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脾胃学说论治耳鼻咽喉病证六法(论文文献综述)
郭锦晨[1](2021)在《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主要根据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相关学术着作及医案,总结明清新安医家总体治疗眩晕的特色,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处方用药规律,以期传承新安医学及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近30年名老中医运用新安名方程国彭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临证用药规律,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制,探究其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途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文献追溯法、分类整理法、纵横联系研究法等文献研究的方法对明清时期新安医家相关学术着作及医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汪机、孙一奎、余淙、叶桂、汪文绮、程国彭、程文囿、方肇权、程有功等治疗眩晕的经验,总结归纳明清新安医家总体治疗眩晕的特色。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2.0、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2.5)等对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医案处方用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系统聚类、熵层次聚类新方及主成分因子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2.0、IBM SPSS Modeler 18.0等对近30年名老中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的医案症状、用药进行频次统计、主成分因子分析、系统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通过TCMSP、TCMID、SEA等筛选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有效成分及靶蛋白,通过Genecards、OMIM、Drug Bank、TTD等筛选出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利用Venn在线软件获取共同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网络图,使用STRING绘制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用Cyto NCA进行筛选,用MCODE进行PPI网络聚类。利用DAVID数据库和和R语言3.6.3中cluster Profiler包进行GO功能富集及KEGG通路分析,采用Auto Dock Vina进行配体和受体的半柔性分子对接,最后运用Py MOL、Lig Plot+、MOE软件进行三维和二维可视化分析。结果明清新安医家认为眩晕之症有内外虚实不同,实者,病理因素有痰、火、风、瘀,孙一奎、孙文胤、方广、余午亭、徐春甫、洪参岐、程国彭、汪文绮、汪昂、吴迈、汪启贤等认为尤以痰为重,常有上焦有痰、痰浊中阻、痰热上扰、肝火挟痰、风痰上扰、肝阳上亢、痰瘀互阻等;虚者多因脏腑气、血、阴、阳的不足,汪机、吴正伦、程敬通、汪宦、吴楚、吴洋、罗周彦、吴崐、方肇权、郑重光等尤为重视气血不足致眩,气虚包括中气(脾胃之气)虚、元气虚、肾间动气不足等,血虚包括肝血虚、营血虚等,孙一奎、程国彭、汪文绮、罗周彦、汪汝麟、郑重光等重视肾阳不足致眩,阳虚包括脾阳虚、肾阳虚等。以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可单独为患,虚实之间亦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证。外风内风皆可感,叶天士、程杏轩、程有功、洪桂、王仲奇等认为以阴虚阳亢动风为主,阴虚包括肝阴虚、肾阴虚、心阴虚等。新安医家认为眩晕病位在于脑(心神),病变脏腑主要责之于肝(胆)、脾(胃)、肾,与心、肺因五行相互关系也具有一定联系。辨证治疗方面,气血不足者,擅用参芪归术培补气血;阴虚阳亢者,喜用滋水涵木和阳息风;痰浊中阻者,常用二陈化裁培土化痰;下元虚惫者,温补脾肾阳气冀其运化;坎离失交者,补养水火根基精神乃治;病关情志者,重视内观静养治疗思路。用药方面,新安医家承历代医家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胆创制新方,如改正四君子汤、改正四物汤、湿痰汤、血虚眩晕汤、气虚眩晕汤、清上丸、壮元汤、香砂六君子汤、程氏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擅用药对配伍,如人参、黄芪,龟甲、牡蛎,半夏、陈皮,半夏、天麻,白芍、生地黄,珍珠母、牡蛎,苦丁茶、夏枯草等。203例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医案处方涉及239味中药,累计用药频次2120次,平均频次9次,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137味(470次),占比为22.17%,使用频次≧9次的中药66味(1650次),占比为77.83%。中药共归18大类,主要为10类,其中补虚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位居前5位。四气方面,寒性药、温性药出现和使用最为频繁;五味方面,味甘药、味苦药、味辛药运用最为频繁;归经方面,归肝经药、肺经药、脾经药、肾经药和胃经药出现最为频繁,归肝经药、肺经药和脾经药使用最为频繁。共涉及7个病位证素和12个病性证素,频次较高的病位证素为肝、脾、肾,频次较高的病性证素为痰(湿)、动风、阳亢、火(热)、阴虚。得到二项关联药物组合31组,三项关联药物组合32组,四项关联药物组合29组。核心处方组成为半夏、茯苓、陈皮、甘草、白术、人参、天麻、白芍。得到19组药物聚类组合,熵层次聚类得到治疗眩晕的15个新方,共提取出22个中药公因子。180例医案包括1673条症状记录,2527条中药记录,对应144种症状,187味中药,症状前六位是眩晕、恶心、食少、乏力、呕吐、苔白腻,中药前六位是半夏、白术、天麻、茯苓、陈皮、甘草。主成分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5个症状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68.004%,系统聚类共得到11组中药聚类组合,关联规则得到中药之间二、三、四项关联组合32项,症状和中药之间二、三、四项关联组合28项。共筛选出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193个化合物,整理得到330个靶点,与眩晕相关疾病有149个共同靶点。PPI网络发现STAT3、CXCL8、EGFR、VEGFA、MAPK14、EP300、MAPK3、CTNNB1、JUN、AKT1、MAPK8、CCND1等可能是关键治疗靶点,GO分析共包含2827条富集结果,其中生物过程2480条,分子功能203条,细胞组成144条。KEGG通路分析发现176个条目,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内分泌抵抗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关键靶点对接较好的成分有豆甾醇、槲皮素、β胡萝卜素、山奈酚、天麻素、谷固醇。结论1.明清新安医家认为眩晕病因病机虚实兼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实者,病理因素有痰、火、风、瘀,尤以痰为重,虚者多因脏腑气、血、阴、阳的不足,虚实可单独为患,虚实之间亦常相互影响,相互转化。2.辨证治疗方面,别具特色,新安医家承历代医家经典方剂,灵活运用,大胆创制新方,擅用药对配伍,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研究与传承。3.数据挖掘方法对新安医家眩晕医案处方从多个维度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印证了理论研究的结果,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广度深度,弥补了文献理论研究的局限。4.新安程国彭半夏白术天麻汤8味药方简力宏,紧扣脾虚生痰、肝风内作、风痰上扰之病机,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现代名老中医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所治眩晕的病因常有风痰、肝风、肝火、痰浊、脾虚、瘀血等,以本方合用可兼治肝阳上亢、痰浊上蒙、气血亏虚、瘀血阻窍等眩晕的不同证候和阶段。5.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推测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槲皮素、山奈酚、豆甾醇、β-谷甾醇、天麻素、β-胡萝卜素等潜在药效成分协同作用于STAT3、CXCL8、EGFR、VEGFA、MAPK14、EP300、MAPK3、CTNNB1、AKT1等多个靶点,通过流体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参与管径调节、循环系统中的血管过程、活性氧代谢过程、氧化应激反应等发挥治疗眩晕的作用,初步揭示了半夏白术天麻汤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作用的机制。
赵吉超[2](2020)在《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文中提出本文基于《黄帝内经》产生的时代背景,选取秦汉以前传统文化中道、儒两家的代表着作《管子》、《老子》、《列子》、《庄子》、《四书》,进行传统文化气学说源流研究,寻找中医学术赖以建立的气学说内涵。并以此为根据,选取中医学术发展历程中的代表性着作,对其中的气学说进行研究,以明晰古代气学说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全文分为四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为气学说源流研究,通过对《黄帝内经》之前道儒两家共八本着作中气学说进行研究分析,发现诸多名词的内涵与气相同,如道、天、心、性等。并且古人对气的体悟称为“内求法”,通过这种方法得出很多观点,涵盖了对形而上本体的认识,以及形而下万事万物的认识,成为中医学术理论体系构架的基石。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中医学独特的生命观:天人整体的生命观、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第二章为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通过对第一章的研究论述,阐发气学说相关的六大基本定理: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气充盈于宇宙虚空;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气与神相关。第三章为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这一章将中医基础理论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分别为形成时期与发展时期。形成时期以《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分别代表中医学术的理论基础、临床基础、中药理论基础,分析其中的气学说的内涵,以明晰气学说对其形成的影响。发展时期分为晋至唐、宋至明、清至近代三个阶段,共15位医家及相关的15本着作,对各医家的着作进行气学说的研究分析,明晰气学说在中医学术发展中的作用。