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无纺土工织物的水力性能试验研究及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周波[1](2019)在《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道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表明宁夏引黄灌区排水沟道受干湿与冻融交替循环作用及沟底流砂层的影响,在渗流条件下边坡局部滑塌严重。传统的草土柳桩护坡技术,通常运行2-3年后,沟坡便会发生局部破坏。采用干砌石护坡技术,又存在工程造价较高、石材匮乏的弊端。土工袋技术具有造价低廉、就地取材、施工速度快、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在国内外的边坡治理、海岸防护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文中利用土工袋技术固坡防塌的加筋效果,尝试将其用于农田排水沟边坡防护,解决农田排水沟边坡易滑塌难题。论文总结了以往土工袋技术的研究成果,选取宁夏引黄灌区青铜峡市邵岗镇东方红村农田排水沟道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首先在试验区排水沟道边坡不同位置取土样,进行室内直剪试验、2种土工织物与土的摩擦试验和不同含水率土工袋无侧限抗压试验等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然后用自制的梯度比试验仪进行5种不同土工织物与土在不同水力梯度的反滤性试验,最后利用自制的大型渗透试验设备对3种不同水力梯度下2种不同尺寸土工袋砌筑排列形成的8种组合结构,分别测试了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在此基础上,在试验区农田排水斗沟上实地修筑了长100m的土工袋砌护沟道边坡的试验段,分别在该土工袋沟段和其上游的草土柳桩砌护沟段布置了两个原位监测试验断面,用以监测不同砌护模式的固坡效果。在整理、分析了所获取的室内外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中对存在软弱夹层边坡极限分析上限解的最新研究成果,根据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排水沟道的特点和具体地质条件,建立了渗流条件下沟底存在流砂地层的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道边坡稳定极限分析上限解的计算模型,利用OptumG2极限分析软件,分别对设置桩和未设置桩两种设计方案的土工袋砌护边坡的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1)选用白色人革基布和黑色丙纶2种土工织物与沟道不同位置的土样的直剪摩擦试验表明,两种织物接触面摩擦系数均随含水率增加而降低;土工袋无侧限抗压试验显示,潮湿状态下土工袋抗压能力比干燥状态好,破坏之前允许发生的变形量也较大,土工袋抗压变形后的经向附加粘聚力大约为18~21kPa、纬向附加粘聚力大约为15~17kPa,有利于抵抗边坡变形破坏。(2)在不同水力梯度下,土工织物反滤性能试验表明,反滤网附近土体局部区域,渗流对土颗粒的稳定性影响较大,在距离反滤网较远的位置,渗流作用对土体结构影响较小,土体基本是稳定的,白色人革基布在水力梯度较低时表现最为显着。(3)不同砌筑方式的土工袋结构体的渗透性能试验显示,水平方向渗透系数大于垂直方向,两个方向上的渗透系数均大于原状土体渗透系数,说明采用土工袋砌护的沟道有利于承泄地下水渗流。(4)布置在同一沟道上土工袋砌护段和草土柳桩砌护段两处原位监测数据显示,草土柳桩砌护断面上的孔隙水压力大于同一深度处土工袋砌护的孔隙水压力值;不同深度处土工袋砌护结构的土压力均表现为中间大、两头小的分布规律。监测发现土工袋不但可以控制边坡土体浸水后的膨胀变形,而且可以避免其因为失去水分而发生贯穿性裂缝。由于土工袋的抗拉伸能力及其约束散体土颗粒的作用,能有效防止因土体冻融引起的过大变形而发生的局部滑塌现象,起到了固坡防滑塌的作用。(5)以试验区土工袋砌护边坡设计方案中有桩支护和无桩支护两种模式为背景,利用极限分析上限解模型,模拟分析渗流条件下沟底存在流砂地层时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道边坡稳定性,结果显示,在不同沟道水位和地下水埋深情况下,有桩支护的土工袋砌护沟道边坡稳定系数均大于无桩支护的土工袋砌护边坡。随沟道水位和地下水埋深构成的水头差的变化,未设置桩的土工袋护坡稳定系数比设置桩的变幅大。综上所述,采用土工袋装技术砌护农田排水沟道固坡防塌效果和承泄田间地下水的排水效果均较好,研究结果可以为宁夏引黄灌区农田沟道治理工程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王微[2](2004)在《公路土工合成材料防排水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工合成材料由于其多样的性能,广泛应用于道路的防排水设施上。有效地利用土工合成材料,不仅有利于满足多种工程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有效利用材料资源,以更低的成本达到更好的效益。 在对目前我国土工合成材料产品的种类、性能、测试方法和指标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论文总结了产品性能参数的变化范围和依据的测试规范,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土工合成材料防排水性能的试验测试方法和主要研究成果的调研,对室内试验进行了精心设计。在多种试验条件下对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能和水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并基于正交设计表L9(33)安排了三个代表影响因素与土工织物淤堵特性参数的正交试验,通过大量室内试验,作者对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指标和水力学指标如渗透系数、梯度比、等效孔径、孔隙率、单位面积量和厚度等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渗透系数与其它指标之间有着良好的相关性。 最后,论文初步提出了土工合成材料的性能分类建议和具体指标值,并给出了对测试方法的改进建议。
唐琳[3](2014)在《拉应变对土工织物孔径特征及反滤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工织物作为反滤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利、土木、港航等领域。土工织物要实现反滤功能,需满足保土、透水、防淤堵三个反滤准则。孔径是土工织物反滤准则的重要参数。由于土工织物纤维多、孔径小、工作状态应变大,其孔径受拉应变影响很大。而土工织物的孔径指标和测试均在未受拉状态下进行,导致实际应用中原本满足孔径指标的织物反滤失效。因此,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测试,研究拉应变T (Tensile)、土工织物孔径特征O (Opening)、及反滤性能F (Filtration)三者的关系。1)建立单/双向拉应变与土工织物孔径特征关系的(T-O)理论模型。针对有纺织物平面二维结构,建立单/双向拉应变下有纺织物单孔模型,根据有纺织物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和拉应变值,分别推导特征孔径(O)及开孔面积率(POA, Percent open area)随单/双向应变变化的理论解;针对无纺织物三维空间结构,基于单向应变下已有两种体系的孔径参数理论解,即佘巍(2011)等效孔径(095)理论解和Rawal(2011)孔径分布曲线(PSD, Pore size distributions)理论解,分别推导不等轴双向应变下无纺织物等效孔径O95bi理论解、及孔径分布曲线PSDbi理论解。