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邮电通信在九十年代要跃上新台阶(论文文献综述)
刘作师[1](1993)在《山西邮电通信在九十年代要跃上新台阶》文中认为 小平同志南巡、党的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加快经济建设的热潮从沿海、沿边、沿江向内陆全面推进。山西由于"三不沿",受地理条件、经济环境、开放政策等方面的制约,与沿海等先进省份相比差距较大,落后的邮电通信将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压力也是动力,有困难也有机遇,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大发展时期,如何抓紧时机,加快发展,缩短与"三沿"地区的差距,山西省局党组通过
黄健江[2](2004)在《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与实施》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末,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充分汲取人力资本理论这一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加大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执政思想,并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制定并实施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一“党的教育纲领”。中共中央希望通过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落实,推进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事业,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走出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发生的重要执政行为,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题。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系统研究,达到总结历史经验,为今后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历史借鉴的目的。 论文首先分析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定的社会历史背景。笔者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在邓小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思想指导下,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个阶段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这突出地表现在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严重地制约到人力资源开发水平的提高;基础教育发展薄弱,初、中级人力资源开发处于被忽视的状态;职业技术教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大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育的应试倾向太重,难以适应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教师的待遇过低,严重制约其积极性的发挥等等。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这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需要,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88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他们既严厉批评了执政党和政府在领导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中的失误,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政策建议。这次讨论引起了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中央决定深入研究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酝酿制定新的教育政策以解决问题。 随后,论文呈现给老师和读者们的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过程。在这一部分,笔者初步分析了这一政策文本历经5年起草时间方才浮出水面的基本原因,研究了《纲要》最终成型的决定性因素。笔者的观点是,1989年春夏之交发生的政治风波以及随后一段时间里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些复杂情况严重地干扰了《纲要》的起草和修改工作。90年代初,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加大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执政思想正式形成。在它的指导下,《纲要》起草者对政策文本进行了彻底的修改,形成了体现这一执政思想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体系。到此时,《纲要》定稿并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定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颁布实施。 对《纲要》及随后出台的《实施意见》进行研究,分析这一公共政策体系确定的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以及实施思路,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比分析,笔者确认,《纲要》及其《实施意见》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加大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优势的执政思想。尤其是这个政策体系确定的努力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将初、中级人力资源的开发列为90年代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强调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和职业技能的培养等等政策思想,既是解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关键手段,又是满足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人力资源提出的质量要求的核心途径。这些重要政策的实施,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纲要》是指导20世纪90年代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发展的系统性政策体系。这个系统性政策体系的实施特点是,一方面时间跨度大,前后历经8年之久;另一方面,系统工程的特点十分突出,涵盖了从“两基”到“Zn工程”建设,从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到教材课程改革等多个方面和领域。笔者在研究《纲要》的实施过程时,将8年的《纲要》实施时间划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八五”时期和“九五”时期,对党和政府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为推动《纲要》实施而作出的重大举动进行了重点分析;并从“普九”、“扫除青壮年文盲”、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211工程建设”、成人教育和岗位培训、实施素质教育、教材课程改革、招生和考试制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经费增长等多个维度具体分析了《纲要》各大重点政策目标的贯彻实施情况。 对《纲要》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是本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笔者采用了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90年代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绩效、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等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全面地评价了《纲要》的实施效果。 作为20世纪90年代指导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事业的基本政策体系,《纲要》的制定和实施,对当前乃至今后我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本刊特约评论员[3](1993)在《抓住机遇 再创辉煌》文中认为 在刚刚结束的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李鹏总理强调指出:要"加快邮电通信事业的发展,加强邮政和城乡电话建设,采用卫星、光缆和程控等新技术,逐步建成四通八达、连接国内外的通信网络"。邹家华副总理在报告中也把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列为199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及主要任务,提出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保证重点建设。这充分体
郭辉[4](2004)在《区域经济理论与辽宁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加入WTO和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的形势下,如何实现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已经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应用区域经济理论及管理科学方法,研究了省级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策,其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阐述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区域经济理论,分析了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中国和对辽宁区域经济形成的影响,简要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研究了中国区域经济战略重大调整带给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2.对辽宁经济发展现状和开放型经济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辽宁主要产业、基础设施和资源状况等进行了定量计算和评价,对辽宁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了综合评述。3.利用计量经济方法,对辽宁国际贸易及利用外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系统分析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与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所形成的特殊关系及对辽宁经济带来的影响。4.运用区域经济理论,设计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开放型经济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辽宁开放型经济与其它省市进行了对比分析。5.依据区域经济理论,根据目前辽宁省经济发展状况,借鉴部分发达国家和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提出了构建省级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战略和对策。
