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机床行业以新姿态迈进新世纪

组合机床行业以新姿态迈进新世纪

一、组合机床行业以新姿态挺进新世纪(论文文献综述)

戴丽[1](2020)在《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发展的成就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变都是以无产阶级反帝反封建的“两个过程”作为基本出发点和基本理论框架的。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开启了对近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相继建立了“冲击-反应”、“传统-现代”、“中国中心论”等模式。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革命史范式引发争议,片面的“西方中心论”和“中国中心论”遭到质疑,为适应当代中国改革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研究范式日益兴起。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节点,对近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研究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力和价值。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发展作为研究对象,由点及面,选择以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作为统摄全文的框架,分别从技术条件(包括生产技术和劳动素质)与社会形式(包括资本组织形式、组织管理和资本积累)两个维度具体阐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并从二者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中厘清近代中国产生巨变的历史脉络,力求突破学界已有的点线研究。由表入里,围绕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式之间的内在互动机制阐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具有的直接进步作用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从考察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角度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力求避免将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思想单纯政治化、学术化。本文基本以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作为论述起点,以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为时间下限。首先,简要回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从孕育到创制再到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然后,分别就官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式发生的时代变迁和呈现的特点分析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状况。最后,指出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式在近代企业和社会生产中从早期的直接结合逐步向双向度互动演化。技术条件和社会形式共同组合成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动态结构,二者相互作用的逻辑进路表现为,一方面,技术引入促进产业工人诞生,技术传播壮大产业工人规模,技术递进推动产业工人联合;另一方面,资本组织形式引发技术应用,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资本积累刺激技术创新。据此得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核心观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取得了一定发展且具有相对的进步性,直接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诞生和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现代中国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社会生产力条件。在特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近代中国并存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与不发展两种状态,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则是传统生产方式广泛存在。事实上,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处于特殊阶段,其发展的事实才容易被传统封建制下的社会矛盾所掩盖。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较而言是一种历史进步,是应该被支持和肯定的新生事物。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才异常缓慢和艰难,才需要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充分发展清除封建残余。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资本有机构成不高,急需要价格低廉的劳动力来代替机械化操作,才有了工人阶级高度的集中性。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给劳动者带来经济上的严重剥削、漫长的劳动时间和残酷的政治压迫,才有了无产阶级彻底反抗意志的觉醒和顽强斗争实践觉悟的提高。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近代中国的资产阶级才软弱无能,中国共产党才应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发挥领导作用。正是因为两种状态的并存,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才会不断走向反动对立面,科学社会主义才会进一步直抵人心。以工业化和商品化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长期存在和持续影响是中国的现实,变革传统意义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经济现代化的历史性课题。本文以历史缘由为起点,科学总结中国现代化思潮的历史经验,形成对当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镜鉴,理性审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模式之间的异同,深化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知。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进方向,应当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同时不断释放市场配置资源的活力,推动市场经济模式迈入新的层次和高度,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高效率和高质量发展。

鲁涵锋[2](2019)在《三螺杆泵接触副润滑分析及泵振动特性研究》文中认为三螺杆泵是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高端石油化工装备和高端机床领域不可或缺的核心设备。振动可以反映螺杆泵的液力性能和可靠性,是衡量螺杆泵先进性的关键指标。我国大多高端三螺杆泵的图纸、生产装备和工艺均从国外引进,但低振动高可靠三螺杆泵产品和技术被国外严密控制,国内尚无相关标准,本文拟探求螺杆泵振动产生机理,为高端三螺杆泵设计提供基础理论,按照激励源—传递途径—振动响应的研究思路开展了三螺杆泵接触副润滑分析及泵振动特性研究。主要内容有:基于空间解析几何理论推导了螺杆螺旋曲面方程和接触线方程,构建了螺杆工作过程时变的流体载荷模型,采用矢量代数法研究了工作长度、出口压力及齿型中心角对流体载荷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载荷与出口压力呈线性正相关,主动螺杆流体载荷径向对称分布,相互抵消;从动螺杆径向载荷非对称,一个周期内的流体载荷突变次数与工作长度及导程相关;三螺杆轴心连线方向所受流体载荷对齿型中心角敏感。通过合理的螺杆设计可以减小螺杆泵流体载荷。建立了螺杆衬套接触副动压润滑模型,分析了螺杆衬套油膜压力分布规律和特点,结果表明:压力边界对油膜的影响主要在油膜压力相对负压区;配合间隙对螺杆衬套接触副油膜压力影响显着,是影响螺杆泵润滑性能的重要因素。螺杆倾斜和挠曲状态会影响油膜最高压力的幅值和位置,在螺杆适当的小角度倾斜时,油膜压力分布更均匀。建立了主从螺杆接触副弹流润滑模型,推导了含接触线长度方向速度梯度的两方向变速度二维弹流动压润滑控制方程,给出了可考虑螺杆接触区域真实几何形状对压力分布影响的载荷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径向直线倒棱和圆弧倒棱方案的最小油膜厚度远大于理论型线方案,而最高压力明显小于理论型线方案,从微观机理上解释了经过径向直线倒棱修型的螺杆转子磨损小寿命长的原因。基于螺杆衬套接触副动压润滑模型,研究了衬套表面织构、椭圆截面衬套及圆弧油楔衬套优化方案对螺杆衬套接触副润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织构参数可增大衬套油膜的承载能力同时减小摩擦力矩;椭圆截面衬套和圆弧油楔衬套均可增大动压油膜的周向承载能力,各项性能的方向性减弱,螺杆对方向变化的载荷更具适应性,转子稳定性增强。研制了三螺杆泵实验装置对螺杆衬套接触副动压润滑模型进行了验证,对螺杆衬套接触副油膜压力和泵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螺杆泵振动特征及振动水平受转子动力学特性和螺杆尺寸配合影响显着。

余志文[3](2018)在《面向智能装车卸车机器人的货物识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研究基于机器视觉的能够高效率,高可靠性的实现货物识别方法,解决货物装车、卸车、码垛、搬运等一系列作业自动化的难题,研究相关的软件算法和软件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装车卸车机器人的需求和技术方案、工作场景等,提出了在上下货模块和码垛模块分别采用一个SCARA机械臂的结构方案。其次,在货物识别方面,利用能够同时获取深度图和彩色图的Microsoft的Kinect2.0作为图像采集传感器,利用相机的针孔成像模型和张正友标定法分别对Kinect的彩色和深度相机进行标定,并建立起彩色相机和深度相机之间的相对变换关系。根据上下货机械手和托盘机械手的工作方式和场景特点,分别采用了Eye-in-Hand和Eye-to-Hand的相机布置方式,根据SCARA机械臂的三个旋转自由度互相平行冗余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针对SCARA机械臂,采用机械臂、标定物以及相机之间坐标变换关系的示教式的手眼标定方法,求取最优标定解,通过实验对标定结果进行误差分析,满足工作精度要求。然后,针对箱体货物具有稳定矩形轮廓特征以及矩形存在4个由两条互相垂直邻边构成的L形交点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检测矩形来实现货物识别的方法。分别从原理和实验分析了基于轮廓检测和基于L形交点检测两种算法的使用场景和特点。基于轮廓的检测算法无法对边界与周围环境变化梯度不明显的货物实现精确的识别,但是,基于L形交点的检测算法刚好能够弥补这个缺陷。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轮廓检测和L形交点检测融合的货物识别方法,以提高货物检测的鲁棒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最后,本文设计和制造集成了装车卸车移动机器人样机,并将设计的软件算法移植集成到该机器人样机中,对其进行相应的测试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货物识别方法的可行性,能够满足正常工作要求。

