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源配置空位:乡镇和区街企业的产业方向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王寿春[1](1996)在《资源配置空位:乡镇和区街企业的产业方向选择》文中研究指明资源配置空位:乡镇和区街企业的产业方向选择王寿春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条件下将社会各种经济资源配置起来进行生产活动的过程。但如对资源配置做广义理解,它还应包括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三部分,即它是生态经济社会总资源的...
王寿春[2](1995)在《资源配置空位:乡镇企业和区街企业的产业方向选择》文中认为 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实现资源的纯粹计划配置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转变,在这一转变尚未完成,新的调控机制尚未建立之前,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配置和组合在原来已有"错位"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资源配置和组合的"空位"。本文试就这一"空位"产生的原因及乡镇区街企业产业方向的选择
赵鑫[3](2004)在《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研究 ——小康社会的就业模式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成就与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增大是同步发展的。由于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老工业基地的特定产业结构,以及80—90年代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结构转变滞后等特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东北地区已经成为国内这种“同步”现象的典型地区。本文从分析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安置劳动力就业背景入手,认真剖析了东北地区的就业现状和特点,对就业问题中产生的一系列“东北现象”提出了质疑,比照西方社会的就业理论和政策以及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深刻反思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东北地区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和策略建议。本文重点分析了东北地区“三元化”的劳动力供给(再就业群体、农村劳动力流动群体和劳动人口就业增量)大于实际劳动力市场需要的现状特点,对东北地区的隐性失业潜力进行了宏观与微观方面的分析,对东北地区的人口生产无政府状态、产业政策的错位、政府角色误区等进行了深刻反思。本文创造性地提出了东北地区实现充分就业目标的基本思路,重点论述了确定“适当充分就业目标”的内涵、理论与实际上的依据;明确了东北地区的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调整思路,重点分析了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与总量过剩并存特点,探讨了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的改进模式,如“三合一”的就业服务模式(公办、私办加社团);认真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如何避免结构性失业的思路,提出了东北城镇化应当培养劳动力需求的就地转移“点”、非公企业“点”、自谋职业“点”、政府开发“点”、第三产业“点”的创新模式;认真研究了东北地区的就业体制与就业制度设计问题,明确了劳动力流动调节控制原则及分类控制原则,重点分析了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原因,以及调节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思路。同时,还就政府组织的就业服务及其功能转变的目标等提出了变革的思路。 <WP=5>本文在比照借鉴西方就业理论、政策基础上,大胆提出了东北地区实现充分就业的操作策略的建议;重点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策略,分析了东北地区劳动力流动的有形藩篱、无形藩篱以及如何拆除策略;对东北地区的行政组织、相关社团的就业促进策略提出设想,重点研究了如何发挥各种社团的就业促进作用,加大教育产业、就业岗位开发等政策投入策略;明确提出了如何修改东北地区就业标准的操作策略,对统一就业标准、范围、就业标准国际化等提出了确切对策;创造性地提出了东北地区就业规模的数量控制策略,重点对东北劳动力流动进行了科学分类,提出了明确的隐性失业显性化的控制策略、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数量控制策略、推进“以就业扩大就业”、“以创业促进就业”策略以及对东北地区就业深层问题超前研究的策略问题。通过研究、探索东北地区的就业问题,我们认识到,研究东北地区就业问题,实际上就是在研究解决我国小康社会就业模式的选择问题。东北就业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东北的老工业基地振兴,也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稳定运行,以及在21世纪东北与国内发达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比照东欧、前苏联等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下场,更加明确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理论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变成现实,蓝图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得以实现,我们还面临着一系列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时代课题,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就业问题,就是这些经济问题中的标志性问题。
满新程[4](2003)在《城市化内在作用机制及其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微观和宏观角度集中探讨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机制问题,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本文指出,城市化的本源就是分工与专业化生产,而人口向城市集聚是劳动分工逐渐完善和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必要前提。为验证这一命题,本文利用劳动力迁移理论,建立了基于分工的城市化模型。模型揭示,当城市产业越发达,城市规模越大;而且当城市收入水平等于农村收入水平时,城市达到最优规模。但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城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模型还得到一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当寻优技术呈规模报酬递增时,聚集经济出现,此时城市的增长将增加工人的工资和工厂的期望产出,而农村人口将缩减。接着,本文从宏观角度解释了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了城市化与经济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四种状态。接着本文以中国为例,描述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特征决定了其城市化发展水平呈现出地域差异。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建立了城市化水平的预测模型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测算模型,并以中国为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本文最后以重庆为例探讨了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结合重庆城市化现状,本文通过实证认为发展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是重庆城市化道路的最优选择,并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贺勇[5](2018)在《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公共决策的价值在于追求社会福利的最大化,能够最大限度地维护并实现最大多数人最根本的利益。