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海底钻孔中的地震

确定海底钻孔中的地震

一、在海底的钻孔中定测地震(论文文献综述)

吴瑞文[1](2018)在《关于《实现深海可燃冰勘探与开采商业化的关键因素》节选章节的翻译报告》文中提出本文是关于科技英语文本《实现深海可燃冰勘探与开采商业化的关键因素》第八章的翻译实践报告。全球可燃冰总量大约相当于已探明传统化石燃料碳总量的两倍,可供人类使用上千年;而我国仅海域可燃冰的远景资源量就与海域和陆地油气资源量相当。通过发展研究可燃冰,世界许多国家可能实现能源自给,现存的世界能源贸易可能将彻底改变。因此节选部分的翻译能够给国内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报告主体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翻译任务介绍,包括文本来源、文本特点及翻译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为翻译过程描述,主要包括译前准备(背景知识准备、建立术语库和翻译工具准备),翻译理论指导(文本类型理论),文本分析,理解与表达以及译文审校和修改。第三部分是报告的核心部分,即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作者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结合具体的翻译实例分析所采用的翻译策略。最后是总结部分,报告总结了翻译心得,旨在进一步提高翻译质量。

田振环[2](2019)在《海域金矿找矿方法研究——以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区是世界上第一个查明的海域岩金矿。它通过追索延伸至海域的三山岛断裂,圈定破金找矿靶区。利用海域高精度磁测和浅地层剖面测量配合海上钻探,找到了海域大型金矿。以三山岛海域金矿普查为依托,研究出来的这套海域金矿找矿方法和海上钻探平台,可为今后开展海域金及其它与断裂有关的矿产资源找矿,提供指导和借鉴。

卓燕星[3](2019)在《北部湾沉积物生源物质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和指示的环境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北部湾位于南海西北部,由于其地理位置,是受东亚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的气候敏感区域,因此是较为理想的气候变化研究场所。回顾前人对北部湾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大部分为全新世时期,且分辨率不高。本研究测定了北部湾两个沉积物岩芯BW1和BW2,共387个样品中生源物质(生物硅、碳酸盐和有机碳)和元素(钴、锌、铅、钡、铀和钍)的含量,对该区域生源物质和元素的地球化学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各指标的分布情况和两个岩芯的年代学框架,对北部湾全新世和晚更新世时期的古环境变化进行研究,为重建北部湾古环境变化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生源物质的地球化学北部湾两个岩芯中生物硅含量均值为2.22%,范围值为0.97%-4.17%;碳酸盐含量均值为16.22%,范围为2.23%-36.24%;有机碳含量均值为1.64%,范围值为0.43%-3.29%,结果均在参考文献给出的范围内。两个沉积物岩芯中生源物质的垂直分布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认为BW1岩芯生源物质的分布是受陆源物质输入的变化,以及气候对海水中硅质和钙质生物生产力的影响导致。BW2岩芯的生源物质含量分布是由沉积单元的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BW1岩芯中的生物硅、碳酸盐和有机碳主要为海洋生物的堆积。而BW2岩芯样品中碳酸盐含量受到陆源组分的影响较大。(2)元素的地球化学北部湾两个岩芯沉积物中元素钴、锌、钡、铅、钍和铀含量均值分别为10.40、75.72、315.02、18.99、12.46 和 2.19 μg/g,范围值为 5.50-17.02、29.45-118.94、172.53-468.81、13.99-29.87、6.50-16.25 和 1.20-3.44 μg/g。元素分析表明 BW1 岩芯存在三个不同的沉积单元,推测元素含量的变化与物质来源和海平面的变化有关。BW2岩芯中沉积物受到一定的压实作用,认为存在7个沉积单元,与该岩芯的地震剖面图有很好对应。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BW1岩芯沉积物中铀主要来自陆源物质的输入,还有一部分为有机物的吸附沉积。BW2岩芯中其他物质含量有受到陆源碳酸盐的稀释作用。(3)北部湾全新世的环境变化根据岩芯BW1沉积物的表观性状、生源物质和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以及生源物质的堆积速率,对北部湾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全新世期间北部湾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海平面变化;古生产力存在高低旋回变化,分别在约384、1050、2207、3184、4627和10700cal.aBP时出现相对高值,对应着一系列冷事件的发生;全新世期间经历了六个气候变化阶段分别为:寒冷干燥时期(12480-11360cal.aBP),寒冷湿润时期(11360-10195 cal.aBP),温暖湿润时期(10195-5140 cal.aBP),气候凉爽、干湿交替时期(5140-3447 cal.aBP),冷热交替和干湿交替时期(3447-1376cal.aBP),凉爽湿润时期(1376-0cal.aBP)。且存在6400、3200、2133、1600、1280、914和711 a的气候变化周期。(4)北部湾晚更新世的环境变化研究表明,晚更新世北部湾经历了六个气候变化阶段,分别为倒数第二次冰期(165.0-125.0kaBP),末次间冰期(125.0-68.0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及弱暖期(68.0-30.0kaBP),末次冰期晚冰阶(30.0-12.0 kaBP),全新世冰后期(12.0-0 kaBP)。且存在 128.0、42.7、32.0、21.0、18.3、16.0、11.6、9.1和和7.5 ka的气候变化周期。

