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类型多品种排气管加工自动线(论文文献综述)
周家林[1](2005)在《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与补偿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补偿是控制镗孔加工尺寸分散度、保证零件互换性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本论文是在国家863/CIMS 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1AA423250)的支持下,对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补偿系统及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结合机械加工自动线镗孔加工的实际应用,研制了一套面向大批量生产过程的在线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补偿系统。通过对机械加工自动线的分析,阐述了用于大批量生产的机械加工自动线的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补偿系统的要求。研究了各功能模块的具体结构,制定了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补偿系统的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大批量生产的机械加工自动线的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补偿系统的总体方案。镗孔刀具微量补偿装置是实现误差补偿的关键技术之一。根据对用于镗孔加工刀具补偿的微位移技术的分析以及对柔性铰链机构的研究,研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平行四边形弹性镗杆结构的镗孔刀具微量补偿装置。通过大量的试验和改进后,使该镗孔刀具微量补偿装置具有较大的补偿范围、较高的补偿精度和较高的可靠性。本文对镗孔加工尺寸误差的预测模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模型,并对建模中的一些具体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了克服标准误差反传(Back Propagation,BP)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附加动量项和自适应学习速率相结合的改进的BP 算法。试验证明,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镗孔加工尺寸误差进行预测补偿,零件的尺寸分散度和均方差均有明显改善。在分析、研究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优化建模方法应用于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试验证明,与改进的BP 算法相比,模型收敛速度更快,预测精度更高。本研究成果已应用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车轿后臂机械加工自动线上,取代了原进口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补偿系统。现场应用证明:该产品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并在某些性能上优于国外产品,得到了厂家的好评。该成果属国内首创,“其技术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一机部组合机床研究所驻大连机床厂生产服务组[2](1970)在《UX13型汽车传动叉耳环加工自动线》文中指出用随行夹具输送工件进行多品种生产的组合机床自动线,对我们所来说,还是第一次设计,缺乏经验,尤其是加工精度较高,线内又首次采用了一些新机构和自动探测系统,这方面的实践知识就更为贫乏。毛主席教导我们:“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工人阶级必须领导一切。”伟大的毛泽东思想是指路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只要照毛主席指示办事,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就能战胜一切困难。UX13型自动线投产后,大连机床厂的工人师傅们,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赤胆忠心,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革命精神,高举“鞍钢宪法”伟大红旗,群策群力,苦干实干加巧干。经过多次调整和各种试验的实践,克服了生产中种种困难,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于去年“十一”胜利
刘伟岩[3](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认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孟宁[4](2017)在《某型号柴油机缸体加工工艺改进研究》文中提出柴油机缸体结构复杂、技术要求高,是柴油机的基础零件之一。柴油机缸体加工对柴油机的性能影响较大,控制好缸体的加工工艺,对于提升柴油机的实用性能,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实际生产调研的基础上,对柴油机缸体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进行了改进并对某一工序的夹具进行了设计。本研究对柴油机缸体的加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设计。首先,在初步了解柴油机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在国内外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机械加工工艺存在的不足,结合柴油机缸体加工的特点及其主要技术要求,提出了方案设计主题思路,包括缸体毛坯选择和工艺纲领制订。其次,参考其它工艺路线,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精简加工路径,重新拟订了缸体加工工艺路线,减少了12道工序。并对重点工序的定位、夹紧及加工的原则和方法做具体说明。最后,确定了加工精度,计算了工时定额,使之与缸体的生产纲领、加工精度相匹配。通过工作,每件缸体在机床上占用时间可以节约17%,为实际生产中减少能耗,降低成本,提高加工效率,起到了十分明显的作用,同时也为缸体加工的科研生产积累到原始资料,为后续相关的缸体加工工序设计提供参考。除此之外,本研究还对缸体加工工艺中扩挺柱孔工序所用的夹具进行设计,和对缸体加工质量进行了分析。结合缸体在该工序中需要达到的各项技术要求,初步拟定缸体的定位、夹紧方案。然后,根据夹具设计原则以及夹紧力和夹紧点的确定原则进行了局部零部件和夹具的设计。通过本文工作,提供了一套合理的改进方案,确定了缸体扩挺柱孔工序加工所用夹具的设计方法,为提高缸体加工精度提供了可靠的夹具。最后,对缸体加工质量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设计合理夹具、采用合适工序等提高缸体加工质量的方法。
