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压粘滑现象对电液比例流量阀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吉星宇[1](2021)在《比例流量阀控制器及死区补偿策略研究》文中认为比例流量阀由于性能好,价格低被广泛应用于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流量中位死区,且死区呈现时变非线性等特点,对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特性影响极大。比例控制器作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核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对比例流量阀进行死区补偿。但由于比例控制器的死区补偿功能多为定值补偿,会导致输入范围减小,存在过补偿、欠补偿等问题。本文针对当前比例控制器对比例流量阀进行死区补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性插值法的死区补偿策略,并且将该策略应用于所研制的比例流量阀控制器进行死区补偿。设计了比例流量阀控制器,对电路模块进行Multisim仿真,使用Altium Designer(AD)完成了比例流量阀控制器PCB板的设计,并试验验证了电路原理的正确性。对比例流量阀控制器进行软件设计,包括下位机和下上位机软件设计。下位机使用Code Composer Studio(CCS)对比例流量阀控制器所使用的芯片TMS320F28335进行模块化设计;上位机使用Visual C++(VS)设计,通过上位机可以更改颤振频率、幅值等控制参数,提高了比例流量阀控制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搭建了以比例流量阀控制器为控制核心的比例流量阀液压回路试验台,并进行了电流闭环试验、颤振试验。试验表明:电流闭环能够改善电磁铁电流的线性度(从3%减小到0.3%);独立颤振可以有效地减小静态流量曲线的滞环(2MPa阀口压差时,从9.1%减小到4.4%)。通过试验验证了比例流量阀控制器硬件和软件的合理性、可行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线性插值的死区补偿策略,根据流量期望值和当前阀口压差,计算得出输入电压校正值,并以此校正电压值调节PWM波占空比,改变比例流量阀的阀口开度,从而达到死区补偿的目的。采用所搭建的比例流量阀液压回路试验台,进行比例流量阀控制器的死区补偿试验,以2MPa阀口压差下的试验结果为例,经过补偿,静态流量曲线正行程的线性度从7.61%降低到2.93%,返行程的线性度从10.04%降低到3.40%,正行程死区从44.0%降低到2.0%,返行程死区从34.8%降到1.0%,滞环从4.8%降为1.6%。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比例流量阀控制器对比例流量阀的死区补偿效果较好,不会减小输入范围,在阀的正、返行程死区差别较大情况下,依然有很好的补偿效果,而且对静态流量曲线的滞环、线性度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所提出的基于双线性插值法的死区补偿方法的可行性。
吴强[2](2020)在《具有死区补偿功能的电液比例流量阀控制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液比例流量阀因其抗污染能力强、成本低、工作性能优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中,其特点是输出与输入信号成正比,然而该阀实际工作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死区,会严重影响其控制性能。电液比例控制器作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大脑”,可方便地实现电液比例流量阀的位置控制、输出流量控制等,但目前国内外成熟的比例流量阀控制器设计中并没有考虑电液比例流量阀的死区问题。针对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一种具有死区补偿功能的电液比例流量阀控制器设计方案,搭建了控制器软、硬件平台,并提出一种应用于工程实际中的死区补偿算法,对此做了仿真和实验研究。本文首先提出了控制器硬件设计总体方案,以TMS320F28335微处理器为核心设计了电液比例控制器硬件电路。包括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电路、功率放大电路、电流反馈电路、位移传感器调制解调电路、电源管理电路、高频脉宽调制驱动电路,并分析了高频脉宽信号中的颤振电流,实验分析了控制器主要模块的正确性。紧接着,提出了软件设计总体方案,运用CCS编程软件编写控制器软件代码,主要包括系统时钟初始化、看门狗初始化、PWM信号输出模块、ADC模块、中断服务程序。其中中断服务程序包含了数字PID控制算法以及ADC采样结果转换等程序,是比例控制器软件程序的关键组成。其次以电液比例方向阀为例,分析了比例流量阀的死区模型,并对传统的死区补偿方法做了深入学习,提出了一种无须位置反馈,仅依靠压差反馈的死区补偿策略。将死区补偿分为基准压差和非基准压差条件下的补偿,并在非基准压差条件下定义修正系数β来修正因压差变化而引起的误差,理论论证了修正系数β可以很好的避免过补偿现象。通过在所设计的比例控制器中编写死区补偿算法,设计了数字补偿器。建立了比例方向阀流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在不同阀口压差条件下对补偿前后比例方向阀动、静态特性进行了仿真,证明了不同阀口压差确实会引起死区范围的变化,验证了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分别搭建比例电磁铁实验台,比例方向阀实验台,对死区补偿算法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以及死区补偿前后比例方向阀流量控制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与仿真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补偿方法的有效性以及所设计的数字补偿器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具有死区补偿功能的数字电液比例流量阀控制器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可以有效地减小死区到3.5%。