张军进,丁正江,薄军委,祝德成,王金辉,祝培刚[4](2020)在《浅海覆盖区金矿勘查技术方法组合探讨——以胶东三山岛北东浅海区找矿勘查为例》文中提出在浅海覆盖区,常规的地质找矿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并缺少有效的技术方法,限制了浅海区找矿勘查工作。本文以三山岛北东浅海地区找矿勘查为例,采用重力测量+高精度磁法剖面测量+地震剖面测量+浅钻取样化探剖面测量+钻探的勘查技术方法组合,解译并控制了浅海覆盖区控矿构造,发现了金矿体。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在浅海覆盖区找矿勘查的有效性,对浅海覆盖区找矿勘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星星[5](2019)在《南海珠江口外峡谷深水沉积作用及响应》文中提出深海环境沉积类型多样且过程复杂,系统地认识不同类型的深水沉积作用及其间交互作用对于揭示深水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和砂质沉积物的展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南海北部珠江口外峡谷地区受重力流、等深流及内波(潮)的共同作用,是研究复合深水沉积作用及其间交互作用的理想地区。因此,本次研究利用珠江口外峡谷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和重力活塞样,结合前人水文观测资料,对该地区的重力流、等深流及内波(潮)沉积作用及其响应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珠江口外峡谷中重力流成因的地貌单元主要有陆坡迁移峡谷群、陆坡水道和海底滑坡。其中,西部陆坡迁移峡谷群受陆架边缘三角洲影响较大,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滑塌重力流,峡谷规模相对较大;而东部陆坡迁移峡谷群头部远离珠江三角洲,在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主要发育峡谷头部、侧壁垮塌重力流,其对应峡谷规模较西部陆坡迁移峡谷更小。现今陆坡水道发育区的古陆坡迁移峡谷自上新世以来逐渐废弃,使得该区域在第四纪期间主要发育陆坡重力流水道。这些陆坡水道最初主要是由陆架边缘三角洲快速进积所导致的前缘滑塌重力流侵蚀而成;而当陆架坡折处水深较大(>130 m),且远离滨线位置(>44 km)时,陆坡水道内仍有浊流活动,其触发机制主要为黑潮南海分支对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的长期侵蚀作用。研究区内规模最大的滑坡体系主要分布在珠江口外峡谷中游段的峡谷中心,其主要可以分为两期,可能分别发生在0.54 Ma和0.19 Ma左右,且早期规模更大。这两期海底滑坡的发生主要受控于沉积物性质、陆坡迁移峡谷地貌、陆架沉积物供给以及新构造活动。珠江口外峡谷内等深流沉积地貌主要有等深流漂积体、等深流阶地及沉积物波,并在峡谷上游段的峡谷中心发育砂质等深流沉积。研究区的等深流沉积作用主要受黑潮南海分支(<450 m水深)与南海中层水环流(>450 m水深)影响。其中,黑潮南海分支相对较强,使得陆架坡折—上陆坡地区表现出侵蚀与过路不沉积特征,且对陆架坡折处的早期滑塌壁根部进行侵蚀而形成平行陆坡的“V”型侵蚀沟道;中层水环流在峡谷上游段的峡谷中心较为强劲,最大流速可以达到30-42 cm/s,其对该区域底床沉积物进行强烈改造,进而形成砂质等深流沉积。峡谷北坡相对于南海北部的内波(潮)表现为临界—超临界地形,内波(潮)更易于发生破碎而对底床沉积物产生影响:一方面可以使底床沉积物发生再悬浮形成雾状层;另一方面内波(潮)破碎产生的平行陆坡底流可以对底床造成侵蚀形成平行陆坡的侵蚀沟道,与此同时,破碎所产生的顺陆坡底流和触发的浊流,可以将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的部分粗粒沉积物搬运至陆坡迁移峡谷上—中游段发生沉积,主要表现为频繁的砂—泥岩薄互层。对珠江口外峡谷地区等深流、重力流以及内波(潮)沉积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在陆架边缘三角洲发育的背景下,不同沉积作用之间相互影响,它们共同造就了现今海底地貌和沉积物的展布特征。基于珠江口外峡谷区深水沉积作用的综合分析,本次研究提出深水交互沉积作用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即前期沉积作用对后期沉积作用的诱发、同期同位置处不同沉积作用的叠加和后期沉积作用对早期沉积产物的改造。在珠江口外峡谷地区,前期等深流与内波(潮)作用分别可以触发后期的重力流;同期同地的重力流与等深流、等深流与内波(潮)之间可以发生叠加交互作用;早期等深流漂积体可在晚期发生重力滑塌、后期内波可以侵蚀夷平早期等深流漂积体顶界面、后期等深流也可以改造早期重力流沉积。在这些交互作用的影响下,珠江口外峡谷中的富砂质沉积物目前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1)陆架边缘三角洲前缘未被漂积体所覆盖区域;2)珠江口外峡谷上游段的峡谷中心;3)西部陆坡迁移峡谷上—中游段。其中珠江口外峡谷上游段砂质沉积物分布范围最广且较为连续,泥质含量也相对较低,对应储层物性也相对较好。本次研究指出了综合深水沉积作用对深水沉积地貌及砂质油气储层形成及展布的控制作用,对于全球其他地区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陈龙[6](2017)在《海底地铁隧道光面爆破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岛地铁1号线瓦贵区间海底隧道是我国第一条跨海的地铁隧道。目前,世界上的海隧道的工程相对较少,类似的工程经验并不太多。应用钻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工程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本文作者参与了青岛地铁一号线瓦贵区间海底地铁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为使得隧道安全、高效、快速施工,研究了光面爆破参数对围岩力学响应特性的数值模拟,将光面爆破技术应用于海底地铁隧道,提出了控制光面爆破有害效应的措施,对爆破振动衰减系数K、α值进行了回归分析。取得了如下的成果:(1)通过应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数值模型,有针对性的布置测点,研究了炮孔间距、抵抗线、单孔装药量对光面爆破周边眼之间岩石力学特征的影响。(2)根据岩石光面爆破理论及数值模拟结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将光面爆破技术应用到了海底地铁隧道,形成了合理的光面爆破参数。(3)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瓦贵区间海底隧道的爆破施工,对爆破产生的噪声、飞石、有害气体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措施。(4)基于最小二乘法对海底隧道爆破时质点的振动速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青岛海底隧道花岗岩,海底埋深30~40m条件下的K、α值。K=76.2, α=1.46。

