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天文因素与灾害群发的机制过程分析四川盆地西部洪水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雷刚旭[1](1991)在《从天文因素与灾害群发的机制过程分析四川盆地西部洪水趋势》文中研究指明自然灾害本身有其显着的特点和规律,主要为:突发性、地域性、群发性和准周期性。特别是主灾害往往可以诱发一种或数种次生灾害;这种非孤立的群发现象,以及灾害发生的准周期规律与天文因素密切相关,已被众多的研究所揭示。我国的研究成果认为:天文因素变化在全球变化的成因中有着极为重点的地位,而天文因素往往是属于初始的、带有根本性的因子。本文即以此分析四川盆地西部洪水问题。
冯利华[2](1998)在《洪水成因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近年来,科学家们已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洪水遥相关因素的研究上,扩大了洪水成因的研究范围,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洪水的影响因素多而复杂,故这些研究往往侧重于单因素分析,洪水成因研究进展缓慢。文章对洪水成因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作了评述和前景展望
冯利华[3](2000)在《洪水前兆的初步探讨》文中指出根据历史洪水和现有研究 ,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洪水前兆 ,可以为洪水预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同时指出 ,为了提高预报精度 ,必须对洪水前兆进行综合分析 ,去伪存真 ,最终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
冯利华[4](1998)在《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江流域水资源的丰枯变化是受多种因子的制约和影响的。这些因子包括前冬海温距平场、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ENSO现象、青藏高原热状况、火山爆发、大气环流异常、半球间宏观天气系统、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地极移动、太阳黑子活动、太阳质子耀斑、近日点交食年、天文周期、九星会聚和星际引力等。长江流域水资源的丰枯变化对这些因子都具有较好的响应。
杨惠[5](2007)在《四川核电站可能最大暴雨及可能最大洪水计算方法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可能最大暴雨与可能最大洪水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现状。列举了各种计算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并分析了其优缺点。然后以四川核电站厂址以上的5个断面控制流域为例,推求这5个流域的PMP、PMF以及区间PMF,重点探讨了当地暴雨放大方法和暴雨移植放大方法推求PMP的计算方法。论文在当地暴雨放大方法和暴雨移植放大方法推求PMP过程中,对当地暴雨放大分别采用水汽效率因子放大和水汽风速联合放大方法进行放大推求可能最大暴雨(PMP)。暴雨移置放大中选用“81.7”罕见特大暴雨为移置对象,放大方法采用水汽放大。暴雨移置改正采用流域形状的改正、水汽改正、高程水汽改正。结合多个生产项目比较PMP的各种计算方法,推荐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选用暴雨移置放大方法推求PMP。将推求的可能最大暴雨与国内外各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可能最大暴雨做了分析比较,进行了合理性分析,推荐了较为合理、可靠的PMP成果。本次产、汇流方案的制定采用新安江模型。根据本流域大暴雨以及相应洪水资料,建立产、汇流方案,依照可能最大洪水的地区组成来推求区间以及核电站厂址可能最大洪水。最后对推求的区间和厂址的可能最大洪水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与国外各大中型水库的可能最大洪水做了分析比较,推荐了较为合理、可靠的PMF成果供工程设计采用。论文的研究成果直接为四川核电厂址的设计提供依据,文中采用的可能最大暴雨暴的计算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类似地区。
