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编写习题要切合实际(论文文献综述)
蔡庆有[1](2014)在《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科书是民族之魂,是国家之未来。教科书传承民族乃至人类最有价值的知识经验之精华,再创国家之权利,形塑下一代的心灵、理想、自尊和与人共处之态度。因为,教科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中除师生之外最一致的要素,是决定学生学校学习机会的重要因素。教科书是学校教育核心——课程与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物化实体,中介着课程政策与课堂教学,以具体的教学行为解读课程政策,是事实上的国家课程,是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和资源。而且大量使用甚至依赖教科书是国际性的课堂教学特征,不断被各种研究和调查所证实,特别是数学课堂,甚至已成为数学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换句话说,教科书是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核心,界定了学校中大部分的工作。我国,乃至东亚地区国家,中小学生在各类国际数学竞赛及测试中成就优异,但同时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负面、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被列为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三大发展任务之一,强调要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数学课程与教学,特别是数学教科书,难度掌握不当被认为是该现象的最重要原因。科学测评数学教科书难度已成为恰当掌握难度分寸、科学设计教科书和优化教科书质量,进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突破口。然而,教科书研究这一“最不该忽视的研究”一直未曾获得教育研究领域应有的关注,特别是教科书难度测评研究。稀少的已有相关研究中,分别将(数学)教科书难度解读为文本阅读难度、期望课程难度、数学题综合难度和学生学习难度等,努力寻求测评方法和工具,为进一步探索提供了重要基础和参考。但未曾有研究直接阐述教科书难度概念应有的合理性及其内涵,由此探索并抓住影响教科书难度的主要因素及其主要方面,致使已有教科书难度测评相关研究或理解片面、或主次不分、或缺乏理据、或难于操作。本研究旨在基于上述现实需求和研究现状,科学合理地构建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研究包括教科书难度概念的合理性、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的内涵、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的影响因素及其结构、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的验证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取向,理论分析和实证探索相互启发、相互佐证。论文将整个研究分为10章阐述。第1章基于已有文献指出我国中小学生数学成就优异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负面、课业负担过重并存的“矛盾”现象,明确数学课程与教学是最重要的“矛盾”之源,数学教科书作为数学课程与教学最重要的物化实体,其难度的科学测评是解决矛盾的关键突破口。并阐述了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界定了相关概念。第2章梳理教科书难度测评、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的已有文献,明确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确定本研究的方向、具体内容和方法。总的来说,已有研究在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不足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探索提供了方向和空间。第3章主要阐明了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框架及三者间的关系,并简要说明了研究的信度和效度,以及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工具。教科书难度概念合理性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的分析与探索兼顾理论分析和实证探析,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访谈、开放式与封闭式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而模型验证则主要采用实证研究,综合运用封闭式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内容分析和比较等研究方法。本研究所有理论分析集中于第4章,第5章则集中了所有的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内涵调查探析,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的开放式与封闭式调查探析分别对应于第6章和第7章,第8章专注于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的探索与构建,第9章是模型适应性和有效性的验证。第10章简要概述本研究的过程和主要结论,总结反思创新与不足之处,展望后续的研究问题与方向。第4至第9章是主要研究内容,也是论文的主体。主要结论有:教科书是学校教育事业中精心谋划的重要人工制品,其生产和使用体现了学校学习和认识的关键特征——间接性和社会性,是教科书所卷入之人类实践活动的表征模型,其物质-概念双重属性赋予了教科书难度概念合理性。教科书难度主要指课程难度和教学难度,在小学数学教科书中主要表现为内容难度、例题难度和习题难度。宏观的课程难度和微观的教学难度构成教科书深层难度,其中教学难度主要表现为教师用教科书教和学生用教科书学的难度。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相对宏观的内容难度和微观的例题难度和习题难度构成其表层难度。深层难度和表层难度是“神”与“形”的关系,二者统一为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可抽象概括地表述为:教科书呈献给使用者的预期数学教学实践及其结果的质和量方面有机统一的规定性。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为N=0.30C+0.36W+0.34E,其中C=0.45C1+0.32C2+0.23C3,W=0.40W1+0.30W2+0.30W3,E=0.34E1+0.32E2+0.34E3;N 表示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C表示内容难度,W表示例题难度,E表示习题难度;C1表示内容多少、C2表示内容的要求、C3表示内容呈现方式,W1表示例题要求、W2表示例题与内容切合度、W3表示例题复杂度,E1表示习题与例题匹配、E2表示习题题型、E3表示习题要求。经实证检验,模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概而言之,本研究比较合理且科学地构建了一个具备较好适应性和有效性的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本研究试图创新之处是,在参考史宁中等人的课程难度模型、鲍建生的课程综合难度模型和西南大学“中小学理科教材国际比较研究”(小学数学)课题组的教科书难度模型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理论和实证研究,较合理且科学地构建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主要包括:教科书难度概念合理性的理论分析,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内涵、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探析。创新与不足并存,这几方面均可以且值得后续研究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模型的应用,教科书设计,教科书所卷入之课程与教学活动与教科书具体因素或特征间关系等的探索。
张爽[2](2019)在《苏、沪、港小学数学教材中“圆的认识”比较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研究越来越倍受关注,有关不同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也成为其中的热点问题。通过教材比较能改进各版教材的编制,促进教材质量的提高,并适应学生的发展。香港、上海与江苏是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小学生在国内外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多次取得佳绩,这与他们所使用的教材应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本研究选取苏教版、沪教版、香港版这三版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发现特点,探索规律。“圆”的课程内容在小学数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认识几何图形中由直到曲的转折点。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访谈法,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上述三版教材中“圆的认识”进行比较研究。从教材的内容体系、例题设计、习题安排、综合难度这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具体从内容的分布、栏目设计、广度与深度;例题的情境设计与表达方式、题型、开放程度;习题的数量、类型与难度等维度展开分析。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三版教材内容分布相对集中,香港版跨度较大;苏教版和香港版教材体例栏目设置多样化,沪教版较为单一;香港版的内容广度最大,而沪教版内容最深;三版教材的例题都注重生活与操作情境,图文并茂;香港版例题题型最为丰富,且具有开放性和问题导向;苏教版与香港版的习题富有层次感,其中苏教版习题难度最大。针对比较的结论,提出以下编写建议:香港版教材可适当缩小年级跨度;沪教版可适当设置多样化的栏目,丰富教材的教学功能;苏教版与沪教版可提供更多的操作性活动;三版教材可安排多层次的习题并保持适当难度。
