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析n.+prep.+n.结构的句法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于涛[1](2015)在《基于索引行聚类的英语动词型式自动识别与提取研究》文中提出型式化语言在自然语言中广泛存在。概括和提取语言型式对语言研究、辞书编纂、语言教学等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研究中的型式提取主要采用手工分析方法,耗时费力,无法应对大规模语料。已有的为数不多的型式自动识别研究效果欠佳,适用范围有限。本研究采用相似度分析方法,尝试在索引行自动聚类的基础上实现英语动词型式的自动识别与提取。本研究重点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影响索引行聚类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确定索引行聚类中的分组数量?2)型式自动识别与提取模型的准确率及召回率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研究中基于型式语法(Hunston&Francis2000)和英语动词型式列表(Francis et al1996),归纳出型式的必要元素,构建特征集,依此进行索引行自动聚类。研究包括五个环节:1、从赋码语料库中析出相关动词的索引行;2、归纳英语动词型式列表中的型式元素,建立特征集;3、将索引行中的语言信息转换为型式元素;4、对索引行进行相似度计算,实现自动聚类;5、提取每组索引行的公共特征项,最终生成相关动词型式列表。本研究模型调试及验证语料均取自BNC的笔语部分(共约9000万词次)。模型调试阶段从动词型式列表中的常用动词索引中随机抽取了8个动词(appeal, complain,end,give,hold,insist,persuade,protect)共8000个索引行(各1000行归纳型式元素的转换方法及步骤。在验证阶段,为了便于分析型式识别的准确率,我们从PDEV网络数据库选取了不同频率的6个动词(admit.agree.argue. claim.lead.tell)共5365个索引行(均已由Patrick Hanks团队专家按型式分组,且分组数量≥5),对由每一个动词析出的索引行分别进行自动聚类,并将聚类结果与PDEV中的人工分析结果进行比对,分析自动聚类的准确率。为了探索最佳的K值确定方法,研究中先后对验证集进行了两次聚类,第一次聚类中以人工分类组数确定K值;第二次聚类中基于聚类内部效度评估指标确定K值。通过对调试阶段语料以及验证集两次分类结果的分析发现:第一检索词的不同、索引行数量及索引行内部的异质性程度三者共同影响索引行聚类的效果;基于聚类内部效度确定K值的方法更为灵活、开放,结果也更为可靠,准确率更高。第二、两次聚类中型式自动识别平均准确率分别达到90.99%和95.91%,均高于前人81%的平均准确率。插入成分及特殊句式是影响型式自动识别准确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中提出的型式自动识别与提取方法便于对大型语料库中的动词或其他词类进行穷尽性自动分析,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吴丽娜[2](2020)在《英语母语背景留学生“给”字句的习得偏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国力不断提升,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日益增多,为了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帮助留学生更好更快地习得汉语知识,对其习得汉语目的语时出现的偏误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是非常有必要的。“给”字句既是现代汉语常用高频句式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我们从《HSK标准教程》系列丛书中总结出十种“给”字句,并从BCC“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集了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五个国家的留学生的“给”字句语料,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归纳统计、偏误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这些“给”字句语料进行系统的数据分析,发现英语母语背景的留学生在习得不同“给”字句时出现的偏误情况。本文共有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包括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我们从现代汉语中“给”字句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给”字句的习得偏误研究两大方面概述了关于“给”字句的研究现状。并界定了本文涉及的“V给”中“给”为介词,进行了“给”字句的句式定位,确定了语料来源、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我们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探究了本文不同“给”字句之间的关系,包括各句式的语义特征和句式联系。“给”字句句式间的联系或句式延伸情况是多样的,包括给予物做中心语形成“的”字结构、增加动词成“V+给”结构强化给予义、给予物N2的句法功能转变、给予物的移位等。我们也一并整理出了“给”字句式的延伸关系图。第三部分,我们运用“正确使用频率法”和“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将英语母语背景留学生关于几种“给”字句的习得顺序进行排序,推测留学生对不同“给”字句的习得顺序。然后以每种“给”字句为落脚点,运用偏误分析理论分析不同“给”字句的偏误情况,包括遗漏、误加、错序、误代等。第四部分,我们对留学生“给”字句的习得偏误进行了偏误探源,发现留学生习得“给”字句的偏误原因主要包括英语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泛化、教材编排不当、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和教师方面的影响等。第五部分,我们基于留学生习得“给”字句产生偏误的原因提出一些多元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加强汉英对比分析,促进母语正迁移;深化“给”字句汉语本体研究,强化相近句式间的对比学习和训练;优化教材编排,完善教材编写;教学顺序遵循学生习得规律;教学方法多样化等。希望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习得不同“给”字句,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提供重要参考。第六部分,总结全文,就本文的观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做一些简短说明。
绪可望[3](2012)在《汉英空间构式对比研究 ——以汉语“上”字构式及其相对应的英语构式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汉语中一直存在着一类表达空间方位关系的汉字,比如:“上、下、左、右、前、后、外、里、内、中”等。在现代汉语里,这些字经常与其它一些汉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传统意义上的我们称之为“词”或“词组”的固定表达被收入进现代汉语词典当中。自《马氏文通》以来,汉语中的这些方位词受到了汉语语法学家们的高度关注,成为了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汉语中的方位词进行了较为密集的研究。“五四”白话文运动以来,汉语的语言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实现了从主要以单音节为主的文言文向以双音节为主的白话文的转变。相应地,学者们对汉语方位词的研究也就自然地分为对古代汉语方位词的研究和对现代汉语方位词的研究这样两大研究方向。以往学者对古代汉语方位词的研究主要是从语法学、语义学、词源学和文化学的角度展开的,对现代汉语方位词研究的视角较之古代汉语要更加宽泛和丰富,其中包括语法学、词汇学、形式语义学、语法化、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习得、比较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本研究遵循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思路,以经验现实主义哲学为最基本的哲学方法论,以认知构式语法、认知语义学、字本位理论为具体的理论指导,以量化和对比为方法,以汉语和英语中的空间关系表达为研究对象,从人类的空间概念结构出发对汉英语言的基本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试图从人类的空间概念和隐喻思维的角度去统一挖掘和解读汉英语言基本语法结构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路径。国外的语言理论,包括认知构式语法理论,大都是建立在对英语或其他一些语言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国外的认知语言学家们在创建他们的理论体系的时候较少把他们的理论建立在对汉语语言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之上。Langacker, Lakoff, Croft等知名认知语言学家以及国内学者徐通锵、王寅等人都积极倡导对语言进行从一般到特殊,由个性而致共性的研究方法。英国着名构式语法学家William Croft更是十分强调语言的特殊性,他认为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跨语言的普遍性的句法范畴,只有“构式”本身才是语法的元素性的分析单位。汉语“字本位”理论的创建者徐通锵积极倡导汉语的研究要回归汉语文字学的研究传统,从汉语本身的特点和传统出发去研究汉语,而不要去以汉语的语言事实去硬套西方的语言理论,做削足适履的事情。他认为采取归纳法,立足于语言个性特点的研究最终同样可以达到对语言共性规律的认识。本研究正是立足于汉语的特殊性,积极吸收西方语言学研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对汉语和英语的结构特点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比,找出两种语言在结构上真正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所在,争取在语言类型学和普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作出一点贡献。汉语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它是几千年中华文明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世界语言和文化长廊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很强的特殊性。现代汉语以两字构式为核心,形成了大量的、固定的两字字组,即传统意义上的“词”。具体的两字字组背后体现的是抽象的两字构式。现代汉语两字构式格局的形成有其深刻的认知理据,可以从体验观、概念结构以及隐喻认知的角度得到充分的解释和论证。构式语法和字本位理论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工具。认知语义学家们一致认为空间概念是人类对客观外部世界的最基本的认知之一。人类的语言,从意义到形式,在很多方面都留下了时空的烙印,体现了人们对空间和时间的理解和认知方式。本研究的基本理论假设是从语言中的空间构式出发或许能揭开语言结构规律的谜团。很多前辈构式语法学家在这个领域里已经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Brugman, Lakoff, Langacker, Talmy以及Goddard等认知语言学家们都曾经尝试着从空间概念的角度去解释英语词义的延伸和语法结构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多种理论和模型。本研究从空间概念和隐喻思维的角度出发统一对汉英语言基本构式的形成做出了阐释和论证。通过对汉英语言空间构式的实证和对比,本研究得出以下几条重要的结论:(1)重新审视了前辈认知语言学家对语言、认知和现实世界三者之间关系的阐述,对从现实世界到认知再到语言这样的语言形成和演化的进路有了新的认识和细节上的修正。(2)本研究从跨语言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人类的空间概念结构是语言中构式结构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本研究认为汉英语言中一些基本的句法构式是一个类典型的范畴集合,范畴的核心成员是以空间概念为基础形成的空间构式,在隐喻的基础上形成了范畴的非核心成员。