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化学》促我成长(论文文献综述)
韩长日[1](1995)在《《大学化学》促我成长》文中认为《大学化学》促我成长十年来,我和周围的同仁们一样,是《大学化学》的忠实读者。在我的有机化学教研生涯中,《大学化学》是我的良师益友。《大学化学》的十年,正是我成长的十年。十年来,我从中受益匪浅,使我不断地充实、提高、成长。我几乎对《大学化学》中发表的每...
刘振超[2](2019)在《基于磺化聚芳醚酮的高性能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燃料电池由于其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能量转换技术。在众多类型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因其在在低温下具备高能量密度的特点而备受瞩目。其中,质子交换膜是PEMFC中的核心部件,而目前商业化最成功的是杜邦公司的Nafion膜。Nafion膜虽然有着一定性能优势,但是其高昂的价格和较高的燃料渗透率使其无法进一步的商业化。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Nafion膜的替代材料,其中磺化聚芳醚酮(SPAEK)、磺化聚砜、磺化聚酰亚胺和磺化聚苯并咪唑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基于SPAEK的质子交换膜由于其低廉的价格和优异的性能在众多替代者脱颖而出。为了拥有与Nafion膜同等水平的传导率,SPAEK薄膜往往需要具有很高的磺化度。然而高磺化度的SPAEK薄膜通常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溶胀率很高,进而会导致机械性能的丧失。因此如何解决质子传导率和尺寸稳定性二者之间的矛盾变得很有必要。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包括高磺化度的SPAEK的交联改性,低磺化度的SPAEK的有机硅改性及进一步的无机粒子的掺杂、额外磺酸基的引入和高磺化度的第二组分的引入,旨在改善上述SPAEK质子交换膜所面临的问题,提高膜的综合性能。在论文的第一部分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氨基侧基的高磺化度SPAEK(Am-SPAEK-1.0),由于其过高的磺化度导致薄膜的溶胀率过大(74%,100℃),为此我们采用交联方法来提高该基体材料的尺寸稳定性。为了提高交联效率,避免小分子残留对薄膜性能的不利影响,本章中我们选取醛基(-CHO)修饰的高分子量聚砜树脂(PSF)为交联剂。我们利用锂化反应,将商用PSF低温锂化并将高活性-CHO修饰到聚合物主链上,合成一种针对于本体系的高分子交联剂。其中,SPAEK/CHO-15样品在80℃下的质子传导率为0.0925 S/cm,100℃下的传导率更是可以达到0.1581 S/cm,对应温度下的溶胀率为21.8%和48.7%,相对于原始Am-SPAEK分别下降了39%和35%。上一章中的高磺化度Am-SPAEK由于磺酸基团完全处于聚合物主链结构上,导致其吸水后溶胀率过高,即使经过交联处理,样品在100℃下的溶胀率也高于30%。为此,本章合成与上一章基体结构相同的低磺化度Am-SPAEK-0.8,该聚合物100℃下的溶胀率仅为17.0%,但是该温度下的传导率仅为0.0805S/cm,低于应用要求。我们利用高活性的氨基侧基与3-缩水甘油基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GPTMS)中的环氧基团反应,对聚合物进行有机硅改性,将甲氧基硅烷引入到聚合物体系之中。我们以有机硅侧链为连接有机-无机相的“桥梁”,对聚合物进行无机掺杂,掺杂粒子选择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硅(SiO2)和磷钨酸(PWA)。与原始的低传导率的Am-SPAEK薄膜相比,三种系列的无机掺杂膜在传导率方面都有所提升,每个系列里100℃下最高传导率分别为0.1472S/cm,0.1480 S/cm和0.1463 S/cm。对于每个系列来说,随着掺杂量的增加,传导率显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一方面吸湿性无机粒子的引入增强了薄膜的水合作用,吸水率上升,传导率也随之升高;另一方面,无机粒子含量上升,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团聚或流失,同时也对薄膜的磺酸基起到了稀释作用,样品传导率也相应地下降。考虑到无机粒子的添加会对磺酸基起到稀释的副作用,基于上一章的有机硅改性体系,本章我们尝试直接将磺酸基团引入到体系当中,提升薄膜整体的IEC值,以此提高传导率。本章中我们选取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体系提供的额外磺酸基。Am-SPAEK在溶液中经过有机硅改性后,加入不同剂量的MPTMS,成膜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将巯基(-SH)氧化为磺酸基团(-SO3H)。在本系列薄膜中,样品SC-SPAEK-SO3H-6在80℃下的质子传导率为0.091 S/cm,100℃下的质子传导率更是高达0.1539 S/cm。同样的,由于硅氧烷水解导致的交联结构,该系列薄膜最高吸水溶胀率也仅为20.2%(80℃)和26.4%(100℃),符合我们的预期。承接上一章的思路,本章中我们将在低磺化度的体系中引入额外磺酸基团,在不牺牲溶胀率的基础上提高吸水率,进一步提高质子传导率。本章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氨基侧基、主链含氟的低磺化度SPAEK基体材料(Am-6F-SPAEK)。与此同时选取水溶性的、高氨基含量的高磺化度Am-SPAEK-H为第二组分,以环氧树脂与GPTMS为两种交联剂,用两种方法将两组分以共价键相连,形成交联网络。三维网络结构既可以防止高温下复合膜的过度溶胀,又可以固定水溶性第二组分,防止其流失。由于高亲水性第二组分的引入,两个系列薄膜的传导率都有了长足的提升,100℃下最高的传导率可0.1845 S/cm(EP-SPAEK-15)和0.1876 S/cm(SC-SPAEK-15)。通过对比两个系列的交联型复合薄膜,我们发现SC-SPAEK-x系列薄膜在吸水率和质子传导率方面明显有更大的优势,而且100℃下最高的溶胀率也不超过14.9%。我们对初始聚合物Am-6F-SPAEK、交联膜EP-SPAEK-10和SC-SPAEK-10三个样品薄膜分别进行膜电极组装。其中,当甲醇浓度为4M时,SC-SPAEK-10在80℃下的最高功率密度为31.61 mW/cm2,比初始Am-6F-SPAEK高194%。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增加SPAEK薄膜的亲水性并进行交联改性,得到了一系列兼具优异尺寸稳定性和高传导率质子交换膜。
方基永[3](2017)在《碳基电磁波吸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随着电子电气工业的快速发展,电磁辐射问题日益严峻。电磁辐射不仅会对周围电子设备产生干扰还会对人类以及其它生命组织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在军事领域,军事目标的雷达隐身在保证自身武器装备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对敌方目标的快速精准打击。电磁波吸收材料,通过将电磁能量转化为热能以及其它形式的能量,实现对电磁波的衰减与吸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电磁污染以及雷达隐身问题。因此,基于国防与电磁污染防护的需求,开发具有较宽的吸波频带、较大的吸收强度、轻薄的高性能吸波材料已经迫在眉睫。目前,已经开发出了多种具有一定吸波性能的材料,如非磁性金属纳米粒子(Ag和Au等)、磁性纳米粒子(Fe、Co、Fe3O4、Co3O4、FeCo2O4和羰基铁等)、导电聚合物(PANI和PPy等)、半导体材料(Zn O、Si C和Ti O2等)、碳材料(CNTs、CF、炭黑、石墨和石墨烯等)及其复合物。电磁波吸收材料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吸波剂材料与基体材料。吸波剂为材料提供电磁损耗能力,基体主要起到粘结的作用。碳材料由于具有较低的密度、优异的力学与电学性能和杰出的热稳定性能等方面的优点,在吸波材料领域具有巨大的优势。根据传输线理论,电磁波在吸波材料中的损耗一般主要通过两种形式,即介电损耗与磁损耗。但是,对于单一的介电损耗或者磁损耗材料而言,由于难以实现较好的电磁匹配,其吸波性能往往较差。所以,单一组分的碳材料吸波性能往往难以满足“宽频吸收(宽)、轻质(轻)、薄厚度(薄)、强损耗(强)”的要求,也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而将碳材料与磁性损耗组分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改善材料的电磁匹配性能,另一方面还可以为材料带来磁损耗特性从而增强材料对电磁波的损耗能力。聚芳醚酮特殊的全芳香结构,赋予其优异的力学性能、机械性能、热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在航空航天以及国民经济领域有着较为广泛地应用。由于其杰出的性能,在吸波材料领域,聚芳醚酮作为基体使用同样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聚芳醚酮在常见的溶剂中溶解性能较差,所以往往很难通过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备聚芳醚酮基复合材料。本论文从组成与形貌设计的角度出发,先后设计制备了三种碳基吸波剂材料,以获得“宽、轻、薄、强”的吸收特性。进一步选用具有优异吸波性能的吸波剂与可溶性可交联型聚芳醚酮通过溶液共混的方式进行复合,制备了聚芳醚酮基复合吸波材料,并对材料的结构以及性能进行了研究。