大规模的社会变革首先触及到的是体制机制深刻变革的问题,由体制机制变革引发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与重构,从而激发社会矛盾冲突,导致社会动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是社会利益结构的深刻调整,在利益不断出现分化、多元利益结构的社会背景下,公共决策面临有限理性与公共理性之间的矛盾冲突。整合社会利益矛盾与冲突,避免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严格控制此消彼涨的零和博弈,寻求实现公共决策价值理性的正和博弈成为公共决策中的突出问题。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进程中,探索构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机制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协商民主制度,通过有序政治参与的方式;探索科学的资源分配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实效性就成为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相对落后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如何更好地利用党和国家的扶持政策,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红利,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存在的不平等,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实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1)只有广大农村、贫困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战,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但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乡是全国德昂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全国唯一的德昂族乡。三台山作为“直过民族”地区深得党和政府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其扶贫的力度比其它地区相对更大,投入也更多,三台山乡贫困面貌发生着历史性的改变。但传统扶贫工作存在的没有精准识别到户到人,导致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确,扶贫对象选取不合理,扶贫工作针对性不强,扶贫措施不够有力,大水漫灌式的扶贫开发工作,尤其是将扶贫工程简单理解为生活救济,使一些真正的贫困户得不到扶持,或者无法满足贫困对象多样化的需要,导致扶贫工作成效不够明显。由于三台山乡德昂族、景颇族等“直过民族”文化素质相对偏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靠要”思想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扶贫开发成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涉及到中央、地方政府及其部门、企业、群众、村委会、驻村工作队等各个利益群体,如何准确把握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价值取向,根据贫困地区发展实际,创新工作方法,落实主体责任;围绕贫困标准的制定、贫困人口的确定与统计,脱贫标准的评定,各个主体的责任及彼此之间工作的协调;以及脱贫工作成效的评定等各个方面,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各个主体之间,扶贫各方面与贫困地区、贫困户贫困人口,在权力与责任、权利与义务、方法和内容、规则与价值追求等方面,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和价值追求理解上的冲突,存在事实上的利益博弈。选择一个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程作为研究案例,认真分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运用博弈理论的基本方法,从信息、策略(行动)、规则、结果等方面,探索研究各个主体之间的权力与责任,权力与义务,目标与方法,行动与成效,从组织结构、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变化,促进各个主体行动中的功能性变化,尽可能避免纳什均衡,避免彼此之间负和博弈,追求帕累托改善,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价值目标。运用博弈理论破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纳什均衡,实现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全面迈入小康的宏伟目标,并以此推动解决我们在制定和实施各项公共政策中应该注意,并应该努力采取科学的方法,实现最好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是论文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核心内容。目前,理论界在运用博弈理论对基层协商民主,选择典型调查研究政府公共决策,尤其是涉及边疆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公共决策各个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得不够,缺乏对典型个案的深入剖析,特别对协商民主的本质和博弈的本质属性认识不到位,尚存较大的研究和拓展空间,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上述领域的研究。通过对田野点三台山德昂族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过程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分析,一是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估过程都是不同群体博弈的过程,都会产生利益冲突和博弈,而解决的办法就是承认各种利益群体的真实存在,针对他们的不同利益诉求,在坚持公共决策中公平正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基层协商民主的形式来达成共识、凝聚力量,推动各项公共政策高效、有序实施和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二是在认真总结分析公共决策中的纳什均衡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公共决策是治国理政中一个重大严峻的课题,利益博弈是公共政策研究的重要方法手段,制度性变迁是破解纳什均衡的根本选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变计划体制下资源约束和GDP为唯一政绩标准的激励机制,引入新的约束激励机制,才能避免纳什均衡现象,建构更加有利于充分调动利益博弈参与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体制机制,实现合作共赢,真正体现公共决策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价值目标。三是通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过程中,如何协调各个方面的力量,统一规划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
