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大学地理系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欢[1](202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关于地理学思想的传播研究是当代科技哲学、科学技术史、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不容忽视的一项,然而其中对高等教育体系苏联地理学的引入研究却是当代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薄弱部分,尤其是对20世纪50年代苏联地理学引入中国的影响研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工作将会丰富20世纪50年代苏联地理学引入对中国地理学影响研究的内容。论文通过充分搜集、整理和阅读中方史料,更借助了一些外文资料以及中外学者们已有的研究成果,采用文献研究和历史分析等方法,主要围绕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的背景、方式、内容及其影响来进行分析论述。苏联地理学思想和内容不仅对建国初期的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对当前我国的科技事业和未来的地理学教育也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论文第一部分分析了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阐述20世纪50年代高教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背景,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苏联展开了全面的学习,对欧美地理学的思想和内容进行了批判,并将教育进行改革。第三部分介绍引入的三种方式,分别为传播地理学着作和文章、请苏联专家和学者来华进行指导和将留学生送往苏联进行地理学习,后又对引入方式产生的相关成就进行了简要梳理。第四部分阐述苏联地理学的内容,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对苏联地理学在这两个分类中的内容进行了整理。最后一部分为引入苏联地理学对我国的影响,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在文章中对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又分别作了阐述。苏联地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就,故而它在建国初期科学界十分重要,其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在理论上推动科学发展,在实践上促进了生产的进步,所以苏联地理学在中国地理学史上应占有一席之地。
丁超[2](2019)在《诗缘侯仁之——交游诗词辑考及其科学社会史意蕴》文中指出本文辑录侯仁之交游诗词17首,并对部分诗词的创作时间、作者进行考订辨伪,继而对诗词的创作背景进行还原,从而勾勒出侯仁之学术人生的若干断面,填补其科学生命历程的缺环。上述基础性工作,可以呈现侯仁之以交游诗词为媒介而与史学、地学、文学、建筑规划、艺术、政治等界别构建的社会网络。这一社会网络,既体现了各领域精英对侯仁之学术和社会贡献的承认,也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奖励模式。该研究对于深化中国科学社会史研究有所裨益,同时有助于厘清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历程。
马仁锋,候勃,窦思敏,张悦[3](2018)在《浙江高校地理学科发展特征及社会适应性改良》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主体学科,成为国土与家园建设贡献突出的实践性科学。梳理浙江高校地理学科发展历程发现:(1)浙江高校地理学科起步早,受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等影响进入发展停滞期;(2)浙江高校地理学科聚焦在产业集群、海岸带人类活动与城镇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的机理和3S技术、土壤污染治理等领域,人才培养止步于中小学师资培养;(3)适应社会经济的地理学科出路在于持续追踪浙江人地关系独特性稳定研究领域,进行地理学方法集成,秉承学科价值与地方咨政融合。
范今朝[4](2016)在《“史地学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历史地理学界在对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形成、发展的学术史论述中,一般多提及"禹贡学派",这当然是没有疑问的。但是,仅论及"禹贡学派"对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影响而不及其他,会有以偏概全之嫌。这其中,学界对与"禹贡学派"同时(甚至产生更早且持续时间更长)、存在于南方(南京、杭州)的另一支一脉相承且影响甚大的学术力量——即1923-1936年间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的"南高史地学派",以及1936-1949年间的浙江大学的"史地学系"诸学者的业绩多少有些忽视。本文认为,在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个历史地理学的"史地学派",该派以张其昀先生为核心,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创建与学术研究方面卓有建树。因该派的学会、刊物和大学的系科建制多以"史地"为名,且强调"史地合一"、"自然与人文并重"和"科学时代的人文主义"的研究宗旨,故可称之为"史地学派"。
姜红伟[5](2015)在《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坛档案》文中提出在20世纪中国新诗发展的历程中,有一段岁月被公认为诗歌的黄金时代。这段弥足美好、浪漫、幸福的岁月就是80年代。80年代是中国新诗诞生以来最繁荣、最兴盛、最灿烂、最辉煌、最开放、最宽容、最自由的诗歌经典时代。其中,造就这个佳作涌现、流派林立的诗歌伟大时代的人群中,就有大批生活在大学校园内从事新诗创作并参与中国新诗发展进程的大学生诗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由于拥有着对诗歌共同
王永太[6](2015)在《陈桥驿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成就——悼念我的导师陈桥驿先生》文中指出陈桥驿先生于2015年2月11日逝世,永远离开了我们。当时,我正在冰天雪地的哈尔滨照顾生病的母亲,未能返杭侍奉先生左右,甚感愧疚与遗憾。一视学术为生命德艺双馨的学者我是1982年9月进人杭州大学地理系,师从先生读历史地理专业。刚到学校的几日,先生还在国外讲学。大致一周后,校长陈立先生召集新人学研究生与学校着名学者座谈,会议半途,一位50多岁的学者急匆匆进入会议室,说着:"迟到了,抱歉,我出国刚回来。"陈立校长介绍:"这位是陈桥驿先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先生。
