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显微与亚显微形态学会论文目录

1981年显微与亚显微形态学会论文目录

一、1981年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会论文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龙会[1](2012)在《柠条锦鸡儿生殖生物学研究》文中提出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为豆科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植物,为荒漠沙生、旱生的多年生灌木,天然分布于陕西、内蒙古、山西、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国外仅蒙古有分布。柠条抗严寒和酷热,耐干旱、瘠薄,生命力强,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植物,近年来成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防沙治沙、发展畜牧业的优选灌木。本文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柠条锦鸡儿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的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子房1室,1心皮,含多枚倒生胚珠;双珠被,薄珠心;珠心表皮下细胞分化为孢原细胞,并直接发育形成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直列四分体,合点端的一个发育形成单核胚囊,胚囊发育属寥型;成熟胚囊的结构为:珠孔端为2个助细胞和1个卵细胞,中央为1个二核中央细胞,合点端为3个反足细胞。扫描电镜观察柱头乳突细胞为棒状,胚珠倒生。柠条锦鸡儿小孢子及雄配子体发育过程均正常:花药4室,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由4-5层细胞构成——表皮、药室内壁、中层(1-2层)和绒毡层,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产生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小孢子;成熟花粉粒为二细胞型。扫描电镜观察成熟花粉为圆球形,外壁近光滑。对柠条锦鸡儿种群的繁育系统进行研究发现:柠条锦鸡儿为蝶形花,5月开花,单花开放5-7天,单个株丛开花持续20-25天,昼夜开花,白天的开花强度远大于夜间,一天中的开花高峰集中在10:00-16:00时之间,开花的数量多少与温度有直接的相关性。柠条锦鸡儿种群内的花有两种类型:短花柱型和长花柱型,有时在同一株丛上会有两种类型的花,长花柱型所占比例较大。花粉在散粉后4天左右均具有相对较高的生活力,柱头从开花当天到开花后4-5天一直具有较强的可授性。杂交指数的估算结果可以判断柠条锦鸡儿的繁育类型为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

伊贤贵[2](2018)在《山樱花种群变异及亲缘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Lindley)Loudon)隶属蔷薇科(Rosaceae)樱属(Cerasus Miller),为十分重要的观赏樱花种质资源,广泛分布于我国中西部及东部地区,朝鲜半岛以及日本也有分布。由于山樱花分布广、变异大且分类观点不一致,对其群体间变异及与近缘种的亲缘关系界定存在较大的争议。论文以山樱花野生种群以及近缘种做为研究对象,结合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手段进行系统的组合研究,探讨了山樱花变异与分化程度,界定了山樱花种群变异以及与近缘种之间的关系,形成证据较为充足的分类处理观点;结合山樱花群体间的谱系地理演化关系,进一步探讨山樱花遗传变异的时空格局,阐明遗传漂变与分化以及自然环境因素对山樱花遗传变异、分化与演化分布的影响。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山樱花变异及分类处理山樱花以花叶同放、叶具尖锐(芒状)锯齿、长管状萼筒、萼片直立以及黑果等性状区别于樱属其他类群;因分布广适应性强,山樱花不同种群出现较为复杂的表型性状变异,以树形、芽、幼叶颜色、花色、萼片与毛被等性状变异较为明显。根据形态学标记结果,利用树形以及单芽与三芽作为分类依据,将樱属划分为矮生樱亚属与樱亚属的观点存在争议;高山生境的樱亚属生态居群有着与矮生樱亚属较为相近的表型性状。在山樱花以及近缘种(复合体)性状观测与统计中,山樱花群体可以在重要的识别性状上区别于其他近缘种(复合体类群);有部分性状在山樱花及近缘种中共同出现,与现存的山樱花复合体分类争议相符。结合形态标记与分子标记的结果可得,山樱花群体毛被变化为连续变异性状,支持毛叶山樱花Cerasus serrulata var.pubescens并入山樱花中;结合多个连续变异性状,支持崂山樱C.laoshanensis并入山樱花;雪落樱C.xueluoensis与山樱花(典型樱亚属subgen.Cerasus)关系较近与矮生樱亚属(subgen.Microcerasus))关系较远;支持雪落樱新种的成立,其在樱属分类系统中隶属于樱亚属;将黄岗山种群处理为新变种黄岗山樱(C.serrulata var.huanggangensis);支持红山樱C.jamasakura、大山樱C.sargentii、大岛樱C.speciosa与晚樱C.lannesiana分别独立为种的分类处理观点。(2)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利用17对SSR引物,对山樱花18个群体327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山樱花在物种水平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西部及部分东南部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分化分析表明山樱花群体间与群体内都有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根据STURCTURE聚类分析,K=3时,将18个山樱花群体分为3组:MP、BTM和Li S聚为Ⅰ组(西北组);He S和CPL聚为Ⅱ组(西南组);TTZ、BHS、NS、HS、HGS、TMS、LS、TS、MS、YTS、Lao S、FHS和K-NS聚为Ⅲ组(东部组)。K=4时,STRUCTURE分析认为18个山樱花群体的遗传物质来自4个基因库组。各组基因交流与渗透较为复杂。显示出了西北部与东北部居群具有较相似的遗传结构。基于cpDNA3个片段(mat K,trn D-E,trn S-G),对山樱花18个群体进行序列分析,共检测到19个单倍型。山樱花种水平叶绿体遗传多样性HT=0.828,核苷酸多样性为Pi×10-3=1.490,山樱花种水平多样性超过统计平均值0.67处于较高的水平,这与山樱花广泛的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关系。而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值较低(0.387),表明山樱花遗传多样性主要发生在群体间;而群体分化固定指数为0.693,反应出山樱花群体间发生了较为明显的遗传分化,物种水平上存在着显着的谱系地理结构(Nst=0.388>Gst=0.328,P<0.05)。单倍型分布图中共有单倍型较多,表明单倍型频率较为平均的出现在同地理组的居群中,群体间渗透较多而分化不强烈。ITS遗传多样性与分化系数与cpDNA较一致,反应了山樱花因分布范围广进化时间长,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因此,山樱花因分布范围广、进化时间较长,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与变异;不同种群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差异较大,平均水平较低;山樱花群体有一定分化但不强烈,群体间交流与渗透较多。(3)谱系地理结构与群体动态历史基于cpDNA单倍型系统发育树以及TCS网络图结果显示,山樱花群体分化出了2个较明显的谱系(4个地理组):西北谱系(NW)+((东南[SE],东北[NE]),西南[SW])。分子钟建树估算推测,中新世晚期10.60 mya(PP=1;95%HPD:8.83-12.46 mya)基于地理隔离发生了谱系分化。中新世为第二次冰期与第三次冰期之间的间冰期(250-2mya),气候温和湿润,此阶段为西部造山运动阶段,通过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与秦岭山脉进行了剧烈隆升,这些地质的剧烈运动可能造成了山樱花在西部地区的南北地理隔离与分化。另一支谱系即((东南[SE],东北[NE]),西南[SW]))地理组,可以推测其起源于西南地区(SW与SE),SW在上新世(3.93mya)与东北地区(NE)完成了谱系分化;其他次级分支多数在上新世与更新世产生了分化。中性检验(NT)与失配分布分析(MDA)结果不完全一致。MDA分析表明山樱花4个地理组与所有群体符合空间扩张模型的期望。单倍型分布与多样性分析以及TCS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最有可能是山樱花的避难所;东南地区为山樱花另一个避难所。结合分子钟建树、MDA以及TCS网络图,推测中国西南地区在0.719 mya(95%CI:0.022-1.452 mya)进行了两次独立向西北与东部地区的拓殖事件;约在0.665 mya时期,中国东南地区(黄山、庐山、天目山等)山樱花群体向北部扩张。第三次冰期(第四纪冰期)多次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促使山樱花群体得以扩张,山樱花现有分布区生境及气候特点较好解释这一阶段的扩张事件。因此,山樱花在第四纪冰期来临前形成了分布中心与避难所(西南、东南),在第四纪冰期阶段间冰期时期,山樱花由西南往西北部(陕西)与东南部(庐山、黄山、天目山等)扩散;而后以东南部为扩散中心往东北部区域的江苏云台山、山东泰山、崂山以及辽东半岛及朝鲜半岛扩张。结合核基因ITS序列与SSR遗传结构结果分析,可以推测山樱花存在北部谱系,由西北(NW)地区往东北(FHS)与韩国(NE)地区扩散迁移。综上所述,结合表型与分子证据,对山樱花变异及其与近缘种的分类处理趋于合理。山樱花群体间有一定分化但不强烈,群体间交流与渗透较多;在种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明显的谱系地理结构,中新世晚期的西部造山运动,造成了在西部地区的南北地理隔离与分化。山樱花在第四纪冰期来临前形成了分布中心与避难所,在第四纪冰期阶段间冰期时期,山樱花由西南往西北部与东南部扩散;而后以东南部为扩散中心往东北部区域以及辽东半岛及朝鲜半岛扩张;同时也存在由西北地区往东北与韩国地区的扩散迁移路线。本研究所揭示的山樱花变异与谱系地理结构,为山樱花及其近缘种的分类鉴定以及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金竞文[3](2014)在《复杂体系光谱定量分析的新型化学计量学模型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学位论文对复杂体系光谱定量分析领域中的一些理论难点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多个新型化学计量学模型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复杂体系的光谱定量分析研究。本学位论文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二章,当采用光谱技术对复杂非均相混合物体系中的待测物质进行定量分析时,样本的物理性质(如颗粒大小和分布、形状、填装密度等)之间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光散射效应,从而对样本的量测光谱信号产生乘子效应影响。因此,实现复杂非均相混合物体系准确光谱定量分析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将化学组分含量变化所引起的光谱贡献与样本物理性质变化所引起的光谱乘子效应有效地分离开来。本章提出了改进光程估计与校正方法(Modified Optical Path LengthEstimation and Correction,OPLECm)用来估计校正样本量测光谱的乘子效应参数,从而消除非均相体系中光散射乘子效应对光谱定量分析结果的影响。将该方法应用于四组分悬浮体系和肉类样本近红外光谱数据的定量分析,所得结果表明:OPLECm结合“双校正策略”(Dual Calibration Strategy,DCS)能够在光散射乘子效应存在的情况下,实现复杂样本中目标组分的准确光谱定量分析。第三章,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干膜法提供了一种快速,不消耗试剂和非破坏性测定血浆中葡萄糖水平的方法。然而,干膜厚度和光散射特性的随机变化给血浆干膜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带来了乘子效应,从而阻碍了近红外干膜法在实际血糖测定中的应用。本章提出了血浆干膜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定量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中,引入了一个乘子参数来描述干膜厚度和光散射特性的随机变化对干膜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所产生的乘子效应。在该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双校正策略,并将其用于近红外干膜法测定血糖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不使用内标,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双校正策略也能够从血浆干膜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中精确预测出血浆溶液样品中葡萄糖的含量。第四章,SERS增强基底的物理性质(例如,银/金纳米粒子的粒径大小、形状以及聚集度),以及激光光源功率和聚焦位置的变化会对待测物质SERS信号强度产生显着影响。然而,制备出具有高度稳定性和重现性的SERS增强基底(特别是广泛使用的银或金纳米粒子胶体)仍然非常困难,这大大阻碍了SERS技术在实际定量分析中的应用。本章开发了用于SERS定量检测的乘子效应模型(Multiplicative Effects Model for SERS,MEMSERS)。在MEMSERS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两种SERS定量检测方式,即内标加入SERS定量检测方式和内标标记SERS定量检测方式,以实现SERS定量检测的常规应用。将MEMSERS应用于两个模型体系所得的实验结果表明:MEMSERS模型结合内标加入SERS定量检测方式或内标标记SERS定量检测方式可以有效消除由于SERS增强基底(银纳米溶胶)的不均一性对SERS信号产生的乘子效应,并实现对待测物质(罗丹明6G)相当精确的定量分析。第五章,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较强的毒性,因此研究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简单实用的NO2-测定方法对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具有较重要的意义。本章探讨了将SERS与MEMSERS模型相结合用于饮用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其检测原理如下:以银溶胶为基底,采用化学转换法将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对硝基苯胺和二苯胺生成偶合产物,通过测定偶合产物的量间接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结果表明,MEMSERS模型对亚硝酸根浓度的预测结果令人非常满意,其平均相对预测误差小于5%。对于杂质干扰很少的实际体系,MEMSERS获得接近于100%的空白加标回收率;而对于含有杂质干扰的白开水实际样品,相应NO2-浓度的空白加标回收率远远低于100%。这主要是由于白开水中可能含有一些干扰杂质,占据银纳米粒子的吸附位点,影响了重氮偶合反应产物在银纳米粒子的吸附,从而影响其SERS光谱信号的强度。第六章,化学计量学软件的开发要求化学计量学工作者精通数学和编程技巧,这使得化学计量学软件的开发具有相当的难度。为了减轻软件开发的难度以及缩短软件开发周期,本章首先探讨了Visual Basic、Visual C++与MATLAB的混合编程技术并给出相应的应用实例。F-4500三维荧光解析应用程序和三维数据解析控制台应用程序的两个应用实例表明,采用Visual Basic、Visual C++与MATLAB的混合编程技术来开发化学计量学软件不仅缩短软件的开发周期,而且提高软件质量。本章最后针对化学计量学软件的核心算法模块,探讨了如何编写化学计量学算法C++类库。首先开发了向量类、矩阵类和三维数阵类三个基础计算类;在此基础之上,完成了部分化学计量学算法类的开发,为后续采用Visual C++来开发化学计量学软件提供了核心的算法模块。

