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步骤。因此以中国共产党对青岛市的接管这一个案为研究对象,品味青岛城市发展的沧桑巨变,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的城市建设工作更加突出,再次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这一新旧社会大变革、大交接时期所收获的一系列的宝贵的青岛城市的管理与执政经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赵楚[8](2020)在《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化的加速、功利性的城市建设导致部分城市的文化空间建设层面上出现了种种问题,而近年来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国家和学者的重视,文化空间强调尊重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化的重要性。文地系统规划是对于文化空间如何保护、传承的系统研究方法,本文基于此理论,以宝鸡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建国以来城市进入现代化建设后,其文地随着城市空间的发展而变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的研究,充实文地理论框架并对未来宝鸡的文化空间建设产生指导意义。宝鸡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降临之厚土,文化产生之故乡,为周秦朝发祥之地。对中国经济政治文明之发展有重大意义,有着丰厚的历史遗存及有地方特殊性的历史空间格局,城市建设发展也与其厚重的文化休戚相关,这对大部分市县的文化建设有较强的借鉴意义。首先,界定了本文的支撑性核心概念以及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综述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总结得出本文的技术路线。通过相关历史文献的解读、现代城市发展资料的研读,对城市发展大事记进行时间脉络上的整理,从历史城市以及建国以来至今的四个现代城市发展阶段展开城市格局的梳理研究;总结其各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城市空间格局。其次,讨论了文地的分类方法,以及文地在现代城市发展中与城市用地分类的对应关系。基于文地的分类,对各类型的文地分别从一般概念、发展历史及代表性空间进行进一步的阐释,将宝鸡各类文地的年代、面积等信息统计梳理,得到宝鸡现代文地数据库。利用核密度分析法以及梯度分析法分析了在宝鸡市区范围和中心城区范围两个空间尺度下的文地分布特征,并识别出当下宝鸡城市中存在的主要文地集聚区。再次,以时间为线索,以城市发展阶段为节点,分析城市文地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下的建设、搬迁和消失的过程,通过数量、规模的变化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的演变,总结宝鸡城市关键文地的变迁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宝鸡文地建设的普遍规律,在此基础上从自然山水、历史积淀、国家政策、文化研究等角度探究出其在建设发展背后的动力机制。最后,在把握宝鸡城市文地发展态势,并结合今天的城市发展诉求的基础上,通过对宝鸡现状文地结构的组成、文地系统的特征以及宝鸡文地建设存在的现状问题的分析,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宝鸡市文地系统提出优化策略,希望宝鸡市文化空间的建设提供启发。本文对于宝鸡城市文地的类型划分、分布特征、建设的动力机制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城市文化空间的相关学术研究,充实文地系统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宝鸡文地系统的初步构建及优化策略提升,以期对同类城市的文化空间建设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于小舒[9](2020)在《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呈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地区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一样都正在经历一场现代化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多方面的社会变革。少数民族纪录片在这其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记录并呈现了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文化习俗、生产发展等多方面变迁及其与现代化社会的融合。理论上来讲,纪录片相当于一个民族的相册,以时间长线为坐标纵向观看时,一个时间段的纪录片能够准确记录并表达这个民族在这段时间内的变迁。但纪录片作为电视或网络节目,其中内容只能说是无限接近于真实而不完全等同于真实。因为电视或网络媒体是一种媒介,而媒介提供的环境是拟态环境,经过媒介传播的形象是在拟态环境中呈现出来的影像,这种影像是被选择、加工后产生的,往往与少数民族真实的生活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此本文以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呈现内容为研究切入点,首先阐明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发展脉络,再通过结合文本内容及文献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在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内容呈现方面的特点做出总结,并对该类纪录片内容呈现的内部因素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及作品,提出构建友好的跨文化传播体系、多在现代性语境下呈现少数民族文化以及深入发掘并呈现少数民族“现代化”故事等少数民族纪录片发展方向。