最后,综合研究内容,归纳出两点启示,展望气学说在现代科学中的发展方向。第四章为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结合中医学的医学属性,对比了其与现代医学对生命认识的异同,对中医学两大生命观进行了简单概括。以此分析了气学说在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的运用及价值。最后,选取《古今医案按》、导师以及笔者自身临床中的医案进行分析,对气学说在针灸、推拿按摩、中药方剂中的具体临床运用,以气学说为核心对临床诊断、疾病机理、药理进行了分析,以细节展现气学说的价值,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故通过以上研究,认为气学说包含了形而上本体论与形而下万事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能量论与规律论两个方面的内容,是对通过内求法对自身生命体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的高度总结,涵盖了内圣的修持理法与成就外王事业具体运用的学说。气学说使中医学在根本上成为与传统文化一致的存在,将之运用于自身则可循理体悟本体,运用于社会,则可拯危救困。同样,这些研究为气学说的现代化乃至中医学的现代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3](2019)在《2019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第25卷总目次(卷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申尧[4](2017)在《补中益气汤的方证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补中益气汤是着名补土派医学家李东垣的代表方,此方由八味药物组成,分别是黄芪、人参、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主治饮食不佳,疲乏,脾胃运化不利,阴火发热,气虚下陷诸证。功用补气行脾,升阳举陷。本文通过研究古今大量文献资料,并通过科学的分析研究,全面阐述本方方证规律,以及探求补中益气汤新的理解和运用。方法文章首先对李东垣所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了解他立论思想的历史渊源,再对其主要着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条文进行研究,归结出本方如何创立,补土派的立论思想及本方的方义,方解,整合出李东垣对本方的运用范围;其次归纳古代其它医者的文献资料,对本方运用,对应症状等进行探究;再次研究现代文献资料,对本方现代临床方证运用进行归纳,并通过相应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总结出本方的方证规律;最后,由于现代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医疗卫生设施持续改善,医疗保健意识持续加强,而反观李东垣所处的战乱和流离失所的年代,当时的情况和我们现今的条件相差巨大,所以现代本方所治疾病和古代相比就会出现差异,因此我们就需要深挖理论,从认识上扩大本方所治证的范畴,于是进而探讨了补中益气汤在肾阴虚、肾阳虚证候中的运用以及在情志病方面的运用。希望能更好地帮助补中益气汤在临床的运用。本文收集了2000年至2016年补中益气汤临床可用病案300例,对这些病案中的症状体征、药物使用频率及用量等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并继续采用黄金分割法、聚类分析法、关联规则分析法等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本方方证规律。结果根据频次统计,结果显示,补中益气汤的核心脉症为饮食不佳、疲乏、面色无华、舌淡白、苔薄白、脉细;主要脉症为气不足、不愿说话、腰部和腹部以下有下坠感、大便溏、头晕,所以本方病机主要是脾胃虚弱,兼具气虚下陷。本方的原八味药均入选为核心药物。聚类分析,表明补中益气汤中补气药的剂量最大,表明本方主要功用是益气健脾,兼具提升阳气。文章分别对第l类群和第4类群进行了分析,两者的核心脉症都是全身症状,表明本方病机是脾胃气虚为主;主要脉症稍有一些小的变化,由脾胃不足,气运不畅所引起,所以第1类群和第4类群的药物剂量也有变化。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本方核心脉症和核心药物关联置信度均超过61.8%,可推断分析的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有关联性。结论本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补中益气汤方证规律进行探查,让本方方证规律变得准确,为下一步规范化工作提供一些资料,以期可以在临床遣方用药中发挥作用。
赵菲[5](2017)在《岭南医家的痰证文献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痰,既是疾病的产物,又是病因。痰邪致病性广,易产生各种疾病甚至疑难杂症,每种疾病表现出不同的临床证候,复杂而多变。因此研究痰证是中医的特色研究项目之一,也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和特色。岭南地域气候炎热、潮湿多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生活习俗,再加上人们特殊的体质对痰病、痰证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岭南中医作为特色的地域性医学之一,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医家,其中的相关医书、医案中有关于痰证的文献记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方、特色药及临证经验。然而,从晋代到现代,有关岭南医学中的痰证文献多散落在各医家的医着、医案中,分布零散,记载各有差异,针对岭南历代医家的临床及学术经验、内容资料和思想整理不足,所以亟需有一个提纲挈领的对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的归类、分析和研究。本论文立足于岭南医学的大背景下,从文献角度充分挖掘历代岭南医家,尤其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岭南名医的相关医着、医案中有关痰证的文献,梳理岭南地区痰证的学术发展脉络、岭南医家的治痰经验,补充中医痰证学说的地域性内容。方法:包括文献收集和文献整理两部分。文献收集首先要筛选岭南医家,筛选标准分别是:古代医家根据文献检索和存世的着作现状整理拟定;近代医家为受近代百年国内同行公认的老一辈岭南中医家;现代医家从获得"广东省名老中医"等称号的医家中选择。对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医家参照《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书籍筛选相关的医着、医案。通过CNKI、CBM、维普、万方数据库,查询对应岭南医家有关痰证的文献,了解目前研究状况,全面收集文献资料。文献整理主要通过文献收集,将杂乱的文献进行鉴别、整理、运用excel软件将相关的内容制成表格。采用相关对比、观点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对不同医家的治痰思想进行总结对比。运用数据挖掘的频数统计法、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符合条件的痰证医案进行分析研究,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论文从学术发展史的纵向角度出发,研究岭南医学的发展。从晋代开始至现代,通过挖掘岭南名医的着作,系统整理岭南疾病痰证文献,分时段探讨并总结治疗特色。1.晋唐宋元时期,岭南医学处于萌芽阶段,医家对于痰证的认识也比较浅显片面,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作为岭南医学的第一部着作,提出的治痰方剂简单有效,开启了治痰的先河。刘昉《幼幼新书》中系统整理了宋以前儿科文献,其中提出的治痰方剂种类多,涉及病证广,为儿科痰证研究奠定基础。释继洪《岭南卫生方》中主要记述瘴疟痰证兼证,涉及病种少,治疗方药多局限于治瘴为主,此时期并未对痰证理论系统阐述。2.明清时期,随着岭南医学的深入发展,岭南医家及其着作数量的增多,治疗痰证的辨证体系逐渐完善,理、法、方、药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药物方面,以《生草药性备要》为代表的岭南本草着作,提出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治痰药物;理论方面何梦瑶的《医碥》全面论述痰证,辨证论治的体系较系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参考价值。此时期,医家注重痰证在不同疾病中的发病情况,杂病、内科疾病、儿科疾病中痰证随处可见,凸显"百病皆由痰作祟"的观点。3.近现代广东省名老中医等岭南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逐渐形成各自的治痰经验,结合现代人出现的各种疾病证型,总结出有效的治疗处方和药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4.现代医家在治疗内科疾病痰证时对相关疾病的证候认识不同,治疗着眼点各有侧重,再加上师承关系和长期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医家处方用规律不同,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发现岭南地区的内科痰证以肺系疾病和神志类疾病为主,用药方面化痰止咳平喘药、利水渗湿药、补气药、理气药出现次数多,聚类分析得到8类与内科痰证治疗相关的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发现比较有意义的药对、三味药药组和四味药药组,置信度和支持度较高,提升度大于1分别为陈皮-制半夏、陈皮-半夏-甘草、陈皮-茯苓-制半夏-甘草。同时岭南医家还运用岭南道地药材如五爪龙、千层纸、木棉花等,配合其它药物治痰效果显着。体现了岭南医家的治痰地域特色。结论: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研究岭南医学痰证文献,梳理岭南痰证的源流,总结各医家治疗痰证的经验,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何凌[6](2015)在《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说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的传承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总结并传承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导师张小萍教授为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在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中提出了脾胃气化学说。拟从其中医世家传承、现代医理诠释、临床实践及数据挖掘等角度将脾胃气学说系统化、具体化。方法:本研究通过采集并整理导师的医案,总结导师的临证经验,探寻导师脾胃气化学术思想渊源,结合现代医学理论,来完善脾胃气化学说,同时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导师临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理论部分。在医案的基础上,萃取其中体现脾胃气化思想的部分,广泛查阅古今文献资料,完善脾胃气化学说的理论根基,使脾胃气化学说具体化。并分析导师祖父张佩宜、父亲张海峰医案,将其辨证用药中表现出的共同点,与导师脾胃气化学术思想相结合,寻找出其传承特点和渊源,使脾胃气化学说系统化。将脾胃气化学说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用科学的理论诠释脾胃气化学说,使其医理更加清晰,更具科学性和实用性。第二部分是临床部分。总结导师的临床经验,着重总结导师从脾胃论治肺系、心系、肾系和肝胆的辨治思路和用药经验,并总结导师运用脾胃气化学说治疗临床脾胃病及疑难病的经验,如慢性胃炎癌前病变、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恶性肿瘤等。第三部分是数据挖掘部分。对导师某阶段2694个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对其诊病范围、用药频数、高频用药、药物用量、药物味数及用药组合关联等,寻找出其用药规律和特点。结果:脾胃气化学说是一个系统完善的学术思想体系,其理论来源与张氏中医三代对传统脾胃学说和气化学说的理解和发挥。在现代医学层面,该学说从脾胃的升降、出入、纳化、燥湿等四方面阐释人体消化吸收机制,并确立相关治则来指导临床。运用脾胃气化学说治疗脾胃病及疑难疾病,如慢性胃炎癌前病变、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胃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及恶性肿瘤等,切中病机,治法方药明确清晰,运用简当,每获良效,对于临床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数据挖掘的结果,得出导师临床用药的五大特点。第一、甘缓补中;第二、醇正为要;第三、平和为贵;第四、注重气化;第五、不乏创新。结论:脾胃气化学说既有深厚的理论根基,又有中医世家的传承,还有现代医学的科学诠释,加上可靠的数据支持,最后是临床疗效的肯定,值得传承研究及学术推广。