华娜[3](2013)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与编写》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全国共有九套初中数学教材修改获得审定通过,并广泛使用。教材修订的同时,与之配套的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也要随之修订。为了编写出对数学教师有实际价值的教师教学用书,需要了解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情况与改进其编写的建议,以提高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水平。通过对215名一线初中数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17位初中数学教师进行访谈,我们发现,大部分数学教师只是有时使用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他们对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也不太依赖。教师对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情况与教师的职称、所在学校的类型、教龄没有相关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更多是依据自己的经验或考虑学生,只是适当参考教师教学用书。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师教学用书的栏目内容对教师的教学帮助作用一般。教师因为没有时间或没有及时得到教师教学用书、教师教学用书不实用、现在其他教学备课资源丰富、自己已有经验等多种原因而不太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教师们希望数学教师教学用书能包含更全面、丰富的教学资源。他们更希望教师教学用书实用,具体给他们提供优秀教学设计、丰富的课件和典型的习题。基于这些状况和老师们的要求,在改进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时,应丰富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加强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针对性,提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可读性。而教师也应提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效益,要认识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作用,领悟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结构与内容,从而创造性地使用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胡晋宾[4](2015)在《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于学校教育来说,知识毫无疑问是课程和教学的核心。而从历史上来看,知识观决定着课程观和教学观,有什么样的知识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特定的知识观影响下展开的,知识观是历次课程改革的分歧焦点。对于课程物化载体的教科书来说,它的编写也是知识观指导下的创作活动。基于当下的高中数学课改现实,研究教科书编写策略既有理论意义也有实践意义。从数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这样3个视角来透视知识观发现:数学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宏观的数学知识发生、确证、发展、结构、属性、应用等方面的反思和追问,心理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微观的认知过程与机制、知识分类与传递等方面的解析和实证,教育学视角的知识观强调对学校中的数学知识的价值、筛选、组织、传递、教授、习得等方面的关切和侧重。数学知识观是隐藏在数学课程观和数学教学观背后的前提性根源,有什么样的数学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观、数学教学观和数学学习观。在数学教育领域,数学观和数学知识观不是一个概念,但是经常被混淆着使用。本文认为,前者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研究,隶属于“数学哲学”;后者是关照数学教育的“知识观”,使用场合主要是数学教育,隶属于“数学教育哲学”。如果把数学教育当作基于数学知识的教育,并从知识的角度来考察和反思数学教育的话,那么形成的关于数学知识的看法就是数学知识观。而数学课程知识观是数学知识观的一个子集,就是指关于数学课程知识的观念,它是立足数学课程、关照数学课程、服务数学课程的一种数学知识观。数学教科书中体现的数学课程知识不同于数学科学知识,不同于生活数学知识,而是学校教育中的数学知识。同时,它是以客观的、共同的数学科学知识为基础,整合了同龄人中的生活情境、个人知识中的共性成分以及其他学科知识(如物理、化学等)等知识形态,揉进了教学法加工和编辑技术等元素,预设教学方式并以纸质文本呈现出来的整合知识。数学教科书知识的特点是,它假借以静态陈述的数学知识为躯壳,负载了教育理念的课程价值,预设有知识获得的教学方式。借鉴有关知识观的理论框架研究,我们赋予数学学科含义,认为数学课程知识观有3个维度,即数学知识本质观、数学知识价值观和数学知识获得观。理想的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是:数学知识本质是一种模式化的思维创造,数学知识价值是一种辩证性的复杂谱系,数学知识获得是一种参与式的社会建构。特别地,我们指出,应该强调借助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去引导师生形成全面的、辩证的、现代的数学知识观。基于上述三维框架,对历史上数学教科书中隐匿的数学知识观进行了考察,对现实中教科书作者和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以及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无论是从历史上6个版本教科书的文本考察来看,还是从现实中26名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和515名数学教师的问卷调查来看,知识观都影响了教科书编写策略;反过来,教科书编写策略中预设了不同的知识本质、知识价值和知识获得观念,从而又导致教学中不同数学知识观的形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辩证的。对于教科书作者来说,不同知识观导致了编写策略的不同认同,这种认同直接影响了编写策略,从而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式,间接影响了使用教科书的广大师生的数学知识观。正因为编写策略导致不同的教科书编写方案,因此优质的教科书编写应该寻求或者采用先进的数学课程知识观来做为指导。数学教科书编写是教科书作者在数学课程知识观显性或者隐性影响下的创造性活动,有什么样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就有什么样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持有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传统的、机械的、静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知识、结果、显性、学科、传授、内部等);持有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数学课程知识观,认同现代的、辩证的、动态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大致强调文化、过程、隐性、活动、建构、外部等)。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理论图景,对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进行了理论建构,并以3个课时的内容进行了微型实证和验证反思。首先,本文认为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视角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有3个,即: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其次,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6条具体的编写设想。第一条,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过程与结果样态。第二条,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和内敛价值。第三条,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第四条,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第五条,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第六条,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对于我国实际来说,数学教科书编写以前主要是国家行为,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现在教科书多元化以后,编写策略是教科书建设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因此,我们主张高中数学教科书在编写的时候,立足于数学知识的结果、显性、逻辑、内部、传授维度的基础上,尤其要注意数学知识的过程、隐性、心理、外部和建构维度,把它们辩证地平衡起来,防止矫枉过正的简单化和一分为二的片面性,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最大教育价值和最佳育人效果。
