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杭州历史上的火灾之六——民国时期杭州的火灾(论文文献综述)
郑黛丹[1](2019)在《杭州西湖山区佛教文化遗产特征及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 ——以玉皇山·凤凰山佛教文化旅游路线规划为例》文中认为杭州西湖山区曾寺院林立,梵音不绝,有“东南佛国”美誉,现在那时的辉煌景象已不复存在,但其遍布山林的佛教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意义、美学内涵与宗教价值,而现今这些遗产的相当部分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利用。目前对于杭州西湖佛教景观研究多集中于现存佛教寺院,而对西湖山区佛教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尚待深入探讨。该文以西湖山区为地域范畴,从其佛教文化历史背景出发,对相关古籍、图册进行整理,梳理西湖山区佛教发展历程,并将其分为初现、兴盛、鼎盛、衰退四大重要时期进而研究其源流始末。该文在理论基础之上联系实践,依据文献典籍记载,进行田野调查,实地探访,采用摄像、测绘、访谈等方法收集大量一手资料。最终统计杭州西湖山区现存佛教寺院共计一十三座,现存佛教文化遗产共计五十六处。结合文献资料对调研结果进行整理,将西湖山区佛教文化遗产分为建筑庭院、石窟造像、摩崖石刻、佛塔经幢、佛像文物、建筑遗址、古树名木、上香古道八大类,并一一归纳分析。从西湖山区佛教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入手,绘制分布图,总结其分布特点,并分别从自然、宗教、历史三方面追溯其影响因素。立足于西湖山区的自然山水资源,从山水环境、空间结构、建筑布局、植物景观四方面,较为全面、系统的对西湖山区佛教文化遗产景观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基于实地调研结果,总结杭州西湖山区佛教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归纳现有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法与开发策略。保护与开发在遵循真实性、完整性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佛教文化特有的社会属性,还原其场所感与生命力,使遗产得到永续利用。在理论研究的同时,针对西湖山区中佛教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玉皇山、凤凰山地区进行实践性探讨。依托玉皇山、凤凰山的历史背景与深厚的人文底蕴,梳理佛教文化遗产资源及其它景观资源,选择佛教文化旅游路线规划区域。结合山区地域特征与上位规划,提出与玉皇山、凤凰山地区历史文化背景相适应的佛教文化遗产保护及资源利用模式。整合区域内的历史、景观、宗教等多方面资源,着重于其区域佛教文化特性,进行整体定位与细致规划,提出具体佛教文化旅游路线。对于核心区域与重要遗产节点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详细设计。
林琦东[2](2019)在《南宋临安园林史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宋园林处于中国传统园林转型期,奠定了明清江南园林的基本面貌。而临安园林集南宋园林艺术之大成,是了解南宋园林的关键。本文将通过史料和遗址遗存两方面研究南宋临安园林的状况。西湖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针对史料的研究首先会厘清不同文献的年代和重要性。过程中发现董嗣杲的《西湖百咏》有非常高的价值,但之前没有得到重视,故对其进行专篇研究。并以此发现了历史长久以来对杨存中和杨郡王拥有园林的错误认知。此外,图像也是一种特殊的史料。历史上有三幅重要的对南宋西湖全景的描绘,南宋的山水画中也展示了很多园林信息。杭州近年持续有南宋园林的考古发现,山林间也保留着不少南宋园林的遗存,这些遗址遗存提供了宝贵的实例资料。综合所有研究发现南宋园林始终延续在杭州园林的基因中,代表了园林的文化共性。
胡宁[3](2019)在《《西湖二集》地域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湖二集》是明末周清原编撰的一部具有江南地域特色的拟话本小说集。《西湖二集》以文学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杭州的地域文化,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域创作意识,为我们研究杭州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精神状况提供了重要的文本资料。除了前言和结语,本文共分五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为重点论述部分。第一章《西湖二集》地域叙事的背景。《西湖二集》地域文化背景依托于杭州地域文化的兴盛。杭州地域文化对作家的艺术个性,作品的内容和审美风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湖二集》成为了展示杭州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西湖二集》的地域文化也离不开地域意识的不断发展革新以及接受群体的需要。第二章《西湖二集》的地理空间。《西湖二集》的地理空间由景观、人物和社会内容构成。景观直观地显示出作品的地域特征。人物是《西湖二集》地理空间的中心,人物将杭州地域空间和其它地域空间联系起来,借助明君贤臣形象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意蕴。小说对社会生存空间的揭露拓宽了作品的叙事空间,有利于深入分析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第三章《西湖二集》的地域民俗文化。《西湖二集》展示了杭州地域民俗文化特色。以元旦、元宵节、清明节、观潮节为代表的岁时民俗展示了杭州地区的享乐之风,由墓葬和祠庙、住息、游艺娱乐等民俗可以看到杭州社会生活类民俗的地域倾向,以民间信仰、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为代表的信仰民俗揭示了杭州地区信仰民俗的浓厚。第四章场景的叙事功能。场景在显示出作品地域特征的同时也发挥了重要的叙事功能。场景具有背景功能,场景为人物提供行动的真实场景,对故事环境进行渲染和铺垫。场景的结构功能体现在小说通过人物的流动进行场景转换,产生情节运转的推动力,成为情节发展的中心和关键。场景对人物形象具有塑造功能,西湖场景塑造了具有相同气质、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人物群像,人物的形象特征在杭州地域场景中被细致刻画。第五章《西湖二集》的影响。稳定的传播环境和广泛认可的传播内容确保了《西湖二集》的传播和接受。《西湖二集》展示了杭州的地域文化内容,汲取了前人的西湖文学经验,并对其它的西湖文学作品产生影响。