王开荣[5](2008)在《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解决该矛盾的最佳方法是加快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等因素导致的中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加快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已日益受到理论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特别是如何对分布广泛的中国小城镇的建设,和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乡镇企业的成长进行优化和重整更是引人深思。本课题从工业化、城市化的宏观视野出发,到中国的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的微观实体,最后落脚在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协调发展研究上。按照从理论探讨到实践认知,再到经验教训总结分析的逻辑路线,依序列层次:工业化、城市化理论和经验探讨——小城镇建设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意义——乡镇企业对中国工业化的作用——乡镇企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等主题,逐步深入地展开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其间将综合运用城市学、管理学、经济学、数学规划与模型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用一类新DEA方法对中国8个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集群的创新绩效进行评价。研究认为:中国必须与现实的国情相结合,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目前优先发展建设小城镇,小城镇建设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乡镇企业是中国农村经济在现实条件下的合理选择,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于农村经济之中;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又或是将来,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乡镇企业集群式的发展模式是乡镇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最佳选择,乡镇企业集群、小城镇和农业产业化三者之间能产生良性的互动效应,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统筹城乡具有积极作用。提出的对策建议有:保护农业和农民利益是基本原则;加快小城镇土地、户籍和规划制度,投资体制和管理方式的变革;乡镇企业集群应突出产业特色、保护生态环境;地方政府应合理定位、充分发挥企业协会的作用等。
余达锦[6](2010)在《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重大战略之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并指导和推动其城镇化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时代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是要把其生态环境的巨大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必须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本文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研究背景,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城镇、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选择;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和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与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为例进行对比实证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2010-2020发展目标和策略;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以典型城镇为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指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应当包括优良的生态环境、较高的环境意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研究生态文明构建的三大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四大现实基础(生态、科技、能源和经济)上,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制度四个层面分析生态文明的构建。2、提出了生态城镇体系的科学内涵,分析了生态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三者间的异同,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指出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研究认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更适合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是一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种以区域大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为支柱、小城市和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服务功能较强、人民生活富裕的城镇体系。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3、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和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进行了测算,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策略。本文研究并首次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提出了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城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经济成本进行了测算。通过研究,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本文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2010-2020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4、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业的“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间、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间制造业同构问题,指出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产业运行的原则,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并建立基于资源——技术——管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网络模型,提出相关发展战略。5、以典型城镇为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的建设,并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城镇为例,分析其产业、生态和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关发展策略。并从制度、基础设施、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所需的条件,对制度和政策供给、公共物品供给、教育供给、经济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供给五大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模分析理论,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杨晓梅[7](2011)在《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建设理论概念的提出,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路的重大转变,以此为起点,中国进入了一个以社会建设带动整体建设、以社会改革带动整体改革的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概念被提出并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转变息息相关。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历经四代中央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与实践,从“发展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从“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从改善民生是为分享发展成果到把改善民生与经济增长紧密结合,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曲折历程,体现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有了新的认识。进入公共管理时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建设的主体不应当是单一的,政府部门只是社会建设的责任主体,社会组织以及企业部门一起构成社会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主体。