封晓伟[7](2010)在《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防波堤—地基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饱和软粘土地基在波浪荷载的循环往复作用下,土体产生软化效应。表现为土体的强度降低,变形模量减小,从而使软粘土地基的承载能力大幅度降低,影响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导堤失稳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提出对于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防波堤、导堤等港口结构物和建筑物,必须考虑波浪循环荷载引起的地基强度弱化现象。以天津港原状软粘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手段研究半圆体沉箱、筒型基础等港口结构物地基土在波浪作用下的强度软化特性及其稳定性分析方法。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粘土的循环软化程度与土的灵敏度有关。灵敏度对粘性土循环软化作用的重要性与松散程度对饱和砂土液化的影响类似。采用室内十字板测试仪进行了灵敏度试验,重塑土样(充分扰动)的强度降低到原状土样的强度的22%~42%,可用来判断土样充分扰动情况下的软化程度;2.在总结前期进行的长江口航道治理工程中的导堤软粘土地基软化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验证性和对比性试验,试验结果取得了与前期研究较为一致的规律性成果。提出了考虑不同的应力组合和实际的应力路径加载的室内动三轴试验方法,动、静三轴试验结果经过归一化分析,呈现比较明显的规律性,建立了软粘土强度软化程度与环境条件、荷载条件的关系,确定了软粘土动力软化的判别标准,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便捷手段;3.正常固结的饱和软粘土,经不排水循环后,土体抗剪强度发生降低,类似于金属的“疲劳”现象。主要原因是循环荷载使软粘土内部产生累积孔隙水压力和不可恢复的结构性破坏。基于循环荷载下累积孔隙水压力和累积变形规律的分析,从能量转化角度,探讨了软粘土在波浪动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弱化机理;4.根据半圆体防波堤上的波浪力以及地基应力分布特征,利用软粘土强度弱化程度的室内试验成果,对半圆体防波堤软土地基加固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提出在强度发生软化的情况下半圆体防波堤的稳定性分析方法。5.通过对天津港原位十字板剪切强度试验结果的统计回归,提出根据原位十字板剪切试验结果确定天津港软粘土抗剪强度指标的方法。由此方法得到的抗剪强度统计回归指标可以直接用来进行边坡稳定分析,土压力计算以及地基承载力评估。根据推算的软粘土抗剪强度指标,提出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稳定性的简化分析方法。

李大心[8](1983)在《在海底的钻孔中定测地震》文中指出研究人员正在前往南太平洋一个偏僻地点的途中,该地位于塔希堤岛西南1000英里,今年冬天在该处离洋底500尺的深处埋了一套监测装置。此行的目的是取回该装置接收的第一批资料。这个装置