龚雯[4](2017)在《“对接”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证书”课程模式是实施“双证书”制度的基础。本研究旨在从专业教学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视角,建构应用于职业院校教育实践的新型“双证书”课程模式,以此作为实现“直接式双证书”的基础。本研究以文献研究、案例研究、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为手段,全面分析了“双证书”教育实施现状。综合运用哲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理论,从职业教育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为社会服务这一根本目标出发,研究了建构“双证书”课程模式的理论基础;从提高课程模式的普适性出发,研究了课程模式的本体性价值、手段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根据结构功能理论,建构了由课程、教学实施、评价和价值关系四个子系统组成的课程模式框架,设计了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通过理想与现实对比,本研究认为新的“双证书”课程模式,应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具体表现为:课程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要覆盖国家职业标准对技能和知识的要求;课程学习过程要在职业认同感培养、情境设计、学习方式设计等方面,符合职业工作过程的要求;课程评价方式要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一致。实现上述三个方面“对接”的措施是:在提升“双证书”课程模式本体性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其手段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建设。手段性价值的实现途径是,提供“双证书”职业能力等效性评价的“中介物”,唤起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意愿,提升“双证书”课程的社会认知度。工具性价值的实现途径是,提供规范化的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和评价等工作的路径和方法。在上述思想指导下,本研究提出了规范国家职业标准分析路线和职业能力要求提取的方法;规范“双证书”课程开发步骤、开发流程、规范“双证书”课程开发主体职责的方法;在课程开发质量评价中,采用“双证书”课程认证环节,作为课程得到利益相关者认可的手段;提出了以不同价值取向的课程目标与教学实施方式要素的联系方法和交互式学习思想设计“双证书”课程教材,提升教材使用性的方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本研究认为实施“双证书”课程模式还需要进一步建设学校外部和内部的保障条件。在外部环境方面,要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联动机制,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关系,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在内部环境中,要以保障专业教学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对接”质量以及提升“双证书”课程模式实施条件和环境为工作重心。

郭春东[5](2013)在《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创新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获取超额收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国家保持经济增长与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需综合考虑内部资源条件与外部环境因素限制,采取适宜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对技术创新活动做出统筹部署,科学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扬长避短,取得最佳效果。对国家而言,产业技术创新方向的宏观把握和前瞻性预测的成功与否,国家创新体系构建、制度安排以及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出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将引导产业驶入不同的发展轨道。因此,对于国家抑或企业来讲,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技术创新决策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价值及现实意义。本论文以探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因素为出发点,构建了创新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的选择方法,并针对技术并购目标企业搜索与评价方法问题开展了系统研究。此外,本文以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活动作为案例,重点考察和探究了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数控机床产业强国,西门子和发那科两家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历程和模式选择,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形成的主要创新成果总结如下:(1)运用改进的技术路线图系统探析了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影响因素基于技术创新系统的观点,改进了技术路线图的绘制方法,并根据其演绎的技术态势、政策环境和市场需求状态信息,总结、归纳了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集合,从理论上探析了各影响因素如何发挥作用和交互影响机制;结合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实际,绘制了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详细地梳理并形象地反映了其动态发展过程,解析了数控机床企业面临的技术竞争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并选择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数控机床产业强国,西门子和发那科两个领先企业作为典型案例,深入探究了技术创新发展历程中的影响因素,尤其是日本,深入挖掘了其在80年代超越美国过程中政府和企业的交互影响过程。(2)构建了基于企业技术进步与管理水平的创新资源配置评价模型针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的不同因素,会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系统研究了动力源因素的作用机理,包括研发投入指标、专利指标和绩效指标的Granger因果分析、动力源因素的AMOS潜在结构;以代表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全因素劳动生产率和专利授权数量为主要产出变量,研发经费和研发人员为主要投入变量,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DEA效率模型和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资源配置边际弹性分析模型;基于西门子、发那科两家公司的年报数据,对数控机床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3类指标之间的因果关系及AMOS潜在结构,深入研究了它们的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活动,为我国企业科学合理地配置技术创新资源,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了建议和参考。(3)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方法及决策模型,构建了面向技术整合的企业并购双方的技术资源与能力匹配分析框架根据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理论探析结论,提出了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的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量化模型;为将并购失败的防范措施前移,减少技术整合失败的概率,提出了面向技术整合的企业并购双方技术资源与能力匹配的分析框架、目标企业搜索方法和评价指标,以及企业技术相似度与互补度的计算方法,并基于西门子和发那科的历史并购案例,定量化地分析总结了技术相似度和互补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利用沈阳机床的并购案例进行了验证,提出了相应的并购建议;以西门子的多元化和发那科的专业化技术创新发展为例,详细阐释了它们如何运用并购方式实施多元化(专业化)经营,系统总结、归纳了各阶段的特点与规律,并利用代表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全因素劳动生产率、代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专利数量、代表企业盈利水平的资产收益率数据进行了转折点检验分析。

邵士官[6](2012)在《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小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结晶,是县级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中心。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城市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愈加突出,尤其是后危机时代,城市在以扩大内需拉动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方面,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来看,大中城市的发展都达到了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而小城市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迫切需要也将迎来一个快速度、高质量的发展期。诚然,我国小城市发展已取得长足进展,但却仍面临诸多阻滞因素,其中的矛盾与症结亟待破解。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小城市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本文定位于城市理论体系中较为薄弱的小城市研究,通过系统阐述,廓清小城市的内涵,破解小城市发展的桎梏,提高对小城市的科学认识,对于推进我国小城市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小城市发展的研究需要一个全面扎实的基础。本文一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小城市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从小城市与城镇体系各个方面的关系和联系入手,提出了从小城市的确定内涵、清晰标准、完整形态等方面认识小城市的新观念。第二个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我国小城市发展的现状,已经形成的特点,面临的矛盾问题以及成因,把握小城发展的总体情况。第三个方面,深入总结梳理、借鉴国外小城市发展的先进经验。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并以山东省小城市发展为重点案例分析,同时搜集运用全国小城市发展的有关数据、信息、案例以及部分研究成果,夯实了小城市发展的研究基础。我国小城市的发展普遍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的小城市大多在秦汉以降的县城基础上发展而来,并且经过了建国以后六十多年的发展,为何至今还处于城市发展的起步阶段,值得我们深思。本文首先运用理论做指导,深入剖析小城市的发展、走势、机理,同时在大量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影响和制约我国小城市发展的内生性主要阻滞因素,即城市区位对城市发展的制约;人口的相对封闭和停滞,影响城市的发展;对城市选择的历史性因素仍在发挥作用;产业这个城市发展的首要问题在小城市依然没有找到有效的发展途径。同时,本文又深入探讨了影响制约小城市发展的外部阻滞性主要因素,即国家对小城市发展的支持政策始终滞后;小城市发展的规划指导普遍缺乏;小城市的规范和高质量建设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缺乏法律的约束;小城市的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有的小城市管理甚至还处于尚未起步阶段。这八大内生外生性阻滞因素的相互交织,形成了阻碍小城市发展的道道樊篱,导致小城市发展的动力不足,甚至畸形发展。研究应当在分析研究问题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正确途径。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运用城市发展理论、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等知识,着眼于当前制约我国小城市发展的内生外生八大主要阻滞性因素,构建了消解当前制约小城市发展的主要阻滞因素的路径和机制,即以优化特色产业、推进城市治理、形成市民社会,三者有机结合来消解八.大阻滞因素。小城市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制约小城市的阻滞性因素消除以后,小城市如何取得更好更快地发展,是我们下一阶段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关系着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经济社会能否尽快实现新一轮的发展和振兴。因此,本文着眼于今后三十年发展的历史阶段,围绕打造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尽快完成我国城市化进程,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小城市的发展,创造性的在小城市的空间功能布局、特色产业发展和户籍、土地、创业政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合理的实践性建议,以期为推动我国小城市科学发展提供有力参考。