肖超[7](2014)在《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文中认为晚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进一步加深,翻译出版业成为近代文化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西方学术着作的译介,使中国人摒弃了过去狭隘的观点,以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待世界。商务印书馆是传播新文化的先行者。译介西学经典、出版学术着作等工作,使商务印书馆成为20世纪中最着名的出版社,并被誉为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端。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地理学科对于中国起着先行学科的作用。通过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国人打破了传统的天下观念,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愿望,进而引发了一个多世纪的思想革命历程。自1897年建馆以来,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地理学着作。其中,地理学译着是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出版中的重要部分。由于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科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史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这一研究能够从侧面窥视商务印书馆西学翻译出版的历程,发现商务印书馆在翻译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对于商务印书馆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引入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利用《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897-1949)》、《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1949-1980)》和《商务印书馆地理学图书目录(1949-1990)》等书日,对商务印书馆建馆以来出版的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在研究中,借鉴了西方书籍史的研究理念,运用了西方社会学“共同体”理论,以及“副文本”研究的思路。在运用传统书目文献学方法的基础上,也运用了计量学的方法,对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书籍印刷数量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从书籍史的角度对地理学译着出版做微观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经历了晚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时期。无论是在学科内容的选择,还是在着作山版国别的倾向上,这些地理学译着都强烈地打上了各个历史时期的烙印。因而,在整理1897-2012年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书目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对地理学译着的统计分析,本文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划分成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阶段。这样,本文将地理学译着置于于不同时代的背景下,分析晚清以来国内地理学界对地理学译着的接受史和西方地理学思潮的变迁。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进行研究。首先,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版本变迁、市场销售三个层面,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情况。本文借助版本学的知识,系统考察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源流,分析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论述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认为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是由商务印书馆、译者、译着学术影响三方面所引起的。接下来,笔者以49种地理学译着为研究样本,利用重印再版次数和销售比率两个指标评价了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情况。通过数据,可以发现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在市场上销售状况很好,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此外,本文也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作了评估。在对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丛书收录、引用及书评情况,认为影响力高的地理学译着通常具备重印再版率高,多种丛书收录,被引频次多、书评数量多等特点。最后,对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总结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特征。其次,在对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身份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对译着着者、译者、编者、地理学者之间的交流的分析,探讨了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和地理学共同体形成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地理学译着出版中,商务印书馆是地理学者之间沟通和交流的中心。地理学者通过合作翻译西方地理学着作,或者合作编纂教材,在学术上得到交流。通过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者联系在一起,结合成紧密的交流网络,从而促进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再次,从着作出版年、作者国别等方面对地理学译着进行计量分析,探讨产生结果的原因和历史背景,分析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地理学译着反映了西方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另一方面,地理学译着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西方地理学思想经由地理学翻译出版传入中国。西方地理学着作的译介,在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侯甬坚[8](2009)在《1978~2008: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术评论》文中研究说明1978~2008年,国内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术收获有目共睹,其中也包含了此前阶段学界科研工作的诸多成绩和经验。在取得历史地理学性质归属地理学共识后,作为学科两大基本骨架之一的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在1970~1980年代呈现出一种兴盛局面。自从1990年代初倡导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以来,其研究盛况一直延续至今,而历史自然地理研究反而呈式微之势,这在较大程度上应归因于研究对象固有的自然或人文性质的差别。就研究本身的动力因素而言,学者们自觉为现实社会服务的努力和对历史地理学学术价值的不懈追求,构成了两种相互交织而又风格别具的治学理念。环境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社会史)、GIS技术、环境史等学科或研究思潮的接续浸润,推动着历史地理学科朝着多样化和纵深方向发展。借鉴国内外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经验,我国历史地理学界面临着加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汇合的高难度任务,还需要讨论历史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和范式。探讨学界最近30年的研究进展、特点及其可能的发展趋向,评论学科组织系统、学界动态反应、学术研究功能等重要内容,有助于我们把握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方向,树立国际视野,将研究工作推向更高的学术层次。