2)测试单/双向拉应变与土工织物孔径特征的(T-O)试验关系。通过数字图像法测试单丝条膜有纺织物孔径,在维持拉应变的同时采集图像,定量测试单/双向应变下,有纺织物孔径参数随拉应变的变化规律;通过干筛试验测试单/双向应变下,短纤针刺无纺织物孔径参数随拉应变的变化规律;用拉应变下的土工织物孔径参数理论解预测试验结果,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并得出土工织物孔径参数与拉应变的近似线性关系。3)测试单向拉应变与土工织物反滤性能(T-F)的关系。运用梯度比渗透仪进行淤堵试验,对应反滤设计中透水、保土和防淤堵三个准则,分别测试单向拉应变对透过土工织物的水流速率、漏土量、梯度比的影响。拉应变下的反滤性能试验结果,佐证了孔径随拉应变的变化规律,由此建立了土工织物孔径特征与反滤性能(O-F)的定性关系。4)探讨土工织物泊松比随拉应变的变化规律。通过图像法试验,测试8种有纺及无纺织物泊松比随单向拉应变的变化关系,并与Giroud(2004)提出的可压缩材料和不可压缩材料泊松比变化公式进行对比。
龚明[4](2019)在《无纺土工织物淤堵试验及评价指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纺土工织物具有良好的反滤、排水、隔离、防渗、防护、加固等功能特性,在水库围堰、土石坝、堤防岸坡、减压井等水利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工程实践中,因土工织物淤堵导致反滤、排水功能失效,破坏工程安全稳定的问题屡有发生。因此,本文针对无纺土工织物淤堵相关问题,利用淤堵试验装置进行了多组土工织物渗透淤堵试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探讨了土工织物的淤堵机理及淤堵评价指标等内容;希望能够为土工织物的淤堵研究、工程中的土工织物选型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结论如下:(1)开展了多组土工织物常规渗透淤堵试验,通过梯度比GR、渗透系数kGS以及织物单位体积含土量μ等试验参数,分析研究了土样黏粒含量、织物等效孔径、土样密实程度、水力条件等不同因素对土工织物渗透淤堵特性的影响。(2)开展了多组土工织物长期渗透淤堵试验,通过与常规淤堵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认为常规渗透淤堵试验中将测压管水头及渗流是否稳定,作为判断渗透淤堵试验结束的依据存在一定局限性。(3)通过“颗粒流量对比分析法”,对土工织物不同淤堵类型的形成原因和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结合淤堵试验结果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为后续开展土工织物淤堵机理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4)结合土工织物淤堵机理分析,探讨了土工织物不同淤堵情况与梯度比GR、织物单位体积含土量μ等试验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建议将长期渗透淤堵试验中梯度比GR、织物单位体积含土量μ的大小及变化规律作为土工织物淤堵评价指标。
王微,丁志勇,郭忠印,张海涛,罗强[5](2004)在《无纺土工织物透水与反滤性能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评价目前中国有关土工织物测试规范中规定的试验方法的适用性,对无纺土工织物的透水与反滤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无纺土工织物的物理和水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了其水力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了土类、织物厚度、水力梯度和渗透系数等因素对其反滤性能的影响,初步推荐了对公路土工织物进行分类的指标及数值和其满足滤层要求的设计标准。
王培俊[6](2016)在《引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排水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土地与环境损坏,尤其在我国东部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沉陷导致耕地大量减少、村庄被迫搬迁、失地农民大量增加。由于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沉陷的独有特征,传统的挖深垫浅、煤矸石、粉煤灰充填复垦技术等均不能解决该区域耕地大量减少的现状。利用部分矿区靠近黄河的优势,从黄河挖取泥沙,再通过管道输送到采煤沉陷地进行充填复垦,不仅可以解决采煤沉陷地充填复垦材料短缺的问题,可以复垦出大量耕地,还能解决黄河疏浚泥沙的处理难题,对于保障黄河行洪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国内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研究还未见报到,现有引黄复垦技术均是借鉴黄河滩区放淤改土和固堤的一些经验,存在着“前期充填过程排明水速度太快,导致细粒径泥沙(黏粒和大部分粉粒)大量流失,而充填后期泥沙深层侧向排水慢且效率低,延长了复垦工期”等问题。为此需要开展引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沉沙及排水新工艺研究,为减少充填过程细粒径泥沙流失,加快充填后期饱和泥沙的侧向排水,缩短复垦工期提供科学参考。本文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土地利用工程学、土壤学、农学、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等相关知识,首先选择了距离黄河较近与采煤沉陷地具有相似地貌特征的坑塘涝洼地作为试验区,运用现有引黄充填排水技术对其进行了复垦。分析了复垦后农田的景观特征、土壤剖面及作物产量。从机理上分析了现有引黄充填排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的充填、沉沙、排水工艺,并提出了新工艺设计的关键参数及试验获取流程。接着探讨了复垦条带的尺寸、标高设计方法及条带水面线、泥沙沉降率及淤积厚度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复垦条带充填次数、分次充填间隔时间的内涵及计算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获取的基础参数对案例场地的条带尺寸、充填标高、泥沙沉降率、淤积厚度、分层充填次数及间隔时间进行了理论模拟计算,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值。最后通过土工布等效孔径、垂直渗透系数、淤堵试验及两次室内泥沙充填排水试验筛选出了最佳的排水断面形式和土工布类型,有如下认识。(1)现有引黄充填排水技术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1)充填过程排明水速度太快,导致大量细粒径泥沙(黏粒和大部分粉粒)随排水流失,既淤积周围排水沟渠,又使得沉降在充填区域内的泥沙养分含量降低;(2)充填区域尺寸选择不合理,导致后期泥沙质地调配及平整的工程量增大;(3)充填饱和泥沙后期深层侧向排水慢且效率低,延长了复垦工期。