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纤浸水模拟试验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周峙[1](2021)在《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沿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日益增多。在安徽沿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一种灰白色裂隙性黏土(简称“裂土”)边坡经历多次降雨-蒸发循环后发生大量边坡失稳,给高速公路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区内裂土在温度和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循环变化下,土体高度非线性行为使其开裂行为变得十分复杂,裂隙的萌生、扩展不仅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而且引起边坡渗流场变化,导致边坡稳定性显着降低。因此,系统研究裂土在降雨-蒸发作用下的裂隙萌生演化机制,不仅可以丰富黏土裂隙扩展机理研究成果,还有助于揭示裂土边坡的破坏模式与灾变机理。论文开展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一)综合运用野外调查、文献调研、室内试验,探究了皖江地区裂土地质成因、矿物成分、微观结构、胀缩特征等工程物理力学特性,提出了皖江地区裂土的野外判别特征。研究发现,无为裂土试样中黏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达到69%,表现为显着膨胀;枞阳、巢湖、含山等地试样因冷干古气候特征致使长石、云母等硅酸盐矿物脱钾形成富集伊利石黏土矿物,含量占比分别达到43%-57%。研究区域裂土自由膨胀率范围为27.5%42.5%,塑限18.2%29.0%,标准吸湿含水率1.398%2.898%,天然状态下膨胀力为52.072.1k Pa,均反映区内膨胀性较弱,较高含水率状态的土体更易发生收缩变形,是皖江地区大量裂土边坡雨后经短暂蒸发后快速开裂的关键原因。(二)通过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试样微观结构定量分析,探究了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开裂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初期经历干湿循环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土体,使得颗粒间片状结构表面的负电位降低,土粒间的吸力占据优势,致使土颗粒得以相互靠近并絮凝成小单元团的絮凝状结构。经历淋滤作用与蒸发作用后的土体,易溶盐的流失与毛细压力的散失导致颗粒单元体间的胶结作用与毛细粘聚作用降低,结构出现松动。微裂隙含量骤增指示着宏观裂隙的发展,也是导致孔隙平均形状变化趋于复杂的主要原因。(三)基于干湿循环作用下三轴试验和微观结构定量研究,对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裂土微观参数与裂隙率、内摩擦角、粘聚力、弹性模量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和非线性回归模型。在统计损伤理论框架内,建立并推导干湿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基于Laplace分布的裂土应变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提出裂土微元强度服从Laplace分布的假定,同时考虑初始损伤门槛影响,引入双损伤变量探究了裂土干湿循环开裂和应力水平作用下宏-微观损伤机制。模型较好的模拟了裂土在干湿循环、围压共同作用下的全应力-应变曲线,干湿循环次数愈多,围压愈高,模型吻合程度越高。(四)基于裂土单向干燥试验,探究了裂隙萌生与演化规律。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框架内,提出了不同裂隙演化阶段的断裂适用准则,并求解了裂土体缩裂隙阶段应力场和位移场。基于COD断裂准则和粘断裂模型,在PFC5.0中编制FISH语言实现裂土裂隙扩展阶段的数值模拟,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现象较为一致。裂隙萌生极易在凹陷薄弱处出现,较高初始含水率试样裂隙数目显着比低含水率试样。实验条件下,开裂最初发生于容器壁和粘土之间的界面处仅是一种边界效应的体现,且边界约束效应的存在会显着影响裂隙的扩展。脱湿过程中,土体会产生较高的弹性收缩应变能,需要通过形成裂隙表面能消耗部分弹性应变能,残余的弹性应变能则以裂隙扩展形式吸收;试样在主裂隙网络形成后,随着时间的增长,仅主裂隙发生增宽加深,而次生裂隙在残余收缩阶段发生扩展的概率较小。(五)基于饱和-非饱和入渗理论,探究了裂隙对边坡暂态饱和区、裂隙深度、角度、分布位置、数量对边坡瞬态渗流场的影响;随后提出裂隙优势流的概念模型,并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推导裂隙优势流控制方程,阐述不同降雨强度、不同裂隙面积率、不同裂隙域饱和渗透系数的累积入渗量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裂隙诱导各向异性方向、各向异性程度、各向异性分布等因素均对边坡降雨入渗有一定的影响;将Green-Ampt入渗模型引入双孔隙域入渗理论,并考虑干缩裂隙面积率建立的优势流入渗模型形式简单、计算方便、物理意义明确且较好地体现了干缩裂隙对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裂土优势流对降雨强度变化的响应不显着,主要受裂隙面积率及裂隙饱和渗透系数的控制。(六)自主研制了足尺模型试验系统,对裂土边坡渐进破坏进行全过程、多物理量联合监测,探究了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水分运移时空特征与失稳机理,揭示了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渐进变形破坏演化模式。初期变形与最终破坏时边坡体积相比原有状态分别减少4.84%、47.2%,最终破坏时最大累积水平位移达到207.4cm,存在较大裂隙的边坡远比无裂隙的边坡更具破坏性。裂隙的演化行为是控制裂土边坡变形失稳的主要因素。裂土路堑边坡的反复变形并非浅层变形简单多次循环,而是一种渐进式的恶化型破坏。以坡体饱和度变化描述随机分布裂隙的边坡水分运移规律,研究发现裂隙优势流效应易导致边坡内部出现大面积连通型饱和区,是裂土边坡出现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秦波涛,仲晓星,王德明,辛海会,史全林[2](2021)在《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但煤炭开采面临着有煤自燃灾害的严重威胁。煤自燃不仅烧毁大量煤炭资源,还易引发瓦斯燃烧、爆炸等重特大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对煤自燃灾害的防控能力,推动我国煤炭资源的安全高效开采,分析了煤自燃理论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煤自燃监测预警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对比分析了煤矿常规的防灭火技术,介绍了煤自燃防治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效果,并提出了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较详细地阐述了煤自燃过程及特性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煤自燃的低温氧化过程机制、煤自燃分段过程特性及特殊条件下的煤自燃特性;较全面地总结了包括标志性气体方法、测温法等多种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的原理以及各类技术的优缺点。在上述煤自燃理论和监测预警基础上,针对常规注浆、注惰气等技术对煤自燃防控效果有限、难以满足矿井安全高效开采的问题,研发了三相阻化泡沫、凝胶泡沫、无机固化泡沫、稠化砂浆等防灭火技术,同时介绍了液氮(液态二氧化碳)快速灭火降温技术。此外,为了满足煤矿智能化、精准化开采对矿井煤自燃防治的新要求,在矿井火灾监测指标信息化与预警智能化、火源辨识与防治技术控制精准化、防灭火材料绿色化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王文涛[3](2020)在《多因素耦合动态孔隙水压力对沥青路面破坏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当车辆行驶在有表面径流的沥青路面上时,轮胎会驱使水对路面结构不断“挤压”和“抽吸”,加剧了沥青路面结构动态响应的不利受力状态,所形成的动态孔隙水压力(以下简称“动水压力”)环境会不断侵蚀沥青材料,最终发展为水损害,影响沥青路面整体的服役性能与寿命。动水压力环境造成沥青路面破坏的严重性已逐渐为人们所意识到,但现有相关研究仍存在许多不完善和不足之处,特别是针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影响规律仍缺乏系统性地深入探索。为进一步揭示动水压力对沥青路面破坏的影响,本文采用数值模拟、足尺加速加载试验和多尺度室内试验等手段,探索了路面干燥与饱水状态下结构动态响应的差异,研究了动水压力量级和作用时间、水温等因素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从多个尺度分析了动水压力环境造成沥青材料失效的机理。通过围绕动水压力对沥青路面破坏的影响所开展的系统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ABAQUS模拟了干燥与饱水状态下沥青路面结构的动态响应规律。水的存在会使得沥青路面结构动态响应变得更复杂。