赵洋[4](2019)在《论“西湖小说”的时空书写》文中认为西湖小说是重要的地域文学类型,是杭州文化的缩影,在时空书写方面具有独特性。对西湖小说中的时空书写进行统计、归纳和整理,有助于考察西湖小说的独特体制。同时,以白蛇故事为切入点,探究西湖小说时空书写的流变及原因,有助于探讨明清两代白话短篇小说创作的文人化进程以及话本小说与城市地理变迁之间的关系。从时间书写来看,作者对自然时间的关注是江南节序变化与故事创作的动态融合,具有构建小说框架,表现故事隐晦意蕴,传达审美观念的三重作用。小说中的民俗时间是窥探杭州城市文化的重要方式。历史时间的介入将故事文本纳入到真实的历史想象中。时间穿越与时间幻化则是宗教精神的鲜明体现。从空间书写来看,小说作者注重描绘城市空间,具有世俗化倾向,园林空间的书写则带有明显的文人色彩。同时,寺庙也是小说的重要空间书写对象,作者不仅以外部环境构建故事情节,还利用内部空间增加小说人物的互动。西湖小说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由宋至清的漫长历史过程,时空书写变化明显。空间书写日渐僵化,空间视点慢慢移位,历史时间书写逐渐增多,民俗时间书写日益减少,时间穿越和时间幻化渐渐沦为说教的工具,艺术价值逐渐降低。白蛇故事是西湖小说的重要类型,从《西湖三塔记》到《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再到《雷锋怪迹》,其时空书写的流变反映了西湖小说时空书写流变的总体特征:随着时间推移,作者减少了对民俗时间的关注,故事逐渐依附于核心景观,最终牺牲了对杭州整体性的呈现。西湖小说时空书写流变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杭州历史地位变迁使小说创作脱离现实,盲目模仿前代。二是西湖地理景观的毁坏、移位、重建影响了小说空间景观的选取,促使小说意蕴变化。三是随着时代发展,小说创作呈现文人化倾向和个性化趋势,作者无需延续以往小说时空书写的固定模式,创作风格发生变化,自成一家。
王歆[5](2019)在《杭州山寺与泉溪的关系研究》文中提出古代杭州郊居山寺的营建,常常表现出与泉溪结合的特色。杭州最富盛名的灵隐寺临冷泉溪而建,溪水与道路相伴,如桃花源一般,引导市井中人由东晋的钱塘县治进入幽静的山寺。唐代以后陆续建立的虎跑、龙井、理安诸寺,都是以泉着名,在泉旁建寺,泉的名称和文化意义也随之建立。这些泉溪不仅为山寺提供自然建设条件,本身也在营建过程中不断被改造,成为山寺营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这种山寺与泉溪互为关联、共同生长关系的研究,是本文构思的出发点。本课题以“泉溪”为切入点,通过对相关历史文献的研读、山寺和泉溪及自然环境的实地调研、山寺所依存的环境背景的建模分析等,梳理出古代杭州郊居山寺的历史地理脉络;进而选取三组案例,对其山寺、山寺群与泉溪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历史考证和分析,揭示了古代杭州郊居山寺营建与泉溪理水相结合的技术成就和文化价值。该系统研究填补了山寺营造中的部分研究空白,挖掘了大量历史资料,对于古人营建活动的创造性有一定的揭示,对传统建筑与景观的研究有一定的学术贡献。
武诗婷[6](2019)在《杭州洞霄宫道观园林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杭州洞霄宫在其发展历程中,累积历代的开发修建与歌咏吟诵,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领域、完整的形态格局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从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出发,着眼于洞霄宫道观园林及广义的文化内涵,细致考察洞霄宫的历史变迁、选址建设、景点经营、空间布局及文化内涵等,并结合实际,提出一定的保护利用建议。主要成果如下:(1)洞霄宫道观园林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结果,就其发展变迁来看,经历了四个鲜明的发展阶段:东晋是其历史发展的起点,表现在当地诸多的名道传说;道教大发展的唐代是其兴起与发展的契机,开始有道观的建设活动;经过两宋的发展,到南宋时达到鼎盛;明清起逐渐衰败。(2)洞霄宫自然环境优越,其选址建设,具有明显的风水考量,从而形成典型且怡人的葫芦状的空间格局,传达出隐逸的桃源氛围,并藉由层层叠嶂的山势,形成层层嵌套的多层空间结构。(3)考察了洞霄宫内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梳理总结、整理归纳了洞霄宫内重要的自然及人文景点。分析其山水林泉等园林要素的经营手法,多种手法都表现出其经营过程中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并考虑综合效益的典型经营理念。(4)通过文献整理、图文互证、调查分析等方式,以丰富的文献资料,现存的园林遗迹为基本依据,绘制得到南宋洞霄宫道观建筑群布局分析与园林景点空间分布图。核心建筑群的布局呈现讲究秩序与适应地形的特点,园林空间布局则表现出明显的朝圣空间的序列性,并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线性游赏序列和游赏文化。(5)洞霄宫的开发需要扎实的研究调查来做基础,并根据研究成果对其进行准确定性定位,充分发扬其特色,保护好遗址内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李亦唯[7](2018)在《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又为人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市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俨然成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中心,物资、人力等资源的集聚地。但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公共安全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各种风险不仅带来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对社会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所以,风险管理研究应运而生,而风险评估研究则处于风险管理研究中的首要位置。因此,本文从公共安全管理、风险评估等理论出发,阐述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以及脆弱性和防护能力的概念、关系与研究范围,并基于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研究路线,创新因子分析及其权重确权的研究方法;同时运用风险分析理论、方法、原则,辨识与分析城市公共安全的风险,分别从城市公共安全脆弱性和防护能力两个维度入手,构建了较具有实践意义的“脆弱性—防护能力”风险评估模型。本文以城市公共安全作为宏观背景,对杭州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基于2010年到2016年七年的51项基准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主成份提取,并比对杭州公共安全风险定性评价,检测模型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基于因子分析权重法计算出的各指标安全分值,对杭州近七年来进行时间纵向的定量比较研究,研究显示七年间杭州城市公共安全不断提升,特别是2015年以来城市公共安全度提升明显。并基于理论与实证研究、定性与定量研究,提出“制度、资源、信息、技术、教育”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五大保障的建议与对策。本文的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城市风险评估奠定了理论和模型基础,为其他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了定量工具和量化方法。
