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论文文献综述)
陈要[1](2021)在《于漪“教文育人”与语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李甜甜[2](2021)在《数学文化在初中“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与代数”的教学符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与高中2017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理念相一致,研究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这一问题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文献分析法,从对数学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出发,阐述了数学文化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数学和数学学习的的认识,教师访谈了解一线教师对数学文化融入课堂的认识和做法,以此为基础探讨数学文化融入“数与代数”教学的切入点;以七年级“数与代数”教学为例开展基于数学文化深度融合的数学教学设计和教学的实践,并对渗透数学文化教学效果加以分析研究;提出初中数学数学文化教学原则以及教学策略。结合数学文化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发展水平,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应遵循渗透性、相关性、有用性、趣味性以及适时性原则;应从数学史、数学思想、数学应用、数学美以及数学精神等方面运用数学文化于课堂教学中,并从教师科学引导数学文化的融入和提高教师运用数学文化的能力两个角度给出了具体教学策略。
徐在贵[3](2021)在《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树立学科融合理念”“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教育教学”,从国家层面指明了当前学科美育渗透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发展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塑造高尚人格的教育方式,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育人指标,应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术是一项富有传统美学精神与美育内容的课程,具有很大的美育渗透优势。因此,在武术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既有助于传承中华美学精神,培养学生高尚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发挥武术“以美育人”功能,深化武术教育改革,推动学校美育建设发展。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跨学科研究法等,以现代美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初中学生心理特征等为理论基础,对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进行研究,基于当前上海市初中武术课程实施与教学现状,对“渗透什么”“怎样渗透”等问题展开较为深入的探讨。第一,基于对武术教学特色、美育渗透特点、初中学生心理特征的深刻把握,指出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目标指向,即发展武术审美能力,体悟并掌握武术初级拳术;培养武术审美意识,品味并领会武术审美意蕴;培养高尚人格素养,学习并传承武术文化精神。相应的渗透内容应包含三大类:可直观感知美感形式的武术形象美、需深层品味审美内涵的武术意蕴美、能潜移默化审美情感的武术精神美。其中形象美包括民族风情、传统韵味的工艺形象美,身匀体健、形美神盈的身体形象美,灵活轻巧、技为艺用的技击形象美等;意蕴美包括以形传神、气韵生动的演练气韵美,敬重自然、崇尚和谐的文化意象美,情景相融、物我同一的哲思意境美等;精神美包括勇武刚强、自强不息的尚武精神美,宽厚仁德、尊师重道的崇德精神美,匡扶正义、忠义爱国的侠义精神美等。第二,通过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实地考察等方法,调查上海市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现状,分析武术课教师的基本情况、态度与实践行为等,揭示出初中武术美育渗透教学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即教师美育认识不足,美育渗透实践能力偏低;教学内容设置失衡,重技能教学轻美育教化;教学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相应的方法与措施;美育渗透研究薄弱,缺少可借鉴的实践案例等问题。第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目标指向与渗透内容特点,研究提出以下路径。(1)通过开展自我教育和美育培训,拓展教师审美基础知识与能力;深入美育研究和教学探析,提高教师美育渗透认知与理念;丰富审美实践和审美经验,提升教师审美实践能力与技巧等途径,培养和提升教师的审美素养。(2)通过以形象美贯穿教学常规与教学过程,打造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将意蕴美诉诸艺术手法与形式题材,营造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学氛围;以精神美勾连历史典故与民俗文化,塑造传承文化精神的教学理念等思路,设计与编排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内容。(3)通过创设武术审美情境,促进学生的武术审美感知与体悟;开展武术审美训练,激发学生的武术审美创造与表现;丰富武术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武术审美趣味与理想等方式,丰富与拓展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活动方式。(4)通过完善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评价机制;美化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教学环境;提高学校对武术美育渗透的支持度等路径,营造与完善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内外环境。
李静[4](2021)在《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研究》文中认为语文学科承载着丰富的内容,语文教育承担着“立德树人”“育人成才”“以文化人”的重要使命,因此,语文教学对语文教师来说具有极强的挑战性。钱梦龙与蔡澄清的教学主要以启发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提升教学能力、承担教学重任、获得专业成长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作为“导读派”的代表,钱梦龙和蔡澄清经过漫长的实践探索,提出了“三主三式”语文导读法与“点拨教学法”。他们的教学方法都以“启发诱导”为主,在循循善诱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们强调“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紧紧抓住教学重难点,设置灵活实用的训练方式,并且注重养成学生积累的习惯。他们的课堂宽松民主,重视对学生的评价反馈,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鼓励和启发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以钱梦龙和蔡澄清的语文教学为重点,分三章探讨他们的教学思想及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第一章“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概述”。主要概述两位老师的教育思想,从形成历程和内涵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归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位老师在教学中遵循“主体—主导”的师生关系,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健全学生的人格,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在继承发展中与时俱进。