核心成员与非核心成员的地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语言中的构式是一个围绕着概念结构而组织起来的层级性的网络系统,语言知识是以构式网络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之中的。构式网络之中上一层级的构式对下一层级的构式来说是表征和整合的关系,下一层级构式对上一层级构式是体现和蕴含的关系。(3)通过跨语言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否定了William Croft和谢信一的关于将语言划分为临摹性和抽象性语言类型的假说。本研究提出了语言的“象征性”这一重要概念,并且画出了语言的象征性和规约性发展坐标图,指出语言可能主要选择象征性的发展路径或主要选择规约性的发展路径,但不大可能在两个方面都取得空前的发展。汉语属于象征性较强的语言,英语属于规约性较强的语言。对于象征性和规约性的划分或可以成为语言类型学研究上的一条重要的衡量标准。(4)从汉英语言的实际语言材料出发,本研究论证并支撑了Lakoff提出的“形式空间化假说(SFH)”。从人类概念结构的角度对人类的语言结构作出系统的描述和充分的解释一直是构式语法学家们重大的理论诉求之一。构式语法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认知模型企图对句法结构作出归纳性的阐释。本着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原则,本研究力图做到理论简化统一,概括充分全面,力争用最少、最统一的空间概念参数实现对汉英语言基本句法构式的统一的概括和描写。(5)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直是普通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本着从特殊到普遍的归纳性的认识路线具体阐释了汉英语言基本构式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之所在。本研究论证并揭示了对空间关系所形成的意象图式以及认知域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对空间关系意象图式的概念识解、概念结构、隐喻思维以及语言编码具有跨语言的特殊性这一重要的语言规律。
杨博,蔡东风,杨华[4](2014)在《开放式信息抽取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从大规模非结构化文本中自动地抽取有用信息是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目标。开放式信息抽取在高效挖掘网络文本信息方面已成为必然趋势,按关系参数可分为二元、多元实体关系抽取,该文按此路线对典型方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目前多数开放式实体关系抽取仍是浅层语义处理,对隐含关系抽取很少涉及。采用马尔科夫逻辑、本体结构推理等联合推理方法可综合多种特征,有效推断细微完整信息,为深入理解文本打开新局面。
王勇[5](2015)在《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认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语法研究中,动词因其在句子语义和句法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尤其是对名词成分的制约和吸附作用,一直都是不同流派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纵观近期语言学研究,语法关系、句法结构、题元角色、论元结构构式、论元实现等有关事件及其参与者语言编码方式的语法研究全都涉及简单动词(simple verb or V)与名词或名词短语(noun phrase or NP)之间的复杂关系,经历了从语法结构描写到语义功能探索的发展过程。无论是结构主义对两者之间组合关系的描写,还是功能主义对其语义角色及关系的解释,抑或是认知主义对其句法结构与语义结构互动关系的探索,对动名复合形式的语法形态、句法属性、语义建构等问题都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对其词汇性地位的统一界定,尤其是动词类动名复合形式构建的论元实现问题研究,英语和汉语都存在描写充分但解释不足的问题。依赖概念语义的分析模式因忽视百科现实基础而无法提供满意的解决方案,无明显突破性进展。英语方面尤其薄弱,汉语研究也尚处于探索阶段,留有大量研究空间,亟待深入挖掘。本文以词汇性单位(周荐2003,2004)为基本标准,把英汉语言中都普遍存在的动词与名词复合形式,且为动词性的词汇性复合单位作为主要观察对象。涵盖了从词法地位典型的复合词到句法性突显的短语或固定搭配的所有动词性动名复合单位,将其统一界定为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标记为[V+NP]υ式。在认知构式语法框架下,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作为形式与意义的匹配体,具备象征性符号单位的所有属性,是语言网络中的一种基本构式。据此,本研究试图在比较论述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特点、内在句法关系及其语义特质的基础上,运用Croft(2012)提出的有关论元实现的力动态致使理论(the force dynamic causal theory of argument realization),着重探讨制约这类词汇性单位构建的认知语义根源,概括其论元允准机制,论证英汉异同特征。主要研究问题包括:(1)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呈现何种形态类型及特征?(2)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语义结构具有何种本质属性?(3)制约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构建的论元允准结构和机制是什么?在认知语言学,尤其是认知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本文综合运用语言符号编码的认知心理学感知符号系统观、原型范畴化理论以及论元实现的力动态致使理论,对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句法语义及论元允准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的认知研究。感知符号系统理论和原型范畴化理论侧重于对这类词汇性单位表征的语义建构基础与特征的认知阐释。论元实现的力动态致使理论则是一种融合了时间、质量与致使结构三维一体的事件结构模型(amodeloftemporal,qualitativeandcausalstructureofevents),建构了动词语义表征的体及力动态综合分析模式。借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的几何图形表征法,该理论形象描述了以致使及体结构为核心的动词语义结构对论元实现的根本性制约作用。从语义本质来讲,论元实现的核心参与者角色等级,包括主语、宾语和不同类型的旁格,既由事件的力动态致使结构决定,同时也受动词谓语体侧显的影响。体描述了事件随时间变化而呈现的质量状态及其展现方式,由时间(横轴)和质量(纵轴)维度共同界定,是一种二维直角几何维度。体不仅是事件的时间性呈现,也涉及呈现的方式,即事件随时间而变化的质量状态。事件随时间而呈现的时相(phase)顺序构成体轮廓(aspectualcontour),时体形式中特定谓词所指称的时相则成为侧显(profile)。致使结构作为第三维度,描述了参与者次事件作用于其他参与者次事件的力动态致使链关系,是一种非几何的、定向、非循环、非分支的曲线结构。力动态关系连接的不是,或者说,不只是这些次事件,而主要是不同参与者角色,同时决定它们的等级顺序。在致使及体的三维表征模型中,时间、质量和力动态致使特征体现人类对事件的不同认知识解操作,其结果即被编码为特定动词及其时体论元结构构式。croft(2012)依据以体及致使结构为特征的受影响度(affectedness)等级,总结了瞬时定向变化、结果行为(完成与未完成)、接触和追随(pursuit)共五类事件的受影响等级,对宾语论元实现做出了一致的认知解释,其较强的解释力和广泛的适用性也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本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解释及英汉比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thenewoxfordenglish-chinesedictionary”(《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2007年第1版)和《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两本常用英汉词典为基础语料,穷尽式搜集整理出英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1476个,汉语5858个。根据形态类型、内在句法结构及语义特质,本文首先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统计与针对性的定性分析。研究发现:(1)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类型具有明显差异。英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突出体现为名词语法属性的形态标记变化,具体标记为[v+n]υ类(21.16%)、[v+art+n]υ类(33.47%)、[v+pron+n]υ类(24.72%)和[v+n+prep]υ(20.89%)类四种。汉语则主要为音节或字组数的不同,标注为[v单+n单]υ类(92.11%)、[v单+n双]υ类(7.44%)与[v单+n多]υ类(0.44%)三种,双音化趋势明显。两者区别表明,在对动词与名词属性的认知识解方面,英语为“实现关系”,而汉语则为“构成关系”(沈家煊2007,2009)。依据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化理论,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是以[v+np]υ为抽象图式(schema),经由各不同次类原型样本,如[v+art+n]υ,[v单+n单]υ等,进一步精致化,并扩展为丰富多样的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实例(instantiation),表现出原型范畴化特征。(2)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内部句法关系体现了相同的论元结构本质。尽管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可以区分为“动+宾”、“动+状”、“动+补”及“主+谓”四种内在句法关系,但其本质实则为具有内在语义关系的论元结构或称述谓结构。对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结构进行分析,其任务主要涉及名词宾语论元的选择与实现问题。论元结构准确描述了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内在句法关系,体现了词法与句法结构的一致性,揭示了这类英汉词汇性单位在内部形式上的共性特征。(3)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语义特质突出了动词语义结构对其构建的制约作用。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内部语义关系,因论旨角色与谓词之间的论旨关系构主要成核心论元,体现了这类词汇性单位的不同及物性等级。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中,后续名词性论元的受影响度等级都蕴含有力动态致使及体结构特征。其等级程度却呈现高低不一的多样化特点,证明其及物性等级都比较低,故而能够容纳各种不同语义类型的名词宾语论元。义项统计表明,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多义化倾向比较弱,平均义项数分别为1.03个与1.17个。这类词汇性单位的不同义项实际上体现了构成语素的语素义之间的多种复杂组构关系,表明语义结构是探究其生成的根本性决定因素。基于对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句法与语义特征的系统探讨及其英汉异同比较分析,本文进一步探究了制约这类词汇性单位论元实现的认知语义问题。作为事件结构的主要语言符号编码方式,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体现了人对外部客观事件或使用事件的认知加工过程及结果,解释了存在于其构建过程中处于词库与句法之间词汇概念层面的述谓结构关系,再次印证了其动词论元结构构式(verb’sargumentstructureconstruction)的本质属性。