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儒家文化与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谢小飞[1](2018)在《儒家文化与东亚国家政党政治 ——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政党政治与文化密切相关。一定的文化涵养一定的政党政治,一定的政党政治承载一定的文化。儒家文化发源于中国,并以充满灵性与活力的文化要素深刻影响东亚国家的政党政治发展。经验表明,东亚国家政党政治的兴起集中反映了西方文明冲击下国家的巨大变革,但制度变换不意味着儒家文化的销声匿迹。国家组织与制度基本特征往往能从区域性的文化类型中发现渊源,东亚政党政治的独特性亦离不开儒家文化的跨时代影响。从文化与制度关系的角度看,儒家文化深刻规定了东亚国家政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东亚国家政党文化独特性的文化根源,而东亚国家政党政治现代化转型的特点与难点也隐藏在儒家文化的基本性格当中。本文是关于儒家文化与日本、韩国、新加坡三国政党政治的综合性研究。旨在通过对日本、韩国、新加坡——“东亚三国”政党政治由来与演变的文化基因分析,深化认识儒家文化对“东亚三国”政党政治发展的整体意义与特有价值,准确把握“东亚三国”政党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文化支持与基本路向,以期得到具有启发价值的理论思考与策略选择。基于这样的研究对象和学术指向,全文的分析框架除“导论”和“结语”外设五章研究内容。第一章阐释了政党政治与儒家文化的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二章至第四章从文化与制度关系的角度论述儒家文化对日本、韩国、新加坡政党政治的影响及其表现,第五章探讨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东亚三国”政党政治现代化转型。全文重点论证和阐述了如下重要观点:1.儒家文化对“东亚三国”政党政治的影响具有持久性,它深刻影响着政党政治的未来。在观念文化的意义上,传统儒家文化在“东亚三国”保持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其延续性不因政党政治的出现而中断。这既体现了文化的自身属性,也反映了制度变迁对历史传统的“路径依赖”现象。从政党政治的角度讲,在政党精英个体方面,观念层面的儒家文化所包含的“日用而不知”的态度、思维定式和情感取向,以惯例和自发力量在潜移默化中约束着政治精英的思想和行动,并经由精英的建党活动进入政党政治领域。在政党组织形态方面,早期政党尚存朋党的影子,保留了传统意义的人际关系模式,从而为儒家文化特别是权威主义的持续构造了情境。在政党体系方面,“东亚三国”传统精英政治导致了相对封闭性的政党体系,其因缺乏对社会的回应性也避免了社会文化的挑战,从而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内部文化生态。2.儒家文化在政党体系层面和民主过程层面塑造了“东亚三国”政党文化的独特性。政党文化就是政党成员、政党组织对政党政治的特定思想和心理,是在政党体系层面和以政党为中介的民主过程层面所展现的认知与情感取向。政党体系层面的政党文化,所体现的是对政党体系不同类别角色的认知与情感,也即对政党精英个体、对政党组织以及政党相互间的认知与情感。民主过程层面的政党文化,所体现的是对自身角色与作用的认知与情感,也即政党对党政关系、政党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态度。“东亚三国”政党文化的独特气质都能够从儒家文化中寻找到根源,并通过国别性的儒家文化与政党政治的融合过程而呈现。这体现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总体来看,“东亚三国”政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在现代政治场域中对古老儒家观念的延续。3.儒家文化在促进“东亚三国”政党政治的稳定性与延续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近现代西方民主思想对世界其他文明中心的影响过程中,除了作为政党滥觞的欧美地区外,儒家文化圈是极少数稳定建立政党政治的文明中心之一。从大的文化环境来说,这与儒家文化的包容精神有关,体现了政治精英的开放心态以及民众政治冷漠而为政党政治“试错”所造就的社会空间。这还应归功于儒家文化形成的特殊的制度条件。一方面,儒家文化很早就实现了“国家成熟”,这种“成型国家”为次系统的政党制度扎根提供了重要土壤,使政党政治进程不被建构国家的各种势力所打断。另一方面,作为悠久的世俗文化,儒家社会更容易接受现实感强烈、体现“和合”精神的国家改造方案,避免宗教势力的影响,并认可由文官系统承担国家治理权威,以致削弱了军人政权的合法性。4.儒家文化的消极因素影响“东亚三国”政党政治的发展质量,是政党现代化转型困境的深层次根源。儒家文化的某些方面是“东亚三国”政党政治“低创新力、低制度化、低民主、低现代性”的重要文化原因。首先,“东亚三国”政党政治的创新能力不足。自二战后,“东亚三国”政党体系在许多关键性的特征上没有发生替代性变革。稳定性同时也意味着保守性。如果一个政治系统更多地坚守传统价值观,则生成更少的政治产品,也即政治创新少、政治变革的可能性较低。其次,政党政治的制度化水平较低。“东亚三国”政党文化中,在“情感”与“理性认知”的紧张关系上,情感因素更容易被调动起来。由此,“东亚三国”政党即便想建构制度化的权威主义,也很难将建构于人情角色、人情关系的权威主义转变为建构于职能角色、组织关系的权威主义,推动权威主义的理性化。而情感因素又助长了“东亚三国”政党对竞争的不宽容态度和对规则的不尊重,这导致政党之间没有建立起协商与妥协的制度化渠道。再次,政党的民主职能发挥不利。在权威主义的影响下,“东亚三国”政党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作为组织整体的政党所应发挥的民主职能,反而成为拥有权威的领袖(或者独裁者)进行统治的工具。由于深受家长制文化、“牧民文化”的影响,政党在从社会获得基本的合法性后,代替官僚成为家长角色,政党日渐凌驾于社会之上,控制社会发展,使政党作为社会工具的地位扭曲为政党主宰和控制社会需求。最后,政党政治现代化受到制约。在西方政党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呈现出“两低一高”的特点,也即基于“历史成见”的影响因素在降低,基于领袖个人魅力的政治合法性在削弱,社会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在增加。然而,至少从目前来看,在“东亚三国”政党政治现代化过程中上述特征并不明显,或者说与西方存在较大差异。5.“东亚三国”政党政治现代化转型以政党组织建设为前提,以儒家文化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转化为必要条件。“东亚三国”政党政治的现代化过程,是政党克服儒家文化中的不利影响,发挥有益成分的过程,是现代政党组织模式建构过程与政党实现儒家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转化有效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否顺利实现攸关东亚三国现代化进程。从“东亚三国”已有的经验来看,现代化的政党组织建设是有效利用传统儒家文化的优秀基因,同时又转化儒家文化的不利影响的关键,因而是“东亚三国”政党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根本前提和生命力之所在。这种政党组织建设与儒家观念文化结合的关键节点在于:以政党组织建设防范权威主义对政党体系稳定性的不良影响,以政党组织建设赋予民本思想以有效性,完善政党机制是焕发贤人政治生命力的关键。而在文化发展上,应更加突出和强调儒家文化存在的宽容精神,主动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弘扬现代法治精神,并最终实现具有开放形态和自我更新活力的政党文化。总的来看,“东亚三国”政党政治展现了多元性世界政党政治的存在,说明不同类型的政党文化都有自身生命力之所在,也拥有专属性的发展难题。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东亚三国”政党政治是不同于西方的国家治理模式,其发展道路、制度特性、文化品格中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如何与西方文化价值接榫,而是正视自身古老的文化基因,面对现代社会实现自我更新。西方社会基于本土历史发展经验认为,在当代国家治理中,西方式民主意味着发展,而权威主义则意味着国家与社会的失败。因此,儒家文化笼罩下的政党政治要么只是必然通向西方民主型政党政治道路中的一个短暂的阶段,要么会在自身必然引发的混乱中走向崩溃。回望“东亚三国”政党政治发展史,从文化与制度关系的角度看,“东亚三国”政党政治所面临的诸多困难与挑战与儒家文化的许多观念密切相关。但“东亚三国”政党发展的经验同时表明,儒家文化充当了政党与社会关系的“润滑剂”,也为政党顺利度过发展中的危机留下了回旋余地,而亦有东亚国家在明确拒绝“西方式民主”的情况下通过创造性运用儒家文化实现了政党自我更新与强大。因此,儒家文化影响下的东亚政党政治不会是“两个必然”的二选一,而是在保持开放性的同时以自身特质和价值定位向世界宣布政党政治发展的不同路径与现实可能。
戴美玲[2](2018)在《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书院是中国独特且具有完备制度的文化教育组织。虽然中国书院并非自孔子时代就产生,但其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却可以一直追溯到孔子时代,并且在其产生以后的一千年历史上,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思想与实践中做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现代化的研究被认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所在,文化现代化又被认为是现代化中涉及面最广、最为复杂、最为深层的变迁过程。本文在文化现代化视野下,对中国书院这一富含中国文化元素和文化基因的载体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组织在悠久的中国历史中的延续与更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理论与实践,了解中国书院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从而寻求对中国现代化与未来发展以些许启示。本文将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近代中国书院的改革,现代中国书院的变迁与转型,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追赶与超越、特点与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等论题置于文化现代化视野之下,重点在于分析中国书院在不同时代不断形成的文化传统,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的回应与更新以及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最新发展,以此观察文化现代化特性下中国书院传统、历史直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本文将“传统”与“现代”作为一组相互参照的概念,认为中国书院作为文化教育组织形态,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是中国文化现代化从启蒙到不断更新转型,吸收包容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文化进程中的传承与创新的传统。本文运用中国现代化的解释框架,认为在文化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书院由“传统”转化到“现代”,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过程。回顾近现代化的社会大变局,最为突出的表征就是西学东渐的文化冲击,中国文化的更新与重构。虽然在此前的中国历史文化中,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一直都在进行之中,在理性思考与借鉴中,中国书院的文化交融也有丰硕成果。明清时期真正开始了全球格局下的文化碰撞,在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之下,中国文化主体自信受到冲击。以中国书院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发挥了富有包容性和维新性特点,在中外文化交流的逆境中不断寻求变革,探索中国文化的新生与重构。近代以来,文化在西化与现代化之间的摇摆不定甚至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中国书院进行了整体性的改制,仍然以中国文化符号的形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载体存在与坚守。虽然改制以后的中国书院依然没有完成近代文化转型,但是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尝试性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围绕中国文化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和现代”、“西方与中国”之间的主线,重点以当代的中国书院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中国书院当代的复兴可以作为文化现代化最新的表征之一。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化乃至后现代议题的再度深入,中国当代书院再度兴起。本文梳理当代书院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的历程,发现其中从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到民间社会的热潮,再到官方的肯定,当代书院呈现出多元主体共同促进,注重文化传承与转化等诸多书院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本文以现代书院的代表——厦门赏筜书院为例,重点分析了现代化书院的国学活动、运营管理体制、现代化的特色进而再深入思考当代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最后,在全球化的时代形势与背景下,在民族现代化与文化自信的进程中,思考当代的中国书院如何与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中国书院如何在现代社会真正成为当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现代转化的象征,同时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社会、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予以更多的思考。本文可以说在大量历史梳理、当代的实践调研、访谈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中国书院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古今中西的对比分析,首次系统的运用文化现代化的相关理论对中国书院进行学术研究的长篇论文。本文的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开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同时具有较强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期待通过中国书院的研究对于正在进行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各方面实践以理论的启示与实践的指导。
