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元綫性方程组的图解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银[1](1980)在《高维线性空间的直观表示》文中认为本文引入n 维折向量,并使其与n 维线性空间中的n 维向量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得到了高维线性空间的直观表示.
姚开红[2](1984)在《应用多维画法几何图解线性方程组》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根据多维画法几何描述了超平面的相交,给出了三元和四元线性方程组的图解法。借助于辅助变量,或辅助平面,提出了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图解法。
吕世虎[3](2009)在《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我国实施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研究空前繁荣。相对于一般课程理论研究而言,我国数学课程理论研究则处于刚起步阶段。数学课程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中国数学教育界在面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时显得无奈,对于数学课程改革的争论也是凭借个人经验有感而发,缺少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指导,常常陷入循环圈中。事实上,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实践提出的许多问题在历次课程改革中都曾经出现过,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和研究这些问题应当是建构中国数学课程理论的重要视角。本研究的论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属于“中国数学教育史”的研究领域。该研究对于揭示中国数学教育的特征,建构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解决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法、比较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来进行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本文拟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给予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启示?”对于这个问题,又分解为三个子问题: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哪些特点?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的数学课程改革有哪些启示?对于这三个子问题回答即是本研究的结论。本研究以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将中国当代数学课程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对每个阶段,从背景、事件及其影响三个方面梳理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通过对当代(1949—2000年)代表性的数学教学大纲、主要的数学教材进行纵向比较,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选择性、课程编排方式等方面,梳理总结出这一时期数学课程发展具有如下特点:中学数学课程目标体系由只有一般目标发展成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相结合的目标体系,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比较完善的目标结构体系。对目标的陈述方式也经历了由抽象、模糊到具体、明确、可操作的过程;中学数学课程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的数量呈“正弦曲线”变化态势;中学数学课程的选择性经历了由“一纲一本→多纲多本→一纲一本→多纲多本”的循环式发展;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整体编排方式经历了由“分科→混合→分科→混合”的循环性发展。平面几何受苏联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影响,采用论证几何体系,并成为50年中几何内容处理方式的主流。代数内容在各个时期都采用“数→式→方程→函数”的处理方式,也出现过采用“数→方程→式→函数”的处理方式。在上述基础上,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如下建议: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数学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当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数学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本研究的创新之处是:以教学大纲、教材为线索,系统梳理了我国当代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补正了已有研究中的一些缺漏;通过对教学大纲、教材的定量和定性比较研究,揭示了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以史为鉴,对我国当今数学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建议。但在研究过程中,对于史料(特别是教材)的收集不全面,对教材的特点研究不够。一些结论还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提炼。