张飞亚[5](2014)在《初中数学学案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流派的“教师、课堂、课本”传统的三中心理论被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构建的以“学生、活动、经验”三中心的现代教育理论体系所取代,传统的教育理念被颠覆,这是教育界的一大进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逐渐成为主流。国内也出现了不少这样的范例,例如江苏省洋思中学倡导的教学模式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实施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学案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格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是对4所采用“学案教学”的初中进行调查研究,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研究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调查分析初中数学学案教学现状,了解学案教学以及编制的具体情况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以期找出一些能够解决问题的对策,对学案教学的改革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学校在采用“学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分析了有关学案教学的认知现状、学案编制的现状以及学案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凸显的一些问题,例如对关于学案教学的价值方面教师理解不到位、学案编制过程中缺乏学生参与、分层编制学案考虑不周、学案教学效果在课堂上的实际功效等等,同时作者对所收集到的学案样例进行了内容上(主要是习题方面)的分析,试图发现学案内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作者基于对本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试图从理论、学案编制环节、学案教学的实施环节三个方面提出对策。
孙娴[6](2005)在《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习题设置的考察与思考》文中认为教材习题设置的研究是一项崭新而复杂的项目,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已经显示出开展相关研究的迫切性,然而如何开展研究仍然在探索中。本文尝试建立了一个多维度的研究框架,围绕习题设置的四个主要因素(练习强度、练习密度、题目类型、题目编排)对不同时期初级阶段的六部综合课教材展开了数据统计与考察,在观察教材中习题设置特点的同时,总结了影响习题设置的一些因素,并采用设定标准深入考察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重点对习题设置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展开了思考与讨论,提出了一些供教材编写者参考的意见。
吴婷婷[7](2015)在《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文中提出清末民国时期,语文教育的发展历程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选择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建设历史是对语文教育现代性不懈追求的历史;而清末民国国文教科书的演变历程,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不断选择、诠释、重构和探索的过程。选取这一特殊历史时段,并以语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其在传统文化选择历程中表现出最为复杂、多变、奋进、挣扎的螺旋上升态势,诸多现代教育和文化问题,都可在这一时段发现惊人的历史印记。所以,研究清末民国的文化和教育问题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果不是历史以偶然中的必然给予古老中国强烈的外部刺激,乾嘉诸老所创立的学术范式或可为中国文化另辟新路,使得中华传统文化通过自身的内涵式蜕变完成近代化转型,谋得康、梁、胡适所期待的“近代科学”的文化蜕变;亦或乾嘉诸老的遗智尚不足以达成使命,那么中华文化可能重新构建一番崭新的文化体系。遗憾的是,历史的车轮不会逆转,深深的车辙见证的往往与期待和假设相背离。历史的屈辱以亘古未见的惨败和屈辱的城下之盟告终,从此,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社会性质被迫改变,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再难自保,逐步融入在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的轨迹中去。1919年,新文化运动以文化狂飙的劲头席卷中华大地,面对西方各类教育思想的头脑风暴,“中体西用”的文化选择框架被打破,这“近代百年第二次民族反思”1将传统文化的选择导入了现代化、科学化、人本化的征途。本研究以“中华传统文化选择为主体,价值趋向为主导、中学国文教科书文本研究为主线”而展开,遵循历史发展状态的研究逻辑,从理论层面系统地分析文化问题、教育问题、教科书问题。这三条线相互交叉和映证,最终作用于教育对象上,“教科书中怎样选择中华传统文化,选择怎样的传统文化用之于语文教育,如何通过语文教科书实现传统文化的价值向学生的转化,使得学生成为真正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这些问题就成为本研究的初衷和归宿。根据这一线索和研究思路,本论文分四章内容呈现研究过程和结论:第一章绪论。叙述了本研究的缘起、文献综述、概念界定、研究方案、创新与不足之处等内容。第二章清末“中体西用”文化选择下中学堂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近代化转型。内容有:清末“民族危机”带来传统文化选择中的意识更迭;清末中学堂“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清末“国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中文学服膺于实用的价值趋向;清末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具体研究1908年吴曾祺主编的《国文教科书》内容,通过表格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本章结论:一是清末之文化选择—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传承民族命脉的根本,“修身”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线;二是清末传统文化选择之价值趋向——从“学优而仕”(工具主义)到“经世致用”(实用主义);三是清末之国文教科书——是对传统旧式文选型语文教材的艰难突破。一言以蔽之,清末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选择未跳出“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可以形容为——“秋风不惊堂前雁,夕阳仍恋路旁鸦”。第三章民国时期“现代多元”文化选择下中学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现代化转型。内容包括:民国期间革新气象与传统文化选择的重构轮回;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现代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上文学服膺于科学的价值趋向;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具体研究1935年叶圣陶、夏丐尊合编的《国文百八课》,通过表格统计、数据分析得出本章结论:一是民国时期之文化选择——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传承民族命脉的根本,这一时期“修身”的新内涵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线和脊梁;二是民国时期传统文化选择之价值趋向——从“独善其身”(个人功能)到“兼济天下”(社会功能);三是民国时期之国文教科书——在白话文教育中实现对传统文学教材的科学化突破。一言以蔽之,民国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的选择破除了“中体西用”的价值框架,在坚定的前行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深深的眷恋,可以形容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回”。第四章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价值趋向对于当代的启示。“让历史回答未来”,本章期望以历史之镜关注现实文化、教育、中学语文教科书问题,分四个问题进行阐述:其一,清末民国中学国文教科书是现代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选择的历史之鉴;其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趋向是语文教科书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其三,兼容多元文化价值趋向且凝结民族之魂是语文教科书未来发展的方向;其四,基于严凌君语文教育读本的思考。
