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沉积学报1983年第1卷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杨煜达[1](2005)在《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文中研究说明云南地处北半球低纬高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到多种季风环流的影响。其气候的演变,有着自己显着的特点。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气候进行研究,讨论其气候变化的特点和机制,对亚洲季风和全球变化的研究,均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利用档案、方志和文集等历史文献中的相关资料,以恢复重建高分辨率的清代(1711-1911年)云南雨季开始期、昆明雨季强弱和冬季平均气温序列为中心,并进行相关的方法上的探索。主要的研究和结论如下: 通过系统的收集和整理档案、方志和文集中存留的史料,建立了目前最完备的云南历史气候史料ACCESS数据库。 初步探索清代气象情况奏报制度的形成,并通过对清代档案中降水、灾害和收成资料的具体研究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系统偏差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对历史天气资料系统偏差的检验方法。 探索了科学可行的利用文献资料进行雨季开始期序列复原的方法,并成功地对云南1711-1911年间的雨季早晚进行复原。分析表明,云南雨季开始期在长时段上有明显的变化,并存在明显的准3年和11年周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云南夏季风的变迁。同时发现,El Nino事件对云南雨季的开始期有重要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存在明显减弱的时期。可能意味着ENSO事件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存在某种震荡。 结合历史资料的情况,探索精度介于降水量复原和旱涝等级间的降水等级的复原方法,并尝试采用了更符合降水实际情况的偏态分布。采取了一系列针对资料存在的系统偏差问题的纠偏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分析表明,1711-1911年201年间昆明雨季降水可分为4个大的阶段,其变迁有自己的特点。太阳活动的长周期有可能影响到昆明的雨季降水。 建立冬季降雪和干季降水的双因子回归方程,恢复了1721-1855年间昆明的冬季平均温度序列,这是目前重建的低纬度地区第一个高分辨率的历史气温序列。并利用其它资料补出了1856-1900年间的10年冬季平均温度序列。分析表明,18-19世纪昆明皆处于偏冷的时期,但又有一定的波动,且昆明气温存在跃升现象。而和全国其它地方比较,则其冷暖的变化有很多的差异性。 对发生在1815-1817年间遍及云南大部分地区的大饥荒的气候成因进行了考察,指出大饥荒是连年夏秋低温导致的农作物大幅减产造成的,其原因为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喷发。这次低温应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但仅在低纬高原地区和北方农牧交错带附近造成较大影响。 对1905-1907年间云南连续性的严重旱涝灾害的天气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1905年和1907年的先早后涝都有El Nino事件的背景,而1906年的大旱
笪浩波[2](2009)在《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及其互动演进规律,不仅对复原长江中游古代的人地关系具有意义,而且对当代保持生态平衡和维护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立足考古学,借以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及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以期复原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生态文化,并进一步探讨生态环境在文化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揭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替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即人地互动规律。第一章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对长江中游第四纪生态环境变迁进行了复原研究。本文认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地形、地貌基本接近现在,只是河流有摆动,湖泊有涨落变化。新石器时代大部分处在全新世的大暖期,气候一直趋向温暖湿润,但其间也有冷暖期交替变化。10000a.B.P~8500a.B.P为温暖期,8500a.B.P~7800a.B.P为降温期,7800a.B.P~5600a.B.P为温暖期,5600a.B.P~5400a.B.P为降温期,5400a.B.P~4700a.B.P为温暖期,4700a.B.P~4200 a.B.P为降温期,4200a.B.P~3000a.B.P为温暖期。气候的波动直接影响河流、湖泊的水文及动植物的种属和分布的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发生变迁。生态环境的变迁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及社会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催生文化和促使文化演替。长江中游的气候变化与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演替存在同步性,气候适宜期,社会稳定,文化发展繁荣;气候波动期,社会动荡,文化出现倒退甚至衰落。文化的新旧交替往往出现在冷暖期的转换期。第二章从稻作的起源、稻作农业的发展、区域生计类型的形成、手工业生产等方面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的生计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复原研究。本文认为稻作起源是客主观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生态环境的变迁是稻作起源的主要诱因,解决人口增长的压力是稻作起源的直接动因,而人类的生产力及技术水平则是稻作起源的动能。综合考察得出结论:长江中游的南岭以北地区是稻作的起源地,而适宜水稻种植的洞庭湖平原则是稻作农业的主要发展区。稻作农业的初步发展在城背溪文化晚期至皂市下层文化时期,主要表现是定居农业居落的出现、古栽培稻的多向分化、稻作农具的细化、稻作农业区的向外扩展。汤家岗文化至大溪文化时期出现了水田灌溉系统,稻作农业区的格局基本形成。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水稻得到优选改良,粮食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本文认为区域生计类型的形成与生态环境存在密切的关系,局域地形地貌的差异、生态资源的多样性是形成不同的区域生计类型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各个区域食物遗存、生产工具的种类、数量统计分析结果看,以高山、峡谷和森林为主的峡江区呈现渔猎为主的生计类型,以河谷平原和中山坡地为主的汉水中游区呈现以水旱作物种植兼作的生计类型,而以低岗、湖沼、平原为主的两湖平原则呈现水田农业生计类型。本文认为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则是区域手工业类型差异产生的原因之一,峡江区有丰富的石料,石器制造成为峡江区的主要手工业,并可能用于交换,陶器制作则相对落后;汉水中游区既有石料也有泥土,所以,汉水中游的石器制造业和陶器制造业并举,但汉水中游的手工业生产品主要是满足内部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两湖平原有着丰富的泥土资源,但缺乏石料,因此,手工业以陶器制造为主,并可能用于贸易,虽然无石器制造作坊,但家庭制作的石器都较精致表明石器的珍贵和使用持久。第三章采用统计学和空间分析的方法对长江中游的聚落遗址的时空分布、聚落类型分布、聚落的结构功能布局以及聚落的规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从时间上看,各个不同文化时期或同一文化时期不同发展阶段聚落数量的变化与生态环境要素特别是气候的变化具有同步性,气候稳定期,聚落数量增多;气候波动期,聚落数量减少。从空间上看,气候适宜期,聚落呈扩散式的分布;气候反常期,聚落呈聚集式的分布。而聚落分布密度的变化以及分布区域的变化与各个时期文化中心的变化具有一致性,文化中心转移到哪个区域,哪个区域的聚落分布密度就增大。同一时期区域聚落分布的密度又随距离中心区域的远近距离发生变化,距离越近,密度越大;距离越远,密度越小。本文认为,聚落类型的分布与人类的生存需求有很大的关系,水、食物、安全是人类选择居住环境的三个主要因素,由此形成了各种类型的居住环境。