郭瑞[3](2018)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文中认为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是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开放文明的现代社会,从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专制主义社会转变为现代民主法治的社会,从一个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伦理型社会转变为一个公平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受到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官僚买办势力的阻碍,步履艰难。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争取民族独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首要的历史任务。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在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位置,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一是儒学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儒学所依附的封建政治制度逐步解体,意识形态上的儒学走向终结;二是社会结构、社会价值的变化带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精神面貌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儒学的地位及影响日渐萎缩,处在不断破解和碎片化之中,逐渐失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独尊位置。儒学面临着现代转化的压力,儒学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儒学自身的生存问题,还涉及到近代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儒学经历了一个失去权力庇护被逐渐边缘化的过程,直至从社会独尊位置跌落;儒学也经历了一个被质疑、被否定、被批判但又迎来发展机遇并重新焕发生机的过程。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对儒学发展以及儒学现代化的思考从未停止过。康有为托古改制、现代新儒家的理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吸收与借鉴都是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儒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儒学分别与西方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实现融合,在现代转化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儒学现代化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沿着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考察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儒学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根本任务、基本途径,准确把握儒学现代化的内在规律,也就能更好地推进儒学现代化,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儒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与现实的启示。全文共分为七个组成部分。引言部分论述了选题缘起和主要探讨的问题、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主要的创新点以及面临的困难与不足等。第一章以社会转型的概念入手,对社会转型的涵义以及原因进行概括性的介绍,然后由社会转型引入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对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历史任务以及中国革命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分析,目的是为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的关系展开论证。社会转型必将带来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的变化,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之中必然要适应转型进行现代转化。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决定了儒学现代化的方向,而儒学现代化曲折历程反映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艰难转型。第二章是封建社会瓦解与儒学意识形态的终结。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封建社会不断走向瓦解,传统儒学遭遇近代危机。洋务运动在儒学经世致用的逻辑中展开。甲午战败宣告传统儒学嬗变的失败,国家只有制度变革才有希望。康有为托古改制推行变法,以政治改良为目的对传统儒学的改造客观上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化,成为近代推动儒学现代化的第一人。但是,无论是改良还是改革,都挽救不了中国封建社会灭亡的命运,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宣告封建社会终结,依附于封建政体的儒学解体。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化的展开。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封建专制的历史任务,封建文化残余仍然有社会基础,这是民国初年出现尊孔复辟逆流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20世纪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为代表的封建专制文化开展了彻底的批判,终结了儒学在意识形态上的独尊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使儒学脱离封建专制的束缚,结束意识形态独尊的地位,儒学以它所具有的民族性、包容性的特点,成为建构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思想资源。20年代开始出现的现代新儒学是儒学现代化思想重镇,诞生了一批汇通中西的现代新儒家,他们构造的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为推动传统儒学现代转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四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批判与吸收。“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中国传播,并与中国工人阶级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而且与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与儒家相结合而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将儒家文化中积极因素融入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从而使得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时代获得新的活力,促进了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化。马克思主义从儒家传统文化之中吸收到了儒家思想的精华,更加契合中国的现实,顺利实现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第一次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对儒学借鉴与吸收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结合的典范,是儒学现代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五章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与儒学现代化的新开展。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开辟广阔的道路,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正常进行的儒学研究在60年代受到“左”的思想干扰,打乱了儒学研究的正常进程,直至完全中断了大陆作为学术流派的儒学现代化。流亡海外的一批现代新儒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继续推动儒学现代化,取得积极的学术成果,为扩大儒学的海外影响做出了贡献。80年代,海外现代新儒学的成果介绍到大陆,助推了大陆儒学热。在内地,大陆现代化建设取得显着的成效,“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以及新世纪的“儒学复兴”,儒学现代化重启。儒学现代化不仅成为学术研究热点,而且出现不同立场、观点与路向的现代化。结语部分通过对一百多年儒学现代化的考察,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当代实践,展望未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儒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儒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一种新形式与新形态,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主导形态,但它并不排除其他新儒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在价值上是多元的,在信仰上坚持自由原则,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要谨防儒学消极因素的渗入。
秦宁波[4](2016)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研究》文中指出生活于五千年文明黄土地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也不能完全割断与儒家文化的关联,儒家文化基因不会随时代发展而被轻易地彻底遗忘。在世情、国情、党情、人情的综合分析中理清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产生的原因:(1)近代中国内外危机中呈现出器物、制度、文化的藩篱困境,共产党人早期思想中揭露帝国主义侵略的根源与实质,要求彻底推翻封建特权势力和专制制度,打破宗法礼教的“吃人”束缚。(2)马克思主义及唯物史观传入中国,推进国人认清近代中国的国情和寻找未来的出路,文化理论是内含于唯物史观中的重要理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对文化问题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阐释,特别是关于如何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则成为党的儒家文化观所恪守的基本准则。(3)儒家文化在传统社会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有纯粹文化载体的儒家文化,也有意识形态化的儒家文化。早期共产党人的批判不是偏激的全盘反传统,在批判的背后不乏对儒家文化价值的理性判断和清醒认识。(4)人的思想受遗传、环境、历史、教育及偶然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教育对人的思想的形成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共产党人的价值观体系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渊源,这与其早期身受的儒家文化协同教育的结构、方式、内容休戚相关。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片面到全面、感性到理性的探索过程,在综合呈显标志、影响因素及主要特点基础上将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发展进程分为三个阶段:(1)儒家文化观的孕育阶段:1921—1927,孕育阶段的基本特点:儒家文化非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显性用语,党的儒家文化观具有鲜明内隐性;儒家文化观与民主革命的实践联系到一起,无法脱离反封建的主题孤立存在;早期共产党人具有跨文化的品格特征,左右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发展宽度。