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苏联制定2005航天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蔺陆洲[1](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张辉[2](2010)在《国际政治视野下的太空合作》文中提出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进入太空领域并拥有自己的空间设备,航天技术及活动给人类带来的利益也越来越大。但是鉴于开发太空所需耗费的巨大资源、金钱和技术力量,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单独完成,国际太空合作成为必然的选择和发展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参与国际太空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和发展上的利益更是不言而喻的。此外,由于太空领域的独特性质,有效的国际太空合作对于维护国际安全与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轴、对于促进全球治理和推动区域一体化、对于服务于全人类的共同利益等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然而,纵观太空史的发展可以发现,国际太空合作的进行并不是一番风顺的,而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伴随着国际太空竞争而时起时伏。这与世界各国对太空合作的需求是很不相符的。其原因就在于各国开发利用太空的行为,无非是人类社会地面活动在外层空间的延伸。因此,太空领域的国家互动同样发生着我们在国际政治进程中所经历的一切:权力与利益之争、意识形态冲突、民族主义、不平等,国家安全问题,南北问题,合作与一体化,援助与制裁等。太空时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政治时代,国家用什么样的思想和理论来指导它们的行动以处理国际太空的事务,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国际太空体系的格局,并影响国际社会的未来发展方向。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视角来看,太空问题是安全问题,涉及的主要是太空竞争、大国争霸、以及以权力为核心的体系变迁等内容,尽管现实主义承认太空合作的存在,但认为这种合作是极为有限的。因此在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冷战时期,太空政治的主题是竞争而不是合作。自由主义理论认为合作是太空体系发展的趋势,对国际太空机制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更关注进程性因素,认为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经验、价值体系、国内政治经济结构,对于航天政策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国际政治社会学视角下的国际太空体系,则是由持有不同观念、思想、文化价值观并遵循不同模式行为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通过相互之间的互动共同构建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国际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当代太空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其所带来的不平等后果和现状,能够一针见血地阐明国际太空合作和国际太空机制“平等”原则的不现实性。总体上来说,影响国际太空合作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五个:(太空)实力、利益、认同、国际环境和国际机制。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并相互作用,其中实力是合作的基础;利益是决定性的动力;国际环境和认同是关键性的制约因素,是重要的干预变量,因为二者决定利益内容的变化方向,它们有时使利益要素促进合作,有时使利益要素阻碍合作;稳定良好的机制能够促进并推动国际太空合作的发展。然而,它们并非都同时发挥同等的效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合作领域、依据不同合作伙伴,某些因素可能起到主导作用。人类太空活动的现实充分验证了这些理论。1957年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但从1957年到1969年间,太空合作除了在基本原则以及一些基础科学领域外,几乎没有取得有实质意义的合作成果。实力、利益、认同的原则无疑是太空时代初期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冷战的国际环境对于当时国际太空合作的成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格局发生变化,美苏争霸呈现新态势,国际太空体系多级化初露端倪:美苏调整太空战略,两国之间逐渐展开实质性的航天合作,并深化同各自阵营内部的合作;一体化进程推动欧洲国家创建了世界上首个政府间国际太空合作组织——欧空局;发展中国家也逐渐开始从整体上关注自己在太空体系的利益。90年代后,自由主义的新趋势推动国际太空合作大规模纵深发展,经济因素以及对经济利益的诉求在国际太空合作中起到更大作用,太空商业化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太空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传统航天强国之间的合作不断深化之外,许多新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广泛地参与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太空合作,合作的主体更多元化。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走独立自主发展与参与国际合作并重的航天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在太空领域,国际社会经过近60年的共同努力,逐渐建立了一套协调和维护世界各国太空活动的利益、促国际合作、维护太空秩序的国际机制。总之,国际太空互动历来是竞争与合作并存,但时代的发展需要国际太空合作不断加强,其途径是:推动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型国家对国际太空合作的广泛、深入的参与,从整体上提高世界各国的太空实力;塑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培育积极的认同观念;完善国际太空机制的建设;强化联合国在国际太空合作中的作用。在具体推动与相关国家的太空合作时,遵循从初级领域入手,向高级领域发展的步骤;采取多渠道、多层次的合作方式。
张杨[3](2005)在《冷战与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1945—196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个世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为重大的事件之一是苏联发射了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而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太空时代”。“太空时代”的到来不仅深刻影响了各国人民的生产、生活与思想观念,影响了民族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国际关系的演变,更因其与上个世纪特殊的国际关系形态――冷战――相结合,转而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外层空间强国之一的美国,其外空决策受冷战国际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最为深广。冷战,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还有苏联以及其它大国)外层空间政策发展的轨迹,反过来,“太空时代”的到来,空间大国外空政策的执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冷战的深度和广度,甚至促成了冷战形态的质变。本文利用美国政府的大量原始解密档案并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试图追溯从杜鲁门政府到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外层空间政策发展演变的轨迹,从而揭示冷战对美国外空决策的巨大影响,以及作为双向互动的结果,美国的外层空间决策又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影响了冷战的进程。由于外层空间在当代政治、经济、军事领域扮演着愈益重要的角色,更由于作为空间强国之一的美国至今仍保有冷战思维,因而厘清美国政府外层空间政策的发展脉络,探究美国政府外空决策的本质和动机,有助于包括中国在内其它致力于外空发展的国家应时而动,寻找本国外层空间发展的最好方式和策略。本文在综合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理论和政治心理学等学说理论的基础上,对来源广泛的美国政府解密文件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分析,最终试图说明问题如下:(1)受冷战国际关系的影响,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从一开始就成为东西方两大集团冷战威信竞争、军事实力竞争和政治利益竞争的产物,冷战本身也因此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质变;(2)美国决策者制定外层空间政策的心理动因是根源于“过度威胁预期”和“记忆恐惧”的冷战认知,并最终导致冷战中对潜在对手的“过度防御心理”;(3)在进入“太空时代”甚至在此之前,美国政府已经怀有为美国的“绝对安全”和“最大利益”而控制外层空间这一“最后的高边疆”的战略考虑,并且这一“高边疆”战略在后冷战时代继续得到加强。