陈燕[8](2013)在《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文中认为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多年来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课程难度过大也被认为是导致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课程难度是国家教育水准的反映,影响国家教育竞争力,如何科学评估课程难度以剔除不合理的难度因素,在不降低教育水准的情况下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就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必须回答的问题。而教科书作为课程的载体和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具体体现着课程的难度并极大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质量,教科书的学习难度研究就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必经之路。然而,综观古今中外有关科学课程和教科书难度的研究发现,从关注教科书的可读性到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并最终聚焦于可学习性,人们不断寻求着教科书自身特点导致的学习困难所在,并为此开发了众多的难度评估工具。但是由于影响教科书难度的因素多而复杂,各种评估工具又各有局限,加之研究方法上的不足,目前理科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仍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由此极大影响了科学课程难度评估的科学性和教科书品质的提高。基于以上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聚焦于中学化学课程,进行了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共分5章完成。第1章在界定研究核心概念基础上对教科书难度研究进行了历史追踪,并从产品取向和接受取向两个研究角度对已有教科书难度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由此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路径为:从动态和静态两条研究路径全面探索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影响因素并厘清难度因素间关系,以此为基础构建系统考察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所在的评估框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建立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并将之应用于教科书学习难度的国际比较。第2章在分析化学教科书文本构成及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和调查研究,进行了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确定了有关化学教科书内容、组织和表征三方面的八个学习难度影响因素,分别是:“内容广度难度”、“内容深度难度”、“内容定量化程度难度”、“组织逻辑性难度”、“组织引导性难度”、“文字表征难度”、“图像表征难度”和“图文表征难度”。第3章和第4章通过对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影响因素的内涵进行界定和分析初步建立了化学教科书难度评估的各级指标,并通过内容效度指数筛选、标准研制和信度检验几个环节对评估维度指标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和可靠性进行了检验,最后应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AHP)进行了各级指标的权重分配,并尝试采用以学生和教师评估结果为效标初步验证了指标体系的使用者效度。第5章应用建立的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指标体系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主题进行了五个国家的教科书难度评估。评估结果从微观与整体两个层面揭示了我国化学教科书在该主题与其他版本教科书的学习难度差异及改进方向,进一步证实了所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在教科书学习难度诊断上的科学有效性。以教科书学习难度影响因素的提取、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的开发、检验及应用为主线,本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可操作的方法论体系并深入探索了各国高中化学教科书重要主题上的学习难度特点、共性与差异,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还具有方法论意义。然而,在教科书学习难度研究的广阔领域,本研究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不仅评估工具还需进一步接受实践检验与修订,工具应用也需进一步开拓,如教科书学习难度的个别差异适应性研究、整体连续性研究以及基于更为广阔国际视野的比较研究等都是值得不断探索的方向。
王怡霖[9](2019)在《人教版国标本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比较研究 ——以七、八年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作业系统是语文教科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帮助教师快速确定文章重难点,更能帮助教师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其教学策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2016年9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本”语文教科书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成为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教科书。与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标本”语文教科书相比,统编本的作业系统在编写上有很大变化,如课后练习题的细化、练习题深度的增加、写作模块知识体系的变化等,这些都是需要一线教师去研究的。本文选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国标本”与2016年出版的“统编本”两套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作业系统为对象进行整体与局部的分析与比较,以期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转化功能、检测功能以及备课辅助功能,为教师与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引言、正文以及结语三大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缘起,研究价值与方法,并从八个方面对前人关于“作业系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一章界定“语文教科书”与“作业系统”的含义,分析了在语文课程标准以及众多课程理念下作业系统该如何编制的问题,梳理了我国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第二章对国标本与统编本的作业系统进行整体分析。从板块的设置以及安排入手,分析了统编本在国标本作业系统的基础上所做的改进:“预习”板块的增加以及课后习题的细化;统编本习题数量更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提出的“少而精”的要求,并且题目的设置层层递进,重视文本解读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三章对国标本与统编本的作业系统进行局部分析。通过对“写作”板块作业系统的分析,发现统编本能更好地连接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减轻学生面对写作时出现的畏难情绪。通过对“综合性学习”板块作业系统的分析,发现国标本主题的设置与该单元选文的主题有关,而统编本则是从“传统文化学习”“语文综合实践”“语文学习生活”三个方面来进行“综合性学习”板块内容的编写。第四章是对语文作业系统的一些编制与使用建议。编制建议有:更新语文课程理念,落实语文课标要求;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体现能力训练梯度。针对教师使用作业系统的建议有:灵活使用课后练习,开展教学活动以及教师可借鉴多版教科书的课后习题,对习题进行二次开发;针对学生使用作业系统的建议有:依据作业系统,预习所学内容以及参照作业系统,编制自我练习。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今后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如九年级国标本与统编本作业系统的对比分析等。
游佳佳[10](2015)在《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是我国课堂教学改革中土生土长的“教学生物”,它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工具.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案在编写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学案教学效果与预期目的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本研究在前人的理论基础上,探讨了针对高中数学学科特点的导学案编写与应用策略,结合导学案应用于不同课型的具体案例,分析总结.此外,立足于实际教学,对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通过相关数据分析结果,并进行反思和总结.在此研究基础上,对实际教学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的见解,得出若干结论.