在认知构式语法框架下,作为形义匹配的象征性符号单位,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构建主要依赖名词宾语论元的选择与实现,实际上就是探究事件参与者角色如何获得认知突显的过程,是对词汇概念(evans2006,2009,2010)本质特征及内容的探究。依据croft(2012)的力动态致使理论,本文把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所编码的标准事件结构及其不同参与者关系概述为:(1)参与者1(p1,相当于初始力)对参与者2(p2,相当于终点力)施予一定的作用力使其经历某种定向状态变化;或者,(2)参与者1(p1)需通过或借助于参与者2(p2),并对其施加作用力,实现对参与者3(p3)的影响。一般情况下,p1与p2之间具有力动态致使关系,而p2与p3之间为非致使关系,表现为空间依存、接触等关系。事件参与者之间的力动态关系构成动词语义结构的核心内容,所体现的力传递关系可相应表述为:p1→【p2】或p1→【p2】-p3。可见,力动态致使关系体现了这类词汇性单位所蕴含的独特论元结构属性,是制约不同论元选择与实现的根本性语义决定因素。对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构建而言,名词宾语论元的选择与实现是作为终点力的次事件参与者受初始力参与者的力动态致使作用,发生定向状态变化的结果,是体和致使结构双重作用而致其受影响的体现。因而,动词体等级中终点力参与者的体类型位次最高,表征了整体事件的体类型特征,形成与力动态致使链上动词谓语一致的词汇概念,允准其实现为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中的名词宾语论元。据此,论元允准结构可简要表述为:[v+p(终点力+受影响)]υ。因此,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实现,既是由力动态致使及体结构共同决定的,同时也受动词与名词的词汇概念及其词汇侧显之间的一致性匹配关系影响,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依据体及致使结构的制约作用,从力动态致使链上名词宾语的体特征角度,本文把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允准结构进一步细分为四类,其论元允准机制依此详细解释如下:(1)第i类瞬时定变成就类。在初始力参与者的力动态作用下,凡成为初始力的首要作用对象,经历瞬时性(punctual)状态定向变化(仅q质量维度),且不可逆的终点力参与者,(形成)具有与力动态致使链上动词谓语一致的词汇概念,都可以实现为名词宾语论元,生成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从名词类参与者的致使及体特征的受影响度等级来看,第i类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体现了典型的及物致使结构,如“bareone’steeth”、“灭火”等,也是这类词汇性单位的最主要构建机制。(2)第ii类持续定变达成类。在初始力参与者的力动态作用下,凡成为初始力的首要作用对象,经历持续性状态定向变化(t时间维度和q质量维度),无论完成与否的终点力参与者,(形成)具有与力动态致使链上动词谓语一致的词汇概念,都可以实现为名词宾语论元,生成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语料统计表明,受致使结构及持续性增量达成体结构制约而构建的第ii类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数量众多,仅次于第i类,如“makeprogress”、“卷铺盖”等。(3)第iii类接触非定变状态类。在初始力参与者的力动态作用下,凡成为初始力的首要作用对象,与其产生某种瞬间或间歇性(pointorinterval)接触联系的终点力参与者,(形成)具有与力动态致使链上动词谓语一致的词汇概念。虽然不经历定向状态变化,但一般都突显事件对初始力参与者造成的影响作用,则亦可实现为名词宾语论元,生成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第iii类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表现出独有的形义失谐的特点,如“cleanhouse”、“入席”等,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动名复合式词汇性单位。究其差异原因,本质上根源于人类在事件体验过程中,对事件结构及其参与者信息的不同认知识解操作,亦即本文重点探讨的致使及体结构上的认知识解差异。(4)第iv类追随非定变状态类。凡初始力被识解为有意愿性(volition)主体,并主动选择、控制及配合其首要力作用对象(虽无真正力动态作用),与之形成某种瞬间性或间歇性追随关系的终点力参与者,(形成)具有与力动态致使链上动词谓语一致的词汇概念。虽然不经历定向状态变化,但却突现了终点力参与者对初始力参与者的影响作用,则亦可实现为名词宾语论元,生成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语料统计表明,这类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数量最少,生成能力有限,处于边缘地带,如“follow one’s nose”、“烤火”等。第IV类与第I类和第II类中具有明显受事特征的名词宾语完全不一样,也不同于第III类中虽无强及物性却依然具有受事特征的名词宾语,因此需要单独分析处理。研究认为,作为形义匹配的象征性符号单位,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类型具有明显差异,但其内部句法关系则体现了相同的论元结构本质。以力动态致使和体结构为特征的动词语义结构是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词汇概念的本质和核心内容,制约着这类词汇性单位构建的论元允准机制。有关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论元实现的四种机制类型,从认知角度阐释了动词语义结构对其形态表征的根本性制约作用,体现了语言符号编码的感知符号基础,也印证了使用为基础的认知语言观有关语义决定句法、制约论元实现的重要论断。总体而言,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在事件结构的语言编码或词汇化过程中呈现趋同特征,但是其具体形态方式却因英语的“实现关系”及汉语的“构成关系”(沈家煊2007,2009)而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本研究是对已有英汉词汇性单位的认知语义阐释,不仅是有关词汇性单位本体问题及英汉异同的研究,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对词汇性单位、思维与世界关系的认知探讨,是对语言本质问题的认知思考,对语言习得、自然语言处理都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高玮蔚[6](2020)在《《翻译、大脑和计算机》选译报告(第三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悄然出现在人类日常生活之中,机器翻译软件的兴起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翻译实践活动中日益凸显的重要性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现象。但是机器翻译只能按照相应程序机械地处理词汇意义与句子结构,无法传递语言文化的言外之意。因此,借助于人工智能在机器学习方面的技术进展,提高机器翻译系统处理自然语言的能力,成为了相关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鉴于此,本翻译实践以《翻译、大脑和计算机》一书第三章作为翻译文本原文,旨在为我国机器翻译的研究者展示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该书第三章讲述了如何在心理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下处理机器翻译中的语言歧义现象。基于本翻译实践的翻译报告首先介绍机器翻译的发展历程、应用及未来趋势,而后详述了本次翻译实践译前准备、译中翻译和译后校对三个阶段,并对原文语言特征加以分析。第三部分着重介绍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本翻译实践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翻译案例,说明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直译、意译、句子拆解和重组等翻译策略和技巧理据,描述了翻译过程中遇到专业术语和法语词等难点问题的解决方式。最后在反思此次翻译实践的得与失中总结了技术文本翻译的基本原则,以及翻译软件在人工翻译中的辅助作用。
张宏[7](2009)在《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研究 ——以《汉英双解词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配例原则是编纂者选择、展示例证时所遵循的指导性方针和准则,是词典学家对选择和展示例证这两种编纂活动的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学习词典编纂实践和词典学理论发展要求研究者为学习词典确立合理的配例原则。确立配例原则本质上是一种理论归纳研究,进行理论归纳的基础是充分掌握相关具体配例问题的研究进展。然而,现有学习词典配例原则研究对配例资料掌握得不够充分,对英语学习词典配例理论和实践关注不够,对例证功能和例证同词条其他成分的关系这两个词典学基本理论问题认识得不够清楚,采用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过于单一。本项研究拟克服上述研究缺陷,借鉴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成果,为学习词典确立一套能够既能反映L2词汇习得和教学规律又能体现例证选择和展示内在规律的配例原则,并且依据该原则调查外向型学习词典《汉英双解词典》的配例状况,为编纂实践提供反馈。本文首先较为全面地搜集整理了配例问题的研究进展、有选择地对英语学习词典的配例设计特征和配例策略进行了调查、厘清了例证功能和例证同词条其他成分的关系这两个问题,然后综合三个研究视角(词典学视角,第二语言习得视角以及出版视角),配合使用演绎法和归纳法,从词典学家的基本(总)任务出发,层层推导,将影响配例的因素逐步具体化,据此确立了一个配例原则系统。最后,本项研究依据这些原则调查了外向型学习词典《汉英双解词典》的配例状况,并针对配例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本项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是:学习词典的例证配置是一个编纂者对语言证据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使之顺应词语的客观描述,语言输入的认知效果的优化,出版因素的限制的过程;配例原则是一个具有纵横交织的逻辑线索的开放系统;《汉英双解词典》例证配置整体上尚有较大的改进余地;配置例证是一个涉及多种编纂因素的复杂过程,为了改进学习词典的例证配置,不仅要制定配例原则并依照它们配置例证,还要控制诸多其他因素对例证配置的间接影响;例证功能是一个可从双重视角观察、具有主次之分、呈现层级性的体系;词条的微观结构是一个组分的性质和功能差别较大,组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多种多样的有序结构体。本项研究确立配例原则的方式新颖,研究发现和结论一方面可以丰富词典学理论,另一方面对配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张继东[8](2012)在《基于科技英语语料库的词语行为特征的异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科技英语语料库的词语行为异质性研究是以弗斯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参照辛克莱和韩礼德等新弗斯学派学者的词语学理论,充分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科技英语中普遍存在的词语行为异质性问题所展开的研究。这里所言及的词语行为异质性问题将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科技英语中同义词不同的词语行为特征探究;二、科技文本中实词基形和屈折变形搭配的异质性问题探究。解决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就需要让语言学研究回归到语言的本质属性上来,突显词形在词语行为特征研究中的重要性,从而实现从传统的以句法为基准的语法范畴研究向动态词语组合的意义研究的转向。科技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同义词,它们通过词形、词义、拼写、结构或用法等方方面面的相同、相近或相似等构成了庞大的科技英语词汇体系。在运用科技英语的实践中,我们需要准确地甄别和使用其中大量的同义词。对此,我们需要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最新学术成果来破解这一具有语言研究和教学意义的难题。参照辛克莱的“意义扩展单元”模型对同义词各个词形的搭配词、类联接进行吸引值计算,对搭配词的语义倾向进行语义归类,由此总结出科技英语同义词所存在着的行为特征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出同义词各词形都有属于自己的行为特征,一定程度上不支持语言交际中无条件的替换。基于词形的词语搭配研究是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笔者不赞同在词语搭配研究中的“词项归并”;即,将词形归并在同一词目下进行搭配研究。通过对语料库文本的词形检索、搭配值计算和聚类分析,科技英语中技术词的词形所吸引的搭配词存在着概率聚类层级的差异,体现为语篇中的相关实词所构成的局部不同的语义网络结构,表现出科技“术语趋势”的概念差异。研究结果证明了实词基形和屈折变形是不可以随意进行“词项归并”的。在以上科技英语同义词和词形搭配差异性的探究过程中,笔者发现科技英语中实词的词义具有学科倾向性,科技英语语篇所描述的科学现象具有语言描述上的客观性和“非功利性”,所以语义韵的评价意义具有显性化和单一化的特点,语用意义的抽象受到“语域”因素的制约。