郑鋆[7](2011)在《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本体的研究》文中认为半导体加工环境要求在其内运行的设备需要具有高洁净等级、防静电、高可靠性等特点。所以IC环境下所用的机器人在满足基本搬运要求的同时还要兼顾上述特点。再加之,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在半导体行业里地位非常重要,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这类机器人的基本传动形式,并利用SolidWorks建立了机器人基本的三维模型,运用D-H方法,建立了该机器人的连杆坐标系,在此基础上,推导了机器人的运动学正、逆解,以及速度、加速度和位置特性,并绘制出某一特殊工况下的运动曲线。(2)在运动学的基础上,使用拉格朗日法推倒了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并绘制出某一特殊工况下的力矩曲线。再对末端执行器进行有限元分析,观测硅片对手指的影响。(3)在Adams中导入Solidworks的零件模型,添加约束和驱动后建立机器人的虚拟样机,并通过虚拟样机仿真出之前特殊工况下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曲线,并与运动学和动力学推倒的曲线作对比,验证正确性。之后,绘制出正常工况时的基本曲线,以便日后指导机器人的设计和关键件的选型,并进行了简单的承载硅片时的有限元分析,了解大致的位移、应力及应变分布情况。(4)建立机器人的误差模型,编制机器人的标定算法,并用数值仿真仿真出机器人的误差参数,带入新识别出的机器人几何参数重新建立机器人模型,对比标定之前与标定之后的误差情况,提出机器人标定的重要意义。

高洁[8](2009)在《大连机床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机床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行业,是向传统机械工业、国防工业、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工业、电子信息技术工业以及其他加工工业提供加工装备的部门。由于机床行业处于成熟期,产业集中度不高,国内外竞争者众多,所以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试图为大连机床集团提供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组合,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论文通过对大连机床集团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国内外机床市场的发展状况、机床行业竞争环境、企业自身资源进行多角度、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了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企业自身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并运用SWOT分析法及相关性判断,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论文在对所掌握的资料进行详尽的分析之后,为大连机床集团制定了未来3年的发展战略,并制定出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阶段以及战略目标。在课题研究中,针对大连机床的特点制定出综合了总成本领先战略、集中式成长战略、国际化战略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战略的战略组合。为保证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研究提出了产品研发策略、市场营销策略、品牌建设策略、人力资源策略、强化质量管理的策略、构建高效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策略、建设良好公共关系的策略等多方面策略。论文研究的成果为大连机床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使大连机床在应对国内外优秀的同类企业时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并逐渐成长为国际一流的机床强企。

付忠璋[9](2004)在《汽车制造业大批量定制的实施策略研究》文中提出汽车制造业曾经是工业经济时代的“宠儿”,被誉为“改变世界的机器”,但当前,一种新兴的模式正在形成,这就是大批量定制模式,它对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提出了严重挑战。这种新兴模式,像一道迷人的曙光,正在激励着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汽车厂商为之倾心和奋斗,因为只有它,才能保证汽车制造业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大批量定制模式是指对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个别的大批量生产。它将“大批量”与“定制”这两个表面上矛盾的概念组合在一起,其背后隐藏着极其深刻的逻辑关系,并将给当前众多企业的经营运作与管理体系带来巨大的冲击与改变。在走向大批量定制的旅途上,所有的企业都正在经历一场挑战,面临一次大的变革,谁能在大批量基础上提供定制化产品或服务,谁就可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本文作者在领悟和理解大批量生产和大批量定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汽车制造业的实际,探讨大批量定制的工程技术方法,注重大批量定制的操作性研究,提出汽车制造业从大批量生产向大批量定制转变的一些重点实施策略。本文论述了“面向大批量定制的 VRP 模块化产品开发设计策略”。VRP(Variety Reduction Program,减少零件变化方法)是一种面向大批量定制的工程思想和方法,它从分析产生产品“变化性”的根源入手,通过降低产品结构和制造结构的变化,来达到控制成本的同时设计、生产定制化产品的目的。作者将 VRP 理论与传统的模块化技术相结合,针对汽车制造业建立大批量定制模式的要求,提出了产品开发设计变革的思路——VRP 模块化。在此基础上,特别就实施 VRP 模块化的难点之一的模块编码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 VRP 模块化的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二进制选装编码方法,并以汽车产品的多品种混流生产组织为例进行了应用说明。将 VRP 模块化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模块化的汽车产品与工艺路线文件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型和设计思路。本文论述了“面向大批量定制的 C 型模块化生产设施重组策略”。作者从实施模块化战略,对现有生产设施进行重组,建立大批量定制生产线的角度出发,将模块化原理和瑞典式汽车生产线应用于生产设施的布置决策之中,就如何将大批量生产线重组成大批量定制生产线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 C 型模块化制造单元的概念。基本思路是,首先根据模块化原理,将目前按照对象专业化布置的生产 I<WP=4>线,尽量按照功能进行模块化分割。即将原有的流水线分割为分离的子功能模块,在每一个功能模块内部融入工艺专业化的布置特点,而各个模块之间采用松耦合的形式,由此形成一系列加工过程相对封闭的模块化的制造单元。在每一个模块化制造单元内部,再借鉴瑞典式的生产线方式,采用一种 C 型的布置方式,C 型线上是具有一定节拍的传送装置,可根据自身的任务进行调整。在 C 型线周围,以满足功能目标为主,尽量按照工艺专业化的原则,布置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模块的自主功能。然后,由若干熟练工人组成的小组在计算机的软件支持下,相对自主地去组织生产。本文论述了“面向大批量定制的管理变革策略”。汽车制造业现有的管理体系是按照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原理建立的,两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指导着企业的运行与发展,虽有不断改进,但没有本质上变化。随着 Internet革命和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管理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从传统的大批量生产模式转变为大批量定制模式,如果没有在生产组织、业务流程等方面的深刻变革和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的毅力,是不可能成功的。为了获得全面实施大批量定制的综合经济效益,除了在开发设计、生产制造等阶段应用大批量定制的原理以外,还应该针对大批量定制在管理方面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管理变革。新模式要求有新一代的工人、新的工作设计和新的生产组织体系。每个人在工作时,都要在一定程度上有制订计划、判断决策、分析复杂系统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的生产技术的机会以及相互合作的品质,计算机集成不仅是技术的集成,而更重要的是技术、生产组织和人员素质三者的集成。新的管理体系将改变传统的管理结构和分工方式,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与企业竞争环境的改变,率先转向大批量定制模式的企业必将在同行业获得领先的竞争优势。面向未来,遵循“尽可能适应人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原则,转向大批量定制模式,对生产组织进行变革,实施面向大批量定制的生产管理、企业协同、供应链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必将成为新世纪管理的主旋律,将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新的管理革命。

