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股才女”——鲁小姐(论文文献综述)
井玉贵[1](2021)在《《儒林外史》艺术形象之生成探微——以人物原型研究的反思为中心》文中指出大量运用原型材料进行创作是《儒林外史》的显着特征,从原型改塑角度探讨其创作特征乃势在必行。在清代学者金和、张文虎、平步青及现当代学者何泽翰、李汉秋、郑志良、叶楚炎等的持续努力下,《儒林外史》小说人物的原型几被考索殆尽。《儒林外史》人物原型考证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适当的方法,否则必会导致判断失误。从原型材料提炼角度阐释小说人物,必须合理地把握原型人物与小说人物之间的界限,以达到有效利用原型材料而避免发生偏弊的目的。就构思角度而言,欲将散落的原型人物改造为小说人物并形成艺术的合力,作者必须致力于将原型人物铸造为有机的形象系列,对原型材料进行"遮蔽"与"补写"便是功效颇着的两种基本手法。
蒋聪慧[2](2021)在《从《儒林外史》看女性与科举之关联》文中研究指明在长达1300年的科举考试中,女性一直无法享有与男性平等的参加科举的资质,但科举时代的女性避免不了与科举产生关联——女性一直游离于科举的边缘。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期,已从制度顶峰走向没落,其影响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不只是士子,女性也无法躲避科举的影响,她们或痴狂地追寻科举的利益,或消极地顺从于科举的残害,或积极地反抗科举与男权,《儒林外史》对几位女性的形象的勾勒,深刻展示了科举时代女性的悲哀与清醒。
马丽莉[3](2020)在《《儒林外史》的空间书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作为第一部现实主义讽刺小说,对其小说空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细读小说文本,小说涉及地点众多,且伴随人物出走使空间一直处于流动状态,显示出吴敬梓创作时强烈的空间意识,这为《儒林外史》的空间书写研究提供了基础与可能。20世纪末叶,文化研究和社会理论领域出现的空间转向或空间问题,空间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空间问题亦渐渐得到关注。传统的文学作品研究一直较重视文学的时间性,对文学空间性的研究则相对薄弱。然而任何文本创作都离不开时空,时空是小说的重要表现对象之一。本文将转变以往文学研究中重时间性而忽视空间性的文学研究现状,从空间角度解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空间理论本身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其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哲学、文化学等研究,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拓宽和加深了空间定义的内涵。通过对文学作品与空间定义的结合研究,无论对发掘空间研究的多学科多方面价值,还是对文学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思路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本论文分四部分展开对《儒林外史》空间书写的分析。在分析之前,首先对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说明,其次梳理了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以期对《儒林外史》的研究以及古代小说中的空间研究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第一部分对国内外相关空间理论进行了梳理总结,在其基础上对本文的研究对象“空间”进行了概念界定,从宏观概括总结了古代小说的空间发展类型。第二部分关于文本空间分析,根据福柯及巴什拉对空间类型的阐述以及中国古代小说空间发展类型,将《儒林外史》文本空间分为地域空间、生存空间,又进一步进行了细分,阐述了在各个空间中人物的生存样态。第三部分关于小说空间的文化意蕴,主要突出文化研究的地方感,结合文化地理学等理论,从群体认同与个人认同,边缘人群与现实失落等方面探究空间蕴藏的文化意蕴,实现文学与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地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第四部分关于空间书写的文学作用,得出在加强小说内蕴,情节勾连方面有重要作用。