崔彩周[6](2006)在《政府管理角色的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显重要。研究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论证结合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国家学说作为理论指南,结合政府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法学基础理论,提出构建政府管理角色创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发展理论框架。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发展除了主要靠其自身努力外,外援性力量同样很重要,其中最大的外援力量来自于政府。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行为是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体现。在新形势下,政府要根据市场发展与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实施管理角色的创新亦即政府管理创新,以更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在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上,政府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创新管理理念,即以科学发展观和市场发展的眼光调整政府管理思维。创新扶持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上对产业选择、产业发展等予以指导和扶植;财政政策上推行多层次的税收优惠,以及在政府采购与政府财政投融资上予以政策倾斜;融资问题上,建立健全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规范直接融资,完善担保制度以推动间接融资发展,创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完善风险投资制度;在人力资源上,推进人才中介市场建设,并以中介市场为平台,实施对人才的多方位优惠服务,对农民工要秉持“着眼长远、把握全面、以人为本”的战略思维,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政府管理创新也体现在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上即健全法制、革新政府规制制度;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即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建设,推进信息社会化服务顺畅实现等;创新区域政府中小企业管理方式,即区域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既要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共性,也要体现地域管理的特色性。
龚基云[7](2004)在《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20世纪后期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大事,其中发生的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莫过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和中国波澜壮阔的经济体制改革。这一转型的历史进程给予了我们以众多的启迪。 本文正是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定的分析背景,从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关系理论研究的整体出发,探讨其内在的成长与运行机理,比较不同国家(主要是当代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劳动关系演进的模式及其特征。继而,以此作为整个研究的理论支撑和后面分析的基础,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的所有制结构,将我国目前的劳动关系界定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与劳动力所有者及其使用者(包括政府、企业或雇主组织)在实现劳动的过程中所结成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其性质则具有双重性:既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又是一种人身关系;既有横向的平等合作性质,又有纵向的隶属关系。 在明确了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内涵与性质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内部及其之间的劳动关系变化情况,并通过对这一变化的具体表现和内容的较为详尽的分析,概括了转型期我国不同性质企业劳动关系所呈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而以此为依据,就转型期处于变化中的劳动关系对企业、政府、劳动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不同影响,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弥补了学术界在此研究领域上的空白。 由于转型期我国的劳动关系正处于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之中,各种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与劳资冲突或矛盾,在所难免,在不同程度上是客观存在着的。因此,本文针对这一点,提出了必须对之进行调整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相应的政策与措施。通过对我国劳动关系主体(企业或雇主组织、政府和劳动者或工会)的重新定位,借助于博弈的分析方法,论证了作为处理和解决劳动关系矛盾的有效制度——三方协调机制,在我国是可以形成并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的。
熊会兵[8](2005)在《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农民就业是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在人多地少、WTO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等多种因素下,农业自身无法吸纳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实现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才能逐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本研究在全面透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情况的基础上,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宏观政策层面、企业管理层面以及农民个人就业能力层面提出了全面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模型。 论文共8章,24节。在导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研究的思路、方法、框架等。第二章阐述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国际借鉴。这一部分主要是在比较国际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各国引导农民就业的主要经验、措施,并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促进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第三章在详细分析了刘易斯—费—拉劳动力流动模型、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等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与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得出结论:每个理论和模型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在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时候,需要选择适合的模型,并做出相应的政策选择。 从第四章到第七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探讨了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趋势以及就业能力问题。第四章是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分析,论文在描述非农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阻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制度、产业结构、心理等因素,并探讨了影响非农就业的内因与外因。