凌国良[10](2005)在《关于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及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虽然自从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经济长时期的不景气,但是丰田汽车公司却在日本一支独秀,持续创造出了销售额和利润的连年增长,连年日本第一,连创历史新高。使日本国内再度掀起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热。 由于国际制造业的转移和中国丰富的低廉劳动力资源,中国近年来逐渐开始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但是中国制造业不可能长期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导入代表世界制造业生产方式变革方向的丰田生产方式的精神、理念、思想和方法为我所用,用比较短的时间使我国的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在企业环境和制造业水平与目前的日美欧有很大差距的中国企业里导入丰田生产方式,是本论文着重回答的问题。 本论文首先着重研究考察了丰田生产方式的整个形成过程。 特别从关键人物大野耐一在丰田汽车公司内的职位升迁与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关系这样一个全新的特别视角研究了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这是本论文的重要创新之处。丰田生产方式的实践是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由关键人物大野耐一率先开始的。一人多机操作也好,标准化作业也好,设备布局的调整也好,快速更换也好每进行一项新的改革,就要付出相当长时间的努力。丰田生产方式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发展较快的时期是在大野耐一担任专务董事,全面负责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管理和生产技术部门开始,成立了生产调查室这样的丰田生产方式的推进组织,集结了公司内的丰田生产方式的推进专家,编制出了体系化的丰田生产方式的教材,在公司全员范围内尤其是班组长以上干部进行了制度化的培训和干部提升的考核要求,并在丰田集团企业之间成立了丰田生产方式自主研究会使得丰田生产方式比较快地向丰田汽车公司的相关企业发展推广。 本论文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全面地提出了丰田生产方式形成的时间序列表和大野耐一职位升迁的关系表,从该表上可以知道丰田生产方式并不是单纯的一种生产方式,它与丰田汽车公司的全员参加的合理化建议、TOC、TPM、全公司的成本降低活动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张综合形成表上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这不仅为中国企业导入丰田生产方式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而且可以大大增强中国企业全面导入丰田生产方式和超越丰田生产沦文摘要加声,认掌博士学位论文方式的信心,因为丰田生产方式形成的全过程都处在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初期,而中国企业现在所处的环境和条件都要比当时丰田汽车公司沂处的环境和条件要好,中国企业应该有条件导入丰田生产方式。 论文在对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第三章对丰田生声方式的完整体系进行了研究。论文首次提出了丰田生产方式的完整体系应该包活精神体系、思想体系、方法体系和负载这三大体系的企业人机系统,而人员系统是最重要的,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一。之所以实践丰田生产方式的企业世界冠军是丰田汽车公司,就是因为丰田汽车公司的这支队伍在三十多年以前就己经逮立起来,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而其他企业要建立这样的队伍需要时间,所以丰田生产方式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导入的、,导入的关键是在企业实践中培养出一支具有丰田生产方式精神、理念、思想和方法的人才队伍,而精神、理念和思想比方法更重要,因为具体方法是在企业具体实践中不断变化的,精神、理念和忍想带有普遍性。 论文第四章重点研究了丰田生产方式中内存的自身系统管理理论,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自身系统管理与系统运转管理进行区分的概念。通过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系统研究发现构成丰田生产方式的主要体系方法都属于自身系统管理的范畴,邓丰田汽车公司的成功主要在于创造了丰田生产方式这套以自身系统管理为主的系统管理方法。对自身系统管理和系统运转管理的区分,可以使我们从更深层次上来掌握丰田生产方式的特征,并将企业管理的重点放到自身系统的管理上来。应该说这是本论文的重要的理论创新之处。 为了使中国企业更好地评价了解自己与丰田生产方式理想系统的差距和实施乍田生产方式的水平与效果,本论文第五章重点研究并首次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乍田生产方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确立丰田生产方式的精神、理念、思想和方法,到建立推进组织,结合企业经营方针目标编制推行丰田生产方式的计划,具体各个项目的导入评价以及丰田生产方式导入前后系统指标变化和系统运转效果变化为评价,提出了灵活运用这套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和方法。本论文还从实证的角变运用聚类分析这一统计分析工具,对九家不同程度推行丰田生产方式的企业的实示评价数据进行了分析、等级评价和等级判别分析,为今后定量分析评价中国企业准行丰田生产方式的水平、效果做了开创性的工作,是本论文的重要创新之处。 本论文第六章着重研究了丰田生产方式在中国企业应用时,应该认真面对的加介决掌博士学位论文论文摘要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丰田生产方式的体系结构特点,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丰