胡迪[3](2019)在《新型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简称:干式DCT)凭借其较高的燃油效率和简单的内部结构,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传统干式DCT液压系统存在着结构复杂及起步、换挡性能差等缺点严重制约着它的发展。因此,研究开发新型的干式DCT液压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干式DCT液压系统。在供油系统上,采用电动机、液压泵、蓄能器协同工作的方式;在液压油路方面,减少电磁阀的数量,使得系统更加简化,降低成本;在离合器控制方面,对奇数挡离合器K1和偶数挡离合器K2分别采用位移控制方式和压力控制方式。论文首先针对干式DCT离合器K1位移控制,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阶跃、正弦响应特性。其次,根据DCT的换挡过程中离合器K1、K2结合点、打滑点的工作状态,将换挡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建立每个阶段的动力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常规PID控制器,仿真分析阶跃信号下DCT的换挡特性以及离合器K1、K2的控制特性,发现采用位移控制的离合器K1的响应特性和抗干扰性能均好于采用压力控制的离合器K2。最后,建立了新型干式DCT总成AMESim仿真模型及整车模型,分析换挡阀复位弹簧刚度和位移精度及选挡滑阀位移与PPV1压力的响应,分析电动机、定量泵及蓄能器供油系统压力变化特性,分析车辆换挡过程中发动机、变速器的转速、转矩变化、以及该过程离合器K1、K2不同重叠程度下的扭矩及转速变化。本课题研究设计的新型干式DCT液压系统具有良好的换挡特性,在简化系统结构的同时,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有效的解决传统干式DCT存在的诸多问题,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干式DCT的推广和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瞿道海[4](2019)在《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模型及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民对汽车驾驶舒适性、动力性以及燃油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金属带式大功率密度无级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以其使发动机时刻按最佳燃油经济或最佳动力特性曲线工作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受到市场青睐,国内外大型汽车和自动变速器公司都致力于开发出新一代大功率密度CVT。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是CVT的关键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搭载CVT的车辆能否实现理想的驾驶舒适性、动力性以及燃油经济性等。此外,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开发方面,国内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本文依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轿车用新一代大功率密度无级变速器联合研发”(2014DFA70170),对CVT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模型及性能优化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开展和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变速器控制单元(Transmission Control Unit,TCU)电磁阀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分析了CVT对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设计了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液压原理简图。从产业化的角度,建立了TCU电磁阀控制策略。通过离合器结合、液力变矩器锁止以及全球统一轻型车测试工况(Worldwide-harmonized Light vehicles Test Cycle,WLTC)等试验,验证了建立的TCU电磁阀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建立的TCU电磁阀控制策略可以很好的实现CVT对电液比例控制系统的功能需求。(2)对压力滑阀节流区域模型以及配合间隙对其工作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压力滑阀节流区域稳态液动力数学模型,考虑滑阀与阀体配合间隙,构建了滑阀节流区域流场计算模型,搭建了试验测试平台,验证了考虑配合间隙的滑阀节流区域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考虑配合间隙的滑阀节流区域模型仿真与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基于验证的模型,分析了配合间隙对压力滑阀节流区域阀口开度、入口射流角以及稳态液动力的影响。(3)对比例电磁阀模型以及颤振信号对其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比例电磁阀结构和工作原理,在考虑驱动电路的情况下,建立了比例电磁阀电场、磁场、机械场和液压场部分数学模型,联合Ansoft Maxwell和AMESim软件搭建了比例电磁阀模型,通过试验验证了比例电磁阀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建立的比例电磁阀模型仿真与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基于验证的模型,分别分析了颤振信号的频率和幅值对比例电磁阀压力滞环和动态响应的影响。(4)对内流式滑阀稳态液动力补偿进行了研究。从理论和试验角度分析了稳态液动力对电液比例溢流阀(Electro-hydraulic Proportional Relief Valve,EPRV)压力控制精度的影响,在滑阀凹槽设计涡轮叶片形状结构补偿稳态液动力,基于响应面方法对涡轮叶片形状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试验验证了优化滑阀对EPRV压力控制精度提升效果。结果表明,优化的滑阀可以明显补偿稳态液动力,并且提升EPRV压力控制精度。(5)对降低CVT油泵功率损失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三级油路压力调节油泵有效排量实现变量泵、用Smart模式对主从动压力进行控制的新液压方案,建立了新液压方案功率匹配数学模型,通过Silver虚拟集成平台,使车辆、TCU电磁阀控制策略和液压功率放大模块形成闭环进行软件在环仿真,在全油门起步、急加速以及新欧洲行驶(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工况中,对比了单泵、定量泵和新液压方案的功率匹配情况,通过台架试验分别验证了新液压方案的变量泵和Smart模式对CVT的效率提升效果。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液压方案可以明显降低油泵功率损失,提升CVT传递效率。
