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仲荦先生遗诗》序(论文文献综述)
曾莉[1](2019)在《西昆体近现代接受史研究》文中指出西昆体因宋初杨亿等人参与唱酬成《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其在宋代风行四十余年后逐渐淡出诗坛,在元明以后关注者愈少。到近、现代时期,中国社会由于政治因素受西方影响较多,其传统的文学观也慢慢西化,最后形成文学的古典性与现代化齐头并行的态势,而这一时期世人对西昆体的接受概况显示出芜杂繁复的特征。近代西昆派是研究近代时期西昆体接受的重点,张鸿、汪荣宝等人以光复虞山诗学为目标,在京为官时效仿杨刘等人组织唱酬的文学娱乐形式,结集《西砖酬唱集》来发扬西昆诗学,通过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两方面的努力,企图实现追慕义山风采而上溯杜甫诗境的诗美理想,由此他们在集义山诗、西昆诗、效昆体诗等方面多有实践。但由于时代环境与政治诉求的差异,近代西昆派对西昆诗学的本质有所扬弃,通过剥离北宋西昆体过度模拟诗歌形式而缺乏情感厚度的缺陷,注重在诗歌表达上抒发国家命运、民族情绪以及个人生命的多层次隐情,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西昆之失,赋予其新的诗歌生命力。除近代西昆派外,并行于晚清的同光体也有陈衍、沈增植等人从宋代诗学史的角度上梳理西昆发展脉络;唐宋调和派的樊增祥仰慕西昆风采,有较多效西昆体作品留世,其诗论也有准确观测到西昆体与江西派的诗学联系,进一步批评“学黄陈者即屏西昆”的狭隘诗学理念,另外易顺鼎则肯定西昆体的盛世文学特征,同时继承杨刘等人的诗学传统,为诗尚典炼藻,其作品呈现出浓烈的西昆风尚;诗界革命派金天羽则从文化革新的角度出发提倡文学的差异性,反对将西昆体这样具有古典文化传统的诗歌进行剥藻鞮译;其他不入宗派的郑献甫、刘熙载、俞樾、胡念修、朱庭珍等人对西昆体的诗学定位、兴盛与衰落成因、辞藻典故的运用、对义山诗过度模拟等方面一一进行了考虑与探究,讨论具体又细碎。现代时期对西昆体的接受褒贬声皆有,较前代来说其讨论范围无甚拓宽。这一时期对西昆的接受主要体现在李景康、余邵宋、黄侃等人对西昆体的总体风格、时代意义、诗学史定位、典故丽藻、雕琢炼意等方面呈现出宽容包宥的文化态度。同样,对西昆体的批判则主要集中在赵元成、黄节、钱振煌等人认为其用典深博、辞藻浮艳、模拟义山过度而无气格、西昆诗风传播不广等方面。此外,姚鹓雏站在唐宋诗的文化观上关注到西昆体诗风的渊源流变以及欧梅对西昆诗风的革新等举措;杨钟羲的《雪桥诗话》对清代关注西昆体的诸人也有些许提及和阐述,海纳川、丁仪等人在“李商隐体”、“三十六体”以及“西昆三十六体”等混淆含义中正确发掘了“西昆体”的定义。西昆体诗歌的代表诗集《西昆酬唱集》自产生后在宋初引起极大反响之后逐渐归于沉寂,在元明近乎不传,直至清初冯班、冯武等人致力于诗集的收集与整理才渐渐改变《西昆酬唱集》不进学者视野的现状。此后受清人的影响,《西昆酬唱集》在近现代流传范围较广,伍崇曜、叶德辉以及傅增湘多位刻书家在编撰丛书时将《西昆酬唱集》纳入接受范围,从而迎来《西昆酬唱集》接受的高潮时期;社会上也先后出现了郑再时先生的《西昆酬唱集笺注》以及王仲荦先生的《西昆酬唱集注》等,这对后代学者正确定位西昆体与《西昆酬唱集》的文学价值有重要指导作用。
闪烁[2](2019)在《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文中认为王仲荦是20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着名学者。在1961年出版的《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的基础上,王仲荦于1979年编订出版了《魏晋南北朝史》,这是我国较早的魏晋南北朝断代史着作之一,是王仲荦对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个突出贡献,《魏晋南北朝史》是一部有理论有体系的断代史着作。在理论上,王仲荦坚持魏晋封建说,将魏晋至唐的社会,看成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立时期,突出阐明了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在体系上,全书以时间为轴,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史的内容分别加以叙述和总结,勾画了完整的叙事结构和认识框架,为后来的断代史着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板。《魏晋南北朝史》不仅叙述了相对充实的史学内容,也向我们阐述了王仲荦的史学观念,书中通过对魏晋南北朝史时期的土地所有制、民族关系、经济文化成就等方面的介绍,提出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阶段,其经济文化成就为隋唐时代打下了坚定基础的历史观念,驳斥了魏晋黑暗说。在写作特点上,《魏晋南北朝史》注重史论结合,突出视野宏观,强调历史研究与现实的结合,并利用图表对史实进行梳理与考证。王仲荦以唯物史观与中国传统史学相结合,以新观点书写断代史着作,在当时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成功的尝试。当然,《魏晋南北朝史》对那一时期社会生活史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
聂改凤[3](2017)在《《西昆酬唱集》周桢、王图炜注本研究》文中提出在《西昆酬唱集》现存的三个注本中,成书时间最早的要数清代康熙年间由周桢、王图炜所作的合注本。然而这个注本却流传不广,甚至鲜为人知。在后来的王仲荦注本、郑再时注本中也均未提及此注本,直至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黄永年先生家藏本的影印本,此书才得以在学界开始流传。鉴于此注本流传不广,且目前学界对其研究还较为薄弱,成果也较为零散,缺乏对该注本的全面研究。本文将对《西昆酬唱集》周桢、王图炜注本进行全面地探讨和深入地研究。周桢、王图炜二人现存资料比较少,笔者主要根据王应奎《海虞诗苑》、《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以及周桢现存的部分诗作等,来对周桢的生平、交游以及着述情况加以考证。华亭王图炜家族为世官之家,其妻子蒋季锡为虞山人,是周桢同里好友蒋廷锡之妹,虽未找见周、王二人交游的直接资料,但据此可推断二人应通过蒋廷锡而结识。关于该注本的成书过程因现有资料的缺乏,尚不得而知。论文重在从清初的学风及统治者的政策,虞山文人对西昆体的接受与认识,海虞地区私家藏书之风尚等方面来论述周桢、王图炜注本的成书背景。并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其成书时间、编排、版式及目录书的着录等情况加以论述。周桢、王图炜在注释《西昆酬唱集》时,采用和借鉴了李善注《文选》的注释方式——征引式注释,主要以钩稽故实、征引出处来达到解词说义的目的。在注释时几乎每一诗句下都一一注明引文的出处,援引了大量的篇章古籍,笔者主要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统计注本所引用的书目并加以分析。对于注本中只列篇名,未列出自何书的引文则作为单篇文献列于集部之后。注本注释广泛且注解详细,笔者主要从典故、人物、典章制度、字词、名物、专有语词等方面对其注释内容加以细致区分并一一举例论述。在注本的注释方法与特色方面,征引式注释方法适应了《西昆酬唱集》的内容特点,委婉表达注释者的个人感受。另外周、王二人自身渊博的学识和勤奋的治学精神以及清代训诂学的发展为征引故训提供条件。在征引文献的方式上主要是征引原文和征引大意两种。注本注释详细,力求引用最早的文献,并将以史释诗方法加以运用。在校勘、辑佚、史料和注释学等方面该注本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将《西昆酬唱集》现存三个注本加以比较,虽然在作注时注者均未得见其他注本,但是三个注本都采用了征引式的注释方法,可见征引式注释之法是注释《西昆酬唱集》的恰当方法。同时,周桢、王图炜注本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魏杰[4](2020)在《钟嵘《诗品》玄言诗四家考论》文中研究说明杜预、王济、孙绰、许询四人均是晋代的玄言诗人,钟嵘的《诗品》下品将四人合列一条:“永嘉以来,清虚在俗。王武子辈诗,贵道家之言。爰洎江表,玄风尚备。真长、仲祖、桓、庾诸公犹相袭。世称孙、许,弥善恬淡之词。”可见在钟嵘眼中,四人的玄言诗是最能代表整个两晋玄言诗创作的。杜预其作为玄言诗人的身份少有人提及,这不仅是因其诗今已亡佚,更是因为关注点多集中在其对《左传》的贡献上。王济,太原晋阳人,曹魏司空王昶之孙,司徒王浑次子。《晋书》本传载其:“善《易》及《庄》、《老》。文词俊茂,伎艺过人,有名当世,与姊夫和峤及裴楷齐名。”然其玄言诗今亦不多见,故少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少有提及,但在钟嵘的时代,必定尚存有二人大量的玄言诗,故钟嵘方能有此评语。