(2)儒家文化观的雏形阶段:1927—1938,雏形阶段的基本特点:抗战成为儒家文化观的转折点,其初步形成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相关联;党的传统文化自觉逐渐觉醒,重视并推动对儒家文化的再认识;“孔子”不再只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符号,马克思主义与优秀儒家文化开始结合;儒家文化观不仅是认识的呈现,也反映在共产党的实践活动中。(3)儒家文化观的发展阶段:1938—1949,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儒家文化观建立在过程思维的历史观基础之上,不脱离开发展的历史认识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存在精华与糟粕两个方面,提出对儒家文化的“批判继承法”;儒家文化观体现在儒家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革命实践、党的建设三个层面的关系处理上,儒家文化观的内容更加广泛;儒家文化观集中体现在领袖人物的言论中,领袖群体在儒家文化问题认识上具有共识性。儒家文化存在的种种缺陷和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冲突,党从当时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出发,认清其本原内容及被曲解所引发的负面影响。第一,作为封建社会“官学”的儒家文化,在意识形态领域与马克思主义是根本对立的,特别是儒家文化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落后成分,无法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其内含的糟粕会抑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第二,儒家礼教、纲常伦理是“符号的孔子”的内涵之一,其与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目标、任务、社会矛盾的解决相背离。对于儒家文化中的“三纲”、“忠孝”、旧婚姻、传统民俗等问题,要看到其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滞后性、顽固性、虚假性,打破封建宗法观念对革命的束缚阻碍。第三,儒家文化影响下宗法观念和宗法社会对党的组织建设起到阻碍,封建时代的“一言堂”衍生出党的组织建设中的“家长制”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体力量,因而农民出身的党员在党的组织中占了绝大多数,旧的儒家文化残余必然对党的组织建设起到相当大的影响。第四,儒家的教学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它与封建社会制度、政治统治、人才需要、认知水平等联系到一起,必然也存在阶级属性和历史局限性。共产党人在肯定儒家教学思想的进步意义的同时,对其内有的“糟粕”也是彻底摒弃。但是,历经历史长河涤荡演变的儒家文化,除去服务于阶级统治的历史局限,也有跨越时空的合理内涵。共产党人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地对待儒家文化,激浊扬清,取其精华、剔除糟粕。第一,国内外形势变化对文化维度下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融合提出新要求,共产党批判极端民族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倾向,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对儒家哲学思想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对儒家哲学思想中“名实”、“知行”、“中庸”、“义利”等重要问题的研究。第二,共产党对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坚持借鉴其精华抛除其糟粕,具体从四个层面来理解:对儒家政治伦理中“大同”理想的批判思考,对儒家政治伦理中“仁”思想的诠释扬弃,对儒家政治伦理中“礼”文化的发掘认识,对儒家政治伦理中“修身”问题的深化理解。第三,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认识儒家教学思想,肯定其价值基础上对其批判地借鉴认识。在长期教学活动中,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在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积累起丰富的教学经验,党注重“取其精华”,批判地继承和发扬教法中的合理内涵,推动儒家教学思想的转化与运用。此外,中国共产党对党与儒家文化的认识,建立在儒家文化党内价值基础之上,它成为构成党的儒家文化观的重要内容。关于党与儒家文化关系的认识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如何处理好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成为重要问题。中国人接触、认识、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能脱离东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根基。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系,二者有结合的内容也有排斥的成分,不要作简单、机械“嫁接”论的理解。对二者的关系,从话语体系转化、意识形态对立、结合及转化点三个层面进行阐释,从而解构出二者的逻辑关系。第二,文化不能脱离现实人的历史实践活动孤立存在,文化与实践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整体。共产党在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基础上,挖掘与转化儒家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积极因素,改造传统私塾教育中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打破儒家礼教、纲常伦理对人及社会发展的桎梏,深化对祭祀文化的认识并在仪式政治中实现对儒家祭礼的超越性运用。第三,从整体、系统、联系、动态的角度认识党的建设问题,要深入挖掘党的建设背后的阶级立场、政治态度、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特别是要关注与党的建设相关的历史传统文化。关于党的建设与儒家文化关系的认识,体现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中:“实事求是”与反对空谈的领导作风、儒家“修身”问题与党员道德修养、宗法观念与党的组织建设、“任人为贤”与党的干部选拔任用、“闻者足戒”与注重党内批评的方法。为更加客观地认清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特殊性及实效,应从国共比较视阈深化对其认识。国共两党儒家文化观的比较首先需对孙中山时期、蒋介石时期国民党儒家文化观的产生及发展有系统地把握,这是国共两党儒家文化观比较的重要前提。孙中山的思想中蕴含着深厚的儒家文化因素,他对儒家哲学、政治、伦理道德、社会理想等内容进行发掘认识,并与国民党的意识形态、革命实践、党的建设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国民党儒家文化观的首创者和代表者。蒋介石时期国民党儒家文化观进一步发展,代表性内容:严查“辱孔”演剧中尊孔重儒的管窥,意识形态中的三民主义儒学化,孔子祭祀仪式政治中的文化认同,新生活运动中的儒家文化生活化。为增强比较的针对性,本文把比较的时间限定到“抗日战争时期”,因为该时期国共两党面临着民族矛盾加剧和共同抗战的主题,两党儒家文化观的核心代表人物出现,两党的儒家文化观均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但两党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两党儒家文化观的差异集中在政党与人民利益关系、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以及批判与继承关系等方面:第一,国共两党儒家文化观首要比较的是根本利益的出发点,能否理顺“政党”与“人民”利益的从属关系是儒家文化观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国共两党是不同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其儒家文化观受各自政治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必然具有代表各自阶级性的意识形态特色。第二,政党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关系是政党理论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的问题,共产党与国民党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存在的两大政党,其自身的理论都源自西方理论,在理论传入中国之后都存在着如何处理与中国文化关系的问题。国民党的重要理论家戴季陶制造了“儒学化的三民主义”理论体系,南京政府在回应时局剧变之时,将三民主义儒学化。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开始进入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逐渐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引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第三,与国民党过分强调传统和“照抄照搬”倾向不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历史观融入到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实际情况的认识中,使之更客观地认识儒家文化的“古”与“今”问题,对儒家文化坚持批判基础上的继承。总之,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问题是极为复杂的,必须建立在过程思维的历史观基础之上,不能“碎片化”或“割断历史”来认识中国共产党与儒家文化。随着共产党人的独立自主性增强,党思维理论水平和理论自信进一步提升,其传统文化自觉不断觉醒,认识到其包含着对革命和党的建设有益的因素,不能一味地排斥儒家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党正确认识并批判地吸收儒家政治伦理、儒家文化的重要成果,批判地吸收儒家思想文化的精华是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理性态度,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宝贵经验。但是也要客观评析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历史局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无法与评孔思潮割裂开来,“打孔家店”也将在强大的惯性中得到有效的延续;儒家文化非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显性用语,党的儒家文化观具有鲜明内隐性;儒家文化,经过两千多封建社会风雨涤荡,历史变迁,长期作为统治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刚柔并存,良莠混杂,纷繁复杂;处在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民族解放战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的环境中,共产党人对儒家政治伦理在客观上不可能一次认识清理到位。由此观之,要认真总结中国共产党对待儒家文化及党与儒家文化关系的经验启示,结合人民需要、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去全面、辩证、深化认识儒家文化,在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精华与糟粕、批判与继承、转化与发展等关系中发挥好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正确对待历史、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处理好政治和文化的关系象:马克思主义引领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形成发展过程;掌握发展党的儒家文化观的科学方法;正确认识儒家文化内含跨越时空的合理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关系融合;重视党的群众观、党员道德修养、党的组织作风建设中的儒家文化因素。
孟凡东[5](2006)在《东亚现代化研究的经济文化史观》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是以学术史研究方法对东亚文化现代化研究的一个历史考察。论文在分析韦伯理论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东亚文化现代化理论的合理内核与困境的基础上,对东亚文化现代化理论建设作进一步的探讨。 论文由三编组成。 第一编梳理韦伯理论及其发展。本编分二章。其中第一章分析韦伯理论和“韦伯命题”。文章认为,尽管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文化现代化研究的开山之作,但其对中国宗教与资本主义之间关系的:考察却带有明显的西方中心色彩。第二章分析韦伯理论的东亚“变形”——贝拉理论。因为贝拉通过对日本现代化精神气质的研究在理论上突破了“韦伯命题”,贝拉对日本德川宗教的研究实际上是对韦伯理论的修正与发展,对其后东亚文化现代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二编是对东亚文化现代化理论的学术考察。文章根据东亚文化现代化研究中各家学说同韦伯理论的关系,将其分梳为应用、批判和自觉三派并展开分析。其中第一章考察以金耀基、森岛通夫、山本七平、金日坤等学者为代表的“应用派”;第二章以余英时、杜恂诚等学者为代表的“批判派”作为考察对象;第三章考察以杜维明、黄俊杰、冯天瑜等学者为代表的“自觉派”。此处旨在通过探析上述三派学术思想中有关东亚文化现代化研究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从其学术发展理路寻求经济文化史观建构的核心内容与方法。 第三编围绕如何重构东亚文化现代化理论而展开。本编分三章。第一章探讨如何走出“韦伯命题”的困境;第二章探讨东亚区域现代化的可能性;第三章为笔者建构“东亚经济文化史观”的一些设想。