邓宇霄[8](2018)在《促进地域文化发展的城市原生街区更新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愈发相似,甚至一年中的节日也都变得索然无味,城市和城市之间越来越像,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开始逐渐失去原有的地域文化。中国城市街区设计中大多研究如何通过城市街区设计去刺激经济发展,少有学者对怎样的城市街区设计可以促进地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进行研究。城市和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空间,而是身处其中的人的生活,如果文化是可以被消费的,那么现在我们已经严重资不抵债,需要清算了。在以下的论述中,作者将把地域文化看作一株花;把城市街区看作是花盆,探究怎样的花盆(城市街区设计)才能长出茂盛的花朵(地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文第一章将针对影响地域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地域文化的外在特征以及内在要素进行归纳总结,探寻地域文化的形成机制。第二章将针对当代地域文化的衰落现象进行进行解析,用三个具有较强地域代表性的文化商业街区实例来分析城市街区的变迁与其中蕴含的地域文化衰落的关系。第三章主要就地域文化对当代城市中长期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及意义进行分析及阐述。第四章将对前文结论进行总结分析,提出“原生街区”这一适合地域文化保持、发展、繁荣的城市街区设计概念,并针对这一概念的定义、分级及特征进行阐述说明。第五章则是以国际化背景下,运用“原生街区”这一概念,促进杭州地域文化发展,并为杭州城市街区设计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以供参考。
牛任远[9](2018)在《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因山构室理法及地域特色分析》文中认为杭州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在历史上经济上均有较高的发展。杭州也是个多山的城市,其中山区和丘陵占了66%,拥有广足的山地资源,给杭州的山地建设提供了先天的条件,遂其山地建筑的建设稳步前进,成为江南地区重要的一支。本文以研究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因山构室理法及地域特色为目的,建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通过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归纳总结法、学科交叉法、系统研究法,结合园林造景和园林设计等方面,研究了杭州山地传统风景建筑的历史发展、地域特色、艺术形态、形制做法形成如下结论:(1)基本梳理了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山地传统风景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山地风景建筑地域特色的由来。论述不仅包括风景建筑本身,也结合各时期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有联系的论述,并从地形、气候因素、地域文化等方面对其传统山地园林艺术形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2)以单体、组合、聚落三个类别为基本调研对象,列举实例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收集和分析历史文献、图像资料,总结出这些建筑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并实例研究了建筑的基本形式,园林艺术特色等,得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因境相地、选址构室,因山就势、山水共融,虚实相生、散点为辅的因山构室的理法。(3)基于实地调研,文献查阅等方法的基础上,分别从形制、材料、细部装饰等方面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山地传统风景建筑的做法进行研究总结,得出杭州传统山地风景建筑由山随行、形神兼备,不事装饰、含玉于心,本同末异、各有千秋的地域特色。(4)分析出现代杭州传统山地建筑设计显现的问题和新思路,提出山地风景建筑的保护策略,并列举实际参与项目来阐述杭州传统山地风景建筑的继承和发展。
邓云霞[10](2017)在《民国时期昆明消防事业发展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民国时期昆明消防事业的逐渐完善,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昆明防火救灾的能力,但是由于昆明消防建设存在着资金短缺、设备不足、人员缺乏等问题,官方的主导作用在消防建设中没有起到应有效果,而民办的消防事业出现先天不足、后天无力的状况。
二、杭州历史上的火灾之六——民国时期杭州的火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杭州历史上的火灾之六——民国时期杭州的火灾(论文提纲范文)
(1)杭州西湖山区佛教文化遗产特征及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 ——以玉皇山·凤凰山佛教文化旅游路线规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 |
1.3.1 研究范围: 西湖山区 |
1.3.2 研究对象: 佛教文化遗产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 |
1.5.2 田野调查 |
1.5.3 图像绘制 |
1.5.4 分类归纳 |
1.6 研究框架 |
2 杭州西湖山区佛教文化概况 |
2.1 西湖山区佛教发展历史脉络 |
2.1.1 初现时期: 东晋 |
2.1.2 兴盛时期: 南北朝-隋-唐 |
2.1.3 鼎盛时期: 五代-宋 |
2.1.4 衰退时期: 元代以后 |
2.2 西湖山区现有佛教道场概述 |
3 杭州西湖山区佛教文化遗产类型 |
3.1 建筑庭院 |
3.2 石窟造像 |
3.3 摩崖石刻 |
3.4 佛塔经幢 |
3.5 佛像文物 |
3.6 建筑遗址 |
3.7 古树名木 |
3.8 上香古道 |
4 杭州西湖山区佛教文化遗产空间分布 |
4.1 分布特点 |
4.2 分布影响因素 |
4.2.1 自然因素 |
4.2.2 历史因素 |
4.2.3 宗教因素 |
5 杭州西湖山区佛教文化遗产景观特征 |
5.1 山水环境 |
5.1.1 越山遗世 |