车辆荷载增大会显着提升应力、应变与孔隙水压力等指标的幅值。正、负孔隙水压力的量级会随着车速增长而明显增大;两种状态的应力幅值均会随着车速增长而逐渐降低,但干燥状态应力幅值下降趋势会对车速更敏感;竖向应变幅值在不同结构层呈现不同增减趋势;饱水状态反而使得横向应变在中下面层缓慢增大。(2)足尺加速加载试验系统可实现对车辆轮胎加载横向位置的精准控制。饱水状态下沥青路面结构动态响应会相较于干燥状态具有更大的信号指标幅值,应力应变信号会随着车辆荷载缓慢增加,但会随车辆速度相对更快地降低。动水压力对车辆速度相较于车辆荷载会具有更大的敏感性。车辆前、后轴车轮所产生动水压力会存在较大量级差异,主要是由于前轮将路表水挤压至轮迹两侧所造成。(3)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的路面结构动态响应指标幅值,以及动水压力的场域分布特征显示出一致性的规律,从而验证了本文所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现场路面在不同状态下动态响应情况的有效性。进一步地,基于足尺加速加载试验,提出了沥青路面结构动水压力预测模型,将轮胎接地荷载参数纳入模型中,提高了动水压力预测的精确性。(4)动水压力环境会造成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衰退,其侵蚀能力介于静态浸水和冻融等水环境之间,有时甚至会比冻融环境更为严苛。动水压力环境因素对沥青混合料高温力学性能影响程度排序为:水的温度>动水压力量级>环境作用时间。提出一套沥青混合料动水压力环境敏感性试验评价方法:采用水敏感性测试仪,按照60℃-0.345 MPa-4000 Cycles代表性参数组合来模拟动水压力环境,再采用单轴贯入强度试验结合开裂功密度临界值指标,评价沥青混合料残留力学性能。(5)采用弯曲梁流变方法测试沥青混合料(Hot Mix Asphalt,记为HMA)低温力学性能,发现其蠕变柔量主曲线会随着动水压力环境的恶劣程度加剧而逐渐上移,松弛模量主曲线则会逐渐下移。HMA中的细集料沥青混合料组分(Fine Aggregate Mixture,记为FAM)抵抗水损害的能力强弱,对于HMA整体抵抗动水压力环境损伤能力具有显着影响。FAM的黏性性质会随着动水环境恶劣程度加剧而逐渐增大,但会有一个上限值。侵蚀程度较小的动水压力环境会使得HMA黏性增大,但其会随着环境恶劣程度增大而倾向于表现出更多弹性性质,这主要归功于其内部粗集料骨架的存在。(6)动水压力环境会造成沥青材料所依据表面能参数所计算出的水稳定性指标下降,且沥青与不同酸、碱性集料之间的组合会表现出不同的水敏感性。对于经过动水压力模拟环境作用后的沥青材料,通过分析其傅里叶红外光谱中所代表不同官能团和化学键的不同波数范围吸收峰强度变化情况,验证了动水压力环境会相较于静态浸水和冻融环境而对沥青试样造成更大的侵蚀效果,且影响程度会随着动水压力模拟环境作用持续时间增加而变大。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从多个尺度系统地分析车辆加载因素和动水压力环境因素分别对沥青路面结构动态响应和材料力学性能所造成的影响,探索了沥青混合料及其组分在不同尺度下受动水压力侵蚀的失效机理,进而为针对动水压力环境造成沥青路面破坏科学问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与试验基础。
王梓尧[4](2020)在《给水管道智能套筒设计及其修复漏损管道的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城市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口增多和用水需求提高为城市给水管网带来的负担持续增长,陈旧给水管道老化造成的城市给水管道漏失率高的问题日趋严重,不仅仅对饮用水资源造成影响,同时对管道漏损处的周边土壤环境产生较大危害。相关研究表明,对于中小管径给水管道,发生小孔径爆管概率偏高,而现有管道修复技术针对性强、成本高,现有管道漏失监测设备也存在精度不足、缺乏定向性等问题。课题针对圆孔状给水管道缺陷,设计可以实现管道快速修复功能和漏失在线监测功能的外包式管件—智能套筒,并开展了用于修复管道漏损的水激活性材料的性能表征试验以及智能套筒管道漏损修复试验。根据智能套筒特性设计智能套筒结构,计算套筒外壁厚度和固定螺栓尺寸,构建智能套筒外形。对比光纤光栅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以及压电薄膜传感器的传输灵敏度、设备成本、信号传输稳定性等因素,优选压电薄膜传感器作为在线监测系统传输元件;智能套筒内水激活性材料选择双层重叠覆盖式布置,传感器布置点选取在两层材料重叠处,同时选取套筒上下耳板之间和水激活性材料与套筒内壁贴合处作为辅助点位;智能套筒在外压0.60MPa和负内压0.001MPa下均能保证良好的稳定性,证明了智能套筒具备足够的强度。通过分析丁腈橡胶、氯丁橡胶、天然橡胶基材的吸水率、浸水力学特性变化,优选丁腈橡胶作为水激活性材料基材,采用物理共混法制备丁腈橡胶吸水膨胀橡胶,对橡胶进行配方设计,完成丁腈橡胶亲水改性、橡胶原材料混炼和硫化工艺,制备水激活性材料。通过对水激活性材料浸水后力学特性和抗水压能力分析,发现水激活性材料浸水后抗拉伸性能和抗撕裂性能平均下降10%,双层材料抗水压可达0.58MPa;综合多组浸水试验分析,水激活性材料饱和吸水膨胀率约为410%,浸水质量损失率约为11%,并且具备良好的耐候性能和耐化学介质能力,具备智能套筒所需的材料吸水膨胀特性和耐腐蚀能力。分析了材料浸水后对水质常规指标和特定指标的影响,材料浸水72h后对浊度上升0.16、p H值上升至7.58.0,水中残留的锌元素和硫化物对给水管网系统来说可忽略不计,可以满足接触饮用水的卫生条件。为验证智能套筒的实用性,分别采用静态加压试验和动态通水试验分析其表征管道漏损信号的可能性和漏失报警速率。静态加压下监测点位的应变值随着水激活性材料内吸水组分大面积吸收水分,波动幅度逐渐平缓,应变曲线趋向稳定,在管道内压力变化时应变曲线特征变化明显,足够表征管道漏损信号;动态加压试验中,在实际漏损管道安装智能套筒2h内,水激活性材料对管道修复效果明显,修复速率较高,监测点应变值波动幅度略微增大,幅度变化量减小,材料吸水趋近饱和,智能套筒具备较高的漏水修复速率。本课题构建了智能套筒外壳和套筒内水激活性材料,优选了漏损信号数据传输系统,研究了材料的理化特性并进行了实际应用试验,为给水管道局部漏损快速修复和在线监测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可在较低成本下有效控制给水管网漏失,保护给水管道,节约水资源。
冯杰[5](2020)在《基于EMS系统的直埋供热管道泄漏监测与定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集中供热系统规模的持续扩大,施工敷设快捷的直埋供热管道得到了大量使用,但直埋供热管道故障预警和检测难度大等问题也愈发突出。当前常用的泄漏检测方法,大多是基于供热管道内的热水已经渗透至土层时产生的温度场、声音和流量变化进行探测的,当探测到故障时已经不可避免的带来停热、高温危害等问题,不能最大程度减少管道泄漏造成的损失。EMS(European Monitoring System)系统在供热领域得到了关注。EMS系统通过埋设在供热管道保温层内的报警线,对供热管网系统的运行情况实时监测。EMS系统还可用于供热管道保温层补口及外护层严密性的施工质量进行监控,系统还利用时域反射的工作原理,通过发射脉冲获得报警线和钢管间的阻抗值波动,定位故障点位置。因此,EMS系统是一种高效、准确、智能化的管网故障监测系统,符合“智慧供热”的行业发展理念。为解决EMS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EMS系统工作原理出发,通过模拟、仿真和试验等手段,对目前EMS系统工程应用上运行规律性进行研究分析,取得一些特征数据用于指导实践应用。首先分析了直埋供热管道发生故障的原因,对比常用供热管道故障探测方法,对当前检测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得出EMS系统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故障工况条件。其次,根据聚氨酯保温层材料特性,对泄漏流体建立质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方程,采用连续介质和有限差分的方法对直埋供热管道泄漏进行模拟研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CFD软件,对不同泄漏条件下流体的渗流进行了二维和三维模拟,得出流体在保温层内的渗流规律。本文推导了三组分混合物电阻率计算公式,通过理论计算和COMSOL仿真计算,得出供热管道保温层电阻率与泄漏(或浸水)进入保温层水量的关系,了解供热钢管的泄漏对保温层材料电阻的影响规律,可作为课题后续的试验研究工作的基础,充分发挥EMS系统的预警功能。搭建了EMS系统试验台,人为营造不同程度的泄漏工况,根据EMS系统泄漏故障定位原理,利用时域反射仪得到不同泄漏工况时反射波形的规律和特点,并对影响定位精度的部分因素进行了分析和修正。