首先,第三章中利用层层包覆法,在碳纤维的外层先后修饰了Co0.2Fe2.8O4纳米粒子层和导电聚苯胺层,得到碳纤维基层层包覆吸波剂(CF/Co0.2Fe2.8O4/PANI),结构与形貌表征证明了制备的材料具有符合预期的组成与形貌。在复合吸波剂中,Co0.2Fe2.8O4纳米粒子为材料带来磁损耗的能力,而PANI层在防止Co0.2Fe2.8O4纳米粒子被氧化的同时还可以增强材料的介电损耗能力。随着包覆层数的增加,引入较多界面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电磁波与吸波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入射的电磁波被快速损耗。同时,层层包覆还使材料的电磁匹配特性以及电磁损耗能力获得了改善,因此CF/Co0.2Fe2.8O4/PANI对Ku波段的电磁波表现出较强的损耗能力。当厚度为4.1 mm时,CF/Co0.2Fe2.8O4/PANI对频率为12.7 GHz的电磁波最大反射损耗达到了-38.2 d B,并且当厚度在3.14.1 mm之间调节时,材料对电磁波的Ku波段最大的反射损耗值均超过-20 d B,是一种优秀的Ku波段吸波剂材料。虽然CF/Co0.2Fe2.8O4/PANI表现出了对Ku波段的电磁波优秀的吸收性能,但是其吸收频带仍然相对较窄,并且厚度相对较大,难以完全满足“宽、轻、薄、强”的要求。因此,第四章继续从组成与形貌设计的角度对吸波剂进行优化以进一步拓展吸收频带的宽度。利用预修饰和后修饰的方法,设计合成了两种稻壳基多孔碳/软磁性粒子复合吸波剂(RHPC/Fe、RHPC/Co)。多孔结构在减质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多重反射和散射增强电磁波与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电磁波的快速损耗;软磁性粒子具有比超顺磁纳米粒子更强的磁损耗能力,可以为材料提供较强的磁损耗特性,并且介电损耗组分与磁损耗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也有利于入射的电磁波被快速损耗。此外,材料还具有相对较好的电磁匹配特性,保证了电磁波可以较好地进入吸波材料内部。因此,RHPC/Fe和RHPC/Co均表现出了优秀的吸波性能。RHPC/Fe在厚度为1.4 mm时对电磁波的最大损耗达到-21.8 d B,吸收频带宽度达到5.6 GHz,表现出了宽频吸收的特性;RHPC/Co在厚度为1.8 mm时,对电磁波的最大损耗达到了-40.1 d B,吸波频带的宽度为2.7 GHz,具有强吸收的特性,二者在高性能吸波剂领域具有较大的优势。虽然RHPC/Fe和RHPC/Co能够在较小的厚度内实现对电磁波的快速损耗,但是RHPC/Fe的吸收强度相对较小,而RHPC/Co的吸波频带相对较窄,仍然难以满足优秀吸波剂的全部要求。因此,第五章基于第四章的设计经验,仍然进一步地优化材料的形貌与组成,以期获得具有“宽、轻、薄、强”吸收特性的吸波剂材料。通过原位合成法,利用液致相分离-高温热解法,制备了具有类蠕虫孔洞结构的多孔碳/铁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吸波剂(WPC/MNPs-80)。多孔结构有利于减质并增强电磁波与吸波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铁磁性纳米粒子能够为材料提供较强的磁损耗能力。研究表明,在碳化的过程中,Co0.2Fe2.8O4被还原为铁和钴纳米粒子,二者在为材料提供磁损耗特性的同时还可以催化碳化过程中碳的结晶。碳的结晶度的增加使材料的介电损耗能力明显增强,并且材料中较强的极化作用也进一步增加了材料的电磁损耗能力。因此,WPC/MNPs-80表现出了优异的吸波性能。当厚度为1.5和2.0 mm时,WPC/MNPs-80对电磁波最大反射损耗分别达到了-29.2 d B和-47.9 d B,反射损耗超过-10 d B的频带宽度分别达到5.2 GHz和4.1 GHz。因此,WPC/MNPs-80能够很好地满足“宽、轻、薄、强”的要求,在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前一章制备的多孔碳/铁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吸波剂(WPC/MNPs-80)具有优异的吸波性能,第六章选用其作为吸波剂,与聚芳醚酮基体进行复合制备聚芳醚酮基复合吸波材料(6F-PAEK-Crosslinking@WPC/MNPs-80)。为了能够通过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备复合膜材料并解决在成膜过程中吸波剂粒子的沉降问题,首先设计合成了含有氨基与六氟异丙基基团的可溶性可交联型聚芳醚酮(6F-PAEK-NH2)。在成膜的过程中,聚芳醚酮基体交联结构的形成在解决吸波剂粒子沉降问题的同时还赋予了复合吸波材料优秀的耐溶剂性能、热稳定性能以及力学性能。6F-PAEKCrosslinking@WPC/MNPs-80对电磁波也具有较强的吸收性能,在厚度为1.4 mm时,对电磁波最大的反射损耗达到了-33 d B,吸收频带的宽度为4.8 GHz,而当厚度为1.8 mm时,最大的反射损耗为-44.5 d B,吸收频带的宽度达到3.1 GHz。因此,制备的聚芳醚酮基复合膜(6F-PAEK-Crosslinking@WPC/MNPs-80)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材料,在高性能电磁波吸收材料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有望成为一种耐高温的轻薄型宽频强吸收电磁波吸收材料。
孟献华,李广洲[4](2006)在《对中学化学教研员工作预期的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也将改变教师课堂的生存方式。教研员承担着课程专家与一线教师之间的桥梁作用,以教师视角对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工作提出建议。
周腾飞[5](2012)在《二元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半导体光催化剂在能源开发和环境治理方面的应用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产业界以及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研制与开发高效光催化剂是光催化研究领域的首要任务。以二氧化钛为代表的氧化物半导体光催化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能成为一种理想的光催化材料。但是,以二氧化钛半导体为基础的光催化技术还存在着量子效率低,太阳能利用率低等关键科学技术难题,这极大地制约了它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针对上述难题,为加速光催化技术的实用化进程,提高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及稳定性,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选取合适目标元素,合成二元双金属介稳态新型光催化剂,利用其本征高能态导致的高催化活性来提高光催化效率。(二)通过掺杂上转换试剂以及光沉积贵金属等方法提高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利用效率,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进一步提升二元双金属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效率。(三)研制新型自组装分等级高效金属硫化物与氧化物的复合型光催化剂,通过调节复合物中两相比例,连续调控其半导体禁带宽度以及光催化能力。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中,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半导体催化剂的最新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光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总结了提高半导体光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各种有效途径,给出了通过合成介稳态光催化剂、掺杂稀土上转换试剂、负载贵金属以及通过两相复合等方法提高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效率的理论依据。第二章中,采用湿化学合成法,以甲醇作为超临界介质,苯甲醇作为结构导向剂,在超临界条件下首次合成出高度晶化介稳态钛酸铋(Bi20TiO32)纳米片,且其制备产量为克级,并对该材料形貌、粒子尺寸等进行可控调节。将该材料降解活性与合成条件中的控制因素进行联系,从而进一步优化合成路径。并采用吸附-光照还原-焙烧固定三个步骤将贵金属(Au)颗粒负载到载体钛酸铋纳米片上,制备得到了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贵金属负载型钛酸铋纳米片光催化剂。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在模拟太阳光或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常见有机染料及卟啉类染色物。第三章中,首次通过水热合成法制备出近红外及可见光响应的Er3+掺杂Bi2MoO6光催化材料。所合成的产物形貌可控,通过调节反应体系的pH值,所合成的纳米片厚度逐渐增加,当pH值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我们合成得到了纳米线。