孙平阔[9](2015)在《现行黄河口水下斜坡稳定性分析》文中提出现代黄河三角洲地下蕴藏着巨大的油气资源,为了开发油气资源,在黄河三角洲建设了大量的工程设施,此处的斜坡稳定问题对其安全具有很大影响。但由于黄河巨大的输沙量和其在历史上的频繁改道,使得黄河三角洲斜坡的地层结构变得尤为复杂,因而其稳定性问题也就变得突出。当这些特殊的地层结构遇到波浪、潮汐、地震等内外动力作用时,使得水下斜坡稳定性更难以预测,问题更为复杂。目前,对于水下斜坡的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我国对于斜坡失稳发生的过程、内部应力与变形的变化、规模的大小、预测、稳定性评价仍然没有系统研究,缺乏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定量计算方法。而水下斜坡失稳的应力-应变变化对于预测其稳定性、规模又非常重要。本文选择现行黄河口垦东部分地区作为研究区,收集了该区的水下三角洲的基础地质资料与野外调查资料,其中包括水深调查资料、地质钻孔资料、工程地质钻孔资料、浅地层剖面资料、水动力原位观测资料等内容。综合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工程地质条件、野外调查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对该区的水下斜坡稳定性进行定性分析,总结失稳的过程和影响因素,以此为依据,设定水深与地形坡度变量,定量分析50年一遇北向大风极端条件时水下斜坡内部应力与变形的关系以及稳定系数,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50年一遇的北向大风极端条件下,研究区海床浅表部发生大量的小规模失稳现象,其规模、影响深度较小,长度范围为3-21m,影响深度范围为0.4~4.5 m,没有规模较大的斜坡失稳现象发生。研究区的斜坡失稳主要是土体性质、地层结构、地形与动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土体的固结度低、孔隙率高、强度参数低、渗透性差等因素,现代黄河三角洲特殊的地层结构、现行黄河口三角洲前缘斜坡较陡的坡度、地震与波浪、海流等动力因素,共同影响了研究区斜坡的稳定性。研究区斜坡失稳具有先转动后滑动的特征。根据应力与变形的分析,研究区斜坡失稳的特征是位移增加,应力累积,斜坡先具有转动的趋势,随着位移和应力的增加,斜坡发生顺坡的滑动。本研究获得了影响因素与斜坡最小稳定系数的定量或半定量关系。在水深(3~9 m)和地形坡度(0~2°)条件下,研究区斜坡的最小稳定系数与水深和地形坡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得出其关系的定量表达式;得到了波浪与土体力学参数和斜坡最小稳定系数的半定量关系,这些定量与半定量关系可用于对潜在失稳斜坡的初步识别;本研究尝试了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极限平衡计算联合求解斜坡稳定系数的方法。将两种计算联合求解的方法应用于现行黄河口水下三角洲斜坡稳定性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的这种方法可用于估算具体工程实践中斜坡稳定性评价的参考方法,也可为后续的水下斜坡稳定性研究提供参考。

张永利[10](2009)在《黔南晚石炭世生物礁生态系统及造礁群落形成的初始条件研究》文中提出纵观石炭纪生物礁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演化,体现出受泥盆纪晚期生物灭绝事件的影响,造礁群落全面瓦解的基础上生物礁系统逐渐恢复的过程。中国石炭纪生物礁成熟度较低,造礁生物单调,每个造礁阶段都只有一、两种主要造礁生物,礁体发育规模一般不大,分布不广泛。中国石炭纪生物礁的发展模式和浅海平底群落的发展模式表现出了很好的一致性,平底群落稳定发展的时期为生物礁发育的时期。中国石炭纪生物礁生态系统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普遍缺失后生动物骨架礁的背景下,早、晚石炭世均有较大型的后生动物骨架礁发育。本文对黔南晚石炭世叶状藻礁生态系统和大型珊瑚礁生态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系统的研究。黔南猴场地区晚石炭世叶状藻礁极为发育,叶状藻礁在沉积环境频繁变化条件下,与碎屑滩相、灰泥相共同形成独特的沉积序列。蠕虫很可能参与了基底的建造,并成为叶状藻礁的先驱。产于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的叶状藻生态适应范围较窄,不能忍受混浊的海水,喜欢清洁动荡中等水动力条件。通过对贵州黔南晚石炭世的叶状藻古生态特征进行全面的研究,发现叶状藻是靠类根器官固着在基底之上,叶状藻的形态多样,有单杯式、包叶式和杯状聚集式,叶状藻片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叶状藻之间及与其它生物之间是生存空间的竞争关系。翁刀村附近的叶状藻礁不同于到目前为止报道的礁体实例,它们除了叶状藻之外有高的生物多样性,这与先前的“中毒假设”的推测是不一致的。因此,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猴场地区翁刀附近叶状藻礁代表了一个独特和新奇的情况。叶状藻礁体的建造过程是由叶状藻群落的发展和沉积环境所决定的,叶状藻具有主动建造礁体的能力。黔南猴场地区扁平村发育有石炭纪全球罕见的、独特的大规模典型的后生动物骨架礁,该礁体的主体部分由大型笙状群体四射珊瑚Fomitchevella建造而成,下部发育点礁层。对该礁体的造礁群落详细研究,尤其是对Fomitchevella造礁群落的研究后发现,造礁群落内生物结构、物理结构决定了群落的整体面貌而造礁群落的营养结构是维持这种面貌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来达到复杂的造礁生态体系的平衡。在礁体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后生动物造礁群落的存在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维持了一个相对复杂的造礁生态体系的平衡发展。群落的整体面貌、生态体系都是由群落内的关键种所决定的,如果将群落内起到核心作用的物种从群落内移走,那么群落的性质,生物的组成和功能都将发生变化。在中国黔南晚石炭世地层中广泛发育群体四射珊瑚Ivanovia cf.manchurica,它们大多是位于原地保存的,表现出了非常好的结壳硬质基底的生长习性。揭示Ivanovia cf.manchurica与定殖基底的生态关系,对于正确判断建造大型珊瑚礁的Fomitchevella定殖基底性质有很大的帮助。Ivanovia cf.manchurica结壳的硬质基底类型包括:原地的碳酸盐硬底,碳酸盐硬底碎屑,钙质生物碎屑及Tubiphytes和微生物(藻席?)形成的碳酸盐建造体。定殖在基底上的Ivanovia cf.manchurica群体形态是以延伸的薄层、扁平状为主,也有孤立分布的“迷你丘”状。Ivanovia cf.manchurica群体为了获得有利的生存空间采用的生长策略有侧向外围生长策略、中心式的生长策略或两者都包括的混合式生长策略。Ivanovia cf.manchurica适宜生长在温暖、清洁的,透光带以内的浅水环境。Ivanovia cf.manchurica群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变化显示出了适宜在浅水、动荡的高能环境中生存。沉积速率高,被大量沉积物覆盖是造成Ivanovia cf.manchurica死亡的主要原因。以一个低多样性的化石集合体为特征的Ivanovia cf.manchurica群落是与硬质基底群落在石炭纪的发育情况相一致的。通过对扁平大型珊瑚礁造礁群落定殖基底和造礁生物初始定殖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和研究,以探求石炭纪生物礁生态系统演化过程中后生动物格架礁群落形成的初始条件。珊瑚礁基底界面附近的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现象指示出Fomitchevella造礁珊瑚群落初始定殖在硬质基底之上,硬质基底为造礁珊瑚Fomitchevella的定殖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固着场所。Fomitchevella在幼虫定殖阶段需要附着到硬质基底上,珊瑚体大部分的生长过程不是附着生长的,是自由生长的过程。Fomitchevella通过幼虫聚集生存占据硬质基底上生存空间,也有利于造礁珊瑚群落的形成。硬质基底的存在对于扁平村石炭纪大型珊瑚礁的发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造礁珊瑚Fomitchevella初始定殖在浪基面附近,有波浪作用的中等水动力条件碳酸盐台地边缘的硬质基底上,水体中沉积物的沉积速率低,水体清洁、透光性好。造礁珊瑚Fomitchevella初始定殖时期应为中等营养水平的水体环境。Fomitchevella珊瑚层向珊瑚礁的转变过程,很好的反应出了平底群落向造礁群落的演化过程。在硬质基底区域上Fomitchevella幼体的聚集生存是形成格架建造群落的先决条件。具有格架建造功能的Fomitchevella群落形成后,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向能达到生态体系平衡的造礁群落转化,频繁变化的水体环境对于Fomitchevella群落的发展极其不利。