陈媛媛[4](2014)在《YBCO膜热稳定性、熔化机制及取向调控研究》文中指出固体熔化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作为相变的一种,它也是材料科学与工业应用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固体的热稳定性是材料的一种本征属性,与熔化相变密切相关。人们对于材料的熔化行为及热稳定性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来发现,通过包裹以抑制表面熔化形核可让固体材料在高于熔点的温度下仍不熔化,这种过热现象为熔化相变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野。和传统包裹材料的过热现象不同,最新研究报道了一种具有低能自由表面的YBCO薄膜,可实现数十开尔文的过热,远高于传统金属及合金的过热。这种优异的过热特性令其在器件开发和材料制备中具有重要应用。因此,澄清此特殊薄膜过热本质、熔化机制以及影响热稳定性的因素,不仅对进一步理解熔化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对于实际应用来说也十分关键。作为与熔化相逆的相变过程,晶体生长是材料制备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YBCO材料由于具有卓越的本征性能,在大电流传输、微波器件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其应用和取向密切相关。对于其取向调控机理的研究是实现微结构精确控制的前提,也是稳定地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高品质REBCO材料的基础。本文工作主要研究目标:从宏观与微观角度研究YBCO薄膜材料熔化相变,分析其过热的本质和影响因素,探索具有高热稳定性的薄膜结构;系统研究YBCO液相外延膜在NGO(110)基板上的取向转变机理,为其微结构的精确控制提供基础。研究内容和主要成果包括:1.薄膜/衬底结构对于YBCO薄膜材料的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高温金相显微镜,研究了薄膜/衬底结构对YBCO薄膜热稳定性的影响,发现了一种新型高热稳定性YBCO/LAO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种基板上YBCO均表现出了过热的特性,但其过热度各不相同。这证实了YBCO薄膜过热的普适性,同时说明基板材料对于薄膜的热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其热稳定性由高到低的趋势为:YBCO/LAO> YBCO/STO> YBCO/MgO。特别的,YBCO/LAO薄膜表现出了高达100K的过热现象。我们将其主要归因于LAO基板与Y123界面的精确适配,它可有效抑制Y123的分解。其次,液体对不同基板的浸润性差异也是影响薄膜热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液体对基板的不浸润可引起液相迁移,带走了熔化前沿的热量而引起熔化生长暂停。另外,薄膜制备过程中基板中的元素可能会对薄膜有部分掺杂,从而影响YBCO材料的包晶反应温度,对其热稳定性产生间接影响。但结合STO>LAO>MgO的液体润湿性结果和各基板元素对YBCO材料包晶反应温度(Tp)的影响结果来看,这两个方面均不是薄膜热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简而言之,上述三个因素组成了影响薄膜热稳定性的基板效应,此过热研究为具有包晶熔化的薄膜材料提供了一种普适意义的新型热稳定性判据,并为器件开发及高熔点材料制备提供了一种优质新型籽晶。2.在深过热状态下YBCO薄膜的亚稳相生长自100年前亚稳相生长被发现以来,大部分报道均是在深过冷状态下的研究。本文利用上述YBCO薄膜的高过热能力,实时研究了在高过热情况下的相转变。其中,在高过热状态下Y123/LAO薄膜分解形成的并不是针状的Y211,而是一种未知方形晶粒。通过EDS的分析发现,此方形晶粒为Y200相,且与基板具有良好的外延关系:Y200[100]//LAO[110]。这意味着在Y123/LAO的熔化过程中,发生了+L’这样一种非平衡相变,这是关于在深过热状态下亚稳相生长的首次报道。与此不同的是,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沉积在STO和MgO基板上Y123薄膜中仅发生了+L+L’的热力学平衡相变。基于相图和相选择理论分析,我们发现高过热能力是亚稳相生长发生的决定性前提,其过热的临界温度可通过相图估算得到;而所生成相与基板间的晶格匹配则是进行相选择的标准。此工作首次将亚稳相生长拓展到了深过热领域,并为研究亚稳相提供了一种新方法。3.YBCO包晶熔化中的第二相生长动力学众所周知,结晶过程中的生长动力学研究有着重要科学意义,并已趋于成熟。但是目前对于熔化过程中的动力学研究仍不是很清晰。本论文对具有不同微观结构的YBCO的熔化过程进行了实时观察,并通过观察第二相的生长来研究包晶熔化动力学。实验表明,第二相的生长在尺寸、密度、外延取向、形核温度和速度上均表现出了很大的差异。这主要是由薄膜/基板界面微结构(主要包括面内取向和晶格适配度)作为内部因素,以及与升温、过热相关的过饱和度作为外部因素所导致。结合晶体生长中的经典生长模式,本文提出了描述薄膜微结构生长驱动力生长速度间关系的熔化动力学,并阐述了薄膜微结构、熔化动力学及其热稳定性之间的联系。该模型适用于同样具有包晶熔化特性的其他薄膜,可通过改善薄膜/基板界面微结构来探索制备具有更高热稳定性的薄膜材料。4.关于YBCO薄膜表面熔化的原子尺度机理晶体表面熔化研究已经持续了近百年,但大量工作均集中在如金属等具有简单结构的材料上,对于具有复杂层状结构的材料鲜有报道。另外,近来在实验中发现了具低自由能表面的YBCO薄膜具有较传统金属材料高出几十K的过热能力,但对于其微观机理的理解尚不清晰。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001)和(100)表面的YBCO薄膜的熔化行为,研究了熔化的各向异性。发现YBCO沿[001]方向的熔化呈现低温预熔化,之后逐层推进的模式,且熔化前沿保持与(001)面平行,其推进的不连续性主要源于Ba-O原子层的高热稳定性对于熔化的阻挡,揭示了(001)表面YBCO材料过热的微观本质。另外发现,YBCO沿[100]方向熔化时,熔化前沿则呈现为一种波浪式的起伏,并在预熔化之后可连续推进,这都与氧原子扩散的各向异性密切相关。熔化的连续推进导致了此YBCO表面不具有过热能力。结合传统表面熔化的热力学模型,本文首次给出了在高于熔点温度的过热状态下,表层液体厚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此工作不仅研究了层状结构晶体在过热状态下的表面熔化,澄清了YBCO过热的微观本质,同时也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表面Ba-O原子层来制备具有高热稳定性薄膜的有效途径。5. YBCO材料在液相外延生长中的取向转变机理由于REBCO超导体强烈的各向异性,具有不同面外取向的REBCO样品其应用领域也各不相同,这便对生长取向的精确调控提出了要求。至今,对YBCO材料的取向转变机制尚未明确了解。为此,本文采用液相外延方法,使用(110)NdGaO3(NGO)单晶作为基板,通过改变熔体组分和氧分压,在一个相对宽的温度范围内得到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面外取向的YBCO/NGO厚膜。在空气环境中,随着生长温度的降低,发现YBCO膜取向呈现c轴→a/c混合生长→c轴的转变趋势。在氧气环境中,则呈现c轴→a轴的转变趋势。在高于YBCO包晶反应温度下的c轴生长主要归因于NGO基板在高温下的腐蚀效应导致的有效过饱和度的变化。而对于氧环境在低温下表现出不同于空气环境下的a轴取向,主要是由于溶液在外延生长之前便发生自发形核,从而影响了实际生长的有效过饱和度。基于晶粒稳定性及薄膜/基板界面角度的分析,我们明确了过饱和度与面外取向间的关系。进一步结合基板腐蚀效应和溶质扩散,提出了在整个生长区间均适用的有效过饱和度的概念,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取向生长机制。这将有利于实现面外取向精确调控生长,为实现在宽的生长区间内保持特定取向上的稳定生长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启示,从而真正实现高性能高温超导器件的制备及应用。本论文的工作对薄膜过热本质提出了新的见解,为高热稳定性薄膜/衬底结构的探索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深过热领域研究的深入打下前期基础。为薄膜取向和微结构的精确控制提供了完整的依据和新方法的启示,以适应基础研究和器件开发、高熔点材料制备等实际应用的需要。

