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病早期临床诊断探讨

钩端螺旋体病早期临床诊断探讨

一、钩端螺旋体病早期临床诊断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宋宁[1](2021)在《PCR和ELISA技术在检测钩端螺旋体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简称钩体)引发的一种广泛传播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猪、马、牛、羊、犬、猫等动物以及人类都可被其感染,出现黄疸、流产、肝肾衰竭等病症,严重时还面临死亡的危险。与此同时,患病动物还会不断向周边环境散毒,引起更大范围的感染。因此,需要尽早的对该病做出诊断而实施有效应对的策略。由于目前对钩端螺旋体的PCR检测并不能把我国现存的致病性钩体全部检出,以及显微凝集实验(MAT)实验操作门槛相对较高的,并非所有实验室能够进行,这不利于钩端螺旋体的早期诊断。基于此,本实验建立了针对钩端螺旋体病原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方法,而且也建立了针对其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目前为止,钩端螺旋体的PCR检测是一种较为常用且成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表明,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都含有的Lip L32基因序列的保守片段。基于此,通过比对我国15群15型钩端螺旋体参考标准株的Lip L32基因序列,设计出了三对退火温度一致的引物。与此期间,其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经过了反复验证,确保其能高效且准确的检测钩端螺旋体。本次实验中,PCR检测钩体浓度最低可达10-6ng/μL。之后在三对引物的基础上,设计了简并碱基引物来进行荧光定量PCR的检测,也经过特异性、重复性、灵敏度的验证,使其能够对实际样本进行有效检测。在检测时,以CT值30为界限:当CT值小于30时,判定其为阳性,反之则为阴性。基于此,建立了钩端螺旋体病PCR检测的方法。虽然显微凝集实验(MAT)是诊断钩体病的金标准,但需要钩端螺旋体活菌以及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鉴别。这些都不利于钩体抗体诊断的推广普及,针对显微凝集实验的高门槛,为了能够准确地判断出钩体的血清群,本实验建立了一种能够检测钩端螺旋体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首先,分别将15种参考标准株的活菌按设定的免疫程序对家兔进行免疫,程序结束后得到相应的抗血清作为检测抗体,将待检血清进行包被,配合15种灭活的钩体,最后按照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实现对样本血清中钩体抗体的检测。在450nm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值,当检测样本的OD值是阴性血清OD值的两倍时认为其为阳性。之后经行了钩端螺旋体ELISA方法与MAT的对比:从北京某动物医院收集了五只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犬的血清。其中一只犬在2019年9月17日到2019年10月24日之间的不同时间段收集了其血清共6份血清,剩下四只犬分别收集了一份血清用以检测,通过用ELISA方法和MAT进行对比发现,所建立的ELISA,方法和MAT的检出率一致,用MAT判定为阳性且滴度高的,用ELISA方法测定而得出的结果也是如此。针对山东牛场的样本,采用了本实验所建立的普通PCR方法进行了检测,发现11份水样本中,有9份为阳性,其中24头流产母牛中有13头为阳性,3头健康牛中有一头成隐性带菌状态。针对南昌病犬上钩端螺旋体分离株的鉴定,采用PCR方法确认了培养出的细菌为钩端螺旋体,与此同时对病犬的血清进行了MAT和本实验所建立的ELISA方法双重测定,均显示血清中的抗体与澳洲群澳洲型(56607)凝集最为剧烈,且滴度最高,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以此为基础通过MLST分析,最终得出其为澳洲群澳洲型钩端螺旋体。腹腔注射此菌可造成金黄地鼠的死亡,并发现其肝肾肺有明显的病理损伤,其全致死量的钩体数目为108。本实验针对钩端螺旋体病原的PCR检测方法和针对其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能够有效的对钩体病进行鉴别诊断。这不仅有利于临床上对钩端螺旋体的诊断,能够及早发现钩体病,而且对该病的防控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林海榕,陈丰霖[2](2021)在《恙虫病并发钩端螺旋体病1例》文中认为本文报道了我院收治的1例恙虫病合并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详细描述了其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诊治过程,并做出相应的讨论分析。

