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反流性胃炎反流指数及病理形态学研究

术后反流性胃炎反流指数及病理形态学研究

一、术后反流性胃炎反流指标和病理形态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薛宁,郭庆伟[1](2021)在《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辅助治疗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辅助治疗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消化科收入院并确诊的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11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患儿均予奥美拉唑抑制胃酸、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颗粒保护胃黏膜等基础治疗,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抗菌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治疗两周后停药,1个月后评估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好转情况、疗效、内镜下胆汁反流程度变化情况和黏膜病理炎症程度指标。结果 110例患儿中,最终完成研究102例,其中研究组49例,对照组53例。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9%)、腹胀好转率(89.4%)、反酸好转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9.2%、71.4%、73.8%),内镜下胆汁反流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用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对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辅助治疗作用,且安全性高。

吴燕华,季雁浩[2](2021)在《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规律与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 BRG)不同中医证候与血浆胃动素(Motilin, MTL)、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南通市中医院消化科收治的BRG患者150例,参照中医证型标准分为肝胃不和组、脾胃湿热组、脾胃虚弱组、胃阴不足组、饮食停滞组与胃络瘀阻组6个证型组,每组各25例,另选健康对照组25例,检测并比较各组的血浆MTL、VIP水平。结果 BRG各组患者血浆MTL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VI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L的变化趋势由低到高为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脾胃虚弱组<脾胃湿热组<肝胃不和组<饮食停滞组。其中,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脾胃虚弱组明显低于其他3种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3种证型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VIP水平由高到低大致为脾胃湿热组>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脾胃虚弱组>肝胃不和组>饮食停滞组,且脾胃湿热组、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明显高于另外3种证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脾胃湿热组、胃络瘀阻组、胃阴不足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脾胃虚弱组、肝胃不和组、饮食停滞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MTL、VIP水平异常与BRG的发生及其中医证型有关,血浆MTL下降以胃络瘀阻最明显,VIP升高以脾胃湿热最为明显。

高静,季颖娜,郑伟,陈娜,李雪梅,高慧[3](2021)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胃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观察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胃电图的变化,探讨胃电图对患儿病情和治疗效果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92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纳入研究组。按1∶1比例,将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2例纳入健康组。比较两组的胃体和胃窦导联参数,包括平均幅值(VPP)、波行平均频率(f)、波形主频率(F)、波形反应面积(Ra)。结果餐前,研究组(治疗前)f、F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研究组(治疗前)VPP、f、F均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健康组VPP、f、F均高于餐前,研究组(治疗前)VPP、f、F均低于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餐后VPP、f、F均高于研究组(治疗前),餐前f、F均高于研究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存在胃电图异常,表现为胃电节律紊乱和胃运动功能障碍,胃电参数可作为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诊疗过程中评价病情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张伟,奚肇宏,刘梦茹,邱仁静,田耀洲[4](2021)在《胆胃方对十二指肠食管反流模型大鼠蛋白酶激活受体-2及E-钙黏蛋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胆胃方对十二指肠食管反流模型大鼠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及E-钙黏蛋白的影响,探讨胆胃方治疗十二指肠食管反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2只SD大鼠,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和胆胃方低、中、高剂量组,各12只,采用"贲门缝合+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制备十二指肠食管反流模型。胆胃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胆胃方1.46、2.92、5.84 g/ml,西药组予枸橼酸莫沙比利、铝碳酸镁混合溶液,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按1 ml/100 g剂量灌胃,每日灌胃1次,共4周。观察食管下段黏膜形态及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测定PAR-2及E-钙黏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洛杉矶分级积分及病理分级积分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胆胃方低剂量组大鼠洛杉矶分级积分及病理分级积分降低(P <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食管组织PAR-2、E-钙黏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胆胃方低剂量组及胆胃方中剂量组大鼠食管组织PAR-2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 <0.05),西药组、胆胃方低剂量组大鼠食管组织E-钙黏蛋白平均光密度值降低(P <0.05);与胆胃方低剂量组比较,胆胃方中、高剂量组大鼠食管组织PAR-2、E-钙黏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升高(P <0.05)。结论胆胃方能改善模型大鼠食管黏膜损害,对十二指肠食管反流具有一定治疗效果。

唐明[5](2021)在《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1)与对照组(n=61)。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多潘立酮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半夏泻心汤治疗。两组疗程8周。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炎症因子和胃肠激素,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80%)高于对照组(7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腹痛和腹胀积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45.488、38.339,对照组:t=21.624、23.439,P<0.05);观察组治疗后腹痛和腹胀积分低于对照组(t=21.187、23.040,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t=22.632、23.858、23.171,对照组:t=8.043、13.311、11.399,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t=13.065、12.466、12.599,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GAS水平较治疗前降低,MT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t=18.874、23.416,对照组:t=6.537、10.662,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GAS水平低于对照组,MTL水平高于对照组(t=12.523、18.0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92%)低于对照组(1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良好。

