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延安精神传承与人才培养

新世纪延安精神传承与人才培养

一、延安精神的继承与新世纪人才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孟旭琼[1](2021)在《中国共产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赵佩宏[2](2020)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教育价值研究》文中认为音乐舞蹈史诗是一种兼具综合性和全面性的表演艺术形式,它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艺术手段,结合舞台美术、诗歌、戏剧等多种艺术因素,叙事宏大历史事件,展现作品厚重感与时代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共有三部,分别是创作于1964年的《东方红》、创作于1984年的《中国革命之歌》和2009年为庆祝祖国60华诞而作的《复兴之路》。这三部作品展现出不同时代文艺作品的风貌,是史诗般的精品之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为研究对象,在于这部史诗般经典之作距今正好十年,被大众所熟知,更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复兴之路》是中华民族百年来最伟大的梦想。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以《复兴之路》创作背景、创编过程和创作思想的梳理为切入,以《复兴之路》教育价值调查问卷为基础,以《复兴之路》音乐、舞蹈、诗朗诵的艺术性、思想性分析为重点,继而论述作品具有的艺术教育价值和思想教育价值,以及这部精品对于当代教育的启示。《复兴之路》是一部史诗品格、政治智慧、文化内涵、艺术品质集一身的经典优秀作品,在新中国音乐舞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复兴之路》作品进行专题研究,旨在通过这部经典艺术作品探究其教育价值,探究艺术教育与思想教育、美育与德育的相互关系。

向军贤[3](2020)在《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正处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以人为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技革命引起的现代化过程产生了种种束缚,消解着人的本质。只有遵循以人为本才能重新发现人的价值,提升人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人本思想作为科学理论,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根本性指导作用。进行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在梳理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历程的基础上,明确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发展路径和发展逻辑,总结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价值,既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又能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价值遵循,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本文的正文共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依据及选题意义,概述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并表明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为后文的具体阐述作铺垫。第二章是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相关概述,主要通过阐述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生成条件、发展历程、核心内涵等内容,全方位解读马克思的人本思想。第三章主要通过阐述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生成条件、基本内容及实践途径等内容,理清毛泽东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四章是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发展历程,梳理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思想、江泽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思想、胡锦涛以人为本思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章与第三章共同展现了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历程。第五章是马克思人本思想在中国的发展逻辑和当代价值,探讨了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历程中所蕴含的继承性、发展性及当代价值。第五章内容是本文的探究性结论。毫无疑问,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有其发展逻辑和当代价值。通过纵向梳理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历程,发现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发展逻辑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继承性和发展性两个方面:人民主体观、人民取向观以及人民动力观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继承和实践;“人民”的内涵和范畴不断扩大、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人民民主的实现途径不断丰富、对“人民需求”的理解不断拓展,是对马克思人本思想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价值,体现在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深化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利于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指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为世界他国提供了经验借鉴。

刘银[4](2020)在《部编本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富平县美原学区为例》文中认为古诗词作为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粹,历经岁月的荡涤仍经久不衰熠熠生辉,见证了民族历史的变迁,熏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不学诗,无以言”我国自古就有重视诗教的传统,而今古诗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分量,更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和“学”都存在诸多不足,在教师以串讲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下学生机械性地被动接受,丝毫没有发挥古诗词应有的人文教育价值。因此本论文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的选编特点出发,立足实际,在对乡镇初中古诗词的教和学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其成因,并进一步从学生、教师、社会三个层面提出相关改进策略,旨在对初中古诗词课堂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本论文主要包含了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了研究的依据、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是明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要求,立足于部编本的初中语文教材,论述古诗词教学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思想感情的丰富及健全人格的塑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主要是在对当前陕西省富平县美原学区四所乡镇初中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中的不足之处与形成原因,阐述了古诗词教学对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最后一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针对当前的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结合笔者的语文教学实践,从教师、学生、社会三个方面提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进对策。