从空间角度切入对《儒林外史》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将文学空间从地理、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进行阐释,发掘《儒林外史》空间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为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黄傲雪[4](2020)在《论《儒林外史》的悲剧形象及喜剧表现艺术》文中研究说明《儒林外史》是我国长篇古典小说史上独具特色的一部作品,从小说题材的选取到写作技法的展现都让人耳目一新。它脱离开古典小说经常选取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题材范围,以文人的视角与价值取向充满喜剧性地来直接反映与批判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的畸形与腐朽。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悲剧意蕴、《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悲剧根源、《儒林外史》的喜剧表现艺术。从人物形象的悲剧意蕴看,作者笔下出现的腐朽科举制度的牺牲品、名缰利锁下的群丑宵小、理想破灭的飘零者都是戴着沉重镣铐舞蹈的悲剧形象,在他们身上展现出的悲剧意蕴正反映出了清初社会的真实现状,为读者展开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从人物形象的悲剧根源看,造成这些悲剧形象出现的根源包括社会、命运、性格三大方面,在这三方面根源的单独或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小说人物的悲剧。此外,从《儒林外史》的喜剧表现艺术来看,吴敬梓在塑造这些悲剧形象时匠心独运地采用了独特的喜剧表现艺术,使小说在情节设置、人物刻画、语言运用方面均充满了趣味性与可读性。这种以喜剧表现方式来表现悲剧意蕴的艺术形式更深层地展现了小说的悲剧内核,使悲剧愈显其悲。
梁彤彤[5](2020)在《《儒林外史》评点研究 ——以卧评、黄评、天评为中心》文中指出评点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独有形式,小说评点在清代达到高潮。《儒林外史》是一部展现知识分子生活百态的章回小说,开讽刺小说之先声。目前发现的《儒林外史》评点共有十种,其中卧闲草堂本评点、齐省堂本评点、天目山樵评点和黄小田评点影响较大。本论文以卧闲草堂评点、天目山樵评点和黄小田评点为研究对象,分类整理各家评点对主旨、人物、艺术的评语,加以比对分析,以探究评点间的承继与发展;梳理与分析不同评点间的异同,探讨其分歧背后的原因;总结三家评点的评点特色;探究三家评点对以后小说创作、《儒林外史》研究的影响与意义。论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绪论简要介绍《儒林外史》的评点种类,阐明卧闲草堂评本、天目山樵评本和黄小田评本的评点形式及大致内容;说明论文的选题原由;对学术界《儒林外史》评点研究的相关成果进行综述;说明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价值。第一章主要分析三家评点对《儒林外史》主旨的阐释。天目山樵评点和黄小田评点继承了卧评的“功名富贵”说,对其影响下的四类人进行分析、评价,同时,张文虎还关注到“功名富贵”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揭示“势要”与“权贵”对人的荼毒。黄小田全面否定八股文与科举制。张文虎也否定选官制度与所选官员,但对八股文持客观态度,并肯定其积极一面。张、黄二人都重视《儒林外史》的教化功能,提出作者有劝孝之心和醒世之意。张文虎还提出不图“升官发财”这一目的而读书的观点。第二章探究三家对于人物塑造和人物形象上的评点,并分析探讨三家评在人物形象上的异论。关于人物塑造,分析“如画”与“出骨”的具体手法,塑造人物的种种笔法,以及“同而不同”与“分毫不犯”技法的运用。关于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有针对“真儒”所提出的“真玉有瑕”和体现在普通人身上的“瑕瑜互见”。对于三家评点中人物的异论,分“真豪杰与假豪杰”、“君子与小人”和“义民与烈妇”三种类型予以阐释。第三章介绍三家在艺术上的评点。分别就语言、结构与叙事三方面进行分析。语言上,有对景物描写和人物语言两方面的评点,还有对方言土语和地方风俗的注解。结构上,卧评提出全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黄评认为全书以人物串联,每以不结结之。分析以卧评为代表的内在主线与以黄评为代表的连环短篇,并就两种结构观对后来《儒林外史》结构研究产生深远影响进行说明,对三家就小说结点、回数和幽榜存在的异论进行梳理探讨。叙事上,分别就叙事手法和叙事特点进行分析说明。手法上,卧评提出“起伏照应,前后映带”,黄评提出“顿”与“直率”,天评则提出“平中带侧”、“峭接横隔”、“天外奇峰”等手法。特点上,三家提出《儒林外史》对史传叙事艺术的借鉴和对史传叙事视角的发展。第四章介绍总结《儒林外史》评点的特色。张文虎受考据派的影响,在评点中表现出浓厚的朴学倾向,常常追溯本事、考证源流,考察方言、训解名物,并指出小说和其他评点的问题,予以纠正。张文虎和黄小田的评点从兴趣出发,其评点中带有很强的文人性倾向。由于三家评点的传承性,在其评点中还可以看到小说观念的流变和发展,同时,向上的交流更是《儒林外史》评点的一大特色。
