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党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

论孙中山党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论孙中山政党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张岳[1](2021)在《从“共和制”到“一党制”:民国前期政治制度嬗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国前期(1912-1931),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共和制到一党制的嬗变过程。孙中山为核心的革命党人在清末十余年的革命奋斗中,终于推翻了满清政权,同时也推翻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制政权——中华民国。民国共和制度的初建,激发了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在很短的时间里,政治领域便诞生了诸多的政党政团,一时间出现了政党林立的局面。这些政党为了在新生的政权中分得一席之地,便采取分化或重组等多种方式,进行竞争。政党林立与多党竞争,成为民初政治领域的主要特征。然而,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凭借手中的权力,采取纵横捭阖之策,利用分化瓦解甚至暗杀之术,对民初政党进行打压,最终取得民国最高统治权力。在袁世凯及其后继者的权力操控中,只有共和之招牌,而无共和之实际,民国共和政治逐渐走向衰落。孙中山作为革命领袖,他不能坐视民主共和制度之衰亡。他不断努力以维护共和。首先,他与北洋军阀势力相抗争,发动二次革命,两度护法,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次,他数次改组政党,从国民党到中华革命党,从中华革命党到中国国民党,以增强政党之力量。最后,他在逝世之前,转移了政治方向,实行联俄联共之政策。他“以俄为师”,要用政党之力量来改造国家。他学习俄国政党经验,改组中国国民党,大大增强了中国国民党的力量,并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孙中山的后继者胡汉民、蒋介石等都接过孙中山“建国三程序”的旗号,开始提出“训政”。从《训政纲领》到《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完成了中国国民党“训政”的法律程序,开始了国民党“训政”时代。“训政”的本质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共和制从此消亡。民国前期政治制度从共和制到一党制的嬗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中国社会缺乏共和制的社会基础。当时普通民众与政治脱节;民初政党虽多,但普遍缺乏远大政治理想。其二,军阀当政,军人扼杀民主政治。其三,孙中山政治思想之转变。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致力于民主共和政治,并没有强调政党之力量,以至于孙中山的奋斗是“孤独的奋斗”。他实行联俄联共以后,学习苏俄经验,强化以党治国。在“建国三程序”中,他强调的“训政”,重点在于训练人民的参政能力,而不是胡汉民、蒋介石们所说的“一党专政”。所以,孙中山的“训政”本质与胡汉民、蒋介石的“训政”是有差别的。

闫文娟[2](2020)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认为恩格斯说:“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作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1)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各种民生问题的突出迫切要求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相关的民本资源,重新评价并结合时代特点发掘新的价值。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着名的思想家,他的民本思想不仅把儒家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而且把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深入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和发展,探究其应对变革的思想资源、凝聚民心的价值体系,对于当代更好地实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积极而深刻的意义。本文从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和新时代民生问题的突出出发,在寻找唯物史观基本观点和孟子民本思想之间关联的基础上探索重评和发扬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一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资源,整合有利于现代化建设的因素。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需要与现代化建设的理念相结合,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论文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在分析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政治变迁和意识形态领域百家争鸣文化现象的出现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孟子之前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孟子的性善论分析了他的民本思想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民贵君轻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认识到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对民贵君轻思想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影响,认识到其中蕴含的朴素民本思想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不是国家制度创造人民,而是人民创造国家制度”的思想有契合之处。接着,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论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深刻分析了仁政对于改善民生的具体措施。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破了君权神授的观念,提出治民者的权利表面上来自于天,实质上则来源于人民的寄托。井田制和制民之产的提出,体现了孟子对土地重要性的肯定和认识。推恩在仁政中的应运表达了孟子对统治者的期望和要求。省刑罚和薄税敛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深耕易耨和重教化体现了在保障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对民生的改善和对人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重视。本质上,仁政思想看到了生产发展之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意义,而且意识到阶级斗争和国家权利的争夺都是通过人民来实现。也就是,仁政思想认识到了改善民生之于社会发展和安定的重要性,但却受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而未能全面实行。然后,论文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孟子在区分王霸之辩的过程中表达了对王道思想的认同,王道也成为他对当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道路具有三种社会形态理论,孟子所处的时代显然属于社会发展的第二形态。在这一阶段,王道思想能够就治国模式进行有关社会发展和治国理论的探讨,体现出了他对社会发展的独特洞察。同时,他的王道思想试图构建君民和谐向前发展的理想政治模式。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社会批判精神。