谌群芳[9](2006)在《基于Internet的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研工作者从制定科研计划、申请课题到成果都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来支撑,一般搜索引擎和综合性数据库已经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将分散的、跨平台的各种高质量的某一学科的信息资源高度集中在一起提供给用户的信息资源组织、集成和整合研究工作越来越得到重视。基于这种形势,本文以人文地理学为单元,以信息检索作指导,通过计量法、综合法、对比法、推论法、实测法和剖析法,进行内容的大量采集整合研究,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面向内容的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平台。其中的所有网址均为实地址链接,对资源的深入利用研究,满足人文地理学科研工作者信息需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1)对全球信息资源的发展及利用现状进行了调研,结合国内外人文地理学发展研究环境,论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思路。(2)简单阐述了信息检索的一些相关基础理论。(3)在整合研究机构、搜索引擎、期刊、数据库、出版社五大类较为详细的典藏信息资源基础上,构建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平台。(4)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的利用研究,演绎了重要信息资源的检索利用以及平台的实际应用。(5)采集整合信息资源过程的小结分析,提出我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不足之处,对未来构建更为完善的信息平台提出了设想。
陈桥驿[10](2003)在《比较城市学刍议》文中研究指明感谢广岛大学校长田中隆庄先生和地理系教授森川洋先生的邀请,使我有机会第三次访问日本。每次访问日本,在学术和文化交流方面,我都有丰富的收获。向日本同行学习许多东西,回到中国,向中国同行用文字或讲演介绍日本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我每次访日,不管是讲学还是研究或考察,除了注意日本学术界和文化界
二、杭州大学地理系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大学地理系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20 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的内容 |
(二) 20 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苏联地理学发展情况 |
(三)对地理学进行批判的相关文献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二章 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背景分析 |
一、20 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全面学习苏联经验 |
(一)高等教育体系的院系调整 |
(二)高等教育体系的教学改革 |
二、20 世纪50年代对欧美地理学的批判 |
(一)批判欧美地理学的背景 |
(二)取缔欧美地理学课程教学内容 |
三、20 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地理学学科调整 |
(一)大学地理系、科基本情况分析 |
(二)教育改革中的大学地理系、科变化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方式 |
一、地理学者对苏联地理学的译介 |
(一)翻译苏联地理学着作 |
(二)地理期刊刊载苏联地理学的文章 |
二、苏联地理学家来华宣传地理学 |
(一)苏联地理学家来华情况分析 |
(二)苏联地理学家在华的学术活动 |
三、中国留学生赴苏学习地理学 |
(一)中国地理留学生留苏情况分析 |
(二)中国地理留学生学习成果情况分析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内容 |
一、自然地理学 |
(一)综合自然地理学研究 |
(二)部门自然地理学研究 |
二、经济地理学 |
(一)经济地理学的核心观点 |
(二)经济地理学的其他研究 |
本章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评价 |
一、引入高等教育体系苏联地理学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正面影响 |
(一)丰富我国地理学的内容 |
(二)地理教育与世界地理学接轨 |
(三)对国家建设提供实践指导 |
二、引入高等教育体系苏联地理学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负面影响 |
(一)削弱地理学的综合性 |
(二)地理学教育过于分化 |
本章小结 |
本章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诗缘侯仁之——交游诗词辑考及其科学社会史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侯仁之交游诗词编年辑考 |
(一)《乱世怀业师及诸同窗》(侯仁之,1944年) |
(二)《忆江南(咏侯仁之)》(赵紫宸,1942年) |
(三)《六君子歌》(洪业,1944年) |
(四)《听侯仁之教授讲北京形势》(陈君葆,1955年) |
(五)《我们的歌》(侯仁之,1958年) |
(六)《内蒙古杂诗》四首(夏承焘,1963年) |
(七)《“榆林城”读后》(吕振羽,1965年) |
(八)《读侯仁之巨着赋呈》(于乃义,1980年) |
(九)《无题》(侯仁之,1986年) |
(十)《擦不去的》(熊秉明,1993年) |
(十一)《赠〈黄河文化〉主编侯仁之教授》(赵朴初,1994年) |
(十二)《乙亥中秋佳节喜见燕京学报新一期,感赋呈仁师侯老》(周汝昌,1995年) |
(十三)《恭贺侯仁之教授院士九十华诞》(郑孝燮,2001年) |
(十四)《敬祝侯仁之院士九十大寿》(曾昭璇,2001年) |
(十五)贺侯仁之九十寿辰诗(黄发程,2001年) |
(十六)《恭祝侯仁之教授长寿——写七言绝句二首,以志纪念》(张驭寰,2011年) |
(十七)《甘为孺子牛》(张兴根,2011年) |
二侯仁之交游诗词的科学社会史意义 |
(一)为你写诗——科学界的另类奖励模式 |
(二)朋友圈——科学家的社会网络 |
结语诗作伴的科学人生 |
(3)浙江高校地理学科发展特征及社会适应性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一) 基于关键人物访谈的浙江高等地理教育涉及院校溯源 |
(二) 浙江高校地理学科科研产出影响力的文献计量 |
二、浙江省地理学科分布与演变特征 |
(一) 浙江高校地理学科与专业概况 |
(二) 开设有地理学科专业相关院校师资 |
(三) 浙江设有地理学类专业高校的地理学科研究产出 |
三、浙江省高校地理学科的国家资助与主要领域 |
(一) 浙江高校地理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研究方向 |
(二) 浙江高校地理学科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 |
(三) “增长高潮”中的浙江高校地理学科发展危机 |
1. 忽视了学科存在的根基 |
2. 学科研究区域特色凝练与方法集成不足 |
3. 学科人才培养过度聚焦于基础教育师资, 未能向社会提供更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 |
