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江口悬浮泥沙的电荷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范成新,刘敏,王圣瑞,方红卫,夏星辉,曹文志,丁士明,侯立军,王沛芳,陈敬安,游静,王菊英,盛彦清,朱伟[1](2021)在《近20年来我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内陆水体(湖泊、水库、沼泽、河流)和河口海洋等底部,广泛且连续分布着沉积物质,在其形成过程中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具有与污染物有关的环境意义和特征。中国区域差异大,环境问题较为突出,经过近几十年来围绕沉积物环境和污染控制开展的研究,我国相关成果不断涌现。首先介绍了国际上有关沉积物环境的若干里程碑性研究,回顾了前70年我国沉积物研究的发展历程。然后侧重于与人为活动有关的环境污染,分别从沉积物环境和污染控制修复两个方面,总结和归纳了近20年来中国在沉积物水环境中的作用及效应、污染物在沉积物—水界面环境行为与影响因素、沉积物生态风险与质量基准、污染沉积物的原位修复、污染沉积物疏浚及异位处置利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评述了其中一些研究成果的联系和差异。最后对我国沉积物环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关于多学科交叉、复合污染、新兴/非传统污染物、质量基准、治理技术创新等几个亟需和深入开展研究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给出了解决的思路和途径,并进行了展望。
王倩[2](2021)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Cu、Mo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文中认为河口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的枢纽,陆源物质通过河流汇聚到河口地区。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的改变,河流携带的金属元素在河口地区可能发生絮凝、沉降、络合、吸附/解吸附等一系列反应,导致输入海洋的水体无法完全保留其河水特征,从而为海洋同位素质量平衡模型的估算造成一定的不确定性。全球众多河口由于地质和环境背景的差异,对同位素运移过程也会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获取不同河口的稳定同位素数据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全球同位素循环过程,也可以为河流输入海洋通量的评估提供更多依据。Cu同位素的分馏受风化作用、生物作用、氧化-还原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Mo同位素的分馏主要与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有关,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小,研究河口地区Cu、Mo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河水与海水的混合过程。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每年输送大量陆源物质到海洋中,长江口地形复杂,且与人类活动联系紧密,因此,长江口是研究河流与海洋交互作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同位素循环过程的理想场所。本文以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为研究主体,对Cu、Mo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海水的高盐度和低Cu含量(0.3~7.6 nM)使得海水Cu同位素(δ65Cu)的测定成为了本研究的难点。为了对高盐度样品可溶相Cu同位素进行高精度分析,本文使用Cu特效树脂对海水Cu进行了预富集研究。在pH=4~9的条件下,Cu特效树脂可以有效地吸附Cu元素,并淋滤出钠、镁、钾、钙等海水中的主要元素。高浓度盐酸(2~6 M HCl)可以将Cu特效树脂中吸附的Cu元素快速洗脱下来,铜的回收率高达102.3±5.0%(2SD,n=5),避免了预富集过程中Cu同位素分馏的产生。因单独使用Cu特效树脂进行预富集无法使海水样品的Cu溶液达到可在MC-ICP-MS上分析测试的纯度,故联合使用AGMP-1M阴离子交换树脂对预富集的Cu溶液进行二次分离纯化。本研究所建立的预富集方法与前人相比有更广泛的上样条件(pH=4~9),全流程简单易操作,本底较低(1.28±0.48 ng Cu,n=4)。海水与实验室内部标样Alfa Cu的掺杂实验证实了该分离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随后,该方法被应用在长江口邻近海域水样可溶相的Cu同位素的分析中。Cu在长江口的分布规律并不连续,分为淡水区和盐水区两部分(分界线在口门~122°E处)。淡水区可溶相Cu的浓度(25.0~36.0 nM)高于盐水区可溶相Cu的浓度(1.4~12.1 n M),前者沿海洋方向呈上升趋势,后者沿海洋方向呈下降的趋势。可溶相的δ65Cu与Cu浓度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也是在淡水区逐渐升高,口门附近快速降低,进入盐水区后再逐渐下降,δ65Cu的变化范围是+0.14~+1.87‰。生物参数(营养盐和叶绿素)与Cu浓度的正相关性说明生物作用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Cu的地球化学行为中起了重要作用,可能与浮游植物释放的有机配体优先络合重Cu导致可溶相富集重Cu同位素有关。悬浮颗粒物的Cu浓度(约20~65μg/g)随盐度增加逐渐降低,δ65Cu变化范围是-0.13~+0.31‰,淡水和海水端元颗粒物的δ65Cu基本在+0.20‰附近波动,淡水-海水混合区域颗粒物的δ65Cu表现出较大的负偏。这种可溶相和颗粒物的δ65Cu在混合区域同时下降的趋势与最大浑浊带(TMZ=Turbidity Maximum Zone)颗粒物对Cu吸附/解吸附作用的加强以及轻Cu污染源的输入有关。但颗粒物在最大浑浊带对Cu的吸附作用强于解吸附作用,使得可溶相Cu浓度降低,而颗粒物Cu浓度在总体降低的大趋势下有短暂持平。本研究还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体的可溶相和悬浮颗粒物样品Mo的浓度和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定。可溶相Mo的浓度在混合区域从河水端元的~13.9n M快速升高至海水端元的~115 n M,相对于简单两端元混合模型,可溶相Mo的浓度有微弱的偏移(盐度<22 psu时正偏,盐度=22~34 psu时负偏),说明随着盐度增长悬浮颗粒物对Mo的吸附能力由相对较弱变为相对较强(与解吸附强度相比)。可溶相的Mo同位素组成(δ98Mo)在混合区域从河水端元的+1.15‰快速增长至海水端元的+2.3‰,悬浮颗粒物的δ98Mo则只在向海洋方向存在小幅度上升(-0.25~+0.27‰)。可溶相的δ98Mo相对于理想的河水-海水两端元混合模型存在较大的负偏,与可溶相和颗粒物发生了Mo的动态交换有关。本文利用PHREEQC软件模拟了河水向海洋运输的过程,发现河水与海水的混合以及固-液两相之间Mo的动态交换都是影响河口Mo浓度和同位素组成的控制因素。本研究将固-液两相物质的动态交换融入到同位素分馏机制的分析中,为河口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樊水淼[3](2021)在《黄河口和长江口白云母形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河和长江每年有数亿吨陆源碎屑物质源源不断的输入中国东部边缘海,这一海域成为陆源沉积重要汇。