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四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一、四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冼庆章,江仲成,徐焕珍[1](2022)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开放椎板开窗术(OD)、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等3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LDH患者中,随机抽取接受OD、MED、PELD的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OD组、MED组、PELD组),比较不同术式观察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3种术式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MED组和PELD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OD组。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方面,3组术后3 d、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均为PELD组最低、OD组最高。3组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和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方面,3组术后1个月、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均为PELD组最高、OD组最低;3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均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优良率由高到低分别为PELD组(96%)、MED组(84%)和OD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7,P=0.03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PELD组优良率高于OD组(χ2=7.162,P=0.007)和MED组(χ2=4.000,P=0.046)。结论 OD、MED、PELD各有特点,微创手术MED、PELD较OD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住院时间短,PELD手术优良率最高。

马亚南[2](202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本文通过查阅近些年公开报道的国内外LDH治疗的相关文献后形成综述。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主要症状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负担。目前,临床上治疗LDH手段多样,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结论:两种治疗手段各有优势,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困扰临床的现实问题,联合多种治疗方式的运用有可能越来越广泛,可以最小的损伤取得最佳临床效果。

范艳春[3](2021)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患者的相关临床数据,所有患者均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等指标,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及改良Mac Nab等评价工具对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通过上述指标的对比,评价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患者的手术时间30~45min,平均37.42±4.25min;术中出血量5~10ml,平均6.4±1.35ml;住院费用1.3~1.8万元,平均1.53±0.14万元;住院时间为2~6天,平均3.3±0.90天;1例患者出现术后症状复发,再次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45例患者均未发生神经根损伤或腰椎感染等并发症,上述指标均优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VAS评分表明,术后1周2.48±0.99和术后3个月1.22±0.86评分均显着优于术前6.14±1.4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JOA评分分析也表明,患者术后1周18.86±2.69和术后3个月评分24.20±1.54评分均较术前13.26±3.13显着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术后1年VAS评分和JOA评分与术后3个月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患者术后1周、3个月和1年JOA评分较术前改善率分别为71%、76.78%和81.19%。基于改良Mac Nab评价标准,患者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3.3%。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费用低、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李加敏[4](2021)在《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试验通过介绍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并分析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LSS)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该技术要点,明确其安全性、可行性及有效性,为临床应用开展该手术提供证据支持,同时为该手术方式普遍投入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骨科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64例,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性别、年龄、手术节段统计,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并设计手术方案,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以术前、出院前、术后1月、3月、6个月和12个月VAS、JOA、ODI评分评估临床疗效,末次随访应用改良版Mac Nab标准评估优良率,统计术中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通过术前与术后复查影像学资料比较,总结该技术要点。结果共64例完成了随访,其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最大年龄79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54.06±11.52)岁,其中L4-5节段55例,LS-S1节段4例,L3-4节段5例,在腰椎侧方椎管华西分区中,1区7例,2a区48例,2b区9例,出院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VAS腰痛及腿痛评分与术前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年腰腿痛评分与术前、术后3月、术后6月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JOA评分逐渐上升,与术前比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等级显示:末次随访时,患者的功能障碍等级程度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月及12月患者的功能障碍全部转变为轻度及中度。末次随访改良Macnab评分:优43例,良1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6.88%。结论1、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是一种治疗腰椎侧方椎管狭窄症的新方法,其临床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腰部及下肢疼痛,促进术后患者的腰腿部功能恢复,使日常生活回复到正常状态。2、该技术在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穿刺、定位以及椎间孔成形、椎管减压。具有术中穿刺定位迅速,透视次数少,对医患辐射小,可根据减压需要对关节突进行多次及精准成形的优势,可沿关节突尖端到椎弓根1/2对侧方椎管进行充分减压,且成形手术操作安全,学习时间较短,值得深入研究并推广运用。