农业聚落选择地势平坦、河湖交错、土质肥沃的河谷平原地区生活;渔猎聚落则选择林木繁盛、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山涧河岸生活。房屋的建造方式和结构则与各个区域的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有关,地形宽阔、暖湿的两湖平原流行经过防潮处理的方形庭院式房屋,地形狭窄、温凉的汉水中游流行圆形或长条形房屋的建筑形式。聚落内部的空间布局则是依不同的功能而安排,功能区域的布局则是顺应自然地形、地貌的情形而为,不同的需求结合不同的地形、地貌构成不同的功能区的划分。总的原则是满足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环境的便利条件而极少去改变环境。这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以适应自然为主,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的生态思想。第四章从生态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着重分析了区域大生态系统及局域微生态系统在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特色形成中所起的制约作用,并论述了地理通道在区域考古学文化交流中的促进作用。本文认为,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发展道路上具有自我发展为主,融通外来文化为辅的双重文化特色。在文化结构上既有整体上的共同性特点又有局域差异性特点,整体共同性特点表现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主体独立发展,一脉相承,自成一体;局域差异性特点表现为文化的局域流变和地域性结构差异。生态环境系统的整体性特点是文化共同性特点形成的基础,而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结构差异又是局域文化类型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通道在文化的交流与融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谈明轩[3](2019)在《坳陷湖盆多河型地震地貌学定量研究 ——以渤海湾沙垒田地区明化镇组为例》文中指出自新近纪中晚期以来,受到印度板块北北东向的俯冲作用,渤海湾盆地整体沉降形成大型坳陷盆地,以河流相、滨浅湖相盆地充填作为其主要特征。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渤海沙垒田地区发育了多种河流相类型,具有横向上河型相变及垂向上河型转化的特征,从而制约了浅层河流相有效储层的勘探开发研究。本文以沙垒田地区新近系中新统明化镇组下段为研究对象,综合区域地质资料、3000km2三维地震资料、50口探井,在精细河流相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进行河流相发育类型、平面分布及垂向演化规律分析;以沙垒田地震工区为例,在岩电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河型的地震地貌学定量研究,并探讨影响河流转化的主控因素。在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地震层序、钻测井层序综合研究表明,沙垒田地区新近系明下段整体上对应于1个完整的三级层序,并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四级层序(即SQm1、SQm2、SQm3和SQm4层序),每个四级层序可由低可容空间体系域(LAST)、高可容空间体系域(HAST)构成。总体而言,明下段自下而上河流基准面上升速率逐渐减缓,层序内含砂率逐步提高。整个研究区垂向上层序厚度趋势相对一致,以沙垒田东区凸起部位地层厚度相对较薄,并向东西两侧地层逐渐增厚。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及岩心相、钻测井和地震资料分析成果,大致明确了研究区曲流河和辫状河主体沉积特征。在地震反射特征、地震属性特征及钻井岩性的联合标定表明,上中新统明下段沉积时期,沙垒田地区过路河流的古流向整体上由南南西向转变为南东向。晚中新世发育阶段,该河流体系可能主要源自冀北坝缘山地和丘陵地区的古滦河、古青龙河水系。SQm1和SQm2层序整体上以曲流河相沉积为主,SQm3和SQm4层序则在低可容空间体系域中具有辫状河与曲流河共存的现象。在地震沉积学相关理论技术的指导下,在渤海沙垒田地区明下段进一步识别出中-低弯度曲流河、顺直河和辫状河三种河型,并展开河流泛滥平原背景下的多河型地貌单元精细解释和定量地震地貌学分析。研究表明,SQm1和SQm2层序以中-低弯度曲流河、顺直河地貌为主,河道宽深比一般小于25,存在多条支流汇入干流的地貌特征。SQm3和SQm4层序在低可容空间体系域存在辫状河干流与中-低弯度曲流河支流共存的地貌特征,辫状河河道带宽度最大可达2.5km,单个辫状河道的满岸深度达4m~8m;高可容空间体系域则以中-低弯度曲流河地貌为主,河道宽深比一般小于15。沙垒田重点区典型切片中的曲流河弯曲度为1.18~1.83,以混合载荷为主要搬运方式,其中高可容空间体系域曲流河的整体弯曲度高于低可容空间体系域曲流河的整体弯曲度。曲流河的蛇曲高度与蛇曲宽度、蛇曲波长与蛇曲宽度均表现为正相关的比例关系,并且蛇曲宽度与蛇曲高度的比值通常介于1~4。切片中的辫状河心滩长度为0.33km~3.22km,宽度为0.12km~3.61km,其宽度与长度间呈较好的幂指数关系。地貌-水力学研究表明,区域沉积古坡降差异和满岸古流量变化是影响沙垒田地区明下段河型转化的重要因素。晚中新世以来(12Ma~5.3Ma)渤海湾盆地的多期幕式快速沉降是馆陶组辫状河沉积向明下段曲流河沉积转化的重要原因,晚中新世快速沉降幕中晚期新增可容空间速率的降低是辫状河发育有利条件。单井孢粉组合的古气候定量研究表明,在晚中新世全球变冷的趋势下,东亚夏季风的适度增强是明下段SQm3和SQm4层序低可容空间体系域辫状河发育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河岸植物群落分布差异也会对曲流河、辫状河垂向演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陈骥[4](2016)在《青海湖现代沉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形成于中新世的青海湖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断陷型咸化湖泊。这里发育了多种类型的陆源碎屑沉积,为我国东部第三纪陆相断陷湖盆的古今对比提供了理想场所。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前人对青海湖展开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自此以后,对青海湖现代沉积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的沉积相上,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以野外露头、探槽、水深测量、遥感影像资料和气象资料为基础,结合显微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及地化测试分析等手段,开展了青海湖现代沉积体系的研究工作。通过引入“源-汇”体系的研究思路,以每个“点”上的沉积相分析为基础,建立了6个从物源区到沉积区“线”上的“源-汇”沉积体系和湖泊沉积体系,从而深入剖析了青海湖现代沉积体系“面”上的特征,并编制出新的青海湖现代沉积体系平面图。本次研究在沉积相类型和形成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认识:提出分割青海湖和耳海的第Ⅲ道湖堤是湖平面下降和波浪及沿岸流共同作用而形成;湖滩岩的形成与微生物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发现布哈河三角洲发育前缘斜坡;原先的沙柳河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组成;发现哈尔盖河和甘子河河口区发育有障壁岛-泻湖-三角洲、喇叭状河口和障壁岛-水道-泻湖。研究发现,青海湖现代沉积体系的形成与分布,除了受“源-汇”体系控制,还与风向和风力有关,进而提出了青海湖现代沉积体系是“风(风场)-源(物源)-湖(湖盆地貌/盆地演化)”系统综合作用下的产物。具体包括物源区的岩性特征、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类型和覆盖度、风场、波浪、湖流和湖平面的升降,并建立了两大沉积模式:强物源背风体系模式和弱物源迎风体系模式。强物源背风体系是由冲积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等组成。弱物源迎风体系是由风成沙丘、障壁岛、水道、泻湖、喇叭状河口等组成。两大模式体系的建立为古代陆相断陷湖盆中砂体分布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湖盆半深湖-深湖区的细粒沉积物能够成为潜在的烃源岩。强物源背风体系中的三角洲前缘和扇三角洲前缘与弱物源背风体系中的障壁岛和风成沙丘均为潜在的优质储集体。