张弛[4](2011)在《冷战中的美苏载人登月竞赛》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苏两国政府在冷战的特殊背景下,进行了以载人登月为目的的太空争夺战。逢二战结束以来,伴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以空间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领域逐步成为美苏两国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美国和苏联在尽量避免直接对抗的情况下,利用各种方式来宣传各自政治制度的优越性,以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争夺。美苏两国在进行了卫星发射和载人航天技术方面的竞赛后,又不惜投入大量的物力与人力进行载人登月竞赛,企图通过科技竞争来争夺冷战的主动权。而这场惊心动魄的登月角逐,不但加速了航天技术的发展,也对处于冷战中的美苏两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导致美苏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变革。本文以美苏冷战的背景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历史文献和科技文献的解读,来详细描述美苏载人登月竞赛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并对美苏登月竞赛的成败得失做出了客观的分析和总结,从而展现出航天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之间微妙而又复杂的特殊联系。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前言、正文和结语。前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而正文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了在太空竞赛初期,苏联在卫星发射技术和空间载人技术方面所取得的优势,并系统分析了苏联取得领先地位的原因。第二部分则着重介绍了艾森豪威尔时期的美国太空政策,以及美国民众对于苏联太空成就的态度,通过对艾森豪威尔政府太空政策的分析,来诠释美国应对苏联挑战的复杂心态。第二章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美国总统肯尼迪决策阿波罗计划的历史经过,并对肯尼迪的真实动机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第二部分则重在叙述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对待苏联登月计划的决策问题,并且深入分析了苏联登月计划推迟出台的原因。第三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展现了美国阿波罗计划历经波折,最终实现载人登月的历史壮举,并对尼克松终止阿波罗计划的原因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二部分则主要描述了美苏两国在登月竞赛中明争暗斗的历史过程,并对苏联载人登月工程失败的具体经过和结果进行了研究。最后一部分则主要介绍了美苏两国为了结束登月竞赛,缓和两国的紧张关系,所进行的初次合作尝试——联盟19号与阿波罗18号的首次太空对接,以及这一合作的历史意义之所在。第四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苏联载人登月工程失败的主要原因并非单纯的技术因素,而是由政治因素所造成的政策失误导致的。而苏联载人登月工程的失败,最终影响了冷战的历史进程。第二部分则重点分析了美国在载人登月竞赛中的得与失,以及美苏登月竞赛对当今世界发展的启示。最后是结语部分,归纳总结了美苏两国所进行的登月竞赛对冷战进程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刘欣[5](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江秋丽[6](2015)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研究》文中认为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原因,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俄罗斯是哈萨克斯坦对外战略中的优先发展方向之一,哈萨克斯坦的能源通过俄罗斯的运输线路进入到世界市场;哈萨克斯坦对俄罗斯而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哈萨克斯坦拥有强大的资源潜力、里海优势和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在哈萨克斯坦居住着有超过400万的俄罗斯侨民。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有利于促进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关系的发展是后苏联空间国家间合作发展最成功的范例之一。俄哈双方的合作是建立在稳固的法律基础之上,有超过200个双边合作条约和协议。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协议是,1992年5月25日签署的《俄罗斯联邦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以及1998年7月6日签署的《俄罗斯联邦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永久友好和面向21世纪同盟关系的宣言》。双方在长久的历史传统、紧密的经济和文化联系基础上进行了全方位的合作本文以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合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政治、经济、军事安全和人文领域的合作,探讨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存在的制约因素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分为序言、正文六章和结语等共八个部分。序言部分说明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论文的结构和内容。第一章阐述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合作的必要性。本章分析了中亚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意义,论述了哈萨克斯坦与俄罗斯之间的合作是双方对外政治、经济和军事战略的优先方向。第二章分析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之间的政治合作。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政治合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政治关系的探索阶段,双边战略伙伴关系确立阶段和双边战略伙伴关系扩大和深化阶段。第三章论述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经济领域的合作。本章首先分析了双方在贸易领域的合作,指出哈萨克斯坦是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俄罗斯也是哈萨克斯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在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贸易中,俄哈稳居首位,两国的贸易额不断增长;其次研究了双边在边境贸易领域和能源领域的合作。边境贸易是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之间贸易合作的主要形式,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在石油天然气、核能和电力能源领域的合作规模日益扩大。第四章探讨了双方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本章在分析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所面临的安全方面威胁的基础上,指出双方在军事安全领域合作的具体内容。双方在加强国家和地区安全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毒品交易和非法移民等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第五章阐述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人文科技领域的合作。本章首先分析了双方在文化领域的合作,合作经历了初级阶段、合作扩大和深化阶段,双边人文领域的合作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其次分析了双方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合作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领域;最后分析了双方在科技领域的合作,重点分析了双方在生物和纳米技术领域、航空航天领域的合作。双方在航空领域的合作不断发展,在共同使用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方面进行了紧密的合作。第六章主要探讨了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合作的前景。本章首先指出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阐述了影响双边合作的大国因素,主要分析了中国与美国对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合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两国合作的未来趋势。结语在对前文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对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合作前景进行展望,认为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合作一直都是后苏联空间国家间合作的最稳定和最亲密的典范。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文领域的合作将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在合作过程出现了一定的分歧,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两国战略同盟伙伴关系将继续深化。
