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李晏军[1](2010)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文中提出杂交水稻作为一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在中国的研究与应用一直领先世界已近50年,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不仅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为解决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技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会深深打上时代的烙印。杂交水稻在中国的研究起步虽相对较晚,却在中国极端艰辛的环境中诞生,这与中国当时社会的技术需要的强大推动是密不可分的。纵观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一直未能彻底摆脱饥饿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末爆发的大饥荒,又一次夺走了中国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粮食安全直接威胁到中国的稳定与存亡,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致力于选育水稻良种、提高粮食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为理顺杂交水稻技术发展脉络,文章回顾了中国五十年代水稻杂交育种研究的概况,为杂交水稻研究的兴起做好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准备。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工作者,经过十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实现了三系配套,在全国科研大协作之下,中国科技工作者实现了在科学上的重大突破,获得了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创新,不断攻克了三系配套关、良种选育关和制种关,使三系杂交籼稻在全国迅速大面积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三系法育种研究还在上升阶段时,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又把目光投向了两系稻研究。水稻温光敏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和温光敏不育系的育成,让两系法育种从科学设想成为现实。两系法育种从国家“863”科研立项到研究成功,历时也是近十年,同样是众多科研单位科研协作的结果。两系法育种从育种技术思路上由繁到简,成本大大降低,从高产目标向高产、优质、多抗综合目标转变。与三系法育种相比,两系法育种具有了明显的优越性,中国的稻作技术与文化得到进一步提升。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的提出,不仅是杂交水稻技术内部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的稻作发展需要。超级稻育种的方法也将常规选育、三系、两系选育方法和分子生物技术方法等现代高新技术统一了起来,育种理念也从“高产优质多抗”向“绿色环保”理念转变。计划运作已历时15年,每个阶段的育种目标都如期实现。预期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超级稻育种研究必然以其杰出的成就,为解决新世纪中国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从三系到两系再到超级稻,中国杂交水稻研究节节推进,一直保持着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从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到优势利用技术的发展,杂交水稻学科逐步建立。杂交水稻技术范式是支起整个学科的灵魂,“袁隆平思路”成为杂交水稻技术范式公认的理论基础,众多的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方法是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的基本内容,其范式的形成是在科研实践中由外在信息不断作用于科研系统,通过系统内科研人员的吸收、交流、创造与传播逐步形成的。在杂交水稻科研系统内部,有了共同的理论、方法、价值标准、科研目标以及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学术权威等。与其他学科的形成一样,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同样也经历了朦胧意识期、自觉认识期、整体把握期和综合发展期四个阶段。杂交水稻学科在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从其理论构架、学术队伍、知识信息及学术资料等方面都已经进入综合发展。杂交水稻科研队伍的发展是杂交水稻学科发展的核心,其科研队伍已经形成一个多层次、多领域、上下承继、结构合理的学科团队,其科研机构从国家到地方、从专门到综合已经发展成熟并不断壮大,杂交水稻研究成为一个能出成果、多出成果和出好成果的研究领域,在科研激励方面,杂交水稻科研人取得的丰硕成果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誉,从社会地位、科研立项、科技奖励等方面都给予这个科研团队以最大的关注。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推广在世界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杂交水稻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程度并不很高,这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大环境密切相关。从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来看,前期推广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规模主要依靠的是国家行政手段实现的,国家粮食政策的宏观调控直接影响到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80年代初期,成果推广与技术创新是同步的,技术推广体系在推广中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时期的推广成绩显着,杂交水稻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农民种植杂交水稻增产增收;从90年代开始,杂交水稻的推广开始引进市场机制,产业化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转变,杂交水稻的推广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并趋于稳定;超级稻的推广模式已臻成熟,在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必将杂交水稻产业化推上一个崭新阶段。从整体上来看,杂交水稻的推广阶段经历了指令性计划发展阶段、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阶段、完全市场化产业模式发展阶段,产业化过程中主要存在科研与企业体系分离、市场经营无序、种子区域封锁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利用市场机制良性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的融合、打通产业化环节、加强整治市场、把好种子市场准入标准、宏观调控全局、改善供求平衡外,还需要面向“WTO”背景下的国际大环境,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将杂交水稻技术成果产业化融入国际化轨道,加速产业化发展。杂交水稻从1980年第一次与美国圆环种子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开始走出国门,到现今已有8个国家已经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有40多个国家引种、研究、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已经超300万公顷。中国作为杂交水稻的策源地,为国际培训了大量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策划召开了5届国际杂交水稻学术会议。亚洲是世界水稻的主产区,也是中国杂交水稻主要推广的区域,目前在亚洲的推广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已经大面积种植中国杂交水稻。非洲有着水稻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但其稻作水平却很低,大量的稻米需要进口。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在几内亚、马里、赞比亚、塞拉利昂、马达加斯加、利比亚、尼日利亚等国试种增产效果显着,各国政府均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应该存在较大的推广潜力。杂交水稻技术在全球的推广受到世界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这不仅有利于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也将为改善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为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但杂交水稻技术却已领跑世界近半个世纪,并还将继续领先世界。杂交水稻技术发明是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在中国诞生绝非偶然,从技术的发明到技术成果的推广都离不开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共同作用。由此,我们发展中国技术,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的技术国情,选择适应本国条件又能取得最大成效的技术,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用社会的发展来带动技术的发展,孕育出更多土生土长的像杂交水稻技术一样的原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实现中国科技振兴。袁隆平作为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享誉世界。他科学研究的风格带动了杂交水稻科研团队的一批人,成就了杂交水稻科学事业,成为了当今时代科学精神的主音。其科学风格的形成既有他对水稻特有的洞察力、自身个性等Taste"的直接作用,也是杂交水稻科研实践的直接塑造。其超强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研究方法、始终贯穿于其科学实践中的创新品质构成了袁隆平科学风格的主要内容。袁隆平的科研成果已经惠及全球,他的科学风格也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科技人。他学术上的贡献主要包括水稻杂种优势理论的建立、三系法配套理论及技术规范的构建,建立了杂交水稻“从三系、两系到一系”育种理论的战略构想,提出培育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一整套理论和技术路线并创新了核心种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研究袁隆平个人为国家创造的经济价值那是难以计算,获得的社会效益更是无法估量。文章采用有限的对照数据来论述基本问题。