李抗[6](2020)在《中国人的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心理学兴起以来,对中国人自我构念的研究成为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从对中国人区域自我构念的研究争议入手,系统地回顾了自我构念的概念内涵及演变历史,发掘整理了有关中国人自我构念研究的重要成果,并依据“理论建构——工具开发——现状调查——关系考察——功能探索”这一逐层展开的逻辑链,多层次探索了中国人的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主题,揭示了中国人自我构念的现状,说明和解释了中国人的自我构念与文化的关系及相关功能。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一)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的建构。辨析了文化心理学对文化与个体关系的认识,发现存在文化支配论和相互作用论两种观点。从相互作用论出发,结合文化会聚主义视角,建构了一种个人本位文化、关系本位文化和社会本位文化相会聚的自我构念理论。该理论注重主体和多元文化客体相互作用的性质,主张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主要有个体性、关系性、集体性、自主性、平等性等五个方面的内涵,并论证了它们的合理性。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是一种多维理论,超越了“独立/互依”双维自我构念理论,可更为准确地说明中国人的自我构念。(二)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测量工具的编制。依据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采取深度访谈法和测验法,基于全国范围取样的数据,通过项目库建设、预测试、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步骤编制完成了一套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问卷。对反映该问卷的核心指标,如内部一致性系数、效标关联效度、共同方法偏差、测量不变性等进行了测量和说明,保证了这套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三)中国人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的现状测量。采用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问卷,对中国人的自我构念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全国样本在自我构念的关系性上得分最高,在集体性、自主性和平等性上得分逐次降低,个体性上得分最低;中国南方与北方在个体性和关系性上没有显着区别,在集体性、自主性和平等性上北方高于南方;中国中西部的集体性高于东部,其他维度没有显着区别;此外,还从性别、年龄、成长环境、教育程度等方面对当下中国人自我构念的基本状态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地区人均GDP、水稻种植指数和气候经济指数在说明中国人自我构念上的局限性。(四)文化与自我构念关系的实证考察。采用测验法、文化启动法和内容分析法等方法,展开了三项研究,探索了西方文化、儒家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人自我构念的关系。综合三项研究发现,西方文化主要影响到自我构念的个体性和平等性,儒家文化主要影响到自我构念的关系性,社会主义文化主要影响到自我构念的集体性和平等性,三种文化对自我构念自主性的影响未发现显着差异。由此说明,三种文化与中国人自我构念的多元内涵既具有联系上的特异性又具有共享部分,中国人的自我构念具有文化会聚性质。(五)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的智慧功能探索。本部分包含两项研究。研究1以测验为主的方式发现了自我构念的集体性、平等性与智慧有着较高正相关,而个体性、关系性与自主性与智慧的相关相对较弱。研究2基于人际冲突情境实验范式,探索了自我构念在人际冲突与智慧间的作用。发现自我构念的集体性与平等性能够调节人际冲突类型和智慧的关系,可影响所罗门智慧悖论现象的发生,具有对智慧的影响功能。本文较大贡献之处可能有两点:1.系统发掘梳理了文化心理学兴起前后对中国人自我构念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心理学史方面的价值;2.建构了一种新的自我构念理论,以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为认识当下中国人的自我构念提供了部分新知识。
李宗桂[7](2018)在《40年文化研究的反思和前景展望》文中研究说明40年文化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1980年代带有强烈的激进色彩、具有明显"向西走"的特征、以批判性为主的传统文化研究; 1990年代,以国学热的兴起为标志,回归古典,开掘传统,注重传承、以肯定性为主调、具有"往回走"特点的传统文化研究; 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进程扩张、全球化意识日益增强的态势下,由于经济社会迅猛发展但文化建设相对薄弱而引发的人们对文化价值系统构建、安身立命之道建设的追寻,以国学热和文化热交相递进为表现形式,以理性平和的心态为底蕴,以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信念支撑、具有很强现实感和实践性的"向前走"的文化研究。40年文化研究的价值主题是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当代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互动、当代新型文化价值体系的构建、中华文明的复兴。40年文化研究的主体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文化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中国人文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儒学复兴、"五四"精神等。40年文化研究的成就,表现为振兴中华成为学界共识、人的现代化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核心价值、文化重构成为文化研究的自觉追求、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时代标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成为共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共识、在批判中前进在守成中创新、文化研究从政学分离的自在状态转变为政学结合的自觉状态、文化研究与文化建设逐渐协调一致。文化研究也有明显不足。文化研究的趋势和前景是:通过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创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造充分反映中国特性、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
杨定明[8](2019)在《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文中认为人是一切社会的关系的总和,人类自出生起就离不开社会人际交往。交往不仅是人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是人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人际交往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中进行,人际交往自然也就深受这些客观条件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熏陶与教化。社会文化环境不仅对人际交往的内容产生影响,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际交往所采用的形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经济、信息全球化带来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的教育理念、大学生的交往观念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在现实交往实践和网络虚拟交往中,人际交往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如何创造和谐人际关系感到茫然和困惑,甚至导致一些大学生因人际交往出现极端恶性事件。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通过对交往、人际交往、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等关于人际交往的理论、涵化及其本质进行阐释,并通过社会调查实证,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特别是“缺情”问题凸显以及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传统儒家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着怎样的人际交往精华思想,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具有怎样的当代价值?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理念、原则和途经有哪些?通过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扬弃,将其优秀的思想精华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相结合,实现传统儒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服务。发掘优秀传统儒家文化蕴含的“人之常情”,包含亲情、爱情、友情、“泛爱众”、爱国主义的家国情怀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同”情怀,归纳儒家文化忠恕之道、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情絜情等儒家人情观,凸显儒家人际交往重情理念,提炼并遵循尊重与关怀、仁爱与宽容、理性与适度、明礼与重信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主要原则。儒家文化视域下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可以通过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来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通过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来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通过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来强化大学生人际的社会关爱力;通过注重提升自我沟通素养,锻造人际交往能力,注重学向经典、行在当下,实践养成、重情至善实现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来达到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的目的,发挥优秀传统儒家文化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涵化大学生重情重义,从而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大学生和谐人际交往,以奋斗之我圆梦青春中国,为培育担当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努力。
张宏[9](2019)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虽然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单独支撑起文化自信,但是却对培育文化自信起到重要作用,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积淀,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只有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并努力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思想根基,从而发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循着“厘定核心概念-阐释时代境遇-提出遵循原则-阐发重要内容-探索实现路径”这一研究理路,采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和系统研究法等,依次探讨培育文化自信的基本性问题、核心概念内涵及内在关系、时代境遇、基本原则、重要内容以及实现路径等,构建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理论与实践框架。本文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概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基本性问题。首先从提升传统文化认知、彰显其时代价值、奠定文化自信思想根基三个维度提出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目标,阐释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围绕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等核心要素展开文献研究。国内外文献检索发现,以“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为题的论着较少,但可供借鉴的相关成果较为丰富,不乏真知灼见,对本研究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与“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直接相关的系统研究不多,因此本课题具有深入探索的广阔空间。第二章,厘定核心概念的内涵并辨析其内在关系。