当前在社会建设实践中,三大部门关系不十分明晰,特别突出的是政府力量很强大,社会组织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功能,还不能有效的弥补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发挥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在新时期社会建设中,政府、社会组织的角色应当合理定位,改革制约社会组织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改善社会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使其成长为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主体力量,既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社会建设的必经之路。改善和保障民生,是当代中国最为紧迫的问题。民生问题直接体现政府发展社会事业的能力与行为,反映一定时期国家和政府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导向,也最能体现出执政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理念。目前改善民生要在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住房价格和社会保障问题、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改善民生,重在加强社会事业建设。由于社会制度与社会政策的失衡与短缺,我国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党和政府发展观的演变以及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为发展社会事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发展社会事业,主要从四方面着手: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改革财税体制,确保财政对发展社会事业的支持;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民生:深化民生领域的管理体制改革,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急剧转型,使得社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突出表现为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以拥有大量人口为特征的弱势群体的社会分野局面形成。不合理的阶级阶层结构,导致我国社会关系结构的重大变化。优化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理顺各阶层之间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呈现出五方面特点:一是阶层间差距拉大倾向,贫富差别悬殊;二是底层群体弱势化、边缘化倾向;三是中间阶层规模小,社会结构紧张显现;四是阶层固化倾向,底层向上流动渠道日益变窄;五是强势精英群体结盟倾向,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优化社会阶层结构:第一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阶层间差距;第二要努力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岗位,减少低收入群体的数量;第三要建立合理流动机制,积极打造中产阶级;第四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所有制结构的变动和社会流动加剧三方面原因使得社区建设成为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础。我国城市社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社区自治组织不成熟,阻碍了社区自治的发展。由于体制机制的原因,居民委员会承担了大量的行政事务,始终不能摆脱“政府的腿”的地位,使其自治功能无法发挥,导致居民对其认同感降低;二是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完善,影响社区服务业的发展。由于政社不分体制的根本原因,社区社会组织缺乏应有的独立地位,使其社会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三是社区居民参与意识不强,社区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缺乏参与意识、参与内容有限、参与率低、参与低效和参与的制度化程度低;四是法制化不健全,社区自治法律缺位;五是社区财力有限,影响社区建设的长远规划。推进社区建设,前提是要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明确政府和社区各自的职责;居民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要逐步推进直接选举和竞争选举,建立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制度化机制;要大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以解决大政府负担过重的问题;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中心,拓展社区服务的类型与机制。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以及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与需求,都客观上要求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与加强社会管理。当前我国社会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现象严重,社会管理责任主体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社会管理协同、参与主体作用受到约束;社会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二元社会管理体制特征突出。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路径选择: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定位;以加强公共服务为基本思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打破事业单位一统天下的局面,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公益服务;调整社会治理模式,促进公民社会协同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麻树田[8](2005)在《天镇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该论文主要以天镇县经济发展史为依据,对该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稳定、不持续、不平衡以及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差、物质资本实力差、劳动力素质低等是影响天镇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成因及症结,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天镇县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注重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制等关键性措施。同时,以该县南高崖乡为案例,具体分析了该乡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优势,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及实施步骤,并获得了验证,取得了良好成效。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依据,透过历史发展的脉络,审视经济发展现状,探索了像天镇这样的贫困山区县份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规律,为实施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参考性建议。
李亚翡[9](2013)在《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徐方[10](2010)在《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现代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发展,根据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状况,提出“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代表了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对于服务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考和新认识,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特征。现代服务业相对于传统服务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并在“三高”的基础上衍生出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等“三新”发展态势,现代服务业还具有“两低”的特点:资源依赖度低、污染排放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在产业演进和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融合现象随处可见。不管是在传统的数字产业融合领域,如金融、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等产业中,还是在现代产业融合领域,如信息、能源和制造业等各个领域中,产业融合都在展开。随着新理念的产生和新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高新技术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领域不断拓展,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业务动态不断增多,伴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和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兼并重组活动,现代服务业的产业边界逐步趋于模糊化,现代服务业融合成为新形势下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对现代服务业融合这一经济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主要包括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基本范畴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拓展研究,围绕这一研究目标,论文的内容安排和主要观点如下:1.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对国内外学者关于现代服务业、产业融合和服务业融合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简要评价文献的研究现状,提出论文的研究方向和重点。2.