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优化反应体系的pH值以及Er3+的掺杂用量,得到了理想的光催化钼酸铋纳米材料。Er3+掺杂Bi2MoO6光催化材料利用Er3+的上转化发光效应实现长波辐射向短波辐射转变的能量转换,Er3+所吸收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被转化成符合Bi2MoO6能带间隙宽度的紫外光,成功扩宽了Bi2MoO6的光响应范围,有效地提高了其光催化效率。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掺杂Er3+可显着提高钼酸铋材料在降解常见纺织染料及有机污染物苯酚应用中的光催化活性,掺杂Er3+离子的作用机理在此研究中被详细讨论。第四章中,本文采用湿化学合成法来合成花状SnS2@SnO2复合材料,材料的分等级结构由负载的SnO2纳米粒子和SnS2纳米片组成。克服常规颗粒状硫化物表面活性低的缺点,采取合成二维片状硫化物来促进载流子的分离来提高其量子效率从而提高其能量转换效率和光催化活性,使这类材料具有更大应用前景的可能。复合体系中SnO2和SnS2的摩尔比例可以通过调节二元溶剂的比例在进行可控调节。所合成的复合材料在可见光条件下降解染料的应用中显示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其光催化机理在本文中也被详细研究。第五章中,总结了本文研究的结论,并基于本研究结果及当前光催化材料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光催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石埕荧[6](2020)在《基于环三磷腈衍生物的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乙烯作为目前世界产量最大、最重要的合成树脂拥有庞大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市场。虽然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但是易燃烧这一缺点限制了其一定的发展,因此对于其阻燃性能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这有利于进一步扩展聚乙烯材料的应用市场。目前提高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性能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阻燃剂进而制备阻燃高分子复合材料而达到的。其中卤素阻燃剂因为拥有较好的阻燃效果而在阻燃剂领域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由于含卤阻燃剂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卤化氢气体对人体以及环境造成了较大的伤害,因此目前国际上也在研究各种不同的无卤阻燃剂以替代含卤阻燃剂,以降低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以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本论文以六氯环三磷腈为反应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一种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HPCTP-CN)和一种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HPCTP-bis S-C3H5)。将其与聚乙烯基体树脂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分别制备了一系列含有不同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复合材料。随后利用高能电子束以不同辐照剂量对复合材料进行辐照,用以研究无卤阻燃剂的含量、辐照剂量对辐照交联聚乙烯基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熔融加工性能、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以及绝缘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无卤阻燃剂的引入会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造成一定影响,但是随着辐照剂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之提高。无卤阻燃剂的引入会增强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同时随着辐照剂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残碳率和阻燃性能也会随之提高。此外在添加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和辐照工艺共同作用下,复合材料会具有更好的阻燃性能。本论文第三章以六氯环三磷腈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一种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将之引入到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中,研究氰基的存在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凝胶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在复合材料中的不同含量以及不同辐照剂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PE-CN-4为例,在经过190 kGy的辐照剂量辐照处理后,其极限氧指数为33%,较纯PE的极限氧指数提高了87.5%,比PE-CN-4未经辐照的情况下,其极限氧指数提高了大约26.9%。本论文第四章以六氯环三磷腈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一步法制备了一种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将之引入到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中,研究丙烯基的存在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凝胶含量的影响。同时研究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在复合材料中的不同含量以及不同辐照剂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以PE-C3H5-4为例,在经过190 kGy的辐照剂量辐照处理后,其极限氧指数可达到33.2%,比纯PE的极限指数提高了88.6%;比PE-C3H5-4在未经辐照的情况下的极限氧指数提高了大约29%。综上所述,本论文以六氯环三磷腈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两种不同结构得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将之引入到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中,通过辐照交联得到了一系列具有较好力学性和阻燃性能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复合材料。
阚夏梅[7](2016)在《仿生合成过渡金属氧化物基电极材料及其超电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超级电容器因其高功率密度、可快速充放电以及循环寿命长等诸多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但较低能量密度和较高成本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瓶颈。因而制备具有低成本、适宜孔径分布、高比表面积和低电阻率的新型结构电极材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碳、金属氧化物和导电聚合物是常用的超电电极材料,各种材料各有优缺点。其中通过在电极表面的快速法拉第反应来存储电荷的廉价的过渡金属氧化物是应用较广的一类赝电容电极材料。然而,氧化物电极的不足在于本征导电性差,电化学窗口较窄。一般来说,纳米电极材料虽然能够极大的提升材料的性能,但是依然受其导电性,循环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的制约限制。如何充分发挥纳米电极材料的优势呢?生物材料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分级结构、多功能一体化和自组装等独特的特征,在结构和功能材料的设计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论文以不同过渡金属盐作为前驱体,将绿色环保、廉价易得的生物模板引入到电极材料的制备过程,探索生物模板对电极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别以植物(木材和棉花)和生物大分子(氨基酸)作为模板和结构导向剂,通过煅烧、水热等方法来复制生物模板复杂且精确的多级结构,制备了结构独特、电化学性能优异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基电极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木材作为生物模板和碳源,以硝酸钴(或硝酸镍)作为前驱体,通过简单的真空浸渍、在N2气氛下煅烧制得C/Co/CoO、C/Ni/NiO复合电极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等温吸附-脱附(BET)等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复合电极材料遗传了木材模板的生物形貌特点和多级孔道结构。