唐革亮[9](201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治语篇主要涉及国家或政党的方针政策与态度立场,是政治话语的主要表现形式,政治语篇的对外翻译直接影响到对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汉语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以中央重要政治文献的英译为主,资深译员、外宣工作者、翻译研究者围绕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体会、原则目标和策略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种层面和维度的探讨。但是,已有研究往往以宏观论述或个案分析为主,描述性和解释性不足,对汉英语言的结构差异关注较多,忽视了翻译中的选择对目标语语篇意义的建构作用。名词化具有重新识解经验的概念功能,能够将由动词识解的过程意义、形容词识解的属性意义等重新识解为事物,是主要的语法隐喻资源,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1998a)。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同样存在大量名词化表达,如“现代化”moderniza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党的建设”Party building等。然而,学界对于此类语篇中名词化表达的翻译方法及语篇建构功能却鲜有系统研究,一些翻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答,诸如如何翻译源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如何翻译为目标语语篇中的名词化,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动因与功能等。鉴于此,研究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名词化现象具有一定必要性,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名词化的使用情况和翻译方法,还可以揭示名词化对政治语篇及政治话语的建构作用。本研究主要在观察名词化分布的基础之上总结并概括政治语篇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发现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探究其背后的理据,阐释其在意义及社会层面的建构功能,从而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本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表达具有何种分布与特征?呈现何种翻译模式和规律?(2)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如何翻译?(3)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究,本研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及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提出的“对等-转移”渐变体思想(Matthiessen,2014)为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建立了描写框架。此外,本研究还以“翻译再实例化”(de Souza,2010;Yang,2015)模型为基础,对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阐释框架。对名词化翻译实例的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方法,对名词化的分布及翻译策略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自建的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由47篇十八大以来的重要党政文献及其官方译文组成,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环境等多种话题,平行语料库总容量接近100万字词。本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1)名词化现象在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大量分布。从频数来看,英语译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高于汉语原文,但使用频率相当,说明目标语语篇与源语语篇的隐喻度在整体上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文体风格的对等。此外,汉英不同名词化类型在语篇中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汉语以转类型名词化为主,英语则以派生型名词化居多,主要受汉英语言的类型因素影响。其中,政治语篇英译文中,派生词缀-tion/-sion、-ment、-ance/-ence、-ty、-ing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汉语原文中能产性较高的词缀为“-性”、“-率”、“-力”、“-化”、“-主义”,与英语的接触以及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汉语派生名词化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汉语政治语篇中的高频转类词为“发展”、“建设”、“工作”、“改革”和“安全”,高频转类名词化结构为“NP+VP”结构,在没有形式标记的限制下,汉语存在大量兼类及活用的转类名词化。英语转类型名词化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居多,政治语篇英译文中出现的高频转类词为reform、work、support、use、control,这些词以名词性用法为主,表明其在共时层面的隐喻性有所削弱。短语层面的名词化结构“NP的VP”和“V-ing of”在整体上具有名词性,结构的组成成分具有一定临场性,且相对词汇层面的名词化保留了更多过程意义。(2)名词化翻译策略可概括为对等翻译和转移翻译两种,对等翻译还原了原文的名词化表达式,而转移翻译则改变了原文的识解方式,对目标语语篇意义进行重新建构。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将汉语名词化结构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比例达到47.7%,一方面说明了汉英名词化结构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政治语篇时倾向于保留原文中隐喻式表达,以实现语篇在意义识解方式上的对等。本研究发现名词化对等翻译包括“系统型”和“实例型”两种具体类型,前者为两种语言之间高度对应的名词化,如“重要性”importance、“全球化”globalization,后者为译者根据语境选择的临时性对等,如“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但是,并非所有的汉语名词化表达都适宜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例如“化”字格和数式短语等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有时并不具备系统型对等项或不宜进行异化翻译,译者则需要采用转移翻译策略。基于名词化自身的概念功能,本研究认为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在对外政治话语建构中具有凝练中国概念、中国道路和核心价值表述的作用。(3)转移翻译策略还可进一步分为隐喻化转移和去隐喻化转移两种具体类型。隐喻化转移翻译将原文中的非名词化表达翻译为译文中的名词化,去隐喻化转移翻译则将原文中的名词化表达翻译为其他非隐喻化结构,两者可以通过与同级其他词组转换、升级为小句、降级为零对应的翻译方法实现。其中,隐喻化转移翻译在政治语篇翻译中更为常见,比例约为去隐喻化转移翻译的三倍,说明英语的名词化选择更加丰富,在政治语篇建构中发挥了更多积极作用。对具体译例的质化分析表明语言系统因素、语篇类型因素、情景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对译者的选择产生主要影响,译者通过识解方式的转换使目标语语篇符合目标语语言系统的表达规范,顺应目标语语境,从而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政治语篇翻译中起到了重构原文信息和结构、简化译文表达、概括原文及译文上下文语义内容、释义原文复杂语义的功能,增加了目标语语篇的可读性,从而有助于对外政治话语能见度的提升。本研究在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体裁选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名词化翻译研究,发现了政治语篇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分析了其背后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从更深的意义层面阐释了其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建构功能。本研究对翻译实践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能够提高译者的建构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时还从语言使用层面揭示了对外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为话语体系研究作以补充。