在分析了问题机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引黄充填、沉沙及排水的新工艺,重点是划分条带充填和使用土工布拦沙排水,条带的形状、尺寸、高程、充填方向、次数、间隔时间、排水土工布类型及断面设计等是新工艺的核心。(2)探讨了黄河滩区引黄放淤及灌溉沉沙池尺寸设计相关方法,认为准静水沉降法和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均可用于复垦条带尺寸设计,其中泥沙平均沉速、平均水深及水沙平均流动速度是复垦条带尺寸设计的关键影响因素。利用黄河泥沙粒径试验测得的基础参数,运用两种方法给出了案例场地复垦条带的尺寸设计值。三种假设情景下,利用准静水沉降法计算的条带理论长度为14.6429.28m,修正长度为36.6073.20m,最小理论宽度为0.71.4m,最大宽度为4.513.5m;利用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计算出的条带长度为31.8665.39m,宽度为2.837.65m。在野外应用时,应优先使用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的计算结果。借鉴黄河滩区引黄放淤和煤矸石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标高设计方法,利用黄河泥沙室内固结试验,对引黄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标高进行了设计,结果表明设计充填标高应为设计使用标高的1.274倍。(3)探讨了引黄复垦条带水面线、泥沙沉降率、淤积厚度及复垦条带充填次数、分次充填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1)引黄复垦分层多次充填的充填次数与条带深度和充填泥沙浓度成正比,与泥沙密度成反比。在条带深度为2.0m的情景下,满足设计要求的充填次数为5次。(2)针对案例条带,将其划分为8个计算段,按照水沙初始流速为0.4、0.3和0.2m/s三种情景模拟计算了条带的断面含沙量、分段沉降率、总沉降率、淤积体积及平均淤积厚度。结果表明充填水沙在条带内的初始流速越大,相同时间内泥沙在条带前半部分沉降率和淤积厚度越小,反之,则越大。(3)复垦条带分层多次充填的间隔时间,包括充填时间(t1)、静水沉降时间(t2)、排明水时间(t3)、充填泥沙过饱和水排除时间(t4)和心土回填、平整、压实时间(t5)。传统单面排水情景下,满足施工机械平整泥沙及回填部分心土对泥沙固结度要求(固结度至少需达到75%)的最大固结时间为6175.5天,充填间隔时间为70.585.2天,固结度达到90%时的最大固结时间为100.4124.3天,充填间隔时间为109.9134天。而使用土工布两面排水情景下固结度达到75%时的最大固结时间为15.318.9天,充填间隔时间为17.521.1天,固结度为90%时的最大固结时间为25.131.1天,充填间隔时间为27.333.3天,大大缩短。(4)讨论了用于拦沙排水的土工布的筛选标准,并开展了土工布等效孔径、垂直渗透系数及淤堵试验。结果表明初选的5种土工布均能满足挡土和透水准则,但均不满足防淤堵要求。经过与生产厂家的协商沟通,最终选定了调整纤维直径和增大孔隙率后的针刺无纺250g和300g土工布。(5)利用筛选的土工布,在2013年和2014年开展了2次基于土工布的泥沙充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2013年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土工布的试验处理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排水中的泥沙含量,但是拦截细粒径泥沙方面效果不佳,后期排水效果因试验土工布选择和水分测试仪器及方法存在问题未能达到预期目标。2014年利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250 g和300 g土工布重新开展了该试验,结果如下。(1)三种试验处理排水含沙量存在差异。排水初期,ZT-250和ZT-300处理排水含沙量较大,排水中期和后期,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排水中的含沙量显着降低,其中使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300 g土工布的ZT-300处理效果最好。使用土工布的两种处理的排水含沙量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渐降低,拦沙效果逐渐显现,而对照处理排水含沙量随着试验的进行逐渐增大。(2)排水初期和中期,对照CK的排水中泥沙各个特征粒径均小于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ZT-250和ZT-300,而黏粒含量均高于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排水后期CK的排水泥沙特征粒径与处理ZT-250和ZT-300相当,黏粒含量介于处理ZT-250和ZT-300之间。随着试验的进行,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排水中泥沙的黏粒含量逐渐升高,粉粒含量逐渐降低,而对照处理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使用土工布的两个处理拦沙效果较为稳定。(3)三种处理充填表层泥沙均以砂粒为主。使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300 g土工布的ZT-300处理的表层泥沙粉粒含量最高,使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250 g土工布的ZT-250处理的表层泥沙极细砂粒含量最高。(4)三种处理充填泥沙表层和底层含水量变化存在差异,使用土工布可以加速泥沙中过饱和水的排除,其中使用改进后的针刺无纺250 g土工布的ZT-250处理排水效果最好。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是一项宏大的工程,目前相关技术还不成熟,本文仅对引黄充填、沉沙及排水工艺进行了一些探索,获得了一些认识,但由于条件限制,很多探索仅限于室内试验和理论模拟计算,未来应在野外工程中实测不同尺寸条带、不同水沙初始流速情景下的充填泥沙沉降率与淤积厚度,并与室内理论模拟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次,未来应改用能同时测定不同荷载下泥沙试样压缩量和渗透系数的固结仪,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得到不同荷载下的泥沙固结系数,进而计算得到更为准确的泥沙固结时间。最后,应在野外开展泥沙充填排水试验以进一步验证有关排水断面形式及土工布类型的室内筛选结果。
