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组建农业政策性银行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马能泽[1](1993)在《对组建农业政策性银行若干问题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 目前,在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组建以服务中央政府特定经济政策为目的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已成定局,这是加快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笔者认为,在这一重大举措尚未正式实施以前,有必要对一些重大问题做进一步讨论和分析,以促使这一改革方案更加圆满和成熟。为此,笔者特就如下问题谈些看法。
李国虎[2](2000)在《农业政策性金融研究》文中提出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现状来看,增加投入仍然是支持、保护农业的关键性措施,其中信贷投入是重点。进一步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尚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在支持和保护农业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还存在一些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农业政策性金融经营机构的经营机制、资金来源、资金运用以及收购资金封闭运行。主要研究内容为: 1.政策性金融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和政府经济职能的客观存在在金融领域的具体体现,它是一个稳定和规范的制度安排,而不是一个“权益之计”的政策问题。农业政策性金融是政府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的存在具有经济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并具有即使有盈利能力也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行为特征。 2.即使在美国、日本等高度发达的金融环境下,政策性金融仍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中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和保护农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也走过了慢长的发展之路,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组建标志着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目前,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被分割的局面应该是暂时的,在适当的条件下应该把所有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划归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经营和管理。 3.与商业银行相比,农业政策性银行具有鲜明的特征,它是特殊的金融企业,具有特殊的经营目标、经营原则和经营业务以及内部组织结构。由此决定了农业政策性银行经营机制的目标模式应该是执行政策、自主经营、保本微利、风险防范、利益补偿、稳健发展、自我约束。根据这一目标模式,应该从健全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和调控机制三个方面来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机制。 4.无论是从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其资金来源的内在要求,还是从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实践来看,农业政策性的资金来源应当是低成本、相对稳定和长期性的。目前,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融资机制还不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要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灵活运用多元化筹资手段,增强自主筹资功能,改善资金来源结构,完善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完善。 5.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用结构的现状,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予以矫正。要科学、合理地确定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重点对象,不断增加开发性贷款比重。不能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办为“收购银行”,它的职能定位应该是农业开发性银行。要在把所有农业政策性业务划归农业发展银行经营和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开拓新业务。 6.尽管从农业政策性资金运用和管理的角度来看,不能把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办成“收购银行”,但是加强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应该是农业发展银行的工作重点。从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机理及其管理现状来看,加强收购资金投放环节、储存环节和收贷环节的管理,加强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法制化建设,加强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绩效的考评,是实现收购资金持续稳定封闭运行,从而推动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
袁云涛[3](2003)在《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农村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任。如何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职能,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信贷支农作用,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本文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的现实出发,在对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研究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详尽地研究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演变的轨迹及现状,系统地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重塑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重塑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目标模式以及实现目标模式的路径、外部环境和配套措施。 本文共分10章:第一章研究了写作的背景、意义、方法、基本思路和框架;第二章介绍了一些相关的理论观点,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分析和评述;第三章从理论角度对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特点、功能及作用,并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定位、在政策性金融体系中的定位、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定位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萌芽、发展进行了系统的回顾总结,研究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现状及当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其有效运行的障碍;第五章对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产生、发展、现状及特征、发展趋势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第六章对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重新确立了重塑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若干原则以及目标模式的定位;第七章从业务框架、组织机构体系、资金来源、资金运用以及制度约束等环节出发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进行了重新设计;第八章对我国未来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模式实现的路径进行了重新选择;第九章对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面临的外部环境问题诸如行政干预、企业改革、信用环境建设以及金融环境问题,包括金融业改革、金融业监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内部改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第十章为本文的结论,对全文的观点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得出了比较规范的结论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力争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本文的创新之处: (l)将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与现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进行了区分,明确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不等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只是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初级形式。 (2)在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萌芽、发展历史轨迹的基础上,以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为背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出了为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定位的关键性的五大关系。即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政策性与效率性的关系,与商业性金融组织的关系,与财政支持的关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3)在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勾画出了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的基本框架,并根据我国当前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对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业务拓展、组织机构体系创新、资金来源渠道拓展、规范资金运用、强化制度约束等,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新的构思。 (4)以适合中国国情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提出了实现新的发展框架的路痉选择问题,选择出了比较符合中国国情的新路径。即坚持“积极稳妥”,“循序渐进”,“逐步探索”,“谋求发展”的原则,先易后难,在业务界定与划转、机构撤并与重建、规范业务运作程序以及制度整合与补充等方面逐步推开。
程鹏[4](2016)在《美日德及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开发性金融研究 ——兼论组建图们江开发银行》文中研究指明开发性金融的出现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它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中被得以广泛的应用,是在经济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产业开发和工业化进程中,其有效的融资,大大缓解了发展资金不足的困境。在我国开发性金融的发展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在体制、监管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对国外完善的开发性金融的运作机制和体制研究后,不难发现,开发性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极为强大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因此,对开发性金融的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而且也富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日德、世界银行及亚洲开发投资银行为例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由于其在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作用,因此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及存在的不足,以为我国提供有用的参考及借鉴。其次,为了进一步促进图们江区域的经济发展,更好的解决各行业的融资问题,提出了在吉林省设立图们江开发银行的设想,并提出了三种具体组建模式,并对其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开发性金融及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及建议。论文共分为8章,具体分别如下:第1章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然后提出了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2章为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性分析。