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菌根菌——植物的挚友(论文文献综述)
李丽嘉[1](1993)在《菌根菌——植物的挚友》文中提出 松柏的孤傲挺拔、长青不老,历来被诗人所颂扬,更为世人所仰慕.但是,有谁能知道,挺拔苍劲的松柏是靠着它们的挚友——菌根菌默默地奉献而吸取土壤中的水份和养料的呢?菌根菌不但是松柏的挚友,它作为植物的朋友已有三、四亿年的历史了.它属于真菌类.真菌类的特点是在所有营养发育的时期中有固定的细胞壁.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是分枝的丝状类型,被称为菌丝体,其中每一条丝成一个分枝,称为菌丝.菌根菌就
胡陶[2](2006)在《兰属植物菌根真菌分离、鉴定及AFLP聚类分析》文中认为兰科植物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植物资源,有着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菌根真菌对于自然状态下兰科植物完成正常的生活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兰科植物菌根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所在。当前,对于兰科菌根的研究多集中于除兰属(Cymbidium)之外的其他兰科植物,国内的研究工作开展相对较晚,且对作为重要观赏花卉的中国兰属(Cymbidium)植物关注不够,报导较零星,已有的研究尚未形成系统性。本研究对分离自中国兰属植物的菌根真菌作了形态学鉴定以及AFLP聚类分析,现将我们的工作归纳如下: 1.从地理分布不同的7种中国兰属(Cymbidium)植物中分离得到19个有代表性的菌根真菌菌株,根据菌落和菌株形态特征,将所分离的菌根真菌菌株鉴定为广义的丝核菌属真菌;根据菌根真菌隔膜桶孔的超微结构特征将其中11个菌株鉴定为无性态的瘤菌根菌属真菌;鉴定结果同时提示我们,瘤菌根菌属真菌是可与中国兰属(Cymbidium)植物形成菌根结构的最普遍的菌根真菌种类。 2.对菌根真菌分离条件的筛选试验表明,采用适宜的消毒方式,选用一年生健壮兰花的中段根在PDA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3.对分离的19个菌根真菌菌株的AFLP聚类分析显示,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的多样性同时受生境、种类和生态类型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自云南的附生兰中分离的菌株多样性最低,受生境因素和生态类型因素的影响最大,兰花与菌根真菌间的专一性程度最高;地生类型的春兰分离所得的菌根真菌也表现出较低的多样性,揭示春兰与菌根真菌间有较严格的专一性关系;AFLP聚类结果尚不能说明三个因素中哪一个对分离的菌根真菌多样性影响更大。 4.实验结果表明,AFLP技术作为一种分子生物学手段在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的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熊丹[3](2019)在《黔中地区马尾松-杜鹃群落杜鹃菌根和根围真菌多样性》文中研究指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地区造林先锋树种,具有适应性强、用途广、速生丰产等优点,贵州省马尾松资源分布不均衡、林地生产率低,且低效林面积日益增加。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常伴生于马尾松林下,对维持马尾松林稳定性、提高林地生产力有重要意义,并且观赏价值极高,能够改善我省山林景观,拥有很大的园林开发价值和研究价值。土壤中多样性的真菌与植物根部互作形成菌根,植物与共生真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促进和维持两者地上和地下的多样性。真菌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物种多样性、形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菌根真菌能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其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可以为荒山改造、水土保持、增加森林覆盖率等做贡献,因而具有重大意义。以黔中乌当(WD)、孟关(MG)、龙里(LL)、修文(XW)和清镇(QZ)5个地区的马尾松-杜鹃群落为研究对象,采集杜鹃毛根和根围土壤分别提取真菌DNA,同时采取根际层土壤(5-20 cm)用作pH和养分测定,调查生境植物多样性等环境因子。以真菌扩增子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区作为测序研究区,运用数量生态学原理分析植物多样性及土壤理化因子等对根围真菌群落的影响,借助生态功能群(ecological guild)从分类学上解析杜鹃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及其生态功能结构。研究结果如下:1.测序共获得有效序列1 315 459条,count值最多的是265 bp,达169 083条;主要区间范围为190-290 bp,length值主要在200020000之间,其中菌根测序量达618 468条,根围真菌测序量696 991条,菌根真菌平均测序41231.2条,根围真菌平均测序46466.1条。根据真菌OTU阀值归并共获得2695个OTU,不同区系菌群OTU数量大小依次为WD(1527 OTU)>MG(1163 OTU)>LL(1245 OTU)>QZ(721 OTU)>XW(608 OTU),五个区系共有真菌OTU数84。不同地区所测得真菌OTU值数量差异较大。2.杜鹃根围特有真菌OTU数量为792,而菌根特有为457 OTU,共有真菌OTU 1446。所有OTU分属于11门、32纲、96目、209科、389属、561种,其中QZ隶属于10门、25纲、63目、108科、163属、219种;XW隶属于8门、24纲、64目、115科、168属、220种;LL隶属于9门、26纲、64目、121科、184属、254种。WD隶属于10门、25纲、63目、108科、163属、219种;MG隶属于9门、27纲、70目、126科、189属、264种。3.所有区系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60.1%)、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26.1%)、接合菌门Zygomycota(5.9%);优势纲分别为:伞菌纲Agaricomycetes(20.8%)、Eurotiomycetes(20.5%)、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14.4%)、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8.7%)、Archaeorhizomycetes(7.0%)等;优势目分别为散囊菌目Eurotiales(18.0%)、蜡壳耳目Sebacinales(9.4%)、肉座菌目Hypocreales(8.9%)、Archaeorhizomycetales(7.0%)等;优势科分别为发菌科Trichocomaceae(18.0%)、古生菌科Archaeorhizomycetaceae(7.0%)、蜡壳耳科Sebacinaceae(6.5%)等。389属真菌中优势菌群有:青霉属Penicillium(17.1%)、Archaeorhizomyces(7.0%)、Sebacina(5.9%)、unidentified(4.9%)、木霉属Trichoderma(4.3%)等。4.杜鹃菌根真菌主要分为84个生态功能群:未定义腐生菌Undefined Saprotroph(869 OTU)、植物病原菌Plant Pathogen(127 OTU)、土壤腐生菌Soil Saprotroph(135 OTU)、外生菌Ectomycorrhizal(136 OTU)、地衣共生真菌Lichenized(44 OTU)、杜鹃类菌根真菌Ericoid Mycorrhizal(33 OTU)、木腐生菌Wood Saprotroph(26 OTU)、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16OTU)、内生菌Endophyte(79 OTU)和动物病原菌Animal Pathogen(60 OTU)等10类。以及多种混合营养型的真菌,如:寄生性真菌-不定腐生菌Fungal Parasite-Undefined Saprotroph(86 OTU);动物病原-内生-地衣寄生虫-植物病原-土壤腐生-木材腐生Animal Pathogen-Endophyte-Lichen Parasite-Plant Pathogen-Soil Saprotroph-Wood Saprotroph(23 OTU)等73类。