魏红红[5](2002)在《鄂尔多斯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尔多斯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西部,处于东西构造域的交接部位,是我国重要的煤、石油、天然气聚集场所之一。受加里东和海西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等他生旋回因素和沉积过程中自旋回机制的双重影响,其晚古生代石炭一二叠系沉积体系类型多样,本文通过露头观测与井下地质相结合,岩芯观察与测井资料相结合,单井分析与地震信息、地球化学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区分出了障壁海岸沉积体系、浅海陆棚沉积体系、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和冲积扇、河流、湖泊、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等九种类型的沉积体系,并详细地分析了各自的沉积特征及形成机制。 从上石炭统至下二叠统太原组沉积期,以中央古隆起为分隔,东西差异明显,西部受祁连海的影响,以裂陷海湾沉积为主,东部以陆表海沉积为主。早二叠世东西部海水汇合,本区统一于华北陆表海中,形成潮坪、浅海陆棚、障壁岛、泻湖、浅水三角洲交互的含煤沉积,早二叠世晚期至中二叠世陆表海萎缩,本区演变为近海内陆坳陷充填,形成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晚二叠世陆表海消亡,本区转化为内陆坳陷,形成以曲流河、湖泊为主的河湖充填。 在沉积体系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地质作用过程中的全球性、旋回性、可对比以及砂体预测的实用性等等方面,本文采用当代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利用风化剥蚀面、冲刷面、岩性岩相突变或结构转换面、构造机制转换面、水道下切谷席状砂等等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在研究区西缘识别出26个层序界面,25个层序,除西缘外鄂尔多斯本部广大地区共划分出15个层序,其中层序界面1—层序界面15具Ⅰ型界面的性质,层序界面16为Ⅱ型层序边界;层序1—层序6具二元体系域结构,即由海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层序7—层序15具有三元体系域结构特征,由低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三个部分组成。 区内沉积相带和地层层序明显受控于构造、气候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在研究区整个石炭一二叠系气候由潮湿演变为干旱,地壳一直处于频繁振荡阶段,除在晚二叠世边缘有断裂活动,并伴随有火山喷发外,主要表现为由弱到强的螺旋式缓慢升降运动。其中在层序1和层序6形成期(本溪期—太原期),气候是影响其发育的主要因素,气候环境的变迁与该时期两极冰盖的变化密切相关,当时研究区处于炎热潮湿、生物繁盛、化学风化作用强烈的热带—亚热带环境,气候的变化并导致了海平面的升降旋回,形成了灰岩—砂泥互层—煤层的沉积旋回。区内植物生长繁盛、煤层发育,常见铝土矿和菱铁矿,地层处于酸性介质环境下,层序7和层序8(山西期)气候与前期相比变化不大,构造的升降运动对层序影响程度较深,北部伊盟地区隆升,致使海水退出本区,在层序底部可见明显的冲刷面和一些水道下切谷充填沉积。层序9和层序10的形成受气候和构造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层序底部可见明显水道下切谷充填沉积,同时由于气候干旱,层序中粗粒沉积增多,植物化石少见;形成层序11和层序12的这段时间,气候较以前更炎热干燥,但构造抬升不明显,沉积过程中的自旋回作用是影响层序形成的主导因素,层序中低位体系域下切谷席状砂很少见,层序中以泥质沉积为主,砂层很少。中二叠世末,海西运动进一步加强,构造运动对层序的影响很大,因此在层序13底部形成厚度较大的砂体,砂体底部河道下切谷发育,为进积—加积层序。层序14和层序15的形成主要受沉积过程中自旋回作用的影响,层序以进积—退积型特征为主,砂体薄,粒度细,气候炎热干燥植物化石也少见。 研究区的沉积物主要靠北部内蒙古陆提供,另外秦祁古陆也在三叠世为南部提供部分物源,物源区的母岩特征对区内的岩石类型、矿物组成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
王教元[6](2019)在《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十年来,日益增强的人为水文调控导致云南部分湖泊出现了明显的水库化特征,造成湖泊水质下降、湖滨带退化、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等生态环境问题。湖泊水文调控及其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比研究受到监测数据不足的制约,需要结合多学科方法对湖泊水文调控生态环境效应的基本特征进行识别,并系统甄别水体环境和生态系统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本研究以滇西北地区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结合遥感影像、监测数据、文献记录等研究手段,首先甄别了过去30年来区域湖泊水体面积的变化特征、影响因子与驱动过程。随后选取了受到不同强度水文调控影响的三个湖泊:姐湖(没有水文调控的高山湖泊)、海西海(多次水文调控)和洱海(水文调控和富营养化)作为代表湖泊进行古湖沼学研究。在建立沉积物年代序列的基础上,开展理化指标分析,建立了湖泊与流域环境变化的时间序列;结合硅藻、沉积物色素等生物代用指标,识别了硅藻群落结构、指示物种、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变化模式。进一步应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湖泊之间、湖泊内部湖盆之间的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并识别主要影响因子,最终甄别出不同水文调控强度下湖泊的生态环境响应特征与关键驱动机制。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近30年来滇西北地区湖泊面积呈现波动变化特征,并受到极端干旱事件影响显着。自然调控为主的湖泊面积变化幅度小于人为调控影响的湖泊,人为水文调控不仅使湖泊面积增大,面积变化幅度也显着增加。气候变化是驱动滇西北湖泊水位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同时流域开发对湖泊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叠加影响了湖泊面积的长期波动。(2)未受人类扰动直接影响的高山浅水湖泊(姐湖)1980s以来呈现水动力显着增加、水位下降的特征,促进了底栖硅藻百分比持续增加,但对硅藻群落变化的独立作用弱于气温与营养盐的驱动强度。1950s以来滇西北高山地区气候明显变暖,促进了湖泊初级生产力的提高、内源有机质的增加。流域降水增多、流域侵蚀搬运等过程增强影响了湖泊水动力的变化。湖泊水体营养水平升高、气温升高和水动力条件增强是驱动姐湖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3)根据粒度-水深转换函数定量重建了海西海过去200年以来的湖泊水位变化历史,多次水文调控导致了湖泊沿岸带生境逐渐丧失、底栖硅藻持续减少,湖泊有机碳的内源贡献率增加。同时,随着蓄水强度的增加,湖泊有机物的降解速率加快、埋藏量明显降低,加速了有机碳向无机碳的转化和温室气体的释放。水文调控导致的湖泊水位波动对硅藻群落演替产生了显着的影响,当水深达到10 m阈值或水深变化超过±2 m时,硅藻物种多样性和群落异质性均出现显着降低。(4)洱海不同湖盆间营养元素循环、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结构对水文调控的响应模式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西洱河节制闸、梯级水电站的建成运行等人为调控事件显着改变了洱海湖泊水文状态,导致了湖泊水位波动的频率和幅度显着增加。自1970年代以来,湖泊富营养化、区域气候变暖与水文调控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大型水生植物大幅减少,导致了藻类初级生产力的升高和蓝藻水华的发生。洱海硅藻群落转变为浮游种占优的单一群落构成,多样性明显降低。水深较浅的南部湖盆对人为调控导致的水位波动更为敏感,湖泊水深变化是硅藻群落结构变化和蓝藻爆发的主要原因。(5)滇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湖泊的对比分析表明,相较于气候变化影响下的高山湖泊(姐湖),人为水文调控显着地改变湖泊水深及其变化幅度,是沿岸带生境退化和底栖藻类降低的重要驱动因子。湖泊高水位运行和水动力减弱使营养盐滞留效应增强,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生长,湖泊有机碳源出现了由底栖通道向浮游通道的转变。同时,不同水文调控类型与强度对湖泊碳氮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产生了差异性的影响。随着人为调控强度的增加,湖泊水文变量对姐湖、洱海和海西海硅藻群落变化的单独解释量由约6%增加至大于25%。湖泊水深变幅和硅藻生物多样性关系符合典型的中度干扰假说理论模型,水深变化幅度增大将导致湖泊生物多样性将显着降低。综上所述,水文调控的驱动作用明显大于自然状态下水文波动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且水文波动、气候变化和水体富营养化是驱动滇西北典型湖泊生态与环境变化的重要因子。随着水文调控的频次和幅度增加,水文条件与营养盐、气温的相互作用明显增强,表明了水文调控类型及其强度对其他类型环境压力的调控作用。