刘宜盈[4](2020)在《基于能量损失率最小原理求解降落曲线》文中研究表明地下水水位的下降对地面沉降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水位下降会改变影响半径范围内土体的应力状态;另一方面水头压力的改变会使影响半径范围内的渗流域产生渗透压力。降落曲线可以直观地反应降水后基坑周围水位的变化,精确地求出降落曲线的位置是分析地面沉降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降落曲线的求解一般是基于Dupuit稳定井流基本方程和Theis基本方程。根据Theis方程求解降落曲线的主要方法包括直线图解法、配线法以及解析法。针对图解法和配线法求解较为复杂且人为误差较大以及Dupuit稳定井流基本方程对水跃现象影响因素考虑不足的缺点,本文基于有限单元法提出了两种求解潜水含水层降落曲线的方法,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基于能量损失率最小原理求解降落曲线。在均质潜水含水层内建立降水降落曲线的计算模型:基坑降水达到控制水位后,可视为一个已知上游水位(降水前地下水水位)、下游水位(降水后降水井中的水位)以及逸出边界(水跃区段)的稳定渗流场。在该稳定渗流场中真实降落曲线会使整个渗流域内的能量损失率最小,对该渗流域进行有限单元划分,基于能量损失率最小原理推导了求解降落曲线的有限单元计算方法,将求解降落曲线的问题转化为求解渗流域能量损失率最小值的问题。(2)基于实域总势能最小原理求解降落曲线。降水达到控制点水位时,利用实域总势能最小原理求解出地下水入井水位点(渗流逸出点,井壁逸出点和井中水位之间的高度为水跃区段)。筛选出被降落曲线穿割的过渡单元,运用三角形单元相似对过渡单元进行求解,可直接得到各单元与降落曲线的交点,连接各点即可得到降落曲线。(3)对上述两种方法分别编写了求解降落曲线的Fortran语言计算程序,并将这两套程序应用到实际案例的求解,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裘布依公式理论计算的结果、工程实测值进行对比,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计算精度更高。
王承忠[5](1989)在《误差分析与数理统计——第七讲 实验数据表示法及数据处理实例》文中研究表明 本讲座的第一讲到第六讲介绍了误差分析与数理统计的基本理论和各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内容包括了误差的基本概念、概率论、各种概率分布、数字特征、置信概率及置信区间等数理统计概念以及假设检验法、各种粗差剔除的方法、回归分析法等。本文作为本讲座的最后一讲将对常用的实验数据表示
彭瑞[6](2007)在《区间分析在极大极小全局优化和鲁棒控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区间分析方法能够有效界定函数范围并提供数学意义上严格的运算结果,另外区间可以表示数据的不确定性,这些特性使得区间方法很适于解决控制理论中的某些非线性和参数不确定性问题,如鲁棒辨识和控制等。区间方法在控制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者们已经对许多问题提出了基于区间分析的求解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做了部分区间理论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基于区间分析方法的极大极小全局优化、线性参数不确定性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区间对象PID控制器设计以及线性参数不确定性系统一般状态空间控制器设计等问题,并将提出的控制器设计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基于磁流变的气动伺服系统中。文中研究工作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总结了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以及在控制理论领域的具体应用情况,分析了区间方法在控制领域应用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二)研究了基于区间解约束方法的minimax全局优化算法。在现有算法基础上,引入区间解约束方法,提出了两个新的求解算法。一是基于区间约束传播的算法。针对minimax问题的特殊结构,建立有效约束集,通过区间约束传播方法连续解约束寻找更优的解直至找到所有的全局最优解。二是针对连续可导问题的区间解约束结合单调性检验的算法。