杜鹃根部除了生存着杜鹃花类菌根外,还有大量其他类型的菌根和不同生态功能的真菌。5.杜鹃根围真菌群落结构与生境土壤全氮(TN)、p H、速效氮(AN)、速效钾(AK)、速效磷(AP)及植被的Shannon(D)指数相关性较大,不同环境因子共同作用影响菌群的分布,菌群与植物之间存在相互选择的关系。杜鹃菌根真菌大多来自于生境土壤,这些丰富的菌群拥有复杂的功能多样性,并且菌群之间的关联性相互耦合,增加了杜鹃根系真菌类型的多样性,同时增加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张鲜[4](2019)在《湖北省兴山县大型担子菌多样性》文中研究指明湖北省兴山县毗邻神农架自然保护区,植被、地势和气候等生态条件独特。为揭示其蕴藏的大型担子菌物种多样性,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兴山县全境对大型担子菌的物种组成、分布及其营养类型进行了系统性的调查研究,结合形态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标本进行分类和鉴定。在兴山县境内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设置样地进行大型担子菌的重点调查,并使用回归分析研究其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该县大型担子菌有220种,归于13目46科114属,其中有1个中国新记录种:白孢冬生褶菌Cheimonophyllum candidissimum(Berk.&M.A.Curtis)Singer。优势属是乳菇属Lactarius,共有12种;伞菌科Agaricaceae是优势科,共有18种;物种数最多的目是伞菌目Agaricales,共有123种。(2)兴山县大型担子菌主要分布在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发生频数依次分别为173次和128次,针叶林、竹林、灌丛中分布较少,依次分别为16次、2次和12次。春季发生的有72种,夏季发生的有105种,秋季发生的有92种,春、夏、秋季均发生的为8种。(3)土生菌116种,木生菌96种,凋落物栖生菌6种,粪生菌2种,土生菌兼外生菌根菌27种。(4)在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发现大型担子菌标本144份,属于9目33科58属97种,以广布成分为主,不同海拔区域的物种组成不同,影响龙门河大型担子菌发生的环境因子主要是郁闭度、总氮、总碳和海拔等,皆达到显着水平,其中海拔影响最大,达到较显着水平。(5)湖北省兴山县大部分(59.55%)大型担子菌物种处于数据缺乏状态,需要深入研究其分布才能掌握这些物种的受威胁状况。湖北省兴山县有2个易危状态的物种,分别是杯密瑚菌Artomyces pyxidatus(Pers.)Jülich和酒红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Farl.ex Murrill,需要重点关注和保护。由此可见,兴山县拥有丰富的大型担子菌资源,且具有以下特点:伞菌目为主,土生菌较多,多发生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夏季物种更丰富。该研究为兴山县大型担子菌的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以及进一步研究其生态作用奠定了基础。
刘奕[5](2014)在《自毒胁迫对木麻黄幼苗根系活性氧代谢及其清除系统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麻黄人工林可持续经营长期受到连栽障碍制约,现有研究证实,木麻黄自毒作用是引起木麻黄连栽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福建沿海主栽的“惠安1号”木麻黄无性系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和鉴定其根系中的化感物质,构建木麻黄幼苗-内生真菌共生体,研究木麻黄根系自毒物质胁迫对木麻黄(木麻黄EF)和木麻黄-内生真菌共生体(木麻黄EI)水培幼苗根系活性氧代谢和保护酶活性等若干生理代谢过程的影响,比较木麻黄EF和木麻黄EI在抗性机制上的差异,为解决木麻黄连栽培障碍提供数据积累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概述如下:(1)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硅胶柱色谱(CC)、质谱(MS)和核磁共振(NMR)等技术对“惠安1号”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根系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其成分类型主要是酚酸类物质。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分别为12,13-dihydromicromeric acid(M-1)、白桦脂酸(M-2)、3-O-咖啡酰基羽扇豆醇(M-3)、儿茶素(M-4)、表儿茶素(M-5)。通过HPLC测定木麻黄根系中M-1、M-2、M-3、M-4及M-5的含量分别为0.0547%、0.0612%、0.6095%、0.1623%、0.0991%。通过木麻黄种子发芽实验对木麻黄根系提取物进行了生物检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提取物在不同浓度(12.5 mg·L-1、25 mg·L1、50 mg·L-1、100 mg·L-1、200 mg·L-1、40Omg·L-1)处理下对木麻黄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进行分析,其抑制作用的排序均为:M-3>M-1>M2>M4>M5。实验结果表明木麻黄根系的5种提取物均对木麻黄种子的萌发起到了抑制作用,且处理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可以推测从木麻黄根系提取的5个化合物均对木麻黄存在化感效应。(2)对不同侵染时间(12,24,36,48,60,72,84,96 h)下木麻黄内生真菌(CGMCC No.6307)侵染木麻黄幼苗根系后的菌根侵染率和侵染强度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木麻黄幼苗经过木麻黄内生真菌菌液浸泡60 h后,其菌根侵染率超过48%,而菌根侵染率在60-96 h间均差异均不显着(P>0.05),由此确定60 h为木麻黄内生真菌侵染木麻黄幼苗根系的适宜时间。(3)模拟自毒胁迫下,随着化感物质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阴离子(O2-)合成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着上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CAT、POD及SOD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均随胁迫浓度增加而提前。5种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和EI根系的CAT、POD及SOD活性的抑制强度和O2产生速率、H2O2及MDA含量的提升强度均表现为M-3>M-2>M-1>M-4>M-5。在不同胁迫时间和胁迫强度下木麻黄EF幼苗根系CAT、POD及SOD对O2-及H2O2等活性氧的清除能力存在显着差异,在较低浓度(12.5 mg·L-1、25 mg·L-1、50 mg·L-1、100 mg·L-1)及较短时间(0-48 h)胁迫下,O2及H2O2积累速率较慢,保护酶活性逐渐上升,且酶活性峰值出现较晚,保护酶系统能够有效清除胁迫所产生的活性氧。但随着化感物质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保护酶活性下降,活性氧清除效率降低,活性氧代谢平衡被打破,植物体内活性氧开始积累,膜质过氧化作用加强,对植物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这有可能是木麻黄化感物质对木麻黄根系的毒害机理之一,而木麻黄内生真菌的侵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木麻黄根系化感物质的胁迫,在较低浓度(12.5 mg·L-1、25 mg·L-1、50 mg·L-1、100 mg·L-1)及较短时间(0-48 h)胁迫下,缓解效果显着(P<0.05)。其耐受的浓度和胁迫期与木麻黄EF相同,表明在木麻黄保护酶系统合成和降解还未受到不可逆的伤害的前提下,内生真菌才能有效提升木麻黄EI保护酶活性。