孙毅[3](2020)在《钩端螺旋体江西株分离和SPF犬发病模型建立》文中研究说明钩端螺旋体病以黄疸、肝肾功能障碍为特征。犬自然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的病例时常发生,即便钩端螺旋体疫苗免疫后也会发病。由于钩端螺旋体病早期感染症状不明显,且未能及时的确诊和治疗,部分感染者可迅速发展成危重症,死亡率极高。钩端螺旋体病主要通过犬接触有病原的尿液和水源进行感染的,钩端螺旋体在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存活数月之久,且毒力不会降低,传染性很强。随着犬养殖业的发展及家庭饲养宠物犬的增加,犬感染钩端螺旋体病的数量逐渐上升,给养犬行业造成了重大困扰。本实验通过对江西地区钩端螺旋体疫区的犬养殖点进行储存宿主褐家鼠的捕捉,及临床疑似和确诊钩端螺旋体病的犬进行钩端螺旋体的分离培养,并鉴定菌型,为建立SPF犬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模型提供菌源。通过PCR、MLST等方法确定分离到的钩端螺旋体的菌型,并用分离菌对金黄地鼠进行感染研究其致病性。针对分离到的钩端螺旋体的血清型,设计引物,构建钩端螺旋体PCR诊断方法。通过对攻毒途径和剂量的摸索,最终用2.5×1010条钩端螺旋体的剂量腹腔注射感染SPF实验犬,建立钩端螺旋体病的感染模型。结果从210份样品中成功分离纯化出16株钩端螺旋体菌株,鉴定血清型为澳洲群澳洲型,金黄地鼠感染死亡说明具有致病性,成功设计出一对引物,目的片段大小为278bp,摸索退火温度55℃为佳,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最低检测浓度为1×10-5 ng/μl,构建了钩端螺旋体PCR诊断方法。通过对感染SPF实验犬的血常规、生化指标、抗体效价及剖解后的病理变化结果的分析和观察,确定SPF实验犬感染了钩端螺旋体病。成功建立了 SPF犬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模型。

魏佳娜,巫耿纯,高慧,潘英[4](2019)在《钩端螺旋体脑病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不典型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钩体病)的早期发现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报道1例不典型症状的钩端螺旋体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对钩体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典型钩端螺旋体脑病患者需进行脑脊液病原微生物二代测序检测,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治疗。结论:钩体病诊断金标准为脑脊液中找到病原体,病原微生物二代测序检测为最先进最便捷的确诊手段。

金雪敏[5](2017)在《兔源抗钩端螺旋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治疗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最重要的被忽视热带人兽共患病之一,已经对人类健康产生了重要威胁。某些病原性疾病,如钩端螺旋体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多克隆抗体治疗方法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方法。首先经过改良后科学的免疫程序,用黄疸出血群的赖型56601株钩体免疫接种新西兰大白兔后,使耐受动物兔子血清内产生了抗钩端螺旋体的抗体,显微凝集实验鉴定了该免疫血清内具有与钩端螺旋体结合的抗体。经过正辛酸-硫酸铵两步沉淀法纯化后,获得多克隆抗体。用56601钩体与秋季群秋季型56606钩体分别作为抗原,经过ELISA检测,该多克隆抗体被两种血清型的钩体所识别。本研究评估了兔源多克隆抗体针对同血清型(赖型)钩端螺旋体感染或一种异血清型(秋季型)钩端螺旋体感染的早期治疗效果。该多克隆抗体提高了存活率,无论56601钩体感染还是56606钩体感染。在同血清型钩端螺旋体病早期治疗中提高了金黄地鼠钩体病的存活率,而且呈剂量依赖性,因此也为其他动物或人的钩端螺旋体病提供了剂量参考;在异血清型钩端螺旋体病早期治疗中,高剂量组也显着提高了存活率,虽然并未做到完全保护。为以后研究制备抗多血清型多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通过病理组织学变化的观察,治疗组动物的肝脏,肾脏和肺脏的病例损伤明显减轻,说明该多克隆抗体具有病理上的治疗作用。而且通过qPCR证明该多克隆抗体具有清除器官内钩端螺旋体的作用。另外还进行了晚期治疗试验,多克隆抗体和抗生素的治疗之间并未出现显着差异,但发现该多克隆抗体和抗生素联合用药,相比其他组可显着提高存活率。本研究认为该兔源多克隆抗体在早期治疗中对同血清型和一种异血清型的钩端螺旋体感染的金黄地鼠具有保护效果,并且在晚期治疗中和抗生素的联合用药可以显着提高存活率。