在约束传播方法缩减解域基础上,再采用一致性结合单调性检验方法进一步缩减可能的更优解域,如此不断解约束并结合单调性检验寻找更优解直至找到所有的全局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了提出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三)针对线性连续参数不确定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值集分析法和区间解约束法的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根据值集条件和系数条件将问题转化为约束满足问题,然后采用区间解约束法求解值集约束集和系数约束集。算法中根据约束情况,对每个约束各个变量选择最合适的域缩减方法。最后用仿真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适用于更一般的非线性参数相关即特征多项式系数是不确定参数任意连续函数的情况。(四)针对区间对象,提出了一种结合广义Kharitonov定理和区间分析集逆算法的PID鲁棒稳定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根据广义Kharitonov定理将区间对象的鲁棒稳定控制器设计问题转化为多个顶点对象同时稳定的控制器设计问题。然后结合劳斯判据并采用基于区间分析的集逆算法进行求解得到可行控制器参数集。该方法能够准确判断假定控制器是否可行,并以任意设定精度逼近使得整个区间对象族稳定的PID控制器参数域,与传统图解法相比求得的结果更可靠。(五)针对含有任意摄动形式不确定参数的线性连续系统,提出了一种状态反馈鲁棒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将鲁棒稳定性(或相对稳定度)要求根据Lyaponov方程转化为含有区间参数的不等式组,采用分支定界型区间算法在给定的参数空间内寻找可行控制器参数域。然后对标称系统求解Riccati方程得到最优控制器参数。最后通过兼容Lvaponov方程和Riccati方程的解来选择状态反馈阵,使系统同时具有鲁棒稳定性和标称参数最优性。该方法应用于基于磁流变的气动伺服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它能够有效地实现任意摄动形式不确定参数线性受控系统控制器的设计。论文结尾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区间方法在控制领域尤其是鲁棒控制领域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隆飞[7](2003)在《可调机构的函数再现综合研究》文中提出多杆开链式机器人当仅用于有限个相似任务时,其灵活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且维护费用较大。另一方面,传统的自动化机构在结构上相对简单,但缺乏灵活性,即使是任务改变得很小,也必须重新设计机构。可调机构是指其某些机构尺寸和/或位置连续调节或手动调节,以实现输出多个任务的机构。它结合了前两者的优点而克服了它们的不足,在生产实践中逐渐获得应用。本课题对可调机构的综合以及综合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在平面多杆可调机构的函数再现综合方面,提出了平面六杆瓦特型机构、平面六杆滑块机构和平面七杆二自由度机构的函数再现的综合模型。建立了各机构运动综合的非线性方程组。对平面六杆瓦特型机构中间杆固定铰链中心位置的调节进行了分类,并给出了约束方程。分析了各机构实现函数个数、精确点数、附加约束个数与任选变量个数间的关系。针对各机构实现两任务的情况,对优化综合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在空间RSSR函数再现可调机构的综合方面,构建了输入与输出旋转轴线夹角为90°的RSSR机构的函数再现综合模型,根据共面和等长条件建立了机构综合的多元非线性方程组。建立了实现函数个数、精确点数、附加约束个数与任选变量个数间的关系。针对实现两个函数,每个函数四个精确点的RSSR机构,通过结式消元法消元,得到三元高次多项式方程组,并采用计算机图解法,在一定值范围内解出了方程组的全部实数解。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提出了求解运动综合方程组的计算机图解法。针对所得三元高次多项式方程组,采用数学分析软件Mathematica编制程序,以一定的步长增量,在一定范围内取一个变量的值,并将其代入方程组中,求解其中一个方程分别与另外两个方程联立的方程组的解,将得到的实数解绘制成两条空间曲线,其交点即为原三元方程组的解。对于方程组中有一个二元方程的特殊情况,还可首先给该二元赋值,然后代入另外两个三元方程,将求得的实数解沿该二元方程的柱面轮廓线展开,得到便于观察的二维图形,通过该两条交线的交点找到其相应的空间交点。以这些空间点为初始值,利用无约束优化,得到在一定值范围内的原方程组的全部精确实数解。
周兴华,程祖衍[8](1986)在《求解五元线性方程组的画法几何方法》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图解五元线性方程组时,不(?)助辅助超平面、辅助三维子空间、辅助平面等方法,而是依据五维空间中各超平面有关对应直线因从属同一平面而相交这一内在联系及投影特性,编制图解程序表。据表作图,既简便又清晰。除巳知投影轴、超平面迹线外,图解四元线性方程组仅需14条线即可求出接近数算的结果。图解五元线性方程组,则由204条线减至38条,减少量达81.4%,从而使图解五元线性方程组有着现实可能性。由于本文提出了图解线性方程组的简明方法,为计算机解n元线性方程组提供了简易的画法几何模型。
陈兴[9](2017)在《江西省推理公式求解小流域设计洪峰流量的优化算法》文中研究表明根据2010年版《江西省暴雨洪水查算手册》推荐的江西省暴雨洪水推理公式,一般对小流域的设计洪峰流量采用图解法进行求解.图解法虽然求解直观、易理解,但在找两条曲线交点时也容易出现读数误差,且不易利用计算机语言编程实现.本文根据当前水文手册中采用的图解法,将其计算方法进行优化,使得原有的曲线方程组转化为线性方程组,提出一种可行的、易编程实现的优化算法,可供水文设计人员参考.
