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底栖海藻的分类区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夏邦美,王广策,王永强[1](2013)在《三沙市南海诸岛底栖海藻区系调查及其与其它相关区系的比较分析》文中指出三沙市地处南海,除广阔的海域外,还有众多的岛屿(礁),自然资源丰富。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和中沙群岛等组成了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根据多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该海区的调查研究,作者对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海区的海藻区系进行初步的植物地理学研究,以探讨该海域海藻区系的温度性质及其与其它相关海区海藻区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底栖海藻区系与北太平洋西部海藻相同种数最多的是区系性质为热带性的南海南区,因此海藻区系的温度性质具有很明显的热带性。另外,三沙市南海诸岛海藻区系与印度洋海藻区系有很多共同成分,两地共有种数高达184种,为南海诸岛海藻总数的63%,进一步证明我国三沙市南海诸岛区系属于暖水性印度—西太平洋区,印—马亚区。研究结果对系统调查分析我国三沙市底栖海藻资源进而开发利用南海资源有重要的意义。
孙军,蔡立哲,陈建芳,单秀娟,丁兰平,黄凌风,金显仕,林茂,刘洋,邵宗泽,徐奎栋,王雨,张晓华[2](2019)在《中国海洋生物研究70年》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出,加快建设海洋类学科的发展成为历史必然,海洋生物是海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洋环境和生物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海洋生物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纪念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本文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海洋生物相关的重要研究进展,梳理了中国科学家在海洋生物领域的突出贡献,系统总结并讨论了未来研究方向,抛砖引玉,希望籍此助推中国海洋生物研究的新高潮。
陆艳用,马玉心,崔大练,王俊,秦景[3](2011)在《中街山列岛保护区底栖海藻分布与资源特征》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7月至2010年9月对舟山中街山列岛的底栖海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鉴定底栖海藻4门54属78种。其中蓝藻门1属1种,绿藻门9属15种,红藻门32属47种,褐藻门12属15种。本地区新记录5种。中街山列岛底栖海藻以暖温带性的海藻为主,垂直分布规律表现为底栖海藻种数从高潮带向低潮带剧增。与史料相比,中街山列岛底栖海藻资源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陈娟[4](2013)在《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潮间带底栖海藻资源及其季节性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对大连市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三大海区(长兴岛、西中岛和交流岛)的潮间带大型底栖海藻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到453号标本,经鉴定有80种海藻,其中红藻门47种;褐藻门18种;绿藻门16种。海藻种类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都较明显,海藻生物量和种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夏季的生物量以绿藻为最多,种类数则以红藻居多。春季和秋季红藻绿藻种类数没有明显的优势,冬季褐藻的生物量呈上升趋势。海藻在分布上的变化:水平分布上表现为生境上的多样性,断面底质类型为岩礁、砾石滩的生物物种丰富度较高,而断面底质为沙滩这种单一的类型,相应的生物量和海藻种类都较少;垂直分布较明显,低潮带稳定性相对较高,生物量和海藻种类数四季变化都不明显,而高潮带的生物量和海藻种类都最低,四季变化也较大,中潮带夏季的生物量和海藻种类数均最高,潮间带代表性优势种为高潮带以绿藻为主,中潮带以红藻为主,低潮带则以红藻和少数大型的褐藻为主。对长兴岛临港工业区采集到的80种海藻的温度性质统计结果显示出,其中暖温带性海藻有44种,占海藻总数的55%,冷温带性海藻有14种,占海藻总数的17%,亚热带性海藻有13种,占海藻总数的15%,亚寒带性海藻有4种,占海藻总数的5%。综合海藻分布状况分析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海藻区系性质为明显的温水性,分布着大多数暖温带和冷温带性的海藻,带有一定的亚热带性,结合地理学的划分和生物学的分析表明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属于黄海西区海藻区系性质。
章守宇,梁君,汪振华,王凯[5](2008)在《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3—7月对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该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的组成、分布情况和温度属性,并利用相似性指数(Sc)和相对重要性指数(IRIc)分析了调查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的优势种组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采集到的31种海藻隶属于3门24属,其中绿藻门5属7种,褐藻门5属8种,红藻门14属16种;在波浪和潮汐作用下,潮间带出现局限分布种和选择性分布种,孔石莼、鼠尾藻等在调查岛礁区域广有分布;红藻门种类在调查海域的出现频率为61.1%,为优势门类,绿藻门种类在该海域的总体水平分布基本呈均匀状态;81%的调查种类分布在低潮带,其中包括一些中潮带延伸种类,中、低潮带的海藻组成相似性值为0.47,并且中、低潮带的生境趋同效果大于高、中潮带.马鞍列岛潮间带底栖海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温水性种类占绝对优势,优势种多为暖温性种.该海域底栖海藻属于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型海洋植物区系.