二、在海底的钻孔中定测地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海底的钻孔中定测地震(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实现深海可燃冰勘探与开采商业化的关键因素》节选章节的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Text Source
    1.2 Text Features
    1.3 Research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2.1.1 Background Knowledge Preparation
        2.1.2 Glossary Preparation
        2.1.3 Translation Tools Preparation
    2.2 Translation Theory
    2.3 Translation Process
        2.3.1 Text Analysis
        2.3.2 Comprehension and Expression
        2.3.3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2.4 Proofreading and Revision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3.1 The Lexical Level
        3.1.1 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3.1.2 Translation of Common Words
    3.2 The Syntactic Level
        3.2.1 Translation of Passive Sentences
        3.2.2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Sentences
        3.2.3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3.3 The Textual Level
        3.3.1 Cohesion and Coherence
        3.3.2 Summarization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ces
    Appendix1
    Appendix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Acknowledgements

(2)海域金矿找矿方法研究——以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技术
2 方法详述
    2.1 选择金矿成矿有利区域
    2.2 海域高精度磁测
    2.3 浅地层剖面测量
    2.4 设计验证钻孔
    2.5 钻孔定位
    2.6 海上平台钻探施工
    2.7 探获金矿资源储量
3 找矿效果
4 结语

(3)北部湾沉积物生源物质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和指示的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意义
        1.1 生源物质
        1.2 铀钍及其同位素
        1.3 元素钴、锌、钡和铅
    2 研究进展
        2.1 ICP-MS多元素测定的方法
        2.2 晚更新世南海古环境变化研究
        2.3 北部湾古环境变化研究
    3 研究计划
        3.1 研究内容
        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
    1 研究海域与样品
        1.1 研究海域概况
        1.2 研究样品
    2 海洋沉积物生源物质的测量方法
        2.1 仪器和试剂
        2.2 测量流程
        2.3 计算过程
        2.4 平行实验
    3 海洋沉积物元素测量
        3.1 仪器和试剂
        3.2 测量流程
        3.3 计算过程
        3.4 质量控制
    4 年代学
        4.1 沉积速率
        4.2 年代序列的建立
第三章 生源物质的地球化学
    1 生源物质的含量水平
        1.1 生源物质的含量
        1.2 与文献中生源物质的含量比较
    2 沉积物岩芯生源物质的垂直分布
        2.1 BW1岩芯生源物质垂直分布
        2.2 BW2岩芯生源物质垂直分布
        2.3 NS-7和NS-8岩芯生源物质垂直分布
    3 沉积物岩芯中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3.1 BW1岩芯生源物质相关性分析
        3.2 BW2岩芯生源物质相关性分析
        3.3 NS-7和NS-8岩芯生源物质相关性分析
    4 小结
第四章 重金属的元素地球化学
    1 元素的含量水平
        1.1 元素钴、锌、钡和铅
        1.2 元素铀和钍
    2 元素的垂直分布
        2.1 BW1岩芯中元素的垂直分布
        2.2 BW2岩芯中元素的垂直分布
        2.3 NS-7和NS-8岩芯中铀钍含量的垂直分布
        2.4 沉积物中Th/U比值及其揭示的沉积环境
    3 铀钍同位素含量
    4 铀、钍和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4.1 BW1岩芯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4.2 BW2岩芯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4.3 NS-7和NS-8岩芯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5 小结
第五章 北部湾沉积物岩芯指示的环境变化
    1 BW1岩芯指示的全新世环境变化
        1.1 海平面变化
        1.2 海洋生产力变化
        1.3 气候变化
        1.4 气候变化周期
    2 BW2岩芯指示的晚更新世环境变化
        2.1 气候变化
        2.2 气候变化周期
    3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1 方法学
        1.1 生源物质的测定
        1.2 金属元素与铀钍同位素的测定
    2 地球化学
        2.1 北部湾沉积物中生源物质的地球化学
        2.2 北部湾沉积物中元素及同位素的地球化学
    3 北部淹沉积物岩芯指示的环境变化
        3.1 BW1岩芯指示的全新世环境变化
        3.2 BW2岩芯指示的晚更新世环境变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浅海覆盖区金矿勘查技术方法组合探讨——以胶东三山岛北东浅海区找矿勘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浅海区海底地质概况
2 勘查技术方法组合的应用
3 技术参数及应用成果
    3.1 近海海域测量技术
    3.2 海上物探组合方法
        3.2.1 重力测量
        3.2.2 高精度磁法剖面测量
        3.2.3 声学浅地层探测
        3.2.4 多道地震剖面测量
        3.2.5 物探组合方法取得的效果
        3.2.6 物探组合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2.7 对策建议
    3.3 浅钻化探
    3.4 钻探工程
        3.4.1 钻探平台安装定位
        3.4.2 钻探工艺
        3.4.3 钻探施工效果
4 结论