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下对孟子的民本思想进行批判和继承中,我们发现他的民贵君轻思想肯定了民众在国家存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对民意的表达中表现出了原初的民权观念,蕴含着民主思想的萌芽。但本质上,民贵君轻思想并没有摆脱君本位的封建阶级基础。仁政思想不仅为当时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方案,而且也从社会道德方面提出了教育设想,力图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发展社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提升人民素质来巩固社会稳定。这一思想虽然表现出了朴素的民生观念,却只把民生的改善寄希望于君王自身的觉醒上,并没有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权利的真正主体。王道思想一方面提倡君主要向圣王先贤学习以仁义行仁政,通过得民心来治理国家。另一方面,也认识到君与民之间存在的阶级矛盾,主张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教民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防止社会危机的产生。然而,王道思想在具体的实施中并没有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也没有相应的制度、法律的保障,因而表现出了空想的重民主张。近现代以来,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对孟子民本思想的汲取,再到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主人翁地位的深刻体现、群众路线的深入以及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这些思想中对孟子民本思想的关注部分都体现了这一思想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能动作用。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应当积极探索其中的正面因素,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其消极因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弃之。通过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我们发现孟子民本思想中的民贵君轻思想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体现出了民主思想的萌芽,对于我国当下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有着积极的意义。仁政思想中对民生改善的具体措施对于当下我国提倡的精准扶贫、科教兴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孟子对王道思想的肯定对于尊贤使能、廉政爱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以及国际关系的处理有着启发作用。同时,在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重要性和其中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宋浠睿[3](2020)在《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以及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内忧外患,动荡不安。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为了改变中国屈辱的命运,推翻了中国千年来的封建专制制度,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转型,并建立了中华民国。带着如何使中华儿女真正吃饱穿暖的现实思考,孙中山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案对策,并建立了民生主义思想体系。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将对民生问题的考察提升到为国家民族担当的高度,具有超越时代的理论价值。这一思想涉及土地、经济以及社会教育等多方面关乎国计民生的问题。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问题的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理论素材。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做出了多角度、多方位的解读,但是只有全面把握民生主义的内涵,深入理解民生主义所凸显的理论局限与内在矛盾,才能在新的历史方位中更为切实地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本文不仅研究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具体内涵,同时深入研究其详细的发展脉络,以求全面、客观地评价民生主义,梳理这些内容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理解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以及把握其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的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当前的研究现状,简要做了相关概念的阐释,提出了研究途径与方法和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交代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溯源,通过对中国传统民生思想和西方社会的民生理论及政策实践的回顾与考察系统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渊源。任何思想家的理论学说都是经过了大量的理论铺垫与现实实践形成的,思想理论溯源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铺垫与支持。第三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内涵,简要分析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根本、核心、基础与实现的途径。第二部分梳理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发展历程,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阶段、发展过渡阶段和飞跃完善阶段。第四章通过历史文献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历史流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围绕中国共产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对于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和进行了考察与分析。主要从政策和理论两个方面入手,通过纵向对比两党都是在继承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方面的完善与超越和中国国民党在民生方面的缺失与不足。第五章是新时代视域下对孙中山民生主义加以评析。分别是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和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三个方面。旨在对孙中山民生主义进行相对系统、公正的评析。第六章整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也就是当代价值。笔者在此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当代价值整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问题仍然可以从孙中山民生主义中提取许多的启示与价值。