杨振[6](2005)在《虎跳峡水电站可能最大暴雨及可能最大洪水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中的规定,对于一级大型土石坝,应以可能最大洪水(PMF)或重现期10000年作为校核洪水标准。虎跳峡水电站大坝工程属一级大型土石坝。 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可能最大暴雨与可能最大洪水计算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接着,本文论述了采用当地暴雨放大方法和组合暴雨放大方法推求虎跳峡水电站可能最大暴雨(PMP)。当地暴雨放大分别采用水汽效率因子放大和水汽风速联合放大方法进行放大推求可能最大暴雨(PMP)。 本文还探讨采用统计试验研究方法随机模拟出万年一遇特大暴雨与组合暴雨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对组合暴雨方法做出合理的分析。 产、汇流方案的制定分别采用新安江模型和综合单位线两种模型进行多方案比较。根据本流域大暴雨以及相应洪水资料,建立产、汇流方案,依照可能最大洪水的地区组成来推求水电站坝址可能最大洪水。 最后,本文对所推求的可能最大暴雨和可能最大洪水成果进行了成果合理性分析。论文的研究成果直接为虎跳峡水电站的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何爱平[7](2002)在《中国灾害经济:理论构架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灾害问题的严重化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促使各国不得不日益重视采取相关的行动来减轻灾害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类型齐全,且频次高、强度大、影响面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人为灾害也呈不断恶化的趋势,频繁发生的灾害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制约因素。因此,开展灾害经济研究,从灾害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减灾防灾问题,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实践意义。 目前,我国灾害经济问题研究表现出如下一些特征:一是现阶段对灾害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局限于自然科学界对灾害的成因机理和防控技术方面的探索,对人为或社会灾害的研究极少且真正参与研究灾害经济问题的经济学界人士相当少见。二是单纯从灾害发生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灾害问题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导致灾害严重化的经济原因缺乏足够的重视。三是基本上处于分散的、各专业范围(如水利、地震、农业等部门)研究的局面,对中国灾害经济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国内尚未开展。 从经济学界来看,迄今为止,经济学仍被认为是探求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学科,经济学界对类似于灾害引起的经济负增长或负发展等减值经济现象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因此,对灾害经济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不仅是灾害科学的薄弱环节,也是经济学科的薄弱环节。本文以我国愈演愈烈的灾害为背景,对灾害经济的理论构架与研究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性研究,论证了“灾害风险最小化”的“深绿色”经济发展模型。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灾害经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搏士学位论文系统开展实证研究,并以生态最为脆弱的西部作为典型地区,全面研究西部地区的灾害整体,针对性地提出了西部地区减灾防灾的经济对策。 全文分五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理论创新如下: 丑.灾害经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论述了开展灾害经济研究的重大意义。指出灾害经济研究不仅是当代经济发展与减灾实践的必然要求,而且有助于克服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狭隘性和不足之处,完善经济学的研究目标,丰富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2.灾害经济分析的理论构架与研究方法。由于目前灾害经济研究正处于初创阶段,有关灾害经济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开展灾害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尚未形成完整规范体系。因此,本章首先澄清并梳理了有关基本概念,初步建立了灾害经济理论构架,并论证了灾害经济研究的方法论体系。 3.灾害的社会经济根源。在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反思基础上,考察了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致灾效应,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灾害的产生,指出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产生环境灾变的两大原因。 