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中药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一、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史曼曼,周峰然[1](2021)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毛细支气管炎又称喘憋性肺炎,主要发生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多发年龄为2~6个月龄,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三凹征)、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大多数轻度患儿的病程具有自限性,但临床上仍约30%的患儿可发展成哮喘[1]。调查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1.5亿婴幼儿新发毛细支气管炎,其中2%~3%需要住院治疗,6个月龄以下的婴儿入院率最高[2]。中医学将其归属于"肺炎喘嗽""喘证""哮证""马脾风

范晓林,于全君,戎姣,庄倩,井夫杰[2](2021)在《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概况》文中提出小儿支气管炎的外治法主要有推拿疗法、刺血疗法、耳穴疗法、贴敷疗法、中药灌肠疗法、中药外洗疗法、经皮给药疗法、雾化吸入疗法、拔罐疗法、穴位注射疗法及综合疗法。贴敷疗法可清肺化痰、降气定喘,但容易过敏和起泡。中药外洗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皮肤,但存在过敏问题且操作较繁琐。耳穴疗法有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作用,但存在耳部揉捏时刺激较大,耳豆容易脱落,按揉刺激穴位不到位的缺点。拔罐疗法具有通络、止咳、行气、降逆等作用,但存在疼痛感较强,患儿依从性较差等问题。中药灌肠疗法具有给药量较大、保留时间较长、无创伤等优点,但存在患儿不适感较强,依从性差等问题。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和靶器官,但雾气的刺激易引起呼吸频率的改变,造成患儿憋闷等不适。穴位注射疗法可使穴位刺激的时间和强度延长,但患儿疼痛感强,依从性差。推拿疗法可调整患儿机体功能状态,协调脏腑功能,患儿依从性较高。综合疗法则依据小儿支气管炎的特点及不同疗法、不同优势,联合形成综合治疗模式,疗效较好。虽然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临床报道较多,但现有的报道多为经验总结;实验研究较少,而且由于对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临床研究的科研设计不严谨、不完整,甚至缺乏对照组,降低了数据的可信度,疗程长短不一,缺乏统一的疗效标准、诊断标准、评价标准,不能客观、真实、系统地评价各种外治法的确切疗效。因此,完善现有资料,统一评价标准,为今后进一步客观评价中医外治法的确切疗效提供依据。

史曼曼[3](2021)在《温肺化痰方联合小儿推拿治疗痰湿阻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温肺化痰方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湿阻肺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住院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患儿采用对因、雾化吸入、化痰药物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肺化痰方及小儿推拿。通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症状、体征评分变化及辅助检查结果变化,观察温肺化痰方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湿阻肺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分别为13.33%、30%,总有效率分别为90%、96.67%。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咳嗽、喉间痰鸣、精神状态、咽红、食欲方面单项积分及症状、体征总积分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运用温肺化痰方联合小儿推拿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湿阻肺型),具有更高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更显着的临床疗效,可以更好地改善患儿症状、体征,尤其在咳嗽、喉间痰鸣、精神状态、咽红、食欲等方面。此法治疗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和推广。