童炳丽[6](2020)在《米槁根际微生物与其药材活性成分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解不同产地米槁Cinnamomum migao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差异,探讨米槁根际土壤理化因子、果实中的活性成分与其根际微生物的联系。本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云南、贵州及广西的9个不同产地米槁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组成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不同产地间米槁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是否存在地理差异,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米槁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土壤理化因子,对米槁活性成分及其与土壤理化因子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对不同产地米槁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经高通量测序分析,聚类后的OTUs对应细菌类群涉及到29门的63纲,129目,251科,387属的802种细菌。在属级分类水平上,优势类群为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未定属,相对丰度(relative abundance)为8.39%,不同产地间的优势属及其相对丰度则各有异同。α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产地米槁根际土壤细菌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望谟(WM)>册亨(CH)>乐业(LY)>富宁(FN)>天峨(TE)>罗甸(LD)>那坡(NP)>贞丰(ZF)>荔波(LB);经PICRUSt功能结构预测分析,9个产地的米槁根际土壤细菌包含24个基因功能家族,表现出功能上的丰富性。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9个不同产地的米槁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进行测序,9个真菌样本共获得3143个OTUs,可注释到8门,30纲、89目、200科、440属。在属的分类水平上,优势类群为一未能分类的真菌属,相对丰度(relative abundance)为18.76%;不同产地米槁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为:罗甸(LD)>望谟(WM)>乐业(LY)>天峨(TE)>册亨(CH)>荔波(LB)>富宁(FN)>那坡(NP)>贞丰(ZF)。米槁根际土壤真菌主要涉及外生菌根、真菌寄生菌-未定义腐生菌和土壤腐生菌等17个生态功能群,各功能群在样本中表现不同的丰度。米槁根际土壤样本的真菌种类丰富,各个产地样本间的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优势类群皆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GC)法对不同产地米槁的4种主要有效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广西乐业、贵州望谟和广西天峨3样本的米槁果实活性成分1,8-桉叶素(1,8-cineol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和α-松油醇(α-terpineo)的含量均高于其他样本。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进一步表明,米槁根际土真菌/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与土壤理化因子及4个主要活性成分含量(1,8-桉叶素1,8-cineole、香桧烯sabinene、柠檬烯limonene和α-松油醇α-terpineo)具有一定相关性。伞菌属Agaricus、镰孢菌属Fusarium、瓶霉属Phialophora、隐球菌属Cryptococcus、毛孢子菌属Trichosporon及Archaeorhizomyces真菌类群均与米槁果实3种药用成分1,8-桉叶素、香桧烯及α-松油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红菇属Russula与柠檬烯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变异杆菌variibacter、acidibacter、杆菌属bryobacter、Candidatus_Solibacter等细菌类群均与米槁果实4种活性成分1,8-桉叶素、香桧烯、α-松油醇及柠檬烯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H16与柠檬烯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米槁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影响其有效成分的合成。
吴慧凤[7](2011)在《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及其生长的影响》文中认为兰科植物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资源,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然而,人们的大肆采挖和生境破坏已经导致其野生资源日趋濒危。尽管保护工作已受到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但人为的破坏程度和对野生资源的巨大需求仍未得到缓解,其保育工作困难而又艰巨。因此,基于内生真菌的兰科植物保育学研究,对维持物种多样性和兰花产业化发展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我国特有种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 Lindley.)为研究对象,采集新鲜营养根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通过组培苗的回接实验筛选出促生真菌并进行鉴定,同时结合美花石斛的3株促生菌,研究铁皮石斛室内种子共生萌发,菌根真菌对原球茎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内生真菌与铁皮石斛之间的专一性和对铁皮石斛的促生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切片分离法,共分离到37株内生真菌,消毒时间以3min最佳。PDA和FIM上分离到的真菌种类不同。经与铁皮石斛组培苗共生筛选,获得9株促生菌。采用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9株促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菌株2株与Epulorhiza sp的相似性分别为100%和96%,1株与Guignardia camelliae的相似性达100%,1株与Mycosphaerella cruenta的相似性为99%。另外5株促生真菌分类地位尚不能确定,但它们分别与登录号为EU482263、GQ996178、AM901831、GU566294、GU566256的相似性达96%、95%、99%、98%和100%。(2)通过铁皮石斛种子与7株内生真菌室内共生培养100 d,发现菌株C22、C35、C42对种子致死,菌株C20、L12、L24b和L28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铁皮石斛种子的萌发,其中菌株L24b和L12极显着的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并促进种子发育成幼苗;菌株C20和L28显着促进种子生长到原球茎。(3)铁皮石斛原球茎接种7株内生真菌后,菌株C35、C42、L12和L28对铁皮石斛的原球茎致死,菌株C22对原球茎的鲜重增长率具有极显着的促进作用。菌株C20、C22、L24b极显着促进原球茎中的N含量,显着促进K含量,菌株C22、C20显着提高P含量;菌株C22显着提高叶绿素a、b的含量。对接种菌株C20和C22以及对照的原球茎进行内源激素检测,发现这两株菌株能极显着地提高GA3含量。