朱四喜,章飞军,杨红丽[6](2011)在《浙江中街山列岛岩相潮间带夏、秋季底栖海藻分布特征》文中研究表明2006年9月与2007年7月对浙江中街山列岛岩相潮间带底栖海藻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底栖海藻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和温度属性。结果表明,采集到的34种海藻隶属于3门24属,其中褐藻门3属3种,绿藻门4属5种,红藻门17属26种。在波浪和潮汐作用下,潮间带出现局限分布种和选择性分布种,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和石莼(Ulva lactuca)等在调查的岛礁广有分布;红藻门种类在调查海域的出现频率为67.8%,为优势门类,褐藻门种类在该海域的总体水平分布基本呈均匀状态;91.2%的调查种类分布在低潮带,种类数垂直分布均为低潮带>中潮带>高潮带,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且温度属性以亚热带区系种类占绝对优势。
项斯端,阮积惠[7](2002)在《浙江底栖海藻及其区系分析》文中认为报道浙江潮间带底栖海藻 2 11种 ,其中蓝藻门 11种、绿藻门 34种、褐藻门 38种、红藻门 12 8种 .根据地理分布分析 ,其中有 2 / 3的藻种由中国南海随台湾暖流北上而传入浙江海域 ,来自北方的温带藻种及本地种均不多 ,因此 ,浙江海区以亚热带藻种占绝对优势 ,达 6 9.2 % ,热带成分 1.4 % ,温带成分2 6 .5 % ,本地种 2 .4 % .同时 ,与南北海藻区系的相似系数比较以及对 RP及 Rd CP 值 (R:红藻 ,P:褐藻 ,C:绿藻 )的分析 ,均显示浙江海区海藻属于亚热带海洋植物区系 .
贾潇博[8](2016)在《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三十年变迁》文中指出于2013年9月至2015年11月,在獐子岛分别设置了6个采样断面,采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对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进行采集,结合统计分析,探究该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在物种数量、经济藻类组成、生物量、区系性质在三十年间的变化,并探究产生这种变迁的原因。獐子岛潮间带现有底栖海藻有103种,隶属于4门23目,种类组成以红藻门为主,有56种,占海藻种类总量的54.4%;蓝藻门2种,占总量的1.9%;绿藻门14种,占总量的13.6%;褐藻门有31种,占总量的30.1%。对比三十年前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数量,从数字上看,物种总量上减少了10种,实际上,有21种獐子岛原有底栖海藻在这三十年间消失,同时有11个新记录种出现。獐子岛现有经济藻类49种,其中,红藻门23种,占22.3%;绿藻门13种,占12.6%;褐藻门13种,占26.5%。三十年前该地区共有经济藻类39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由潮间带底栖海藻的经济价值不断的开发利用,不断发现新的经济海藻,因此,从总量上看,经济海藻数量较三十年前有所增加。三十年前,獐子岛潮间带有害海藻只有酸藻(Desmarestia viridis(Muell.)Lamx)一种,现在獐子岛有害海藻除了原有的酸藻,还有强壮硬毛藻(Chaetomorpha valida(Hooker et Harvey)Kuetzing)和舌状酸藻(D.ligulata Lamouroux),共三种。它们大量繁殖,严重危害其他藻类和海洋生物的生长状况。獐子岛的海藻生物量较三十年前有大幅度的减小,很多三十年前的优势种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成为少见种,如海萝(Gloiopeltis fureata)。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气候变暖、海水富营养化、海水pH值和盐度的改变等,破坏了底栖海藻的生长环境,使其生物量大幅下降。但季节变化对海藻生物量影响没有发生改变,仍然表现为春>夏>冬>秋。通过温度性质分析,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属于黄海西区海藻区系范围,藻类区系性质为温带性,暖温带强于冷温带性。该结论与三十年前区系性质分析所得结论一致。
廖芝衡[9](2021)在《南海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底栖海藻是评价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大量生长会妨碍珊瑚的生长、繁殖和恢复等过程,因此受到高度关注。南海珊瑚礁星罗棋布,但迄今对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的研究非常少。本文以南海珊瑚礁区(含南海北部未成礁的大亚湾珊瑚群落,全文不再特别标注)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底栖海藻的生态影响开展深入研究。研究范围从南海南部南沙群岛到北部大亚湾共覆盖约13个纬度(9–22°N,相距约1500 km),包括南沙群岛(三角礁、仙娥礁和信义礁)、中沙群岛(黄岩岛)、西沙群岛(北礁、永兴岛、东岛、华光礁和浪花礁)、海南岛三亚鹿回头、广东雷州半岛、广西涠洲岛和广东大亚湾,对这7个珊瑚礁区的13个珊瑚礁开展生态调查的时间为2015–2019年。