钟锡锋[5](2021)在《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研究经皮椎间孔脊柱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椎板间开窗减压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脊柱骨科住院部住院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研究的患者一共50例,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25例,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内镜组);B组患者25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开放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采用SPSS 22.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全部由科室同一组医师团队操作完成,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责任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切口方面比较,内镜组均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14天、术后第3个月、术后第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发现,手术方式和手术时间相互的作用对腰痛、腿痛VAS评分以及ODI评分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内镜组术后第1天、第14天的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及术后第1天、第14天的ODI评分要优于开放减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3个月、术后第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第3个月、术后第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OD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末次随访时改良Macnab标准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内镜组优良率为92%;开放组优良率为88%,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脊柱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均有良效。(2)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脊柱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具有良好的微创性及可行性。

吴卓檀[6](2021)在《PELD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术后疗效,以评估该术式的有效性以及不同Modic分型间的疗效差异,为今后的临床治疗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9年01月-2020年0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并接受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摘除术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90例,根据其腰椎核磁共振成像查看终板有无Modic改变及Modic改变类型,分为A组(无Modic改变)、B组(伴Modic改变Ⅰ型)、C组(伴Modic改变Ⅱ型),分析三组患者在术前、术后1日、术后3月、术后6月的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评分结果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 Nab法评价治疗的优良率。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并完整收集了90例患者的信息,其中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对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BMI、饮酒史、糖尿病病史、病程时间、病变节段、手术时间、术后活动程度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在术后各时间的腰部及腿部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末次随访的改良Mac Nab评价结果显示总优良率达87.78%,三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3.33%、83.33%、86.67%,三组组间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组间在各时间点的腿部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在术前及术后1日时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在术后3月时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结果证实,以上两项指标在三组组间行两两对比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间在术后6月时的腰部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比较结果证实,以上两项指标在三组组间行两两对比时,A组与B组、A组与C组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与C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ELD治疗伴或不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均显着,手术安全可靠;(2)Modic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PELD术后短期内腰痛症状改善及腰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并且Modic改变Ⅰ型的影响相对更明显;(3)在严格选择PELD手术适应证时应偏重于不伴Modic改变或伴Modic改变Ⅱ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朱灏,刘波,张华溢,张智,刘煊文[7](2021)在《经皮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及术后复发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2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经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A、B组,每组60例。A组患者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治疗,B组患者接受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末次随访时根据患者的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17例)、未复发组(103)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DH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大于B组患者,而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均小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随时间增长均呈显着下降趋势(P<0.0.5)。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B组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疾病类型、退变程度分级、手术节段、术中纤维环破损、术中髓核摘除不彻底等可能为LDH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而性别、BMI、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突出位置等均与LDH患者术后复发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病程<3年、脱出型LDH为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L4~L5、L5~S1手术节段、术中纤维环破损、术中髓核摘除不彻底等为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退变程度分级与术后复发无关(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均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在术后复发患者中,年龄、病程、疾病类型、手术节段、术中纤维环破损、术中髓核摘除不彻底等为主要影响因素,临床中针对存在以上危险因素患者需予以积极干预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张辉[8](2021)在《两种术式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脊柱外科常见退行性疾病,临床症状早期大多可通过保守治疗得到一定缓解,经过系统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时则需手术治疗。对于L5/S1节段以往多通过传统椎板开窗术(fenestration discectomy FD)摘除髓核,随着微创手术理念发展,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 PEID)手术穿刺路径与传统椎板开窗术相似,得到了脊柱外科医师青睐,因此探索该技术的疗效及并发症预防策略,对于该技术的临床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PEID与FD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前术后各项指标评分资料,统计分析对比两种术式的优缺点,并对PEID技术相关并发症观察分析,研究PEID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在2018年01月—2019年05月行PEID或FD手术治疗L5/S1节段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排除纳入标准共入组66例,根据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组,其中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组)35例均采用局部麻醉,传统椎板开窗术(FD组)31例均采用全身麻醉。PEID组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22~81岁,平均(42.74±12.44)岁,中央型20例,旁中央型10例,游离/脱出型5例;FD组31例(男性18例,女性13例),年龄27~67岁,平均(42.16±10.54)岁,中央型18例,旁中央型7例,游离/脱出型6例。通过查阅临床系统及麻醉系统资料,随访通过门诊及电话方式,记录并评价两组术前、术后资料,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手术后24h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评估椎旁肌损伤程度,术后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临床疗效,按改良Mac Nab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性别比例、突出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ID组出血量较FD组少,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FD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D组术后各时间点腰痛VAS评分均低于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腿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改良Mac Nab评分标准,两组优良率分别为88.57%和87.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4,P=0.855);4.PEID组术后24h血清CK活性及CRP浓度低于F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PEID组2例术中出现后颈部疼痛,暂停手术降低灌注水压得以缓解;术后1例感觉异常表现为麻木、痛觉过敏;术后1例6个月复发表现为术前相同症状,均给予止疼、营养神经药物和腰背肌功能锻炼,症状逐渐改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4%,且为早期开展手术病例。FD组术后2例感染表现为术后发热,术后1例神经根损伤表现为同侧肌力下降,分别给予抗感染和消肿、营养神经、理疗后痊愈,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7%。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3,P=0.818)。结论1.两种术式均可有效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相似;2.PEID技术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恢复快,椎旁肌损伤小等优势。

