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发性肝癌引起转移性右心房巨大癌栓一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2020)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文中指出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HCC。
沈健[2](2020)在《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目的:本课题对不可行切除术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患者进行 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并通过检测上皮细胞粘附分子阳性的循环肿瘤细胞(Epi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positive circulating tumor cell,EpCAM-positive CTC)数量,评价 CTC 在 HCC 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CellSearch系统检测了 97例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不可手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CTC数量。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来评价每个CTC计数截断值(1-10)对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的影响,基于风险比率,将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低水平CTC组(CTC计数0/1,计为0组)、中水平CTC组(CTC计数2-5,计为1组)以及高水平CTC组(CTC计数≥6,计为2组)。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价CTC数量与患者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入排标准,97例中8例患者达到排除标准而被剔除,最终共有89例HCC患者纳入本研究。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TC数量是肝癌患者TACE术后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的独立预测因素,P值分别为0.049和0.007。经调整混杂因素之后,高水平CTC组和中水平CTC组患者的死亡风险分别比低水平CTC组升高2.819倍(95%可信区间:1.218-6.526;P=0.016)和1.301倍(95%可信区间:0.630-2.685;P=0.477)。高水平CTC组和中水平CTC组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分别比低水平CTC组升高3.705倍(95%可信区间:1.628-8.433;P=0.002)和 1.648 倍(95%可信区间:0.843-3.223;P=0.144)。结论:高水平CTC数量(CTC≥6)提示行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明显增加,预示较差的预后。第二部分 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生存预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目的:观察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细胞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数量及生存预后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研究,观察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科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66例患者,其中36例接受单用TACE治疗,30例接受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以及治疗前后的CTC数量。采用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价影响生存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TC数量的变化。同时通过缺氧培养HepG2细胞系模拟TACE术后肿瘤局部缺氧微环境,采用CCK-8、Transwell以及划痕试验评价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增殖、迁移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blot检测索拉非尼对HepG2细胞E-cadherin、VE-cadherin以及Vimentin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结果差异的显着性。结果: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组患者的中位OS相比单用TACE治疗组明显延长(16.3 vs.11.2个月;P=0.016),中位PFS相比单用TACE治疗组也明显延长(10 vs.4.5个月;P=0.001)。TACE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治疗后CTC数量明显下降(2.6±0.6 vs.1.2±0.2个;P=0.01),而单用TACE组患者治疗后CTC数量无显着下降(2.4±0.5 vs.1.6±0.3个;P=0.08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法(P=0.003)以及BCLC分期(P=0.006)两项指标是影响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HepG2细胞缺氧培养后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观察到EMT相关的蛋白表达改变。索拉非尼可以抑制HepG2缺氧后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MT现象。结论:索拉非尼可明显降低TACE治疗肝癌患者CTC数量,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索拉非尼可能通过抑制肝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而减少CTC的产生。第三部分 循环肿瘤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索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cell,CTC)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TACE近期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检测CTC数量,并纯化提取血浆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P53突变的ctDNA含量。采用改良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评估患者 TACE 术后临床疗效,比较 TP53突变ctDNA与CTC之间相关性,以及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之间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并分析ctDNA与TACE近期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0例患者中11例TP53基因突变检测为阳性,突变率为36.7%。TP53突变组和非突变组中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数目、巴塞罗那肝癌分期(BCLC分期)、血管侵犯以及肝外转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CTC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TACE术后六个月,TP53突变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12.5%和25%,明显低于非突变组的60%和73.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38和P=0.037)。突变组11例患者中有7例进行了 TACE术后第二次ctDNA检测,显示7例患者中有6例TACE前后ctDNA含量的变化与近期疗效相符,一致率为85.7%。结论:TP53突变ctDNA与CTC无明确相关性,TP53突变可能是影响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TACE前后ctDN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近期疗效有较高一致性,有望成为监测TACE近期疗效的可靠指标。