杜超[7](2010)在《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防排水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土工合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公路的防排水设施中。土工合成材料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够满足多种工程的需要,而且有利于有效利用材料资源,提高工程质量和降低成本以达到更好的经济效果。随着我国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土工合成材料的研究也日益深入,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防排水设计中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公路防排水设施的数量越来越多,大量新产品也在不断出现,而现有的规范标准已在很多方面满足不了新型防排水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要求,因此土工合成材料的防排水性能和应用研究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论文在对目前国内外土工合成材料的产品、性能、指标等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防排水设施中的应用研究情况,并发现一些有待解决的新问题。不断出现的新型复合土工防排水材料的选材方法、性能要求、应用场合、应用型式、施工方法与其排水能力指标的确定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厂家对各种类型的产品分别提供了计算通水量的计算公式,但这些公式缺乏通用性,在实际应用中不方便。论文分析总结了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过滤、排水、防渗方面的应用研究,增加完善了防排水土工合成材料种类、应用场合、应用方式、排水土工合成材料排水能力的计算方法,并初步提出了防排水土工合成材料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为规范的修订提供了参考资料。
刘泽勇[8](2020)在《水力梯度对滑坡俯倾式钻孔排水滤层机械淤堵的影响》文中提出边坡稳定性常常受到降雨入渗影响,及时排除地下水对保证边坡安全至关重要。目前边坡防治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排除地下水技术是钻孔排水技术。钻孔排水为避免土颗粒进入排水管造成堵塞,会在透水管外侧包土工织物,但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在坡体内部水力梯度的影响下,渗流携带土体细颗粒,经过土工织物滤层时,可能在滤层中滞留;且枯水期导致的季节性水位下降,也会对滤层淤堵产生影响。本文通过设计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水力梯度和土质条件对边坡俯倾钻孔排水滤层机械淤堵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水力梯度对排水滤层淤堵有一定影响。水力梯度越大,渗透力影响下渗流携带的土体细颗粒越多,土颗粒大量淤积在土工织物滤层内部和表面,造成滤层淤堵,所以水力梯度越大,越容易造成排水滤层淤堵。(2)停水再启动会对排水滤层淤堵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停水时长越长,土工织物滤层内部和外表面积聚的黏土细颗粒越多,越容易形成泥皮和永久性阻渗凝块,从而导致排水滤层淤堵。(3)根据研究提出解决排水滤层淤堵的工程建议:使排水孔深入地下水位以下足够深度,保证较大部分透水管长期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既降低土工织物滤层的水力梯度,也防止停水间歇造成排水滤层淤堵,同时也避免轻微淤堵影响工程的使用。
李晋骅[9](2015)在《真空预压加固南沙软土过程中排水板淤堵行为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沿海地区淤泥或淤泥质土等软弱土层由于沉积环境的原因,容易形成絮凝状或蜂窝状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性使土层具有高孔隙率及高含水量及高压缩性,导致土层表现为低抗剪强度及低承载力,需要进行地基处理。真空预压联合塑料排水板加固是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然而,在实际工程应用当中,土中的细颗粒会随水流在排水板处逐渐累积产生淤堵,显着影响土层的加固效果,造成工程的工期延长及费用增加。目前我国对于上述影响排水板加固性能的淤堵行为研究甚少,亟需开展对其形成机理及改善方法的探索。本文选取广州南沙地区代表性软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梯度比试验、单井模型试验,模拟排水板在实际工况中产生的淤堵行为。采用不同物理力学性质的排水板滤膜进行试验,以探究滤膜淤堵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指标。利用环境扫描显微镜观察淤堵后的滤膜,以探究在渗透过程中,土颗粒在滤膜中发生淤堵的积累规律及微观机理。通过试验研究发现,排水板的淤堵行为与其外包滤膜孔洞特征有很大关系。滤膜孔径过大时,土中细颗粒将大量迁移至排水板芯板中,造成芯板内淤堵;当孔径过小时,细颗粒将聚集在滤膜表面或内部,造成滤膜处的淤堵。相对于无粘性土而言,除了颗粒堵塞排水板芯板或滤膜孔洞所造成的机械淤堵外,粘性土由于颗粒间的明显的电化学作用,还会在排水板芯板或滤膜纤维上吸附、凝聚,产生微观上的物理化学淤堵行为。当软土为间断级配土或高粘粒含量土时,真空预压法处理很可能会导致排水板芯板内部和滤膜表层分别产生严重的淤堵,应优先考虑其他地基处理方法;真空预压法处理地基有一定的有效加固深度,由于排水板弯曲及淤堵会导致真空负压传递的折损,在高压缩性的软土中其有效加固深度大约在15m18m的范围内。综合上述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针对软土的修正防淤堵准则,以及在真空预压地基处理过程中沿深度方向与淤堵行为相关联的修正砂井固结理论。通过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可知修正砂井固结理论可合理计算真空预压过程中考虑排水板淤堵情况下土层固结的发展趋势及孔压变化规律。同时,提出的准则及理论可为正在建设的广州南沙港三期软基处理工程提供理论指导及试验支撑,并为日后类似沿海地区软土地基处理工程提供了可参考的理论设计参数。
明特[10](2019)在《引黄灌区高含沙水农田非全流过滤装置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宁夏引黄灌区高效节水灌溉中黄河水流量大、含沙量大难以低成本过滤的问题,对引黄高含沙水农田非全流过滤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试验对比的方法,设计了“非饱和土壤水+地埋竖直过滤式(V)”、“非饱和土壤水+地埋水平过滤式(L)”、“非饱和土壤水+辐射井过滤式(R)”、“饱和土壤水+渗水井过滤式(S)”四种不同的非全流过滤装置方案,对以黄河水为水源的高含沙非全流过滤效果进行了较系统的试验研究,为引黄灌区高含沙水农田非全流过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土柱实验得出了在不同水头条件下的试验区土壤入渗规律,得到了适宜农田条件下引黄灌区高含沙水非全流过滤装置试验的最优水头。以试验区引黄灌区唐徕渠渠脚附近农田土壤为入渗对象,设计了 20cm(H20)、57.5cm(H57.5)、95cm(H95)三个不同水头,进行了定水头土柱入渗实验。实验得出:不同水头下湿润锋的运移速度不同,但是都遵循指数为正的幂函数关系规律,由大到小依次为H95>H57.5>H20。累积入渗量和累积入渗率与水头成正比例关系,但是当水头增加到57.5ml继续增加水头时,累积入渗量和累积入渗率的增长速度降低。水分入渗时土壤含水率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迅速上升阶段、缓慢上升阶段、稳定阶段。三种方案渗出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 H95>H57.5>H20,分别为 146.46 ml、258.83ml、305.83ml,H57.5 比 H20 增加 76.72%,H95比H20增加108.81%,但是H95比H57.5出水量仅增加18.16%,说明随着蓄水水头的增大,出水量也相应增大,但当蓄水水头增加到57.cm后继续增加时,出水量增长趋势变小。(2)通过田间试验得出了微灌高含沙水不同非全流过滤装置的过滤效果并筛选出最优方案。设计了“无砂混凝土管+针刺无纺布+石英砂+土壤”的非饱和土壤水“地埋竖直过滤式(V)”、“地埋水平过滤式(L)”、“辐射井过滤式(R)”以及饱和土壤水“渗水井过滤式(S)”四种不同的布管方式,在定水头20cm水头的条件下,对引黄灌区唐徕渠高含沙水进行非全流过滤装置试验,结果表明:四个方案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出水量由大到小依次为S>R>L>V,分别为0.1376m3·(h·m)-1、0.0311 m3·(h·m)-1、0.0227 m3·(h·m)-1、0.0156m3·(h·m)-1,渗水井过滤式为滤水最优方案。当V、L组试验进行到50h,R、S组进行到70h时,滤出水中的含沙量均低于0.4kg/m3,并且随着试验的进行,含沙量有逐渐降低的趋势,最大泥沙粒径为0.112mm,且粒径大于0.1mm的仅占0.077%,能够满足滴灌对水质的要求。综上所述,渗水井过滤式处理采用了防渗漏处理,置换透水性好的沙土为过滤介质,出水量达0.1376m3 ·(h·m)-1,为成本较低、易于推广的最优过滤装置方案。
