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态多酶协同水解发酵增香法酿造酱油(论文文献综述)
钟文秀[1](2016)在《米渣生酱油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米渣,是淀粉糖企业的大宗副产品,蛋白质含量高,是优质的植物蛋白资源。以米渣为酱油主要酿造原料是本课题组多年研究的重点,前期研究表明纯种酿造米渣生酱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多菌种耦合制曲提高了米渣原料的利用率。本文在前期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不同的菌种耦合发酵对米渣生酱油抗氧化活性和品质的影响,以明确发酵米渣生酱油的菌种耦合方式。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酱油基本理化指标、感官指标、氨基酸及酱油挥发性成分为主要评价手段,分析不同菌种耦合发酵米渣生酱油的品质。结果表明,米渣生酱油品质指标均达到一级酱油的标准,以三菌种发酵的米渣生酱油品质最优,其氨基态氮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17g/100mL和41.81g/L(P<0.05)。酱油挥发性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三菌发酵的米渣生酱油挥发物质总含量最高,达1074.79ng/mL(P<0.05),较单一米曲霉发酵酱油提高了1.5倍,其中以4-VG和HEMF的含量较单一米曲霉发酵酱油均有显着性提高,分别提高了25倍和3倍,此外,三菌发酵的酱油还含有具有抗癌作用的右旋萜二烯,含量约71.12ng/mL(P<0.05)。发酵温度对酱油氨基态氮、全氮含量及感官影响明显,以35℃和40℃发酵温度为最佳。2.以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探讨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酱油抗氧化活性影响。结果表明:米渣生酱油抗氧化活性受发酵温度影响明显,分别在35℃和50℃发酵时出现峰值。随发酵时间延长,各米渣生酱油抗氧化活性增加,在发酵初始的10 d内增加迅速。米渣生酱油体外抗氧化活性优于大豆酱油,且米曲霉耦合酵母发酵的酱油抗氧化活性最好,三菌发酵的酱油次之。其中酱油色素、挥发油和小分子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3.通过酵母添加方式和酵母添加量考察酵母对酱油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HEMF、4-VG和抗氧化活性受酵母添加方式影响明显(P<0.05),pH=5.0时添加酵母发酵酱油中HEMF、4-VG及还原力较初始发酵添加酵母酱油分别提高了38.15%、33.98%和14.49%(P<0.05)。酱油酵母添加量对酱油抗氧化活性、HEMF和4-VG含量有促进作用,且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各有差异。以酵母添加为0.025%发酵的Ⅲ酱油品质为最佳,其总氨基酸含量为40.46g/L,必需氨基酸和总抗氧化氨基酸分别较Ⅰ提高了约19.32%和40.73%。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5830.43μg AAE/mL和EC50为5.02μL/mL。
黄永光[2](2014)在《酱香型白酒酿造中Aspergillus hennebergii及其分泌酸性蛋白酶的研究》文中指出固态发酵是中国白酒酿造的特色,属于边糖化、边发酵的双边发酵模式。固态发酵除了涉及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和生物酶外,还涉及酶、微生物与底物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在众多种属的微生物中,曲霉对白酒酿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为固态发酵的顺利进行提供多种功能性生物酶,如糖化酶、淀粉酶、蛋白酶等,以促进底物大分子的降解和其他功能性微生物的生长,它还在乙醇和众多风味物质的形成与积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固态法白酒酿造特有的酸性环境,造就了独特曲霉菌株的生长及其功能酶作用的发挥。因此,开展中国白酒固态发酵过程中功能性曲霉资源的筛选工作,并研究它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对于深化人们对双边发酵机理的认识,促进固态发酵技术的升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以酱香型白酒特殊的酿造条件为背景,以曲霉为主要微生物研究类群,从发酵酒醅和大曲中筛选对双边发酵有特殊功能和作用的微生物。通过实验,获得了一株高产糖化酶和蛋白酶的功能曲霉。在此后的固态发酵过程中,分析了该菌株及其所产糖化酶和蛋白酶对主要酿造工艺胁迫条件的耐受性;考察了发酵状态对菌株产酶的影响;对比研究了菌株在固液两种状态下的胞外蛋白组差异情况;利用纯酶强化发酵实验,探究了纯酶对白酒风味形成的影响机制。论文所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结合白酒酿造的特点,以高产功能酶为目标,对产酶微生物进行了筛选,共得到103株,分属于10个种的曲霉属菌株:Aspergillus niger、A. oryzae、A. terreus、A.tubingensis、A. flavus、A. hennebergii、A. fumigatus、A. niveus、A. candidus和Monascussp.。其中,A. hennebergii为固态发酵过程中的主要产酶菌株。该菌株可同时高产糖化酶和蛋白酶,分别达2173.51U/g发酵醅和368.59U/g发酵醅。