程明喜[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提出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韩联郡[6](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研究表明“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李世界[7](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演进研究》文中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青年和青年工作,紧密结合时代要求和青年特点,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青年和青年工作的思想,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青年观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不仅科学汲取了传统文化中诸如有关青年特点和青年意志品质的经典论述,而且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和青年工作的重要观点,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工作的基本思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内容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不论是在初步形成时期、与时俱进时期、不断完善时期还是创新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青年的地位与作用、青年的教育与成才、青年的工作以及青年的选拔方面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重要论述。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演进历程,既有一致性,又有创新性。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始终充分肯定青年的地位和作用,重视青年的教育与培养,并积极发挥团组织的实践育人作用,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又结合时代发展和青年实际,不断丰富青年成才标准,与时俱进引领青年成才价值,更新青年选拔机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不断演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和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为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开展、青年的成才成长、推动当代青年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和实践指导。

戴美玲[8](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刘玉玲[9](2018)在《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认为李润田(1925—至今),辽宁新民县人,我国着名的地理学家、教育家。自1953年7月分配到河南大学任教后,一直坚守在河南大学教学、科研、管理的一线,将毕生的心血都致力于河南大学的发展。作为河南大学恢复校名后的首任校长,在改革开放初期高校事业百废待兴的局面下,在河南大学办学实践的过程中,李润田通过比较和审视国内外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积极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规律和内在逻辑,提出了自己独特的高等教育思想,积极稳妥地对河南大学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如走综合化发展道路、重点培养中青年教师解决高层次人才“断层”问题、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国际视野观等。这些举措为河南大学的科学定位和特色办学做出了顶层设计,并为河南大学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新时期地方大学的建设发展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全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和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并对论文的重难点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明确本研究的主题,为后面的分析研究做好前提准备。第二部分情系河大:李润田的教育人生。本章节客观立体的展现了李润田小学时期、中学时期、大学时期、工作时期、退休时期五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从他本人的求学与实践经历出发,系统地梳理李润田具有教育意义的一生。第三部分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的溯源。本章节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引、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中原文化的影响、河大精神的熏陶、对中外教育的比较和审视五方面探讨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产生的原因,深层次地挖掘其思想的溯源。第四部分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涵。全面提炼李润田以高校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六位一体的高校办学观,以详实的数据和实践活动全面概述其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涵。第五部分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的评述。通过整理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的具体内容,总结提炼其高等教育思想的特点,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客观评价其思想的历史价值以及对河南大学长远发展的影响。第六部分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在当代的意蕴。这部分的思考主要分为对高校发展的启示和大学管理者的启示两部分,以期实现对当今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李天国[10](2018)在《信息时代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青年中的传播与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密不可分。相较于心智初开的少年儿童和行为基本稳定的中老年人,青年人大多已完成学术与政治启蒙,具备了向理论自觉进一步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信仰未坚、易受影响,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普及对象。迈入信息化、智能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面临一系列挑战。这主要体现在理论对中国实践成就解释的乏力,对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难以提供解释或解决之道,因批判精神的缺失带来的教条化,在普及过程中的简单化、庸俗化,部分“纯学术”哲学研究刻意脱离实践,等等。