蔡文[3](2020)在《肾癌合并癌栓测序及SETD2对肾癌耐药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与目的:肾癌合并癌栓的原发灶及癌栓灶各自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特征和生物学特点。我们通过肾癌合并癌栓新辅助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和原发灶及癌栓灶的高通量测序探索这一类型肾癌原发灶及癌栓灶的特点并对SETD2在肾癌靶向治疗中的耐药作用进行初步探索。资料与方法:第一部分回顾我院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肾癌合并癌栓患者资料,比较靶向新辅助治疗后原发灶与癌栓灶的缩瘤效果,同时比较有无新辅助治疗两组患者的预后;第二部分收集我院200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肾透明细胞癌合并癌栓患者原发灶、癌栓灶、癌旁组织及血细胞进行全外显子及m RNA测序并结合癌栓组织芯片分析研究肾癌合并癌栓患者原发灶及癌栓灶基因突变及表达的不同;第三部分利用基础实验方法初步探索SETD2在肾癌舒尼替尼耐药中的作用。结果:1.癌栓灶新辅助靶向治疗缩瘤效果不及原发灶(6.9%vs.10.8%,P=0.020),且患者未能获得显着生存获益(无进展生存时间:30 vs.28个月,P=0.543;总生存时间:45 vs.42个月,P=0.939);2.肾透明细胞癌合并癌栓患者癌栓灶具有更高SETD2突变率的统计趋势,且相比原发灶,癌栓灶出现了SETD2的显着低表达、DNA同源重组修复缺陷和微卫星不稳定的突变特征、凝血及免疫反应相关通路基因突变及表达的显着富集;3.体外实验表明肾癌细胞中SETD2低表达下调H3K36me3并激活mTOR通路使得肾癌细胞在舒尼替尼作用下增殖能力增强;SETD2在肾癌组织中低表达与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预后不良有关。结论:1.肾癌合并癌栓患者术前靶向新辅助治疗效果有限,癌栓灶相对原发灶存在一定耐药性;2.肾透明细胞癌原发灶及癌栓灶存在基因突变及表达异质性,癌栓灶存在不同于原发灶的基因突变、突变特征、差异表达及富集通路。特别是SETD2的突变频率与表达、DNA损伤修复和凝血通路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癌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3.SETD2缺失上调mTOR通路促进肾癌对舒尼替尼的耐药,也是癌栓耐药的部分原因;SETD2低表达可作为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预后不良因素。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4](2020)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
Department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5](2020)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文中研究说明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HCC。
Experts Committee f Practice uidelines for iagnosis and reatment of rimary hepatic arcinoma(v.2019);[6](2020)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文中认为1 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本规范中的"
DepartmentofMedicalAdministration,NationalHealthandHealthCommission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7](2020)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文中认为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8](2020)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文中研究指明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三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因此本规范中的"肝癌"指HC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9](2020)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文中指出1 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中HCC占85%~90%,因此本规范中的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sl Health Commiaa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0](2020)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文中认为1概述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1-2]。原发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和HCC-ICC混合型3种不同病理学类型,3者在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组织学形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差异较大,其
二、原发性肝癌引起转移性右心房巨大癌栓一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肝癌引起转移性右心房巨大癌栓一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筛查和诊断 |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
2.2.1 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US) |
2.2.2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
2.2.5 穿刺活检 |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 |
2.4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
2.4.1 肝癌标本处理和取材 |
2.4.2 病理学诊断要点 |
2.4.3 肝癌病理学诊断报告 |