第二章“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从课堂教学和课后实践两个方面,对他们的教学方法、训练方式以及教学评价进行归纳比较。在他们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将“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他们的教学强调“训练”,“以训练为主线”代替以“讲”为主的课堂。在教学中以鼓励、唤醒为主,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并对考试制度进行建设性的探索、改革和总结。第三章“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两位老师的语文教育教学中汲取经验,学习他们对语文教学理念、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与做法,借鉴他们在教材、学情、教学反思、课堂提问及引导学生如何进行综合性学习中好的做法,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结语部分对钱梦龙与蔡澄清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进行总结,对语文教育教学作出展望。
卢杉[5](2021)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阅读课作为高中英语学习阶段的重要课型之一,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密不可分。在阅读课堂中,不同的教师角色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有不同的功能作用,选择合适的教师角色能够推进课程进程,帮助学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促进教学实践的成功进行。因此,在新课程标准的制度下,高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运用教学法,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准确定位角色,成功进行角色转换,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本研究在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和马斯洛的内在教育论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阅读了大量关于高中英语课堂和教师角色有关的文献资料,将十五节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优质视频课确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情况进行描述,分析不同角色定位的功能作用。探讨英语教师如何在高中阅读课堂中进行角色定位,从而促进阅读教学的成功实践。案例分析结果表明:1、在高中英语阅读优质课堂中,教师根据不同的阅读主题和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角色定位,在不同的阅读环节中成功进行角色转换,能够提升阅读课的教学效果。2、高中英语阅读优质课中,教师成功进行角色转换和定位,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3、在优质阅读课堂中,教师灵活进行角色定位并应用到不同的阅读教学中,发挥教师角色的促进作用,扮演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者、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等主要角色,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本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做好角色定位,并灵活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并建议教师通过提高个人的能力素质,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多元评价教学成果等方式,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转换角色并成功定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此外,研究者还指出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此提出进一步研究方案。
刘丽婷[6](2021)在《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潘新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写作协会副会长、福建省教育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专家组成员,在写作研究、语文教育研究和语文课程改革方面具有重大贡献。他把自己的写作研究成果和对语文教育的思考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写作本位思想。潘新和的写作本位思想是对阅读本位教育理念的扬弃、升华和发展,不仅为语文教育研究创造了新的思维范式,而且开创了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它的创新性和前瞻性为语文界打开了新的一扇门,对语文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本文由前言、主体、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陈述以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为研究对象的缘起,分析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其思想在当下的研究意义以及本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主体部分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首先明确写作本位的内涵,其次概述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核心理念、教学目标、课程架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五大方面来进行分析总结。第二章概括推动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形成的背景因素,包括对语文学科发展状况的反思、中西方相关理论的启发以及个人因素的作用。第三章指出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对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分别从写作教学、阅读教学、口语教学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结语部分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和意义进行小结,通过研究潘新和的写作本位思想,以期能够为当下语文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献上绵薄之力。
陈镶颐[7](2021)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以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课程目标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需要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课堂学习环境来进行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然而,在目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师生互动还存在一些问题,还未真正形成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课堂学习环境。所以,笔者提出了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将思想政治教师与学生联结成一个紧密联系的共同体,围绕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目标,共享思想政治课程资源,以平等对话、合作探究的形式,最终达成师生思想政治素质共同提高的共同目标。