程保山[2](2007)在《SSR标记在粳稻恢复基因Rf-1转育、F1纯度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粳稻品种中不含有效恢复基因。粳稻恢复系是通过籼粳交,从籼稻中导入恢复基因而育成的。恢复基因的鉴别必须通过田间测恢来完成。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选育粳稻恢复系,可以免去大量单株测交,提高恢复系的选育效率。本研究首先利用一套由六千辛A、六千辛B和8个同质恢六千辛R株系组成的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以及恢复基因供体77302-1和六千辛A/六千辛R的杂种F1为材料,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筛选可用于恢复基因Rf-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实用SSR标记,然后通过配制测交组合,计算实用标记扩增带型和田间测恢的符合率加以验证。再利用实用标记辅助选择将Rf-1基因导入常规品种宁粳1号转育正常胞质的粳稻恢复系。同时还利用68个SSR引物对杂交粳稻的纯度和粳稻常规品种的真实性鉴定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迄今已报道的12对与BT型粳稻恢复基因Rf-1连锁SSR引物中筛选到位于第10条染色体上的SSR引物RM5629,在六千辛A和六千辛B中均扩增出120bp的片段,在恢复基因供体77302-1和8个同质恢六千辛R中均扩增出110bp的片段,在六千辛A/六千辛R的杂种F1中扩增出110bp和120bp的互补片段,表明RM5629可作为Rf-1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实用SSR标记。2.利用SSR标记RM5629对9个细胞核类型的同质恢复系68个株系和8个非同质恢复系及紫尖武粳进行扩增,并考查了上述材料与5个不育系测交F1的田间自然结实率。结果:(1)6247R、武育粳3号R、六盐189R、六千辛R、157TR、4016R、4016LHR 7个细胞核类型的同质恢、紫尖武粳和8个生产上应用的非同质恢复系的RM5629扩增带型与田间测恢的恢复能力符合率达100%;17个3726R株系有16个株系的RM5629扩增带型与田间测恢的恢复能力符合,符合率为94.1%;同质恢复系秀水04R的RM5629扩增带型与田间测恢的恢复能力不相符。(2)在178个测交组合中选到7个综合性状表现比较突出的杂交组合:武3A/4016LHR-70、武3A/157TR-68、六千辛A/157TR-68、武羌A/C堡、武羌A/湘晴、武羌A/6427R-16、武羌A/R254。3.以太湖流域正在广泛应用的粳稻恢复系R254作为恢复基因供体,与生产上正在大面积推广的抗条纹叶枯病优良常规粳稻品种宁粳1号杂交并与宁粳1号回交。在89株BC1F1群体中利用引物RM5629检测出含恢复基因带型的39株。从中选择农艺性状与宁粳1号相似的11个单株分别与宁粳1号继续回交,已得到BC2F1种子用于进行下一步回交转育。4.利用RM5629对江苏省大面积种植的5个粳稻杂交组合进行纯度鉴定,不育系(保持系)均扩增出120bp的片段,恢复系均扩增出110bp的片段,杂种F1种均扩增出110bp和120bp两个互补片段,RM5629可以作为这5个杂交组合F1种子纯度鉴定的实用标记。但利用RM5629不能区分不同的组合。用另外的67对SSR引物对这5个组合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在67对引物中有14对SSR引物能在杂种F1表现为父母本互补带型,不同组合间多态性频率在8.8%-11.8%之间。引物RM224可以同时区分三个不同的组合,引物RM224在常优1号杂种F1中扩增出160bp和130bp的两条互补片段,在六优1号和3优18两个组合的杂种F1中均扩增出130bp和140bp的两条互补片段,在泗优422杂种F1中扩增出145bp和160bp的两条互补片段。5.利用上述68对SSR引物对35个粳稻常规品种进行扩增,结果有46对引物在35个品种间具有稳定多态性。有6个品种可用单一特异的SSR标记加以识别,其余29个品种则需要不同的SSR指纹组合才能识别。用12对核心引物构建的SSR指纹图谱能将35个粳稻品种逐一区别开来。35个粳稻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27~0.98。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82处,可将35个粳稻品种分为4类。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上反映了依据系谱分析的品种间亲缘关系。
张恺凯[3](2007)在《水稻新品种Ⅱ优718产品开发实施方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项目管理理论为基础,重点研究了在制定YH种业公司水稻新品种Ⅱ优718产品开发实施方案时应该考虑到的各个方面,并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制定YH种业公司水稻新品种产品开发项目实施方案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具体方案。YH种业公司水稻新品种产品开发项目是四川省科技厅立项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该项目将在两年内繁育水稻新品种Ⅱ优718亲本1万公斤,生产杂交种子300万公斤,种植水稻300万亩,建立杂交水稻新组合育繁一体化产业技术体系,为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以YH种业公司水稻新品种Ⅱ优718产品开发项目为背景,详细论述了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实际应用过程。文章开篇首先对YH种业公司水稻新品种产品开发项目概况作了简要介绍,在随后的章节中,通过分析项目面临的机遇和威胁以及项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得出项目的市场营销战略以及市场营销策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项目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生产管理方案,最后对项目作出了财务分析以及风险评估,并且提出了项目风险管理方案。在方案规划过程中,笔者将项目管理中的SWOT分析、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等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类似企业制定合理方案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金伟栋[4](2006)在《太湖流域粳稻杂种优势及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杂交粳稻经过30多年的研究,在杂种优势、品质、抗性等方面已经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杂交粳稻通过审定的组合达100多个。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杂交粳稻的种植面积仍不到25万hm2,仅占粳稻面积的3%。与杂交籼稻相比,杂交粳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是近期内最有可能取得跨越式发展,成为对粮食总产贡献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也是着名的“鱼米之乡”,水稻单产居全国前列。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杂交粳稻以来,该地区已经成为杂交粳稻育种和生产应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为了进一步发展该地区的杂交粳稻,本论文从太湖流域粳稻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粳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不同生态型粳稻种子贮藏蛋白多态性3个不同角度的研究,以期为该地区杂交粳稻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利用太湖流域育成的7个BT型晚粳不育系和该地区常用的7个粳稻恢复系按NCⅡ遗传设计配制49个杂交组合,研究10个重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亲本的配合力。结果表明:(1)10个性状的优势有正有负,其中每穗总粒数的优势最为明显,竞争优势(纯系、杂粳)和高亲优势平均值分别为52.0%、22.6%和8.6%;单株产量性状的高亲优势最大,平均值为9.5%,变幅为-38.0%~43.9%,但与纯系和杂粳推广品种相比,竞争优势平均值仅为-7.0%和-10.0。单株有效穗的高亲优势和竞争优势最低。(2)在产量性状上配合力较优的不育系有852-77A、后36A和9522A,恢复系有3402、161-10、C166、C418,优良组合有9522A/161-10、9522A/C166、852-77A/3402。(3)单株有效穗、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性状杂种优势主要是非加性效应作用,而播抽历期、株高、穗长、粒长、粒宽、每穗总粒数、千粒重等7个性状主要是由加性效应引起的;在加性效应为主的7个性状中千粒重性状不育系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要大于恢复系,而其它6个性状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方差要大于不育系。表明该地区杂交粳稻产量的高亲优势明显,但产量优势主要依靠亲本的特殊配合力。而其它农艺性状的优势主要来自于恢复系的一般配合力。因此,整体提高太湖流域杂交粳稻亲本一般配合力水平、特别是改良恢复系是该地区杂交粳稻选育下一步的重点。2.利用表型性状和SSR标记对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19个表型性状对823个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颖壳色、稃尖色、芒和粒型等4个形态性状分别有17、12、5和4种变异类型,其中颖壳色和稃尖色的变异较大。其它15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值为4.6%~33.7%,其中单株产量、每穗实粒数和每穗总粒数变异较大,粒长和千粒重变异较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值变化范围为0.757~1.930,平均为1.559。多样性指数值位于前列的是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和每穗总粒数,粒型的多样性指数值最小。主成分分析表明,株高、单株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着粒密度、千粒重、单株产量和穗颈长等8个性状是解释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多样性的重要性状。相关性分析显示,一个性状能够解释另一性状49%以上变异的成对性状为单株有效穗和单株产量、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和着粒密度,每穗实粒数和着粒密度。