河流入海沉积物是研究陆海相互作用的重要载体和纽带,沉积物中蕴含着许多源岩成因、流域状况、气候条件、沉积环境等信息,对物源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是沉积物源分析重要的研究对象。目前已经有很多利用单矿物研究对沉积物源进行分析并应用于黄河和长江的物源区分的研究。白云母既是重矿物,又是重要的轻矿物,黄河和长江中白云母都有着较高的含量。白云母抗风化能力较强,属于较稳定矿物,记录着矿物形成过程时的环境信息。而且白云母特殊的片状结构,导致其形状系数与球体颗粒差异显着,水力行为也较为特殊。但是缺少关于白云母的形态与其他粒状碎屑矿物的水力沉积差异的讨论,也鲜见基于白云母这一单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的黄河长江沉积物的物源区分研究。本文通过野外采样获取了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通沿海表层沉积物样品并将样品逐个进行室内处理。通过利用水筛法、比重法等方法获得碎屑矿物样品,然后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黄河口和长江口样品的轻重矿物特征。再利用比重法、簸选法、磁选法挑选出纯净的白云母,质量和重量都必须满足实验测试要求,利用3D数码显微镜测量白云母的长度、宽度和厚度。最后,检测白云母的地球化学元素的含量,分析它们的特征,找出可以识别黄河和长江物源的指标,实验结果和研究结论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黄河口和长江口轻重矿物组分特征分析显示,黄河口重矿物组合以角闪石-褐铁矿-绿帘石为主,黄河口重矿物中的石榴子石、褐铁矿、钛铁矿、菱镁矿、阳起石、绿帘石、电气石、锆石、赤铁矿等矿物的含量较高且明显高于长江口。长江口的重矿物组合以角闪石-绿帘石-褐铁矿为主。长江口中重矿物中的普通角闪石、菱铁矿、黝帘石、透辉石、榍石、岩屑含量明显高于黄河口。黄河口和长江口轻矿物都是以石英和长石为主,而且黄河口石英平均含量低于长江口,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高于长江口。(2)对黄河口和长江口白云母的矿物和含量特征分析显示,黄河口和长江口沉积碎屑白云母多为片状,颜色多为无色透明,大多呈次圆状,而且黄河口白云母比长江口磨圆度高。黄河口样品的粒级集中分布在3.5~5.0φ,长江口集中多分布在3.5~6.0φ。两河口的白云母在轻矿物中含量高,重矿物中含量较低。白云母含量在粒级之间差异很大,黄河口样品的白云母在1.5~4.0φ内比较富集,长江口样品白云母富集在1.5~3.5φ。所以高白云母含量与高频率沉积物粒度的粒级之间存在着显着的错峰,在黄河口中相差在1.5φ~2.5φ,长江口相差1.5~3.0φ。(3)对白云母的粒径和厚度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显示黄河口和长江口碎屑白云母各粒级的平均粒径之间差异较小,粒径与厚度之间的差异大。不同粒级白云母的平均厚度都小于15μm,而且厚度随着粒径的增大也呈现增大的趋势。石英和长石的形态和径厚关系较为稳定,而白云母由于一组极完全解理,很容易剥分成薄片,所以其径厚关系易产较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讨论两者的沉积分异,我们引入了径厚比这一形状系数。经计算统计,黄河口各粒级的白云母的径厚比集中分布在5~60之间,长江口白云母径厚比略大,集中分布在10~70之间。石英和长石的径厚比则比白云母要小,集中分布在3~20之间。(4)利用径厚比,通过计算比较白云母与石英和长石粒径相同时体积的差异、粒径相同时沉积速度的差异和沉积速度相同时粒径的差异,分析了白云母其他粒状碎屑矿物的水力沉积特征。黄河口白云母的体积约为同粒径长英质体积的16%~55%,长江口白云母体积约为同粒径长英质体积的13%~41%。当白云母与石英和长石粒径相同时,黄河口中白云母的沉积速度约为石英和长石沉积速度的0.03~0.19倍,长江口约为0.03~0.11倍;当白云母与石英和长石沉积等效沉积时,白云母要比石英和长石的粒径大,黄河口云母的粒级与长英质相差大约1.25~2.25φ,长江口相差大约为1.75~2.5φ,实际情况中这一数值可能更大。所以粒径相同时白云母的体积比长英质要小,沉积速度也比长英质低,速度相同时白云母的粒径要比石英和长石大很多,所以大粒径白云母常与细粒泥质沉积共生。(5)对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通沿海的地球化学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常量元素中,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通沿海的白云母都有明显的高Al2O3、K2O特征,而且长江口和南通沿海的含量高于黄河口。微量元素中,亲石元素Ba和Rb含量较高。V、Cr、Sr元素在南通沿海沉积白云母中含量明显高于长江口和黄河口,黄河口最低。Zr、W、Be、Hf、Ta、Tl、Th、U元素在黄河口沉积白云母中的含量明显高于长江口和南通沿海,且长江口和南通沿海的差异很小。在稀土元素中,除了元素Eu在黄河口中的含量比长江口和南通沿海低之外,其他元素都是黄河口高于长江口和南通沿海。稀土元素特征值和REE配分模式图都表明,黄河口、长江口和南通沿海的碎屑白云母都呈现轻稀土富集显着,且Eu出现正异常。(6)利用相关系数、聚类分析、主成分的得分矩阵和相对偏差等分析方法,从白云母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中提取出黄河口和长江口的物源指标。结果显示:常量元素TFe2O3和MnO以及K2O和Mg O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关系,而且TFe2O3/MnO以及K2O/Mg O的标准偏差较小,相对偏差较大,可以作为区分黄河和长江物源识别的常量元素指标。Be、V、Zr、Hf、Ta、Tl、U、W元素可作为黄河和长江物源识别的微量元素指标。稀土元素中碎屑白云母的球类陨石标准化值以及稀土元素ΣREE、ΣLREE、ΣHREE、ΣY、Sm/Nd特征参数值也可作为物源识别的重要指标。利用这些物源识别指标对南通沿海样品进行物源识别,表明南通沿海碎屑白云母的物源识别指标与长江更为接近,碎屑白云母多来自长江。
郭超,何青[4](2021)在《黏性泥沙絮凝研究综述与展望》文中提出絮凝是黏性泥沙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也一直是泥沙基本理论和运动规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课题,对絮凝过程与机制的研究是理解、模拟和预测黏性泥沙及其携带物质输运规律的关键。总结了黏性泥沙絮凝机制、絮团特性和影响絮凝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并分析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主要有三方面:对黏性泥沙生物絮凝过程与作用机理的精细化研究薄弱;对絮团有效密度和结构特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影响方式等问题的认识不足;已有研究仍主要以单因子影响为主,难以准确反映影响因子复杂多变的天然水环境的絮凝特性。今后需要深化黏性泥沙生物絮凝的基础研究、加强研究不同絮凝环境及絮凝过程对絮团结构的影响方式与机理以及开展多因子共同作用的复合絮凝体系内黏性泥沙絮凝过程与控制机制研究。