钱路波[7](2018)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市场经济理论是人类对实际经济生活中关于市场机制和市场组织结构等客观关系和实际作用的一种理论抽象。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就如何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市场及市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这一中心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条主线。因此,学界有必要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如何认识、运用、发展市场经济进行系统性的梳理研究,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结合,使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崭新面貌在21世纪中更加发展完善。论文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从生产方式的客观实践出发,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寻求实践总结和理论跃升。首先,在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对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思想渊源开篇,着重分析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论述与评价。随后,论文分别从实践、理论、时代、特色四个维度,分别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从实践维度来看,中国以市场化为方向的经济改革,大致经历了历史前奏、起步试验、初步进展、持续推进、逐步完善、以及全面深化等历史阶段,尤其是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等经济实践,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空间。从理论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成就主要表现在: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市场决定论、宏观调控模式和“五大发展理念”,并从经济基础、分配制度、服务目的、社会矛盾、上层建筑等方面,形成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从时代维度看,中国市场经济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既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特色维度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不是遵循市场原教旨主义,简单地复制所谓西方标准化的市场经济模式,而是根据本国国情,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进行了制度选择与安排,使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经济的具体情况相契合,避免了那种强制性的制度移植输入和制度外部依附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基于上述理论和现实的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范式,归纳总结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基本特征。最后,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提出了深化基本经济制度改革、推进产权制度的发展完善、加快完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为建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力供能。
杨松锟[8](2015)在《航天器运载工具的发展历程分析及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航天器运载工具是指所有能够把航天器从地球送入外部空间的飞行器的统称,它主要包括运载火箭、航天飞机和空天飞机。航天器运载工具是人类进入太空的基础,实现了人类一直以来脱离地球进入太空的梦想。从人类首次掌握进入太空技术后,世界各国一直对航天器运载工具的发展高度重视,不断地对其技术进行研究和改进,推动了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对航天器运载工具发展历程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航天器运载工具的发展水平,可以从以往的发展路线中吸收并总结经验和教训,还可以给航天器运载工具技术的研究带来新的启迪,促进航天器运载工具的发展。因此,对航天器运载工具发展历程的研究对航天器运载工具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论文以影响航天器运载工具演进的社会与科学发展为研究背景,对航天器运载工具发展历程进行了的回顾,阐述和分析了世界各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器运载工具的发展历程,并对典型的航天器运载工具型号及特点进行了描述;论文通过对在航天器运载工具发展历程中所反映出来的相关国家战略规划的分析,论述了战略规划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探讨了制定航天器运载工具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过程。论文还通过对航天器运载工具的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的分析,对其未来关键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并对航天器运载工具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于心可[9](2019)在《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57年,前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太空,自此,人类终于首次打造出可以无视国界的军用资产,进入太空新时代。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高度重视太空安全,将其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将确保太空安全与稳定视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强调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维护其太空安全。特朗普政府的太空战略是美国为保持其在太空领域的优势地位、维护其在太空的行动自由及确保太空安全而制定的国家战略。该战略以“美国优先”为原则,强调在太空领域以实力求和平,提出将与私营部门和美国盟友一起,筑牢弹性能力、威慑实战、基础设施以及国内外环境4大支柱,以确保美国在太空的领导地位和必胜态势。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特朗普政府在行动上进一步加快太空力量建设与发展,于2019年8月正式成立了太空司令部,并加快太空军的组建进程,加速推进太空军事化。有鉴于此,本文以“特朗普政府的太空战略”为研究对象,以该战略的目标、手段、实施为研究重点,聚焦战略特征,在梳理其起源动因的基础上,围绕特朗普太空战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几个主要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研究,力求从中发现特点规律,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弥补此前对该问题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并为后人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本文参考了大量官方文献,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进行全面、系统的剖析。文章从宏观视角通览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发展逻辑与特点规律,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国家太空战略的规律性认知,这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战略支援部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框架设计上,本文主体包括四章,前三章分别对特朗普太空战略的起源动因、主要内容、特点趋势进行了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在贯穿前三章研究的基础上,对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研判,同时在吸收美国太空发展有益经验和矛盾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宋红团[10](2018)在《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世纪60年代中期,迫于周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亟需在具有战略纵深的中西部地区建立稳固的大后方。于是,一场以军工企业建设为主体的三线建设浩浩荡荡的拉开了序幕,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成了一大批包括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核等多个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出一大批支撑国防安全的武器装备,保证了当时复杂国际局势下的国防安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主要内容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贡献、社会责任及经验教训的解读;二是对三线军工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三是对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应对策略的探讨。本文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回顾了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分析了“备战备荒”、“军转民”、“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发展历程中的五个阶段。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决策历史背景、形成、实施及特点,分析其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三线军工企业五十多年来的历史贡献,总结其经验教训并进行当代反思。从社会责任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同时运用“SWOT”工具,系统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了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探讨三线军工企业积极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在大量数据印证、资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力求全面对整个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面貌进行勾勒,使我们对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整个历史过程有更加完整的认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深入分析三线军工企业历史特点、现实环境,借鉴先进的理论与模式来丰富实践,系统阐述三线军工企业的阶段性特点、历史贡献、发展经验、正反两方面启示和未来发展战略。