5.1.2 因山共势 |
5.1.3 归山隐市 |
5.2 空间结构 |
5.2.1 以小见大,胜景入画 |
5.2.2 曲径通幽,林涛梵音 |
5.2.3 坦阔圣境,开门见山 |
5.3 建筑布局 |
5.3.1 轴线式 |
5.3.2 曲尺式 |
5.3.3 散点式 |
5.3.4 集锦式 |
5.4 植物景观 |
5.4.1 植物选择 |
5.4.2 意境营造 |
6 杭州西湖山区佛教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 |
6.1 保护及利用现状 |
6.2 问题与挑战 |
6.3 方法与策略 |
7 案例分析 |
7.1 遗产公园规划——Cornwall公园百年总体规划 |
7.1.1 项目概况 |
7.1.2 项目说明 |
7.2 遗址路线改造——东北港“沙漠山上的景观复原” |
7.2.1 项目概况 |
7.2.2 场地历史和生态 |
7.2.3 景观序列 |
7.3 山地遗址公园规划——美国红山公园总体规划 |
7.3.1 项目概况 |
7.3.2 项目解读 |
7.4 山地遗址公园景观改造——Discovery Halt景观改造 |
7.4.1 项目概况 |
7.4.2 设计想法及思路 |
7.5 佛教寺院景观——最胜寺庭院 |
7.5.1 项目概况 |
8 杭州玉皇山.凤凰山佛教文化旅游路线规划 |
8.1 杭州玉皇山与凤凰山片区概况 |
8.2 杭州玉皇山与凤凰山历史沿革 |
8.2.1 玉皇山历史 |
8.2.2 凤凰山历史 |
8.3 杭州玉皇山与凤凰山现存佛教遗产 |
8.3.1 玉皇山现存的佛教文化遗产 |
8.3.2 凤凰山现存佛教遗产 |
8.4 规划设计目标及定位 |
8.5 总体规划 |
8.6 分区规划与设计 |
8.6.1 吴越佛踪——天龙寺、白云庵与玉皇山南麓入口 |
8.6.2 梵宇僧集——玉皇山南佛教文化公园 |
8.6.3 古洞胜迹——南观音洞、石龙洞造像与南复路入口 |
8.6.4 竦奇揽观——排衙石诗刻与将台山远眺观景台“最上” |
8.6.5 栖云钟磬——栖云寺 |
8.6.6 云月相映——月岩与跃云 |
8.6.7 圣果遗韵——圣果寺遗址 |
8.6.8 薜萝松涛——圣果寺香道 |
8.6.9 梵音彻天——梵天寺遗址公园 |
8.7 专项规划 |
9 结语 |
10 参考文献 |
11 附录A |
12 附录B |
13 附录C |
14 附录D |
15 附图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南宋临安园林史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概述 |
第二章 南宋临安园林概述 |
2.1 、皇家园林 |
2.2 、私家园林 |
2.3 、寺观园林 |
2.4 、其他园林类型 |
第三章 南宋临安园林史料整理 |
3.1 、南宋临安园林相关古代文献 |
3.1.1 古代文献总览 |
3.1.2 重要古代文献概述 |
3.2 、南宋临安园林相关图像 |
3.2.1 西湖全景图 |
3.2.2 南宋临安园林传统绘画 |
第四章 董嗣杲《西湖百咏》中的南宋园林研究 |
4.1 、《西湖百咏》作者、版本及背景 |
4.2 、《西湖百咏》与其他文献关系 |
4.2.1 《西湖百咏》与南宋遗民怀故书目 |
4.2.2 《西湖百咏》与《咸淳临安志》 |
4.2.3 《西湖百咏》与《淳佑临安志》 |
4.3 、《西湖百咏》内的南宋园林 |
4.3.1 环碧园 |
4.3.2 玉壶园 |
4.3.3 云洞园 |
4.3.4 总宜园 |
4.3.5 水月园 |
4.3.6 梅坡园 |
4.3.7 水乐洞园 |
4.3.8 翠芳园 |
4.3.9 甘园 |
4.3.10 胜景园 |
4.3.11 聚景园 |
第五章 杭州的南宋园林考古与遗迹 |
5.1 、杭州南宋园林考古 |
5.1.1 恭圣仁烈皇后宅园遗址 |
5.1.2 德寿宫遗址 |
5.1.3 凤凰山圣果寺遗址 |
5.1.4 近年其他园林考古发现 |
5.2 、杭州现存南宋园林遗存 |
5.2.1 水乐洞 |
5.2.2 青衣泉 |
5.2.3 梵天寺经幢 |
5.2.4 凤凰山遗迹 |
5.2.5 青莲朵 |
第六章 结语 |
6.1 、南宋临安园林的延续与启示 |
表一:南宋临安私家园林皇家园林概览表 |
参考文献 |
图录 |
专业能力展示 |
致谢 |
(3)《西湖二集》地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第一章 《西湖二集》地域文化背景 |
第一节 杭州地域文化与《西湖二集》关系考察 |
一、杭州地域文化的形成 |
二、杭州地域文化对周清原文学创作的影响 |
三、杭州地域文化与小说素材的交融 |
第二节 《西湖二集》创作环境与作品生成 |
一、话本小说创作高峰期的到来 |
二、西湖小说创作的兴盛 |
第三节 《西湖二集》对生活地域的重视 |
一、地域意识的变化 |
二、接受群体的指向 |
第二章 《西湖二集》的地理空间 |
第一节 文学景观的叙述 |
一、西湖景观的文学化 |
二、特定时空里的文学景观 |
第二节 人物形象的空间书写 |
一、人物形象与杭州 |
二、历史人物在城市空间中的典型意义 |
第三节 社会生存空间的思考 |
一、文人借西湖遣怀 |
二、政治空间下的忧虑 |
第三章 《西湖二集》的地域民俗文化 |
第一节 岁时民俗 |
一、元旦、元宵习俗 |
二、清明祭扫踏青习俗 |
三、八月钱塘观潮习俗 |
第二节 社会生活类民俗 |
一、墓葬、祠庙 |
二、居住环境 |
三、游艺娱乐民俗 |
第三节 信仰民俗 |
一、鬼神信仰 |
二、佛教信仰 |
三、道教信仰 |
第四章 《西湖二集》场景叙事的功能 |
第一节 场景叙事的背景功能 |
一、提供了人物行动的场所 |
二、山水场景对环境的渲染与铺垫 |
三、诗词对氛围的营造 |
第二节 场景叙事的链接功能 |
一、场景转换对情节的推动 |
二、情节发展的中心与关键 |
第三节 场景叙事对人物的影响 |
一、地域空间对人物群像的摹写 |
二、西湖场景对人物的细致刻画 |
第五章 《西湖二集》的影响 |
第一节 《西湖二集》的传播 |
一、江南地区稳定的传播环境 |
二、广泛认可的传播内容 |
第二节 《西湖二集》地域文化的价值 |
一、地域文化的展示 |
二、对西湖文学创作经验的汲取 |
三、对其它西湖小说的影响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论“西湖小说”的时空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创新性 |
1.4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西湖小说时空书写类型 |
2.1 西湖小说的时间书写类型 |
2.1.1 自然时间书写 |
2.1.2 民俗时间书写 |
2.1.3 历史时间书写 |
2.1.4 时间穿越与幻化 |
2.2 西湖小说的空间书写类型 |
2.2.1 城市空间书写 |
2.2.2 园林空间书写 |
2.2.3 寺庙空间书写 |
第三章 西湖小说时空书写流变 |
3.1 西湖小说时空书写流变概述 |
3.1.1 宋元西湖小说时空书写 |
3.1.2 明代西湖小说时空书写 |
3.1.3 清代西湖小说时空书写 |
3.2 西湖小说时空书写流变个例研究——以白蛇故事为中心 |
3.2.1 从《洛阳三怪记》到《西湖三塔记》 |
3.2.2 从《西湖三塔记》到《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
3.2.3 从《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到《雷峰怪迹》 |
第四章 西湖小说时空书写流变原因探析 |
4.1 杭州历史地位的变迁 |
4.1.1 经济由盛转衰 |
4.1.2 政治地位边缘化 |