吕国诚[5](2008)在《奥氏体不锈钢在含氯离子循环冷却水体系中的应用腐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采用慢应变速率法、恒变形原位电化学测试以及表面分析技术,对奥氏体不锈钢在含氯离子循环冷却水体系中的应力腐蚀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探讨了应变和氯离子浓度对应力腐蚀的影响,评价了三种水处理剂在模拟低、中、高硬度循环冷却水中对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可为工业污水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采用慢应变速率法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在NaCl溶液,低、中、高硬度模拟循环冷却水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应力应变曲线和断口形貌表明:304不锈钢在NaCl溶液中60℃C时发生应力腐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范围是60mg·L-1~90mg·L-1。当Cl-浓度大于90mg·L-1时,断口表面出现二次裂纹,发生应力腐蚀破裂;当Cl-浓度小于60mg·L-1时,断面没有出现二次裂纹,不发生应力腐蚀破裂;在60℃低硬度循环冷却水中,304奥氏体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范围为300mg·L-1~600mg·L-1,大于600mg·L-1时304不锈钢在低硬模拟循环冷却水中存在发生应力腐蚀破裂的倾向;在60℃C中硬度循环冷却水中,304奥氏体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范围是600mg·L-1~800mg·L-1,大于800mg·L-1时304不锈钢在中硬模拟循环冷却水中存在发生应力腐蚀破裂的倾向;在60℃高硬度循环冷却水中,304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敏感性显着增大的Cl-浓度约为710mg·L-1~1000mg·L-1,大于1000mg·L-1时304不锈钢在高硬模拟循环冷却水中存在应力腐蚀破裂倾向,可见模拟循环水的硬度对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临界氯离子浓度会产生明显的影响。采用自行设计的恒变形原位电化学测试装置,研究了应变和氯离子浓度对钝化膜破裂电位的影响。钝化膜破裂电位是研究不锈钢应力腐蚀的一个重要参数。本研究提出了应变对钝化膜破裂电位的影响因子fε,通过fε的变化可以定量研究应变对应力腐蚀钝化膜破裂电位的影响。通过与慢拉伸试验结果的对照,恒变形原位电化学测试是一种便捷、可靠的测试应力腐蚀临界条件的新方法。采用慢拉伸速率法和恒变形原位电化学测试以及表面分析技术,评价了Rp-98H、Rp-51、Rp-04L等三种水处理剂在低、中、高硬度循环冷却水中对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p-98H在低硬度循环冷却水中抑制应力腐蚀的作用不明显;Rp-51、Rp-04L在中、高硬度循环冷却水中起到了显着的抑制奥氏体发生氯离子应力腐蚀破裂的作用,使得奥氏体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的临界氯离子浓度提高了近一倍采用模拟闭塞电池法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在含氯离子体系中局部腐蚀闭塞区内的离子迁移及化学状态,研究了闭塞区内溶液的pH值、氯离子迁移和富集等化学状态变化及氯离子的浓集及对应力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局部腐蚀闭塞区内氯离子的浓集作用,环境中很低的氯离子浓度有可能导致304不锈钢的应力腐蚀破裂。