青年群体是信息社会的原住民,他们显示出的时间利用“碎片化”、思想多元化、惯用“微语言”等区别于以往社会的独特特征,更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传播方式产生了明显冲突。实证调查显示,多数青年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了解仅停留在浅显层次,主动学习意识严重缺乏。此外,作为曾盛极一时的超级大国,苏联对中国的影响极大。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建设的失败,是其日积月累失掉人心、导致解体的重要因素,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引以为戒。因此,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势在必行、意义重大。信息时代的来临,对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如何更好地实现由革命性话语体系到建设性话语体系的转变;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通过立足中国的实践实现理论术语的创新;如何处理好传统哲学语言与信息时代催生的网络语言的关系;如何迅速有效地运用信息时代新技术找到让青年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与传播方式。但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媒体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只处于初始甚至原始阶段,在系列化开发、形成贴近青年的新媒体产品方面还是空白,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毛泽东哲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和伟大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和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立足于解决中国问题的宏大实践,进一步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优秀思想。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实践中形成丰富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作为其理论基础的哲学思想体现出的理想主义、担当意识,展现的朴实无华的群众语言、飞扬文采,对青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对这些优秀哲学思想及其文风的深入分析,可以获得构建当下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摆脱在青年中传播效果不佳的问题,获得更大发展,要着眼时代大背景,反思自身。面对诸多新的挑战,必须突显其价值维度,构建具有人文关怀、价值批判、变革世界功能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新形态。与之匹配的话语体系,应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与反思精神,体现信息时代的理论进步,拥有贴近青年的传播方式。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应实事求是地阐释马克思本人作为革命先辈的人格魅力,使青年正确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由来;应照顾青年特点,基于青年群体的年龄、文化层次、生长环境、职业类别,对不同青年群体进行分类分众化的哲学素养提升教育;应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进一步促进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融合;应秉持理性的批判精神,摒弃教条主义、倡导学术革命,通过立足于实践的批判促进哲学不断进步;应重视、善于利用网络新媒体,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的严谨、理论的纯粹、经典的叙述,用青年人喜爱的方式方法传播开来;应重视家庭教育,改变错误家教观念模式,通过培养年轻父母的哲学思维,从源头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力求通过这些努力,重塑信息时代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青年中发扬光大。

二、延安精神的继承与新世纪人才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延安精神的继承与新世纪人才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2)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创作
    第一节 《复兴之路》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复兴之路》的创作过程
    第三节 《复兴之路》的创作思想
第二章 关于《复兴之路》的问卷调研
    第一节 问卷的设计发放
        一、问卷设计
        二、问卷发放
    第二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复兴之路》教育价值调查结果
第三章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艺术教育价值
    第一节 《复兴之路》音乐的艺术性分析
        一、合唱与独唱
        二、民族之歌
        三、传统戏曲
    第二节 《复兴之路》舞蹈的艺术性分析
        一、大型群舞与小型群舞
        二、民族之舞
    第三节 《复兴之路》诗朗诵的艺术性分析
        一、韵律之美
        二、意境之美
第四章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思想教育价值
    第一节 《复兴之路》音乐的思想性分析
        一、情感的共鸣
        二、思想的凝念
    第二节 《复兴之路》舞蹈的思想性分析
        一、原点意象
        二、意义复合
    第三节 《复兴之路》诗朗诵的思想性分析
        一、以诗为鉴
        二、以诵达情
第五章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第一节 艺术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联性
        一、儒家“礼乐合一”的音乐观
        二、蔡元培“美育育德”思想
        三、“五育”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艺术育德功能的特点
        一、艺术的育德功能是以审美为基础
        二、艺术的育德功能是潜移默化
        三、艺术的育德功能是以情感人
    第三节 思想教育需要“新配方”
        一、构建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形式
        二、扩展高校艺术教育的新内蕴
        三、思想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3)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人本思想相关概述
    2.1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生成条件
        2.1.1 时代背景:资本主义迅猛发展
        2.1.2 思想渊源:批判继承古圣先贤思想
        2.1.3 主观条件:个人成长经历与使命担当
    2.2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发展历程
        2.2.1 萌芽:“意识的人”追求精神自由
        2.2.2 形成:“人的类”追求劳动自觉
        2.2.3 深化:“现实的人”追求自由全面发展
    2.3 马克思人本思想的核心内涵
        2.3.1 逻辑起点:人自由自觉的内在本质
        2.3.2 立论基点:现实的人
        2.3.3 价值诉求:全人类的解放
        2.3.4 终极目标: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第3章 毛泽东对马克思人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1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生成条件
        3.1.1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3.1.2 国情基础:救亡图存