纳米级金属单质Co(Ni)和金属氧化物CoO(NiO)均匀负载在木炭孔道表面。C/Co/CoO、C/Ni/NiO复合电极材料BET比表面积分别是369 m2/g、376 m2/g。C/Co/CoO、C/Ni/NiO复合电极材料在10mV/s扫速下比电容分别为711 F/g、976 F/g;在5 A/g电流密度下循环500次,C/Co/CoO、C/Ni/NiO的电容保持率分别为73.7%、73.9%。以棉花作为生物模板,以含锰前驱体作为锰源,通过简单的超声、煅烧制备生物形态氧化锰(Mn2O3/Mn3O4/C)复合电极材料。调控锰源、浓度和煅烧温度,可以得到不同组分、不同形貌的氧化锰/碳复合电极材料。测试表明,Mn2O3/Mn3O4/C复合材料不仅复制了棉花的纤维管状中空结构,而且形成了纳米颗粒组装的超分子结构。N2吸附-脱附测试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Mn2O3/Mn3O4/C电极材料的BET比表面积是76m2/g,10mV/s扫速下比电容达438 F/g;而无模板法制备的样品BET比表面积3 m2/g,比电容仅19 F/g。以氨基酸作为生物模板和矿化剂,采用水热法,通过调控氨基酸种类、使用量和水热温度来制备微纳米结构Fe3O4和Ni(OH)2电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碱性氨基酸(赖氨酸)可以得到颗粒表面具有更加精细微纳米结构Fe3O4材料。N2吸附-脱附测试表明,具有微纳米结构的Fe3O4材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BET比表面积93 m2/g),从而使它表现出优良的超电性能,在10mV/s扫速下比电容达633 F/g。微纳米结构Ni(OH)2电极材料10 mV/s扫速下比电容达710 F/g,500次循环后,电容保持率是78.9%,材料循环稳定性良好。
于娟娟[8](2013)在《新型LiMPO4(M=Fe,Mn)和SnO2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米材料是具有多种优异性能的特殊材料,在医药和生物工程、工业催化、新能源材料、国防科技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根据作者的实验结果和结合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工作,对纳米功能材料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半导体光催化剂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初步的讨论,并对纳米功能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展开:(一)新能源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LiFePO4,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对LiFePO4纳米材料的尺寸和形貌进行调控,从而提高电化学性能。(二)绿色技术—半导体光催化剂SnO2,通过调节前驱体溶液的酸碱度,可以控制产物形貌。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四章:第一章,我们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功能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提高电极材料性能的各种有效途径;简单总结了绿色光催化技术的作用机理和半导体光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二章,采用新颖的超临界甲醇法一步合成了纺锤状的LiFePO4/C纳米复合材料。运用XRD、TEM、HRTEM、XPS、TG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其中,颗粒的尺寸、形貌和电化学性能随着前驱体锂源的浓度和碳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初步探讨了纺锤状LiFePO4/C复合材料形貌的演变过程。葡萄糖不仅能促进生成纯相LiFePO4,而且以无定形碳层的形式覆盖在LiFePO4的表面。同时,电极材料显示了良好的电化学性能,电流密度为0.2C,电压2.0-4.5V时,首次放电容量达到135mAh·g-1。第三章,采用新颖的水-油-水三相水热法成功合成了SnO2纳米晶体,运用XRD、TEM、HRTEM和DRS等手段系统表征了合成颗粒。结果表明:通过调节NaCl浓度可有效控制SnO2纳米颗粒的尺寸,在NaCl浓度为1.13mol/L时SnO2纳米颗粒的晶粒尺寸约6nm。其他合成条件不变,调节前驱体溶液的酸碱度,可以控制产物形貌。当溶液为碱性时,我们得到了SnO2纳米棒。SnO2纳米晶体的形成过程在本章做了简要的讨论。将合成材料与合成条件中控制因素相联系,优化合成路径,得到了理想的光催化材料。该催化材料在模拟太阳光下降解罗丹明B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10min内RhB降为无色。第四章,总结了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功能纳米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康岩[9](2018)在《高炉喷吹煤粉流态化输送参数优化匹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高炉喷吹(煤粉)技术已成为节约焦炭和优化高炉炼铁工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高炉喷吹煤粉在高炉生产中起到了降低焦比、节能增效等作用,因此已成为世界各国高炉炼铁为降低生铁成本、减轻环境污染和改良工艺所采取的首要措施,同时增加高炉喷煤量和喷吹稳定性也成为大部分钢铁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但是高炉喷煤量也不是越大越好,每座高炉都有一个与本身冶炼条件相关且与之相适应的最佳喷煤量。在保证综合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实现高炉的最佳喷煤量和喷吹稳定性,是目前高炉炼铁工作者研究的重心之一。本课题针对影响高炉喷煤量、固气比和稳定性的主要参数和工艺设备,构建了流态化喷吹粉料的气力输送实验平台,通过实验系统考察了流化罐罐压、顶部加压气量与底部流化气量之比、二次补气比例对喷粉量、固气比和稳定性的影响,并利用COMSOL软件对流化罐内的气固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1)采用本项目组自主开发的粉体综合测试仪和商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分析了煤粉及实验用原料的流化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煤粉及其替代粉PVC粉的相关流态化性能,获得符合要求的煤粉替代粉进行相关流态化实验。(2)通过对气体分布板进行阻力特性实验、气流分布均匀性实验和粉料粒子示踪实验,筛选出了符合要求的气体分布板进行模拟输送实验研究。(3)通过研究顶部加压气量与底部流化气量之比对喷粉量、固气比和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在罐压稳定的情况下,随着顶部加压气量和底部流化气量之比的增加,喷粉量和固气比先增大后减小,在一定比例下达到最大且输送稳定性最好。(4)通过研究流化罐压力对喷粉量、固气比和稳定性的影响得出:随着压力的增加,喷粉量持续增大,而固气比则先急剧增加后趋于缓慢,在实验确定的罐内压力条件下,均能实现稳定输送。(5)通过研究二次补气比例对喷粉量、固气比和稳定性的影响得出:随着二次补气比例的增加,喷粉量和固气比先增大后减小,一定比例下达到最大,稳定性最好。(6)采用COMSOL5.3a软件自带的双欧拉模型对流化床内气固两相的流动分别进行了二维单相流和三维两相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从流动行为的宏观整体看,流化罐内分布板上部至出料口附近的粉料先被流化,在出料口四周形成了一个环形流,从而将粉料流化并带出,而流化罐内部壁附近的粉料不断地塌向出料口,直到输送结束。