本研究具体瞄准以下科学问题:1)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2)南海珊瑚群落恢复力的空间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3)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控制因素;4)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对珊瑚群落的生态影响。所研究的生态指标包括珊瑚覆盖度、珊瑚物种多样性、珊瑚补充量密度、珊瑚物种特征(生长形态和珊瑚直径)、珊瑚耐热性组成、底栖海藻覆盖度及其功能群组成、底栖海藻与珊瑚的竞争作用、海藻和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组成等;主要分析的生态因子包括海表温度(SST)、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绿素-a(Chl-a)、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性活性磷(SRP)、颗粒有机碳(POC)、海水透明度、有效波高(SWH)、珊瑚礁鱼类种数和密度;人类活动影响的强度用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和珊瑚礁离岸距离(公里)衡量。主要结论如下:(1)南海活珊瑚覆盖度、珊瑚种类数和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并受区域生态因子所调控。南海整体的活珊瑚平均覆盖度为18.7%(基于调查珊瑚礁区的平均值)。从南海北部至南部,大亚湾、涠洲岛、雷州半岛、三亚鹿回头、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珊瑚礁区的活珊瑚覆盖度分别为25.9%、8.5%、10.2%、17.4%、20.3%、9.5%和22.2%,珊瑚种类数分别为33种、30种、18种、38种、158种、64种和160种。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中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eaner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珊瑚种类数相一致,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分布规律较混乱。随机森林模型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海水透明度可能是调控珊瑚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并与珊瑚覆盖度显著正相关;营养盐(SRP、DIN和Chl-a)和海水透明度是影响珊瑚种类数空间分布的最重要因素,并与珊瑚种类数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显著负相关;海水透明度和SST则是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的最主要调控因素,并与所有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显著相关;而人类活动强度(人口密度和离岸距离量化)与海水透明度、营养盐均呈显著负相关。据此推测,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水透明度降低和营养盐升高可能是南海北部珊瑚礁区珊瑚覆盖度及其物种多样性降低的最主要原因,而高海水透明度和高SST是南海中部和南部珊瑚礁区能够维持较高的珊瑚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2)南海珊瑚补充量(直径0–5 cm的小珊瑚)密度和亚成体珊瑚(直径0–10 cm)优势属组成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并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密切相关。南海珊瑚补充量的平均密度为13.6 ind m-2。从南海北部到南部,珊瑚补充量密度呈递增趋势,其在大亚湾、涠洲岛、雷州半岛、三亚鹿回头、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珊瑚礁区分别为6.0 ind m-2、3.4 ind m-2、2.7 ind m-2、8.0 ind m-2、8.3 ind m-2、15.7 ind m-2和26.1 ind m-2。亚成体珊瑚的优势属在南海北部珊瑚礁区基本上为块状珊瑚,包括滨珊瑚属(Porites)、蜂巢珊瑚属(Favia)、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牡丹珊瑚属(Pavona)和角孔珊瑚属(Goniopora),在南海中部和南部珊瑚礁区则为不同生长形状的珊瑚,包括枝状的杯形珊瑚属(Pocillopora)、鹿角珊瑚属(Acropora)以及块状的滨珊瑚属、蜂巢珊瑚属、角蜂巢珊瑚属和菊花珊瑚属(Goniastrea)。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暖的影响,环境压力耐受性更强的块状珊瑚属正逐渐成为南海珊瑚礁的优势类群。珊瑚直径、生长形态和耐热性组成分析表明,珊瑚群落在南海北部的三维结构简单且恢复力弱,而在南海中部和南部的三维结构复杂且恢复力更高,南海珊瑚群落在大空间尺度上具有较强的环境压力耐受性。