李爽爽[4](2020)在《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研究中药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病后反复喘息的预防作用》文中指出目的:1.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步探讨中药在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中的临床疗效,通过中西药治疗方法与西药治疗方法之间的对照分析,为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提供更优的治疗方案。2.本研究通过对出院后患儿进行电话回访,记录经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出院后患儿1年后反复喘息情况,探讨中药干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对其日后喘息的影响,为临床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复发喘息提供依据。方法:以疾病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和年龄为小于等于2岁为检索项目,从医院电子病例系统中调取在2015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病房住院的患儿资料。通过电子病程记录,总结患儿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出生史、喂养史),现病史资料(入院前病情程度、入院前病程、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既往史资料(特应性体质及家族病史)、临床用药情况、疾病转归数据(住院时间、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并录入自拟病例调查表中。将收集的病例资料按照在院治疗方法中是否服用中药汤剂分为中西医组及西医组,西医组予以西药治疗,中西医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辨证予以口服中药汤剂治疗,两组进行临床疗效的对照分析,并对出院后患儿进行电话随访,记录1年内经家长描述病情由医生判断为再发喘息情况的疾病诊治资料(喘息再发时间、出院后1年内喘息发作累计次数)。所得数据资料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分析,显着性设置为P<0.05。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的差异性,分析中西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研究选取3年期间的符合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年龄在2岁以内的病例资料共204例。中西医治疗方法112例(男72例,女40例),其中风寒闭肺证患儿70例,中药汤剂予小青龙汤加减,风热闭肺证患儿30例,予麻杏石甘汤加减,痰热闭肺证患儿12例,予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西医治疗方法92例(男64例,女28例)。结果显示,两组在性别、年龄、出生史、喂养史、特应性体质及家族病史(Ⅰ级或Ⅱ级亲属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史)的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在入院前病情程度、病程及中医单项症状积分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具有可比性;两组在住院时间方面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组较西医组住院时间缩短;两组在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方面的组间对比分析显示,在气促缓解天数(P<0.001)、肺部啰音消失时间(P<0.001)、喘憋消失时间(P<0.005)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组较西医组可以有效地缓解气促、消除肺部啰音、控制喘憋。在咳嗽消失天数及体温正常天数方面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临床用药方面的比较结果显示中西医组患儿使用抗生素、抗炎药物、平喘药物等西药的比例少于西医组;两组在出院后喘息再发时间的组间对比分析显示,前3个月内喘息再发例数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医组少于西医组;出院3个月后喘息再发例数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出院后1年内喘息发作累计次数的组间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出院后3个月内喘息未发作的例数及喘息发作3次及3次以上的例数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医组少于西医组;在出院后6个月内喘息未发作的例数及喘息发作3次及3次以上的例数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西医组少于西医组,两组在出院后1年内喘息未发作的例数(P<0.001)、喘息发作1~2次(P<0.005)和发作3次及3次以上(P<0.001)例数的组间对比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组少于西医组。结论:经过对既往3年住院患儿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显示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可以相对延长出院后喘息复发时间,减少喘息发作次数。