夏怡[10](2011)在《用于光催化制氢的卟啉分子的合成及光催化装置研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在获取能源的过程中,煤炭、石油的燃烧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成为科学工作者的首要任务。其中,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之一。实现光解水制氢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装置的研制两个方面。本文将合成具有良好的光捕获能力的卟啉化合物,并对现有的光催化制氢装置进行改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应用于光催化制氢、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卟啉主要为苯卟啉及其衍生物。本章我们以此为切入点,成功合成了四苯基卟啉、5-对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5-对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及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并对其光谱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卟啉环上的苯基引入拉电子基时,因其与卟啉分子大π共轭体系相互作用,导致卟啉环平面扭曲,使其吸收光谱红移;当卟啉环上的苯基引入推电子基时,卟啉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大,电子跃迁所需能量减小,其吸收光谱也发生红移,扩大了其吸收光谱范围。因此,苯卟啉衍生物是较好的光敏剂,能有效提高光催化剂的活性。(2)萘是刚性平面的稠环芳烃,相比于苯具有更大的共轭程度。在卟啉分子中引入萘基能减小HOMO-LUMO间带隙,降低卟啉分子的对称性,有效延伸卟啉环的共轭程度,从而提高卟啉分子的光捕获能力。鉴于此,我们合成了系列萘基卟啉及金属萘基卟啉配合物。并以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萘基卟啉作为光敏剂,用固相研磨法制备了卟啉-碳纳米管-氧化物助催化剂的集成体系,在北京畅拓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LabSolarH2光解水制氢装置中测试证明其具有光解水制氢活性。(3)现有的可见光催化装置受限于光源发热量大、难于散热等问题,主要采用侧照式和顶照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成功研制了既易于散热又能有效提高光源利用率的LED灯阵列内照式光催化反应器。用该反应器对曙红-碳纳米管-氧化铜集成体系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发现其制氢速度可达185μmol/h,单位能耗的产氢量为1.14μmol/h·kJ,其能量利用率是同等条件下,卤钨灯侧照式反应器的137倍。
二、《大学化学》促我成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化学》促我成长(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磺化聚芳醚酮的高性能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燃料电池简介 |
1.1.1 燃料电池的优势与发展简史 |
1.1.2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与分类 |
1.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1.2.1 质子交换膜的要求 |
1.2.2 质子交换膜的质子传导机理 |
1.2.3 聚芳醚类质子交换膜 |
1.3 聚芳醚类质子交换膜材料的改性研究 |
1.3.1 磺化聚芳醚主链的改性 |
1.3.2 磺化聚芳醚的接枝改性 |
1.3.3 磺化聚芳醚的交联改性 |
1.3.4 磺化聚芳醚的无机掺杂改性 |
1.4 本论文设计思想 |
第2章 实验试剂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测试仪器与方法 |
2.2.1 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
2.2.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2.3 粘度测试(IV)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 |
2.2.5 原子力显微镜(AFM) |
2.2.6 热稳定性测试(TGA) |
2.2.7 离子交换容量(IEC) |
2.2.8 吸水率和溶胀率 |
2.2.9 机械性能 |
2.2.10 凝胶含量 |
2.2.11 透射电镜 |
2.2.12 质子传导率 |
2.2.13 电池性能测试 |
第3章 交联型高磺化度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含氨基高磺化度聚芳醚酮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
3.2.1 含氨基双酚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
3.2.2 含氨基高磺化度聚芳醚酮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
3.3 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3.3.1 含醛基聚砜的合成和表征 |
3.3.2 交联型高磺化度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表征 |
3.3.3 溶解性、凝胶含量和氧化稳定性 |
3.3.4 热稳定性 |
3.3.5 机械性能 |
3.3.6 IEC、吸水率和尺寸稳定性 |
3.3.7 质子传导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无机掺杂改性磺化聚芳醚酮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无机TiO_2掺杂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2.1 含氨基低磺化度聚芳醚酮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
4.2.2 无机TiO_2掺杂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4.2.3 微观形貌分析 |
4.2.4 溶解性、凝胶含量和氧化稳定性 |
4.2.5 热稳定性 |
4.2.6 机械性能 |
4.2.7 IEC、吸水率和尺寸稳定性 |
4.2.8 质子传导性能 |
4.3 无机SiO_2和PWA掺杂质子交换膜制备及性能研究 |
4.3.1 无机掺杂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表征 |
4.3.2 溶解性、凝胶含量和氧化稳定性 |
4.3.3 微观形貌分析 |
4.3.4 热稳定性 |
4.3.5 机械性能 |
4.3.6 IEC、吸水率和尺寸稳定性 |
4.3.7 质子传导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传导增强型杂化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传导增强型杂化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表征 |
5.2.1 含巯基杂化质子交换膜的制备 |
5.2.2 传导增强型杂化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表征 |
5.3 聚合物薄膜的性能研究 |
5.3.1 溶解性、凝胶含量和氧化稳定性 |
5.3.2 热稳定性 |
5.3.3 机械性能 |
5.3.4 IEC、吸水率和尺寸稳定性 |
5.3.5 质子传导性能 |
5.3.6 电池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复合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6.2.1 主链含氟磺化聚芳醚酮(Am-6F-SPAEK)的合成及表征 |
6.2.2 高磺化度含氨基聚芳醚酮(Am-SPAEK-H)的合成及表征 |
6.3 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
6.4 聚合物薄膜性能研究 |
6.4.1 溶解性、凝胶含量和氧化稳定性 |
6.4.2 热稳定性 |
6.4.3 机械性能 |
6.4.4 IEC、吸水率和尺寸稳定性 |
6.4.5 微观形貌分析 |
6.4.6 质子传导性能 |
6.4.7 电池性能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3)碳基电磁波吸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电磁波的基本概念 |
1.2.1 电磁场与电磁波 |
1.2.2 电磁波的传输 |
1.2.3 电磁污染与防护 |
1.3 电磁波的吸收理论 |
1.3.1 传输线理论 |
1.3.2 单层匀质平板吸波模型 |
1.4 吸波材料 |
1.4.1 吸波材料的发展历程 |
1.4.2 吸波材料的组成与分类 |
1.4.3 吸波材料的表征与设计 |
1.5 碳材料 |
1.5.1 碳材料的种类与性质 |
1.5.2 碳材料在吸波领域的应用 |
1.6 聚芳醚酮 |
1.7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表征仪器与测试方法 |
2.2.1 组成与结构表征 |
2.2.2 形貌表征 |
2.2.3 热分析测试 |
2.2.4 电磁性能测试 |
2.2.5 孔结构的研究 |
2.2.6 热处理设备与方法 |
第三章 碳纤维基层层包覆吸波剂 |
3.1 引言 |
3.2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
3.2.1 Co_(0.2)Fe_(2.8)O_4包覆碳纤维材料的制备 |
3.2.2 聚苯胺包覆碳纤维材料的制备 |
3.2.3 聚苯胺(PANI)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结构 |
3.3.2 材料的形貌 |
3.3.3 组成及磁性能 |
3.3.4 电磁性能 |
3.3.5 吸波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稻壳基多孔碳/磁性粒子复合吸波剂 |