此外,在湖盆形态与流域开发类型存在较大空间差异的湖泊中,不同湖盆对水文调控的响应模式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因此,在区域气候变暖和富营养化增强的背景下,对湖泊水文的合理调控是对滇西北湖泊开展有效保护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前提。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7](2002)在《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21世纪之初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全面大发展的现阶段,中国地质科学也步入了兴盛发达的新时期,因为它具备了社会需求、科学问题和社会支撑基础3个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回顾20世纪之初,由于中国地质学奠基者的远见卓识,中国地质学在20世纪20~30年代已建立了世界声誉。新中国建立后的50~7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取得了迅速的进展。自70年代末至今的20余年开放时期,更取得了全面的发展。随着世纪之交地球系统科学的新概念为广大地质学者所接受,地质学各分支学科必将互相交叉融合,开展综合的和协调的研究道路。中国地质科学在新的世纪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全新阶段。
赵荦[8](2014)在《中国沿海先秦贝丘遗址研究》文中提出贝丘遗址是先秦时期广泛分布于沿海地区的一种遗址类型,它以包含人为造成的规模化贝类堆积为主要特征。这种包含了浓厚渔猎经济因素的遗址以往的研究较少,本文正是试图填补贝丘遗址研究的不足。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系统地研究先秦时期我国沿海地区的贝丘遗址,二是分析贝丘遗址反映的先秦沿海经济社会状况。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首先界定了贝丘遗址的概念和本研究涉及的时空范围,以及选题意义。接着通过回顾我国贝丘遗址调查发掘、研究状况,梳理了国内贝丘遗址的研究现状;简略地总结国外贝丘遗址的时空分布和研究简史,简要地考察了国外贝丘遗址的研究情况。本章最后是研究理论和方法的介绍,本文将使用考古地理学、考古学材料和民族志材料类比、低水平食物生产等理论和方法。第二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贝丘遗址分布的时空范围。我国的贝丘遗址在内陆和沿海省份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年代上则是从旧石器时代延续至历史时期,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的数量最多。第二部分在讨论了各种贝丘遗址分类标准的基础上,把我国的贝丘遗址分为洞穴、海湾、河口、河岸和湖滨五大类,简要地总结了各类贝丘遗址的特点。洞穴型贝丘遗址的年代最早,湖滨型贝丘遗址的年代最晚。第三章研究贝丘遗址的遗迹。本章重点研究了居址、墓葬、用火遗迹和特殊遗迹。天然洞穴、半地穴式、地面式和干栏式建筑都是贝丘人的居住空间。贝丘遗址墓葬和特殊遗迹的分析表明金坛三星村、宜兴骆驼墩等遗址社会可能已经分层,社会结构复杂化。贝丘遗址的室外用火遗迹似乎与贝类加工并没有太多的联系。南宁豹子头和闽侯昙石山遗址有明确的制陶手工业遗存。这章最后总结了贝丘遗址的聚落形态及其发展历程,距今约7000年至4000年是我国沿海省区贝丘遗址的鼎盛时期。第四章研究贝丘遗址的遗物。本章将贝丘遗物分为自然遗物和人工遗物两大部分。通过对动植物遗存的考察研究贝丘居民利用自然资源的情况,尤其是对驯化动植物资源的利用状况;通过分析已发掘贝丘遗址出土农业和渔猎工具,尝试着分析贝丘居民食物采集和生产活动的规模。结果表明渔猎采集活动虽然是贝丘遗址生业活动的一部分,饲养动物和种植农作物的行为也普遍存在;长江以北贝丘遗址食物生产的水平普遍高于长江以南地区的贝丘遗址。本章最后还考察了贝类采集和加工时可能采取的方式和工具,大致地分析了贝丘遗址出土蚌器的情况,特别是蚌刀、蚌铲这两种最常见的蚌器。第五章探讨贝丘经济。贝丘经济大体上可以分为渔猎采集、亦渔亦农和农业模式,渔猎采集是距今约7000年前贝丘经济的主流模式,之后亦渔亦农模式成为主流。不同年代和地区的贝丘遗址由于自然环境变化、生产型经济发展等原因,经济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但还是基本上延续了遗址较早阶段的经济模式。作为先秦时期沿海地区重要的遗址类型,贝丘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先秦沿海经济。第六章是结论。本章概括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沿海地区贝丘遗址及其文化和经济基本特征——以长江流域为界分为南北两个传统:北方贝丘遗址居民定居性、食物生产水平和社会复杂程度较高,南方贝丘遗址则较低。文章最后提出史前沿海半月形文化带的概念,贝丘遗址为这条文化带的建立提供了基础,海洋性传统是其最主要的特征。
侯章帅[9](2020)在《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文中认为华南板块二叠纪沉积分异显着,发育多套烃源岩层,古地理面貌较为复杂。本研究在最新的二叠纪综合年代地层框架下厘定了各区域岩石地层单元的时代,并基于812条综合长剖面资料重建了目前最高分辨率的古地理图(根据地质年代和重要地质事件恢复18张二叠纪古地理图)。华南板块二叠纪古地理演变分为三个阶段:(1)阿瑟尔期-亚丁斯克期中期,华南板块以广泛分布的碳酸盐台地和范围较大的康滇古陆为特征,在亚丁斯克期中晚期海平面达到该时期的最低点,各区域的陆源剥蚀区连成一片,而华南南部和北部边缘仍为海相碳酸盐岩沉积。(2)亚丁斯克期晚期-罗德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在华南北部边缘、湘黔桂和下扬子地区发育深水盆地,康滇古陆范围极度萎缩;沃德期-卡匹敦期,海平面逐渐下降,盆地范围缩减,华夏古陆逐渐扩大,并在西侧形成了浅海碎屑岩沉积体系;到中二叠世末期,华南板块处于晚古生代海平面最低的时期,除桂中、湘南等少数区域外,华南板块主体位于海平面之上,广泛发育沉积间断。(3)吴家坪期-长兴期中期,海平面逐渐上升,充沛的物源供应和频繁的海平面波动为华南广泛发生的聚煤作用提供了条件;长兴期晚期,华南海平面再次回退,各盆地范围明显缩小;到二叠纪末,华南板块海平面位于该时期最低值。本研究认为华南板块古地理变迁主要受控于区域海平面变化,但东吴上升运动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极大地重塑了华南板块晚二叠世古地理格局,并大幅提高了陆源供给量。本研究采用GPlates软件首次精准地恢复原型原位的华南古地理变迁,并讨论了二叠纪华南板块的定量动力学特征。在大数据支撑下,区域高分辨率古地理重建图可用于修正和改良全球古地理重建结果。华南二叠系发育有多套烃源岩层,主要赋存于栖霞组、孤峰组、龙潭组和大隆组等沉积层位。本研究统计并分析各期优质烃源岩厚度和牙形类色变指数资料,认为川东-鄂西和下扬子区域的二叠系碳酸盐岩处于有利生烃阶段,而其它区域热演化程度较高,生烃潜力较差。总体来看,华南板块二叠系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有机质丰度高、热演化程度较高的特点。
冯明石[10](2016)在《前陆盆地不同构造部位深层砂岩储层差异性研究 ——以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及川西坳陷三叠系碎屑岩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选取前陆盆地前缘隆起带的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与前渊坳陷带的四川盆地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层作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地质学和储层地质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压汞分析和C、O同位素等多种测试手段,系统开展了构造演化、储层沉积与岩石学、成岩作用和储层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与对比工作,明确了前陆盆地不同构造部位深层砂岩储层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特征、压实作用、埋藏时间、埋藏热效应、自生矿物沉淀机制研究,综合分析了深层砂岩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建立了前陆盆地不同构造背景下深层砂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储层沉积学研究表明,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处于库车前陆盆地前缘隆起带,为非连续性埋藏方式,早期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浅埋藏,后期快速埋藏,现今埋深为最大埋深,经历深埋藏阶段的时间短,具有“深埋时间晚、时间短”的特点。沉积体系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有利沉积体系为辫状河三角洲,砂体主要富集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沉积微相。