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缙云—73型人力带土水稻插秧机通过基层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陈品[1](2013)在《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水稻生产的发展,我国稻作方式经历了多次变革,形成了以直播和移栽为主要类别划分依据的多样化水稻种植方式。不同稻作方式的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低产稻作方式可较高产稻作方式减产约1/10~1/4。而在国内水稻生产的波动性和国际粮食市场不稳定性的双重危机下,高产、稳产的稻作方式对于水稻生产发展及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近十多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精耕细作农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高产稻作方式——手栽稻,逐步退出主体稻作方式地位,而省工但产量潜力低的直播稻“不推自广”,已成为影响水稻生产持续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作为全国水稻优势产区,江苏省直播稻面积曾一度接近水稻种植面积的1/3,给水稻的稳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相对于直播稻的“不推自广”,政府部门着力推广的具有省工、高产特性的机插稻在某些地区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推而不广”的问题。目前,相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技术层面,基于社会学、经济学、推广学等学科的研究非常缺乏。为此,本文以江苏省为例,选择手栽、直播、抛秧、机插等4种主要的稻作方式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学科综合分析的视角,对不同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以揭示稻作方式扩散的机制,为政府科学推广稻作方式、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全文共分为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在第一章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思路、第二章的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阐述的基础上,第三章首先对稻作方式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并对不同稻作方式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的发生机制和扩散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稻作方式的发展一方面与人口压力、农村劳动力结构的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宏观政策导向有关;另一方面,与稻作技术的变革、栽培技术的进步以及轻简稻作方式的发展有关;此外,稻作方式的发展还与不同时代背景下农户的水稻生产目标密切相关。第四章首先运用技术扩散的“S”型曲线理论对江苏省不同稻作方式的时间维扩散特征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未来3年江苏省稻作方式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其次利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对江苏省全局以及市域不同稻作方式的空间扩散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符合“S”型扩散曲线特征,抛秧稻和手栽稻符合倒“S”型曲线扩散特征,直播稻的扩散不符合“S”型扩散曲线特征,经分解分析将其分为“S”型和倒“S”曲线扩散两个阶段。2000-2015年间江苏省稻作方式的扩散总体上分为直播稻替代手栽稻扩散(2000-2008)和机插稻替代直播稻扩散(2008-2015)两个阶段。预计2015年江苏省直播稻的种植比例将递减至9.71%,机插稻的扩散比例将逐渐趋向于60%,手栽稻的比例将下降至22.25%,抛秧稻比例将维持在8%左右。2008-2012年间江苏省机插稻的空间集聚现象不断加强,直播稻的空间集聚现象则不断减弱,抛秧稻和手栽稻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但手栽稻的空间集聚现象在减弱。2008-2012年间江苏省机插稻的“扩散中心区”由苏南地区向苏北地区转移,抛秧稻“扩散中心区”中的苏北市域增加,直播稻的“扩散中心区”主要位于苏北和苏中地区,“低速扩散区”主要位于苏南地区,苏北地区仍然为手栽稻的“扩散中心区”。第五章以江苏省常熟市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为案例,在对其水稻生产概况和稻作方式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系统与扩散模式、机插稻的扩散机制及阻力因素。结果表明:尚湖镇稻作方式在经历了手栽稻、抛秧稻和直播稻后最终走上了机插稻的道路。机插稻的发展与尚湖镇的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市场环境和资源环境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政策导向与行政干预相结合,通过土地流转推动机插稻规模经营;通过大力度的补贴政策,降低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价格;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机插稻的扩散提供动力。