吴思建[4](2019)在《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抵御当前国际社会中民粹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我国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增强民族国家认同必不可少。清末民初是中华民族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是爱国主义情感和国家认同集中激发的时期,这一时期知识精英为了抵御西方国家的思想入侵,强化国家意识做出了许多贡献。内穷外困的社会现实刺激着中国的民族观念走向变革,以应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以及西方文化的传播。这一时期知识精英的民族观念主要被三种思想所影响,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为知识精英的民族观念奠定基础,社会达尔文主义赋予这一时期民族观念“强权、竞争”的色彩,民族国家思想为中国的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分析知识精英的民族观念,能够了解中华民族在这一时期的构建实践,深入认知这一时期民族观念的内涵,从而吸取前人在构建中华民族意识的经验和教训,寻找清末民初与当代民族观念的内在契合点。对清末民初知识精英的文献材料进行分析,把握中国民族观念发展的历史过程,发现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益和历史影响,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强化爱国主义情感,推动中国和平崛起提供符合中国自身逻辑的思考和认识。

王志伟[5](2018)在《孙中山晚年筹组“建国政府”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国政府”,是晚年孙中山在“以党治国”思想指引下,以广州为根据地,筹谋建立地有别于以往和当时民国政府的一种崭新样板政府。政府名称定于1924年1月4日大本营军政会议。在组建政府方式问题上,孙中山的认知发生了由传统“军—政”模式向党国体制的嬗变,以“党代会”选举国家元首,是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模式,这种“以党建国”和“以党领政”范式,是将“建国政府”归结为孙中山“党国思想”初步达成的根本缘由所在。政府宗旨是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政府任务是实施民生、民权与民族三大主义;政府存在时限不定,但阶段清晰,分军政、训政及宪政三个时期;政府职责在于扫除民主共和障碍,培养国民的公民、权力与义务意识;政府部门的建制是五院并立,行政院下设八部以应付平常国内外事务。“建国政府”筹组,虽有偶然因素的促成——关余事件,但是,总体来上看,仍不失为一次“水到渠成”的政治建国活动。它是孙中山长期致力国内革命斗争且不断总结和反思斗争经验教训后的思考结晶;是孙中山“建设思想”、“党国思想”及“正式政府”理念的综合达成。“建国政府”筹备大致分为“造势升温”,“筹备祛热”以及“待建冷寂”三个时段。孙中山先是积极推动,转而改持“审慎”方针,最后因北上需要,筹备工作一度被搁置下来。对于筹组“建国政府”,各方政要及普通民众都先后表达意见,革命阵营为“急进”、“缓进”和“反对”三大派别,支持不多,反对不少,是革命大本营的时况;北京政府为了阻遏广州组建新政府,先后打出了“和拉”与“武斗”的组合拳法;奉张津段作为反直同盟的核心成员,以拖延与支持北洋袍泽充任国家元首做法,表明了北洋旧系军人对广州新政府的态度;普通民众有华侨与国内人民之分,当时,与革命大本营往返深入的华侨精英表达了强烈反对意愿,边缘华侨群体反而表示了热烈支持,国内民众的支持随着对政府本质认知程度的减弱反而呈增长态势。国民党“一大”决定将政府名称改定为“国民政府”。国民党“一大”后,新组政府的信息渐归沉寂。革命阵营的内讧,是新政府难以速成的根本原因;政府组建方式的欠妥导致革命阵营的纷争和不团结,是政府被搁置的间接缘由;过度考虑奉张津段意见及东江战事长期得不到解决,是新政府难以成真的重要原因。“建国政府”与“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改革之后产生的新型政府,“党在国上”是它们的核心特征,“党国体制”是两者秉持的政治原则,它们后来命运所以发生歧变,与时代、政治人物及国家时况有较大关系。

由春桥[6](2020)在《孙中山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提出近年来,在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的影响下,价值观交锋日益激烈,道德滑坡和道德困境愈加突出和明显,在社会的某些领域,一些诚信缺失和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在社会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挑战的今天,大力加强现代德育建设已经是一项时不我待的重大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前加强现代德育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毛泽东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要认真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国近代着名的政治家、革命家和理论家,孙中山提出了许多进步的德育观点和主张,当前整理和分析孙中山的德育思想,并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以文献研究法为主,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为辅,以孙中山德育思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孙中山文献的研究,同时运用计量分析,用可视化的手段把握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理清学理脉络,认真分析了孙中山德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梳理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来源及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初步归纳和凝练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即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要旨——“立志学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核心——“启发爱国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精髓——“革新道德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追求——“改造人心说”、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新视角——“团体意识说”。本文总结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阐述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深远影响,分析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局限性,结合当前德育建设的实际,阐明了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包括立志学说的当代价值,即树立远大志向、求学首在立志、根据国情立志、立志有大作为、立志重在实践;启发爱国说的当代价值,即培养爱国精神、弘扬家国情怀、培育爱国人才、凝聚爱国力量;革新道德说的当代价值,即弘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吸收“平等、博爱、互助”;改造人心说的当代价值,即培养“兴趣”之心、培养“独立”之心、培养“冒险”之心、培养“乐观”和“坚韧”之心、培养“勇气”和“决心”;团体意识说的当代价值,即树立“集体精神”、恪守“行为正大”、遵守“公共规范”。