将总体资源按生育期分为:中粳亚群、早熟晚粳亚群和中、晚熟晚粳3个亚群,以性状的极差符合率、变异系数、表型方差和多样性指数为参数比较3个亚群的多样性,中、晚熟晚粳亚群的颖壳色与稃尖色表型最丰富,并且8个数量性状的表型方差、9个性状的变异系数、18个性状平均的H′值与中粳亚群和早熟晚粳亚群相比均最大,表明中、晚熟晚粳亚群的遗传多样性大于其它两个亚群。反之说明群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冗余,宜缩小群体规模,便于进一步研究。(2)以表型性状为依据,利用均值差异率(MD%)、极差符合率(CR%)、方差差异率(VD%)、变异系数变化率(VR%)、表型保留率(PR%)和多样性指数率(H′%)6个评价参数,通过对2种遗传距离(欧氏遗传距离、马氏遗传距离)、6种聚类法(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重心法、类平均法、离差平方和)、3种核心种质抽样法(多次聚类随机法、多次聚类优先法和多次聚类偏离度法)和不同抽样比例(10~50%)的组合策略的比较研究,明确采用欧氏距离、类平均法聚类、优先取样法和10~20%为构建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核心种质的最佳策略,并以此策略构建的Core215-15群体为基础,形态性状遗失基因型为补充,构建了以129份资源材料组成的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数量占总资源的15.7%。与初始群体相比,核心种质数量性状的均值差异率为0、极差符合率和方差差异率均为100%、变异系数变化率为123.4%、形态性状表型保留率为100%、多样性指数率为106.91%。表明构建的核心种质在保持初始群体性状平均数和方差不变的前提下,既保留了极端材料,同时又增加了表型性状的异质性和分布均度。(3)利用60对SSR引物对129个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核心种质进行了DNA分子水平的多态性分析,进一步研究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结果53个SSR位点共得到216个等位变异,多态性位点检出率为88.3%,每个多态性位点等位变异数的变化范围为2~7个,平均4.08个,PIC值的变幅为0.031(RM125)~0.773(RM349),平均0.413。71.7%的SSR位点具有3个以上等位变异,47.7%的等位变异的分布频率小于0.1,表明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不仅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同时保留了大量的稀有等位变异。比较染色体间等位变异和位点PIC值的平均数,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在第5和第11染色体上的变异较其它染色体丰富。以群体多态性位点数、等位变异总数、平均PIC值、Nei基因多样性指数、品种间遗传距离和相似系数为比较参数,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江浙现代育成品种。基于品种相似系数的UPGMA聚类分析比较好的反映了类型间以及类型内各品种的遗传相似程度和亲缘关系。在相似系数0.63处,可以明确将地方品种和江浙现代育成品种区分,表明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和江浙育成品种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研究还表明,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中的同名品种基因型并不相同,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3.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115个不同生态型粳稻品种间种子贮藏蛋白多态性。结果如下:(1)根据65×103 Da带的有无,70×103 Da、60×103 Da、57×103 Da、37×103 Da~39×103 Da(谷蛋白α亚基)、22×103 Da~23×103 Da(谷蛋白β亚基)、13×103 Da(醇溶蛋白)、10×103 Da(清蛋白)带染色的深浅,35×103 Da(a-4)带迁移的速率,及57×103 Da位置带的数量4种蛋白谱带变异,共鉴别出19种品种蛋白图谱类型。(2)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60×103 Da带的深浅变化代表品种直链淀粉的高低,37×103 Da~39×103 Da、22×103 Da~23×103 Da、13×103 Da带的同步的深浅表示品种蛋白含量的高低。此结果可以用于杂交粳稻低直链淀粉和高蛋白含量亲本的早代选择。(3)品种间蛋白谱带相似系数范围在0.75~1.00之间,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894处,明显地可以将供试品种分为3组:第1组高直链淀粉含量品种8个;第2组高贮藏蛋白含量的品种15个;其它92个品种为第3组,占供试材料的80%。除了高直链淀粉含量组与中熟中粳生态型有关联外,生态型与贮藏蛋白多态性间没有明确的关联。表明不同生态型粳稻品种间蛋白水平差异较小,利用种子贮藏蛋白作为鉴定杂交粳稻纯度的标记难度较大。
黄钢[5](2006)在《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提出的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源于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度思考。中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着许多突出的矛盾,不断涌现的新品种、新技术与缓慢的粮食产量增长,先进的科技成果与落后的技术转化,强大的技术创新源与弱小的企业技术创新,开放的农业市场与没有硝烟的基因战争,这些都是制约中国农业技术创新的瓶颈。从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布局的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的成功经验,遵循农业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发挥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实施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府民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这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本研究的目的。本文按照“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证分析→完善理论”的研究范式,针对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矛盾提出了上述问题,构建了“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提升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路径”为核心主题的研究假设树,以684家农业企业和大量统计资料为基础,围绕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开展了实证研究。基于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是本文立论的基础。技术创新对社会和企业既有正向作用也有负向作用。面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组合,政府和企业的选择有所不同。被企业选中并最终获得商业化成功的技术创新仅仅是对人类社会有益的技术创新组合中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技术创新仍需要大学、科研机构或政府出资的科技项目来完成。科技价值链(STVC)是指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中,由一系列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的创新主体链接起来的、使科技开发价值不断增值的创新链条集合体。这一创新链条集合体是一个复杂网络系统,包括创新来源(S)、原创构想(O)、技术设计(D)、实验原型(E)、技术孵化(I)、技术商品(C)、标准产品(P)和市场开发(M)等8类功能节点,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投资机构、政府、中介机构、推广机构等多元化创新主体是科技价值链系统中的组织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创新功能。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最大特点,就是把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开发的全过程视为多元化创新主体以企业为核心、以利益为纽带链接而成的链条集合体,通过企业科技价值链上中下游所有组织成员的紧密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沿着企业科技价值链网络系统迅速而高效地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达到所有组织成员运作效率最优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内部驱动因素主要源于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实现资源互补共享、加强协同创新效应和降低创新风险成本等需要。而外部驱动因素则主要源于新技术革命的推动、市场全球化的拉动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和三环模式构成了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的阶段发育理论认为:技术是生命有机体;从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有序地经过技术孕育期、婴儿期和成长期,最后进入成熟期和衰老期;技术生命有机体有其阶段发育规律,遵循人工遗传进化规则;影响技术创新的多层次多要素构成了技术生命有机体发育成长的技术生态环境。在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创新三环模式。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生命有机体在其发育成长的三个阶段形成了由相关功能节点链接而成的三个关键创新环,即研发创新环、孵化创新环和市场创新环。三环模式中三个关键创新环的上半圆链接起来,构成了从O→D→E→I→C→P→M的技术创新价值链。三环模式中的三个关键创新环的下半圆链接起来,构成了从M→C→E→S→O的技术创新信息链。三环模式中关键创新环不断进行着非线性多重循环创新。多重循环创新由创新微循环、创新小循环和创新大循环构成。非线性多重循环创新观点是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非线性、动态性和系统性的客观描述。企业STVC有单链式、双链式、多链式等三种运行方式及多种变化类型。在企业STVC双链式三环模式中,有并列、整合、分岔等链接模型。多链式三环模型有核心技术基因分化、远缘杂交基因聚合和多链式多基因融合等链接模型。与企业STVC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企业STVC的生态系统。从企业STVC生态系统的视角看,任何企业STVC在其生态系统中总是具有相应的生态位,企业STVC对多种环境因子的适应性构成了其多维超几何空间,企业STVC存在着生态位竞争、生态位分异及生态位重叠等现象。