熊邓[9](2020)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压术后残余下肢麻木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下肢麻木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评分与指标的变化,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下肢麻木患者的临床疗效。黄芪桂枝五物汤在临床当中运用较少,更多的运用其他如独活寄生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来缓解术后疼痛,本文希望通过此项研究来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对神经功能恢复的确切疗效,使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下肢麻木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案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推广。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江西省中医院做完腰椎开放手术术后残余下肢麻木症状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告知患者试验的注意事项,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后,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某一组,每组研究对象为30例,分别记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长短以及病变节段均无明显差异,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评分及胫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明显差异性。在治疗组的治疗过程当中,患者卧床休息并行术后常规治疗,并且每天进行行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进行治疗,方剂采用本院中药房抓取的中药,本院煎药房煎制成的汤药包,一次半袋,早晚各1次,15天为1疗程,服用2个月,在治疗的过程中要进行随症加减,不能拘泥于一方用到底。对照组患者也在术后行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服用甲钴胺片,每天1片,每天3次,15天为1疗程,服用2个月。其余治疗过程两组完全一致。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等。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各个时间段的麻木VAS评分、肌力评分以及胫神经的传导速度。结果:(1)麻木VAS评分分析:患者进行两组治疗后,其麻木VAS评分均降低,但在治疗1周、2周内,试验组的评分下降更明显并且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个月、2个月后,两组评分下降情况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下肢肌力评分分析:患者进行两组治疗后,其肌力评分均升高,但在治疗治疗1周、2周内,试验组的评分升高的更明显并且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在治疗1个月、2个月后,两组评分下降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胫神经传导速度分析比较:患者进行两组治疗后,其胫神经传导速度均加快,但在治疗2周前,试验组的加快的更明显并且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在治疗2周后,两组评分下降情况对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4)疗效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都进行随访,对照组有效率及显效率为90.0%、73.3%,试验组有效率及显效率为93.3%、80.0%,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是一种良好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下肢麻木的方药;(2)与甲钴胺相比,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近期疗效要好,而远期疗效与甲钴胺并无明显差异。