刘乐德[5](2020)在《水流紊动对三峡库区黏性泥沙絮凝沉降形态及沉速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展水流紊动对细颗粒泥沙形态和沉速影响的试验研究,有助于深入认识三峡库区的细颗粒泥沙的淤积特性对于库区水利调度、安全维护、航道治理、污染整治都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原位实时测量粘性泥沙絮凝沉降形态与沉速的技术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提高,才能够更好的研究泥沙运动的相关规律。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絮体分离室提高清晰度的图像采集、处理、分析系统并采用试验模拟的方法研究紊动对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形态和沉速影响,分析粒子形态(本文中以粒径与分形维数来表征)随紊动剪切率变化规律,明确泥沙絮体沉速随紊动剪切率变化规律。取得了如下成果与结论:(1)针对需要模拟紊动条件下粘性泥沙絮凝沉降的问题本文研发了一种先进的、高清晰度与准确度的紊动絮凝沉降装置与图像采集系统,该装置与系统通过纵向振动格栅提供各向同性的均匀紊流,利用沉降装置中的絮体分离室分离泥沙絮体,减小背景值得干扰确保了图像采集系统的拍摄精度,实现了高清晰度的泥沙絮体原位观测,克服了泥沙絮体难以清晰观测的难点,为进一步图像处理奠定了可靠的基础。(2)设计了粒子示踪测速PTV(Particle Tracking Velocimetry)絮体图像处理分析系统,该系统是基于Imagej软件利用软件功能以及在此基础上二次开发得到的絮体粒径优化、分形维数以及沉速PTV算法计算程序,在静水非絮凝条件下验证了本系统计算值得准确性,实现了正确地同步测量分析泥沙沉降时的泥沙形态与沉速情况。(3)通过分析絮凝沉降试验中絮凝稳定态时长寿、忠县、奉节试验样沙粒径、分形维数随剪切率变化情况得到结论:(1)三峡库区粘性泥沙随剪切率变化情况是先增大,当剪切率增大到临界剪切率也就是20 s-1-25 s-1之间时粒径将会达到最大值然后粒径就会随剪切率增加而减小。(2)长寿、忠县、奉节三地的粘性泥沙絮凝稳定时絮凝度普遍在5.7-8.2之间,同时絮凝度也会随紊动剪切率先增加后降低,临界紊动剪切率也是20s-1-25 s-1。(3)长寿、忠县、奉节三地的粘性泥沙絮凝稳定时三维分形维数会先随剪切率快速增加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其二维分形维数同样也是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4)絮体间分形维数随粒径增大而降低,大絮体的三维分形维数(空间密实程度)与二维分形维数(投影的规整程度)都随着粒径增加而降低。(4)在絮凝沉降试验中通过分析中值粒径平均沉速与平均沉速在絮凝稳定态随剪切率变化情况发现,在絮凝稳定态时泥沙絮体的平均沉速与中值粒径平均沉速会随剪切率增大而增大,直到达到临界剪切率后沉速又会随剪切率增大而减小,临界剪切率在20 s-1-25 s-1之间。总的来说本研究首先为后续粘性泥沙絮凝沉降形态与沉速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测量工具,其次研究清楚了在粘性泥沙泥沙絮凝沉降时紊动对粒径、分形维数的影响以及粒径与分形维数改变后对沉速的影响。
黎铮[6](2020)在《紊动条件下泥沙纵向分布及氨氮吸附释放特性研究》文中认为长江两岸社会经济正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两岸许多工厂向长江流域内排放了大量的污废水,水体的多项污染指标纷纷超标,尤其是氨氮含量超标极其严重。目前在我国大于1km2的2300多个天然湖泊中,24%介于富营养化与高度富营养化之间,32%介于中营养化与富营养化之间。为研究紊动条件下泥沙纵向分布和吸附释放氨氮的特性,本文以长江重庆长寿弯道近南岸取得的泥沙为研究对象,首先模拟了在不同剪切率的自然水环境动力条件下的泥沙沿水深方向的浓度分布情况,并研究了在此条件下各深度处泥沙的中值粒径;其次分析了其对氨氮的吸附能力,描述了悬移质泥沙吸附和释放氨氮的规律,通过对比常用的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Elovich模型和Langmuir、Freundlich、Tempkin模型找出了较适合描述本次实验用沙的吸附解吸过成的相关模型。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1)水中悬浮泥沙浓度受投沙量、紊动强度和水深影响。悬沙浓度随投沙量的升高而升高,随紊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水体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深度越大,悬沙浓度越大。随着紊动强度的增大,投沙达到平衡所需时间也减少,各深度对应的悬沙浓度增大。在低于40s-1剪切率条件下水体深度对于悬浮泥沙的中值粒径几乎没有影响。悬浮泥沙的小粒径颗粒所占比例随投沙量的增大而增大,泥沙的中值粒径降低,随着紊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泥沙的存在会降低水体的紊动强度,不断提高泥沙的浓度时,会增加水体粘度,增强其对紊动的制约能力。(2)泥沙对氨氮的吸附和释放过程包括快速和慢速吸附两个阶段,在前4h内吸附和释放速率都较高,此过程中,能够吸附73~92%的48h吸附量,能释放72~84%的48h释放量。随着泥沙浓度的升高,泥沙对于水体中氨氮的总吸附量越大,但单位泥沙吸附量降低且平衡所需时间越短,这是证明存在“固体浓度效应”。随着泥沙浓度的升高,泥沙的总氨氮释放量越高,但单位泥沙的释放量降低,这说明低浓度的泥沙对于氨氮的吸附量和吸附能力更强。在初始氨氮浓度在0.2~2.6mg/L之间时,泥沙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随着扰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随泥沙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初始氨氮浓度的提升,平衡吸附量之间的差值也增大。随着扰动强度的增大,泥沙对氨氮的吸附方式越来越趋近于物理吸附。(3)泥沙的紊态吸附过程与动力学吸附过程具有相同特征,都呈现快速和慢速两种状态,表现的规律与在小瓶中的动力学实验基本相同,用动力学模型模拟的效果较好,可以运用动力学模型来研究泥沙的紊态吸附过程。总体来说,无论是用来模拟动力学过程的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Elovich模型,还是用来模拟等温吸附过程的Langmuir、Freundlich、Tempkin模型,都能够较好地对泥沙颗粒吸附和释放氨氮的过程进行模拟,但各模型之间由于算法不同,对于反应趋势的判断及终点预估存在差异。(4)泥沙的紊态吸附过程与动力学吸附过程各阶段具有很高的相似度,泥沙单位吸附量随泥沙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随剪切率的升高而升高,当吸附达到平衡时,水中氨氮浓度沿水深方向均匀分布。用于动力学吸附过程模拟的准一级动力学、准二级动力学和Elovich模型仍然适用于紊态吸附局部水体的吸附过程,模拟效果总体较好,对于研究紊态条件下的泥沙颗粒最大吸附量等特性仍然具有参考价值。从数据以及理论层面,有助于今后对于长江重庆段泥沙运动研究、泥沙吸附容量、氨氮超标等方面研究,为建立泥沙运动与吸附释放污染物的内在联系提供参考,为建立相关的泥沙运动数值模型等研究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顾一凡[7](2020)在《连岛工程及海平面上升对舟山海域泥沙迁移机制影响》文中认为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位于我国东南海沿岸。建设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构建一条全天候的连接大陆通道,使舟山与大陆连成一体对进一步开发舟山具有深远的意义。连岛工程自1999年起,至今已建成5座大桥,途径4个大小岛屿,跨越5条水道。大规模的人类活动改变了海洋的水动力及大气环境,淤积减缓,水温增加,冰川溶解等导致了全球海平面变化。海平面上升会加强海洋动力,减弱了沿岸防护堤坝的能力,加大工程建设难度,给沿海地区居民带来了危害。大规模的桥梁建设及海平面变化将改变舟山海域的水动力环境。本文对连岛工程及海平面上升对舟山海域的宏观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MIKE 21软件建立水动力数学模型,与实测资料对比验证后,分析舟山海域的水动力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研究了连岛三期工程(舟岱跨海大桥)及海平面上升情形下舟山海域的水动力泥沙冲淤环境的变化。