王莹[7](2014)在《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现代中医内科学把感冒、咳嗽、肺痿、肺痈、哮证、喘证、肺胀、肺痨等八个病证归类入肺系疾病,而在上述肺系疾病中,又以咳嗽临床最为常见。咳嗽病证发作的年龄也不常限是儿童、年轻人或是老年人,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对生活环境的污染,有关肺系咳嗽病证的发病率也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咳嗽病证亦常伴随其他疾病一起发作,妨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的品质,严重者可发展为肺系的其他疾病如喘证、哮证、肺痿、肺胀等器质性疾病,更甚至危及生命。咳嗽病证作为临床常见的症状,可见于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西医的急性咳嗽,包括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鼻窦炎、肺炎、过敏性鼻炎等,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等。西医的亚急性咳嗽,多为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包括支气管炎、鼻窦炎、哮喘等。西医的慢性咳嗽,一类为初查X线胸片有明确病变者,如肺部感染、肺结核、肺癌等。另一类为X线胸片无明显异常,以咳嗽为主或唯一症状者,即通常所说的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这些原因占了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70%左右。其它病因较少见,但涉及面广,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内膜结核、变应性咳嗽、心理性咳嗽、药物性咳嗽等。由于肺系咳嗽病证在临床的出现频率很高,病因病机也复杂多样,所以历代医家及当代临床医师都对该病予以了很高的重视。岭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其特定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人群体质等因素,对该地区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岭南历代医家对肺系咳嗽病证的论述很多,其中有不少具有真知灼见者。在岭南历代医书中也有关于肺系咳嗽病证治疗的记载,积累了大量的方药、组合规律及临床经验,对肺系咳嗽病证的治疗留下了的丰富内容,值得我们研究效法与发扬光大。肺系咳嗽病证的诊治不仅为古代医家所重视,亦是近代医家及科研者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岭南医家对肺系咳嗽病证的论着内容丰富,然而,针对岭南历代医家的临床及学术经验方面,其内容资料和思想的整理厥如。因此,亟需要有一个切入点提纲挈领的进行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的归类、分析及研究。岭南中医药历史悠久,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逐渐发展出其独特的岭南中医理论和临床的效验。历代岭南医家诊治咳嗽病证积累丰富经验,本论文尝试从历代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的论述中,作分门别类之整理和系统性研究。按照年代顺序从晋、宋、元、明、清、近代各岭南医家对咳嗽病证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现代则以广东省名老中医诊治咳嗽学术经验为主线,按照咳嗽病证的病因病机、证候分类、理法方药及临床治疗医案进行整理,从中寻找岭南医家对咳嗽病证辨证论治规律与特点,期待能对当今临床与科研提供借鉴和参考。因此,以咳嗽临床病证作为研究岭南中医学术史的切入点,从病因病机,证候分类、方药治法、临证医案等方面进行探讨,将岭南医学中论治肺系咳嗽病证的重要论着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对岭南医家关于肺系咳嗽病证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探讨,整理岭南医家对在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成就,发掘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特色。系统研究岭南中医药学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发展过程,使前贤宝贵的学术经验更清晰地呈现在今人及后学者面前,对今后岭南中医学术研究开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与指导意义。方法采用文献研究与理论评述方法完成学位论文。文献研究法: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理论评述法:在占有原创资料基础上,采用归类分析、传统阐释、临证解读、相关对比等方式,对岭南医家诊治咳嗽病证学术经验进行评述,探讨岭南医家诊治咳嗽病证学术内涵及及临床价值。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库CNKI(2001年1月~2012年12月),中医有关咳嗽的论文共计有4152篇。文献检索及综述的结果,仍未见有专门从文献整理、理论升华的角度,系统地探讨肺系咳嗽病症的学术源流和思想,以及各医家的学术论着。笔者寻找到咳嗽病证学术前沿空白点,即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有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专门研究。论文研究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汇编整理、学术理论分析评述凝练两部分。1.资料收集汇编整理。发掘收集历代岭南中医古籍文献,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包括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宋代刘防《幼幼新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年出版;元代释继洪《岭南卫生方》,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年出版;明代玉华子《程斋医抄密本》,2002年国家图书馆分馆编,国家图书馆藏稀见古代医籍钞(稿)本丛编第十三册;清代何克谏撰《生草药性备要》,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年出版;刘渊《医学纂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陈复正《幼幼集成》,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出版;何梦瑶辑《医碥》,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年出版;潘名熊撰《评琴书屋医略》及《叶案括要》,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程康圃《儿科秘要》,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年出版;陈珍阁《医纲总枢》,1892年醉经楼藏板;民国陈伯坛《读过金匮卷十九》,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年出版;卢朋着《四圣心源提要》,民国21年9月(1932年)出版;黄省三《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广东人民出版社1958出版;黄恩荣《洄溪医案唐人法》,1933年黄干南药行出版;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附医话录存》,香港雅露毕印务公司1938年出版;胡真《山草药指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年出版。现代以广东省名老中医诊治咳嗽学术经验为主线,广东省名老中医是指1962年出席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座谈会”的广东省各地名老中医共72人,1978年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刘赤选等67人“广东省名老中医”荣誉称号者,他们公开在刊物着述发表有关咳嗽病证诊治学术经验,选择其中对咳嗽具有系统论述及鲜明见解的名老中医,将其诊治咳嗽病证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进行汇编。2.学术理论分析评述与凝练。已收集的原创岭南诊治咳嗽文献资料非常宝贵与不容易,论文采用纵向研究即按照历史年代沿革之先后,从晋代开始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历代岭南医家着作中对有关对肺系咳嗽病证的相关文献着作进行分析与评述,包括肺系咳嗽病证的各种理论论述、病因病机、症候特点、证治特点、用药特点等进行分析与理论凝练,从内科方药乃至儿科等相关论述内容中,溯其源流,审其变迁,归类整理发掘,整理汇编各岭南医家在其论着中对肺系咳嗽病证的论治与相关理论、方药等,提取与肺系咳嗽、咳喘、喘咳、咳逆相关的医论医案,将每个医家论治肺系咳嗽病证的相关内容特点,依咳嗽病证治之相关内容,分门别类提纲挈领地归内内容,列出相关研究的纲目顺序,从纵向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在附录部分采取横向研究方法,按照现代中医内科学体例,分为咳嗽病的定义、咳嗽病的病因病机、咳嗽病的治疗原则、咳嗽病的辨证论治(包括外感咳嗽、内伤咳嗽、杂病咳嗽、小儿咳嗽)、咳嗽病的预后转归、咳嗽病证医案举隅、当代岭南治咳制剂进行分类整理与资料汇编。并展示本文涉及的古代文献的书影。有基于此,本文主要采用研究方法有:①文献调研,包括文献的查找,资料的收集、鉴别、整理、汇编等,将其录入电脑,以Word、Excel、图片等形式保存,形成整个研究工作的基础研究素材;②理论评述及资料分析,采用归类分析、归纳演绎、传统阐释、相关对比等方法,对原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凝练学术观点,以《中华医史杂志》、《中医文献杂志》、《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行业标杆发表论着为行文体例,按照其行文规范的要求,对岭南咳嗽病证学术源流进行研究,最终形成学位论文。