首先,对全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介绍了开发性金融的种类、主要特征、功能及其演变等;最后,阐述了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联系及区别。第3章为开发性金融及其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着重介绍和分析了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形成与演变及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第4章为美日德及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从国别性质的开发性金融和国际金融机构性质的多边开发性金融两个层次进行分析,其中国别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分为美国市场主导型、日本政府主导型和德国银行主导型,并阐述上述三国中极具代表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采取的不同融资模式;多边开发性金融主要选择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为代表,分别阐述了“世行模式”和“亚行模式”是如何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并通过对美日德及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进行比较,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一是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涉程度对该国经济体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是开发性金融的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市场的力量;三是完整的开发性金融体系是解决经济发展资金支持问题的保障。第5章为美日德及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首先,从美、日、德经济社会、金融市场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入手,分析了开发性金融在其社会体制中的具体运作机制,从中总结出美、日、德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的特点。其次,以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为例,从其组织机构、业务宗旨和业务范围入手,介绍多边开发性金融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上的所存在的问题。总结出世行、亚行的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较为明确、阶段规划清晰、最终达到的结果详细具体。第6章为美日德及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以美国开发性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阿巴拉契山区开发、东西中央铁路修建等)经济发展、日本开发性金融支持北海道地区经济发展、德国复兴借贷银行支持其东部地区(原东德)经济发展;世界银行支持中国经济发展及亚洲开发银行支持东北亚及东南地区经济发展为例,详细分析了它们在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支持时的目标和具体内容,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析。第7章为图们江区域设立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必要性、构想及预想效果。首先对组建图们江开发银行的必要性和基础条件进行了论述,设立图们江开发银行可以有效解决长期困扰本地区由于市场失灵等方面导致的资金分配问题,有利于加速实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这一国家战略。其次,阐述了组建图们江开发银行的基本构想及模式的选择,即银行应具备的性质与特点、服务宗旨与功能等;选择的模式有三种,即地方性银行翻牌模式,二是区域省级政府共同组建模式,三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模式,并对三种模式的特点分别作了诠释。最后,对组建图们江开发银行产生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总体评价是积极的。第8章为对我国的启示。首先分析了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及丝路基金的发展及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由我国发起和推动组建的亚洲基础投资银行和金砖银行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在此基础上,从政府、企业和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角度提出了促进我国开发性金融及其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柴瑞娟[5](2009)在《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农村金融历来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国有商业银行的撤离,农村信用社经营的低效等等因素都使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供需严重失衡。为解决此问题,迫切需要完善农村地区当下的金融体制。村镇银行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2006年末,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允许在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截至2009年3月,全国已有村镇银行97家,而银监会对村镇银行的发展目标是2000家,也即凡有条件的县都可以有一家村镇银行。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村镇银行运行2年多来,尽管其整体态势良好,但仍然有一些矛盾与问题暴露出来,如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易偏离服务“三农”目标,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村镇银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主发起银行制度及其衍生的股权结构失衡及村镇银行独立性问题突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欠缺,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等等。从发展现实来看,各类投资主体积极性空前,立法层高度支持,村镇银行还必会进一步发展壮大,那么,究竟村镇银行是否有助于农村金融难题的解决,其发展前景和空间如何,是否会步以往四大商业银行撤离农村的后尘,对现在村镇银行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进一步促进村镇银行的良性、稳健发展以求解农村金融难题,对于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也正立基于此,试图对这些问题求解一二。本文共计六章,框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村镇银行存在价值论:村镇银行设立必要性与发展可行性。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对村镇银行在现行法上的概念、特征与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现行法上,村镇银行是一种采用股份制的微型金融机构,具有投资主体宽泛、各类投资主体的投资比例严格限制、公司治理结构简化、设立地域和业务严格限制等特征;从性质上看,虽各界曾有过政策性银行还是商业性银行的困惑论争,但从设立依据、经营目标和经营原则、经营业务等方面分析,其仍为一种商业银行,只是具有相应的自身特殊性。第二节依次对村镇银行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的异同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三节主要对村镇银行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鉴于以往立法和决策层在农村金融改革问题上相关政策的多变性、摇摆性和试错性,此次推出村镇银行的做法,也遭受到了不少的质疑。笔者认为,对此问题要客观理性的看待,而不能带有先入为主的主观偏见。针对质疑村镇银行设立的必要性和存在价值的观点,本文从农村金难题求解需要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三者合力解决且商业性金融是不可或缺的一条求解途径这一理论角度,以及农村金融机构空洞化这一现实基础入手,论证了合理制度设计下的村镇银行具有存在的必要性。在解决了村镇银行存在必要性的问题后,第四节则更进一步依次从村镇银行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农村经济与金融需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民间资本供给充足、农村地区盈利空问充裕等角度论证了村镇银行发展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并指出基于以上因素的存在,相关制度设计合理科学之下的村镇银行不会步以往四大商业银行撤离农村的后尘。第二章,实证论: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困境研究。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立基于对我国村镇银行的个案和宏观两个层次的调查和分析,概览了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第二节总结了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呈现的一系列特征及其对农村金融的影响:发展极为迅速,颇有燎原之势;投资主体多元化,以本地城市商业银行为主导;注册资本规模都远远超过了《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所设置的最低限;主发起银行绝对控股现象突出;绝大多数村镇银行的设立区域都选择了县(市),只有极个别的村镇银行选择了乡(镇)等。第三节详细分析了村镇银行发展中所遭遇的困境,主要有: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易偏离服务“三农”目标,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村镇银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主发起银行制度致使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失衡且独立性欠缺,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欠缺,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等。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除需要有政府政策支持这一外在推动力外,村镇银行法律制度设计的健全和完善才是最根本的途径。故必须从村镇银行的设立入手,对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投资主体范围、各投资主体投资比例、设立方式及设立模式等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对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治理结构、支农性制度、市场退出的保障机制——存款保险制度问题等一一进行分析,从而试图对村镇银行的整体制度设计进行反思与重构。本从接下来的行文思路,正是遵循这一路径而进行的。第三章,村镇银行发展定位研究。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主要对关于村镇银行定位的争论进行了概述。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是一个多层次的问题,其既包括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也包括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和性质定位。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的问题:其一,在行业定位上,是单纯定位于农业,还是亦将工商业包括其中;其二,在具体的客户群体上,是单纯定位于农民,还是亦将其他职业的群体包括在内;其三,更进一步的来讲,在农民这一客户群体内,是将中高收入群体作为自己的主客户群,还是将中低收入群体作为自己的主客户群。对于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学界素有不同的主张;在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上,很多学者主张为解决以往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虹吸”和转移情况,有必要借鉴美国社区银行的做法和经验,将村镇银行的经营区域严格限制在一定的区域之内,从而从根本上封堵资金转移的可能性,但反对者坚持,如此则将直接限制村镇银行的发展规模,降低其抗风险能力,危及存款人利益和社会安定,且这种限制也于法无据,是对村镇银行经营自由权的侵犯,其直接造成的市场分割,也有违反现行法律如《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之虞;关于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关系问题,各界一直存有争议。这种争议,也同样发生在了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问题上。有学者认为“商业性”和“支农性”是直接对立的,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同时,亦要求其承担支农重任,明显是勉为其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故如果要求村镇银行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困境难题,就不能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性金融机构,而只能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或者政策性金融机构。第二节主要对村镇银行发展定位的国际经验借鉴进行了分析。农村金融难题或者说低收入区域和阶层的金融难题,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世界各国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均存在类似的问题,故为更明晰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进路,借鉴其他国家在解决相关问题上的经验,确有必要。