当前,孙中山德育思想还远远没有过时,在当前全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背景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杨帆[7](2017)在《孙中山廉政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孙中山是中国三个站在历史前列的伟人之一,是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在推进中国革命事业和探索革命后中国建设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促进廉政建设的想法和主张,将这一部分进行理论概括和思维总结后形成的廉政思想是孙中山政治思想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孙中山廉政思想既对中国传统政治制度进行合理的扬弃又吸取当时西方较为先进的治国理念,研究和探讨孙中山廉政思想,既是对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传承,又可以为当今廉政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作用。孙中山及其革命事业推进了古老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廉政思想既有符合世界潮流的先进性,又有中西合璧的独创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早已成为我党着重抓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此背景下探究历史上的孙中山廉政思想,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廉政思想作为孙中山政治思想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孙中山对于建设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党和政府的迫切希望。孙中山廉政思想中的先进成分可以为当今廉政建设提供借鉴。无可否认的是,孙中山廉政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我们应当看到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引以为鉴,吸取教训。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对相关核心概念进行合理界定,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指出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形成条件,本文认为孙中山廉政思想深受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和近代西方廉政思想文化的双重影响,同时又与孙中山独特的人生经历有着重要的联系。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实践,本文认为孙中山廉政思想中有天下为公,官为民仆的核心价值;以贤授官,唯才是举的基本原则;权能分治,民主监察的制约机制等基本内容,在当时产生了较大的历史作用。孙中山还通过实际行动践行其廉政思想,身体力行,治国治党都始终坚持以公为先,通过五权宪法,实现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第四部分指出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性,探索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当代价值,在借鉴孙中山廉政思想价值的同时,还应吸取其教训,以期为当代中国的廉政建设提供可资借鉴。

韩维伟[8](2016)在《论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及其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孙中山先生作为我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在探索救国、治国的道路上,非常重视政党的作用,根据革命实践经验总结,形成了“以党治国”的思想。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指出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现实原因,并且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虽然该思想与西方宪政理论相比在内容上有许多不相符的地方,但它的提出对国民党整合社会资源,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国民革命胜利做出巨大贡献。第二部分分析“以党治国”思想的立法实践。军政时期,政府组织立法、工会条例和劳工立法全面体现国民党的绝对领导地位。而“训政”后期立法则导致蒋介石个人独裁政权的出现,严重扭曲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精神本质。第三部分对“以党治国”思想的司法实践进行思考。国民党加强对司法的控制,是当时社会环境的必然选择,但其严重破坏了国家权力机构的制约机制,不利于中国法治精神的确立。此外,从司法角度看,它阻碍了现代司法制度在中国的构建。第四部分是“以党治国”思想实践失败的现实启示,也是本文的落脚点。南京国民政府在党治的道路上严重脱离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本意,导致国民党以党代政、一党专政局面的出现。对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实践失败进行反思,以期为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建设提供有益的启发。

李昌娟[9](2015)在《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是孙中山在长期的革命实践和对近代中国局势的研究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而成,有着强烈的实践指向。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以三民主义为基础,以“天下为公”和“天下大同”为终极理想,旨在实现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永远之幸福”的社会。为实现“天下为公”的理想,孙中山提出了一系列为官做人的伦理思想。“替众人来服务”、“人民为主、官吏为仆”的公仆思想是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中对如何处理官民关系的精辟回答。孙中山公仆思想在当时没能得到真正落实。而在人民当家做主的今日中国,“为人民服务”是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一贯的宗旨,具有了民众公仆为民众服务的社会基础。同时,随着中国政治改革涉入深水区,在严峻的政治现实面前重新阐释孙中山公仆思想有着重大的正面价值。“天下为公”的理想体现在政治上是使政权“公之天下”,使“政权公之天下”则需要建成一种“良善政治”,也就是“组织一良好之政府”,并在社会上创造一个公序良俗的政治环境。良善政治和良好政府是孙中山设定的理想政治目标;当今中国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府,就是要建设一个好的政府、善治的政府,为此,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国家富强、政治民主、经济繁荣、道德昌明、文化昌盛,不仅是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也是当前中国政治伦理构建的旨趣所在。

王先明[10](2014)在《历史转折与时代诉求——对近代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再思考》文中研究表明"革命"与"建设"是共生共存于整个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之中的命题。在各种思想和社会改造方案竞相争锋的态势中,乡村建设思想自成体系,也影响深远。乡村建设思想的主导方向在于整体的社会建设。正是基于对近代以来尤其是民国以来现代化建设路径选择教训的总结,乡村建设思想家们才重新规划现代化建设的路向,以乡村建设为其"固本之方"。如果放眼于历史演变的整体进程,而不拘泥于时势的优劣强弱之运转,则不难发现,在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和思想演变进程中,乡村建设思想预示并体现着两大历史性转折。它的思想走向一定程度上诠释了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思想历史转向的意义和价值。

二、论孙中山政党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孙中山政党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从“共和制”到“一党制”:民国前期政治制度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实践