王文晗[10](2020)在《改良MIS-TLIF术式与常规TLIF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比较我组改良的后正中小切口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微创TLIF术式(M-MIS-TLIF)与常规后正中入路TLIF术式(OPEN-TLIF)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共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3月符合入组条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240例,按手术方式随机分为M-MIS-TLIF组(122例)与OPEN-TLIF组(118例),随访时间大于等于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大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前术后的VAS评分、ODI评分、NRS评分、M-JOA评分、多裂肌内脂肪浸润评分、融合节段上位椎间盘修正MRI指数、Macnab治疗效果评定、Bridwell法融合率评估、Suk标准融合率评估的结果来对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以及各种时期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进行对比论证。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节段分布、术前VAS评分、术前ODI评分、术前NRS评分、术前M-JOA评分之间未见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以及术后长远期的VAS评分、ODI评分、NRS评分、M-JOA评分与随访终末期的融合节段上位椎间盘修正MRI指数、Macnab治疗效果评定的结果上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而在手术切口、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后短期的VAS评分、ODI评分、NRS评分、M-JOA评分、多裂肌内脂肪浸润评分结果来看,M-MIS-TLIF组相较于OPEN-TLIF组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势(P<0.05)。最后,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所有的钉棒系统完好,位置满意无移位,两组的Bridwell法融合率评估、Suk标准融合率评估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结论:M-MIS-TLIF术式与OPEN-TLIF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相较于OPEN-TLIF术式,M-MIS-TLIF术式在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早期症状的改善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同时M-MIS-TLIF融入了微创脊柱外科的理念,既可以发挥MIS-TLIF的微创优势,又抛开了通道的束缚,设备成本低廉,学习时间短,值得在一线临床推广使用。

二、四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OD组手术方法
        1.2.2 MED组手术方法
        1.2.3 PELD组手术方法
        1.2.4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3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2 3组VAS评分比较
    2.3 3组ODI评分比较
    2.4 3组JOA评分比较
    2.5 3组术后Mac Nab疗效评价
3 讨论

(2)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非手术治疗
    1.1 运动疗法
    1.2 中医药治疗
    1.3 物理疗法
    1.4 针灸与推拿
2 手术治疗
    2.1 传统手术
    2.2 微创手术
        2.2.1 经皮穿刺技术
        2.2.2 内镜微创技术
        2.2.3 微创技术组合治疗
3 小结

(3)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1 数据与分析
    1.1 研究对象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研究方法
        1.3.1 手术方法
        1.3.2 术后处理
        1.3.3 术后疗效评估
        1.3.3.1 腰椎JOA评分
        1.3.3.2 VAS疼痛评分
        1.3.3.3 改良MacNab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围术期情况
    2.2 VAS评分比较
    2.3 JOA评分比较
    2.4 改良Mac Nab评价优良率
    2.5 典型病例
3 讨论
    3.1 腰椎间盘突症复发机制
    3.2 目前治疗策略及优缺点
    3.3 微创PELD治疗的优势
    3.4 PELD的局限性或不足
    3.5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4)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进展
        2.1.1 经皮脊柱内窥镜髓核摘除技术(Percutaneouse endoscopic lumbar disc ectomy PELD)的发展研究
        2.1.2 小结
    2.2 并发症及其预防
        2.2.1 神经根损伤
        2.2.2 日光烧灼综合征
        2.2.3 硬膜囊撕裂
        2.2.4 血肿
        2.2.5 术后复发
3 资料与方法
    3.1 资料
        3.1.1 实验设备与仪器
        3.1.2 研究对象
    3.2 方法
        3.2.1 一般临床资料
        3.2.2 手术过程
        3.2.3 手术疗效的评估
        3.2.4 统计学方法
4 结果
    4.1 基本数据
    4.2 近期结果
    4.3 术后临床疗效
    4.4 影像学结果
5 讨论
    5.1 术后疗效
    5.2 “腰椎侧方椎管”华西分型
    5.3 “V”区解剖
    5.4 经皮脊柱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
        5.4.1 操作要点
        5.4.2 技术优势
        5.4.3 临床价值
6 结论
7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9 附件
致谢