疏文芳[6](2019)在《《儒林外史》对“三言”的借鉴和改拟》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古典小说名着《儒林外史》与它之前的文学传统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传承关系。文章从拼贴、典故和原型、模仿三个方面探讨了《儒林外史》对"三言"的承继、借鉴和改拟;探索这两个文本之间的素材渊源,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今小说的演变历程。
陈文新[7](2019)在《《儒林外史》的科举叙事与历史上的明代科举》文中认为《儒林外史》的科举叙事,一方面以历史上的明代科举为参照,明晰地分为四个阶段,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吴敬梓的现实体验,充满引人入胜的生活细节。就《儒林外史》的科举叙事与历史上的明代科举加以对照、阐发,有助于对吴敬梓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反思有更深的"同情之了解";《儒林外史》结构和描写的独到之处,亦可由此窥见一斑。
詹颂[8](2018)在《《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中才女形象的现实基础与文化意蕴》文中指出《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中的才女数量虽然众寡悬殊,但都显示出作者对才女命运的深切关注。乾嘉时期,妇学、妇才及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曾在士人中引发不同态度与观念的对立,吴、曹二公则早已在书中触及相关问题。小说这一文体又使他们能细致展现才女的生存境况,显示才学对其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儒林外史》直面才女们的现实困境,《红楼梦》亦如是,但大观园中才女的诗书风雅还寄托了作者超功利的诗意生活理想。两书中才女形象既与传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对传统有重大突破。曹公写活了"高门钜族的精魂",吴公笔下的才女形象则颇有时代特色与现实针对性。二公皆为中国文学中的才女谱系增添了光彩夺目的新人物。
黄馨蓓,谢庭玉[9](2018)在《悠悠儒林,茕茕众相,无奈几朵女儿花——浅析《儒林外史》中女才人形象》文中研究说明《儒林外史》是我国长篇讽刺小说的丰碑,全书通过对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描述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们毒害的鲜活事例,进而达到了讽刺因醉心功名富贵造成人性扭曲、道德沦丧的中心思想。全书吴敬梓塑造了鲁小姐和沈琼枝两位女才人形象,本文通过对两者的"小同"——学识渊博、"不同"——思想观念、"大同"——沦为封建社会的陪葬,递进式地剖析了当时社会条件下女性的生存状态以及精神面貌。同时,对女才人的人物形象塑造在《儒林外史》中的作用、意义进行了探讨。
张梦笔[10](2017)在《王鏊与《儒林外史》娄鲁二府人物关系考论》文中研究指明王鏊作为明代中叶的朝廷重臣与八股名家,在政坛与文坛上都有较高的地位,后因与宦官刘瑾政见不合,无力改变刘瑾把控朝政的局面而辞官归隐。本文认为吴敬梓对王鏊及其八股文创作应有较深的了解,在小说《儒林外史》中,以娄中堂为中心,辐射到鲁小姐、鲁编修乃至是娄鲁二府的人物群像,与王鏊之间存在一种影射关系;并且王鏊的文行出处似正与吴敬梓的人生理想相互契合,《儒林外史》研究或可从此角度继续开拓。
二、“八股才女”——鲁小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股才女”——鲁小姐(论文提纲范文)
(1)《儒林外史》艺术形象之生成探微——以人物原型研究的反思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 人物原型研究的原则、方法及问题 |
二 “遮蔽”与“补写”:艺术形象生成的两种基本手法 |
余 论 |
(2)从《儒林外史》看女性与科举之关联(论文提纲范文)