影响企业STVC发育成长的内外因素综合作用决定了企业STVC的生态位。在企业STVC技术创新的三环模式中,各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按照一定的规则有序进行,链接组合和方式不同,链接效果也不同。企业STVC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表现出定向有序性、无限多样性、互利共生性和价值递增性等特性。在企业STVC三环模式中,功能节点之间的链接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按链接功能可分为顺序链接单元、平行链接单元、信息链接单元、错误链接单元及活性链接结点等不同类型。在不同链接单元中,按其链接强度,又可分为一体型、协同型和松散型三种链接类型。本文将三环模式中可能产生的64种链接单元汇总构建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企业STVC链接矩阵中的“两线四区”布局,即顺序链接增值线、平行链接增值线、错误链接三角区、危险链接三角区、信息反馈链接三角区和信息流动区,为企业STVC创新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企业STVC的主要链接模式有4种,即单环式链接模式(SCL)、双环式链接模式(DCL)、三环式链接模式(THCL)和网环式链接模式(NCL),这4种模式各有3种子模式。这12种链接子模式,在链接结构、关键创新环构成、创新功能、创新成果及网络组织类型等多方面均有区别。有多种决策要素影响企业STVC技术创新链接子模式的选择。企业科技价值链的演变趋势是沿着从单环式链接→双环式链接→三环式链接→网环式链接的路径进化。在对684家农业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关键点链接管理在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核心作用,并归纳出农业企业STVC的四大关键点链接管理:即保护知识产权、确定企业STVC生态位、强化企业内部STVC网络和外部STVC关键链接。实证研究表明,发达国家种子跨国公司具有完整、强大的ESTVC网络系统,已成为全球经营类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中国种子企业尚未形成较完整的ESTVC,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中国农业科技企业往往具有较强的研发和孵化创新能力,但在市场创新方面严重不足。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场创新能力较强,但在研发和孵化方面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技术创新供需错位、多元化创新主体协同度差等问题突出,根源在于体制性障碍。因而,实施ESTVC创新管理创新战略是提升中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企业技术创新面临的突出矛盾,以农业企业为实证研究对象,围绕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开展了系统研究,在企业创新管理方面做出了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创新。主要创新点如下:(1)研究提出了科技价值链的原创性概念:在阐释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价值链(STVC)这一原创性概念。以农业技术创新为切入点,论证了技术创新主体多元化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剖析了由多元化创新主体链接而成的科技价值链创新链条集合体的结构、分类、功能节点和数学模型等,并指出了促使企业科技价值链生成和发展的内外部驱动因素,阐明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重要意义。(2)构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提出了技术创新的阶段发育理论和三环模式,将技术创新源到技术市场化的全过程描述为有序链接、循环互动的三个关键创新环链接而成的STVC创新链条集合体。三环模式吸纳了前人技术创新动力模式和决策模式的合理内核,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创新发育成长模式。将三环模式中可能产生的64种链接单元汇总构建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论述了企业STVC链接矩阵中的“两线四区”结构,为企业STVC创新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3)归纳出ESTVC创新管理主要链接模式:以国内外农业企业为主要实证研究对象,凝练出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的4种主要链接模式及12种链接子模式。指出了各主要链接模式的特点,揭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路径进化演变的趋势。(4)提练出ESTVC管理的关键点链接理论:在对684家农业企业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关键点链接管理在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核心作用,并归纳出农业企业STVC创新管理的四大关键点链接管理。
王胜军[6](2006)在《杂交灿稻亲本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文中提出本研究以生产上大面积利用的48个杂交籼稻骨干亲本及新育成的亲本为材料,采用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s)分子标记检测、系谱分析、表型性状聚类及杂种优势测定等方法对供试材料进行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探讨依据分子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genetic distance,GD)与F1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还利用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parentage,COP)对生产上大面积利用的100个杂交籼稻亲本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SSR分子标记将48个亲本材料划分为保持系群(maintainer line group,M-G)、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群(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line group,TGMS-G)、恢复系群(restorer line group,R-G)和9308 4个类群,其中保持系群又可分为协青早亚群(Xieqingzao subgroup,XQZ-SG)、珍汕97亚群(Zhenshan97 subgroup,ZS97-SG)及外缘亚群(Exotic subgroup,E-SG);恢复系群则分为明恢63亚群(Minghui63 subgroup,MH63-SG)、IR24亚群(IR24 subgroup,IR24-SG)及两系恢复系亚群(Two-line restorer line subgroup,TR-SG),分群结果基本符合系谱信息,根据分群结果并结合杂交水稻生产实践提出了8种杂种优势模式。72对SSR引物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33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13个,平均4.58个;引物的多态性信息量(polymorphism index content,PIC)范围为0.117~0.882,平均值为0.570,48个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enetic similarity,GS)范围在0.633~0.928,平均为0.740。 2、杂种优势测定结果表明,利用SSR分子标记划分的4个杂种优势群、6个亚群之间存在显着遗传差异并构成28种可能的杂种优势模式。研究了从4个杂种优势群中选出的14个代表亲本相互杂交组合F1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目前我国杂交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8个主要模式中明恢63亚群×保持系群模式、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群×两系恢复系亚群、两系恢复系亚群×保持系群模式仍然表现突出,而保持系群×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群有可能成为新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两系恢复系和其他类型亲本杂交均能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定向改良后可能会提高籼稻杂种优势利用水平。 3、根据SSR分子标记分析所划分的杂种优势群可能从整体水平上实现杂种优势的
柏益尧[7](2004)在《五律协同与仙林新市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是最主要的人类聚居地,承载着全球近半数的人口,同时也承载了绝大多数的人类政治、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和生产、流通、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创造并聚集着国家绝大多数的物质财富、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一定区域、国家、乃至全世界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经济中心。在中国当前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城市的重要作用和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主战场。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主要着眼于解决影响城市长远的城市定位、发展方向、空间布局等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影响的重大问题,具有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等特点。其重点在于分析探求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并与策略选择相结合,在战略目标的基础之上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发展时序。本文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城市发展历程和趋势的基础上,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运用五律协同的新理论,探讨五种规律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五律协同理论在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以南京市仙林新市区行政区划调整为核心,展开新市区产业、人口、土地和行政区划战略研究,为建设仙林生态新市区勾勒战略蓝图。综合上述内容,本战略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初步成果: 1、在充分分析国内外城市发展历程和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五律协同原理,论述了城市发展过程中五种规律的独立作用和协同作用,提出了城市发展是五律协同作用的结果、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和评价需要五律协同的论断;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五律协同的城市发展概念模型,并提出基于五律协同原理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步骤和战略评价方法、要求。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结合南京仙林新市区实际发展的需要,构建了全新的城市发展战略研究思路。2、南京仙林新市区未来的产业优势和前景显着,建议建立以高等教育和高