4.1.3 文化的失落 |
4.2 西湖地理景观的变迁 |
4.3 作者创作风格的变化 |
4.3.1 小说创作的文人化倾向 |
4.3.2 小说创作的个性化趋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杭州山寺与泉溪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的对象、范围 |
0.1.1 问题的提出 |
0.1.2 相关概念、研究对象的界定 |
(1) 研究范围:基于泉溪的中国古代杭州郊居山寺研究 |
(2) 研究对象的外延:郊居与泉溪的建筑史研究 |
0.1.3 典型案例选取 |
0.2 以往研究综述 |
0.2.1 有关杭州郊居山寺的研究着作与文化阐释 |
(1) 佛教及佛寺研究 |
(2) 杭州郊居山寺的分析和实例研究 |
(3) 文物、考古、建筑史、方志类文献中的零散论述和资料性记录 |
0.2.2 郊居建筑与园林史 |
(1) 郊居建筑研究 |
(2) 相关园林史研究 |
(3) 杭州园林研究 |
0.2.3 山寺与泉溪研究 |
(1) 理水研究 |
(2) 杭州理水研究 |
(3) 山寺理水研究 |
0.2.4 研究综述结论 |
0.3 研究的意义 |
0.4 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路线 |
0.4.1 基本理论框架:泉溪在山寺营建中的文化意义与技术推动意义 |
0.4.2 基本方法:多学科交叉、深层结构、多重视角的综合分析 |
0.4.3 技术路线 |
0.4.4 文章结构 |
第一章 杭州灵隐寺、虎跑定慧寺及虎跑寺历史地理脉络 |
1.1 东晋南朝:钱唐县郊的灵隐山与寺 |
1.2 隋唐至北宋:杭州城邑调整与杭州山寺鼎盛期的先声 |
1.2.1 唐代诗文里的飞来峰水石景欣赏 |
1.2.2 籍交游而知名的山寺:韬光与虎跑 |
1.2.3 吴越与北宋:“灵隐新寺”及飞来峰两涧山寺群的形成 |
1.3 南宋:都城郊外的山寺——御前五山与飞来峰两涧山寺群的繁盛 |
1.4 元代:文化冲击下的灵隐寺与新生的虎跑定慧寺 |
1.4.1 从溪畔到崖壁——飞来峰造像新纪元 |
1.4.2 以神迹求助当权者——虎跑定慧寺重建 |
1.5 明清:从山寺到风景点——文化的变化与交融 |
1.5.1 明代:宗教、文化与审美的回流 |
1.5.2 清代:重建、文化安抚与重塑 |
1.5.3 融入山寺的民俗文化:观音崇拜、香市与茶文化的兴起 |
1.6 近代以来的山寺变迁与郊居风景点定位 |
1.6.1 汽车时代的山水格局新视野 |
1.6.2 旅游经济、茶村经济与山寺文化转型 |
1.6.3 作为风景点的新时代山寺建设 |
1.7 小结 |
第二章 桃花源近:灵隐——循冷泉溪进入的新天地 |
2.1 灵隐寺历史地理解析 |
2.1.1 灵隐寺概述 |
2.1.2 山地开发背景下的城郊“桃花源”与“灵隐”命名权——东晋慧理创寺 |
2.1.3 “在京巨刹”的兴衰——从五代“灵隐新寺”到南宋“御前五山” |
2.1.4 式微与转型——从山寺到风景点 |
2.2 灵隐寺历代型制研究 |
2.2.1 南宋五山时期及前后推论 |
(1) 五代灵隐寺 |
(2) 五山十刹图和宋元灵隐寺 |
2.2.2 明代灵隐寺建设情况 |
(1) 明初第一轮重建 |
(2) 1583-1588年如通重建 |
2.2.3 1649-1666年具德重建 |
2.2.4 1741-1744年巨涛重修 |
2.2.5 1823-1828年仪谦劝募下的重建 |
2.2.6 1862-1945年贯通、昔征与却非的陆续重建 |
2.2.7 1953-1998年建国后的重建与修复 |
2.3 冷泉溪历史地理解析 |
2.3.1 联通城市与佛国的“桃花源”:冷泉溪在灵隐寺营建中的意义 |
2.3.2 冷泉溪历史变迁与人工景观改造解析 |
(1) 唐代:建亭于水中 |
(2) 五代:重建 |
(3) 宋代:拓宽冷泉池、建石堤与冷泉闸 |
(4) 明代:水面隘塞,移亭堤上 |
(5) 清代以来的重新疏筑 |
(6) 基于现状剖面图分析的历代变迁推测 |
2.4 复原成果分析研究 |
2.4.1 灵隐寺布局变迁 |
2.4.2 围绕灵隐寺的水体改造具体情况及技法分析 |
(1) 修筑堤岸、河床,设置水闸 |
(2) 沿溪流分布的人工构筑物 |
(3) 植树:修饰溪流及生态修复 |
(4) 为听水声而设的建筑:响水楼 |
2.4.3 溪流与山门、合涧桥 |
(1) 山门、合涧桥与溪流的空间关系 |
(2) 水体改造具体情况 |
2.4.4 冷泉池与主体建筑布局:飞来峰、冷泉池与灵隐寺主体建筑 |
(1) 水与建筑的变迁及水体改造技法 |
(2) 泉溪对建筑的影响 |
2.4.5 兼顾宗教科仪与日常需求的池:忏堂、水陆堂与池 |
(1) 水与建筑 |
(2) 水体改造具体情况及技法 |
2.5 小结 |
2.5.1 寺与泉在溪流始端 |
(1) 一个泉源或以一个泉源发源,中途汇入支流而形成的溪流 |
(2) 多个泉源汇流而成的溪流 |
2.5.2 寺与泉池在溪流交叉点 |
(1) 汇流处谷地 |
(2) 汇流处山坡地 |
2.5.3 寺在溪岸 |
第三章 因泉而生:虎跑——由一个泉生成的溪与寺 |
3.1 神迹及变迁:虎跑泉对寺的意义及历史地理解析 |
3.1.1 因“二虎跑地”神迹而生的泉与寺——唐代·寰中的泉与寺 |
3.1.2 借壳上市的新寺与新“神迹”——元代·昙回的泉与寺 |
3.1.3 风水与暗渠——明代·净戒重建 |
3.1.4 茶文化与二分泉——清末定慧寺重建及新的泉与寺的诞生 |
3.2 山寺型制变迁研究 |
3.2.1 元昙回重开山概述 |
3.2.2 普成时期建设情况推论(元至治中1321-1323年) |
3.2.3 净戒重建布局及水体情况研究(明洪武十年1377年) |
3.2.4 道瑄重建布局型制(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 |
3.2.5 永果重建布局(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 |
3.2.6 李卫重建布局与型制(清雍正九年1731年) |
3.2.7 清末重建与法轮的虎跑寺建设 |
3.2.8 延续及现状 |
3.2.9 虽称“神迹”,实由人作——虎跑山寺及泉溪变迁及技法分析 |
(1) 山寺布局变迁 |
(2) 前溪、暗渠与整体水系营造,及日月池、钵盂池考 |
(3) 玉带池与大殿空间 |
(4) 滴翠崖、虎跑泉与泉院 |
3.3 小结 |
3.3.1 因泉而生,以泉为名的山寺 |
3.3.2 神迹的流行与名泉景观营造 |
(1) 各地虎跑泉与各地“甘露寺”、“玉泉寺” |
(2) 神迹与个体选择:因人而异的“第三空间”营造 |
(3) 不同水文地质条件的名泉景观 |
3.3.3 从寺院到“古刹”——虎跑寺与灵隐寺及其泉溪价值的发展脉络 |
第四章 环飞来峰的溪流和山寺群 |
4.1 随器制形:两涧环绕的飞来峰及其形态变迁研究 |
4.1.1 风雷洗剔灵根见——飞来峰概述及元代以前的飞来峰岩洞景观 |
4.1.2 “佛国”变相:无复天成之趣——飞来峰元代造像背后的文化冲突 |
4.1.3 批判与接纳:明清以来的飞来峰审美传统重塑与族群认同 |
4.2 北涧山寺群 |
4.2.1 韬光寺及其布局型制研究 |
4.2.2 北涧山寺群的其他建筑 |
4.3 南涧山寺群 |
4.3.1 山寺群与山寺核心:竞争两涧山寺群核心地位的上天竺及其布局型制研究 |
4.3.2 中天竺与下天竺及其布局型制研究 |
4.3.3 清代天竺香市及南涧山寺群景观 |
4.4 两涧山寺群历代布局及型制分析 |
4.4.1 东晋——南北朝 |
4.4.2 隋唐 |
4.4.3 南宋 |
4.4.4 明清 |
4.5 溪流流域山寺群及其生长机制分析 |
4.5.1 以云栖寺为核心的山寺-村落集合 |
4.5.2 龙井寺、龙井村与杭州茶村 |
4.5.3 九溪与理安寺 |
4.5.4 山寺群沿溪谷发展的内在机制 |