主要影响如下:(1)舟岱大桥工程对舟山海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大桥所在位置15 km范围内的水域,阻挡削弱了来自海域的潮汐动力,在靠近大陆侧,潮流流速降低,潮差减小;桩基所在位置有明显的圆柱绕流现象,在迎水面流速降低,潮位增加,桩基之间则相反;面向海洋侧的变化呈现波动性变化,离大桥23 km处变化最明显。对悬浮泥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流速上升对挟沙力的提升,这些影响随着与桩基布置轴线距离的延长而减小,令原本会淤积在大桥附近的泥沙淤积在了更远的地方,并产生长期的影响。(2)海平面上升主要影响近岸海域与江河入海口区域,使河口区域的潮汐动力大幅增加,增加幅度随海平面上升而上升;在近岸开阔海域与入海口水道区域,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几乎截然相反,在开阔海域,随着海平面上升,有潮位差减小,潮流流速降低,悬浮泥沙浓度降低,淤积情况加剧等情形出现;而在近海海域的群岛区域,由于岛群的存在,该区域特别是岛屿间水道区域,由于水流在水道间汇聚,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与近海开阔区域不同,潮位变化与开阔区域相同但在潮流流速、悬浮泥沙浓度、淤积情况变化上与开阔区域相反。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影响在舟岱大桥所在水域有所降低,具体体现在大桥所在水域的潮流流速降低、海平面上升幅度的降低等。
潘磊剑[8](2020)在《基于遥感技术的舟山群岛海域悬浮泥沙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受到长江和钱塘江来沙影响,舟山海域水体含沙量较高。悬浮泥沙是Ⅱ类水体中重要的水质参数之一,是研究水体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之一。水体悬浮泥沙浓度直接影响水色和浑浊度等水体光学信息,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例如初级生产力、营养流动、海洋生物多样性等。悬浮物质的运移过程直接影响近岸和沿海地区的泥沙淤积过程,对海岸工程、港口建设、航道运行等都会造成影响。舟山海域生物和航道资源丰富,因此,研究舟山海域的水体悬浮泥沙浓度及时空分布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舟山海域为研究区,利用现场实测光谱数据和悬浮泥沙浓度实验室测量数据,建立舟山海域悬浮泥沙浓度与不同波段组合的多种反演模型并对其进行精度检验,选择精度最高的舟山海域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反演关系式,应用该关系式结合Landsat8遥感数据反演舟山海域悬浮泥沙浓度,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如下:1.在基于Landsat8多波段构建的多种反演模型中,以比值模型B4/B3为因子构建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舟山海域水体遥感反射率与悬浮泥沙浓度之间的关系,平均相对误差为23.21%,均方根误差为0.0691g/L。2.舟山海域悬浮泥沙时空分布特征为:在季节分布上,冬季的悬浮泥沙浓度要明显高于夏季的悬浮泥沙浓度,冬季的平均悬浮泥沙浓度为0.3g/L左右,夏季为0.1g/L左右,表现为“冬季高夏季低,春秋两季过渡”的现象;在空间分布上,舟山海域西侧(近岸)的悬浮泥沙浓度要明显高于东侧(外海),岛屿周围悬浮泥沙浓度也要高于开阔水域悬浮泥沙浓度,呈现出“西侧高东侧低,近岸高远海低”的格局。3.潮汐对舟山海域短时间内悬浮泥沙分布有显着的影响;径流输沙量对于舟山海域悬浮泥沙浓度年际间的变化影响较为显着,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舟山海域的群岛地形对长江及钱塘江来沙起到了筛选与扩散的作用。
卢玉曦[9](2020)在《山东半岛近海及河口区胶体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以天然水体中胶体态痕量金属的分离富集检测研究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山东半岛近岸及河口区内多种胶体态痕量金属的含量、分布,初步得到了北黄海近岸海域、烟台市城市河流系统、黄河口以及牟平海洋牧场水域的一般特征,并结合其他环境因素(如有机质、颗粒物及盐度等)的相关性研究,分析了颗粒物浓度、有机质浓度及形态、盐度等因素对痕量元素在水体中迁移的影响。由此获得了一系列新结果及认识:(1)建立了两种分离检测天然水体中胶体态痕量金属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首先,建立了基于切向超滤法(CFUF)和液液萃取法分离富集检测水体中胶体态(1 k Da~0.22μm)痕量金属的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Cu 1.18 pmol L-1;Cd 0.68 pmol L-1;Pb 0.13 pmol L-1。方法对三种金属有较好的回收率,富集倍数为40,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北黄海实际样品中胶体态Cu、Cd和Pb的分离检测。其次,建立了一种结合离心超滤法(CUF)、酸萃取和ICP-MS分离测定水体中胶体态Cd、Cu和Pb的方法。通过调节离心时间和离心力,可以在70 min内有效分离水样中不同分子量的胶体态Cu、Cd和Pb。此外,方法检出限低,为0.005~0.131 nmol L-1,回收率为85.3%~100.8%。此外还进行了膜校准实验。(2)本研究选用1、3和10 k Da三种规格的再生纤维素膜CFUF装置对北黄海近岸海水样品进行尺寸分级后,然后结合液液萃取、ICP-MS对其中的痕量元素进行了富集并检测。结果表明,北黄海两近岸点海水中胶体态(1 k Da~0.22μm)Cd浓度分别为0.098和0.037 nmol L-1,胶体Cu浓度分别5.35和5.19 nmol L-1,胶体Pb浓度分别为2.75和8.20 nmol L-1,三种金属的胶体态约占总溶解态的30.9%~50.8%。此外,1~10 k Da分子量区间的胶体部分可能是该地沿海生态系统中Cd、Cu和Pb迁移过程的关键部分,也可能是影响痕量金属在各个分子量区间中迁移的主要因素。另外,总溶解浓度的变化不一定影响<1 k Da真溶解态以及1~3 k Da、3~10 k Da和10 k Da~0.22μm三种胶体分级浓度的变化。烟台市城市河流系统6个站位中,<1 k Da Cd、Cu和Pb占各自总溶解态的58.1%~90.2%,胶体Cd浓度为0.02~0.05 nmol L-1,胶体Cu浓度为0.24~6.88nmol L-1,胶体Pb浓度为0.23~1.11 nmol L-1。Cd和Pb更可能与10 k Da~0.22μm分级的胶体结合,而Cu更可能与1~3 k Da低分子量胶体有关。溶解态Cd在低盐区的添加行为涉及Cl络合物的形成以及颗粒物的解吸或降解,并且这种添加行为在冬季更为明显,并且与1~10 k Da胶体的行为密切相关。逛荡河口1~10k Da Cd的去除行为则可以归因于胶体的凝结/絮凝。Cu在逛荡河口的去除行为可能是强Cu配体的减少和胶体的凝结/絮凝,而辛安河口的添加行为可能与沉积物中强Cu配体的引入有关。Pb在两个河口的去除行为可能受到Fe氧化物的凝结/絮凝作用的显着控制。(3)对牟平海洋牧场海域中痕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进行表征,考察了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各环境因素对痕量金属在水体中迁移的综合影响。采用建立的CUF法研究了该区域表层水中7种痕量元素,并对溶解相的五个分级,即<1 k Da真溶解态以及1~3 k Da、3~10 k Da、10~100 k Da和100 k Da~0.7μm四个胶体态分级与各个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种胶体态目标元素在9月主要以100 k Da~0.7μm大分子为主,11月目标区域内胶体态Cu、Cd和Pb仍以100 k Da~0.7μm大分子为主,胶体Ca和Mn主要为10~100 k Da,Al和Fe则主要为1~3 k Da。