        3.1.3 文化基础: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三民主义
        3.1.4 主观因素:人本情怀
    3.2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基本内容
        3.2.1 坚信人民创造历史
        3.2.2 坚持走群众路线
        3.2.3 提倡人民当家作主
    3.3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实践途径
        3.3.1 通过革命手段实现国家独立
        3.3.2 建立民主制度赋予人民权利
        3.3.3 带领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
第4章 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4.1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思想
        4.1.1 “三个有利于”标准
        4.1.2 保障人民民主,加强法制建设
        4.1.3 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
    4.2 江泽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思想
        4.2.1 尊重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
        4.2.2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2.3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4.3 胡锦涛以人为本思想
        4.3.1 权为民所用,问政于民
        4.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3.3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4.4.1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4.4.2 人民是最终评判者
        4.4.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5章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发展逻辑和当代价值
    5.1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继承性
        5.1.1 人民主体观:人民群众创造社会历史
        5.1.2 人民取向观:人民利益至上
        5.1.3 人民动力观: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5.2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发展性
        5.2.1 “人民”的内涵和范畴不断扩大
        5.2.2 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
        5.2.3 人民民主的实现途径不断丰富
        5.2.4 对“人民需求”的理解不断拓展
    5.3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的当代价值
        5.3.1 丰富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
        5.3.2 深化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
        5.3.3 利于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
        5.3.4 指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3.5 为世界他国提供经验借鉴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科研成果
致谢

(4)部编本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富平县美原学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依据
        1.新课改形势下的必然性和时代需要
        2.是提高学生人文底蕴的重要途径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定位
    (一)《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的要求
        1.新课标对初中古诗词教学的要求及理解
        2.《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情况分析
        1.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文
        2.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编排
    (三)初中古诗词教学的作用
        1.培养语文能力
        2.丰富思想感情
        3.塑造健全人格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归因
    (一)以教师为调查对象
        1.关于古诗词的教学认识
        2.关于古诗词的教学方法
        3.教师教学现状
    (二)以学生为调查对象
        1.关于古诗词的学习态度
        2.关于古诗词的运用
        3.学生学习现状
    (三)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原因分析
        1.教师层面
        2.学生层面
        3.社会层面
三、初中古诗词教学改进策略
    (一)教师层面
        1.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文学素养
        2.实施优化教学,打造品质课堂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4.注重诵读教学
        5.加强对学生古诗词课外拓展阅读指导
    (二)学生层面
        1.明确学习目标
        2.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
        3.对古诗词进行多元解读
    (三)社会层面
        1.开发校本课程,拓展课外辅导教材
        2.联系实际,合理运用古诗词
        3.营造语文大环境
        4.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二、课程设计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理论意义
        三、现实意义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二、教师培训课程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一、培训背景
        二、培训使命
        三、课程资源建设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一、社会学的视角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第二节 研究建议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6)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4.4.1 数量的演变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4.4.4 体系的演变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6.3.1 政策状态
        6.3.2 政策结构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演进的理论基础
    1.1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青年观
        1.1.1 关于青年概念的内涵
        1.1.2 关于青年成长的论述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1.2.1 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观