吴殿君[6](2017)在《亚治疗量氟喹诺酮类药物加剧钩端螺旋体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革兰氏阴性菌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引起的一种全球性、急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感染动物通过尿液排出致病性病原体,人和其他哺乳动物通过伤口或者黏膜组织接触污染的土壤和水源而发生感染。钩体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黄疸、血红蛋白尿、流产,多个重要脏器衰竭,甚至死亡等,严重危害了人和动物的健康。已有研究表明:亚治疗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能通过调节病原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毒力和宿主的先天免疫来加重感染。本课题组研究发现:亚治疗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治疗钩体病金黄地鼠导致实验组提前发病和死亡;体外抑菌试验发现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下的诺氟沙星能使钩体的形态变长。亚治疗量的诺氟沙星是否也调节了钩体的毒力,致使患病动物感染加重呢?如果是,那么其他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亚治疗量下是否也会有类似的现象发生呢?其内在的调控机制又是怎样的呢?对这些关键问题的科学解答,将有助于进一步阐明钩体的致病机制。本研究通过培养黄疸出血型钩体56601株,选择金黄地鼠为实验动物,构建钩体急性感染模型,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代表性药物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以不同剂量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21d动物的存活率。应用qPCR检测金黄地鼠血液、肝脏、肾脏和肺脏组织中钩体载量及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m RNA表达情况,并通过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评价亚治疗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钩体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潜在的作用机制。体外应用不同浓度的诺氟沙星处理钩体,用暗视野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钩体形态的变化,应用RT-qPCR检测钩体毒力蛋白Kdp A、Kdp B、Lip L21、Lip L41、Lip L71、Lip L32、Fla A、FlaB、Lig A、LigB的m RNA表达情况。并将处理后的钩体攻入金黄地鼠体内,观察动物的存活率。综合评价亚治疗量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钩体病所存在的风险,并探讨其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102106钩体56601株感染金黄地鼠能产生稳定的半数致死结果,而该钩体对金黄地鼠的绝对致死量为107。应用亚治疗量的诺氟沙星和环丙沙星治疗感染钩体的金黄地鼠导致其存活率显着降低。qPCR检测发现,亚治疗量的诺氟沙星治疗组体内的钩体载量比未治疗组明显增多。同时,亚治疗量的诺氟沙星明显加重了肝脏、肾脏和肺脏的病理变化,并延迟了TNF-α和IL-1β在血液、肝脏、肾脏和肺脏中的基因表达。诺氟沙星对钩体56601株的MIC为12μg/ml,当诺氟沙星的浓度为0.25μg/ml时,钩体的形态明显增长。应用ge Norm软件,筛选出钩体的内参基因为Lip L41和Lip L71,通过2-(?)方法分析钩体毒力蛋白的表达,结果0.125μg/ml和0.25μg/ml的诺氟沙星均明显地上调钩体毒力蛋白FlaB和LigB的基因表达量。综上所述,本研究证实了亚治疗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钩体病时存在的风险,该风险是通过亚治疗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延迟机体的炎症反应和上调钩体毒力蛋白FlaB和LigB的表达来实现的。

汪海波,赵俊华,唐明慧,王琪,杨泽,林继灿,史咏梅,胡孔新,莫秋华[7](2015)在《钩端螺旋体病三种检测手段假阳性率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钩端螺旋体病的三种不同检测手段的假阳性率进行比较研究。方法收集50例健康人的血液标本,分别采用钩体Ig G ELISA试剂盒、Ig M ELISA试剂盒和PCR方法进行检测,平行比较三种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结果在所检测的样本中,Ig G抗体检测有4例呈阳性反应,Ig M抗体检测有11例呈阳性反应,而PCR检测全为阴性。结论由于抗体检测技术可能出现的非特异性及假阳性,有必要对钩体病进行更为特异性、更加可靠的PCR检测。