从目标元素与各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来看,Al、Ca、Mn、Fe、Cu、Cd、Pb在不同分级与不同种类的营养盐的相关性之间出现了显着性差异。9月水体温度较11月偏高,浮游植物的快速生长繁殖引起的营养盐浓度降低使其与Fe、Mn等生物易利用金属呈显着性相关。11月气温降低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及大量繁殖,以及由此引起的低生物量以及有机质对胶体配体的贡献程度减小,引起了胶体态金属比例的整体降低。此外,Cd、Pb等亲有机金属在研究区域与无机因素(如Si、P等)也显示出显着性相关,表明其来源并非单一的有机来源,风浪及洋流引起的沉积物再悬浮所释放的无机配体也可能影响其空间及尺寸分布。(4)采用建立的CUF法研究了黄河口表层水中7种痕量元素,并对溶解相的四个分级,即<1 k Da真溶解态以及1~3 k Da、3~10 k Da和10 k Da~0.7μm三个胶体态分级与颗粒物、有机质等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Al、Mn、Fe、Cu、Cd和Pb与10 k Da~0.7μm尺寸分级的胶体相关,而溶解态Ca在丰水期与3~10 k Da尺寸分级的胶体有关,在枯水期则与10 k Da~0.7μm的胶体相关。枯水期胶体Cu、Cd和Pb的来源主要可能为陆源输入;胶体Ca的浓度在两个季节中均与悬浮颗粒物(SPM)浓度呈显着负相关,表明胶体Ca的主要来源可能来自颗粒物表面的解析;胶体态Pb在四个溶解态分级中的迁移主要受水体溶解有机物的影响,而颗粒物对胶体态Ca的影响更大。
徐圣[10](2020)在《台风“兰恩”期间长江口南槽沉积动力过程》文中提出河口是陆海相互作用的活跃地段,河流会携带大量水体、沉积物和营养盐等物质通过河口输入海洋。长江口平均每年遭受台风袭扰3.5次,台风天气对河口的沉积动力过程产生重要影响,风浪对沉积物的侵蚀作用强烈,航槽易淤积。但以往针对河口沉积动力过程的观测多在平静天气下展开,同时受传统观测手段的限制,近底高质量数据较少。本文在台风天气下使用多种高分辨率仪器获得了台风作用下的第一手连续资料,并与平静天气时河口的沉积动力过程进行对比,以期深入理解台风对河口沉积动力过程的影响程度及相关物理过程。本文以长江口南槽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0月在超强台风“兰恩”影响期间使用装载多种仪器的船载系统和三脚架坐底系统定点进行了15个潮周期的大潮-小潮的连续观测,获得台风天气作用下高质量的温度、波浪、流速、盐度和悬沙浓度等数据。通过室内标定实验和公式计算处理数据,主要展示了台风期间风速、波浪、流速、盐度、悬沙浓度、底床切应力、底床冲淤和水沙输运等变化特征,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悬沙浓度的影响,讨论了抛物线法拟合ADCP底层盲区流速的适用性,总结了水沙输运动力机制,发现台风期间波浪对增强底床切应力有明显贡献,波高和波浪切应力存在涨落潮不对称性,水体悬沙浓度显着提高,主要现象和结论总结如下:台风“兰恩”影响期间南槽附近风速是平静天气的2.2倍,实测最大风速达16.5 m/s。西北风会抑制涨潮流速和历时而加强落潮流速和历时,并抑制盐水入侵,增强水体的层化,使水体盐度显着降低,东北风时情况则相反。实测最大波高最大值为2.14 m,有效波高最大值为0.76 m。涨潮阶段有效波高为落潮的1.52.7倍,有助于悬浮更多的沉积物。受浪流联合作用的影响,台风期间底床切应力为平静天气时的5倍。在强风浪时段、大潮憩流时段和小潮阶段,波浪对底床切应力有较大贡献。观测期间的悬沙浓度较高,潮周期垂线平均值介于0.121.29 kg/m3之间,近底部介于0.555.79 kg/m3之间。在风速逐渐减弱的潮周期,近底有浮泥出现,最大厚度超过了1.15 m,其沉积物来源可能与强风浪对周围浅滩的强烈冲刷有关,急流时段水动力强,盐度分层弱,浮泥厚度增加,憩流时段情况则相反。近底约90%的流速剖面不符合对数分布,故探讨抛物线法拟合ADCP底层盲区流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抛物线拟合法适用性较好。潮周期内,各急流时段的相对误差最低,涨潮阶段的相对误差明显低于落潮。近底出现浮泥时,底层实际流速明显大于拟合流速。观测期间长江口南槽水体和悬沙净向海输运。欧拉余流效应是悬沙向海输运的主要机制,斯托克斯漂移效应和垂向环流是悬沙向陆输运的主要机制。发育浮泥的潮周期,其潮泵输沙向海且通量明显增大。近底部边界层内,尽管大潮期间部分潮周期和存在重力环流的小潮期间,悬沙净输运向陆,但发育浮泥的潮周期显着向海输沙,并导致观测期间近底悬沙净向海输运。
二、长江口悬浮泥沙的电荷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口悬浮泥沙的电荷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近20年来我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我国沉积物环境研究进展 |
2.1 沉积物在水环境中的作用、特征及效应 |
2.1.1 关键带中的作用与地位 |
2.1.2 与人类活动关系 |
2.1.3 颗粒形貌与环境效应 |
2.1.4 沉积物源—汇特征与效应 |
2.2 污染物在沉积物—水界面环境行为与影响因素 |
2.2.1 稳态环境生物地球化学 |
2.2.2 动力再悬浮影响 |
2.2.3 氧环境影响 |
2.2.4 生物影响 |
2.2.5 对藻类灾害的影响 |
2.3 沉积物生态风险与质量基准 |
2.3.1 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
2.3.2 有机物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
2.3.3 中国沉积物质量基准 |
3 中国沉积物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进展 |
3.1 污染沉积物原位修复 |
3.1.1 物理修复 |
3.1.2 化学修复 |
3.1.3 生物修复 |
3.2 污染沉积物疏浚及异位处置利用 |
3.2.1 沉积物环保疏浚 |
3.2.2 污染底泥无害化处理 |
3.2.3 疏浚底泥资源化利用 |
4 问题及展望 |
4.1 沉积物综合环境效应研究的多学科交叉 |
4.2 污染物复合下的沉积物环境与生态效应 |
4.3 沉积物中新兴和非传统污染物的行为与风险 |
4.4 沉积物质量基准标准化数据库的构建 |
4.5 沉积物污染治理与修复方法与技术创新 |
(2)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Cu、Mo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全球河口地区Cu同位素研究现状 |
1.2.2 全球河口地区Mo同位素研究现状 |
1.2.3 Cu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2.4 Mo同位素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工作量概况 |
第二章 Cu、Mo地球化学概述 |
2.1 Cu的地球化学概述 |
2.1.1 Cu同位素特征与分馏机制 |
2.1.2 Cu同位素的应用 |
2.2 Mo的地球化学概述 |
2.2.1 Mo同位素特征与分馏机制 |
2.2.2 Mo同位素的应用 |
第三章 特效树脂预富集海水Cu同位素方法的建立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试剂与器皿 |
3.2.2 Cu特效树脂柱 |
3.2.3 阴离子交换树脂柱 |
3.2.4 仪器与分析 |
3.3 Cu特效树脂的性能 |
3.3.1 对Cu的吸附能力 |
3.3.2 对Cu的高度选择性 |
3.3.3 对Cu的洗脱能力 |
3.4 预富集淋洗曲线 |
3.5 Cu特效树脂的回收率 |
3.6 基质元素干扰评估 |