而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层处于川西前陆盆地前渊坳陷带,为连续性埋藏方式,早期持续埋藏,在较短时间内即已进入深埋藏阶段,后期被抬升,现今埋深小于最大古埋深,经历深埋藏阶段的时间长,具有“深埋时间早、时间长”的特点,沉积体系特征与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相同。储层岩石学研究表明,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主要发育长石岩屑砂岩,其次为岩屑长石砂岩,具有较高的长石含量,较低的塑性岩屑含量,较低的杂基含量,胶结物以高岭石、方沸石为主,分选较好,磨圆较好,点接触为主,孔隙式胶结。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早成岩阶段,于新近纪进入中成岩阶段,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成岩作用较弱,压实作用中等-弱,溶蚀作用强。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层主要发育岩屑砂岩,其次为岩屑石英砂岩,具有极低的长石含量,较高的塑性岩屑含量,较高的杂基含量,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和硅质,分选较好,磨圆较差,线接触为主,孔隙-接触式胶结。经历的早成岩阶段时间短,于侏罗纪末期便已进入中成岩阶段,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B期,成岩作用较强,压实作用强-很强,溶蚀作用中等-一般。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与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层相比,更有利于优质储层的形成。储层特征研究表明,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以粒间孔为主,主要发育残余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毛管压力曲线表现为低排驱压力、高进汞饱和度、具明显平台的特征,为喉道粗、孔渗高,结构好的储层。储层物性总体好,孔隙度较高,孔-渗关系好,属于中孔中-高渗储层。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层以溶蚀孔为主,主要发育粒内溶孔。毛管压力曲线表现为高排驱压力、低进汞饱和度、不具平台的特征,为喉道细、孔渗低,结构差的储层。储层物性总体差,孔隙度低,孔-渗关系差,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通过压实作用、埋藏时间、埋藏热效应、自生矿物沉淀机制、次生孔隙发育机制的研究,建立了前陆盆地不同构造部位深层砂岩储层孔隙演化模式。前陆盆地前缘隆起带的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为非连续性埋藏地层条件下孔隙演化模式,成岩早期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浅埋藏,深埋藏过程短,成岩热效应低,压实作用较弱,原生孔隙发育,晚期有机质快速成熟、快速成藏,产生大量有机酸,为开放体系下富含酸性流体的长石溶蚀机制,储层次生孔隙发育,最终孔隙度约19.5%-21%,为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层为连续性埋藏地层条件下成岩演化模式,成岩早期即已进入深埋藏,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深埋藏,成岩热效应高,压实作用强,储层致密化早,剩余原生孔隙度低,为封闭体系下缺乏酸性流体的长石溶蚀机制,发育高岭石向伊利石转化驱动钾长石溶蚀作用,溶蚀作用有限,孔隙度约为4%-9%,为深层致密碎屑岩储层。
二、沉积学报1983年第1卷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沉积学报1983年第1卷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导论 |
一 本研究的问题与学术意义 |
二 学术史的回顾 |
三 研究中欲解决的问题和采用的方法 |
四 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 |
五 ACCESS数据库的设计和建立 |
第二章:对清代档案奏报中的天气资料的初步研究:对资料系统偏差的检验方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有关云南天气资料的基本情况和分类 |
三 清代气象情况奏报制度的初步探索 |
四 资料的可靠性和系统偏差:利用理证法的考察 |
五 资料的可靠性和系统偏差:利用对证法的考察 |
六 资料的可靠性和系统偏差:本证法的考察 |
七 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
八 结论和讨论 |
第三章 清代云南(1711-1911)雨季开始期的复原与初步研究 |
一 问题与资料 |
二 对雨季的复原方法 |
三 对复原结果的检验 |
四 复原的雨季开始期序列的初步分析 |
五 雨季开始期对El-Nino事件的响应 |
六 简单的结论 |
第四章 对清代昆明地区(1711-1911)雨季降水强弱的恢复 |
一 问题与学术史 |
二 研究的新思路和原则:对现代降水资料的分析和历史资料系统偏差的校正 |
三 雨季分阶段定级恢复的具体方法 |
四 对复原序列的检验 |
五 雨季降水强弱序列的初步分析 |
六 简单的结论 |
第五章 对清代昆明地区(1721-1900年)冬季平均气温序列的重建与初步分析 |
一 问题和资料 |
二 复原方法:双因子回归方程的建立 |
三 历史降雪指数的重建 |
四 对干季降水的分级重建 |
五 同治、光绪两朝气温的插补:利用物候资料和寒冷事件对清代历史气温序列的考察 |
六 对气温变化的初步分析 |
七 简短的结论 |
第六章:嘉庆云南大饥荒(1815-1817)与坦博拉火山喷发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饥荒的进程与地理分布 |
三 对灾害种类和程度的分析 |
四 大饥荒与坦博拉火山喷发 |
五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光绪云南大灾(1905-1907年)研究 |
一 问题 |
二 灾害的进程与地理范围 |
三 大灾的天气背景分析 |
四 大灾的社会原因分析 |
五 灾害的社会应对措施 |
六 结论和讨论 |
第八章 对清代云南气候变化与社会影响的初步分析 |
一 问题 |
二 清代云南气候变化的特点 |
三 脆弱面:历史气候变化对社会的影响 |
四 社会对气候变迁的适应 |
五 结论与讨论 |
附录: |
一 1711-1811年云南雨季开始期序列考订 |
二 昆明地区雨季降水的分级考订(1711-1911) |
三 1721-1855年昆明地区冬雪指数序列考订 |
四 云南干季降水的分级考订(1711-1911) |
五 参考文献 |
六 所引文献表 |
博士研究生期间参加的课题、发表论文及着作 |
后记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2)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内外研究进展 |
(二) 本区域研究现状述评 |
三、本文的基本构想 |
(一) 文化与环境关系研究界说 |
(二) 研究目的、内容及思路 |
(三) 研究方法、资料及创新之处 |
四、时空范围的界定 |
(一) 时间范围 |
(二) 区域空间 |
五、相关概念的梳理 |
第一章 生态环境的变迁与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 |
第一节 生态环境的变迁 |
一、地形、地貌及水文的变迁 |
二、气候与植被变迁 |
第二节 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 |
一、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发现过程概述 |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 |
(一) 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8500年~距今7000年) |
(二) 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距今6800年~距今4000年) |
第二章 生计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一节 稻作起源、稻作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一、稻作起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一) 西方关于农业起源的理论 |
(二) 关于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的评述 |
(三) 关于稻作起源的推测 |
二、长江中游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一) 稻作农业的初步发展(距今10000年~距今7000年) |
(二) 稻作农业区格局的形成及稻田灌溉体系的形成(距今7000年~距今5500年) |
(三) 稻谷品种的优化及产量的提高(距今5500年~距今4000年) |
第二节 生计类型区域的形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一、食物遗存揭示的生计类型 |
二、生产工具的印证 |
三、生计类型区域形成的环境因素 |