因此,菌株C22和C20对铁皮石斛原球茎的形态构建和生理特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铁皮石斛组培苗与7株内生真菌共生培养,发现接菌苗的平均鲜重增长率和叶绿素a、b的含量均高于对照,但只有接种C42、C35和C22的苗的鲜重增长率达到显着水平,菌株C42对叶绿素a、b含量的提高达到显着水平,菌株C20、C42、C35和C22对N、P、K元素的吸收均有促进作用。对接种菌株C42、C35、C22和C20的组培苗以及对照进行3种内源激素的检测,发现接菌苗的GA3含量达到极显着水平,菌株C20、C35、C42极显着地提高IAA的含量,而ABA的含量均极显着地低于对照。因此,菌株C42、C35、C22和C20可应用于铁皮石斛的栽培和生产中。(5)菌根真菌与铁皮石斛的种子、原球茎和组培苗的共生实验中,未发现一株既对种子萌发有利,又能促进原球茎和组培苗的生长的内生真菌,铁皮石斛在各生长阶段所需的真菌种类不一样,存在两种类属以上的有利真菌,对内生真菌的范围较广。因此,铁皮石斛与内生真菌间均没有严格的专一性。(6)铁皮石斛原球茎和组培苗的生理指标测定发现,内生真菌主要是通过产生内源激素来调节铁皮石斛的生长发育的,其中GA3在三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内生真菌促进植株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从而提高光合作用的能力,进而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刘志敏[8](2009)在《钾对外生菌根真菌分泌有机酸及氮、磷、钾营养的影响》文中提出外生菌根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土壤微生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真菌,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优良的外生菌根真菌与木本植物的根系形成外生菌根后,能促进寄主植物的生长,改善它们的营养状况,提高其抗逆能力。钾是森林植被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需要量仅次于氮,缺乏钾素会严重影响树木的生长发育。研究表明,外生菌根真菌接种于树木的根系可以促进小分子有机酸的分泌,有效地提高树木吸收土壤中的难溶性钾,对于改善树木营养,促进生长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从我国西南林区分离的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 Pt 715,采于四川西昌)、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L.Fr.)Gray,Ld 03,采于重庆缙云山)、三株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luteus(L.Fr.)Gray,Sl 01、Sl 06、Sl 13,采于重庆金佛山),硬皮马勃(Scleroderma 02,Sc 02,采于重庆金佛山),牛肝菌(Boletnus sp.Bo15,采于重庆金佛山)与从内蒙古林区分离的厚环乳牛肝菌(Suillus grevillei(Kl.)Sing.,Sg 99),亚褐环乳牛肝菌(Suillus subluteus(Peck)Snell exSlipp & Snell,Ss00),(均采自于内蒙古大青山)为供试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外生菌根真菌28天,研究它们在不同钾浓度处理下的菌株的生长、H+与小分子有机酸的分泌状况、以及对氮、磷、钾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外生菌根真菌在无钾时生长缓慢,供钾后生长加速。表明适量的钾素营养促进了菌根真菌的生长,缺乏会抑制它们的生长。其中,Ss 00与Pt 715的生长速率增幅最小,估计这两株外生菌根真菌可能较耐低钾,比较适宜低钾的土壤环境。供试菌株全部都能分泌草酸,除Pt 715外都能分泌乙酸,Sl 01、Ss 00、Sl 06、Ld 03、Sg 99、Bo15、Pt 715能分泌丁二酸,Sl 01、Sl 06与Pt 715能分泌柠檬酸,Sc 02能分泌甲酸。其中草酸的总量占有机酸总量的54%左右,表明草酸是外生菌根真菌分泌的主要有机酸。对多数外生菌根菌种(株)而言,无钾都促进菌根真菌分泌H+、草酸、乙酸。总体而言,供应钾浓度高低对菌根真菌分泌氢离子无显着影响,不同供钾水平下供试菌根真菌对于草酸和乙酸分泌有一定的差异。在培养前期分泌草酸的速率都是最快的,中期则以一个相对稳定的速率分泌草酸,在草酸的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草酸的分泌速率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状态,表明培养液中过高的草酸浓度抑制了草酸的分泌速率。外生菌根真菌乙酸的分泌速率的动态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表明在前期乙酸的分解速率大于分泌速率,后期分解速率逐渐大于分泌速率。9种外生菌根真菌氮、磷、钾含量差异显着,说明不同菌株吸收氮、磷、钾的能力不同。钾对外生真菌含氮量的影响因菌株而异;供钾对多数菌株的含磷量无显着影响;菌株钾含量随着钾供应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外生菌根真菌氮、磷、钾吸收量随供钾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供钾水平高低对于外生菌根真菌的氮、磷吸收量无显着影响。供试菌株的生长、有机酸与草酸分泌量,以及氮、磷、钾含量和吸收量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源于内蒙古大青山的Ss 00与Sg 99菌株低于采于重庆金佛山和缙云山的菌株。考虑到北方土壤含钾量普遍高于南方,推测源于北方高钾环境的Ss 00与Sg 99不适合南方低钾土壤。看来菌株生物学特性与所处的生态环境是相适应的,其存在可能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闫海洋[9](2016)在《AM真菌与分解几丁质PGPR的选育及其双接种对玉米生长效应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来,“减肥增效”成为摆在我省玉米生产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众多的实验已经不断的证明,AM真菌和PGPR都能通过与植物的共生作用促进植物对养分的吸收,且无论是单独使用AM真菌还是PGPR,对宿主植物的生长以及产量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但对AM真菌与分解几丁质PGPR双接种在大田玉米作物上的研究报导甚少。因此本研究在2012年通过采集不同玉米栽培区土壤,筛选优势AM真菌和优势分解几丁质PGPR菌株,利用显微镜观察和基因测序手段分别对筛选出的9种AM真菌和5种PGPR菌株进行了菌属鉴定,并最终确定了吉林省中部地区的农安玉米栽培地中具有8种AM真菌属于球囊霉属,1种属于无梗球囊霉属;确定了1种分解几丁质PGPR菌株属于芽孢杆菌(Bacillus sp.)。并以三叶草为寄主植物和以混合物料发酵方式对AM真菌进行扩繁和对分解几丁质PGPR菌株进行了堆肥腐熟。扩繁后可使AM真菌孢子数高达1772个/20ml,菌根侵染率高达82.5%;PGPR堆肥中有效活菌数高达8.82 Log CFU/g;在培养基条件下通过对Bacillus sp.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证明该菌株可以生产分解几丁质酶(分子量为32KDa)和吲哚乙酸;2013年通过盆栽试验调查,证明了其代谢产物可以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我们的试验有效的证明了根内球囊霉具有较好的与分解几丁质PGPR堆肥结合的能力和表现的能力,最终选定根内球囊霉和Bacillus sp.作为双接种菌株应用于玉米田间试验。2014-2015年持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初步探索了:在化学肥料减少25%的前提下,双接种较常规施肥处理相比可将减产幅度控制在4%以内,为今后的田间大规模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陈书琳[10](2014)在《微生物复垦中植物及土壤理化参数的高光谱反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了利用高光谱对微生物复垦中植物及其根际土壤理化参数反演的特性,探寻利用高光谱数据监测微生物复垦敏感指标的可行性。掌握了菌根真菌在各生长期对大豆叶片和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不同处理植物叶片、根际土壤光谱的差异,明确植物叶片和土壤光谱对于菌根效应的敏感波段及其影响因素,构建植物叶片和根际土壤理化参数的高光谱反演模型。结果表明,菌根与根瘤菌等其他微生物的联合应用促进了大豆的生长,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菌根对植物和根际土壤养分的增效作用影响植物叶片和根际土壤的反射光谱,揭示了菌根真菌、植物叶片及根际土壤理化特性的各参数指标与相应光谱响应特征之间的联系。叶绿素、氮、磷和水分是反映菌根对植物生化参数影响的主要指标,可通过对这些指标的高光谱反演,在总体上把握菌根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应用高光谱数据对微生物复垦植物及其土壤理化参数进行快速、准确的估测,进而实现对微生物复垦效果进行无损、高效的监测和评价是可行和有效的。