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要素包括:紧密联系的纽带、群体学习动力、民主的课堂环境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具有联动整体性、交流合作性、民主开放性、思想教育性的本质特征。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可以建立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促使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共同提高。本研究经过概念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基本思路,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研究方法,探索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策略。首先,根据国内外已有的对学习共同体、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总结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概念,列举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要素,归纳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本质特征,陈述了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此为本研究的开端。其次,进行关于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理论方面的研究,作为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依据。从指导思想、理论借鉴和基本原则三个方面,陈述理论依据。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习近平的合作共赢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以群体动力学理论、目标奖励结构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借鉴,以共同发展、尊重差异、平等沟通作为基本原则。再次,通过实际调查,了解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情况。了解了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现状,认可了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发现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前三章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策略。从师生建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系统性认识、建立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开放的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环境、建立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目标、开展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合作学习活动五个方面,提出了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策略。每一项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都落实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争取能够真正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上运用。
宋雯雯[8](2021)在《苏科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学文化兼具人文素养和理性思维的双重性质,将数学文化融入教科书,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从文化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欣赏数学,认识数学的文化价值,不失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因此数学文化的教学现状是值得研究和探寻的问题。本研究聚焦数学文化的教学现状,主要研究问题是:(1)苏科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编写特点;(2)苏科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教学现状。研究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有: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围绕论文要探讨的两大问题,首先从内容类型、年级分布、课程分布、栏目分布、运用方式5个维度探究苏科版初中数学6册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编写特点。接着对江苏省S市的79名一线教师和233名在校生展开调查研究和部分访谈,从教师数学文化知识的来源、数学文化的选取偏向、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方面调研教师“教”的现状及影响数学文化教学的因素;从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对数学文化融入教学的态度、数学文化知识的来源、数学文化的学习方法、喜爱的数学文化教学方式等方面调研学生“学”的现状及影响学生数学文化学习的因素。最后从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编写建议、教师自身提升策略、教学建议、学生学习建议、考试评价制度改善、学校环境转变六个方面阐述促进苏科版教科书中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策略。
张萍萍[9](2021)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各教育工作者更加关注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更加注重历史教学的多样性与主体性。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作为此次课改的理论基础,其“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与理论主张逐渐受到国内的认可。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下探索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将给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带来启迪与方向。本文将理论分析与案例设计相结合,在分析学生、分析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为探索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提供借鉴。希望通过本文的阐释与设计,为历史教师开发多样的历史教学方法提供力所能及的贡献。本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内涵与意义价值。本文首先梳理了学界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这些思想观点指导本研究进行,是本研究案例设计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历史课标的基本要求,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新课改的关系的角度具体分析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必然性与可行性,明确了本研究展开的价值与意义。第二部分主要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笔者重点探讨了三种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随机通达式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每一种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灵活的运用:以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为指导,试图将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与初中历史教学进行巧妙融合。针对初中历史教学的不同特点,笔者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建构主义历史教学方法,为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运用,提供了一份参考。第三部分主要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进行了反思与展望。针对现实生活中一些教师对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误解,笔者结合理论本身进行了合理的辨析。同时,笔者认为,建构主义教学方法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还应考虑到教师、学生、教学环境、学校文化等因素,它们是建构主义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此外,要实现历史教学的长远、健康发展,应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历史教学方法的人文性、发展性与主体性。