第三节 手工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一、石器制造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二、陶器制造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三章 聚落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
第一节 聚落考古学方法论阐述 |
第二节 聚落的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
一、聚落的时空分布 |
(一) 新石器时代中期(距今8600年~距今7000年) |
(二) 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7000年~距今4000年) |
(三) 从时空分布特征看聚落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
二、聚落类型分布 |
(一) 岗地型 |
(二) 台地型 |
(三) 聚落类型分布的特点与环境的关系 |
三、聚落规模分布 |
第三节 聚落结构与布局的演变 |
一、房屋结构 |
二、聚落的功能布局 |
第四章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特色的形成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体系构成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 |
一、文化共性特点与生态环境整体性的关系 |
二、文化的地域性结构差异与微观区域性生态环境差异的关系 |
第二节 长江中游文化与周边文化的融通与地理通道 |
一、北方地理通道—长江中游与河渭文化交流的桥梁 |
二、东方地理通道—长江中游与下游文化交流的桥梁 |
三、南方地理通道—长江中游与珠江流域文化交流的桥梁 |
四、西方地理通道—长江中游与上游文化交流的桥梁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3)坳陷湖盆多河型地震地貌学定量研究 ——以渤海湾沙垒田地区明化镇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前言 |
1.1 项目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项目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
1.2.2 河流相类型研究现状 |
1.2.3 地震地貌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构造特征 |
2.2.1 构造演化特征 |
2.2.2 走滑断裂特征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河流相层序地层格架 |
3.1 河流相关键界面的识别 |
3.1.1 河流相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
3.1.2 主要层序界面特征 |
3.1.3 体系域发育特征 |
3.2 明下段河流相层序地层格架 |
3.2.1 单井河流相层序地层特征 |
3.2.2 连井河流相层序地层特征 |
3.2.3 河流相层序地层平面展布特征 |
3.2.4 河流相层序发育模式 |
第4章 河流沉积体系发育特征 |
4.1 河流相沉积类型及特征 |
4.1.1 曲流河相 |
4.1.2 辫状河相 |
4.2 多井沉积相展布特征 |
4.3 沉积体系分布和演化 |
4.3.1 区域古水系及古湖泊发育特征 |
4.3.2 河流沉积体系演化特征 |
第5章 河流地震地貌学研究 |
5.1 地震岩电特征及关键技术 |
5.1.1 地震资料基本特征 |
5.1.2 岩电物理特征 |
5.1.3 地震相位特征及相位转换 |
5.1.4 地层切片及分频融合技术 |
5.2 河流地震地貌发育及演化 |
5.2.1 河流地貌参数的表述与求取 |
5.2.2 河流地震地貌学特征概述 |
5.2.3 重点切片地貌学解释 |
5.3 河道地貌形态定量分析 |
5.3.1 曲流河地貌学关系特征 |
5.3.2 辫状河地貌学关系特征 |
第6章 影响河型演化的控制因素 |
6.1 坡降与流量的影响 |
6.1.1 河流坡降发育特征 |
6.1.2 古流量恢复 |
6.2 基准面变化的影响 |
6.3 气候变化的影响 |
6.3.1 孢粉发育特征 |
6.3.2 气候变化特征 |
6.3.3 古植被覆盖特征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渤海沙垒田地区CFD11-2-1井新近系明下段孢粉图谱 |
附录B 渤海湾盆地沙垒田地区晚中新世17个种子植物群在我国分布区内气候参数范围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青海湖现代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现代沉积的研究现状 |
1.2.2 源-汇体系的研究现状 |
1.2.3 现代沉积体系相关研究技术 |
1.2.4 青海湖现代沉积体系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6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1.6.1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1.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理和地质概况及体系划分 |
2.1 青海湖的地理位置 |
2.2 青海湖的气候特征 |
2.3 青海湖的水文特征 |
2.4 青海湖盆地的地层特征 |
2.5 青海湖盆地的构造特征及演化 |
2.6 青海湖区的湖岸线变迁 |
2.7 “源-汇”沉积体系的划分 |
第3章 日月山/野牛山-倒淌河-有障壁滨岸沉积体系 |
3.1 日月山东段/野牛山/青海南山东段的物源区特征 |
3.2.1 岩性特征 |
3.2.2 地貌特征 |
3.2.3 降雨和植被特征 |
3.2 古倒淌河 |
3.2.1 古倒淌河 |
3.2.2 冲积扇 |
3.3 今倒淌河 |
3.4 倒淌河三角洲 |
3.5 耳海 |
3.6 小结 |
第4章 青海南山-冲积扇-扇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 |
4.1 青海南山西段和中段的物源区特征 |
4.1.1 岩性特征 |
4.1.2 地貌特征 |
4.1.3 降雨特征 |
4.1.4 植被特征 |
4.2 冲积扇相 |
4.3 扇三角洲相 |
4.4 滨岸相 |
4.4.1 现代滨岸相 |
4.4.2 湖滩岩 |
4.4.3 古滨岸相 |
4.5 小结 |
第5章 布哈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
5.1 布哈河流域内的物源区特征 |
5.1.1 岩性特征 |
5.1.2 流域内的自然概况特征 |
5.2 布哈河 |
5.2.1 集水段 |
5.2.2 辫状河段 |
5.2.3 辫状河与曲流河共存段 |
5.2.4 曲流河段 |
5.3 布哈河三角洲 |
5.3.1 布哈河三角洲平原 |
5.3.2 布哈河三角洲前缘 |
5.3.3 布哈河三角洲前缘的地球化学特征 |
5.3.4 布哈河前三角洲 |
5.4 小结 |
第6章 大通山-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
6.1 大通山西段和东段的物源区特征 |
6.1.1 岩性特征 |
6.1.2 地貌特征 |
6.1.3 气候特征 |
6.1.4 植被特征 |
6.2 大通山冲积扇 |
6.2.1 刚察冲积扇 |
6.2.2 果洛冲积扇 |
6.3 刚察扇三角洲 |
6.4 辫状河段 |
6.5 沙柳河三角洲 |
6.6 小结 |
第7章 哈尔盖河/甘子河-有障壁滨岸沉积体系 |
7.1 大通山东北段的物源区特征 |
7.1.1 岩性特征 |
7.1.2 地貌特征 |
7.1.3 降雨和植被特征 |
7.2 哈尔盖河 |
7.2.1 辫状河段 |
7.2.2 曲流河段 |
7.2.3 北支曲流河三角洲 |
7.2.4 障壁岛-泻湖 |
7.2.5 南支曲流河河口区 |
7.3 甘子河河口区 |
7.4 小结 |
第8章 团保山/达坂山-冲积扇/滨岸-风成沉积体系 |
8.1 团保山/达坂山/日月山西段的物源区特征 |
8.1.1 岩性特征 |
8.1.2 地貌特征 |
8.1.3 降雨和植被特征 |
8.2 冲积扇相 |
8.3 古滨岸相 |
8.3.1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8.3.2 岩相类型 |
8.3.3 古滨岸相沉积模式 |
8.4 风成相 |
8.4.1 湖滨风成相的沉积环境 |
8.4.2 湖滨风成沙丘的类型 |
8.4.3 湖滨风成沙丘的沙源 |
8.4.4 湖滨风成沙丘的形成机制 |
8.5 小结 |
第9章 湖泊沉积体系 |
9.1 滨湖亚相 |
9.1.1 滨湖亚相的沉积特征 |
9.1.2 滨湖亚相的控制因素 |
9.2 浅湖亚相 |
9.2.1 浅湖亚相的沉积特征 |
9.2.2 浅湖亚相的控制因素 |
9.3 半深湖-深湖亚相 |
9.3.1 半深湖-深湖亚相的沉积特征 |
9.3.2 半深湖-深湖亚相的控制因素 |
9.4 湖湾及泻湖亚相 |
9.5 小结 |
第10章 区域沉积体系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及油气地质意义 |
10.1 区域沉积体系特征 |
10.1.1 前人对青海湖现代沉积的认识 |
10.1.2“源-汇”沉积体系的特征和分析 |
10.1.3 沉积相类型的新发现 |
10.1.4 青海湖现代沉积体系平面图 |
10.2 主控因素分析 |
10.2.1 风场 |
10.2.2 物源 |
10.2.3 湖盆 |
10.2.4“风-源-湖”系统的建立及沉积模式 |