李泽[5](2019)在《基于同步驱动技术的双吊点液压启闭机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启闭机起着截流、泄洪等重要作用。双吊点液压启闭机因为占用空间小、安装方便、驱动力平稳、承载力大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双吊点液压启闭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双吊点液压启闭机同步驱动技术,实现双液压缸同步控制,达到同步位移目的。通过比较单缸电液比例系统和双缸同步系统的控制方法,结合单缸自适应趋近律构造的滑模控制和双缸模糊自适应PI同步控制,采用了一种交叉耦合同步控制方法,实现了双缸超差可控的同步目标。首先,推导了单液压缸电液比例系统开环传递函数,设计了单液压缸电液比例控制的位置闭环系统。再以活塞杆为受力对象,分析双液压缸活塞杆受力情况,结合双缸控制特点,建立了双缸同步驱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双液压缸同步控制的动静态特性。其次,分析了单缸电液比例系统非线性的产生原因,对电液比例阀进行死区补偿控制。针对非对称液压缸往返过程不对称性和液压缸摩擦特性造成的系统非线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趋近律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并进行了对比应用研究。采用指数趋近律构造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对单液压缸电液比例系统进行位置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的单缸系统运行存在较大的滑模抖振。为削弱滑模抖振,采用自适应趋近律构造滑模控制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滑模抖振明显减小,系统动态性能得到改善。最后,将PI控制算法用于双液压缸同步控制器,大大减小了双缸运行的动态超调和静态误差,双缸位移同步性得到提高。但PI控制器适应性较差,为解决负载突变或水浪冲击等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同步非线性控制效果不佳问题,引入了模糊自适应PI控制算法。综合单缸控制特性,采用了交叉耦合同步驱动控制,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交叉耦合同步驱动控制对油路不对称和双缸偏载造成的双液压缸同步超差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周攀[6](2019)在《混合臂高空作业平台电液调平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船舶、建筑、港口等行业的发展,高空作业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作平台调平技术关乎正常工作性能和安全性,是高空作业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国外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先后研制出一批作业高度大、安全性能高的高空作业车,而我国高空作业机械技术水平低,大高度尤其是混合臂高空作业调平技术亟待提升。本文以混合臂高空作业平台电液调平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混合臂高空作业平台调平的研究,设计了混合臂高空作业平台电液调平方案,提出了主动调平系统、从动调平系统,以及主从复合调平系统等三种调平方法,并分析了各系统的稳定性和调平性能。分析负载、管道参数及增益参数改变对调平系统性能影响,得到调平系统性能变化规律,为高空作业平台调平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参考。主要内容如下:完成了混合臂高空作业平台调平方案的设计。根据高空作业车工作台的工作原理,设计了混合臂高空作业平台的结构,指出调平系统需满足输出角度大、稳定性、快速响应性、高精度等调平要求。考虑混合臂高空作业车的臂架结构,提出了作业平台的调平方案。进行了高空作业车工作台电液调平系统的设计。设计了其中的调平液压系统并分析其工作原理,而后对主要液压元件进行了计算和选型。针对电液比例调平机构的结构及调平特点,在分析作业平台液压系统及电液调平系统组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空作业车工作台电液调平系统,设计了工作平台调平控制系统,并且根据调平方法的不同,分别设计了主动调平控制系统、从动调平控制系统以及主从复合调平控制系统。开展了工作平台调平系统的稳态特性分析。运用经典控制理论建立系统中主要部件的传递函数,进而建立主动、从动及主从复合调平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主动调平系统、从动调平系统,以及主从复合调平系统伯德图,判断了各调平系统的相对稳定性,获得了工作平台调平系统的稳态特性。开展了工作平台调平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针对主动调平系统、从动调平系统及主从复合调平系统,分析了三种调平系统的调平动态性能,并分析了负载变化、管道参数,增益系数等参数变化对工作平台调平系统的动态性能影响。本文设计了高空作业平台电液调平方案,提出并分析了主动调平系统、从动调平系统及主从复合调平系统,研究了影响调平系统的因素,相关成果为大高度混合臂高空作业平台的设计和性能分析提供了有益指导。
王应周[7](2018)在《电液比例方向阀频率特性测试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频率特性是电液比例方向阀最关键的动态特性之一,对其准确测量和客观评价是判断电液比例方向阀动态特性的重要依据,通常采用扫频法获得频率特性,该方法将一个频率随时间按指数或线性等规律变化的激励信号施加于被试阀,被试阀阀芯位移为响应信号,当激励信号的频率超过阀频宽时,响应信号幅值迅速衰减,因采集通道不可避免地会窜入噪声,导致响应信号在高频段的信噪比下降,严重影响频率特性测试的精度。另外,尚没有定量评价电液比例方向阀的频率特性测试结果的方法,现有方法是根据测试曲线定性地做出判断,评价随意性较大。针对采集通道噪声影响频率特性测试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中值滤波和平滑滤波相结合的综合滤波方法—EEMD综合滤波,该方法完全继承了EEMD、中值滤波和平滑滤波的优点,利用EEMD对被试阀的响应信号进行预处理,可以消除响应信号中的大部分噪声,提高响应信号的信噪比,而响应信号中的剩余噪声基本都是脉冲噪声,采用中值滤波可以将其消除。在此基础上,求出测试信号和处理结果的快速傅立叶变换,再求其比值并获取幅值和相角,最后通过平滑滤波对电液比例方向阀频率特性的幅值比和相角做进一步处理,获得最终的测试结果。此外,为了对频率特性测试结果做出一个更加定量的评价,本文提出了指标加权法和包络线法两种对频率特性测试结果进行定量评价的评价方法,可以对电液比例方向阀的频率特性测试结果进行初步评价。在Matlab/Simulink中,将EEMD综合滤波应用于电液比例方向阀频率特性测试的仿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采集通道存在脉冲噪声,并且信噪比为-9.3dB时,该方法可以将幅频特性均方根误差从4.2减小到了1.7,相频特性均方根误差从19.5减小到了5.2。设计了电液比例阀特性测试实验台,对力士乐4WRKE10型电液比例方向阀频率特性进行测试,通过本文提出的EEMD综合滤波方法对该电液比例方向阀频率特性测试数据进行处理,获得电液比例方向阀的频率特性测试结果。最后分别采用指标加权法和包络线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与未经数据处理方法获得的测试结果相比,该测试结果的幅频特性精度提高了大约59%,相频特性精度提高了大约60%。