其中美国社区银行、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的澳大利亚Bendigo社区银行以及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发展,都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启示:市场定位上都注重向中低收入底层和产业倾斜,区域定位上则要充分结合本国国情,性质定位上均为具有一定互助色彩的商业银行。除此外,还对澳大利亚Bendigo社区银行所采用的银行特许经营模式于我国的可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三节集中于探讨我国村镇银行的应然定位:鉴于农村金融空洞化现象严重,且很多地区金融服务甚至完全空白的现实,村镇银行在市场定位上应覆盖农村地区大部分的经济主体,在保证盈利性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一定限度的低收入阶层也纳入客户群体范围;为防止农村资金外流旧剧重演,保证资金“来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银行体系,使其层次分明、专业化分工合理,以及充分利用其地缘人缘、经营方式灵活和易于获得社区内客户的“软信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更好地求解农村金融难题,在区域定位上,应将村镇银行定位于社区银行。更进一步地,鉴于银行规模与其抗风险能力的正相关关系,而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则需要对村镇银行的规模进行相应的限制,故对村镇银行的跨区域经营问题,在条件成熟的条件下,可适度放开,但这种跨区,也只限于在允许设立村镇银行的地区。在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问题上,本文认为应将其定性为商业性银行。农村金融难题的解决要依靠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以及政策性金融的合力,鉴于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即农业发展银行)和合作性金融机构(即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信用社,虽然后者已经偏离了合作本质)均已存在,再重复构建政策性或合作性金融机构的必要性已不大,故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性银行较为合适。而且如此定性也是有着足够的理由和论据支撑:农村金融空洞化和农信社运行的垄断性以及低效性,都使得农村的商业性金融需求远未得到满足,而且从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需求的新特征来看,农村地区的盈利空间不容置疑,将村镇银行定性为商业银行并不会危及其商业可持续性。第四节集中于我国现行立法对村镇银行的定位及其完善。现行立法限制了村镇银行的跨县经营,也似有将村镇银行定位为社区银行之意。但将“社区”范围界定为“县域”,在现实中遭到了质疑——受制于当地经济总量和狭小的市场,能否保证村镇银行的盈利不无疑问。故既要保证本土化社区化,又要顾及规模效益,笔者认为,放宽到省则失之过宽,本土化社区化无从体现,故放宽到市,采取单一银行制,允许一家村镇银行在市域范围内开设分支机构,较为合适。社区银行要求投资主体具有广泛性的特征,故应将募集设立也作为村镇银行的设立方式之一。与此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出于强化村镇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计,应将村镇银行的设立门槛抬高,调高其最低注册资本。第四章,村镇银行投资主体研究。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对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范围进行了研究。现行法上村镇银行投资主体范围虽然较为广泛,但也并非毫无限制,如对政府是否可为投资主体,其语焉不详;虽允许各类企业法人和自然人投资,但对如何充分调动其投资积极性,亦无规定。村镇银行运行中,备受资金匮乏和公信力较弱的困扰和制约,而要缓解资金难题和增强社会信赖度,就必须增强资金规模。在公开上市、发行债券等扩充资本的路途不通的情况下,村镇银行只能选择拓展投资主体范围以增资扩股。控股城市商业银行而致城市商业银行问题丛生的前车之鉴使政府投资入股饱受诟病,但村镇银行肩负着支农的公益性重任,帮扶村镇银行走过最初发展的难关,则相应的也就成了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入股村镇银行,一来可以拓宽资金来源,二来可以直接增强村镇银行公信力,当然,这种政府入股,必须只是暂时性的,而且是缓退性的——即随着村镇银行经营状况的好转和日渐走上正轨,政府投资必须分阶段退出。孟加拉乡村银行强制贷款者储蓄和投资的机制对于缓解村镇银行运行中放贷容易吸收存款难状况不无借鉴意义,其既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下农村贷款担保机制的限制瓶颈从而具有强化担保的功能,亦可增加村镇银行的资金来源。而更进一步要求借款人购买村镇银行股份,从借款人身份变身为村镇银行股东,从而将村镇银行变成借款人自己的银行也不失为一条具参考价值的途径。在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中,企业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无论是银行企业,还是普通企业,都是村镇银行投资主体中的主角,故关于此两者,笔者将在后文主发起银行制度和投资比例限制章节中详细论述。在自然人投资主体中,有两类主体值得格外注意:一是有志于创业的金融业务骨干;二是有志于办金融并愿意“转行”、将全部或极大部分资本从工商业中转移出来,投入金融业的工商企业主。对于前者应充分发挥其在村镇银行的内部控制和治理结构中的管理和监督作用,对于后者,鼓励其积极投资的同时,也应构建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对可能出现的关联交易等加以防范。第二节对实践中争议较大的主发起银行制度的存废进行了分析。主发起银行制度虽具有利于村镇银行专业化运作、强化对村镇银行的监管、增强村镇银行的公信力和信誉度等积极效应,但与此同时也衍生了一系列问题:因主发起银行缺乏而致使村镇银行无法设立;隐性的将很多民间资本拒之门外限制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背离了村镇银行的设立初衷;导致村镇银行的其他投资者对经营管理漠不关心,造成村镇银行独立性欠缺,大股东过度控制等现象。有鉴于此,应对主发起银行制度予以废除。第三节对民间资本投资严格限制的现行规定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我国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历程和立法变迁回顾,并进一步分析了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利弊之争,进而认为在银行业整体范围内,鉴于民间资本的信用风险及其风险转嫁、关联贷款风险、产融结合潜伏的巨大风险等因素,确应对成立完全民营化的银行予以谨慎对待。但对于设立于金融服务远远供不应求的农村地区的村镇银行,应放开民间资本投资比例限制,实现村镇银行的完全民有民营化——投资农村金融较之在城市开办民营银行,利润空间的差异直接致使其吸引力大减,同时也就将很多有圈钱动机的企业挡在了门外,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镇银行发展的安全性。对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后所产生的问题,如村镇银行投资人甄选问题,村镇银行人才瓶颈与运营专业化问题,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后的风险问题,该节也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第五章: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紧承上文对村镇银行放开投资比例限制的观点,更进一步地对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进行了研究。针对现实中村镇银行股权高度集中而致村镇银行沦为主发起银行的附属或分支机构的现状,该节分别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对股权高度分散、股权高度集中及股权适度集中三种模式的利弊进行了分析:股权高度分散虽可在股东间产生制衡机制,但各股东各自均试图“搭便车”而基本放弃其对公司经营进行参与和监控的权利与职责,极易出现内部人控制。股权高度分散所产生的问题上,我国也不乏其证,典型的如我国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股权高度集中模式下,大股东虽具有限制管理层牺牲股东利益的经济激励及能力,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约束和制衡,极可能出现控股股东以牺牲小股东利益为代价为自己谋取利益的现象,现实教训如长期困扰我国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一股独大问题、城市商业银行中国有资本过度控制问题;而在相对集中型的股权结构中,相对控股股东的存在,使得达到股权制衡的目的——通过各大股东的内部利益牵制,达到相互监督、保护所有股东权益。在现实例证方面,以服务优质中小企业为市场定位、运行良好的浙商银行和台州商业银行,其股权结构就充分体现了股权相对集中的原则。故,无论是理论角度还是实践角度,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都是公司最有效的股权结构,在股权相对分散基础上的相对集中或控股,是村镇银行股权结构的最优选择,至于具体的比例限制。可考虑单一投资主体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20%左右。鉴于公司治理直接关乎银行的运营成败,本章第二节对村镇银行的治理结构进行了研究。现行立法中对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规定过于随意与简化,其董事会和监事会均为任意设置机构,典型公司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架构并未完整的搭建。本节以商业银行自身的特殊性如资本机构的特殊性、委托代理关系复杂、信息不对称严重、银行体系具脆弱性传染性和失败的负外部性等为分析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逻辑起点,对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认为较之一般的公司治理,银行的公司治理更应注重存款人利益的维护,更应注重风险控制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的构建。在此基础上,本节进一步分析了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规定对现行其他立法如《公司法》、《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制度指引》等的冲突和违反,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村镇银行治理结构的完善的第一步,是必须遵从现行《公司法》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的相关规定,在此基础上,弥补现行立法中对存款人利益保护不足的缺陷,设置代表存款人利益的董事和监事席位。第六章,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构建。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针对困扰农村金融机构多年,村镇银行在运行中亦亟需解决的商业性与支农性的冲突与平衡问题进行了研究。由于现行法上关于支农性的相关规定依然过于原则化,具体操作性的缺乏,直接削弱了这些规定的实际意义,如何制定具实际操作性的具体制度和措施,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此方面,美国《社区在投资法案》中强制性要求银行机构必须为其所在的社区提供信贷支持,而且其中一部分必须贷给社区的中低收人人群,并以此作为在审批金融机构注册、参加存款保险、设立分支机构、设备或者进行兼并收购活动时批准或拒绝的主要考量因素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在谈到商业性与支农性的问题时,有一个思维惯性是广为存在的,即商业性与支农性是完全对立的两极,支农性是无盈利可言的,甚至可以说,“支农性”直接等同于“亏损性”,支农业务完全背离商业性的追求。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这个认识误区。商业性与支农性并非完全对立,在农村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农村城镇化加速以及农民收入多元化的当下,这种将“支农性”与“亏损性”直接划等号的观点,就更是难以说其是正确的。当然,某些支农性业务确实可能会有损村镇银行的商业性,鉴于商业可持续性是村镇银行生存发展的前提和根本,故在研究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的时候,需要避免的一个误区是过于强调其支农性,甚至强调其全盘支农性。为实现推出村镇银行制度的初衷,在保证村镇银行盈利性的同时,也必须对其支农性作出具体的、明确的规定。借鉴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的立法经验,有必要明确规定村镇银行发放贷款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当以保证村镇银行的盈利性和商业可持续性为前提)必须针对本市内的三农客户,特别是要对中低收入农户以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的金额、发放笔数、贷款分布和占该机构在本社区贷款总额的比例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并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对各村镇银行满足所在区域内贷款、服务需求的程度进行评价。与村镇银行支农性密切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如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要不要也强制性地规定其农业信贷比例,要求其担负一定的支农责任?在奉行自由竞争理念的美国,其尚且通过《社区再投资法》强制性要求参加联邦存款保险体系的几乎所有银行机构等,均有义务采取持续和积极的步骤满足当地社区的信用需求,且其中一部分必须贷给社区的中低收人人群。故从投资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公平正义角度出发,似乎并无不可。如此必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农村金融难题,但此项规定涉及面甚广,推行阻力可料而知的艰难,但客观而言,也不失为一条很好的解决信贷歧视、实现信贷公平的办法。第二节则对村镇银行至关重要的配套制度——存款保险制度进行了研究。村镇银行国家信用担保的缺失,村镇银行要顺利的市场退出以及市场退出中的存款人利益保护等都亟需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驾护航。鉴于各界对我国当下构建整体性的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是否成熟尚存有激烈论争,官方态度亦并不十分明朗,故在我国构建整体的存款保险制度至今仍遥遥无期,而村镇银行的发展又时不我待,故对村镇银行先行构建存款保险制度,极有必要。在此基础上,本节进一步对组建由中央、各省政府及村镇银行共同出资型存款保险机构、强制性投保方式的采用、差别存款保险费率的实行以及限额赔付制度的实行进行了分析。