孙亮波[10](2012)在《基于杆组法的机构型综合与运动学分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论述了机构学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全铰链N杆组的机构型综合,提出了一种杆组的拓扑图绘制方法;提出变胞元杆组概念、基于基本杆组和变胞元杆组的变胞机构设计理论;对基本4杆组和变胞元4杆组进行包含移动副的构型综合分析;探讨高级别杆组的非线性方程组解法,实验论证了4杆组构型综合理论,研制完成基于杆组法构建的机构运动学分析软件。(1)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计算分析并推导出杆组的特征值,提出了一种杆组拓扑图的绘制原则。基于有限的杆组特征值组合,采用拓扑图法对1环以内、不包含5元以上构件的2至10杆组进行了构型综合,列表给出了这些全铰链杆组的拓扑图和结构图。通过对比杆组特征值和杆组结构图谱,可快速准确地判别结构复杂机构的级别,利于后续采用杆组模块化运动学分析求解。提出了杆组构型的数组表示法,并列出了构型表,实现了杆组的数字化表示。通过实例分析了上述理论方法的正确性。(2)提出杆组构型综合的实用可动型理论,对4A杆组和4B杆组提出了一种新的、直观的命名方法,通过杆组名称可直观地获得杆组结构构型。基于实用可动型进一步分析和论证4A杆组有16种、4B杆组有21种构型综合。结合目前变胞机构的研究热点,提出变胞元杆组的概念,提出基于基本杆组和变胞元杆组的变胞机构设计方法、变胞方式等理论,举例分析了变胞元杆组的蜕化和衍生原理,分析确定变胞元4A杆组、变胞元4B杆组构型综合分别为66种和70种,并列表给出其结构图。以上研究为机构学的理论拓展和变胞机构的设计、开发应用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方法和详实的图表数据。(3)完成了基于杆组法构建的机构运动学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阐述系统整体设计思路,以及关键技术,如4杆组的非线性方程组解法、所有2,4杆组的归一化求解实现、含附加杆的机构组建、杆组或构件不同联入方式的信息处理、多自由度机构仿真预运行、提出高级别杆组可行域的概念、利用机构初始构态信息作为迭代初值去求解位移模块,较好地解决了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对迭代初值的依赖性等。基于杆组法构建的机构运动学分析系统,从仿真实验的角度论证了4杆组基于实用可动性的构型综合结论的正确性,同时为广大机构学者提供了一款能快速建模、运动学分析和信息显示输出的便捷工具软件。(4)最后结合作者创新设计的斗牛士健身车、救援变形金刚等作品,运用杆组法进行结构分析,使用该软件进行机构运动学分析,实验表明,该系统容错性强、分析计算快速准确,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二、三元綫性方程组的图解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元綫性方程组的图解法(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 数学教育学科建设的需要 |
(二) 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
(三) 中国数学教育走向世界的需要 |
二、有关概念及范围的界定 |
(一) 当代 |
(二) 中学 |
(三) 数学课程 |
三、研究问题的表述 |
第二章 文献述评 |
一、文献收集的基本思路 |
二、收集到的主要文献及其述评 |
(一) 中国官方的课程文件 |
(二) 中学数学教材 |
(三) 数学课程研究的文献 |
三、文献述评的总结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一) 历史研究法 |
(二) 文献法 |
(三) 比较法 |
(四) 文本分析法 |
(五) 访谈法 |
二、研究过程 |
三、论文的结构 |
第四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 |
一、中国近现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简要回顾 |
(一) 学习外国数学课程时期(1862—1928) |
(二) 探索本土化数学课程时期(1929—1949) |
二、选择数学课程发展道路时期(1949—1957) |
(一) 继承和改造原有中学数学课程时期(1949—1951) |
(二) 全面学习苏联数学课程时期(1952—1957) |
三、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91) |
(一) 探索和尝试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58—1965) |
(二) 数学课程发展遭遇挫折时期(1966—1976) |
(三) 继续探索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77—1991) |
四、建立中国数学课程体系时期(1992—2000) |
(一) 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六·三"、"五·四"制初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二) 制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普通高级中学数学实验教科书 |
第五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从课程目标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课程目标体系发展的特点 |
(二) 课程目标内容发展的特点 |
(三) 结论 |