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身处其中的作为客体的文化,通过对象性的文化认知、批判、反思、比较及认同等系列过程,形成对自身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确信和肯定的稳定性心理特征。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中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其文化精神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在对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概念的内涵进行系统阐释之后,深入剖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关系。第三章,阐释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时代境遇。侧重分析当代中国存在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较低、文化忧患意识淡漠和文化消费心理失衡等方面问题,并从传统文化视角探究问题产生的原因,论证以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必要性。同时还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可行性:一是社会具有历史连续性,二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三是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认识带给我们的启示,四是儒家文化圈已取得成功的实践经验。以上几个方面均确证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切实可行。第四章,提出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遵循的原则。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二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决定当代中国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规范,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创新和提升文化自信。三是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原则。只有承接古今、融汇中西、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传统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目标方可实现。第五章,阐发用以培育文化自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归类方法千差万别,本文依据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从三个方面对培育文化自信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进行论述:一是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的优秀传统文化,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民胞物与”的自然观;二是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治国主张、“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德治思想、“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三是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人之性善”的伦理源动力、“仁者爱人”的修养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律令,以及“致良知”的道德主体自省。第六章,探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首先,中国共产党是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领导者和践行者;其次,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中的作用,主要是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比重,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再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搞好家风建设是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最后,社会实践渠道不容忽视,应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充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媒介,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
王一婷[10](2013)在《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 ——基于儒家文化在台教育传播之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今社会,随着西方主流价值观迅速扩散,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文化认同日益衰微;在历经多次震荡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在消费至上的现代社会亦显得岌岌可危,传统观念当中的优质文化要素逐渐被大众遗忘,甚至有学者提出,中国人的精神空间日渐趋于“文化真空”。论文在阐述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播动因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将儒家文化在台教育传播之鉴归结为十三个“八字口诀”:1)趋势所在,顺应需求;2)阻碍重重,道路曲折;3)政府推动,首当其冲;4)儒学大师,功不可没;5)时局开放,国民自觉;6)传播途径,教育为基;7)传播形式,丰富多元;8)传播内容,去劣存精;9)有效前提,结合实际;10)尊重受众主体意识;11)中西文化巧妙融合;12)法制为辅,无形保障;13)社会风气,媒体促成。进而从理论层面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播的时代契机、积极意义、发展趋势等,再落地到实践指导层面,提出传统文化现代化有效传播的三个“倚靠”和六个策略,即ACCEPT传播策略,分别为Audience-受众策略,Choice-取舍策略,Combine-结合策略,Education-教育策略,Posture-姿态策略,Tool-工具策略。
二、儒家文化与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儒家文化与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儒家文化与东亚国家政党政治 ——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
四、论文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政党政治与儒家文化: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政党与政党政治 |
一、政党的定义 |
二、政党政治的内涵 |
第二节 政治文化、政党文化与儒家文化 |
一、政治文化的概念 |
二、政党文化的定义 |
三、儒家文化的内涵 |
第三节 儒家文化与东亚国家政党政治关系的理论基础 |
一、儒家文化的内部化:东亚国家政党政治变迁的文化因素 |
二、体系与过程:儒家文化对东亚国家政党政治的作用领域 |
第二章 儒家文化与日本政党政治 |
第一节 儒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及核心观念 |
一、儒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过程 |
二、儒家文化对日本政党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日本政党政治的产生与发展 |
一、战前日本政党政治的兴衰 |
二、战后初期日本多元化的政党政治 |
三、“五五年体制”的形成和发展 |
四、较高水平的政治转型 |
第三节 日本政党政治关系的文化分析 |
一、多重儒家观念影响下的党内关系 |
二、集团主义与政党关系处理 |
三、受家长制文化制约的政党与国家关系 |
四、民本思想影响下的政党与社会关系 |
五、政党改革及其文化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儒家文化与韩国政党政治 |
第一节 儒家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及核心观念 |
一、儒家文化在韩国的传播过程 |
二、儒家文化对韩国政党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韩国政党政治的产生与发展 |
一、派系斗争和早期政党 |
二、战后短暂的多党制尝试 |
三、威权一党制时期 |
四、民主转型以来的政党政治发展 |
第三节 韩国政党政治关系的文化分析 |
一、韩国政党体系稳定性的多重文化分析 |
二、地域主义影响下的政党与社会关系 |
三、个人权威主义与“官本位”思想双重钳制下的政党与国家关系 |
四、尚文主义与韩国政党政治延续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儒家文化与新加坡政党政治 |
第一节 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播及核心观念 |
一、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的传播过程 |
二、执政党对儒家文化的基本态度 |
三、儒家文化对新加坡政党政治的影响 |
第二节 新加坡政党政治的产生与发展 |
一、战前殖民时期中国影响下的建党尝试 |
二、战后初期多党政治的试验 |
三、威权主义时期一党独大体制形成 |
四、民主转型时期:一党独大体制为前提的民主化 |
第三节 新加坡政党政治关系的文化分析 |
一、家长式权威主义与新加坡政党体系特征 |
二、贤人政治、民本思想与人民行动党的自我更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儒家文化与日本、韩国、新加坡政党政治现代化转型 |
第一节 日本、韩国、新加坡所反映的东亚政党文化特质 |
一、政党体系层面的政党文化 |
二、民主过程层面的政党文化 |
第二节 儒家文化对日本、韩国、新加坡政党政治发展的效用评析 |
一、儒家文化对日本、韩国、新加坡政党政治的积极作用 |
二、儒家文化影响下日本、韩国、新加坡政党政治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
第三节 日本、韩国、新加坡政党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战略思考 |
一、培育现代政党所必备的民主政治文化要素是现代化转型的前提 |
二、以政党组织建设实现儒家观念的创造性继承是现代化转型的基础 |
三、构建政党文化的开放形态和自我更新活力是现代化转型的必要条件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2)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路径 |
一、相关论题研究现况 |
二、分析路径 |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理论框架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文献梳理与文本解读 |
二、理论梳理与理论探索 |
三、田野调查与个案分析 |
第二章 传承与创新:中国书院的文化传统 |
第一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萌动 |
一、书院是对私学传统的传承与发展 |
二、书院最初的形态与功能 |
三、书院文化萌动中的交流、融合与转向 |
第二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生成 |
一、书院文化正式兴起的背景 |
二、书院运行规制的形成与创新 |
三、书院文化精神的巩固与推广 |
第三节 书院文化传统的兴盛与流变 |
一、近代化中国何时开始: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准备 |
二、书院的兴盛与流变:未完成的近代文化转型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冲击与适应:近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
第一节 文化冲击下的中国书院改革 |
一、文化现代化起步的前奏:知识进步与西学东渐时期的书院 |
二、文化现代化起步:鸦片战争前后思想的进步与书院改革 |
第二节 文化冲击下的适应:中国书院改制 |
一、维新变法与书院改革的探索 |
二、文化制度的进步与转型:书院改制与科举废除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变迁与转型:现代中国书院的现代化 |
第一节 书院现代化变迁的背景:五四前后的中国文化现代化 |
一、传统的变迁:从“中体西用”到“西化” |
二、现代化的启蒙:关于“中国本位”与“全盘西化”的论争 |
三、思想的进步:五四前后中国现代化思想启蒙的演变 |
第二节 “国学”兴起与载体的最初探索 |
一、“国学”的兴起与争论 |
二、“国学”实践载体的最初探索 |
第三节 中国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索 |
一、书院现代化转型的探讨 |
二、书院现代化转型的实践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传统的复兴: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 |
第一节 文化现代化下当代中国书院发展的背景 |
一、全球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文化与“国学”的发展 |
二、传统文化现代化下的中国书院的转型延续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分期 |
一、1949-1977年间计划时期的中国书院 |