郑伟[6](2014)在《亚低温和高压氧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的保护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颅脑损伤在所有创伤中已跃居首位,其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弥漫性脑损伤是颅脑损伤的常见类型,具有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等特点,死亡率高达60%以上,预后较其他类型脑损伤差。弥漫性脑损伤可造成原发性脑损伤(机械性致伤因素造成脑的神经组织和脑血管的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在原发性脑损伤基础上随着伤后的组织反应、病理生理变化和出血等因素导致的脑缺血、颅内血肿、脑肿胀、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因此,若不能对弥漫性脑损伤及时明确诊断并有效处理,必将发展为进行性颅内高压,加重原发性脑损伤的病理改变,最终导致脑疝,甚至中枢性衰竭、死亡。多年来人们根据这些病理和生理变化过程,采取了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的治疗,尤其神经影像学的发展解决了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难题,使颅脑损伤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对于弥散性脑损伤的治疗方法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致残率及致死率仍居高不下。目前仍无有效措施治疗弥漫性脑损伤,以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继发性损害等综合治疗为主。对弥漫性脑损伤病理机制的认识仅能通过临床症状、影像检查及尸检等手段,因此建立类似人的弥漫性脑损伤的动物模型,研究弥漫性脑损伤的发病机制倍受重视。本实验拟通过揭示弥散性脑损伤后的病理变化,从而应用综合治疗方法,如亚低温及高压氧等措施来提高弥散性脑损伤后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第一部分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及c-fos、c-jun的表达目的研究弥漫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内脑水肿和c-jun蛋白的变化,探讨脑损伤后的生理变化,为临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改良的Marmarou法建立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大鼠),于损伤后时间点(1h,3h,6h,12h,1d,3d,7d),检测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采用HE染色,超薄电镜切片检测脑损伤后的病理改变,及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方法来观察c-fos及c-jun的表达规律。结果伤后脑组织含水量,在1h即有所提高,1天时含量最高,至7天时仍高于对照组水平。外伤1d后大鼠脑组织可出现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HE染色发现,伤后1d可见血管肿胀,皮质层和胼胝体可见大量出血,血管肿胀。脑损伤后,脑干、海马、丘脑、胼胝体和脑室旁区域均可检测到β-APP的阳性表达。超薄切片发现,脑损伤3d后出现很明显的水肿,轴突断裂明显。弥漫性脑损伤可造成严重的脑缺血。在伤后1h即可见到c-fos和c-jun的大量表达:在伤后3h c-fos达到高峰(p<0.05),随后有所降低,至3d时再次检测高峰值(p<0.05),在7d明显降低但仍较对照组高(p<0.05).C-jun阳性细胞数在伤后6h可检测到其高峰值(p<0.05),随后有所降低,至3d又达高峰(p<0.05),7d明显降低但仍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1弥漫性脑损伤后,大鼠脑组织含水量增高,神经细胞中c-fos、c-jun呈现高表达。2弥漫性脑损伤后,脑组织水肿及脑组织中c-fos、c-jun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随时间而呈现不同的变化。第二部分亚低温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的保护及相关机制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Sham),DBI组,DBI+HT30℃组,每组20只。采用自由落体致伤模型,450g×150cm的致伤冲量下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全身体温降至30°,保持6h建立亚低温治疗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检查亚低温治疗后脑损伤大鼠生存率,记忆提取能力,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梗塞面积,HE染色检测脑组织病理状态改变,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c-fos和c-jun的表达模式,以及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较低温度30℃下,弥漫性脑损伤大鼠生存率有所提高p<0.05);记忆提取能力较DBI组有显着提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p<0.05);脑部梗塞面积明显缩小(p<0.05);c-fos和c-jun的表达在经过亚低温治疗后明显被抑制;TUNEL结果显示神经元细胞凋亡被显着抑制p<0.05)。提示30℃亚低温治疗6h有较好的保护弥漫性脑损伤的功效(通过下调c-fos和c-jun的表达),具有临床参考价值。结论1亚低温治疗对弥漫性脑损伤可起到保护作用。2本实验认为,亚低温治疗改善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可能主要通过下调c-fos和c-jun含量实现。第三部分高压氧治疗对大鼠弥漫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弥漫性脑损伤动物模型保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Sham),DBI3d组,DBI3d+HBO组,每组20只。在450g×1.5m致伤冲量下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在脑损伤后立即进行高压氧治疗,每天2次,连续3天,研究高压氧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检查高压氧治疗3d后脑损伤大鼠生存率,记忆提取能力,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梗塞面积,脑组织病理状态改变(HE染色检测),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c-fos和c-jun的表达模式,以及脑细胞凋亡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经高压氧治疗3d后,弥漫性脑损伤大鼠生存率有所提高p<0.05);记忆提取能力较DBI3d组有显着提高0<0.05);脑组织含水量显着降低p<0.05);脑部梗塞面积明显缩小(p<0.05);c-fos和c-jun的表达在经高压氧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显示,Bax表达在高压氧治疗3d后较DBI3d显着降低,而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在高压氧治疗后较DBI3d显着上升。提示高压氧治疗可能通过下调c-fos、c-jun,进而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起到对弥漫性脑损伤的保护效果。结论1高压氧能够改善大鼠弥漫性脑损伤的预后。2本实验结果表明,高压氧治疗能改善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可能通过下调c-fos和c-jun的表达来实现。

彭莎莎[7](2014)在《青蔵高原东北缘会宁黄土掲示的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甘肃会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处于东亚季风、印度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的交汇部位,是研究大气环流交互控制之下的古环境演化及其与高原隆升关系的理想地区。本次研究在会宁地区选择一典型风成黄土剖面,利用其磁化率各向异性探讨中更新世以来区域大气环流演化,并结合典型样品的地球化学和石英颗粒电镜扫描特征分析黄土物源区变化特征,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会宁黄土磁性矿物以磁铁矿和/或磁赤铁矿为主,同时含有少量赤铁矿或针铁矿。压实作用和风化成壤未对会宁黄土磁组构产生显着影响,其磁组构反映了母质的原生组构特征。磁面理和磁化率各向异性度在~400ka开始减小,并且波动幅度增大,表明彼时大气环流稳定性变差;随后,在~300ka磁化率椭球体长轴偏角的优势方向从NW-SE向转为近W-E向,指示近地面主导风向也发生相应变化,推测该时段会宁地区大气环流发生重大调整。会宁黄土化学风化处于斜长石风化阶段,尚未进入钾长石分解阶段。常量与微量示踪元素特征显示,会宁黄土至少有内陆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两个主要物源区,并且~300ka之前的黄土可能主要来自内陆干旱戈壁沙漠区;~300ka之后黄土中青藏高原物源区的贡献有所增加。石英颗粒电镜扫描特征显示会宁黄土既有来自内陆干旱沙漠区的粉尘,也有来源于青藏高原冰川作用产生的碎屑物质,并且在~300ka之后的黄土中典型冰川作用微形态特征出现频率比之前的黄土高约10-25%,意味着~300ka之后的黄土中来自青藏高原的成分所占比重增加。青藏高原隆升一方面加强了高原季风环流,改变了会宁地区近地面主导风向;另一方面导致山岳冰川扩张,岩石风化剥蚀速率加快,为高原周边地区的风尘堆积提供了充足的细颗粒物质。综合分析认为,青藏高原隆升可能是影响会宁地区~300ka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杜建森[8](2014)在《HIV-1 CRF07-BC gp41和EIAV gp45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CRF07-BC是中国特有的HIV-1重组毒株,首先在四川和新疆静脉吸毒人群中检出,并成为中国主要流行毒株,占到全部感染人群的50%以上。从发现至今,CRF07-BC在中国流行时间超过十年,其流行呈逐步扩大态势。跟其他HIV-1病毒一样,CRF07-BC的感染是从病毒进入开始的,在病毒颗粒表面,HIV表面糖蛋白(ENV)以高能态的gp120/gp41三体复合物形式存在。当病毒感染靶细胞时,首先是HIV的包膜糖蛋白gp120与靶细胞表面的CD4受体分子结合,gp120构象发生变化,暴露出与辅助受体结合的位点,进而与CCR5或CXCR4等辅助受体结合。辅助受体的结合导致gp120与gp41的剥离,gp41构象发生改变,其融合肽插入到靶细胞的细胞膜中,接着gp41形成六股α-螺旋束将病毒膜和靶细胞膜拉进,发生膜融合,最终导致HIV进入靶细胞内。HIV gp41跨膜糖蛋白在HIV融合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gp41有三个主要功能结构域: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结构域。其主要功能是由胞外结构域介导完成的。本研究中,我们解析了CRF07-BC gp41胞外结构域核心的晶体结构,通过结果分析我们发现,CRF07-BC gp41的结构跟B亚型的结构整体上非常相似,但是在表面电荷和亲水性方面有明显的不同。通过序列比对,我们发现在HIVgp41HR2中部有一个高突变区,定点突变实验和细胞融合实验表明,高突变区对在介导病毒细胞融合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并且在病毒侵入过程中,高突变区氨基酸可能发生构象的变化(loop-螺旋),这对侵入的发生时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提出了自然状态下gp41的存在形式,并且修正了gp41介导的融合模型。通过对高突变区域的结构分析发现,CRF07-BC gp41功能的实现,不仅仅受到单一氨基酸的影响,还受到临近的氨基酸的影响,所以在药物设计的时候,不应该仅仅考虑药物的单氨基酸靶点,也应该考虑药物作用的微环境。针对HIVgp41具有协同效应的多个氨基酸或者局部微环境作为靶点的药物将大有作为。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同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能感染马属动物,分布极其广泛。20世纪70年代,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成功研制了马传染性贫血白细胞减毒活疫苗,这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唯一大规模应用的慢病毒疫苗。EIAV和HIV同属于慢病毒,其在病毒结构、基因组成、生活周期和感染特征方面非常相似。因此,EIAV减毒活疫苗是研究开发HIV疫苗非常好的模型。本研究中,我们解析了EIAV gp45的结构,gp45结构跟HIV和SIVgp41非常相似,HR1在内HR2在外形成稳定的六螺旋束结构。但是gp45的等电点(pI)更低,酸性更强。EIAV gp45同目前结构得到解析的长度最长HIV gp41(PDB:2X7R)一样,在HR1N端呈现一个开放的构象。但是,gp45的开口更大,形成口袋状。在“口袋”里面是排列有序的溶剂分子,数目很多。Gp45这些沿中心轴排列的溶剂分子(水分子)是非常独特的,在HIV gp41的中轴上,仅仅发现三个水分子。并且gp45的堆叠明显的比gp41松散,这可能与gp45中心的水分子有关。同时,我们解析了EIAV疫苗株gp45的晶体结构。EIAV疫苗株gp45的结构跟野生型的非常相似,仅仅在505位上由缬氨酸/异亮氨酸(野生株)突变为苏氨酸(疫苗株)。突变位点在HR2的d位,突变的发生导致gp45稳定性的降低,这可能也是疫苗株具有免疫效果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我们对上述两个发现展开联合应用,希望对HIV疫苗的开发和研究有所启示。利用gp45疫苗株稳定性降低融合能力不变的标准,我们对HIVgp41HRl和HR2的a、d位进行定点突变筛选。在单一位点突变中,我们并未发现符合标准的突变体。鉴于HR2高突变区中多个突变可能存在互补性,通过结构分析,我们将对可能存在互补的氨基酸进行筛选。本研究,不仅阐述了EIAV疫苗株的一种可能的免疫机制,同时尝试将这种免疫机制在HIV中加以利用,这将为HIV疫苗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研究中图72幅,表20个,参考文献160篇。