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分析、比较、研究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得失,为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提供系统理论体系和全面路径规划,对助推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改革创新和快速发展有较大的正面价值。三线建设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它不仅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军工体系建设,而且对地方经济发展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刻反映了我国政治国防、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几十年来的命运变迁。鉴古而知今,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围绕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历史及发展演变,探讨其形成发展及其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从中提升出相关理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企业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改革发展两个维度,探索三线军工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对策,希望对新形势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有所助益。
二、苏联制定2005航天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苏联制定2005航天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军事安全 |
二、法律政策 |
三、经济产业 |
四、科学技术 |
五、文化认知 |
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
二、航天科技 |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定义范畴 |
三、构成要素 |
四、本质特性 |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
第四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理论范式 |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关键要素 |
二、理论内核 |
三、主要逻辑 |
第三节 理论推论 |
一、太空竞赛 |
二、空间合作 |
第四节 理论验证 |
一、定量检验 |
二、定性检测 |
第五节 理论颠覆 |
一、理论界限 |
二、商业航天 |
三、理论发展 |
第五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
一、综合分析 |
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
一、大国博弈 |
二、多边主导 |
三、应用推广 |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
一、持续的竞争 |
二、潜在的合作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国际政治视野下的太空合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国际太空合作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际太空合作的理论基础 |
一、太空与地缘政治 |
二、太空活动与国际关系理论 |
第二节 国际太空合作的制约因素 |
一、太空合作中的实力因素 |
二、太空合作中的利益诉求 |
三、太空合作与认同 |
四、太空合作的国际环境 |
五、太空合作与国际机制 |
第二章 太空竞争的缘起与早期的合作 |
第一节 美苏早期的太空政策 |
一、太空时代发端的国际背景 |
二、苏联早期的太空政策 |
三、美国早期的太空政策与太空竞赛 |
第二节 冷战前期美苏在太空领域的有限合作 |
一、美苏初期太空合作的动力和意愿 |
二、联合国框架内的合作机制初步形成 |
三、美苏早期合作的困境与障碍 |
第三章 国际太空合作的发展 |
第一节 超级大国的太空合作 |
一、美国调整太空政策的背景 |
二、苏联太空政策的变化与太空合作 |
三、美苏双边太空合作 |
四、美苏争霸与两国的太空合作 |
第二节 欧洲一体化与国际太空合作 |
一、欧洲太空合作的背景与动力 |
二、欧洲初期航天合作的尝试 |
三、欧洲航天合作走向成熟 |
第三节 美欧之间的太空合作 |
一、60 年代初—80 年代初依附性的合作 |
二、80 年代中期以后寻求平等地位的合作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与太空合作 |
一、发展中国家视角下的太空体系 |
二、发展中国家的太空合作 |
第四章 冷战后国际太空合作的新趋势 |
第一节 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迁和太空经济的兴起 |
一、冷战后国际战略环境的变迁 |
二、太空商业化及太空经济的发展 |
第二节 美俄(苏)太空合作的深入发展 |
一、美苏太空合作的重启 |
二、美俄太空合作的进展 |
第三节 欧洲太空合作的新形式与新趋势 |
一、冷战后欧洲太空合作的背景 |
二、冷战后欧洲太空合作的新形式 |
三、欧盟的太空合作 |
第四节 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的国际太空合作 |
一、传统航天联系的延续 |
二、新兴航天国家的国际合作 |
三、大型国际太空合作项目案例 |
第五章 中国的国际太空合作参与 |
第一节 中国早期的航天发展与国际合作 |
一、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驱动力 |
二、50 年代和60 年代初中国与苏联的航天合作 |
三、中国独立自主的航天发展之路 |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参与太空合作 |
一、新时期中国参与太空合作的基础 |
二、中国对国际太空合作的双边参与 |
三、中国参与多边国际太空合作 |
第三节 中国参与国际太空合作中的制约因素 |
一、中国航天发展的实力因素 |
二、中国与航天强国的认同因素 |
第六章 国际太空机制与太空合作 |
第一节 国际太空机制的发展脉络 |
一、国际太空机制的含义 |
二、国际太空机制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际太空机制的构成 |
一、太空机制的国际法律体系 |
二、太空机制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国际太空机制与太空合作面临的问题 |
一、技术进步与机制发展之间的矛盾 |
二、太空体系的权力政治与平等原则的矛盾 |
三、太空军事化与和平原则的矛盾 |
第四节 国际太空机制的发展路径 |
一、国际太空合作与太空机制的前景 |
二、加强国际太空合作、振兴太空机制的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冷战与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1945—196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外层空间”的适用范围与概念界定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四、研究现状综述 |
第一章 美国战后早期的外空探索和努力(1945-1957) |
第一节 杜鲁门政府时期美国军方的外空努力 |
一、战争对美国外层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 |
二、冷战形成对美国早期外层空间技术发展的推动 |
三、美国军方对外层空间技术研发的争论与实践 |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前期的美国外层空间决策 |
一、基利安报告与美苏外空冷战竞赛的序幕 |
二、NSC5520 号文件与第一个国家外层空间政策的确立 |
小结 |
第二章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的美国外层空间政策 |
第一节 “苏联卫星一号”与美国外层空间政策的剧变 |
一、“外层空间自由”――美国首颗卫星的决策依据 |
二、NSC5814/1 号文件与美国政府外层空间政策的剧变 |
三、国家宇航局――军事空间项目的遮羞布 |
第二节 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军事空间政策 |
一、科罗纳――美国第一颗侦察卫星计划 |
二、国家侦察办公室:“开放天空”下的黑幕 |
三、美国早期的军事空间项目 |
第三节 “外空差距”与“外空优势”发展目标的确立 |
一、“外空差距” |
二、“外层空间优势”――美国外层空间发展目标的最终确立 |
小结 |
第三章 肯尼迪政府时期的美国外层空间政策 |
第一节 冷战与肯尼迪政府外空总体目标的确立 |
一、威斯纳报告与外层空间政策回顾 |
二、载人月球登陆计划与争夺“新边疆” |
三、总体外层空间政策与外层空间发展目标的确定 |
第二节 肯尼迪政府的军事空间政策 |
一、加德纳报告与总体军事空间政策的制定 |
二、国防部指令5160.32 与空军对外层空间职责的确立 |
三、空军与NASA 在“载人航天”开发上的冲突 |
第三节 外层空间政策的“冷战政治”问题 |
一、NSAM156 委员会与军事空间项目的政治问题 |
二、外层空间军控与部分核禁试条约 |
三、作为冷战策略之一的“国际空间合作” |
小结 |
第四章 约翰逊政府时期的美国外层空间政策 |
第一节 冷战与约翰逊政府外空总体目标的确立 |
一、约翰逊执政时期冷战国际关系的演变 |
二、约翰逊与外层空间决策的不解之缘 |
三、约翰逊政府时期的总体外层空间政策 |
四、“阿波罗计划”在约翰逊政府时期的进展 |
第二节 约翰逊政府的军事空间政策 |
一、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军事空间发展水平与总体规划 |
二、反卫星武器:SAINT、505 工程和437 工程 |
三、反弹道导弹:“卫冕者”、“奈基·宙斯”系列与“哨兵”的部署 |
第三节 外层空间法治化趋向的加强 |
一、1967 年《外空条约》 |
二、“外空自由”、“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与美国外空决策的自我矛盾 |
小结 |
结语 |
一、冷战高边疆:美国外空决策的目的与手段 |
二、心理高边疆:“过度威胁预期”是美国冷战外空决策的潜在动因 |