周文婷,沈会,姜永珊,朱炜楷,刘石,宫健,赵妍妍,张靖源,郝长浩,曹芝郡,张玉书[6](2021)在《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复制实验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rcinoma,PLGC)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基础研究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正确的动物模型选择为临床研究提供了基础,针对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查阅国内外文献发现胃癌前病变的模型多种多样,有免疫模型、Hp感染模型、化学制剂诱导模型等,为寻求更为理想的动物模型,现将近年来关于胃癌前病变的造模方法进行总结,并且归纳和分析。

蔡翠珠,王奇,黄少君,刘德喜[7](2021)在《治胃丸治疗肝胃不和证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采用三臂试验评价治胃丸治疗肝胃不和证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及对胃肠激素的调节作用。方法:将1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安慰剂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三组均给予非药物治疗的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采用铝碳酸镁片,2片/次,3次/d,餐后1~2 h或睡前或胃部不适时服用;安慰剂组采用治胃丸模拟药,6 g/次,3次/d,餐后1 h口服;观察组采用治胃丸,6 g/次,3次/d,餐后1 h口服。三组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肝胃不和证各症状评分和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报告临床结局评价量表(PRO)评分;治疗前后检查胃镜,进行胆汁反流程度和胃镜下黏膜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胆囊收缩素(CCK)和P物质(SP)等胃肠激素水平,比较中医证候疗效和胃镜疗效;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肝胃不和证各主要症状和7个次症状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P<0.01),观察组肝胃不和证积分和PRO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胆汁反流程度评分和胃镜下黏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CCK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和安慰剂组(P<0.01),MTL,GAS和S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安慰剂组(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53/58)91.38%,高于对照组的(41/57)71.93%,安慰剂组的(18/52)34.62%(χ2=15.248,P<0.01);观察组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为(54/58)93.10%,高于对照组的(45/57)78.95%,安慰剂组的(15/52)28.85%(χ2=27.581,P<0.05,P<0.01)。未发现服用治胃丸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治胃丸用于肝胃不和证(BRG)患者可改善胆汁反流,促进胃镜下黏膜的愈合,并能调节胃肠激素、改善胃肠运动功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较好的中医证候疗效和胃镜下黏膜疗效,且临床使用安全。

韩冰[8](2021)在《加减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脾气虚型)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

梅凯雁[9](2021)在《自拟胃糜舒方对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G-17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研究自拟胃糜舒方对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G-17指标的影响,探究前方可能的治疗机理,补足现代医学治疗该病的欠缺,为中医药治疗此类型疾病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促进中医药治疗CEG的发展、进步。方法:征得伦理委员会同意并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选取来青海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符合标准的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对照组32例和中药治疗组34例,前者口服枸橼酸铋钾联合雷贝拉唑,后者给予自拟胃糜舒方加减内服。治疗4周后,对两组治疗前后胃镜、安全性指标及血清PG I、PG II、PG I/PG II、G-17的变化加以统计学分析。结果:1.胃镜等级方面:治疗后治疗组胃镜0级人数15人,对照组8人;I级、II级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自拟胃糜舒方可使胃黏膜糜烂等级下降。2.胃镜疗效方面: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人数28人,无效2人;西药组总有效人数25人,无效5人,组间比较有统计差异(P<0.05),说明自拟胃糜舒方可改善胃镜疗效。3.血清因子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血清PG I、PG II差异显着,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自拟胃糜舒方可使PG I/PG II、G-17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西药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考虑自拟胃糜舒方主要通过调控PGR、G-17使得胃黏膜糜烂范围缩小甚至糜烂面完全消失,从而达到修复胃黏膜的目的,但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结论:自拟胃糜舒方可修复胃糜烂黏膜,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PG I、PG II的值,并使PG I/PG II及G-17升高,且内服该方无损于肝肾功,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10](2021)在《儿童肾输尿管重复畸形诊治专家共识》文中研究指明

二、术后反流性胃炎反流指标和病理形态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术后反流性胃炎反流指标和病理形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辅助治疗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疗效评定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好转情况比较(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表2)
    2.3 两组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比较(表3)
    2.4 两组黏膜病理炎症程度比较(表4)
3 讨论

(2)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规律与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一般资料
        1.1.2 诊断标准
        1.1.2.1 西医诊断标准
        1.1.2.2 中医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方 法
        1.2.1 观察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各组患者血浆MTL、VIP水平比较
3 讨 论