沈桂君[10](2021)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重庆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和落实,以及《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发布,我国的素质教育在不断地前进,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对高中生物学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高中生物学教师作为高中生物学课堂的教学主体,其专业素质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是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得以发展的基础。所以,我国要想发展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必须关注高中生物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更重要的是,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不止于新高考改革,而是面对未来整个教育的变革,如何成为新时代教师。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我国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献不少,但是新高考改革后的研究较少,且多是探讨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对策,很少进行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因此,本研究以重庆市为例,以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以及统计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调查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重庆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总结出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之处和不足,结合实际条件和教师需要,提出了相应的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为了调查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重庆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本研究通过解读《重庆市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其他文字资料,根据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设计了教师问卷。教师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发放和回收,共回收167份,问卷有效率达到100%,整理并分析问卷。同时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措施进行教师访谈作为补充研究。将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总结如下: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行之处有五点,其一,具有较高的职业情感;其二,专业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具体表现为具有比较系统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多方面知识得到进一步更新;其三,具有较强烈的专业发展意向,具体表现为期望得到进一步提升、多数教师专业水平处于逐渐上升的阶段、认识到新高考改革与自身专业发展的关系、认识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都还需要提升;其四,具有进行教育研究的意向,具体表现为认可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具有一定程度的进行教学反思的意向;其五,具有较为多样化的专业发展途径。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不足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专业态度有待加强,表现为多数教师对新高考方案不够了解、多数教师主观能动性较低、多数教师缺乏专业发展规划、多数教师教学反思程度不够;其次,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表现为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缺乏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缺乏职业规划指导能力、缺乏教育研究能力、缺乏分层教学能力;最后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机制有待完善,表现为学校领导不重视,缺少学习机会;教师工作任务重,专业发展压力大;教研会形式单一,教师培训效率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有待满足。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结合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条件和需求,本研究提出促进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如下:首先,生物学教师自身应该做到转变教育观念,迎接新高考挑战;增强自身知识储备,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加强教学反思程度,提升分层教学能力;坚持专业阅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制定专业规划,提高职业指导规划能力;其次,学校应该做到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增加生物学教师学习机会;丰富教研会形式,提高教师教育研究能力;满足教师需求,提高教师专业发展主动性;构建学习共同体,增加教师之间交流;完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后,社会应该做到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热情;健全教师培训机制,提高教师培训效率;保障教师基本权利,落实教师专业发展;建立教学资源库,增加教师自主学习资源。总之,面对新高考改革向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挑战,值得引起教师自己和学校的重视,为了应对新高考改革,同时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师的整体性发展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对高中生物学教师而言,新高考改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把握机遇,才能成长为教育变革时代下的新教师。