三、最后的高边疆:“外空自由”原则与美国的“高边疆”战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英汉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二、英汉常用外层空间用语对照表 |
附录三、有关外层空间政策的总统指令(PD)文件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冷战中的美苏载人登月竞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美苏的太空争夺 |
第一节 苏联早期太空优势的形成 |
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
二、领先的空间载人技术 |
第二节 美国早期的太空战略 |
一、危机袭来 |
二、从"水星计划"到"阿波罗计划" |
第二章 美国和苏联的登月决策 |
第一节 肯尼迪的太空政策 |
一、阿波罗计划的出台 |
二、肯尼迪的意图 |
第二节 苏联登月计划的制定 |
一、苏联政府对于登月计划的早期态度 |
二、苏联登月计划的出台 |
第三章 美苏登月竞赛 |
第一节 阿波罗的轨迹——美国的登月历程 |
一、选择登月方案 |
二、阿波罗计划及辅助项目的实施 |
三、转折——阿波罗1号火灾 |
四、从阿波罗4号到阿波罗10号 |
五、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 |
六、尼克松与阿波罗计划的终结 |
第二节 幕后的历史——苏联的载人登月尝试 |
一、科罗廖夫之死 |
二、联盟1号事故 |
三、美苏双方对形势的误判 |
四、最后的反击——与阿波罗11号同行 |
五、苏联登月计划的流产 |
第三节 登月竞赛的结束——美苏的首次太空合作 |
一、美苏双方的接触 |
二、阿波罗18号与联盟19号的对接 |
第四章 美苏登月竞赛的启示 |
第一节 苏联登月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对阿波罗计划的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1. 关于俄罗斯与中亚关系的着作 |
2. 关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关系的着作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四、论文基本内容和结构 |
结论 |
第一章 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合作的必要性 |
第一节 中亚地区对俄罗斯的重要性 |
一、中亚对俄罗斯的地缘战略意义 |
二、中亚对俄罗斯的经济意义 |
三、中亚对俄罗斯的人文意义 |
第二节 俄罗斯对中亚的重要性 |
一、俄罗斯对中亚的军事安全意义 |
二、俄罗斯对中亚的经济意义 |
三、俄罗斯对中亚的地缘政治意义 |
第三节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是两国外交的优先发展方向 |
一、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是俄罗斯外交的优先发展方向 |
二、与俄罗斯的合作是哈萨克斯坦外交的优先发展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政治领域的合作 |
第一节 双边政治合作模式的探索阶段(1992年到1994年) |
一、独立之初的矛盾和摩擦 |
(一) 俄罗斯人地位问题 |
(二) 国籍问题 |
(三) 语言问题 |
(四) 拉德和哥萨克问题 |
二、政治合作的表现 |
第二节 双边政治合作的发展阶段(1995年到2000年) |
一、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化 |
二、战略伙伴关系的确定 |
第三节 双边政治合作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化(2000年至今) |
一、2000年到2008年双边政治合作的表现 |
二、2008年至今双边政治合作的表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经济领域的合作 |
第一节 经济领域的合作不断发展 |
一、经济合作的条约法律基础 |
二、两国间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 |
(一) 两国对外贸易总体趋势 |
(二)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双边贸易 |
(三)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主要的贸易伙伴 |
(四)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
(五)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相互投资 |
第二节 双方在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 |
一、两国间的边境论坛 |
(一) 两国边界的确定 |
(二) 边境论坛 |
二、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地区间合作 |
第三节 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
一、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 |
(一) 油气产地开发方面的合作 |
(二) 油气加工方面的合作 |
(三) 油气管道项目的合作 |
二、核能领域的合作 |
(一) 在开采和初步加工铀原料、生产核燃料方面的合作 |
(二) 建设核电站方面合作 |
三、电力能源领域的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 |
第一节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军事安全领域面临的威胁 |
一、恐怖主义的威胁 |
二、毒品泛滥的威胁 |
第二节 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条约法律基础和内容 |
一、合作的条约法律基础 |
二、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内容 |
(一) 在军事教育领域的合作 |
(二) 军事技术和武器合作 |
(三) 使用军事设施 |
(四) 军事演习 |
(五) 共同打击恐怖主义、毒品交易和非法移民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人文科技领域的合作 |
第一节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文化领域的合作 |
一、文化领域合作的初级阶段 |
二、文化领域合作的扩大和深化 |
第二节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教育领域的合作 |
一、双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 |
二、双方在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合作 |
第三节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在科技领域的合作 |
一、双方在生物和纳米技术领域的合作 |
二、双方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前景 |
第一节 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政治领域合作存在的问题 |
二、经济领域合作存在的问题 |
三、在军事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 |
四、人文科技领域合作的问题 |
第二节 影响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合作的大国因素 |
一、来自中国方面的影响因素 |
二、来自美国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合作的未来趋势 |
一、政治领域合作前景 |
二、经济领域合作前景 |
三、军事安全领域合作前景 |
四、人文科技领域合作前景 |
五、应对大国竞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18 |
(7)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市场理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
1.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石 |
1.1.3 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经济奇迹般腾飞的体制根源 |
1.1.4 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选择 |
1.1.5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
1.2 国内外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学者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
1.2.2 国外学者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研究的基本现状述评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逻辑与历史一致的方法 |
1.3.2 文献研读法 |
1.3.3 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法 |
1.3.4 系统科学研究法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创新探索和分析框架 |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创新探索 |
1.4.3 本文的分析框架 |
第二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来源 |
2.1 马克思对市场经济的肯定性分析 |
2.1.1 社会经济三形态理论 |
2.1.2 世界市场理论 |
2.1.3 东方社会理论 |
2.1.4 对市场经济一般原理的具体论述 |
2.2 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市场关系的认识与处理 |
2.2.1 从消灭商品交换到利用商品交换 |
2.2.2 从限制市场到引导市场 |
2.2.3 探索“以市场、商业为基础”的路子 |
2.2.4“整个看法根本改变”和经济范畴的运用 |
2.3 毛泽东的商品经济思想在新中国的初步发展 |
2.3.1 社会主义仍然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
2.3.2 社会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的性质需要辩证看待 |
2.3.3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前途命运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联系 |