四、提升浙江高校地理学科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的路径 |
(一) 持续追踪浙江人地关系独特性稳定高校地理学科重点研究领域 |
(二) 坚持实用主义哲学下的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创新的浙江探索 |
(三) 坚持学科价值内省与地方发展咨政的地理学视角 |
(4)“史地学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史地学派”的发展脉络———兼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要阶段 |
(一)“史地学派”的发展过程及近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重大学术事件 |
(二)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发展阶段 |
1.引入和先导阶段:1904-1923年 |
2.创建和形成阶段(近代的历史地理学阶段):1923-1949年 |
3.转向和独立阶段(现代的历史地理学阶段):1949-1982年 |
4.回复和多元阶段(当代的历史地理学阶段):1982至今 |
三“史地学派”存在的标志———基于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核心问题的视角 |
(一)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形成与发展的核心问题 |
(二)“史地学派”形成与存在的标志 |
1.以张其昀先生为核心,其关于历史地理学的学术思想与相关研究均系统而成熟,初步建立起了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地位,并在其影响下,该派的历史地理学的理念、思想、方法,成为当时学界的主流。 |
2.具有成熟的学术建制(学会、刊物、大学系科等) |
(1)大学系科(建制化程度最强,有体制保障) |
(2)学会与刊物 |
3.核心人物贯穿始终,人员构成相对固定,且以南高—东大的史地研究会为肇始与渊源,并以浙江大学史地系为成员集中所在。 |
四结语 |
(7)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的传统 |
1.1.2 地理学译着出版的长远历史 |
1.1.3 研究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原因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意义 |
1.3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及检索途径 |
1.3.1 地理学译着的概念界定 |
1.3.2 地理学译着的检索途径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1.5.3 研究方法 |
1.5.4 创新点 |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1.6.1 副文本理论 |
1.6.2 共同体理论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1.1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数量分析 |
2.1.2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2.1.3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2.1.4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兴起的原因 |
2.1.5 晚清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意义 |
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2.2.1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地理学编辑部门 |
2.2.2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2.2.3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机构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2.2.4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副文本的特征和用意 |
2.2.5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兴盛的原因 |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 |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编辑部门 |
3.1.1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的沿革 |
3.1.2 商务印书馆地理编辑室人员构成 |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2.1 改革开放前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2.2 改革开放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概况 |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与其他出版社地理学译着之比较 |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特点 |
3.4.1 地理学译着多为内部发行 |
3.4.2 地理学译着以集体翻译为主 |
3.4.3 地理学译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
第四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流通与影响 |
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丛书收录情况 |
4.1.1 商务印书馆丛书出版概况 |
4.1.2 《万有文库》中的地理学译着 |
4.1.3 《汉译世界名着》及《汉译世界学术名着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1.4 地理学专业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1.5 其他综合性丛书收录的地理学译着 |
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版本变迁 |
4.2.1 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四种情形 |
4.2.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版本变迁的原因 |
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市场销售状况 |
4.3.1 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次数 |
4.3.2 地理学译着的销售比率 |
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影响力 |
4.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重印再版和丛书收录情况 |
4.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被引用情况 |
4.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书评情况 |
4.4.4 对商务印书馆高影响力地理学译着的分析 |
第五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着者、译者、读者群体 |
5.1 地理学译着的着者群体 |