    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与共和制的确立
        (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及其政权结构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共和制的确立
    二、共和制的实践与名存实亡
        (一)政党政治与多党竞选
        (二)政党政治失败与袁世凯独裁
        (三)军阀操纵政权与共和制式微
第二章 从“共和制”向“一党制”之嬗变
    一、孙中山政治理念之转变
        (一)维护共和制失败之教训
        (二)政治心理移位与联俄联共之选择
    二、孙中山强化政党之努力
        (一)迭次改组政党之失败
        (二)效法苏俄重塑中国国民党内核
    二、孙中山逝世后中国政治走向
        (一)北伐战争与国民党势力之壮大
        (二)蒋介石统一全国与独裁地位的确立
    四、《训政时期约法》颁布与“一党制”的确立
        (一)“训政纲领”的出台与共和制的消亡
        (二)《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颁布与“一党制”的法制化
第三章 从“共和制”到“一党制”嬗变原因
    一、缺乏共和制的社会基础
        (一)普通民众与政治脱节
        (二)民初政党缺乏远大目标
        (三)军人政治扼杀民主政治
    二、孙中山重新规划国家建设方案
        (一)颁布《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二)“建国三程序“的理论依据
        (三)“以党治国“方针确立
    三、国民党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缘起
        1.唯物史观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
        2.民生问题的突出要求从传统文化中挖掘民本资源
        3.发扬并重评孟子民本思想的特殊意义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唯物史观的研究现状述评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研究现状述评
        (三)学界主要观点分歧和评析
        (四)进一步研究空间及待深化的问题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唯物史观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
    四、研究的核心问题和思路方法
        (一)研究的核心问题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一、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社会经济方面的变革与发展
        (二)社会政治方面阶级结构的变迁
        (三)意识形态方面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
    二、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萌芽——《尚书》“民为邦本”的记载
        (二)周代的民本思想——敬天保民
        (三)儒家民本思想的开端——孔子的仁者爱人
        (四)墨家的爱民、利民思想
        (五)道家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以老子为代表
    三、孟子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民本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是其性善论在社会中的实践
    本章小结: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一、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民贵”的出发点——“重民本”
        (二)民贵君轻思想对君民关系的新认识
    二、对民贵君轻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重新对君权起源的解释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向现代民主的转化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民与人民主人翁地位的实现
    三、对民贵君轻思想的分析
        (一)民贵君轻与民意的表达
        (二)民贵君轻与原初民权观念的体现
        (三)民贵君轻与民主萌芽的出现
        (四)民贵君轻与君本位封建阶级基础的关联
    本章小结:从群众观的角度分析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第三章 孟子的仁政思想
    一、仁政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仁政的政治基础——以民为重
        (二)仁政的经济基础——井田制
        (三)仁政的人性论基础——推恩
        (四)仁政的最高原则——仁义
        (五)实施仁政的方法——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重教化
    二、对仁政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仁义到修身治国的思想转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政与社会制度的革新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仁政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
    三、对仁政思想的分析
        (一)仁政在改善民生中对朴素民生观念的表达
        (二)仁政与人民在国家中享有真正权利的区别
        (三)仁政的实现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关联
    本章小结: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分析孟子的仁政思想
第四章 孟子的王道思想
    一、王道思想的基本观点
        (一)王道和霸道区别的源起
        (二)王道的前提——民贵君轻
        (三)王道的具体措施——施仁政以保民
        (四)王道与民本的关系
    二、对王道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一)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王道到王道文化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王道与人民的自由结合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保民而王到以人民为中心
    三、对王道思想的分析
        (一)王道对中国儒家理想治国模式的探讨
        (二)王道理想与空想重民的现实困境
        (三)王道的实践与相应制度和法律保障的缺乏
    本章小结:从实践的角度分析孟子的王道思想
第五章 孟子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的分析
        (一)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必要性
        (二)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可能性
        (三)对孟子生活的时代和新时代社会背景分析的边界条件
    二、民贵君轻思想与党的执政理念
        (一)对民贵君轻中的“民”和“人民”的区分
        (二)汲取民贵君轻中的重民思想,坚持以人为本
        (三)民贵君轻思想对新时代执政为民的借鉴意义
    三、仁政思想与新时代民生改善的实践
        (一)制民之产与精准扶贫
        (二)谨庠序之教与科教兴国