10.3 油气地质意义 |
第11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鄂尔多斯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鄂尔多斯地区地质历史概况 |
第三节 前期研究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一节 区域构造特征及划分 |
第二节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三章 上古生界沉积体系 |
第一节 沉积体系和沉积相分析 |
第二节 冲积扇沉积体系 |
第三节 河流沉积体系 |
第四节 湖泊沉积体系 |
第五节 扇三角洲沉积体系 |
第六节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
第七节 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 |
第八节 障壁海岸沉积体系 |
第九节 陆棚沉积体系 |
第十节 陆表海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 |
第四章 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特征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本溪组(靖远组、羊虎沟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第三节 太原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第四节 山西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第五节 下石盒子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第六节 上石盒子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第七节 石千峰组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 |
第八节 沉积相带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层序地层分析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层序级别及划分 |
第三节 层序地层特征及层序地层格架 |
第四节 层序成因机制分析 |
第六章 古气候 |
第一节 古气候标志以及研究古气候的意义 |
第二节 古气候变迁的原因 |
第三节 晚石炭世本溪期和早二叠世太原期生物组合及气候特征 |
第四节 早二叠世晚期—晚二叠世生物组合及气候特征 |
第五节 古气候对沉积相及沉积环境的影响 |
第七章 层序充填和古地理演化 |
第一节 物源分析 |
第二节 层序及古地理演化 |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图版说明 |
(6)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湖泊水资源与主要环境压力 |
1.1.2 湖泊水文调控下生态环境变化评价的方法体系 |
1.1.3 湖泊水库化生态环境评价的沉积物代用指标 |
1.1.4 云南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由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2.1 选题缘由 |
1.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
1.2.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提取及样品采集 |
2.2.1 水位监测数据 |
2.2.2 湖泊遥感数据 |
2.2.3 现代气象数据 |
2.2.4 历史文献 |
2.2.5 湖泊野外调查及样品采集 |
2.3 实验分析 |
2.3.1 沉积物钻孔年代学建立 |
2.3.2 湖泊环境代用指标测定方法 |
2.3.3 湖泊生物代用指标分析方法 |
2.4 数理统计分析 |
第3章 水文调控下滇西北地区湖泊水位变化的时空模式 |
3.1 近30 年滇西北湖泊面积变化趋势 |
3.1.1 滇西北湖泊面积提取 |
3.1.2 滇西北湖泊面积与水位的对应关系 |
3.1.3 滇西北湖泊面积变化的时空模式 |
3.1.4 滇西北湖泊水位变化影响因子识别 |
3.2 沉积物粒度重建湖泊水位的可靠性评价 |
3.2.1 海西海表层沉积物现代调查 |
3.2.2 表层沉积物粒度-湖泊水位转换函数建立 |
3.2.3 海西海湖泊水位变化历史的重建及其可靠性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丽江姐湖对气候变化和水文波动的响应模式 |
4.1 姐湖概况 |
4.2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
4.3 姐湖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
4.3.1 区域气候、沉积物磁化率及粒度变化 |
4.3.2 沉积物总氮和叶绿素的变化 |
4.3.3 全样碳稳定同位素(δ~(13)C)和C/N的变化 |
4.4 姐湖硅藻群落及多样性长期变化历史 |
4.5 高山湖泊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模式 |
4.5.1 硅藻群落对湖泊水动力过程的生态响应 |
4.5.2 湖泊生产力和硅藻群落对区域气候变化和大气氮沉降的生态响应 |
4.5.3 硅藻群落变化的驱动因子与驱动强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文调控下大理海西海的环境变化与生态响应特征 |
5.1 海西海概况 |
5.2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
5.3 沉积物记录的湖泊环境长期变化历史 |
5.3.1 湖泊水位和沿岸带生境的长期变化 |
5.3.2 沉积物粒度、营养元素及碳、氮同位素的长期变化 |
5.3.3 湖泊有机碳来源及其通道的识别 |
5.3.4 湖泊初级生产力和硅藻群落长期变化 |
5.4 海西海生态系统响应水文调控及其强度的长期模式 |
5.4.1 湖泊生境结构对水文波动的长期响应模式 |
5.4.2 碳氮元素循环对湖泊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 |
5.4.3 硅藻群落及多样性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模式 |
5.4.5 不同阶段水文调控的生态影响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洱海对水文调控、气候变化和富营养化响应的时空模式 |
6.1 洱海概况 |
6.2 洱海水文调控及水位变化历史 |
6.3 年代学序列及沉积速率 |
6.4 不同湖盆沉积物记录的洱海环境变化历史 |
6.4.1 沉积物粒度和磁化率的长期变化历史 |
6.4.2 碳氮元素及其稳定同位素的长期变化 |
6.4.3 湖泊初级生产力的长期变化历史 |
6.4.4 沉积物色素记录的蓝藻爆发时空模式 |
6.4.5 硅藻群落及生物多样性的长期变化模式 |
6.5 水文调控强度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的长期模式 |
6.5.1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长期响应模式 |
6.5.2 硅藻群落结构及其生物多样性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长期响应模式 |
6.5.3 湖泊蓝藻爆发对水文调控的长期响应特征 |
6.6 不同湖区对水文调控强度长期响应的空间差异性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特征比较 |
7.1 湖泊水位波动及生境变化对水文调控的响应特征 |
7.2 碳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水文调控的响应特征 |
7.3 湖泊生产力、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水文调控及其强度的响应特征 |
7.4 滇西北典型湖泊环境生态长期变化的驱动因子及其强度的识别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图表目录 |
附录二 沉积物钻孔主要优势硅藻图版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中国沿海先秦贝丘遗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引言 |
一、对象的界定 |
二、对象的时空 |
第二节 选题意义 |
一、贝丘遗址是遗址类型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
二、史前农业文化研究中被忽略的渔猎研究 |
三、从贝丘遗址考察早期中国的渔猎经济因素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 |
二、国外研究 |
第四节 研究理论和方法 |
一、相关学科的研究 |
二、本文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
注释 |
第二章 贝丘遗址 |
第一节 遗址分布 |
一、空间分布 |
二、时间分布 |
第二节 贝丘遗址分类 |
一、贝丘遗址分类标准 |
二、贝丘遗址的类型 |