肖赟鹏[5](2020)在《推拿配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观察推拿配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提供安全且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毛细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60名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1)对照组:基础治疗加雾化治疗(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7.5 mg/次,2次/d;布地奈德雾化吸入,0.5mg/次,2次/d)每次治疗10分钟,10次为1个疗程。(2)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推拿治疗。取穴:清肺经200次;清补脾胃经200次;清大肠200次;逆运内八卦100次;退六腑200次;推揉膻中、揉乳根、乳旁各50次;按弦走搓摩5遍;顺时针摩腹50次;清天河水200次。每次治疗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对两组的安全性、总体疗效及症状体征综合评分及主要症状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痊愈率为30.00﹪,愈显率为73.33﹪,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痊愈率为26.67﹪,愈显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愈显率、总有效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体征综合评分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综合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主要症候比较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咳嗽、喘憋症状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在改善咳嗽、喘憋临床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3)安全性评价:在临床观察过程中,两组治疗前后基本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没有影响。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没有出现骨折、皮肤损伤、皮下瘀血等医疗事故,以及过敏、病情加重、皮肤损伤、感染的情况,说明推拿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过程中安全性高且无副作用。结论:推拿配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热壅肺型)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雾化吸入治疗,可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洪菲萍[6](2020)在《降气化痰法治疗痰湿蕴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降气化痰法(痰湿方)治疗痰湿蕴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证的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的病例来源为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儿科病房及门诊,年龄在2个月-2岁,均符合纳入标准的痰湿蕴肺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痰湿方治疗,以上疗程均为7天。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症状评分及潮气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种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1.病例完成情况:共入组68例患儿,对照组脱落3例,观察组脱落2例,实际完成病例63例,对照组31例,观察组32例,完成率92.64%。2.基线资料:(1)在性别分布上,男性患儿39例,女性患儿24例,男女发病比例约1.6:1,男性患儿毛细支气管炎发病率高于女性患儿,但两组患儿性别分布无统计学意义。(2)在年龄分布上,本研究入组患儿平均月龄为7.52±4.36,2-6月龄患儿占总人数的50.79%,1岁以内患儿占79.36%,两组患儿年龄分布无统计学意义。(3)治疗前两组患儿咳嗽、气喘、喉间痰鸣、肺部啰音评分及病症总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前两组患儿潮气肺功能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布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基线资料均匀,两组患儿有良好的可比性。3.主要症状评分、病症总积分:(1)治疗7天后,两组患儿咳嗽、气喘、喉间痰鸣、肺部啰音评分、病症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天后两组患儿咳嗽、气喘、喉间痰鸣、肺部啰音评分、病症总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临床疗效比较:治疗7天后,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潮气肺功能指标:(1)治疗7天后两组患儿各项潮气肺功能指标比较,其中TPTEF/TE、VPEF/VE、RR、Vt/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PTEF/TE、VPEF/VE、RR、Vt/kg改善更明显,而Ti/Te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天后两组患儿TPTEF/TE、VPEF/VE、Vt/kg、Ti/Te均升高,RR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降气化痰法,治疗痰湿蕴肺型毛细支气管炎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患儿的咳嗽、气喘、喉间痰鸣、肺部啰音及肺功能指标改善更明显,在临床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刘纤赔[7](2020)在《维生素E辅助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及FeNO变化意义》文中认为目的:1.比较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和健康患儿体内血清维生素E(Vitamin E,VE)水平,探讨VE水平是否会影响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率。2.对两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比较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日、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变化来评估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方向。方法:本研究随机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161例确诊由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实验组,并按照随机数字法从实验组选取80例患儿为VE治疗组,其余81例为非VE治疗组,从同一时期于我院儿科门诊做健康体检的患儿中随机抽取161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入院时比较三组患儿VE的浓度、FeNO值。非VE治疗组患儿根据病情给予吸氧、抗病毒、抗感染及雾化等常规治疗,VE治疗组患儿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VE胶囊口服2月,比较两组患儿应用不同治疗方案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日、FeNO值变化有无统计学差异。出院3月后,复查两组患儿出院3月后是否因毛细支气管炎再次住院治疗以及FeNO值变化。以上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分析处理。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即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VE浓度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对照组患儿血清VE浓度高于实验组患儿;治疗前VE治疗组患儿和非VE治疗组患儿血清VE浓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两组具有可比性。出院时两组患儿血清VE的浓度均增高,VE治疗组患儿血清VE水平较入院时增高的幅度明显高于非VE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VE偏低的检出率为50.93%,对照组患儿VE水平偏低的检出率为24.84%,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VE缺乏的检出率为7.45%,对照组患儿VE水平缺乏的检出率为2.50%,存在理论频数小于5,采取校正公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入院时实验组患儿FeNO值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月后复查实验组患儿FeNO值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VE治疗组患儿咳嗽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日明显短于非VE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愈率有明显差别,VE治疗组患儿的治愈率高于非VE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月后复查得出实验组患儿中VE治疗组患儿中再发毛细支气管炎的例数明显低于非VE治疗组,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血清VE水平对RSV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有影响,VE偏低和缺乏时可能更容易患毛细支气管炎。2.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VE口服可以提高疗效,提高治愈率。3.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时FeNO值低于健康儿童,出院时FeNO值高于入院时水平,提示急性期可能是NO生成受到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在恢复期占了主导作用。4.对RSV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适量补充VE能明显降低出院后3月内的再发率。