二、无纺土工织物的水力性能试验研究及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纺土工织物的水力性能试验研究及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道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工袋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土的渗透性研究现状 |
1.2.3 边坡稳定分析研究现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土工袋加筋原理及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
2.1 概述 |
2.2 土工袋加筋原理 |
2.3 排水沟边坡土直剪及与土工织物界面摩擦试验 |
2.3.1 试验概述及试验仪器 |
2.3.2 直剪试验土壤及试验步骤 |
2.3.3 界面摩擦试验土工织物及试验步骤 |
2.3.4 边坡不同位置土的直剪试验结果 |
2.3.5 土工织物与土的界面摩擦试验结果 |
2.4 土工袋无侧限抗压试验 |
2.4.1 试验步骤 |
2.4.2 试验结果分析 |
2.4.3 土工袋的变形强度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工袋材反滤性和土工袋结构渗透试验研究 |
3.1 概述 |
3.2 土工袋材的反滤性试验 |
3.2.1 土工织物反滤机理 |
3.2.2 土工织物反滤准则 |
3.2.3 土-土工织物系统反滤性试验概况 |
3.2.4 试验材料 |
3.2.5 试验仪器与试验步骤 |
3.2.6 各土层渗透系数变化 |
3.2.7 土-织物系统渗透系数变化 |
3.2.8 梯度比GR变化 |
3.2.9 织物含土量与漏土量变化 |
3.3 土工袋不同砌筑结构渗透试验 |
3.3.1 试验材料 |
3.3.2 试验仪器与试验步骤 |
3.3.3 土工袋墙体垂直方向渗透系数测定 |
3.3.4 土工袋墙体水平方向渗透系数测定 |
3.3.5 土层-土工袋护坡的等效渗透系数计算 |
3.3.6 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渗透系数影响因素 |
3.3.7 反滤层的设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工袋护坡原位监测试验 |
4.1 概述 |
4.2 项目区沟道基本概况 |
4.2.1 试验区地理位置 |
4.2.2 试验区气候条件 |
4.2.3 试验区地形、地貌及土壤 |
4.3 试验段沟道断面型式 |
4.4 土工袋铺砌结构型式 |
4.4.1 无桩支挡基础土工袋砌护 |
4.4.2 木桩支挡基础土工袋砌护 |
4.5 示范砌护段施工 |
4.5.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4.5.2 施工工艺流程 |
4.5.3 土工袋的铺设与连接要求 |
4.6 原型监测试验 |
4.6.1 试验监测内容及方法 |
4.6.2 仪器布置 |
4.7 试验监测结果分析 |
4.7.1 孔隙水压力与地下水位埋深、沟道水位变化规律 |
4.7.2 沟道边坡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 |
4.7.3 砌护面不同位置坡体土压力变化规律 |
4.7.4 边坡不同位置位移变化规律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软弱地层土工袋边坡稳定分析上限解 |
5.1 概述 |
5.2 极限分析基本理论 |
5.2.1 屈服准则 |
5.2.2 流动法则 |
5.2.3 虚功原理 |
5.2.4 上下限定理 |
5.3 含软弱地层的土工袋边坡稳定分析上限解 |
5.3.1 沟底未设置木桩的土工袋砌护边坡稳定分析上限解 |
5.3.2 沟底设置木桩支护的土工袋砌护边坡稳定分析上限解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道边坡稳定性分析 |
6.1 概述 |
6.2 基于极限平衡法的坡顶含裂隙的沟坡稳定性分析 |
6.2.1 计算模型 |
6.2.2 计算结果分析 |
6.3 基于极限分析上限解的含流砂层沟坡稳定性模拟计算 |
6.3.1 稳定系数计算方法 |
6.3.2 构建土工袋边坡未设置桩和设置桩方案数值计算模型 |
6.3.3 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防排水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目标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4 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防排水中的功能与应用 |
1.5 国内土工合成材料的现状 |
2 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防排水中的性能测试研究 |
2.1 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和一般性能 |
2.2 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工程性能 |
2.3 土工合成材料性能的主要测试方法 |
2.4 土工合成材料性能的试验测试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土工合成材料防排水性能的设计参数及指标 |
3.1 各测试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3.2 土工合成材料的分类建议及指标 |
3.3 设计参数的取值与建议 |
4 结论 |
4.1 研究总结 |
4.2 试验方法改进建议 |
参考文献 |
(3)拉应变对土工织物孔径特征及反滤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工程应用 |
1.2 土工织物分类及制造工艺 |
1.2.1 有纺土工织物 |
1.2.2 无纺土工织物 |
1.3 土工织物反滤性能及反滤准则 |
1.3.1 土工织物反滤机理 |
1.3.2 土工织物反滤性能应用 |
1.3.3 反滤性能及其与孔径参数的关系 |
1.4 土工织物孔径测试方法及比较 |
1.5 拉伸对土工织物孔径影响的研究现状 |
1.5.1 试验研究 |
1.5.2 理论研究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2 单向拉应变对有纺织物孔径影响 |
2.1 引言 |
2.2 有纺织物单孔模型 |
2.2.1 条件假设 |