韦海利[8](2018)在《基于RBF辨识的单神经元PID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比例阀控液压缸系统因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价比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变增益,变死区等非线性特性影响了它的控制性能。国内外学者运用模糊神经网络,迭代学习,滑模变结构等智能控制算法对比例阀控缸系统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文针对具有大死区,复杂摩擦力的比例阀控普通液压缸系统,在补偿死区和摩擦力的基础上,进行RBF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PID控制研究。首先,概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电液比例技术和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搭建了以STM32F103ZET6处理器为核心的实验系统。设计信号调理电路,以Qt Creator开发了人机交互界面,开发了处理器与人机交互界面的网络通信,实现了对控制效果的监测。其次,根据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基础,通过伯德图分析了系统动态特性。然后,分析系统的非线性特性,设计了自学习死区补偿算法和基于模型的摩擦力补偿算法。同时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研究了基于RBF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根据RBF在线辨识的雅可比信息对单神经元PID中的参数进行自调整,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算法中各参数的作用。最后,在实际系统装置中采用了基于RBF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PID控制策略,对比例阀控液压缸进行位置定位和跟踪控制,验证了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王灏[9](2018)在《基于压差数字补偿原理的比例流量阀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比例流量阀是液压控制系统中的核心元件之一,其可对液压系统输出流量进行连续比例地控制。插装式比例流量阀具有通流量大、密封性好和机械结构简单等优点,因而在重型装备液压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比例流量阀的缺点是输出流量容易受到阀口压差干扰,致使输出流量不稳定。为了克服该问题,目前的方法是采用压差补偿器以维持阀口压差恒定或采用插装式动态流量传感器检测反馈输出流量;上述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工业应用要求,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如通流能力小、系统损耗大,流量控制精度低、以及结构复杂。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压差数字补偿原理的两级插装式比例流量阀,其由具有流量放大功能的Valvistor阀(主级)、高频响比例方向阀(先导级)、流量补偿控制器及压力传感器组成,由压力传感器将主级进、出口压差反馈到流量补偿控制器中,经过双线性插值计算后输出流量校正控制信号,从而实现系统输出流量的精确控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构建了流量观测器,以提高比例流量的控制精度。论文首先利用Valvistor阀数学模型,获得了系统输出流量、先导控制电压及主级压差平方根之间的线性关系;继而建立了数字流量补偿模型,设计出以双线性插值算法为控制策略的流量补偿控制器。利用Simulation X软件对该流量阀的动静态特性进行分析,并搭建试验台对其进行验证,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该流量阀具有较高的静态控制精度且输出流量基本不受负载变化影响;主级压差越大,阀芯动态响应越快;负载压差发生阶跃变化时,压差越大,系统流量抗干扰能力减弱。此外,仿真结果表明流量观测器可提高比例流量阀的动静态性能特性。
姜宏暄[10](2019)在《大功率AT换挡电液比例系统控制阀与驱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动变速器操作简便,能极大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车辆。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由于具有液力变矩器的自适应性能使车辆在越野工况下展现出极好的动力性和适应性。电液比例换挡系统作为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关键组成,其静、动态性能则直接影响着变速器的换挡品质,而后者的优劣正是评价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舒适度、可靠性和寿命等性能的关键指标。当前自动变速器的发展对换挡品质的高要求,导致电液比例控制元件和技术在高精度、高频响应方面的要求越来越苛刻。本论文基于大功率AT变速器设计研究的相关课题,对高速电液比例换挡阀进行了深入分析、设计优化与仿真,最终通过试验验证设计了一种新型电液比例换挡阀,其可满足AT变速器的换挡功能和性能需求。首先,针对电液换挡控制系统关键元件电液比例压力阀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理论研究,并对其静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电流压力特性,进而得到了滞环曲线,也同时获得了该阀的各项电气参数和电液特性。通过电液比例压力阀滞环的分析,为提高换挡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针对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液比例换挡系统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电液比例换挡系统设计任务和需求。依据系统需求,对电液比例换挡阀的二级主阀进行结构设计,并进行数学建模受力分析,获得主阀精度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主阀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精度和稳定性。采用AMESim软件进行了建模仿真,并验证分析的结果。再次,针对传统电磁阀驱动存在纹波大、不易调节的问题,采用高频PWM对电液比例换挡阀进行恒流控制。应用专用驱动芯片,使用高频载波颤振信号驱动电液比例换挡阀。高频驱动信号具有驱动纹波小,通过增加可变颤振信号改善电液比例换挡阀的静态特性,提高换挡控制系统的精度。最后,针对电液比例压力阀和电液比例换挡系统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搭建试验台架,进行了无颤振信号和有颤振信号的电液比例压力阀滞环特性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提高电液换档控制系统精度方法的有效性,并实车验证了增加颤振信号后,车辆的换挡品质有了很大的改善。从而对电液比例换挡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提高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等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液压粘滑现象对电液比例流量阀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压粘滑现象对电液比例流量阀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比例流量阀控制器及死区补偿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液比例控制器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历程 |