二、编写习题要切合实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编写习题要切合实际(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中国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矛盾”现象 |
1.1.2 数学课程与教学是最重要的“矛盾”之源 |
1.1.3 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与教学最重要的物化实体 |
1.1.4 数学教科书难度科学测评是可能的突破口 |
1.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2.1 有助于减轻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1.2.2 有助于明辨教学优劣,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
1.2.3 有助于审视课程强弱,更新设计者思想观念 |
1.2.4 有助于博思教科书编用评,倡导研发者专职化,提高教科书质量 |
1.2.5 有助于突显研究焦点,重塑数学教育研究者认识 |
1.3 概念界定 |
1.3.1 小学 |
1.3.2 数学教科书 |
1.3.3 难度 |
1.3.4 测评 |
1.3.5 模型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教科书难度相关研究述评 |
2.1.1 国外教科书难度相关研究综述 |
2.1.2 国内教科书难度相关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教科书难度相关研究简评 |
2.2 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相关研究述评 |
2.2.1 国外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内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相关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相关研究简评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3.2.1 研究思路 |
3.2.2 研究方法 |
3.3 论文框架 |
3.3.1 论文框架 |
3.3.2 论文框架与研究设计的关系 |
3.4 研究信度和效度 |
3.4.1 研究信度 |
3.4.2 研究效度 |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整理与分析 |
第4章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的理论分析 |
4.1 “教科书难度”概念合理性分析 |
4.1.1 人工制品分析 |
4.1.2 作为人工制品的教科书分析 |
4.1.3 “教科书难度”概念具有合理性 |
4.2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内涵分析 |
4.2.1 教科书的生产者与使用者分析 |
4.2.2 教科书定位分析 |
4.2.3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内涵 |
4.3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分析 |
4.3.1 教科书功能分析 |
4.3.2 教科书撰写分析 |
4.3.3 教科书课程设计分析 |
4.3.4 教科书教学设计分析 |
4.3.5 小学数学教科书结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内涵调查探析 |
5.1 调查目的 |
5.2 调查方法 |
5.2.1 调查设计 |
5.2.2 调查对象 |
5.2.3 数据分析方法 |
5.2.4 数据收集和整理 |
5.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4 调查结论 |
第6章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开放式调查探析 |
6.1 调查目的 |
6.2 调查方法 |
6.2.1 调查设计 |
6.2.2 调查工具 |
6.2.3 调查对象 |
6.2.4 数据分析方法 |
6.2.5 数据收集和整理 |
6.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6.3.1 学生用教科书学 |
6.3.2 教师用教科书教 |
6.3.3 困难数学内容处理 |
6.3.4 数学知识呈现与介绍 |
6.3.5 例题与习题 |
6.3.6 “补充”的影响因素 |
6.3.7 总体影响因素 |
6.4 调查结论 |
第7章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封闭式调查探析 |
7.1 调查目的 |
7.2 调查方法 |
7.2.1 调查设计 |
7.2.2 调查工具 |
7.2.3 调查对象 |
7.2.4 调查实施与数据整理 |
7.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7.3.1 问卷项目分析 |
7.3.2 问卷信效度分析 |
7.3.3 问卷均值分析 |
7.3.4 问卷开放题38结果分析 |
7.4 调查结论 |
第8章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探索与构建 |
8.1 研究目的 |
8.2 相关已有研究分析 |
8.3 研究设计 |
8.3.1 概念界定 |
8.3.2 工具编制 |
8.3.3 调查对象选择 |
8.3.4 问卷调查实施 |
8.3.5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 |
8.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8.4.1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各影响因素的总认同度 |
8.4.2 各数学教育工作者群体间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认同度的差异 |
8.4.3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8.5 讨论 |
8.5.1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的影响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 |
8.5.2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有其独特性 |
8.5.3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核心影响因素及其关系 |
8.5.4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 |
8.5.5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与已有相关模型的关系 |
8.6 研究结论 |
第9章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验证 |
9.1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调查验证 |
9.1.1 调查目的 |
9.1.2 调查方法 |
9.1.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9.1.4 调查结论 |
9.2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案例验证 |
9.2.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9.2.2 研究结果与分析 |
9.2.3 研究结论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
附录2.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开放式问卷 |
附录3.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4.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核心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5. 《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苏、沪、港小学数学教材中“圆的认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教材评价研究 |
(二) 数学教材比较研究 |
(三) 圆的课程内容比较研究 |
四、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的创新 |
(二)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一) 教材选取 |
(二) 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文本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四) 访谈法 |
三、研究维度 |
(一) 内容体系 |
(二) 例题设计 |
(三) 习题安排 |
(四) 综合难度 |
四、难度模型 |
(一) 内容广度模型 |
(二) 内容深度模型 |
(三) 习题难度模型 |
(四) 综合难度模型 |
第二章 三版教材中圆的认识比较 |
一、三种课标关于圆的认识内容要求及其比较 |
(一) 部颁课标中的内容要求 |
(二) 上海课标中的内容要求 |
(三) 香港课程指引中的内容要求 |
(四) 三种课标中内容要求的比较分析 |
二、三版教材中圆的认识内容体系的比较 |
(一) 内容分布比较 |
(二) 栏目设计比较 |
(三) 内容广度比较 |
(四) 内容深度比较 |
三、三版教材中圆的认识例题比较 |
(一) 例题情境设计比较 |
(二) 例题表达形式比较 |
(三) 例题数量比较 |
(四) 例题题型比较 |
(五) 例题开放程度比较 |
四、三版教材中圆的认识习题比较 |
(一) 习题数量比较 |
(二) 习题类型比较 |
(三) 习题难度比较 |
五、三版教材中圆的认识综合难度比较 |
第三章 三版教材圆的认识比较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一) 三版教材内容分布相对集中,香港版跨度较大 |
(二) 苏教版和香港版教材体例栏目多样化,沪教版较为单一 |
(三) 香港版教材内容最广,而沪教版内容最深 |
(四) 三版教材的例题都注重生活与操作情境,图文并茂 |
(五) 香港版教材例题题型丰富,且具有开放性和问题导向 |
(六) 苏教版与香港版习题富有层次感,且苏教版习题难度最大 |
二、研究建议 |
(一) 香港版教材可适当缩小年级跨度 |
(二) 沪教版可适当设置多样化栏目,丰富教材的教学功能 |
(三) 苏教版与沪教版可提供更多的操作性活动 |
(四) 三版教材可安排多层次习题并保持适当难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与编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问卷调查与分析 |