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的基础理论本部分主要介绍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分别是创新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提供理论基础。3.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基本范畴本部分首先介绍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定义;其次分析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动因,即科技创新与扩散、放松规制和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指出科技创新与扩散是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物质技术条件,放松规制是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制度保障,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是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基础动力;再次介绍现代服务业融合类型,主要是现代服务业内部融合和跨产业融合两大类,重点介绍现代服务业的跨产业融合,并且将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融合也作为现代服务业的跨产业融合,凸显现代服务业对传统服务业的提升作用;最后从产业、企业和产品三个层面分析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效应。4.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拓展研究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拓展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现代服务业集群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阐述现代服务业集群与现代服务业融合之间的互动关系:现代服务业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现代服务业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集群的高层次发展,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二,分析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区域拓展。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区域拓展体现了产业之间以及地区之间更深层次的专业化分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实现产业之间和区域之间的相互支撑和协调发展,现代服务业融合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合作。5.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对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实证分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以芬兰和新加坡为例,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状况,作为我国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国际经验借鉴;二是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在研究过程中,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现代服务业融合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范畴,概念框架还不完善,因此,本文以较大篇幅对现代服务业融合进行基本范畴的分析,重点介绍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定义、动因、类型和融合效应,为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在对现代服务业和产业融合相关资料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统计学等对其进行了研究。同时,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研究既涉及产业层面又离不开具体企业,在研究过程中既要着眼于微观具体企业的发展,又要考虑整个产业乃至宏观经济的战略部署,从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角度才能准确把握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发展思路。
二、山西邮电通信在九十年代要跃上新台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邮电通信在九十年代要跃上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2)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引论 |
一、 选题立意 |
二、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一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出台的历史背景分析 |
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回顾(1978--1987) |
二、 1988年“两会”上的教育问题大讨论 |
第二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及其政策体系 |
一、 《纲要》的制定 |
二、 《纲要》所确定的政策目标和实施思路 |
第三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历程 |
一、 “八五”期间《纲要》的实施情况 |
二、 “九五”期间《纲要》的实施情况 |
第四章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绩效分析 |
一、 《纲要》推动中国教育事业发展 |
二、 《纲要》产生的人力资源开发绩效 |
三、 《纲要》在解决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取得的成效 |
结束语 |
一、 《纲要》制定及实施的历史启示 |
二、 新世纪、新蓝图、新政策 |
主要参考书目 |
后记 |
(4)区域经济理论与辽宁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区域经济研究综述 |
1.1.1 区域经济理论回顾 |
1.1.2 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路——由外向型经济向开放型经济转型 |
1.1.3 区域经济理论创新——发展产业集群构建开放型经济 |
1.2 部分发达国家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验 |
1.2.1 部分发达国家发展经验 |
1.2.2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经验 |
1.3 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1.3.1 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 |
1.3.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
1.3.3 世界经济发展对辽宁的影响分析 |
1.4 我国区域经济战略调整——凸显老工业基地新优势 |
1.4.1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现状 |
1.4.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 |
1.4.3 争创第四增长极—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辽宁省经济状况分析 |
2.1 辽宁省经济状况 |
2.1.1 辽宁省概况 |
2.1.2 经济发展状况 |
2.2 资源禀赋理论与辽宁省的资源优势 |
2.2.1 优越的地理资源 |
2.2.2 丰富的矿产资源 |
2.2.3 完善的基础设施 |
2.2.4 雄厚的工业基础 |
2.3 辽宁省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2.3.1 资源配置效率的涵义 |
2.3.2 评价方法选择及模型的确定 |
2.3.3 辽宁省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
2.4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辽宁省对外开放度分析 |
3.1 指标体系和模型设计 |
3.1.1 国际贸易与GDP 相关性计量分析 |
3.1.2 外商直接投资(FDI)增长效应分析 |
3.2 实证分析之一:辽宁省对外开放度分析 |
3.2.1 国际贸易分析 |
3.2.2 外商直接投资(FDI)分析 |
3.3 实证分析之二:辽宁省与东北亚区域经济互动分析 |
3.3.1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分析 |
3.3.2 辽宁省对东北亚开放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型经济系统评价 |
4.1 指标体系设计 |
4.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
4.1.3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4 定量分析方法选择——因子分析 |
4.2 实证研究:省级开放型经济竞争力评价 |
4.2.1 样本选取 |
4.2.2 公因子提取及因子解释 |
4.2.3 样本区域可持续竞争优势综合计量分析与评价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辽宁省建设开放型经济对策建议 |
5.1 总体目标 |
5.1.1 开放型经济概述 |
5.1.2 开放型经济目标 |
5.1.3 开放型经济结构 |
5.2 经济框架 |
5.2.1 四个中心 |
5.2.2 三条产业链 |
5.2.3 两个示范区 |
5.2.4 一条经济带 |
5.3 实施重点 |
5.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现代物流体系 |
5.3.2 加快发展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
5.3.3 融入东北亚经济圈,扩展区域经济合作 |
5.3.4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建设信息产业基地 |
5.3.5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村内在活力 |
5.4 配套措施 |
5.4.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
5.4.2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发展科技事业 |
5.4.3 推进文化体制创新,不断发展先进文化 |
5.4.4 摒弃旧的思维方式,促进思想观念创新 |
5.4.5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探索风险投资机制 |
5.5 本章小节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5)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本研究的时代背景 |
1.1.1 源于对小城镇建设的关注 |