第三节 小结 |
注释 |
第三章 贝丘遗迹 |
第一节 居址 |
一、天然洞穴 |
二、房址及建筑痕迹 |
三、居址反映的流动性和定居性 |
第二节 墓葬 |
一、考古发现 |
二、墓葬及其问题 |
三、人骨反映的贝丘人饮食结构 |
第三节 用火遗迹和特殊遗迹 |
一、用火遗迹 |
二、特殊遗迹 |
第四节 聚落形态 |
一、贝丘聚落的区域特征 |
二、贝丘聚落的演变 |
第五节 小结 |
注释 |
第四章 贝丘遗物 |
第一节 自然遗物 |
一、动物遗骸 |
二、植物遗存 |
第二节 人工遗物 |
一、人工遗物的分类 |
二、农业和渔猎工具 |
第三节 贝类采集、加工和蚌器 |
一、采贝方式及工具 |
二、贝类加工及工具 |
三、蚌器 |
第四节 小结 |
注释 |
第五章 贝丘经济 |
第一节 贝丘经济 |
一、贝丘经济分类标准 |
二、渔猎采集模式 |
三、亦渔亦农模式 |
四、农业模式 |
第二节 贝丘经济的演变 |
一、贝丘经济的变化 |
二、变化的原因 |
第三节 沿海经济与贝丘经济 |
第四节 小结 |
注释 |
第六章 结论:从贝丘遗址到我国沿海半月形文化带 |
一、我国先秦沿海贝丘遗址及其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 |
二、我国先秦沿海贝丘经济在先秦经济中的地位 |
三、中国先秦时期的沿海半月形文化带 |
注释 |
附表一 |
附表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注释 |
后记 |
(9)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进展与前沿 |
1.3 研究概况及进展 |
第2章 区域地质及地层综述 |
2.1 区域地质演化 |
2.1.1 全球构造背景 |
2.1.2 华南演化历史 |
2.2 地层对比和综述 |
第3章 数据源与研究方法 |
3.1 数据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单因子的选取及意义 |
3.2.2 ARCGIS简介 |
3.2.3 GPLATES简介 |
第4章 华南二叠纪古地理重建 |
4.1 阿瑟尔期 |
4.2 萨克马尔期 |
4.3 亚丁斯克期 |
4.4 空谷期 |
4.5 罗德期 |
4.6 沃德期 |
4.7 卡匹敦期 |
4.8 吴家坪期 |
4.9 长兴期 |
第5章 全球框架下的华南古地理动态重建 |
5.1 全球重建模型的选择 |
5.2 原型原位重建 |
5.3 小结 |
第6章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展布规律研究 |
6.1 烃源岩评价指标 |
6.2 华南二叠系烃源岩类型 |
6.3 各期烃源岩厚度分异 |
6.4 基于牙形类色变指数的烃源岩成熟度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10)前陆盆地不同构造部位深层砂岩储层差异性研究 ——以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及川西坳陷三叠系碎屑岩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范围和研究层位 |
1.3 研究现状 |
1.3.1 学科前沿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沉积演化特征及差异性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1.1 阿克库勒凸起区域地质特征 |
2.1.2 川西坳陷区域地质特征 |
2.2 构造演化特征及差异性 |
2.2.1 阿克库勒凸起构造演化特征 |
2.2.2 川西坳陷构造演化特征 |
2.2.3 构造演化差异性分析 |
2.3 储层沉积学特征及差异性 |
2.3.1 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沉积学特征 |
2.3.2 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四段沉积体系特征 |
2.3.3 储层沉积学差异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储层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差异性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差异性 |
3.1.1 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2 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3 储层岩石学特征差异性分析 |
3.2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及差异性 |
3.2.1 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3.2.2 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
3.2.3 储层成岩作用的差异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储层特征及差异性 |
4.1 储集空间类型特征及差异性 |
4.1.1 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集空间类型特征 |
4.1.2 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集空间类型特征 |
4.1.3 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差异性分析 |
4.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差异性 |
4.2.1 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2.2 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2.3 储层孔隙结构差异性分析 |
4.3 储层物性特征及差异性 |
4.3.1 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物性特征 |
4.3.2 川西坳陷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层物性特征 |
4.3.3 储层物性差异性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深层碎屑岩储层发育机制及演化模式 |
5.1 原生孔隙发育机制 |
5.1.1 压实作用对原生孔隙的控制 |
5.1.2 埋藏时间对原生孔隙的控制 |
5.1.3 埋藏热效应对原生孔隙的控制 |
5.2 自生矿物沉淀机制 |
5.2.1 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自生矿物沉淀机制 |
5.2.2 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层自生矿物沉淀机制 |
5.3 原生孔隙演化模式 |
5.3.1 非连续性埋藏地层条件下砂岩原生孔隙演化模式 |
5.3.2 连续性埋藏地层条件下砂岩原生孔隙演化模式 |
5.4 次生孔隙发育机制及演化模式 |
5.4.1 不同地层条件下长石溶蚀机制 |
5.4.2 阿克库勒凸起三叠系储层次生孔隙演化模式 |
5.4.3 新场构造带须四段储层次生孔隙演化模式 |
5.5 前陆盆地不同构造背景下孔隙演化模式 |
5.5.1 非连续性埋藏地层条件下深层砂岩孔隙演化模式 |
5.5.2 连续性埋藏地层条件下深层砂岩孔隙演化模式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沉积学报1983年第1卷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 杨煜达. 复旦大学, 2005(07)
- [2]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 笪浩波. 华中师范大学, 2009(10)
- [3]坳陷湖盆多河型地震地貌学定量研究 ——以渤海湾沙垒田地区明化镇组为例[D]. 谈明轩.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4]青海湖现代沉积体系研究[D]. 陈骥.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5]鄂尔多斯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D]. 魏红红. 西北大学, 2002(02)
- [6]滇西北湖泊水文调控与生态环境响应的时空特征[D]. 王教元.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7]20世纪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回顾[A]. 王鸿祯,翟裕生,游振东,石宝珩,籍传茂,杨巍然,杨光荣. 地质学史论丛(4), 2002
- [8]中国沿海先秦贝丘遗址研究[D]. 赵荦. 复旦大学, 2014(12)
- [9]华南二叠纪高精度定量古地理研究[D]. 侯章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10]前陆盆地不同构造部位深层砂岩储层差异性研究 ——以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凸起及川西坳陷三叠系碎屑岩为例[D]. 冯明石.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