杨磊[5](2010)在《基于PLC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柔性自动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用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线的柔性化程度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适应市场需求、加速产品更新换代的一种主要手段。工业发达国家在柔性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中大多以提高系统整体可靠性、实用性为重点,注重对单元技术的开发,在柔性自动化诸多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而我国对柔性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难以满足国内需求,因此,柔性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及普及迫在眉睫。本文在对柔性自动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建立一条模拟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的整个过程,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WinCC组态软件及现场总线等技术,实现了对系统的过程控制、过程监测:(1)采用PLC作为控制系统控制器。控制系统是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核心部分,为了达到控制要求,实现整个系统的柔性控制,本文利用PLC强大的数据处理和数值运算功能,将具体的工艺用PLC程序来实现。通过调试及仿真,证实本文所编控制程序准确有效。(2)将条码扫描枪纳入到所设计的模拟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中来,不仅节约了判断工件类型所需要的多种传感器,而且在系统工件类型改变或者扩展系统时仅需修改系统内部程序即可,硬件部分改动较小,与传统的教学实训装置相比将具有相当的优势。(3)研究了利用WinCC组态软件完成了数据归档、报警记录、上位机与PLC通信及生产过程动态显示等功能。(4)提出了一种利用Excel数据表对系统内部的工件信息进行管理的方案,不仅节约了PLC的存储空间,而且便于管理,可以对数据进行灵活控制,改变加工对象时仅需修改数据表即可。(5)在通讯功能的实现上,采用PROFIBUS-DP网络对整个系统进行组网设计,采用上位机作为DP主站,三台S7-200 PLC作为DP从站的方式。上位机与下位控制器之间实现了传输率为1.5Mbps的现场总线通信,可以圆满完成通信任务。
第一汽车制造厂科技部设计室[6](1971)在《140发动机的设计(上)》文中指出 140发动机是在伟大領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針指引下,在毛主席关于“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的光輝思想鼓舞下,进行設計的。設計的过程是大搞群众运动、大搞三結合的过程,是深入調查研究、克服保守思想、
龚艺初[7](1982)在《农机制造工艺科技现状与发展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四化”建设中,农机工业担负着为繁荣农村经济与实现农业机械化提供价廉物美、适销对路的成套农机产品的任务。而农机制造工艺则是保证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手段。因此,重视并加强农机制造工艺的科技工作,对于实现农机工业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生[8](2004)在《面向网络制造的DNC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文中指出随着先进制造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尤其是Web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网络化全球制造已经成为未来制造系统的发展趋势之一。作为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控系统的网络化是实现制造系统网络化的基础。而DNC技术作为数控技术和网络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本课题在对当今DNC系统的结构模式及功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之后,建立了面向网络制造的DNC系统平台的体系结构,并对其关键技术作了系统的阐述与分析。最后提出了面向网络制造DNC系统集成的解决方案。 文章首先介绍了网络制造的基本含义及其特点、DNC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状况,阐明了现阶段企业实施网络DNC系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接下来的章节中,论文从不同层次,采用不同的方法,系统地探讨了网络DNC系统的实现,并着重研究了DNC通讯结构、设备管理及其网络集成。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运用自顶而下的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IDEF方法对网络DNC系统进行功能研究,划分出基本功能模块,绘制出功能模型图。 2.研究了网络化制造的通信结构模式,根据不同的通信结构,设计不同的通讯模块。 3.