结果1.晋唐宋元时期岭南医家论治咳嗽病证文献收集与整理。论文从学术发展纵向的研究角度,对自晋代起及至清代,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研究分时段进行探讨。晋唐宋元时期岭南医家论治肺系咳嗽病证的文献评述,该段时期岭南医着较少,重点整理了葛洪《肘后备急方》、刘昉《幼幼新书》、释继洪《岭南卫生方》。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提出诊治的急救方和食疗方,在诊治咳嗽病证,针对各症候证型的治疗中,方药特点是方小药物少,药物制剂多元化,如汤剂、丸剂、散剂等;服药方法不拘一格,尽服、频服等;治疗方法多元,有服药、灸法、吐法、渍法,外治法熏法,食疗兼补等;论述中不乏对药量服用详细说明。宋代刘昉《幼幼新书》论述儿科有关肺系咳嗽病证,包括咳逆、喘咳上气、咳嗽作呀呷声、咳嗽声不出、惊膈嗽、伤风嗽、痰嗽、寒嗽、热嗽、久嗽等诸症,对小儿肺系咳嗽病证的内容汇编,从诊断、辨证、治疗、方药、用药规范、护理、预后等无不论及,且药物制剂及服用方法详备,除常用的丸、散、膏、丹外,亦有针法,灸法及外治法。本书收集的小儿肺系咳嗽病证和代医学文献的内容,症候之多也是史无前例的,其辨证论治内容,全面地反映了古代儿科肺系咳嗽病证各家学说和学术争鸣。元代释继洪《岭南卫生方》论述南方热带传染病瘴疟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方药特点,体现了岭南医学的特色。瘴疾咳嗽兼证,释继洪分别应用苏子降气汤、六和汤、参苏饮三方治疗。释继洪主张因地因时制宜,注意甘温扶正,调理阴阳升降,《岭南卫生方》中“无痰不作疟”的思想,贯穿整个治疗过程,该书重视气候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影响,特别重视岭南气候炎热等因素导致人体阳气常泄、引起以上热下寒为特点的病理变化,在防治时主张保护阳气和脾胃,重用温法而慎用清法,对目前临床仍有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2.明清两代岭南医家诊治咳病证理法方药收集整理与评述。明清时期岭南医家论治肺系咳嗽病证的文献资料逐渐增多,重点对明代盛端明《程斋医抄密本》、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刘渊《医学纂要》、陈复正《幼幼集成》、何梦瑶《医碥》、潘兰坪《叶案括要》、《评琴书屋医略》及陈珍阁《医纲总枢》、程康圃《儿科秘要》进行研究。明代《程斋医抄密本》仍然未脱离辑录方药的范畴,但其中亦收录了较为经典的理论论述,较之岭南前代的单存辑方有所进步。强调外感咳嗽之“湿邪”,认为“湿有自外入者,有自内得者,阴雨湿地,皆从外入,治宜汗散,久则踪通渗泄之”,内伤咳嗽当效法遵从李杲,内伤脾胃。清代刘渊《医学纂要》在定义和病机上提出理论并做了证治分类,总结咳嗽病辨证论治、各临证特点及咳嗽的症候,并列出有关肺系咳嗽病证的肺痈咳喘等相关病证,系统总结咳嗽病证各个症候特点和证治要点。肺为五脏华盖,主一身皮毛,喜清凉而恶风冷,爱滋润而嫌燥热。脾湿动而为痰也,有痰有声,曰咳嗽,因伤肺气而动于脾湿也。其要有二:一曰外感,二曰内伤。因此,在肺系咳嗽病证的立法和治疗中,内伤宜审阴阳注重温补脾肾,外感宜分寒热为其诊治大法。清代陈复正《幼幼集成》分析小儿咳嗽和成人咳嗽的病因、病机、治疗和预后,论治咳嗽病证的主要证型有:伤寒、肺热、肺虚、肺阴虚、痰嗽、食积、木火刑金等,在病因病机方面则强调小儿咳嗽病因无非“寒热”二证,对于咳嗽病证的治疗主要方法有:清肺、降逆、润肺、补虚等。陈氏汇集儿科诸家之说,研究其肺系咳嗽病证的诊治病案可知,陈氏着书之理论是参以已见编撰而成,无论在儿科理论,还是在诊断治疗方面,都有独到的发挥。在治疗方面,更是独具卓见、补偏救弊之功。除了理论方面提供的临床指导外,在临床实际操作方面,给予更多的启发和理论依据。清代何梦瑶《医碥》以外感、内伤为总纲,认为咳嗽皆以肺为主,外感邪从皮毛入,内伤则脏腑之火,上干于肺。何梦瑶认为:火刑肺金,燥痒不能忍因咳。咳因瘁,痒因火燥,是咳必有火,然有虚实之分。何氏论治肺系咳嗽病证中,对五脏生克学说、阴阳水火理论、八纲辨证要点、治则治法等基本理论都有独到的见解,对先前诸医家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之医理叙述详明,并掺以个人见解。尤其是,由于久居两广,何氏对岭南多种温热病的证治匠心独运,依据岭南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临床辨证论治,全面体现何氏“因地制宜”的临证理论。清代程康圃《儿科秘要》提出儿科“八证六字说”。八症者何?一风热,二急惊风,三慢惊风,四慢脾风,五脾虚,六疳积,七燥火,八咳嗽是也。六字者何?平肝泻心补脾。咳嗽为儿科八证之一,程氏曰:凡咳嗽,总因内先有痰,更与肝风盛、生心火,心火相克肺金,而成咳嗽。治宜平肝、泻心,兼理肺虚,兼理脾以生肺气,要在心、肝、脾、肺四经,风、火、痰而作用。重视小儿咳嗽的指纹辨证,对小儿百日咳提出病因由“乳痰积结,肝肺燥热,肝肺火郁,薰蒸气管而成”,治以“清肺化痰”为法的学术观点。清代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继承了清代以前岭南地区药物学发展的成就,所着《生草药性备要》,第一次系统地整理了岭南民间使用草药治病的经验,对后世医学家颇有影响。何氏从食疗调理、制剂要求、草药生长环境及形态、泡制功效的差别及药物不同部位的功效主治等方面全面汇集整理,直到今天,岭南医家在诊治肺系咳嗽病证时,在岭南地区临床中,这些药物常常被使用,且取得很好的疗效,如七叶一枝花、枇杷叶、桑树皮、五爪龙、万年青等。清代潘名熊《评琴书屋医略》、《叶案括要》,囊括了肺系咳嗽病证的理论思想及理法方药。其中包括肺系咳嗽病证的各种兼夹症候,以及各类痰嗽证的理法方药。潘氏在整理前辈的方药同时,发挥自已的临证经验及对药物及其剂量的认识。在辨证论治中强调脉诊的重要性,在对肺系咳嗽病证的全面论述中,潘氏把脉诊、药物使用和对《内经》天人合一的理论实践,极致地运用发挥在临床的辨证论治上,为后世学者研究相关肺系咳嗽病证的理论和临床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陈珍阁《医纲总枢》具有早期中西汇通特点,将咳嗽喘证病位定在“小息管”,认为“咳嗽为病,息管受病也。”接受西医解剖学的认识,突破传统中医定位在“肺”的藩篱,分别定位在小息管、肺内卫筋、息管等,体现了他对解剖学知识的熟悉,从中西医汇通角度论述喘、哮、咳、嗽等症,丰富了岭南医学论治肺系咳嗽病证的理论体系。清代岭南医家论治肺系咳嗽病证最显着的特点是对中原不同中医流派学术观点的传承,如《医学纂要》传承了张景岳温补学派的观点,《医碥》引进了王肯堂的学术理念,《叶案括要》及《评琴书屋医略》更是全面继承叶天士的理论学说。不同学术流派的理论、观点在岭南的传播与争鸣,促进了岭南医学治疗肺系咳嗽病证的进步。此外,清代岭南医家在辨治岭南咳嗽也开始出现原创性的系统理论总结。《生草药性备要》第一次系统地整理了岭南民间使用草药治疗肺系咳嗽病证的经验;《儿科秘要》在治疗肺系咳嗽病证上运用“平肝泻心补脾”进行系统论述。由此看来,明清时期是岭南医家论治肺系咳嗽病证学术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时期。3.民国时期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文献资料研究与评述。收录了陈伯坛《读过金匮卷十九》、卢朋着《四圣心源提要》、黄省三《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黄干南《洄溪医案唐人法》、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胡真《山草药指南》等。陈伯坛《读过金匮卷十九》是民国时期注释《金匮要略》的巨着,对仲景学说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理论的阐述极其详尽。陈伯坛注解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有关条文,反映他咳嗽病证学术观点:本条注重在肺咳,心肺位居上焦,异在心恶热而肺恶寒,因心肺交换寒热之故,于是不为寒咳为热咳。论治咳逆(咳嗽)上气,陈伯坛解释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二证使用指征。卢朋着《四圣心源提要》传承了黄元御的学术理论。其论咳嗽,认为乃肺胃气逆所成:咳嗽者,肺胃之所病也。胃气上逆,肺无降路,雾气湮塞,故痰涎淫生,呼吸壅咳,则咳嗽发作。其多作于秋冬者,风寒外闭,里气愈郁故也。而胃之所以不降,全缘阳明之阳虚。造成肺胃气逆的病因有肺寒、燥热、土湿,卢朋着治疗肺胃逆升咳嗽推崇姜苓五味细辛汤。黄干南《洄溪医案唐人法》,其对徐灵胎《洄溪医案》的注解,传承了徐灵胎的学术观点。当然黄干南对咳喘证诊治也接受近代西医知识:西医以肺中小气管痰结塞,忽然收缩,气不通行,膈肉向上挺住,翕而不张,气倡不得出,因之咳喘,此体肌物理之变化。治法祛痰开喘,衣必格、或乍波兰的,为发表类中最要药。近始发明麻黄精,明中土麻黄发表定喘之效力(桔梗素治咳亦新近发明)。卢朋着《四圣心源提要》与黄干南《洄溪医案唐人法》这两部书使岭南医学中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继承了更多不同的学术流派。但与清代又有所不同,表现在中西医汇通观点的崛起。如黄干南《洄溪医案唐人法》在传承了徐灵胎的学术观点的同时,结合西医观点论述了其对喘证的认识。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黄省三《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更是在中西医汇通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理论达到较高水准。如以咳嗽为主病名嬗变为支气管炎、肺炎型流行性感冒等。黄省三对流行性感冒即使热退后咳嗽仍不止者,用“黄氏贝母紫菀汤方”,卢觉愚对麻黄医治喘息作用及其有效成分的分析,反映这一时期中西汇通诊治咳嗽学术特点。胡真《山草药指南》对岭南草药治疗咳嗽者专门集中论述,有“咳嗽药”专篇,篇中罗列岭南治疗咳嗽的草药共33味,篇中所提到的咳嗽有热咳、内伤咳嗽、小儿乳咳、痰火咳嗽、风寒咳嗽、哮喘咳嗽、风痰咳嗽、血热咳嗽、寒痰咳嗽等,说明已能从病因、病机辨治咳嗽。其中,治痰火咳嗽的药物最多,有7味药,既然岭南治咳草药中治痰火咳嗽者最多,也反映岭南咳嗽以痰火证居多。对岭南草药治疗咳嗽者专门集中论述,在本草学上也超越前代岭南本草专着。该时期岭南医学在诊治肺系咳嗽病证方面已渐趋成熟。4.现代广东省名老中医诊治咳嗽病证学术经验整理。收录了钟耀奎、陶葆荪、沈炎南、刘仕昌、文子源、黎炳南、何炎燊、邓铁涛、岑鹤龄、董岳琳、甄梦初、关汝耀、罗元恺等岭南当地名医。他们是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岭南临床实践相结合,解决现代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他们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展示出融古今中医学术理论为一炉的水平,并有系统的南药使用经验,针对岭南咳嗽病证的岭南特点做出了阐述与发挥。呈现出岭南医学学术特点与理论特质。本章还收录岭南百年老店潘高寿出品的治疗咳嗽病证的中成药,以此作为岭南诊治咳嗽病证在临床实践上成就的一种展示。岭南医家的理论思想及临床经验,均并注重着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秉承着临床的经验。每个时期,岭南医家在中医文化深厚的理论指导下,将肺系咳嗽病证的方药和地域人群个体体质,匠心独运地以其特有的文化和思想,精妙应用在临床上,使岭南中医独特的方药理论和思想集中地体现,每个时期,不论是外感或是内伤咳嗽,不论是成人咳嗽或是小儿咳嗽,岭南医家在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实践与理论创新上,都发挥着特有的临证特点。5.附录分二部分。附录一为岭南医家诊治咳嗽病证文献资料分类整理,将已经收集古代近代岭南医家有关咳嗽病证有关论述文献资料,按照现代《中医内科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年)方式,分类整理为咳嗽定义、咳嗽病因病机、咳嗽与肺痈、肺痨、肺胀、哮喘的鉴别、咳嗽病的辨证论治(外感咳嗽、内伤咳嗽、杂病咳嗽、小儿咳嗽各证)、咳嗽病的预后转归和治验医案等,方便读者对原着查阅。