4.“灾害风险最小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分析。评析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全面论证了“灾害风险最小化”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型,进而提出了实现灾害风险最小化的合理途径。 5.中国灾害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实证分析。在总结中国灾害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灾害形成的自然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运用大量翔实的最新统计资料,对中国灾害经济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灾害风险作了概略评估。 6.西部地区灾害经济问题研究。西部地区的灾情极为严重,已成为这一地区脱贫的枷锁,致富的侄桔,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西部地区的灾害经济状况事关整个中华民族存亡和今后几百年发展的大计。因此;西部的灾害经济问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本章对西部地区灾情现状、灾害成因及减灾防灾的对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冯利华[8](2001)在《江淮流域大洪水的因子分析及成因链初步构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 ,提出了洪水成因链的概念 ,分析了各个物理因子对江淮洪水的影响。指出影响江淮洪水的物理因子都是层层相接、环环相扣的 ,它们组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洪水成因链。成因链上物理因子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和消长作用 ,导致成因链上各个因子的致洪理论都不能完全地自圆其说 ,因而也无法完全确定地用于洪水预测。只有深入探讨洪水成因链上物理因子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和消长作用 ,对它们进行全面综合的诊断分析 ,才能提高江淮洪水预测的准确率。
冯利华,胡忠行[9](2002)在《洪水影响因子的消长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提出了洪水影响因子消长作用的概念。洪水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组合关系 ,因而表现出复杂的消长作用。正是这种消长作用 ,使影响因子与洪水之间既具有一定的关系 ,又没有一一确定的关系 ,从而使根据单一因子进行洪水预测的准确率始终难以提高。消长作用的认识对影响因子全面综合的诊断分析有所裨益
王少凯[10](2020)在《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宏观界面是在多营力控制下形成并赋存于黄土结构表层及内部的黄土结构面,是黄土非均质、各向异性和非线性的体现,也是其发生侵蚀、灾变的几何物理边界。其广泛发育在黄土高原,又以被地震断裂区、沟谷侵蚀区、地貌转换区和人类活动区激活而造成灾害严重而着称。本文以黄土地质灾害易发高发的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在大量野外地质调查、现场勘探、地质编绘和遥感解译等方法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黄土宏观界面和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结合该区构造运动、地震活动、自然地理环境、黄土结构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影响因素,研究了黄土宏观界面、区域地质构造和黄土滑坡三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黄土滑坡群的分区群发机制、空间就位机制,以及黄土滑坡单体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发现了11种黄土高原常见的斜坡结构类型,统计了黄土高原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黄土宏观界面13,798条(组),并归纳总结了黄土宏观界面的7种成因、18种类型,获取了各类界面的分布特征、切割类型和几何属性,给出了黄土宏观界面的划分标准,并以此标准划分出黄土宏观的5级界面;此外,通过对7,495条(组)黄土构造节理的几何产状统计,编制了黄土高原构造节理玫瑰花图,发现了6组优势节理,并根据40区共轭构造节理的几何特征,反演出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2)获取了研究区14,544个黄土滑坡,编制了黄土滑坡分布图,并根据地质构造、地震、土性和滑坡密度等影响因素,划分出黄土高原8个黄土滑坡易发区,并总结出各易发区的群发规律;此外,基于黄土高原及周边GPS数据,通过对甘青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汾渭地堑构造运动情况进行数值模拟,获取了三个地块变形、应力-应变以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阐释了地质构造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的控制关系,并提出了不同构造特征下黄土宏观界面控制黄土滑坡发生的7种模型。