龚悦[8](2015)在《犬钩端螺旋体病PCR和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文中认为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因感染具有致病性的钩体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犬钩端螺旋体病,是由常见对犬致病的犬型、黄疸出血型、塔拉索夫型等钩体所引起。犬对该病具有易感性,犬感染本病后,临床表现多样,不易进行诊断,因此需要实验室检测对本病进行辅助的鉴别诊断。常见实验室诊断方法有直接镜检,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动物接种等,但这些方法或不具备时效性,或缺乏准确性。相较于这些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更省时省力,特异性和敏感性优异,并且可用于钩体病的早期诊断。本实验依据仅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含有的LigB基因序列的保守片段,并对常见对犬致病的钩体株的相关序列进行比对,设计了数对特异性的引物和探针,目的片段大小为124bp。对探针和引物进行筛选及反应条件与体系的优化,构建了含目的基因的质粒作为标准阳性对照,并对质粒进行测序验证。建立了犬钩端螺旋体病PCR和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并组装成可实现对犬钩体病进行快速高效诊断的试剂盒。对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等参数进行了检验,确定其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采集并检测临床犬血液和尿液样本,与显微凝集试验相比较,结果一致。近年来,宠物犬的数量不断增加,各类工作犬的数量也有上升。犬易感钩体病,影响犬自身及其主人的健康,该检测方法可推广应用于犬钩体病的早期检测,避免该病的进一步发展和扩散。钩端螺旋体的培养需要数周的时间,培养基的配制程序复杂,而诊断钩体病的金标准方法MAT,需要活体钩体才能进行诊断,因而很难得到推广和应用,而PCR方法不需要进行钩体的培养,并且相比于血清学方法,还可用于钩体病的早期诊断。在该实验中,建立的普通PCR方法检测钩体浓度的灵敏度可达到101,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灵敏度可达100。