        1.2.2 列宁的青年观
    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
        1.3.1 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
        1.3.2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
        1.3.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
        1.3.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青年观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演进的基本历程
    2.1 初步形成时期(1949.10——1978.12)
        2.1.1 青年地位:“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2.1.2 青年教育:“重视青年的教育与成才”
        2.1.3 青年工作:“坚持党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
        2.1.4 青年人才:“青年干部选拔要重视政治素质、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
    2.2 不断完善时期(1979.01——1989.06)
        2.2.1 青年地位:“青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
        2.2.2 青年教育:“重视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2.2.3 青年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格局中开展青年工作”
        2.2.4 青年人才:“大胆启用和选拔中青年干部”
    2.3 与时俱进时期(1989.07——2012.11)
        2.3.1 青年地位:“重视青年的价值和作用”
        2.3.2 青年教育:“注重对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3.3 青年工作:“积极发挥团组织的对青年工作的引领作用”
        2.3.4 青年人才:对青年的选拔重视“德才兼备”
    2.4 创新发展时期(2012.12 至今)
        2.4.1 青年地位:“青年是实践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2.4.2 青年教育:“加强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4.3 青年工作:“重视青年的思政工作”
        2.4.4 青年人才:“着力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演进的突出特点
    3.1 关心青年成长发展的“一致性”
        3.1.1 青年与国家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3.1.2 将青年的教育摆在优先位置
        3.1.3 加强团组织对青年力量的引领和凝聚
    3.2 推动青年成才引领的“创新性”
        3.2.1 青年成才的标准日趋多元
        3.2.2 对青年的价值观的培育与时俱进
        3.2.3 青年干部的选拔机制不断更新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观的历史启迪
    4.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4.2 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
    4.3 为引导新时代青年成长提供了经验参考
    4.4 为推动当代青年参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指明前进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二、分析路径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一、理论框架
        二、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一、学生管理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一、史料集
    二、研究着作
    三、研究论文
    四、其他资料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由
        1.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具有科学性与前瞻性
        2.河南大学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性大学崛起的典范
        3.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于河南大学发展的重要性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
        1.回忆录
        2.校史、校史纪念集
        3.对李润田学术成果的研究
        4.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研究目的
    (六)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七)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二、情系河大:李润田的教育人生
    (一)小学时期
    (二)中学时期
    (三)大学时期
        1.东北大学阶段
        2.东北师范大学阶段
    (四)工作时期
        1.早期担任教师阶段
        2.出任学校行政职务阶段
    (五)退休时期
三、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的溯源
    (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引
    (二)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三)中原文化的影响
    (四)河大精神的熏陶
    (五)对中外教育的比较与审视
四、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的内涵
    (一)“变”与“不变”的高校发展观
        1.高校发展中的“变”:科学定位顶层设计
        2.高校发展中的“不变”:不忘初心内涵发展
    (二)“三育并举”的人才培养观
        1.“教书育人”是核心
        2.“管理育人”是关键
        3.“服务育人”是基础
    (三)“平衡”与“协调”的科学研究观
        1.在“平衡”中促科研
        2.在“协调”中寻科研
    (四)“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社会服务观
        1.以人才培养为途径
        2.以科学研究为平台
    (五)“传承”与“创新”的文化引领观
        1.加强自身文化建设
        2.增强与区域文化的互动
        3.主动引领社会先进文化
    (六)“引进”与“培育”结合的师资建设观
        1.高层次人才的“引进”
        2.高层次人才的“培育”
    (七)“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国际视野观
        1.“引进来”战略
        2.“走出去”战略
五、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的评述
    (一)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的特点
        1.时代性
        2.区域性
        3.人本性
        4.现实性
    (二)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1.对处于八十年代的河南大学的贡献
        2.对河南大学长远发展的贡献
六、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的当代意蕴
    (一)对高校大学校长的启示
        1.立足校情做好学校的科学规划
        2.实事求是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3.注重实践敢于打破固有模式
    (二)对高校大学发展的启示
        1.强化人才储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提升文化自信肩负文化传承使命