2.5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
3 分期 |
4 治疗 |
4.1 肝癌的外科治疗 |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
4.1.2 术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
4.1.3 肝癌切除的适应证 |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
4.1.5 手术切除技术 |
4.1.6 术前治疗 |
4.1.7 术后治疗(术后转移复发的防治) |
4.2 肝移植术 |
4.2.1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
4.2.2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
4.3 局部消融治疗 |
4.3.1 常见消融手段包括 |
4.3.2 基本技术要求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
4.3.3 对于直径≤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
4.3.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
4.4.1 TACE的基本原则 |
4.4.2 TACE的适应证 |
4.4.3 TACE禁忌证 |
4.4.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53](证据等级3) |
4.4.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4.4.6 TACE治疗的疗效评价 |
4.4.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47] |
4.4.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
4.4.9 TACE治疗注意点 |
4.5 放射治疗 |
4.5.1 外放射治疗 |
4.5.2 内放射治疗 |
4.6 系统治疗 |
4.6.1 一线治疗 |
4.6.2 二线治疗 |
4.6.3 其他治疗 |
4.7肝癌破裂治疗 |
附录 |
附录1证据等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 |
附录2肝癌的新型标志物与分子分型介绍 |
附录3原发性肝癌及相关病变的诊断名词(参照2019版WHO分类标准)[237] |
附录4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报告模板 |
附录5门静脉癌栓分型 |
附录6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进展 |
附录7肝癌外放射治疗正常组织具体耐受剂量参考 |
附录8正在进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关的研究 |
附录9《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编写专家委员会 |
(2)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循环肿瘤细胞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结果 |
2.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
3. 肝癌患者TACE术前和术后CTC的比较 |
4. 肝癌患者TACE前后CTC变化与生存期的相关性 |
5. 肝癌患者TACE术前CTC对总生存期的影响 |
6. 影响总生存期的CTC截断值确定与CTC风险分组 |
7. CTC风险组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分析 |
8.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死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9. 影响总生存期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10. 循环肿瘤细胞与患者疾病进展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
11. 影响无进展生存期的临床特征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索拉非尼对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与生存预后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TACE组及其联合索拉非尼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比较 |
2.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不良反应及随访情况 |
3.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较 |
4.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的总生存期(OS)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
5. TACE及其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前后CTC比较 |
6. 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
7. 索拉非尼在肝癌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循环肿瘤DNA与TACE治疗肝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2. 方法 |
结果 |
1. 肝癌患者的TACE治疗 |
2. TP53基因突变检测及相关因素分析 |
3. TP53突变组与非突变组血浆游离DNA浓度比较 |
4. TP53突变与循环肿瘤细胞的相关性 |
5. TP53突变与肝癌TACE疗效的相关性 |
6. 循环肿瘤DNA与肝癌患者疗效的相关性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综述 循环肿瘤细胞与循环肿瘤DNA在肝细胞癌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缩略词表 |
致谢 |
(3)肾癌合并癌栓测序及SETD2对肾癌耐药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语对照表 |
绪论 |
第一部分:肾癌合并癌栓新辅助靶向治疗研究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病人资料 |
1.2 新辅助药物使用及患者随访 |
1.3 新辅助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评估 |
1.4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临床基本参数 |
2.2 新辅助治疗肾癌合并癌栓患者的缩瘤效果 |
2.3 新辅助治疗对肾癌合并癌栓患者生存影响 |
2.4 手术并发症及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
3.讨论 |
4.结论 |
第二部分:肾癌合并癌栓测序研究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主要试剂、材料及仪器 |
1.1.1 主要试剂及材料 |
1.1.2 主要仪器及器材 |
1.2 病人资料及样本收集 |
1.3 DNA提取、文库构建及上机测序 |
1.4 RNA提取、文库构建及上机测序 |
1.5 外显子测序数据过滤注释及RNA数据定量 |
1.6 突变特征分析 |
1.7 体细胞拷贝数改变分析 |
1.8 差异基因分析 |
1.9 高频突变基因和差异基因GO及 KEGG分析 |
1.10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
1.11 癌栓组织芯片及免疫组化染色 |
1.12 统计分析 |