二、菌根菌——植物的挚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菌根菌——植物的挚友(论文提纲范文)
(2)兰属植物菌根真菌分离、鉴定及AFLP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2 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 |
1.2 兰科植物菌根的特征 |
1.2.1 菌根的外观形态 |
1.2.2 共生菌根真菌菌丝的侵入特点 |
1.2.3 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的独特营养关系 |
1.3 兰科菌根真菌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
1.3.1 国外兰科菌根真菌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
1.3.1.1 获得属于有性态担子菌类的报导 |
1.3.1.2 同时获得有性态属与无性态属菌根真菌的报导 |
1.3.1.3 获得属于半知菌类四个无性态属菌根真菌的报导 |
1.3.2 国内兰科菌根真菌分离、鉴定研究进展 |
1.3.3 其他的兰科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工作 |
1.4 兰科菌根真菌研究技术手段的发展 |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菌根真菌分离材料 |
2.1.2 菌根真菌分离条件筛选的供试材料 |
2.1.3 进行鉴定的菌株 |
2.2 试验方法与步骤 |
2.2.1 菌根真菌的分离 |
2.2.1.1 根段或根状茎的预处理 |
2.2.1.2 根段或根状茎的切片、接种 |
2.2.1.3 分离物的培养与纯化 |
2.2.1.4 分离物的保存 |
2.2.2 菌根真菌分离条件的筛选 |
2.2.2.1 分离培养基的筛选 |
2.2.2.2 分离取材的筛选 |
2.2.3 菌根真菌培养特征、形态学特征和隔膜超微结构观察 |
2.3 试验结果 |
2.3.1 菌根真菌分离结果 |
2.3.2 菌根真菌分离条件的筛选 |
2.3.2.1 菌根真菌分离的培养基选择 |
2.3.2.2 菌根真菌分离的取材选择 |
2.3.3 菌根真菌培养特征、形态学特征和隔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
2.3.3.1 菌根真菌的培养特征和菌丝形态描述 |
2.3.3.2 菌根真菌的隔膜超微结构 |
2.4 分析与讨论 |
2.4.1 关于兰属植物菌根真菌分离条件的探讨 |
2.4.1.1 分离培养基的选择 |
2.4.1.2 发育阶段和取材部位的选择 |
2.4.1.3 消毒方法的选择 |
2.4.1.4 总结 |
2.4.2 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的鉴定分析 |
2.4.2.1 基于培养特征及菌株形态特征对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的初步鉴定 |
2.4.2.2 基于菌丝隔膜超微结构特征对部分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的鉴定及讨论 |
第三章 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的AFLP聚类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菌体培养 |
3.1.3 菌根真菌AFLP分析实验程序 |
3.1.3.1 真菌DNA提取 |
3.1.3.2 模板DNA浓度的检测 |
3.1.3.3 模板DNA的酶切 |
3.1.3.4 DNA片段接头的连接 |
3.1.3.5 DNA片段的预扩增 |
3.1.3.6 AFLP的选择性扩增 |
3.1.3.7 聚丙烯酰胺变性胶的制备 |
3.1.3.8 电泳 |
3.1.3.9 银染程序 |
3.1.3.10 胶板的后处理 |
3.1.4 相关试剂的配制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扩增结果 |
3.2.2 遗传聚类结果 |
3.2.3 兰属植物菌根真菌AFLP聚类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3.2.3.1 AFLP技术应用于兰属植物菌根真菌研究的可行性 |
3.2.3.2 兰属植物菌根真菌AFLP聚类结果的分析 |
3.2.3.3 基于AFLP聚类分析的兰属植物与菌根真菌间专一性初步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黔中地区马尾松-杜鹃群落杜鹃菌根和根围真菌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根部真菌 |
1.2 菌根类型 |
1.3 杜鹃花类菌根 |
1.3.1 杜鹃花类菌根的结构特征 |
1.3.2 杜鹃花类菌根与杜鹃花科植物的营养关系 |
1.4 植物根围 |
1.5 真菌的生态类型 |
1.6 真菌与植物群落的关系 |
1.6.1 多种类型的菌根菌与植物共生 |
1.6.2 菌根菌影响植物群落结构 |
1.6.3 影响真菌多样性的非生物因素 |
1.6.4 影响真菌多样性的生物因素 |
1.7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7.1 常用分析技术 |
1.7.2 土壤微生物分子学技术 |
1.7.3 真菌分子生物学技术 |
1.7.4 真菌的鉴定 |
1.8 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目的 |
1.8.3 研究意义 |
2 马尾松-杜鹃群落杜鹃菌根和根围真菌概况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样品采集 |
2.2.2 真菌DNA提取 |
2.2.3 样本DNA测序 |
2.2.4 样地植物调查和土壤养分的测定 |
2.3 试验数据处理 |
2.3.1 原始数据处理及菌群多样性分析 |
2.3.2 生境环境因子对真菌差异影响分析 |
2.3.3 杜鹃菌根真菌多样性检测和功能分析 |
2.4 试验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原始数据整理 |
3.2 OTU划分和分类地位鉴定 |
3.2.1 杜鹃菌根和根围真菌OTU划分的分类地位鉴定 |
3.2.2 分类学组成分析 |
3.2.3 不同区系菌群结构 |
3.2.4 各样地特有真菌 |
3.2.5 杜鹃菌根特有真菌与根围特有真菌 |
3.3 真菌多样性分析 |
3.3.1 α多样性分析 |
3.3.2 菌群差异比较分析 |
3.4 β多样性分析 |
3.4.1 PCA主成分分析 |
3.4.2 不同区系杜鹃菌根围真菌多样性 |
3.5 菌群生态学功能分析 |
3.5.1 菌群生态学功能结构分析 |
3.5.2 杜鹃根内特有真菌生态功能分析 |
4 讨论 |
4.1 杜鹃根围和菌根真菌多样性分析 |
4.2 杜鹃根围和菌根真菌的群落结构差异 |
4.3 真菌的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4 杜鹃菌根真菌的生态功能结构分析 |
5 结论 |
5.1 植被多样性增加土壤真菌多样性 |
5.2 真菌多样性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
6 研究创新点 |
7 不足与展望 |
7.1 不足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科研项目经历 |
(4)湖北省兴山县大型担子菌多样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大型担子菌多样性研究进展 |
1.2 湖北省兴山县的自然地理 |
1.2.1 地理位置 |
1.2.2 地形地貌 |