(3)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胃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法
        1.2.2 胃电图检查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胃体导联参数比较
    2.2 两组胃窦导联参数比较
3 讨论

(4)胆胃方对十二指肠食管反流模型大鼠蛋白酶激活受体-2及E-钙黏蛋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与试药
    1.3 实验方法
        1.3.1 动物分组与造模
        1.3.2 给药
        1.3.3 标本制备与采集
    1.4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4.1 一般情况
        1.4.2 食管黏膜形态及病理学观察
        1.4.3 免疫组化法测定PAR-2、E-钙黏蛋白的表达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2.2 各组大鼠洛杉矶分级积分及病理分级积分比较
    2.3 各组大鼠PAR-2、E-钙黏蛋白免疫组化结果
    2.4 各组大鼠食管组织PAR-2、E-钙黏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比较
3 讨论

(5)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2.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6)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复制实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动物模型的选择
2 西医造模
    2.1 单因素
        2.1.1 Hp感染造模
        2.1.2 胆汁反流造模法
        2.1.3 免疫造模法
        2.1.4 饮食环境造模法
    2.2 多因素模型
3 中医造模
    3.1 肝胃不和证
    3.2 脾胃虚弱证
    3.3 脾胃湿热证
4 模型评价标准
    4.1 一般情况
    4.2 病理形态观察
        4.2.1 肉眼观察
        4.2.2 镜下观察
    4.3 实验室指标
    4.4 中医证型评价
        4.4.1 肝胃不和证
        4.4.2 胃阴不足证
        4.4.3 胃络瘀血证
        4.4.4 脾胃虚弱证
        4.4.5 脾胃湿热证
5 小结

(7)治胃丸治疗肝胃不和证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退出及终止标准
    1.6 治疗方法
    1.7 观察指标
        1.7.1 主要疗效标准
        1.7.2 次要疗效标准
        1.7.3 安全性评价
    1.8 疗效标准
    1.9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3组患者病例完成情况
    2.2 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2.3 3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胃不和证和PRO积分比较
    2.4 3组患者治疗前后胆汁反流程度和胃镜下黏膜评分比较
    2.5 3组患者治疗前后GAS,MTL,CCK和SP水平变化比较
    2.6 3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7 3组患者胃镜疗效比较
    2.8 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9)自拟胃糜舒方对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G-17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引言
    1 立项依据
    2 CEG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2.1 CEG的中医进展
        2.2 CEG的西医进展
    3 PGⅠ、PGⅡ、PGⅠ/PGⅡ、G-17的研究现状
1 研究目的及内容
2 研究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资料
    2.2 研究方法
    2.3 技术路线图
3 结果
    3.1 病例完成情况
    3.2 治疗前基础资料比较
    3.3 治疗前后胃镜比较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较
    3.5 安全性评估
4 讨论
    4.1 自拟胃糜舒方组成及研究概况
    4.2 自拟胃糜舒方可能的作用机制
    4.3 现代药理分析
    4.4 结果分析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致谢
附录

四、术后反流性胃炎反流指标和病理形态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辅助治疗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观察[J]. 薛宁,郭庆伟. 中国乡村医药, 2021(23)
  • [2]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证候规律与血浆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的相关性研究[J]. 吴燕华,季雁浩.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11)
  • [3]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儿胃电图变化及临床意义[J]. 高静,季颖娜,郑伟,陈娜,李雪梅,高慧. 临床军医杂志, 2021(11)
  • [4]胆胃方对十二指肠食管反流模型大鼠蛋白酶激活受体-2及E-钙黏蛋白的影响[J]. 张伟,奚肇宏,刘梦茹,邱仁静,田耀洲. 中国医药导报, 2021(32)
  • [5]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 唐明. 中外医学研究, 2021(20)
  • [6]胃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复制实验进展[J]. 周文婷,沈会,姜永珊,朱炜楷,刘石,宫健,赵妍妍,张靖源,郝长浩,曹芝郡,张玉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1(05)
  • [7]治胃丸治疗肝胃不和证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J]. 蔡翠珠,王奇,黄少君,刘德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15)
  • [8]加减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脾气虚型)的疗效观察[D]. 韩冰.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9]自拟胃糜舒方对肝胃不和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G-17的影响[D]. 梅凯雁. 青海大学, 2021(01)
  • [10]儿童肾输尿管重复畸形诊治专家共识[J].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泌尿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小儿尿动力和盆底学组.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1(06)

标签:;  ;  ;  ;  ;  

术后反流性胃炎反流指数及病理形态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