2.结果 |
2.1 患者基本情况 |
2.2 突变图谱 |
2.3 原发灶与癌栓灶突变基因比较 |
2.4 突变特征分析 |
2.5 体细胞拷贝数变异特征分析 |
2.6 差异基因分析 |
2.7 GO及 KEGG分析 |
2.8 GSEA富集分析 |
3.讨论 |
4.结论 |
第三部分:SETD2 对肾癌舒尼替尼耐药作用研究 |
前言 |
1.材料 |
1.1 肾癌患者及标本 |
1.2 主要试剂及材料 |
2.方法 |
2.1 免疫组化染色 |
2.2 细胞培养 |
2.3 细胞转染 |
2.4 CCK8 实验 |
2.5 克隆形成实验 |
2.6 蛋白提取及蛋白浓度测定 |
2.7 细胞或组织RNA提取 |
2.8 RNA逆转录 |
2.9 实时定量PCR |
2.10 Western blotting测定蛋白表达 |
2.11 免疫组化评分 |
2.12 统计分析 |
3.结果 |
3.1 肾癌耐药组织SETD2 表达情况 |
3.2 SETD2 敲低后肾癌细胞对舒尼替尼的反应 |
3.3 SETD2-H3K36me3 下调激活PI3K/AKT/mTOR通路 |
3.4 SETD2 及相邻肾癌驱动基因表达在接受TKI药物治疗mRCC患者的预后作用 |
4.讨论 |
5.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论文和科研工作 |
(5)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筛查和诊断 |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
2.2.1 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US): |
2.2.2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
2.2.5穿刺活检: |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 |
2.4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
2.4.1 肝癌标本处理和取材 |
2.4.2 病理学诊断要点 |
2.4.3肝癌病理学诊断报告: |
2.5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
3 分期 |
4 治疗 |
4.1 肝癌的外科治疗 |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
4.1.2 术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
4.1.3 肝癌切除的适应证 |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
4.1.5手术切除技术: |
4.1.6术前治疗: |
4.1.7 术后治疗(术后转移复发的防治): |
4.2肝移植术 |
4.2.1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
4.2.2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
4.3 局部消融治疗 |
4.3.1 常见消融手段包括 |
4.3.2 基本技术要求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
4.3.3 对于直径≤5cm的肝癌治疗选择: |
4.3.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
4.4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 |
4.4.1 TACE的基本原则: |
4.4.2 TACE的适应证: |
4.4.3 TACE禁忌证: |
4.4.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53](证据等级3) |
4.4.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4.4.6 TACE治疗的疗效评价: |
4.4.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47]: |
4.4.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
4.4.9 TACE治疗注意点 |
4.5 放射治疗 |
4.5.1 外放射治疗 |
4.5.2内放射治疗: |
4.6 系统治疗 |
4.6.1 一线治疗 |
4.6.2 二线治疗 |
4.6.3 其他治疗 |
4.7 肝癌破裂治疗 |
附录 |
附录1证据等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 |
附录2肝癌的新型标志物与分子分型介绍 |
附录3原发性肝癌及相关病变的诊断名词(参照2019版WHO分类标准)[237] |
附录4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报告模板 |
附录5门静脉癌栓分型 |
附录6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进展 |
附录7肝癌外放射治疗正常组织具体耐受剂量参考 |
附录8正在进行与免疫检点抑制剂有关的研究 |
附录9《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编写专家委员会 |
(6)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 述 |
2 筛查和诊断 |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 |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
2.2.1 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US) |
2.2.2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
2.2.5 穿刺活检 |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 |
2.4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
2.4.1 肝癌标本处理和取材 |
(1)标本处理要点包括: |
(2)标本取材要点: |
2.4.2 病理学诊断要点 |
(1)大体标本描述[45]: |
(2)显微镜下诊断: |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
(4)分子检测: |
2.4.3 肝癌病理学诊断报告 |
2.5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
3 分 期 |
4 治 疗 |
4.1 肝癌的外科治疗 |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
4.1.2 术前患者全身情况及肝储备功能评估 |
4.1.3 肝癌切除的适应证 |
(1)肝脏储备功能良好的CNLCⅠa期、Ⅰb期和Ⅱa期肝癌是手术切除的首选适应证。 |
(2)对于CNLC |
(3)对于CNLC |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
(1)术中判断标准: |
(2)术后判断标准: |
4.1.5 手术切除技术 |
4.1.6 术前治疗 |
4.1.7 术后治疗(术后转移复发的防治) |
4.2 肝移植术 |
4.2.1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
4.2.2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
4.3 局部消融治疗 |
4.3.1 常见消融手段 |
(1)RFA: |
(2)MWA: |
(3)PEI: |
4.3.2 基本技术要求 |
4.3.3 对于最大径≤5 |
4.3.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
4.4 TACE |
4.5 放射治疗 |
4.5.1 外放射治疗 |
(1)外放射治疗适应证: |
(2)外放射治疗禁忌证: |
(3)外放射治疗实施原则与要点: |
(4)外放射治疗主要并发症: |
4.5.2 内放射治疗 |
4.6 系统治疗 |
4.6.1 一线治疗 |
(1)索拉非尼(sorafenib): |
(2)仑伐替尼(lenvatinib): |