刘洋,周孟亮[6](2019)在《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前沿动态追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中,寻找较为重要和关键的研究热点,把握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对学术界更好地参与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的研究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基于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SCI)以及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从文献的时间序列情况、国家(地区)的论文分布情况、学科和期刊分布情况、代表性作者和研究机构情况、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等方面对国际和国内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的文献整体状况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基于研究结果,本文预测,随着量化研究不断普及,更为契合的研究方法将在该领域得到应用;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联系将更为紧密;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服务效能与管理模式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王海英[7](2016)在《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文中认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形态异军突起,引发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与那些强调技术创新特质的观点有所区别,本研究试图以互联网金融为引子,将其发展放置到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长时段变迁进程中,探寻(包含互联网金融在内的)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逻辑。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自1980年代中期初步确立起体制框架以来,其形态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重要变迁:一是1984-2007年间从国有银行专业化分割垄断向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的转变;二是2008-2012年间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三是2013-2015年间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作为一种宏大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形态三十多年间的变迁一定程度上折射了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转型。关于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既有研究大致从三个主要脉络展开分析研究:一是从金融抑制或金融深化的角度辨析我国金融体制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二是从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的争论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制变革的应然路径;三是从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二元对立出发,讨论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制度变迁的推动力量及变迁性质。从这些脉络出发的相关研究为我们理解中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变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分析框架与观察视角,但是,既有研究不能为我们揭示出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背后深层的历史制度逻辑,不能为我们理解诸如互联网金融等一系列复杂或新兴的金融现象给予有洞见力的解释框架。为此,本研究试图运用经济社会学历史制度主义的相关理论视角及推论工具,对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三阶段的重要变迁提供一种制度性的分析与解释。在分析框架上,本研究主要从决策者认知、增量式战略构建、产业政治三个逻辑上紧密联系的维度出发,对不同阶段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实证分析,并试图勾勒或揭示出从体制内银行的变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到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之间内含的一致性的历史制度逻辑。研究发现,1984-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金融形态的变迁本质上是由国家所主(引)导的产业制度变迁过程。从早期银行业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到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再到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每一个阶段都持续性或贯穿性地呈现出国家所主导的银行业金融体系增量式变革的一致性历史制度逻辑。即第一阶段是以股份制银行等为代表的变革发展实现了相对于国有银行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二阶段民间金融的兴起与制度化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以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等为主体的正规金融体系的增量式变革;第三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实现了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的增量式变革。正是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增量式变革,国家试图持续推动我国银行业金融体系的适应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更好地满足多层次的金融资源与服务需求。
安翔[8](2004)在《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兼论以农村信用社改制为主题的县域金融重构》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农村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在下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农民收入在九十年代中后期甚至出现了绝对值的下降。“三农”问题成了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难题。经济学界的普遍观点认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途径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二是通过农业结构的调整,生产高附加值农作物(林毅夫,2003.9)。诚然,造成农村经济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农村金融的供给瓶颈。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存在着种种问题:农村金融组织不完善,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以下基层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削减了政策性支农业务;邮政储蓄只从农村吸收存款而无发放贷款的职能;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差,非农化倾向严重等。从而导致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农业再生产资金匮乏。到2002年11月底,估计从农村流出的资金约为3000亿元(夏斌,2003)。因而,要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创建农村经济增长模型,得出农村金融深化指标是解释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然后分析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现状和原因,提出解除金融抑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创新: (1)本论文参考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中的Pagano模型,将指标进行适当的选择和处理,运用到我国农村经济领域,建立了我国农村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农村金融深化指标是重要的解释变量;同时政策性变量也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利率指标与农村经济增长呈现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与利率指标和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指标的模拟结论完全相反(二者呈现正相关关系)。说明第一,金融抑制确实是制约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第二,政府的政策措施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起了决定性作用;第三,我国市场呈现出分割状态,农村市场符合凯恩斯所描述的“萧条经济”特征,因而针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措施应与整个宏观经济相区别。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2)对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增长的制度性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样得出农村金融抑制是制约农村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理论与实证分析的结果成为本文立论的依据。 (3)从农村微观经济的主体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金融产品的需求方—农户、乡镇企业和农村基层政府组织的信贷资金需求情况。主要运用农户调查资料剖析农村金融抑制现象是本文的又一创新点。 (4)从金融产品的供给方—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合作基金会以及保险等行业和部门的发展历程以及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情况,从另一视角揭示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状况。 (5)根据“理性人”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视角出发,对农村金融产品的供需主体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出外生的正式金融机构无法为农村提供足够的金融产品,趋利性的本质必然促使其从农村领域撤出,资金也必然会向收益高、风险低的部门流动,因而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导致金融产品的需求方不得不从非正式的民间金融渠道寻求资金帮助,民间金融在这里起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6)为了解除农村金融抑制现象,需要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整体性变革。具体包括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三大部分,涉及信贷、保险等各领域。因为当前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是信贷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所以为农户提供信贷服务的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7)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资产质量差、历史包袱沉重、资本金规模过小等问题,受这些因素的制约无法为农户提供再生产所需要的充足的信贷资金;并且农信社真正的组织目标是追求收益最大化,它己经与合作制的本质相背离,决定其不可能从社员的角度出发完全履行扶助“三农”的义务。而当前农村信用社改组为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银行的方案,也只是部分地解决了农信社自身的经营困境,但是从所有权形式、组织目标、经营原则等制度性规定来分析,改制后的农信社将更加远离“三农”,而这是与改革的初衷相违背的。 (8)我国农村金融领域需要真正合作化的金融组织,当前农信社改革这种强制性制度变迁不可能产生出农民自己的信用合作组织。合作金融只能依靠自下而上诱致性制度变迁产生,这或许会从一些组织行为规范、管理严密的民间金融中演进而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来。所以当前逐步规范、引导民间金融活动,承认其合法地位,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一环。 (9)鉴于农业的弱质性特征,政策性金融应起到弥补市场缺陷、提供准公共产品、扶持合作金融组织、支持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当前巫需改革的政策性金融部门在信贷和保险领域,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开展政策性金融商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这样做既可以避免政府陷入“贫困性陷阱”,又可以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 总之,农村?