二、1978-2001年间改革时期的中国书院 |
三、2002-2007年间追赶时期的中国书院 |
四、2008-2017年间飞跃时期的中国书院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新特点与新问题 |
第一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建设的特点 |
一、多重主体、多种力量参与到当代书院建设之中 |
二、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的发展新模式 |
第二节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
一、功能、目标如何定位 |
二、机制、体制如何创新 |
三、建筑、环境如何再造 |
四、教育内容、方式如何施行 |
五、书院团体的联盟化如何发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当代中国书院现代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以厦门筼筜书院为例 |
第一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概况 |
一、筼筜书院的创院历程 |
二、筼筜书院的文化传承与时代思考 |
三、筼筜书院的环境再造与建筑创新 |
第二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日常国学实践活动 |
一、讲学:全面尝试力求经典的国学课程 |
二、礼乐:丰富多彩力求修身的国艺教习 |
三、活动:形式多样力求底蕴的文化活动 |
四、出版:努力恢复力求提升的文库出版 |
第三节 厦门筼筜书院的现代化运营与管理 |
一、学生管理 |
二、课程与师资管理 |
三、“学田”与产业化的经营 |
四、宣传推广的平台 |
第四节 厦门筼筜书院现代化的特色与问题 |
一、现代化的功能定位 |
二、高校的合作与联动 |
三、参与地区书院建设 |
四、当前所面对的问题与选择 |
第五节 当代新型书院现代化发展再思考 |
一、坚持以国学经典教育为中心 |
二、设置适合现代人需求的课程 |
三、争取多方面力量联合办学 |
四、加强书院之间的交流互动 |
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建设 |
第六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思考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一、史料集 |
二、研究着作 |
三、研究论文 |
四、其他资料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的研究现状 |
(二)儒学现代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本文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及儒学现化 |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界定 |
一、社会转型的涵义 |
二、社会转型的原因 |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 |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阻力 |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 |
三、中国革命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 |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
第三节 儒学、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 |
一、儒学及发展阶段 |
二、儒学与中国封建社会 |
三、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 |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传统儒学的终结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封建社会 |
一、清朝中叶以后封建社会危机与衰败 |
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
三、儒学古今之争与经世思潮的兴起 |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洋务运动 |
一、西学经世与洋务运动的逻辑展开 |
二、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体用观 |
三、传统儒学嬗变的失败与体制变革的呼声 |
第二节 维新变法思想的兴起与传统儒学危机 |
一、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对传统儒学的冲击 |
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三、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派对传统儒学的抨击 |
第四节 康有为托古改制启动儒学的现代转化 |
一、康有为“托古改制”变革儒学思想的形成 |
二、康有为给资产阶级学说穿上传统儒学外衣 |
四、康有为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与儒家大同思想进行糅合 |
五、康有为援西入儒推动儒学现代化评析 |
第五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传统儒学的终结 |
一、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对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的攻击 |
二、新式教育与废除科举对儒学的冲击 |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与制度儒学的终结 |
四、反封建的文化革命与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呼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化的展开 |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一、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新变化 |
二、民国初年尊孔复辟的逆流 |
三、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思想解放运动 |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 |
一、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学的实质 |
二、新文化运动“批孔”的认识与评价 |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化 |
一、现代新儒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
二、现代新儒家重启儒学现代化 |
第四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对儒学现代化的贡献 |
一、冯友兰的新理学是程朱理学的“接着讲” |
二、冯友兰新理学形而上学 |
三、冯友兰新理学的历史观 |
四、冯友兰新理学的文化观 |
五、冯友兰新理学的境界说 |
六、冯友兰构建新理学思想体系的特点 |
第五节 现代新儒家在儒学现代化上的特点 |
一、现代新儒家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
二、现代新儒家引西援儒促进儒学现代转化 |
三、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拒绝与排斥 |
四、现代新儒学的唯心主义立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批判吸收 |
第一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
一、“五四”爱国主义运动酝酿与爆发 |
二、“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与民族出路的思考 |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背景分析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内涵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
一、批判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现实斗争的需要 |
二、批判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化 |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吸收 |
一、对儒家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学风的继承和弘扬 |
二、对儒家知行学说的改进与发展 |
三、对儒家辩证思想的借鉴与吸收 |
四、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
五、对儒家自强不息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
六、对儒家修身观与道德观的借鉴与应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儒学现代化新开展 |
第一节 建国后的文化建设与儒学研究的开展 |
一、建国之初的文化建设方针 |
二、儒学在学术上的研究与探讨 |
三、儒学现代化进程的暂时中断 |
第二节 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和儒学现代化的再认识 |
一、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发展 |
二、海外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化 |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儒学现代化的重启 |
一、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儒学研究的恢复 |
二、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儒学与现代化的认识与争论 |
三、改革开放进程中大陆传统文化复苏及儒学热 |
四、现代化背景下的“儒学复兴”与儒学现代化路径 |
第四节 儒学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一、儒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资源 |
二、儒学蕴含可继承的积极因素和现代价值 |
三、儒学可以为现代化的社会提供精神滋养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
一、儒学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儒学为中国现代化服务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坚持批判继承的文化方针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基本途径 |
一、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改造儒学促进儒学的现代转化 |
二、系统研习传统儒学经典重新阐释儒学 |
三、儒学吸收包括世界人类文明成果实现创新性的发展 |
四、儒学通过自我革命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警惕消极因素渗入 |
一、 传统儒家伦理对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的排斥 |
二、 传统儒家伦理对独立个性及自由压抑与漠视 |
三、 传统儒家伦理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背离 |
四、 传统儒家伦理造就盲从与奴化意识等消极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与学术活动 |
(4)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儒家文化 |
(二)儒家文化观 |
三、研究述评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薄弱点 |
四、研究思路、方法、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产生 |
一、儒家文化观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的困境 |
(二)共产党人对民族危机的认识 |
(三)共产党人对社会危机的认识 |
二、儒家文化观深受传统文化两面性影响 |
(一)儒家文化千年发展的积淀 |
(二)近代“尊孔复古”思潮的逆动 |
(三)共产党人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
三、儒家文化观有赖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 |
(一)新文化运动中科学与民主的启蒙 |
(二)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洗礼影响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统文化观的理论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发展历程 |
一、儒家文化观的孕育阶段(1921—1927) |
(一)共产党人积极批判儒家文化 |
(二)儒家文化观孕育的影响因素 |
(三)孕育阶段儒家文化观的基本特点 |
二、儒家文化观的雏形阶段(1927—1938) |
(一)共产党人选择运用儒家文化 |
(二)儒家文化观雏形的推动因素 |
(三)雏形阶段儒家文化观的基本特点 |
三、儒家文化观的发展阶段(1938—1949) |
(一)共产党人批判继承儒家文化 |
(二)儒家文化观发展的条件因素 |
(三)发展阶段儒家文化观的基本特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儒家文化的批判认识 |
一、正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冲突 |
(一)批判封建专制主义腐朽性 |
(二)揭露平均主义落后性 |