3.7 可行性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Cu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重金属分布研究进展 |
4.3 研究区域 |
4.4 实验方法 |
4.4.1 采样 |
4.4.2 分析方法 |
4.5 结果 |
4.6 讨论 |
4.6.1 河口混合过程Cu的行为 |
4.6.2 生物作用的影响 |
4.6.3 可溶相与颗粒物的相互作用 |
4.6.4 人类活动的影响 |
4.7 小结 |
第五章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Mo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研究区域 |
5.3 实验方法 |
5.3.1 采样 |
5.3.2 化学分析 |
5.3.3 “反应-运输”模型 |
5.4 结果 |
5.5 河口混合过程Mo的行为 |
5.5.1 河口可溶相Mo 的浓度与δ~(98)Mo 的关系 |
5.5.2 河口可溶相Mo的浓度与盐度的关系 |
5.6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Mo行为的分析与讨论 |
5.6.1 Mo的质量平衡模型 |
5.6.2 悬浮颗粒物表面Mo的“吸附-解吸附”作用 |
5.6.3 Mo的“反应-运输”模型 |
5.7 小结 |
第六章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Cu、Mo元素相关性分析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与不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黄河口和长江口白云母形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黄河口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水文与泥沙特征 |
2.1.3 地质背景 |
2.2 长江口 |
2.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2 水文与泥沙特征 |
2.2.3 地质背景 |
第3章 样品来源及方法 |
3.1 样品来源 |
3.2 实验方法 |
3.2.1 碎屑矿物分离和鉴定 |
3.2.2 白云母分选 |
3.2.3 白云母三维显微测量 |
3.2.4 白云母地球化学测试 |
第4章 白云母碎屑矿物特征 |
4.1 矿物学一般特征 |
4.1.1 物理特征 |
4.1.2 晶体结构和化学组成 |
4.1.3 黄河口和长江口白云母矿物特征 |
4.2 白云母在沉积物不同粒级中的分布 |
4.2.1 沉积物中轻重矿物组分特征 |
4.2.2 白云母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和分布 |
4.3 小结 |
第5章 白云母形态特征及水力沉积特征 |
5.1 形态特征 |
5.1.1 粒径和厚度 |
5.1.2 径厚比 |
5.2 白云母与石英和长石的水力沉积差异 |
5.2.1 粒径相同时体积的差异 |
5.2.2 粒径相同时沉积速度的差异 |
5.2.3 速度等效时粒径的差异 |
5.3 小结 |
第6章 白云母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6.1 常量元素特征 |
6.1.1 常量元素含量特征 |
6.1.2 常量元素特征值 |
6.2 微量元素特征 |
6.2.1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6.2.2 微量元素特征值 |
6.3 稀土元素特征 |
6.3.1 稀土元素含量特征 |
6.3.2 特征参数和分配模式 |
6.3.3 白云母稀土元素特征值 |
6.4 白云母物源意义讨论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不足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黏性泥沙絮凝研究综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黏性泥沙絮凝研究进展 |
1.1 絮凝机制 |
1.2 絮团特性 |
1.3 絮凝影响因素 |
1.3.1 泥沙颗粒组成和性质 |
1.3.2 水体紊动剪切 |
1.3.3 悬沙浓度 |
1.3.4 盐度 |
1.3.5 有机物 |
1.3.6 其他因素 |
2 不足与展望 |
(5)水流紊动对三峡库区黏性泥沙絮凝沉降形态及沉速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絮凝过程机理与影响因素 |
1.2.2 紊动对粘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影响 |
1.2.3 紊动条件下粘性泥沙絮凝沉速、粒径以及分形维数测量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峡库区黏性泥沙样品采集及组分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1.1 长寿采样现场概况 |
2.1.2 忠县采样现场概况 |
2.1.3 奉节采样现场概况 |
2.2 泥沙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 泥沙样品特性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絮凝沉降装置与絮体图像采集系统 |
3.1 各向同性紊动絮凝沉降装置 |
3.1.1 絮凝沉降柱 |
3.1.2 振动格栅 |
3.1.3 絮体分离室 |
3.1.4 紊动强度控制器 |
3.1.5 其他辅助设备水箱、水泵、电机 |
3.2 絮体图像采集系统 |
3.2.1 系统硬件与软件 |
3.2.2 絮体照片采集 |
3.2.3 精度标定 |
3.3 小结 |
第四章 絮体图像处理分析方法 |
4.1 图像预处理与软件 |
4.2 絮体图像预处理 |
4.3 絮体沉速计算 |
4.3.1 PTV颗粒匹配 |
4.3.2 最近邻粒子循环匹配 |
4.3.3 沉速计算 |
4.5 粒径与分形维数的计算 |
4.6 基于Imagej的 PTV系统准确性检验 |
4.6.1 阈值分割与粒径计算准确性检验 |
4.6.2 沉速准确性验证 |
4.7 小结 |
第五章 水流紊动对粘性泥沙絮体形态的影响 |
5.1 试验设置 |
5.2 絮体粒径变化试验结果 |
5.2.1 粘性泥沙稳定态时各剪切率泥沙絮体级配发育状况 |
5.2.2 粘性泥沙絮凝稳定态粒径与絮凝度随剪切力变化情况 |
5.3 絮体分形维数变化试验结果 |
5.4 小结 |
第六章 水流紊动对粘性泥沙絮凝沉速的影响 |
6.1 试验设置 |
6.2 絮凝稳定态沉降沉速在随剪切率变化趋势 |
6.3 测量沉速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6)紊动条件下泥沙纵向分布及氨氮吸附释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格栅紊流结构的相关研究 |
1.2.2 格栅紊流在泥沙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
1.2.3 吸附释放污染物的机理 |
1.2.4 吸附释放氨氮的研究进展 |
1.2.5 吸附及释放的影响因素 |
1.2.6 吸附及释放模型 |
1.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装置、测量方法及方案 |
2.1 实验材料 |
2.2 近似均匀紊流模拟装置及参数 |
2.2.1 近似均匀紊流模拟装置 |
2.2.2 装置参数 |
2.3 测量方法 |
2.3.1 泥沙参数的测量方法 |
2.3.2 吸附-释放参数测量及计算方法 |
2.4 实验方案 |
2.4.1 泥沙纵向分布实验方案 |
2.4.2 紊态吸附实验方案 |
2.4.3 动力学吸附实验方案 |
2.4.4 等温吸附实验方案 |
2.4.5 动力学释放实验方案 |
第三章 紊动条件下泥沙纵向分布研究 |
3.1 泥沙浓度组成的纵向分布 |
3.2 纵向分布中的粒径特征 |