二、组合机床行业以新姿态挺进新世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合机床行业以新姿态挺进新世纪(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发展的成就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概述
        1.2.1 本选题国外研究概述
        1.2.2 本选题国内研究概述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向与研究思路
        1.3.1 本文研究视角与核心观点
        1.3.2 本文基本内容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
        1.4.2 总括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
        1.4.3 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
    1.5 本文的主要贡献
2 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主要内容
    2.1 生产方式
    2.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构成
        2.3.1 宏观层面
        2.3.2 微观层面
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3.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酝酿(1840—1869年)
        3.1.1 新生产力出现
        3.1.2 原始资本积累
        3.1.3 产业工人诞生
    3.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创制(1870—1894年)
        3.2.1 扩大市场开放
        3.2.2 买办身份转变
        3.2.3 近代企业产生
    3.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的曲折发展(1895—1919年)
        3.3.1 实业环境改善
        3.3.2 近代企业发展
        3.3.3 发展中的曲折
4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技术条件在近代中国的递进
    4.1 生产技术
        4.1.1 官营企业
        4.1.2 民营企业
    4.2 劳动素质
        4.2.1 官营企业
        4.2.2 民营企业
    4.3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技术条件在国际上的估量
        4.3.1 生产设备规模比较
        4.3.2 机械动力使用比较
        4.3.3 劳动生产效率比较
5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社会形式在近代中国的演进
    5.1 资本组织形式
        5.1.1 官营企业
        5.1.2 民营企业
    5.2 组织管理
        5.2.1 官营企业
        5.2.2 民营企业
    5.3 资本积累
        5.3.1 官营企业
        5.3.2 民营企业
    5.4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社会形式在国际上的估量
        5.4.1 工业规模比较
        5.4.2 制度水平比较
        5.4.3 分配水平比较
6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步作用
    6.1 直接促进无产阶级队伍的诞生和壮大
        6.1.1 技术引入促进产业工人诞生
        6.1.2 技术传播壮大产业工人规模
        6.1.3 技术递进推动产业工人联合
    6.2 一定程度上奠定现代中国战胜封建生产方式的社会生产力条件
        6.2.1 资本组织形式引发技术应用
        6.2.2 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6.2.3 资本积累刺激技术创新
7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积极影响
    7.1 客观上奠定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产生的社会条件
        7.1.1 共产党成立的社会基础
        7.1.2 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7.1.3 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
    7.2 客观上奠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起始条件
        7.2.1 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经济条件
        7.2.2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优势
        7.2.3 市场作用与政府作用的有机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三螺杆泵接触副润滑分析及泵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低噪声螺杆泵行业研究现状
        1.2.2 螺杆泵型线设计研究现状
        1.2.3 螺杆泵内源激励研究现状
        1.2.4 异型结构接触副润滑研究现状
        1.2.5 流体润滑相关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多导程螺杆泵流体载荷分析
    2.1 三螺杆泵端面型线方程
        2.1.1 主动螺杆端面型线方程
        2.1.2 从动螺杆端面型线方程
        2.1.3 螺杆型线与曲面的矢量表示
    2.2 三螺杆泵腔室压力模型
    2.3 从动螺杆流体载荷计算
        2.3.1 从动螺杆螺旋槽曲面受力计算
        2.3.2 从动螺杆外圆柱表面受力计算
    2.4 主动螺杆流体载荷计算
    2.5 导程数目、工作压力及齿型中心角对流体载荷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从动螺杆-衬套接触副油膜动力学模型
    3.1 从动螺杆-衬套接触副模型
        3.1.1 从动螺杆-衬套接触副结构
        3.1.2 油膜厚度模型
    3.2 数学模型
        3.2.1 层流工况雷诺方程
        3.2.2 边界条件
    3.3 从动螺杆-衬套接触副特性计算
        3.3.1 网格划分与方程离散
        3.3.2 从动螺杆求解区域处理
        3.3.3 数值计算
        3.3.4 从动螺杆-衬套接触副静特性计算
    3.4 边界压力对螺杆-衬套接触副特性的影响
    3.5 配合间隙对螺杆衬套接触副性能的影响
    3.6 螺杆倾斜对螺杆衬套接触副压力分布的影响
    3.7 螺杆挠曲对螺杆衬套接触副压力分布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有限长变速度的螺杆转子二维弹流润滑研究
    4.1 螺杆线接触几何与运动学分析
        4.1.1 螺杆接触几何分析
        4.1.2 螺杆接触运动分析
    4.2 主从螺杆接触模型
    4.3 有限长变速度二维线接触螺杆弹流润滑控制方程
        4.3.1 Reynolds控制方程
        4.3.2 油膜厚度变形方程
        4.3.3 润滑油粘压方程
        4.3.4 润滑油密压方程
        4.3.5 载荷平衡方程
    4.4 有限长螺杆转子接触二维弹流润滑计算
        4.4.1 有限长螺杆转子接触控制方程离散
        4.4.2 螺杆转子接触载荷分析
        4.4.3 螺杆转子接触二维弹流润滑计算流程
        4.4.4 径向直线倒棱螺杆转子接触二维弹流润滑计算结果
        4.4.5 理论型线螺杆转子接触二维弹流润滑计算结果
    4.5 圆弧倒棱螺杆转子接触二维弹流润滑计算
        4.5.1 圆弧倒棱螺杆型线
        4.5.2 圆弧倒棱螺杆接触模型
        4.5.3 圆弧倒棱螺杆接触计算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螺杆衬套结构优化研究
    5.1 衬套表面织构参数对接触副性能的影响
    5.2 椭圆截面衬套对接触副性能的影响
        5.2.1 椭圆截面衬套模型
        5.2.2 椭圆截面衬套与圆截面衬套接触副计算结果对比
        5.2.3 椭圆截面衬套接触副润滑性能和承载能力各向异性研究
    5.3 圆弧油楔衬套对接触副性能的影响
        5.3.1 圆弧油楔衬套模型
        5.3.2 圆弧油楔衬套间隙与压力分布特点
        5.3.3 圆弧油楔衬套接触副性能和承载能力各向异性研究
        5.3.4 油楔位置角对衬套接触副各向异性的影响
        5.3.5 油楔包角对衬套接触副各向异性的影响
        5.3.6 油楔深度对衬套接触副各向异性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螺杆泵实验台架研制与实验研究
    6.1 三螺杆泵测试台架设计
        6.1.1 油膜压力与螺杆位移测试台架结构设计与制造
        6.1.2 螺杆转子特性测试实验装置
        6.1.3 不同螺杆尺寸匹配对泵振动影响实验装置
        6.1.4 传感器标定与安装
    6.2 实验内容及方法
        6.2.1 主要实验内容
        6.2.2 实验方法
    6.3 实验结果及分析
        6.3.1 压力测试结果与螺杆衬套接触副动压模型验证
        6.3.2 螺杆位移测试结果分析
        6.3.3 螺杆转子特性及泵振动测试结果分析
        6.3.4 螺杆尺寸对泵振动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面向智能装车卸车机器人的货物识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码垛机器人研究与应用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
2 机器人货物识别系统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2.1 需求指标描述
    2.2 机器人货物识别整体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3 相机标定及其手眼标定
    3.1 相机标定
    3.2 手眼标定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轮廓和L形交点融合的矩形货物识别
    4.1 图像预处理
    4.2 基于轮廓的矩形货物识别
    4.3 基于L形交点的矩形货物识别
    4.4 算法融合
    4.5 本章小结
5 面向智能装车卸车机器人的货物识别系统实验分析
    5.1 实验硬件平台
    5.2 实验软件平台
    5.3 总体系统实验效果展示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对接”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政策背景
        1.1.2 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1.1.3 实施“双证书”课程模式的技术基础
    1.2 研究问题缘起
        1.2.1 构建国家资格框架的需要
        1.2.2 教育实践中的困惑
        1.2.3 课题研究和实践的需要
    1.3 研究的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双证”对接
        1.4.2 “双证书”课程