1.2.3 气候 |
1.2.4 水文水系 |
1.2.5 土壤 |
1.2.6 植被 |
1.2.7 生态系统 |
1.2.8 土地利用 |
1.3 湖北省兴山县大型担子菌前期调查基础 |
1.4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其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湖北省兴山县大型担子菌物种组成及其生态特征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2 采样地点和时间 |
2.2.3 标本采集 |
2.2.4 物种鉴定 |
2.2.5 物种组成、物种分布和营养类型分析 |
2.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兴山县大型担子菌的物种组成 |
2.3.2 兴山县大型担子菌的林型分布 |
2.3.3 兴山县大型担子菌的季节分布 |
2.3.4 兴山县大型担子菌的营养类型 |
2.3.5 兴山县大型担子菌资源评价 |
2.4 讨论 |
第3章 龙门河大型担子菌物种多样性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研究区域概况 |
3.2.2 样地设置 |
3.2.3 标本采集 |
3.2.4 环境因子的测定 |
3.2.5 物种鉴定 |
3.2.6 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分析 |
3.2.7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龙门河大型担子菌的物种组成 |
3.3.2 龙门河大型担子菌区系成分 |
3.3.3 龙门河大型担子菌的垂直分布 |
3.3.4 龙门河大型担子菌的环境影响因子 |
3.4 讨论 |
第4章 湖北省兴山县大型担子菌受威胁程度评估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湖北省兴山县大型担子菌受威胁等级评估 |
4.3.2 湖北省兴山县大型担子菌受威胁因素 |
4.4 讨论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自毒胁迫对木麻黄幼苗根系活性氧代谢及其清除系统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综述 |
1.1.1 化感作用以及化感物质分类 |
1.1.2 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 |
1.1.3 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 |
1.2 木麻黄研究综述 |
1.2.1 木麻黄林防风效益及造林规划 |
1.2.2 木麻黄林逆境生理生态特性 |
1.2.3 木麻黄林凋落物分解率及养分循环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标 |
1.4.3 技术路线 |
2 木麻黄根系化感物质的分离、鉴定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植株 |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木麻黄根系提取物分离方法 |
2.2.2 木麻黄根系提取物含量测定方法 |
2.2.3 木麻黄根系提取物化感效应的生物检测方法 |
2.2.4 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木麻黄根系提取物的鉴定结果 |
2.3.2 木麻黄根系提取物的含量 |
2.3.3 木麻黄根系提取物对木麻黄种子萌发的影响 |
2.4 讨论 |
3 内生真菌-木麻黄共生体的构建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植株 |
3.1.2 木麻黄内生真菌 |
3.1.3 内生真菌的培养 |
3.2 木麻黄内生真菌根系侵染率及侵染强度测定方法及数据的处理 |
3.2.1 菌根侵染率及侵染强度测定方法 |
3.2.2 数据处理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4 自毒胁迫对木麻黄幼苗及其与内生真菌共生体根系活性氧代谢及清除系统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与处理 |
4.2 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
4.2.1 实验方法 |
4.2.2 数据处理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木麻黄根系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根系O_2产生速率的影响 |
4.3.2 木麻黄根系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根系H_2O_2含量的影响 |
4.3.3 木麻黄根系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根系MDA含量的影响 |
4.3.4 木麻黄根系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根系CAT活性的影响 |
4.3.5 木麻黄根系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根系POD活性的影响 |
4.3.6 木麻黄根系化感物质对木麻黄EF及木麻黄EI根系SOD活性的影响 |
4.4 讨论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米槁根际微生物与其药材活性成分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米槁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 根际微生物及其研究进展 |
1.2.1 根际微生物 |
1.2.2 根际微生物与药用植物的相互作用 |
1.3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 |
1.3.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微生物多样性领域的应用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点概况 |
2.2 米槁根际土壤和果实样品采集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
2.3.2 活性成分的测定 |
2.3.3 根际土壤DNA的提取与检测 |
2.3.4 测序方法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1 试验数据处理 |
2.4.2 测序数据处理 |
2.4.3 生态功能群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产地米槁的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
3.1.1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 |
3.1.2 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3.2 不同产地米槁果实的活性成分含量研究 |
3.2.1 活性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
3.2.2 不同产地米槁活性成分含量聚类分析 |
3.3 不同产地米槁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 |
3.3.1 测序数据分析 |
3.3.2 稀释性曲线比较 |
3.3.3 根际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3.3.4 根际土壤细菌物种统计 |
3.3.5 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差异分析 |
3.3.6 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 |
3.3.7 不同产地米槁根际细菌的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 |
3.3.8 小结 |
3.4 不同产地米槁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 |
3.4.1 测序数据分析 |
3.4.2 稀释性曲线比较 |
3.4.3 根际土壤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3.4.4 根际土壤真菌物种统计 |