3.3 含沙量与紊动强度的关系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泥沙对氨氮吸附-释放特性研究 |
4.1 扰动对泥沙吸附-释放氨氮的影响 |
4.1.1 紊态吸附 |
4.1.2 动力学吸附 |
4.1.3 等温吸附 |
4.1.4 动力学释放 |
4.2 含沙量对泥沙吸附-释放氨氮的影响 |
4.2.1 紊态吸附 |
4.2.2 动力学吸附 |
4.2.3 等温吸附 |
4.2.4 动力学释放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
(7)连岛工程及海平面上升对舟山海域泥沙迁移机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潮流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2 泥沙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桥梁对水动力环境研究现状 |
1.2.4 海平面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水文情况 |
2.2.1 潮汐特征 |
2.2.2 潮流特征 |
2.2.3 悬浮泥沙特征 |
2.3 河口水文特征 |
2.3.1 长江口水文特征 |
2.3.2 钱塘江水文特征 |
2.4 海平面变化 |
第三章 水动力泥沙数值模型 |
3.1 建立水动力数值模型 |
3.1.1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 |
3.1.2 二维潮流模型控制方程 |
3.1.3 泥沙模块控制方程 |
3.1.4 涡粘系数 |
3.1.5 引潮势 |
3.2 数值解法 |
3.2.1 空间离散 |
3.2.2 时间步长 |
3.2.3 定解条件 |
3.2.4 参数确定 |
3.3 模型验证 |
3.3.1 验潮站分布 |
3.3.2 模拟结果验证 |
3.3.3 流场模拟结果验证 |
3.3.4 悬浮泥沙分布结果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岛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
4.1 建立跨海大桥数值模型 |
4.2 网格桥墩概化分析 |
4.3 跨海大桥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
4.3.1 跨海大桥对潮位的影响 |
4.3.2 跨海大桥对潮流的影响 |
4.4 跨海大桥对冲淤状况的影响 |
4.4.1 舟岱大桥建成后悬浮泥沙浓度变化预测 |
4.4.2 舟岱大桥建成后冲淤变化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平面上升对环境影响分析 |
5.1 海平面上升后舟山海域水动力变化 |
5.2 海平面上升后泥沙冲淤环境变化 |
5.3 海平面上升对工程海域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基于遥感技术的舟山群岛海域悬浮泥沙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各章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色遥感基础 |
2.1 用于海洋水色遥感的传感器 |
2.1.1 水色传感器 |
2.1.2 其他用于水色遥感的传感器 |
2.2 水色遥感机理 |
2.3 Ⅱ类水体水色反演方法 |
2.3.1 经验模型分析法 |
2.3.2 理论模型分析法 |
2.3.2.1 代数法(半分析算法) |
2.3.2.2 非线性最优化法 |
2.3.2.3 主成分分析法 |
2.3.2.4 神经网络方法 |
2.3.3 半分析模型分析法 |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区位、地质概况 |
3.1.2 气象、水文概况 |
3.1.3 资源概况 |
3.1.4 经济概况 |
3.2 数据采集与处理 |
3.2.1 悬浮泥沙 |
3.2.2 光谱数据 |
3.2.2.1 水体光谱测量原理 |
3.2.2.2 水体光谱测量方法 |
3.2.2.3 海水光谱特征分析 |
3.2.3 遥感影像数据 |
3.2.3.1 Landsat8 遥感数据 |
3.2.3.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四章 舟山海域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反演模型构建 |
4.1 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构建 |
4.1.1 光谱反射率等效计算 |
4.1.2 Landsat8 单波段反演模型 |
4.1.3 Landsat8 波段比值反演模型 |
4.1.4 Landsat多波段组合反演模型 |
4.2 悬浮泥沙浓度反演模型精度检验 |
4.3 舟山海域悬浮泥沙反演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舟山海域悬浮泥沙浓度影响因素 |
5.1 潮汐对悬浮泥沙浓度的影响 |
5.2 径流对悬浮泥沙浓度的影响 |
5.3 地形对悬浮泥沙浓度的影响 |
5.4 其他因素对悬浮泥沙浓度的影响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山东半岛近海及河口区胶体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水环境中胶体物质概述 |
1.1.1 水环境中胶体物质的来源和去除过程 |
1.1.2 水环境中的胶体态痕量元素 |
1.1.3 水环境中的胶体态有机碳 |
1.1.4 其他胶体物质 |
1.1.4.1 胶体有机氮 |
1.1.4.2 胶体放射性核素 |
1.1.4.3 胶体有机污染物 |
1.2 水环境中胶体物质的地球化学行为 |
1.3 水环境中胶体物质的分离检测 |
1.3.1 切向超滤法 |
1.3.2 离心超滤法 |
1.3.3 其他方法 |
1.4 研究区域及研究意义 |
1.4.1 北黄海 |
1.4.2 渤海及黄河口 |
1.4.3 牟平海洋牧场 |
1.4.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实验器皿准备以及样品的采集分析 |
2.1 实验器皿种类、预清洗以及储存 |
2.2 水样的采集及预过滤 |
2.3 水样中胶体态痕量元素的分离检测 |
2.3.1 切向超滤与液液萃取结合 |
2.3.1.1 切向超滤 |
2.3.1.2 液液萃取富集胶体态痕量金属 |
2.3.2 离心超滤与酸提取结合 |
2.3.2.1 离心超滤的清洗及准备 |
2.3.2.2 超滤膜真实截留值校准 |
2.4 水样中胶体有机碳的分离检测 |
2.5 水体SPM的采集 |
2.6 水体SPM理化性质检测 |
2.6.1 SPM预处理 |
2.6.2 颗粒态金属测定 |
2.7 水文数据采集及营养盐样品处理 |
2.8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 |
2.9 数据处理 |
第3章 水体中胶体态元素的分离检测方法研究 |
3.1 切向超滤(CFUF)与液液萃取结合 |
3.1.1 切向超滤(CFUF) |
3.1.2 液液萃取、痕量金属检测及数据计算 |
3.1.3 液液萃取实验的研究 |
3.1.3.1 样品消解方法 |
3.1.3.2 pH条件 |
3.1.3.3 样品体积的影响 |
3.1.3.4 液液萃取振荡时间的影响 |
3.1.3.5 萃取剂体积和萃取方法的影响 |
3.1.3.6 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 |
3.1.3.7 萃取率 |
3.1.3.8 CFUF的回收率 |
3.1.4 小结 |
3.2 离心超滤与酸提取结合 |
3.2.1 离心超滤(CUF) |
3.2.2 痕量金属检测及数据计算 |
3.2.3 CUF及酸提取实验的研究 |
3.2.3.1 离心力和离心时间 |
3.2.3.2 提取方法 |
3.2.3.3 超滤膜的实际分子量截留值(MWCO) |
3.2.3.4 质量平衡 |
3.2.4 小结 |
3.3 两种胶体态金属分离检测方法的对比 |