陈慧[10](2020)在《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是创造、储存、传递并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在城市社区邻里培育和谐文化,并以社区为载体,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推动城市社区的“家风、民风、社风”建设,有利于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文明程度推动社区和谐,培育“家风、民风、社风”的精神文化有利于引导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潮流。和谐城市社区的构建离不开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社区基础设施、管理体系、自治功能、生活与就业保证、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环境以及社区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建设,正如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现代开放与多元文化建设一样。推动城市社区“三风”建设,强化城市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城市社区“三风”建设已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城市社区“三风”建设为主线,把“三风”作为切入点贯穿到整个城市社区建设的研究过程,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相关概念及理论厘析,分析当前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现状,提出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优化策略,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梳理和研究方法思路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涉及本论文的理论概念厘析,论述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目标、功能,以及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基本内容,强调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战略地位,突出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梳理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的成效,总结经验;第四部分发现城市社区“三风”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中原因;第五部分通过问题的提出优化策略,为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给予一定的建议和贡献。
二、城市电视台与城市现代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电视台与城市现代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武汉学研究——首届“武汉学”高峰论坛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武汉学与城市地方学的理论、视角与方法 |
二武汉的城市地理与政治历史变迁 |
三武汉的近代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
四武汉的城市文化与社会情态 |
五武汉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实践 |
六比较视野中的城市地方学研究 |
余论 |
(4)“他者”视域下的重庆城市形象微纪录研究 ——以YouTube微视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缘由及意义 |
1.1 选题缘由 |
1.2 选题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他者”视域相关研究 |
2.2“城市形象”相关研究 |
2.3“YouTube微视频”相关研究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3 样本选取 |
4、研究创新与不足 |
4.1 研究创新 |
4.2 研究不足 |
第1章 YouTube微视频对重庆城市形象的传播特点与作用 |
1.1 YouTube微视频对重庆城市形象的传播特点 |
1.2 YouTube微视频对重庆城市形象的传播作用 |
第2章 Youtube微视频中重庆城市形象的不同面向 |
2.1 魔幻 8D的城市面貌 |
2.2 热情好客的淳朴市民 |
2.3 夸张发展的饮食文化 |
2.4 纷杂嘈闹的市井万象 |
2.5 快速发展的城市经济 |
第3章 YouTube微视频对重庆城市形象的建构策略 |
3.1 聚焦对象彰显重庆特色 |
3.2 叙事方式架构城市故事 |
3.3 视听语言渲染山城魅力 |
第4章 Youtube微视频“他者”化重庆的问题与原因 |
4.1YouTube微视频“他者”化重庆的问题 |
4.2 YouTube微视频“他者”化重庆的原因 |
第5章 YouTube微视频对重庆城市形象“自塑”的启发 |
5.1 作为传播主体的自我定位 |
5.2 作为传播内容的自我设计 |
5.3 作为传播媒介的自我整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
(一)“奠都”的考量 |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片来源 |
附录二 表格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6)城市电视台方言类品牌栏目的建设及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以绍兴市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电视台方言类品牌栏目对城市形象的建构 |
(一)方言类新闻栏目——通过话语形态打造城市形象 |
(二)文艺类栏目——凝炼地方底蕴传播城市形象 |
(三)生活类栏目——讲述冷暖喜忧感受城市形象 |
二、方言类栏目建设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启示 |
(一)保持节目新鲜度,提升城市影响力 |
(二)加强自媒体建设,丰富城市亲切度 |
(三)深挖节目服务功能,促进城市现代化 |
三、方言类品牌栏目对城市形象传播的冷思考 |
结语 |
(7)中国共产党对青岛市的接管研究(1948-195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接管青岛前的准备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接管青岛前的军事准备 |
一、内战爆发至青岛解放前夕的青岛军事概况 |
二、青即战役的战前准备及战役部署 |
三、青即战役的作战策略及战前动员 |
四、青即战役的作战过程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接管青岛前的政治准备 |
一、成立青岛军事管制委员会并明确军管会接管青岛的方针 |
二、青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青岛的基本任务及接管措施 |
三、中国共产党接管青岛前的组织安排与军管会的具体工作安排 |
四、山东分局在解放青岛前下达的政策指令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接管青岛前的地下工作 |