(3)南海底栖海藻,包括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覆盖度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并主要受生态因子的梯度变化所控制(除大型海藻外)。南海底栖海藻的平均覆盖度为29%(基于不同珊瑚礁区的平均值),其中草皮海藻和壳状珊瑚均占12%,大型海藻仅占5%。从南海北部到南部,随着珊瑚礁离岸距离的增加,草皮海藻覆盖度的空间分布逐渐递减(从22%减少到6%),壳状珊瑚藻覆盖度则逐渐递增(从2%增加到18%),但是大型海藻覆盖度的梯度变化不明显(其在西沙群岛和涠洲岛最高,分别为11%和8%)。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草皮海藻、壳状珊瑚藻与SST、PAR、Chl-a、DIN、SRP、POC、海水透明度、SWH、珊瑚礁鱼类种数和密度等10种生态因子都显著相关;而大型海藻(包括总的大型海藻、肉质大型海藻和仙掌藻)则与这10种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很弱。随机森林模型分析表明,营养盐(DIN和SRP)、珊瑚礁鱼类密度和海水透明度是调控草皮海藻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而SST、海水透明度、DIN和草食性鱼类种数是调控壳状珊瑚藻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最主要因素。然而,生态因子已经不能准确地预测大型海藻的空间变化,因为草皮海藻的过度生长和营养盐补贴效应可能已经破坏了大型海藻与生态因子之间的自然关系。(4)底栖海藻(特别是草皮海藻)通过改变珊瑚共生微生物群落对健康珊瑚造成压力,继而影响海藻与珊瑚的竞争作用,并最终导致珊瑚群落覆盖度、珊瑚物种多样性和珊瑚恢复力的改变。对共生微生物的分析表明,草皮海藻通过促进珊瑚共生细菌群落大量增殖、增加潜在致病菌和减少珊瑚益生菌,导致珊瑚共生的细菌群落与其接触的海藻重组和同质化,进而危害珊瑚健康。底栖海藻中的草皮海藻覆盖度的增加对南海珊瑚群落的生态影响最为广泛,能降低珊瑚覆盖度;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对南海珊瑚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恢复力都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壳状珊瑚藻的影响则恰好相反。草皮海藻对南海珊瑚个体的竞争影响(接触或损害影响)是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的2–18倍。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包括竞争影响)因人类活动强度和珊瑚属、珊瑚生长形态、珊瑚直径、珊瑚虫直径的不同而异。(5)南海多数珊瑚礁区内珊瑚群落的优势地位已经被底栖海藻取代,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与海藻功能群类型及其覆盖度直接相关。底栖海藻的总覆盖度百分占比几乎在所有珊瑚礁区(除大亚湾外)均高于珊瑚及所有其它底栖生物。从南海北部到南部,草皮海藻覆盖度逐渐递减,此时,草皮海藻接触珊瑚边缘的比例呈梯度性减少,但是其损害珊瑚边缘的比例并没有显著减少。在大型海藻覆盖度更高的涠洲岛、西沙群岛,大型海藻接触、损害珊瑚边缘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珊瑚礁区。壳状珊瑚藻覆盖度从南海北部向南部逐渐递增时,壳状珊瑚藻接触、损害珊瑚边缘比例均小幅度地增加。在南海中部和南部珊瑚礁区,低覆盖度的草皮海藻也能够对珊瑚造成最多的损害影响,而最高覆盖度的壳状珊瑚藻对珊瑚反而造成更少的影响,揭示了草皮海藻对南海珊瑚的生态影响更为广泛。随着人类活动和全球变暖的加剧,珊瑚礁生态系统面临持续退化,底栖海藻的生态影响将会成为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和演变的关键因素。
庄树宏,陈礼学[10](2003)在《烟台月亮湾岩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文中认为月亮湾岩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的种类组成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 ,春季群落的种类最丰富 (2 7种 ) ,其次为秋季群落 (2 6种 ) ,夏季和冬季较少 (2 2和 2 1种 ) ,4个季节群落的共有种仅为 7种。各季节群落中均以红藻的种类最丰富 ,褐藻次之 ,绿藻最少。在 4个季节群落中生物量的变化如下 :夏季 >秋季 >冬季 >春季。绿藻和褐藻类群主要为暖温性种类 ,而红藻类群比较复杂 ,即有暖温带性的、温带和暖水性种类 ,也有寒温带的冷水性种类。4个季节群落的物种优势度序列存在明显的差异 ,海黍子在春季和冬季为群落的第 1优势种 ,而孔石莼在夏季和秋季为第 1优势种。不同季节群落多样性指数变化如下 :物种丰富度指数 ,春季 >秋季 >冬季 >夏季 ;物种多样性指数 ,秋季 >夏季 >春季>冬季 ;均匀度指数 ,春季 >夏季 >冬季 >秋季
二、底栖海藻的分类区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底栖海藻的分类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3)中街山列岛保护区底栖海藻分布与资源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条件 |