(三)认清道德主义空想性 |
二、打破儒家旧礼教对革命的桎梏 |
(一)“孔子”与封建帝制存在关联 |
(二)儒家旧礼教束缚人性 |
(三)反对婢妾制度下的“小老婆”问题 |
(四)宗法观念对党的组织建设起到阻碍 |
三、摒弃儒家教育思想中的糟粕 |
(一)认识过时的教学内容 |
(二)反对教条化的八股文 |
(三)批判对生产劳动的忽视 |
(四)改造传统私塾教育形式 |
四、批判反动者对儒家文化的曲解利用 |
(一)批判日本殖民者借“孔子”的文化侵略 |
(二)批判国民党机械复归儒家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儒家文化的继承发展 |
一、对儒家哲学问题的研究 |
(一)对“名实”问题的肯定及改进 |
(二)对“知行”问题的研究及转化 |
(三)对“中庸”问题的认可及批判 |
(四)对“义利”问题的厘定及超越 |
二、对儒家政治伦理的解构 |
(一)对理想诉求“大同”的批判思考 |
(二)对价值内核“仁”的诠释扬弃 |
(三)对规范之本“礼”的发掘认识 |
(四)对治世之道“修身”的深化理解 |
三、对儒家教育思想的借鉴 |
(一)对教师与学生定位的审视 |
(二)对教师教法的继承发扬 |
(三)对学习经验的肯定吸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儒家文化关系的分析认识 |
一、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发展 |
(一)借儒家文化推动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转化 |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结合及创新发展 |
二、革命实践对儒家文化的吸收转化 |
(一)学习和转化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涵 |
(二)儒家“仁爱”与坚持“杀降不武”的政策 |
(三)仪式政治中对儒家祭礼的转化运用 |
三、党的建设汲取儒家文化因素 |
(一)“实事求是”与反对空谈的领导作风 |
(二)儒家“修身”与党员道德修养 |
(三)“任人唯贤”与党的干部选拔运用 |
(四)“闻者足戒”与注重党内批评的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儒家文化观的比较 |
一、关于政党与人民利益关系的比较 |
(一)国民党的儒家文化观出发点是政党利益 |
(二)共产党的儒家文化观把人民利益放到首位 |
二、关于儒家文化价值定位的比较 |
(一)国民党高度重视儒家文化的价值 |
(二)共产党“古为今用”中发挥儒家文化价值 |
三、关于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比较 |
(一)孙中山借儒家文化发展三民主义 |
(二)蒋介石尊孔重儒中推动三民主义儒学化 |
(三)共产党注重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相结合 |
四、关于批判与继承关系的比较 |
(一)国民党对儒家文化的吸收缺乏阶级分析 |
(二)共产党坚持阶级分析中批判继承儒家文化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的评析 |
一、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历史定位 |
(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
(二)对革命实践的意义 |
(三)对党的建设的意义 |
二、党的儒家文化观的历史局限 |
(一)党的儒家文化观具有内隐性 |
(二)党的儒家文化观深度存在不足 |
三、党的儒家文化观研究的现实启示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掌握对待儒家文化的科学方法 |
(三)正确认识儒家文化的合理内涵 |
(四)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
(五)重视党的建设中的儒家文化因素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东亚现代化研究的经济文化史观(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上编:韦伯理论及其发展 |
第一章 韦伯理论:文化东亚研究的“左膀” |
第一节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
第二节 儒教伦理与资本主义 |
第三节 宗教文化的合理性比较 |
第四节 文化东亚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二章 贝拉理论:文化东亚研究的“右臂” |
第一节 贝拉的着作与理论背景 |
第二节 日本现代化的精神基础与结构 |
第三节 贝拉理论的意义 |
小结 |
中编:韦伯理论在东亚的回响 |
第一章 文化东亚研究的“应用派” |
第一节 金耀基的“现代儒学论” |
一、互动论 |
二、东亚现代性与韦伯命题 |
三、工具性的理性传统主义 |
四、社会性儒学 |
第二节 森岛通夫的“日本的民族精神论” |
一、“忠”的儒教 |
二、世俗化的儒教 |
三、日本式的宗教:三种伦理体系的“弹性结合” |
第三节 山本七平的“日本资本主义精神论” |
一、二重结构论 |
二、庶民思想 |
三、无形原则:资本的逻辑与藩的逻辑 |
第四节 金日坤的“儒教文化圈的伦理秩序论” |
一、佛教的大众化与世俗化 |
二、集权化的儒教秩序 |
三、家族集团主义的行为模式 |
四、秩序文化 |
第二章 文化东亚研究的“批判派” |
第一节 余英时的“儒家伦理与商人精神”之辩 |
一、新禅宗与新道教的“入世转向” |
二、儒教伦理 |
三、商人精神 |
第二节 杜恂诚的韦伯命题的评判 |
一、疑问的提出——韦伯命题的解读 |
二、融合与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
三、形式理性问题 |
四、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 |
第三章 文化东亚研究的“自觉派” |
第一节 杜维明的“儒家论说” |
一、新轴心文明论与多元现代性 |
二、东亚现代性 |
三、儒学的创造性转化 |
四、新儒家伦理 |
第二节 黄俊杰的“儒学建设论” |
一、战后台湾的社会文化变迁 |
二、儒家传统与21世纪台湾新文化 |
三、儒家经典的现代诠释 |
第三节 冯天瑜的“中华元典精神”与“文化转型论” |
一、人文精神(天道观与人道观) |
二、伦理观 |
三、文化重演律 |
四、文化转型论 |
小结 |
下编:融入与建构:经济文化史观 |
第一章 走出“韦伯命题”的困境 |
第一节 “合理性理论”的历史发展 |
第二节 交往合理性与东亚现代化理论建构 |
第二章 东亚区域现代化的可行性 |
第一节 现代化与东亚现代化 |
第二节 东亚区域整体发展 |
第三章 东亚经济文化史观的探讨 |
第一节 经济文化史观的建立意义 |
第二节 儒家文化与东亚现代化 |
第三节 东亚的“精神伦理转型” |
结语 |
参考书目 |
后记 |
(6)中国人的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部分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把握多元文化混搭背景下中国人自我构念的新内涵 |
1.2.2 应对中国人区域自我构念研究的相关争议 |
1.2.3 揭示多元文化与中国人自我构念的关系机制 |
第2部分 文献综述 |
2.1 自我构念概念及演变 |
2.2 自我构念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
2.2.1 自我构念与自我 |
2.2.2 自我构念与自我概念 |
2.2.3 自我构念与自我图式 |
2.2.4 自我构念与“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
2.3 中国人自我构念的早期研究成果 |
2.3.1 一些具有影响的现象学描述观点 |
2.3.2 伦理本位理论及评价 |
2.3.3 差序格局理论及评价 |
2.3.4 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评价 |
2.4 文化心理学对中国人自我构念研究的重要成果 |
2.4.1 华人四元自我理论及评价 |
2.4.2 双文化自我理论及评价 |
2.4.3 自我边界理论及评价 |
2.4.4 中式自我的太极图模型及评价 |
2.5 文化心理学对中国人自我构念研究的当下争议 |
2.5.1 水稻理论的提出与回响 |
2.5.2 后续研究及争议的加剧 |
第3部分 问题提出、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3.1 问题提出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案 |
3.3.1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建构 |
3.3.2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3.3.3 中国人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的测量 |
3.3.4 文化与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关系的实证考察 |
3.3.5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的功能探索 |
第4部分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建构 |
4.1 文化与个体关系的两种典型观点 |
4.1.1 文化支配论 |
4.1.2 文化与个体相互作用论 |
4.2 文化会聚主义:对相互作用论的拓展 |
4.3 文化会聚主义视角下理解自我构念 |
4.3.1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概念的提出与问题 |
4.3.2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的内涵 |
4.4 小结 |
第5部分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问卷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2.1 项目生成 |
5.2.2 预测试 |
5.2.3 问卷的因子分析 |
5.3 结果 |
5.3.1 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 |
5.3.2 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
5.3.3 信度检验 |
5.3.4 效度检验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6部分 中国人的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测量 |
6.1 引言 |
6.2 方法 |
6.3 结果 |
6.3.1 中国人的自我构念现状分析 |
6.3.2 中国人自我构念各维度相关预测指标检验 |
6.4 讨论 |
6.5 结论 |
第7部分 文化与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关系的实证考察 |
7.1 引言 |
7.2 研究1 基于文化认同与自我构念关系的研究 |
7.2.1 方法 |
7.2.2 结果 |
7.2.3 讨论 |
7.3 研究2 基于文化图标启动范式下的测量研究 |
7.3.1 方法 |
7.3.2 结果 |
7.3.3 讨论 |
7.4 研究3 基于文化图标启动范式下的内容分析研究 |
7.4.1 方法 |
7.4.2 结果 |
7.4.3 讨论 |
7.5 综合讨论 |
7.6 结论 |
第8部分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的功能探索 |
8.1 引言 |
8.2 研究1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与智慧的关系初探 |
8.2.1 方法 |
8.2.2 结果 |
8.2.3 讨论 |
8.3 研究2 自我构念对人际冲突与智慧推理的调节作用 |
8.3.1 方法 |
8.3.2 结果 |
8.3.3 讨论 |
8.4 综合讨论 |
8.5 结论 |
第9部分 总讨论、总结论、总结与展望 |
9.1 总讨论 |
9.1.1 对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理论的思考 |
9.1.2 对工具开发与现状调查的思考 |
9.1.3 对文化与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关系的思考 |
9.1.4 对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智慧功能的思考 |
9.2 总结论 |
9.3 总结 |
9.3.1 理论创新 |
9.3.2 方法创新 |
9.3.3 不足之处 |
9.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问卷 |
附录2 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问卷题库资料 |
附录3 20项陈述测验简版 |
附录4 关系、个体和集体自我问卷 |
附录5 中国人价值观问卷 |
附录6 Marlowe-Crowne社会称许性量表简版 |
附录7 文化认同问卷 |
附录8 成人自我超越问卷 |
附录9 整合智慧量表 |
附录10 情境智慧推理问卷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出版的着作 |
后记 |
(8)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的基本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交往及人际交往概述 |
一、交往的本质及特征 |
二、人际交往特征及分类 |
三、人际交往的素质 |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特点及社会文化背景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及特点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四种偏向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变化 |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社会文化因子 |
五、大学生良善人际交往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应然 |
第三节 涵化及儒家文化 |
一、涵化的内涵 |
二、涵化即文化涵养教化 |
三、涵化与儒家文化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成才 |
第一节 人际交往与人的成人成才理论支撑 |
一、交往助推人“全面而自由发展” |
二、交往“以确立统一、有序的社会规范为归宿” |