(3)系统化疗: |
4.6.2 二线治疗 |
(1)瑞戈非尼(regorafenib): |
(2)其他二线治疗方案: |
4.6.3 其他治疗 |
(1)中医中药治疗 |
(2)抗病毒治疗及其他保肝治疗 |
(3)对症支持治疗 |
(4)系统治疗的疗效评价 |
4.7 肝癌破裂治疗 |
附录1 肝癌的新型标志物与分子分型介绍 |
附录2 原发性肝癌及相关病变的诊断名词(参照2019版WHO分类标准)[237] |
附录3 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报告模板 |
附录4 门静脉癌栓分型 |
附录5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进展 |
附录6 肝癌外放射治疗正常组织具体耐受剂量参考 |
附录7 正在进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关的研究 |
(8)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筛查和诊断 |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
2.2.1 超声检查(US) |
2.2.2 CT和MRI |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
2.2.5 穿刺活检 |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 |
2.4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
2.4.1 肝癌标本处理和取材 |
2.4.2 病理学诊断要点 |
2.4.2. 1 大体标本描述 |
2.4.2. 2 显微镜下诊断 |
2.4.2. 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
2.4.2. 4 分子检测 |
2.4.3 肝癌病理学诊断报告 |
2.5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
3 分期 |
3 cm,无血管侵犯和肝外转移。'>3 个肿瘤、最大直径>3 cm,无血管侵犯和肝外转移。 |
4 治疗 |
4.1 肝癌的外科治疗 |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
4.1.2 术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
4.1.3 肝癌切除的适应证 |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
4.1.5 手术切除技术 |
4.1.6 术前治疗 |
4.1.7 术后治疗(术后转移复发的防治) |
4.2 肝移植术 |
4.2.1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
4.2.2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
4.3 局部消融治疗 |
4.3.1 常见消融手段包括 |
4.3.2 基本技术要求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
4.3.3 对于直径≤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
4.3.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
4.4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
4.4.1 TACE的基本原则 |
4.4.2 TACE的适应证 |
4.4.3 TACE禁忌证 |
4.4.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53](证据等级3) |
4.4.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4.4.6 TACE治疗的疗效评价 |
4.4.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47] |
4.4.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
4.4.9 TACE治疗注意点 |
4.5 放射治疗 |
4.5.1外放射治疗 |
4.5.2 内放射治疗 |
4.6 系统治疗 |
4.6.1 一线治疗 |
4.6.1. 1 索拉非尼(Sorafenib) |
4.6.1. 2 仑伐替尼(Lenvatinib) |
4.6.1. 3 系统化疗 |
4.6.2 二线治疗 |
4.6.2. 1 瑞戈非尼(Regorafenib) |
4.6.2. 2 其他二线治疗方案 |
4.6.3 其他治疗 |
4.6.3. 1 中医中药治疗 |
4.6.3. 2 抗病毒治疗及其他保肝治疗 |
4.6.3. 3 对症支持治疗 |
4.6.3. 4 系统治疗的疗效评价 |
4.7 肝癌破裂治疗 |
(9)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筛查和诊断 |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
2.2.1 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US): |
2.2.2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
2.2.5 穿刺活检: |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志物 |
2.4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
2.4.1 肝癌标本处理和取材: |
(1)标本处理要点包括: |
(2)标本取材要点: |
2.4.2 病理学诊断要点: |
(1)大体标本描述[45]: |
(2)显微镜下诊断: |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
(4)分子检测: |
2.4.3 肝癌病理学诊断报告: |
2.5 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及路线图 |
3 分期 |
4 治疗 |
4.1 肝癌的外科治疗 |
4.1.1 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
4.1.2 术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
4.1.3 肝癌切除的适应证: |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
(1)术中判断标准: |
(2)术后判断标准: |
4.1.5 手术切除技术: |
4.1.6 术前治疗: |
4.1.7 术后治疗(术后转移复发的防治): |
4.2 肝移植术 |
4.2.1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
4.2.2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
4.3 局部消融治疗 |
4.3.1 常见消融手段包括: |
(1)RFA: |
(2)MWA: |
(3)PEI: |
4.3.2 基本技术要求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
4.3.3 对于直径≤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
4.3.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
4.4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
4.4.1 TACE的基本原则: |
4.4.2 TACE的适应证: |
4.4.3 TACE禁忌证: |
4.4.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53](证据等级3): |
4.4.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4.4.6 TACE治疗的疗效评价: |
4.4.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47]: |