东晋是玄言诗大盛的时代,孙绰、许询以文才并世,冠绝当时,并称为东晋文坛宗主,对有晋一代的玄言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孙绰的玄言诗堪称东晋玄言诗之代表,典型地反映了其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思想特点。许询,其诗今仅存两首,终身不仕,以高迈见称。本文广泛收集晋四位玄言诗人的资料,并立足于各类文献与前人成果。采用“文本细读”和“竭泽而渔”的方法对谱主的生平进行考证,力图完成以下几个层面的研究:一、对谱主的生平、仕历、创作与交游做出详尽切实的考证;二、对四位玄言诗人在两晋的玄言诗产生、发展的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论述。本谱分为绪论、上下编两个部分:绪论:选题说明、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上编:玄言诗人四人研究。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四人与玄言诗的关系研究。第二章、第三章是对四位玄言诗人的家世的源流梳理,包括对四人的先世、祖辈进行考证,希图了解谱主的家庭环境对谱主的影响。以《晋书》、《世说新语》等史料为基础对四人的生平经历进行论述。下编为杜预、王济、孙绰、许询四人年谱。按编年的形式编排谱主的生平事迹、文学作品并进行详细考辨。
张龙高[5](2016)在《西昆体宋金元接受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金元西昆体的接受情况纷繁复杂。典型的西昆体诗只存在于《西昆酬唱集》中,在西昆唱酬期间,参加唱酬的诗人的《西昆酬唱集》以外诗的风格与西昆体之间就产生了疏离,后期西昆派诗人与杨亿等人的门生,都只是受到西昆体的影响而其诗非典型的西昆体诗。北宋前期文人对西昆体评价不一:田况、张方平对西昆体持肯定态度;姚铉、石介、梅尧臣等人批判西昆体;欧阳修对杨亿、刘筠的雄文博学大为倾倒,不过从他发轫的禁体物语诗,是对西昆体等用陈词滥调咏物的革命。另外,朝廷对《西昆酬唱集》的打压和对省题诗风格的纠正,限制了西昆体的影响。北宋前期文人将杨、刘骈文和李商隐诗皆称为西昆体,这增加了后世西昆体接受的复杂性。北宋中后期西昆体的接受包括创作和理论批评两方面。在创作上,苏轼和陆佃都受到西昆体影响而又与西昆体不同,黄庭坚诗则表现出与西昆体更多的相似性。苏轼在创作中也大量用典,但注重诗意的锻炼;黄庭坚因与西昆体诗人相同的畏祸心理和诗歌唱酬等与西昆体诗人相同的作诗环境,使得黄诗在用典上与西昆体相近,并且他的咏物诗言用不言体的创作方法也与西昆体咏物诗相近;陆佃诗在用典上与西昆体相近,但其境界比西昆体阔大。在理论批评上,王安石、刘攽、苏轼、张表臣等人对西昆体在否定之中有肯定,黄庶、王德臣、魏泰、蔡居厚等人则对西昆体持批判态度。西昆体处在唐宋诗两个高峰之间,这种情况影响了南宋人对西昆体的态度。张元斡、魏了翁以西昆体为唐宋之际诗歌发展的低谷,朱熹、冯去非等人认为西昆体是宋诗风转换的关捩,刘克庄则两种看法兼而有之。另外,陆游、杜旃、方岳等人从学风格上批判西昆体,周必大以西昆唱和为太平盛事,林希逸肯定西昆体的七律创作南宋西昆体的接受较之北宋更加深化和多样化。金元时期西昆体的接受以方回为主,他首次提出“宋初三体”之说,认为西昆“别有一派”,并梳理出宋代西昆体诗史,对西昆体后世的接受起了很大作用,是昆体接受史上重要的一环;另外,他认为西昆体的特点是用事、对偶、藻丽,西昆在这三方面的不自然,导致了西昆体味浅的缺点。金代的王若虚和李纯甫论诗重视意,故对重视用典和挦扯义山的西昆体不满;元代刘埙认为欧阳修受西昆体影响,桷认为欧阳修用自然来纠正西昆体之失,较有见地。
高磊[6](2010)在《清代宋诗选本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选本是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殊形式。近年来学界对其关注颇多,研究成果丰硕。然其中有关清代宋诗选本之研究却十分滞后,亟需加强。清代宋诗选本的产生深受当时的政治生态、经济状况、地域文化、藏书条件、刻书水平、选家素养、读者需求等因素之影响,与清代的诗歌创作、诗歌流派、诗学理论亦密不可分。清代诗学的一大特色即唐宋诗之争,宋诗选本则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探究二者之间的联系,对于深化清诗学、清代文学批评史的研究尤其对考察唐宋诗之争的流变意义重大;对于丰富宋诗史、宋诗学的研究也颇有价值。本文以笔者所调研的七十种清代宋诗断代选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与批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清人编宋诗选本的动因及其主要特征,梳理宋诗选本与唐宋诗之争之间的关系,并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选本,开展深入的个案研究,做到宏观研究与微观剖析的有机结合。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分析研究现状,并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第一章依次叙述了宋诗选本的三个发展阶段:宋代—宋诗选本的发轫期、元明—宋诗选本的中衰期、清代—宋诗选本的鼎盛期,并分析此驼背状发展格局形成之原因。第二章探讨清人编辑宋诗选本的主要特征。首先,选家获取稿源手段的多样性与综合性。其不仅综合运用了购买、家藏、借钞、征稿等传统方式,还可凭借记忆编辑选本,或以他人选本为祖本进行二次选编。手段的多样保障了稿源的充足,可资选家更好地甄取。其次,编刻时间及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时间上,康熙、乾隆两朝是宋诗选本编刊的高潮,所产生的选本数量占总数的63%,这与二帝高度重视文治、清初经济的迅速恢复与繁荣、清初宋诗风的兴起、文网高张下文人的趋利避害等因素都有关系。地域上,江南地区是清代宋诗选本的主要产地,三分之二的选本出于斯,这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有关。江南经济富庶,可为编刻选本提供资金保障;先进的文化教育,既为宋诗选本的编辑孕育了大批优秀的选家,又为其流通开辟了广阔的读者市场;江南又素以藏书精富着称于世,即为选本的编刊提供了充足的底本;刻书业的高度发达,则为宋诗选本的刊刻提供了技术保障,故其地编选繁盛乃势之使然。第三章探讨清人编宋诗选本的动因。概括而言,主要有四种:对唐宋诗之争的回应、溯源诗教以改变颓靡的诗风、指导初学、辑存文献。清代宋诗选本,加强了与诗学思潮、经世致用、诗以存史等方面的联系,遂使其批评价值、文献价值都得到极大提升。第四章从诗学流衍的角度,先后梳理了由宋迄清历代宋诗选本与唐宋诗之争的相互关系,以管窥宗唐、宗宋势力之消长。比较而言,清代二者的关联更为紧密,清人选宋诗大都基于或宗宋、或宗唐、或唐宋兼采的立场,多少与唐宋诗之争有所牵连。选本一时成为诗争的特殊阵地,是丹非素。而经过清初近百年的诗学发展,人们对主奴唐宋之流弊已有清醒的认识,至乾隆朝则逐渐走上唐宋兼采、不拘一家的道路。第五章为几种代表性选本的专题研究。第一节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钩稽,指出吴之振诗学思想上宗宋而不废唐,能转益多师;探讨吕留良对《宋诗钞》成书之贡献;叙录经眼《宋诗钞》的版本;考证出三余堂藏板的《宋诗钞选》约刊刻于嘉庆以后。第二节探讨《宋诗啜醨集》编者潘问奇的遗民生活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此书尊唐黜宋的批评主调。第三节叙录寓目《宋诗别裁集》的版本;考证出张景星为松江府人,并勾勒其家族图谱;归纳此选的批评宗旨:推崇理学、唐宋兼采。结语部分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并对今后努力的方向作了说明。附录四种,从文献的角度,对所调研的七十种清代宋诗选本的卷数、刊刻时间、版式、收录情况、编撰优劣、版本流衍、书目着录、选家概况、藏书单位等信息加以叙录,制表列举其成书形式,并迻录寓目选本之序跋及《宋诗类选》的征引书目,这些工作或可为学界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龙成松[7](2016)在《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还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辉煌时期。不少出身北方民族的胡姓家族,贯穿于这一时期,在政治、军事、宗教、艺术、文学等领域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自身的兴起、发展、蜕变过程,即是一部微观的民族史和文化史,这即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绪论是对论题范围、研究回顾以及研究旨趣的概述,其中重点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是为全文的总纲。绪论之外分为族源研究、地域研究、文化研究三个部分、十个章节展开。