2 试验方法 |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3.1 中街列岛底栖海藻种类组成 |
3.2 中街山列岛底栖海藻水平分布 |
3.3 中街山列岛底栖海藻的垂直分布 |
3.4 中街列岛底栖海藻区系温度属性 |
4 讨论 |
4.1 藻类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
4.2 中街山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底栖海藻保护建议 |
(4)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潮间带底栖海藻资源及其季节性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我国底栖海藻资源的现状 |
1.1.1 底栖海藻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
1.1.2 底栖海藻的调查研究现状 |
1.2 底栖海藻调查的意义 |
1.2.1 底栖海藻调查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
1.2.2 底栖海藻调查对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
1.3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概况 |
1.3.1 自然地理概况 |
1.3.2 长兴岛的发展现状 |
1.3.3 长兴岛的海藻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 |
1.5 本研究的意义 |
2.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的采集与处理 |
2.1.1 调查采样断面及站点分布 |
2.1.2 调查采样的时间 |
2.1.3 调查采样的工具 |
2.1.4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2.1.4.1 标本的采集 |
2.1.4.2 采集过程中对不同藻体的处理 |
2.1.5 标本的制作 |
2.1.5.1 腊叶标本的制作 |
2.1.5.2 液浸标本的制作 |
2.1.6 标本的保存 |
2.2 定量样品的计算处理 |
2.2.1 生物量的计算 |
2.2.2 覆盖度的计算 |
2.2.3 优势种的确定 |
2.3 生态观察和记录 |
2.3.1 生态因子的观察 |
2.3.2 海藻种类的观察 |
2.3.3 海藻分布的观察 |
2.3.4 海藻繁殖器官的观察 |
2.3.5 海水温度的测量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结果 |
3.1.1 种类组成与分布 |
3.1.2 海藻种类数的季节性变化 |
3.1.2.1 长兴岛海区海藻种数的季节性变化 |
3.1.2.2 交流岛海区海藻种数的季节性变化 |
3.1.2.3 西中岛海区海藻种数的季节性变化 |
3.1.3 海藻的水平分布 |
3.1.4 海藻垂直分布的季节性变化 |
3.1.5 海藻生物量的季节性变化 |
3.1.5.1 长兴岛海区海藻生物量的变化 |
3.1.5.2 交流岛海区海藻生物量的变化 |
3.1.5.3 西中岛海区海藻生物量的变化 |
3.1.6 海藻覆盖度的季节性变化 |
3.1.7 海藻繁殖及其生长的季节性变化 |
3.1.8 海水温度的季节性变化与海藻区系分布的关系 |
3.1.8.1 海水温度的季节性变化 |
3.1.8.2 海藻的区系性质 |
3.1.9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主要经济海藻 |
3.2 讨论 |
3.2.1 海藻区系性质的分析 |
3.2.2 海藻分布上的影响因素 |
3.2.3 环境变化对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海藻分布的影响 |
3.2.4 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发展与环境承受力的协调 |
3.2.5 采样过程中自然条件对于采集结果的制约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调查时间和站点 |
1.2 采样与鉴定方法 |
1.3 分析方法 |
1.3.1 相似性指数 |
1.3.2 相对重要性指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马鞍列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组成 |
2.2 马鞍列岛潮间带底栖海藻水平分布 |
2.3 马鞍列岛潮间带底栖海藻垂直分布 |
2.4 马鞍列岛潮间带底栖海藻优势种 |
2.5 马鞍列岛潮间带底栖海藻区系温度属性 |
3 讨 论 |
3.1 底栖海藻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
3.2 与其他海藻区系的温度属性比较 |
3.3 调查和开发利用建议 |
4 结 论 |
(6)浙江中街山列岛岩相潮间带夏、秋季底栖海藻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
1.1 调查与鉴定 |
1.2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类组成与分布 |
2.2 优势度 |
2.3 多样性指数与区系温度属性 |
3 讨论 |
3.1 群落结构和区系成分 |
3.2 与临近海区海藻相似性系数的比较 |
3.3 海藻分布与资源保护 |