2.2.2 单孔模型 |
2.2.3 单向应变下开孔面积率(POA)理论解 |
2.2.4 单向应变下孔径理论解 |
2.3 图像法试验 |
2.3.1 试验材料 |
2.3.2 图像采集 |
2.3.3 数字图像法原理 |
2.4 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 |
2.4.1 开孔面积率(POA) |
2.4.2 孔径形态变化 |
2.4.3 孔径分布曲线 |
2.4.4 特征孔径 |
2.4.5 理论孔径与图像法对比 |
2.5 小结 |
3 双向拉应变对有纺织物孔径影响 |
3.1 引言 |
3.2 双向拉应变下有纺织物孔径理论解 |
3.2.1 有纺织物双向拉伸单孔模型 |
3.2.2 开孔面积率(POA)理论解 |
3.2.3 孔径理论解 |
3.3 图像法测试 |
3.3.1 图像采集 |
3.3.2 数字图像法处理 |
3.4 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 |
3.4.1 开孔面积率(POA) |
3.4.2 孔径分布曲线 |
3.4.3 特征孔径 |
3.5 单向与双向拉伸结果对比 |
3.6 现有试验结果矛盾分析 |
3.7 小结 |
4 单向拉应变对无纺织物孔径影响 |
4.1 引言 |
4.2 无纺织物微观结构 |
4.3 现有无纺织物孔径理论公式 |
4.3.1 单向拉应变对095的影响理论——Giroud体系 |
4.3.2 单向拉应变对孔径分布曲线的影响理论——Rawal体系 |
4.4 单向拉伸干筛试验 |
4.4.1 试验设备及材料 |
4.4.2 试验步骤 |
4.4.3 试验结果 |
4.5 单向干筛试验值与理论比较 |
4.5.1 佘巍O_(95)解与干筛试验对比 |
4.5.2 佘巍O_(95)解与Rawal图像法试验结果对比 |
4.5.3 Rawal理论解与干筛试验结果对比 |
4.5.4 对比佘巍O_(95)解与Rawal理论解对单向应变下孔径的预测 |
4.6 小结 |
5 双向拉应变对无纺织物孔径影响 |
5.1 引言 |
5.2 双向应变O_(95)~(bi)公式推导 |
5.3 双向应变孔径分布曲线PSD~(bi)公式推导 |
5.4 双向拉伸干筛试验 |
5.4.1 干筛试验结果 |
5.4.2 双向应变等效孔径O_(95)~(bi)理论与干筛试验对比 |
5.4.3 双向应变孔径分布曲线PSD~(bi)理论解与干筛试验对比 |
5.4.4 对比O_(95)~(bi)与PSD~(bi)的孔径预测 |
5.5 单向与双向拉伸对无纺织物孔径影响对比 |
5.6 小结 |
6 拉应变对土工织物反滤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淤堵试验 |
6.2.1 梯度比渗透仪 |
6.2.2 试验材料 |
6.2.3 试验步骤 |
6.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拉应变对透水性能影响 |
6.3.2 拉应变对保土性能影响 |
6.3.3 拉应变对防淤堵性能影响 |
6.4 小结 |
7 土工织物泊松比与拉应变关系的探索 |
7.1 引言 |
7.2 土工织物泊松比研究现状 |
7.3 图像法测试泊松比 |
7.3.1 试验材料 |
7.3.2 试验方法 |
7.3.3 试验现象 |
7.3.4 试验结果 |
7.4 Giroud理论与试验对比 |
7.5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历届博士学位论文 |
(4)无纺土工织物淤堵试验及评价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土工织物淤堵研究现状 |
1.2.1 土工织物主要淤堵类型 |
1.2.2 土工织物淤堵试验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反滤层设计准则对比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淤堵试验方案 |
2.1 淤堵试验方案 |
2.1.1 试验方案设计 |
2.1.2 试验具体分组 |
2.2 淤堵试验装置 |
2.3 淤堵试验操作 |
2.3.1 试验前期准备 |
2.3.2 淤堵试验操作 |
2.3.3 试验数据处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淤堵试验研究 |
3.1 淤堵试验结果 |
3.2 淤堵试验分析 |
3.2.1 织物等效孔径的影响分析 |
3.2.2 土样黏粒含量的影响分析 |
3.2.3 土样密实程度的影响分析 |
3.2.4 水力条件的影响分析 |
3.2.5 长期渗透淤堵试验分析 |
3.2.6 土工织物滤土情况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淤堵机理及评价指标研究 |
4.1 淤堵机理研究 |
4.1.1 条件假设 |
4.1.2 分析与验证 |
4.2 淤堵评价指标研究 |
4.2.1 梯度比指标 |
4.2.2 单位体积含土量指标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5)无纺土工织物透水与反滤性能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试验材料 |
2 试验方法 |
2.1 透水性能试验方法[1] |
2.2 反滤性能试验方法[2] |
3 透水性能试验分析 |
3.1 垂直渗透系数—水力梯度关系试验 |
3.2 透水性能参数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1 试验结果 |
3.2.2 垂直渗透系数—织物铺置层数关系分析 |
3.2.3 透水性能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4 反滤性能试验分析 |
4.1 热熔土工织物淤堵试验结果及分析 |
4.1.1 正交试验设计[4] |
4.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 针刺土工织物淤堵试验结果及分析 |
4.2.1 试验设计[4] |
4.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 结 语 |
(6)引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排水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高潜水位平原矿区采煤沉陷现状及危害 |
1.1.2 现有复垦技术特点及不足 |
1.1.3 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可行性及优势 |
1.2 引黄充填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黄河滩区引黄放淤研究 |
1.2.2 引黄灌渠清淤泥沙危害及农田化研究 |
1.2.3 采煤沉陷地引黄充填复垦工艺研究 |
1.2.4 采煤沉陷地引黄充填排水工艺研究 |
1.3 引黄充填技术仍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5 小结 |
2 引黄充填沉沙排水新工艺设计及关键参数 |
2.1 研究场地概况 |
2.2 现有充填沉沙排水工艺存在的问题及机理分析 |
2.2.1 现有引黄河泥沙充填复垦采煤沉陷地的技术工艺 |
2.2.2 引黄充填复垦景观、土壤剖面及作物产量分析 |
2.2.3 存在的问题及机理分析 |
2.3 引黄充填沉沙排水新工艺设计 |
2.3.1 确定采煤沉陷地边界、沉陷深度、容积,计算需沙量 |
2.3.2 排走积水,划分条带 |
2.3.3 确定充填条带形状、尺寸 |
2.3.4 表土及部分心土剥离、堆放 |
2.3.5 水沙充填方向、次数 |
2.3.6 利用土工布侧向加速排走泥沙中的过饱和水 |
2.3.7 泥沙固结及平整 |
2.3.8 表土及心土回填覆盖,平整形成复垦农田 |
2.4 引黄充填沉沙排水新工艺设计的关键参数获取流程 |