(3)系统分析了泾阳南塬529条塬边裂缝空间分布特征和1971年引水灌溉以来发生的111个黄土滑坡的时空分布特征,得出了黄土台塬裂缝走向受黄土塬边斜坡走向控制,滑坡滑向严格受塬边斜坡倾向控制;依据塬边裂缝的集合特征,预测了临滑体的分布规律和塬边裂缝的演化规律;通过对泾阳南塬地貌面、地下水面、后缘裂缝及黄土滑坡群的发生及特征,获取了黄土台塬地区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即“界面组合→临滑体→滑坡→界面开启→滑坡群”。(4)系统调查了449个黄土斜坡,提出了黄土崩塌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初始期→裂缝期→崩落期→堆积期”;通过对典型台塬区、冲沟内的黄土宏观界面控滑实例分析,总结了9种不同黄土宏观界面和不同易滑层组合控制的滑坡类型,提出了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即分离界面与易滑层的组合控制了黄土滑坡的原型、厚度和规模。(5)利用黄土高原水文地质特征并结合黄土滑坡过程,提出了静水压力和动水渗透应力是黄土滑坡的“主凶”,并通过不同滑坡形成的不同阶段对比,揭示了“缝→洞→沟→滑”的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提出了在黄土灾害孕育的不同阶段,黄土宏观界面充当着起裂面、渗水优势通道、侵蚀通道、储水廊道、隔水板、母体分割面、坡体分离面、滑体承载面、滑体扩容面和灾害放大面等角色。
二、从天文因素与灾害群发的机制过程分析四川盆地西部洪水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天文因素与灾害群发的机制过程分析四川盆地西部洪水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3)洪水前兆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洪水前兆 |
1.1 太阳黑子活动 |
1.2 太阳质子耀斑 |
1.3 日食 |
1.4 近日点交食年 |
1.5 超新星 |
1.6 天文周期 |
1.7 九星会聚 |
1.8 星际引力 |
1.9 大气环流异常 |
1.1 0 热带气旋 |
1.1 1 西太平洋暖池 |
1.1 2 前冬海温距平场 |
1.1 3 ENSO现象 |
1.1 4 地球自转速率 |
1.1 5 地极移动 |
1.16地磁异常 |
2 结语 |
(5)四川核电站可能最大暴雨及可能最大洪水计算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标 |
1.2 理论基础 |
1.2.1 可能最大暴雨(PMP) |
1.2.2 可能最大洪水(PMF) |
1.2.3 特大暴雨及洪水的成因分析 |
1.3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 PMP/PMF研究现状 |
2.1 PMP/PMF研究进展 |
2.1.1 国外 PMP/PMF研究进展 |
2.1.2 国内PMP/PMF研究进展 |
2.2 PMP研究现状 |
2.2.1 PMP计算方法分析 |
2.2.2 PMP估算方法的进展 |
2.3 PMF的研究现状 |
2.3.1 PMF的计算方法现状 |
2.3.2 PMF计算方法分析 |
2.4 PMP/PMF成果的合理性检查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 |
3.1 流域基本情况 |
3.2 气象概况 |
3.3 水文气象资料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可能最大暴雨的推求 |
4.1 典型暴雨分析 |
4.1.1 1981年7月四川上寺暴雨 |
4.1.2 1998年8月典型暴雨 |
4.2 当地暴雨放大 |
4.2.1 水汽效率放大 |
4.2.2 水汽风速放大 |
4.2.3 当地暴雨放大成果 |
4.3 暴雨移置放大 |
4.3.1 1981年7月上寺暴雨天气形势 |
4.3.2 移置可能性分析 |
4.3.3 移置改正 |
4.3.4 暴雨放大 |
4.4 可能最大暴雨成果合理性分析及成果推荐 |
4.5 可能最大暴雨的时空分配 |
4.5.1 可能最大暴雨的时程分配 |
4.5.2 可能最大暴雨的空间分布 |
4.6 PMP计算方法推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能最大洪水(PMF)的推求 |
5.1 资料选择和流域划分 |
5.2 模型选择 |
5.3 新安江模型原理 |
5.4 模型参数率定 |
5.5 断面可能最大洪水计算 |
5.6 区间相应洪水计算 |
5.7 可能最大洪水及区间相应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 |
5.7.1 可能最大洪水成果合理性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虎跳峡水电站可能最大暴雨及可能最大洪水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目标 |