二、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论文提纲范文)
(2)数学文化在初中“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4 基本结构与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核心概念界定 |
2.3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4 研究过程 |
3.5 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四章 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研究 |
4.1 调查目的 |
4.2 调查对象 |
4.3 调查过程 |
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5 调查结论 |
第五章 初中“数与代数”运用数学文化教学的构思与设计 |
5.1 初中“数与代数”运用数学文化教学的构思 |
5.2 教学设计示例 |
第六章 实践研究 |
6.1 实践目的 |
6.2 实践对象 |
6.3 实践背景 |
6.4 实践过程 |
6.5 实践效果 |
第七章 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数与代数”教学中运用的原则、切入点和策略 |
7.1 教学原则 |
7.2 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的切入点 |
7.3 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
第八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生数学学习状况调查(前测) |
附录二 初中生数学学习状况调查(后测) |
附录三 初中教师数学文化教学情况访谈提纲 |
致谢 |
(3)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发掘武术审美教育功能,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塑造学生高尚品格 |
1.2.2 有助于更新武术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武术兴趣,深化学校武术教育改革 |
1.2.3 有助于完善以美育武理论,拓宽以美育人渠道,促进学校美育工作开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学科美育渗透研究 |
1.3.1.1 武术美育渗透研究 |
1.3.1.2 体育美育渗透研究 |
1.3.2 国外学科美育渗透研究 |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理论基础阐释 |
1.4.2.1 现代美育理论 |
1.4.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4.2.3 初中学生心理特征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2.1 问卷内容设计 |
2.2.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2.2.2.3 问卷信效度检测 |
2.2.3 实地考察法 |
2.2.4 访谈法 |
2.2.5 跨学科研究法 |
2.2.6 数理统计法 |
3 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目标指向与基本内容 |
3.1 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目标指向 |
3.1.1 发展武术审美能力,体悟并掌握武术初级拳术 |
3.1.2 培养武术审美意识,品味并领会武术审美意蕴 |
3.1.3 培养高尚人格素养,学习并传承武术文化精神 |
3.2 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基本内容 |
3.2.1 形象美:武术美感形式的直观感知 |
3.2.1.1 身匀体健、形美神盈:武术形体动作表现的身体形象美 |
3.2.1.2 灵活轻巧、技为艺用:武术演练格斗展现的技击形象美 |
3.2.1.3 民族风情、传统韵味:武术服饰器械呈现的工艺形象美 |
3.2.2 意蕴美:武术审美内涵的深层品味 |
3.2.2.1 以形传神、气韵生动:武术艺术表达蕴藏的演练气韵美 |
3.2.2.2 敬重自然、崇尚和谐:武术语言符号蕴含的文化意象美 |
3.2.2.3 情景相融、物我同一:武术审美追求蕴含的哲思意境美 |
3.2.3 精神美:武术审美情感的潜移默化 |
3.2.3.1 勇武刚强、自强不息:武术坚毅品质中的尚武精神美 |
3.2.3.2 宽厚仁德、尊师重道:武术道德情操中的崇德精神美 |
3.2.3.3 匡扶正义、忠义爱国:武术高尚情怀中的侠义精神美 |
4 初中武术教学中美育渗透的现状与困境分析 |
4.1 上海市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现状 |
4.1.1 初中武术课教师基本情况 |
4.1.2 初中武术课教师美育渗透态度与了解程度 |
4.1.3 初中武术课教师的美育渗透实践 |
4.1.4 初中美育渗透实践结果的归因探讨 |
4.2 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困境 |
4.2.1 教师美育认识不足,美育渗透实践能力偏低 |
4.2.2 教学内容设置失衡,重技能教学轻美育教化 |
4.2.3 教学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相应的方法与措施 |
4.2.4 美育渗透研究薄弱,缺少可借鉴的实践案例 |
5 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实施路径 |
5.1 培养与提升初中武术课教师的审美素养 |
5.1.1 开展自我教育和美育培训,拓展教师审美基础知识与能力 |
5.1.2 深入美育研究和教学探析,提高教师美育渗透认知与理念 |
5.1.3 丰富审美实践和审美经验,提升教师审美实践能力与技巧 |
5.2 设计与编排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基本内容 |
5.2.1 以形象美贯穿教学常规与教学过程,打造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
5.2.2 将意蕴美诉诸艺术手法与形式题材,营造充满艺术气息的教学氛围 |
5.2.3 以精神美勾连历史典故与民俗文化,塑造传承文化精神的教学理念 |
5.3 丰富与拓展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活动方式 |
5.3.1 创设武术审美情境,促进学生的武术审美感知与体悟 |
5.3.2 开展武术审美训练,激发学生的武术审美创造与表现 |
5.3.3 丰富武术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武术审美趣味与理想 |
5.4 营造与完善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内外环境 |
5.4.1 完善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评价机制 |
5.4.2 美化初中武术美育渗透的教学环境 |
5.4.3 提高学校对武术美育渗透的支持度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
第一节 钱梦龙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
一、钱梦龙语文导读思想的形成 |
二、“三主三式语文导读法”的内涵 |
第二节 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概述 |
一、蔡澄清点拨教学法形成 |
二、“中学语文点拨教学法”的内涵 |
第三节 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思想比较 |
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二、继承传统又与时俱进 |
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
第二章 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 |
第一节 因势利导,启发教学——语文教学方法比较 |
一、钱梦龙善用导读法 |
二、蔡澄清长于点拨教学法 |
三、二者教学方法的比较 |
第二节 练习迁移,深化提高——语文训练比较 |
一、钱梦龙以“学生自能读书”为目的 |
二、蔡澄清以“总结提升”为目的 |
三、二者教学训练比较 |
第三节 激励启发,综合考查——语文教学评价比较 |
一、钱梦龙教学评价以鼓励、唤醒为主 |
二、蔡澄清教学评价以双向反馈、点拨归纳为主 |
三、二者教学评价的比较 |
第三章 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博学慎思——对语文教学理念的启示 |
一、教师要与时俱进,提高教材分析能力 |