2.5 小结 |
3 引黄充填复垦条带尺寸及标高设计 |
3.1 引黄充填复垦条带尺寸设计方法及影响因素 |
3.1.1 准静水沉降法 |
3.1.2 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 |
3.2 引黄复垦条带充填标高设计方法及影响因素 |
3.3 案例场地引黄充填复垦条带尺寸设计 |
3.3.1 黄河泥沙粒径分布测试试验 |
3.3.2 准静水沉降法在复垦条带尺寸设计中的应用 |
3.3.3 一度流超饱和输沙法在复垦条带尺寸设计中的应用 |
3.4 案例场地引黄复垦条带充填标高设计 |
3.4.1 黄河泥沙固结试验 |
3.4.2 复垦条带高程设计 |
3.5 小结 |
4 引黄复垦条带充填次数及间隔时间 |
4.1 引黄充填复垦条带水面线、沉降率和淤积计算方法 |
4.1.1 水面线计算 |
4.1.2 沉降率计算 |
4.1.3 淤积计算 |
4.2 引黄复垦条带分层充填次数及复垦间隔时间 |
4.2.1 引黄充填复垦次数 |
4.2.2 引黄分层多次充填复垦间隔时间 |
4.3 计算方法在案例场地的应用 |
4.3.1 引黄充填复垦次数 |
4.3.2 不同情景下的引黄充填复垦条带泥沙沉降率、淤积厚度 |
4.3.3 不同情景下的引黄分层多次充填复垦间隔时间 |
4.4 小结 |
5 用于引黄充填拦沙排水土工布的试验筛选 |
5.1 筛选标准 |
5.1.1 保土性 |
5.1.2 透水性 |
5.1.3 防堵性 |
5.2 土工布等效孔径试验 |
5.2.1 试验目的 |
5.2.2 材料与方法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黄河泥沙渗透试验 |
5.3.1 试验目的 |
5.3.2 材料与方法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土工布垂直渗透系数试验 |
5.4.1 试验目的 |
5.4.2 材料与方法 |
5.4.3 结果与讨论 |
5.5 土工布室内淤堵试验 |
5.5.1 试验目的 |
5.5.2 材料与方法 |
5.5.3 结果与讨论 |
5.6 综合筛选结果 |
5.7 小结 |
6 引黄充填复垦中土工布排水拦沙效果的室内模拟试验 |
6.1 引言 |
6.2 2013年基于土工布的充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分析 |
6.3 2014年基于土工布的充填排水室内模拟试验 |
6.3.1 材料与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3.3 结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授权专利 |
在学期间参加科研项目 |
主要获奖 |
(7)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防排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及作用 |
1.2.1 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 |
1.2.2 土工合成材料的作用 |
1.2.3 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方式和技术要求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有待解决的问题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目标 |
1.5.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2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过滤设计中的应用 |
2.1 概述 |
2.1.1 过滤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现状 |
2.1.2 过滤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场合和方式 |
2.2 过滤土工合成材料 |
2.2.1 织造土工织物 |
2.2.2 非织造土工织物 |
2.3 过滤的作用机理 |
2.3.1 无黏性土单向渗流 |
2.3.2 黏性土中的渗流 |
2.3.3 淤堵 |
2.3.4 过滤机理总结 |
2.4 过滤准则 |
2.4.1 挡土准则 |
2.4.2 渗透准则 |
2.4.3 淤堵准则 |
2.4.4 各家过滤准则汇总对比 |
2.5 过滤材料的选择 |
2.5.1 织造土工织物 |
2.5.2 非织造土工织物 |
2.6 施工要点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
3.1 概述 |
3.2 公路排水设施类型 |
3.2.1 地下排水 |
3.2.2 路界排水 |
3.2.3 路面内部排水与排水基层路面 |
3.2.4 中央分隔带排水 |
3.2.5 边坡防护与支挡结构排水 |
3.3 排水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和应用方式 |
3.3.1 排水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 |
3.3.2 排水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方式 |
3.4 排水材料的渗透性 |
3.5 排水设计计算 |
3.5.1 路基内部排水 |
3.5.2 软土地基的垂直排水 |
3.5.3 地基表面的水平排水 |
3.5.4 地下排水 |
3.5.5 排水土工材料通水量计算 |
3.6 排水材料选择 |
3.7 施工要点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防渗设计中的应用 |
4.1 概述 |
4.1.1 防渗土工合成材料的发展现状 |
4.1.2 防渗土工合成材料应用场合与方式 |
4.2 土工合成防渗材料 |
4.2.1 土工膜 |
4.2.2 复合土工膜 |
4.2.3 土工合成材料膨润土垫 |
4.2.4 复合土工防渗材料 |
4.3 防渗结构 |
4.3.1 防护层和上垫层 |
4.3.2 支持层和下垫层 |
4.3.3 排水、排气设施 |
4.3.4 防渗结构类型及防渗结构选择 |
4.4 防渗材料的选择 |
4.5 施工要点 |
4.5.1 防渗土工合成材料的拼接方法 |
4.5.2 检验方法 |
4.5.3 铺设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8)水力梯度对滑坡俯倾式钻孔排水滤层机械淤堵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滑坡综合治理研究现状 |
1.3 滑坡排水防治研究现状 |
1.3.1 常用表里排水方法 |
1.3.2 新型排水方法 |
1.4 边坡钻孔排水研究现状 |
1.5 边坡钻孔排水淤堵研究进展 |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论文创新点 |
2 钻孔排水排水孔淤堵机理 |
2.1 淤堵特征及机理 |
2.1.1 化学生物淤堵 |
2.1.2 物理机械淤堵 |
2.2 钻孔排水淤堵原因及防治 |
2.2.1 钻孔排水淤堵原因 |
2.2.2 钻孔排水淤堵防治 |
2.3 钻孔排水滤层机械淤堵防治 |
2.4 本章小结 |
3 水力梯度对滤层机械淤堵的影响 |
3.1 试验内容及方案 |
3.1.1 研究内容 |
3.1.2 试验方案 |
3.2 试验设备及材料 |
3.2.1 试验设备 |
3.2.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试验初期排水不稳定阶段的排水状况 |
3.3.2 不同水力梯度对粉砂排水淤堵影响 |
3.3.3 不同水力梯度对碎石土排水淤堵影响 |
3.3.4 不同水力梯度对黏土排水淤堵影响 |