邢世勤[6](2020)在《基于动水压力下沥青集料界面理论的排水沥青路面耐久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雨水入渗后车辆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内将产生动水压力,反复冲刷引起沥青混合料粘结性能退化,出现早期水损害。本文通过饱和沥青路面有限元宏观模拟、沥青集料界面室内试验和多孔沥青混凝土细观力学行为模拟,将多尺度模拟与室内试验相结合,基于动水压力和沥青集料界面理论开展了排水沥青路面耐久性相关研究。首先,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建立了动态荷载下流固耦合三维有限元模型,比较分析了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内孔隙水压力大小和分布,排水层厚度、不同参数交互作用对结构内孔隙水压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水层数增加,孔隙水压力减小,密级配沥青路面正向孔隙水压力峰值约为负向的3倍,而排水沥青路面正向孔隙水压力峰值约为负向的1~2倍。由全面模拟结果所得,单层排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的各参数敏感性由大到小依次为渗透系数,轮载峰值,车速。其次,分析了不同渗流阶段孔隙水压力变化,探究了拱形垂直移动荷载下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内孔隙水压力空间分布、车速和轮载影响以及动力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渗流发展,孔隙水压力幅值小幅减小。路面结构内孔隙水压力集中在轮迹附近,正负孔隙水压力交替出现符合车辆荷载的移动特性,车速和轮载与结构内孔隙水压力线性相关。沥青混合料各向渗透性能和应力分布,共同影响各向的压力梯度和渗流流速,路面纵向上孔隙水压力影响更甚,路面结构内三向应力应变,较为复杂,但应力分布符合车辆移动特性。再次,通过高速剪切仪制备了不同粘度SBS改性沥青,由沥青集料界面粘结强度试验,探究了沥青集料粘附性能与沥青粘度相关性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当SBS掺量高于6%时,沥青粘度显着增加。沥青粘度越高,沥青集料界面破坏形式转变临界温度越大,可选用30℃沥青粘度作为试验最佳温度。沥青粘度与沥青集料粘结强度有很高的逆指数关系。最后,基于内聚力模型与ABAQUS软件,通过CT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及Matlab编程,建立真实细观结构二维模型,开展了沥青混凝土细观力学行为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孔沥青混凝土开裂路径,沿着空隙大的薄弱处,其损伤开裂演化主要包括损伤、起裂、微裂纹扩展和完全开裂四个阶段。动水冲刷导致的沥青集料粘结强度降低,通过不同沥青集料界面材料参数定义,可评价动水损伤下多孔沥青混凝土潜在的抗裂性能。本文从排水沥青路面早期水损害成因入手,通过宏观上沥青路面结构内动水压力模拟明晰动水损害作用机理,通过室内试验,建立了沥青集料粘度与强度的相关关系,定量评价不同粘度沥青粘结性能,结合细观尺度力学分析沥青集料界面破坏与粘结强度关系,对于提高多孔沥青混合料强度和排水沥青路面耐久性有重要价值。
杨龙[7](2020)在《碳纤维拉索锚具及水浸环境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缆索承重体系桥梁或大跨空间结构中的钢制拉索易在往复荷载及环境作用下发生锈蚀,影响结构的服役周期。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可设计性好、轻质、高强、耐腐蚀、疲劳性能良好,被认为是钢制拉索的潜在替代品。然而国内外关于纤维拉索锚固的研究相对滞后,同时,索锚结构在多耦合场作用下的耐久性研究尚属空白,为了推广FRP材料,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在现有的单内锥粘结型锚具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多级锥体锚具,通过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静载试验验证其有效性,同时开展了单根及多根筋材的索锚结构耦合水浸润环境的疲劳试验,得到FRP筋的疲劳性能及水浸润环境在疲劳荷载作用下对索锚结构的影响。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包括:(1)在单内锥粘结型锚具的基础上受力分析新型多级锥体锚具,结果表明,设置多级锥体可以调节筋材在锚具内受到的挤压应力,减小锚具前端的应力集中;同时多级锥体锚具也能有效减小锚具外径,对于双内锥锚具可减小锚具外径10~20mm,设置多内锥减小锚具外径更明显。对新型多级锥体锚具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多级锥体结构可调节筋材受到的挤压应力,并分析了粘结介质弹模、摩擦系数、锚杯倾角对锚固性能的影响;锚具静载锚固性能良好,锚固效率系数均达到标准要求的90%以上,锚具外周应变片数据表明多级锥体锚具有效减小锚具前端筋材受到的挤压应力。(2)开展了单根CFRP筋索锚结构在水浸润环境下的疲劳试验,结果表明,水浸润环境下的疲劳试验并不会使筋材在浸水部分破坏,疲劳荷载使筋材刚度退化,刚度退化规律符合yang刚度退化模型。疲劳荷载使锚固区内筋材发生应力重分布,水浸会加剧索锚结构内的应力重分布,应力重分布主要发生在锚具前端及前10万次循环内,浸水端测点波长变化量大于未浸水端。(3)新型多级锥体锚具在水浸环境下的疲劳试验未发生破坏,浸水端测点波长变化量大于未浸水端,剩余强度试验发挥筋材母材强度,筋材呈发散式破坏,新型多级锥体锚具静载试验及疲劳试验均能满足规范要求,有望应用于工程实际。
薛晓辉[8](2020)在《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隧道受开挖卸荷、地表强降雨、农田灌溉、人为活动、沟谷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富水段,导致围岩劣化程度较高,诱发隧道衬砌开裂、剥落、渗漏水、空洞等病害的形成,严重威胁隧道服役性能。为深入研究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本文首先从理论角度研究富水黄土隧道结构劣化规律,建立了修正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并从细观、宏观角度分析了围岩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而采用物理模型试验从围岩-结构相互作用角度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搭建了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提出了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针对典型富水黄土隧道工程案例,采用多种手段对衬砌裂缝、渗漏水、空洞及层间脱空状况进行现场调研,总结分析裂缝几何形态及分布位置、渗漏水类型及分布位置、空洞及层间脱空的轴向尺寸的基本特征,并定性分析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的表现形式及基本模式,为研究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方法提供基础性资料。(2)基于现有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考虑裂缝宽度w、裂缝深度d、富水体厚度h0、空洞半径r0等参数对衬砌结构荷载分布的影响,建立修正的荷载-结构分析理论模型,并辅以数值模拟手段验算了52种工况,结果表明该理论模型能够客观、准确地揭示富水黄土隧道衬砌结构性能劣化规律,为衬砌结构性能劣化处治提供理论支撑。(3)采用高精度μCT扫描系统对不同含水量及浸水时间下黄土孔隙度、各向异性度等细观参数进行测试,并利用多种室内试验手段对不同浸水时间下黄土黏粒含量、Zeta电位、离子浓度、抗剪强度等宏观参数进行分析,从而从宏细观角度全面揭示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影响因素及规律,进一步诠释了黄土强度随浸水时间呈“勺形”变化并在浸水第5d达到最低值的根本原因,为确定围岩劣化处治最佳时机提供理论支撑。(4)研发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物理模型试验系统,依托实际工程,设计地表水下渗、周边裂隙水入渗、地下水位上升等富水工况,通过量测隧道围岩压力、衬砌结构弯矩、轴力及整体变形等参数,从结构-围岩相互作用角度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规律,并以深埋两车道隧道为例,给出了围岩注浆范围为4m、重点加固拱脚及仰拱部位的劣化控制标准。(5)采用“振弦式传感器+分布式光纤”相结合的手段、“洞内有线+洞外无线”的组网方式搭建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依托实际工程,利用该监测系统对隧道围岩、初支、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进行全面监测,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对比拟合,进一步揭示了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规律。(6)在已有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基础上,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了基于地下水平衡理论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与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病害快速修复技术,并利用现场观察、室内试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其处治效果进行评价,最终形成了富水黄土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为制修订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规范提供借鉴。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下,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度高,导致隧道结构受力不均衡,严重威胁服役性能,研究不同富水工况下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的劣化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处治措施,可为黄土地区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及运营养护提供技术支撑。