曹协和[9](2009)在《转轨期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与制度安排》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较为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农业规模庞大,但产业素质不高;农村幅员广袤,但经济欠发达;农业人口众多,但收入普遍偏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摆在我国理论研究者、政策决策者和政策实践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论文试图从金融的视角分析当前经济转轨期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着重探讨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与制度安排,以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实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良性互动。本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共九章,第1章为引言,第9章为总结。第2章到第8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2章对国内外有关农村金融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做相应述评;第3章从全球视角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实践和特征进行概述、归纳和总结;第4章通过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下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第5章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描述与探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6章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设计与创新的整体框架;第7章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设计与创新所必需的微观和宏观制度保障;第8章重点了考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最新进展情况,并通过具体的案例透视当前新型农村金融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进而探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未来发展方向和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从整体结构看,本论文遵循“提出问题——文献述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理论研究模式,以使论文的分析和研究系统、深入、科学和具有实践性。各章具体研究内容概括如下:第2章对现有农村金融研究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评析,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理论界有关农村金融方面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农业信贷补贴论、农村金融市场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论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诸多国内外学者在此基础上,对农村金融的理论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包括农村金融体制、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金融约束、金融结构、金融功能和金融效率等内容。但是,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象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比如,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和制度安排,这正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第3章从全球视角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实践和特征进行了描述、归纳和总结。在发达国家中,重点选取了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发展中国家重点选择了印度和泰国,详细地介绍各国农村金融的演变历程、机构建设、机构功能和效果。考察发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各国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的由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构成的农村金融体系。该体系通过金融手段,对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金融服务与支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4章通过计量模型实证考察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下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关系。首先从实证分析角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其次构建了三个三变量VAR模型对我国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以上实证研究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演变历程。通过包括大农业(农林牧副渔)、农业和农民收入的VAR模型分析发现,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业贷款与农林牧副渔总产值间呈负相关关系,我国农村金融没有在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经济增长中起到应有的作用,而我国的间接农村金融服务——乡镇企业贷款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显着的提高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这一实证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表明我国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并探索了改革的目标方向。第5章详细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问题。本章首先详细回顾了我国经济与金融的制度变迁;接下来,对我国农村金融的供需、农村金融体系与改革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体现有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中的机构组成、业务状况和涉农业务。在此基础上,以引论方式概括性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金融困境的宏观政策。第6章就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当前金融组织体系建设中的三种不同理论——金融机构范式、金融功能范式、金融创新理论,本文对它们进行了对比,认为在转轨时期,我国面临着金融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金融机构的频繁调整,从“功能观”的视角来构架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更具可行性,也能为我们分析金融问题提供更加稳定和持久的参考架构。在此基础上,论文结合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基础,遵循从“外部环境——功能——机构——绩效”的设计路径,全面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设计与创新。第7章针对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设计与创新,从微观制度安排与宏观制度安排两个角度,集中阐述以市场导向、资本结构、治理结构、风险管理、金融监管等为主的微观制度安排和以政府职能、财政补贴、央行支持、税收优惠、信用建设等为主的宏观制度安排在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和创新中的地位作用,并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认为只有充分有效的微观制度与宏观制度相结合,才能保证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创新持续进行,但微观制度安排在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中起基础性作用。第8章重点考察了当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成立的最新进展情况,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各的设立成立情况,并以吉林省四平市资金互助社的成立情况为具体案例,透视当前新型农村金融的优势和面临的问题,进而探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未来发展方向和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本文相对详细地论述了与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和制度安排相关的理论问题、实践问题和操作问题。与已有的研究相比,本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工作:1.论文利用多变量计量模型综合分析在当前农村金融体系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与已有的研究文献不同,本文首次构建了三个三变量VAR模型,综合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大农业(农林牧副渔)、农业和农民收入)间的关系。计量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没有对农村经济增长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发展没有显着地提高我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这一实证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表明我国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及其相应制度改革的紧迫性。2.论文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全面阐述了我国推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必要性、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绩效。论文认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要以金融“功能观”为理论基础,遵循从“外部环境——功能——机构——绩效”的设计路径,全面探讨了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整体设计与创新。3.论文全面、详细阐述了保障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创新持续进行的微宏观制度安排。论文认为以市场导向、资本结构、治理结构、风险管理、金融监管等为主要的微观制度安排和以政府职能、财政补贴、央行支持、税收优惠、信用建设等为主的宏观制度安排对保障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和创新的持续进行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4.论文还重点考察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最新进展情况,并通过具体的案例透视当前新型农村金融的优势和面临的困难,进而探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和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郭佳琳[10](2013)在《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完善产业结构,促进农村走上繁荣、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但由于各种历史的原因,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全面转型的进程还比较缓慢,尤其是在广大中西部地区,农业转型的形势还非常严峻,落后的农业发展方式现在已成为了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主要障碍就是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尤其是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财政涉农资金和金融支农借贷资金是农业资金投入的主要部分,二者对农业生产来说并无本质的区别。因此本文首先将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和金融支农借贷资金投入之和作为一个自变量(即农业外部投入资金),来实证研究农业外部资金投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然后,基于最优化规模视角分析评价我国农业外部投入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现状。结论是,农业外部资金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但我国目前的农业外部资金投入明显不足,应当增加对农业的投资,农业外部资金投入的最优规模应是2009年实际农业资金投入规模的1.354倍。在上述实证研究之后,本文接着分别对我国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供需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基于金融相关率视角对支农金融借贷资金供求缺口做出了测算。之后,本文运用博弈论等理论方法,分析了均衡条件下金融支农借贷资金的最优总量、支农借贷资金提前撤资比率、借款农业生产者的均衡违约概率等重要问题。研究结论是:(1)支农贷款主体的风险规避系数越小、市场利率越低、所投资项目的预期投入产出率越高、借款农业生产者违约的概率越小、支农借贷资金提前撤资所受到的边际处罚越小,均衡支农贷款总量就越大。(2)所投资农业项目的预期投入产出率越低、借款农业生产者违约的概率越大、项目自有资金与借入资金的比例越小、支农借贷资金提前撤资可能引起的项目边际损小,支农借贷资金提前撤资的可能性就越大。(3)所投资项目的自然状态越好、支农贷款利率越低、支农借贷资金提前撤资所受边际处罚越小,借款农业生产者的均衡违约概率就越小。最后通过概括对比分析,归纳出国外金融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借鉴和启示,提出了相应的促进金融资金支持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培育竞争机制;(2)提供多方位的支撑以树立金融借贷资金支农的信心;(3)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本文的主要理论创新之处在于:本文将财政涉农资助资金和金融支农借贷资金之和作为一个自变量(即农业外部投入资金),实证研究农业外部资金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的影响,并在理论上分析了基于农业经济增长视角的农业外部投入资金的最优化规模。其次,本文对金融借贷资金支农博弈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关于均衡条件下的金融支农借贷资金最优总量、支农借贷资金提前撤资比率、借款农业生产者的均衡违约概率、以及财政涉农资助资金和金融支农借贷资金各自的重点投入领域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结论。其理论和实际意义在于: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完善我国金融支农体系、解决农村金融抑制和农业金融约束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有利于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理论指导,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改革支农金融体系,必须要顺应金融借贷资金的性质和各种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行为特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二、对组建农业政策性银行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组建农业政策性银行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对组建农业政策性银行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性质问题 |