(5)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文献研究
        1.1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1.2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病因
        1.3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表现
        1.4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辅助检查
        1.4.1 X线片检查
        1.4.2 CT扫描检查
        1.4.3 MRI检查
        1.5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诊断、分型以及鉴别诊断
        1.5.1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诊断
        1.5.2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分型
        1.5.3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鉴别诊断
        1.6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治疗
        1.6.1 保守治疗
        1.6.2 手术治疗
        1.7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样本来源
        2.3 临床资料
        2.3.1 样本纳入标准
        2.3.2 样本排除标准
        2.3.3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诊断标准
        2.3.4 知情同意
        2.4 研究内容和方法
        2.4.1 一般资料
        2.4.2 术前准备
        2.4.3 手术方法
        2.4.4 术后处理
        2.4.5 观察指标
        2.4.6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3.2 手术情况比较
        3.3 两组患者腰部VAS评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腿部VAS评分的比较
        3.5 患者腰部ODI评分的比较
        3.6 患者手术疗效的比较
    4 讨论
        4.1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可行性
        4.2 两种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疗效比较
        4.3 微创手术在围术期方面更具有优势,为治疗提供更多可能
    5 研究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外科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PELD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述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及其流行病学调查
        1.2 椎间盘的结构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疼痛机制研究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
        1.7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2 Modic改变的概述
        2.1 Modic改变的分型及其流行病学特点
        2.2 MC的发病机制
        2.3 MC与下腰痛的关系
    3 小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样本来源
        1.2 LDH的诊断标准
        1.3 样本纳入标准
        1.4 样本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Modic改变的评估方法
        2.3 治疗方法
        2.3.1 术前准备
        2.3.2 PELD操作方法
        2.3.3 术后处理
        2.4 观察指标
        2.4.1 患者基线数据、手术情况指标及术后活动程度
        2.4.2 疗效评价指标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患者基线数据的比较
        3.2 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活动程度的比较
        3.3 患者腰部VAS评分的比较
        3.4 患者腿部VAS评分的比较
        3.5 患者ODI评分的比较
        3.6 患者术后疗效的比较
    4 讨论
        4.1 PELD是治疗LDH的有效技术,“中药烫熨+涂擦”外治疗法是良好的术后康复措施
        4.2 LDH伴MC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4.3 研究结果分析
        4.4 本研究对混杂因素的控制
        4.5 本次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伴有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经皮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1.2.2 术后随访:
        1.2.3 分组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围术期指标:
    2.2 VAS评分、ODI指数变化:
    2.3 临床疗效:
    2.4 术后复发单因素分析:
    2.5 术后复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8)两种术式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典型病例
参考文献
综述: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9)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压术后残余下肢麻木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历史回顾
    一、中医治疗
    二、西医治疗(西药治疗)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1.2 研究内容
    1.3 诊断标准
    1.4 纳入标准
    1.5 排除标准
    1.6 剔除与脱落标准
    1.7 终止试验标准
2 研究方案
    2.1 分组及设计
    2.2 治疗方案
    2.3 疗效观察
    2.4 医学伦理原则
3 数据统计
4 注意事项
5 结果
    5.1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长短以及病变节段比较
    5.2 治疗前各评分比较
    5.3 治疗后各项评分的比较
    5.4 疗效比较分析
    5.5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西医对LDH开放手术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认识
        1.1 西医对LDH的认识
        1.2 西医对LDH的治疗
        1.3 西医对LDH开放手术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认识
    2 中医对LDH开放手术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认识
        2.1 中医对LDH的认识
        2.2 中医对LDH的治疗
        2.3 中医对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认识
    3 甲钴胺对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机理
    4 黄芪桂枝五物汤分析
        4.1 黄芪桂枝五物汤配伍分析
        4.2 黄芪桂枝五物汤及其主要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4.3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探讨
    5 研究结果分析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10)改良MIS-TLIF术式与常规TLIF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四种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研究[J]. 冼庆章,江仲成,徐焕珍. 现代医药卫生, 2022(04)
  • [2]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 马亚南. 农垦医学, 2021(04)
  • [3]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D]. 范艳春.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4]经皮内镜“V”区解剖引导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研究[D]. 李加敏.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8)
  • [5]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钟锡锋.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PELD治疗伴有不同Modic分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D]. 吴卓檀.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经皮椎间孔镜与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分析[J]. 朱灏,刘波,张华溢,张智,刘煊文. 河北医学, 2021(03)
  • [8]两种术式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D]. 张辉. 新乡医学院, 2021(01)
  • [9]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压术后残余下肢麻木的疗效观察[D]. 熊邓.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10]改良MIS-TLIF术式与常规TLIF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研究[D]. 王文晗. 山东大学, 2020(02)

标签:;  ;  ;  

四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