贺希英[9](2019)在《路基荷载下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层中管桩桩侧摩阻力性状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分布着大片的深厚黄土层,由于黄土遇水湿陷的特点使得在该类地区修建高速公路、铁路等工程时对变形控制要求很高,因此选择合适的工程处理方式至关重要。管桩具有承载力高、施工方便等特点,因而成为工程中常用的基础形式。由于深厚黄土层湿陷后使桩与桩周土产生相对位移,桩身出现负摩阻力,进而增大桩身荷载,减小桩身承载能力,对工程正常使用起直接影响,因此对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区管桩基础的负摩阻力研究变得十分有价值。本文以深厚黄土地区高速公路路基拓宽利用管桩穿透深厚黄土层支撑在持力层来消解黄土地层湿陷对拓宽路基稳定性的影响为工程背景,在总结国内外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长安大学60gt离心机开展了深厚黄土地基湿陷过程的离心模型试验,再借助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试验工况进行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柔性荷载下管桩负摩阻力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通过改造后的TLJ-3型土工离心机设计了深厚黄土地区管桩基础处理拓宽路基的模型试验,根据工程目的选择“疏桩基础”布桩的形式(桩间距分别设置为5倍桩径、6倍桩径、7倍桩径),并利用升级后的离心机浸水设备实现黄土地基的湿陷,通过光纤光栅传感器和激光位移计监测得出路基荷载下深厚黄土路基湿陷后的管桩侧摩阻力、轴力的变化规律以及黄土湿陷对路基沉降的影响;(2)离心试验采用疏桩基础布桩时,对比不同间距布桩的处置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桩间距按5倍桩径布桩与6倍桩径布桩时负摩阻力及沉降量相差较小,而7倍桩径布桩时负摩阻力及路基沉降量有较大变化,处置效果变差,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及考虑实际工程因素分析采用6倍桩径桩间距布桩综合效果最好。(3)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对离心试验工况进行数值仿真,对比离心试验结果证明了同一工况下桩身侧摩阻力变化规律一致。考虑到室内离心试验对可模拟的工况的限制,采用有限软软件进一步分析了路堤荷载,桩身刚度,持力层弹性模量及黄土湿陷厚度对桩侧摩阻力的影响。(4)通过离心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总结负摩阻力影响因素及中性点位置的确定方法,并提出了针对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区减小桩身负摩阻力的具体措施。
李小飞[10](2019)在《基于MMLS3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演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错台作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典型病害,路面的板间高差直接影响行车舒适性并降低路面使用性能。为减小错台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对错台演化进行研究,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形成机理,把握错台发展规律。本文结合MMLS3小型加速加载设备,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处板底微脱空区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演化开展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成果分别为:1.本文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处板底微脱空区出发,分析瞬态动水场的变化特性,开展了板底动水压力作用机理研究,并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接缝处板底水分冲刷特性出发,研究了交变荷载与瞬态动水场耦合作用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错台形成机理。2.基于相似理论和圣维南原理,考虑MMLS3的加载条件,通过有限元法,构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缩尺模型,确定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模型缩尺比例。3.根据水泥混凝土路面模型缩尺比例,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模型路面,根据现场实测脱空形式,在接缝边缘中部对应的基层位置上,预设微脱空区,并布设动水压力传感器,通过MMLS3设备,开展了接缝处板底微脱空区动水压力室内试验,并采集板底动水压力数据,分析了不同轴载次数下动水压力变化情况。4.基于有限元法,结合CEL流固耦合分析技术,通过正交设计,并根据正交表内的参数,建立了不同试验工况下的板底瞬态动水场路面分析模型,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分析了影响板底动水压力的主要因素。5.基于MMLS3设备,铺筑板边中部脱空和板角脱空的二灰土基层模型路面,采用高速摄像的技术手段,开展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试验,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的形成发展过程。研究了不同试验工况对错台形成发展的影响,揭示了水分和复杂荷载作用下错台形成发展特征。并基于有限元法,建立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处板底脱空下的错台分析模型,采用预定义场引入水对基层的动水压力作用,开展了错台发展数值模拟。本文通过板底动水压力室内试验、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试验,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发展数值模拟,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发展规律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的防治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二、光纤浸水模拟试验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纤浸水模拟试验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裂土定名的研究发展现状概述 |
1.2.2 裂土的工程特性与微观特性研究现状 |
1.2.3 裂土的裂隙萌生与演化力学机制现状 |
1.2.4 裂土的饱和-非饱和渗流研究现状 |
1.2.5 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的致灾模式及机理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技术路线 |
1.4.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皖江裂土地质成因与工程物理力学基本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皖江裂土分布特点与地质成因分析 |
2.2.1 皖江裂土地形地貌特点、外观形态 |
2.2.2 矿物成分与地质成因分析 |
2.3 皖江裂土的工程物理力学基本特性 |
2.3.1 现场取样 |
2.3.2 基本物理性质 |
2.3.3 膨胀率特征 |
2.3.4 吸湿特征 |
2.3.5 膨胀力特征 |
2.3.6 收缩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损伤的宏-微观损伤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裂土干湿循环制样与试验方案 |
3.2.1 制样方法 |
3.2.2 试验方案设计 |
3.3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裂土微观结构变化分析 |
3.3.1 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土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
3.3.2 重塑土微观结构参数定量参数选取与测量 |
3.3.3 不同干湿循环作用下裂土微结构参数定量分析与开裂微观机制 |
3.4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重塑裂土宏观参数变化分析 |
3.4.1 干湿循环裂隙发展演化特征 |
3.4.2 不同围压下裂土的应力应变特征分析 |
3.5 干湿循环作用下微观结构参数与宏观力学参数多元回归分析 |
3.5.1 单一微观参量的与弹性模量非线性回归 |
3.5.2 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与验证 |
3.6 干湿循环条件下裂土开裂损伤机制研究 |
3.6.1 岩土连续介质统计损伤基本方法 |
3.6.2 干湿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基于Laplace分布的裂土应变硬化统计损伤本构模型 |
3.6.3 干湿循环与荷载作用下的裂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
3.6.4 干湿循环作用下的裂土统计损伤本构模型验证 |
3.6.4.1 不同围压与干湿循环对初始损伤应力门槛值影响的讨论 |