1.1.1 技术目标 |
1.1.2 科学目标 |
1.2 科学及技术理论基础 |
1.2.1 技术要求 |
1.2.2 可能最大暴雨(PMP)与可能最大洪水(PMF)的定义 |
1.2.3 特大暴雨及洪水的成因分析 |
1.3 国内外 PMP/PMF研究现状 |
1.3.1 PMP的计算方法现状 |
1.3.2 PMF的计算方法现状 |
1.3.3 PMP/PMF计算方法简述 |
1.3.3.1 暴雨移置法 |
1.3.3.2 当地暴雨放大 |
1.3.3.3 概化估算法 |
1.3.3.4 热带地区 PMP估算 |
1.3.3.5 可能最大洪水推求 |
1.3.4 PMP/PMF成果的合理性检查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虎跳峡地区基本情况 |
2.1 流域基本情况 |
2.2 气象特性 |
2.2.1 流域气象概况 |
2.2.2 坝址气象特征 |
2.3 洪水特征 |
2.4 水文、气象资料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可能最大暴雨的推求 |
3.1 可能最大降雨(PMP)的地区组成 |
3.2 当地暴雨放大 |
3.2.1 典型暴雨分析 |
3.2.2 水汽效率放大 |
3.2.3 水汽风速放大 |
3.3 组合暴雨放大 |
3.3.1 方法概念 |
3.3.2 适用条件 |
3.3.3 典型暴雨的选择及组合暴雨的合理性分析 |
3.3.4 组合暴雨的极大化 |
3.4 暴雨过程的统计试验研究 |
3.4.1 暴雨过程的随机模拟方法 |
3.4.2 设计暴雨过程的选择 |
3.5 可能最大暴雨成果比较及成果推荐 |
3.6 可能最大暴雨的时面分布 |
3.6.1 可能最大暴雨的时程分布 |
3.6.2 可能最大暴雨的空间分布 |
3.7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可能最大洪水 PMF的推求 |
4.1 新安江模型 |
4.1.1 新安江模型 |
4.1.1.1 子流域划分 |
4.1.1.2 模型选择 |
4.1.1.3 蒸散发计算 |
4.1.1.4 产流量计算 |
4.1.1.5 分水源计算 |
4.1.1.6 汇流计算 |
4.1.2 参数率定 |
4.1.3 区间可能最大洪水推求 |
4.2 单位线法 |
4.2.1 方法概述 |
4.2.1.1 子流域划分 |
4.2.1.2 产流计算 |
4.2.1.3 直接径流汇流计算 |
4.2.1.4 地下径流汇流计算 |
4.2.1.5 河道汇流计算 |
4.2.2 参数率定 |
4.2.3 区间可能最大洪水推求 |
4.3 两种模型的比较 |
4.4 坝址可能最大洪水的推求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成果合理性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灾害经济:理论构架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灾害经济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 灾害问题的严重性 |
1.2 灾害经济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1 西方灾害经济问题的研究状况 |
1.2.2 中国灾害经济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 灾害经济问题研究的重大意义 |
1.3.1 当代经济发展与减灾实践的必然要求 |
1.3.2 发展与完善当代经济学的客观需要 |
2 灾害经济分析的理论构架与研究方法 |
2.1 基本概念辨析 |
2.1.1 灾害与灾害经济 |
2.1.2 灾害学与灾害经济学 |
2.1.3 环境、生态与灾害经济研究 |
2.1.4 脆弱性与易损性 |
2.1.5 灾害风险 |
2.1.6 灾害损失与减灾效益 |
2.2 灾害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
2.2.1 灾害经济的动态性 |
2.2.2 灾害经济的区域性 |
2.2.3 灾害经济的对立统一 |
2.2.4 灾害危害的必然性 |
2.2.5 灾害损失的可减性 |
2.3 灾害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
2.3.1 统计物理学理论 |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3 交换权利理论 |
2.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2.4.1 灾害经济研究的技术路线 |
2.4.2 灾害经济研究的具体方法 |
3 灾害的社会经济根源 |
3.1 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反思 |
3.2 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致灾效应 |
3.3 灾害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
3.4 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
4 “灾害风险最小化”经济发展理论模型 |