1.1.2 源于对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的关注 |
1.1.3 企业集群现象引出的思索 |
1.2 本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相关研究工作的局限 |
1.4 本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综述 |
2.1 工业化与城市化理论的综述 |
2.1.1 经济学理论中的工业化 |
2.1.2 城市化的经济意义 |
2.2 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理论探讨 |
2.2.1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 |
2.2.2 小城镇建设理论的探讨 |
2.3 企业集群理论的综述 |
2.3.1 企业集群的内涵 |
2.3.2 企业集群形成的条件和动力分析 |
2.3.3 企业集群形成理论的探讨 |
2.3.4 国内相关研究工作的现状 |
2.3.5 乡镇企业集群的概念及其经济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工业化和城市化历程的回顾 |
3.1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程 |
3.1.1 工业化过程 |
3.1.2 城市化的普遍规律 |
3.1.3 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 |
3.1.4 城市化的基本形式 |
3.2 国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启示 |
3.2.1 国外工业化的特点 |
3.2.2 国外城市化的特点 |
3.2.3 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的分析 |
3.3 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历程 |
3.3.1 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
3.3.2 中国的城镇化历程 |
3.3.3 中国城镇化滞后的原因分析 |
3.4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思索 |
3.4.1 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意义 |
3.4.2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模式 |
3.4.3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动力 |
3.4.4 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原则 |
3.4.5 加快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对策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建设 |
4.1 小城镇建设的现实意义 |
4.1.1 中国的“三农”问题 |
4.1.2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的作用 |
4.1.3 中国目前小城镇建设的模式 |
4.1.4 中国小城镇建设的功过分析 |
4.2 小城镇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的促进作用 |
4.2.1 小城镇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4.2.2 小城镇建设对城乡统筹的作用 |
4.3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4.3.1 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
4.3.2 国内小城镇建设的经验 |
4.3.3 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启示 |
4.4 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的实例分析 |
4.4.1 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分析 |
4.4.2 重庆市小城镇建设发展模式的探索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乡镇企业的发展 |
5.1 乡镇企业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意义 |
5.2 中国乡镇企业的特征 |
5.2.1 乡镇企业的起源 |
5.2.2 乡镇企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
5.2.3 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 |
5.3 乡镇企业发展初期成功因素分析 |
5.3.1 企业机制和劳动力优势 |
5.3.2 市场优势 |
5.4 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 |
5.4.1 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 |
5.4.2 市场约束增强的问题 |
5.4.3 产业同构与集约度不足的问题 |
5.4.4 技术水平落后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的问题 |
5.4.5 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
5.4.6 产权制度缺陷的问题 |
5.5 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 |
5.5.1 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必然性 |
5.5.2 苏南乡镇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 |
5.5.3 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的反思 |
5.6 乡镇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 |
5.6.1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5.6.2 企业重组与乡镇企业集群 |
5.6.3 在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理念下发展乡镇企业 |
5.7 本章小结 |
6 企业集群现象的探索 |
6.1 企业集群的意义及其类型 |
6.1.1 企业集群的意义 |
6.1.2 企业集群的类型 |
6.2 企业集群的优势分析 |
6.2.1 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6.2.2 企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优势 |
6.2.3 企业集群的资源整合优势 |
6.2.4 企业集群的规避优势 |
6.2.5 发展乡镇企业集群的意义 |
6.3 国外企业集群的实例分析 |
6.3.1 美国硅谷地区企业集群的发展 |
6.3.2 英国企业集群的发展 |
6.3.3 日本的中小企业集群 |
6.3.4 意大利的中小企业集群 |
6.3.5 国外企业集群的启示 |
6.4 中国乡镇企业集群的实例分析 |
6.4.1 苏南模式的乡镇企业集群 |
6.4.2 东莞模式的乡镇企业集群 |
6.4.3 温州模式的乡镇企业集群 |
6.4.4 国内乡镇企业集群的启示 |
6.4.5 重庆市乡镇企业集中度的分析 |
6.5 集群创新绩效的评价 |
6.5.1 集群的识别 |
6.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5.3 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简介 |
6.5.4 BCC 模型 |
6.5.5 具有非阿基米德无穷小的CCR 模型 |
6.5.6 强有效性评价 |
6.5.7 Malmquist 生产率指数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集群及其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小城镇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1 小城镇建设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
7.1.2 小城镇建设土地制度的改革 |
7.1.3 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的改革 |
7.1.4 小城镇建设规划制度的改革 |
7.1.5 小城镇发展模式及规模的确定 |
7.1.6 小城镇建设投资体制的改革 |
7.1.7 小城镇建设管理方式的变革 |
7.1.8 小城镇文化内涵的建设 |
7.1.9 确定小城镇的发展目标 |
7.2 乡镇企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7.2.1 有效解决资金周转问题 |
7.2.2 有效解决市场约束问题 |
7.2.3 提高产业化组织程度和产品技术 |
7.2.4 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
7.2.5 加强合作建立企业战略联盟 |
7.2.6 建设虚拟乡镇企业集群 |
7.3 协调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
7.3.1 集群内乡镇企业间的协调互动 |
7.3.2 协调发展耦合机理的分析 |
7.3.3 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
7.3.4 地方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 |
7.3.5 充分发挥企业协会的作用 |
7.3.6 定位小城镇功能并突出集群产业特色 |
7.3.7 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8.1.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2 研究的创新点 |
8.2 进一步的研究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出版的教材 |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
(6)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
1.1.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1.2 相关基本概念 |
1.2.1 生态文明 |
1.2.2 城镇化 |
1.2.3 生态城镇体系 |
1.3 研究意义、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总体框架 |
第2章 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生态文明理论 |
2.1.1 哲学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1.2 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1.3 发展经济学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2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 |
2.2.1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
2.2.2 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 |
2.2.3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生态文明理论 |
3.1 生态文明的产生 |