郭淳[8](2020)在《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评价中药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用于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作用并探究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通过开展体外抑菌试验及动物体内试验进行研究。一、体外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勒马回注射液作用于6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标准株及临床株在两种不同菌液浓度下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研究勒马回注射液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的抑制作用。二、体内试验通过建立大鼠干酵母致发热模型、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小鼠氨水引咳模型、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模型进行药效学试验,研究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大鼠肛温的影响、对小鼠耳肿胀度的影响、对小鼠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的影响、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的影响,明确勒马回注射液解热、抗炎、镇咳、祛痰的药效学作用。此外,对干酵母致发热模型大鼠及氨水引咳模型小鼠进行药效学研究的同时,应用ELISA技术,检测动物体内细胞因子表达:以大鼠血清IL-6、TNF-αα、IL-1β含量、下丘脑中PGE2含量为观察目标,以小鼠血清中IL-10含量为观察目标,探究勒马回注射液解热及镇咳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一、体外试验1.勒马回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281.25~562.5μg/ml,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281.25~1125μg/ml,且在1.0×104与1.0×105两种菌悬液浓度下,MIC值随菌悬液的浓度升高而升高;同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与标准株测定的MIC值相差不大,二者结果相等或相差一个稀释度。2.勒马回注射液对于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未表现出明显抑菌效应。二、体内试验1.对大鼠干酵母致发热模型的影响(1)通过背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能够成功复制大鼠发热模型,其热势存在典型的体温下降期、体温上升期、体温高峰平台期,于造模后7h达到最高升温幅度。造模后每小时测定大鼠肛温,观测共10小时的体温变化。在造模后第3h、第4h两个体温测定点,与模型组(雾化生理盐水)相比,勒马回注射液中剂量组体温差值显着降低(P<0.05),第4h的发热抑制率高达197.56%。但10小时体温反应指数(TRI10)较模型组无明显差异(P>0.05)。(2)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的血清中1L-1β、IL-6和TNF-α含量及下丘脑中PGE2含量检测后发现:①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1L-1β含量均低于模型组,有降低1L-1β含量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勒马回注射液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显着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可降低大鼠血清中IL-6、TNF-α含量。③勒马回注射液各剂量组大鼠下丘脑中PGE2含量较模型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的影响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中,勒马回注射液高剂量组的耳肿胀度极显着低于模型组(雾化生理盐水,P<0.01),耳肿胀抑制率达29.35%;中、低剂量组的耳肿胀度低于模型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对小鼠氨水引咳模型的影响(1)在减少咳嗽次数方面:①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三个剂量组的小鼠咳嗽次数均少于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高、低剂量组对比模型组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高、低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可显着减少氨水致咳小鼠咳嗽次数。②阳性药组(灌胃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小鼠咳嗽次数与模型组二(灌胃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勒马回注射液高、低剂量组的咳嗽次数高于阳性药组,药物活性分别为阳性药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的76.97%、77.27%,但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在减少咳嗽次数上的效果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相当。(2)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①模型组一与模型组二分别为雾化盐水及灌胃盐水给药,雾化盐水组较灌胃盐水组的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二者差异显着(P<0.01);阳性药组(灌胃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与模型组二(灌胃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但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雾化吸入方式本身具有良好的镇咳作用。②勒马回注射液高剂量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与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阳性药组对比有极显着差异(P<0.01),药物活性达阳性药的137.72%。表明高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在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优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③勒马回注射液中、低剂量组小鼠咳嗽潜伏期与阳性药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药物活性分别为阳性药的101.77%、96.94%。表明中、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镇咳效果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相当。(3)IL-10含量测定:勒马回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的IL-10含量均较模型组一(雾化生理盐水)显着增加(P<0.01,P<0.05,P<0.01),较阳性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剂量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高、中、低剂量的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均可显着增加氨水致咳小鼠血清中IL-10的表达。4.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模型的影响勒马回注射液高、中剂量组的小鼠酚红排泄量均较模型组显着(P<0.05、P<0.01)升高,较阳性药组(雾化氨溴索注射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勒马回注射液低剂量组的小鼠酚红排泄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高、中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祛痰效果。结论:1.勒马回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株和临床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抑菌作用受细菌接种量影响。勒马回注射液对于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无明显抑制作用。2.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一定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可能与降低发热大鼠血清中IL-6、TNF-α水平有关。3.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可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减轻急性炎症反应。4.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显着镇咳作用,在减少氨水引咳小鼠的咳嗽次数、延长咳嗽潜伏期方面均有较好疗效,且高剂量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总体镇咳效果优于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口服溶液。其镇咳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清中IL-10水平有关。5.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能够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