4.1 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 |
4.1.1 经济增长方式的局限性 |
4.1.2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弊端 |
4.1.3 “外部治理模式”的局限性 |
4.2 “灾害风险最小化”经济发展理论模型的构建 |
4.2.1 发展模式的基本构想 |
4.2.2 理论模型 |
4.3 灾害风险最小化的合理途径 |
4.3.1 减灾行为的总体评价 |
4.3.2 减灾防灾对策与措施 |
5 中国灾害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实证分析 |
5.1 中国灾害经济的基本特征 |
5.2 中国灾害经济成因分析 |
5.2.1 灾害形成的自然背景 |
5.2.2 灾害形成的社会经济背景 |
5.3 中国灾害经济的实证分析 |
5.3.1 自然灾害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5.3.2 我国环境灾害的经济损失研究 |
5.3.3 人为灾害损失 |
5.4 未来环境变化的致灾风险评估 |
6 中国西部地区灾害经济问题研究 |
6.1 西部地区的灾情现状 |
6.1.1 气候灾害频仍 |
6.1.2 地质灾害活跃 |
6.1.3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
6.2 西部地区灾害经济的成因分析 |
6.2.1 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
6.2.2 经济系统的易损性 |
6.2.3 人类活动的破坏性 |
6.3 东部灾害向西部的转移 |
6.3.1 资源开发付出生态代价 |
6.3.2 直接向西部转移污染企业 |
6.4 西部地区减灾防灾的经济对策 |
6.4.1 降低灾害风险,营造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 |
6.4.2 构建经济发展与减灾相协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
6.4.3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减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
6.4.4 构建受益者对西部的生态补偿机制 |
6.4.5 有效控制环境灾害西移转嫁 |
7 结语 |
7.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7.2 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参考文献 |
本人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成果 |
后记 |
(8)江淮流域大洪水的因子分析及成因链初步构造(论文提纲范文)
1 江淮流域的洪水成因链 |
1.1 下垫面 |
1.2 亚洲季风 |
1.3 副高 |
1.4 阻高 |
1.5 青藏高压 |
1.6 厄尔尼诺事件 |
1.7 信风 |
1.8 地球自转速度 |
1.9 地热释放 |
1.10 天文周期 |
1.11 行星运动 |
1.12 九星会聚 |
1.13 太阳黑子活动 |
1.14 日食 |
1.15 近日点交食年 |
1.16 火山爆发 |
2 江淮洪水与物理因子的关系讨论 |
(9)洪水影响因子的消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洪水影响因子的消长作用 |
1.1 与太阳辐射有关的因子 |
(1) 火山爆发 |
(2) 日食 |
(3) 太阳黑子活动 |
(4) 九星会聚 |
1.2 与厄尔尼诺事件有关的因子 |
(1) 信风 |
(2) 地球自转速度 |
(3) 地热释放 |
(4) 天文周期 |
1.3 与亚洲季风有关的因子 |
(1) 副高 |
(2) 阻高 |
(3) 青藏高压 |
2 结语 |
(10)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科学问题 |
1.3 研究现状 |
1.3.1 黄土宏观界面的提出与发展历程 |
1.3.2 黄土滑坡群发机制研究现状 |
1.3.3 黄土高原区域构造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黄土宏观界面及其发育特征 |
2.1 黄土高原常见斜坡地质结构 |
2.2 黄土宏观界面定义 |
2.3 黄土宏观界面的成因及类型 |
2.3.1 宏观界面成因 |
2.3.2 宏观界面类型 |
2.4 黄土宏观界面的分布特征 |
2.4.1 黄土宏观界面的斜坡分布特征 |
2.4.2 黄土宏观界面的区域分布特征 |
2.4.3 黄土宏观界面密度分布特征 |
2.5 黄土宏观界面级别划分 |
2.6 黄土构造节理 |
2.6.1 黄土高原构造节理分布特征 |
2.6.2 黄土高原全新世构造应力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黄土滑坡的空间分布特征 |
3.1 黄土滑坡的分布状态 |
3.1.1 时间分布状态 |
3.1.2 空间分布状态 |
3.2 黄土滑坡的分区影响因素 |
3.2.1 地质构造分区 |
3.2.2 地震分区 |
3.2.3 粒度分区 |
3.2.4 降雨分区 |
3.2.5 地貌分区 |
3.2.6 人类活动分区 |
3.2.7 黄土滑坡密度分区 |
3.3 黄土滑坡的区带群发规律 |