(7)浙江底栖海藻及其区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浙江海域的自然条件 |
2 浙江海藻种类 |
3 藻种的地理分布与温度性质 |
3.1 浙江海藻区系的生长节律 |
3.2 浙江海藻区系的地理成分 |
3.2.1 热带成分 (Tr.) |
3.2.2 亚热带成分 (ST.) |
3.2.3 温带成分 (T.) |
3.2.4 本地种 (E) |
3.2.5 广布种 |
4 浙江海域的区系性质 |
5 浙江海域与邻近海域区系性质的比较 |
5.1 海藻区系的相似系数 |
5.2 及值 |
6 讨论与小结 |
(8)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三十年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现状 |
1.1.1 外国研究现状 |
1.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獐子岛海域自然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3 水文条件 |
3 研究方法 |
3.1 技术路线 |
3.2 采样时间和断面、站点设置 |
3.3 采样工具 |
3.4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3.4.1 标本的定量采集 |
3.4.2 标本的定性采集 |
3.4.3 标本的处理 |
3.5 标本制作与保存 |
3.5.1 腊叶标本的制作过程 |
3.5.2 液浸标本的制作 |
3.5.3 标本的保存 |
3.5.4 海藻的鉴定、观察和记录 |
4 结果 |
4.1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数的三十年对比结果 |
4.1.1 海藻种类数对比 |
4.1.2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新记录种 |
4.1.3 三十年间獐子岛底栖海藻消失种 |
4.2 种类组成的变化 |
4.3 獐子岛潮间带经济藻类和有害藻类三十年的变化 |
4.4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生物量变化情况 |
4.5 区系性质分析 |
5 讨论 |
5.1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物种数量变化原因 |
5.1.1 气候条件变化对底栖海藻物种数量的影响 |
5.1.2 海水状况对底栖海藻物种数量的影响 |
5.1.3 人类活动对底栖海藻物种数量的影响 |
5.2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经济海藻数量变化原因分析 |
5.3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生物量变化原因分析 |
5.4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的区系性质鉴定结果 |
5.5 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南海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珊瑚礁生态系统及其生态功能 |
1.2 珊瑚礁生态系统现状 |
1.2.1 全球珊瑚礁的生态现状 |
1.2.2 南海珊瑚礁的生态现状 |
1.3 珊瑚的生物学结构 |
1.4 珊瑚群落的恢复力 |
1.5 底栖海藻的功能群划分及其生态功能 |
1.5.1 物种多样性特征 |
1.5.2 功能群划分 |
1.5.3 生态功能 |
1.6 底栖海藻对珊瑚的生态影响 |
1.6.1 影响珊瑚的生长过程 |
1.6.2 影响珊瑚的繁殖与恢复力 |
1.7 底栖海藻与珊瑚的竞争作用机制 |
1.7.1 物理机制 |
1.7.2 化学机制 |
1.7.3 微生物机制 |
1.8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及技术路线 |
1.8.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8.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9 围绕科学问题所具体开展的工作 |
第二章 南海珊瑚礁的分布及其生态、环境特征 |
2.1 广东大亚湾珊瑚群落 |
2.2 广西涠洲岛珊瑚礁 |
2.3 广东雷州半岛珊瑚礁 |
2.4 海南三亚鹿回头珊瑚礁 |
2.5 西沙群岛珊瑚礁 |
2.6 中沙群岛珊瑚礁 |
2.7 南沙群岛珊瑚礁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统计分析方法 |
3.1 南海珊瑚礁区生态因子(海水环境因子和珊瑚礁鱼类)数据的获取方法 |
3.2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结构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
3.2.1 研究地点 |
3.2.2 珊瑚群落结构的样带调查法 |
3.2.3 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标的测定方法 |
3.2.4 数据分析方法 |
3.3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补充量、珊瑚物种特征和珊瑚耐热性组成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
3.3.1 珊瑚补充量的样方调查法 |
3.3.2 亚成体珊瑚物种组成调查方法 |