        1.4.3 “双证书”课程模式
        1.4.4 “双证书”课程教材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内研究综述
        1.5.2 国外相关研究
        1.5.3 文献研究评述
    1.6 研究假设、思路、内容和方法
        1.6.1 研究假设
        1.6.2 研究思路框架
        1.6.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4 研究方法
        1.6.5 拟创新之处
第2章 教育实践要求的“双证书”课程模式
    2.1 “双证书”课程模式建构的理论支撑
        2.1.1 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观
        2.1.2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课程实施方式
        2.1.3 基于行为主义职业教育理论的学习方式
        2.1.4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体关系
    2.2 “双证书”课程模式建构理念
        2.2.1 以价值建设为课程模式建构宗旨
        2.2.2 以结构功能关系建构课程模式框架
        2.2.3 以“实践”为课程模式的灵魂
        2.2.4 以职业愿景培养为发展驱动力
    2.3 “双证书”课程模式的目标和功能
        2.3.1 “双证书”课程模式目标
        2.3.2 “双证书”课程模式功能
    2.4 “双证书”课程模式的构成要素
        2.4.1 “双证书”课程观
        2.4.2 “双证书”课程目标
        2.4.3 “双证书”课程开发方法
        2.4.4 “双证书”课程教学实施
        2.4.5 “双证书”课程评价
    2.5 “双证书”课程模式结构透视
        2.5.1 “双证书”课程模式的子系统
        2.5.2 子系统要素的联系及作用
        2.5.3 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及作用
    2.6 “双证书”课程模式特征
第3章 “双证书”课程模式现状及其反思
    3.1 职业院校现行的“双证书”课程模式
        3.1.1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的种类
        3.1.2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的目标和功能
        3.1.3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要素的内涵
    3.2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的成效与不足
        3.2.1 “双证书”课程模式实施成效
        3.2.2 课程模式目标功能的不足
        3.2.3 课程模式要素内涵存在的缺憾
    3.3 现行“双证书”课程模式实施情况反思
        3.3.1 “双证书”课程模式存在问题产生根源的探究
        3.3.2 “双证书”课程模式改进优化的着力点
第4章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经验借鉴
    4.1 课程开发领域的经验
        4.1.1 美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4.1.2 英国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4.1.3 德国“双元制”课程开发
    4.2 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施方式——工作本位学习
        4.2.1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工作本位学习实践
        4.2.2 英国职业教育课程工作本位学习实践
    4.3 评述和启示
        4.3.1 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实施情况评述
        4.3.2 启示
第5章 建立“双证书”课程开发工作规范
    5.1 厘清“双证书”课程开发工作规范建设内容
        5.1.1 把握“对接”视域下“双证书”课程价值观内涵
        5.1.2 明确课程开发工作规范的建设要求
    5.2 规范专业教学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方法
        5.2.1 规定国家职业标准分析方法
        5.2.2 规范国家职业标准的课程化转化方法
        5.2.3 规定课程开发程序及步骤
    5.3 规范课程开发主体及其职责
        5.3.1 廓清课程开发主体
        5.3.2 明晰课程开发主体职责
    5.4 规范利益相关者评价课程本体质量的方式
        5.4.1 建立“双证书”课程认证规则
        5.4.2 构建课程本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5.4.3 规定课程本体质量评价程序
第6章 提升“双证书”课程教学实施成效的举措
    6.1 优化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与职业工作过程“对接”方法
        6.1.1 强化行为式教学目标与职业认同感的联系
        6.1.2 强化生成性教学目标与情境设计的联系
        6.1.3 强化表现性目标与自我建构学习方式的联系
        6.1.4 采用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学习成果评价形式
    6.2 优化“双证书”课程教学实施设计的实例
        6.2.1 理实一体化课程设计实例
        6.2.2 实训课程设计实例
    6.3 重视教材对“双证书”课程教学实施成效的助推作用
        6.3.1 完善教材的交互功能
        6.3.2 改善教材内容与教学情境的适配性
        6.3.3 改善教材内容传递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适配性
    6.4 "双证书"课程教材设计应用实例
        6.4.1 国家职业标准融入教材的设计实例
        6.4.2 “双证书”教材交互功能设计实例
第7章 实施“双证书”课程模式的保障
    7.1 建立协调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机制
        7.1.1 建立专业教学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联动机制
        7.1.2 建立用人单位诉求与课程建设联动机制
    7.2 建立保障两个“标准”要素对接的机制
        7.2.1 制定两个“标准”分析报告制度
        7.2.2 制定两个“标准”对接工作细则
    7.3 建立提升教学实施能力的机制
        7.3.1 建立教学资源合作建设机制
        7.3.2 建立提升教学实施水平的机制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全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1.3.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2.1 技术创新理论及模式
        2.1.1 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2.1.2 技术创新模式研究综述
    2.2 技术路线图研究综述
        2.2.1 技术路线图的定义和内涵
        2.2.2 技术路线图的划分及其类型
        2.2.3 技术路线图的绘制
    2.3 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研究综述
        2.3.1 国外关于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
        2.3.2 我国关于创新资源配置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理论探析
    3.1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影响因素分析
        3.1.1 技术创新路线图绘制方法
        3.1.2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的理论解析
    3.2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2.1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的绘制
        3.2.2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发展历史脉络探析
        3.2.3 数控机床产业技术创新发展影响因素
    3.3 数控机床产业强国技术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3.1 美国
        3.3.2 日本
        3.3.3 德国
        3.3.4 关键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3.4 数控机床领先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分析
        3.4.1 西门子
        3.4.2 发那科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作用机理和创新资源配置研究
    4.1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作用机理研究
        4.1.1 财务和专利数据来源
        4.1.2 变量及计算方法
        4.1.3 企业研发投入、专利指标和绩效指标因果分析
        4.1.4 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因素的潜在结构分析
    4.2 企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4.2.1 基于 DEA 的企业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4.2.2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企业创新资源配置边际产出水平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方法及决策模型
    5.1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方法研究
        5.1.1 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分析
        5.1.2 基于动力源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模型
    5.2 面向技术整合的技术并购中并购方和目标方匹配研究
        5.2.1 问题背景
        5.2.2 研究方法与数据
        5.2.3 面向技术整合的技术并购中并购双方匹配研究框架
    5.3 数控机床领先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发展路径选择分析
        5.3.1 西门子的多元化技术发展路径与创新模式选择分析
        5.3.2 发那科的专业化技术发展路径与创新模式选择分析
        5.3.3 企业技术发展路径与创新模式选择总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的局限性
    6.3 后续研究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成果
致谢