3.3.1 临夏-陇西-天水群发带 |
3.3.2 西宁-兰州-定西群发带 |
3.3.3 靖远-西吉-静宁群发带 |
3.3.4 海原-固原-平凉群发带 |
3.3.5 陇东群发区 |
3.3.6 陕北群发区 |
3.3.7 吕梁群发区 |
3.3.8 汾渭盆地群发带 |
3.3.9 区域分布规律总结 |
3.4 地貌结构控制黄土滑坡区带集中 |
3.4.1 塬、梁、峁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2 黄土丘陵陡坡控滑特征 |
3.4.3 河流冲蚀的边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4 冲沟侵蚀的两侧斜坡控滑特征 |
3.4.5 实例分析 |
3.5 地震活动造成黄土滑坡成片集中 |
3.6 人类活动增大滑坡发育的密度和加重灾难 |
3.6.1 城镇建设 |
3.6.2 交通建设 |
3.6.3 能源开发 |
3.6.4 水利建设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Ⅰ级界面与黄土滑坡分区群发机制 |
4.1 数值模拟的意义 |
4.1.1 黄土高原构造背景简析 |
4.1.2 方法的应用和软件的选取 |
4.2 计算模型和参数选取 |
4.2.1 边界条件 |
4.2.2 建立模型 |
4.2.3 参数选取与网格划分 |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类型 |
4.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1 地块变形与结果分析 |
4.3.2 地块应力和应变特征分析 |
4.3.3 地应力场分析 |
4.4 区域构造应力控制黄土滑坡分带高发 |
4.4.1 甘青地块黄土滑坡分区群发特征 |
4.4.2 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3 鄂尔多斯地台隆起南带黄土滑坡群发影响 |
4.4.4 汾渭地堑黄土滑坡群发特征 |
4.4.5 地质构造与滑坡群发的关系总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Ⅱ级界面与黄土滑坡的空间就位机制 |
5.1 黄土台塬区地质背景 |
5.1.1 泾阳南塬塬区特征和地层岩性 |
5.1.2 泾阳南塬形成的构造基础 |
5.2 泾阳南塬塬边裂缝的空间分布规律 |
5.2.1 台塬裂缝类型及分布特征 |
5.2.2 台塬裂缝分级与分类 |
5.2.3 塬边裂缝演化规律 |
5.3 台塬滑坡的时空分布规律 |
5.3.1 滑坡的调查资料和方法 |
5.3.2 泾阳南塬滑坡的时间分布规律 |
5.3.3 泾阳南塬滑坡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4 灌溉和降雨对滑坡的影响 |
5.4 泾阳南塬黄土滑坡的群发特征 |
5.4.1 典型滑坡群 |
5.4.2 泾阳南塬滑坡特征参数 |
5.5 黄土滑坡群的空间就位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和内在灾变机制 |
6.1 黄土崩滑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 黄土滑坡的原型控制机制 |
6.2.1 斜坡中的黄土宏观界面 |
6.2.2 黄土宏观界面控滑模型 |
6.2.3 黄土滑坡的结构体孕滑模式 |
6.2.4 不同规模黄土滑坡控滑模型 |
6.3 黄土斜坡水文地质结构特征 |
6.3.1 水气分离面的基本模式 |
6.3.2 表水入渗改变斜坡水文地质结构 |
6.3.3 水文地质界面的变动改变黄土特性 |
6.3.4 台塬区黄土滑坡失稳的起始动力探讨 |
6.4 黄土滑坡的内在灾变机制 |
6.4.1 黄土滑坡-界面的演化模式 |
6.4.2 黄土宏观界面的灾变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从天文因素与灾害群发的机制过程分析四川盆地西部洪水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天文因素与灾害群发的机制过程分析四川盆地西部洪水趋势[J]. 雷刚旭. 大自然探索, 1991(04)
- [2]洪水成因研究进展[J]. 冯利华.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98(01)
- [3]洪水前兆的初步探讨[J]. 冯利华. 灾害学, 2000(01)
- [4]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响应研究[J]. 冯利华. 大自然探索, 1998(02)
- [5]四川核电站可能最大暴雨及可能最大洪水计算方法的研究[D]. 杨惠. 河海大学, 2007(05)
- [6]虎跳峡水电站可能最大暴雨及可能最大洪水计算方法研究[D]. 杨振. 河海大学, 2005(02)
- [7]中国灾害经济:理论构架与实证研究[D]. 何爱平. 西北大学, 2002(02)
- [8]江淮流域大洪水的因子分析及成因链初步构造[J]. 冯利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1(03)
- [9]洪水影响因子的消长作用[J]. 冯利华,胡忠行. 灾害学, 2002(02)
- [10]黄土宏观界面及其控灾机制研究[D]. 王少凯. 长安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