第五章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分析,论文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成因、作用以及趋势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民工荒”问题,并探讨了扩大农民在城市就业的策略。第六章是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非农就业分析,重点从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两个层面,探讨在农村地区扩大农民非农就业的途径。第七章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分析,论文认为提升农民就业能力是最终解决我国农民就业问题的必经之路。基于这个基本判断,论文重点分析了农民就业能力的内涵,并结合我国农民就业能力的现状,提出了提升农民就业能力的基本框架。论文第八章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依据我国农民实现非农就业的历程中可能发生的政府行为变革以及相关结论,提出了基于农村劳动力需求与供给平衡的三层面就业模型,从三个层面阐述了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章国琴[9](2017)在《“人—产”双重维度下当代苏南乡村空间发展研究 ——以无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苏南自古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地区。无锡是苏南地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苏南乡村发展的典型代表。当代苏南乡村经济发展,从费孝通教授首次提出"苏南模式"至今,已经迈过30余年。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轨迹虽有所调整,但本质上一直是强政府直接配置、干预,并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路径。在相关体制不甚完善的当下,因过度追求经济发展优势,片面追求产值效益,村民大众的生存空间往往被压制。形成苏南总体层面上的经济强势发展和乡村村民生活水平缓慢蒸蒸日上的典型"强政府、弱社会"现象。目前,在外资疲软的国际背景下,苏南无锡试图重启扩大内需的内生型经济发展时,因多年来的轻视村民生存质量,使得当前乡村民众自主创业能力相对薄弱,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转型的开展。在当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以人为本"的战略思想,意味着除了提供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外,更重要的是关注人的行为能力与城镇化进度的协调一致。为此,本文通过调研当今苏南村民家庭的生存选择能力和乡村产业发展近况的基础上,分析人、产共同作用下的乡村空间形态发展状况及内在影响机制。本文基于无锡市24个样本村的实地调研和产业大数据获取,采用量化实证与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量化实证部分:首先,采用离散模型分析获得村民家庭主要劳力职业选择的倾向和相关影响因素,村民家庭人的城乡迁移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其次,采用泊松分布模型或负二项模型分析获得乡村产业空间在村镇空间上的分布特征,梳理其与人、乡村空间发展的影响关系。再次,量化分析产业-乡村空间发展的相关性,获知产业发展对其空间形态发展的影响度。案例部分:通过梳理三类产业特色的村庄空间形态演变发展,分析人、产两因素如何在乡村空间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通过研究人、产作用机制到空间形态,针对现实发展中的弊端现象,为推进城镇化自下而上的顺利发展,提高乡村空间自主发展的能力,本文提出了空间运作机制上循环通畅的发展格局;"人产共融"、"产居融合"的乡村发展途径;乡村治理机构完善的三个层面的策略。
徐杰[10](2014)在《新农村视角下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乡镇公园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乡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它是建造在乡镇范围内,服务于乡镇居民休闲、活动、文化传播的场所,主要目的是为了丰富乡镇居民的业余生活,提升乡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开发乡镇休闲旅游产业,增加乡镇经济收入。乡镇公园是集观赏、休闲、娱乐与游憩于一体的公共活动空间,目前我国乡镇公园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在规划设计中缺乏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因此对乡镇公园规划设计理论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株洲乡镇公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借鉴国内外乡镇公园规划设计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经验,从而提出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的发展方向,建立起株洲新农村视角下乡镇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体系和发展模式,为湖南乃至全国乡镇正在大规模开展的公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价值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以及对乡镇公园规划设计中应该遵循的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三章介绍了株洲概况,分析了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第四章着重研究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的方法,提出了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和乡镇公园开发的模式与类型。第五章选取株洲云龙示范区乡镇公园规划进行探索性设计,并结合前文中得出的规划理论进行综合分析。最后一部分结论,展现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对全文进行总结。
二、资源配置空位:乡镇和区街企业的产业方向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源配置空位:乡镇和区街企业的产业方向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3)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研究 ——小康社会的就业模式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绪 论 |
第一章 研究东北就业的背景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人口资源现状 |
一、 人口变动 |
二、 人力资源 |
三、 人口分布 |
四、 人口流动 |
五、 人口增长 |
第二节 我国的劳动人口资源现状 |
一、 劳动人口的一般概况 |
二、 我国潜伏着严重的“就业危机” |
第二章 东北的就业现状与特点 |
第一节 东北地区的人力资源 |
一、 东北的人口变化态势 |
二、 劳动人口的就业素质 |
三、 劳动人口的分布与流动 |
第二节 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与特点 |
一、 就业数量的整体态势 |
二、 就业人口的产业分布 |
三、 城乡就业人员分布 |
第三节 关于东北新增的城镇就业总量 |
一、 “再就业”形成的就业增量 |
二、 城镇就业的发展态势 |
三、 城镇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特点 |
第四节 隐性失业人员的数量问题 |
一、 农村的劳动人口就业 |
二、 城镇劳动人口的隐性失业 |
第五节 关于就业率的“水分”问题 |
一、 社会就业率是全口径,社会失业率是半口径 |
二、 关于城镇登记失业率 |
三、 关于“政府登记”与“抽样调查” |
第三章 西方就业失业理论与政策的借鉴与评价 |
第一节 西方主要的就业观点 |
一、 自动均衡就业 |
二、 均衡工资就业 |
三、 有效需求与就业 |
四、 周期波动与就业 |
五、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观点 |
六、 “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观点 |
七、 新凯恩斯主义的就业观点 |
八、 供给学派的就业观点 |
九、 加尔布雷思的就业观点 |
第二节 失业治理政策 |
一、 国际上对失业的认识 |