该菌还具有较高的环境胁迫耐受力,可以在pH2.5、温度50℃和乙醇浓度8%(v/w)的环境中良好生长,显示其优良的发酵性能。(2)应用二维凝胶电泳(2-DE)结合质谱(MALDI-TOF MS/MS)技术对菌株在固、液两种状态下生长时的胞外蛋白组进行了比较研究。所有鉴定的蛋白点中有147个与黑曲霉、米曲霉等7种曲霉分泌的蛋白具有高度同源性,而47个差异蛋白点,涉及30种不同蛋白。这些结果表明固态发酵不但有助于菌株高产糖化酶和蛋白酶,还有助于菌株分泌其他酶类,促进发酵的顺利进行和风味物质的形成。(3)根据蛋白组学研究的结果,本研究进一步对菌株所产的酸性蛋白酶进行了纯化与表征。通过硫酸铵盐沉淀、阴离子交换柱和凝胶柱分离和纯化得酸性蛋白酶组分AP2和AP3。质谱鉴定其分别与2-DE图上的蛋白点15和273对应,AP2与A.niger BCRC32720分泌酸性蛋白酶具有高度同源性,AP3鉴定为未知蛋白。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AP2和AP3对麦类蛋白的催化水解能力较强,且AP3优于AP2。AP2和AP3具有明显的酸性特征,其最适pH及pH稳定性分别为4.5和4.0,pH4.06.5和pH2.86.0;而且AP3在3060℃体现了优良的热稳定性特性;AP3对乙醇的耐受浓度大于10%(vol)。这些结果表明该菌株的胞外酸性蛋白酶不但具有耐酸、耐温、耐乙醇特征,还具有对麦类、豆类蛋白较强的水解特性。这也进一步表明了其在麦类、豆类食品生产中的重要作用。(4)结合实际生产应用,实验考察了AP3酶在固态发酵中的作用情况。结果表明,AP3的添加可明显提高产品风味物质的含量。GC-MS分析结果显示出添加AP3的酒醅中风味物质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83.94%,醇类、酸类、酯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含量增加显着,其中苯乙醇由425.9μg/kg酒醅提升到1698.7μg/kg酒醅,乙酸乙酯由628.8μg/kg酒醅提升到1580.1μg/kg酒醅。同时,蛋白水解度、氨基酸态氮等分析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此酶对风味的调节机制。通过添加AP3,小麦蛋白水解度提高了28.26%,氨基酸态氮含量提高了34.21%,S.cerevisiae生物量提高了37.09%,总酸提高了36.17%,发酵醅中乙醇含量提高了38.29%。这些结果表明AP3的添加促进了蛋白的水解,提升了发酵体系中氨基酸态氮、总酸、乙醇等的含量。本研究的结果表明A. hennebergii为固态发酵中的一株性能优良的曲霉。该菌株不仅具有高产糖化酶、蛋白酶和多种风味酶类的特征,还具有促进、调节糖化、发酵和生香进程的作用。本研究的结果不仅丰富了中国白酒固态发酵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还为传统白酒酿造的现代化技术提升提供了生物资源。
吕磊[3](2014)在《芝麻香型白酒关键微生物产香分析研究》文中指出芝麻香型白酒中典型的芝麻香风味主要是由发酵过程中混合微生物的复合作用和美拉德反应生成的,然而目前单种微生物对芝麻香型白酒中具体香气成分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以麦胚、麸皮为原料通过酶解作用,对培养基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得到了适应微生物代谢生长的基础筛选培养基,以此作为研究单种微生物生产芝麻香型风味成分的基质。实验表明:经过烘干法测得麦胚含水量7.05%,麸皮含水量11.7%。麦胚、麸皮以1:1的添加比例,料水比以1:7,分别添加400u/g的酸性蛋白酶、糖化酶和木聚糖酶,水解反应8h制成的基础培养基含有丰富的还原糖和α-氨基氮。这种培养基能够供给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所需,同时这些小分子成分作为酒体的生香前体物质积累下来,保障了芝麻香型白酒香气成分的生成。利用比色法测定了细菌、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发现两类微生物分别在8h和20h达到各自的最高生长速率,为后续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接种时间和添加量以及发酵时间提供了理论参考。对微生物进行显微形态和菌落形态的观察研究,有利于了解各微生物的生理特性。芽孢杆菌的耐高温特性有利于高温蛋白酶的代谢作用,酵母菌的酯化作用强,霉菌作为发酵主要微生物具有较高的糖化力和蛋白分解力等。这些为研究后期微生物的发酵代谢产香机理提供了理论指导,也对各种微生物调控白酒香气成分的产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微生物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发酵后比发酵前下降25mg/g,游离氮含量从3mg/g微升至3.5~5mg/g。用筛选的基础培养基对细菌、酵母菌和霉菌进行单菌种发酵,利用GC-MS检测发酵液馏分中的香气成分。通过与空白培养基馏分中香气成分的对照,确定细菌类微生物主要产生吡嗪类和高级脂肪酸类物质,酵母菌发酵产物多为乙酸乙酯、己酸乙酯等酯类成分,霉菌类发酵得到较多的酚类、醛酮类物质。这些成分的存在协调丰富了芝麻香型白酒的香气组分,证明了微生物代谢作用对香气成分产生的重要作用。研究单菌种所生成的主体香气成分,调控微生物的添加配比有利于改善芝麻香型白酒的香气风味,提高酒质的稳定性。