1.2.2 比例控制器的发展历程 |
1.2.3 比例控制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比例流量阀死区补偿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比例流量阀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 |
2.1 比例流量阀控制器硬件电路方案研究 |
2.2 硬件电路设计 |
2.2.1 CPU核心模块选择 |
2.2.2 微控制器最小系统 |
2.2.3 电源电路 |
2.2.4 输入调理电路 |
2.2.5 功率驱动电路 |
2.2.6 电流采样电路 |
2.2.7 位移传感器调制解调电路 |
2.2.8 RS232 串行通讯电路 |
2.3 印刷电路板设计 |
2.3.1 电子元件选择 |
2.3.2 电路设计布局布线 |
2.3.3 PCB板各层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比例流量阀控制器软件设计 |
3.1 下位机软件设计 |
3.1.1 系统初始化模块 |
3.1.2 看门狗模块 |
3.1.3 A/D采样模块 |
3.1.4 EPWM模块 |
3.1.5 中断模块 |
3.1.6 串行通讯模块 |
3.1.7 中断服务程序 |
3.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3.3 电流闭环试验及颤振试验 |
3.3.1 电流闭环试验 |
3.3.2 颤振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比例流量阀死区补偿策略研究 |
4.1 线性死区补偿原理 |
4.2 基于双线性插值原理的死区补偿策略 |
4.3 在比例流量阀控制器中的补偿过程 |
4.4 试验原理 |
4.5 双插值表死区补偿 |
4.6 单插值表死区补偿 |
4.7 不同死区补偿方法试验 |
4.7.1 变值死区补偿 |
4.7.2 定值死区补偿 |
4.8 本章小节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具有死区补偿功能的电液比例流量阀控制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液比例技术发展历程 |
1.3 比例控制器发展历程 |
1.4 比例流量阀死区补偿研究现状 |
1.5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液比例控制器硬件设计 |
2.1 主控芯片的选择 |
2.2 控制器硬件电路总体方案 |
2.3 控制信号输入接口电路 |
2.3.1 模拟量输入 |
2.3.2 数字量输入 |
2.4 功率放大电路 |
2.5 电流反馈电路 |
2.6 位移传感器调制解调电路 |
2.6.1 正弦信号发生器 |
2.6.2 解调电路 |
2.7 电源管理电路 |
2.8 控制器性能测试 |
2.8.1 控制信号转换电路测试 |
2.8.2 高频PWM颤振信号分析 |
2.8.3 功率驱动电路测试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器软件设计 |
3.1 控制器软件程序总体方案 |
3.2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
3.3 控制器主程序设计 |
3.3.1 系统时钟初始化 |
3.3.2 看门狗初始化 |
3.3.3 ADC模块 |
3.3.4 PWM信号输出模块 |
3.4 中断服务程序 |
3.5 增量式数字PID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液比例方向阀死区补偿 |
4.1 比例方向阀死区模型 |
4.2 死区补偿策略 |
4.2.1 基准压差下死区补偿 |
4.2.2 非基准压差下死区补偿 |
4.3 补偿器设计 |
4.4 比例方向阀流量控制系统数学模型 |
4.5 死区补偿仿真研究 |
4.5.1 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建立 |
4.5.2 静态控制特性仿真研究 |
4.5.3 动态控制特性仿真研究 |
4.6 死区补偿实验研究 |
4.6.1 功率驱动电路测试 |
4.6.2 比例电磁铁空载测试实验 |
4.6.3 比例方向阀死区补偿实验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新型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动变速器概述 |
1.2 干式DCT及液压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3.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干式DCT液压控制系统工作原理 |
2.1 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
2.2 传统DCT液压控制系统分析 |
2.3 新型干式DCT液压控制系统分析 |
2.3.1 新型干式DCT液压控制系统方案 |
2.3.2 新型DCT液压控制系统方案分析 |
2.4 膜片弹簧离合器变形特性分析 |
2.5 压力、位移对离合器传递扭矩的影响 |
2.5.1 干式离合器接合压力与摩擦的关系 |
2.5.2 干式离合器接合位移与摩擦力矩的关系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离合器位移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3.1 离合器位移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3.1.1 比例节流阀控制柱塞缸数学模型 |
3.1.2 其他环节的数学模型建立 |
3.1.3 新型DCT离合器电液位置系统的总体数学模型 |
3.2 离合器电液位置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
3.2.1 系统模型参数的计算 |
3.2.2 系统稳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干式DCT双离合器动力学模型 |
4.1 干式DCT双离合器各阶段动力学模型 |
4.1.1 “1 工作阶段”动力学模型 |
4.1.2 “2 工作阶段”动力学模型 |
4.1.3 “3 工作阶段”动力学模型 |
4.1.4 “4 工作阶段”动力学模型 |
4.1.5 “5 工作阶段”动力学模型 |
4.2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干式DCT液压控制系统建模仿真 |
5.1 双离合器模型建立与仿真分析 |