        (三)推恩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四)仁民爱物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王道思想与国家治理方略
        (一)尊贤使能与廉政爱民
        (二)教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
        (三)王霸之辩对国际关系处理的启发
    本章小结:从意识能动性的角度分析孟子民本思想的时代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3)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5 相关概念阐释
        1.5.1 民生主义的概念
        1.5.2 民生主义中的经济范畴
第二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时代背景与理论溯源
    2.1 民生主义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近代中国社会民族危机的持续加剧
        2.1.2 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2.2 民生主义的本体文化根源
        2.2.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民本思想
        2.2.2 近代中国社会中的民生理念
    2.3 民生主义中的西方参系
        2.3.1 西方经济思潮与政策实践
        2.3.2 西方社会文化与法律制度
    2.4 马克思主义对民生主义的现实启示
        2.4.1 孙中山对共产主义学说的思考
        2.4.2 十月革命后苏俄的政策实践
第三章 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与发展历程
    3.1 民生主义的思想内涵
        3.1.1 “平均地权”是根本
        3.1.2 “节制资本”是核心
        3.1.3 “振兴实业”是途径
        3.1.4 “发展教育”是基础
    3.2 民生主义的孕育萌芽
        3.2.1 民生主义的萌芽
        3.2.2 “平均地权”的提出
        3.2.3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设想
    3.3 民生主义的发展过渡
        3.3.1 民生主义的宣传
        3.3.2 《实业计划》的完成
        3.3.3 教育思想的完善
    3.4 民生主义的飞跃完善
        3.4.1 “节制资本”的明确
        3.4.2 从“平均地权”到“耕者有其田”
        3.4.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完善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超越与背离
    4.1 中国共产党对民生主义的坚持与超越
        4.1.1 民生主题的坚持
        4.1.2 政策措施的借鉴
        4.1.3 理论层面的超越
        4.1.4 政策措施的超越
    4.2 中国国民党对民生主义的发展与背离
        4.2.1 民生主题的继承
        4.2.2 政策措施的发展
        4.2.3 民生哲学的发展
        4.2.4 政策措施的背离
第五章 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的评析
    5.1 民生主义的内在矛盾
        5.1.1 对社会主义的认同问题
        5.1.2 对资本主义的认识问题
        5.1.3 对马克思及其社会理想的认识问题
    5.2 民生主义的理论价值
        5.2.1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5.2.2 倡导社会主义思想
        5.2.3 饱含人文主义精神
    5.3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与思想局限
        5.3.1 民生主义在三民主义中的地位
        5.3.2 民生主义的历史贡献
        5.3.3 民生主义的局限性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合理吸收
    6.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根本原则
        6.1.1 把民生作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着力点
        6.1.2 坚持唯物史观的人民主体性
        6.1.3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与担当
    6.2 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物质基础
        6.2.1 持续发展生产力
        6.2.2 加强基础设施与实业建设
        6.2.3 缩小收入差距
    6.3 坚持以发展农业为基本目标
        6.3.1 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
        6.3.2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6.3.3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6.4 坚持以发展教育为重要手段
        6.4.1 平衡教育资源
        6.4.2 促进教育公平
        6.4.3 发展素质教育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4)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清末民初民族相关概念的讨论
        (二)关于清末民初民族关系的讨论
        (三)关于清末民初民族问题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四、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一)知识精英
        (二)民族观念
        (三)天下主义与民族主义
        (四)报刊文献相关资料
第一章 背景与渊源: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形成
    第一节 内穷外困:时代需要民族观念的更新
        一、帝国主义侵略与中华民族危机的加深
        二、被压迫民族“我”者意识的兴起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报刊的兴起
    第二节 中西交汇:天下观与民族国家观的对撞
        一、中华传统的普世世界观——天下观念
        二、西方强势威逼下的时代共识——民族国家思想
        三、救亡警钟声中的救命稻草——社会达尔文主义
第二章 传入与接受: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民族和国家:来自异域的概念与归抚
        一、西方民族概念的传入与形成
        二、“天下”观念的落幕与“国家”观念的发展
    第二节 本来与本源:民族来源说和夷夏观念的式微
        一、“西来说”与汉民族来源
        二、“夷夏之辨”观念的异化及其发展
第三章 挑战与应对: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与中华民族重构的讨论
    第一节 从排满到同化:中华民族一体化的实践观念
        一、“排满”观念的兴起与消亡
        二、“民族竞争”观念的传入
        三、“同化”观念的流行与发展
    第二节 从救亡到建国:民族国家构建与领土疆域问题的实践观念
        一、救亡图存——多种救国观念的讨论
        二、“多民族”建国观念的确定
        三、西藏边疆问题的争论
第四章 时势与应变:影响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的因素
    第一节 千古变局与应对策略:知识精英的难题
        一、满汉矛盾与中西冲突:社会变迁中的民族问题突显
        二、异族与灭种: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
    第二节 角色转变与认知重构:知识精英的答案