对产香作用效果明显的微生物进行混合培养发酵,其香气组分的构成和数量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为芝麻香型白酒的生产调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徐娟娟[4](2010)在《利用农业废弃物混合发酵生产L—乳酸及饲料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人口的激增,粮食和能源的短缺将日趋严重,可再生植物纤维的开发利用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我国每年生产农作物秸秆达7亿吨之多,估算每年有近90%的纤维素资源不能被利用,多数被白白地烧掉,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而后者作为秸秆细胞壁的主要成分难于被一般微生物分解,从而限制了这些成分的降解和利用。如果木质素能够得到有效降解,就可以改变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嵌合结构,从而使秸秆转化为易吸收饲料成为可能。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尤其玉米芯、玉米秸秆资源在我国具有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价格低廉等特点。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而又使环境不受污染,是现代农业面临的难题。为了更好的利用玉米芯、玉米秸秆等农业废弃物,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减少传统化学方法及秸秆焚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本实验对多种菌种进行筛选,首先对鸡腿菇、黑曲霉和里氏木霉3株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的菌株进行混合平板产酶筛选,试验结果显示鸡腿菇和里氏木霉平板培养相容性良好,且产酶量高。在相容性实验的基础上,对鸡腿菇和里氏木霉的最优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产酶的最佳条件为:鸡腿菇菌丝悬液与里氏木霉孢子悬浮液按5:2的接种比例,接种时间间隔为12h,在26℃,pH5.0,150r/min培养3d,此时漆酶酶活比鸡腿菇单独发酵酶活提高106%。而后采用里氏木霉与鸡腿菇混合发酵产粗酶液降解秸秆等废弃物,最后利用米根霉将上述水解物转化为乳酸。用以上两菌混合发酵3d的粗酶液在50℃,pH5.0,120r/min下酶解原材料84h,酶解还原糖得率为55.2%,再利用米根霉转化酶水解液产乳酸量为3.69g/L,糖酸转化率为67.40%。同时为了生产优质且价格低廉的畜牧用饲料,本实验又对固体发酵后固体基质进行二次发酵研究,发酵后固体基质和玉米淀粉按9:1混合后再发酵,分析二次发酵后固体基质中各成分(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及蛋白质等)含量的变化。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里氏木霉(孢子悬浮液1.2×107个/ml)和鸡腿菇(2mm大小的菌盘)接种比例为(1:6),初始pH为7.0,料水比为1:1.5。发酵12d后固体基质中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11%、13.44%、3.11%和26.73%,前三种成分的降解率分别达到47.2%、49.9%、47.3%,而发酵后固体基质中蛋白质含量比未发酵固体基质中蛋白质含量提高了近5倍。因此本实验能够高效且无污染的降解富含木质纤维素的农业废弃物,同时可以生产营养丰富的,能被牲畜更好消化利用的畜牧用菌体蛋白饲料,此生产工艺顺利完成则可以为畜牧业生产提供更廉价实用的饲料来源。
黑婷婷[5](2010)在《低盐固态工艺原料中添加玉米对酱油风味影响》文中指出目前在低盐固态酿造酱油的工艺中,原料大都采用豆粕和麦麸,本实验通过以玉米作为淀粉质原料代替部分麦麸进行低盐固态酿造来提高酱油的品质,确定了大曲的原料配比、加水量、蒸料时间以及制曲时间,研究了添加玉米之后酱醪在各项理化指标以及主要风味物质方面的影响。综合研究了与低盐固态酱油发酵工艺最为相关的蛋白酶、糖化酶以及纤维素酶的活力,确定了加入玉米之后的大曲最佳工艺,其参数为:原料比(豆粕:玉米:麸皮)为6:2:2;加水量为原料总量的110%;蒸料时间为40min;制曲时间为42h。在已经确定好的制曲工艺条件下,谷氨酰胺酶活力也可以达到较高水平。通过单因素试验,谷氨酰胺酶也有其最适条件,即原料配比为豆粕:玉米:麸皮=6:3:1,加水量为原料总量的110%,蒸料时间为30min,制曲时间为42h。对低盐固态酱醪发酵过程中进行各项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的酱醪其总酸含量相对于未添加的有所增加,但是并未超出标准范围,还原糖以及无盐固形物含量则明显提高,增加了氨基态氮含量,提高了酱油的鲜味。对传统酱醪和添加玉米的酱醪进行有机酸的检测,结果表明,在添加了玉米的酱醪检测出的六种主要有机酸中,包括乳酸、酒石酸在内的五种有机酸含量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这对于改善酱油口感十分有利。对传统酱醪和添加玉米的酱醪进行香气成分的检测,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的酱醪中包括HEMF、乳酸乙酯、乙酸乙酯等在内的11种香气成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证明添加玉米作为原料对改善酱油的风味是十分有利的。