吴春红[10](2011)在《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前贤和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位事范畴进行了系统的考察与研究:从位事范畴的格标、位事句的语义结构、位事的句法实现、位事的句法表达等方面对现代汉语位事范畴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与分析,在此基础上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位事的句法实现机制进行了解释。同时,本文还从动态的角度考察了“K+NP位”的隐现情况及其篇章功能。目前,就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的研究而言,主要是基于句子的研究,全面系统考察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的文献几乎看不到。本文不仅从句法、语义等方面对现代汉语位事范畴进行静态的描写与分析,还从动态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的隐现情况以及篇章功能进行了考察,对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的句法实现机制进行了认知解释,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建构现代汉语位事范畴体系的一种尝试。全文共九章。第一章是绪论。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处所范畴的次范畴——位事,对位事的研究现状、借鉴的理论方法、语料来源、所用术语和符号做出说明。第二章对位事范畴的格标进行了界定,英语位事范畴的格标主要为介词(前置词),汉语的介词,包括前置词、后置词(主要是方位词)以及框式介词都可以成为位事范畴的格标。在此基础上从格标的维度、格标的精确度、格标的悬空以及格标的歧义等方面对汉英位事范畴的格标进行了比较。汉语位事范畴格标不像英语位事范畴格标那样分工明确,因此常常表义不够明确,“点、线、面、体”概念的表达常常要依靠表示位事的词语的性质来加以补充说明。汉语位事范畴格标具有概括性和模糊性,而英语位事范畴格标则具有精确性。位事范畴格标表义上的不明确性和用词汇手段表达的不自足性,是汉语位事范畴格标的一大特点。汉语位事范畴格标“K”悬空的方式只有两种,而英语有八种“K”悬空的情况,而且汉语的“承前省略”是在篇章中进行的,而英语“K”悬空基本上是在单句内完成的,就单句内部而言,英语句子的复杂程度要高于汉语的句子,而表达的简约化程度则明显低于汉语。英语位事范畴格标与名词构成的介词短语作be的表语可以表示进行时和完成时,而汉语位事范畴格标与名词构成的介词短语则没有这种作用。第三章从语义层面对位事句的动核结构、位事句的句模以及位事句句法语义框架逐一进行了描写与分析。涉及位事的动核结构主要有:二元动核结构和三元动核结构。与位事有关的句模主要有:存在句模、位移句模和置放句模。同一位事范畴在向句法层面映射时汉语和英语表现出若干差异:1.汉语存现句里表示位事的词语大多不加格标“K”(当然也可以用),动词谓语句中表示位事的词语多用格标“K”,而一般情况下,英语存现句表示位事的词语多不能缺少格标“K”,否则就是病句。2.如果汉语句首表示位事的词语中包含有介词,表示位事的词语就不再视为主语,而是状语,英语表示位事的词语包含有介词,通常都作状语。3.位事在句法层面映射时,汉语位事与英语位事占据不同的句法位置。汉语位事在句中可以有三个位置:句首、句中、句末,英语位事一般都用末位。第四章探讨单动核结构中位事的句法实现过程。语义层面的位事可以映射为句法层面的补语、宾语和主语。此外,位事还可以映射为可逆句的主语和宾语。对汉语可逆句与英语可逆句进行了比较,二者句中动词的内涵不同,英语位置格动词词汇化程度比汉语位事格动词词汇化程度高。对汉语和英语的受事与位事可逆句以及施事与位事可逆句也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第五章探讨了双动核结构中位事的句法实现过程。双动核支配的位事可以映射为表层的主语、宾语,有的也可以由介词引导做状语。汉语双动核结构位事映射为状语的情况与英语单动核结构位事映射为状语的情况相当。汉英句子的句法语义框架不同,句法实现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在常规静态句中,汉语的“位事”映射为宾语或状语,但为了达到突出强调的目的,可将其移到句首做主语。同样,在常规静态句中,英语的“位事”映射为句末状语,为了对其进行强调,可从句尾移到句首作主语,汉英这类句子都是受语用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第六章从位事范畴的构成、位事范畴构成的句式等方面讨论了位事范畴的句法表达问题。表示位事的词语主要有方位词、名词、代词、方位短语、介词短语、动宾短语等。现代汉语位事范畴形成的句式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有标记位事范畴句,由“在、从、到、往、向”等引导位事成分在句中作状语或补语,在口语中这些介词往往可以脱落,脱落后句子要借助时态来完句,而英语各句式中的介词都必须出现,无论在书面语还是在口语中都不能脱落。二是无标记位事范畴句,位事成分没有标记词引导,可以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形成不同的句法结构。汉语无标记位事范畴句中位于句首的位事前可以加上介词,而相应的英语位事范畴句的位事前必须加上介词。汉语的“位事”可以有句首、句中、句末三种位置,通常情况下,英语的“位事”只有句末位置,只有在语用因素影响下,为了表达某种特殊的语用意义,“位事”才移到句首。因此,汉语句中、句末位事译成英语都为句末位事。另外,汉语的“位事”与英语的“位事”所构成的句式也不同,如汉语动词“放”可以进入的“NP位+VP+ NP受”句式,英语的“put”就无法进入该句式,只能用“There+be+NP受+prep+ NP位”句式表达相应的意思。第七章讨论了位事范畴句法实现的认知机制,主要探讨“位事状语”与“位事补语”的认知机制、“位事主语”的认知机制以及“位事宾语”与“位事补语”的认知机制。位事状语句与位事补语句的认知机制并不相同,主要体现在:1.注意窗不同。2.射体和地标凸显的侧面不同。另外,对动宾/动补+位事宾语;不及物动词+位事宾语;双宾结构中的“位事宾语”;及物动词+位事宾语这四类位事宾语句的认知机制进行了分析。位事宾语句的形成主要受经济原则、焦点作用以及显要性等级等因素的影响。“位事主语”句主要是受语用因素制约而形成的特殊投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事作存现句主语,主要是受“信息焦点后置原则”以及参照物先于目的物的观察视点等因素的影响;另一类是位事作可逆句主语,主要从说话人视角选择、主题化、经验识解等角度具体分析了可逆句的认知机制。第八章探讨了“K+NP位”的隐现情况,主要包括“K”必隐、“K”必现和“K”可隐可现三种情况。从句法上看,“K+NP位”所处的句法位置对“K”的隐现有很强的制约性,一般来说,位于句首的“K+NP位”的“K”容易省略,位于句中(主语后谓语前)的“K+NP位”的“K”不容易省略,在用和不用有弹性的“K”中,处于句首的容易省略,处于句中的不容易省略。第九章探讨了“K+NP位”的篇章功能。“K+NP位”的篇章衔接功能主要表现为照应、省略及词汇衔接。汉语的位事还可以起到引出话题、通过对比来突出强调转折焦点、提示篇章中的空间线索以及篇章管界等作用。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指出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浅析n.+prep.+n.结构的句法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n.+prep.+n.结构的句法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索引行聚类的英语动词型式自动识别与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本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
1.2.1 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本研究概述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问题及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步骤 |
1.3.3.1 语料及预处理 |
1.3.3.2 特征集的建立及其转换 |
1.3.3.3 权重计算 |
1.3.3.4 索引行聚类 |
1.3.3.5 型式提取 |
1.4 论文结构 |
1.5 小结 |
第二章 型式与型式语法 |
2.1 型式 |
2.1.1 型式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1.2 型式的定义 |
2.1.3 型式实例 |
2.1.4 型式元素及其编码 |
2.1.5 本研究中判别型式的六个标准 |
2.2 型式语法 |
2.2.1 短语学思想与习语原则 |
2.2.2 词汇与语法关系及各自地位 |
2.2.2.1 词汇语法不可分 |
2.2.2.2 词汇为中心的研究 |
2.2.3 型式与意义的关系 |
2.3 型式语法的优缺点 |
2.3.1 型式语法与传统语法差异 |
2.3.2 型式语法的优点 |
2.3.3 型式语法的不足 |
2.4 以型式语法为理论基础的相关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型式识别方法与相关应用研究 |
3.1 型式识别标准 |
3.2 型式总结的必要性 |
3.3 型式的识别 |
3.3.1 型式的人工识别 |
3.3.2 型式人工识别辅助工具的开发 |
3.3.3 型式的自动识别 |
3.3.3.1 型式自动识别的理据 |
3.3.3.2 型式的自动识别研究 |
3.4 现有的语言型式网络平台数据库 |
3.4.1 基于机器处理的网络数据库 |
3.4.2 基于人工处理的网络数据库 |
3.5 小结 |
第四章 聚类分析 |
4.1 文本表示 |
4.2 特征选择及其权重 |
4.2.1 特征选择 |
4.2.2 权重计算 |
4.3 相似度计算 |
4.3.1 相似度计算的源起及理据 |
4.3.2 相似度计算方法 |
4.3.3 相似度分析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
4.4 聚类算法 |
4.4.1 划分聚类 |
4.4.2 层次聚类 |
4.5 聚类质量评价指标 |
4.6 聚类在本研究的应用理据 |
4.7 小结 |
第五章 文本预处理与特征集的建立及转换 |
5.1 研究概述 |
5.2 语料选取 |
5.3 研究工具 |
5.3.1 语料预处理工具 |
5.3.2 自主开发的模块及脚本 |
5.4 语料预处理流程 |
5.5 动词型式中的必要元素及其转换方法 |
5.5.1 型式列表中元素的总体特征 |
5.5.2 具体词形的处理方法 |
5.5.2.1 右侧搭配词处理方法 |
5.5.2.2 左侧搭配词处理方法 |
5.5.2.3 两侧搭配词处理方法 |
5.5.3 相邻单词组合的处理方法 |
5.5.4 词类标签及语义类标签的转换方法 |
5.5.4.1 词类标签的转换方法 |
5.5.4.2 语义类标签转换方法 |
5.5.5 转换顺序及步骤 |
5.6 小结 |
第六章 索引行聚类及型式自动提取方法 |
6.1 特征表示方法、特征权重与位置权重的计算 |
6.1.1 特征及特征权重 |
6.1.1.1 功能词处理方法 |
6.1.1.2 特征标记方法 |
6.1.1.3 型式边界的界定 |
6.1.1.4 索引行跨距的设定 |
6.1.1.5 特征权重计算方法 |
6.1.2 位置权重 |
6.1.3 特征-索引行矩阵的生成 |
6.2 聚类算法 |
6.2.1 相似度计算 |
6.2.2 K均值算法 |
6.2.2.1 K均值聚类 |
6.2.2.2 K值的选择标准 |
6.3 型式自动提取 |
6.4 小结 |
第七章 型式自动提取模型测试 |
7.1 模型调试数据集及模型验证集的构建 |
7.1.1 调试阶段语料集合的构成 |
7.1.2 验证集的创建过程 |
7.1.2.1 验证集中词项的选择 |
7.1.2.2 验证集中索引行的抽取及处理方法 |
7.2 配置文件的处理及参数设置与调整 |
7.2.1 配置文件处理顺序 |
7.2.2 参数设置与调整 |
7.2.2.1 特征权重计算方法调试过程与解决方法 |
7.2.2.2 位置权重计算方法调试过程及解决方法 |
7.2.2.3 每个特征的总体权重计算方法 |
7.2.2.4 跨距设定调试过程 |
7.3 测试数据的评价指标 |
7.3.1 聚类内部效度评估指标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7.3.2 聚类外部效度评估指标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7.4 数据结果报告 |
7.4.1 索引行中型式及型式元素分布特征 |
7.4.1.1 型式元素总体分布特征 |
7.4.1.2 与动词高频共现的特征及其频数 |
7.4.1.3 不同动词型式列表中特征的异同 |
7.4.2 K值确定下基于现有人工标签的型式自动识别效度分析 |
7.4.2.1 验证集中型式自动识别外部效度评估结果总体描述 |
7.4.2.2 实验动词的型式自动识别准确率及召回率 |
7.4.2.3 K值确定下型式自动识别后的再思考 |
7.4.3 K值不确定下基于现有人工标签的型式自动识别效度分析 |
7.4.3.1 K值不确定下型式自动识别的外部效度测量结果总体描述 |
7.4.3.2 K值不确定下型式自动识别的准确率及召回率 |
7.4.3.3 K值未知情况下模型验证的再思考 |
7.5 分析和讨论 |
7.5.1 数据背后的语言学思考 |
7.5.1.1 印证了分布假设 |
7.5.1.2 印证了词汇语法不可分 |
7.5.1.3 型式元素间的横组合关系 |
7.5.1.4 常规型式与非常规型式 |
7.5.2 影响部分型式自动识别错误的原因 |
7.5.2.1 型式元素间的插入成分 |
7.5.2.2 无引导词THAT标志的从句识别 |
7.5.2.3 赋码错误 |
7.5.2.4 名词短语的识别问题 |
7.5.3 关于聚类外部效度测量结果的再思考 |
7.5.4 与前人研究结果的对比 |
7.6 小结 |
第八章 英语动词型式自动提取模型的应用设想 |
8.1 应用范围 |
8.1.1 型式自动识别与提取在语言教学领域的应用 |
8.1.1.1 型式自动识别与提取在教学大纲制定中的应用 |
8.1.1.2 型式自动识别与提取在语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8.1.1.3 型式的自动识别与提取可以服务于学习者自主学习 |
8.1.2 型式自动识别与提取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