(5)南海珠江口外峡谷深水沉积作用及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S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深水沉积作用研究现状
        1.2.2 南海北部珠江口外峡谷沉积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构造—沉积演化
    2.3 第四纪古珠江三角洲概况
    2.4 南海北部海洋水动力特征
3 数据及方法
    3.1 数据资料
    3.2 研究方法
        3.2.1 地震地貌学
        3.2.2 沉积特征分析
        3.2.3 重力活塞样年代地层格架对比分析
4 珠江口外峡谷重力流沉积作用
    4.1 陆坡迁移峡谷群重力流沉积作用分析
        4.1.1 陆坡迁移峡谷群地貌差异
        4.1.2 陆坡迁移峡谷群沉积作用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4.2 陆坡重力流水道沉积过程分析
        4.2.1 陆坡重力流水道地震地貌学特征
        4.2.2 珠江口外峡谷上游段沉积岩相特征
        4.2.3 珠江口外峡谷中游段沉积特征
        4.2.4 陆坡重力流水道成因及沉积过程
    4.3 陆坡重力流水道与陆坡迁移峡谷的横向对比
    4.4 白云滑坡体系沉积作用分析
        4.4.1 滑坡区海底地貌特征
        4.4.2 块状搬运体的地层分布
        4.4.3 块状搬运体地震地貌学特征
        4.4.4 晚第四纪白云滑坡沉积演化过程及其主控因素
5 珠江口外峡谷等深流沉积作用
    5.1 等深流沉积体系地震地貌学特征
        5.1.1 沉积型地貌特征
        5.1.2 沉积—侵蚀混合型地貌特征
    5.2 不同水动力影响下的等深流沉积作用
        5.2.1 黑潮南海分支影响下的等深流沉积作用
        5.2.2 中层水环流影响下的等深流沉积作用
6 珠江口外峡谷内波(潮)沉积作用
    6.1 珠江口外峡谷内孤立波、内潮观测结果
    6.2 珠江口外峡谷内潮临界—超临界地形分布
    6.3 内波(潮)影响下的陆坡地貌特征与沉积特征
        6.3.1 地震地貌学特征
        6.3.2 沉积岩相特征及地层对比
    6.4 珠江口外峡谷北部对内波(潮)沉积作用的响应
    6.5 晚第四纪内波(潮)沉积作用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7 珠江口外峡谷综合沉积作用及其对深水砂体展布的控制
    7.1 深水交互沉积作用方式
    7.2 前期沉积作用对后期沉积作用的诱发
        7.2.1 前期等深流诱发后期重力流
        7.2.2 前期内波(潮)诱发后期重力流
    7.3 同期同位置不同沉积作用的叠加
        7.3.1 同期同位置等深流与重力流的叠加交互作用
        7.3.2 同期同位置等深流与内波(潮)的叠加交互作用
    7.4 后期沉积作用对前期沉积产物的改造
        7.4.1 等深流沉积发生重力滑塌
        7.4.2 内波(潮)对等深流漂积体顶界面的侵蚀
        7.4.3 后期等深流改造早期重力流沉积
    7.5 珠江口外峡谷浅层砂体形成与展布模式
        7.5.1 重力流输送砂质物源
        7.5.2 重力流控制砂体宏观展布
        7.5.3 等深流与内波(潮)的后期沉积物的改造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海底地铁隧道光面爆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光面爆破参数对围岩力学响应特性的数值模拟
    2.1 光面爆破作用机理
    2.2 模拟研究方案
    2.3 数值模拟概述
    2.4 动力有限元方法简介
    2.5 材料模型及参数
    2.6 光面爆破参数对岩石应力的影响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海底地铁隧道光面爆破技术
    3.1 海底地铁隧道概况
    3.2 钻凿机具及爆破器材
    3.3 海底地铁隧道初期爆破方案
    3.4 海底地铁隧道光面爆破设计
    3.5 爆破施工工艺
    3.6 影响光面爆破效果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3.7 爆破效果分析
    3.8 三臂凿岩台车作业特性
    3.9 本章小结
4 光面爆破有害效应控制
    4.1 概述
    4.2 爆破噪声
    4.3 爆破飞石
    4.4 爆破有害气体
    4.5 本章小节
5 爆破振动衰减系数K、α值回归分析
    5.1 概述
    5.2 爆破衰减系数K、α值回归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7)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防波堤—地基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循环荷载作用下粘性土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1.2.2 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构物与软土地基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长江口半圆体导堤工程软基失稳与对策分析
    2.1 NIIB标段失稳原因分析
        2.1.1 表层粉土
        2.1.2 淤泥层
        2.1.3 淤泥质粘土层
    2.2 工程对策分析
        2.2.1 工程对策的提出
        2.2.2 工程对策可行性验证
    2.3 地基加固效果
        2.3.1 现场十字板检测结果
        2.3.2 室内动三轴试验结果
        2.3.3 导堤的重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粘土抗剪强度弱化试验研究
    3.1 土样的基本特性与试验方法
        3.1.1 试验土样
    3.2 试验仪器、原理与方法
        3.2.1 土的灵敏度试验
        3.2.2 静三轴试验
        3.2.3 动三轴试验
    3.3 试验结果分析
    3.4 软粘土抗剪强度弱化机理探讨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半圆体防波堤地基稳定性分析
    4.1 半圆体防波堤上的波浪力
        4.1.1 半圆体上波浪压力
        4.1.2 半圆体上波浪力的计算
    4.2 半圆体防波堤地基应力计算