        一、社会角色的变迁
        二、知识结构的变迁
第五章 自觉与反省: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的评价
    第一节 推动与唤醒:知识精英对中华民族形成与民族国家建立的影响
        一、知识精英对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相关问题解决的推动
        二、知识精英对国民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的唤醒
        三、知识精英与国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增强
        四、知识精英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体系的发展
    第二节 激进与虚无: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存在的时代遗憾
        一、极端民族主义萌发
        二、文化守旧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冲击
结论
    一、民族的知识精英发挥好意见领袖作用
    二、从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推动国家认同
    三、强化爱国主义精神要关注民族国家要素
    四、“兼容并包”应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后记

(5)孙中山晚年筹组“建国政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一、“建国政府”指导思想——孙中山政党理念研究
        二、政党观念实践成果——“建国政府”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架构与主要内容
        二、难点及问题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旧树生新枝”——筹组“建国政府”之努力
    第一节 “建国政府”之精蕴
        一、名称之由来
        二、筹组方式之思路嬗变
        三、“建国政府”之权责
    第二节 筹组“建国政府”之原因
        一、筹组“建国政府”的基本原因
        二、孙中山拯国救民思考的结晶
    第三节 筹备“建国政府”之经过
        一、“造势升温”时段
        二、“筹备祛热”时段
        三、“待建冷寂”时段
第二章 “无花先分果”—各方之意见
    第一节 革命阵营之分野
    第二节 北京政府之应对
    第三节 奉系与皖派之主张
    第四节 普通民众之看法
第三章 “无果皆有根”——“建国政府”之归宿
    第一节 “建国政府”之宿命
    第二节 “建国政府”搁置原因分析
    第三节 “建国政府”与广州“国民政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孙中山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之处
第2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1 孙中山德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内外双重的经济压迫
        2.1.2 腐朽黑暗的政治统治
        2.1.3 中西交汇的思想文化
    2.2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来源
        2.2.1 孙中山家风及家庭教育
        2.2.2 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
        2.2.3 西方近代思想道德文化
        2.2.4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3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3.1 探索阶段(1866-1894)
        2.3.2 确立阶段(1894-1912)
        2.3.3 成熟阶段(1912-1925)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要旨——“立志学说”
        3.1.1 立志就是要有“政治之理想”
        3.1.2 “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3.1.3 “立志,要合乎中国国情”
        3.1.4 “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3.1.5 “立志务求实行”
    3.2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核心——“启发爱国”
        3.2.1 爱国就是“谋四万万人之幸福”
        3.2.2 “国是一个大家庭”
        3.2.3 “国民须人人有爱国心”
        3.2.4 爱国是“做人最大的事情”
        3.2.5 “唤醒国人的爱国精神”
    3.3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精髓——“革新道德”
        3.3.1 “恢复固有的道德”
        3.3.2 “提倡新道德”
    3.4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追求——“改造人心”
        3.4.1 塑造“不可辱的人格”
        3.4.2 用“诚心”去“感化”人
        3.4.3 救国要有“勇气”和“决心”
        3.4.4 担负“振兴中华的责任心”
        3.4.5 “就自己喜欢的事彻底做去”
    3.5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新视角——“团体意识”
        3.5.1 “不侵犯他人的自由才是真自由”
        3.5.2 做人要“行为正大”
        3.5.3 每个团体都要建立“公共规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特征、影响及其局限性
    4.1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4.1.1 民族性
        4.1.2 时代性
        4.1.3 兼容性
        4.1.4 实践性
        4.1.5 创新性
    4.2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地位及影响
        4.2.1 在孙中山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4.2.2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4.2.3 对后来思想家和革命家的影响
    4.3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局限性
        4.3.1 对社会主义理想认识不清
        4.3.2 过于强调“心力”的作用
        4.3.3 将“个体自由”与“团体自由”对立起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孙中山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立志学说的当代价值
        5.1.1 树立远大志向
        5.1.2 求学首在立志
        5.1.3 根据国情立志
        5.1.4 立志有大作为
        5.1.5 立志重在实践
    5.2 启发爱国说的当代价值
        5.2.1 培育爱国精神
        5.2.2 弘扬家国情怀
        5.2.3 培养爱国人才
        5.2.4 凝聚爱国力量
    5.3 革新道德说的当代价值
        5.3.3 弘扬“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5.3.4 吸收“平等、博爱、互助”
    5.4 改造人心说的当代价值
        5.4.1 培养“兴趣”之心
        5.4.2 培养“独立”之心
        5.4.3 培养“冒险”之心
        5.4.4 培养“乐观”和“坚韧”之心
        5.4.5 培养“勇气”和“决心”
    5.5 团体意识说的当代价值