2.1 调查工具的编制 |
2.2 问卷的发放、回收与处理 |
2.3 关于教师使用教师教学用书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
2.4 关于教师对改进教师教学用书编写建议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3章 访谈调查与分析 |
3.1 访谈工具的编制 |
3.2 访谈对象与过程 |
3.3 与使用了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3.4 与没有使用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4章 改进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编写的建议 |
4.1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 |
4.2 增强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针对性 |
4.3 提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可读性 |
第5章 提高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使用效益的建议 |
5.1 教师应充分认识教师教学用书的作用 |
5.2 教师应领悟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 |
5.3 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师教学用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使用情况及编写建议问卷调查表 |
附录2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使用情况及编写建议访谈提纲 |
附录3 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使用情况及编写建议访谈记录表 |
致谢 |
(4)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缘起和目标: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问题 |
1.1.1 研究缘起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价值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课程知识观 |
1.3.2 高中数学教科书 |
1.3.3 编写策略 |
1.4 研究路径及方法 |
1.4.1 研究路径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综述和评论:相关研究及其进展 |
2.1 关于知识观及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
2.1.1 关于知识观的研究 |
2.1.2 关于数学(知识)观的研究 |
2.2 关于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相关研究 |
2.2.1 关于功能目标和编写原则的研究 |
2.2.2 关于内容素材和组织呈现的研究 |
2.2.3 关于语言图表和教材评价的研究 |
2.2.4 关于编辑技术和其他学科的研究 |
2.3 关于知识观、数学(知识)观和课程教材关系的研究 |
2.3.1 课程和教材对数学(知识)观形成的影响 |
2.3.2 课程和教材中的数学(知识)观前提及其体现 |
2.3.3 利用课程和教材去培养数学(知识)观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梳理和考察:多维视角的知识观审视及其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的影响 |
3.1 知识与知识观 |
3.1.1 知识 |
3.1.2 知识观与认识论、知识论 |
3.2 多维视角下的知识观审视 |
3.2.1 数学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
3.2.2 心理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
3.2.3 教育学视角下的知识观 |
3.3 知识观对数学课程和教科书编写的影响 |
3.3.1 从数学哲学视角来看 |
3.3.2 从心理学视角来看 |
3.3.3 从教育学视角来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厘清和界定:数学课程知识观涵义、图景及其观照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 |
4.1 数学观与数学知识观辨析 |
4.1.1 数学观是有关数学发展的“世界观” |
4.1.2 数学知识观是面向数学教育的知识观 |
4.2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提出及其图景 |
4.2.1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概念及其特点 |
4.2.2 数学课程知识观是知识教育立场的价值综合 |
4.2.3 数学课程知识观的理论图景概述 |
4.3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透视 |
4.3.1 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精选的学科知识 |
4.3.2 作为编写策略加工过的课程知识 |
4.3.3 借助教科书编写引导数学(知识)观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检视和辩驳:数学课程知识观及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历史存在和现实认同 |
5.1 中外教科书里隐匿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
5.1.1 以《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为例:1949年以前的典型 |
5.1.2 以SMP版和人教大纲版为例:1970年前后的典型 |
5.1.3 以CPMP版和苏教课标版为例:2000年以来的典型 |
5.2 数学课程知识观及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问卷设计 |
5.2.1 理论维度设计 |
5.2.2 项目鉴别度、信度和效度 |
5.3 对中学数学教科书作者的调查 |
5.3.1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
5.3.2 教科书作者的编写策略认同 |
5.3.3 教科书作者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
5.4 对高中数学教师的调查 |
5.4.1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 |
5.4.2 高中数学教师的编写策略认同 |
5.4.3 高中数学教师的数学课程知识观和编写策略认同的相关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反思和建构:数学课程知识观下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设想 |
6.1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指导思想 |
6.1.1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学科性 |
6.1.2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教学性 |
6.1.3 数学教科书应该具有人文性 |
6.2 数学课程知识观下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的具体设想 |
6.2.1 经历数学化:衔接知识的结果与过程样态 |
6.2.2 揭示潜隐性:兼顾知识的外显与内敛价值 |
6.2.3 渗透心理化:整合知识的逻辑和心理顺序 |
6.2.4 创设关联性:搭建知识的内部和外部链接 |
6.2.5 彰显主体性:协调知识的科学和人文特质 |
6.2.6 体现交互性:铺设知识的传授和建构渠道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尝试和探索:基于策略设想编写的3个微型实证研究案例 |
7.1 微型实验1:棱柱、棱锥和棱台(课时) |
7.1.1 实验设计 |
7.1.2 信息处理 |
7.1.3 研究启示 |
7.2 微型实验2:两个基本计数原理(课时) |
7.2.1 实验设计 |
7.2.2 信息处理 |
7.2.3 研究启示 |
7.3 微型实验3:基本不等式(课时) |
7.3.1 调查设计 |
7.3.2 信息处理 |
7.3.3 研究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结论、不足及前景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数学课程知识观调查问卷 |
附录2 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认同调查问卷 |
附录3 棱柱、棱锥和棱台(静态陈述式) |
附录4 棱柱、棱锥和棱台(动态发生式) |
附录5 棱柱、棱锥和棱台(测试问卷) |
附录6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旁观式) |
附录7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参与式) |
附录8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测试问卷) |
附录9 基本不等式(孤立式) |
附录10 基本不等式(关联式) |
附录11 基本不等式(访谈问卷)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5)初中数学学案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学案 |
2.1.2 学案教学 |
2.2 学案编制研究 |
2.2.1 学案的组成部分 |
2.2.2 学案编写主体 |
2.2.3 学案编写原则 |
2.2.4 学案编写策略 |
2.2.5 学案编写程序 |
2.3 学案教学模式研究 |
2.4 学案教学有效性研究 |
2.4.1 学案教学取得的成绩 |
2.4.2 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 |
3 研究的总体设计 |
3.1 研究的目标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分析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访谈法 |
3.2.4 内容分析法 |
3.3 研究过程 |