这三个板块的设计,是据于胡姓家族研究成果的提炼以及胡姓家族之间内在联系的总结。其中族源研究部分主要关注胡、汉融合中相关认同因子嬗变的问题,如族源追溯、姓源神话、郡望攀附、谱系建构等,希望借助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个案以及一些微观情景的剖析,深入探讨胡、汉融合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地域研究部分重点在胡姓家族的融入汉人地方社会进程中的诸问题,包括胡姓家族内部结构的凝聚和分化,地域分布、聚居,地方认同等,而粟特后裔会稽康希铣家族正好提供了剖析胡姓家族地方社会的经典案例。在前面两个部分的基础上,文化研究部分选取了宗教、族群文化、经学、文学四个方面的家族案例,点、面结合,试着勾勒中古胡姓家族的文化群像,概观地认识这一群体在中古文化史上的影响。族源研究部分包括三章内容。第一章是对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关系的考察。族源叙事广泛存在于人物传记、碑志、谱牒等文献中,而胡姓家族族源叙事呈现出三种主要类型:居边、封边型;避地、没蕃型;因官、出使型。这三类模式化的族源叙事,各有其历史的渊源及现实的背景,而皆与民族关系、民族文化有关。胡姓家族的族源叙事在结构上呈现出回环、分支、层递三种主要特征,也渊源于古代经典民族叙事文本。通过中古时期碑志文献中“五帝”族源的统计,我们发现胡、汉之间的族源追溯各有特点,而“黄帝”认同的形成与北朝时期胡姓家族普遍攀附“黄帝”的“倒逼”作用有关,这是中古民族认同的一个重要原理。第二章是对胡姓家族谱系建构的研究,其一、二、三节概述了胡姓家族谱系文本的基本类型,传播、接受情况,以及谱系建构在胡、汉族群认同中的意义,重点分析了胡、汉谱系伪冒的问题。第四节窦氏家族谱系文本层累的个案研究,梳理了中古时期鲜卑窦氏谱系嫁接到汉人窦氏的过程。第五节独孤及的家族谱系建构个案分析,则从独孤及的文化心态和盛唐时期复古主义潮流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独孤通理灵表》这一重要独孤氏谱系文本的内涵。第三章是对《氏族论》的研究。《氏族论》是中国古代谱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古时期胡、汉氏族问题在理论上的集大成之作,是胡姓家族研究的理论指南。本章在前人基础上,对于该文的作者、史源、理论渊源等问题作了重新考订。《氏族论》原本依托韦述、柳芳等人修撰《唐书》“氏族志”而存在,其内容来源于韦述的谱学着作,在编入《唐书》时柳芳可能作了增补,遂留下了龃龉的痕迹,可以据此复原其文本形态。该文所宣扬的氏族理论,很大程度上源于《隋书·经籍志》谱牒类叙录,但渐染了天宝时期复古主义潮流的氏族理想。地域研究部分包括两章内容,其中第四章为总论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第一节围绕胡姓家族的“房”和“郡望”发育两大问题展开。胡姓家族“房”的萌芽,说明家族形态、结构发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胡姓家族郡望的诞生,表明他们地方化程度的加深。本节通过对主要胡姓郡望分布历时、共时演变的分析,勾勒出了中古时期胡姓家族地方化的一些整体特征。胡姓家族的地方化,向上表现为京邑的规模聚居,向下表现为乡村世界的零星活动,本章第二节以唐代两京长安和洛阳的胡姓家族分布为例,基于笔者设计的唐两京胡姓家族宅第分布数据库,通过宅第的共时、历时分布规律,对胡姓家族在两京的聚居和分化情况作了总体的概括。其中窦氏、于氏家族的个案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家族聚居和分化的规律。第三节转向乡里村落世界,对中古时期胡姓家族的地方活动作了钩沉。因为族群文化特征的不同,西域系和鲜卑系胡姓家族的地方进程不同步,侧重也不同。本节重点描述了西域胡人如何从蒙着浓厚族群性色彩的聚落转变成地方家族的过程,以及过程中他们“乡里意识”的变迁。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不乏诗意的描绘,本章第四节即是对胡姓家族“双家制”与“双城记”诗意生活剪影的论述。“双家制”生活围绕园林、别业、池馆等展开,而游乐行赏、文人雅集、宗教需求是其主要的内容。胡姓家族双家生活的“诗意栖息”,表明他们已从文化上贴近了地方社会。地方认同在胡、汉之间得到双向展开,这是本章第五节所关注的主题。胡姓家族地域认同产生一个重要指标为乡土情结,这从穆宁和白居易的乡里意识可以看出。祖茔也是地域认同的重要因素,从族群互动原理看,孝文帝以来胡姓家族聚葬洛阳的运动,一定程度上“倒逼”了汉人归葬洛阳的潮流。汉人地方社会对胡姓家族的认同和反馈,则通过地方知识和文本(地方志、地方传说、祠祀系统、文学书写等)传播。本文第五章,运用胡姓家族地方化的相关原理,对会稽康氏家族作了个案研究。康氏会稽望的所指,荣新江先生有异见,本文结合康氏郡望的演变规律和康希铣家族的地方文化遗迹,提出了一种新解。会稽康希铣家族是唐代前、中期非常有影响的粟特族裔文化世家,文中重点阐述了其家学渊源和主要成就。文化研究部分包括一章总论和四章个案研究。胡姓家族的族群出身及社会背景,决定了他们不同于汉人的文化习得过程,本文第六章即是相关问题的总述,其中重点介绍了与文学相关的一些微观情景在胡姓家族文化身份转型中的意义,以为后面四个案例研究张本。文化的外延很广,本部分的后四章,从宗教、民族文化、经学和文学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侯莫陈琰、王硅、何妥、于邺四个胡姓家族作为案例研究。敦煌所出侯莫陈琰所撰《顿悟真宗要诀》,是禅宗北宗早期重要文献。传世文献和近年新出石刻、墓志揭示了北朝以来莫陈氏族人佛教信仰的渊源,而侯莫陈琰家族与萧岿、徐彦伯、徐浩、汤贲家族的联姻,也贯串着宗教的因子。通过对辑本《元和姓纂》候莫陈氏改姓陈氏条所载内容的辨误,我们推测唐代着名画家陈闳出自候莫陈氏,而陈闳所画《六祖禅师像》推崇北宗,正好契合候莫陈琰《顿悟真宗要诀》北宗禅法的统系,是其家世信仰的延续。王琏是唐初着名的文儒,但史载其祭祀祖先“不营私庙”,有违礼法。考王琏家世出于乌丸,而包括乌丸在内的中古、近世东北民族,深受萨满文化影响,祭祀特征迥异汉人。王珪不营私庙正是遗传了家世民族文化之因子并熏习关中萨满教文化的结果。与王珪同出乌丸王神念的唐玄宗王皇后一系,也存在萨满教信仰的痕迹,可以作为对照。何妥是中古经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留下了不少《易》、《礼》、《乐》相关论着,同时还有一些富有特色的诗文,史传和新出敦煌史料可证其出于西域胡人。因为家世“异域之血”而生平、学养兼擅南北,所以何妥的经学思想表现出某种特异性,这为经学史的书写提供了一种民族学的视角。何妥一生最大的争议是开皇议乐中被诬为“佞人”,但通过相关史料的辨析,本文中我们将为他“翻案”,重塑其杰出胡姓经学家的形象。河南于氏家族是中古时期少见的胡姓士族和文学世家,其中于武陵、于邺生平的纠缠和诗集的互见重出,是文学史上一个难题。新出崔特夫人于氏墓志,揭示了诗人于邺家世的重要信息,缝合了其家族谱系,这是辨清于武陵、于邺生平的重要史料。结合二人可靠的生平事迹,通过二人诗集版本的排查比对,可以厘清二人诗歌互见重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原二人诗集的原貌。上述四个案例中,我们并不强调胡姓家族自身单一的文化因子,而希望借助婚姻关系、政治关系、地域熏习等联系,将胡、汉文化整合在一起,这是本文以“共同体”取代民族融合叙事观念的集中体现。
高赟[8](2020)在《北周文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北周文学为研究对象,旨在整体、系统论述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文学,还原一个接近历史真实的北周文学,呈现一个清晰的北周文坛,显示北周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文学价值,改变人们对北周文学的认识。北周文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北文学快速、密切大融合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发展中起着枢纽作用。北周文学因时代、地域、民族、文学演进规律呈现独特的阶段性文学特点。全文除绪论、结论、附录外,分上下编,共八章。上编五章整体、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文学成果、文学特点,展现它的枢纽作用。下编三章重点研究北周文学独特的、最重要的作家。上编第一章宏观整体鸟瞰北周文学,从北周文学家、北周文学作品、北周文学活动三个方面论证北周文学的繁荣。第二章重点研究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大的周文帝宇文泰发起的西魏文体文风改革,论述西魏时期文学作品和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第三章从北周时期政治、文化、社会环境和北周文学的关系论述北周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环境与北周文学的繁荣密切相关,起着促进作用。