“治验医案”选录明代至民国时期岭南医家治疗咳嗽医案十则,张继科、陈复正、黎庇留、潘名熊、蒋希曾、黄晖史、孙言言、陈任枚、陈渔洲、陈应期各一案,有些医家在上文中未有论述,但其治疗咳嗽的医案展示出其独到的学术见解,故采录之以补阙。如:张继科重视脉诊,引经据典,对所诊嗽喘证论理极详;从蒋希曾与陈应期的医案可见其对咳嗽、肺痿、肺痈、痨证的鉴别。附录二收录文中涉及的古籍书影16张,依次是葛洪《肘后备急方·卷之三·治卒上气咳嗽方第二十三》、刘防《幼幼新书·卷第十六·咳嗽诸疾·咳嗽第一》、盛端明《程斋医抄密本·第六:三因门·咳嗽》、刘渊《医学纂要·利集·咳嗽病因》书影、陈复正《幼幼集成·卷之三·咳嗽证治》书影、《医碥·卷之二·咳嗽》书影、《叶案括要·卷二·咳嗽》书影、潘名熊《评琴书屋医略·卷三·咳嗽》书影、程康圃《儿科秘要·论咳嗽症治第八则》书影、陈珍阁《医纲总枢·卷三·咳症》书影、陈伯坛《读过金匮卷十九·肺痿肺痈咳逆上气脉证并治第七》书影、卢朋着《四圣心源提要·咳嗽》书影、黄省三《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黄氏贝母紫菀汤方》书影、黄干南《洄溪医案唐人法·痰喘亡阴》书影、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肺病与麻黄》书影、胡真《山草药指南·咳嗽药》书影。各书具体版本信息见正文。以图片的形式增强对岭南医学的直观认识,也以此保留珍贵的文献材料。结论1.本论文以朝代为主轴,从晋、宋、元、明、清、近代这一轴线,对岭南主要医家及其论着观点进行剖析,总结前辈们的成就成果,并分析前辈们的医学思想。重点阐述从晋代开始,经历宋、元、明、清、近代各历史时期岭南医家临证思想及其对肺系咳嗽病证的论述。大致而言,肺系咳嗽病证,最早见于《内经》,并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等理论观点,为后世医家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基础。汉代张仲景对肺系咳嗽病证痰饮、喘咳等证理法方药的阐述为后世临床提供理论和方药研究。至晋唐中医药学全面发展的阶段时间,岭南医家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成为第一部岭南医家的着作,为后世临床开启岭南特色中医的第一页,从此之后,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岭南医家对肺系咳嗽病证的研究,不论是从思想理论的发挥和临证方药的思路,或是从成人咳嗽到小儿咳嗽的专述中,其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临床经验无论从时间的跨度,或是从临床的创新,或是从证治分型的立新,中医典籍理论之整体思想、天人合一、五行生克、因地制宜等理论体系完美地贯穿其临床思想的发展,并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论指导。2.民国之前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论述多散见于各医家之内科病证论述中,搜集这些医着,并摘取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部份,仔细研读找出重点,分门别类地把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相关医论医案的诊治,和临床遣方用药的特点归纳总结。透过研究这些医着及医案,把岭南医家临证的特点内容小结纲要,冀望能对未来岭南人群肺系咳嗽病证的临床诊治,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及更充份的理论基础。3.现代广东省名老中医诊治咳嗽病证学术经验非常宝贵,他们把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前人经验与岭南临床实践相结合,是解决现代临床疑难问题的典范。他们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展示出融古今中医学术理论为一炉的水平,并有系统的南药使用经验,针对岭南咳嗽病证的岭南特点做出了阐述与发挥。中医临床工作者,通过阅读名老中医宝贵的医着及医案可以开阔视野,激发思路,间接地获取宝贵的经验,正所谓“踩着巨人的肩膀”上,激发思想,开拓视野,灵活思路,以求触类旁通。本论文汇编的岭南中医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医着及医案,充实了历代医家对肺系咳嗽病证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的论述,涉及领域广阔,摘录内容丰富,若能对岭南中医独到的经验加以探索和学习,无疑在临床上将会提高我们的诊治水平和医疗技能。4.本论文在岭南医家针对肺系咳嗽病病证的理论总结和临床研究整理中,无论外感咳嗽,或是内伤咳嗽,自始自终地贯穿中医的整体理论,因此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相互转化,“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理论思想,更加彰显出“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思想的价值体现,此理论源自临床并指导实践。整理民国前岭南医家论述肺系咳嗽病证的思想内容和理法方药,是由古医藉的资料中,逐一摘取医藉原文,尊守原文的思想理论,把肺系咳嗽病证相关内容,归类铺排,上述研究以前虽有学者进行,但不够系统,多无文献出处等标引。因此,论文第一个创新点,是发掘考证了民国以前历代岭南医家对肺系咳嗽病证论述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历史时期分段整理与评述,这一工作为过去从所未有;论文还对现代部分广东省名老中医诊治肺系咳嗽病证的学术经验,从病因病机、证治方药、临证特点、医案医话、验方制剂等方面进行系统整理研究集成,这是论文第二个创新点。在撰写论文过程中也积累资料,岭南医家诊治咳嗽病证文献资料不易寻找,故在论文附录部分,从横向的角度,把资料分门别类,按照现代中医内科学体例分为咳嗽病的定义、咳嗽病的病因病机、咳嗽病的治疗原则、咳嗽病的辨证论治、咳嗽病的预后转归、当代岭南治咳制剂,进行分类整理附录于后供读者参考,以期能为中医临床和教学科研提供使用资料,实现资源共享。本研究也有诸多不足之处。岭南医学文献的收集困难仍然会有漏失,文献的缺失对于岭南诊治咳嗽病证的岭南特色的凝练也构成影响。在本文的后续研究中,将继续收集、积累岭南论治咳嗽病证的一手文献,希冀能从中进一步凝练岭南医学诊治咳嗽病证的理论创见。从文献研究的角度整理岭南历代医家诊治各病证的学术源流,以探讨岭南医学有别与中原医学的学术创见与特点,是凝练岭南医学特色的可行方法之一。相信该领域的研究在以后的时间里会有所进展。
林迪卫[8](2013)在《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胃痛是脾胃病,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鑫梅教授是广东省名老中医,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许鑫梅教授处方用药规律来研究其治疗胃痛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对发挥中医药治疗胃痛病的优势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方法通过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跟诊,收集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病例300例,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许教授在临床上所用药物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并对药物性味归经进行总结,得出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处方用药特点,并总结其治疗此病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结果一、许鑫梅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胃痛方面的特点:1.辨证求因,把握病机,厘清类型。2.辩证辨病,中西结合。3.辨咽喉提出“胃咽合病”二、许鑫梅教授对胃痛治疗思路的特点总结了许鑫梅教授在临床上治疗胃痛的常用52味的中药里核心药物是:太子参、党参、白术、茯苓、法夏、苏梗、浙贝、郁金、砂仁、瓦楞子、木贼草及甘草。上述药物中:党参或太子参、白术、茯苓及甘草为四君子汤的组成药物,是作为治疗胃痛的主方。在治疗上以脾胃论治,注重于益气健脾。调肝和胃,注重调畅气机。合并“胃咽合病”、“治上应不忘顾下”的治疗。同时,注重湿邪为患,理气化湿为主。结论本研究所得结果总体上反映出许鑫梅教授在临床诊治胃痛的用药规律。使许鑫梅教授诊治胃痛的特色和经验得到了显凸和数据上的支持,这可丰富了名老中医辨治胃痛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陈宝燕[9](2013)在《李东垣用药加减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李东垣是金元着名的补土派医家,其脾胃学说及对内感与外伤的辨证思想,独树一帜,临床加减用药也别具特色,对后世以至近代医家均极有指导意义。东垣在一系列的着作中,记载了大量加减用药的经验,本文试图从东垣加减用药的规律中,分析其加减依据,并追本溯源,从东垣以前的药籍中,探查东垣思路传承。东垣以前,记载药物的典籍甚多,各书的对药物的功效见解,或详或略,本研究旨在寻找出启发、影响东垣较大的药学典籍,为将来研究李东垣学说者提供指导及帮助。方法从《李东垣医学全书》(张年顺等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5月第5次印刷),翻查李东垣传世作品,然后将李东垣作品中有关药物加减的条文抽出整理,建立数据库,再从金元以前的药学文献中,查出有关药物的理论,一一列出,然后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研究从李东垣的七本论述中,发现涉及药物加减的共有101味。本文采纳了东垣加减最多的10味药物分析。2.十种药之中,补虚药有黄蓍、人参、甘草、当归、白芍,清热药有黄芩、黄连,黄柏,化痰药有半夏,理气药有陈皮。3.分析显示,李东垣临症用黄蓍加减,主要取其大补脾肺之功,又用之以益气固表,升阳气而泻火邪;以及益气生血等。李氏喜以人参大补肺脾之气,补虚,主治精神短少,身体力困,怠惰无力,纳差,暑邪伤肺而身热自汗等各种症状。甘草主要用于补脾益气,清热泻火,缓急止痛,以及藉其入厥阴及阳明经之效。白芍药多用以调脾胃,安脾,养血柔肝,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去湿,调营卫等。当归主要用于补血、活血、和血、破血、止痛,以及润燥之效。李氏用黄芩重在清肺热泻火,气分热,解毒,且多用于胸腹部,夏月尤喜用之。黄连主要是清热泻火和解毒。黄柏则多用于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降冲脉气逆,清丹田伏火几方面。东垣又喜以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且常用于散胸中之寒。半夏多用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和消痞散结,而尤其重视其治疗太阴痰厥头痛的功效。3.在古代药学典籍方面,经典药学《神农本草经》对各药物功用陈述较为简单,但与另一本《名医别录》的理论,多为后世本草书籍所继承。唐代《药性论》和五代《日华子本草》对药物的效用,开始有所拓展,至张元素的《珍珠囊》和《医学启源》中,对药物的功效明确清晰,实用性强。推敲李氏加减用药之方法,部份受到《药性论》《日华子本草》之影响,但其理论根源,却应以《医学启源》为依归,书中主要理论,都为东垣临床加减用药时使用和实践。结论本文通过十味东垣最常用作加减的药物来研究东垣加减药物的思想传承,虽然探集药物数量不多,但东垣思想路向的趋势却甚为明确。史载东垣曾掷千金而从张元素所学,从师数年,尽得其学,故李氏的学术思想,用药根据受到其师理论熏陶,亦理所当然。东垣对于临床加减用药的经验,有些相当详尽,有些却点到即止,如果研究东垣加减用药的学术思想时,以《医学启源》为其中一个重点的参考依据,对于理解东垣学说,应该有一定裨益。