肖赟鹏,井夫杰[9](2020)在《中西医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介绍近5年西医和中医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方法,分析其优劣,帮助同道治疗支气管炎时选取合理有效的方法。

张广平,高云航,苏萍,侯红平,叶祖光[10](2019)在《经肺吸入用中药液体制剂的研发及其应用前景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吸入给药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剂量小、起效迅速、全身不良反应较少的优点,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首选。供雾化液体制剂工艺相对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因而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中药液体制剂新药研发滞后,目前没有批准上市制剂,但是吸入给药作为一种疗法一直在临床应用。本文就中药吸入制剂的文献记载情况、现代中药液体制剂发展状况、新药研发所面临的机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论述,并对目前中药液体制剂的研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二、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2 口服中成药
    1.3 中药静脉制剂
2 外治法
    2.1 穴位贴敷
    2.2 小儿推拿
    2.3 中药雾化吸入
    2.4 针灸
    2.5 拔罐
    2.6 中药灌肠
3 内外合治
4 小 结

(2)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独应用
    1.1 推拿疗法
    1.2 刺血疗法
    1.3 耳穴疗法
    1.4 贴敷疗法
    1.5 中药灌肠疗法
    1.6 中药外洗疗法
    1.7 经皮给药疗法
    1.8 拔罐疗法
    1.9 雾化吸入疗法
    1.10 穴位注射疗法
2 综合疗法
    2.1 推拿联合拔罐疗法
    2.2 推拿联合雾化吸入疗法
    2.3 拔罐联合穴位贴敷疗法
    2.4 推拿联合脉冲疗法
3 小结

(3)温肺化痰方联合小儿推拿治疗痰湿阻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2.中医诊断标准
        3.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4.病情严重分级
        (三)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3.剔除和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法
        1.对照组方案
        2.治疗组方案
        3.合并用药
        (三)观察指标
        1.安全性观察指标
        2.疗效观察指标
        (四)统计方法
    三、评价标准
        (一)主要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二)次要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三)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四)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五)病情分级标准
        (六)安全性评定标准
    四、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结果比较
        1.性别构成
        2.年龄构成
        3.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比较
        (二)治疗前、治疗7天后结果比较
        1.治疗前两组患儿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2.治疗7天后两组患儿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3.对照组治疗前、治疗7天后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4.治疗组治疗前、治疗7天后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三)疗效分析结果比较
        1.两组患儿治疗7天后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2.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四)安全性分析结果
        1.安全性监测
        2.不良反应
讨论
    一、中医学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
        (一)病名考究
        (二)病因病机
        1.病因
        2.病机
        (三)痰湿阻肺证型
    二、西医学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
        (一)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因和病理机制
        1.病因
        2.病理和发病机制
        (二)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
        1.氧疗
        2.控制喘息
        3.抗感染治疗
        4.其他治疗
        5.预防
    三、温肺化痰方组方用药分析
        (一)组方依据
        (二)组方分析
        (三)中药功效及药理作用分析
        (四)中药疗效机理探讨
        1.抗病毒作用
        2.抗炎作用
        3.镇咳祛痰作用
        4.平喘作用
    四、小儿推拿分析
        (一)作用机理
        (二)选穴依据
    五、疗效分析
        (一)治疗前和治疗7天后临床症状、体征比较分析
        (二)总疗效比较分析
    六、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毛细支气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研究中药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病后反复喘息的预防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研究方法
    3 统计学方法
    4 研究结果
        4.1 基本信息
        4.2 现病史资料
        4.3 既往史资料
        4.4 临床用药情况比较
        4.5 疾病转归数据
        4.6 随访资料
        4.7 总结
讨论
    1 中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2 西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及治疗现状
    3 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4 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毛细支气管炎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推拿配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一般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病例分组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四)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
        (一)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二)治疗结果
讨论
    一、毛细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一)中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西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二、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现状
        (一)中医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现状
        (二)现代医学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现状
    三、推拿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一)推拿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作用机制探讨
        (二)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作用机制探讨
        (三)推拿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中西医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进展
    一、现代医学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现状
        (一)毛细支气管炎病理变化及发病机制
        (二)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
        (三)毛细支气管炎的现代医学治疗方法
    二、中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研究现状
        (一)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名病因病机
        (二)中医治疗方法
    三、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论文着作