北周文、明、武三帝收集和整理中原典籍对华夏文化的绵延不断作出重大贡献。第四章通过北周时期两个文坛和民间文学的文学作品全面系统论述北周文学的繁荣、南北文学融合的文学成果、文学特色。第五章从出土西魏北周墓志视角考察这段时期墓志的演进和文学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北周文学的文学水平。下编第一章整体论述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充分展现北周宇文氏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第二章综合研究王褒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王褒生年是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卒年是周武帝建德五年(576)。梁宫体诗是一种新体诗,诗人运用这种诗体可以创作任何题材的诗歌。王褒是梁宫体诗的代表诗人。王褒北朝大部分五言诗歌反映他因羁旅异国的现实而引发内心深处的亡国之悲、羁旅之痛、思乡之切、生命之短的各种复杂的沉重心情,呈现“悲”“沉郁”的特色和风格。王褒以边塞乐府诗为代表的诗歌带有“建安风骨”的气息,但与“建安风骨”不同。王褒在创作乐府诗时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创作宫体诗艺术技巧的影响。王褒五言八句、四句诗创作对唐律诗、绝句的形成作出不可忽视的贡献。王褒入北文章是中国南北朝后期南北文学相融合的成果。第三章综合研究庾信及其文学作品。本文考证庾信在北周任司水下大夫、弘农郡守、司宪中大夫、洛州刺史、司宗中大夫的任期和北周部分交游。庾信入北前十年心态复杂,最终由排斥到感恩、接受,再到主动亲和北周朝廷。庾信在入北前十年,或者说在入北的二十八年中,对故国的悲伤、对故国故土的思归和思念从没有停止过,贯穿始终。这种乡关之思以公元557年十月陈代梁为界显示出细微区别。之前是他对梁朝故国的思归与思念,之后是他对南方故土的思归与思念。《哀江南赋》作于公元557年十二月,主旨是哀梁朝。《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枯树赋》《小园赋》《伤心赋》《竹杖赋》《邛竹杖赋》展现庾信入北初期的生活经历和心态,极具文学价值。五言组诗《拟咏怀二十七首》《奉和永丰殿下言志十首》展现庾信诗歌的文学魅力。庾信在北周创作的宫体艳情诗是他在梁朝创作的宫体艳情诗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显出新特点。《燕歌行》在王褒、庾信、高适手中继承并改变,最终使乐府旧题《燕歌行》的传统内容真正变成以边塞为内容的边塞乐府诗。《杨柳歌》是乐府诗,作于庾信入北初期,主旨是自悲身世。庾信创作的宫廷雅乐歌辞反映北周对中原儒家文化的崇拜。《道士步虚词十首》是庾信对道教步虚词的改造,文人步虚词成为表达个人情感的乐府诗体裁。庾信五言八句、四句诗歌创作对唐律诗和绝句的形成作出很大贡献,他创作出一首五言绝句。庾信入北前期部分诗赋文创作呈现“建安风骨”的风貌。《拟连珠》最大可能作于公元557年十月至十二月间,主旨是念王室、悲身世,它的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庾信墓碑传文、墓志铭传文、墓碑志铭辞都各具文学特色。庾信丧母是在西魏,丧母守孝时间是公元555至557年。庾信在北朝真正的隐居时期是公元554至563年。《移虏留使文》非庾信作品。
余兰兰[9](2015)在《陶宗仪着述考论》文中提出元末明初着名小说家、诗人、学者陶宗仪,一生勤于着述,成果丰硕,涉及文学、历史、书画等诸多方面。《四库全书总目》共着录陶宗仪着述八种(含“存目”三种)。此外,明清时期的诸多地方志和官私书目都有对陶宗仪着述的着录,其着录情况与《四库全书总目》有同有异。本文以《四库全书总目》经、史、子、集四部着录和未着录为中心,在充分的文献调查、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及时人的研究成果,运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陶宗仪着述进行全面梳理、仔细考辨和科学评述。研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绪论,综述国内外有关陶宗仪着述研究的现状,说明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第一章,简述陶宗仪的家族世系和人生经历。陶宗仪的家乡浙江台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文化传统,父亲陶氏家族和母亲赵氏家族的文化氛围十分浓厚,这使得陶宗仪从小就获得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和家庭教育。陶宗仪生活在元明易代之际。少年时代,生活比较安定,求学应举,交游名士。青壮年时期,遭逢战乱,寓居松江,躬耕授徒,着书立说。晚年时期,两度却聘,仍然闭门着书,笔耕不辍。终其一生,文史着述十分丰富。第二章,考论陶宗仪的经部着述。首先考论《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着录的《国风尊经》。是书极有可能如四库馆臣所言,为晚明人伪托陶宗仪之名而作。从书名、四库馆臣所作提要以及诸家文献着录的类别来看,《国风尊经》显然是一部解释《诗经》的着作。其次考论《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未着录的《四书备遗》。陶宗仪撰有《四书备遗》当确凿无疑。从书名以及诸家文献的着录情况来看,《四书备遗》应该是一部四书诠释之类的经解着作,属科场应考备用之类,是陶宗仪青年时期研习举子业的心得与总结。二书今已亡佚,因此无从考证其详。第三章,考论陶宗仪的史部着述。首先考论《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着录的《古刻丛钞》《草莽私乘》。《古刻丛钞》是一部碑刻集录性的着作,系陶宗仪抄录由汉至宋的七十四种碑刻而成。《草莽私乘》确为陶宗仪所编,系其抄辑宋元诸公所作传记杂文二十篇而成,内容皆记当时忠臣孝子、贤母节妇之事。二书均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次考辨《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未着录的七种史类着述。《元氏掖庭记》确为陶宗仪所撰,内容皆记元代宫掖之事,可补正史之阙。《游志续编》乃陶宗仪续宋人陈仁玉《游志》而汇编的一部山水游记及诗序选本,共载唐、宋、元、明四十八家八十篇文章,选择精审,足资考证。《名姬传》乃陶宗仪所辑古代女性短篇故事集。以上三种均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史记注语》极有可能是陶宗仪所撰,是书今已不存,从书名以及诸家文献的着录情况来看,当为诠释《史记》的史学研究着述。《唐义士传》乃元代罗有开所撰,陶宗仪读后有感而加以抄录评议,写进其《辍耕录》。《绍陶录》就是《辍耕录》卷十六所记《陶氏二谱》,系陶宗仪对南宋王质《绍陶录》的部分抄录。《胜国纪异录》目前只见着录而未见原书,因此无法考证其详。从书名推测,大概就是记录元朝异闻异事之类的笔记。第四章,考论陶宗仪的子部着述。首先述论《四库全书总目》子部着录的《辍耕录》《说郛》《书史会要》。《辍耕录》(又名《南村辍耕录》)三十卷,广泛记录了元代社会的历史与文化,涉及典章制度、掌故逸闻、民风俚俗、工艺科技、文物书画、戏曲小说、文字声韵等诸多方面,兼具文学与文献价值。《说郛》一百卷,是陶宗仪效仿南宋曾慥《类说》体例,辑录汉魏以降至宋元时期的各种笔记杂着而成的一部总集,体现了陶宗仪的编纂思想与小说观念,在文献保存和传播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书史会要》九卷、《补遗》一卷,记历代善书者四百五十人,上起三皇五帝时期,下至元代,采摭丰富,体例严谨,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其次是考辨《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未着录的十种子类着述。《金丹密语》为陶宗仪所撰,内容当是阐发道家内丹心性之学,但并非引自《辍耕录》,是书今已亡佚。《印章考》其实就是《辍耕录》卷三十的《印章制度》,记载了陶宗仪对印章源流、制度及形式的梳理和考辨。《古唐类苑》其实就是陶宗仪抄本的《北堂书钞》,明清书商将其异名为《古唐类苑》而已。《图绘宝鉴》是一部绘画通史简编着作,系元代画家夏文彦所作,陶宗仪在《辍耕录》中辑录了《图绘宝鉴》所辑论画着作中的部分文字。《药谱》是一篇记载药品异名的短文,见于《辍耕录》卷十六,是陶宗仪对陶毅《清异录·药谱》的转录。《画诀》很有可能就是《辍耕录》中陶宗仪辑录的三则画论:《写山水诀》《写像诀》《叙画》。《博古纪闻》《琴笺图式》《广荟蕞》《裨海》未见传世,因此无法考辨。第五章,考论陶宗仪的集部着述。首先述论《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着录的《南村诗集》《沧浪棹歌》。《南村诗集》四卷,系陶宗仪诗歌别集,共收录陶宗仪诗歌作品360题462首。