5.1.1 离合器K1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5.1.2 离合器K2 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5.1.3 两种控制方案对比分析 |
5.2 换挡执行器控制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5.2.1 选换挡液压系统建模与分析 |
5.2.2 选换执行机构建模与分析 |
5.3 供油系统模型建立与分析 |
5.3.1 液压供油系统压力变化 |
5.3.2 相关参数对蓄能器的影响分析 |
5.4 DCT液压控制系统模型建立与分析 |
5.5 DCT换挡过程仿真分析 |
5.5.1 换挡重叠适中特性分析 |
5.5.2 换挡重叠不足特性分析 |
5.5.3 换挡重叠过度特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模型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CVT技术发展历程及产业化现状 |
1.2.1 CVT技术发展历程 |
1.2.2 CVT产业化现状 |
1.3 CVT传动结构组成及变速原理 |
1.3.1 CVT传动结构组成 |
1.3.2 CVT变速原理 |
1.4 CVT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4.1 液压功率放大模块 |
1.4.2 TCU控制策略 |
1.4.3 比例电磁阀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TCU电磁阀控制策略研究 |
2.1 引言 |
2.2 CVT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功能 |
2.2.1 金属带夹紧力控制 |
2.2.2 速比控制 |
2.2.3 前进挡离合器/倒挡制动器控制 |
2.2.4 液力变矩器解锁/锁止控制 |
2.3 CVT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液压原理 |
2.4 电磁阀控制策略 |
2.4.1 主、从动电磁阀控制策略 |
2.4.2 离合器电磁阀控制策略 |
2.4.3 液力变矩器电磁阀控制策略 |
2.4.4 系统电磁阀控制策略 |
2.5 试验测试 |
2.5.1 离合器结合 |
2.5.2 液力变矩器锁止 |
2.5.3 WLTC工况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压力滑阀节流区域模型及配合间隙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稳态液动力数学模型 |
3.3 节流区域流场可视化分析 |
3.3.1 网格划分 |
3.3.2 CFD数值计算 |
3.3.3 网格独立性验证 |
3.3.4 压力场与速度场分析 |
3.4 试验验证 |
3.5 配合间隙对压力滑阀工作特性的影响 |
3.5.1 配合间隙对阀口开度的影响 |
3.5.2 配合间隙对入口射流角的影响 |
3.5.3 配合间隙对稳态液动力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比例电磁阀模型及颤振信号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比例电磁阀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4.2.1 基本结构 |
4.2.2 工作原理 |
4.3 比例电磁阀数学模型 |
4.3.1 电场 |
4.3.2 磁场 |
4.3.3 机械场 |
4.3.4 液压场 |
4.4 模型仿真及试验验证 |
4.4.1 模型仿真 |
4.4.2 试验验证 |
4.5 颤振信号对比例电磁阀性能的影响 |
4.5.1 颤振信号对比例电磁阀压力滞环的影响 |
4.5.2 颤振信号对比例电磁阀压力动态响应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滑阀稳态液动力补偿及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稳态液动力对电液比例溢流阀的影响 |
5.2.1 理论分析 |
5.2.2 试验验证 |
5.3 涡轮叶片结构 |
5.4 优化设计 |
5.4.1 模型建立及参数化 |
5.4.2 网格划分与CFD计算 |
5.4.3 试验设计 |
5.4.4 响应面设计 |
5.4.5 响应面优化 |
5.5 试验验证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CVT油泵效率提升仿真与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新液压方案 |
6.2.1 变量泵供油 |
6.2.2 Smart模式 |
6.3 新液压方案功率匹配 |
6.3.1 变量泵排量 |
6.3.2 压力和流量需求 |
6.3.3 功率和效率 |
6.4 软件在环模型搭建与仿真 |
6.4.1 全油门起步 |
6.4.2 急加速 |
6.4.3 NEDC行驶工况 |
6.5 试验验证 |
6.5.1 油泵扭矩损失对比 |
6.5.2 Smart模式效率提升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5)基于同步驱动技术的双吊点液压启闭机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液压同步驱动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液压缸同步控制策略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液压缸同步控制策略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双吊点液压启闭机的数学模型 |
2.1 单缸电液比例系统建模 |
2.1.1 建立阀控缸的数学模型 |
2.1.2 比例放大器数学模型 |
2.1.3 位移传感器数学模型 |
2.1.4 电液比例阀数学模型 |
2.1.5 单液压缸电液比例系统数学模型 |
2.2 双缸电液比例同步驱动系统建模 |
2.2.1 负载质心的运动方程 |
2.2.2 活塞运动方程 |
2.2.3 液压缸负载压力特性 |
2.2.4 同步系统数学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单液压缸电液比例系统非线性分析 |
3.1 电液比例阀的死区特性研究 |
3.1.1 电液比例阀阀芯机械结构死区 |
3.1.2 电液比例阀阀芯所受静摩擦力 |
3.2 阀控缸的非线性分析 |
3.2.1 阀控非对称缸的非对称性 |
3.2.2 阀控液压缸摩擦特性 |
3.3 电液比例阀死区补偿 |
3.3.1 静态死区补偿法 |
3.3.2 动态死区补偿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液压缸电液比例系统控制 |
4.1 滑模变结构控制基本理论 |
4.1.1 滑模模态的形成 |
4.1.2 滑模变结构控制特性 |
4.2 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 |
4.2.1 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构造 |
4.2.2 基于指数趋近律的仿真研究 |
4.3 基于自适应趋近律的滑模控制 |
4.3.1 基于自适应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构造 |