二、从课程内容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领域变化的特点 |
(二) 中学数学课程中知识单元变化的特点 |
(三) 结论 |
三、从课程选择性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二) 从教科书层面看数学课程选择性的特点 |
(三) 结论 |
四、从课程编排方式看数学课程发展的特点 |
(一) 从宏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二) 从微观层面看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特点 |
(三) 结论 |
第六章 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史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中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继承重视"结果"的传统,"结果"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 |
(二) 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将学段目标、年级目标、知识领域目标、知识单元目标、知识点目标结合起来 |
二、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关系 |
(二) 数学课程内容的处理应恰当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
(三) 数学课程内容现代化应与学生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相适应 |
三、中学数学课程选择性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应关注地区差异,分类设置课程,编写区域化教科书 |
(二) 数学课程的选择性应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
四、中学数学课程内容编排方式的发展变化对当今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
(一) 数学课程的综合化要以主线统领,各知识领域内容相对集中,不宜太分散 |
(二) 几何内容编排应兼顾传统,采用实验几何与论证几何结合的方式为宜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4)基于能量损失率最小原理求解降落曲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渗流理论研究国外发展背景 |
1.2.2 地下水渗流理论研究国内发展背景 |
1.2.3 渗流的管涌、流土破坏 |
1.2.4 渗流对深基坑影响的研究概况 |
1.2.5 降落曲线的研究方法 |
1.2.6 求解降水引起的降落曲线中存在的问题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2 关于渗流的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渗流的理论基础 |
2.2.1 地下水的类型及主要特征 |
2.2.2 地下水渗流的模型 |
2.2.3 主要的渗流问题 |
2.2.4 水的渗透性基本参数 |
2.3 渗流的基本原理 |
2.3.1 达西定律 |
2.3.2 渗流稳定微分方程 |
2.4 渗流微分方程的边界条件 |
2.4.1 水头边界条件 |
2.4.2 流量边界条件 |
2.4.3 混合边界条件 |
2.5 有限单元法在渗流计算中的应用 |
2.5.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
2.5.2 有限单元法的计算步骤 |
2.6 水跃现象 |
2.7 降水影响半径 |
2.8 伯努利方程在渗流中的应用 |
2.9 本章总结 |
3 基于能量损失率最小原理求解降落曲线 |
3.1 引言 |
3.2 裘布依公式求解降落曲线 |
3.3 能量损失率最小原理的应用 |
3.3.1 能量损失率最小原理 |
3.3.2 渗流域实域的确定 |
3.3.3 降落曲线的求解方法 |
3.3.4 计算过程 |
3.4 工程算例 |
3.4.1 工程概况 |
3.4.2 数值计算 |
3.5 本章总结 |
4 基于实域总势能最小原理求解降落曲线 |
4.1 引言 |
4.2 实域总势能原理在渗流中的应用及公式推导 |
4.2.1 实域总势能原理在渗流中的应用 |
4.2.2 实域总势能公式推导 |
4.2.3 过渡单元的求解 |
4.3 降落曲线求解 |
4.3.1 三角形单元相似 |
4.3.2 求解降落曲线 |
4.4 实际案例分析 |
4.4.1 工程概况 |
4.4.2 案例计算 |
4.5 本章总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区间分析在极大极小全局优化和鲁棒控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区间分析简介 |
1.2.1 区间分析提出和发展 |
1.2.2 区间计算和区间算法 |
1.2.3 区间分析研究工具和资源 |
1.3 区间分析研究方向和现状 |
1.3.1 理论和算法研究 |
1.3.2 应用研究 |
1.4 区间分析在控制理论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1 参数与状态估计 |
1.4.2 鲁棒控制 |
1.4.3 区间智能理论 |
1.4.4 其它应用 |
1.4.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1.5 课题的提出和本文的安排 |
第2章 区间分析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区间数学原理 |