陈雪梅[9](2014)在《Pax1b在斑马鱼心血管系统发育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Pax1和Pax9均属于PAX家族(Paired box gene family)的Pax1/9亚家族成员,主要参与动物生骨节的分化和骨骼的形成。然而,Pax1在心血管系统发育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仍不是很清楚。使用地高辛标记的探针进行斑马鱼的整胚原位杂交以及半定量的RT-PCR分析,研究zpax1b和zpax9在斑马鱼胚胎发育中的表达特点,我们发现zpax1b和zpax9在斑马鱼的胚胎表达存在明显的不同,通过注射MO沉默zpax1b表达导致斑马鱼出现明显的体轴及胸鳍芽发育缺陷,而过表达zpax1b的最近的同源基因zpax1a、pax1/9家族的另一成员zpax9均不能减少敲除zpax1b所致体轴缺陷,显示在斑马鱼的早期胚胎发育中,zpax1b与zpax1a、zpax9发挥不同的作用。我们进一步证实了敲除zpax1b可以导致明显心血管发育畸形发生:心脏结构紊乱,心房及心室分界不清,心脏明显萎缩变小,节间血管形态不规则、分布紊乱,由节间血管发出的背脊纵向吻合血管及节间血管之间的吻合血管发育缺失。敲除zpax1b后,在胚胎发育早期表达的心血管系统相关转录因子nkx2.5、gata2、gata5的转录水平明显下降,p53以及其靶基因p21表达均明显增加,过表达Pax1b明显减轻应激所致细胞凋亡的发生。综上所述,zpax1b在心血管系统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p53介导的的细胞凋亡可能是zpax1b敲除所致心血管系统发育缺陷的机制,转录因子nkx2.5、gata2和gata5可能参与其调控作用,但是其具体机制仍不是很清楚,有待于下一步研究。