二、关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负债形成与资产选择问题 |
三、关于农业银行现有政策性贷款亏空损失的处理问题 |
四、关于农业政策性银行的机构组建问题 |
(2)农业政策性金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三、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主要创新点 |
四、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方法 |
第一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理论基础 |
一、 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限性与国家干预 |
二、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保护 |
三、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职能与行为特征 |
第二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
一、 农业政策性金融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概况 |
三、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
第三章 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经营机制 |
一、 农业政策性银行经营机制的内涵及其目标模式 |
二、 健全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动力机制 |
三、 健全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调控机制 |
四、 健全农业政策性银行的约束机制 |
第四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来源与融资机制 |
一、 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来源的内在要求 |
二、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基本情况 |
三、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
四、 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的主要特征 |
五、 我国农业政策性融资机制的基本判断 |
六、 完善我国农业政策性融资机制的途径 |
第五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资金运用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 |
一、 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用特征的理论分析 |
二、 国外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用的比较 |
三、 我国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用的现状判断 |
四、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定位与农业政策性信贷资金运用结构的矫正 |
第六章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粮棉流通体制改革 |
一、 实行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意义和作用 |
二、 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机理研究 |
三、 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绩效的识别 |
四、 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管理的现状分析 |
五、 加强三个环节的管理 |
六、 加强收购资金封闭运行的法制化建设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一、 主要结论 |
二、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方法、基本思路及框架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研究动态 |
2.1 研究概况 |
2.2 主要观点综述 |
2.3 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研究评析 |
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理论探讨 |
3.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相关概念 |
3.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特点 |
3.3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
3.4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在金融体系中的定位 |
3.5 研究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应注意的几个关系 |
4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演变的轨迹及现状 |
4.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 |
4.2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绩效分析 |
4.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存在问题的深层根源 |
4.5 对重塑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启示 |
5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及现状 |
5.1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产生及其发展 |
5.2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的横向比较 |
5.3 国外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发展的借鉴 |
6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6.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的必要性 |
6.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的可行性 |
6.3 重塑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若干原则 |
6.4 重塑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目标模式的定位 |
7 重塑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的目标模式选择 |
7.1 明确界定业务职能 |
7.2 健全和理顺组织机构 |
7.3 拓宽和规范资金来源渠道 |
7.4 严格规范资金运用程序 |
7.5 建立和强化制度约束 |
8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新旧模式转换的路径选择 |
8.1 新旧组织模式转换的体制障碍和难点 |
8.2 新旧模式转换的路径选择 |
9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的外部环境和配套措施 |
9.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的外部环境 |
9.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的金融措施 |
9.3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内部改革 |
10 结论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
10.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0.2 本文有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美日德及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开发性金融研究 ——兼论组建图们江开发银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开发性金融一般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开发性金融 |
2.1.2 政策性金融 |
2.1.3 区域经济及其理论发展 |
2.2 开发性金融的种类 |
2.2.1 中小企业开发性金融 |
2.2.2 住房开发性金融 |
2.2.3 社会事业开发性金融 |
2.2.4 区域平衡开发性金融 |
2.2.5 接受国外援助或对外援助性的开发性金融 |
2.3 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联系与区别 |
2.3.1 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联系 |
2.3.2 开发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区别 |
2.4 开发性金融的主要特征 |
2.4.1 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以市场业绩为支柱 |
2.4.2 以市场路径实现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
2.4.3 以组织增信为基本方法和原理 |
2.4.4 实行政府机构债券和金融资产管理方式相结合 |
2.4.5 以金融孵化为核心的融资机制 |
2.4.6 实行管理民主的治理结构 |
2.5 开发性金融的主要功能及其演进 |
2.5.1 开发性金融的主要功能 |
2.5.2 开发性金融功能的演进及影响因素与路径依赖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开发性金融及其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3.1 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3.1.1 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形成 |
3.1.2 开发性金融理论的发展 |
3.2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2.1 平衡发展理论 |
3.2.2 不平衡发展理论 |
3.3 开发性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日德及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
4.1 美日德开发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 |
4.1.1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模式 |
4.1.2 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
4.1.3 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模式 |
4.2 国际主要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模式 |
4.2.1 世界银行的多边性支持经济发展的模式 |
4.2.2 亚洲开发银行支持经济发展模式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日德及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 |
5.1 美日德开发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 |
5.1.1 美国开发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 |
5.1.2 日本开发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 |
5.1.3 德国开发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 |
5.2 世界银行与亚洲开发银行多边开发性金融运作机制 |
5.2.1 世界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 |
5.2.2 亚洲开发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运作机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日德及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开发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分析 |
6.1 美日德开发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分析 |
6.1.1 美国开发性金融支持国内经济发展的分析 |
6.1.2 日本开发性金融支持本国经济发展的分析 |
6.1.3 德国开发性金融支持本国经济发展的分析 |
6.2 世界银行和亚州开发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分析 |
6.2.1 世界银行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分析 |
6.2.2 世界银行支持中国经济发展的绩效评价 |
6.2.3 亚洲开发银行支持东亚地区经济发展 |
6.2.4 亚洲开发银行支持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绩效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图们江组建开发性银行的分析 |
7.1 组建图们江开发银行的必要性与基础条件 |
7.1.1 组建图们江开发银行的必要性 |
7.1.2 组建图们江开发银行的基础条件 |
7.2 组建图们江开发银行的总体构想及模式 |
7.2.1 总体构想 |
7.2.2 图们江开发银行的具体组建模式 |
7.3 图们江开发银行支持经济发展的分析 |
7.3.1 图们江流域经济开发的背景 |
7.3.2 图们江开发银行支持图们江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对我国的启示 |
8.1 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相关实践 |
8.1.1 国家开发银行 |
8.1.2 丝路基金 |
8.1.3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8.1.4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 |
8.2 促进我国开发性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8.2.1 从企业层面角度出发 |
8.2.2 从政府角度出发 |
8.2.3 从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 |