王斐[9](2015)在《钩端螺旋体Lig蛋白在仓鼠动物模型中的免疫效果评价》文中指出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全球分布重要的急性人兽共患病,由钩端螺旋体属致病性问号钩端螺旋体引起,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对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从事户外职业,洪水暴发,与动物密切接触等因素,会增加此病的传播风险,加大感染机率。钩端螺旋体病有多种临床症状,包括亚临床,自限,无黄疸,发热等,严重程度可到致死症状。钩端螺旋体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城市及农村地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流行病学模式的变化强调了该病作为一个公共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每年报道的钩体病例有50万余例,超过10%的病死率。我国受钩体病疫情困扰已久,令其防治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但已取得的研究进展中对致病机制和宿主免疫反应机理的研究还未十分清楚,普遍认为钩端螺旋体的感染过程主要是在各种膜表面分子(毒力因子)的帮助下侵入和粘附特定宿主细胞,形成持久性定殖和免疫逃避。由于钩端螺旋体LPS碳水化合物的组成有差异性,使得钩体菌型复杂,血清型多样,超过280种。LPS作为钩端螺旋体的一种免疫保护性抗原,已经被用于研制疫苗,但商品化的灭活全菌苗或弱毒苗会产生一些毒性反应,需要加强免疫来维持免疫时间,同时不同血清型的LPS成分不同,对其他血清型无法产生交叉保护作用。现有研究表明,致病性钩体的一些外膜蛋白(OMP)如OmpL1、LipL32、LipL41、LigA、LigB、Lp1454等在各种血清型之间存在抗原保守性,因此免疫后可以对多种血清型起到交叉保护作用,作为候选亚单位疫苗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有可能替代全细胞灭活疫苗。钩端螺旋体通过表面粘附素作用结合到宿主细胞外基质(ECM)引发感染。在钩体外表面暴露的多种粘附素中,Lig蛋白含量丰富且较为保守,广泛分布在各种致病性血清型中。本试验选择问号钩端螺旋体秋季型临4株基因组为模板,目标基因为LigAcon、LigAvar、LigBcen1,采用高保真PCR扩增片段测序后,分别与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连接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GEX-LigAcon,pGEX-LigAvar、pGEX-LigBcen1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将亲和层析纯化后的可溶性蛋白混合弗氏佐剂,作为免疫抗原皮下注射34周龄的仓鼠,试验组为rLigAcon、rLigAvar、rLigBcen1、rLigAcon+rLigAvar,3周后加强免疫,对照组PBS组和GST标签组相同免疫程序。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效果由仓鼠模型中存活率和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来评价。试验结果显示诱导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分别约为89kDa(LigAcon)、92kDa(LigAvar)、68kDa(LigBcen1),试验组中免疫的重组蛋白LigA对急性感染钩体的仓鼠有明显保护作用,与PBS对照组、GST标签组对比,差异显着(P<0.05)。病理学切片显示存活的仓鼠肝、肾、肺脏组织内的炎症反应和出血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本研究中体现了Lig蛋白作为问号钩端螺旋体属的特异性保护抗原的免疫保护效果,钩端螺旋体LigA基因对抵抗同型钩体感染能力较好,这些初步试验结果为钩端螺旋体亚单位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金龙[10](2015)在《钩端螺旋体分子特性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病,为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之一,其严重病例可发展至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目前,对钩端螺旋体的分类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和基因分子分型方法。经典的血清学分类法在过去几十年应用较为广泛,但使用血清均为多克隆抗体,在不同钩端螺旋体血清群或型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反应。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各种分子分型方法被应用于各国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本研究应用16S rRNA、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钩端螺旋体专业实验室保存的73株国内菌株和63株国外菌株进行了分子分型。研究结果表明,应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各种血清群菌株进行基因种分析,共鉴定出85株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分别属于8个不同的钩端螺旋体基因种属;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钩端螺旋体的7个管家基因扩增、测序,进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得出了各致病性菌株的基因型(STs),并发现了47种新的MLST基因型,其中32种来自中国,表明中国钩端螺旋体分子流行趋势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利用限制性内切酶Not I酶切钩端螺旋体染色体DNA后,应用PFGE技术分离DNA片段,菌株DNA从20 kb到700 kb大小的DNA片段得到了较好的分离效果,酶切片段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特征明显不同,采用Bio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方法采用UPGMA,聚类相似系数采用基于条带比较的Dice,相似性系数在31.62%~94.74%之问。本研究结合多位点序列分析和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钩端螺旋体进行分子分型,获得了我国流行钩端螺旋体分子特性第一手资料。在分子水平上探讨了国内外钩端螺旋体的差异,并验证了这些分子分型方法的良好分型效果,从而为进一步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媒介、及时控制疫情等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将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钩端螺旋体疫苗的研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钩端螺旋体病早期临床诊断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钩端螺旋体病早期临床诊断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PCR和ELISA技术在检测钩端螺旋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钩端螺旋体和钩端螺旋体病
        1.1 钩端螺旋体
        1.2 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
        1.3 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
        1.4 钩端螺旋体发病机制
        1.5 钩端螺旋体的防治
        1.5.1 疫苗
        1.5.2 钩体病的治疗和预防
    第二章 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
        2.1 显微镜检查
        2.2 分离与培养
        2.3 分子诊断
        2.4 血清学诊断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钩端螺旋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1 钩端螺旋体普通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1.1 实验材料
        1.1.2 实验方法
        1.1.3 实验结果
        1.2 钩端螺旋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2.1 实验材料
        1.2.2 实验方法
        1.2.3 实验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钩端螺旋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1.1 菌株
        2.1.2 实验动物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试剂
        2.1.5 常用试剂的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兔抗钩端螺旋体血清的制备
        2.2.2 显微凝集试验(MAT)测定兔血清的效价
        2.2.3 抗原的制备
        2.3 实验结果
        2.3.1 抗血清效价
        2.3.2 钩端螺旋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2.3.3 钩端螺旋体ELISA方法与MAT的对比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钩端螺旋体PCR和 ELISA检测方法的初步应用
        3.1 山东某牛场钩端螺旋体的检测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3 实验结果
        3.2 分离株的鉴定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3 结果
        3.3 分离株毒力初步鉴定
        3.3.1 毒力测定实验
        3.3.2 毒力鉴定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恙虫病并发钩端螺旋体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报告
    1.1 病史和查体
    1.2 诊断与治疗
2 讨论