二、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关爱学生 |
第二节 授业解惑——教学方法创新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
一、教师要提问有方,理答有法 |
二、教师要敢于创新,善于实践 |
三、教师要注重反思,促进自身成长 |
第三节 授之以渔——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二、教导学生合作学习 |
三、指导学生探究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英语教师角色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一)教师角色含义的演变 |
(二)英语教师角色的研究情况 |
二、教师角色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一)英语阅读教学对教师角色的新要求 |
(二)教师角色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罗杰斯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
(一)从心理学视角探索教育 |
(二)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中心” |
二、马斯洛的内在教育论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方法与工具 |
四、研究步骤 |
(一)建立基础理论 |
(二)选择案例 |
(三)搜集数据 |
(四)分析数据 |
(五)撰写报告 |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情况 |
(一)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师角色 |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选择情况 |
二、教师角色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转换 |
(一)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转变 |
(二)由学习任务的发布者转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
(三)由教学过程的监督者转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
三、教师角色定位及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
(一)不同的教师角色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 |
(二)教师角色在不同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
第六章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发现 |
二、对教学的启示 |
三、本研究的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士论文 |
致谢 |
(6)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1.关于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的理论研究 |
2.关于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的实践研究 |
3.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比较分析法 |
一、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概述 |
(一)写作本位思想的核心理念 |
1.言语生命动力学 |
2.表现-存在论 |
(二)指向言语人生的教育目的 |
(三)基于写作本位的课程架构 |
(四)灵性与智性并存的教学方法 |
1.听、说、读、写一体化 |
2.教师导悟与学生自悟相结合 |
3.言语‘习得’情境的创造 |
(五)注重隐性与柔性的教学评价 |
1.以养护学生的言语表现欲为评价原则 |
2.重视形成性评价 |
3.师生共同参与评价 |
二、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的形成 |
(一)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形成的学科背景 |
1.语文教育学理研究滞后 |
2.“实用吸收”型教育范式在语文教育中占主导性地位 |
3.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推行 |
(二)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1.黎锦熙、胡适读写观的启发 |
2.西方相关理论的影响 |
(三)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形成的个人因素 |
1.丰硕的写作研究成果 |
2.优秀的学术品质 |
三、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
(一)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
1.激发学生写作的“存在性”动机 |
2.强调作文命题的开放性 |
3.重视作文评改 |
(二)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对阅读教学的启示 |
1.明确读以致写的阅读教学原则 |
2.培育学生“怎么写”的阅读思维 |
3.鼓励学生亲近“误读” |
(三)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启示 |
1.树立说写结合的教学观念 |
2.创设多维互动语境,培养学生的现场感 |
3.开展不同语体的教学活动,促进说写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创新之处 |
2.不足之处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概述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相关概念界定 |
1.学习共同体 |
2.课堂学习共同体 |
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形成要素 |
1.紧密联系的纽带 |
2.群体学习动力 |
3.民主的课堂环境 |
4.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本质特征 |
1.联动整体性 |
2.交流合作性 |
3.民主开放性 |
4.思想教育性 |
(四)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1.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必要性 |
2.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可行性 |
二、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依据 |
(一)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指导思想 |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2.习近平:合作共赢的思想 |
(二)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借鉴 |
1.群体动力学理论 |
2.目标奖励结构理论 |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原则 |
1.共同发展原则 |
2.尊重差异原则 |
3.平等沟通原则 |
三、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调查及分析 |
(一)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调查设计 |
1.调查范围及对象 |
2.调查方法 |
3.调查内容 |
(二)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的现状 |
1.师生愿意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 |
2.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氛围比较活跃 |
3.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师生有合作学习行为 |
(三)目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存在的问题 |
1.师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未形成系统性认识 |