2.3.4 要重视和发挥社会主义价值规律的基本作用 |
2.4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提出 |
2.4.1 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最初运用 |
2.4.2 主政西南时期邓小平市场思想的继续发展 |
2.4.3 计划经济体制下邓小平市场思想的不断深化 |
2.4.4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市场思想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新飞跃 |
2.5 东欧国家对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与反思 |
2.5.1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最初探索——兰格模式 |
2.5.2 含有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布鲁斯模式 |
2.5.3 宏观间接调控的自由市场协调——科尔内模式 |
2.6 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理论研究的有益借鉴 |
2.6.1 亚当·斯密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 |
2.6.2 马歇尔的新古典市场经济理论 |
2.6.3 凯恩斯的全面干预的市场经济理论 |
2.6.4 萨缪尔森的混合调节市场经济理论 |
2.7 对中国古代市场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
2.7.1 高度重视市场对发展生产的重要作用 |
2.7.2 主张对市场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 |
2.7.3 重视对国家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管理 |
第三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景像 |
3.1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前奏(1949—1978) |
3.1.1“第二次结合”的尝试:计划经济背景下市场因素的曲折成长 |
3.1.2 全面整顿的展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先声 |
3.2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起步试验(1978—1984) |
3.2.1 农村改革的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3.2.2 企业改革的尝试:向国营工业企业“放权让利” |
3.2.3 城乡商品市场的恢复:农村集贸市场和城镇个体经济的发展 |
3.2.4 尝试市场新体制:经济特区的设立 |
3.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步进展(1984—1992) |
3.3.1 农村改革的深化: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 |
3.3.2 企业改革的推进: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
3.3.3 流通领域改革的力度加大:从“双轨制”到“价格闯关” |
3.4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持续推进(1992—2002) |
3.4.1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股份制的推行与“抓大放小”改革 |
3.4.2 民营经济的发展:从“补充地位”到“重要组成部分” |
3.4.3 政府管理职能的重要转变:宏观调控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完善(2003—2012) |
3.5.1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非公36条”的出台 |
3.5.2 生产要素进一步市场化:现代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完善 |
3.5.3 政府与市场准确定位: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
3.6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全面深化(2012——) |
3.6.1 经济新常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境遇 |
3.6.2 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
3.6.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革命 |
3.6.4“一带一路”倡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
3.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践价值 |
3.7.1 推进了中国市场化进程步伐 |
3.7.2 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 |
3.7.3 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准 |
3.7.4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 |
第四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集成 |
4.1 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深化 |
4.1.1 对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反思 |
4.1.2 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为原则 |
4.1.3“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论的形成 |
4.1.4 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经济体制 |
4.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
4.2 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4.2.1 结合的理论前提:商品经济二重性 |
4.2.2 结合的现实前提: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4.2.3 结合的逻辑前提:市场经济中性论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 |
4.2.4 结合的关键节点: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
4.2.5 结合的基本途径: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优化各自的实现形式 |
4.3 形成了中国特色市场决定论 |
4.3.1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内涵 |
4.3.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范围限定 |
4.3.3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与基础性作用的区别 |
4.3.4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背景下的政府作用解析 |
4.4 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模式 |
4.4.1 宏观调控的常态化 |
4.4.2 调控目标的多元化 |
4.4.3 调控机制的一体化 |
4.5 形成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完善的新发展理念 |
4.5.1 创新发展:着力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 |
4.5.2 协调发展: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平衡性 |
4.5.3 绿色发展:指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
4.5.4 开放发展:拓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张力 |
4.5.5 共享发展: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格局 |
4.6 彰显了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 |
4.6.1 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赖以存在的所有制结构与资本主义不同 |
4.6.2 共同富裕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分配制度所引致的后果与资本主义不同 |
4.6.3 以人民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目的与资本主义不同 |
4.6.4 党的领导下的市场经济:中国市场经济与之联系的上层建筑与资本主义不同 |
4.7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价值 |
4.7.1 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完善增加了崭新内容 |
4.7.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
4.7.3 对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继承与新发展 |
4.7.4 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特色” |
第五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方位 |
5.1 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维度 |
5.1.1 理解时代的立足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政治经济学阐释 |
5.1.2 实践基础的重要构件: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变革 |
5.1.3 理论标志的主要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5.1.4 立论依据的突出表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