4.3.2 基于自适应趋近律的滑模控制器特性分析 |
4.3.3 基于自适应趋近律的仿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缸电液比例系统的同步控制 |
5.1 双缸电液比例系统的PI同步控制 |
5.1.1 双缸同步PI控制系统设计 |
5.1.2 双缸同步PI控制仿真分析 |
5.2 双缸电液比例系统的模糊自适应PI同步控制 |
5.2.1 模糊控制原理 |
5.2.2 双缸同步模糊自适应PI控制器系统设计 |
5.2.3 双缸同步模糊自适应PI控制仿真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混合臂高空作业平台电液调平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空作业车工作台调平原理现状 |
1.2.2 高空作业台的调平控制系统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高空作业车工作台的调平方案设计 |
2.1 混合臂高空作业平台的结构 |
2.2 工作台的调平要求及影响因素 |
2.2.1 工作台的调平要求 |
2.2.2 影响调平的因素分析 |
2.3 调平方案设计 |
2.3.1 工作台的调平原理 |
2.3.2 调平方案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空作业车工作台电液调平系统设计 |
3.1 工作平台电液调平系统组成 |
3.2 工作平台调平液压系统设计 |
3.2.1 高空作业台液压系统组成及特点 |
3.2.2 混合臂高空作业台调平液压系统原理 |
3.2.3 主要液压元件计算及选型 |
3.3 工作平台调平控制系统设计 |
3.3.1 主动调平控制系统 |
3.3.2 从动调平控制系统 |
3.3.3 主从复合调平控制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工作平台调平系统的稳态特性分析 |
4.1 典型环节的建模 |
4.2 主动调平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
4.3 从动调平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
4.4 主从复合调平系统的建模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平台调平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
5.1 三种调平方法下的动态性能分析 |
5.1.1 主动调平系统分析 |
5.1.2 从动调平系统分析 |
5.1.3 主从复合调平系统分析 |
5.1.4 动态响应结果对比分析 |
5.2 系统参数变化对调平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
5.2.1 负载变化对调平系统性能的影响 |
5.2.2 管道参数对调平系统性能的影响 |
5.2.3 增益系数对调平系统性能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电液比例方向阀频率特性测试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电液比例方向阀性能测试研究现状 |
1.2.2 频率特性测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采集通道噪声对频率特性测试的影响 |
2.1 测试现场存在的噪声 |
2.2 脉冲噪声的数学模型 |
2.3 仿真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液比例方向阀频率特性测试数据处理方法 |
3.1 EMD基本原理 |
3.2 EEMD基本原理 |
3.3 EEMD综合滤波基本原理 |
3.3.1 模态混叠IMFs的鉴别 |
3.3.2 EEMD综合滤波算法 |
3.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液比例方向阀频率特性评价方法初探 |
4.1 指标加权法 |
4.1.1 测试信号的常用评价指标 |
4.1.2 频率特性综合评价指标 |
4.2 包络线法 |
4.2.1 包络线获取方法 |
4.2.2 包络线法基本原理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液比例方向阀频率特性测试系统设计 |
5.1 电液比例方向阀频率特性测试系统的总体结构 |
5.2 电液比例方向阀特性测试系统关键技术问题 |
5.3 频率特性测试实验基本原理 |
5.4 液压系统设计 |
5.4.1 液压系统原理图设计 |
5.4.2 液压系统工作油液的选择和实验系统容腔的计算 |
5.4.3 液压系统主要元件的计算和选型 |
5.5 测控系统设计 |
5.5.1 测控系统关键元件选型 |
5.5.2 测控系统硬件设计 |
5.5.3 测控系统软件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电液比例方向阀频率特性测试实验研究 |
6.1 实验过程 |
6.2 测试结果评价 |
6.2.1 指标加权法评价 |
6.2.2 包络线法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结语 |
1 全文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B 科研项目与实践 |
(8)基于RBF辨识的单神经元PID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电液比例技术概况 |
1.2.1 电液比例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2 电液比例技术面临的难题 |
1.3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
1.3.1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
1.3.2 神经网络控制技术的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系统搭建与软件设计 |
2.1 实验系统搭建 |
2.1.1 比例阀控缸系统的组成 |
2.1.2 实验系统硬件选型 |
2.2 系统电气设计 |
2.2.1 控制器芯片选择 |
2.2.2 信号调理电路设计 |
2.3 系统软件设计 |
2.3.1 网络通信设计 |
2.3.2 上位机界面设计 |
2.4 本章小节 |
第3章 比例阀控液压缸系统建模 |
3.1 比例阀控缸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
3.1.1 比例阀控缸系统组成 |
3.1.2 比例阀控缸系统工作原理 |
3.2 系统中各个模块的数学模型 |
3.2.1 位移传感器数学模型 |
3.2.2 比例放大器的数学模型 |
3.2.3 比例流量阀数学模型 |
3.2.4 液压缸的数学模型 |
3.3 系统建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比例阀控液压缸控制策略设计 |
4.1 系统的动态分析 |
4.2 系统的非线性因素分析 |
4.2.1 比例阀的死区特性 |
4.2.2 液压缸的非对称性 |
4.2.3 液压缸的摩擦力 |
4.3 死区及摩擦力补偿算法设计 |
4.3.1 死区补偿 |
4.3.2 摩擦力补偿 |
4.4 基于RBF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PID控制器设计 |
4.4.1 单神经元网络 |
4.4.2 RBF神经网络 |