4.6 小结 |
第五章 山寺与泉溪理水 |
5.1 自然泉溪的利用与改造 |
5.1.1 固结线——引导流线,组织选址,决定总体布局形态 |
5.1.2 生命线——水利与庇护 |
5.1.3 自然溪流景观营造 |
(1) 水深且急的湍流 |
(2) 细流或静水 |
(3) 台地落水景观 |
(4) 山与溪流的组合景观 |
(5) 溪流与村落的组合景观 |
(6) 路旁“行潦”景观 |
(7) 声景观 |
5.2 人工理水、营建与改造 |
5.2.1 生活用水 |
(1) 人工开渠 |
(2) 竹笕引泉 |
(3) 从引泉到暗渠 |
5.2.2 防洪需求 |
5.2.3 风水、文化、审美及宗教因素 |
5.2.4 人工构筑物与溪流景观 |
(1) 堰、闸及声景观营造 |
(2) 桥 |
(3) 亭 |
5.2.5 利用溪流景观的几种建筑类型 |
(1) 面水的建筑 |
(2) 背水的建筑 |
(3) 与水源组合的建筑 |
(4) 与排水系统组合的建筑 |
(5) 听水的建筑 |
5.3 泉溪文化的建构 |
5.3.1 官方政策对于佛教及山寺的影响 |
5.3.2 宗教本身的影响 |
5.3.3 山水文化与古迹欣赏 |
5.3.4 从“空间”到“地方”:文化价值的不断叠加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1.1 创新研究视角与成果 |
6.1.2 跨学科领域的综合研究方法 |
6.1.3 结合现场调研和考订史实,整理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6.2.1 加强对郊居建筑的历史研究与考古学研究 |
6.2.2 加强对山寺及泉溪实例的调研工作,促进建筑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研究工作 |
6.2.3 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从建筑师视角探讨传统建筑的传承与现代化进程 |
图表目录及数据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相关发表成果 |
(6)杭州洞霄宫道观园林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相关文献与已有研究成果 |
1.2.1 洞霄宫历史文献整理 |
1.2.1.1 洞霄图志与洞霄宫志 |
1.2.1.2 地方文献资料 |
1.2.1.3 散文游记、诗词等 |
1.2.1.4 文献整理 |
1.2.2 洞霄宫研究动态 |
1.3 洞天福地相关研究 |
1.3.1 洞天福地研究进展 |
1.3.2 洞天福地的生态智慧 |
1.3.3 洞天福地与理想景观 |
1.3.4 洞天福地与传统园林 |
1.4 杭州寺观园林相关研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方法 |
1.6.2 技术路线 |
1.6.3 研究特色或创新之处 |
2 变迁——历史发展脉络 |
2.1 洞天福地景观概述 |
2.1.1 道教发展历程概述 |
2.1.2 洞天福地形成与发展 |
2.1.3 洞天福地景观特点 |
2.1.3.1 自然条件良好的生存环境 |
2.1.3.2 丰富的自然资源 |
2.1.3.3 相互连通的通道 |
2.1.3.4 典型洞天结构特点 |
2.1.4 洞天福地的地理分布 |
2.2 南宋杭州地区洞天福地概述 |
2.2.1 南宋道教发展特点 |
2.2.1.1 浓厚的政治色彩 |
2.2.1.2 修炼由外而内的认识转化 |
2.2.1.3 道风弥漫的社会氛围 |
2.2.2 南宋道教洞天福地主要特点 |
2.3 洞霄宫历史发展脉络 |
2.3.1 东晋——历史的起点 |
2.3.2 唐代——兴起与发展 |
2.3.3 南宋——鼎盛的时期 |
2.3.3.1 南宋道教中心 |
2.3.3.2 统治政权象征 |
2.3.4 明清——日渐由盛转衰 |
2.4 历代理景活动 |
2.4.1 历代不竭的修缮 |
2.4.2 持续的文化注入 |
2.5 小结 |
3 选址——风水视角下的空间环境特点 |
3.1 典型风水格局 |
3.2 洞霄宫选址建设的影响因素 |
3.2.1 风水理论下的山川形胜与空间结构 |
3.2.1.1 灵气充盈、生态良好——山川形胜特色 |
3.2.1.2 两山对峙,形似桃源——空间结构特点 |
3.2.2 舒适宜人的小气候与适宜的人居环境 |
3.2.3 富于宗教意境与精神内涵的修行空间 |
3.2.3.1 神仙传说的宗教氛围 |
3.2.3.2 适于修行的现实需要 |
3.2.3.3 “清静无为”的追求匹配 |
3.2.3.4 人文因素的历代注入 |
3.3 洞霄宫风水与景观要素 |
3.4 小结 |
4 景点——洞霄宫园林景点及特点调查 |
4.1 自然与人文景观 |
4.1.1 自然景观构成 |
4.1.1.1 山峰 |
4.1.1.2 洞穴 |
4.1.1.3 岩石 |
4.1.1.4 泉水 |
4.1.1.5 气象 |
4.1.2 人文景观构成 |
4.1.2.1 桥梁 |
4.1.2.2 景亭 |
4.1.2.3 文化遗产 |
4.2 山水林泉经营 |
4.2.1 理水 |
4.2.2 赏石及洞景 |
4.2.3 建筑 |
4.2.4 植物 |
4.2.5 组合造景 |
4.3 山水林泉经营理念 |
4.3.1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
4.3.2 顺应自然,局部改造 |
4.3.3 综合效益,重点突出 |
4.4 小结 |
5 布局——建筑及园林布局复原与特点分析 |
5.1 布局复原概述 |
5.1.1 复原方法及依据 |
5.1.1.1 图文依据 |
5.1.1.2 实地调研 |
5.2 关于复原研究的几点说明 |
5.2.1 内容部分相左 |
5.2.2 图反映南宋面貌 |
5.2.3 部分名称及方位方向 |
5.3 建筑、节点及布局的逻辑分析 |
5.3.1 单体建筑分析 |
5.3.1.1 建筑类型 |
5.3.1.2 主要建筑体量 |
5.3.2 建筑组群逻辑 |
5.3.3 基于山川关系的部分节点逻辑分析 |
5.4 建筑及园林布局特点分析 |
5.4.1 洞霄宫建筑群布局特点 |
5.4.1.1 中轴对称、均衡布局、形成多个庭院 |
5.4.1.2 前后递进、主次分明、地势逐渐抬升 |
5.4.2 园林布局特点 |
5.4.2.1 巧妙穿插建筑,充分利用原有环境 |
5.4.2.2 丰富的道路布设与深远的前导空间 |
5.4.2.3 丰富的节奏韵律变化 |
5.5 洞霄宫游赏序列及文化 |
5.5.1 游赏序列的双重意义 |
5.5.1.1 序列的游赏意义 |
5.5.1.2 序列的宗教意义 |
5.5.2 游赏目的与社会文化内涵 |
5.5.2.1 休闲小憩——欣赏自然景观 |
5.5.2.2 寻仙访道——社会交往 |
5.5.2.3 精神寄托——感受人文景观 |
5.5.3 富有特色的欣赏意境 |
5.5.3.1 寻访旧迹,仰慕道流 |
5.5.3.2 渴望出世,乞隐名山 |
5.5.3.3 缅怀先贤,有感人事 |
5.6 小结 |
6 园林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
6.1 现状情况与价值评价 |
6.1.1 现状概述 |
6.1.1.1 浙江洞天福地与道观园林概述 |
6.1.1.2 杭州洞穴景观概述 |
6.1.1.3 洞霄宫现状情况调查 |
6.1.2 洞霄宫价值评价 |
6.2 基于研究的主要特色分析 |
6.3 洞霄宫保护与利用 |
6.3.1 加强文化梳理,记录经典传说 |
6.3.2 发掘文化内涵,整理加工景点 |
6.3.3 修缮文物景点、改善生态景观 |
6.3.4 尊重历史文化、突出独特风格 |