诗集内容丰富,既有人伦情感之咏,也有兵灾战乱之叹;既有侨居羁旅之愁,也有宴游隐逸之乐。风格多样,既有格力遒健、骏发蹈厉之歌,也有古淡雅致、清峻超逸之曲,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文献史料价值。《沧浪棹歌》一卷,系他人所编的陶宗仪诗词选集,所收诗词除了《题岳王庙》与《题卞庄刺虎图》两首以外,均为《南村诗集》所收录。其次考辨《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未着录的四种集类着述。《院本名目》和《杂剧类编》,系从陶宗仪《辍耕录》中选出。二者不仅记载了陶宗仪的论曲之说,而且分别记载了十一类院本的详细名目、杂剧八大类宫调的详细曲牌名称,为元曲研究以及古代戏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陶南村文钞》曾被称作《陶南村杂钞》,应该是陶宗仪所辑,书中辑录的大概就是传记、诗序、墓志铭一类的文章。署名为陶宗仪的《南村诗话》目前只见着录未见流传,因而难以考辨其详。总而言之,陶宗仪的文史着述不仅保存了大量宋元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珍贵史料,也留下了陶宗仪在文学、艺术等多种领域中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堪称一笔丰厚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文献史料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
李万生[10](2010)在《说“关中本位政策”》文中研究指明陈寅恪先生1940年代提出的"关中本位政策"说,在西魏北周隋唐政治史研究方面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该说认为,西魏实施"关中本位政策",北周、隋及唐前期(开元以前)皆踪行之。西魏靠实施此政策而与东魏、梁朝抗衡,北周因实施此政策而灭北齐,而唐代三百年间统治阶级的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的兴衰及其分化。岑仲勉、黄永年二先生乃"关中本位政策"说的主要批评者。岑先生认为,从唐太宗用人看,不存在"关中本位政策";黄先生则更进一步,认为隋炀帝用人已不显示有"关中本位政策"可言。实际上,岑、黄二先生的看法都是误解的结果,因为他们都是根据《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的论述而作批评,没有疏通该书中篇及其他相关论着的论述。《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的表述有欠精确,则是岑、黄二先生误解的根本原因。因此,仅从《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篇的表述看,当认为岑、黄二先生的批评都有理;但从陈先生关于"关中本位政策"的系统论述看,则可说岑、黄二先生的批评都无理。
二、《王仲荦先生遗诗》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仲荦先生遗诗》序(论文提纲范文)
(1)西昆体近现代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时期西昆派对西昆体的接受情况 |
第一节 近代西昆派的形成与主要成员划定 |
第二节 近代西昆派诸人对西昆体的接受讨论 |
(一)李希圣 |
(二)曹元忠 |
(三)曾广钧 |
(四)徐兆玮 |
(五)张鸿 |
(六)黄炳元 |
(七)汪荣宝 |
(八)孙景贤 |
(九)杨无恙 |
(十)钱仲联 |
第三节 近代西昆派与宋初西昆体的诗学比较 |
(一)同一性与继承性分析 |
(二)差异性论述 |
小结 |
第二章 近代时期其他诗派及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概况 |
第一节 同光体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一)沈曾植 |
(二)陈衍 |
第二节 中晚唐派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一)樊增祥 |
(二)易顺鼎 |
第三节 诗界革命派诗人金天羽对西昆体的接受 |
第四节 近代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一)郑献甫 |
(二)钟秀 |
(三)刘熙载 |
(四)彭玉麟 |
(五)俞樾、胡念修 |
(六)吴汝纶、张佩纶 |
(七)朱庭珍 |
(八)谭宗浚 |
(九)袁昶 |
(十)严复 |
(十一)何维棣、林翰 |
(十二)邓镕、朱应庚 |
(十三)胡汉民 |
小结 |
第三章 现代时期对西昆体的接受概况 |
第一节 对西昆体的肯定 |
(一)赵熙 |
(二)郭则沄 |
(三)黄侃 |
(四)李景康 |
第二节 对西昆体的批判 |
(一)袁佳榖 |
(二)黄节 |
(三)钱振锽 |
(四)杨庶堪 |
(五)赵元成 |
(六)吴宓 |
(七)吴用威 |
(八)钱锺书 |
第三节 余绍宋对西昆体的接受 |
第四节 姚鹓雏对西昆体的接受 |
第五节 杨鈡羲对西昆体的接受 |
第六节 现代时期诸家对西昆体、三十六体等含义的辨析 |
(一)海纳川 |
(二)丁仪、随笔 |
小结 |
第四章 从《西昆酬唱集》的传播看近现代时期对西昆体的接受 |
第一节 近现代刻书家对《西昆酬唱集》传播的推动作用 |
(一)伍崇曜 |
(二)叶德辉 |
(三)傅增湘 |
第二节 《西昆酬唱集》在近现代传播时出现笺注本 |
(一)郑再时《西昆酬唱集笺注》基本情况 |
(二)王仲荦《西昆酬唱集注》基本情况 |
(三)两个笺注本的对比分析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史》的编撰及增订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断代史研究背景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史》的编撰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史》内容的增订 |
第二章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学术成就 |
第一节 对土地所有制的研究 |
第二节 对民族关系的认识 |
第三节 从经济文化成就驳斥了魏晋黑暗说 |
第三章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史学特色 |
第一节 一部有理论有体系的断代史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史》写作特色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史》的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西昆酬唱集》周桢、王图炜注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周桢生平、交游、着述考 |
第一节 周桢生平考 |
第二节 周桢交游考 |
一、师学渊源——陈玉齐 |
二、集会赋诗——“虞山吟社” |
三、同里好友——蒋廷锡 |
四、志趣相投——邵用和 |
第三节 周桢着述考 |
一、《才调集注》 |
二、辑补《情味集》一卷 |
三、现存诗作 |
第二章 王图炜生平、家世、交游及着述考 |
第一节 王图炜生平、家世考 |
一、户部郎中——王图炜 |
二、簪缨望族——华亭王氏 |
第二节 王图炜交游及着述考 |
一、王图炜交游 |
二、王图炜着述 |
第三章 周、王注本的成书 |
第一节 成书背景 |
一、清初的学风及统治者的双向政策 |
二、清初文人对西昆体的接受与认识 |
三、明末清初海虞地区人文荟萃,尤以私家藏书最为繁盛 |
第二节 成书情况 |
一、成书时间 |
二、版式及注释体例 |
三、目录书对周、王注本的着录 |
第四章 周、王注本征引书目考 |
第一节 经部书目引用情况 |
一、引书统计 |
二、多引小学类书目释字词、名物 |
三、两汉经书引用频繁 |
第二节 史部书目引用情况 |
一、引书统计 |
二、多引正史类书目以释古人古事 |
第三节 子部书目引用情况 |
一、引书统计 |
二、小说家类书目引次高 |
第四节 集部书目引用情况 |
一、引书统计 |
二、引次以《楚辞》为最 |
第五节 单篇作品引用情况 |
一、引用统计 |
二、所引作品文体多样 |
三、引诗以李商隐为最 |
第五章 周、王注本的注释内容 |
第一节 典故 |
一、事典 |
二、语典 |
第二节 人物 |
一、历史人物 |
二、现实人物 |
第三节 典章制度 |
一、交通制 |
二、舆服制 |
三、官吏入值与休假制 |
四、宫室制 |
五、赋税制、后妃制 |
六、宿卫制 |
七、丧葬制 |
第四节 字词音、义 |
一、注音 |
二、释义 |
第五节 名物 |
一、地理名物 |
二、动植物 |
三、器物 |
四、自然天象 |
第六节 专有语词及其它 |
一、佛、道语词 |
二、文学作品 |
三、其它事物 |
第六章 周、王注本的注释方法与特色 |