3.3.3 珊瑚物种特征(珊瑚直径、生长形态)和珊瑚耐热性的调查方法 |
3.3.4 数据分析方法 |
3.4 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功能群组成的调查方法及数据分析 |
3.4.1 底栖海藻功能群组成的样方调查法 |
3.4.2 数据分析方法 |
3.5 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宏观调查、微观研究方法及数据分析 |
3.5.1 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大空间尺度变化调查 |
3.5.2 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季节性(时间尺度)动态变化调查 |
3.5.3 草皮海藻竞争珊瑚的微生物机制调查 |
3.5.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素 |
4.1 南海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4.1.1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覆盖度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2 南海各珊瑚礁区的珊瑚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 |
4.1.3 南海珊瑚礁区的珊瑚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4 南海珊瑚物种多样性、覆盖度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4.1.5 调控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标的生态因子的重要性排序 |
4.2 南海珊瑚覆盖度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调控因素 |
4.3 南海珊瑚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的主要环境调控因素 |
4.4 低透明度和高营养盐可能是南海北部珊瑚礁区避难所功能正常发挥的主要障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的恢复力及其群落结构演变预测 |
5.1 珊瑚亚成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物种组成、物种特征和耐热性 |
5.1.1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补充量密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
5.1.2 南海珊瑚礁区亚成体珊瑚的物种组成 |
5.1.3 南海珊瑚礁区的珊瑚直径、生长形态组成 |
5.1.4 亚成体和成体珊瑚的耐热性类型组成 |
5.2 人类活动影响珊瑚群落的恢复力 |
5.3 人类活动影响珊瑚群落组合的演变方向 |
5.4 南海珊瑚礁区珊瑚群落组合的地理分布模式转变—来自珊瑚物种特征和耐热性组成的证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海珊瑚礁区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梯度性生态因子的响应 |
6.1 南海底栖海藻功能群的地理分布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
6.1.1 南海各珊瑚礁区固着底栖生物的组成 |
6.1.2 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在南海珊瑚礁区的空间变化和组成 |
6.1.3 底栖海藻与海水环境因子、珊瑚礁鱼类的关系 |
6.1.4 调控底栖海藻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
6.1.5 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相互之间的关系 |
6.2 海水水质和草食性鱼类可以有效地调控草皮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的空间分布 |
6.3 草皮海藻的过度生长和营养盐补贴效应可能破坏了生态因子对大型海藻空间分布的有效调控 |
6.4 底栖海藻增加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潜在生态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底栖海藻对南海珊瑚群落的生态影响 |
7.1 底栖海藻覆盖度的增加对南海珊瑚群落的潜在生态影响 |
7.1.1 草皮海藻对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珊瑚补充量的潜在影响 |
7.1.2 大型海藻对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珊瑚补充量的潜在影响 |
7.1.3 壳状珊瑚藻对珊瑚覆盖度、物种多样性和珊瑚补充量的潜在影响 |
7.1.4 底栖海藻对珊瑚礁退化的响应及其对珊瑚群落的潜在生态影响 |
7.2 底栖海藻与珊瑚个体竞争作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7.2.1 珊瑚–海藻竞争作用的大空间尺度变化特征 |