一、情报搜集工作 |
二、对敌策反工作 |
三、统一战线工作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进入青岛后的接管工作 |
第一节 山东分局对接管工作的安排及军管会的工作情况 |
一、刚解放时的青岛城市状况及山东分局对军管会的工作指示 |
二、顺利入城后军管会的工作情况 |
第二节 军管会对青岛各市直部门及轻重工业的接管情况 |
一、隶属社会治安范畴的各部门的接管情况 |
二、隶属经济范畴的各部门的接管情况 |
三、青岛的轻工业及重工业的接管情况 |
第三节 军管会对青岛科教文化事业的接管情况 |
一、公立和私立学校的接收及改造 |
二、教会学校的接收及改造 |
三、古迹名胜的接收与保护 |
四、传媒机构的接收与管理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接管青岛后的城市初建 |
第一节 存在的困难及克服困难的条件 |
一、存在的困难 |
二、克服困难的条件 |
第二节 城市初建的基本内容 |
一、政权建设 |
二、经济建设 |
三、文化建设 |
四、其他方面的建设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接管青岛的特色及经验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接管青岛的特色 |
一、“威胁性进攻”的战役创举 |
二、“保全青岛”的接管目标为青岛的后续发展带来福利 |
三、青岛接管“立足国内国际两大形势,统筹政治外交双重因素” |
四、共产党“地下尖兵”信仰坚定,情报工作击敌要害 |
五、干部和士兵的“纪律意识”达到了思想上与行动上的高度统一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接管青岛的经验 |
一、先调查后执行是接管城市的起点 |
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干部是接管城市的助燃剂 |
三、职责清晰的政权建设是接管城市的定心丸 |
四、专注经济问题是接管城市的中心环节 |
五、广泛借鉴先解放城市的有益经验是接管城市的保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文化空间的重要性 |
1.1.2 文化空间建设的现实问题 |
1.1.3 宝鸡在文化空间建设上的典型性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解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文地的概念及内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概述 |
1.3.2 国外研究概述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宝鸡城市发展历程及城市空间格局梳理 |
2.1 宝鸡城市的发展历程概况 |
2.1.1 城市关键建设时期的梳理 |
2.1.2 城市发展历程中的文化空间建设 |
2.2 历史城市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与营建经验 |
2.2.1 历史文化空间要素 |
2.2.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营建经验 |
2.3 建国后宝鸡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概述 |
2.3.1 工业带动下的城市快速起步(1949年-1978年) |
2.3.2 改革开放带来的城市内向集中发展(1979年-1999年) |
2.3.3 西部大开发拉动城市飞速发展(2000年-2010年) |
2.3.4 一带一路下的城市稳步发展(2011年-2019年) |
2.4 城市空间格局发展特征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宝鸡城市文地的分布特征 |
3.1 文地的数据来源 |
3.2 文地的分类统计 |
3.2.1 文地类型的划分 |
3.2.2 文化精神标识用地 |
3.2.3 纪念用地 |
3.2.4 宗教用地 |
3.2.5 文化遗产用地 |
3.2.6 文化设施用地 |
3.2.7 文化产业用地 |
3.3 文地的构成及分布特征 |
3.3.1 宝鸡城市文地的总体分布特征 |
3.3.2 基于核密度法的城市文地分布特征 |
3.3.3 基于梯度分析的城市文地分布特征 |
3.3.4 文地集聚区的识别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宝鸡城市文地的变迁及动力机制 |
4.1 宝鸡城市文地的变迁过程 |
4.1.1 城市快速起步时的文地建设(1949年-1978年) |
4.1.2 城市内向发展时的文地建设(1979年-1999年) |
4.1.3 城市重心东移下的文地建设(2000年-2010年) |
4.1.4 城市稳步发展时的文地完善(2011年-2019年) |
4.2 宝鸡城市文地的动态变迁特征 |
4.2.1 文地要素的数量变化 |
4.2.2 文地的规模变化 |
4.2.3 文地分布特征的变化 |
4.3 宝鸡城市文地建设的动力机制 |
4.3.1 自然山水的定位 |
4.3.2 历史的积淀 |
4.3.3 政策的影响 |
4.3.4 工业发展的推进 |
4.3.5 文化建设的重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宝鸡文地系统优化探索 |
5.1 宝鸡城市文地的现状问题 |
5.2 文地系统优化的策略 |
5.2.1 建构不同尺度的文地系统规划体系 |
5.2.2 历史文地的保护与提升 |
5.2.3 建构城市山水人文空间格局 |
5.3 建立城乡一体、分区定位明确的区域文地系统 |
5.3.1 突显区域文地核心 |
5.3.2 建构区域文地格局 |
5.4 建立结构清晰、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文地系统 |
5.4.1 微观文地空间的塑造 |
5.4.2 中观轴线的强调 |
5.4.3 宏观结构的调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与不足 |
6.3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相关工作及成果 |
附表 |
附图 |
致谢 |
(9)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呈现 |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历史背景及现状 |
1、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沿革及现状 |
2、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 |
3、特征:民族性和现代性 |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呈现类型 |
1、完全融入现代化生活的少数民族 |
2、与现代化生活有部分融合的少数民族 |
3、与现代化生活保持相对独立的少数民族 |
(三)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呈现意义: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 |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内容呈现及特点 |