第一节 采用征引式注释的原因 |
一、适应《西昆酬唱集》的内容特点 |
二、表达注释者的个人感受 |
三、训诂学的发展为征引故训提供了条件 |
四、周、王二人自身渊博的学识和勤奋的治学精神 |
第二节 征引文献的方式 |
一、征引原文 |
二、征引大意 |
第三节 征引式注释的特点 |
一、征引广泛,注解详细而不繁芜 |
二、引用文献力求最早,释诗句词语原始出处 |
三、前文已注过的,后面再次出现时,写“见前注” |
第四节 以史释诗方法的运用 |
第七章 周、王注本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周、王注本的价值 |
一、校勘价值 |
二、辑佚价值 |
三、史料价值 |
四、注释学价值 |
第二节 周、王注本的局限 |
一、引用材料上的不足 |
二、诗句注释上的不足 |
三、征引式注释方法本身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钟嵘《诗品》玄言诗四家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上编 玄言诗人四人研究 |
第一章 杜预、王济、孙绰、许询与玄言诗关系研究 |
一、何为玄言诗? |
二、从正始玄风谈起 |
三、王济、杜预和西晋玄言诗 |
(一)西晋名士“玄”与“文”的分离 |
(二)西晋文学的“平淡之体” |
四、东晋玄言诗的全面兴盛 |
(一)孙绰的玄言诗 |
(二)许询的玄言诗 |
(三)佛教与玄言诗的关系 |
五、玄言诗魅力 |
第二章 杜预、王济家世和生平考 |
第一节 京兆杜氏 |
一、京兆杜氏的起源 |
二、京兆杜氏在汉代的发展 |
三、魏晋时期的京兆杜氏 |
四、精于律学的家学传统 |
五、杜预儒家思想的家族渊源 |
第二节 杜预生平论述 |
一、军事政治奇才 |
二、精于刑律之硕儒 |
三、注《左传》之不朽 |
四、百姓民生之“杜父” |
第三节 王济的家族世系考 |
一、太原王氏的起源 |
二、晋阳王氏 |
三、王济的同辈及子孙考 |
第四节 王济生平论述 |
一、少有逸才 |
二、仕途起伏 |
三、晚年豪奢 |
第三章 孙绰、许询家世和生平考 |
第一节 孙绰的家世论 |
一、太原孙氏家族世系源流考 |
二、太原孙氏在魏晋的起兴与发展 |
三、太原孙氏的家风、家学传统 |
第二节 孙绰生平 |
一、少慕老庄,游放山水 |
二、玄儒双修,出处同归。 |
三、以佛贯儒,三教合一 |
第三节 孙绰的形象及性格特点 |
一、文坛之宗 |
二、善于品评 |
三、好讥调 |
第四节 许询家世论 |
一、许姓源流考 |
二、许询先世考 |
三、许询子辈 |
第五节 许询生平论述 |
一、总角聪慧,善于论辩 |
二、风情散朗,交游山林 |
三、舍宅建寺,佛道合一 |
下编 |
(一)凡例 |
杜预、王济年谱 |
孙绰、许询年谱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西昆体宋金元接受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
二、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北宋前期西昆体的接受 |
一、参加西昆唱和的诗人对西昆体的疏离 |
(一) 杨亿 |
(二) 刘筠 |
(三) 钱惟演 |
(四) 其它诗人 |
二、后期西昆派诗人对西昆体的疏离的原因 |
(一) 诗人际遇的不同 |
(二) 取法对象的变化和多样化 |
(三) 题材对诗风的影响 |
三、西昆诗人门生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一) 黄鉴 |
(二) 李遵勖 |
(三) 晏殊 |
(四) 谢绛(附:胡宿) |
(五) 二宋 |
(六) 王质 |
(七) 其它 |
四、北宋前期的诗文革新派成员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一) 姚铉 |
(二) 穆修 |
(三) 石介 |
(四) 欧阳修、梅尧臣 |
(五) 西昆体与禁体物语诗 |
五、北宋前期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肯定 |
(一) 田况 |
(二) 张方平 |
六、朝廷政令与西昆体接受的关系 |
(一) “祥符文禁”与西昆体 |
(二) 省题诗与西昆体 |
七、“西昆”一词含义在接受中的发展变化 |
(一) 从昆仑之称偏向秘阁之代称 |
(二) 从西昆体诗到李商隐诗 |
(三) 从西昆体诗到西昆体文 |
小结 |
第二章 北宋中后期西昆体的接受 |
一、王安石对西昆体的接受 |
二、苏轼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三、黄庭坚对西昆体的接受(附:朱弁) |
(一) 黄庭坚对西昆体的评价 |
(二) “用昆体工夫,而造老杜浑成之地” |
(三) “有昆体之变,而不袭其组织” |
四、陆佃对西昆体的接受 |
五、北宋中后期其他诗人对西昆体的批判 |
(一) 黄庶(附:王得臣、魏泰) |
(二) 刘放 |
(三) 蔡居厚 |
(四) 晁说之 |
(五) 叶梦得 |
(六) 张表臣 |
(七) 《黄鲁直传赞》 |
小结 |
第三章 南宋西昆体的接受 |
一、对西昆体的批判 |
(一) 张元斡(附:王十朋、喻良能、陈造) |
(二) 陆游(附:吕中) |
(三) 魏了翁 |
(四) 黄公绍 |
(五) 对西昆体风格的概括 |
二、对西昆体的肯定 |
(一) 周必大(附:袁说友) |
(二) 朱熹 |
(三) 汪莘[附:韩淲) |
(四) 冯去非 |
(五) 林希逸 |
三、刘克庄对西昆体的接受(附:葛立方、刘克逊、赵与虤) |
(一) “首变诗格者,文公也” |
(二) “对偶字面虽工,而佳句可录者殊少” |
(三) 与西昆体有关史事的记载与考证 |
小结 |
第四章 金元两代西昆体的接受 |
一、金代西昆体的接受 |
(一) 王若虚(附:刘从益) |
(二)李纯甫 |
二、方回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一) 方回对西昆体的评价概况 |
(二) 方回对西昆体的诗学史定位 |
(三) 初步建立宋代西昆体诗史 |
(四) 方回对西昆体的艺术评价 |
三、元代其它诗人对西昆体的接受 |
(一) 刘埙 |
(二) 袁桷 |
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清代宋诗选本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的介入及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意义概说 |
第一章 宋诗选本历史发展述略 |
第一节 宋代:宋诗选本的发轫期 |
第二节 元明:宋诗选本的中衰期 |
第三节 清代:宋诗选本的鼎盛期 |
第二章 清代宋诗选本的编选特征 |
第一节 稿源的多样性与综合性 |
第二节 编刊时间的不平衡性 |
第三节 编选地域的不平衡性 |
第三章 清人编宋诗选本的动因 |
第一节 对唐宋诗之争的回应 |
第二节 溯源诗教以改变颓靡的诗风 |
第三节 指导初学 |
第四节 辑存文献 |
第四章 宋诗选本与唐宋诗之争 |
第一节 清代以前 |
第二节 清前中期 |
第三节 晚清 |
第五章 清代宋诗选本个案研究 |
第一节 《宋诗钞》 |
一、吴之振的诗学思想 |
二、《宋诗钞》的成书—以吕留良为中心的考察 |
三、《宋诗钞》版本经眼录 |
四、《宋诗钞选》刊刻年代考 |
第二节 《宋诗啜醨集》 |
一、贫薄一生的遗民潘问奇 |
二、尊唐抑宋的《宋诗啜醨集》 |
第三节 《宋诗别裁集》 |
一、《宋诗别裁集》版本经眼录 |
二、张景星家世籍贯考 |
三、《宋诗别裁集》的批评主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清代宋诗选本叙录 |
附录二:经眼清代宋诗选本序跋综录 |
附录三:清代宋诗选本刊刻者及成书形式明细表 |
附录四:《宋诗类选》征引书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7)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题释义 |
一、关于胡姓 |
二、关于中古与家族 |
第二节 研究回顾 |
一、族源识别与族属考订 |
二、胡姓群体综合研究 |
三、胡姓家族案例研究 |
四、社会史与胡姓家族研究 |
五、宗教、艺术的研究 |
六、文学研究 |
七、考古、出土文献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取向 |
一、以胡汉之间为分野 |
二、以“共同体”为串联 |
三、以族源、地域与文化为鼎足 |
四、诗史互证——以文学为旨归 |
第一部分 胡姓家族族源研究 |
第一章 中古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 |
第一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的基本类型及其渊源 |
一、居边、封边型 |
二、避地、没蕃型 |
三、因官、出使型 |
第二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的结构性特征及其渊源 |
一、“放逐——回归”与回环结构 |
二、“降居”与分支结构 |
三、“服制”与层递结构 |
四、结构性族源叙事与胡姓家族的族属判断 |