第4章 北黄海及烟台市城市水系统中的胶体态Cd、Cu和 Pb |
4.1 北黄海采样站位及背景 |
4.1.1 采样站位及背景 |
4.1.2 采样方法 |
4.1.3 北黄海水体中胶体态Cd、Cu和 Pb的含量及百分比特征 |
4.1.4 北黄海水体中胶体态Cd、Cu和 Pb与其他海域对比 |
4.1.5 小结 |
4.2 烟台市城市河流系统采样站位及背景 |
4.2.1 采样站位及背景 |
4.2.2 采样方法 |
4.2.3 烟台市城市河流系统中胶体态Cd、Cu和 Pb的含量特征 |
4.2.4 烟台市城市河流系统中胶体态Cd、Cu和 Pb的百分比特征 |
4.2.5 烟台市城市河流系统中胶体态Cd、Cu和 Pb与其他研究对比 |
4.2.6 胶体态金属随着盐度的尺寸分布变化 |
4.2.6.1 Cd |
4.2.6.2 Cu |
4.2.6.3 Pb |
4.3 小结 |
第5章 牟平海洋牧场表层水中的胶体态痕量金属 |
5.1 采样站位及背景 |
5.2 样品采样及胶体物质的分离检测 |
5.3 质量平衡 |
5.4 9月牟平海洋牧场表层水中溶解态金属各分级的含量及分布 |
5.4.1 Al |
5.4.2 Ca |
5.4.3 Mn |
5.4.4 Fe |
5.4.5 Cu |
5.4.6 Cd |
5.4.7 Pb |
5.5 11月牟平海洋牧场表层水中溶解态金属各分级的含量及分布 |
5.5.1 Al |
5.5.2 Ca |
5.5.3 Mn |
5.5.4 Fe |
5.5.5 Cu |
5.5.6 Cd |
5.5.7 Pb |
5.6 牟平海洋牧场表层水中溶解态金属的空间分布 |
5.7 牟平海洋牧场表层水中胶体态金属与其他研究对比 |
5.8 牟平海洋牧场表层水中DOC的含量及分布 |
5.8.1 9月 |
5.8.2 11月 |
5.9 胶体态金属与环境参数的关系 |
5.9.1 9月 |
5.9.2 11月 |
5.10 环境因子对胶体态金属迁移的影响机理 |
5.11 小结 |
第6章 黄河口表层水中的胶体态痕量金属 |
6.1 采样站位及背景 |
6.2 采样、SPM表征及胶体物质的分离检测 |
6.3 黄河口采样站位盐度及SPM浓度分布 |
6.4 质量平衡 |
6.5 黄河口表层水中溶解态金属的分布 |
6.6 黄河口表层水中溶解态金属各分级的含量及分布 |
6.6.1 Al |
6.6.2 Ca |
6.6.3 Mn |
6.6.4 Fe |
6.6.5 Cu |
6.6.6 Cd |
6.6.7 Pb |
6.7 黄河口表层水中胶体态金属与其他研究对比 |
6.8 黄河口枯水期与丰水期胶体态金属分布变化 |
6.9 黄河口枯水期与丰水期溶解态有机碳的分布变化 |
6.10 黄河口枯水期与丰水期颗粒态金属分布变化 |
6.11 胶体态金属迁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6.11.1 枯水期 |
6.11.2 丰水期 |
6.12 颗粒物对胶体态金属迁移的影响机理 |
6.13 金属在颗粒物-溶解有机物共存体系中的行为 |
6.1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台风“兰恩”期间长江口南槽沉积动力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观测仪器和技术 |
1.2.2 悬沙浓度和悬沙输运变化及动力机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野外观测 |
2.3 实验室分析 |
2.4 数据处理和计算方法 |
2.4.1 数据预处理 |
2.4.2 水体密度和分层系数的计算 |
2.4.3 底床切应力的计算 |
2.4.4 流速剖面的拟合 |
2.4.5 水体和悬沙输运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台风影响下河口流速、盐度和悬沙浓度变化过程 |
3.1 水文、气象因素的变化 |
3.1.1 径流的变化 |
3.1.2 风速和风向的变化 |
3.1.3 水深和潮差的变化 |
3.2 流速的变化 |
3.2.1 时间变化特征 |
3.2.2 垂线变化特征 |
3.3 盐度的变化 |
3.3.1 时间变化特征 |
3.3.2 垂线变化特征 |
3.4 悬沙浓度的变化 |
3.4.1 时间变化特征 |
3.4.2 垂线变化特征 |
3.5 分析与讨论 |
3.5.1 流速对悬沙浓度的影响 |
3.5.2 盐度对流速和悬沙浓度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浪流联合作用下河口近底部沉积动力过程 |
4.1 波浪的变化 |
4.2 近底部流速的变化 |
4.2.1 高频点流速的变化 |
4.2.2 流速剖面的变化 |
4.3 近底部悬沙浓度的变化 |
4.4 底床切应力的变化 |
4.5 底床冲淤的变化 |
4.6 分析与讨论 |
4.6.1 台风对波浪的影响 |
4.6.2 波浪对悬沙浓度的影响 |
4.6.3 抛物线法拟合ADCP底部盲区流速的适用性 |
4.6.4 沉积物有限性对悬沙浓度的影响 |
4.6.5 浮泥层的形成机理和变化特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台风期间河口水体与悬沙输运特征及动力机制 |
5.1 水体和悬沙输运特征 |
5.1.1 水体纵向输运 |
5.1.2 悬沙纵向输运 |
5.1.3 近底部悬沙输运 |
5.2 分析与讨论 |
5.2.1 悬沙输运机制 |
5.2.2 浪流联合对近底部悬沙输运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台风期间风速、流速、盐度的变化及对悬沙浓度的影响 |
6.1.2 台风期间波浪对悬沙浓度的影响 |
6.1.3 抛物线法拟合ADCP底层盲区流速的适用性 |
6.1.4 沉积物有限性对悬沙浓度的影响及浮泥的形成机理 |
6.1.5 台风期间水体和悬沙输运机制 |
6.2 创新与不足 |
6.2.1 主要创新之处 |
6.2.2 主要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长江口悬浮泥沙的电荷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近20年来我国沉积物环境与污染控制研究进展与展望[J]. 范成新,刘敏,王圣瑞,方红卫,夏星辉,曹文志,丁士明,侯立军,王沛芳,陈敬安,游静,王菊英,盛彦清,朱伟. 地球科学进展, 2021(04)
- [2]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Cu、Mo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D]. 王倩.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3]黄河口和长江口白云母形态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意义[D]. 樊水淼. 鲁东大学, 2021(12)
- [4]黏性泥沙絮凝研究综述与展望[J]. 郭超,何青. 泥沙研究, 2021(02)
- [5]水流紊动对三峡库区黏性泥沙絮凝沉降形态及沉速影响的试验研究[D]. 刘乐德.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紊动条件下泥沙纵向分布及氨氮吸附释放特性研究[D]. 黎铮.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7]连岛工程及海平面上升对舟山海域泥沙迁移机制影响[D]. 顾一凡.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8]基于遥感技术的舟山群岛海域悬浮泥沙分布研究[D]. 潘磊剑.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9]山东半岛近海及河口区胶体物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环境指示意义[D]. 卢玉曦.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0(01)
- [10]台风“兰恩”期间长江口南槽沉积动力过程[D]. 徐圣. 华东师范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