杨立新[6](2005)在《雅致放射毛霉蛋白酶的液体发酵生产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雅致放射毛霉(Actinomucor elegans)是腐乳酿造业的主要生产菌株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在液体培养条件下雅致放射毛霉产蛋白酶特征和蛋白酶的酶学性质,并对雅致放射毛霉蛋白酶在新型腐乳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8℃、初始pH值8.5、摇床转速220~250r/min的条件下有利于雅致放射毛霉AS3.2778蛋白酶的生产。通过均匀设计方法优化了毛霉蛋白酶的产酶培养基。菌体的生长符合Logistic模型,毛霉蛋白酶的合成符合Luedeking-Piret’s方程。 对雅致放射毛霉蛋白酶的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毛霉蛋白酶属于中性蛋白酶,该酶的最适pH值为7~8,最适作用温度为40~55℃。该酶的分子量在30kD以上,主要是由高分子量和中分子量的组分组成。 为了改进腐乳的传统生产工艺,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应用于腐乳生产,本实验尝试了酶法生产腐乳的新工艺。优化后得到的水解工艺参数为:底物浓度14%;毛霉蛋白酶添加量374 U/g;反应温度40℃;pH值8.5。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混合发酵和调质、调味实验,最终产品的质量与市售红方腐乳近似。 本实验为腐乳的酶法生产积累了经验,提供了有益的数据。
石彦国,高红岩,刘晶[7](1999)在《生物技术在大豆加工领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近年,生物技术或称生物工程在国内外广受关注,很多国家都直接或间接投资于生物技术方面的开发。生物工程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密集的科技领域,它是应用生物体(包括微生物、动物细胞、植物细胞)或其组成部分(细胞器和酶),在适宜条件下,生产有价值的产物,或进行有益过...
叶保平[8](1995)在《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阐述了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从中表明:生物工程技术在食用资源的开发、食品加工、食品保藏和食品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成果,极大地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
邹亮,徐贤娟[9](1991)在《液态多酶协同水解发酵增香法酿造酱油》文中研究说明液态多酶协同水解发酵增香法酿造酱油新工艺中应用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主要优点之一是原料中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利用率9091%、淀粉质利用率9596%;之二是新工艺中砍掉了蒸煮工序,这一重大技术改进首先是大大节省了能耗,这对当今世界面临能源危机,尽可能节省能耗具有重大意义;其次是省去了蒸煮设备的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液态多酶协同水解发酵增香法酿造的酱油,色香味体与传统方法酿造的优质酱油之色香味体相比毫不逊色。该酱油的酱香、酯香、醇香浓郁,风味独成一格,氨基酸种类齐全,全氮1.222.34克/100毫升、氨基酸态氮0.621.19克/100毫升,氨基酸生成率51%。液态多酶协同水解发酵增香法酿造酱油的原料可以用豆饼、豆粕、大豆、黄豆、绿豆、蚕豆、豌豆、酱渣、醋渣、淀粉糖渣、小麦、麦麸、碎米、豆腐渣、薯干、薯渣、花生、荞麦、血粉、金针菇菌丝体、香菇菌丝体、蘑菇菌丝体等中的45种按一定的碳氛比要求进行配料。液态多酶协同水解发酵增香法酿造酱油是用多种酶制剂入生物反应器内协同完成对原料的水解,继后人工接种46株耐盐的产香产酯产乳酸菌进行安全发酵增香一至二周。
二、液态多酶协同水解发酵增香法酿造酱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态多酶协同水解发酵增香法酿造酱油(论文提纲范文)
(1)米渣生酱油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米渣简介 |
1.2 酱油研究进展 |
1.3 酱油功能性研究进展 |
1.4 酱油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方法 |
1.5 本课题立题依据和意义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菌种对米渣生酱油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内容和方法 |
2.2.1 米渣基本成分分析 |
2.2.2 不同菌种发酵米渣生酱油的制备 |
2.2.3 基本理化指标分析 |
2.2.4 微量元素检测 |
2.2.5 氨基酸分析 |
2.2.6 风味物质分析 |
2.2.7 感官质量评价 |
2.2.8 发酵温度对酱油品质的影响 |
2.2.9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米渣基本成分分析 |
2.3.2 不同菌种发酵米渣生酱油的基本理化指标 |
2.3.3 不同菌种发酵米渣生酱油的感官质量 |
2.3.4 不同菌种发酵米渣生酱油的游离氨基酸 |
2.3.5 不同菌种发酵米渣生酱油香气成分分析 |
2.3.6 发酵温度对不同菌种发酵酱油重要理化指标的影响规律 |
2.3.7 发酵温度对不同菌种发酵酱油感官品质的影响规律 |
2.4 小结 |
第3章 菌种对米渣生酱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设备 |
3.1.1 主要试剂 |
3.1.2 仪器和设备 |
3.2 实验内容与方法 |
3.2.1 不同菌种发酵米渣生酱油的制备 |
3.2.2 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 |
3.2.3 发酵温度对米渣生酱油抗氧活性影响 |
3.2.4 发酵时间对米渣生酱油抗氧活性影响 |
3.2.5 米渣生酱油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