3.3.5 不同水力梯度对淤泥质土排水淤堵影响 |
3.3.6 排水滤层淤堵形成和发展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4 停水再启动对滤层机械淤堵的影响 |
4.1 试验内容及方案 |
4.1.1 研究内容 |
4.1.2 试验方案 |
4.2 试验结果分析 |
4.2.1 停水7天对黏土排水淤堵影响 |
4.2.2 停水30天对黏土排水淤堵影响 |
4.2.3 停水再启动排水滤层细颗粒淤积情况 |
4.2.4 排水滤层淤堵防治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筒历 |
(9)真空预压加固南沙软土过程中排水板淤堵行为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发展历程及现状 |
1.2.1 淤堵行为试验探究的发展及现状 |
1.2.2 防淤堵准则的发展及现状 |
1.2.3 地基处理中排水板淤堵行为的相关研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南沙软土宏微观土性分析研究 |
2.1 引言 |
2.2 南沙软土的地质成因及分布规律 |
2.3 土的物理性质 |
2.3.1 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 |
2.3.2 试验结果分析 |
2.4 土的力学性质 |
2.4.1 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 |
2.4.2 试验结果分析 |
2.5 土的渗透固结性能 |
2.5.1 土的渗透特性 |
2.5.2 土的固结特性 |
2.6 土的微观结构试验研究 |
2.6.1 土的矿物分析 |
2.6.2 土的微观结构 |
2.6.3 土的元素组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排水板及其滤膜物理力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排水板的选取 |
3.2.1 芯板的常见类型 |
3.2.2 滤膜的常见类型 |
3.2.3 排水板的整体性能类型 |
3.2.4 试验排水板的选择 |
3.3 排水板芯板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
3.3.1 芯板的物理性能 |
3.3.2 芯板的力学性能 |
3.4 排水板滤膜物理力学性能分析 |
3.4.1 滤膜的物理性能 |
3.4.2 滤膜的力学性能 |
3.5 滤膜的孔洞特征及渗透性 |
3.5.1 滤膜的孔洞特征 |
3.5.2 滤膜的渗透性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排水板淤堵行为室内试验 |
4.1 引言 |
4.2 排水板芯板淤堵行为研究 |
4.2.1 芯板中土颗粒的运动模式 |
4.2.2 弯曲排水板的淤堵机理 |
4.2.3 不同弯曲程度的排水板通水量试验 |
4.2.4 试验排水板淤堵的可能性 |
4.3 排水板滤膜淤堵行为研究 |
4.3.1 滤膜的保土机理 |
4.3.2 滤膜的淤堵机理 |
4.3.3 不同孔洞特征滤膜的淤堵试验 |
4.4 排水板单井模型试验 |
4.4.1 试验介绍 |
4.4.2 排水板的选择 |
4.4.3 试验进程监测 |
4.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5 单井模型试验滤膜淤堵的微观研究 |
4.5 防淤堵准则的提出 |
4.5.1 试验土样的保土准则 |
4.5.2 试验土样的防淤堵准则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淤堵行为的修正砂井固结理论 |
5.1 引言 |
5.2 一维固结理论的推导 |
5.3 准三维固结理论的推导 |
5.4 砂井固结理论的推导及求解 |
5.4.1 砂井固结微分方程 |
5.4.2 单井模型边界条件下的求解 |
5.4.3 固结理论的修正及试验结果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引黄灌区高含沙水农田非全流过滤装置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含沙水全流过滤研究进展 |
1.2.2 含沙水非全流过滤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区基本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象情况 |
2.4 社会与经济 |
2.4.1 社会状况 |
2.4.2 经济状况 |
第三章 不同水头农田土壤土柱入渗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设计 |
3.2.2 实验测试内容及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湿润锋运移情况分析 |
3.3.2 累积入渗量、累积入渗率情况分析 |
3.3.3 土壤含水率情况分析 |
3.3.4 渗出水量情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黄灌区高含沙水非全流过滤装置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试验测试内容及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规格针刺无纺布拦沙效果分析 |
4.3.2 泥沙颗粒运移情况分析 |
4.3.3 非全流过滤土壤含水率变化情况分析 |
4.3.4 滤水管内累积入渗量、累积入渗率分析 |
4.3.5 滤出水量、含沙率以及水中泥沙颗粒粒径分布情况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1.1 不同水头农田土壤土柱入渗实验研究 |
5.1.2 基于农田条件下的不同非全流装置过滤试验效果研究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无纺土工织物的水力性能试验研究及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工袋砌护农田排水沟道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周波. 宁夏大学, 2019(02)
- [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防排水性能研究[D]. 王微. 东北林业大学, 2004(04)
- [3]拉应变对土工织物孔径特征及反滤性能影响的研究[D]. 唐琳. 浙江大学, 2014(12)
- [4]无纺土工织物淤堵试验及评价指标研究[D]. 龚明.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5]无纺土工织物透水与反滤性能的试验研究[J]. 王微,丁志勇,郭忠印,张海涛,罗强. 中国公路学报, 2004(03)
- [6]引黄河泥沙复垦采煤沉陷地的充填排水技术研究[D]. 王培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6(02)
- [7]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防排水中的应用研究[D]. 杜超. 重庆交通大学, 2010(12)
- [8]水力梯度对滑坡俯倾式钻孔排水滤层机械淤堵的影响[D]. 刘泽勇. 浙江大学, 2020(02)
- [9]真空预压加固南沙软土过程中排水板淤堵行为试验研究[D]. 李晋骅.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10]引黄灌区高含沙水农田非全流过滤装置试验研究[D]. 明特. 宁夏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