8.1.2.1 型式自动提取在词典编纂中的应用 |
8.1.2.2 型式自动提取模型对非常规用法的识别 |
8.1.2.3 型式自动识别在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 |
8.1.3 型式自动识别与提取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可能 |
8.2 应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8.2.1 语料及语料的赋码 |
8.2.2 聚类时参数的设置 |
8.3 小结 |
第九章 研究发现及价值 |
9.1 研究发现 |
9.1.1 索引行聚类的影响因素及分组数量的选择 |
9.1.1.1 索引行聚类的影响因素 |
9.1.1.2 索引行聚类时簇数量的选择 |
9.1.2 型式自动识别的准确率及其影响因素 |
9.1.2.1 型式自动识别准确率的提高 |
9.1.2.2 影响部分型式自动识别错误的因素 |
9.1.3 不同动词索引行中型式元素的分布存在差异 |
9.2 研究价值及创新之处 |
9.2.1 理论方面 |
9.2.1.1 对型式语法的反哺 |
9.2.1.2 对其他语言学理论的贡献 |
9.2.2 方法论方面 |
9.2.3 实践方面 |
9.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9.4 未来研究方向 |
9.5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英语母语背景留学生“给”字句的习得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现代汉语“给”字句的本体研究 |
2.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给”字句习得和偏误研究 |
(三)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1.理论依据 |
2.研究方法 |
(四)“给”字句的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
1.“给”字句的研究范围 |
2.“V+给”结构中“给”做介词的界定 |
3.“给”字句的语料来源及处理 |
一、不同“给”字句的语义特征分析及联系 |
(一)动词性“给”字句的语义特征分析 |
1.句式1(S+给+N1+N2)的语义特征 |
2.句式2(S+把+N1+给+N2)的语义特征 |
3.句式3(S+给+N1+的+N2)的语义特征 |
(二)介词性“给”字句的语义特征分析 |
1.句式4(S+给+N1+V+N2)的语义特征 |
2.句式5(S+给+N1+VV/ V一 V/V一下+N2)的语义特征 |
3.句式6(S+V+给+N1+N2)的语义特征 |
4.句式7(S+V1+给+N1+V2)的语义特征 |
5.句式8(S+把+N1+V+给+N2)的语义特征 |
6.句式9(S+V+给+N1+的+N2)的语义特征 |
(三)助词性“给”字句的语义特征分析 |
1.“把”字句中的“给+VP” |
2.被动句中的“给+VP” |
(四)不同“给”字句之间的联系 |
二、英语母语背景留学生汉语“给”字句的习得情况 |
(一)留学生习得不同“给”字句的数据统计 |
1.不同汉语水平等级与习得不同“给”字句的差异关系 |
2.不同“给”字句与习得正误量的差异关系 |
3.不同“给”字句的使用频数统计 |
(二)留学生习得不同“给”字句式的偏误类型 |
1.句式1(S+给+N1+N2)的偏误情况分析 |
2.句式3(S+给+N1+的+N2)的偏误情况分析 |
3.句式4(S+给+N1+V+N2)的偏误情况分析 |
4.句式5(S+给+N1+VV/V一下/V一V+N2)的偏误情况分析 |
5.句式6(S+V+给+N1+N2)的偏误情况分析 |
6.句式8(S+把+N1+V+给+N2)的偏误情况分析 |
7.句式9(S+V+给+N1+的+N2)的偏误情况分析 |
8.助词的偏误情况分析 |
9.句式2和句式7 |
三、留学生习得“给”字句产生偏误的原因 |
(一)英语母语负迁移 |
1.定中结构的偏误 |
2.状语偏误 |
3.助词“了”偏误 |
(二)目的语负迁移 |
1.一般词语选择 |
2.同类使役义词、介词的选择 |
3.谓语动词遗漏、词性不明、把字句 |
(三)教材编排不当 |
(四)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
(五)教师方面的影响 |
四、留学生习得“给”字句的教学策略 |
(一)加强汉英对比分析,促进母语正迁移 |
(二)深化“给”字句汉语本体研究,强化相近句式间的对比学习及训练 |
1.“给”与近义词之间的辨析 |
2.“给”字句各句式间的辨析 |
3.其他近义词的辨析 |
(三)优化教材编排,完善教材编写 |
(四)教学内容循序渐进,遵循学生习得规律 |
(五)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多样化 |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观点 |
(二)本文的不足和缺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汉英空间构式对比研究 ——以汉语“上”字构式及其相对应的英语构式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选题的意义 |
1.3.1 对汉语字本位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1.3.2 语言类型学意义 |
1.4 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语言结构理论的回顾与评述 |
2.1.1 洪堡特语言结构理论 |
2.1.2 结构主义句法理论 |
2.1.3 转换生成语言结构理论 |
2.1.4 经验现实主义语言结构理论 |
2.1.5 汉语“字本位”理论 |
2.2 汉语空间方位关系的研究 |
2.2.1 研究的范围 |
2.2.2 对古代汉语方位词的研究 |
2.2.3 对现代汉语方位词的研究 |
2.3 英语空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
2.3.1 基于空间概念的语义研究 |
2.3.2 基于空间概念的句法研究 |
第三章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3.1 构式语法理论与汉语字本位理论的结合 |
3.2 语言结构的临摹性(象似性)和抽象性(逻辑性) |
3.3 汉语结构的规约化发展 |
3.4 语法化与汉英空间构式研究 |
3.5 形式空间化理论 |
3.6 研究方法 |
3.6.1 对汉语的研究 |
3.6.2 对英语的研究 |
3.6.3 对比研究 |
第四章 汉英空间方位构式对比研究 |
4.1 现代汉语表征“背景+方向”概念结构的方位构式 |
4.1.1 “名字/字组+上”构式 |
4.1.2 “名字/字组+之上”构式 |
4.1.3 “名字/字组+以上”构式 |
4.1.4 “名字/字组+上面/边/头/方”构式 |
4.2 英语表征“方向+背景(Direction+Background)”概念结构的方位构式 |
4.2.1 英语on+n构式 |
4.2.2 英语above+n构式 |
4.2.3 英语over+n构式 |
4.3 现代汉语表征“区域+图形(Region+Figure)”概念结构的方位构式 |
4.3.1 汉语“上+名字/字组”构式的形成 |
4.3.2 “上+名字/字组”构式的隐喻延伸 |
4.4 英语表征“区域+图形(Region+Figure)”概念结构的方位构式及语法手段 |
4.5 小结 |
第五章 汉英空间运动构式对比研究 |
5.1 现代汉英表征“路径+方向+动作(Path+Direction+Action)”概念结构的构式 |
5.1.1 现代汉语“上+动”构式的形成及隐喻延伸 |
5.1.2 现代汉语“上+动”构式网络 |
5.2 英语表征“动作+路径+方向(Action+Path+Direction)”概念结构的构式 |
5.2.1 英语“动作+路径+方向”构式的形成及隐喻延伸 |
5.2.2 英语“动作+路径+方向”构式网络 |
5.3 现代汉语表征“动作+路径+方向+终点(Action+Path+Direction+End)”概念结构的构式 |
5.3.1 现代汉语“动+上”构式的形成 |
5.3.2 “动+上”构式网络 |
5.4 英语表征“动作+路径+方向+终点(Action+Path+Direction+End)”概念结构的构式 |
5.4.1 英语“动作+路径+方向+终点”构式 |
5.4.2 英语“动作+路径+方向+终点”构式网络 |
5.5 现代汉语表征“动作+路径+方向+区域/射体(Action+Path+Direction+Region/Trajector)”概念结构的构式 |
5.5.1 现代汉语“上(动)+名(区域)”构式 |
5.5.2 现代汉语“上(动)+名(射体)”构式 |
5.6英语表征“动作+路径+方向+区域/射体(Action+Path+ Direction+Region/Trajector) ”概念结构的构式 |
5.6.1 英语“动作+路径+方向+区域”构式 |
5.6.2 英语“动作+路径+方向+射体”构式 |
5.7 小结 |
第六章 关于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结构类型 |
6.1 象似性与汉语语言结构的演变 |
6.2 象征性、逻辑性与汉英语言结构类型 |
6.2.1 语言结构的象征性与逻辑性 |
6.2.2 关于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结构类型 |
6.3 小结 |
第七章 形式空间化假设的验证 |
7.1 理论的简化与统一 |
7.2 汉语形式的空间化 |
7.3 英语形式的空间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研究结论 |
8.1.1 对语言、认知和客观世界三者关系的再思考 |
8.1.2 关于构式语法理论 |
8.1.3 语言象征性和逻辑性理论的提出—对Haiman和谢信一语言结构类型理论的质疑和回应 |
8.1.4 象征性、逻辑性与形式的空间化 |
8.1.5 关于语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
8.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8.2.1 汉语象征单位的提出和确定 |
8.2.2 对基本哲学认识论以及语言观的重新思考 |
8.2.3 对Langacker等人图形—背景/射体—界标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
8.2.4 对汉语空间问题研究范围和研究视角的拓展 |
8.3 本研究的不足 |
8.3.1 个案研究之不足 |
8.3.2 理论的概括力有待提高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自建汉语语料库 |
附录2 自建英语语料库 |
附录3 英语动词用法模式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4)开放式信息抽取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开放式实体关系抽取 |
2.1 二元开放式实体关系抽取 |
2.1.1 KnowItAll和TextRunner |
2.1.2 WOE |
2.1.3 ReVerb和R2A2 |
2.1.4 OLLIE |
2.2 n元开放式实体关系抽取 |
3 基于联合推理的开放式信息抽取 |
3.1 基于Markov逻辑网的OIE |
3.1.1 StatSnowball和EntSum |
3.1.2 基于thebeast引擎的OIE |
3.2 基于本体推理的信息抽取 |
4 总结与展望 |
(5)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5 论文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前期研究概况 |
2.1.1 已有相关研究类型 |
2.1.2 本文对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界定 |
2.2 英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研究 |
2.2.1 命名方式 |
2.2.2 理论框架及方法 |
2.2.3 研究主题及内容 |
2.3 汉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研究 |
2.3.1 命名方式及视角 |
2.3.2 理论框架及方法 |
2.3.3 研究主题及内容 |
2.4 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的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语言表征的认知心理学感知符号系统观 |
3.1.1 感知符号系统理论的运作方式 |
3.1.2 语言表征的认知语义建构机制 |
3.2 原型范畴理论 |
3.2.1 原型范畴理论的运作方式 |
3.2.2 原型范畴化作为词汇性单位衍生的认知机制 |
3.3 论元实现的力动态(致使)理论 |
3.3.1 作为力动态理论基础的语言符号单位构式观 |
3.3.2 论元实现的力动态理论及运作方式 |
3.4 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3.5 小结 |