3.2.6 杀菌工艺与温度对米渣生酱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米渣生酱油的抗氧化活性 |
3.3.2 米渣生酱油化学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 |
3.3.3 杀菌工艺与温度对米渣生酱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酵母对米渣生酱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试剂 |
4.2 实验内容和方法 |
4.2.1 检测方法 |
4.2.2 酵母接种时期对米渣生酱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4.2.3 酵母接种量对酱油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4.2.4 酵母发酵米渣生酱油的抗氧化物质基础 |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酵母接种时期对生酱油品质和抗氧化相关化学成分的影响 |
4.3.2 酵母接种时期对生酱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4.3.3 酵母接种量与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
4.3.4 成本核算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2)酱香型白酒酿造中Aspergillus hennebergii及其分泌酸性蛋白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国白酒的固态发酵与曲霉 |
1.2 固态法白酒酿造过程中曲霉的主要功能 |
1.2.1 主要淀粉水解酶种类及其特性 |
1.2.2 主要蛋白水解酶及其特性 |
1.3 酱香型白酒酿造中曲霉的研究进展 |
1.3.1 酱香型白酒酿造微生物研究 |
1.3.2 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曲霉的研究进展 |
1.3.3 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曲霉菌的功能研究 |
1.4 曲霉菌分泌胞外蛋白组的研究 |
1.5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5.1 解决的科学问题 |
1.5.2 本文研究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
第二章 曲霉多样性及其关键产酶功能曲霉的分离与鉴定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试剂及仪器 |
2.2.3 培养基与贮液 |
2.2.4 曲霉的分离与筛选 |
2.2.5 酶活测定分析 |
2.2.6 菌株的鉴定 |
2.2.7 固态法酿造条件对菌株产酶的影响 |
2.2.8 菌株粗酶对主要酿造工艺胁迫因子的应激表征 |
2.2.9 菌株 A.hennebergii 的进化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曲霉菌的分离 |
2.3.2 固态法酿造条件对优势曲霉菌产酶的影响 |
2.3.3 发酵工艺胁迫因子对菌株粗酶酶活的影响 |
2.3.4 菌株分泌酶性能比较 |
2.3.5 A. hennebergii 进化与形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spergillus hennebergii 生长及其酿造功能酶分泌的胁迫条件特性表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种与培养基 |
3.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3 主要酿造胁迫条件对 A.hennebergii 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初始水分对 A. hennebergii 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
3.3.2 初始 pH 对 A.hennebergii 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
3.3.3 发酵温度对 A. hennebergii 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
3.3.4 不同初始乙醇浓度对 A. hennebergii 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
3.3.5 不同氮源对 A. hennebergii 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
3.3.6 不同碳源对 A. hennebergii 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
3.3.7 不同无机盐对 A.hennebergii 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
3.3.8 不同发酵方式对 A.hennebergii 生长及产酶的影响 |
3.4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Aspergillus hennebergii 分泌胞外蛋白的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株 |
4.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4.2.3 主要溶液配制 |
4.2.4 菌株发酵培养 |
4.2.5 蛋白的提取 |
