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色度学谈色彩调和(三)(论文文献综述)
郑生[1](2015)在《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中,城市的色彩信息(Urban Color Information)作为构成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表现着这个区域的地域文化、民族性格,承载着历史变迁、文化进步、美学特征等信息。关于城市色彩领域的研究和历程,从上个世纪至今,在国际国内上的发展也不过数十年的历史,而城市色彩在我国的实践和研究经历也表明我国与国外存在着迥然不同的具体情况和困境。联合国在2009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世界城市化展望2009年修正版》中称:“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三十多年中,城市化发展进程极快,超过了同期世界上的全部国家。”建国初期中国的城市化率水平不过在10%上下,即便到改革开放初年即1978年也仅仅只在18%左右,然而,到了2014年城市化的发展水平已接近60%,并且大中城市的规模和数目还在急剧扩张,这让中国城市的色彩风貌产生和形成了巨大的压力。传统的西方城市通常是一个规模不大,缓慢生长而成的城镇,发展脉络有着明晰的历史轨迹和建成史,反观之如今中国却出现了如同雨后春笋般、甚至是“空降模式”般的高速发展扩张的城市。针对城市色彩现状和发展形成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有研究机构逐步开展关于城市色彩的研究和相关实践工作,对城市色彩风貌的和谐和管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和有效作用。然而目前城市色彩设计并没有系统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往往仍带有个人经验化的倾向,不少城市色彩设计者根据经验“拍板”定方法,如仅仅使用这种经验的判断缺乏理性,使得制定的城市色彩设计难以做到客观和量化,缺乏可操作性。本文整理了近年我国编制完成和实施的111个城市色彩设计项目,经统计后重点剖析影响城市色彩实施性效果的设计方法和设计内容。以此为研究对象,并以城市色彩设计方法和项目后期可操作性之间的关系度为研究目标。在此基础上,得到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在设计内容中试图设计城市色彩理想值,并以推荐色谱作为设计主要元素,在后期建设中不具有可操作性;而是要基于城市色彩地理学理论,以城市色彩现状之中不可更改的区域作为基点,并基于此建立与之呼应协调的城市色彩体系,这样才具有可操作性。第二,在设计目标中确定城市色彩未来将达到的色彩面貌,以此建立一个色彩蓝图,在城市色彩设计中没有可操作性。而应该以分期和动态的模式进行城市色彩控制,分别建立近期、中期、远期目标。第三,在控制方法中仅仅通过城市功能分区、建筑功能等割裂的分区方式进行分区色彩控制,在后期可操作性不强。而应该以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色彩控制等级、大量型建筑进行分层次分级分对象的操作方式,建立如同城市规划体系中中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模式,形成行之有效的城市色彩管控模式和设计方法。第四,在采集方法中,城市色彩信息无选择性的采集和城市色彩接受者的主观判断缺失及混乱,这种采集方法与后期设计结果的对应无法掌控,更何谈城市色彩可操作性。而应该收集影响城市色彩的客观有效信息,并对城市色彩主观接受者进行详实、分层次的调研以获得有效的主观感知信息。第五,城市色彩设计的可操作性研究中,目前通过区分主色调、辅色调、点缀色等方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其他更多的通过规划设计师主观、经验的方法进行主观判断。可操作性中的重中之重为客观和量化,因此,建立一套客观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以可量化为核心要求,甚至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视觉景观容量理论确定城市色彩容量,进而走向参数化模式,将是当前解决城市色彩设计可操作性问题的核心策略。
徐行[2](1991)在《从色度学谈色彩调和(三)》文中指出七、配色的情感 蒙和斯佩瑟研究色彩调和以该配色能否给人快感为评定之尺度是有局限性的,考虑实际应用时倒不如快感以外的“吸引力”,“青春气息”等更起作用。 纳谷嘉信在60年代末曾从芒塞色立体任意抽出300包,组成100组三色配色,交男女各60名按38种评定尺度调查人们在观察配色时的情感因素。这37种尺度是: 上品/下品 清淡/浓妆 清薄/浓味 男性/女性 新鲜/陈旧 精明/愚蠢 平淡/奇拔 青春/暮气 明亮/暗淡