李慧冬[10](2014)在《海岱地区先秦时期贝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岱地区是一个考古学术语,在不同时期,其范围也有所不同,大体以今山东省为主体。鼎盛时,可涵盖东到大海,西及豫东,南逾淮水,北至辽东的广大地域。这一地域面向黄、渤海,内陆河流湖泊等自然水体环境十分发育。诸多文献记载以及考古发掘已经证明,先秦时期的内陆河湖系统比现在更为发达。今鲁西南地区的东平湖和南四湖就是古代湖泊因气候变迁、黄河改道,以及人类过度开发等原因而逐步萎缩的孑遗。鲁西北地区也曾经存在过水域面积广阔的巨淀湖——清水泊、别画湖、黑冢泊等。如此丰富而广阔的水体资源,不仅滋养了这里创造灿烂文化的海岱先民,更为先民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大量水生动植物资源,尤其是贝类资源。贝类的肉质部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满足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食余之后的贝壳也可在人们日常活动中继续发挥着多样化的功能。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及其以前,贝壳主要被加工成用于人类身体各部位的装饰品,也有相当数量的贝壳被用于制作采集、狩猎等活动所用的各类工具。随着社会发展,人类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到夏商周时期,曾在生产领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各种蚌制工具的地位日渐衰落,但在其它方面,尤其是非生产领域,贝类的功能却明显增多。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稀少与珍贵的天然海贝不仅承担了商品交换中等价交换物的角色,也成为财富多寡的重要象征;还有的贝类被镶嵌在车马器上,凸显了车马的奢华,彰显着拥有者身份地位的尊贵。另外,贝类的装饰功能更是扩展到生活中的诸多方面,如蚌片、蚌泡、蚌条等多用来镶嵌在漆器上,成为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品珍宝——螺钿漆器。以上述及对出土贝类的开发与利用,已有诸多前辈学者从文献学或考古学等角度予以了关注与研究。本文的研究立意及创新点在于独辟蹊径,采用新的技术手段,即对贝类进行薄切片,通过显微镜下计数生长线,借以分析先秦时期海岱先民采捞贝类的季节。同时,从环境考古、动物考古、生业模式、地质地理科学等角度,结合其它学科对古气候、植被等的研究,探索出土贝类自然遗存(主要指非墓葬出土的贝壳)所能反映的微观水体环境以及先民对贝类的利用情况。最后通过对古代文献、学术前辈研究成果的梳理,并结合考古发掘实物,以出土贝类的几种比较少见的形态——螺钿漆器、珍珠、以及贝紫染色技术为例,以分析夏商周时期先民对贝类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多样化。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尽可能的为复原海岱地区先秦古代社会尽绵薄之力。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了选择这一课题的缘由。日本学者曾利用贝丘遗址内出土的丽文蛤,研究了绳文人采集贝类的季节性,并指出,当时先民一年四季都采捞贝类,但明显集中在春、秋两季。广饶南河崖西周煮盐遗址内也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同种属的文蛤,这为我们借用新的技术手段与视角,研究当时煮盐业的详细情况,尤其是煮盐季节提供了条件。在上述研究的启发下,我们对这批文蛤进行了尝试性的贝壳切片实验。通过对切片后贝壳生长线的显微观察,我们发现贝壳采集季节与古文献所记载的煮盐季节正好吻合。在第二节中,为了全面认识贝类与人类的关系,我们结合各类文献记载与贝类学研究成果,依据对考古发掘出土贝类的已有研究,梳理出贝类的四项常见功能:食用与药用、生产生活用具、装饰品以及贝币。在第三节中,回顾了我国考古遗址中出土贝类的研究现状,指出,我国对出土贝类的利用与研究基本可以分为三种形式,更多工作尚待进一步开展。在第四节中,明确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等。在第五节中,根据“以今证古”的原则,较为详细的介绍了海岱地区的主体分布范围——山东省现在的水体资源和现生贝类资源,并介绍了前辈学者对古代水域资源,尤其是湖泊以及海岸线复原的研究,以便于后文对遗址周边水体环境进行深入探索。第二章主要内容是介绍贝类采捞季节的分析方法。在第一节中,介绍了出土贝类采捞季节研究的起源,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在第二节中,重点介绍了目前分析贝类采捞季节的三种常用方法:尺寸统计法、稳定同位素分析法以及生长线分析法、部分典型研究案例,并详细介绍了本文所要采用的基于贝壳切片的生长线分析法的理论、实践以及具体操作过程等各个方面。第三章是广饶南河崖西周煮盐遗址出土文蛤采捞季节的实验性研究。我们采用形态测量分析、透光实验,尤其是贝壳薄切片技术与镜下计数生长线,观察腹缘生长线特征,并与现代文蛤的贝类学研究和日本出土丽文蛤的生长线研究结果相互比对,从而得出结论,该遗址出土文蛤的采捞时间从入秋降温期持续到初春气温回升,但主要集中于秋冬时节,应与当地的煮盐活动有密切关系。在第四章中,我们对海岱地区出土贝类较多的几个遗址也进行了采捞季节的分析。它们分别是青岛即墨北阡史前遗址、临淄桐林龙山遗址、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高青陈庄西周遗址、广饶南河崖西周煮盐遗址、寿光大荒北央西周遗址等。先介绍遗址概况和出土贝类,然后开展贝壳切片与生长线分析,来讨论采捞的季节。通过对这几个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贝类采捞季节分析,我们认为,采捞季节与遗址所在自然地理环境、聚落的性质、规模、人口以及不同时代先民的生业模式有很大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先民的生业模式越来越依赖于农耕,与此相对照的是从遗址附近水域采集贝类资源的季节分布却越来越平均,这暗示先民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将贝类作为全年性的补充食物资源。这种现象还可以说明,一方面,先民对软体贝类等水产资源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另一方面,作为先秦时期人类食谱的一个组成部分,软体贝类的采集捕捞活动却始终不曾消失,我们推测可能是:在某些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中(如煮盐),贝类在饮食中仍占有很重要地位,南河崖等多个遗址的分析可以证明这一点;或者是为了得到贝壳,以作它用,如考古遗址常见的各种蚌片、蚌泡、蚌条等小件,可用以装缀人身、器物、车马甚至是建筑物等。第五章是对贝类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考察。在第一节中,我们利用动物考古学研究方法,结合植物考古学研究成果,通过对先秦不同考古学文化中的出土贝类进行分析与研究,借以观察贝类在反映区域水体环境以及先民生业模式中所起的作用,并重点介绍了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的主要考古遗址出土贝类自然遗存的种属、组合,及其所反映的自然环境、生业模式乃至特殊埋葬方式,力图从历时性的角度分析自然环境的微观水环境变化、生业结构调整在贝类遗存上的表现。同时,我们关注了与贝类相关的特殊埋葬方式,指出这些现象多与宗教信仰或各种祭祀活动相关。在第二节中,论述了墓葬中出土贝的多种功能,尤其是重点对三种常被我们忽略的贝类形态——螺钿漆器、珍珠以及贝紫染色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认为,海岱地区水体资源丰富,完全有理由期待这一类贝类遗存的更多发现。之所以选中这三种作为本章研究重点,是旨在引起更多学者的注意,尤其是考古发掘者的关注,一定要尽可能采用各种自然科学的手段,充分搜集每一种可能蕴含古代自然与文化信息的材料,不论它们是多么的不起眼。即使不能现在展开研究,也可以为以后条件具备时开展研究提供实物材料,以免留下不可挽回的遗憾。第六章是结论和余论,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结果的总结与反思。当前,海岱地区先秦考古业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通过数代考古人的努力与付出,借助各种先进的考古学理论与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复原古代人地关系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研究成果。现在我们系统的搜集和研究这些遗址的贝类材料,以复原当时的微观自然水体环境和先民对贝类的利用,同时采用贝类切片的方法,研究典型遗址采捞贝类的季节等问题。因个人能力与水平所限,这些尝试性的探索或难以达到理想的研究效果,但却希望能以此引起更多考古工作者对发掘理念、发掘手段以及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思考。相信,随着考古学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的技术手段会越来越多的介入考古学研究,为全面复原古代社会这一考古学研究的终极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