3.4 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
4 学案教学现状分析 |
4.1 关于学案教学的认知现状 |
4.1.1 教师对学案理论的认知 |
4.1.2 教师对学案概念的认知 |
4.1.3 教师对学案与教案关系的认知 |
4.1.4 教师对学案价值的认知 |
4.2 关于学案编制的现状 |
4.2.1 学案本身内容分析 |
4.2.2 学案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
4.3 关于学案教学实施现状 |
4.3.1 积极方面 |
4.3.2 存在的问题 |
4.4 小结 |
5 对策与建议 |
5.1 理论层面 |
5.1.1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 |
5.1.2 逐步推进学案教学 |
5.1.3 丰富教学资源,加强教师培训 |
5.2 学案编制环节 |
5.2.1 集体备课,科学编制学案 |
5.2.2 合理借鉴,凸显个人特色 |
5.2.3 将学案与教案融合 |
5.2.4 将学生进行分层 |
5.2.5 让学生参与学案的编制 |
5.2.6 习题按类型设置 |
5.2.7 针对性进行学法指导 |
5.3 学案教学实施环节 |
5.3.1 教师方面 |
5.3.2 课堂方面 |
6 研究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和获奖情况 |
(6)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习题设置的考察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壹、引言 |
一、解题 |
1、关于习题 |
2、关于练习 |
3、本文对习题设置考察的含义和范围 |
二、选题价值 |
1、练习的重要地位 |
2、教材中习题设置的现状 |
3、习题研究的现状 |
4、本文考察思考的价值 |
三、前人研究综述 |
四、研究目标和方法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方法 |
贰、习题设置的考察和分析 |
一、关于考察的几部教材 |
1、《初级汉语课本》 |
2、《汉语初级教程》 |
3、《新编汉语教程》 |
4、《汉语教程》 |
5、《新世纪汉语》 |
6、《新实用汉语课本》 |
二、习题设置的考察 |
1、练习的强度 |
2、练习的密度 |
(1) 练习题型的密度 |
(2) 练习题量的密度 |
3、题目的类型 |
(1) 题型固定式和题型变化式 |
(2) 题型使用范围分析 |
4、题目的编排 |
(1) 练习的结构模式 |
(2) 题目编排科学性的衡量分析 |
A、语言学习的规律性 |
B、难度的梯度性 |
C、交际标准 |
参、问卷调查的结论和分析 |
一、调查的原因 |
二、调查的对象 |
三、调查的方式 |
四、调查的内容 |
五、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六、结果和讨论 |
1、板块一 |
(1) 对于练习的强度和适度的问题 |
(2) 对于题型固定式 |
(3) 对于多项选择的作用 |
(4) 对于改错的效果 |
(5) 对于翻译的使用 |
2、板块二 |
(1) 师生对题型达成共识的序列 |
(2) 共识序列中所涉及题型的有效性分析 |
肆、关于习题设置的思考 |
一、考察中的发现 |
二、总结影响习题设置的因素 |
三、对常用题型的思考 |
四、值得研讨的问题 |
伍、附录 |
附录一、综合课教材练习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二、综合课教材练习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三、按教学目标分类的习题统计表 |
附录四、按学习规律分类的习题比例表 |
附录五、学生与教师对教材中常见题型的评价对比表 |
陆、参考文献 |
(7)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研究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二)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 传统文化选择 |
(二) 中学国文教科书 |
(三) 价值趋向 |
四、研究方案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清末“中体西用”文化选择下中学堂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近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清末民族危机在传统文化选择过程中的意识更迭 |
一、教育现状迫使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反省” |
二、新教育思想催促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自觉” |
三、革新举措导致对传统文化选择的“文化断层” |
第二节 清末中学堂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 |
一、中国古代传统文学教材与近现代语文教科书的同源异流 |
二、编审制与首部国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制度与现实回应 |
三、中学国文教科书相对缩水与传统文化选择差异的深层呈现 |
第三节 清末国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中文学服膺于实用的价值趋向 |
一、修身科和国文科的渐次导入与传统经学教育的价值趋向转型 |
二、“范文学教育”向“文学教育”课程体系转型的价值趋向 |
三、“八目教育”定位近代国文课程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基本规格 |
第四节 清末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 |
一、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基本情况 |
二、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内容统计和数据分析 |
三、吴曾祺版《国文教科书》的文本透视 |
本章小结 秋风不惊堂前雁 夕阳仍恋路旁鸦 |
第三章 民国时斯“现代多元”文化选择下中学国文教科书价值趋向的现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民国期间革新气象与传统文化选择的重构轮回 |
一、新教育制度的确立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巩固” |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狂飙” |
三、三十年代文化思想的繁荣与传统文化现代化选择的“文化重构”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在传统文化选择现代化过程中的历史踪迹 |
一、中国近代教科书的成长与中国现代语文教科书发展的波澜壮阔 |
二、国审制和首部现代语文教科书对传统文化选择的制度与现实回应 |
三、中学国文教科书的多样繁荣与传统文化选择纵深发展的深层呈现 |
第三节 现代语文课程在传统文化选择上文学服膺于科学的价值趋向 |
一、传统文化选择中的“问题之争”与语文课程早期的大众化方向 |
二、传统文化选择的“运动之兴”与语文教育早期的科学化路径 |
三、“修身”的演进与民国时期教科书科学化的反思 |
第四节 民国时期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凝结 |
一、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基本概况 |
二、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内容统计和数据分析 |
三、叶圣陶版《国文百八课》的文本透视 |
本章小结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回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价值趋向的当代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是现代语文教科书传统文化选择的历史之鉴 |
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价值趋向是语文教科书传承民族文化的根本 |
三、兼容多元文化价值趋向且凝结民族之魂是语文教科书未来发展的方向 |
四、基于严凌君语文教育读本的思考 |
结语 历史:过去—现在——未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科学评估课程难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
1.1.2 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发展 |
1.1.3 探索教科书研究方法,提高中学化学教科书质量 |
1.2 文献综述 |
1.2.1 “教科书难度”的概念界定 |
1.2.2 教科书难度研究的类型分析 |
1.2.3 教科书难度评估方法的研究 |
1.2.4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过程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 |
第2章 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
2.1 化学教科书文本构成分析 |
2.1.1 教科书结构的代表性学说 |
2.1.2 教科书结构相异概念的剖析 |
2.1.3 化学教科书的文本构成 |
2.2 化学教科书文本特性及其影响分析 |
2.2.1 实验活动及其影响 |
2.2.2 定量化及其影响 |
2.2.3 “宏-微-符”转换及其影响 |
2.3 文献研究中科学教科书学习难度影响因素的提取 |
2.3.1 文本内容方面 |
2.3.2 文本组织方面 |
2.3.3 文本表征方面 |
2.3.4 难度影响因素的具体表现 |
2.4 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
2.4.1 调查问题设计 |
2.4.2 调查对象选取 |
2.4.3 调查结果 |
2.4.4 研究小结 |
2.5 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影响因素框架建构 |
第3章 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指标的确定 |
3.1 化学教科书难度评估指标的确定 |
3.1.1 文本内容难度的内涵及指标确定 |
3.1.2 文本组织难度的内涵及指标确定 |
3.1.3 文本表征难度的内涵及指标确定 |
3.1.4 文本难度评估的总体架构 |
3.2 难度指标的内容效度检验 |
3.2.1 内容效度指数 |
3.2.2 专家信息及评价过程 |
3.2.3 评价结果 |
3.3 难度评估标准的制定 |
3.3.1 文本内容难度评估标准 |
3.3.2 文本组织难度评估标准 |
3.3.3 文本表征难度评估标准 |
3.4 难度指标的信度检验 |
第4章 评估工具的权重确定与效度检验 |
4.1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4.1.1 指标权重构造的路径 |