2.师生尚未联结成共同体 |
3.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活动未达到真正合作学习的标准 |
(四)构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存在问题的原因 |
1.知识本位的教师教学观影响深远 |
2.将高考视为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根本目标 |
3.思想政治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能力不足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基本策略 |
(一)师生建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系统性认识 |
1.学校组织思政教师集体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的相关知识 |
2.思政教师向学生介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 |
(二)建立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 |
1.思政教师主动向学生展示自身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
2.思政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每日时事新闻交流分享活动 |
(三)创造民主的、开放的思想政治课堂学习环境 |
1.思政教师每日收集学生疑问,全班学生共同解决代表性问题 |
2.思政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
(四)建立培育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共同目标 |
1.加强政治认同教育,引导学生讨论时事问题 |
2.以科学精神为主题分析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式学习 |
3.鼓励学生公共参与,针对社会现象或事件进行调查分析 |
4.深入挖掘思想政治课程中法治教育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渗透法律知识 |
(五)开展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合作学习活动 |
1.确定合作学习活动的主要任务 |
2.指导合作学习活动的方法 |
3.调控合作学习活动的时间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现状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苏科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文化观下的数学教育 |
1.1.2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使用研究的必要性 |
1.2 研究的问题和目的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1 研究计划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的收集途径与方法 |
2.2 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 |
2.2.1 数学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
2.2.2 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 |
2.2.3 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 |
2.2.4 数学文化与学生学习 |
2.3 教科书的研究现状 |
2.3.1 教科书本质的研究 |
2.3.2 教科书使用的研究 |
2.4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研究现状 |
2.4.1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文本研究 |
2.4.2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使用研究 |
2.5 文献综述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3.1.1 教科书 |
3.1.2 数学文化 |
3.2 研究方法的选取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内容分析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访谈法 |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3.1 教科书的选取 |
3.3.2 教师样本的选取 |
3.3.3 学生样本的选取 |
3.4 研究工具的设计 |
3.4.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3.4.2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3.4.3 访谈提纲的设计 |
3.5 研究的伦理保障 |
3.5.1 自愿参加 |
3.5.2 保护隐私 |
第4章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编写特点 |
4.1 数学文化的分析框架 |
4.1.1 数学史的分析框架 |
4.1.2 其他数学文化的分析框架 |
4.1.3 数据编码的说明 |
4.2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内容的编写特点 |
4.2.1 数学史的编写特点 |
4.2.2 其他数学文化的编写特点 |
4.3 本章小结 |
4.3.1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编写特点 |
4.3.2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编写存在的不足 |
第5章 苏科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5.1 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的说明 |
5.1.1 调查问卷的说明 |
5.1.2 数据处理的说明 |
5.2 教师调查问卷的结果与数据分析 |
5.2.1 教师数学文化知识的来源 |
5.2.2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选取 |
5.2.3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教学方式 |
5.2.4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教学目标 |
5.2.5 影响数学文化教学的因素 |
5.3 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与数据分析 |
5.3.1 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 |
5.3.2 学生对数学文化融入教学的态度 |
5.3.3 学生数学文化知识的来源 |
5.3.4 学生数学文化的学习方法 |
5.3.5 学生喜爱的数学文化教学方式 |
5.3.6 影响学生数学文化学习的因素 |
5.4 教学案例研究 |
5.4.1 课堂教学实录 |
5.4.2 评析及反思 |
5.5 本章小结 |
5.5.1 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的教学现状 |
5.5.2 影响教科书中数学文化教学的因素 |
第6章 促进苏科版教科书中数学文化融入教学的建议 |
6.1 对教科书中数学文化编写的建议 |
6.1.1 内容选择和呈现形式多样化 |
6.1.2 内容编排的合理化 |
6.1.3 加强与数学知识的粘合度 |
6.1.4 适当融入民族传统文化、地方文化 |
6.2 对教师的建议 |
6.2.1 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 |
6.2.2 树立正确的数学文化教学观 |
6.2.3 提升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 |
6.3 对教学的建议 |
6.3.1 以学生的知识基础为准线 |
6.3.2 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原点 |
6.3.3 渗透数学文化的途径多样化 |
6.3.4 合理掌控课堂教学时间 |
6.4 对学生的建议 |
6.4.1 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 |