4.4.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
4.4.9 TACE治疗注意点: |
4.5 放射治疗 |
4.5.1 外放射治疗 |
(1)外放射治疗适应证: |
(2)外放射治疗禁忌证: |
(3)外放射治疗实施原则与要点: |
(4)外放射治疗主要并发症: |
4.5.2 内放射治疗: |
4.6 系统治疗 |
4.6.1 一线治疗: |
(1)索拉非尼 |
(2)仑伐替尼 |
(3)系统化疗 |
4.6.2 二线治疗: |
(1)瑞戈非尼 |
(2)其他二线治疗方案 |
4.6.3 其他治疗: |
4.7 肝癌破裂治疗 |
附 录 |
附录1 证据等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 |
附录2 肝癌的新型标志物与分子分型介绍 |
附录3 原发性肝癌及相关病变的诊断名词(参照2019版WHO分类标准)[237] |
附录4 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报告模板 |
附录5 门静脉癌栓分型 |
附录6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进展 |
附录7 肝癌外放射治疗正常组织具体耐受剂量参考 |
附录8 正在进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关的研究 |
(1)已经完成的研究 |
(2)正在进行的Ⅲ期临床研究(截至2019年10月6日)见表4 |
附录9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编写专家委员会 |
(10)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筛查和诊断 |
2.1 肝癌高危人群的监测筛查 |
2.2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 |
2.2.1 US |
2.2.2 X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
2.2.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 |
2.2.4 核医学影像学检查 |
2.2.5 穿刺活检 |
2.3 肝癌的血液学分子标记物 |
2.4 肝癌的病理学诊断 |
2.4.1 肝癌标本处理和取材 |
2.4.2 病理学诊断要点 |
2.4.2. 1 大体标本描述[45] |
2.4.2.2显微镜下诊断 |
2.4.2. 3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 |
2.4.2. 4 分子检测 |
2.4.3 肝癌病理学诊断报告 |
3 分期 |
4 治疗 |
4.1 肝癌的外科治疗 |
4.1.1肝切除术的基本原则 |
4.1.2 术前病人的全身情况及肝脏储备功能评估 |
4.1.3 肝癌切除的适应证 |
4.1.4 肝癌根治性切除标准 |
4.1.5 手术切除技术 |
4.1.6 术前治疗 |
4.1.7 术后治疗(术后转移复发的防治) |
4.2 肝移植术 |
4.2.1 肝癌肝移植适应证 |
4.2.2 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
4.3 局部消融治疗 |
4.3.1 常见消融手段 |
4.3.1. 1 RFA |
4.3.1. 2 MWA |
4.3.1. 3 PEI |
4.3.2基本技术要求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
4.3.3 对于直径≤5 cm的肝癌治疗选择 |
4.3.4 肝癌消融治疗后的评估和随访 |
4.4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
4.4.1 TACE的基本原则 |
4.4.2 TACE的适应证 |
4.4.3 TACE禁忌证 |
4.4.4 TACE操作程序要点和分类[153](证据等级3) |
4.4.5 TACE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
4.4.6 TACE治疗的疗效评价 |
4.4.7 影响TACE远期疗效的主要因素[147] |
4.4.8 随访及TACE间隔期间治疗 |
4.5 放射治疗 |
4.5.1 外放射治疗 |
4.5.1. 1 外放射治疗适应证 |
4.5.1. 2 外放射治疗禁忌证 |
4.5.1. 3 外放射治疗实施原则与要点 |
4.5.1. 4 外放射治疗主要并发症 |
4.5.2 内放射治疗 |
4.6 系统治疗 |
4.6.1 一线治疗 |
4.6.1. 1 索拉非尼 |
4.6.1. 2 仑伐替尼 |
4.6.1. 3 系统化疗 |
4.6.2 二线治疗 |
4.6.2. 1 瑞戈非尼 |
4.6.2. 2 其他二线治疗方案 |
4.6.3 其他治疗 |
4.6.3. 1 中医中药治疗 |
4.6.3. 2 抗病毒治疗及其他保肝治疗 |
4.6.3. 3 对症支持治疗 |
4.6.3. 4 系统治疗的疗效评价 |
4.7 肝癌破裂治疗 |
附录1证据等级(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 |
附录2肝癌的新型标记物与分子分型介绍 |
附录3原发性肝癌及相关病变的诊断名词(参照2019版WHO分类标准)[237] |
附录4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报告模板 |
附录5门静脉癌栓分型 |
附录6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进展 |
附录7肝癌外放射治疗正常组织具体耐受剂量参考 |
附录8正在进行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有关的研究 |
(1)已经完成的研究 |
(2)正在进行的Ⅲ期临床研究(截至2019-10-06)见表4 |
附录9《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编写专家委员会 |
四、原发性肝癌引起转移性右心房巨大癌栓一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传染病信息, 2020(06)
- [2]循环肿瘤细胞及循环肿瘤DNA对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效的评估价值[D]. 沈健. 苏州大学, 2020(06)
- [3]肾癌合并癌栓测序及SETD2对肾癌耐药影响研究[D]. 蔡文.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0(02)
- [5]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Department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肝癌电子杂志, 2020(01)
- [6]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Experts Committee f Practice uidelines for iagnosis and reatment of rimary hepatic arcinoma(v.2019);. 中国临床医学, 2020(01)
- [7]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DepartmentofMedicalAdministration,NationalHealthandHealthCommissionof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0(02)
- [8]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al Health Commiss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02)
- [9]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0(01)
- [10]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J]. Bureau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Nationsl Health Commiaa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