3.6.4.2 模型与试验曲线的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裂土裂隙萌生与断裂演化机制研究 |
4.1 引言 |
4.2 裂土裂隙萌生与演化单向干燥试验研究 |
4.2.1 试验方案设计 |
4.2.2 试样制备与步骤 |
4.2.3 金属边界的裂土试样裂隙萌生与演化过程 |
4.2.4 有机玻璃边界的裂土试样裂隙萌生与演化过程 |
4.2.5 裂隙萌生扩展演化规律的讨论 |
4.3 断裂力学基本理论及裂土不同裂隙演化阶段断裂准则的适宜性 |
4.3.1 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中的断裂准则 |
4.3.2 弹塑性断裂力学(EPFM)中COD断裂准则 |
4.3.3 不同裂隙演化阶段的断裂准则适宜性 |
4.4 体缩裂隙阶段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 |
4.4.1 基于弹性力学假设的体缩裂隙阶段的收缩应力与位移解析解 |
4.4.2 体缩裂隙阶段的收缩应力与位移解析解与数值解的对比 |
4.5 裂隙扩展阶段基于COD断裂准则的Cohesive粘断裂模型 |
4.5.1 Cohesive粘断裂模型 |
4.5.2 Cohesive粘断裂模型的裂土开裂扩展的离散元数值实现 |
4.5.3 模型建立与模型参数 |
4.5.4 基于Cohesive粘断裂模型的裂隙扩展模拟分析与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渗流作用下裂隙对裂土边坡渗流场影响规律研究 |
5.1 引言 |
5.2 裂土边坡瞬态渗流特点及饱和-非饱和入渗基本理论 |
5.2.1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边坡瞬态渗流特点 |
5.2.2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的稳定-非稳定性渗流基本理论概述 |
5.3 裂隙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的影响因素研究 |
5.3.1 降雨入渗过程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影响数值分析实现 |
5.3.2 裂隙对边坡暂态饱和区影响 |
5.3.3 不同裂隙深度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3.4 不同裂隙角度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3.5 裂隙分布位置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3.6 裂隙数量对裂土边坡瞬态渗流场影响 |
5.4 裂土优势流概念模型与假设 |
5.5 基于Green-Ampt模型的裂隙优势流控制方程推导 |
5.5.1 双孔隙域Green-Ampt入渗模型 |
5.5.2 分阶段基质域与裂隙域入渗方程 |
5.6 裂土优势流入渗过程模拟及分析 |
5.6.1 不同降雨强度对累积入渗影响分析 |
5.6.2 不同裂隙面积率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分析 |
5.6.3 不同裂隙域饱和渗透系数对累积入渗量的影响分析 |
5.6.4 不同因素对裂土雨水入渗过程的影响规律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足尺模型试验的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及机理 |
6.1 引言 |
6.2 原型边坡破坏形式与模拟条件 |
6.2.1 原型边坡区域地理位置与破坏形式 |
6.2.2 原型边坡破坏原因定性分析 |
6.3 裂土边坡变形破坏足尺模型试验 |
6.3.1 边坡模型试验系统组成 |
6.3.2 降雨参数标定测试 |
6.3.3 光纤光栅位移计原理与标定 |
6.3.4 模型取样与填筑 |
6.3.5 传感器布设与降雨方案 |
6.4 降雨-蒸发作用下裂土边坡变形破坏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6.4.1 边坡破坏全过程分析 |
6.4.2 体积含水率响应规律分析 |
6.4.3 基质吸力、饱和度和孔隙压力响应规律分析 |
6.4.4 蒸发过程中边坡不同位置裂隙分布规律分析 |
6.4.5 坡体位移响应规律分析 |
6.4.6 裂土边坡破坏模式分析 |
6.4.7 基于足尺模型试验的裂土边坡失稳机理 |
6.5 考虑裂隙优势流的裂土边坡失稳预测分析 |
6.5.1 SLIP模型与假设 |
6.5.2 基于SLIP模型的裂土边坡稳定性系数确定 |
6.5.3 基于SLIP模型的裂土边坡稳定性模型参数确定 |
6.5.4 裂土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探讨 |
6.5.5 模型试验验证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煤自燃过程机理及特性 |
1.1 煤自燃低温氧化过程机制 |
1.1.1 煤自燃低温氧化过程的研究方法 |
1.1.2 煤自燃的活性结构基团及反应机理 |
1.1.3 煤自燃气体产物生成的多链反应路径 |
1.1.4 煤自燃的分段过程机制 |
1.2 煤自燃过程特性 |
1.2.1 煤自燃过程测试及自燃倾向性 |
1.2.2 煤自燃的分段特性 |
1.3 特殊条件下煤自燃特性 |
1.3.1 浸水过程对煤体结构及自燃特性的影响 |
1.3.2 火成岩侵入对煤体结构及自燃特性的影响 |
2 煤自燃监测预警技术 |
2.1 煤自燃标志性气体定量测定 |
2.2 煤自燃特征温度光纤监测 |
3 煤自燃防治技术 |
3.1 煤自燃复合阻化技术 |
3.2 三相阻化泡沫防灭火技术 |
3.2.1 三相阻化泡沫阻化煤自燃机理 |
3.2.2 三相阻化泡沫产生机理 |
3.2.3 三相阻化泡沫产生装置及制备流程 |
3.2.4 三相阻化泡沫防灭火特性及应用效果 |
3.3 凝胶泡沫防灭火技术 |
3.3.1 凝胶泡沫形成机理 |
3.3.2 凝胶泡沫制备系统及工艺流程 |
3.3.3 凝胶泡沫技术防灭火特性 |
3.3.4 凝胶泡沫应用效果 |
3.4 无机固化泡沫防灭火技术 |
3.4.1 无机固化泡沫凝结固化机理 |
3.4.2 无机固化泡沫制备系统和应用工艺 |
3.4.3 无机固化泡沫堵漏防灭火特性及现场应用 |
3.5 稠化砂浆防灭火技术 |
3.5.1 KDC型稠化剂悬砂原理 |
3.5.2 稠化砂浆的制备及灌注工艺 |
3.5.3 稠化砂浆应用效果 |
3.6 液氮(二氧化碳)防灭火技术 |
3.6.1 液氮(二氧化碳)防灭火原理 |
3.6.2 液氮(二氧化碳)防灭火工艺 |
3.6.3 液氮(二氧化碳)技术现场应用效果 |
4 我国煤矿煤自燃防治研究展望 |
(3)多因素耦合动态孔隙水压力对沥青路面破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研究现状分析 |
2.1 动水压力环境引起沥青路面破坏的机理分析 |
2.1.1 宏观尺度机理 |
2.1.2 微观尺度机理 |
2.2 动水压力环境对沥青路面结构动态响应影响的研究现状 |
2.2.1 基于数值模拟的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基于传感器监测的相关研究现状 |
2.3 动水压力环境对道路沥青材料服役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
2.3.1 传统评价水损害的试验方法 |
2.3.2 考虑动水压力环境评价水损害的试验方法 |
2.3.3 动水压力环境引起水损害的多尺度试验研究现状 |
2.4 当前动水压力相关研究存在的局限与不足 |
2.5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5.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2.5.2 主要研究内容 |
2.5.3 技术路线 |
3 动水压力环境影响沥青路面结构动态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
3.1 理论基础 |
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1 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参数 |
3.2.2 边界条件与加载模型 |
3.3 模拟动态响应指标的时程变化特性分析 |
3.4 模拟动态响应指标的幅值随车速、车载变化规律 |
3.5 模拟动态响应指标的空间分布规律 |
3.5.1 竖向分布 |
3.5.2 横向分布 |
3.6 有限元模型的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4 动水压力环境影响沥青路面结构动态响应的现场试验研究 |
4.1 基于足尺加速加载的沥青路面结构动态响应监测现场试验 |
4.1.1 足尺加速加载试验系统介绍 |
4.1.2 现场试验段准备 |
4.1.3 现场试验方案 |
4.1.4 监测信号处理 |
4.2 现场试验数据分析 |
4.2.1 应力、应变指标随加载参数变化规律 |
4.2.2 前、后轴车轮产生动水压力对比分析 |
4.3 饱水沥青路面结构产生动水压力信号的横向场域分布特征 |
4.4 饱水沥青路面结构产生动水压力的预测模型 |
4.5 本章小结 |
5 动水压力环境对沥青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水环境模拟试验方法及沥青材料情况 |
5.1.1 水环境模拟试验方法 |
5.1.2 试验用原材料基本性能 |
5.2 力学强度 |
5.3 高温稳定性 |
5.3.1 试验设计 |
5.3.2 试验及分析方法 |
5.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低温抗裂性 |
5.4.1 试验设计 |
5.4.2 试验及分析方法 |
5.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动水压力环境造成道路沥青材料失效的机理研究 |
6.1 沥青混合料的组分敏感性 |
6.1.1 试验设计 |
6.1.2 试验及分析方法 |