2.2.1 区间表示 |
2.2.2 区间运算 |
2.2.3 区间扩展函数 |
2.3 自动微分法 |
2.4 区间线性方程组求解 |
2.4.1 区间高斯消去法 |
2.4.2 Krawczyk法 |
2.5 非线性方程组求解 |
2.5.1 区间Newton法 |
2.5.2 Krawczyk法 |
2.5.3 非线性方程组所有解求法 |
2.6 区间全局优化算法 |
2.6.1 基本区间全局优化算法 |
2.6.2 基于区间解约束的全局优化算法 |
2.7 区间解约束法 |
2.7.1 Hull一致性 |
2.7.2 Box一致性 |
2.7.3 两种一致性方法比较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区间分析在极大极小优化问题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Minimax问题现有区间算法 |
3.3 基于区间约束传播的minimax算法 |
3.3.1 算法流程 |
3.3.2 仿真结果 |
3.3.3 结论 |
3.4 基于区间解约束和单调性检验的minimax算法 |
3.4.1 一致性结合单调性检验的解域缩减法则 |
3.4.2 算法流程 |
3.4.3 仿真结果 |
3.4.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间分析在线性连续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值集分析法和鲁棒稳定性约束集 |
4.3 鲁棒稳定性分析算法 |
4.4 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线性区间系统PID鲁棒控制器设计 |
5.1 引言 |
5.2 区间对象鲁棒控制器设计相关定义和定理 |
5.3 SIVIA算法 |
5.4 基于SIVIA气算法设计PID控制器 |
5.5 仿真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区间分析的状态反馈鲁棒控制器设计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状态反馈鲁棒控制器设计 |
6.2.1 鲁棒控制器设计步骤 |
6.2.2 稳定控制器参数域求解算法 |
6.3 基于磁流变的气动伺服系统建模 |
6.3.1 磁流变及基于磁流变的气动伺服系统 |
6.3.2 基于磁流变的气动伺服系统模型建立 |
6.4 基于磁流变的气动伺服系统鲁棒控制器设计 |
6.5 仿真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各章程序伪码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可调机构的函数再现综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
1.2 可调机构的研究现状 |
1.2.1 机构类型和调节方式 |
1.2.2 综合模型的建立 |
1.2.3 综合方程组的求解 |
1.2.4 应用 |
1.3 可调机构研究发展趋势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机构分析与综合的相关知识 |
2.1 结式消元法 |
2.1.1 定义 |
2.1.2 两个多项式的消元 |
2.1.3 多项式方程组的消元过程 |
2.2 位移矩阵法 |
2.2.1 绕直角坐标轴旋转的刚体旋转矩阵 |
2.2.2 刚体位移矩阵 |
2.3 采用位移矩阵法时导向杆的约束方程 |
2.3.1 球-球(S-S)构件 |
2.3.2 转-球(R-S)构件 |
2.4 Mathematica简介 |
2.4.1 Mathematica的发展 |
2.4.2 Mathematica的功能 |
第三章 平面多杆可调函数再现机构的综合 |
3.1 引言 |
3.2 实现多函数的平面六杆瓦特型机构的综合 |
3.2.1 机构及调节方式 |
3.2.2 综合方程组 |
3.2.3 附加约束方程与精确点数关系 |
3.2.4 数字实例 |
3.3 实现多函数的平面六杆滑块机构的综合 |
3.3.1 机构及调节方式 |
3.3.2 综合方程组 |
3.3.3 附加约束数与精确点数关系的分析 |
3.3.4 数字实例 |
3.4 实现多函数的二自由度七杆机构的综合 |
3.4.1 机构及调节方式 |
3.4.2 综合方程组 |
3.4.3 附加约束数与精确点数关系的分析 |
3.4.4 数字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现多函数的空间可调RSSR机构的综合 |
4.1 引言 |
4.2 机构及调节方式 |
4.3 精确综合方程组 |
4.4 附加约束数与精确点数的关系 |
4.5 综合方程组的消元及求解 |
4.6 数字实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构综合方程组的计算机图解法 |
5.1 引言 |
5.2 求解的步骤 |
5.3 程序实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申明 |
致谢 |
(9)江西省推理公式求解小流域设计洪峰流量的优化算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推理公式 |
1.1 推理公式 |
1.2 参数计算 |
1.2.1 F、J和L的计算 |
1.2.2 汇流参数m的计算 |
1.2.3 净雨ht的计算 |
2 推理公式求解的优化算法 |
3 工程算例 |
4 结语 |
(10)基于杆组法的机构型综合与运动学分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相关研究综述 |
1.1 机构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
1.2 基于杆组的机构型综合研究现状 |
1.2.1 机构综合的内涵 |
1.2.2 机构构型数综合的研究现状 |
1.2.3 机构结构数综合的同构判定 |