3.1.1 对原始文明的生态反思 |
3.1.2 对农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
3.1.3 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
3.2 生态文明的内涵 |
3.2.1 生态文明要求优良的生态环境 |
3.2.2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 |
3.2.3 生态文明要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 |
3.2.4 生态文明要求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3.2.5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 |
3.3 生态文明的构成 |
3.3.1 生态意识文明 |
3.3.2 生态行为文明 |
3.3.3 生态制度文明 |
3.3.4 生态产业文明 |
3.4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
3.5 生态文明构建的意义 |
3.5.1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3.5.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
3.6 生态文明构建的基础 |
3.6.1 生态文明构建的理论基础 |
3.6.2 生态文明构建的现实基础 |
3.7 生态文明构建的四个层面 |
3.7.1 生态文明构建的经济层面 |
3.7.2 生态文明构建的文化层面 |
3.7.3 生态文明构建的社会生活层面 |
3.7.4 生态文明构建的制度层面 |
3.8 生态文明构建的路径选择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研究 |
4.1 城镇化发展:国际经验及主要特征 |
4.1.1 国际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4.1.2 主要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
4.1.3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
4.1.4 国际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及经验 |
4.2 城镇化发展:国内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
4.2.2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3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演变 |
4.2.4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生态城镇体系 |
5.1.1 生态城镇体系的内涵 |
5.1.2 生态城镇体系的特征 |
5.1.3 生态城镇体系与生态文明 |
5.1.4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
5.1.5 生态城镇体系演进的理论基础 |
5.1.6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中心城市、城市圈(群)建设 |
5.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5.2.1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要性 |
5.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界定 |
5.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
5.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形成 |
5.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首位分布明显 |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不健全,规模结构失衡 |
5.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 |
5.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分布大多具有水源和资源指向性特点 |
5.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
5.6 基于DIT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研究 |
5.6.1 城镇信息距离(UDIT)理论 |
5.6.2 城镇体系中的信息结构与信息距离 |
5.6.3 城镇信息距离的计算方法 |
5.6.4 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 |
5.6.5 应用——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 |
5.7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
5.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势分析 |
5.7.2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当前江西基本省情的必然要求 |
5.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 |
6.1 面向生态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1 生态城镇(市)与生态城镇化 |
6.1.2 生态城镇(市)评价体系与发展准则 |
6.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市(镇)辐射力模型 |
6.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效应分析 |
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 |
6.4.1 小城镇建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中的功能分析 |
6.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发展原则 |
6.5 城镇化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线性回归分析 |
6.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计量模型研究 |
6.6.1 生态城镇化成本的内容分析 |
6.6.2 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
6.6.3 区域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
6.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
6.6.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
6.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6.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
6.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 |
6.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具体措施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研究 |
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
7.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7.2.1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7.2.2 产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
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测度研究 |
7.3.1 产业同构测度方法 |
7.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3.4 南昌市区、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模式 |
7.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7.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原则 |
7.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7.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RTMN模型研究 |
7.5.1 生态产业融合 |
7.5.2 基于网络理论的生态产业融合模型 |
7.6 基于RTMN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
7.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以典型城镇为例 |
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大城市——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 |
8.1.1 南昌市产业发展现状 |
8.1.2 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1.3 南昌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城市城镇化发展——以九江市区为例 |
8.2.1 九江市产业发展现状 |
8.2.2 九江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2.3 九江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城镇化发展——以新余市区为例 |
8.3.1 新余市产业发展现状 |
8.3.2 新余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3.3 新余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4 鄱阳湖生态经济小城市城镇化发展——以高安市为例 |
8.4.1 高安市产业发展现状 |
8.4.2 高安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
8.4.3 高安市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武宁县为例 |
8.5.1 武宁县产业发展现状 |
8.5.2 武宁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
8.5.3 武宁县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以进贤县李渡镇和高安市八景镇为例 |
8.6.1 进贤县李渡镇概况 |
8.6.2 进贤县李渡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
8.6.3 进贤县李渡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6.4 高安市八景镇概况 |
8.6.5 高安市八景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
8.6.6 高安市八景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 |
9.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分析 |