    4.3 半圆体防波堤地基应力状态分析
        4.3.1 有限元模型参数
        4.3.2 地基应力状态分析
    4.4 地基土强度弱化作用下的防波堤稳定分析
    4.5 地基加固及效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稳定性分析方法
    5.1 用十字板推算抗剪强度指标
        5.1.1 十字板强度特征
        5.1.2 土体强度的Mohr-Coulomb原理
        5.1.3 用十字板强度推算土体抗剪强度指标的统计回归分析
    5.2 单筒结构承载力性状
        5.2.1 垂直承载力
        5.2.2 水平承载力
        5.2.3 抗滑稳定性
    5.3 箱筒型基础防波堤稳定性分析
        5.3.1 箱筒型基础防波堤抗滑稳定性计算
        5.3.2 箱筒型基础防波堤地基承载力计算
        5.3.3 箱筒型基础防波堤抗倾覆验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9)现行黄河口水下斜坡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资料、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0.3.1 研究资料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方法
        0.3.4 技术路线
1 研究区概况
    1.1 现代黄河三角洲
    1.2 气象与水动力条件
        1.2.1 气象条件
        1.2.2 水动力条件
    1.3 地形地貌
    1.4 地质构造与地震
    1.5 地层结构与表层沉积物
    1.6 不良地质现象
        1.6.1 埋藏古河道
        1.6.2 浅层气
        1.6.3 滑坡与塌陷洼地
        1.6.4 海底刺穿与侵蚀残留体
        1.6.5 同生断层
    1.7 人类活动
2 研究区水下斜坡失稳成因机制分析
    2.1 水下斜坡失稳特征
    2.2 水下斜坡失稳成因机制讨论
        2.2.1 地形坡度的影响
        2.2.2 地层结构的影响
        2.2.3 海床土体物理力学参数
        2.2.4 内外动力作用
        2.2.5 斜坡失稳形式
        2.2.6 水下斜坡破坏定性分析
3 斜坡稳定性数值模拟实验设计
    3.1 实验原理及方法
        3.1.1 实验原理
        3.1.2 实验方法
    3.2 模型的建立
        3.2.1 模型的尺寸与比例
        3.2.2 地层建模
        3.2.3 参数的选取
    3.3 实验设计
        3.3.1 实验分组
        3.3.2 计算过程
        3.3.3 边界条件
        3.3.4 持续时间与计算网格
        3.3.5 实验模型介绍
4 实验结果与讨论
    4.1 实验结果
        4.1.1 稳定系数计算结果
        4.1.2 斜坡失稳规模
    4.2 讨论与分析
        4.2.1 地形坡度与斜坡稳定性的关系
        4.2.2 水深与斜坡稳定性的关系
        4.2.3 波浪与斜坡稳定性的关系
        4.2.4 土体参数与斜坡稳定性的关系
        4.2.5 斜坡失稳的应力与变形
        4.2.6 研究区斜坡稳定性评价
        4.2.7 斜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5.2.1 研究不足
        5.2.2 下一步工作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黔南晚石炭世生物礁生态系统及造礁群落形成的初始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石炭纪生物礁研究概况
    1.1 生物礁的研究概述
        1.1.1 生物礁的定义及相关术语
        1.1.2 生物礁的分类
        1.1.3 生物礁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 世界石炭纪生物礁研究历史及现状
    1.3 中国石炭纪生物礁研究现状及评述
    1.4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石炭纪生物礁意义
第二章 黔南晚石炭世区域地质概况
    2.1 黔南晚石炭世概况及地层所属分区
    2.2 区域地史演化及岩相古地理
    2.3 黔南晚石炭世地层简介及礁体产出时代
第三章 石炭纪生物礁生态系统
    3.1 石炭纪生物礁生态系统演化
        3.1.1 早石炭世(密西西比亚纪)
        3.1.2 晚石炭世(宾夕法尼亚亚纪)
    3.2 中国石炭纪生物礁生态系统演化
        3.2.1 早石炭世(岩关期、大塘期)
        3.2.2 晚石炭世(威宁期、马平期)
    3.3 生物灭绝事件对石炭纪生物礁生态系统的影响
        3.3.1 F/F生物灭绝事件后生物礁生态系统的面貌
        3.3.2 石炭纪生物灭绝事件对生物礁生态系统的影响
    3.4 石炭纪生物礁生态系统探讨
第四章 黔南晚石炭世生物礁生态系统研究
    4.1 黔南晚石炭世生物礁类型
    4.2 黔南晚石炭世典型生物礁生态系统
        4.2.1 叶状藻礁生态系统
        4.2.2 大型珊瑚礁生态系统
第五章 黔南珊瑚礁造礁群落形成的初始条件
    5.1 黔南晚石炭世结壳群体珊瑚古生态学研究
        5.1.1 Ivanovia cf.manchurica的形态及生长形式
        5.1.2 Ivanovia cf.manchurica结壳基底类型特征
        5.1.3 Ivanovia cf.manchurica的古生态学研究
    5.2 大型珊瑚礁基底研究及初始礁体建造
        5.2.1 珊瑚礁基底的建造过程
        5.2.2 造礁珊瑚定殖的基底性质
        5.2.3 基底之上造礁珊瑚Fomitchevella生长形式的变化
    5.3 基底对造礁珊瑚Fomitchevella定殖的影响
    5.4 造礁珊瑚Fomitchevella的初始定殖环境分析
        5.4.1 造礁珊瑚定殖期间水动力条件及沉积速率
        5.4.2 造礁珊瑚定殖期间周围营养水平分析
    5.5 珊瑚礁附近珊瑚层研究
        5.5.1 Fomitchevella珊瑚层
        5.5.2 路马寨小型Fomitchevella珊瑚礁
        5.5.3 路马寨Fomitchevella珊瑚层与珊瑚礁的对比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作者简介