期望本文结果能对学习东垣用药规律者,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张璐砾[10](2012)在《湖湘脾胃学说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旨在探索湖湘脾胃学说的源流及湖湘文化对湖湘脾胃学说的影响,阐述湖湘脾胃学说的特点及其传承规律,总结湖湘代表医家的脾胃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方法:通过搜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读秀、百度和Google等电子资源,手工检索湖南省图书馆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现存图书资料,对建国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湖湘医学文献进行收集、整理、研究。本文选择1949年以前已逝的湖湘名中医和1949年以前有着存世的医家,以及后迁省外和外省来湘行医者、湖湘历代官吏、文人和僧侣通医者为研究对象,对收集到的湖湘脾胃学说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分析。结果:湖湘脾胃学说萌芽于马王堆医书,元代儿科名医曾世荣提出“小儿用药,贵在和平,毋损脾胃之气”为湖湘脾胃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脾胃学说与湖湘文化相结合,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湖湘脾胃学说。湖湘脾胃学说的传承以家传为主,兼以师传和自学成才,其代表医家有罗国纲、蔡贻绩、刘世桢、杨尧章、朱兰台和萧琢如等。湖湘脾胃学说具有强调人以胃气为本,治以辛温燥湿理气、善于调理脾胃,重在保脾阳顾脾阴的特点。我们对湖湘历代脾胃病医案进行数据挖掘,通过文献对比,发现数据挖掘的结果与湖湘历代脾胃病医案常用的组方药物基本相符。结论:湖湘医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医学提供了现存最早的中医药文献。湖湘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并在脾胃学说、伤寒学说、妇科学、药物学等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学术成就,颇具民族特点和地域特色。
二、从脾胃学说论治耳鼻咽喉病证六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脾胃学说论治耳鼻咽喉病证六法(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理论研究 |
1 古代医家及着作对眩晕的认识 |
1.1 眩晕的病名溯源 |
1.2 眩晕的病因病机 |
1.3 眩晕的辨证治疗 |
2 现代医家对眩晕的认识 |
2.1 邓铁涛 |
2.2 路志正 |
2.3 颜德馨 |
2.4 颜正华 |
2.5 方和谦 |
2.6 李振华 |
2.7 刘志明 |
2.8 段富津 |
2.9 张学文 |
2.10 李士懋 |
2.11 熊继柏 |
2.12 王乐匋 |
第二部分 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研究 |
1 代表性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 |
1.1 汪机 |
1.2 孙一奎 |
1.3 余淙 |
1.4 叶桂 |
1.5 汪文绮 |
1.6 程国彭 |
1.7 程文囿 |
1.8 方肇权 |
1.9 程有功 |
2 总体诊治眩晕经验 |
2.1 病因病机方面 |
2.1.1 虚实兼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
2.1.2 外风内风皆可感,以阴虚阳亢动风为主 |
2.1.3 实者,病理因素痰、火、风、瘀,尤以痰为重 |
2.1.4 虚者,责之于脏腑气血阴阳四端 |
2.2 病位在脑(心神),发病与脏腑密切相关 |
2.3 辨证治疗方面 |
2.3.1 气血不足,擅用参芪归术培补气血 |
2.3.2 阴虚阳亢,喜用滋水涵木和阳息风 |
2.3.3 痰浊中阻,常用二陈化裁培土化痰 |
2.3.4 下元虚惫,温补脾肾阳气冀其运化 |
2.3.5 坎离失交,补养水火根基精神乃治 |
2.3.6 病关情志,重视内观静养治疗思路 |
2.4 灵活用药,擅用药对 |
第三部分 明清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用药规律数据挖掘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数据录入 |
1.4 数据规范化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中药频次、频率分析 |
2.2 中药的类别分析 |
2.3 中药的药性药味归经分析 |
2.4 证素频次、频率分析 |
2.5 中药关联规则分析 |
2.6 中药复杂网络分析 |
2.7 中药系统聚类分析 |
2.8 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 |
2.9 中药主成分因子分析 |
3 讨论 |
3.1 中药频次、频率 |
3.2 中药类别 |
3.3 中药性味归经 |
3.4 证素频次、频率 |
3.5 中药关联规则 |
3.6 中药复杂网络 |
3.7 中药系统聚类 |
3.8 熵层次聚类新处方 |
3.9 中药主成分公因子 |
第四部分 新安程氏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研究 |
研究一 基于数据挖掘的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临床应用规律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3 数据规范化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患者一般情况及疾病频数分析 |
2.2 症状、药物频数分析 |
2.3 症状因子分析 |
2.4 中药聚类分析 |
2.5 关联规则分析 |
3 讨论 |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主要软件和数据库 |
1.2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的预测 |
1.3 半夏白术天麻汤的靶点预测 |
1.4 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预测 |
1.5 药物-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 |
1.6 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
1.7 核心化学成分和靶点的筛选 |
1.8 PPI网络聚类 |
1.9 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GO和 KEGG富集 |
1.10 分子对接 |
2 结果 |
2.1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 |
2.2 半夏白术天麻汤活性成分的靶点 |
2.3 眩晕相关疾病的靶点 |
2.4 药物-疾病-靶点网络的构建 |
2.5 药物-疾病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 |
2.6 核心化学成分和靶点的筛选分析 |
2.7 PPI网络聚类分析 |
2.8 药物-疾病-靶点的GO和 KEGG富集分析 |
2.9 分子对接分析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中医药治疗眩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半夏白术天麻汤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2)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气学说源流研究 |
1 《管子》气学说研究 |
1.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1.2 《管子》气学说的特点 |
1.2.1 精气、心、道、德同论 |
1.2.2 心为主宰 |
1.2.3 修持理法 |
1.3 《管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2 《老子》气学说研究 |
2.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2.2 《老子》气学说的特点 |
2.2.1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
2.2.2 对道的体认 |
2.2.3 对道体性用的描述 |
2.3 《老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3 《列子》气学说研究 |
3.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3.2 《列子》气学说的特点 |
3.2.1 宇宙万物的来源 |
3.2.2 道家的修道 |
3.2.3 气形质——天地万有产生的四个阶段 |
3.2.4 冲和气者为人 |
3.3 《列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4 《庄子》气学说研究 |
4.1 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4.2 《庄子》气学说的特点 |
4.2.1 养气所达境界——逍遥游 |
4.2.2 乘天地之正气的至人、神人、圣人 |
4.2.3 对证得道体的修持理法及悟道境界的描述 |
4.2.4 道无处不在 |
4.2.5 《庄子》的养生 |
4.2.6 内圣为体,外王为用 |
4.2.7 气“化” |
4.3 《庄子》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5 《四书》气学说研究 |
5.1 《四书》作者及成书年代简介 |
5.2 《四书》气学说的特点 |
5.2.1 《论语》学问的境界——仁 |
5.2.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
5.2.3 《中庸》之中和境界 |
5.2.4 《孟子》之养吾浩然之气 |
5.3 《四书》气学说对后世的影响 |
6 小结 |
第二章 古代气学说的基本定理 |
1 气学说基本定理的内容 |
1.1 气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
1.2 气充盈宇宙虚空 |
1.3 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之一 |
1.4 气是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
1.5 气化是万物运动变化的肇始 |
1.6 气与神相关 |
2 以气学说为基石的气科学体系 |
2.1 气学说与阴阳学说 |
2.2 气学说与五行学说 |
2.3 气学说与干支理论 |
2.4 气学说与八卦 |
第三章 气学说对中医基础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
1 中医基础理论形成时期 |
1.1 理论基础 |
1.1.1 《黄帝内经》 |
1.1.2 《难经》 |
1.2 临床基础 |
1.2.1 《伤寒论》 |
1.3 中药理论基础 |
1.3.1 《神农本草经》 |
1.4 小结 |
2 中医基础理论学术发展时期 |
2.1 晋至唐 |
2.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
2.1.2 巢源方《诸病源候论》 |
2.1.3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与《千金翼方》 |
2.1.4 王焘《外台秘要方》 |
2.1.5 小结 |
2.2 宋至明 |
2.2.1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
2.2.2 张从正《儒门事亲》 |