4.2.6 二维电泳实验 |
4.2.7 凝胶扫描和图像分析 |
4.2.8 蛋白质鉴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 hennebergii 胞外蛋白研究方法的确定 |
4.3.2 A. hennebergii 分泌胞外蛋白的分析 |
4.3.3 不同发酵方式分泌的相同胞外酶 |
4.3.4 不同发酵条件下分泌胞外蛋白的差异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spergillus hennebergii 分泌胞外酸性蛋白酶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种与培养基 |
5.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2.3 缓冲液 |
5.2.4 菌株培养 |
5.2.5 蛋白提取与纯化 |
5.2.6 纯酶动力学分析 |
5.2.7 纯化酶的光学性质 |
5.2.8 纯酶的最适 pH 值与 pH 稳定性 |
5.2.9 纯酶的最适温度与温度稳定性 |
5.2.10 金属离子对纯酶酶活的影响 |
5.2.11 抑制剂对纯化酶酶活的影响 |
5.2.12 底物特异性分析 |
5.2.13 纯化酶的圆二色性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菌株分泌酸性蛋白酶的纯化 |
5.3.2 纯化酶动力学参数 |
5.3.3 纯化酶的光谱特征 |
5.3.4 最适 pH 与 pH 的稳定性 |
5.3.5 最适温度与热稳定性 |
5.3.6 金属离子对纯酶酶活的影响 |
5.3.7 抑制剂对纯酶酶活的影响 |
5.3.8 纯酶的底物特异性 |
5.3.9 纯酶二级结构的圆二色性 |
5.3.10 酿造工艺胁迫因子对纯酶二级结构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spergillus hennebergii 酸性蛋白酶固态发酵功能验证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菌种与试材 |
6.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6.2.3 原料预处理与固态发酵 |
6.2.4 分析方法 |
6.2.5 数据处理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
6.3.2 S.cerevisiae 生物量的变化 |
6.3.3 乙醇浓度的变化 |
6.3.4 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影响 |
6.3.5 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
6.3.6 总酸含量的影响 |
6.3.7 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芝麻香型白酒关键微生物产香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芝麻香型白酒简介 |
1.2 芝麻香型白酒中香气成分的影响条件 |
1.2.1 原料及其分解 |
1.2.2 代谢酶制剂 |
1.2.3 发酵设备 |
1.2.4 高温堆积 |
1.2.5 发酵条件 |
1.2.6 分型贮存 |
1.3 芝麻香型白酒的香气组分 |
1.3.1 酯类组分 |
1.3.2 醇类组分 |
1.3.3 有机酸类组分 |
1.3.4 醛酮类及杂环类化合物 |
1.4 芝麻香型白酒香气成分的生成途径 |
1.4.1 美拉德反应 |
1.4.2 微生物合成 |
1.5 芝麻香型白酒的作用微生物 |
1.5.1 细菌 |
1.5.2 霉菌 |
1.5.3 酵母菌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工艺路线 |
1.6.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芝麻香型白酒关键微生物培养基的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材料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干重的测定 |
2.3.2 原料的单酶水解 |
2.3.2.1 原料蒸煮 |
2.3.2.2 单酶水解反应 |
2.3.3 麦胚、麸皮添加配比的选择 |
2.3.3.1 原料蒸煮 |
2.3.3.2 水解原料配比的选择 |
2.3.4 原料的复合酶水解 |
2.3.4.1 原料蒸煮 |
2.3.4.2 蛋白质、淀粉糖类水解 |
2.3.4.3 复合原料水解液总氮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
2.3.5 DNS 法测还原糖 |
2.3.6 α-氨基氮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原料的干重 |
2.4.2 酸性蛋白酶水解结果 |
2.4.3 糖化酶水解分析 |
2.4.4 麦胚、麸皮添加配比的结果 |
2.4.5 复合酶水解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产芝麻香型白酒关键微生物生理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试剂材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菌种 |
3.2.4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
3.3.2 微生物菌体及菌落形态 |
3.3.2.1 细菌 |
3.3.2.2 酵母菌 |
3.3.2.3 霉菌 |
3.3.3 微生物发酵前后培养基中游离氮、还原糖含量测定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微生物生长曲线 |