火花[8](1990)在《杂交水稻第一次民间专业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文中研究说明
顾敬德[9](1990)在《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文中认为 福建省尤溪县管前农技公司、调节剂厂、制种服务部联合举办的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研讨会于1989年12月17~20日在厦门召开。出席讨论会的有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代表561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22位,中级职称220位,还有新闻、科技记者32位。
涂琼理[10](1990)在《全国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全国种子总站与福建省种子协会批准,由福建省尤溪县管前农技公司、管前调节剂厂、管前制种服部联合举办的全国杂交水稻超高产新技术研讨会,于1989年12月18日至21日在厦门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种子工作者共五百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一些从事杂交水稻工作的专家、教授,报刊、电台、电视台的编辑、记者及有关方面的负责人共六十余人应邀出席。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杂交水稻顾问组组长陈洪新、着名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等就我国杂交水稻发展等问题作了学术报告。
二、全国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国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动态 |
(一) 关于杂交水稻技术分时段的发展研究的着述 |
(二) 关于杂交水稻育种理论与技术的专业着述 |
(三) 关于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的文献着述 |
(四) 关于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及其技术推广的文献着述 |
(五) 关于对袁隆平的研究 |
(六) 关于各类媒体的科技新闻报道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 |
(二) 历史逻辑法 |
(三) 统计分析法 |
(四) 实地调查访谈法 |
五、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进程 |
第一节 水稻杂种优势与雄性不育 |
1.1 杂种优势理论研究概况 |
1.2 水稻雄性不育性研究概况 |
第二节 三系配套技术 |
2.1 三系配套技术思路的确立 |
2.2 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性的选育 |
2.3 三系配套技术的完善与发展 |
第三节 两系配套技术 |
3.1 温光敏核不育研究概况 |
3.2 两系法制种程序及其优越性 |
第四节 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
4.1 超级杂交稻育种计划 |
4.2 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 |
4.3 超级稻选育概况 |
4.4 绿色超级稻——水稻育种新概念 |
第二章 中国杂交水稻学科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学科队伍的发展与科研激励 |
1.1 两院院十是学术团队的核心力量 |
1.2 从科研协作中成长起来的学术中坚 |
1.3 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的育种专家 |
1.4 快速成长的中青年学者 |
1.5 科研激励 |
第二节 学术研究机构的发展 |
2.1 从课题组到协作组 |
2.2 从省级研究机构到国家研究中心 |
2.3 分中心机构的建立 |
2.4 其他科研机构概况 |
第三节 杂交水稻学科知识的演化 |
3.1 第一阶段:朦胧意识期 |
3.2 第二阶段:自觉认识期 |
3.3 第三阶段:整体把握期 |
3.4 第四阶段:综合发展期 |
第三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推广及其产业化 |
第一节 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历程 |
1.1 在试验、示范中积累经验 |
1.2 在徘徊调整中稳妥发展 |
1.3 在体系完善中全面推广 |
1.4 在模式转变中稳定发展 |
1.5 超级稻推广 |
第二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进程 |
2.1 指令性计划发展时期 |
2.2 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时期 |
2.3 市场化产业模式全面发展时期 |
2.4 杂交种子繁制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杂交水稻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3.1 解决科研与市场分离状况,推动科研与企业体系融合 |
3.2 解决经营无序状态,保证杂交种子质量 |
3.3 打破种子区域封锁,宏观调控供求失衡 |
3.4 发挥技术领先优势,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
第四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外的推广 |
第一节 技术交流与技术培训 |
1.1 与国际水稻所(IRRI)的合作研究与启示 |
1.2 杂交水稻国际学术会议 |
1.3 国际培训概况 |
第二节 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 |
2.1 对美国的技术转让与合作 |
2.2 与印度的技术合作开发 |
2.3 与印度尼西亚的技术合作开发 |
2.4 与马来西亚等国的技术初步合作 |
第三节 技术贸易与边境贸易 |
3.1 对越南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3.2 对菲律宾的技术贸易及其技术推广 |
第四节 经济援助与技术支持 |
4.1 对巴基斯坦的技术支持 |
4.2 对缅甸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3 对孟加拉的技术支持与援助 |
4.4 对非洲大陆的技术援助 |
第五章 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明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政治与经济需要的动因分析 |
1.1 政治需要的推动 |
1.2 经济需要的推动 |
第二节 文化动因与饥饿启迪 |
2.1 悠久的稻作历史 |
2.2 传统文化的动因 |
2.3 饥饿的启迪 |
第三节 制度创新的动因分析 |
3.1 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
3.2 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激励 |
3.3 科研大协作的制度创新 |
第四节 技术发明的内在动因 |
4.1 无性杂交的尝试 |
4.2 “人工去雄”方法的瓶颈 |
4.3 品种间杂交育种的困惑 |
4.4 远缘杂交方面的探索 |
第六章 “杂交水稻之父”的主要贡献 |
第一节 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1 对自然的感悟力是袁隆平科学风格形成的基础 |
1.2 个性心理是成就袁隆平科学风格的重要因素 |
1.3 杂交水稻技术范式直接塑造了袁隆平的科学风格 |
1.4 创新意识是袁隆平科研创新的逻辑起点 |
1.5 科研实践是袁隆平科学风格的外在表现 |
第二节 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
2.1 三系配套理论及其技术规范的构建 |
2.2 完整地提出了“袁隆平思路” |
2.3 构建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路线 |
2.4 创立了超级杂交稻育种理论 |
第三节 在科研方法上的主要贡献 |
3.1 在科研实践中强化了观察和实验作用 |
3.2 在技术创新中对逐步逼近法的运用 |
3.3 在技术思路上的突破与类比联想法的妙用 |
3.4 在科研实践中重视对直觉和灵感的把握 |
第四节 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4.1 巨大的经济效益 |
4.2 显着的社会效益 |
参考文献 |
(一) 专着类 |
(二) 论文类 |
(三) 学位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立项 |
致谢 |
(2)SSR标记在粳稻恢复基因Rf-1转育、F1纯度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杂交粳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 杂交粳稻育种的研究概况 |
2 我国杂交粳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 我国杂交粳稻的发展对策 |
第二节 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研究进展 |
1 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机理 |
2 水稻核质互作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机理 |
第三节 分子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
1 SSR标记的优点及其在水稻中的应用 |
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BT型粳稻恢复基因实用SSR标记筛选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RM5629标记基因型与粳稻恢复系恢复力的符合率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记RM5629对测交亲本的扩增带型 |
2.2 测交父本RM5629标记基因型与田间测恢结果的符合率 |
2.3 7个表现突出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和碾磨品质性状 |