四、在海底的钻孔中定测地震(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实现深海可燃冰勘探与开采商业化的关键因素》节选章节的翻译报告[D]. 吴瑞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2]海域金矿找矿方法研究——以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北部海域金矿为例[J]. 田振环. 地质学报, 2019(S1)
  • [3]北部湾沉积物生源物质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和指示的环境变化研究[D]. 卓燕星. 厦门大学, 2019(01)
  • [4]浅海覆盖区金矿勘查技术方法组合探讨——以胶东三山岛北东浅海区找矿勘查为例[J]. 张军进,丁正江,薄军委,祝德成,王金辉,祝培刚. 山东国土资源, 2020(11)
  • [5]南海珠江口外峡谷深水沉积作用及响应[D]. 王星星. 浙江大学, 2019(07)
  • [6]海底地铁隧道光面爆破技术研究[D]. 陈龙. 山东科技大学, 2017(03)
  • [7]波浪循环荷载作用下防波堤—地基稳定性研究[D]. 封晓伟. 天津大学, 2010(11)
  • [8]在海底的钻孔中定测地震[J]. 李大心. 地质科技情报, 1983(04)
  • [9]现行黄河口水下斜坡稳定性分析[D]. 孙平阔.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7)
  • [10]黔南晚石炭世生物礁生态系统及造礁群落形成的初始条件研究[D]. 张永利. 东北大学, 2009(10)

标签:;  ;  ;  ;  ;  

确定海底钻孔中的地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