1.2.4 机构结构的拓扑图表达方法 |
1.2.5 Assur 杆组的构型综合研究现状 |
1.3 变胞元杆组研究现状 |
1.3.1 变胞机构的研究现状 |
1.3.2 变胞元杆组研究 |
1.4 基于杆组的运动学分析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目的及意义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杆组特征值和新的拓扑图的 N 杆组型综合 |
2.1 杆组的特征值 |
2.2 基于特征值的机构判定 |
2.3 一种新的机构拓扑图绘制方法和原则 |
2.3.1 机构拓扑图绘制表达方法 |
2.3.2 杆组拓扑图绘制原则 |
2.3.3 基于拓扑图的机构变换 |
2.4 N 杆阿苏尔杆组构型综合 |
2.5 杆组构型及其数组表示方法 |
2.6 实例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本 4 杆组构型综合及变胞元杆组型综合 |
3.1 基于实用可动型的 4 杆组机构型综合 |
3.1.1 机构的实用可动型 |
3.1.2 4 杆组命名方法 |
3.1.3 基于机构实用可动型理论的 4 杆组型综合 |
3.2 基于变胞元杆组的变胞机构理论 |
3.2.1 变胞元杆组的命名 |
3.2.2 基于变胞元杆组的变胞机构的变胞方式 |
3.2.3 变胞元 4 杆组的构型综合及可蜕化的基本杆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 4A 杆组和 4B 杆组数学模型建立与运动学分析求解 |
4.1 牛顿-拉普森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组原理 |
4.2 4A 杆组、4B 杆组的归一化求解 |
4.2.1 4A 杆组和 4B 杆组模型的结构参数分析 |
4.2.2 高级别杆组设计变量的归一化处理 |
4.3 典型 4A 杆组的数学建模与分析求解 |
4.3.1 4A 杆组 G3_4P_PP_PR_PR 数学模型建模和分析 |
4.3.2 4B 杆组 G4_1P_PRR_RRR 的数学建模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杆组法构建的机构运动学分析系统及关键技术实现 |
5.1 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
5.2 机构的构建与修改 |
5.2.1 机构信息的保存 |
5.2.2 机构搭建 |
5.2.3 机构修改 |
5.3 机构运动学求解 |
5.3.1 机构仿真预运行 |
5.3.2 多自由度机构 |
5.3.3 杆组连入点的信息检索及运动学参数赋值 |
5.3.4 运动学参数求解的归一化程序实现 |
5.3.5 机构仿真可行域的计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具体实例分析与应用 |
6.1 救援变形金刚的创新设计与制造 |
6.1.1 多功能伤病员输送装置市场调查研究 |
6.1.2 多功能伤病员输送装置---救援变形金刚的设计理念 |
6.1.3 机械系统功能分析与实现 |
6.1.3.1 原动机与减速装置选择 |
6.1.3.2 担架功能的实现 |
6.1.3.3 担架变形为推车---六杆机构实现滚轮支架变形 |
6.1.3.4 推车变形为轮椅---十杆机构实现板块旋转变形 |
6.1.4 救援变形金刚变胞机构分析 |
6.1.5 结束语 |
6.2 斗牛士健身车创新设计与制造 |
6.2.1 健身车市场调查研究 |
6.2.2 斗牛士健身车的设计理念 |
6.2.3 机械系统结构分析与功能实现 |
6.2.3.1 机构结构分析 |
6.2.3.2 机构分析及关键零部件设计 |
6.2.3.3 机构运动学分析及仿真 |
6.2.3.4 基于机构分析的关键零部件设计 |
6.2.4 结束语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 作者在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
二 作者在读博期间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 |
三 作者在读博期间其他相关业绩 |
附表 1 2-10 杆组构型综合结构图与拓扑图 |
附表 2 变胞元 2 杆组、4A 杆组和 4B 杆组的型综合结构图 |
详细摘要 |
四、三元綫性方程组的图解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维线性空间的直观表示[J]. 李永银. 华中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03)
- [2]应用多维画法几何图解线性方程组[J]. 姚开红. 北京邮电学院学报, 1984(01)
- [3]中国当代中学数学课程发展的历程及其启示[D]. 吕世虎.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4]基于能量损失率最小原理求解降落曲线[D]. 刘宜盈. 烟台大学, 2020(02)
- [5]误差分析与数理统计——第七讲 实验数据表示法及数据处理实例[J]. 王承忠. 上海钢研, 1989(02)
- [6]区间分析在极大极小全局优化和鲁棒控制中的应用[D]. 彭瑞. 同济大学, 2007(04)
- [7]可调机构的函数再现综合研究[D]. 隆飞. 四川大学, 2003(01)
- [8]求解五元线性方程组的画法几何方法[J]. 周兴华,程祖衍.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 1986(01)
- [9]江西省推理公式求解小流域设计洪峰流量的优化算法[J]. 陈兴. 江西水利科技, 2017(01)
- [10]基于杆组法的机构型综合与运动学分析系统研究[D]. 孙亮波. 武汉科技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