6.4.2 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 |
6.5 对考试评价的建议 |
6.5.1 融入数学文化的中考试题编制建议 |
6.5.2 改善数学文化的评价机制 |
6.6 对学校的建议 |
6.6.1 转变学校办学理念,丰富数学文化活动 |
6.6.2 开展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交流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 |
7.3 研究的反思 |
7.4 研究的展望 |
7.5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学生调查问卷 |
附录 C:教师调查问卷原始数据 |
附录 D:学生调查问卷原始数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
一、建构主义认识论 |
二、建构主义知识观 |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 |
四、建构主义教学观 |
第二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
一、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 |
二、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提高 |
三、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 |
第二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与新课改 |
第一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改精神 |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注重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
三、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第二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符合新课标要求 |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符合历史新课标的目标要求 |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符合历史新课标的学科要求 |
第三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符合历史教学方法新要求 |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符合历史新课标的方法要求 |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符合历史教学原则的要求 |
第三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及运用 |
第一节 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
一、支架式教学法的含义 |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支架”的类型 |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
第二节 抛锚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一、抛锚式教学法的由来及含义 |
二、初中历史抛锚式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指导策略 |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抛锚式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抛锚式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
第三节 随机通达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一、随机通达式教学法的含义 |
二、随机通达式教学法的工具 |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随机通达式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
四、初中历史教学中随机通达式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
第四章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域下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
第一节 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建构主义教学方法的误读 |
一、建构主义教学方法是“万金油” |
二、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否定“讲授法” |
三、建构主义教学方法为活动而活动 |
四、建构主义教学方法否定教师的作用 |
五、建构主义的“意义建构”含糊不清 |
第二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初中历史教学的挑战 |
一、对教师的挑战 |
二、对学生的挑战 |
三、对教学环境的挑战 |
四、对学校文化的挑战 |
第三节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对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展望 |
一、历史教学方法体现主体性 |
二、历史教学方法体现人文性 |
三、历史教学方法体现发展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重庆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4 研究现状述评 |
3 新高考背景下重庆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方法 |
3.3 调查对象 |
3.4 结果分析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5 反思与展望 |
5.1 反思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树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论文参考文献)
- [1]于漪“教文育人”与语文教学研究[D]. 陈要.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数学文化在初中“数与代数”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为例[D]. 李甜甜.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3]初中武术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徐在贵.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4]钱梦龙与蔡澄清语文教学比较研究[D]. 李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 卢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6]潘新和写作本位思想研究[D]. 刘丽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D]. 陈镶颐.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8]苏科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数学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 宋雯雯.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9]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D]. 张萍萍.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10]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重庆市高中生物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D]. 沈桂君. 西南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