5.2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
5.2.1 发展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 |
5.2.2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基础 |
5.2.3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
5.2.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5.3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体制基础和制度保障 |
5.3.1 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时代内涵 |
5.3.2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逻辑一致性 |
5.3.3 经济体制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
5.3.4 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
5.4 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5.4.1 为转型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改革和发展模式 |
5.4.2 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
5.4.3 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有力支撑 |
5.5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时代价值 |
5.5.1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 |
5.5.2 推动中华民族赶上时代潮流的必要条件 |
5.5.3 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 |
第六章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创新经济发展的特色呈现 |
6.1 充分发挥创新型制度变迁对市场化改革的推进 |
6.1.1 注重制度建设“破旧”与“立新”的动态磨合 |
6.1.2 从单项制度变迁向制度结构变迁演进 |
6.1.3 宏观经济制度变迁与微观经济制度变迁同步进行 |
6.2 坚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市场化改革方式的稳步推进 |
6.2.1 以渐进方式稳步推进市场化 |
6.2.2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改革相结合 |
6.2.3 从局部性改革到整体推进 |
6.3 凸显以市场配置资源为目标的价格改革 |
6.3.1 价格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
6.3.2 价格改革促进了市场制度建设 |
6.3.3 价格改革促进企业制度改革 |
6.4 注重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
6.4.1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 |
6.4.2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内涵 |
6.4.3 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必然要求 |
第七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径指南 |
7.1 继续推进基本经济制度的更加完善 |
7.1.1 持续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
7.1.2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7.1.3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
7.2 深入推动产权制度的更加完善 |
7.2.1 建立健全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 |
7.2.2 健全产权交易和流转制度 |
7.2.3 加强对产权市场运转的有效监管 |
7.3 加快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更加完善 |
7.3.1 不断健全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 |
7.3.2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
7.3.3 着力推进要素市场体系建设 |
7.4 促进宏观调控方式和体系的更加完善 |
7.4.1 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7.4.2 调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
7.4.3 完善宏观调控的方式方法 |
7.5 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7.5.1 以要素新供给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
7.5.2 以结构性新供给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7.5.3 以制度政策新供给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7.5.4 推进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管理的协同统一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的理论根基 |
8.2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 |
8.3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 |
8.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航天器运载工具的发展历程分析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航天器运载工具的发展历程 |
2.1 航天器运载工具的概念及分类 |
2.1.1 航天器运载工具的概念 |
2.1.2 航天器运载工具的分类 |
2.2 第一代航天器运载工具——运载火箭 |
2.2.1 运载火箭简介 |
2.2.2 运载火箭的发展历程 |
2.2.3 运载火箭的发展历程分析 |
2.3 第一代可重复使用航天器运载工具——航天飞机 |
2.3.1 航天飞机简介 |
2.3.2 航天飞机的发展历程 |
2.3.3 航天飞机的退役及反思 |
2.4 新一代航天器运载工具——空天飞机 |
2.4.1 空天飞机简介 |
2.4.2 空天飞机的发展历程 |
2.4.3 空天飞机的发展历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航天器运载工具发展中战略规划的作用研究 |
3.1 战略规划的认知 |
3.1.1 战略规划的概念 |
3.1.2 战略规划的内容 |
3.1.3 战略规划的意义 |
3.2 为发展航天器运载工具制定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
3.2.1 抢占技术优势 |
3.2.2 降低研制风险 |
3.2.3 缩短研发周期 |
3.2.4 降低研发成本 |
3.2.5 维护国家安全 |
3.2.6 激发创新能力 |
3.3 航天器运载工具发展的战略规划的制定 |
3.3.1 需求分析 |
3.3.2 明确发展目标及长期发展方向 |
3.3.3 国外先进技术跟踪 |
3.3.4 关键技术分析 |
3.3.5 可行性分析 |
3.3.6 方案设计 |
3.3.7 演示验证 |
3.3.8 战略规划调整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航天器运载工具未来发展展望 |
4.1 航天器运载工具未来关键技术发展展望 |
4.1.1 可重复使用技术 |
4.1.2 重型运载火箭技术 |
4.1.3 数字化技术 |
4.1.4 快速响应技术 |
4.1.5 高超声速技术 |
4.2 航天器运载工具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
4.2.1 继续发展一次性运载火箭 |
4.2.2 研制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 |
4.2.3 研制可重复使用的空天飞机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起源和动因 |
第一节 美国太空战略形成的历史演进 |
一、初步形成阶段 |
二、全面发展阶段 |
三、调整转型阶段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形成的现实动因 |
一、太空环境本身的特殊性 |
二、美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三、中俄对美国太空霸权的挑战 |
第二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目标 |
一、经济目标:推动新型产业发展,带动美国经济的繁荣 |
二、科技目标:催生新的尖端技术,确保美国太空技术的绝对领先 |
三、安全目标:以实力求和平,保障美国国家和人民安全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手段 |
一、增强弹性能力 |
二、注重威慑实战 |
三、改善基础设施 |
四、塑造国内外环境 |
第三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实施 |
一、太空力量发展的理论基础 |
二、太空力量组建的阶段演进 |
三、太空作战体系的构成和发展 |
第三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特点 |
一、以“美国优先”为根本原则 |
二、以“太空军事化”为发展方向 |
三、以“太空弹性”为评价标准 |
四、以“作战体系化”为建设目标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发展趋势 |
一、太空开发从火星重返月球 |
二、太空领域公私伙伴关系走向战略化 |
三、“太空军”组建在波折中继续推进 |
第四章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主要影响及对我启示 |
第一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的影响 |
一、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
二、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
第二节 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