9.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分析 |
9.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分析 |
9.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科技保障分析 |
9.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资源保障分析 |
9.2 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条件保障中的政府行为 |
9.2.1 政府行为 |
9.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功能 |
9.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 |
9.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功能发挥的发展策略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总结、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10.1 总结 |
10.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奖励 |
(7)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社会建设命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框架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建设概念与内涵 |
一、社会建设的概念 |
(一) 从"社会"范畴的角度定义社会建设 |
(二) 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定义社会建设 |
(三) 社会建设概念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一)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 |
(二) 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
(三) 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 |
(四) 社会建设与社会事业建设 |
三、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 发展社会事业 |
(二)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
(三)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
(四) 培育监管社会组织 |
(五) 优化社会阶层结构 |
(六) 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 |
(七) 加强社区建设 |
第二章 社会建设理论形成的历史进程及其重大意义 |
一、社会建设理论形成过程 |
(一) 毛泽东主张物质文明建设的思想 |
(二) 邓小平倡导两个文明都要抓的建设理念 |
(三) 江泽民提出三个文明共同建设的理念 |
(四) 胡锦涛提出和谐社会全面发展的理念 |
二、社会建设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 中国深化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
(二) 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失衡的现实 |
(三) 党的执政基础面临巨大挑战 |
(四) 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 |
三、社会建设理论形成的重要意义 |
(一) 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
(二) 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任务和追求 |
(三) 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
第三章 社会建设的目标及价值取向 |
一、建国以来中国社会建设目标的历史演变 |
(一) 实现四个现代化 |
(二) 建设小康社会 |
(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四) 构建和谐社会 |
二、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 |
(一) 共同富裕 |
(二) 以人为本 |
(三) 公平正义 |
第四章 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发展社会组织,健全社会建设主体 |
一、社会组织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
(一) "社会组织"新概念的提出及其实质 |
(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组织的兴起与发展 |
(三) 社会组织的分类 |
二、社会组织成为社会建设主体的依据 |
(一) 理论依据 |
(二) 现实依据 |
三、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
(一) 提供公共产品 |
(二) 进行利益表达 |
(三) 调整社会矛盾 |
(四) 保护弱势群体 |
(五) 提供就业机会 |
四、社会组织主体作用不明显原因分析 |
(一) 政社不分,自治程度不高 |
(二) 定位不明,营利化倾向明显 |
(三) 双重体制,管理混乱现象突出 |
(四) 法制不全,社会公信力不高 |
五、发展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建设主体力量 |
(一) 政府要大力引导和推动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 |
(二) 加强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
(三)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法律体系 |
(四) 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 |
第五章 社会建设的战略重点: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
一、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一) 民生与民生问题 |
(二) 社会事业与民生问题 |
(三) 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二、改革30年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
(一) 教育事业发展成就 |
(二)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的成就 |
(三) 就业与再就业取得进展 |
(四) 居民的住房及生活设施有了极大的改善 |
(五) 社会保障事业进展显着 |
(六) 环境保护与综合整治工作成绩显着 |
三、当前我国民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民生现状 |
(二) 民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四、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
(一)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利条件 |
(二) 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
第六章 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优化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关系 |
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理论 |
(一) 马克思与韦伯的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理论 |
(二) 社会学界关于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理论 |
(三) 社会阶层理论的目的和实质 |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
(一) 传统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
(二) 新社会阶层(群体)的兴起、形成及其社会特征 |
三、当代社会阶层结构的特点 |
(一) 阶层间差距拉大倾向,贫富差别悬殊 |
(二) 底层群体弱势化、边缘化倾向 |
(三) 中间阶层规模小,社会结构紧张显现 |
(四) 阶层固化倾向,底层向上流动渠道日益变窄 |
(五) 强势精英群体结盟倾向,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 |
四:优化社会阶层结构,理顺社会关系 |
(一) 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阶层间差距 |
(二) 创造就业岗位,减少低收入群体数量 |
(三) 建立合理流动机制,积极打造中产阶层 |
(四)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破除城乡二元体制 |
第七章 社会建设的基础路径:加快社区建设,实现居民自治 |
一、社区建设在我国的倡导与发展 |
(一) 社区概念的引进 |
(二) 社区内涵的延伸 |
(三) 社区建设的倡导及发展 |
二、社区建设成为社会建设基础路径的历史必然性 |
(一) 市场经济发展 |
(二) 所有制结构变动 |
(三) 社会流动加剧 |
三、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
(一) 社区建设现状及问题 |
(二) 对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 |
四、加快社区建设,实现居民自治 |
(一) 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 |
(二) 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
(三) 拓宽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途径 |
(四) 拓展社区服务的类型与机制 |
(五) 完善社区相关的法律制度 |
(六) 政府要提供充足的社区建设资金 |
第八章 社会建设的根本保障:深化行政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
一、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社会管理体制不断改革与创新 |
(一) 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内涵 |
(二)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必然性 |
二、社会管理的国际经验 |
(一) 当代西方社会管理的基本特征 |
(二) 西方政府社会管理的社会化趋势与市场化趋势 |
三、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挑战及问题 |
(一) 社会管理改革取得的进展 |
(二) 转型期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创新内容 |
(三) 当前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 |
(四) 社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四、深化行政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