8.2.4 加快组建图们江开发银行的步伐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5)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存在价值论:村镇银行的存在必要性与发展可行性 |
第一节 村镇银行之概念与性质 |
一、村镇银行在现行法上之概念与特征 |
二、特殊商业银行:现行法上村镇银行的性质界定 |
第二节 村镇银行与其他农村金融机构之界分 |
一、村镇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之辨析 |
二、村镇银行与农村合作银行之辨析 |
三、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合作社之辨析 |
四、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农村资金互助社之辨析 |
五、村镇银行与小额贷款公司之辨析 |
第三节 村镇银行存在必要性论证 |
一、关于村镇银行存在必要性的论争 |
二、关于农村金融难题求解途径的纷扰论争 |
三、商业性金融是求解农村金融难题的一条不可或缺途径 |
四、合理制度设计下的村镇银行是农村金融困境的求解途径之一 |
五、农村金融空洞化的现实:村镇银行存在的必要性基础 |
第四节 村镇银行发展可行性论证 |
一、村镇银行的比较优势分析—兼谈四大国有银行撤离农村的原因 |
二、农村经济与金融需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村镇银行发展空间分析 |
三、民间资本供给充足:设立村镇银行资金支持可行性分析 |
四、农村地区盈利空间充裕:村镇银行盈利可行性分析 |
五、密切相关的两个问题:农民信用与贷款担保难题 |
第二章 实证论: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与困境 |
第一节 概况分析: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
一、总体概况: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 |
二、实例考察:我国村镇银行运行的个案探悉 |
第二节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特征及对农村金融的影响 |
一、我国村镇银行发展中凸显的特征 |
二、村镇银行的发展对我国农村金融的影响 |
第三节 村镇银行发展中凸显的难题与困境 |
一、村镇银行市场定位易偏离服务"三农"目标 |
二、设立方式和投资比例限制等致使村镇银行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
三、主发起银行制度致使村镇银行股权结构失衡且独立性欠缺 |
四、治理结构存在严重欠缺 |
五、存款人利益保护机制缺位 |
六、所存在的其他问题 |
七、政策支持与法律制度的完善:解决村镇银行发展难题的途径 |
第三章 村镇银行发展定位研究 |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之惑 |
一、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之惑 |
二、区域性抑或跨区性银行: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之惑 |
三、商业性、政策性抑或合作性银行: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之惑 |
第二节 村镇银行定位的国际经验借鉴 |
一、美国社区银行的发展概述 |
二、特许经营模式下的澳大利亚Bendigo社区银行 |
三、孟加拉乡村银行发展概况 |
四、启示之一:各国模式的差异与共性 |
五、启示之二:银行特许经营模式在我国的可适用性 |
第三节 村镇银行的发展定位 |
一、覆盖农村大部分经济主体: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 |
二、社区银行:村镇银行的区域定位 |
三、商业性银行:村镇银行的性质定位 |
第四节 现行立法对村镇银行的定位及其完善 |
一、我国现行立法对村镇银行的定位 |
二、"社区"的范围界定 |
三、"社区性"的直接要求:发起设立不应是唯一的设立方式 |
四、密切相关的问题: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 |
第四章 村镇银行投资主体研究 |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投资主体范围研究 |
一、关于村镇银行投资主体的现行规定及其问题 |
二、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可行性分析 |
三、强制贷款者储蓄或投资可行性分析 |
四、关于企业和自然人投资主体 |
第二节 主发起银行制度存废之辩 |
一、主发起银行制度的确立及其积极效应 |
二、问题丛生:主发起银行制度的负面效应探析 |
三、经营专业化和股权多元化:主发起银行制度的完善 |
第三节 对民间资本投资严格限制的反思 |
一、对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严格限制的现行规定 |
二、我国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历程和立法变迁回顾 |
三、更为深层的思考:民间资本入股银行业的利弊之争 |
四、村镇银行应为完全民有民营银行:村镇银行投资制度的完善 |
五、与村镇银行完全民营化相关的问题及其解决 |
六、一点总结:村镇银行的具体设立应因地制宜 |
第五章 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
第一节 村镇银行的股权结构 |
一、问题的提出:村镇银行股权高度集中的现状 |
二、理论分析:股权结构模式的分类探讨 |
三、现实经验:各类股权模式的利弊与借鉴 |
四、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村镇银行应然的选择 |
第二节 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制度之检视与完善 |
一、过于随意与简化:我国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 |
二、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分析 |
三、村镇银行公司治理立法与现行其他立法的冲突 |
四、村镇银行公司治理制度的完善 |
第六章 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构建 |
一、商业性与支农性之冲突:困扰村镇银行的难题 |
二、美国《社区再投资法》的借鉴 |
三、需注意的一个问题:商业性与支农性并非完全对立 |
四、商业性与支农性之平衡:村镇银行支农性制度的完善 |
五、更进一步的思考:其他金融机构的支农性责任 |
第二节 村镇银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先行构建 |
一、村镇银行的特性与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的必要性 |
二、一种探索性的观点:对村镇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 |
三、村镇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先行构建的思路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樱花树下的家 |
(6)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前沿动态追踪(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
2.1 研究方法 |
2.2 数据选择 |
3 国外文献计量分析 |
3.1 文献年度变化情况分析 |
3.2 国家 (地区) 分类文献分析 |
3.3 学科和期刊分布统计 |
3.4 作者和研究机构分析 |
3.5 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 |
4 国内文献计量分析 |
4.1 文献数量情况分析 |
4.2 学科和期刊分布统计 |
4.3 作者和机构分析 |
4.4 研究热点与前沿动态 |
4.4.1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的研究热点 |
(1) 农业政策性银行研究热词的概况。 |
(2) 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村发展研究热词的概况。 |
(3) 农业政策性金融发展对策研究热词的概况。 |
(4) 农业政策性银行发展问题研究热词的概况。 |
4.4.2 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的研究前沿 |
5 研究结论与讨论 |
(1) 随着量化研究不断普及, 更为契合的研究方法将应用于该领域。 |
(2) 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与农业绿色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 |
(3) 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服务效能、管理模式将是未来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 |
(7)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理论视角、概念工具与分析框架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方法与实证材料的获取 |
第二章 历史制度主义与产业变迁:展开分析的理论基础 |
一、历史制度主义的视野及其理论特征 |
二、经济社会学的历史制度学派与产业变迁 |
三、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下产业变迁的分析要素 |
第三章 第一次增量改革:体制内银行的曲折改革(1984-2007) |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从分割化专业银行体系到多元商业化银行体系 |
二、决策者认知:国家关于国有银行业体系变革的双重战略理解 |
(一)工具性认知:银行业应积极服务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国家宏观调控 |
(二)实质性认知:“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发展股份制银行等“准体制外”金融与引进海外战略投资者 |
(一)市场结构增量:培育和发展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金融组织形式 |
(二)产权结构增量: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 |
四、产业政治:国家控制下依附性的政银商关系及央地金融控制权博弈 |
(一)国有银行业增量式改革中利益主体的分化与形成 |
(二)国家控制下依附性的政银商关系及其影响 |
(三)央地间金融控制权的博弈 |
第四章 第二次增量改革:民间金融的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努力(2008-2012) |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民间金融的再次兴起与制度化发展 |
(一)早期的民间金融 |
(二)民间金融再度兴起与制度化发展 |
二、决策者认知:服务三农、实体经济与民间金融规制“宜疏不宜堵” |
(一)从服务“三农”到服务实体经济:国家对银行业金融要回应的问题及应有角色的认识 |
(二)从严格打击到疏堵结合:国家重新理解和看待民间金融 |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发展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和区域金融改革 |
(一)民间金融准入政策变迁与村镇银行等民间金融组织的发展 |
(二)以民间金融为重点的区域金融改革:温州、广东、泉州等地的试点 |
四、产业政治:市场化政银商关系及民间金融组织的准入门槛“游戏” |
(一)市场化的非对称银企关系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
(二)“开大门”与“设门槛”:“村镇银行”的准入游戏 |
第五章 第三次增量改革: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与合法性支持(2013-2015) |
一、银行业金融形态: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及其对传统金融的超越 |
(一)互联网金融从“默默无闻”到“异军突起” |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超越 |
二、决策者认知:传统银行业的弊端与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互联网金融 |
(一)传统银行业金融体系弊端重重亟须创新 |
(二)互联网金融可以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形式 |
三、增量式战略的构建:鼓励和规范以第三方支付等为重点的互联网金融发展 |
(一)整体政策环境的塑造:从“让子弹飞”到“靴子落地” |
(二)具体治理探索:以第三方支付与P2P为代表的重点治理 |
四、产业政治: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竞合博弈及隐含的政银商关系 |
(一)余额宝存废之争:互联网金融发展折射的政银商关系 |
(二)竞争与合作:传统银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博弈游戏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进一步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兼论以农村信用社改制为主题的县域金融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1.2 前人研究成果及本文的切入点 |
1.3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内容 |
1.5 可能存在的不足 |
2 金融发展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文献综述 |
2.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
2.1.1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阶段 |
2.1.2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阶段 |
2.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金融发展理论 |
2.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
2.2.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
2.2.2 农村金融发展的评价标准 |
2.2.3 农村金融的主要任务、特征和问题 |
2.3 金融发展的实现路径--经济增长理论概述 |
2.3.1 Harrod-Domar经济增长理论 |
2.3.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3.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3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3.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在我国的实证研究 |
3.2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
3.2.1 理论模型 |
3.2.2 指标选取与技术处理 |
3.2.3 回归分析及结论 |
3.3 农村金融抑制:制约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
4 农村金融抑制现象:需求角度的分析 |
4.1 农村借贷资金的需求状况 |
4.1.1 农户借贷行为分析 |
4.1.2 乡镇企业资金需求状况 |
4.1.3 乡、村两级政府负债状况 |
4.2 山西、天津两地区案例调查与分析 |
4.2.1 借款频率和借款规模的变化 |
4.2.2 借款的主要来源与用途 |
4.2.3 借款规模、利息、期限与借款方式的相关关系 |
4.2.4 家庭收入与借款用途 |
4.2.5 储蓄以及对外借款情况 |
4.2.6 借款对象、考虑的因素和对农信社的评价 |
5 农村金融抑制现象:供给角度的分析 |
5.1 中国农业银行的演进及在农村金融领域中的地位 |
5.2 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定位与经营困境 |
5.3 农村信用社的改制过程与非农化倾向 |
5.4 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发展历程与失败教训 |
5.5 民间借贷的生存态势与生存的必然性 |
5.6 农业保险的政策性特征与经营困境 |
6 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基于理性人假设的一种分析 |
6.1 中央政府行为分析 |