三、儒家“君父同伦”人际血缘亲情 |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关乎其成人 |
一、人际关系是人生中的重要财富 |
二、人从对象中反观自己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再塑其品性 |
第三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其成才 |
一、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助推其成才 |
二、大学生不良的人际交往阻碍其成才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现状 |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
一、大学生样本的基本情况 |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 |
三、儒家文化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现状 |
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其涵化存在问题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个体自我修养不足 |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矛盾性 |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缺情 |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及涵化不足的原因 |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自我观念障碍 |
二、个体自我认知偏差 |
三、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 |
四、网络信息弱化人际交往 |
五、媒介宣推不力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凸显重情理念 |
第一节 情为何物 |
一、情及人情 |
二、人情共同性 |
三、情为爱 |
第二节 儒家人情观 |
一、儒家为人情创设理论基础 |
二、儒学人情基本原则 |
第三节 儒家及当代社会人情观 |
一、中国古代社会富有人情味 |
二、儒家人情观的负面影响 |
三、当代社会市场经济冲淡人情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原则 |
第一节 尊重与关怀 |
一、尊重原则 |
二、关怀原则 |
第二节 仁爱与宽容 |
一、仁爱原则 |
二、宽容原则 |
第三节 理性与适度 |
一、理性原则 |
二、适度原则 |
第四节 明礼与重信 |
一、明礼原则 |
二、重信原则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涵化路径 |
第一节 构建富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 |
一、打造和谐的群体校园文化 |
二、创设充满人情味的校园文化氛围 |
三、强化网络媒介正能量导向 |
第二节 全方位涵化大学生人际交往 |
一、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疏导 |
二、重课堂教学主阵地引领大学生人际交往 |
三、设计丰富多彩的宿舍书院文化 |
第三节 强化社会关爱力 |
一、创设大学生企业实践情感交往平台 |
二、公益组织培育大学生关爱他人情感 |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人际交往能力锻炼 |
一、大学生自我沟通素养与能力锻造 |
二、大学生自我能力与境界提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目的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逻辑分析法 |
1.3.3 系统研究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内涵阐释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2.1.1 文化自信 |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2.1 中华传统文化 |
2.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关系 |
2.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2.3.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培育文化自信 |
第3章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时代境遇 |
3.1 当代社会文化自信不足现象 |
3.1.1 民族文化认同感低 |
3.1.2 文化忧患意识淡漠 |
3.1.3 文化消费心理失衡 |
3.2 文化自信不足的传统文化原因 |
3.2.1 传统文化认知较为薄弱 |
3.2.2 传统文化意义认识不够 |
3.2.3 传统文化创新转化不足 |
3.3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可行性 |
3.3.1 社会具有历史连续性 |
3.3.2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
3.3.3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认识 |
3.3.4 儒家文化圈取得成功的实践经验 |
第4章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遵循原则 |
4.1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4.1.1 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
4.1.2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4.1.3 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 |
4.2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
4.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4.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范传统文化 |
4.3 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原则 |
4.3.1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地创造性转化提升文化自信 |
4.3.2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容并包地创新性发展提升文化自信 |
第5章 培育文化自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
5.1 为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1.1 “天人合一”的世界观 |
5.1.2 “民胞物与”的自然观 |
5.2 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2.1 “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治国主张 |
5.2.2 “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德治思想 |
5.2.3 “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
5.3 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5.3.1 “人之性善”的伦理源动力 |
5.3.2 “仁者爱人”的修养之道 |
5.3.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黄金律令 |
5.3.4 “致良知”的道德主体自省 |
第6章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实现路径 |
6.1 坚持中国共产党在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中的领导地位 |
6.1.1 中国共产党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领导者 |
6.1.2 中国共产党是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践行者 |
6.2 发挥学校教育在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中的作用 |
6.2.1 增加学校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 |
6.2.2 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
6.3 搞好家风建设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 |
6.3.1 良好家风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6.3.2 良好家风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6.3.3 “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
6.4 拓宽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社会实践渠道 |
6.4.1 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济价值以提升文化自信 |
6.4.2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媒介以彰显文化自信 |
6.4.3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以增强文化自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 ——基于儒家文化在台教育传播之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框架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 |
1.6. 概念界定 |
2. 动因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播的必要性阐述 |
2.1. 外在动因: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 |
2.2. 内在动因:当今社会文化危机 |
3. 案例借鉴——以儒为例看传统文化在台教育传播 |
3.1. 回顾与省思:传统文化在两岸发展差异 |
3.2. 儒家文化在台教育传播历程 |
3.3. 儒家文化在台教育现代化传播特点 |
3.3.1. 趋势所在,顺应需求 |
3.3.2. 阻碍重重,道路曲折 |
3.3.3. 政府推动,首当其冲 |
3.3.4. 儒学大师,功不可没 |
3.3.5. 时局开放,国民自觉 |
3.3.6. 传播途径,教育为基 |
3.3.7. 传播形式,丰富多元 |
3.3.8. 传播内容,去芜存精 |
3.3.9. 有效前提,结合实际 |
3.3.10. 尊重受众主体意识 |
3.3.11. 中西文化巧妙融合 |
3.3.12. 法制为辅,无形保障 |
3.3.13. 社会风气,媒体促成 |
3.4. 借鉴归结 |
4. 论点归结——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播之路 |
4.1. 新时代语境为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播提供契机 |
4.2. 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播是符合规律的必然趋势 |
4.3. 传统文化现代化有效传播的积极意义 |
4.4. 传统文化现代化有效传播需倚靠三个层面的力量 |
4.5. 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播策略:ACCEPT |
4.5.1. Audience-受众策略 |
4.5.2. Choice-取舍策略 |
4.5.3. Combine-结合策略 |
4.5.4. Education-教育策略 |
4.5.5. Posture-姿态策略 |
4.5.6. Tool -工具策略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四、儒家文化与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儒家文化与东亚国家政党政治 ——以日本、韩国和新加坡为例[D]. 谢小飞. 山东大学, 2018(12)
- [2]传承与创新:文化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书院研究[D]. 戴美玲. 厦门大学, 2018(12)
- [3]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D]. 郭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儒家文化观研究[D]. 秦宁波.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2)
- [5]东亚现代化研究的经济文化史观[D]. 孟凡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06(11)
- [6]中国人的文化会聚性自我构念研究[D]. 李抗.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2)
- [7]40年文化研究的反思和前景展望[J]. 李宗桂. 社会科学战线, 2018(10)
- [8]儒家文化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涵化研究[D]. 杨定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9]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研究[D]. 张宏. 辽宁大学, 2019(01)
- [10]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播 ——基于儒家文化在台教育传播之鉴[D]. 王一婷. 暨南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