一、《儒林外史》中的女性与科举 |
(一)悲剧式女性 |
(二)清醒式女性 |
二、科举对女性的影响 |
(3)《儒林外史》的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目的和意义 |
一、选题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情况和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空间描写 |
第一节 空间理论及概念界定 |
一、西方的空间理论 |
二、国内的空间研究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空间书写 |
第二章 《儒林外史》的空间分析 |
第一节 地域空间 |
一、实体空间:小说固有印象与人物自我身份认同 |
二、聚会空间:群体内外迎合或排斥 |
三、私人空间:空间物象预示与自我改造 |
第二节 生存空间 |
一、儒家经典的功利化:利诱与知识分子质量的劣化 |
二、社会等级秩序:权利与义务的偏废一方 |
三、外王之责:趋利避祸的退缩 |
第三章 《儒林外史》中空间的文化意蕴解读 |
第一节 空间转换: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 |
一、空间转换下的个体自我认知 |
二、群体认同与自我认同 |
第二节 空间生存困境:空间转换下的精神变化 |
一、身份认同失败与边缘人群的产生 |
二、边缘人群的空间精神感受 |
三、精神信仰的坚持和失落 |
第四章 《儒林外史》空间书写的文学作用 |
第一节 勾连各类人物,加强小说内蕴 |
第二节 贯通小说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4)论《儒林外史》的悲剧形象及喜剧表现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悲剧意蕴 |
(一)腐朽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
1.“学而优则仕”制度下的“苦行僧” |
2.悲喜两重天的“变态狂” |
3.自欺欺人的“瘾君子” |
(二)名缰利锁下的群丑宵小 |
1.自甘堕落的农家子弟 |
2.虚伪狡诈的土豪劣绅 |
3.愚昧吝啬的守财奴 |
4.招摇撞骗的江湖无赖 |
(三)理想破灭的飘零者 |
1.心灰意冷的出世者 |
2.放浪形骸的彷徨者 |
3.被动无奈的失意者 |
二、《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悲剧根源 |
(一)社会悲剧 |
1.封建科举制度对文人思想的束缚 |
2.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 |
3.封建社会的专制与黑暗 |
(二)命运悲剧 |
1.生不逢时的痛苦 |
2.坎坷生涯的不幸遭遇 |
3.底层奋斗的艰辛 |
(三)性格悲剧 |
1.懦弱天性 |
2.追名逐利的本能 |
3.虚荣浮夸的人性弱点 |
三、《儒林外史》的喜剧表现艺术 |
(一)悲剧意蕴喜剧表现艺术的深刻性 |
1.以喜写悲,悲愈显悲 |
2.悲观极度化后的戏谑调侃 |
(二)喜剧艺术的表现方式 |
1.情节设置的喜剧性 |
2.人物刻画的喜剧性 |
3.语言运用的喜剧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5)《儒林外史》评点研究 ——以卧评、黄评、天评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儒林外史》评点研究综述 |
第一章 三家评《儒林外史》的主旨 |
第一节 功名富贵与八股科举 |
第二节 天评与黄评的创新与发展 |
第二章 三家评《儒林外史》的人物 |
第一节 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特点 |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异论 |
第三章 三家评《儒林外史》的艺术 |
第一节 语言特色 |
第二节 结构特色 |
第三节 叙事手法 |
第四节 叙事特点 |
第四章 三家评的评点特色 |
第一节 考据学倾向 |
第二节 文人性评点 |
第三节 三家评中的小说观念 |
第四节 评点中的交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儒林外史》对“三言”的借鉴和改拟(论文提纲范文)
一、《儒林外史》与“三言”之间的联系 |
二、《儒林外史》对“三言”的“追忆”和“憧憬” |
(1) 拼贴 |
(2) 典故和原型 |
(3) 嘲讽的模仿 |
三、结 语 |
(7)《儒林外史》的科举叙事与历史上的明代科举(论文提纲范文)
一、《儒林外史》中的明初科举与吴敬梓的基本判断 |
二、成化至正德年间的科举叙事与历史参照 |
第一, 明确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