3.4.2 微生物个体形态和菌落形态 |
3.4.3 微生物发酵前后发酵液成分含量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芝麻香型白酒关键微生物的产香分析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种 |
4.2.2 培养基 |
4.2.3 主要试剂材料 |
4.2.4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单菌种发酵培养 |
4.3.2 复合菌种发酵培养 |
4.3.3 发酵液蒸馏 |
4.3.4 香气成分的测定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细菌产香物质分析 |
4.4.2 酵母菌产香物质分析 |
4.4.3 霉菌产香物质分析 |
4.4.4 混合微生物的香气成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利用农业废弃物混合发酵生产L—乳酸及饲料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文献综述 |
1.1 我国秸秆资源及其利用概况 |
1.2 木质纤维素酶及其作用机理 |
1.2.1 纤维素酶 |
1.2.2 木聚糖酶 |
1.2.3 漆酶 |
1.3 乳酸的性质及其研究状况 |
1.3.1 乳酸结构及性质 |
1.4 乳酸的应用 |
1.4.1 乳酸及其衍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4.2 乳酸及其衍生物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 |
1.4.3 乳酸及其衍生物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
1.4.4 乳酸及其衍生物在农业和饲料中的应用 |
1.5 乳酸的生产方法 |
1.6 混合发酵的研究概况 |
1.6.1 微生物混合发酵涵义简介 |
1.6.2 混合发酵的微生物组成 |
1.6.3 微生物混合培养的应用 |
1.7 秸秆饲料资源及其研究概况 |
1.7.1 蛋白饲料研究 |
1.7.2 降解秸秆的菌种的研究概况 |
1.8 目前秸秆预处理的方法 |
1.8.1 物理法 |
1.8.2 化学法 |
1.8.3 物理化学法 |
2 引言 |
2.1 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3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供试菌株 |
3.1.2 仪器与试剂 |
3.1.3 培养基 |
3.1.4 培养方法 |
3.2 分析测定方法 |
3.2.1 菌种形态的观察 |
3.2.2 菌种的复壮 |
3.2.3 孢子浓度的测定 |
3.2.4 菌丝体生物量测定 |
3.2.5 酶液的制备 |
3.2.6 酶活的测定 |
3.2.7 酶活力的计算 |
3.2.8 糖的测定方法 |
3.2.9 L-乳酸的测定 |
3.2.10 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测定 |
3.2.11 蛋白质的测定 |
3.3 实验研究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木糖和葡萄糖标准曲线 |
4.2 测试菌株相容性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黑曲霉单独发酵产酶分析 |
4.4 鸡腿菇单独发酵产酶分析 |
4.5 里氏木霉单独发酵产酶分析 |
4.6 黑曲霉和鸡腿菇混合发酵产酶分析 |
4.7 鸡腿菇和里氏木霉混合发酵产酶分析 |
4.8 不同菌种产木质纤维素酶的对比分析 |
4.9 鸡腿菇和里氏木霉混合发酵产酶的优化研究 |
4.9.1 鸡腿菇和里氏木霉不同接种比例对产漆酶的影响 |
4.9.2 鸡腿菇和里氏木霉不同接种时间间隔对产酶的影响 |
4.9.3 初始pH 不同对鸡腿菇和里氏木霉产酶的影响 |
4.9.4 不同摇床转速对两菌混合发酵产酶结果分析 |
4.9.5 温度不同对混合发酵产酶的影响 |
4.9.6 鸡腿菇和里氏木霉单独发酵与两菌混合发酵产酶的比较 |
4.9.7 最优条件下鸡腿菇和里氏木霉混合发酵随时间变化产酶及固体基质中各成分变化情况 |
4.10 鸡腿菇和里氏木霉混合发酵粗酶液对秸秆等的降解条件的研究 |
4.10.1 摇床转数对粗酶液水解原材料程度的影响 |
4.10.2 温度对粗酶液水解原材料的影响 |
4.10.3 不同pH 对粗酶液酶解原材料的影响 |
4.10.4 发酵粗酶液酶解原材料的正交试验 |
4.11 米根霉利用发酵秸秆产L-乳酸 |
4.11.1 纤维素酶水解物发酵产L-乳酸 |
4.11.2 混合发酵粗酶液水解物发酵产乳酸 |
4.11.3 对比分析米根霉利用不同酶解液产酸情况 |
4.12 所有固体残渣添加玉米淀粉二次发酵生产饲料的研究 |
4.12.1 固态发酵前后固态基质自身成分变化 |
4.12.2 固态发酵前后固体基质中蛋白质的变化 |
4.13 结论与讨论 |
4.13.1 结论 |
4.13.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就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低盐固态工艺原料中添加玉米对酱油风味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酱油的发展 |
1.2 目前我国酱油的主要工艺 |
1.3 低盐固态酿造酱油的工艺和发展 |
1.3.1 酿造菌种 |
1.3.2 酱油发酵中起主要作用的酶 |
1.3.3 原料选择 |
1.4 酱油中的主要风味物质 |
1.4.1 醇类风味物质 |
1.4.2 有机酸类风味物质 |
1.4.3 酯类风味物质 |
1.4.4 酚类风味物质 |
1.4.5 醛类风味物质 |
1.4.6 其他风味物质 |
1.5 风味物质的检测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种 |