6.1.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2 沥青的表面能参数变化 |
6.2.1 试验设计 |
6.2.2 试验及分析方法 |
6.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 沥青的官能团和化学键变化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基于Matlab获取现场监测信号特征点的程序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给水管道智能套筒设计及其修复漏损管道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给水管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给水管道修复材料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课题来源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2.1.1 试验材料与药品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系统 |
2.2 试验方法与检测指标 |
2.2.1 吸水膨胀橡胶合成方法 |
2.2.2 吸水膨胀橡胶材料结构表征方法 |
2.2.3 吸水膨胀橡胶材料性能表征方法 |
第3章 智能套筒结构与优化 |
3.1 智能套筒结构设计 |
3.1.1 智能套筒外形设计 |
3.1.2 智能套筒壁厚计算 |
3.1.3 智能套筒连接螺栓计算 |
3.2 数据传输传感器比选 |
3.2.1 光纤光栅传感器 |
3.2.2 电容式传感器 |
3.2.3 压电薄膜传感器 |
3.3 数据传输系统布置方式设计 |
3.4 智能套筒结构强度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激活性材料合成 |
4.1 水激活性材料基材比选 |
4.1.1 NBR丁腈橡胶 |
4.1.2 CR氯丁橡胶 |
4.1.3 NR天然橡胶 |
4.2 水激活性材料合成与优化 |
4.2.1 NBR亲水改性处理 |
4.2.2 WSR混炼胶制备 |
4.2.3 硫化曲线确定及橡胶硫化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激活性材料性能表征 |
5.1 水激活性材料物理性能分析 |
5.1.1 拉伸性能 |
5.1.2 撕裂性能 |
5.1.3 抗水压能力 |
5.2 水激活性材料化学性能分析 |
5.2.1 WSR吸水率测试及质量损失率测试 |
5.2.2 WSR耐候性能测试 |
5.2.3 WSR耐化学介质性能测试 |
5.3 水激活性材料浸水水质安全性分析 |
5.3.1 对于水质常规指标的影响 |
5.3.2 硫化物及锌元素残留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智能套筒修复管道漏损试验 |
6.1 智能套筒静态加压试验 |
6.1.1 静态加压试验方法设计 |
6.1.2 静态加压试验结果分析 |
6.2 智能套筒动态通水试验 |
6.2.1 动态通水试验方法设计 |
6.2.2 动态通水试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EMS系统的直埋供热管道泄漏监测与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EMS系统在供热管网中的应用 |
1.2.1 对供热管道泄漏的监测 |
1.2.2 对供热管道泄漏点的定位 |
1.2.3 EMS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直埋供热管道泄漏原因分析 |
1.3.2 直埋供热管道泄漏检测与定位研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聚氨酯保温层材料性能及管道泄漏模型建立 |
2.1 供热管道聚氨酯保温层结构与性能 |
2.1.1 聚氨酯材料的结构特点 |
2.1.2 聚氨酯材料的物理性质 |
2.2 供热管道泄漏模型的建立 |
2.2.1 聚氨酯保温材料计算处理方法 |
2.2.2 建立供热管道泄漏的数学模型 |
2.2.3 建立供热管道泄漏的物理模型 |
2.3 CFD模拟软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流体在供热管道保温层内运动的数值模拟 |
3.1 供热管道保温层内流体运动的二维模拟 |
3.1.1 二维模型的创建及网格划分 |
3.1.2 CFD模拟软件的求解设置 |
3.2 供热管道保温层内流体运动的二维模拟结果 |
3.2.1 泄漏流体二维渗流进程 |
3.2.2 泄漏流速及孔径对渗流的影响 |
3.2.3 外浸水汽在保温层内的流动模拟 |
3.3 供热管道保温层内流体运动的三维模拟 |
3.4 供热管道保温层内流体运动的三维模拟结果 |
3.4.1 泄漏流体三维渗流进程 |
3.4.2 泄漏位置对渗流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保温层材料电阻率与体积含水率关系的研究 |
4.1 供热管道保温层材料电阻率的理论计算 |
4.1.1 混合物电阻率计算方法 |
4.1.2 保温层聚氨酯材料进水后电阻率的理论计算 |
4.2 供热管道保温层材料电阻率的仿真计算 |
4.2.1 保温层电阻率仿真计算方法 |
4.2.2 保温层电阻率仿真计算过程 |
4.2.3 保温层聚氨酯材料进水后电阻率的仿真计算 |
4.2.4 保温层进入水的电导率对材料电阻率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EMS系统泄漏点定位的试验研究 |
5.1 EMS时域反射定位 |
5.1.1 EMS系统时域反射定位原理 |
5.1.2 EMS系统时域反射定位的设备组成 |
5.2 EMS系统时域反射定位试验 |
5.2.1 EMS时域反射定位试验台与试验仪器 |
5.2.2 试验步骤 |
5.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1 反射波形特征试验结果及分析 |
5.3.2 管件长度修正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动水压力下沥青集料界面理论的排水沥青路面耐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沥青路面动水压力研究 |
1.2.2 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能研究 |
1.2.3 沥青混凝土抗裂性能测试与评价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4.1 动态荷载下沥青路面动水压力数值模拟 |
1.4.2 移动荷载下排水沥青路面动水压力数值模拟 |
1.4.3 沥青性能指标及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研究 |
1.4.4 多孔沥青混合料细观开裂模拟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动水压力形成与饱和多孔介质流-固耦合理论 |
2.1 沥青路面结构动水压力 |
2.1.1 动水压力的产生 |
2.1.2 动水压力的理论计算 |
2.1.3 动水压力的现场实测 |
2.2 多孔介质理论 |
2.3 多孔介质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理论 |
2.3.1 应力场控制方程 |
2.3.2 渗流场控制方程 |
2.3.3 多孔弹性耦合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动态荷载下饱和沥青路面结构孔隙水压力研究 |
3.1 有限元模型与材料参数 |
3.1.1 路面结构及参数 |
3.1.2 路面流固耦合模型 |
3.1.3 荷载加载模式 |
3.2 密级配与透排水沥青路面 |
3.2.1 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孔隙水压力 |
3.2.2 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竖向压应力 |
3.3 不同沥青路面结构孔隙水压力云图 |
3.4 不同参数敏感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荷载下饱和排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研究 |
4.1 有限元模型与材料参数 |
4.1.1 荷载加载模式 |
4.1.2 有限元模型与边界条件 |
4.1.3 材料参数 |
4.2 不同渗流阶段下孔隙水压力 |
4.3 排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分布 |
4.3.1 路面孔隙水压力横向分布 |
4.3.2 路面孔隙水压力空间分布 |
4.4 不同因素影响下排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 |
4.4.1 不同车速下排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 |
4.4.2 不同重载下排水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 |
4.5 饱和排水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 |
4.5.1 路面结构内流体流动 |
4.5.2 路面结构内三向应力应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沥青集料界面粘附性能研究 |
5.1 SBS改性沥青制备 |
5.1.1 沥青 |
5.1.2 改性剂 |
5.1.3 SBS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
5.2 动力粘度测试(真空毛细管法) |
5.3 沥青集料界面粘结强度试验 |
5.3.1 试验装置 |
5.3.2 粘结强度试验准备及测试 |
5.4 最佳温度下沥青集料粘结强度试验 |