徐行[3](1990)在《从色度学谈色彩调和(二)》文中研究指明 五、奥司华特色彩调和论 奥司华特认为调和的色彩在他的色立体中有一定的秩序。扼要说明如下: 1.灰色调和 在无彩轴上等间隔的灰色或异间隔的灰色彼此是调和的。见图7,例如a— c—e;a—c—i;a—g—n或c—g—n等。 2.在等色相三角形上的调和 参阅图6如pa—pg—pn属于等白系列内的调和(第一个字母相同);
徐行[4](1990)在《从色度学谈色彩调和(一)》文中指出 ○两种以上色彩互相配合而构成图案,除了色觉本身,通常会使人勾起种种情感,连带产生一系列其他感觉,包括色彩之词是否调和。 ○ 调和是指色彩之间既有变化又有统一而寓变化于统一。调和是一种美,一种色彩之间内蕴秩序的美。
二、从色度学谈色彩调和(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色度学谈色彩调和(三)(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源起和背景 |
1.1.1 研究源起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 |
1.5 可行性研究 |
1.5.1 解决的关键技术 |
1.5.2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城市色彩设计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2.1 国外城市色彩设计研究实践 |
2.1.1 理论探讨 |
2.1.2 实践研究 |
2.2 国内城市色彩设计研究实践 |
2.2.1 城市色彩设计理论的引入与探讨 |
2.2.2 城市色彩设计的国内实践分类与研究 |
2.3 国内城市色彩设计成果统计 |
2.4 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基础问题解析 |
2.4.1 城市色彩设计理论基础 |
2.4.2 城市色彩设计概念和内涵 |
2.4.3 城市色彩设计类型 |
2.4.4 城市色彩设计政策保障 |
2.5 国内城市色彩设计实施案例分析 |
2.5.1 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城市环境色彩设计案例分析 |
2.5.2 北京南锣鼓巷历史文化保护区传统色彩风貌保护设计案例分析 |
2.6 国内城市色彩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近期发展趋势 |
2.7 本章小结 |
3 城市色彩设计的可操作性技术体系问题解析 |
3.1 城市色彩设计可操作性的要素内容 |
3.1.1 城市色彩设计可操作性的概念及其内涵 |
3.1.2 城市色彩设计可操作性的要素要求内容 |
3.2 城市色彩设计调查与分析 |
3.2.1 城市色彩设计调查 |
3.2.2 城市色彩设计调查问题 |
3.3 城市色彩主色调困惑 |
3.4 城市色彩设计分区模式机械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策略探讨 |
4.1 可操作性城市色彩设计目标定位与设计思路 |
4.1.1 设计思路 |
4.1.2 目标定位 |
4.2 可操作性城市色彩设计的原则 |
4.2.1 客观性原则 |
4.2.2 可量化原则 |
4.2.3 规模与设计方法对应原则 |
4.3 可操作性城市色彩设计方法 |
4.3.1 城市色彩设计数据采集 |
4.3.2 城市色彩设计目标 |
4.3.3 城市色彩设计内容 |
4.3.4 城市色彩设计控制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案例探讨——攀枝花城市色彩设计 |
5.1 攀枝花市城市概况 |
5.1.1 攀枝花市自然环境条件 |
5.1.2 攀枝花城市文化和历史背景 |
5.1.3 攀枝花现状色彩分布和现状色彩解读 |
5.1.4 攀枝花城市空间结构及规划设计概况 |
5.1.5 攀枝花城市色彩接受者色彩感知 |
5.2 攀枝花市城市色彩客观基点的确定 |
5.2.1 空间结构及区域中心 |
5.2.2 城市文化和历史区域 |
5.2.3 色彩现状良好区域 |
5.3 攀枝花城市色彩地图 |
5.4 可操行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和控制介绍 |
5.4.1 宏观层面 |
5.4.2 中观层面 |
5.4.3 微观层面 |
5.4.4 干坝塘片区城市色彩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语与研究展望 |
6.1 结语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问卷调查表 |
C. 攀枝花城市色彩设计文本(节选) |
四、从色度学谈色彩调和(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可操作性目标的城市色彩设计方法研究[D]. 郑生. 重庆大学, 2015(06)
- [2]从色度学谈色彩调和(三)[J]. 徐行. 印染, 1991(01)
- [3]从色度学谈色彩调和(二)[J]. 徐行. 印染, 1990(06)
- [4]从色度学谈色彩调和(一)[J]. 徐行. 印染, 19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