2.2.3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
2.2.4 朱丹溪《格致余论》 |
2.2.5 张景岳《景岳全书》 |
2.2.6 赵献可《医贯》 |
2.2.7 杨继洲《针灸大成》 |
2.2.8 小结 |
2.3 清至近代 |
2.3.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
2.3.2 吴鞠通《医医病书》 |
2.3.3 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
2.3.4 唐容川《医易通说》 |
2.3.5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
2.3.6 小结 |
3 对气学说发展方向的启示 |
3.1 气学说的发展可吸收现代优秀的科技成果 |
3.2 现代物理学场性物质对气学说的揭示作用 |
第四章 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 气学说与中医学生命观 |
1.1 天人整体的生命观 |
1.2 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 |
1.3 中医、西医生命观之异同 |
2 气学说与人体生理 |
2.1 形的生理 |
2.2 气的生理 |
2.3 神的生理 |
3 气学说与人体病理 |
3.1 形的病理 |
3.2 气的病理 |
3.3 神的病理 |
4 气学说与中医诊断 |
4.1 气学说与望闻问切 |
4.2 气学说与辨证 |
5 气学说与中医治疗 |
5.1 气学说与针灸治疗 |
5.2 气学说与导引吐纳 |
5.3 气学说与按摩刮痧 |
5.4 气学说与中药治疗 |
6 气学说与中医养生 |
6.1 强调天人合一 |
6.2 注重形气神合一 |
6.3 重视正气 |
7 病案举例 |
7.1 《古今医案按》医案举例 |
7.2 导师医案 |
7.3 笔者医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与学术成果 |
文献综述 气学说研究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补中益气汤的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补中益气汤的文献研究 |
1.1 补中益气汤创立的历史渊源、条文 |
1.2 补中益气汤组成、方解 |
1.2.1 本方组成、用量及用法 |
1.2.2 使用注意事项 |
1.2.3 补中益气汤的功能与主治 |
1.2.4 药物分析 |
1.2.5 本方病机与治则分析 |
1.2.6 方剂配伍意义 |
1.2.7 中气、胃气、阴火的概念 |
1.3 李东垣对补中益气汤的理解运用 |
1.4 古代医家对补中益气汤的运用 |
1.4.1 名医名家对本方的理解运用 |
1.4.2 古代医家在四大科中对本方的应用实例概述 |
第二章 现代医家临床运用进展 |
2.1 内科 |
2.1.1 眩晕 |
2.1.2 失眠 |
2.1.3 低血压 |
2.1.4 发热 |
2.1.5 慢性腹泻 |
2.1.6 慢性肝炎 |
2.1.7 重症肌无力 |
2.1.8 胃下垂 |
2.1.9 痤疮 |
2.2 外科 |
2.2.1 肾绞痛 |
2.2.2 腹股沟疝 |
2.2.3 肛门术后大便难 |
2.3 妇科 |
2.3.1 子宫脱垂 |
2.3.2 产后癃闭 |
2.3.3 妊娠高血压 |
2.3.4 阴吹症 |
2.4 儿科 |
2.4.1 小儿神经性尿频 |
2.4.2 小儿变异性哮喘 |
2.4.3 泄泻后期发热 |
2.4.4 反复呼吸道感染 |
2.5 五官科 |
第三章 研究目的 |
第四章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4.1 研究方法 |
4.1.1 频次统计 |
4.1.2 黄金分割法 |
4.1.3 聚类分析 |
4.2 技术路线 |
4.2.1 资料来源 |
4.2.2 检索策略 |
4.2.3 纳入标准 |
第五章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1.1 年龄分布 |
5.1.2 性别 |
5.1.3 病因和病程 |
5.1.4 中医诊断 |
5.1.5 西医诊断 |
5.2 补中益气汤核心脉症 |
5.2.1 症状体征 |
5.2.2 舌象 |
5.2.3 脉象统计 |
5.2.4 核心脉症 |
5.3 补中益气汤核心药物 |
5.3.1 补中益气汤原方用药频次统计 |
5.3.2 补中益气汤中核心药物的配伍关系 |
5.4 补中益气汤药物用量分析 |
5.5 药物用量与脉症的关系 |
5.5.1 第1类群药量与脉症关系 |
5.5.2 第4类群药量与脉症关系 |
5.5.3 第1类群与第4类群中用药量和脉症的比较 |
5.6 核心脉症与核心药物间关联规则分析 |
第六章 补中益气汤在肾阴虚、肾阳虚证候中及情志病中的运用探讨 |
6.1 补中益气汤在肾阴虚、肾阳虚证候中运用 |
6.2 补中益气汤在情志病中的运用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岭南医家的痰证文献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现状 |
2.1 痰证的古代研究 |
2.2 痰证的现代研究 |
2.3 岭南医家与痰证 |
3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晋唐宋元时期岭南名医的痰证文献及治疗特色 |
1.1 葛洪《肘后备急方》 |
1.1.1 治疗咳嗽喘息,处方简单有效 |
1.1.2 胸膈心腹诸痰证,侧重辨证施治 |
1.1.3 小结 |
1.2 刘昉《幼幼新书》 |
1.2.1 儿科痰证文献出处多,论述广 |
1.2.2 小儿疾病繁杂,痰邪为主要致病因素 |
1.2.3 治痰方方宏效专 |
1.2.4 小结 |
1.3 释继洪《岭南卫生方》 |
1.3.1 瘴疟痰证兼证治疗,辨证论治,因地因人制宜 |
1.3.2 瘴疟痰证兼证略述病因,处方各异 |
1.3.3 小结 |
第二章 明清时期岭南名医的痰证文献及治疗特色 |
2.1 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 |
2.2 潘兰坪《评琴书屋医略》 |
2.2.1 痰邪致病广泛,多为主要病因 |
2.2.2 痰证兼证症状不同,用药各异 |
2.2.3 详述痰证咳嗽,分类明确 |
2.2.4 小结 |
2.3 陈复正《幼幼集成》 |
2.3.1 脉法诊法辨痰 |
2.3.2 神奇外治法、火功祛痰 |
2.3.3 自拟方治痰效力专 |
2.3.4 小结 |
2.4 何梦瑶《医碥》 |
2.4.1 辨痰治疗,详述理、法、方、药 |
2.4.2 "痰随气出肠胃",特殊观点解痰 |
2.4.3 痰邪致病广泛,病种繁多 |
2.4.4 详述饮证,分类广泛 |
2.4.5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岭南名医的痰证文献及治疗特色 |
3.1 胡真《山草药指南》 |
3.1.1 治痰药物记载别名、又名、俗称多 |
3.1.2 治痰药物种类多,范围广,功效强 |
3.1.3 药食同源,采用食疗药膳方法治疗 |
第四章 现代岭南名医的痰证文献及治疗特色 |
4.1 黎炳南 |
4.1.1 肺系疾病痰证诊治 |
4.1.2 杂病痰证诊治 |
4.1.3 用药精专,善用岭南草药 |
4.2 邓铁涛 |
4.2.1 气虚痰浊证为岭南疾病痰证的主要证型 |
4.2.2 邓氏温胆汤等自拟方治痰效专力宏 |
4.2.3 内治外治同用,治疗方法不拘泥 |
4.2.4 小结 |
4.3 梁剑波 |
4.3.1 痰证疾病种类多,分类广 |
4.3.2 痰证治疗重脾胃,顺气为先 |
4.3.3 自拟方、验方效专力宏 |
4.3.4 小结 |
4.4 钟耀奎 |
4.4.1 理法方药详论痰饮,独具特色 |
4.4.2 重视痰证辨证分类,加减用药灵活 |
4.5 梁乃津 |
4.5.1 内科杂病多痰证兼证、虚痰证、风痰证 |
4.5.2 抓病机,重辨证,调肝理脾治痰 |
4.6 何炎燊 |
4.6.1 内科痰证辨证重病因 |
4.6.2 古方加减今用重创新 |
4.6.3 小结 |
4.7 刘仕昌 |
4.7.1 擅长治疗温病,后期清热祛湿化痰 |
4.7.2 岭南痰证多湿痰证,疾病种类多 |
4.7.3 治疗咳嗽化裁古方,独具特色 |
4.8 沈炎南 |
4.8.1 内科疾病多痰证,疾病分布广泛 |
4.8.2 追根溯源治痰,脏腑为本 |
4.8.3 专验方运用,独具特色 |
4.9 榻国维 |
第五章 岭南医家痰证医案用药规律分析 |
5.1 医案收集与研究方法 |
5.1.1 医案来源 |
5.1.2 检索策略与过程 |
5.1.3 数据收集纳入标准 |
5.1.4 文献排除标准 |
5.1.5 研究方法 |
5.2 中药的预处理 |
5.3 数据挖掘分析 |
5.3.1 频数统计 |
5.3.2 药物聚类分析 |
5.3.3 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
5.3.4 岭南特色用药 |
5.4 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说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的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脾胃气化学说 |
1. 概述 |
1.1 定义 |
1.2 内涵 |
1.3 背景 |
2. 脾胃气化学说的形成依据 |
2.1 理论依据 |
2.1.1 脾胃气化学说与《内经》 |
2.1.2 脾胃气化学说与张仲景 |
2.1.3 脾胃气化学说与李东垣 |
2.1.4 脾胃气化学说与叶天士 |
2.1.5 有关脾胃气化学说的近现代理论 |
2.2 张小萍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2.2.1 张佩宜简介 |
2.2.2 张佩宜学术特点 |
2.2.3 张海峰简介 |
2.2.4 张海峰学术特点 |
2.3 临床依据 |
2.3.1 消化道各器官生理功能对照 |
2.3.2 三焦与消化道 |
2.3.3 肺与脾胃气化 |
2.3.4 心与脾胃气化 |
2.3.5 肾与脾胃气化 |
3. 脾胃气化学说的内容 |
3.1 脾胃气化学说的核心内容 |
3.1.1 主纳化是脾胃气化的主要基础 |
3.1.2 调升降是脾胃气化的主要功能 |
3.1.3 燥湿相宜是脾胃气化的运行环境 |
3.1.4 出入相合是脾胃气化的枢纽环节 |
3.2 脾胃气化学说中的辩证法思想 |
3.2.1 对立统一规律 |
3.2.2 质量互变规律 |
3.2.3 自稳平衡思想 |
3.3 脾胃气化学说的治则 |
3.3.1 运脾开胃 |
3.3.2 宣畅气机 |
3.3.3 以和为贵 |
3.3.4 治未病首重脾胃 |
3.3.5 外感健脾、重症护胃 |
第二部分 脾胃气化学说与临床 |
1. 从五脏相关谈脾胃气化 |
1.1 从脾胃论治肺病 |
1.1.1 生理基础 |
1.1.2 病理基础 |
1.1.3 病机特点 |
1.1.4 论治经验 |
1.2 从脾胃论治心病 |
1.2.1 生理基础 |
1.2.2 病理基础 |
1.2.3 病机特点 |
1.2.4 论治经验 |
1.3 从脾胃论治肝病 |
1.3.1 生理基础 |
1.3.2 病理基础 |
1.3.3 病机特点 |
1.3.4 论治经验 |
1.4 从脾胃论治肾病 |
1.4.1 生理基础 |
1.4.2 病理基础 |
1.4.3 论治经验 |
2. 脾胃气化学说与临床常见病 |
2.1 从脾胃气化论治慢性胃炎 |
2.1.1 临证经验 |
2.1.2 临证经验 |
2.1.3 案例分析 |
2.2 从脾胃气化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
2.2.1 发病机制的中西医认识 |
2.2.2 脾胃气化学说指导治疗 |
2.2.3 案例分析 |
2.3 从脾胃气化论治功能性胃肠病 |
2.3.1 发病机制的中西医认识 |
2.3.2 脾胃气化学说指导治疗 |
2.3.3 案例分析 |
2.4. 脾胃气化学说与炎症性肠病 |
2.4.1 病因病机的中西医认识 |
2.4.2 临证经验 |
2.4.3 案例分析 |
2.5. 脾胃气化学说与恶性肿瘤 |
2.5.1 恶性肿瘤中医认识 |
2.5.2 临证经验 |
2.5.3 案例分析 |
第三部分 张小萍教授用药规律研究 |
1. 有关数据挖掘及其主要算法 |
2. 数据挖掘过程 |
2.1 数据收集与清洗 |
2.2 数据挖掘 |
2.3 结果 |
2.3.1 频数分析 |
2.3.2 关联规则分析 |
3. 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对药分析 |
3.1 枳壳-谷芽-麦芽 |
3.2 白及-黄连-三七 |