5.5 沥青粘度与粘附性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孔沥青混凝土细观力学行为模拟 |
6.1 多孔沥青混合料试件 |
6.1.1 多孔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 |
6.1.2 沥青 |
6.1.3 集料 |
6.2 数字图像获取与处理 |
6.2.1 多孔沥青混合料数字图像生成 |
6.2.2 数字图像处理 |
6.3 内聚力模型 |
6.3.1 牵引分离定理 |
6.3.2 损伤演化 |
6.4 多孔沥青混凝土细观断裂模型建立 |
6.4.1 模型结构及边界条件 |
6.4.2 沥青混凝土材料参数 |
6.5 多孔沥青混凝土计算结果及分析 |
6.5.1 多孔沥青混凝土损伤及开裂分析 |
6.5.2 多孔沥青混凝土不同组分应力变化分析 |
6.5.3 沥青集料粘结性能对开裂的影响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参考文献 |
(7)碳纤维拉索锚具及水浸环境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复合材料特性 |
1.2.1 复合材料的组成 |
1.2.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1.2.3 复合材料的优缺点 |
1.2.4 FRP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
1.3 锚固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1 夹片型锚具 |
1.3.2 粘结型锚具 |
1.3.3 复合型锚具 |
1.4 索锚结构的耐久性研究 |
1.4.1 粘结介质的耐久性 |
1.4.2 筋材的耐久性 |
1.4.3 锚具的耐久性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1 研究目的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级锥体锚具的研发 |
2.1 现有粘结型锚具 |
2.2 内锥粘结锚受力分析 |
2.3 多级锥体锚具受力分析 |
2.4 小结 |
第3章 多级锥体锚具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建立数值模型 |
3.2.1 接触问题 |
3.2.2 材料属性 |
3.2.3 单元选择 |
3.2.4 边界条件及荷载 |
3.3 多级锥体锚具模拟结果 |
3.3.1 摩擦系数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3.3.2 粘结介质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3.3.3 锚杯倾角对锚固性能的影响 |
3.4 拉索静载试验 |
3.4.1 试验概况 |
3.4.2 结果及讨论 |
3.4.3 锚具变形 |
3.4.4 数值模拟与试验对比 |
3.5 小结 |
第4章 水浸润环境下单根CFRP索锚疲劳试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FRP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
4.3 试验概况 |
4.3.1 光纤光栅传感器 |
4.3.2 试验参数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试验现象 |
4.4.2 筋材刚度变化 |
4.4.3 光纤光栅监测准确性 |
4.4.4 光纤光栅数据 |
4.4.5 水浸环境作用机理 |
4.5 小结 |
第5章 水浸润下CFRP索锚疲劳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方案 |
5.2.1 试验预加载 |
5.2.2 试验加载及量测方案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试验现象 |
5.3.2 测点数据 |
5.3.3 剩余强度试验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研究 |
1.2.2 围岩性状演化机理研究 |
1.2.3 隧道结构服役性能研究 |
1.2.4 隧道服役性能监测技术研究 |
1.2.5 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状况调研与分析 |
2.1 引言 |
2.2 现场调研方案 |
2.2.1 调研范围 |
2.2.2 调研内容及方法 |
2.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
2.3.1 衬砌裂缝几何形态 |
2.3.2 衬砌裂缝分布位置 |
2.3.3 渗漏水类型 |
2.3.4 渗漏水分布位置 |
2.4 围岩服役性能调研成果分析 |
2.5 服役性能劣化特性分析 |
2.5.1 劣化表现形式 |
2.5.2 劣化模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富水黄土隧道结构性能劣化规律分析 |
3.1 引言 |
3.2 黄土隧道荷载结构计算理论基础 |
3.2.1 围岩压力计算方法 |
3.2.2 衬砌结构计算方法 |
3.2.3 衬砌安全性验算方法 |
3.3 考虑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荷载结构理论模型 |
3.3.1 衬砌裂缝力学计算模型 |
3.3.2 渗漏水力学计算模型 |
3.3.3 衬砌背后空洞力学计算模型 |
3.4 隧道结构性能劣化的数值分析 |
3.4.1 模拟方案设计 |
3.4.2 数值计算模型及参数 |
3.4.3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水黄土隧道围岩性状劣化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黄土微观结构的基本特性 |
4.3 围岩性状劣化的细观机理研究 |
4.3.1 CT扫描技术基本原理 |
4.3.2 CT试验设备 |
4.3.3 试验基本方案 |
4.3.4 试样制作 |
4.3.5 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
4.3.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围岩性状劣化的宏观机理研究 |
4.4.1 黏粒含量测试 |
4.4.2 Zeta电位测试 |
4.4.3 离子浓度测试 |
4.4.4 抗剪强度测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似模型试验基本原理 |
5.2.1 相似定理 |
5.2.2 相似常数的基本定义 |
5.2.3 相似条件关系的建立 |
5.2.4 相似关系的建立 |
5.3 围岩相似材料研究 |
5.3.1 围岩相似材料的选择 |
5.3.2 围岩相似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 |
5.4 隧道衬砌模型制作 |
5.4.1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的选择 |
5.4.2 隧道衬砌相似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5.4.3 隧道衬砌模型的制作 |
5.5 模型试验箱及监测布设 |
5.5.1 试验模型箱设计方案 |
5.5.2 测试项目及传感器布设 |
5.6 模型试验工况方案 |
5.6.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 |
5.6.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 |
5.6.3 大断面黄土隧道 |
5.6.4 试验具体步骤 |
5.7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5.7.1 深埋两车道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2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3 大断面黄土隧道试验结果分析 |
5.7.4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控制标准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监测系统搭建及应用 |
6.1 引言 |
6.2 围岩及初支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
6.2.1 振弦式传感器基本原理 |
6.2.2 监测方案 |
6.2.3 传感器现场安装 |
6.3 衬砌结构服役性能监测技术 |
6.3.1 光纤传感器监测原理 |
6.3.2 监测方案 |
6.3.3 传感器现场布设 |
6.4 监测系统搭建技术 |
6.4.1 组网框架结构 |
6.4.2 数据传输原理 |
6.4.3 监测系统软件平台 |
6.4.4 技术优势 |
6.5 工程应用 |
6.5.1 工程概况 |
6.5.2 监测系统布设 |
6.5.3 监测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性能劣化的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技术研究 |
7.1 引言 |
7.2 富水黄土隧道病害处治现有技术 |
7.2.1 围岩加固 |
7.2.2 衬砌渗漏水处治 |
7.2.3 衬砌结构加固 |
7.3 基于地下水平衡理念的可控注浆加固技术 |
7.3.1 工程背景 |
7.3.2 制定处治方案 |
7.3.3 可控注浆施工工艺 |
7.3.4 处治效果评价 |
7.4 基于碳纤维编织网的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
7.4.1 工程背景 |
7.4.2 基于性能劣化机理的隧道衬砌快速修复技术 |