(6)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小城市发展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学术价值
        1.1.3 研究基础
    1.2 概念分析与界定
        1.2.1 小城市
        1.2.2 小城镇
        1.2.3 城市化
    1.3 本研究相关的理论依据
        1.3.1 城市发展的一般理论
        1.3.2 城市发展模式理论
        1.3.3 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1.4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4.3 本文的可能创新点
    1.5 本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
        1.5.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5.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5.3 对小城市研究文献的评述
第二章 小城市的形态、发展趋势及其与城镇体系的关系分析
    2.1 小城市的形态
        2.1.1 小城市的规模
        2.1.2 小城市的类型
        2.1.3 小城市的人口和腹地
    2.2 小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关系
        2.2.1 城镇体系概念与启示
        2.2.2 小城市与城镇体系的关系
        2.2.3 小城市与小城市的关系
    2.3 小城市的发展趋势
        2.3.1 小城市将成为乡村城市化人口的主要接纳者
        2.3.2 小城市将成为我国城市化的重要承载体
        2.3.3 小城市的发展政策、实践面临挑战
第三章 我国小城市的发展现状与国外小城市发展的经验
    3.1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沿革
        3.1.1 我国古代小城市的发展
        3.1.2 我国近代小城市的发展
        3.1.3 我国当代小城市的发展
    3.2 中国小城市发展的现状
        3.2.1 中国小城市的人口
        3.2.2 中国小城市的经济总量
        3.2.3 中国小城市的区域面积
        3.2.4 中国小城市的分布
    3.3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特点
        3.3.1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特点
        3.3.2 中国小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国外小城市发展的经验
        3.4.1 城市最佳规模理论
        3.4.2 国外小城市发展路径选择的类型以及原因分析
第四章 小城市发展的内生性阻滞因素分析
    4.1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1 城市起源学说的综述
        4.1.2 城市发展因子理论
        4.1.3 城市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4.2 区位的制约
        4.2.1 影响小城市发展的区位因素
        4.2.2 山东省小城市的区位分析
        4.2.3 区位如何制约了小城市的发展
    4.3 人口的影响
        4.3.1 小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4.3.2 人口的就业容量小
        4.3.3 人口的流动性较差
        4.3.4 人力资源流失严重,人力资本投入不足
    4.4 历史的因素
        4.4.1 峄城区地方行政建制的主要变迁及变迁时的社会背景
        4.4.2 当前峄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水平及原因分析
        4.4.3 历史的启示:行政建制变迁的发现
    4.5 产业的限制
        4.5.1 山东省工业发展阶段分析与判断
        4.5.2 小城市工业发展分析
        4.5.3 小城市支柱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 小城市发展的外生性阻滞因素分析
    5.1 政策与体制的约束
        5.1.1 人口政策方面
        5.1.2 城市化政策方面
        5.1.3 行政区划政策方面
    5.2 城市规划的制约
        5.2.1 城市规划对小城市发展的作用
        5.2.2 小城市规划方面的不足
        5.2.3 小城市规划缺乏以及执行不到位的危害
    5.3 小城市建设理念和若干行为的影响
        5.3.1 小城市建设忽视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
        5.3.2 城市交通规划、布局和投入滞后.
        5.3.3 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关系处理不到位
        5.3.4 城市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差
    5.4 城市管理失范
        5.4.1 城市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的意义
        5.4.2 小城市管理缺乏规范
        5.4.3 小城市管理的缺失
        5.4.4 小城市市民社会没有形成
第六章 小城市发展的阻滞性因素的消解机制构建与分析
    6.1 小城市发展阻滞因素消解机制构建的基础分析及作用分析
    6.2 优化小城市产业发展
        6.2.1 要努力推进产业规划更新
        6.2.2 要努力挖掘整合城市资源,培育新兴产业
        6.2.3 要努力改革户籍制度,不断满足产业创新的人才需求
        6.2.4 要努力推进文化革新,打造城市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6.2.5 努力推进区域性产业合作
        6.2.6 努力打造区域城市产业的地理标识
    6.3 全面推进城市治理
        6.3.1 要树立科学的城市治理理念
        6.3.2 推进公共性、民主化和法制化的城市治理
        6.3.3 努力围绕满足城市发展的有效需求提供全方位城市服务
        6.3.4 着力构建城市治理的有效保障机制
    6.4 努力构建和培育市民社会
        6.4.1 市民社会的产生、形成对小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6.4.2 市民社会在城市治理中发挥作用的动力机制分析
        6.4.3 培育成熟市民社会的机制构建
        6.4.4 加大政策投入,优化政府主导职能
第七章 小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中国小城市的布局
        7.1.1 城市发展的指导方针与小城市的规模标准
        7.1.2 小城市的区域空间布局
        7.1.3 小城市的功能布局
    7.2 中国小城市的产业选择
        7.2.1 主导产业的选择
        7.2.2 特色产业的选择
        7.2.3 “检视窗”产业理念
        7.2.4 构建企业家成长的激励型城市
    7.3 小城市发展的政策创新
        7.3.1 制定实施差异化户籍管理政策
        7.3.2 创新承包使用权不变基础上的集约化经营土地政策
        7.3.3 建设鼓励创业城市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7)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本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
    1.3 半导体行业机器人的应用环境
    1.4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国内外发展情况
    1.5 发展半导体行业搬运机器人的必要性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的传动和运动学分析
    2.1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的传动结构和运动分析
        2.1.1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的Z向运动
        2.1.2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的R向运动及推导
    2.2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的运动学分析
        2.2.1 真空搬运机器人正问题
        2.2.2 真空搬运机器人逆问题
        2.2.3 真空搬运机器人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的动力学及有限元分析
    3.1 前言
    3.2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的动力学分析
    3.3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的有限元分析
        3.3.1 SolidWorks Simulation进行有限元分析的流程
        3.3.2 机器人关键部件三维模型的简化
        3.3.3 末端执行器的有限元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
    4.1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虚拟样机的建立
    4.2 推算的验证
    4.3 机器人速度规划
    4.4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的运动学仿真
    4.5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的动力学仿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真空搬运机器人的误差与标定
    5.1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的标定原理及误差模型
        5.1.1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标定概述
        5.1.2 直角坐标系间的微分运动
        5.1.3 标定原理
        5.1.4 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误差建模
        5.1.5 多个点的处理
    5.2 仿真验算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大连机床集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研究意义
        1.1.1 大连机床发展的需要
        1.1.2 机床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方法
    1.4 本文结构
第2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机床行业状况
    2.1 世界机床行业的基本情况
        2.1.1 世界机床生产、消费和进出口现状
        2.1.2 世界机床行业企业竞争状况
        2.1.3 世界机床工业的特点
    2.2 欧美发达国家机床行业的基本情况
        2.2.1 美国机床行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2.2.2 德国机床行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2.2.3 瑞士机床行业的发展近况及特点
    2.3 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机床行业的基本情况
        2.3.1 日本机床行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2.3.2 韩国机床行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2.3.3 台湾地区机床行业的发展状况
    2.4 印度机床行业发展状况
    2.5 世界机床工业发展趋势及借鉴方面
        2.5.1 技术水平的发展
        2.5.2 国际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转移
        2.5.3 可借鉴方面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我国机床市场环境分析
    3.1 影响我国机床行业的宏观环境因素(PEST)分析
        3.1.1 政治-法律因素
        3.1.2 经济因素
        3.1.3 社会因素
        3.1.4 技术因素
    3.2 我国机床行业分析
        3.2.1 我国机床行业概述
        3.2.2 我国机床行业竞争力分析
        3.2.3 我国机床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连机床集团内部状况分析
    4.1 大连机床集团概述
    4.2 大连机床集团现状
        4.2.1 产品研发状况分析
        4.2.2 产品生产状况分析
        4.2.3 营销状况分析
        4.2.4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4.2.5 组织结构及管理状况分析
        4.2.6 财务状况分析
        4.2.7 企业文化分析
    4.3 SWOT 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连机床集团战略确定
    5.1 大连机床集团的经营理念和经营范围
        5.1.1 经营理念
        5.1.2 经营范围
    5.2 大连机床集团的战略方针及战略目标
        5.2.1 战略方针
        5.2.2 战略目标
    5.3 大连机床集团发展战略重点及阶段划分
        5.3.1 战略重点
        5.3.2 战略阶段划分
    5.4 大连机床集团的发展战略组合
        5.4.1 总成本领先的基本经营战略
        5.4.2 集中式成长的企业发展战略
        5.4.3 国际化战略
        5.4.4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战略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连机床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策略
    6.1 产品研发策略
        6.1.1 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
        6.1.2 大力推行自主创新
        6.1.3 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竞争力
        6.1.4 重视研究用户的制造工艺
    6.2 积极的市场营销策略
        6.2.1 提高服务意识
        6.2.2 为用户创造需求
        6.2.3 科学的价格策略
        6.2.4 对不同产品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
        6.2.5 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6.3 品牌建设策略
    6.4 人力资源策略
        6.4.1 人才招聘
        6.4.2 人员培训
        6.4.3 激励机制
    6.5 强化质量管理
    6.6 构建高效的管理信息系统
    6.7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6.8 建设良好的公共关系
    6.9 发挥集团的比较优势
        6.9.1 与下游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6.9.2 数控机床功能部件产业化
    6.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9)汽车制造业大批量定制的实施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大批量生产模式概述
    1.2 时代变革引发商业环境变化
    1.3 大批量生产模式面临挑战
    1.4 我国汽车制造业面临生产模式选择
    1.5 大批量定制模式研究现状综述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2 汽车制造业大批量定制实施策略总论
    2.1 汽车制造业大批量定制的基本原理
    2.2 汽车制造业大批量定制的技术体系
    2.3 汽车制造业生产模式变革的趋势
    2.4 汽车制造业大批量定制的兴起
    2.5 汽车制造业大批量定制的实施要点
    2.6 汽车制造业大批量定制的实施步骤
    2.7 本章小结
3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 VRP 模块化产品开发设计策略
    3.1 面向大批量定制开发设计的特点和过程
    3.2 VRP 基本理论
    3.3 基于 VRP 模块化的二进制选装编码方法
    3.4 二进制选装编码在汽车多品种混流生产中的应用
    3.5 汽车产品与工艺路线文件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
    3.6 本章小结
4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 C 型模块化生产设施重组策略
    4.1 大批量定制对制造系统的要求
    4.2 可重组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
    4.3 瑞典式汽车生产线及其主要特征
    4.4 汽车制造业大批量定制生产线的重组策略
    4.5 适合我国国情的 C 型模块化制造单元
    4.6 基于 C 型模块化制造单元的大批量定制生产系统
    4.7 本章小结
5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管理变革策略
    5.1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生产组织
    5.2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生产管理
    5.3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企业协同
    5.4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供应链管理
    5.5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企业文化
    5.6 本章小结
6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附录 2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或参加的科研课题