4.1 引言 |
4.2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
4.2.1 稻壳基多孔碳 /铁粒子复合吸波剂的制备 |
4.2.2 稻壳基多孔碳 /钴粒子复合吸波剂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合成与结构 |
4.3.2 材料的形貌与多孔特性 |
4.3.3 磁性能与组分含量 |
4.3.4 电磁性能 |
4.3.5 吸波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孔碳/铁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吸波剂 |
5.1 引言 |
5.2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
5.2.1Co_(0.2)Fe_(2.8)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 |
5.2.2 多孔碳 /铁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吸波剂的制备 |
5.2.3 多孔碳吸波剂的制备 |
5.2.4 碳 /铁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吸波剂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AN碳化过程的研究 |
5.3.2 结构与形貌 |
5.3.3 磁性能与多孔性 |
5.3.4 电磁性能 |
5.3.5 吸波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聚芳醚酮基复合吸波材料 |
6.1 引言 |
6.2 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
6.2.1 4-氨基苯基对苯二酚单体 (APH)的制备 |
6.2.2 含氨基侧基的可溶性聚芳醚酮的制备 |
6.2.3 聚芳醚酮基复合膜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复合膜的制备 |
6.3.2 复合膜的形貌 |
6.3.3 电磁性能 |
6.3.4 吸波性能 |
6.3.5 热性能与力学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与个人奖励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个人成果 |
(4)对中学化学教研员工作预期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教研工作概念的目的性界定 |
3 调查的范围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1 教师对教研员工作的认同与需求分析 |
4.2 教师对自身与教研员之间关系定位的分析 |
4.3 对教研员工作内容与方式的分析 |
4.4 对教研员素质的要求 |
5. 反思与建议 |
5.1 积极推进教学科研活动以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
5.2 以成功教学案例研究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转变 |
5.3 在与教师平等协作中共建新时期下的教研工作 |
(5)二元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研究背景介绍 |
1.2 半导体光催化剂催化作用机理 |
1.3 当前光催化剂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现有解决方法 |
1.3.1 新型多元复合氧化物光催化剂 |
1.3.2 贵金属负载型半导体光催化剂 |
1.3.3 离子掺杂型光催化剂 |
1.3.4 表面敏化 |
1.4 新体系高效纳米光催化剂的研制 |
1.4.1 金属氧化物表面修饰 |
1.4.2 催化剂形貌控制 |
1.4.3 介稳态材料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介稳态钛酸铋(Bi_(20)TiO_(32))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2.1 前言 |
2.1.1 研究背景 |
2.1.2 钛酸铋光催化材料研究现状 |
2.1.3 介稳态钛酸铋材料研究现状及问题 |
2.2 本章主要内容 |
2.3 实验部分 |
2.3.1 材料及试剂 |
2.3.2 材料制备及处理 |
2.3.3 材料的表征 |
2.3.4 光催化降解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 |
2.4.2 尿素及苯甲醇与钛酸铋材料形貌的关系 |
2.4.3 钛酸铋纳米片的光学性能及光催化降解纺织染料活性 |
2.4.4 钛酸铋纳米片的光催化降解卟啉活性 |
2.4.5 贵金属负载钛酸铋纳米片的光催化降解活性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Er~(3+)掺杂暴露{010}面钼酸铋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1.1 研究背景 |
3.1.2 钼酸铋及上转换材料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
3.2 本章研究内容 |
3.3 实验部分 |
3.3.1 材料及试剂 |
3.3.2 材料制备 |
3.3.3 材料的表征 |
3.3.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合成材料的表征 |
3.4.2 钼酸铋光学性能 |
3.4.3 钼酸铋光催化性能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氧化锡及硫化锡复合光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1.1 研究背景 |
4.1.2 硫化锡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
4.2 本章研究内容 |
4.3 实验部分 |
4.3.1 材料及试剂 |
4.3.2 材料制备 |
4.3.3 材料的表征 |
4.3.4 光催化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合成材料的表征 |
4.4.2 合成材料的光学性能 |
4.4.3 合成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4.4.4 合成材料的能级结构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研究结论 |
5.2 光催化技术发展方向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得奖励 |
(6)基于环三磷腈衍生物的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乙烯概述 |
1.1.1 聚乙烯的分类 |
1.1.2 聚乙烯的成型方法 |
1.2 交联聚乙烯的概述 |
1.2.1 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 |
1.2.2 硅烷交联聚乙烯 |
1.2.3 辐照交联 |
1.2.4 辐照交联聚乙烯 |
1.3 阻燃剂体系概述 |
1.3.1 卤素阻燃体系 |
1.3.2 无卤阻燃体系 |
1.3.3 无机氢氧化物阻燃机理 |
1.3.4 磷系阻燃机理 |
1.3.5 氮系阻燃机理 |
1.3.6 硅系阻燃机理 |
1.3.7 含磷腈类无卤阻燃体系 |
1.3.8 复配无卤阻燃体系 |
1.4 本论文设计思想 |
第2章 实验原料与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和测试方法 |
2.2.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2.2 核磁共振氢谱测试(1H-NMR) |
2.2.3 元素分析测试 |
2.2.4 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测试 |
2.2.5 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基复合材料凝胶含量的测试 |
2.2.6 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 |
2.2.7 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热稳定性测试 |
2.2.8 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基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性能的测试 |
2.2.9 无卤阻燃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熔融指数性能的测试 |
2.2.10 无卤阻燃聚乙烯基复合材料绝缘性能的测试 |
第3章 一种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在辐照交联聚乙烯基无卤阻燃体系中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一种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HPCTP-CN的合成 |
3.3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制备 |
3.4 一系列在不同辐照剂量经过高能电子束辐照的含有不同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制备 |