(3)钩端螺旋体江西株分离和SPF犬发病模型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1.1.1 钩端螺旋体病原学
        1.1.2 钩端螺旋体病的起源
        1.1.3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
        1.1.4 钩端螺旋体病的致病原理
        1.1.5 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1.6 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
        1.1.7 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
    1.2 钩端螺旋体病动物模型
第二章 钩端螺旋体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2.1 材料
        2.1.1 病料的来源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1.4 常用试剂的配置
    2.2 方法
        2.2.1 病料的采集和培养
        2.2.2 钩端螺旋体培养结果的观察判定
        2.2.3 钩端螺旋体的纯化
        2.2.4 引物选择和DNA提取
        2.2.5 PCR扩增
        2.2.6 目的产物的纯化
        2.2.7 目的产物的连接和转化
        2.2.7.1 目的片段克隆
        2.2.7.2 连接产物的转化
        2.2.8 重组菌的筛选及鉴定
        2.2.8.1 扩大培养
        2.2.8.2 菌落培养PCR
        2.2.8.3 重组菌测序
        2.2.9 血清型的鉴定
        2.2.10 数据分析
        2.2.11 致病性实验
    2.3 结果
        2.3.1 钩端螺旋体的分离纯化情况
        2.3.2 钩端螺旋体的形态学观察
        2.3.3 PCR扩增结果
        2.3.4 基因种鉴定
        2.3.5 血清群鉴定
        2.3.6 致病性实验
    2.4 讨论
        2.4.1 钩端螺旋体的分离培养
        2.4.2 血清群型的鉴定
    2.5 小结
第三章 钩端螺旋体常规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3.1 材料
        3.1.1 病料的来源
        3.1.2 实验试剂
        3.1.3 常用试剂的配置
        3.1.4 实验仪器
    3.2 方法
        3.2.1 引物的设计
        3.2.2 DNA的提取
        3.2.3 PCR的条件优化
        3.2.3.1 最佳退火温度的选择
        3.2.3.2 灵敏度实验
        3.2.3.3 重复性测试
        3.2.3.4 特异性检查
        3.2.3.5 临床运用
    3.3 结果
        3.3.1 引物基因序列及扩增目的片段
        3.3.2 最适退火温度
        3.3.3 灵敏度试验
        3.3.4 重复性测试
        3.3.5 引物特异性的检测
        3.3.6 样品的检测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SPF犬钩端螺旋体病发病模型的建立
    4.1 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菌株
        4.1.3 实验试剂
        4.1.4 实验仪器
    4.2 方法
        4.2.1攻毒剂量与实验分组
        4.2.2 临床指标观察和检测
        4.2.3 MAT实验检测抗体及抗体终滴度
        4.2.3.1 检测抗体阳性
        4.2.3.2 定量MAT实验测血清样品抗体滴度
        4.2.4 组织病理变化观察
        4.2.5 实验犬肾脏钩端螺旋体培养
    4.3 结果
        4.3.1 临床观察
        4.3.2 体温变化
        4.3.3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检查
        4.3.4 血液生化指标检查
        4.3.5 MAT抗体效价测定
        4.3.6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4.3.7 尿液PCR检测
        4.3.8 钩端螺旋体培养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钩端螺旋体脑病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讨论