二、1981年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会论文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81年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会论文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柠条锦鸡儿生殖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植物生殖生物学的研究简述
        1.1.1 植物生殖生物学简介
        1.1.2 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第二节 柠条锦鸡儿的研究进展
        1.2.1 柠条锦鸡儿简介
        1.2.2 锦鸡儿属植物研究进展
    第三节 本文立题依据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形态解剖学样品的制备
        2.1.1 样品采集
        2.1.2 石蜡切片样品的制备
        2.1.3 扫描电子显微镜样品的制备
    第二节 繁育系统试验方法
        2.2.1 研究地点和时间
        2.2.2 花蕾发育和开花过程的观察
        2.2.3 花朵数量性状的测量
        2.2.4 开花动态观察
        2.2.5 花粉生活力测定
        2.2.6 柱头可授性测定
        2.2.7 杂交指数的估算
第三章 实验结果
    第一节 柠条锦鸡儿花部结构和特征
    第二节 柠条锦鸡儿雌蕊的发育和雌配子体的形成
        3.2.1 大孢子发生
        3.2.2 雌配子体的形成
    第三节 柠条锦鸡儿雄蕊的发育和雄配子体的形成
        3.3.1 花药壁的发育
        3.3.2 小孢子的发生
        3.3.3 雄配子体的形成
    第四节 繁育系统与开花习性
        3.4.1 柠条锦鸡儿的花芽发育和开花持续时间
        3.4.2 柠条锦鸡儿的开花过程
        3.4.3 日内开花强度
        3.4.4 温度对开花强度的影响
        3.4.5 花型
        3.4.6 杂交指数的估算
        3.4.7 花粉生活力
        3.4.8 柱头可授性
第四章 讨论
    第一节 雌蕊的发育和雌配子体的形成
    第二节 雄蕊的发育和雄配子体的形成
    第三节 繁育系统和开花习性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第一节 小结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及图版说明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山樱花种群变异及亲缘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背景及意义
        1.1.1 山樱花分类学争议
        1.1.2 山樱花地理分布现状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樱属系统分类学进展
        1.2.1 樱属分类学历史及系统学研究概况
        1.2.2 形态学标记研究进展
        1.2.3 细胞学及生物化学标记研究进展
        1.2.4 樱属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1.3 樱属种类及分布现状
        1.3.1 世界樱属种类与分布
        1.3.2 中国樱属种类与分布
    1.4 亲缘地理学研究进展
        1.4.1 亲缘地理学相关理论
        1.4.2 亲缘地理学的研究进展
        1.4.3 樱属植物亲缘地理学研究进展
    1.5 科学问题及解决思路
2 山樱花表型变异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野外调查与采样
        2.1.2 表型性状选取与统计
        2.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山樱花表型性状特征
        2.2.2 山樱花表型性状变异与分化
        2.2.3 主成分分析
        2.2.4 聚类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2.3.1 山樱花表型性状变异
        2.3.2 山樱花居群变异及复合体分类讨论
3 山樱花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材料
        3.1.2 试剂与仪器
        3.1.3 实验方法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DNA质量检测
        3.2.2 引物筛选与PCR扩增
        3.2.3 山樱花群体遗传多样性
        3.2.4 山樱花群体的遗传分化
        3.2.5 山樱花群体的遗传结构
    3.3 小结与讨论
        3.3.1 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遗传分化与遗传结构
4 基于叶绿体序列的亲缘地理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材料
        4.1.2 试剂与仪器
        4.1.3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山樱花cpDNA群体遗传多样性
        4.2.2 山樱花cpDNA群体遗传结构
        4.2.3 单倍型地理分布
        4.2.4 单倍型TCS网络图
        4.2.5 单倍型系统发育树
        4.2.6 分歧时间
        4.2.7 群体历史动态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山樱花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4.3.2 谱系地理结构
        4.3.3 群体历史动态
5 基于ITS序列的亲缘地理学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材料
        5.1.2 研究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
        5.2.2 核糖体型地理分布
        5.2.3 核糖体型TCS网络图
        5.2.4 群体遗传结构
        5.2.5 系统发育树
    5.3 小结与讨论
        5.3.1 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分化
        5.3.2 谱系地理结构
6 讨论、结论与展望
    6.1 讨论
        6.1.1 种群变异及分类处理
        6.1.2 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6.1.3 谱系地理结构与群体动态历史
    6.2 结论
    6.3 展望
        6.3.1 采样群体
        6.3.2 标记手段
        6.3.3 其他方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3)复杂体系光谱定量分析的新型化学计量学模型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化学计量学简介
    1.2 复杂体系光谱仪器分析
        1.2.1 近红外光谱应用于复杂体系的定量分析
        1.2.2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定量分析
    1.3 化学计量学软件开发
    1.4 本学位论文的立项意义与研究内容
第2章 非均相混合物体系的准确光谱定量分析技术
    2.1 引言
    2.2 理论部分
        2.2.1 乘子效应模型与双校正策略
        2.2.2 乘子效应参数的估计
        2.2.3 Us中列数的确定方法
    2.3 实验部分
        2.3.1 四组分悬浮液体系近红外光谱数据
        2.3.2 肉类样本近红外光谱数据
        2.3.3 数据预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四组分悬浮液体系近红外光谱数据
        2.4.2 肉类样本近红外光谱数据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双校正策略用于近红外光谱干膜法的血糖测定研究
    3.1 引言
    3.2 理论部分
        3.2.1 干膜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定量分析模型
        3.2.2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双校正策略
    3.3 实验部分
        3.3.1 试剂与材料
        3.3.2 样品的制备
        3.3.3 干膜样品 NIR 光谱的获得
        3.3.4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干膜样品的近红外透射光谱
        3.4.2 干膜样品中葡萄糖浓度的测定
    3.5 小结
第4章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定量分析技术的研究
    4.1 引言
    4.2 理论部分
        4.2.1 SERS 光谱乘子效应模型( Multiplicative Effects Model for SERS, MEMSERS)
        4.2.2 乘子效应参数的估计与校正
        4.2.3 SERS 定量检测方式
    4.3 实验部分
        4.3.1 试剂与材料
        4.3.2 纳米银溶胶的制备
        4.3.3 仪器与参数设置
        4.3.4 样品制备
        4.3.5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银纳米颗粒的不均一性对 SERS 光谱的影响
        4.4.2 内标加入 SERS 定量检测方式
        4.4.3 内标标记 SERS 定量检测方式
    4.5 小结
第5章 饮用水中亚硝酸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测定
    5.1 引言
    5.2 理论部分
        5.2.1 实验原理
        5.2.2 广义内标法(Generalized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GISM)
    5.3 实验部分
        5.3.1 试剂与材料
        5.3.2 仪器与参数设置
        5.3.3 实验过程
        5.3.4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化学计量学软件开发部分关键技术的研究
    6.1 引言
    6.2 Visual Basic 与 MATLAB 混合编程技术
        6.2.1 基于 MatrixVB 矩阵函数库
        6.2.2 基于 MATLAB COM 组件技术
        6.2.3 实例:F-4500 三维荧光解析应用程序
    6.3 Visual C++与 MATLAB 混合编程技术
        6.3.1 基于 Matcom 编译器技术
        6.3.2 实例:三维数据解析控制台应用程序
    6.4 化学计量学算法 C++类库的设计与开发
        6.4.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6.4.2 基础计算类
        6.4.3 化学计量学算法类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完成的论文目录
致谢

(4)YBCO膜热稳定性、熔化机制及取向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导材料的历史回顾
    1.2 高温超导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能
        1.2.1 铜氧化物超导体的晶体结构
        1.2.2 超导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应用
    1.3 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方法
    1.4 高温超导材料常用表征手段
    1.5 本章小结与论文选题
第二章 REBCO 高温超导材料的相关系、晶体生长与熔化
    2.1 RE-Ba-Cu-O 体系的相关系
    2.2 晶体生长相关的热力学与动力学
        2.2.1 晶体生长驱动力
        2.2.2 晶体生长动力学模式
    2.3 晶体熔化与过热
        2.3.1 固体熔化机制
        2.3.2 表面熔化
        2.3.3 晶体的过热极限与过热模型
    2.4 晶体生长与熔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YBCO 薄膜的熔化及热稳定性研究
    3.1 高温金相显微镜简介
    3.2 YBCO 薄膜过热的前期工作
    3.3 基板材料对 YBCO 薄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3.4 在深过热状态下亚稳相形成及机制研究
    3.5 YBCO 薄膜包晶熔化中的第二相生长动力学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YBCO 表面熔化各向异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4.1 分子动力学及相关软件简介
    4.2 YBCO 的势函数
    4.3 模拟体系的建立
        4.3.1 (001)表面熔化
        4.3.2 (100)表面熔化
    4.4 YBCO 表面熔化的热力学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YBCO 液相外延膜的取向控制和生长机制研究
    5.1 背景介绍
    5.2 YBCO 液相外延膜的面外取向,有效过饱和度及生长条件间关系研究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奥氏体不锈钢在含氯离子循环冷却水体系中的应用腐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工业污水回用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1.1.2 不锈钢的应力腐蚀破裂问题在污水回用中的主要危害及研究的必要性
    1.2 应力腐蚀破裂及其机理
        1.2.1 应力腐蚀破裂
        1.2.2 应力腐蚀破裂的基本特征
        1.2.3 应力腐蚀研究现状及主要机理
    1.3 应力腐蚀破裂的影响因素
        1.3.1 应力应变的影响
        1.3.2 金属及冶金
        1.3.3 影响应力腐蚀的环境因素
        1.3.4 奥氏体不锈钢在Cl~-介质中应力腐蚀研究
    1.4 应力腐蚀的试验方法
        1.4.1 力学方法
        1.4.2 物理方法
        1.4.3 电化学方法
        1.4.4 氯化物应力腐蚀破裂研究方法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奥氏体不锈钢在含氯离子循环冷却水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
    2.1 引言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溶液
        2.2.3 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NaCl水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2.3.2 低硬度模拟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浓度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2.3.3 中硬度模拟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浓度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2.3.4 高硬度模拟循环冷却水中氯离子浓度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2.3.5 循环冷却水的硬度对304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敏感性的影响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应变和氯离子浓度对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影响的电化学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材料和溶液
        3.2.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304不锈钢在低、高硬度模拟循环冷却水中的极化曲线
        3.3.2 304不锈钢在低、高硬度循环冷却水中的交流阻抗测试
        3.3.3 应变对304不锈钢应力腐蚀钝化膜破裂电位的影响
        3.3.4 不同应变时钝化膜破裂电位与氯离子浓度的关系
        3.3.5 在拐点D、E、F处钝化膜的耐蚀性研究
        3.3.6 不同Cl~-浓度下应变对钝化膜破裂电位的影响因子f_ε
        3.3.7 应变对交流阻抗谱特征的影响
        3.3.8 应变量与马氏体相变量的关系
    3.4 本章结论
第四章 水处理剂对不锈钢应力腐蚀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Rp-98h水处理剂的添加浓度及缓蚀机理
        4.3.2 Rp-98H在低硬度模拟循环冷却水中对应力腐蚀的影响
        4.3.3 Rp-04L在高硬度模拟循环冷却水中对应力腐蚀的影响
        4.3.4 Rp-51在中硬度模拟循环冷却水中对应力腐蚀的影响
        4.3.5 低碍度横拟循环冷却水中添加lOOm
水处理剂Rp"98H气离子浓度对316L奥氏体不诱钢应力腐烛敏感性的影响
    4.4 本章结论
第五章 304不锈钢闭塞区化学状态及对应力腐蚀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方法
        5.2.1 试样制备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闭塞区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
        5.3.2 闭塞区溶液Cl~-浓集规律
        5.3.3 闭塞区内试样SEM观察
        5.3.4 塞区内氯离子浓集对304不锈钢应力腐蚀的影响
    5.4 本章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作者和导师简介