第三节 胡姓家族族源叙事与民族认同 |
一、获得华夏族源与成为华夏的合法性 |
二、碑志中的“五帝”族源与认同变迁 |
三、唐代胡汉共同体的形成 |
第二章 胡姓家族谱系建构与族群认同 |
第一节 谱系建构的一般规律和形态 |
一、谱系重建 |
二、世系嫁接 |
三、联宗与排行攀附 |
四、世系建构的“原型” |
第二节 世系建构的文本类型及其传播接受 |
一、世系文本的类型 |
二、世系文本的传播过程 |
第三节 胡姓家族谱系建构的族群认同意义 |
一、关于谱系建构的性质 |
二、世系建构的认同意义 |
三、两组微观视角——同姓胡汉之间的微妙关系 |
第四节 窦氏家族世系建构与文本层累 |
一、河南窦氏世系伪冒的文本层累过程 |
二、窦氏家族世系建构“原型”考辨 |
第五节 独孤及的家族谱系建构与文化心态 |
一、独孤氏家族谱系的版本 |
二、独孤及家族谱系建构的史料渊源 |
三、独孤及家族谱系建构的构思过程与文化心态 |
第三章 谱牒与胡汉之争——以《氏族论》为中心 |
第一节 《氏族论》与《唐书》的关系 |
一、《氏族论》与《唐历》 |
二、《唐书》之编纂过程 |
三、《唐书》之内容 |
四、《唐书》之体例与“氏族志” |
五、《唐书》“氏族志”之谱学背景 |
第二节 韦述之谱学与《氏族论》 |
一、韦述《百家类例》 |
二、韦述《国朝宰相甲族》 |
第三节 《氏族论》内容辨析 |
一、《氏族论》与《隋书》谱牒类文献叙录之关系 |
二、一些关键词的辨析 |
第四节 《氏族论》文本层累“复原” |
第二部分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 |
第四章 胡姓家族的地方化过程 |
第一节 胡姓家族的内部扩张与地域分化 |
一、胡姓家族的“房” |
二、胡姓家族郡望发育 |
第二节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长安与洛阳 |
一、两京人口来源的族群性 |
二、两京人口规划与胡汉体制 |
三、唐两京胡姓家族宅第分布规律 |
第三节 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乡里视角 |
一、北朝时期的部族与地方社会 |
二、隋唐时期的胡姓家族与地方社会 |
第四节 文学剪影中的园林别业与“双家制” |
一、双家制的渊源及功能区分 |
二、园林别业与行赏游乐 |
三、山池别馆与文人雅集 |
四、双家制与宗教生活 |
第五节 胡姓家族与地域认同 |
一、胡姓家族地方归属感的形成 |
二、地方认同的深化与地方记忆的形成 |
第五章 中古会稽康氏家族研究 |
第一节 康氏籍贯的发育与会稽望 |
一、康氏主要籍贯概述 |
二、康氏会稽望形成的时间 |
三、康氏会稽望的所指——与荣新江先生商榷 |
第二节 会稽康氏家族的族源及族属问题 |
一、《康希铣碑》中会稽康氏家族族源 |
二、会稽康氏的族属申论 |
三、康希铣家族与会稽之联系 |
第三节 会稽康氏家学 |
一、康国安之《文选》及《汉书》研究 |
二、康子元的《易》学与《礼》学 |
三、会稽康氏家族文学 |
第三部分 胡姓家族与文化研究 |
第六章 胡姓家族之文化习得与突变 |
第一节 胡姓家族文化习得过程 |
一、教育的意义 |
二、学习的微观情境 |
第二节 文化之积累与转型 |
一、文化积累——科举的例子 |
二、文化之转型——《春秋》学为例 |
三、文化焦虑下的文学“突变”与“想象” |
四、文学作为“族际话语” |
第七章 胡姓家族与宗教——以侯莫陈氏家族之信仰为中心 |
第一节 侯莫陈氏之族源问题 |
第二节 侯莫陈氏家族主要支系及侯莫陈琰之可能归属 |
一、侯莫陈氏主要支系 |
二、侯莫陈琰的基本信息及可能归属 |
第三节 侯莫陈氏家族与佛教之关系 |
一、北朝时期侯莫陈氏之奉佛之渊源 |
二、唐代侯莫陈氏奉佛之传承 |
第四节 侯莫陈琰与北宗关系的重要线索——陈闳《六祖禅师像》 |
一、陈闳为侯莫陈氏的推测 |
二、陈闳《六祖禅师像》与家世佛教之因缘 |
第八章 胡姓家族与民族文化——以王珪“不营私庙”为中心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王珪“不营私庙”之异常 |
二、王珪家族之族属 |
第二节 北方民族宗庙、祖庙溯源 |
一、拓跋鲜卑之宗庙 |
二、高丽、契丹等东北民族之宗庙 |
三、金、元之宗庙 |
四、其他胡姓家族祖庙 |
第三节 王硅“不营私庙”的萨满文化渊源 |
一、乌丸与萨满文化 |
二、萨满祭祖之特点 |
三、王硅家族旁系的萨满文化传承 |
四、关中地区萨满遗迹对王硅家族之影响 |
第九章 胡姓家族与经学——何妥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何妥之族属与生平 |
一、何妥之族属 |
二、何妥的生平述略 |
第二节 何妥与开皇乐议 |
一、何妥入隋以后年谱 |
二、《隋书·乐志中》“开皇乐议”辨正 |
第三节 何妥之《易》学与《礼》学 |
一、何妥之易学 |
二、何妥之《礼》学 |
第四节 何妥之乐论 |
一、《隋书·乐志中》何妥乐论原文释读 |
三、《隋书·乐志》编撰过程与史源辨析 |
四、何妥乐论的重新评价 |
第五节 何妥经学的延伸——政论文 |
一、何妥的政论 |
二、何妥政论的“宗经”特点 |
第十章 胡姓家族与文学——于邺家族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于邺家族基本概况 |
一、世系 |
二、主要人物 |
第二节 于邺家族的婚姻与政治网络 |
一、婚姻集团 |
二、亲党 |
第三节 诗人于邺之与于武陵之辨 |
一、于邺、于武陵诗集的演变及刊刻情况 |
二、从新出诗歌归属的内证与外证 |
三、于武陵、于邺的关系补论 |
附录 |
一、唐代胡姓家族墓志目录 |
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胡姓家族世系补正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8)北周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北周文学时段界定 |
二 北周文学研究现状与综述 |
三 论文框架、内容、方法和解决的问题 |
上编 |
第一章 北周文学概况 |
第一节 北周文学家 |
一、北周文学家的构成 |
二、北周文学家的特点 |
第二节 北周文学作品 |
一、北周文学家文集的存佚 |
二、北周单篇文学作品的存佚 |
第三节 北周文学活动 |
一、北周文学活动的方式 |
二、北周文学活动的成果 |
第二章 北周文学的艰难发展——西魏时期文学研究 |
第一节 西魏时期社会状况 |
一、周文帝宇文泰西魏改革 |
二、西魏时期社会思潮 |
第二节 西魏时期文学政策——西魏文体文风改革 |
一、文体文风革新的倡导者 |
二、时代背景和改革起因 |
三、改革内容和终止原因 |
四、改革影响与评价 |
五、西魏文体文风改革与北周文学 |
第三节 西魏时期文学作品研究 |
一、实用的文章创作 |
二、托物言志的抒情小赋 |
第四节 西魏对北周文学的贡献 |
一、西魏为北周文学奠定稳定的政治环境 |
二、西魏实际掌权者周文帝宇文泰培养爱好文学的北周接班人 |
三、西魏时期文学特色影响北周文学 |
第三章 北周文学的发展空间——政治、文化、社会环境 |
第一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政治环境 |
一、北周前期政治特点:主相斗争 |
二、北周政治环境 |
三、北周政治环境与北周文学 |
第二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文化环境 |
一、古籍整理 |
二、露门学 |
三、通道观 |
第三节 北周时期文学的社会环境 |
一、北周统治思想儒教与北周文学 |
二、北周佛教的坎坷经历与北周文学 |
三、北周道教的兴盛与北周文学 |
第四章 繁荣的北周文坛——长安、江陵文坛 |
第一节 北周文学中心:长安文坛 |
一、北周本土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二、北周南朝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三、北周邺下文人文学作品研究 |
第二节 北周江陵后梁文坛 |
一、北周时期后梁萧氏政权 |
二、北周江陵后梁萧氏文学集团 |
第三节 北周民间文学研究 |
一、谣谚及其特点、价值 |
二、北周谣谚 |
第五章 西魏北周出土文献——墓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概况 |
第二节 出土西魏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第三节 出土北周墓志及其文学研究 |
下编 |
第一章 北周宇文氏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北周帝王文学作品研究 |
一、孝闵帝宇文觉 |
二、明帝宇文毓 |
三、武帝宇文邕 |
四、宣帝宇文赟 |
第二节 北周宇文皇族文学作品研究 |
一、周诸王 |
二、宇文护 |
第二章 王褒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王褒生平和仕历 |
一、王褒生卒年考 |
二、王褒生平和仕历 |
第二节 王褒诗歌研究 |
一、王褒五言诗 |
二、王褒乐府诗 |
三、王褒对唐律诗和绝句的贡献 |
第三节 王褒文研究 |