(一)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
(二) 打破事业单位垄断的局面 |
(三) 调整社会治理模式 |
(四) 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运行机制 |
(五) 改革二元社会管理体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天镇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天镇县经济发展历史与现状分析 |
2.1 天镇县经济发展的历史 |
2.2 天镇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三章 天镇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发展水平落后的成因 |
3.1 天镇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
3.2 天镇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成因和症结 |
第四章 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对策 |
4.1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外部条件 |
4.2 调整经济结构,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支撑 |
4.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
4.4 创新体制,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法律环境保障 |
第五章 天镇县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效果分析 |
5.1 南高崖乡基本情况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 南高崖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分析 |
5.3 南高崖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 |
5.4 南高崖乡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步骤 |
5.5 南高崖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所取得的成就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相关理论 |
2.1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相关概念 |
2.2 投资环境理论综述和投资环境评价方法 |
第3章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现状 |
3.1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2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3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4 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3.5 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第4章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
4.1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指标体系的建立 |
4.1.1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4.1.2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指标体系 |
4.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1 因子分析原理 |
4.2.2 因子分析特点 |
4.2.3 方法原理 |
4.2.4 分析步骤 |
第5章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
5.1 因子分析法分析 |
5.1.1 KMO 检验 |
5.1.2 因子的提取 |
5.1.3 因子命名 |
5.1.4 计算因子得分 |
5.1.5 各高新区分数排名 |
5.2 河北省高新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6章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对策研究 |
6.1 完善科研体系 |
6.2 完善高新区人力资源支撑体系 |
6.3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化体系 |
6.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
6.5 加强高新区企业融资环境建设 |
6.6 加强政府职能,完善政策体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与项目和科研成果 |
附表 |
(10)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框架 |
1.2.1 论文的研究框架图 |
1.2.2 论文的内容安排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现代服务业的研究 |
2.1.1 现代服务业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2 现代服务业的应用研究 |
2.2 产业融合的研究 |
2.2.1 产业融合的基础理论研究 |
2.2.2 产业融合的应用研究 |
2.3 服务业融合的研究 |
2.3.1 服务业融合方面的研究 |
2.3.2 现代服务业融合方面的研究 |
2.4 研究文献的简要评价 |
3 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的基础理论 |
3.1 创新理论 |
3.2 产业集群理论 |
3.3 竞争优势理论 |
4 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基本范畴 |
4.1 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定义 |
4.2 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动因 |
4.2.1 科技创新与扩散是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物质技术条件 |
4.2.2 放松规制是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制度保障 |
4.2.3 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是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基础动力 |
4.2.4 现代服务业融合动因的总结 |
4.3 现代服务业融合的类型 |
4.3.1 现代服务业内部融合 |
4.3.2 现代服务业跨产业融合 |
4.4 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效应 |
4.4.1 产业层面 |
4.4.2 企业层面 |
4.4.3 产品层面 |
5 现代服务业融合的拓展研究 |
5.1 现代服务业集群与现代服务业融合 |
5.1.1 现代服务业集群促进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
5.1.2 现代服务业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集群的高层次发展 |
5.2 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区域拓展 |
5.2.1 促进区域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
5.2.2 承接国际服务业的转移 |
5.2.3 促使区域产业知识链和价值链的重构 |
5.2.4 整合优化区域间的政策 |
6 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实证分析 |
6.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融合的国际经验借鉴 |
6.1.1 芬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
6.1.2 新加坡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
6.2 我国现代服务业融合的实证分析 |
6.2.1 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的计量模型 |
6.2.2 行业和数据选择 |
6.2.3 实证分析结果 |
6.3 促进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
6.3.1 加快自主创新,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
6.3.2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 |
6.3.3 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 |
6.3.4 扩大对外开放,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 |
7 研究结论和未来展望 |
7.1 本文的一般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四、山西邮电通信在九十年代要跃上新台阶(论文参考文献)
- [1]山西邮电通信在九十年代要跃上新台阶[J]. 刘作师. 通信企业管理, 1993(01)
- [2]20世纪末中国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史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制定与实施[D]. 黄健江.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3]抓住机遇 再创辉煌[J]. 本刊特约评论员. 通信企业管理, 1993(04)
- [4]区域经济理论与辽宁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郭辉. 天津大学, 2004(11)
- [5]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协调发展研究[D]. 王开荣. 重庆大学, 2008(06)
- [6]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余达锦. 南昌大学, 2010(12)
- [7]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研究[D]. 杨晓梅. 兰州大学, 2011(10)
- [8]天镇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麻树田.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 [9]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投资环境评价及对策研究[D]. 李亚翡. 石家庄经济学院, 2013(02)
- [10]现代服务业融合研究[D]. 刘徐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0(10)
标签:现代服务业;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开放型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