(一)少数民族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内容呈现 |
1、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的形象呈现 |
2、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生存空间呈现 |
(二)少数民族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呈现特点 |
1、“他者”视角带来的奇观呈现 |
2、原生态文化呈现“异质性”内容 |
3、参与式纪录片使少数民族形象流于刻板 |
三、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成因 |
(一)主流媒体的表达需求 |
1、明确民族边界 |
2、媒介的话语权利 |
3、民族文化传承 |
(二)少数民族表达需求 |
1、自我标识,我们与他们有什么区别 |
2、“他者”形象的自我贩卖 |
(三)经济时代市场需要 |
1、满足受众猎奇心理 |
2、满足观众“认知吝啬者”原则 |
四、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发展的困境与策略 |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发展困境 |
1、创作者困境:“他者”视角遮蔽认知框架 |
2、内容选择困境:内容同质 |
3、呈现困境:少数民族形象刻板化严重 |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发展策略 |
1、主体、他者相互转化构建友好的跨文化传播体系 |
2、内容选择层面:深挖少数民族“现代化故事” |
3、呈现层面:在现代语境中呈现少数民族文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简评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一)选题新颖 |
(二)理论创新 |
第一章 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相关概念论述 |
一、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相关概念 |
(一)城市社区的概念界定 |
(二)家风、民风、社风的内涵理解 |
(三)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内在关联 |
二、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意义及内容 |
(一)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意义 |
(二)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内容 |
三、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目标及功能 |
(一)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目标 |
(二)城市社区“家风、民风、社风”建设的功能 |
第二章 城市社区“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建设成效 |
一、家风建设成效 |
(一)兴复优良家风 |
(二)优塑家风环境 |
二、民风建设成效 |
(一)淳和民间风尚 |
(二)打造示范社区 |
三、社风建设成效 |
(一)匡正道德观念 |
(二)聚守精神家园 |
第三章 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现存的主要问题 |
(一)家风建设目标不明确 |
(二)民风建设规约不完善 |
(三)社风建设组织力显薄弱 |
二、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直接原因 |
(二)间接原因 |
第四章 城市社区“三风”建设优化策略 |
一、构建和谐美好新家风 |
(一)制定优良家规家训 |
(二)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
(三)传递家风真善美 |
(四)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 |
二、共建睦邻友好新民风 |
(一)建造和谐宜人的人文生态环境 |
(二)树立榜样典型示范 |
(三)发挥居民主体作用 |
(四)施展社会组织协作力 |
三、创建社区文明新社风 |
(一)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二)发挥政策法规导航力 |
(三)深入开展社区文明创建活动 |
(四)整合社区周边资源 |
四、用活城市社区“三风”建设新媒介 |
(一)有效运用宣传新媒介 |
(二)积极搭建正能量平台 |
(三)强化线上线下“三风联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城市电视台与城市现代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导言 1993:文明工程起步 2001:“文明是什么?” 2021:“文明是什么?文明为什么?” “人类文明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8年的文明工程探索与实践、20年的《文明》探究与展开[J]. 娄晓琪. 文明, 2021(12)
- [2]现代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武汉学研究——首届“武汉学”高峰论坛会议综述[J]. 陈岭. 武汉学研究, 2020(01)
- [3]以钟楼为标志性建筑的西安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 王羲豪. 西安工业大学, 2021
- [4]“他者”视域下的重庆城市形象微纪录研究 ——以YouTube微视频为例[D]. 周晓叶.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5]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城市电视台方言类品牌栏目的建设及对城市形象的传播——以绍兴市电视台为例[J]. 蓝刚. 新闻传播, 2020(20)
- [7]中国共产党对青岛市的接管研究(1948-1950)[D]. 管笑盈.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8]建国以来宝鸡城市文地变迁研究[D]. 赵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内蒙古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中少数民族现代化融入呈现研究[D]. 于小舒.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10]城市社区“三风”建设研究[D]. 陈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