使用Visual basic 6.0作为数据库前台开发工具,Microsoft SO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开发了设备信息管理模块。 4.使用Visual basic 6.0程序设计语言,将Internet浏览器集成到系统平台,用户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信息,而且客户可以在线提交产品订单、查询产品进度等。 5.开发了在线交流模块,实现了工作站层、工厂层等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的信息交流功能。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在系统中嵌入了Cimatron E4.0的仿真功能和工艺参数优化模块,并且 给出了数控Nc程序优化的编程及DNC通讯实例。 该系统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易学,移植性和维护性好,可扩展性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实用价值。关键词:网络制造;ONc集成;WEB技术;通信技术
二、同类型多品种排气管加工自动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类型多品种排气管加工自动线(论文提纲范文)
(1)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与补偿系统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补偿系统的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补偿系统方案研究 |
2.1 引言 |
2.2 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补偿系统的基本要求 |
2.3 镗孔加工误差补偿的方法 |
2.4 系统工作原理和总体方案研究 |
2.5 系统技术指标 |
2.6 系统各部分功能和实现 |
2.7 小结 |
3 镗孔刀具微量补偿装置研究 |
3.1 引言 |
3.2 镗孔刀具微量补偿装置的要求 |
3.3 镗孔刀具微位移机构分类及原理 |
3.4 各种镗孔刀具微量补偿装置分析 |
3.5 平行四边形镗孔刀具微量补偿装置 |
3.6 影响微量补偿装置补偿精度的几个问题研究 |
3.7 小结 |
4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模型 |
4.1 引言 |
4.2 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模型的建模方法 |
4.3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特点 |
4.4 多层前馈人工神经网络 |
4.5 标准三层BP 神经网络 |
4.6 标准BP 算法的改进 |
4.7 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模型建模 |
4.8 小结 |
5 面向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建模 |
5.1 引言 |
5.2 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原理 |
5.3 基于PSO 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连接权的训练和建模 |
5.4 小结 |
6 系统性能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原理及方法 |
6.3 试验仪器设备 |
6.4 性能试验 |
6.5 技术指标比较 |
6.6 小结 |
7 面向大批量生产的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2 后臂加工工艺与机械加工自动线 |
7.3 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补偿系统 |
7.4 系统操作与运行 |
7.5 加工试验及结果 |
7.6 小结 |
8 全文工作总结及研究展望 |
8.1 全文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 鉴定证书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某型号柴油机缸体加工工艺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柴油机原理与结构概述 |
1.2.1 柴油机工作原理 |
1.2.2 柴油机缸体 |
1.3 国内外柴油机缸体加工概况 |
1.3.1 缸体加工技术 |
1.3.2 刀具对缸体加工影响 |
1.3.3 智能制造对缸体加工影响 |
1.3.4 缸体的铸造工艺发展 |
1.3.5 设备对柴油机缸体的发展影响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某型号车用柴油机缸体结构特点及加工工艺分析 |
2.1 柴油机在发动机中的功用及其结构特点 |
2.2 柴油机缸体在柴油机中的功用及其结构特点 |
2.3 缸体可加工工艺性分析 |
3 某型号柴油机缸体加工工艺的研究 |
3.1 现有缸体加工工艺分析 |
3.2 缸体加工工艺制定 |
3.3 毛坯的选择 |
3.4 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
3.4.1 缸体平面加工定位基准原则 |
3.4.2 缸体孔系加工定位基准原则 |
3.5 主要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
3.5.1 平面加工 |
3.5.2 孔系加工 |
3.6 缸体加工工艺的整体评估 |
3.6.1 工艺合理性分析 |
3.6.2 不合理工序的调整 |
3.6.3 减少工序对工效影响 |
3.6.4 增加珩磨工艺的作用 |
4 扩挺柱孔夹具的设计与分析 |
4.1 扩挺柱孔加工要求与定位原理 |
4.2 扩挺柱孔夹具定位误差分析 |
4.3 扩挺柱孔夹具夹紧力分析 |
4.4 夹具结构设计与装配 |
5 缸体加工质量分析 |
5.1 加工精度对缸体质量影响 |
5.1.1 加工精度与质量关系 |
5.1.2 缸孔加工质量分析 |
5.2 对缸体加工质量总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PLC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概述 |
2.1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的物流系统 |
2.1.1 物流系统的功能 |