(6)亚低温和高压氧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的保护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模型的建立及c-fos、c-jun的表达
    前言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亚低温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的保护及相关机制
    前言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高压氧治疗对大鼠弥漫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
    前言
    一 材料和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结论
    附图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外文论文1
外文论文2

(7)青蔵高原东北缘会宁黄土掲示的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青藏高原东北缘黄土研究现状
    2.1 形成时代
    2.2 物源
    2.3 古气候指标研究
        2.3.1 环境磁学
        2.3.2 粒度
        2.3.3 地球化学
        2.3.4 磁组构
    2.4 古气候与全球变化
        2.4.1 沙漠演化
        2.4.2 高分辨率季风演化与气候不稳定性
        2.4.3 古气候、古环境记录研究
    2.5 目前研究中存在问题与讨论
        2.5.1 环境指标的指示意义
        2.5.2 青藏高原对研究区黄土沉积环境的影响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剖面位置及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3.2 实验方法
        3.2.1 磁学性质
        3.2.2 地球化学特征
        3.2.3 石英颗粒电镜扫描
4 会宁剖面黄土磁组构特征及其揭示的大气环流变化
    4.1 风尘堆积磁组构的研究
    4.2 会宁剖面黄土的岩石磁学
        4.2.1 等温剩磁获得曲线和反向场退磁曲线
        4.2.2 磁滞回线
    4.3 会宁剖面黄土的磁组构参数特征
    4.4 会宁剖面黄土磁组构的可能影响因素及其揭示的大气环流变化
    4.5 小结
5 会宁剖面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变化的指示意义
    5.1 风尘堆积地球化学在古气候和物源研究中的应用
    5.2 会宁剖面黄土地球化学基本特征
        5.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2.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 会宁剖面黄土地球化学特征对物源的指示意义
    5.4 小结
6 会宁剖面黄土石英颗粒表面形态及其对物源变化的指示意义
7 会宁地区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分析与讨论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目录
个人简历

(8)HIV-1 CRF07-BC gp41和EIAV gp45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慢病毒概述
        1.1.1 慢病毒基本特征
        1.1.2 慢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第二节 HIV概述
        1.2.1 HIV基本结构
        1.2.2 HIV生活周期
        1.2.3 HIV蛋白结构研究
    第三节 EIAV概述
        1.3.1 EIAV病毒颗粒结构
        1.3.2 EIAV基因组结构和生活周期
        1.3.3 EIAV感染的临床特征
        1.3.4 EIAV疫苗研究进展
    第四节 病毒-细胞融合(结构方面)
        1.4.1 流感病毒融合过程
        1.4.2 黄病毒E融合过程
        1.4.3 VSV-G(水疱性口腔炎病毒G)融合过程
        1.4.4 融合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五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第一节 实验材料
        2.1.1 细胞
        2.1.2 菌株
        2.1.3 质粒
        2.1.4 试剂、酶类和耗材
        2.1.5 仪器及设备
        2.1.6 主要溶液配制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2.1 基因克隆
        2.2.2 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
        2.2.3 晶体生长
        2.2.4 数据收集、结构的解析和修正
        2.2.5 圆二色(CD)原理和方法
        2.2.6 细胞培养及相关实验方法
        2.2.7 细胞融合相关实验
        2.2.8 萤火虫荧光素酶活性测定(Luciferase Assay)
        2.2.9 western blot实验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EIAV部分
    第一节 EIAV gp45表达纯化
        3.1.1 EIAV gp45基本信息预测
        3.1.2 EIAV gp45克隆构建
        3.1.3 EIAV gp45蛋白表达纯化
    第二节 EIAV gp45WT晶体生长和优化
        3.2.1 EIAV gp45WT晶体生长
        3.2.2 EIAV gp45WT晶体的优化和处理
        3.2.3 晶体的冻存和防冻剂的选择
    第三节 EIAV gp45WT结构解析
        3.3.1 衍射数据的收集
        3.3.2 衍射数据的处理
        3.3.3 EIAV gp45_(WT)晶体相位的确定
        3.3.4 EIAV gp45_(WT)结构的修正
    第四节 EIAV gp45_(VACCINE)晶体生长和结构解析
        3.4.1 EIAV gp45_(VACCINE)晶体生长
        3.4.2 gp45_(VACCINE)结构解析及修正
    第五节 EIAV gp45结构分析
    第六节 EIAV功能研究
        3.6.1 EIAV gp45热稳定性研究
        3.6.2 EIAV复制曲线
        3.6.3 EIAV温度敏感性试验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HIV部分
    第一节 CRF07-BC gp41结构解析
    第二节 CRF07-BC gp41结构分析
    第三节 CRF07-BC gp41功能分析
        4.3.1 CRF07-BC与B亚型gp41介导融合能力比较
        4.3.2 CRF07-BC gp41高突变区融合能力分析
        4.3.3 CRF07-BC gp41高突变区结构分析
        4.3.4 CRF07-BC gp41 562位点突变体的筛选
        4.3.5 CRF07-BC gp41 d位点突变体的筛选
        4.3.6 CRF07-BC gp41 a位点突变体的筛选
第五章 讨论
    第一节 HIV gp41晶体学研究进展
    第二节 EIAV gp45结构研究
    第三节 HIV fusion过程中gp41变构过程
    第四节 EIAV疫苗株免疫机制的研究
    第五节 gp41分子内氨基酸的协同进化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术语表
附录B: PMT/BiP/V5-HisA载体改造方案
个人简历

(9)Pax1b在斑马鱼心血管系统发育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模式生物斑马鱼
    (二) Pax 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常用药品及试剂
    1.2 主要仪器设备
    1.3 斑马鱼相关实验
    1.4 分子克隆相关实验方法
    1.5 细胞培养及转染
    1.6 细胞凋亡检测
    1.7 Western blot 分析
    1.8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
    1.9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Pax1 是个高度保守的基因
    2.2 zpax1b 和 zpax9 在斑马鱼中的表达
    2.3 zPax1b、zPax9 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2.4 zPax1b 对斑马鱼心血管系统发育的影响
    2.5 zPax1b 过表达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2.6 zPax1b 敲除对 p53 表达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Pax 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海岱地区先秦时期贝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贝类与人类
    第三节 我国考古遗址出土贝类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目的、方法与材料
    第五节 山东省水资源与贝类资源
第二章 贝类采捞季节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二节 贝类采捞季节分析方法
第三章 广饶南河崖遗址贝类采捞季节分析
    第一节 文蛤采捞季节分析
    第二节 文蛤采捞季节的相关讨论
    第三节 贝类的相关讨论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其它遗址贝类采捞季节
    第一节 青岛即墨北阡史前遗址
    第二节 临淄桐林龙山文化遗址
    第三节 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
    第四节 高青陈庄西周遗址
    第五节 寿光大荒北央西周遗址
    第六节 贝类采捞季节的综合观察
第五章 贝类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研究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
    第二节 夏商周时期
第六章 结论与余论
附表
参考文献(按出现顺序)
    一、中文文献
    二、外文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1981年显微与亚显微形态科学会论文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柠条锦鸡儿生殖生物学研究[D]. 刘龙会. 南开大学, 2012(05)
  • [2]山樱花种群变异及亲缘地理学研究[D]. 伊贤贵. 南京林业大学, 2018
  • [3]复杂体系光谱定量分析的新型化学计量学模型与方法研究[D]. 金竞文. 湖南大学, 2014(09)
  • [4]YBCO膜热稳定性、熔化机制及取向调控研究[D]. 陈媛媛.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5]奥氏体不锈钢在含氯离子循环冷却水体系中的应用腐蚀研究[D]. 吕国诚. 北京化工大学, 2008(03)
  • [6]亚低温和高压氧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的保护与机制研究[D]. 郑伟. 山东大学, 2014(04)
  • [7]青蔵高原东北缘会宁黄土掲示的中更新世以来大气环流和粉尘源区变化[D]. 彭莎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3)
  • [8]HIV-1 CRF07-BC gp41和EIAV gp45的结构和功能研究[D]. 杜建森. 南开大学, 2014(04)
  • [9]Pax1b在斑马鱼心血管系统发育中的作用[D]. 陈雪梅. 重庆医科大学, 2014(03)
  • [10]海岱地区先秦时期贝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 李慧冬. 山东大学, 2014(04)

标签:;  ;  ;  ;  

1981年显微与亚显微形态学会论文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