一、政治领域:注重太空战略的顶层设计,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
二、军事领域:抢占太空技术制高点,适当保持战略威慑 |
三、外交领域:加强太空领域合作,不断扩大我国在太空领域的影响力 |
四、经济领域: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推进太空科技的军民双向转化。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框架 |
1.4.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的三线军工企业建设发展思路 |
1.4.2 研究内容的基本框架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历史沿革 |
2.1 企业、军工企业和三线军工企业 |
2.1.1 企业的特点与分类 |
2.1.2 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
2.1.3 三线军工企业及其存在样态 |
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特殊性 |
2.2.1 独特的地域布局 |
2.2.2 以奉献为核心的三线文化 |
2.2.3 涉及国防安全的关键行业 |
2.2.4 以国家优势资源构成主体 |
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沿革 |
2.3.1 以“备战备荒”为目标的创建与发展阶段 |
2.3.2 以“军转民”为调整改造核心的再创业阶段 |
2.3.3 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为标志的大发展阶段 |
2.3.4 以逐步完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依托的发展新阶段 |
2.3.5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三线军工企业生产力 |
第三章 三线军工企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
3.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特殊历史背景 |
3.1.1 国际局势 |
3.1.2 国内政治局势(备战为主) |
3.1.3 国内经济发展的导向 |
3.1.4 工业布局调整 |
3.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与实施 |
3.2.1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形成 |
3.2.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部署 |
3.2.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实施 |
3.3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战略决策的特点 |
3.3.1 以国家安全目标为基础 |
3.3.2 以均衡发展战略为目标 |
3.3.3 以领导集体对形势的洞察为判断 |
3.3.4 以强有力的体制为支撑 |
第四章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及其当代反思 |
4.1 三线军工企业的历史贡献 |
4.1.1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的界定准则 |
4.1.2 三线军工企业历史贡献 |
4.2 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的经验教训 |
4.2.1 三线军工建设的经验 |
4.2.2 三线军工建设的教训 |
4.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启示 |
4.3.1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时代规律 |
4.3.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4.3.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应遵循客观的经济规律 |
第五章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及其当代反思 |
5.1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基本原则 |
5.1.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发展 |
5.1.2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涵与范围 |
5.1.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责任 |
5.2.1 三线军工企业的政治及国防责任 |
5.2.2 三线军工企业的社会发展责任 |
5.2.3 三线军工企业的工业布局及科技经济发展责任 |
5.3 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带来的启示 |
5.3.1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新内涵 |
5.3.2 新时期三线军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 |
第六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
6.1 市场经济的定义及基本特征 |
6.1.1 市场经济的含义 |
6.1.2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五个典型特征 |
6.1.3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6.2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市场经济的优势 |
6.2.1 环境和资源的优势 |
6.2.2 技术和人才优势 |
6.2.3 精神和文化优势 |
6.3 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劣势 |
6.3.1 地域方面的劣势 |
6.3.2 政策机制方面的劣势 |
6.3.3 管理方面的劣势 |
6.3.4 历史方面的劣势 |
6.4 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三线军工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
6.4.1 国家经济总体布局调整的机遇和挑战 |
6.4.2 国家发展经济新举措实施的机遇和挑战 |
6.4.3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七章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战略思考 |
7.1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市场经济挑战的对策 |
7.1.1 多种所有制混合发展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2 社会主流价值观变迁条件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3 改革开放利益共享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1.4 区域差异背景下三线军工企业的对策 |
7.2 三线军工企业应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 |
7.2.1 走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 |
7.2.2 探索军民融合的新思路 |
7.2.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7.3 三线军工企业面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战略思考 |
7.3.1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 |
7.3.2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机制 |
7.3.3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制度 |
7.3.4 积极探索适应三线军工企业发展的分类改革 |
第八章 三线军工企业改革发展实践案例研究—以黎阳公司为例 |
8.1 历史沿革 |
8.1.1 独立分散的合作机制 |
8.1.2 统一的行政指挥机制 |
8.1.3 松散的公司制管理机制 |
8.1.4 统一的现代化企业机制 |
8.2 公司基本状况 |
8.2.1 总体人员状况 |
8.2.2 产品基本情况 |
8.3 公司社会责任发展实践与探索 |
8.3.1 利益相关方责任 |
8.3.2 地区发展责任 |
8.4 未来改革发展探讨 |
8.4.1 把握两机重大专项机遇,牢固中小推力的地位 |
8.4.2 把握军民融合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 |
8.4.3 把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机遇,加快梳理非航空产业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苏联制定2005航天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2]国际政治视野下的太空合作[D]. 张辉.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3]冷战与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1945—1969)[D]. 张杨. 东北师范大学, 2005(09)
- [4]冷战中的美苏载人登月竞赛[D]. 张弛.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0)
- [5]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6]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研究[D]. 江秋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7]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新发展研究[D]. 钱路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8]航天器运载工具的发展历程分析及展望[D]. 杨松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9]特朗普政府太空战略研究[D]. 于心可.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10]三线军工企业发展及其当代思考[D]. 宋红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