(5)兔源抗钩端螺旋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词缩写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1.1 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
        1.2 钩端螺旋体病原学
        1.3 钩端螺旋体病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4 钩端螺旋体病的致病机制
        1.5 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
        1.6 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进展
    第2章 抗体治疗的进展
        2.1 抗体简介
        2.2 抗体治疗的历史回顾
        2.3 当前抗体治疗现状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兔源抗钩端螺旋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1.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2 方法
        1.2 结果
        1.2.1 显微凝集试验
        1.2.2 多克隆抗体的鉴定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章 多克隆抗体在金黄地鼠模型中的治疗效果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
        2.2.1 多克隆抗体可以提高感染钩体的金黄地鼠的存活率
        2.2.2 多克隆抗体治疗能改善病理组织变化
        2.2.3 多克隆抗体能清除主要器官的钩端螺旋体残余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致谢

(6)亚治疗量氟喹诺酮类药物加剧钩端螺旋体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钩体病的研究进展
        1.1.1 钩体的发现和危害
        1.1.2 病原学
        1.1.3 流行病学
        1.1.4 临床表现
        1.1.5 临床病理学
        1.1.6 钩体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
    1.2 犬钩体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1.2.1 诊断
        1.2.2 治疗与预后
        1.2.3 犬钩体病的预防
        1.2.4 公共卫生问题
    1.3 钩体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1.3.1 钩体的毒力因子
        1.3.2 钩体与宿主的先天免疫应答
        1.3.3 钩体免疫耐受与逃避机制
    1.4 研究的目的意义
    1.5 研究的创新点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钩体生长曲线的绘制与急性钩体病半数死亡模型的构建
    引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菌株
        2.1.2 实验动物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2.1.6 钩体毒力的回复
        2.1.7 组织病理学检查
        2.1.8 钩体56601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2.1.9 钩体56601株金黄地鼠的半数致死量和全数致死量测定
    2.2 结果
        2.2.1 组织病理学检查
        2.2.2 钩体56601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2.2.3 钩体56601株对金黄地鼠的半数致死量和全数致死量测定
    2.3 讨论
    2.4 小结
3 亚治疗量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钩体感染治疗效果的评价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菌株
        3.1.2 实验动物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3.1.6 感染模型
        3.1.7 实验分组
        3.1.8 组织病理学检验
        3.1.9 qPCR测定金黄地鼠主要脏器钩体载量
        3.1.10 RT-qPCR测定血液和主要脏器组织中TNF-α和IL-1βmRNA表达水平
        3.1.11 统计分析
    3.2 结果
        3.2.1 亚治疗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对钩体病金黄地鼠存活率的影响
        3.2.2 亚治疗量诺氟沙星对金黄地鼠体内钩体载量的影响
        3.2.3 亚治疗量的诺氟沙星对钩体病金黄地鼠组织病理学损伤的影响
        3.2.4 亚治疗量诺氟沙星对钩体引起的IL-1β和TNF-α表达影响
    3.3 讨论
    3.4 小结
4 低浓度的诺氟沙星对钩体毒力蛋白表达的影响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菌株
        4.1.2 实验动物
        4.1.3 主要试剂
        4.1.4 主要仪器
        4.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4.1.6 诺氟沙星对钩体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4.1.7 观察钩体的形态变化
        4.1.8 荧光定量PCR检测钩体毒力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
        4.1.9 低浓度诺氟沙星处理的钩体对金黄地鼠毒力的检测
        4.1.10 统计分析
    4.2 结果
        4.2.1 诺氟沙星对钩体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4.2.2 低浓度诺氟沙星处理对钩体形态的影响
        4.2.3 低浓度诺氟沙星对钩体毒力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4.2.4 低浓度诺氟沙星处理对钩体毒力的影响
    4.3 讨论
    4.4 小结
5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钩端螺旋体病三种检测手段假阳性率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
3讨论