3.3 蒲公英-浙贝 |
4. 用药特点总结 |
4.1 甘缓补中 |
4.2 醇正为要 |
4.3 平和为贵 |
4.4 注重气化 |
4.5 不乏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缩略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岭南概念的界定 |
3. 研究现状 |
3.1 咳嗽的病名源流 |
3.2 《黄帝内经》论咳嗽病的病因病机 |
3.3 《伤寒论》《金匮要略》论治肺系咳嗽病证 |
第一章 晋唐宋元时期岭南医家论治咳嗽病证文献收集 |
1.1 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卒上气咳嗽方第二十三 |
1.1.1 按病位辨证,外感分寒热,内伤分虚实 |
1.1.2 按病程分治,新感重祛邪,久病重调补 |
1.1.3 与《金匮要略》关系密切 |
1.1.4 小结 |
1.2 刘昉《幼幼新书》卷第十六咳嗽诸疾 |
1.2.1 按症状命名辨治咳嗽 |
1.2.2 按病因命名辨治咳嗽 |
1.2.3 《刘氏家传方》论治咳嗽 |
1.2.4 小结 |
1.3 释继洪《岭南卫生方》瘴疾咳嗽兼证治疗药方 |
1.3.1 瘴气所感途径由口鼻而入 |
1.3.2 瘴疾咳嗽兼证治疗 |
第二章 明清两代岭南医家诊治咳病证理法方药文献整理 |
2.1 盛端明《程斋医抄密本》三因门咳嗽专篇 |
2.1.1 论外感咳嗽病因有六 |
2.1.2 劳嗽一证也属咳嗽范畴,但与咳嗽略异 |
2.1.3 按五脏辨证论治咳嗽配以方药 |
2.1.4 诊治咳嗽注重对痰湿处理 |
2.2 何克谏《生草药性备要》治疗咳嗽草药 |
2.3 刘渊《医学纂要》论治外感、内伤咳嗽喘证 |
2.3.1 论成人咳嗽 |
2.3.2 论成人喘证 |
2.3.3 论小儿咳嗽 |
2.3.4 论小儿喘证 |
2.3.5 小结 |
2.4 陈复正《幼幼集成》论小儿咳嗽 |
2.5 何梦瑶《医碥》论咳嗽强调火热致病 |
2.5.1 强调火热致病 |
2.5.2 论喘哮 |
2.5.3 小结 |
2.6 潘名熊《叶案括要》、《评琴书屋医略》 |
2.6.1 《评琴书屋医略》论咳嗽 |
2.6.2 《叶案括要》论咳嗽 |
2.6.3 小结 |
2.7 程康圃《儿科秘要》八症六字说论治咳嗽 |
2.8 陈珍阁《医纲总枢》诊治咳喘主张中西汇通 |
2.8.1 论喘证 |
2.8.2 论哮证 |
2.8.3 论咳症 |
2.8.4 论嗽症 |
2.8.5 小结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岭南医家诊治咳嗽病证论述与验方 |
3.1 陈伯坛《读过金匮卷十九》对肺痿肺痈咳逆上气病脉证治注解 |
3.1.1 论肺痿 |
3.1.2 论咳逆(咳嗽) |
3.1.3 论上气 |
3.2 卢朋着《四圣心源提要》:咳嗽者,肺胃之所病也 |
3.3 黄省三《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论治流感并呼吸道感染咳嗽 |
3.4 黄恩荣《洄溪医案唐人法》 |
3.5 卢觉愚《觉庐医案新解》 |
3.6 胡真《山草药指南》咳嗽药专篇 |
第四章 现代广东省名老中医诊治咳嗽病证学术经验 |
4.1 钟耀奎 |
4.1.1 喘嗽论述 |
4.1.2 咳喘顺丸 |
4.1.3 钟耀奎治验医案 |
4.2 陶葆荪 |
4.2.1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认识 |
4.2.2 慢性支气管炎咳嗽验方 |
4.3 沈炎南 |
4.3.1 止咳汤治验医案 |
4.3.2 肺痨病咳嗽诊治 |
4.4 刘仕昌 |
4.4.1 咳嗽病诊治 |
4.4.2 肺炎咳嗽诊治 |
4.5 文子源 |
4.5.1 善治小儿咳喘,治法灵活多样 |
4.5.2 疏肺理脾蠲痰诊治慢性咳嗽 |
4.5.3 文子源治咳嗽方系列 |
4.6 黎炳南 |
4.6.1 百日咳及小儿咳嗽诊治医案 |
4.6.2 组制专方,善治哮喘顽症 |
4.7 何炎燊 |
4.7.1 阴虚外感咳嗽诊治 |
4.7.2 灵活应用前人方药诊治咳嗽 |
4.7.3 马脾风咳逆气喘急症救治案 |
4.8 邓铁涛 |
4.8.1 鉴别外感咳嗽与杂病咳嗽 |
4.8.2 咳嗽病位与名称 |
4.8.3 咳嗽诊治医案及验方 |
4.8.4 研制“活肺通片” |
4.9 岑鹤龄、董岳琳、甄梦初、关汝耀、罗元恺等 |
4.9.1 岑鹤龄治慢性咳嗽 |
4.9.2 董岳琳诊治咳嗽医案及验方 |
4.9.3 甄梦初铁破汤治疗肺病 |
4.9.4 关汝耀外感咳嗽治验医案 |
4.9.5 罗元恺肺肾咳嗽方 |
4.10 治咳百年潘高寿 |
4.11 广州地区部分医院治疗咳嗽院内制剂举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许鑫梅教授简介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一节 中医对胃痛的认识 |
一、基本概念 |
二、古代中医学对胃痛认识 |
第二节 现代中医对胃痛的研究进展 |
一、病因病机 |
二、诊查要点 |
三、辩证论治 |
第三节 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整理 |
一、善用胃痛消胀之法 |
二、提出从郁论治胃痛 |
三、对于胃咽合病的治疗 |
四、胃痛的非药物治疗经验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病例资料来源 |
二、病例采集 |
第二节 统计分析结果 |
第三章 讨论和结论 |
一、在临床上治疗胃痛方面的特点,总结如下 |
二、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用药特点分析 |
三、许鑫梅教授对胃痛治疗思路的特点 |
典型病例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李东垣用药加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现代研究 |
1.1 李东垣简介 |
1.1.1 时代背景 |
1.1.2 学术思想 |
1.2 李东垣用药规律的研究现状 |
1.2.1 用药特色 |
1.2.2. 用药法则 |
1.2.3. 药物配伍具特色 |
1.3 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2.1 研究内容 |
2.1.1 系统化方法 |
2.2 资料与方法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2.3 统一标准 |
2.3 研究步骤 |
2.3.1 整理归纳 |
2.3.2 分析及总结 |
2.3.3 技术路线图 |
2.4 研究结果 |
2.4.1 用药总数统计 |
2.4.2 古代药学理论和东垣的用药关系 |
2.4.3 药学理论典籍范围 |
2.4.4 用药加减研究结果 |
2.5 小结 |
第三章 讨论 |
3.1 李东垣与张元素的《医学启源》 |
3.2 李东垣的社会和哲学思想背景 |
3.3 研究李东垣的学术思想的方向 |
3.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湖湘脾胃学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
1 湖湘脾胃学说的基奠 |
1.1 马王堆医书 |
1.2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2 湖湘脾胃学说的发展 |
2.1 曾世荣 |
2.1.1 生平简介 |
2.1.2 脾胃学术思想 |
2.2 罗国纲 |
2.2.1 生平简介 |
2.2.2 脾胃学术思想 |
2.3 蔡贻绩 |
2.3.1 生平简介 |
2.3.2 脾胃学术思想 |
2.3.3 临床医案 |
2.4 黄朝坊 |
2.4.1 生平简介 |
2.4.2 脾胃学术思想 |
2.4.3 临床医案 |
2.5 郑玉坛 |
2.5.1 生平简介 |
2.5.2 脾胃学术思想 |
2.6 马渭龄 |
2.6.1 生平简介 |
2.6.2 脾胃学术思想 |
2.7 杨尧章 |
2.7.1 生平简介 |
2.7.2 脾胃学术思想 |
2.7.3 临床医案 |
2.8 朱兰台 |
2.8.1 生平简介 |
2.8.2 脾胃学术思想 |
2.8.3 临床医案 |
2.9 邹汉璜 |
2.9.1 生平简介 |
2.9.2 脾胃学术思想 |
2.10 刘世桢 |
2.10.1 生平简介 |
2.10.2 脾胃学术思想 |
2.10.3 临床医案 |
2.11 邹亦仲 |
2.11.1 生平简介 |
2.11.2 脾胃学术思想 |
2.11.3 临床医案 |
2.12 何舒 |
2.12.1 生平简介 |
2.12.2 脾胃学术思想 |
2.13 萧琢如 |
2.13.1 生平简介 |
2.13.2 脾胃学术思想 |
2.13.3 临床医案 |
3 湖湘历代脾胃病医案的数据挖掘试验 |
3.1 数据来源 |
3.2 医案纳入标准 |
3.3 数据整理方法 |
3.3.1 保存资料 |
3.3.2 创建数据库 |
3.3.3 数据预处理 |
3.3.4 数据挖掘目标 |
3.3.5 数据挖掘方法 |
3.4 证型的数据挖掘 |
3.5 方药的数据挖掘 |
3.5.1 单个方药频繁项集结果 |
3.5.2 频繁项集之间两味药的关系 |
4 湘脾胃学说的传承与特色 |
4.1 强调人以胃气为本,治以辛温燥湿理气 |
4.2 善于调理脾胃,保脾阳、育脾阴 |
5 湖湘脾胃学说形成的原因 |
5.1 自然气候与湖湘脾胃学说 |
5.2 地域体质与湖湘脾胃学说 |
5.3 湖湘文化与湖湘脾胃学说 |
5.3.1 农耕文化与湖湘脾胃学说 |
5.3.2 饮食文化与湖湘脾胃学说 |
5.3.3 茶文化与湖湘脾胃学说 |
5.3.4 酒文化与湖湘脾胃学说 |
5.3.5 儒、佛、道与湖湘脾胃学说 |
5.3.6 理学与湖湘脾胃学说 |
第二部分 |
1 湖湘医学的内涵 |
2 湖湘医学的渊薮 |
2.1 政治经济因素 |
2.2 自然环境因素 |
2.3 文化因素 |
3 湖湘医学的成就 |
3.1 医家医着之内容丰富 |
3.2 医学传承之承前启后 |
3.3 学术发展之推陈出新 |
3.4 诸多方面之学术成就 |
3.5 具有湖湘特色的民族医药学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四、从脾胃学说论治耳鼻咽喉病证六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新安医家诊治眩晕经验及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的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D]. 郭锦晨.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气学说与中医学术发展探析[D]. 赵吉超.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3]2019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第25卷总目次(卷终)[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编辑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12)
- [4]补中益气汤的方证研究[D]. 申尧.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7(01)
- [5]岭南医家的痰证文献整理与研究[D]. 赵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2)
- [6]张小萍教授脾胃气化学说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的传承研究[D]. 何凌.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02)
- [7]岭南医家诊治肺系咳嗽病证文献资料及学术经验整理研究[D]. 王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8]许鑫梅教授治疗胃痛的经验总结[D]. 林迪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9]李东垣用药加减规律研究[D]. 陈宝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S1)
- [10]湖湘脾胃学说的研究[D]. 张璐砾.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