2.1.2 物流系统的组成 |
2.2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执行系统 |
2.2.1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对设备的要求 |
2.2.2 执行系统中的常用设备 |
2.3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控制系统 |
2.3.1 控制系统的控制技术 |
2.3.2 控制系统中的监控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设计 |
3.1 系统整体设计 |
3.2 供料单元设计 |
3.2.1 功能描述 |
3.2.2 动作顺序描述 |
3.3 装配单元设计 |
3.3.1 功能描述 |
3.3.2 顺序描述 |
3.3.3 料仓模块 |
3.4 暂存单元设计 |
3.4.1 功能描述 |
3.4.2 顺序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 |
4.1 PLC选型 |
4.1.1 PLC工作原理 |
4.1.2 PLC选择 |
4.2 步进电机控制设计 |
4.2.1 步进电机 |
4.2.2 步进电机驱动器 |
4.2.3 PLC与步进电机驱动器连接 |
4.2.4 程序设计 |
4.3 条码扫描枪控制设计 |
4.3.1 条码扫描枪 |
4.3.2 PLC程序 |
4.4 双作用气缸控制 |
4.4.1 双作用气缸结构原理 |
4.4.2 双作用气缸控制 |
4.5 摆动机械手控制 |
4.6 系统程序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监控及组网设计 |
5.1 WinCC组态软件 |
5.2 柔性自动化装配生产线监控系统设计 |
5.2.1 主要设计思想 |
5.2.2 系统监控界面设计 |
5.2.3 动态对象设计 |
5.2.4 Excel与WinCC数据交换 |
5.2.5 报警记录显示 |
5.2.6 数据归档 |
5.3 网络通讯设计 |
5.3.1 工业自动化通信网络 |
5.3.2 PROFIBUS-DP网络通讯结构设计 |
5.3.3 工业以太网通信初探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面向网络制造的DNC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概况 |
1.2 网络制造的研究 |
1.2.1 网络化制造的基本含义 |
1.2.2 网络化制造的主要特点 |
1.2.3 网络化制造的组织结构形式 |
1.2.4 网络化制造的重要意义 |
1.3 DNC的概念及其发展 |
1.3.1 DNC的基本概念 |
1.3.2 DNC系统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任务 |
1.4.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4.2 本人的主要工作 |
2 DNC系统数据通讯技术的研究 |
2.1 计算机局域网 |
2.1.1 DNC系统中常见的局域网和网络通讯协议 |
2.1.2 TCP/IP协议简介 |
2.2 串行通讯 |
2.2.1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
2.2.2 串行通信的数据传送方式 |
2.2.3 串口连接方式 |
2.3 现场总线 |
2.4 基于WWW的信息共享 |
2.4.1 WEB技术概述 |
2.4.2 基于B/S和C/S混合结构的信息集成 |
3 网络DNC系统平台建模 |
3.1 系统框架结构的建立 |
3.2 DNC系统平台的网络拓扑 |
4 网络DNC系统平台的设计分析 |
4.1 网络DNC系统平台的结构体系 |
4.2 网络DNC系统平台功能模块划分 |
4.2.1 系统维护模块 |
4.2.2 Intranet NC模块 |
4.2.3 NC串口通信模块 |
4.2.4 加工设备信息管理模块 |
4.2.5 异地信息资源模块 |
4.2.6 在线交流模块 |
4.2.7 网络监控和其他部门模块 |
4.3 网络DNC系统平台的信息流分析 |
4.3.1 系统分析方法简介 |
4.3.2 系统功能A-O图 |
4.3.3 系统功能模型AO图 |
4.3.4 系统维护模块功能模型图 |
4.3.5 NC串口通信模块功能模型 |
4.3.6 加工设备管理功能模型 |
4.3.7 异地信息资源信息功能模型 |
4.3.8 在线交流功能模型 |
4.3.9 Intranet NC模块功能模型 |
4.4 开发平台确定 |
4.5 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 |
4.5.1 Visual Basic 6.0特性和简介 |
4.5.2 ASP的特性和功能 |
4.6 数据库的设计 |
4.6.1 后台数据库的选用 |
4.6.2 数据库的应用 |
4.6.3 web数据库的实现 |
4.6.4 数据库的安全及维护 |
5 网络DNC系统平台模块功能的实现 |
5.1 系统平台的主框架 |
5.1.1 主界面的设计 |
5.1.2 Intranet NC模块的设计 |
5.1.3 NC串口通信模块的设计 |
5.1.4 异地信息资源模块的设计 |
5.1.5 在线交流模块的设计 |
5.1.6 加工设备信息模块的设计 |
5.1.7 系统维护模块的设计 |
6 数控NC程序优化设计及DNC通讯 |
7 网络监控 |
8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致谢 |
四、同类型多品种排气管加工自动线(论文参考文献)
- [1]镗孔加工尺寸误差预测与补偿系统的研究与实践[D]. 周家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 [2]UX13型汽车传动叉耳环加工自动线[J]. 一机部组合机床研究所驻大连机床厂生产服务组. 组合机床通讯, 1970(Z2)
- [3]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4]某型号柴油机缸体加工工艺改进研究[D]. 孟宁. 大连理工大学, 2017(11)
- [5]基于PLC的柔性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研究与设计[D]. 杨磊. 曲阜师范大学, 2010(01)
- [6]140发动机的设计(上)[J]. 第一汽车制造厂科技部设计室. 汽车技术, 1971(04)
- [7]农机制造工艺科技现状与发展初探[J]. 龚艺初.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1982(04)
- [8]面向网络制造的DNC系统的研究和开发[D]. 李生. 四川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