2.1.2 试剂 |
2.1.3 仪器及设备 |
2.1.4 培养基的配制 |
2.1.5 溶液的配制 |
2.2 方法 |
2.2.1 三角瓶种曲的制备 |
2.2.2 种曲水分的测定 |
2.2.3 竹匾大曲的制备 |
2.2.4 酶活力的测定 |
2.2.5 制醪发酵 |
2.2.6 低盐固态酱醪中各种成分的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诱变菌株A100-8酱油发酵生产性优劣的探究 |
3.1.1 纤维素酶的研究 |
3.1.2 蛋白酶活的研究 |
3.1.3 糖化酶活的研究 |
3.2 原料在酱油生产中的重要性 |
3.3 大曲制备工艺的确定 |
3.3.1 制曲工艺对大曲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
3.3.2 制曲工艺对大曲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
3.3.3 制曲工艺对大曲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 |
3.4 制曲工艺条件对谷氨酰胺酶活力的影响 |
3.5 低盐固态酱醪发酵过程的研究 |
3.5.1 酱醪的理化指标检测 |
3.5.2 生油中几种指标的测定 |
3.5.3 酱醪中主要有机酸的检测 |
3.5.4 酱醪中主要风味物质的检测 |
4 结论 |
4.1 诱变菌株A100-8中酱油发酵生产性优劣的探究 |
4.2 大曲制备工艺的确定 |
4.3 制曲工艺条件对谷氨酰胺酶活力的影响 |
4.4 酱醪中主要有机酸的变化 |
4.5 酱醪中主要风味物质的变化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6)雅致放射毛霉蛋白酶的液体发酵生产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雅致放射毛霉简介 |
1.2 腐乳生产与雅致放射毛霉 |
1.2.1 腐乳的传统生产工艺 |
1.2.2 雅致放射毛霉在腐乳生产中的作用 |
1.3 毛霉蛋白酶的研究现状 |
1.4 腐乳生产工艺的研究现状 |
1.4.1 传统腐乳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 |
1.4.2 腐乳生产新工艺的研究进展 |
1.5 论文立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雅致放射毛霉蛋白酶发酵条件优化及产酶过程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菌种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2.4 培养基 |
2.2.5 培养方法 |
2.2.6 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2.3.2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2.3.3 雅致放射毛霉蛋白酶发酵动力学研究 |
2.4 小结 |
第三章 雅致放射毛霉蛋白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菌种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2.4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3.2.5 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毛霉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
3.3.2 毛霉蛋白酶的酶学性质 |
3.4 小结 |
第四章 雅致放射毛霉蛋白酶在新型腐乳生产工艺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豆腐水解工艺条件的研究 |
4.3.2 正交设计优化多菌种混合发酵工艺条件 |
4.3.3 调质和调味研究 |
4.3.4 产品的初步评价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生物技术在大豆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技术在传统大豆食品生产中的功能和作用 |
2 生物技术推动了大豆食品生产加工技术的革命 |
3 生物技术开拓了大豆精深加工利用的新途径 |
四、液态多酶协同水解发酵增香法酿造酱油(论文参考文献)
- [1]米渣生酱油品质和抗氧化活性研究[D]. 钟文秀. 湖北工业大学, 2016(05)
- [2]酱香型白酒酿造中Aspergillus hennebergii及其分泌酸性蛋白酶的研究[D]. 黄永光. 江南大学, 2014(03)
- [3]芝麻香型白酒关键微生物产香分析研究[D]. 吕磊. 齐鲁工业大学, 2014(08)
- [4]利用农业废弃物混合发酵生产L—乳酸及饲料的初步研究[D]. 徐娟娟. 安徽农业大学, 2010(04)
- [5]低盐固态工艺原料中添加玉米对酱油风味影响[D]. 黑婷婷. 天津科技大学, 2010(03)
- [6]雅致放射毛霉蛋白酶的液体发酵生产及应用研究[D]. 杨立新.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3)
- [7]生物技术在大豆加工领域中的应用[J]. 石彦国,高红岩,刘晶. 大豆通报, 1999(04)
- [8]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J]. 叶保平. 南昌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1995(04)
- [9]液态多酶协同水解发酵增香法酿造酱油[J]. 邹亮,徐贤娟. 食品科学, 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