二、 国外的失业类型 |
三、 失业的衡量要素 |
四、 失业原因与治理策略借鉴 |
第四章 东北地区就业问题反思 |
第一节 人口生产的失控问题 |
一、 错误的批判 |
二、 城乡的不同生育政策 |
三、 人口资源是“资本”,还是“债务” |
四、 人口生产的规模控制 |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错位 |
一、 流动就业的限制与控制 |
二、 流通业的误区 |
三、 自谋职业问题 |
第三节 政府的角色误区 |
一、 角色错位 |
二、 角色的越位、空位、不到位 |
第五章 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充分就业的思路 |
一、 “东北现象”的就业背景 |
二、 东北型的充分就业目标选择 |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调整思路 |
一、 结构性短缺与总量过剩的并存特点 |
二、 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的思路 |
三、 产业结构的调整思路 |
第三节 就业体制、就业制度的设计思路 |
一、 充分就业需要有序的市场体制、机制 |
二、 劳动力市场主体的准入资格与职责 |
三、 保护弱势群体的就业制度 |
第四节 劳动人口的流动思路 |
一、 劳动人口的流动就业合理化 |
二、 劳动人口流动的分类思路 |
三、 劳务输出 |
四、 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思路 |
第五节 政府功能的改造思路 |
一、 聪明的政府 |
二、 服务型政府 |
三、 负责的政府 |
第六章 实现充分就业的操作策略建议 |
第一节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机制的策略 |
一、 消除劳动力流动的有形藩篱的策略 |
二、 消除劳动力流动的无形藩篱的策略 |
第二节 行政组织、相关社团的就业促进策略 |
一、 充分发挥各种社团促进就业的积极性 |
二、 加大产业政策投入 |
三、 对政府促进就业行为的约束、监督 |
第三节 关于修改“就业标准”的操作策略 |
一、 统一就业标准 |
二、 就业标准必须国际化 |
第四节 关于就业规模的数量控制 |
一、 关于对东北劳动力流动的科学分类 |
二、 隐性失业显性化的控制 |
三、 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控制 |
四、 培养和引进人才 |
第五节 关于对就业问题进行超前研究 |
一、 再就业群体如何缩小规模的问题 |
二、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潜力挖掘 |
三、 关于学生求职、企业求才的连接问题 |
四、 关于结构性失业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4)城市化内在作用机制及其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城市化的内涵 |
1.2 城市化研究的背景 |
1.2.1 城市化的历史背景 |
1.2.2 加快中国城市化步伐的紧迫性 |
1.3 我国加快城市化发展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文章结构 |
2 城市化内在作用机制的经济学诠释 |
2.1 城市化与分工 |
2.2 基于劳动分工的城市化模型 |
2.2.1 模型框架 |
2.2.2 工资决定 |
2.2.3 保留工资-技术差异 |
2.2.4 固定城市规模的市场均衡 |
2.2.5 城市规模不固定时的市场均衡 |
2.2.6 城市化的效率 |
2.3 模型的衍生讨论 |
2.3.1 地域分工与城市化 |
2.3.2 最优城市规模 |
2.3.3 城市的自增强机制 |
2.3.4 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 |
3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研究 |
3.1 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
3.2 城市化与经济的互动效应分析 |
3.2.1 农村要素向城市集中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效应分析 |
3.2.2 城市或区域中心对经济发展的驱动效应分析 |
3.3 互动效应的表现形态 |
3.3.1 城乡线性态 |
3.3.2 “中心城市-周边”形态 |
3.3.3 “城市群” |
3.3.4 “区域一体化” |
3.4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的互动效应形态发展 |
3.5 基于互动效应的城市化预测模型 |
3.5.1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水平预测模型 |
3.5.2 城市化对经济的贡献率 |
4 城市化道路选择及建议:重庆为例 |
4.1 城市化的一般道路选择 |
4.2 重庆城市化历史进程 |
4.3 重庆城市化现状 |
4.4 重庆城市化道路选择 |
4.5 新世纪重庆城市化政策建议 |
4.5.1 加强城市产业建设 |
4.5.2 建立合理的城镇网络 |
4.5.3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
4.5.4 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4.6 小结 |
5 结论 |
5.1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结论 |
5.2 本文创新之处 |
5.3 本文不足及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缘由及其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一)对博弈及博弈论的研究 |
(二)对贫困定义及划分标准的研究 |
(三)对德昂族历史、经济社会发展及文化的研究 |
(四)对基层协商民主及基层协商民主中的利益博弈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公共决策中的纳什均衡与制度变迁 |
第一节 利益博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无法回避的严峻课题 |
一、公共决策:治国理政中一个重大严峻的课题 |
二、利益博弈:公共政策研究的客观基础 |
三、公共决策中的博弈理论与纳什均衡 |
四、制度体系:公共决策中利益博弈的规则 |
第二节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关系 |
二、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关系 |
三、村委会与驻村工作组之间的博弈 |
四、贫困人口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博弈 |
五、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制度性变迁:破解纳什均衡的根本选择 |
一、公共政策是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冲突进行协调、平衡 |
二、约束激励机制的创建是破解纳什均衡的关键 |
三、坚持博弈的动态时空概念,推进演化博弈 |
四、坚持科学系统发展的序贯博弈思路 |
五、加强监管,维护博弈规则 |
第二章 三台山德昂族乡扶贫工作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田野调查点三台山德昂族乡概况 |
一、三台山德昂族乡情概况 |
二、三台山乡的经济发展情况 |
第二节 三台山德昂族乡“直过民族区”的脱贫攻坚 |
一、开发式扶贫带来的发展机遇 |
二、“十二五”以来扶贫政策的叠加期 |
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 |
四、开发式扶贫的绩效 |
五、协商民主是脱贫攻坚的政治保障 |
第三节 三台山德昂族乡的跨境婚姻与深度贫困 |
一、三台山德昂族乡跨境婚姻现状及特点 |
二、三台山德昂族乡跨境婚姻的促成因素 |
三、三台山乡跨境婚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同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 |
第一节 各级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中央政府 |
二、地方政府 |
第二节 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地方政府部门之间 |
二、地方政府与村委会之间 |
三、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之间 |
第三节 政府与贫困人口、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政府与贫困人口之间 |
二、政府与企业之间 |
第四节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 |
一、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 |