7.5 隧道病害综合处治技术体系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路基荷载下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层中管桩桩侧摩阻力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负摩阻力产生机理 |
1.2.1 黄土湿陷原因 |
1.2.2 负摩阻力产生原因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负摩阻力理论研究现状 |
1.3.2 负摩阻力模型试验与现场试验研究现状 |
1.3.3 负摩阻力有限元模拟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离心试验系统 |
2.1 引言 |
2.2 离心试验技术研究 |
2.2.1 离心试验原理 |
2.2.2 离心模型试验相似性 |
2.3 TLJ-3 型土工离心机系统 |
2.3.1 TLJ-3 离心机简介 |
2.3.2 TLJ-3 离心机数据采集系统 |
2.4 光纤光栅传感器系统在离心机中的应用 |
2.4.1 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简介 |
2.4.2 光栅光纤传感技术原理 |
2.4.3 光栅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 |
2.5 TLJ-3 土工离心机浸水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路基荷载下管桩负摩阻力离心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方案与过程 |
3.2.1 试验概况 |
3.2.2 试验方案 |
3.3 试验模型材料制备 |
3.3.1 人工湿陷性黄土的制备 |
3.3.2 PHC管桩模型的选用 |
3.3.3 光纤光栅传感器的封装 |
3.4 不同工况下管桩负摩阻力试验 |
3.4.1 拓宽路基湿陷前后沉降数据分析 |
3.4.2 拓宽路基湿陷后管桩受力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路基荷载下管桩负摩阻力的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分析与Abaqus软件 |
4.3 有限元模型建模 |
4.3.1 试验概况 |
4.3.2 土体的本构关系 |
4.3.3 模型关键参数的设置 |
4.4 离心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4.4.1 路基沉降对比分析 |
4.4.2 管桩轴力对比分析 |
4.4.3 管桩负摩阻力对比分析 |
4.5 不同工况下负摩阻力影响因素的数值分析 |
4.5.1 路堤高度对负摩阻力及沉降的影响 |
4.5.2 桩体弹性模量对负摩阻力及沉降的影响 |
4.5.3 湿陷性黄土层厚度对负摩阻力及沉降的影响 |
4.5.4 不同持力层对负摩阻力及沉降的影响 |
4.6 关于深厚黄土中桩身负摩阻力的讨论 |
4.6.1 负摩阻力影响因素分析 |
4.6.2 减小负摩阻力的措施 |
4.7 中性点位置 |
4.7.1 影响因素分析 |
4.7.2 确定中性点位置的方法 |
4.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研究结论 |
研究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MMLS3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MMLS3 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分析研究现状 |
1.2.2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研究现状 |
1.2.3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动水压力研究现状 |
1.2.4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发展研究现状 |
1.2.5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板底动水压力作用下水泥路面错台发展机理 |
2.1 板底脱空研究 |
2.1.1 板底脱空特征研究 |
2.1.2 微脱空区特征确定 |
2.2 板底动水压力作用机理 |
2.3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形成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缩尺模型构建 |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相似理论分析 |
3.1.1 量纲分析 |
3.1.2 畸变相似理论 |
3.2 水泥混凝土路面有限元模型构建 |
3.2.1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原型确定 |
3.2.2 模型验证 |
3.2.3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缩尺模型 |
3.3 缩尺模型路面尺寸确定 |
3.3.1 荷载应力预测系数 |
3.3.2 尺寸分析 |
3.4 相似性分析 |
3.4.1 相关性分析 |
3.4.2 荷载应力相似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板底微脱空区动水压力研究 |
4.1 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配合比设计 |
4.1.1 水泥混凝土面层配合比设计 |
4.1.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 |
4.2 室内试验方案 |
4.2.1 室内模型路面铺筑 |
4.2.2 动水压力传感器选择 |
4.2.3 应变片选择 |
4.2.4 MMLS3 加载试验方案 |
4.3 动水压力结果分析 |
4.3.1 动水压力发展规律分析 |
4.3.2 不同加载次数作用下动水压力变化规律 |
4.3.3 动水压力作用下面板应变变化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板底瞬态动水场模型流固耦合分析 |
5.1 流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 |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
5.2.1 路面结构尺寸和材料参数 |
5.2.2 接触设置和边界条件 |
5.2.3 荷载条件 |
5.2.4 网格划分 |
5.2.5 模型正确性验证 |
5.3 正交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5.3.1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 |
5.3.2 多重比较分析 |
5.3.3 不同浸水状态下的动水场模型方差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发展研究 |
6.1 基层室内试验方案 |
6.1.1 室内模型路面尺寸确定 |
6.1.2 室内模型路面铺筑 |
6.2 室内模型路面加载试验过程 |
6.2.1 板角脱空模型路面加载试验过程 |
6.2.2 板边中部脱空模型路面加载试验过程 |
6.3 室内模型路面高速摄像结果分析 |
6.3.1 板角脱空模型路面高速摄像结果分析 |
6.3.2 板边中部脱空模型路面高速摄像结果分析 |
6.4 错台发展结果分析 |
6.5 错台发展数值模拟 |
6.5.1 路面结构尺寸和材料参数 |
6.5.2 分析步选择和荷载条件 |
6.5.3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
6.5.4 预定场的定义方式 |
6.5.5 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四、光纤浸水模拟试验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降雨-蒸发作用下皖江裂隙性粘土裂隙演化机制及边坡破坏机理[D]. 周峙.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煤自燃过程特性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秦波涛,仲晓星,王德明,辛海会,史全林. 煤炭科学技术, 2021(01)
- [3]多因素耦合动态孔隙水压力对沥青路面破坏的影响研究[D]. 王文涛.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4]给水管道智能套筒设计及其修复漏损管道的试验研究[D]. 王梓尧.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基于EMS系统的直埋供热管道泄漏监测与定位研究[D]. 冯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基于动水压力下沥青集料界面理论的排水沥青路面耐久性研究[D]. 邢世勤. 东南大学, 2020(01)
- [7]碳纤维拉索锚具及水浸环境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研究[D]. 杨龙.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1)
- [8]富水黄土隧道服役性能劣化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D]. 薛晓辉. 长安大学, 2020(06)
- [9]路基荷载下深厚湿陷性黄土地层中管桩桩侧摩阻力性状研究[D]. 贺希英. 长安大学, 2019(01)
- [10]基于MMLS3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错台演化研究[D]. 李小飞.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