6.4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7)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安全局势的日益紧张 |
1.1.2 我国社会转型期矛盾的错综复杂 |
1.1.3 杭州市面临公共安全风险新挑战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径 |
2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相关概念及方法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市公共安全 |
2.1.2 风险评估 |
2.1.3 脆弱性 |
2.1.4 防护能力 |
2.2 风险评估法 |
2.2.1 因子分析方法 |
2.2.2 层次分析法 |
3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1.1 科学性原则 |
3.1.2 系统优化原则 |
3.1.3 易操作性原则 |
3.2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辨识 |
3.2.1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 |
3.2.2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四大类型 |
3.3 城市公共安全评估指标选取 |
3.3.1 指标体系构建的模型 |
3.3.2 指标影响因素及基准分析 |
3.3.3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 杭州市公共安全风险定性评价 |
4.1 自然灾害 |
4.1.1 气象灾害 |
4.1.2 地质灾害 |
4.2 事故灾难 |
4.2.1 交通事故 |
4.2.2 环境污染事件 |
4.2.3 公共设施与设备事故 |
4.2.4 安全生产事故 |
4.3 公共卫生事件 |
4.3.1 传染性疾病事件 |
4.3.2 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
4.4 社会安全事件 |
5 杭州市公共安全风险定量评估及指标因子分析 |
5.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5.2 杭州市公共安全评估指标因子分析 |
5.2.1 数据计算方法及步骤 |
5.2.2 计算结果及初步分析 |
5.2.3 主成份提取及分析 |
5.3 杭州公共安全风险定量评估 |
5.3.1 指标权重设置 |
5.3.2 量化结果分析 |
5.4 杭州公共安全风险定量评估总结 |
6 构建城市公共安全体系五大保障 |
6.1 制度保障 |
6.1.1 着力推进应急管理预案及相关法制建设 |
6.1.2 建立健全全市风险评估机制 |
6.1.3 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机制 |
6.1.4 监督与追责制度 |
6.2 资源保障 |
6.2.1 人力资源:加强风险管理队伍体系建设 |
6.2.2 资金资源:建立完善应急资金制度 |
6.2.3 物资及基础硬件资源:强化救援物资与基础设施防灾救灾能力 |
6.3 信息保障 |
6.3.1 加强信息建设,建立监测、预警和指挥系统 |
6.3.2 建立健全风险信息共享机制 |
6.4 技术保障 |
6.5 教育保障 |
6.5.1 加强公众风险意识和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宣传教育 |
6.5.2 做好应急管理示范项目建设和应急演练工作 |
6.5.3 鼓励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协同治理机制 |
7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促进地域文化发展的城市原生街区更新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域文化的主要特征 |
2.1 代表性地域文化的分布及形成条件 |
2.1.1 代表性地域文化的分布及特点 |
2.1.2 地域文化的主要形成条件探究 |
2.2 地域文化的外在特征 |
2.2.1 地理风貌 |
2.2.2 方言 |
2.2.3 饮食 |
2.2.4 民俗节庆 |
2.2.5 地域民居 |
2.2.6 城市格局 |
2.3 地域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 |
2.3.1 政治—经济—文化联动性 |
2.3.2 聚集效应 |
2.3.3 排他效应 |
2.3.4 历史性与时代性 |
2.3.5 传播与演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地域文化的衰落及原因探究 |
3.1 地域文化衰退的典例分析 |
3.1.1 北京地域文化与南锣鼓巷 |
3.1.2 成都地域文化与宽窄巷子 |
3.1.3 杭州地域文化与河坊街 |
3.2 旧有城市格局的破坏与文化造血功能的丧失 |
3.2.1 历史上地域文化与城市格局的关系 |
3.2.2 旧有城市格局的瓦解与混乱 |
3.2.3 城市文化造血功能的丧失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
4.1 判断地域文化竞争力强弱的特征 |
4.2 地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4.3 地域文化对改善社会环境的促进作用 |
4.4 地域文化对人口增长的促进作用 |
4.5 地域文化帮助城市突破物理条件下的发展瓶颈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原生街区概念、层级及作用研究 |
5.1 原生街区概念 |
5.2 原生街区的分级标准及特征 |
5.2.1 一级原生街区特点 |
5.2.2 二级原生街区特点 |
5.2.3 三级原生街区特点 |
5.2.4 四级原生街区特点 |
5.3 具有生命力的原生街区的特征 |
5.3.1 具有时代代表性 |
5.3.2 具有地域代表性 |
5.3.3 形成的聚落文化具有独特性 |
5.3.4 具备足够的经济内循环控制能力 |
5.3.5 常住者传承了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且处于主体地位 |
5.4 原生街区对地域文化的促进作用 |
5.5 原生街区与一般性居住区的区别与联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原生街区案例研究 |
6.1 国际化改造下的杭州 |
6.1.1 面向国际化的杭州城市改造 |
6.1.2 以五柳巷为代表的杭州历史文化街区整治工程 |
6.2 杭州地域文化形成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
6.2.1 杭州地域文化的外在特征 |
6.2.2 杭州地域文化的内在构成要素 |
6.3 促进杭州地域文化发展的原生街区设计策略 |
6.3.1 杭州河坊街的历史 |
6.3.2 建国后河坊街的改造升级 |
6.3.3 消耗城市品牌的河坊街 |
6.3.4 河坊街的升级与改造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因山构室理法及地域特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现有研究成果 |