3 讨论 |
3.1 利用RM5629进行恢复基因分子鉴定的可靠性 |
3.2 同一测交父本与不同不育系杂种F_1结实率与不育系细胞核背景有关 |
3.3 同质恢转育中出现的恢复基因"丢失"现象 |
第四章 应用RM5629辅助选择转育粳稻新恢复系和鉴定杂交种纯度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RM5629在宁粳1号和R254之间及回交群体中的多态性分析 |
2.2 应用RM5629可鉴定5个粳稻杂种F_1中混杂的亲本种子 |
3 讨论 |
3.1 SSR标记在粳稻新恢复系辅助选择育种中应用的前景 |
3.2 应用RM5629对杂交粳稻组合进行纯度鉴定 |
第五章 5个粳稻杂交组合和亲本SSR多态性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86优8号及其亲本的SSR引物筛选结果 |
2.2 常优1号及其亲本的SSR引物筛选结果 |
2.3 六优1号及其亲本的SSR引物筛选结果 |
2.4 泗优422及其亲本的SSR引物筛选结果 |
2.5 3优18及其亲本的SSR引物筛选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35个粳稻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及遗传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68对SSR引物在35个粳稻品种间的多态性 |
2.2 由12对核心引物构建的35个粳稻品种SSR指纹图谱 |
2.3 35个粳稻品种的遗传相似性分析 |
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3)水稻新品种Ⅱ优718产品开发实施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1 项目概况 |
1.2 项目产品概述 |
1.2.1 产品简述 |
1.2.2 产品技术创新点 |
1.2.3 产品的技术创新程度 |
1.2.4 产品技术的新颖性 |
1.2.5 产品技术的独创性 |
1.2.6 产品技术领先程度 |
1.2.7 品种的知识产权 |
1.2.8 产品市场前景预测 |
1.3 项目发起公司概况 |
1.3.1 人员构成及组织结构 |
1.3.2 业务范围及主要产品 |
1.4 项目背景行业概述 |
1.4.1 种子行业特征 |
1.4.2 种子行业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范围 |
第二部分 项目市场需求与环境分析 |
2.1 市场需求分析 |
2.2 市场环境分析 |
2.2.1 项目外部分析 |
2.2.2 项目内部分析 |
2.2.3 项目SWOT分析 |
第三部分 项目市场营销战略与策略分析 |
3.1 项目市场营销战略 |
3.1.1 市场细分 |
3.1.2 选择目标市场 |
3.1.3 市场定位 |
3.2 项目市场营销策略 |
3.2.1 公关策略 |
3.2.2 产品策略 |
3.2.3 促销策略 |
第四部分 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
4.1 组织机构设置 |
4.1.1 部门设置 |
4.2.2 职能描述 |
4.2 人力资源策略 |
4.3 薪酬体系 |
4.4 组织管理方式 |
第五部分 生产方案 |
5.1 生产规模 |
5.2 运作方案 |
5.2.1 实施方案 |
5.2.2 保障措施 |
5.3 物资采购管理 |
5.3.1 实施内容 |
5.3.2 保障措施 |
5.4 质量管理 |
5.4.1 质量管理流程 |
5.4.2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 |
5.4.3 质量控制关键点 |
5.4.4 严格种子质量管理和质量责任追究 |
第六部分 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体系 |
6.1 项目进度计划 |
6.1.1 范围定义 |
6.1.2 项目阶段划分 |
6.1.3 计划框架 |
6.2 项目控制体系 |
6.2.1 完善项目控制环境 |
6.2.2 明确项目控制流程 |
6.2.3 设立关键控制点 |
6.2.4 建立统一信息系统 |
6.2.5 加强项目内部监督 |
第七部分 财务预测与分析评价 |
7.1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
7.1.1 投资估算 |
7.1.2 融资方案 |
7.2 效益估算 |
7.2.1 产品单位售价预测 |
7.2.2 盈利预测 |
7.2.3 经济效益分析 |
7.3 现金流量测算及盈亏平衡分析 |
7.3.1 现金流量测算 |
7.3.2 项目财务指标的计算 |
7.3.3 盈亏平衡分析 |
7.4 敏感性分析 |
7.5 项目财务评价 |
第八部分 项目风险识别与对策 |
8.1 项目风险识别 |
8.1.1 不确定性与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 |
8.1.2 不确定与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 |
8.1.3 风险识别 |
8.2 项目风险对策 |
8.2.1 经营财务风险对策 |
8.2.2 资金风险对策 |
8.2.3 人事风险(项目经理风险) |
第九部分 结束语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 |
9.3 后记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太湖流域粳稻杂种优势及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语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杂交粳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
1 杂交粳稻的发展回顾 |
2 杂交粳稻的选育理论 |
3 杂交粳稻选育的实践 |
4 杂交粳稻存在的问题 |
5 杂交粳稻的发展对策 |
6 展望 |
第二节 水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基本方法 |
2 核心种质的研究进展 |
3 我国水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4 太湖流域水稻地方品种资源概述 |
第三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太湖流域晚熟粳稻杂种优势及其亲本配合力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49个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
2.2 35个杂交组合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 |
2.3 配合力分析 |
2.4 主要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 |
3 讨论 |
第三章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田间种植与性状考察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19个性状表现和多样性分析 |
2.2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3个亚群间表型多样性比较 |
2.3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的主成分分析 |
2.4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数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核心种质构建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与数据 |
1.2 构建策略 |
1.3 评价参数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核心种质构建策略比较 |
2.2 核心种质取样比例的确定 |
2.3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资源核心种质的建立 |
3 讨论 |
第五章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SSR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的SSR多态性分析 |
2.2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SSR等位片段分析 |
2.3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遗传距离和同名异物现象 |
2.4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聚类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不同生态型粳稻品种种子贮藏蛋白遗传多样性 |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种子贮藏蛋白的提取 |
1.3 SDS-PAGE |
1.4 蛋白质分子量标记 |
1.5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3种不同提取液提取的种子贮藏蛋白效果比较 |
2.2 不同浓度分离胶分离种子贮藏蛋白的效果比较 |
2.3 粳稻品种种子贮藏蛋白谱带变异 |
2.4 粳稻品种种子贮藏蛋白多态性 |
2.5 聚类分析 |
2.6 杂交粳稻三系及组合种子贮藏蛋白标记 |
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1 全文结论 |
2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 杂种优势及其计算公式 |
二 pxq交配设计配合力分析线性数学模型 |
三 水稻种子贮藏蛋白SDS-PAGE实验程序及相关试剂 |
四 SSR实验程序及相关试剂 |
五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SSR基础数据 |
六 太湖流域粳稻地方品种核心种质品种间遗传距离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5)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发展农业企业的重要性 |
1.1.1.1 推进农业现代化 |
1.1.1.2 提升农业竞争力 |
1.1.1.3 延伸农业产业链 |
1.1.1.4 促进可持续发展 |
1.1.2 研究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紧迫性 |
1.1.2.1 缓慢的粮食产量增长 |
1.1.2.2 落后的技术转化效率 |
1.1.2.3 弱小的企业技术创新 |
1.1.2.4 没有硝烟的基因战争 |
1.2 研究问题 |
1.2.1 路径选择 |
1.2.1.1 部分农业科研院所转制成企业 |
1.2.1.2 将企业培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
1.2.1.3 实施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从价值链到科技价值链 |
1.3.2 从技术创新到系统创新 |
1.3.3 从机械组织到网络组织 |
1.4 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4.3.1 企业科技价值链的概念与内涵 |
1.4.3.2 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 |
1.4.3.3 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实证研究 |