4.4.3 RBFNNI单神经元控制器设计 |
4.5 改进的RBF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PID控制器 |
4.5.1 RBFNNI单神经元控制器仿真模型的搭建 |
4.5.2 RBFNNI单神经元PID中各参数的影响仿真实验 |
4.5.3 改进的RBFNNI的单神经元PID控制算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比例阀控缸位置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
5.1 控制算法研究 |
5.1.1 基于RBF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PID算法实验研究 |
5.1.2 基于RBF网络辨识的单神经元PID与传统PID对比实验 |
5.2 死区以及摩擦力补偿实验 |
5.3 非对称性实验 |
5.4 不确定因素对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实验 |
5.4.1 跟踪频率变化实验 |
5.4.2 温度变化实验 |
5.4.3 负载变化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压差数字补偿原理的比例流量阀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电液比例阀研究概述 |
1.2.1 电液比例阀发展历程 |
1.2.2 电液比例阀的特点与分类 |
1.2.3 电液比例阀研究展望 |
1.3 比例流量阀研究综述 |
1.3.1 电液比例流量阀分类 |
1.3.2 比例节流阀研究现状 |
1.3.3 比例调速阀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液比例流量阀工作原理及数学模型 |
2.1 工作原理 |
2.2 数学模型 |
2.2.1 Valvistor阀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2 流量补偿控制器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真建模及试验平台的搭建 |
3.1 基于SimulationX的仿真建模 |
3.1.1 基于压差数字补偿原理的比例流量阀的仿真模型 |
3.1.2 主阀模块的仿真建模 |
3.1.3 先导阀模块的仿真建模 |
3.1.4 流量补偿控制器的仿真建模 |
3.2 试验原理及平台搭建 |
3.2.1 试验原理 |
3.2.2 试验平台的搭建 |
3.2.3 试验内容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压差数字补偿原理的比例流量阀特性分析 |
4.1 静态特性分析 |
4.1.1 静态控制特性分析 |
4.1.2 静态负载特性分析 |
4.2 动态特性分析 |
4.2.1 输入信号阶跃特性分析 |
4.2.2 入口压力阶跃特性分析 |
4.2.3 负载压力阶跃特性分析 |
4.2.4 频率特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带流量观测器的比例流量阀特性研究 |
5.1 工作原理与仿真模型 |
5.2 仿真结果分析 |
5.2.1 流量观测器正确性验证 |
5.2.2 静态特性分析 |
5.2.3 动态特性分析 |
5.3 总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大功率AT换挡电液比例系统控制阀与驱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大功率AT变速现状 |
1.2.1 国外大功率AT变速现状 |
1.2.2 国内大功率AT变速器现状 |
1.3 AT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 |
1.3.1 AT变速器的组成 |
1.3.2 AT变速器电液控制系统 |
1.3.3 大功率AT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
1.3.4 AT变速器换挡控制阀 |
1.4 选题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液比例阀结构与性能分析 |
2.1 电液比例阀的工作原理 |
2.2 电液比例阀的组成及分析 |
2.2.1 比例电磁铁 |
2.2.2 比例阀阀芯的受力分析 |
2.3 电液比例阀的仿真 |
2.4 电液比例阀试验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液比例换挡阀的设计 |
3.1 电液比例换挡系统 |
3.2 电液比例换挡阀的工作原理 |
3.3 电液比例换挡阀的设计 |
3.3.1 换挡过程分析 |
3.3.2 二级主阀芯基本参数计算 |
3.3.3 静态特性计算 |
3.3.4 节流槽的选择 |
3.3.5 二级主阀芯设计 |
3.4 二级主阀受力分析 |
3.4.1 二级主阀阀芯受力分析 |
3.4.2 二级主阀阻力分析 |
3.5 电液比例换挡机构的仿真 |
3.5.1 仿真模型 |
3.5.2 液压系统仿真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液比例阀的驱动方法研究 |
4.1 电液比例阀驱动技术 |
4.2 驱动参数选取 |
4.3 颤振信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液比例换挡的试验 |
5.1 台架试验 |
5.1.1 台架试验系统 |
5.1.2 IMC CRONOS-SL-2 采集系统简介 |
5.1.3 试验方法 |
5.1.4 台架试验结果 |
5.2 变速器台架试验 |
5.3 变速器实车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液压粘滑现象对电液比例流量阀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比例流量阀控制器及死区补偿策略研究[D]. 吉星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具有死区补偿功能的电液比例流量阀控制器的研究[D]. 吴强.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3]新型干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分析[D]. 胡迪. 湖南大学, 2019(02)
- [4]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模型及优化研究[D]. 瞿道海. 湖南大学, 2019(01)
- [5]基于同步驱动技术的双吊点液压启闭机控制系统研究[D]. 李泽.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6]混合臂高空作业平台电液调平系统研究[D]. 周攀. 长安大学, 2019(01)
- [7]电液比例方向阀频率特性测试及评价方法研究[D]. 王应周. 兰州理工大学, 2018(09)
- [8]基于RBF辨识的单神经元PID电液比例位置控制研究[D]. 韦海利.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9]基于压差数字补偿原理的比例流量阀特性研究[D]. 王灏. 太原理工大学, 2018(11)
- [10]大功率AT换挡电液比例系统控制阀与驱动策略研究[D]. 姜宏暄.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