1.3.1 直接相关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山地风景建筑研究 |
1.3.2 关于杭州风景建筑历史的研究 |
1.3.3 古今文献中关于风景建筑的研究 |
1.3.4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对象和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概况 |
2.1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影响因素 |
2.1.1 地形地貌因素 |
2.1.2 气候因素 |
2.1.3 历史、人文因素 |
2.1.4 营造技术 |
2.1.5 文学、艺术、山水画 |
2.2 杭州传统山地风景建筑发展简史 |
2.2.1 秦汉至隋——山地风景建筑起源期 |
2.2.2 唐至五代——山地风景建筑成长期 |
2.2.3 两宋——山地风景建筑成熟期 |
2.2.4 元明清——山地风景建筑成熟后期 |
2.2.5 近现代——山地风景建筑新发展时期 |
2.3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调研内容 |
2.3.1 实地调研范围 |
2.3.2 实地调研概况和主要类型 |
3 建筑单体调研及特色分析 |
3.1 建筑单体调研概况 |
3.2 山巅立亭 |
3.3 依山构室 |
3.4 拥水筑居 |
3.5 小结 |
4 建筑组合调研及特色分析 |
4.1 建筑组合调研概况 |
4.2 正变相通——敬一书院建筑组合形式 |
4.2.1 敬一书院历史沿革 |
4.2.2 敬一书院组合形式 |
4.3 动静结合——福星观建筑组合形式 |
4.3.1 福星观历史沿革 |
4.3.2 福星观建筑组合形式 |
4.4 前堂后寝——伍公庙建筑组合形式 |
4.4.1 伍公庙历史沿革 |
4.4.2 伍公庙建筑组合形式 |
4.5 小结 |
5 建筑聚落调研及特色分析 |
5.1 建筑聚落调研概况 |
5.2 以水为心——黄龙洞建筑聚落空间布局 |
5.2.1 黄龙洞建筑聚落历史沿革 |
5.2.2 黄龙洞建筑聚落空间布局 |
5.2.3 黄龙洞建筑聚落实例 |
5.3 以山为轴——法华寺建筑聚落空间布局 |
5.3.1 法华寺历史沿革 |
5.3.2 法华寺建筑聚落空间布局 |
5.3.3 法华寺建筑实例 |
5.4 以路为引——云栖竹径建筑聚落空间布局 |
5.4.1 云栖竹径历史沿革 |
5.4.2 云栖竹径建筑聚落空间布局 |
5.4.3 云栖竹径建筑实例 |
5.5 小结 |
6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地域特色分析 |
6.1 屋盖 |
6.1.1 形制 |
6.1.2 瓦片 |
6.1.3 脊饰 |
6.1.4 梁架 |
6.1.5 藻井、天花 |
6.2 屋身 |
6.2.1 材料 |
6.2.2 装修 |
6.3 屋基 |
6.3.1 台基、须弥座 |
6.3.2 柱础 |
6.4 小结 |
7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因山构室理法及地域特色分析 |
7.1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因山构室理法 |
7.1.1 因境相地,择址构室 |
7.1.2 因山就势,山水共融 |
7.1.3 虚实相生,散点为辅 |
7.2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地域特色分析 |
7.2.1 由山随行,形神兼备 |
7.2.2 不事装饰,含玉于心 |
7.2.3 本同末异,各有千秋 |
8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保护与继承发展 |
8.1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的保护现状 |
8.2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的保护价值 |
8.2.1 乡土人文、艺术文化价值 |
8.2.2 历史、技术价值 |
8.2.3 经济社会价值 |
8.3 传统山地建筑存在的问题和设计新思路 |
8.3.1 地域特色不够明显 |
8.3.2 对传统山地建筑艺术形态的提炼运用 |
8.3.3 对传统山地建筑材料和色彩的呼应 |
8.4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保护的建议和策略 |
8.4.1 加强日常保护 |
8.4.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8.4.3 创新和再利用 |
8.5 设计案例探究 |
8.5.1 临花而建——湘湖三期花田景观工程景亭建造 |
8.5.2 一江两带——江山市慢道体系设计驿站建筑设计 |
9 结语 |
9.1 研究成果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10)民国时期昆明消防事业发展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国时期昆明消防概况 |
二、官办消防——昆明消防大队的建设 |
(一) 昆明消防队的建立与发展 |
(二) 昆明消防队的编制 |
三、民办消防——义勇消防大队的建设 |
(一) 各区义勇消防大队的建立 |
(二) 各区义勇消防队的管理 |
(三) 其他义勇消防队的组织与建设 |
四、消防事业发展与昆明市政建设 |
五、结语 |
四、杭州历史上的火灾之六——民国时期杭州的火灾(论文参考文献)
- [1]杭州西湖山区佛教文化遗产特征及保护与开发策略研究 ——以玉皇山·凤凰山佛教文化旅游路线规划为例[D]. 郑黛丹.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2]南宋临安园林史存研究[D]. 林琦东.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3]《西湖二集》地域文化研究[D]. 胡宁.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1)
- [4]论“西湖小说”的时空书写[D]. 赵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杭州山寺与泉溪的关系研究[D]. 王歆. 东南大学, 2019(01)
- [6]杭州洞霄宫道观园林调查与研究[D]. 武诗婷.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6)
- [7]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 李亦唯.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8]促进地域文化发展的城市原生街区更新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邓宇霄. 浙江工业大学, 2018(07)
- [9]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传统山地风景建筑因山构室理法及地域特色分析[D]. 牛任远.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7)
- [10]民国时期昆明消防事业发展初探[J]. 邓云霞. 文山学院学报,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