3.5 一种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和一系列含有不同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及相关表征 |
3.5.1 一种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3.5.2 一种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的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
3.5.3 一种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的元素分析测试 |
3.5.4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凝胶含量测试 |
3.5.5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测试 |
3.5.6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3.5.7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熔融指数测试 |
3.5.8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 |
3.5.9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性能测试 |
3.5.10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氰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的制备及其在辐照交联聚乙烯基无卤阻燃体系中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一种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HPCTP-bis S-C_3H_5的合成 |
4.3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制备 |
4.4 一系列在不同辐照剂量经过高能电子束辐照的含有不同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聚乙烯无机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制备 |
4.5 一种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和一系列含有不同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及相关表征 |
4.5.1 一种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4.5.2 一种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的核磁共振氢谱测试 |
4.5.3 一种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的元素分析测试 |
4.5.4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凝胶含量测试 |
4.5.5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测试 |
4.5.6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 |
4.5.7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熔融指数测试 |
4.5.8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测试 |
4.5.9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性能测试 |
4.5.10 一系列含有不同含丙烯基芳醚磷腈型无卤阻燃剂含量的辐照交联聚乙烯无卤阻燃配方体系复合材料的绝缘性能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仿生合成过渡金属氧化物基电极材料及其超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中的物理符号及缩写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级电容器的简介 |
1.2.1 什么是超级电容器? |
1.2.2 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原理 |
1.3 超级电容器的基本构成 |
1.3.1 电解质 |
1.3.2 隔膜 |
1.3.3 电极材料 |
1.4 过渡金属氧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发展 |
1.4.1 锰氧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4.2 钴氧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4.3 镍氧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4.4 铁氧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5 绿色新型制备方法—生物模板法 |
1.5.1 什么是生物模板法? |
1.5.2 植物模板法 |
1.5.3 动物模板法 |
1.5.4 生物分子模板法 |
1.5.5 微生物模板法 |
1.6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6.1 论文研究意义与目的 |
1.6.2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木材模板制备钴基、镍基三元复合电极材料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2.2 制备方法 |
2.2.3 样品的形貌、结构表征 |
2.2.4 制备工作电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木炭的TGA、XRD和SEM表征 |
2.3.2 C/Co复合材料的XRD、SEM表征 |
2.3.3 C/Co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4 C/Co/CoO、C/Ni/NiO复合材料的XRD表征 |
2.3.5 C/Co/CoO、C/Ni/NiO复合材料的SEM表征 |
2.3.6 C/Co/CoO、C/Ni/NiO复合材料的N_2吸附-脱附测试 |
2.3.7 C/Co/CoO、C/Ni/NiO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棉花模板制备生物形态氧化锰/C复合电极材料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2 制备方法 |
3.2.3 样品的结构、形貌表征 |
3.2.4 制备工作电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棉花模板的TGA、XRD和形貌表征 |
3.3.2 生物形态氧化锰/C复合材料的XRD表征 |
3.3.3 生物形态氧化锰/C复合材料的FTIR表征 |
3.3.4 生物形态氧化锰/C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 |
3.3.5 生物形态氧化锰/C复合材料的N_2吸附-脱附测试 |
3.3.6 生物形态氧化锰/C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赖氨酸制备微纳米结构Fe_3O_4、Ni(OH)_2电极材料及在超级电容器中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制备方法 |
4.2.3 样品的形貌、结构表征 |
4.2.4 制备工作电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氨基酸制备Fe_3O_4材料的XRD表征 |
4.3.2 不同赖氨酸用量制备Fe_3O_4材料的XRD表征 |
4.3.3 不同赖氨酸用量制备Fe_3O_4材料的SEM表征 |
4.3.4 不同水热温度制备Fe_3O_4材料的XRD表征 |
4.3.5 不同水热温度制备Fe_3O_4材料的SEM表征 |
4.3.6 微纳米结构Fe_3O_4材料的N_2吸附-脱附测试 |
4.3.7 微纳米结构Fe_3O_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8 Ni(OH)_2材料的XRD表征 |
4.3.9 Ni(OH)_2材料的SEM表征 |
4.3.10 微纳米结构Ni(OH)_2材料的N_2吸附-脱附测试 |
4.3.11 微纳米结构Ni(OH)_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新型LiMPO4(M=Fe,Mn)和SnO2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功能材料应用进展 |
1.2 新能源材料与锂离子电池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1.2.2 磷酸铁锂(LiFePO_4)充放电机理与模型 |
1.2.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1.2.4 磷酸锰锂( LiMnPO_4)研究现状 |