一、书 |
二、碑 |
三、其他文章 |
第三章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研究 |
第一节 庾信平生最萧瑟——庾信生平和仕历研究 |
一、庾信梁朝重要仕历和事件 |
二、庾信北朝仕历 |
三、庾信北周交游考 |
四、小结 |
第二节 庾信北朝前期心态研究——入北前十年 |
一、第一阶段:公元 554 年 —— 平和、担忧、悲伤、思归、隐逸、旷达 |
二、第二阶段:公元 555 年至 557 年八月 —— 悲伤、自责、排斥、思归、隐逸、期待 |
三、第三阶段:公元 557 年九月至 560 年 —— 感恩、悲伤、反思、思归、隐逸 |
四、第四阶段:公元 561 年至 563 年 —— 接受、主动、悲伤、思归 |
五、小结 |
第三节 暮年诗赋动江关——庾信北朝诗赋研究 |
一、庾信北朝赋 |
二、庾信北朝诗歌 |
三、庾信入北前期诗赋“建安风骨”的再现 |
第四节 庾信北朝文研究 |
一、连珠 |
二、碑志 |
第五节 庾信及其文学作品相关问题考辨 |
一、庾信丧母守孝考 |
二、庾信北朝隐逸考 |
三、庾信部分诗文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西魏北周史事、北周文学编年 |
附录二 北周文学作品编年简表 |
附录三 北周文学体裁与作品简表 |
附录四 出土西魏北周墓志文献简表 |
附录五 庾信部分五言诗平仄韵 |
后记 |
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9)陶宗仪着述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陶宗仪着述研究现状 |
二、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一章 陶宗仪的家世和生平 |
第一节 陶宗仪的家族世系 |
一、陶氏族系 |
二、陶宗仪家庭 |
第二节 陶宗仪的人生经历 |
一、陶宗仪的生卒年问题 |
二、陶宗仪的人生经历 |
第二章 陶宗仪经部着述考论 |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诗类存目着录的《国风尊经》 |
一、《四库全书总目》经部着录《国风尊经》的情况 |
二、清代其它文献着录《国风尊经》的情况 |
三、陶宗仪是否撰有《国风尊经》考略 |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未着录的《四书备遗》 |
一、陶宗仪友人记载《四书备遗》的情况 |
二、明清其它文献记载《四书备遗》的情况 |
三、陶宗仪是否撰有《四书备遗》考略 |
第三章 陶宗仪史部着述考论 |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目录类着录的《古刻丛钞》 |
一、《四库全书总目》着录《古刻丛钞》的情况 |
二、清代其它文献着录《古刻丛钞》的情况 |
三、《古刻丛钞》的内容与文献价值 |
四、《古刻丛钞》的主要版本 |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传记类存目着录的《草莽私乘》 |
一、明清学者、藏书家对《草莽私乘》的记载 |
二、清代其它文献着录《草莽私乘》的情况 |
三、《草莽私乘》的内容与成书时间 |
四、《草莽私乘》的主要版本 |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未着录的《元史掖庭记》 |
一、明清文献着录《元氏掖庭记》的情况 |
二、《元氏掖庭记》的内容性质 |
三、《元氏掖庭记》的史料价值 |
四、《元氏掖庭记》的主要版本 |
第四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未着录的《游志续编》 |
一、清代文献着录《游志续编》的情况 |
二、《游志续编》的内容性质 |
三、《游志续编》的主要版本 |
第五节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未着录的《名姬传》等五种着述 |
一、《名姬传》考 |
二、《史记注语》考 |
三、《唐义士传》考 |
四、《绍陶录》《胜国纪异录》考 |
第四章 陶宗仪子部着述考论 |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艺术类着录的《书史会要》 |
一、《四库全书总目》子部着录《书史会要》的情况 |
二、明清其它文献记载《书史会要》的情况 |
三、《书史会要》的内容体例与史料价值 |
四、《书史会要》的主要版本 |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杂家类着录的《说郛》 |
一、《四库全书总目》子部着录《说郛》的情况 |
二、明清其它文献着录陶宗仪《说郛》的情况 |
三、《说郛》的体例与内容 |
四、《说郛》的主要版本 |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小说家类着录的《辍耕录》 |
一、《四库全书总目》子部着录《辍耕录》的情况 |
二、明清其它文献着录《辍耕录》的情况 |
三、《辍耕录》的主要内容 |
四、《辍耕录》的史料来源及价值 |
五、《辍耕录》的主要版本 |
第四节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未着录的《金丹密语》等四种着述 |
一、《金丹密语》考 |
二、《印章考》考 |
三、《古唐类苑》考 |
四、《图绘宝鉴》考 |
第五节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未着录的《药谱》等六种着述 |
一、《药谱》考 |
二、《画诀》考 |
三、《博古纪闻》考 |
四、《琴笺图式》《广荟蕞》《裨海》考 |
第五章 陶宗仪集部着述考论 |
第一节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着录的《南村诗集》 |
一、《四库全书总目》集部着录《南村诗集》的情况 |
二、明清其它文献着录陶宗仪《南村诗集》的情况 |
三、清代几部同名的《南村诗集》 |
四、《南村诗集》的思想内容 |
五、《南村诗集》的艺术风格 |
六、《南村诗集》的主要版本 |
第二节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存目着录的《沧浪棹歌》 |
一、《四库全书总目》着录《沧浪棹歌》的情况 |
二、清代其它文献着录《沧浪棹歌》的情况 |
三、《沧浪棹歌》的得名及编选 |
四、《沧浪棹歌》的主要版本 |
第三节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未着录的《院本名目》《杂剧类编》 |
一、关于《院本名目》《杂剧类编》的着录 |
二、关于《院本名目》《杂剧类编》的研究 |
第四节 《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未着录的《陶南村文钞》《南村诗话》 |
一、《陶南村文钞》考 |
二、《南村诗话》考 |
第五节 陶宗仪的佚诗与佚文 |
一、陶宗仪的佚诗 |
二、陶宗仪的佚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10)说“关中本位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念问题 |
(一) “关中本位政策” |
(二) “关陇集团” |
(三) 他人之理解 |
1.岑仲勉之理解 |
2.汪籛之理解 |
3.黄永年之理解 |
4.唐长孺等人之理解 |
二、“关中本位政策”之内容问题 |
(一) 西魏北周“关中本位政策”之内容 |
(二) 隋唐“关中本位政策”之内容 |
三、“关中本位政策”之起始时间问题 |
四、“关中本位政策”之作用问题 |
五、结论 |
四、《王仲荦先生遗诗》序(论文参考文献)
- [1]西昆体近现代接受史研究[D]. 曾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2]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研究[D]. 闪烁.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3]《西昆酬唱集》周桢、王图炜注本研究[D]. 聂改凤. 西北师范大学, 2017(02)
- [4]钟嵘《诗品》玄言诗四家考论[D]. 魏杰.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西昆体宋金元接受史研究[D]. 张龙高.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6]清代宋诗选本研究[D]. 高磊. 苏州大学, 2010(10)
- [7]中古胡姓家族研究 ——以族源、地域、文化为中心[D]. 龙成松. 武汉大学, 2016(06)
- [8]北周文学研究[D]. 高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1)
- [9]陶宗仪着述考论[D]. 余兰兰. 华中师范大学, 2015(12)
- [10]说“关中本位政策”[J]. 李万生.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