(8)犬钩端螺旋体病PCR和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绪论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犬钩端螺旋体病概述
        1.1 钩端螺旋体病历史回顾
        1.2 犬钩体病病原学
        1.3 犬钩体病流行病学
        1.4 犬钩体病临床症状及病变
        1.5 犬钩体病致病机理
        1.6 犬钩体病的防治以及疫苗发展趋势
    第2章 犬钩端螺旋体病诊断方法进展
        2.1 血液检查
        2.2 镜检
        2.3 分离培养
        2.4 显微凝集试验(MAT)
        2.5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2.6 聚合酶链反应(PCR)
        2.7 荧光定量 PCR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犬钩端螺旋体病 PCR 诊断方法的建立
        1.1 实验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犬钩端螺旋体病荧光定量 PCR 诊断方法的建立
        2.1 实验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犬钩体病诊断试剂盒的组装和检测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4.1 阳性标准品的制备
        3.4.2 临床样本的检测
        3.4.3 诊断方法的比较
        3.4.4 试剂盒的质量标准
        3.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9)钩端螺旋体Lig蛋白在仓鼠动物模型中的免疫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词缩写表
引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钩端螺旋体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病原学
        1.2 流行病学
        1.3 临床表现与病理学
        1.4 致病机理
        1.5 宿主免疫机制
    第2章 钩端螺旋体病的防治及疫苗研究进展
        2.1 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
        2.2 疫苗及佐剂
        2.3 展望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钩端螺旋体 LIG 基因原核表达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2章 LIG 重组蛋白在仓鼠模型中的免疫效果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10)钩端螺旋体分子特性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钩端螺旋体简介
        1.1.2 钩端螺旋体形态及活性
        1.1.3 钩端螺旋体基因组特点
        1.1.4 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1 血清学分类
        1.2.2 基因分类
    1.3 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第二章 钩端螺旋体基因种鉴定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菌株
        2.1.2 设备
        2.1.3 耗材
        2.1.4 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钩端螺旋体的培养
        2.2.2 钩端螺旋体DNA提取
        2.2.3 16S rRNA和SecY基因扩增
        2.2.4 通用引物扩增16S rRNA基因测序
    2.3 实验结果
        2.3.1 电泳结果
        2.3.2 通用引物扩增的16S rRNA基因产物的测序分析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多位点序列分析
    3.1 材料与设备
        3.1.1 菌株
        3.1.2 仪器设备
        3.1.3 耗材
        3.1.4 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PCR反应体系
        3.2.2 反应条件
        3.2.3 电泳
    3.3 MLST实验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
    4.1 材料与设备
        4.1.1 菌株
        4.1.2 仪器与试剂
        4.1.3 主要试剂
        4.1.4 培养基及其它试剂配制
    4.2 PFGE实验方法
        4.2.1 菌体收集与胶块制备
        4.2.2 细菌裂解
        4.2.3 基因组总DNA的酶切
        4.2.4 脉冲场电泳和染色
        4.2.5 聚类分析
    4.3 PFGE分析结果
        4.3.1 PFGE电泳结果图
        4.3.2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聚类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钩端螺旋体病早期临床诊断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PCR和ELISA技术在检测钩端螺旋体中的应用[D]. 宋宁. 吉林大学, 2021(01)
  • [2]恙虫病并发钩端螺旋体病1例[J]. 林海榕,陈丰霖. 传染病信息, 2021(01)
  • [3]钩端螺旋体江西株分离和SPF犬发病模型建立[D]. 孙毅.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4]钩端螺旋体脑病1例并文献复习[J]. 魏佳娜,巫耿纯,高慧,潘英. 福建茶叶, 2019(11)
  • [5]兔源抗钩端螺旋体—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治疗效果研究[D]. 金雪敏. 吉林大学, 2017(10)
  • [6]亚治疗量氟喹诺酮类药物加剧钩端螺旋体感染的分子机制研究[D]. 吴殿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17(08)
  • [7]钩端螺旋体病三种检测手段假阳性率的比较研究[J]. 汪海波,赵俊华,唐明慧,王琪,杨泽,林继灿,史咏梅,胡孔新,莫秋华. 热带医学杂志, 2015(09)
  • [8]犬钩端螺旋体病PCR和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D]. 龚悦. 吉林大学, 2015(09)
  • [9]钩端螺旋体Lig蛋白在仓鼠动物模型中的免疫效果评价[D]. 王斐. 吉林大学, 2015(09)
  • [10]钩端螺旋体分子特性分析研究[D]. 张金龙. 长春工业大学, 2015(12)

标签:;  ;  ;  ;  

钩端螺旋体病早期临床诊断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