1.4.4 研究对象 |
1.4.5 研究假设 |
1.4.6 研究方法 |
2 基于创新主体多元论的科技价值链 |
2.1 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 |
2.1.1 技术与技术创新 |
2.1.2 技术创新的特性 |
2.1.2.1 营利性 |
2.1.2.2 系统性 |
2.1.2.3 非线性 |
2.1.2.4 动态性 |
2.1.2.5 外部性 |
2.1.2.6 风险性 |
2.1.3 技术创新的选择 |
2.1.3.1 技术创新不同组合 |
2.1.3.2 企业与政府的选择 |
2.1.3.3 创新选择的成功率 |
2.1.3.4 创新主体的多元化 |
2.1.4 企业技术创新趋势 |
2.1.4.1 研发全球化 |
2.1.4.2 管理全球化 |
2.1.4.3 创新网络化 |
2.2 科技价值链 |
2.2.1 科技价值链的概念 |
2.2.2 种子企业STVC结构 |
2.2.3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2.3 ESTVC的内部驱动因素 |
2.3.1 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
2.3.2 实现资源互补共享 |
2.3.3 创造协同创新效应 |
2.3.4 降低创新风险成本 |
2.4 ESTVC的外部驱动因素 |
2.4.1 新技术革命的推动 |
2.4.2 市场全球化的拉动 |
2.4.3 技术与市场的互动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ESTVC的技术创新阶段发育理论 |
3.1 技术创新模式 |
3.1.1 动力模式 |
3.1.1.1 技术推动模式 |
3.1.1.2 需求拉动模式 |
3.1.1.3 推拉双动模式 |
3.1.1.4 链环回路模式 |
3.1.1.5 系统创新模式 |
3.1.2 决策模式 |
3.1.2.1 门径管理模式 |
3.1.2.2 流程决策模式 |
3.1.2.3 并行工程模式 |
3.1.2.4 活动阶段模式 |
3.1.2.5 循环整合模式 |
3.2 技术创新阶段发育 |
3.2.1 技术生命周期 |
3.2.2 阶段发育理论 |
3.2.3 阶段划分比较 |
3.3 研发创新阶段 |
3.3.1 创新来源 |
3.3.2 原创构想 |
3.3.3 技术设计 |
3.3.4 实验原型 |
3.3.5 创新组织 |
3.4 孵化创新阶段 |
3.4.1 技术孵化 |
3.4.2 技术商品 |
3.4.3 创新组织 |
3.5 市场创新阶段 |
3.5.1 标准产品 |
3.5.2 市场开发 |
3.5.3 创新组织 |
3.6 技术扩散阶段 |
3.7 技术衰退阶段 |
3.8 本章小结 |
4 技术创新三环模式 |
4.1 单链式三环模式 |
4.1.1 研发创新环 |
4.1.2 孵化创新环 |
4.1.3 市场创新环 |
4.1.4 技术创新价值链 |
4.1.5 非线性多重循环 |
4.1.6 技术创新信息链 |
4.2 双链式三环模式 |
4.2.1 并列模型 |
4.2.2 整合模型 |
4.2.3 分岔模型 |
4.2.4 链接案例 |
4.2.4.1 研发整合型科企链接 |
4.2.4.2 链接对玉米所的影响 |
4.2.4.3 链接对吉农公司影响 |
4.3 多链式三环模式 |
4.3.1 核心技术基因分化模型 |
4.3.2 远缘杂交基因聚合模型 |
4.3.3 多链式多基因融合模型 |
4.3.4 多链式三环模式的案例 |
4.3.4.1 基因分化衍生系列产品 |
4.3.4.2 基因聚合培育核心能力 |
4.3.4.3 基因融合加强系统创新 |
4.4 ESTVC的生态分析 |
4.4.1 ESTVC生态系统 |
4.4.2 ESTVC的生态位 |
4.4.2.1 超几何空间 |
4.4.2.2 生态位竞争 |
4.4.2.3 生态位分异 |
4.4.2.4 生态位重叠 |
4.4.3 ESTVC的环境要素 |
4.5 中国种业上市公司ESTVC实证分析 |
4.5.1 品种研发起步晚 |
4.5.2 技术孵化能力弱 |
4.5.3 市场创新服务差 |
4.6 本章小结 |
5 ESTVC链接机制 |
5.1 链接单元结构 |
5.1.1 顺序链接单元 |
5.1.2 平行链接单元 |
5.1.3 信息链接单元 |
5.1.4 错误链接单元 |
5.1.5 链接强度类型 |
5.1.5.1 一体型链接类型 |
5.1.5.2 协同型链接类型 |
5.1.5.3 松散型链接类型 |
5.1.5.4 三种类型的比较 |
5.1.6 活性链接结点 |
5.1.7 ESTVC链接矩阵 |
5.2 ESTVC数学模型 |
5.2.1 价值概念 |
5.2.2 价值信号 |
5.2.2.1 节点模型 |
5.2.2.2 链接模型 |
5.2.3 ESTVC价值模型 |
5.2.3.1 企业价值模型 |
5.2.3.2 链接价值模型 |
5.3 ESTVC链接特性 |
5.3.1 定向有序性 |
5.3.2 无限多样性 |
5.3.3 互利共生性 |
5.3.4 价值递增性 |
5.4 本章小结 |
6 ESTVC链接模式 |
6.1 单环式链接模式 |
6.1.1 研发单环型 |
6.1.2 孵化单环型 |
6.1.3 市场单环型 |
6.2 双环式链接模式 |
6.2.1 研发孵化型 |
6.2.2 研发市场型 |
6.2.3 孵化市场型 |
6.2.4 双环式链接案例 |
6.2.4.1 “高校+政府+企业”模式 |
6.2.4.2 “高校+项目+企业”模式 |
6.2.4.3 “高校+基地+企业”模式 |
6.2.4.4 “高校+科技+企业”模式 |
6.3 三环式链接模式 |
6.3.1 自主研发型 |
6.3.2 研发整合型 |
6.3.3 二次创新型 |
6.4 网环式链接模式 |
6.4.1 技术创新集中型 |
6.4.2 研发创新集中型 |
6.4.3 核心研发集中型 |
6.4.4 网环式链接案例 |
6.4.4.1 生物技术领跑者——孟山都 |
6.4.4.2 全球种业领跑者——杜邦先锋 |
6.4.4.3 高科技种业典范——先正达 |
6.5 链接模式演化路径 |
6.6 种子企业ESTVC链接比较 |
6.6.1 国外跨国种子公司 |
6.6.2 国内大型种子公司 |
6.6.3 国内中小种子公司 |
6.6.4 企业链接模式比较 |
6.6.5 企业STVC能力比较 |
6.6.6 中国种业发展对策 |
6.6.6.1 实施企业STVC创新管理 |
6.6.6.2 构建现代种子管理体系 |
6.6.6.3 培育种子科技企业集群 |
6.7 本章小结 |
7 墓于ESTVC的知识产权管理 |
7.1 知识产权保护 |
7.1.1 保护的本质 |
7.1.2 保护的功能 |
7.1.2.1 排他性激励 |
7.1.2.2 创新内部化 |
7.1.2.3 减少外部性 |
7.2 对种子ESTVC的积极作用 |
7.2.1 构建新型投资体系 |
7.2.2 增强品种创新激励 |
7.2.3 推进企业科技转型 |
7.3 转型期主要问题 |
7.3.1 企业竞争能力不适应 |
7.3.2 院校创新能力不适应 |
7.3.3 企业创新能力不适应 |
7.4 UPOV公约对种子ESTVC的影响 |
7.4.1 强化种子源头创新保护 |
7.4.2 强化所有植物STVC竞争 |
7.4.3 强化种子企业STVC竞争 |
7.5 有序推进中国植物新品种保护 |
7.5.1 加强ESTVC的源头创新 |
7.5.2 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7.5.3 完善品种保护法制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8 中国农业科技企业STVC实证研究 |
8.1 发展现状 |
8.1.1 发展历程 |
8.1.2 企业概况 |
8.1.3 经营现状 |
8.1.4 技术创新 |
8.2 统计分析 |
8.2.1 相关分析 |
8.2.2 回归分析 |
8.3 ESTVC链接模式 |
8.3.1 自主研发型 |
8.3.2 孵化市场型 |
8.3.3 研发孵化型 |
8.3.4 研发单环型 |
8.3.5 创新联合体 |
8.4 ESTVC主要作用 |
8.4.1 成果转化功能 |
8.4.2 技术孵化功能 |
8.4.3 市场反馈功能 |
8.4.4 科研返哺功能 |
8.5 ESTVC面临挑战 |
8.5.1 经济全球化 |
8.5.2 农业市场化 |
8.5.3 技术商品化 |
8.6 ESTVC存在的问题 |
8.6.1 体制改革滞后 |
8.6.2 投入严重不足 |
8.6.3 成果偏离市场 |
8.6.4 企业地位边缘 |
8.6.5 总体实力不强 |
8.7 基于ESTVC的企业创新管理 |
8.7.1 确定企业STVC生态位 |
8.7.2 技术创新与企业相结合 |
8.7.3 发挥政府制度创新作用 |
8.7.4 ESTVC创新管理的重点 |
8.8 本章小结 |
9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STVC实证研究 |
9.1 发展概况 |
9.2 调研概况 |
9.2.1 龙头企业 |
9.2.2 上市公司 |
9.2.3 企业比较 |
9.3 统计分析 |
9.3.1 相关分析 |
9.3.2 回归分析 |
9.3.2.1 龙头企业 |
9.3.2.2 上市公司 |
9.3.3 因子分析 |
9.4 ESTVC分析 |
9.4.1 STVC创新能力普遍提高 |
9.4.2 STVC创新出现层次分化 |
9.4.3 创新成为第一增长要素 |
9.4.4 企业正向自主创新转型 |
9.5 ESTVC主要矛盾 |
9.5.1 技术创新供需错位 |
9.5.2 创新主体协同度差 |
9.5.3 交流平台有待建设 |
9.6 ESTVC创新管理发展思路 |
9.6.1 融入国家农业创新体系 |
9.6.2 纳入行业科技发展计划 |
9.6.3 创造良好外部政策环境 |
9.7 本章小结 |
10 结束语 |
10.1 主要结论 |
10.1.1 基于技术创新主体多元论的STVC |
10.1.2 基于ESTVC的企业创新管理理论 |
10.1.3 基于ESTVC创新管理的关键点链接 |
10.2 主要创新 |
10.2.1 研究提出了科技价值链的原创性概念 |
10.2.2 构建了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理论 |
10.2.3 归纳出ESTVC创新管理主要链接模式 |
10.2.4 提练出ESTVC管理的关键点链接理论 |
10.3 未来研究 |
10.3.1 完善理论体系 |
10.3.2 创新分析方法 |
10.3.3 拓展应用空间 |
附录 实证研究的农业企业名单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6)杂交灿稻亲本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研究进展 |
1 作物杂种优势的经典理论 |
2 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新见解 |
2.1 染色体组-胞质基因互作模式 |
2.2 基因网络系统与杂种优势 |
2.3 遗传平衡与杂种优势 |
2.4 活性基因效应与杂种优势 |
2.5 杂种自组织理论 |
2.6 遗传振动合成学说与杂种优势 |
2.7 杂种优势是双向基因重组方式下再选择的价值体现 |
2.8 作物层次优势利用构想 |
3 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 |
3.1 上位性效应与杂种优势 |
3.2 基因表达调控与杂种优势 |
3.3 QTL效应与杂种优势 |
3.4 DNA含量与杂种优势 |
3.5 单元型结构及等位基因表达的差异与杂种优势 |
第二节 作物杂种优势预测 |
1 利用地理差异来预测杂种优势 |
2 利用群体遗传学的方法预测杂种优势 |
2.1 利用配合力预测杂种优势 |
2.2 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 |
2.3 利用交叉线法预测杂种优势 |
3 利用计算机模拟预测杂种优势 |
4 利用生理生化的方法来预测杂种优势 |
4.1 利用酵母法预测杂种优势 |
4.2 利用线粒体、叶绿素和细胞匀浆互补预测杂种优势 |
4.3 利用同工酶和酶活性预测杂种优势 |
5 籼、粳分化程度与杂种优势 |
6 运用 DNA分子标记预测杂种优势 |
第三节 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 |
1 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和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 |