政府投入、示范区建设、农业培训、现场会、能人示范相结合的综合推广模式,大户经营、规模化经营、农场式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多样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农机推广部门、农业服中心、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型模式构成了尚湖镇机插稻的扩散模式。市场的拉力、政府的推动力以及交互作用力是机插稻扩散的主要动力机制。机插稻相对优势不明显、栽插质量不稳定以及秸秆还田不到位等对机插稻的扩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市场局部供求矛盾、超规模经营以及土地零碎化则制约了机插稻的扩散;专业化服务组织发展成熟度低、劳动力市场的老龄化以及年轻机手的缺乏是尚湖镇机插稻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农户对稻作方式感知成本的错位、技术转换中的心理成本以及农户对技术的路径依赖影响了其对机插稻的采用。第六章主要基于专家学者、政府部门、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及农户在内的相关利益群体视角,研究了相关利益群体对不同稻作方式的生产特征、发展方向及影响因素的认知差异。结果表明,相关利益方之间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农户关心的是稻作方式的轻简和高效,认为“省时省工”、“综合效益高”、“投入少、成本低”等稻作方式自身特征是影响他们采用的最主要的方面;农技员更为关注稻作方式的轻简和高产特征,认为机插稻的发展更有前景,而“农民认知不足”是制约稻作方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专家学者则提出了粮食安全、自然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等多种视角的发展路径。在严格试验条件下,手栽稻、机插稻、直播稻的产量依次降低,但实际生产中受现实条件和技术应用到位程度的影响,不同稻作方式的产量表现与主观期望出现了差异。在稻作方式推广中,必须关注乃至努力消除这种差异。第七章基于江苏省苏南、苏中及苏北地区的农户调查,从农户自身特征、外部环境特征以及技术自身特征三方面,对农户采用不同类型稻作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家庭特征和外部环境特征的农户对不同类型稻作方式的采用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农户更倾向于采用劳动节约型稻作方式。稻作方式是否省工对农户采用稻作方式有显着影响,稻作方式越省工农户对其采用的可能性越大。农户的年龄和兼业性、稻作方式的生产性投入和单产水平对农户采用直播稻有显着影响,与手栽稻相比,年龄越大、兼业程度越高的农户对直播稻采用的可能性越大;生产性投入少是农户采用直播稻的重要原因;单产水平低影响了农户对直播稻的采用行为。农户的兼业性、水稻种植面积及稻作方式信息可获得性对农户采用机插稻产生了显着影响,兼业性越强、水稻种植面积越大的农户对机插稻采用的可能性大,而稻作方式信息的方便有效的获取是影响农户采用机插稻的重要原因。农户的年龄及兼业性对其采用抛秧稻有显着影响,农户的年龄越大、兼业程度越高,对抛秧稻的采用行为越明显。第八章根据前文的相关分析提出了江苏省不同地区稻作方式发展的政策重点以及不同类型稻作方式发展的政策建议,从促进稻作方式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弥合相关利益方认知差异、促进利益协调一致的对策,并结合尚湖镇稻作方式的发展提出了促进机插稻扩散的政策启示。
二、缙云—73型人力带土水稻插秧机通过基层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缙云—73型人力带土水稻插秧机通过基层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水稻生产的发展与稻作方式的发展密切相关 |
1.1.2 稻作方式生产格局的改变给水稻安全、稳定生产带来了隐患 |
1.1.3 江苏省稻作方式生产格局的改变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
1.1.4 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是解决稻作方式发展问题的需要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假说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假说 |
1.3 研究设计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1.5 可能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可能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稻作方式的相关研究 |
2.1.1 稻作方式的种类划分 |
2.1.2 不同稻作方式的生理生态特性 |
2.1.3 不同稻作方式的技术属性 |
2.2 农业技术扩散的相关研究 |
2.2.1 农业技术扩散研究内容 |
2.2.2 技术扩散研究方法 |
2.2.3 农业技术扩散的实证研究 |
2.3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相关研究 |
2.3.1 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研究内容 |
2.3.2 农户行为的研究方法 |
2.3.3 农户稻作技术采用行为的实证研究 |
2.4 理论基础 |
2.4.1 技术扩散理论 |
2.4.2 农户行为理论 |
2.4.3 效用最大化理论 |