二、中国扶贫基金会 |
第四章 精准识别:各级组织之间、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一节 扶贫标准的确定 |
一、贫困的概念及内涵 |
二、贫困的类型 |
三、我国的贫困标准 |
第二节 精准识别的方法和程序 |
一、建档立卡阶段 |
二、“回头看”阶段 |
三、动态管理阶段 |
第三节 精准识别的博弈 |
一、各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
二、群众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
三、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
第五章 权利与责任:各级组织之间的博弈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之间的博弈 |
一、关于政策方面的博弈 |
二、关于脱贫时间的博弈 |
三、关于统计报表的博弈 |
四、关于产业扶贫方面的博弈 |
五、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方面的博弈 |
第二节 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博弈 |
一、参与三台山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织 |
二、各参与市直单位的职责 |
三、各参与市直单位之间的博弈 |
第三节 基层组织之间的博弈 |
一、乡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博弈 |
二、村委会与驻村工作队之间的博弈 |
第四节 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
一、参与企业的责任 |
二、三台山乡企业帮扶工作情况 |
三、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 |
第六章 权利和义务:贫困户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
第一节 政府与贫困人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权利和政府的义务 |
二、政府的权利与贫困人口的义务 |
第二节 政府与贫困户之间的博弈 |
一、易地扶贫搬迁方面 |
二、产业发展方面 |
三、成效评估方面 |
第七章 破解纳什均衡创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机制 |
第一节 健全政府决策协商机制确保决策科学合理 |
一、健全决策前的调研、咨询、协商制度 |
二、决策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 |
第二节 完善执行协商制度推进政策高效落实 |
一、执行协商的主体 |
二、执行协商的范围 |
三、执行协商的方式 |
第三节 推进政策评估协商强化结果运用 |
一、公共政策评估与政策评估协商 |
二、政策评估协商的主体、内容及方式 |
三、评估的价值追求是正和博弈,实现帕累托改善的制度规范 |
第四节 健全决策、执行、评估协商的保障机制确保协商目的有效实现 |
一、改善党的基层领导方式 |
二、构建公民协商意见整合机制 |
三、健全群众协商意识培育机制 |
四、加强协商民主文化建设 |
五、积极构建利益捆绑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
第八章 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实现 |
第一节 强化对协商民主的监督问责 |
一、加强对协商过程的监督 |
二、加强对协商成果落实情况的监督 |
三、健全责任追究制 |
第二节 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
一、突出监督重点 |
二、强化执纪审查 |
三、加大问责力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政府管理角色的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o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已有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意义 |
1.5 论文的体系结构 |
第2章 中小企业与我国经济发展问题 |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2.2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历程 |
2.3 目前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第3章 政府管理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 |
3.1 政府管理与中小企业发展 |
3.2 政府管理创新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
第4章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一) |
4.1 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观念的创新 |
4.2 政府产业扶持政策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 |
4.3 政府财政支持政策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 |
第5章 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创新政策(二) |
5.1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政府的创新性支持 |
5.2 政府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建设中的角色创新 |
第6章 中小企业市场环境建设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
6.1 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制建设 |
6.2 政府规制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 |
第7章 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
7.1 政府对中小企业市场中介组织管理创新 |
7.2 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社会化服务的创新性支持 |
第8章 区域(地方)政府管理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 |
8.1 四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下政府管理中小企业的创新特色 |
8.2 四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下政府管理中小企业经验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
(7)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章 劳动关系研究的理论与模式 |
一、 劳动关系研究的理论溯源 |
(一) 卡尔.马克思与资本主义理论 |
(二) 埃米尔.迪尔凯姆与工业主义理论 |
(三) 马克斯.韦伯与工业资本主义理论 |
二、 劳动关系研究的各学派观点 |
(一)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关系理论 |
(二) 西方劳动关系理论各学派的观点及实践模式 |
第二章 劳动关系:基本原理的探讨 |
一、 劳动关系的内涵、性质与基本类型 |
(一) 劳动关系内涵与性质的初步考察 |
(二) 关于劳动关系内涵与性质的进一步说明 |
(三) 劳动关系的基本类型 |
二、 影响劳动关系的因素 |
(一) 社会分工 |
(二) 产权 |
(三) 产业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
(四) 影响劳动关系的其他因素 |
三、 劳动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 |
(一)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的历史演变 |
(二)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动关系政策的演变--从激烈对抗到协调制衡 |
第三章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性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
一、 中国经济的转型 |
(一) 中国经济的转型 |
(二) 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 |