2 杂种优势群的构建方法 |
2.1 系谱分析法 |
2.2 数量遗传学方法 |
2.3 分子标记法 |
第四节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
1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 |
2 杂交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途径 |
2.1 株型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途径 |
2.2 生态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途径 |
2.3 生理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途径 |
2.4 亚种间杂种优势的利用与远缘杂交 |
2.5 生物技术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途径 |
第五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利用 SSR分子标记划分杂交籼稻杂种优势群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我国杂交籼稻亲本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四章 一种可能的籼稻杂种优势利用模式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五章 杂交籼稻亲本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六章 采用表型性状和分子标记聚类对杂交籼稻亲本分类的比较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七章 利用亲缘系数研究中国杂交籼稻亲本的遗传多样性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八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1 全文讨论 |
1.1 水稻杂种优势群划分及构建杂种优势模式的重要性 |
1.2 水稻杂种优势模式的特点 |
1.3 杂种优势群划分方法的比较 |
1.4 本研究的分类结果对杂交籼稻亲本改良的建议 |
1.5 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
2 全文结论 |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和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7)五律协同与仙林新市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的战略地位 |
1.1.1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
1.1.2 城市的战略地位 |
1.2 城市的发展趋势:生态城市 |
1.2.1 生态城市思想的萌芽 |
1.2.1.1 城市发展与环境问题 |
1.2.1.2 生态城市思想的萌芽 |
1.2.2 生态城市思想形成与生态城市运动 |
1.2.3 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 |
1.2.4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 |
1.3 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
1.3.1 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
1.3.2 近期城市发展战略研究 |
1.3.3 生态城市与城市发展战略 |
1.4 论文内容简介 |
第二章 五律协同原理与城市发展战略 |
2.1 五律协同原理 |
2.1.1 五类规律 |
2.1.2 利用规律 |
2.2 五律协同与城市发展战略 |
2.2.1 城市发展是五律协同作用的结果 |
2.2.2 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和评价需要五律协同 |
第三章 仙林新市区发展战略研究概述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内容和框架体系 |
3.3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仙林新市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4.1 仙林新市区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
4.1.1 南京产业发展状况 |
4.1.2 仙林新市区区位优势 |
4.1.3 仙林新市区教育产业发展前景研究 |
4.1.3.1 教育产业的特性 |
4.1.3.2 知识经济促进高等教育产业发展 |
4.1.3.3 教育产业大发展的外部因素已经成熟 |
4.1.3.4 南京地区高等教育产业基础雄厚、条件成熟 |
4.1.3.5 仙林新市区的高等教育产业前景明朗 |
4.1.4 仙林新市区高科技产业发展前景研究 |
4.1.4.1 高科技产业发展与高校、科研机构关系密切 |
4.1.4.2 我国的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
4.1.4.3 仙林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前景看好 |
4.2 仙林新市区产业发展战略对策 |
4.2.1 继续促进高等教育产业在仙林新市区的聚集 |
4.2.2 正确定位,走多元化产业体系发展道路 |
4.2.3 促进配套,使房地产业及商贸业与主导产业相互促进 |
4.2.4 适度控制地价,广泛吸引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校和高新技术公司 |
4.2.5 完善综合服务体系,为入驻单位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 |
4.2.6 关联发展,充分利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的已有基础 |
4.2.7 有机融合,实现高新技术区与大学城的密切互动 |
第五章 仙林新市区人口战略研究 |
5.1 人口战略影响因素分析与研究思路 |
5.1.1 影响新市区人口战略的主要因素 |
5.1.2 仙林新市区人口战略研究思路 |
5.2 人口规模前瞻 |
5.2.1 南京市人口规模前瞻分析 |
5.2.2 仙林新市区人口规模前瞻 |
5.3 仙林新市区未来人口结构特征及战略对策 |
5.3.1 南京市人口结构特征 |
5.3.2 仙林新市区人口战略对策 |
第六章 仙林新市区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
6.1 五律协同与土地利用战略 |
6.1.1 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战略的因素 |
6.1.2 城市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基本原则 |
6.1.3 仙林新市区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基本思路 |
6.2 未来国家的土地利用政策导向 |
6.2.1 我国土地利用政策 |
6.2.2 未来我国土地利用政策前瞻 |
6.3 生态城市“三地平衡”战略 |
6.3.1 三类用地 |
6.3.2 “三地平衡”与生态城市建设 |
6.4 仙林新市区土地规模及利用策略 |
6.4.1 未来仙林新市区的建设用地需求 |
6.4.2 生态用地比重和未来仙林新市区总体用地需求 |
6.4.3 仙林新市区土地开发时序及策略 |
第七章 仙林新市区区划战略研究 |
7.1 行政区划调整 |
7.1.1 行政区划调整与社会经济发展 |
7.1.2 仙林新市区行政区划现状及问题 |
7.1.3 仙林新市区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
7.2 生态功能区划与三地平衡战略构想 |
7.2.1 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 |
7.2.2 生态功能区划原则 |
7.2.3 生态功能区划战略构想 |
7.2.3.1 自然生态保育区 |
7.2.3.2 人文生态保育区 |
7.2.3.3 生态提升区 |
7.2.3.4 生态重建区 |
7.2.3.5 生态过渡区 |
7.2.4 三地动态平衡战略构想 |
7.3 城市总体空间布局战略构想 |
7.3.1 空间布局结构 |
7.3.2 公共活动中心体系 |
7.3.3 用地规划 |
第八章 背景研究 |
8.1 背景研究一:产业发展趋势研究 |
8.1.1 国际三次产业变迁 |
8.1.2 中国三次产业变迁 |
8.1.3 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 |
8.2 背景研究二:中国的人口总量及分布趋势研究 |
8.2.1 中国的人口总量 |
8.2.1.1 中国人口总量历史与现状 |
8.2.1.2 未来中国人口总量前瞻 |
8.2.2 未来中国人口结构与分布 |
8.2.2.1 未来中国人口城镇化 |
8.2.2.2 未来中国人口空间分布 |
8.2.2.3 未来中国人口的老龄化 |
8.2.2.4 未来中国人口素质 |
8.3 背景研究三:中国土地利用及粮食战略安全研究 |
8.3.1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状况 |
8.3.1.1 我国的耕地与粮食生产 |
8.3.1.2 我国的建设用地现状 |
8.3.2 我国未来耕地需求前瞻 |
8.3.2.1 影响我国未来耕地需求的主要因素 |
8.3.2.2 我国未来耕地需求 |
8.3.3 我国未来建设用地需求前瞻 |
8.3.4 结论——确保吃饭、继续发展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博士期间主要论文与成果 |
四、全国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发展研究(1964~2010)[D]. 李晏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10(06)
- [2]SSR标记在粳稻恢复基因Rf-1转育、F1纯度和品种鉴定中的应用[D]. 程保山. 南京农业大学, 2007(05)
- [3]水稻新品种Ⅱ优718产品开发实施方案[D]. 张恺凯. 四川大学, 2007(05)
- [4]太湖流域粳稻杂种优势及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 金伟栋.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6)
- [5]农业企业科技价值链创新管理研究[D]. 黄钢. 四川大学, 2006(07)
- [6]杂交灿稻亲本杂种优势群的划分及杂种优势模式的构建[D]. 王胜军.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7]五律协同与仙林新市区发展战略研究[D]. 柏益尧. 南京大学, 2004(11)
- [8]杂交水稻第一次民间专业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J]. 火花. 杂交水稻, 1990(02)
- [9]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J]. 顾敬德. 农业科技通讯, 1990(02)
- [10]全国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新技术研讨会在厦门召开[J]. 涂琼理. 江西农业科技, 19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