(10)关于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及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序言
    1.1 丰田生产方式再度引起世人关注
    1.2 有关丰田生产方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日本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现状
        1.2.2 欧美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现状
        1.2.3 中国对丰田生产方式的认识过程及其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考察丰田生产方式的产生、形成及其发展的过程
        1.4.2 系统地考察丰田生产方式的整个体系
        1.4.3 对丰田生产方式中内含的系统管理规律进行理论研究
        1.4.4 研究丰田生产方式导入的评价指标体系
        1.4.5 在中国不同类型企业导入丰田生产方式的实践研究
    1.5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2章 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及其发展
    2.1 丰田生产方式为何诞生在日本
    2.2 精益生产方式为何诞生在丰田汽车公司
        2.2.1 精神条件
        2.2.2 思想条件
        2.2.3 丰田生产方式实施的契机
        2.2.4 丰田生产方式产生的土壤
        2.2.5 关键人物——大野耐一
    2.3 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及其发展
        2.3.1 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及大野耐一的职位升迁总表
        2.3.2 担任机械工厂课长之前的大野耐一
        2.3.3 课长时期的大野耐一和生产方式变革的开始
        2.3.4 厂长时期的大野耐一和大野方式的扩展
        2.3.5 董事期间的大野耐一与丰田生产方式的雏形
        2.3.6 元町工场长期间的大野耐一与丰田生产方式的生长
        2.3.7 本社工场长期间的大野耐一和丰田生产方式的生长
        3.3.8 担任常务董事期间的大野耐一与丰田生产方式的生长
        2.3.9 担任专务董事期间的大野耐一与丰田生产方式的确立
        2.3.10 副社长期间的大野耐一与丰田生产方式的成熟与发展
        2.3.11 退休后的大野耐一与丰田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发展
第3章 丰田生产方式的完整体系
    3.1 丰田生产方式体系研究的不足
    3.2 丰田生产方式的完整体系
        3.2.1 丰田生产方式的精神体系
        3.2.2 对丰田生产方式中的思想考察
        3.2.3 丰田生产方式的方法体系
第4章 丰田生产方式内存的系统管理理论
    4.1 对丰田生产方式中自身系统管理的考察
        4.1.1 自身系统中的系统精神
        4.1.2 自身系统中的系统思想
        4.1.3 自身系统的建立途径。
        4.1.4 自身系统的构筑手段
        4.1.5 丰田生产方式中对自身系统管理的几个典型例子
    4.2 对丰田生产方式中系统运转管理的考察
        4.2.1 方针目标管理
        4.2.2 各种计划管理办法
        4.2.3 平准化的均衡运转管理
        4.2.4 用看板进行运转管理
        4.2.5 用标准作业组合表来进行运转管理
        4.2.6 对系统运转异常的重点管理
        4.2.7 对人员系统的的运转管理
        4.2.8 对系统运转的评价
    4.3 对中国企业系统管理方法的考察
    4.4 自身系统管理理论的研究
        4.4.1 自身系统管理和系统运转管理的区分
        4.4.2 自身系统管理和系统运转管理的关系
        4.4.3 企业自身系统构筑及其管理
        4.4.4 对企业自身系统的管理
第5章 对丰田生产方式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5.1 丰田生产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提出
        5.1.1 17项丰田生产方式评价指标体系
        5.1.2 丰田生产方式评价指标体系表
    5.2 丰田生产方式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5.2.1 选择实践丰田生产方式的企业进行自评价分析
        5.2.2 对企业自评价结果的均值分析
        5.2.3 对企业自评价结果进行显着性差异分析
        5.2.4 咨询及培训指导对企业评价等级的影响
        5.2.5 用加权法对评价企业进行等级判别
        5.2.6 用聚类分析法对评价企业进行等级判别
        5.2.7 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企业升级措施
第6章 丰田生产方式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研究
    6.1 丰田生产方式在中国企业应用中的主要问题
        6.1.1 精神理念问题
        6.1.2 思想认识问题
        6.1.3 科学方法问题
        6.1.4 企业机制问题
        6.1.5 推进组织的建立问题
    6.2 丰田生产方式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研究
        6.2.1 大野耐一式企业人才的培养。
        6.2.2 建立丰田生产方式的推行体制
        6.2.3 制定推行丰田生产方式的方针目标计划
        6.2.4 推行丰田生产方式方针目标的实施步骤
    6.3 分析比较某日资企业和某国企的实施方案
        6.3.1 某日资企业的实施方案分析
        6.3.2 中国某国企的实施方案分析
        6.3.3 对某日资企业方案和某国企方案的综合比较
第7章 在中国企业中运用推行丰田生产方式的几个案例
    7.1 某轴承厂的试行案例
        7.1.1 实施生产方式变革的背景
        7.1.2 上任初期主抓的三项工作
        7.1.3 一年期间所开展的其他主要工作
        7.1.4 取得的主要成果
        7.1.5 推行工作的反省
    7.2 某上市通信企业的局部试行案例
        7.2.1 该通信设备制造厂的系统现状
        7.2.2 针对系统问题,开展JIT系统应用设计
        7.2.3 典型设计介绍
        7.2.4 结论
    7.3 某钢管企业的局部试行案例
第8章 结论
重点参考文献
一般参考文献
在博士研究论文期间的研究及工作成果
后记

四、组合机床行业以新姿态挺进新世纪(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近代中国发展的成就问题研究[D]. 戴丽. 江西财经大学, 2020(09)
  • [2]三螺杆泵接触副润滑分析及泵振动特性研究[D]. 鲁涵锋.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9
  • [3]面向智能装车卸车机器人的货物识别技术研究[D]. 余志文.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6)
  • [4]“对接”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双证书”课程模式研究[D]. 龚雯. 天津大学, 2017(04)
  • [5]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与发展路径研究[D]. 郭春东. 北京理工大学, 2013(04)
  • [6]小城市发展的阻滞因素及消解机制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邵士官. 华东师范大学, 2012(04)
  • [7]真空硅片搬运机器人本体的研究[D]. 郑鋆. 东北大学, 2011(05)
  • [8]大连机床集团发展战略研究[D]. 高洁. 燕山大学, 2009(07)
  • [9]汽车制造业大批量定制的实施策略研究[D]. 付忠璋.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
  • [10]关于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及在中国企业的应用研究[D]. 凌国良. 浙江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组合机床行业以新姿态迈进新世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