第四章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类型及特征 |
4.1 英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词法形态模式 |
4.1.1 英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类型 |
4.1.2 英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中的高频语符用例 |
4.2 汉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词法形态模式 |
4.2.1 汉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形态类型 |
4.2.2 汉语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中的高频语符用例 |
4.3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类型的认知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句法语义结构 |
5.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内在句法关系及其本质属性 |
5.1.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内在句法关系 |
5.1.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结构本质属性 |
5.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语义属性 |
5.2.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内部语义模式 |
5.2.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及物性特征 |
5.2.3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义项特征 |
5.3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句法语义地位及内涵 |
5.3.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研究地位 |
5.3.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认知研究的本质内涵 |
5.4 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实现 |
6.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构建的认知理据 |
6.1.1 叙述事件的词汇化编码方式及英汉异同 |
6.1.2 作为象征性符号单位的动词论元结构构式 |
6.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构建的语义基础 |
6.2.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事件结构透视 |
6.2.2 动词语义结构的致使及体特征 |
6.3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允准机制 |
6.3.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构建的论元允准结构 |
6.3.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论元允准机制类型及分布 |
6.4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论元允准机制的认知特征及启示 |
6.4.1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论元允准机制的原型范畴特征 |
6.4.2 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衍生的非线性认知思维基础 |
6.4.3 事件结构词汇化的动词论元结构构式基础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7.2 本文研究的主要发现 |
7.3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翻译、大脑和计算机》选译报告(第三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
2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
2.1 Introduction of the Source Text |
2.2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Source Text |
2.3 Preparation before the Translation Task |
2.3.1 Parallel Text Reading |
2.3.2 Term Base Building |
2.4 Post-Translation Management |
3 Guiding Theory and Examples Analysis |
3.1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3.2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
3.3 Translation Strategies |
3.3.1 Literal Translation |
3.3.2 Free Translation |
3.3.3 Division |
3.3.4 Conversion |
3.3.5 Translation of French Words |
4 Conclusion |
4.1 Lessons Gained from the Project |
4.2 Suggestions on Future Research and Practice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Appendix A Term Base |
Appendix B Source Text and Target Text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7)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研究 ——以《汉英双解词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词典略语表 |
表格 |
图例 |
第1章 引言 |
1.1 例证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
1.2 配例原则的必要性及其类型学差异 |
1.3 学习词典配例原则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任务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任务 |
1.5 预期结果和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材料 |
1.7 论文结构 |
第2章 学习词典配例原则的研究现状 |
2.1 三种类型词典的配例原则研究 |
2.2 学习词典配例原则的研究 |
2.2.1 学习词典配例原则的诸家之说 |
2.2.2 学习词典配例原则的研究方法 |
2.3 导致研究现状的根源与改进措施 |
2.4 小结 |
第3章 例证配置的具体问题 |
3.1 例证的展示 |
3.1.1 例证和释义的相对位置 |
3.1.2 多个例证的排序 |
3.1.3 单个例证中的多个结构和搭配词语 |
3.1.4 例证及其内部成分的凸显 |
3.2 例证的选择 |
3.2.1 例证的类型及选用 |
3.2.2 例证的数量 |
3.2.3 例证的语言 |
3.2.4 例证中的文化信息 |
3.2.5 例证和信息(项)的关系 |
3.2.6 真实例和自撰例之辩 |
3.3 小结 |
第4章 对英语学习词典配例实践的调查 |
4.1 英语学习词典中例证的展示 |
4.1.1 多个例证中语法结构的排列顺序 |
4.1.2 在单条例证中展示多个语法结构的策略 |
4.1.3 例证中搭配词语的语义分类 |
4.1.4 在例证中用粗体凸显搭配词语的手段 |
4.2 英语学习词典中例证的选择 |
4.2.1 整句例和语段例的选择 |
4.2.2 例证中代字号的使用 |
4.2.3 例证中的歧义 |
4.2.4 句型代码/结构式与例证的配合关系的历时变化 |
4.3 小结 |
第5章 例证功能和例证关系的理论再探 |
5.1 例证功能 |
5.1.1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5.1.2 例证功能分类系统的确立 |
5.1.3 有关例证功能的三点说明 |
5.2 例证同词条其他成分的关系 |
5.2.1 词典语篇观对微观结构的描述所存在的问题 |
5.2.2 例证位置的调整 |
5.2.3 例证功能的标示 |
5.2.4 词条语篇组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
5.3 小结 |
第6章 配例原则的确立 |
6.1 第一层级原则的确立 |
6.2 第二层级原则的确立 |
6.3 第三层级原则的确立 |
6.3.1 体现原则的贯彻 |
6.3.2 词汇发展原则的贯彻 |
6.3.3 出版原则的贯彻 |
6.4 配例原则的纵观 |
6.5 小结 |
第7章 《汉英双解》配例的实证调查(一) |
7.1 研究目标及问题 |
7.2 研究设计 |
7.3 《汉英双解》的配例调查(一) |
7.3.1 子调查1 |
7.3.2 子调查2 |
7.3.3 子调查3 |
7.3.4 子调查4 |
7.3.5 子调查5 |
7.3.6 子调查6 |
7.3.7 子调查7 |
7.3.8 子调查8 |
7.3.9 子调查9 |
7.3.10 子调查10 |
7.4 对调查(一)结果的讨论 |
7.5 调查(一)揭示的其他问题 |
第8章 《汉英双解》配例的实证调查(二) |
8.1 调查对象 |
8.2 调查步骤 |
8.3 调查结果 |
8.3.1 系统原则的符合状况 |
8.3.2 典型原则的符合状况 |
8.3.3 交际原则(第二部分)的符合状况 |
8.3.4 数量原则的符合状况 |
8.3.5 结构原则的符合状况 |
8.4 个案研究示例 |
8.4.1 典型个案研究之一——"谈话" |
8.4.2 典型个案研究之二——"联系" |
8.5 调查(二)揭示的其他问题 |
8.6 解决方案 |
第9章 结语 |
9.1 主要结论和发现 |
9.1.1 理论方面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
9.1.2 实践方面的主要结论和发现 |
9.2 理论与实践意义 |
9.3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词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的70个样本动词 |
附录B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乙级常用词中的100个样本动词 |
附录C 《汉英双解》样本动词词条中牵涉教育交际背景的例证 |
附录D OALD6样本动词词条中牵涉教育交际背景的例证 |
附录E 16项个案分析 |
附录F 《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乙级常用词中的29个样本动词 |
附录G 《汉英双解》和《现汉》29个样本动词词条内的相同例证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基于科技英语语料库的词语行为特征的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表格索引 |
第一章 绪论 |
1.0 引言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结构 |
1.4 小结 |
第二章 英语词语学:理论脉络和方法体系 |
2.0 引言 |
2.1 词汇研究的沿革 |
2.2 伦敦学派的学术主张 |
2.2.1 词语学的要旨 |
2.2.2 新弗斯学派的词语研究 |
2.3 词语的组合行为 |
2.4 词语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词项-环境法 |
2.5 词语行为特征的统计信息 |
2.6 小结 |
第三章 意义扩展单元与共选理论 |
3.0 意义扩展单元 |
3.1 意义扩展单元——词语搭配 |
3.1.1 词语搭配的界定 |
3.1.2 词语搭配的语义理据 |
3.2 意义扩展单元——类联接 |
3.2.1 类联接的界定 |
3.2.2 次类联接 |
3.3 意义扩展单元——语义倾向与语义韵 |
3.4 共选机制——词语学新解 |
3.4.1 共选机制的由来 |
3.4.2 共选机制:词汇与语法共选 |
3.4.3 共选机制:词汇与词汇共选 |