二、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中国劳动关系 |
(一) 总体概况 |
(二) 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状况 |
三、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内涵与性质 |
(一)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内涵 |
(二)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性质 |
四、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变化 |
(一)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变化的表现 |
(二)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变化的内容 |
五、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特征 |
(一)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一般特征 |
(二) 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 |
(三) 非公有制企业劳动关系的特征 |
六、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影响 |
(一)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对企业的影响 |
(二)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对劳动者的影响 |
(三)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对政府的影响 |
(四)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对社会的影响 |
第四章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的调整 |
一、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一) 调整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
(二) 调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二、 劳动关系调整的机制选择--三方机制 |
(一) 三方机制建立的意义和作用 |
(二) 三方机制在我国的提出及现状 |
(三) 三方机制协调的现实必要性及相应对策 |
(四) 完善劳动关系调整三方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三、 劳动关系调整的具体措施与政策 |
(一) 法律调节 |
(二) 政策调节 |
(三) 经济调节 |
(四) 道德调节 |
四、 劳动关系调整的模式及其选择 |
(一) “投入--产出”模式 |
(二) “产业关系系统”模式 |
(三) 桑德沃模式 |
第五章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主体的确立与劳动关系重塑 |
一、 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关系主体的确立与劳动关系 |
(一) 西方发达国家雇主或雇主协会的演变与劳动关系 |
(二) 西方发达国家工会的演变与劳动关系 |
(三) 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关系中的政府行为 |
二、 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主体的确立与劳动关系重塑 |
(一) 我国雇主协会的建立与劳动关系的发展 |
(二) 我国工会的历史、现状与劳动关系的发展 |
(三) 我国劳动关系重塑中的政府定位与行为 |
三、 博弈论的引入与三方协调机制的形成 |
(一) 博弈论的引入 |
(二) 我国三方协调机制形成的博弈分析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8)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简要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国际借鉴 |
第一节 几个国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比较 |
第二节 国外引导农民非农就业的渠道和措施 |
第三节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三章 关于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理论 |
第一节 刘易斯-费-拉劳动力流动模型 |
第二节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
第三节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模型选择 |
第四章 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现状 |
第二节 造成我国农民非农就业状况不乐观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影响我国农民非农就业的体制障碍与制度缺陷 |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非农就业分析 |
第一节 农民在城市就业的概况 |
第二节 对部分地区出现“民工荒”问题的剖析 |
第三节 扩大农民在城市非农就业的策略分析 |
第六章 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非农就业分析 |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非农就业 |
第二节 乡镇企业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
第三节 小城镇的建设发展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
第四节 农村地区扩大非农就业需求的策略 |
第七章 我国农民的就业能力分析 |
第一节 农民就业能力的涵义 |
第二节 农民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
第三节 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框架与措施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分析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推动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对策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人—产”双重维度下当代苏南乡村空间发展研究 ——以无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导论 |
1.1 苏南无锡产业转型与乡村空间发展 |
1.1.1 产业主导发展的乡村合作机制 |
1.1.2 40余年苏南产业转型三次发展 |
1.1.3 "人-产"维度下乡村空间发展演变 |
1.2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
1.2.1 苏南 |
1.2.2 行为选择 |
1.2.3 产业 |
1.2.4 乡村 |
1.2.5 苏南乡村 |
1.3 苏南无锡乡村空间发展聚焦点 |
1.3.1 乡村产业发展成为城镇化发展的关键问题 |
1.3.2 人作为乡村空间发展的主体地位急需重视 |
1.4 相关研究综述 |
1.4.1 产业发展下乡村空间研究 |
1.4.2 人的行为选择与生存质量 |
1.4.3 苏南乡村空间研究 |
1.4.4 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2. 空间发展理论下乡村空间研究架构 |
2.1 空间发展理论引入 |
2.1.1 空间发展理论涵义 |
2.1.2 发展理论下的研究重点 |
2.1.3 空间发展研究理念 |
2.1.4 学科理论借鉴 |
2.2 乡村空间研究框架设定 |
2.2.1 研究思路 |
2.2.2 对象确定 |
2.3 乡村空间作用机制预设 |
3. 基础数据平台搭建 |
3.1 研究样本村庄选择 |
3.1.1 样本村选择原则 |
3.2 乡村家庭人行为选择调研 |
3.2.1 调研对象确立 |
3.2.2 调研问卷设计 |
3.2.3 调研行程 |
3.3 乡村产业发展数据获取 |
3.3.1 产业数据获取原则 |
3.3.2 乡村产业数据获取 |
3.3.3 分析支撑的空间数据获取 |
3.4 量化方法选择 |
3.4.1 行为选择量化方法选择 |
3.4.2 产业空间量化方法选择 |
3.5 小结 |
4. 村民家庭行为选择模型量化研究 |