(6)降气化痰法治疗痰湿蕴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理论研究
    1 中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的的认识
        1.1 病名考究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治法研究
    2 西医对毛细支气管炎的认识
        2.1 发病机制
        2.2 危险因素
        2.3 诊断进展
        2.4 治疗进展
    3 小结
临床研究
    1 诊断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中医诊断标准
    2 病例选择
        2.1 病例纳入标准
        2.2 病例排除标准
        2.3 病例剔除标准
        2.4 病例脱落标准
        2.5 病例中止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来源
        3.2 治疗方案
        3.3 药物剂量及服药方法
    4 观察项目
        4.1 临床观察指标
        4.2 临床症状评分标准
        4.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5 统计学分析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分析
        2.1 性别构成
        2.2 年龄构成
        2.3 两组治疗前主要症状评分、病症总积分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潮气肺功能指标比较
        2.5 病情严重程度分布比较
    3 临床疗效比较
        3.1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病症总积分比较
        3.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3.3 两组治疗前后潮气肺功能指标比较
    4 安全监测
        4.1 安全性监测
        4.2 不良反应
课题讨论
    1 选题讨论
    2 痰湿方分析
        2.1 组方讨论
        2.2 组方现代药理学研究
    3 研究结果
        3.1 基线资料分析
        3.2 临床疗效比较
    4 结果分析
    5 课题创新性
    6 问题与展望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7)维生素E辅助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及FeNO变化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1.研究资料
    2.采集标本及仪器
    3.治疗方法
    4.统计学方法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基本资料比较
    2.实验结果比较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情况