        3.开阔国际视野构建国际合作高地
        4.重视学科建设突出特色专业优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信息时代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青年中的发展
    第一节 基本理论
        一、何谓“青年”
        二、为什么“面向青年”而非其他
        三、话语体系及功能演变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中国的最初形态
        二、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与丰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哲学思想基本特点
    第三节 对青年群体的影响
        一、重视青年的逻辑起点
        二、青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追求的鼎盛时期
        三、理论界是影响青年群体的重要阵地
        四、国民教育体系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主渠道
    第四节 致敬经典——毛泽东哲学文风构建特色与赏析
        一、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
        二、毛泽东哲学文风的特点
        三、对当下文风话风的启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困境
    第一节 与青年渐行渐远:趋于边缘化的窘境
        一、理论对中国当代实践成就解释的乏力
        二、对社会一些负面现象难以提供解释或解决之道
        三、因批判精神的缺失带来的教条化问题
        四、普及过程中的简单化、庸俗化
        五、刻意追求所谓“纯学术”哲学导致脱离实践
    第二节 不只是大众——对执政党的考验
        一、文风折射党风政风学风
        二、提高领导干部哲学思维能力任重道远
        三、传统理论宣传方式方法面临挑战
        四、话语软实力影响中国国际竞争力
    第三节 前苏联青年话语体系溃败的前车之鉴
        一、学术政治化窒息了哲学的发展
        二、机械的教育模式使青年思想陷入困境
        三、苏共自我全面否定招致雪崩式溃败
第三章 信息时代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新要求
    第一节 大变革时代——信息社会的到来
        一、对信息社会发展中几对矛盾的反思
        二、对“虚拟”实践的现实拷问
        三、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时代发展
    第二节 信息时代青年的基本特征
        一、基础教育普及和需求多样化使价值观念趋于多元
        二、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生理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三、社会转型下社会参与家庭融入呈现异质性主体性
        四、高度依赖网络重构学习工作生活理念方式
    第三节 当代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知、认同状况
        一、呈现“高度认可”与“认知浅显”两面性
        二、情感认同理性认同有待强化
        三、对创新话语体系的启示
    第四节 当代青年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大背景之变:激荡的社会变革
        二、主渠道之弊:传统的教育模式
        三、小气候之弱:缺失的家庭功能
        四、成长期之惑:青年身心特点的影响
第四章 重塑贴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理论思考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要适应新时代要求
        一、实现革命性话语体系到建设性话语体系的转变
        二、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术语的创新
        三、处理好传统哲学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关系
        四、构建让青年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与传播方式
    第二节 价值论转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选择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要义
        二、价值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扬弃
        三、影响青年群体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 信息时代贴近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构建方向
        一、哲学形象的亲切感
        二、传播方式的具像化
        三、时间利用的碎片式
        四、网络空间的广泛性
        五、学习过程的参与感
    第四节 用价值哲学方法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
        一、再叙革命先辈魅力
        二、必须照顾青年特点
        三、既探寻真理,更扣问心灵
        四、呼唤理性的批判精神
        五、发挥网络新媒体的魔力
        六、重视家庭教育的引领作用
第五章 重塑贴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依托“青马工程”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实践
        一、用新媒体推动话语体系由“教育式”向“影响式”转变
        二、正确处理创新实践中理论严肃性与语言娱乐化的关系
        三、在实践中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对青年的影响
    第二节 面向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影响力的模型构建
        一、模型的确定
        二、相关说明
    第三节 向习近平学习文风话风
        一、凝心聚魂:高度重视话语体系建设
        二、精神标识:形成与构建方式
        三、根植人民:话语体系的鲜明特色
结语 青年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实证调查所用问卷
后记与致谢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四、延安精神的继承与新世纪人才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研究[D]. 孟旭琼. 广西师范大学, 2021
  • [2]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教育价值研究[D]. 赵佩宏. 西安音乐学院, 2020(08)
  • [3]马克思人本思想中国化研究[D]. 向军贤. 吉林大学, 2020(08)
  • [4]部编本初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以富平县美原学区为例[D]. 刘银. 延安大学, 2020(12)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6]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观演进研究[D]. 李世界.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8]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9]李润田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 刘玉玲. 河南大学, 2018(01)
  • [10]信息时代面向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D]. 李天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8(03)

标签:;  ;  ;  ;  ;  

新世纪延安精神传承与人才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