3.4.5 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其差异分析 |
3.4.6 主坐标分析(PCoA分析) |
3.4.7 不同产地米槁树根际真菌的生态功能群结构分析 |
3.4.8 小结 |
3.5 不同产地米槁活性成分含量及土壤理化因子对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
3.5.1 不同产地米槁根际细菌群落组成、土壤理化因子及活性成分相关性 |
3.5.2 不同产地米槁根际真菌群落组成、土壤理化因子及活性成分相关性 |
3.5.3 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不同产地米槁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对活性成分的影响 |
4.2 不同产地米槁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对活性成分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及其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分类与鉴定 |
1.1.1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种类 |
1.1.2 兰科植物菌根真菌的鉴定 |
1.2 兰科植物与菌根真菌的专一性 |
1.3 菌根真菌对兰科植物的营养供应 |
1.3.1 维生素、氨基酸、激素等有机物 |
1.3.2 矿质营养 |
1.3.3 生物碱、多糖和各种活性酶 |
1.4 兰科植物种子共生萌发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2 铁皮石斛促生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内生真菌的分离结果 |
2.2.2 不同消毒时间对内生真菌分离的影响 |
2.2.3 不同培养基对内生真菌分离的影响 |
2.2.4 共生培养基的筛选 |
2.2.5 促生菌的筛选 |
2.3 讨论 |
2.3.1 消毒时间对内生真菌分离的影响 |
2.3.2 培养基对内生真菌分离的影响 |
2.3.3 不同保藏方法对真菌的影响 |
2.3.4 共生培养基的筛选 |
2.3.5 内生真菌的促生效应 |
3 铁皮石斛促生真菌的分类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菌种性状描述及其显微形态 |
3.2.2 菌株PCR产物电泳结果 |
3.2.3 rDNAITS序列Blast比对结果 |
3.3 讨论 |
4 铁皮石斛种子室内共生萌发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种子生活力测定 |
4.2.2 种子共生萌发 |
4.3 讨论 |
4.3.1 种子生活力测定 |
4.3.2 菌根真菌的专一性 |
4.3.3 种子共生萌发 |
5 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菌株、材料和培养基 |
5.1.2 方法 |
5.2 结果 |
5.2.1 共生关系的建立 |
5.2.2 菌根真菌对原球茎、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5.2.3 菌根化原球茎、组培苗的N、P、K含量 |
5.2.4 菌根化原球茎、组培苗的叶绿素含量 |
5.2.5 菌根化原球茎、组培苗内源激素的变化 |
5.3 讨论 |
5.3.1 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原球茎和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5.3.2 菌根真菌对原球茎、组培苗N、P、K含量的影响 |
5.3.3 菌根真菌对原球茎、组培苗内源激素的影响 |
5.3.4 菌根真菌对原球茎、组培苗叶绿素的影响 |
5.3.5 营养元素、内源激素和叶绿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5.3.6 菌根真菌与铁皮石斛原球茎和组培苗的专一性 |
6 主要结论和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6.2.1 共生真菌的混合接种 |
6.2.2 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 |
6.2.3 内生细菌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钾对外生菌根真菌分泌有机酸及氮、磷、钾营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外生菌根概述 |
1.2 外生菌根与植物生长 |
1.3 外生菌根真菌与钾素营养 |
1.4 常见外生菌根真菌简介 |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思路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供试材料 |
3.2 试验设计 |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4 数据处理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外生菌根真菌的生长状况 |
4.2 外生菌根真菌的有机酸分泌 |
4.3 钾对外生菌根真菌氮、磷、钾含量和吸收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AM真菌与分解几丁质PGPR的选育及其双接种对玉米生长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菌根的由来和分类 |
1.2.2 AM真菌的侵入情况 |
1.2.3 AM真菌的作用机理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筛选和鉴定适合于促进玉米生长的优质高效的AM真菌及分解几丁质PGPR菌株 |
1.4.2 PGPR菌株的施用技术研究 |
1.4.3 确定最佳AM真菌与PGPR接种技术 |
1.4.4 AM真菌和PGPR双接种对玉米田间生长效应的影响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土壤样品的来源 |
2.1.2 供试土壤概况 |
2.1.3 供试培养基种类 |
2.1.4 主要实验仪器 |
2.1.5 实验所需材料 |
2.1.6 种子来源 |
2.2 试验方法 |
2.2.1 AM真菌孢子的计数、分离和鉴定 |
2.2.2 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
2.2.3 AM真菌的扩繁 |
2.2.3.1 三叶草扩繁纯净的AM菌操作方法及收集 |
2.2.4 优势AM真菌的确定 |
2.2.5 PGPR菌株的筛选测定 |
2.2.6 PGPR堆肥的配制 |
2.2.7 PGPR堆肥腐熟过程中的养分变化调查 |
2.2.8 PGPR堆肥腐熟过程中微生物区系变化调查 |
2.3 玉米生长效应的实验设计 |
2.3.1 盆栽试验 |
2.3.2 玉米田间效应试验 |
2.4 测定项目和方法 |
2.5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优势AM真菌的分离及鉴定 |
3.1.1 AM真菌菌属分布情况 |
3.1.2 AM真菌的孢子数和侵染率的调查 |
3.1.3 AM真菌的扩繁 |
3.2 PGPR的分离、鉴定及其能力测定 |
3.2.1 优势PGPR的调查 |
3.2.2 优势PGPR的特性测定 |
3.2.3 优势 PGPR 的鉴定 |
3.2.4 PGPR分解几丁质后其水解产物的测定 |
3.2.5 SDS-PAGE检测与酶谱分析 |
3.2.6 代谢产物-吲哚乙酸的测定 |
3.3 PGPR堆肥的研制 |
3.3.1 PGPR堆肥腐熟过程中的养分的变化 |
3.3.2 PGPR堆肥腐熟过程中的微生物区系的变化 |
3.3.3 PGPR堆肥腐熟过程中的酶活性的变化 |
3.4 双接种对玉米生长效应的研究 |
3.4.1 盆栽试验结果——确定最佳AM真菌组合 |
3.4.2 田间示范实验 |
第四章 结论 |
4.1 AM真菌和PGPR菌株的选育情况 |
4.2 双接种对玉米生长效应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微生物复垦中植物及土壤理化参数的高光谱反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微生物复垦对植物生物理化参数的影响及研究现状 |
1.2.1 丛枝菌根对植物磷、钾元素含量的影响 |
1.2.2 丛枝菌根对植物氮素含量的影响 |
1.2.3 丛枝菌根对植物水分的影响 |
1.3 丛枝菌根对植物根际环境的影响及研究现状 |