(8)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中医治疗
    一. 中医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认识
    二. 中医药治疗进展
        (一) 内治法
        1 中药汤剂治疗
        1.1 诊疗思路
        1.1.1 辨疾病分期治疗
        1.1.2 辨证分型治疗
        1.1.3 其他诊治思路
        1.2 对不同病原体的治疗
        1.2.1 对病毒引起的ALRTI的治疗
        1.2.2 对细菌引起的ALRTI的治疗
        1.2.3 对支原体引起的ALRTI的治疗
        1.3 对特殊发病人群的治疗
        1.3.1 对老年人的治疗
        1.3.2 对小儿的治疗
        2 口服中成药治疗
        3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
        (二) 外治法
        1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2 中药外敷治疗
        3 中药雾化治疗
        4 经皮给药治疗
        5 TDP仪照射治疗
        6 推拿疗法
        7 拔罐疗法
        (三) 中医内外合治(综合治疗)
        (四) 重大传染病的防治
    三. 总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试验一 勒马回注射液的体外抑菌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种
        1.1.2 试验药物
        1.1.3 培养基
        1.1.4 主要试剂与耗材
        1.1.5 主要仪器设备
        1.2 试验方法
        1.2.1 MIC的测定
        1.2.2 药液制备
        1.2.3 细菌的复活及纯化
        1.2.4 细菌悬菌液的制备
        1.2.5 操作步骤
        1.2.6 结果判读
        1.2.7 注意事项
        2 试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试验二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动物
        1.1.2 试验药物
        1.1.3 试剂与主要仪器
        1.2 试验方法
        1.2.1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1.2.1.1 动物分组
        1.2.1.2 给药方法
        1.2.1.3 酵母混悬液的制备
        1.2.1.4 造模
        1.2.1.5 体温测定
        1.2.1.6 标本采集与检测
        1.2.1.7 统计分析
        1.2.2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
        1.2.2.1 动物分组
        1.2.2.2 给药方法
        1.2.2.3 造模及取材
        1.2.2.4 检测指标
        1.2.2.5 统计分析
        1.2.3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浓氨水引咳小鼠模型的影响
        1.2.3.1 引咳初筛与动物分组
        1.2.3.2 给药方法
        1.2.3.3 造模及取材
        1.2.3.4 检测指标
        1.2.3.5 统计分析
        1.2.4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1.2.4.1 动物分组
        1.2.4.2 给药方法
        1.2.4.3 酚红标准曲线的绘制
        1.2.4.4 造模及取材
        1.2.4.5 统计分析
        2 试验结果
        2.1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干酵母所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2.1.1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
        2.1.2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体温反应指数的影响
        2.1.3 勒马回注射液对干酵母致发热大鼠发热抑制率的影响
        2.1.4 勒马回注射液对发热大鼠血清中1L-1β、1L-6和TNF-α含量的影响
        2.1.5 勒马回注射液对发热大鼠下丘脑中PGE2含量的影响
        2.2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的影响
        2.3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浓氨水引咳小鼠模型的影响
        2.3.1 勒马回注射液对氨水致小鼠咳嗽模型咳嗽次数及咳嗽潜伏期的影响
        2.3.2 勒马回注射液对氨水致咳嗽小鼠血清中IL-10的影响
        2.4 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后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2.4.1 酚红的标准曲线
        2.4.2 勒马回注射液对小鼠气管酚红排泄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研究结论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中西医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医治疗
    1.1祛痰药
    1.2 支气管扩张剂
    1.3 抗病毒
    1.4糖皮质激素
    1.5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1.6抗生素
    1.7其他
2 中医治疗
    2.1 中医经典方剂
    2.2 中医自拟汤剂
    2.3 中医小儿推拿
3 讨论

(10)经肺吸入用中药液体制剂的研发及其应用前景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雾化吸入溶液制剂的研究状况
    1.1 中药吸入给药疗法古代文献记载
    1.2 现代中药雾化吸入制剂的研究进展
2 中药雾化吸入制剂面临的机遇
    2.1 雾化吸入制剂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2.2 中药雾化吸入液体制剂的新药研发政策和技术日趋成熟
    2.3 中药雾化吸入液体制剂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基础
3 中药雾化吸入制剂研发所面临的挑战
    3.1 中药雾化吸入液体制剂的研发缺乏指导和规范
    3.2 临床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是中药雾化吸入液体制剂关注焦点
4 展望

四、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进展[J]. 史曼曼,周峰然. 湖南中医杂志, 2021(11)
  • [2]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概况[J]. 范晓林,于全君,戎姣,庄倩,井夫杰. 河南中医, 2021(08)
  • [3]温肺化痰方联合小儿推拿治疗痰湿阻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D]. 史曼曼.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研究中药对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病后反复喘息的预防作用[D]. 李爽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推拿配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和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D]. 肖赟鹏.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降气化痰法治疗痰湿蕴肺型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D]. 洪菲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维生素E辅助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及FeNO变化意义[D]. 刘纤赔. 延安大学, 2020(12)
  • [8]勒马回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药效学及作用机制研究[D]. 郭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中西医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研究进展[J]. 肖赟鹏,井夫杰.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1)
  • [10]经肺吸入用中药液体制剂的研发及其应用前景展望[J]. 张广平,高云航,苏萍,侯红平,叶祖光. 中国现代中药, 2019(12)

标签:;  ;  ;  ;  ;  

中药雾化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