4.1.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4.1.3 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结果 |
4.2 难度统计与合成方法 |
4.2.1 广度指标统计 |
4.2.2 其他指标统计 |
4.2.3 难度合成 |
4.3 教科书样章难度的师生评估 |
4.3.1 评估问卷的设计 |
4.3.2 评估的实施 |
4.3.3 评估结果 |
4.4 指标体系的使用者效度检验 |
4.4.1 样章的指标评定结果 |
4.4.2 指标评定结果与师生评估结果的比照 |
4.5 难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章 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的应用 |
5.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5.1.1 比较国别的选择 |
5.1.2 研究主题的选择 |
5.2 主题难度分析比较思路与方法 |
5.2.1 比较思路 |
5.2.2 难度比值计算与等级确定方法 |
5.3 R主题整体难度分析比较结果 |
5.4 R主题维度难度分析比较结果 |
5.4.1 R主题文本内容难度比较 |
5.4.2 R主题文本组织难度比较 |
5.4.3 R主题文本表征难度比较 |
5.5 比较研究总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 |
6.1 研究结果与启示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附录 |
附录1 化学教科书难度影响因素调查提纲 |
附录2 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指标内容效度调查问卷 |
附录3 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标准 |
附录4 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指标体系相对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5 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指标体系相对权重调查统计结果 |
附录6 化学教科书样章学习难度比较评估问卷 |
附录7 化学教科书样章学习难度比较评估·学生标记 |
附录8 相关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人教版国标本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比较研究 ——以七、八年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概述 |
第一节 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概念界定 |
一、语文教科书 |
二、作业系统 |
第二节 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编制理论 |
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
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
三、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四、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
五、建构主义理论 |
第三节 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发展历程 |
一、萌芽期 |
二、发展期 |
三、成熟期 |
第二章 国标本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整体分析 |
第一节 国标本与统编本作业系统的构成分析 |
一、国标本作业系统的构成 |
二、统编本作业系统的构成 |
第二节 国标本与统编本作业系统题量、题型的比较 |
一、题目数量的比较 |
二、题目类型的比较 |
第三章 国标本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局部分析 |
第一节 国标本与统编本“写作”板块作业系统的分析 |
一、主题与练习题内容的相关性 |
二、主题与生活的相关性 |
第二节 国标本与统编本“综合性学习”板块作业系统的分析 |
一、国标本与统编本“综合性学习”板块作业系统的相同点 |
二、国标本与统编本“综合性学习”板块作业系统的不同点 |
第四章 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编制与使用建议 |
第一节 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编制建议 |
一、更新课程理念,落实课标要求 |
二、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体现能力训练梯度 |
第二节 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的使用建议 |
一、给教师的建议 |
二、给学生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10)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
2.1.1 有关导学案的概念内涵的研究 |
2.1.2 有关学案导学理论支撑的研究 |
2.2 关于“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
3 数学新授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
3.1 数学概念课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 |
3.1.1 数学概念课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策略 |
3.1.2 导学案应用于数学概念课的案例研究 |
3.2 数学命题课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 |
3.2.1 数学命题课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策略 |
3.2.2 导学案应用于数学命题课的案例研究 |
3.3 数学习题课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 |
3.3.1 数学习题课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策略 |
3.3.2 导学案应用于数学习题课的案例研究 |
4 数学复习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
4.1 数学知识复习课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 |
4.1.1 数学知识复习课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策略 |
4.1.2 导学案应用于数学知识复习课的案例研究 |
4.2 数学试卷讲评课导学案的编写与应用 |
5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
5.1 调查设计 |
5.1.1 调查目的 |
5.1.2 调查内容 |
5.1.3 调查方法 |
5.1.4 调查对象 |
5.2 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5.2.1 学生对“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态度 |
5.2.2 学生眼中的导学案内容 |
5.2.3 学生如何利用导学案学习 |
5.2.4 学生眼中教师如何编制与使用学案 |
5.2.5 学生所希望的学案 |
5.3 访谈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
5.3.1 针对教师的访谈调查 |
5.3.2 针对学生的访谈调查 |
6 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 |
6.1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
6.1.1 学案沦为课堂讲义 |
6.1.2 学案形式过于单一 |
6.1.3 学案对学生的影响未能得到切实的延伸 |
6.2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的若干建议 |
6.2.1 树立正确的观念,理性看待“学案导学” |
6.2.2 编写合适的内容,切实避免内容错位 |
6.2.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学生本位 |
6.2.4 群策群力,探寻不同课型导学案的设计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编写习题要切合实际(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数学教科书难度测评模型研究[D]. 蔡庆有. 西南大学, 2014(05)
- [2]苏、沪、港小学数学教材中“圆的认识”比较研究[D]. 张爽. 扬州大学, 2019(02)
- [3]初中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的使用与编写[D]. 华娜. 湖南师范大学, 2013(S1)
- [4]基于数学课程知识观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编写策略研究[D]. 胡晋宾.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5)
- [5]初中数学学案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D]. 张飞亚. 山西师范大学, 2014(08)
- [6]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习题设置的考察与思考[D]. 孙娴. 北京语言大学, 2005(05)
- [7]清末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中传统文化选择的价值趋向研究[D]. 吴婷婷.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8]化学教科书学习难度评估工具的开发与应用[D]. 陈燕.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9]人教版国标本与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比较研究 ——以七、八年级为例[D]. 王怡霖. 扬州大学, 2019(02)
- [10]高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 游佳佳.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