4.1 无锡村民家庭人生存实况 |
4.1.1 家庭人人口结构特征 |
4.1.2 家庭就业结构特征 |
4.1.3 待遇福利及迁移意愿 |
4.2 模型介绍与理论分析 |
4.2.1 模型介绍 |
4.2.2 模型理论 |
4.2.3 模型选择肢确定 |
4.3 人对产业的选择意向——职业选择模型标定与检验 |
4.3.1 变量选取 |
4.3.2 模型标定及分析 |
4.3.3 村民职业选择对产业空间发展影响 |
4.4 人对村庄空间点的选择意向——城乡迁移意向模型标定与分析 |
4.4.1 变量选取 |
4.4.2 模型标定及分析 |
4.4.3 选择意向下的乡村空间发展影响 |
4.5 小结 |
5. 乡村产业空间分布特征模型量化研究 |
5.1 产业导向下无锡乡村空间发展 |
5.1.1 样本村产业经济发展面貌 |
5.1.2 多元化的乡村空间发展 |
5.1.3 村庄产业空间分布现象 |
5.2 乡村产业空间分布模型分析 |
5.2.1 泊松(Poisson)模型理论 |
5.2.2 负二项回归 |
5.2.3 变量选取 |
5.3 模型设定解析 |
5.3.1 乡村产业空间分布总分析 |
5.3.2 第一产业空间分布模型及因素分析 |
5.3.3 第二产业空间分布模型及因素分析 |
5.3.4 第三产业空间分布模型及因素分析 |
5.4 乡村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5.4.1 镇级空间的产业影响范围 |
5.4.2 三大产业适宜发展空间带 |
5.4.3 无锡与苏南五市量化实证比较 |
5.5 产业空间分布对乡村的发展影响 |
5.5.1 特征影响下的乡村空间发展 |
5.5.2 特征影响下的村民行为调整 |
5.6 小结 |
6. "人-产"影响下乡村空间发展及特征研究 |
6.1 乡村空间发展要素选择 |
6.1.1 乡村空间发展主要影响要素 |
6.1.2 乡村空间要素分布模式 |
6.1.3 乡村空间要素选择偏好 |
6.2 乡村空间发展演变 |
6.2.1 镇区促进圈内的乡村空间发展 |
6.2.2 镇区吸纳圈内的乡村空间发展 |
6.2.3 第一产业适宜圈内的乡村空间发展 |
6.2.4 第二产业适宜圈内的乡村空间发展 |
6.2.5 第三产业适宜圈内的乡村空间发展 |
6.3 乡村空间演变特征 |
6.3.1 村落空间产-居空间位置分布 |
6.3.2 产业发展对乡村空间发展轴调整影响 |
6.3.3 产业发展与乡村空间中心位移作用关系 |
6.3.4 村落空间形态生长特征总结 |
6.4 产业发展对乡村空间征影响 |
6.4.1 第一产业对乡村空间特征影响 |
6.4.2 第二产业对乡村空间特征影响 |
6.4.3 第三产业对乡村空间特征影响 |
6.5 小结 |
7. 乡村空间健康发展策略建议 |
7.1 人-产-空间耦合作用机制 |
7.1.1 人、产、空间要素作用特征 |
7.1.2 人-产-空间作用机制 |
7.2 现象反思 |
7.2.1 空间发展与服务环境改善矛盾 |
7.2.2 产业发展与人能力提高冲突 |
7.2.3 产业发展与村空间状况相违 |
7.2.4 村自治机构执行-监督职能混合一体 |
7.3 应对的策略建议 |
7.3.1 循环通畅: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设想建议 |
7.3.2 授人以渔:互联网+供给侧改革建议 |
7.3.3 产-居融合:产业引领的村庄空间布局方法建议 |
7.3.4 执行-监督分置:乡村自治协商监督机构体制完善建议 |
8. 结语 |
8.1 主要观点和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表来源 |
附录二: 村民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苏南五市乡村产业空间分布规律模型量化研究 |
附录四: 苏南五市乡村空间地理要素选择偏好研究 |
附录五: 苏南五市村庄空间发展与村产业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
附录六: 村民家庭人农产品种养意向模型标定与分析 |
附录七: 苏南五市109个村庄样本表 |
读博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新农村视角下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和新农村概念 |
2.1.2 公园和乡镇公园概念 |
2.2 乡镇公园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生态美学理论 |
2.2.3 人性化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城市游憩地理论 |
第三章 株洲乡镇公园开发现状分析与评价 |
3.1 株洲概况 |
3.1.1 概述 |
3.1.2 株洲自然环境 |
3.1.3 株洲人文环境 |
3.2 株洲乡镇公园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2.1 株洲乡镇公园开发现状 |
3.2.2 株洲乡镇公园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 |
3.3 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3.3.1 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
3.3.2 广大乡镇居民的意愿 |
3.3.3 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
第四章 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 |
4.1 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原则 |
4.1.1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设计原则 |
4.1.2 传承地域特色的设计原则 |
4.1.3 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
4.1.4 保持生物多样性的设计原则 |
4.1.5 与旅游相结合的原则 |
4.1.6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4.2 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定位 |
4.2.1 服务对象定位 |
4.2.2 公园主题定位 |
4.3 株洲乡镇公园开发模式与类型 |
4.3.1 开发模式 |
4.3.2 开发类型 |
4.4 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 |
4.4.1 乡镇公园的选址 |
4.4.2 乡镇公园的基本形式 |
4.4.3 株洲乡镇公园的各功能分区概述 |
4.4.4 乡镇公园的面积与容量 |
4.4.5 乡镇公园中设施的配置 |
第五章 实例分析——以云龙示范区为例 |
5.1 云龙示范区现状概述 |
5.1.1 基本情况 |
5.1.2 自然及交通条件 |
5.2 发展条件分析 |
5.3 云龙示范区乡镇公园设计定位和目标 |
5.3.1 设计定位 |
5.3.2 设计目标 |
5.4 规划内容 |
5.4.1 云龙示范区乡镇公园开发基本思路 |
5.4.2 云龙示范区乡镇公园开发模式 |
5.4.3 云田乡花卉公园规划设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资源配置空位:乡镇和区街企业的产业方向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配置空位:乡镇和区街企业的产业方向选择[J]. 王寿春. 哈尔滨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1)
- [2]资源配置空位:乡镇企业和区街企业的产业方向选择[J]. 王寿春. 学理论, 1995(07)
- [3]东北地区就业问题研究 ——小康社会的就业模式选择[D]. 赵鑫.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 [4]城市化内在作用机制及其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研究[D]. 满新程. 重庆大学, 2003(01)
- [5]三台山德昂族乡脱贫攻坚中的博弈问题研究[D]. 贺勇. 云南大学, 2018(01)
- [6]政府管理角色的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 崔彩周.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2)
- [7]转型期中国劳动关系研究[D]. 龚基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04(01)
- [8]我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研究[D]. 熊会兵. 华中农业大学, 2005(03)
- [9]“人—产”双重维度下当代苏南乡村空间发展研究 ——以无锡为例[D]. 章国琴. 东南大学, 2017(09)
- [10]新农村视角下株洲乡镇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 徐杰. 湖南工业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