1.3 绿色技术与光催化反应 |
1.3.1 半导体光催化剂作用机理 |
1.3.2 光催化剂氧化锡(SnO_2)概述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章 正极材料 LiMPO_4(M=Fe,Mn)合成与改性研究 |
2.1 前言 |
2.1.1 研究背景 |
2.1.2 正极材料 LiMPO_4(M=Fe,Mn)研究现状 |
2.2 本章研究主要内容 |
2.3 实验部分 |
2.3.1 试剂及仪器 |
2.3.2 材料的制备 |
2.3.3 材料的表征 |
2.3.4 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纺锤型 LiFePO_4/C 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2.4.2 正极材料 LiMnPO_4纳米片的合成及改性研究 |
2.5 结论 |
第3章 形貌和尺寸可控的 SnO_2纳米晶体合成和高效光催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1.1 研究背景 |
3.1.2 氧化锡材料制备及应用研究 |
3.2 本章研究主要内容 |
3.3 实验部分 |
3.3.1 试剂与仪器 |
3.3.2 SnO_2纳米材料的制备 |
3.3.3 样品的表征 |
3.3.4 光催化降解实验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 NaCl 浓度对 SnO_2纳米颗粒尺寸影响研究 |
3.4.2 不同酸、碱浓度对 SnO_2光催化剂形貌及性能影响研究 |
3.5 结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1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成果 |
附录 2 攻读硕士期间所获奖励 |
(9)高炉喷吹煤粉流态化输送参数优化匹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高炉喷煤流态化技术发展 |
1.2 文献综述 |
1.2.1 结构参数的影响 |
1.2.2 操作参数的影响 |
1.3 本文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2 高炉喷煤原料的基础理化性质研究 |
2.1 基本流动参数 |
2.1.1 粒度分布 |
2.1.2 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 |
2.1.3 休止角和崩溃角 |
2.1.4 分散度 |
2.1.5 霍尔流动性 |
2.1.6 煤粉含水量测试 |
2.2 粉料流化操作速度的确定 |
2.3 本章小结 |
3 高炉喷煤输送实验装置的研究 |
3.1 煤粉输送系统及实验原理 |
3.2 煤粉流化罐内流动 |
3.3 本章小结 |
4 气体分布板特性实验 |
4.1 气体分布板的编号及基本要求 |
4.2 气体分布板特性实验内容及方法 |
4.3 气体分布板阻损特性实验研究 |
4.4 气体分布板气流分布均匀性研究 |
4.4.1 出孔气速分布 |
4.4.2 粉料粒子示踪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5 流态化输送操作参数优化匹配的实验研究 |
5.1 基本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5.1.1 主要内容和技术流程 |
5.1.2 主要操作参数的确定方法 |
5.2 顶部加压气量与底部流化气量之比的实验研究 |
5.2.1 实验原理 |
5.2.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流化罐罐压的实验研究 |
5.3.1 实验原理 |
5.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二次补气比例的实验研究 |
5.4.1 实验原理 |
5.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5 三因素优化匹配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流化罐内气固流动的模拟研究 |
6.1 数学模型 |
6.1.1 控制方程 |
6.1.2 初始及边界条件 |
6.2 求解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二维瞬时速度矢量分布 |
6.3.2 三维瞬时浓度分布 |
6.3.3 三维流化床压力分布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国内外学术交流 |
D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10)用于光催化制氢的卟啉分子的合成及光催化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解水制氢的研究进展 |
1.2.1 紫外光照射分解水制氢 |
1.2.2 可见光照射分解水制氢 |
1.3 卟啉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
1.4 经典的卟啉合成方法 |
1.4.1 Adler-Longo法 |
1.4.2 Lindsey法 |
1.4.3 MacDonald法 |
1.4.4 金属卟啉的合成 |
1.5 卟啉修饰碳纳米管的方法 |
1.5.1 共价修饰 |
1.5.2 非共价修饰 |
1.6 光解水制氢装置的研究进展 |
1.6.1 内照式光反应器 |
1.6.2 侧照式光反应器 |
1.6.3 顶照式光反应器 |
1.7 课题的提出和目标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催化反应装置的设计应用 |
第2章 含苯基卟啉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表征手段 |
2.4 含苯基卟啉的合成 |
2.4.1 四苯基卟啉的合成 |
2.4.2 5-对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的合成 |
2.4.3 5-对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的合成 |
2.4.4 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的合成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卟啉类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
2.5.2 紫外-可见光谱 |
2.5.3 荧光光谱 |
2.5.4 红外光谱 |
2.5.5 ~1H核磁共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萘基卟啉的合成及表征 |
3.1 引言 |
3.2 含萘基卟啉的合成及光催化剂的制备与测试 |
3.2.1 系列萘基卟啉的合成 |
3.2.2 5,10,15,20-四萘基卟啉的合成 |
3.2.3 金属卟啉的合成 |
3.2.4 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萘基卟啉共价修饰碳纳米管 |
3.2.5 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萘基卟啉-碳纳米管-氧化铜集成体系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紫外-可见光谱 |
3.3.2 荧光光谱 |
3.3.3 红外光谱 |
3.3.4 ~1H核磁共振 |
3.3.5 元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催化还原水制氢反应器的设计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光催化反应器的设计及应用 |
4.2.1 自制光催化反应器 |
4.2.2 制氢性能评价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卷内备考表 |
四、《大学化学》促我成长(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化学》促我成长[J]. 韩长日. 大学化学, 1995(06)
- [2]基于磺化聚芳醚酮的高性能交联型质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刘振超. 吉林大学, 2019(02)
- [3]碳基电磁波吸收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 方基永. 吉林大学, 2017(12)
- [4]对中学化学教研员工作预期的调查与分析[J]. 孟献华,李广洲. 化学教育, 2006(10)
- [5]二元金属氧化物及硫化物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应用研究[D]. 周腾飞. 中南民族大学, 2012(02)
- [6]基于环三磷腈衍生物的无卤阻燃辐照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石埕荧. 吉林大学, 2020(08)
- [7]仿生合成过渡金属氧化物基电极材料及其超电性能研究[D]. 阚夏梅. 宁夏大学, 2016(02)
- [8]新型LiMPO4(M=Fe,Mn)和SnO2纳米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于娟娟. 中南民族大学, 2013(06)
- [9]高炉喷吹煤粉流态化输送参数优化匹配的实验研究[D]. 康岩. 重庆大学, 2018(04)
- [10]用于光催化制氢的卟啉分子的合成及光催化装置研制[D]. 夏怡.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