1.4 丛枝菌根真菌与其他微生物联合作用的研究现状 |
1.5 高光谱遥感对植物生物理化参数的监测及研究现状 |
1.5.1 基于高光谱的植物氮素含量监测 |
1.5.2 基于高光谱的植物磷、钾含量监测 |
1.5.3 基于高光谱的植物水分监测 |
1.5.4 基于高光谱的植物叶绿素含量监测 |
1.6 高光谱遥感对土壤理化参数的监测及研究现状 |
1.6.1 基于高光谱的土壤氮磷钾含量监测 |
1.6.2 基于高光谱的土壤水分监测 |
1.7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7.1 研究思路 |
1.7.2 研究内容 |
1.7.3 技术路线 |
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计与管理 |
2.1.3 光谱测量仪器与光谱测定方法 |
2.1.4 菌根指标的测定 |
2.1.5 大豆叶片生理参数的测定 |
2.1.6 根际土壤理化参数的测定 |
2.1.7 数据分析 |
2.2 光谱数据预处理及分析 |
2.2.1 微生物复垦植物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
2.2.2 微生物复垦植物叶片及根际土壤水分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
2.2.3 微生物复垦植物叶片及根际土壤氮磷钾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
2.3 光谱处理、分析所使用的方法和公式 |
2.3.1 光谱反射率数据变换公式 |
2.3.2 BP 神经网络 |
2.3.3 包络线去除法 |
2.3.4 逐步回归分析法 |
2.3.5 光谱波段对菌根效应的敏感度分析 |
2.3.6 J-M 距离计算方法 |
3 微生物复垦对大豆生长和根际土壤的影响 |
3.1 不同处理对菌根指标的影响 |
3.1.1 不同处理对菌根侵染率的影响 |
3.1.2 不同处理对根外菌丝密度的影响 |
3.2 不同处理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大豆生物量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大豆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大豆叶片水分含量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大豆叶片氮(TN)含量的影响 |
3.2.5 不同处理对大豆叶片全磷(TP)含量的影响 |
3.2.6 不同处理对大豆叶片全钾(TK)含量的影响 |
3.2.7 不同处理对大豆叶片镁含量的影响 |
3.2.8 不同处理对大豆叶片锌含量的影响 |
3.3 植物叶片生化参数的主成分分析 |
3.4 不同处理对根际土壤理化参数的影响 |
3.4.1 不同处理对基质中 pH 值和电导率的影响 |
3.4.2 不同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3.4.3 不同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速氮(N)含量的影响 |
3.4.4 不同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速效磷(P)含量的影响 |
3.4.5 不同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速效钾(K)含量的影响 |
3.5 小结 |
4 微生物复垦对大豆叶片和根际土壤光谱的影响 |
4.1 不同处理对大豆叶片反射光谱的影响 |
4.1.1 不同处理大豆叶片光谱反射率的差异 |
4.1.2 不同处理大豆叶片反射光谱对菌根效应的敏感性分析 |
4.2 不同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反射光谱的影响 |
4.2.1 不同处理大豆根际土壤光谱反射率的差异 |
4.2.2 不同处理大豆根际土壤反射光谱对菌根效应的敏感性分析 |
4.3 构建光谱指数监测菌根效应 |
4.3.1 特征波段选择与指数设计 |
4.3.2 菌根效应识别与验证 |
4.4 小结 |
5 微生物复垦大豆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
5.1 不同处理对大豆可见光波段光谱的影响 |
5.1.1 不同处理大豆原始光谱可见波段差异比较 |
5.1.2 不同处理大豆一阶微分光谱特征差异比较 |
5.2 大豆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
5.2.1 大豆叶绿素含量与光谱变量的相关分析 |
5.2.2 基于光谱指数的高光谱反演模型建立与检验 |
5.3 小结 |
6 微生物复垦大豆叶片及根际土壤水分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
6.1 微生物复垦大豆叶片水分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
6.1.1 不同处理对大豆叶片光谱反射率的影响 |
6.1.2 大豆叶片反射光谱与叶片含水量的关系 |
6.1.3 已知植被水分指数与大豆叶片含水量的相关关系 |
6.1.4 大豆叶片含水量与全波段组合指数的相关关系 |
6.1.5 光谱指数模型的建立 |
6.1.6 模型检验 |
6.2 微生物复垦大豆根际土壤水分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
6.2.1 不同处理大豆土壤反射光谱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 |
6.2.2 反演模型的建立 |
6.2.3 模型检验 |
6.3 小结 |
7 微生物复垦大豆叶片及根际土壤营养元素的高光谱反演 |
7.1 微生物复垦大豆叶片氮素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
7.1.1 大豆氮含量估测常用光谱指数 |
7.1.2 大豆叶片反射率与叶片 TN 含量的关系 |
7.1.3 基于光谱指数反演模型的比较分析 |
7.1.4 模型检验 |
7.2 微生物复垦对大豆叶片磷钾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
7.2.1 叶片 TP 和 TK 含量与光谱反射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7.2.2 反演模型的建立 |
7.2.3 模型检验 |
7.3 微生物复垦大豆根际土壤氮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
7.3.1 微生物复垦大豆根际土壤速 N 含量与光谱反射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7.3.2 反演模型的建立 |
7.3.3 模型检验 |
7.4 微生物复垦大豆根际磷钾含量的高光谱反演 |
7.4.1 根际土壤 P、K 含量与光谱反射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
7.4.2 反演模型的建立 |
7.4.3 模型检验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四、菌根菌——植物的挚友(论文参考文献)
- [1]菌根菌——植物的挚友[J]. 李丽嘉. 大自然, 1993(04)
- [2]兰属植物菌根真菌分离、鉴定及AFLP聚类分析[D]. 胡陶.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6(12)
- [3]黔中地区马尾松-杜鹃群落杜鹃菌根和根围真菌多样性[D]. 熊丹. 贵州大学, 2019(09)
- [4]湖北省兴山县大型担子菌多样性[D]. 张鲜.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5]自毒胁迫对木麻黄幼苗根系活性氧代谢及其清除系统的影响研究[D]. 刘奕.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6]米槁根际微生物与其药材活性成分的相关性研究[D]. 童炳丽. 贵州大学, 2020(02)
- [7]菌根真菌对铁皮石斛种子萌发及其生长的影响[D]. 吴慧凤. 海南大学, 2011(08)
- [8]钾对外生菌根真菌分泌有机酸及氮、磷、钾营养的影响[D]. 刘志敏. 西南大学, 2009(10)
- [9]AM真菌与分解几丁质PGPR的选育及其双接种对玉米生长效应的研究[D]. 闫海洋.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3)
- [10]微生物复垦中植物及土壤理化参数的高光谱反演研究[D]. 陈书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