2.4.4 集体行为理论 |
2.4.5 感知价值驱动理论 |
2.4.6 技术相对优势理论 |
2.4.7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5 文献评述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稻作方式的发展与扩散机制 |
3.1 稻作方式的历史演变 |
3.1.1 手栽稻 |
3.1.2 直播稻 |
3.1.3 机插稻 |
3.1.4 抛秧稻 |
3.2 不同稻作方式的发生机制 |
3.2.1 手栽稻的发生机制 |
3.2.2 直播稻的发生机制 |
3.2.3 机插稻的发生机制 |
3.2.4 抛秧稻的发生机制 |
3.3 稻作方式的扩散机制 |
3.3.1 稻作方式的宏观扩散机制 |
3.3.2 稻作方式的微观扩散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不同稻作方式的时空扩散特征研究 |
4.1 江苏省稻作方式发展概况 |
4.1.1 直播稻 |
4.1.2 机插稻 |
4.1.3 手栽稻 |
4.1.4 抛秧稻 |
4.2 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
4.2.1 研究思路 |
4.2.2 数据来源 |
4.3 不同稻作方式的时间维扩散特征 |
4.3.1 模型构建 |
4.3.2 结果分析 |
4.4 不同稻作方式的空间维扩散特征 |
4.4.1 模型构建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稻作方式扩散的案例分析 |
5.1 调查基本情况 |
5.2 尚湖镇水稻生产及稻作方式发展概况 |
5.2.1 尚湖镇基本情况与经济发展 |
5.2.2 尚湖镇水稻生产基本情况 |
5.2.3 尚湖镇稻作方式发展概况 |
5.3 尚湖镇稻作方式的发生与演化 |
5.4 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系统与扩散模式 |
5.4.1 稻作方式的扩散系统 |
5.4.2 机插稻的扩散模式 |
5.5 尚湖镇稻作方式的扩散机制 |
5.5.1 稻作方式扩散的动力机制 |
5.5.2 稻作方式扩散的阻力因素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相关利益方对稻作方式发展的认知分析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
6.1.1 分析框架 |
6.1.2 研究方法 |
6.2 数据、资料来源与调查内容 |
6.2.1 样本收集与数据来源 |
6.2.2 问卷设计与调查内容 |
6.3 基于农户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
6.3.1 农户稻作方式的认知基础 |
6.3.2 农户对稻作方式发展的认知 |
6.3.3 农户视角下稻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6.4 基于农技推广人员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
6.4.1 农技推广人员对稻作方式发展的认知 |
6.4.2 农技推广人员视角下稻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6.5 基于专家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
6.5.1 专家视角下稻作方式的发展 |
6.5.2 专家视角下稻作方式的生产特性 |
6.5.3 专家视角下稻作方式发展的影响因素 |
6.6 基于政府视角的稻作方式的发展 |
6.6.1 发展、稳定、安全是永恒的主题 |
6.6.2 政府认知的“挂钟”与农民认知的“棘轮” |
6.6.3 稻作方式发展的政府认知与行为 |
6.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农户采用不同类型稻作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7.1 农户稻作方式采用行为的分析框架与数据来源 |
7.1.1 分析框架 |
7.1.2 数据来源 |
7.2 变量选择及赋值 |
7.2.1 因变量的选择 |
7.2.2 自变量的选择 |
7.3 模型设定 |
7.4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1 样本基本情况 |
7.4.2 基本描述统计分析 |
7.5 农户采用直播稻技术的回归结果分析 |
7.6 讨论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政策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不同稻作方式的发生机制 |
8.1.2 江苏省稻作方式的时间维扩散特征 |
8.1.3 江苏省稻作方式的空间维扩散特征 |
8.1.4 相关利益方关于稻作方式的认知差异 |
8.1.5 影响农户稻作方式采用行为的因素 |
8.2 政策建议 |
8.2.1 江苏省不同地区稻作方式发展的政策重点 |
8.2.2 弥合各方认知差异,协调利益一致,促进稻作方式科学发展 |
8.2.3 不同类型稻作方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
8.2.4 尚湖镇机插稻扩散的政策启示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附录1 农户调查问卷 |
附录2 农技员调查问卷 |
附录3 稻作方式发展调查提纲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缙云—73型人力带土水稻插秧机通过基层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稻作方式的扩散及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江苏省的实证研究[D]. 陈品. 扬州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