3.4.4 共选机制:型式-意义-功能的共选关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科技英语研究 |
4.0 引言 |
4.1 科技英语分析模式的发展 |
4.2 科技英语技术词的分类 |
4.3 科技英语词汇提取方法 |
4.4 小结 |
第五章 语料库资源和计算方法 |
5.0 引言 |
5.1 语料库资源 |
5.1.1 英国国家语料库 |
5.1.2 上海交通大学科技英语语料库 |
5.1.3 上海东华大学科技英语语料库 |
5.2 词语搭配的常用计算方法 |
5.2.1 Z值的计算方法 |
5.2.2 MI值的计算方法 |
5.2.3 费舍尔精确检验方法 |
5.3 小结 |
第六章 科技英语中同义词的异质性研究 |
6.0 引言 |
6.1 搭配词的计算与同义词的辨析 |
6.1.1 动词ENSURE和ASSURE的搭配词的计算与异质性辨析 |
6.1.2 形容词big, great和large 的搭配词的计算与异质性辨析 |
6.2 类联接的检索、计算与同义词的辨析 |
6.2.1 Occurrence of N与incidence of N的MI值计算和异质性辨析 |
6.2.2 HAPPEN与OCCUR的词语行为特征和异质性辨析 |
6.2.3 CAUSE prep N与REASON prep N词语行为特征和异质性辨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基于词形的科技文本词语搭配研究 |
7.0 引言 |
7.1 研究方法 |
7.2 对JDEST节点词的基形和屈折变形的搭配词提取与计算 |
7.2.1 对amplifier和amplifiers搭配词的提取与计算分析 |
7.2.2 对amplifier和amplifiers搭配词的聚类分析 |
7.2.3 对frequency和frequencies搭配词的提取与计算分析 |
7.2.4 对frequency和frequencies搭配词的聚类分析 |
7.2.5 对antibody和antibodies搭配词的提取与计算分析 |
7.2.6 对gene和genes搭配词的提取与计算分析 |
7.4 小结 |
第八章 回顾、总结和展望 |
8.0 引言 |
8.1 回顾 |
8.2 结论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意义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名词化研究回顾 |
2.1.1 名词化的本体研究 |
2.1.2 名词化的应用及实用研究 |
2.2 政治语篇翻译研究回顾 |
2.2.1 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与批评 |
2.2.2 政治语篇翻译的原则与目标 |
2.2.3 政治语篇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
2.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回顾 |
2.3.1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核心问题的阐释 |
2.3.2 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观 |
3.1.1 功能观 |
3.1.2 建构观 |
3.1.3 进化观 |
3.1.4 社会符号观 |
3.2 功能视角下名词化的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2.1 名词化对经验的重新识解 |
3.2.2 种族发生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再实例化模型 |
3.2.3 翻译对等与转移的语法隐喻理据 |
3.2.4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1.1 分析模式与步骤 |
4.1.2 名词化的界定与识别 |
4.2 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
4.2.1 平行语料库的发展与应用 |
4.2.2 语料库的构成 |
4.2.3 语料的预处理 |
4.2.4 语料的检索与抽样 |
4.3 本研究使用的参照语料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的分布与类型 |
5.1 汉英名词化及其翻译策略分布 |
5.1.1 汉英名词化的分布特征 |
5.1.2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的分布特征 |
5.2 汉英派生型名词化 |
5.2.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派生名词化 |
5.2.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派生名词化 |
5.3 汉英转类型名词化 |
5.3.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转类名词化 |
5.3.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转类名词化 |
5.4 汉英短语型名词化 |
5.4.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NP的VP”结构 |
5.4.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V-ingof”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 |
6.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的类型 |
6.1.1 系统型对等 |
6.1.2 实例型对等 |
6.2 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的翻译 |
6.2.1 汉语“化”字格的翻译 |
6.2.2 汉语数式短语的翻译 |
6.3 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6.3.1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概念表述 |
6.3.2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道路表述 |
6.3.3 名词化所凝练的核心价值表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 |
7.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类型 |
7.1.1 隐喻化转移 |
7.1.2 去隐喻化转移 |
7.2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
7.2.1 语言系统因素 |
7.2.2 语篇类型因素 |
7.2.3 情景语境因素 |
7.2.4 文化语境因素 |
7.3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功能 |
7.3.1 重构功能 |
7.3.2 简化功能 |
7.3.3 概括功能 |
7.3.4 释义功能 |
7.4 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2 贡献及创新点 |
8.3 研究启示 |
8.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 |
1.3.1 相关词类及句式研究 |
1.3.2 认知角度的研究 |
1.3.3 类型学角度的研究 |
1.3.4 汉外对比角度的研究 |
1.4 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
1.5 各个章节的安排 |
1.6 语料来源 |
1.7 符号说明 |
第二章 位事范畴的格标 |
2.1 位事范畴格标的界定 |
2.2 汉英位事范畴格标比较 |
2.2.1 汉英位事范畴格标维度比较 |
2.2.2 汉英位事范畴格标精确度比较 |
2.2.3 汉英位事范畴格标的悬空问题 |
2.2.4 汉英位事范畴格标歧义分析 |
2.2.5 汉英位事范畴格标的时态和语态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位事句的语义分析 |
3.1 位事句的动核结构 |
3.1.1 存在位事的动核结构 |
3.1.2 起点位事的动核结构 |
3.1.3 经过点位事的动核结构 |
3.1.4 终点位事的动核结构 |
3.1.5 朝向位事的动核结构 |
3.1.6 放置位事的动核结构 |
3.2 位事句句法语义框架 |
3.3 位事句的句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单动核结构中位事的句法实现 |
4.1 位事作补语 |
4.2 位事作宾语 |
4.3 位事作主语 |
4.3.1 位事作存在句主语 |
4.3.2 位事作隐现句主语 |
4.4 位事作状语 |
4.5 位事作可逆句的主语和宾语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动核结构中位事的句法实现 |
5.1 位事作主语 |
5.2 位事作状语 |
5.3 位事作宾语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位事范畴的句法表达 |
6.1 位事范畴的构成 |
6.2 位事范畴构成的句式 |
6.2.1 有标记位事范畴句式 |
6.2.2 无标记位事范畴句式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位事范畴句法实现的认知解释 |
7.1 “位事状语”与“位事补语”的认知解释 |
7.2 “位事宾语”的认知解释 |
7.2.1 动宾/动补+位事宾语的认知解释 |
7.2.2 不及物动词+位事宾语的认知解释 |
7.2.3 双宾结构中“位事宾语”的认知解释 |
7.2.4 及物动词+位事宾语的认知解释 |
7.3 “位事主语”的认知解释 |
7.3.1 位事作存现句主语的认知解释 |
7.3.2 位事作可逆句主语的认知解释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K+NP 位”的隐现分析 |
8.1 “K”的隐现 |
8.1.1 “K”必隐 |
8.1.2 “K”必现 |
8.1.3 “K”可隐可现 |
8.2 “NP 位”的隐现 |
8.2.1 语义因素的影响 |
8.2.2 语用因素的影响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K+NP 位”的篇章功能分析 |
9.1 照应 |
9.1.1 外指照应 |
9.1.2 内指照应 |
9.1.3 指示照应 |
9.1.4 零照应 |
9.2 省略 |
9.3 词汇衔接 |
9.4 引出话题 |
9.5 对比强调 |
9.6 提示空间线索 |
9.7 篇章管界功能 |
9.7.1 “位事”管界的类型 |
9.7.2 确定“位事”管界的手段 |
9.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浅析n.+prep.+n.结构的句法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索引行聚类的英语动词型式自动识别与提取研究[D]. 于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7)
- [2]英语母语背景留学生“给”字句的习得偏误分析[D]. 吴丽娜.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3]汉英空间构式对比研究 ——以汉语“上”字构式及其相对应的英语构式为个案[D]. 绪可望.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5)
- [4]开放式信息抽取研究进展[J]. 杨博,蔡东风,杨华. 中文信息学报, 2014(04)
- [5]英汉动词性动名复合形式的认知研究[D]. 王勇.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3)
- [6]《翻译、大脑和计算机》选译报告(第三章)[D]. 高玮蔚.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
- [7]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研究 ——以《汉英双解词典》为例[D]. 张宏.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9(11)
- [8]基于科技英语语料库的词语行为特征的异质性研究[D]. 张继东.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01)
- [9]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D]. 唐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10]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 吴春红. 吉林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