        5.5.1 树立“集体精神”
        5.5.2 恪守“行为正大”
        5.5.3 遵守“公共规范”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孙中山先生生平

(7)孙中山廉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廉政
        1.3.2 廉政思想
        1.3.3 孙中山廉政思想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点
    1.7 本文不足之处
2 孙中山廉政思想形成的条件
    2.1 中国传统廉政思想文化的影响
        2.1.1 任人唯贤的选官思想
        2.1.2 监察思想
        2.1.3 重视官德修养
    2.2 近代西方廉政思想文化的影响
        2.2.1 自由民主的思想
        2.2.2 主权在民的核心价值
        2.2.3 分权制衡的原则
    2.3 孙中山个人经历对廉政思想的影响
        2.3.1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3.2 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失望
        2.3.3 对世界潮流的把握
3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实践
    3.1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基本内容
        3.1.1 天下为公,官为民仆的思想
        3.1.2 以贤授官,唯才是举的选才思想
        3.1.3 权能分治,民主监察的制约思想
        3.1.4 法律为纲,以法促廉的法律保障思想
        3.1.5 遏制腐败,堵塞腐源的反腐思想
        3.1.6 建章立制,制度保廉的制度规范思想
    3.2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实践
        3.2.1 身体力行,一生廉洁
        3.2.2 治国治党,以公为先
        3.2.3 五权宪法,监督制约
4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评价
    4.1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历史作用
        4.1.1 实现了中西方廉政文化的融合
        4.1.2 相互制约,保证了有效监督
    4.2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4.2.1 没有稳定的环境保障实施
        4.2.2 政策没有持续实施
        4.2.3 权力制约的“五权分立”脱离中国国情
    4.3 孙中山廉政思想的当代价值
        4.3.1 借鉴孙中山廉政思想的有益成分
        4.3.2 吸取孙中山廉政思想的教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8)论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综述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及其法理分析
    2.1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形成
    2.2 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的法理分析
3 “以党治国”思想下的立法实践
    3.1 军政时期的立法实践
    3.2 训政时期的立法实践
4 “以党治国”思想下的司法实践
    4.1 国民党对国家司法的控制
    4.2 对司法实践的评价
5 “以党治国”思想实践失败的反思
    5.1 实行“主义”治国
    5.2 处理好党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5.3 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1章 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的形成
    1.1 思想土壤
        1.1.1 道德危机与伦理嬗变
        1.1.2 救亡运动与社会思潮
        1.1.3 开放进取的成长环境
    1.2 理论渊源
        1.2.1 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影响
        1.2.2 西方思潮的影响
        1.2.3 既不盲目泥古,也不照搬西洋
    1.3 理论基础:三民主义
        1.3.1 民族主义
        1.3.2 民权主义
        1.3.3 民生主义
第2章 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的内容
    2.1 核心思想:天下为公
        2.1.1 大同理想:从三民主义到世界大同
        2.1.2 立国立人理论:造就高尚人格
        2.1.3 人生目的与政治追求:替众人服务
    2.2 为官之道:公仆服务意识
        2.2.1 公仆论:平等的服务道德观
        2.2.2 政党道德
        2.2.3 官吏道德建设
    2.3 良能政府与良善政治
        2.3.1 人民与政府的关系
        2.3.2 民主政治:有能政府的追求
        2.3.3 良善政治:服务道德的价值
第3章 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的当代意义
    3.1 道德政治与民主政治
        3.1.1 政府公务人员道德建设
        3.1.2 以德立党与新时期共产党的建设
        3.1.3 廉洁政府
    3.2 善治与服务型政府
        3.2.1 服务:善治的伦理诉求
        3.2.2“公仆”意识、“替众人服务”与服务型政府
        3.2.3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3.3 天下为公的价值启示
        3.3.1 天下为公的价值旨趣与民族复兴的政治理想
        3.3.2 政治伦理的现代构建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四、论孙中山政党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共和制”到“一党制”:民国前期政治制度嬗变研究[D]. 张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孟子民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闫文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3]孙中山民生主义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宋浠睿. 吉林大学, 2020(08)
  • [4]清末民初知识精英民族观念研究[D]. 吴思建.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1)
  • [5]孙中山晚年筹组“建国政府”问题研究[D]. 王志伟.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2018(12)
  • [6]孙中山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由春桥.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4)
  • [7]孙中山廉政思想研究[D]. 杨帆. 西华大学, 2017(03)
  • [8]论孙中山“以党治国”思想及其实践[D]. 韩维伟. 暨南大学, 2016(12)
  • [9]孙中山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李昌娟.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15(06)
  • [10]历史转折与时代诉求——对近代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的再思考[J]. 王先明. 人文杂志, 2014(08)

标签:;  ;  ;  ;  ;  

论孙中山党思想的社会历史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