7.2.2 不同底栖海藻与珊瑚竞争作用的季节性(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
7.2.3 人类活动、珊瑚物种特征对珊瑚–海藻竞争作用的影响 |
7.2.4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是南海珊瑚的最主要的海藻竞争压力源 |
7.3 底栖海藻竞争珊瑚的微生物机制—以草皮海藻为例 |
7.3.1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导致珊瑚共生细菌的α、β多样性改变 |
7.3.2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干扰了珊瑚共生细菌群落的组成 |
7.3.3 草皮海藻的接触竞争潜在地增加了珊瑚致病和死亡风险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论文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南海调查珊瑚礁区的不同食性的鱼类种数 |
附表2 各珊瑚礁区调查站位的样带数量、样方数量和站位特征 |
附表3 南海珊瑚礁珊瑚种类组成(2015~2018年) |
附表4 各珊瑚礁的珊瑚种类数量 |
附表5 各珊瑚礁优势度排序前10名的珊瑚种类 |
附表6 南海各个珊瑚礁的珊瑚物种多样性指数 |
附表7 季节变化对涠洲岛底栖生物分类群覆盖度变化的影响 |
附表8 涠洲岛珊瑚礁水肺潜水所采集的珊瑚和海藻样本信息 |
附表9 在属水平上对珊瑚和海藻样品的共生细菌组成进行了ANOSIM分析 |
附图 |
附图1 珊瑚覆盖度在南海珊瑚礁的空间分布 |
附图2 珊瑚补充量在南海珊瑚礁的空间分布 |
附图3 南海珊瑚礁区滨珊瑚直径等级的组成 |
附图4 草皮海藻、大型海藻和壳状珊瑚藻的覆盖度在南海各珊瑚礁的空间分布 |
附图5 珊瑚群落恢复力及其物种多样性应对珊瑚覆盖度变化时的响应趋势 |
附图7 珊瑚-海藻竞争作用在南海不同离岸距离的空间分布特征 |
附图8 涠洲岛珊瑚礁底栖生物功能群的季节性变化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10)烟台月亮湾岩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烟台海域自然环境概况 |
2 群落调查与分析方法 |
2.1 样地的设立 |
2.2 取样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3 结果 |
3.1 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种类组成和绿藻、褐藻、红藻类群落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
3.2 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种群优势度的季节变化 |
3.3 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
4 讨论 |
4.1 月亮湾岩岸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成分和其生物量的季节变化 |
4.2 月亮湾岩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种群优势度的季节变化 |
4.3 月亮湾岩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多样性的季节变化 |
四、底栖海藻的分类区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沙市南海诸岛底栖海藻区系调查及其与其它相关区系的比较分析[J]. 夏邦美,王广策,王永强. 海洋与湖沼, 2013(06)
- [2]中国海洋生物研究70年[J]. 孙军,蔡立哲,陈建芳,单秀娟,丁兰平,黄凌风,金显仕,林茂,刘洋,邵宗泽,徐奎栋,王雨,张晓华. 海洋学报, 2019(10)
- [3]中街山列岛保护区底栖海藻分布与资源特征[J]. 陆艳用,马玉心,崔大练,王俊,秦景. 水产科学, 2011(05)
- [4]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潮间带底栖海藻资源及其季节性变化的研究[D]. 陈娟.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5)
- [5]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J]. 章守宇,梁君,汪振华,王凯.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0)
- [6]浙江中街山列岛岩相潮间带夏、秋季底栖海藻分布特征[J]. 朱四喜,章飞军,杨红丽. 南方水产科学, 2011(02)
- [7]浙江底栖海藻及其区系分析[J]. 项斯端,阮积惠.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2(05)
- [8]獐子岛潮间带底栖海藻三十年变迁[D]. 贾潇博. 辽宁师范大学, 2016(05)
- [9]南海珊瑚群落和底栖海藻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影响[D]. 廖芝衡. 广西大学, 2021
- [10]烟台月亮湾岩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J]. 庄树宏,陈礼学.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