5.1.1 晚清民国时期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
5.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地理学译着作者 |
5.2 地理学译着的译者群体 |
5.2.1 商务印书馆编者担任译者 |
5.2.2 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学缘的译者 |
5.2.3 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学缘的译者 |
5.2.4 中央大学、北京大学学缘之外的译者 |
5.3 地理学译着的读者群体 |
5.4 着者与译者、编者、学者之间的交流 |
5.4.1 着者与译者的交流 |
5.4.2 译者与编者的交流 |
5.4.3 译者与学者的交流 |
5.5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
5.5.1 地理学共同体 |
5.5.2 商务印书馆促成了地理学共同体的形成 |
5.5.3 商务印书馆和地理学共同体的认同和交流 |
第六章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
6.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学科特征 |
6.1.1 地理学分支学科译着数量概观 |
6.1.2 区域地理译着 |
6.1.3 人文地理译着 |
6.1.4 自然地理译着 |
6.1.5 经济地理译着 |
6.1.6 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译着 |
6.1.7 游记类译着 |
6.1.8 地理学史译着 |
6.1.9 技术地理译着 |
6.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国别特征 |
6.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特征 |
6.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与地理学学术发展 |
6.4.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选题立足于学科发展需要 |
6.4.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呈现了西方地理学的学术成果 |
6.4.3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推进了我国地理学的发展 |
6.4.4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的出版时间间隔体现了中外地理学的交融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贡献 |
7.1.2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翻译出版的启示 |
7.2 研究贡献与展望 |
7.2.1 研究贡献 |
7.2.2 研究局限 |
7.2.3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统计表(1897-2012) |
附录二: 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国内外出版时间间隔统计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8)1978~2008: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术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专业转向:归属地理学 |
二 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走势 |
第一, 地理系所本身发生了变化, 而且存在着科研上的“短视”行为。 |
第二, 由学位管理方面的体制性摩擦所造成。 |
第三, 自然、人文事物本质差异所起的作用。 |
三 为现实服务:形势推动和主动介入 |
四 新学科新思潮对历史地理学的影响 |
1.环境考古学的影响 |
2.文化人类学的影响 |
3.社会学 (社会史) 的影响 |
4.环境史研究的影响 |
5.GIS技术的影响 |
五 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创新和突破 |
(9)基于Internet的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资源数字化及利用现状 |
1.1.2 人文地理学发展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信息检索基础理论 |
2.1 信息论 |
2.2 信息检索 |
2.2.1 文献的检索和利用 |
2.2.2 事实和数据的检索 |
2.3 Internet 信息检索 |
2.3.1 概念 |
2.3.2 数字资源 |
2.4 文献计量学 |
第三章 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平台构建 |
3.1 研究机构 |
3.1.1 国内相关研究机构 |
3.1.2 国外相关研究机构 |
3.2 搜索引擎 |
3.3 期刊 |
3.3.1 核心期刊 |
3.3.2 专业期刊 |
3.3.3 网上免费全文期刊 |
3.3.4 世界 TOP 的人文地理学期刊 |
3.4 相关数据库 |
3.4.1 综合性中文数据库 |
3.4.2 外文相关数据库 |
3.5 大型出版社 |
第四章 基于 Internet 的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平台的利用研究 |
4.1 各类型信息资源的利用 |
4.1.1 中文数据库的利用 |
4.1.2 外文数据库的利用 |
4.1.3 外文电子期刊的利用 |
4.1.4 出版社信息的利用 |
4.1.5 JCR 检索人文地理学期刊的利用 |
4.2 基于 Internet 的信息资源平台的应用 |
4.2.1 信息资源的整合 |
4.2.2 信息资源平台应用模式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总结 |
5.2 进一步研究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杭州大学地理系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引入苏联地理学的影响研究[D]. 李金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8)
- [2]诗缘侯仁之——交游诗词辑考及其科学社会史意蕴[J]. 丁超. 北京史学, 2019(01)
- [3]浙江高校地理学科发展特征及社会适应性改良[J]. 马仁锋,候勃,窦思敏,张悦.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1)
- [4]“史地学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J]. 范今朝.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6(01)
- [5]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坛档案[J]. 姜红伟. 诗探索, 2015(03)
- [6]陈桥驿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术成就——悼念我的导师陈桥驿先生[J]. 王永太. 中国地方志, 2015(05)
- [7]商务印书馆地理学译着出版研究(1897-2012)[D]. 肖超. 南京大学, 2014(07)
- [8]1978~2008: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学术评论[J]. 侯甬坚. 史学月刊, 2009(04)
- [9]基于Internet的人文地理学信息资源及其利用研究[D]. 谌群芳. 浙江大学, 2006(04)
- [10]比较城市学刍议[A]. 陈桥驿. 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辑)——中国古都学会2003年年会暨纪念太原建成250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