6.2 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
6.3 正规金融机构行为分析 |
6.4 非正规金融机构行为分析 |
6.5 农户和乡镇企业行为分析 |
7 农村金融抑制的解除--以农村信用社改制为主题的县域金融重构 |
7.1 合作金融改制的路径选择 |
7.1.1 合作金融的制度优势、制度缺陷及异化 |
7.1.2 国外合作金融体系 |
7.1.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经验总结 |
7.1.4 农信社改制后依然存在的问题 |
7.1.5 农信社改制需要解决的系统性因素 |
7.2 政策性金融的定位与发展 |
7.2.1 国外农村政策性金融制度 |
7.2.2 农业发展银行的改制思路 |
7.2.3 农业保险的改制思路 |
7.3 民间金融的规制与合法地位的确认 |
7.3.1 民间金融存在的客观性 |
7.3.2 民间高利率的合理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问卷调查表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转轨期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与制度安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1.1.1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金融改革 |
1.1.2 二元金融结构与农村金融改革 |
1.1.3 农业组织化程度现状与农村金融改革 |
1.1.4 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多元化要求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
1.1.5 金融制度创新困境与农村金融改革 |
1.2 论文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农村金融的理论考察:文献视角 |
2.1 农村金融理论研究评述 |
2.1.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2.1.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2.2 农村金融体制论 |
2.2.1 国外针对农村金融体制的分析 |
2.2.2 国内针对农村金融体制的分析 |
2.3 金融深化论与金融约束论 |
2.3.1 金融深化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 |
2.3.2 金融约束论 |
2.4 其它农村金融研究与评述 |
2.4.1 农村金融结构 |
2.4.2 农村金融机构功能 |
2.4.3 农村金融效率 |
2.5 文献结论性评述 |
第3章 农村金融体系的实践考察:全球视角 |
3.1 农村金融实践的历史回顾 |
3.1.1 农村金融最早形式:高利贷 |
3.1.2 农村金融普遍形式:合作金融 |
3.2 国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实践 |
3.2.1 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实践 |
3.2.2 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实践 |
3.3 世界农村金融实践的特点与启示 |
3.3.1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特点 |
3.3.2 国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启示 |
第4章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中国当前金融体系的实证研究 |
4.1 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
4.2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计量研究 |
4.2.1 结构建模、"数据驱动"建模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
4.2.2 变量设定、数据来源与计量估计 |
4.2.3 计量分析结论 |
第5章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5.1 我国农村经济金融体系的变迁 |
5.1.1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变迁 |
5.1.2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 |
5.2 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与问题 |
5.2.1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
5.2.2 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
5.2.3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
5.3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方向引论 |
第6章 转轨期中国农村金融体系设计与创新 |
6.1 农村金融体系设计与创新的理论基础 |
6.1.1 机构范式论 |
6.1.2 功能范式论 |
6.1.3 金融创新论 |
6.2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设计与创新 |
6.2.1 农村金融体系设计与创新——功能视角 |
6.2.2 农村金融体系设计与创新——机构视角 |
6.2.3 农村金融体系设计与创新——效率视角 |
第7章 转轨期中国农村金融的制度安排 |
7.1 微观制度安排之一:明确的市场导向 |
7.1.1 我国农村金融改革选择市场化方向的必然性 |
7.1.2 农村金融市场化措施之一:放宽准入限制 |
7.1.3 农村金融市场化措施之二:资金价格市场化 |
7.1.4 农村金融市场化措施之三:金融机构风险救助和退出机制 |
7.2 微观制度安排之二:多元化的资本结构 |
7.2.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产权模式的改革 |
7.2.2 农业银行的产权模式的改革 |
7.2.3 农业发展银行产权模式的设想 |
7.2.4 新兴合作金融组织的产权结构 |
7.3 微观制度安排之三:完善的治理结构与科学的风险管理体制 |
7.4 微观制度安排之四:高效的农村金融监管 |
7.4.1 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监管 |
7.4.2 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
7.4.3 规范发展新型金融组织 |
7.5 我国农村金融的宏观制度安排 |
7.5.1 加快转换政府职能 |
7.5.2 发挥财政补贴效率 |
7.5.3 发挥中央银行职能 |
7.5.4 推进土地金融发展 |
7.5.5 发挥税费优惠作用 |
7.5.6 强化信用环境建设 |
第8章 农村金融体系创新的新探索: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
8.1 农村金融组织创新的思路转变与发展情况 |
8.1.1 农村金融机构设立思路与模式的转变 |
8.1.2 新型机构设立和经营的情况 |
8.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调查:案例与评析 |
8.2.1 总体情况 |
8.2.2 设立背景 |
8.2.3 设立条件 |
8.2.4 运行现状 |
8.2.5 存在的问题 |
8.2.6 产生问题的原因 |
8.2.7 政策与建议 |
8.3 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方向和原则 |
8.3.1 总体思路问题: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体系创新 |
8.3.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原则 |
第9章 主要结论、总体政策选择及其他 |
9.1 论文的基本结论 |
9.2 总体政策选择 |
9.3 论文的创新工作 |
9.4 农村金融的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 |
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
附录 |
(10)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
1.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2 研究文献综述 |
2.1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研究综述 |
2.2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研究综述 |
2.3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论 |
3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3.1 研究的基本框架 |
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4 研究内容与创新和不足 |
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4.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1 相关概念界定 |
1.1 现代农业的概念界定 |
1.2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
1.3 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界定 |
2 农业外部资金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 |
2.1 我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
2.2 农业外部资金投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
3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意义 |
3.1 农业的性质决定其需要金融的支持 |
3.2 金融的功能决定其应当支持农业发展 |
3.3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前景看好 |
4 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
4.1 发展经济学的农业发展理论 |
4.2 西方经济学的金融发展理论 |
4.3 经济博弈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发展及其金融支持的历史回顾 |
1 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1.1 农业发展的基本历程 |
1.2 农业发展的主要成效 |
1.3 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
2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2.1 农村金融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2.2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
2.3 金融支持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 |
第四章 基于最优化规模视角的农业外部资金投入评价 |
1 分析方法和指标 |
1.1 理论模型的设立 |
1.2 最优化规模的界定 |
2 数据及其来源 |
2.1 基础数据 |
2.2 数据来源 |
3 分析与评价 |
3.1 模型参数估计 |
3.2 模型的检验 |
3.3 结果分析 |
第五章 现代农业发展中金融借贷资金供求分析 |
1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分析 |
1.1 现代农业发展对金融借贷资金需求的总体特征 |
1.2 不同主体的金融借贷资金需求特征分析 |
2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供给分析 |
2.1 金融支农借贷资金供给的总体特征 |
2.2 正规金融机构的支农借贷资金供给分析 |
2.3 非正规金融机构的支农资金供给分析 |
3 基于金融相关率视角的支农金融借贷资金供求缺口测算 |
3.1 分析方法与指标 |
3.2 数据及其来源 |
3.3 分析与评价 |
第六章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中相关主体的博弈分析 |
1 条件假设与基本模型 |
1.1 博弈条件假设 |
1.2 博弈基本模型 |
2 博弈行为分析 |
2.1 固定利率时的金融借贷资金支农博弈行为 |
2.2 变动利率时的金融借贷资金支农博弈行为 |
3 分析结论 |
第七章 国外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1 国外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
1.1 发达国家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
1.2 发展中国家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
2 国外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案例的主要启示 |
2.1 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是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基础 |
2.2 政府的多方位支持是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支撑 |
2.3 完备的立法体系是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依据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1 基本研究结论 |
1.1 我国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
1.2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供给不足的主要成因 |
1.3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具有以下特征 |
1.4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供给具有以下特征 |
1.5 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具有以下博弈行为特征 |
1.6 国外金融借贷资金支持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与启示 |
2 政策建议 |
2.1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培育竞争机制 |
2.2 提供多方位的支撑以树立金融借贷资金支农的信心 |
2.3 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对组建农业政策性银行若干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对组建农业政策性银行若干问题的思考[J]. 马能泽. 中国农村经济, 1993(12)
- [2]农业政策性金融研究[D]. 李国虎. 华中农业大学, 2000(03)
- [3]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组织重塑问题研究[D]. 袁云涛. 西北大学, 2003(03)
- [4]美日德及国际主要金融机构的开发性金融研究 ——兼论组建图们江开发银行[D]. 程鹏. 吉林大学, 2016(03)
- [5]村镇银行法律制度研究[D]. 柴瑞娟. 武汉大学, 2009(09)
- [6]国内外农业政策性金融领域前沿动态追踪[J]. 刘洋,周孟亮. 世界农业, 2019(05)
- [7]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D]. 王海英. 上海大学, 2016(04)
- [8]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兼论以农村信用社改制为主题的县域金融重构[D]. 安翔. 浙江大学, 2004(03)
- [9]转轨期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创新与制度安排[D]. 曹协和. 东北大学, 2009(05)
- [10]金融借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 郭佳琳.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