第二, 有意在叙事中提到了弘治、正德年间几个真实的历史人物, 如李梦阳、何景明、王守仁。 |
第三, 对“举业”与“杂览”的区别以及八股文写作中的才气与理法之争已有较多关注。 |
第四, 以冷峻的笔墨写到了科举背景下读书人的辛酸而可笑的经历, 其中童生周进、秀才范进、监生严致和、举人王惠给读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周进哭贡院, 范进中举, 严监生舍不得点两根灯芯, 都是《儒林外史》中的经典情节。 |
三、嘉靖、隆庆年间的科举叙事与历史参照 |
第一, 嘉靖、隆庆年间的科举叙事与上一情节单元的异中之同。 |
第二, 嘉靖、隆庆年间的科举叙事与上一情节单元的同中之异。 |
第三, 鲁小姐和马二先生是两个极有深度的形象。 |
四、万历至崇祯年间的科举叙事与历史参照 |
(8)《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中才女形象的现实基础与文化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一、《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中才女的身份、阶层与文学活动空间 |
(一) 身份与阶层:两书才女形象的涵盖度与典型性 |
(二) 闺阁内外:两书才女的文学活动空间 |
二、《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中才女形象的现实基础 |
(一) 《儒林外史》中才女的现实原型及作者对生活素材的整合与改造 |
(二) 《红楼梦》中才女形象的现实基础及与现实的距离 |
三、《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中才女形象的文化意蕴 |
(一) 现实困境与超功利的诗意生活理想:两书作者对于才女生存境况的关注面向 |
(二) 传统的接续与突破:两书对才女形象谱系的建构 |
结语 |
(9)悠悠儒林,茕茕众相,无奈几朵女儿花——浅析《儒林外史》中女才人形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一) 《儒林外史》中女性形象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鲁小姐和沈琼枝的“小同”———“不同”———“大同” |
(一) 《儒林外史》中主要女性文人形象的统计 |
(二) 沈琼枝和鲁小姐的“小同”———学识渊博 |
1. 鲁小姐——八股才女 |
2. 沈琼枝——诗词才女 |
(三) 鲁小姐和沈琼枝的“不同”———思想观念 |
1. 鲁小姐———迂腐才女 |
2. 沈琼枝———侠情才女 |
(四) 鲁小姐和沈琼枝的“大同”———封建社会的陪葬 |
三、女才人形象《儒林外史》中的作用和意义 |
(一) 女才人形象对丰富《儒林外史》结构的作用 |
(二) 女才人形象对深化《儒林外史》主题的作用 |
(10)王鏊与《儒林外史》娄鲁二府人物关系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王鏊作为小说人物影射对象的引入 |
二、王鏊作为小说人物影射对象的探考 |
三、王鏊作为小说人物影射对象的意义 |
四、“八股才女”——鲁小姐(论文参考文献)
- [1]《儒林外史》艺术形象之生成探微——以人物原型研究的反思为中心[J]. 井玉贵. 文学遗产, 2021(06)
- [2]从《儒林外史》看女性与科举之关联[J]. 蒋聪慧. 考试研究, 2021(03)
- [3]《儒林外史》的空间书写研究[D]. 马丽莉. 喀什大学, 2020(07)
- [4]论《儒林外史》的悲剧形象及喜剧表现艺术[D]. 黄傲雪. 渤海大学, 2020(05)
- [5]《儒林外史》评点研究 ——以卧评、黄评、天评为中心[D]. 梁彤彤.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儒林外史》对“三言”的借鉴和改拟[J]. 疏文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7]《儒林外史》的科举叙事与历史上的明代科举[J]. 陈文新.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8]《红楼梦》与《儒林外史》中才女形象的现实基础与文化意蕴[J]. 詹颂. 红楼梦学刊, 2018(06)
- [9]悠悠儒林,茕茕众相,无奈几朵女儿花——浅析《儒林外史》中女才人形象[J]. 黄馨蓓,谢庭玉.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10)
- [10]王鏊与《儒林外史》娄鲁二府人物关系考论[J]. 张梦笔.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 2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